浇筑过程(共7篇)
浇筑过程 篇1
1 混凝土浇筑间断时常出现的质量通病
泌水现象:上、下浇筑层施工间隔时间较长, 各分层之间产生泌水层, 它将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脱皮、起砂等不良后果。因混凝土浇筑量较大, 且为泵送, 混凝土表面易发生水泥浆过厚情况。
施工冷缝:在混凝土分层浇筑时, 前后分层没有控制在混凝土的初凝之前;混凝土供应不足或遇到停水、停电及其他恶劣气候等因素造成混凝土浇筑无法连续而出现的冷缝。
2 控制混凝土成品质量的理论方法
1) 原材料控制。a.骨料选择:宜采用连续级配的粗骨料, 可以减少用水量和水泥用量, 降低混凝土孔隙率和过渡区面积, 减少裂缝出现。细骨料宜选用含泥量较少的中砂;b.外加剂:按照施工配合比进行添加减水剂及缓凝剂。掺合料宜采用粉煤灰、矿渣粉等;c.水泥:宜选用凝结时间较长的硅酸盐水泥。
2) 施工控制。在混凝土配合比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 混凝土的成品质量, 受到现场浇筑人员的能力影响。现场施工人员合理安排施工程序, 对构造物混凝土内部质量和外部美观起到重要影响。
以往施工重要部位时, 一般选择在一天的最低气温范围内进行, 根据混凝土自身特点, 通过自然温差, 降低混凝土水化热, 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达到提高施工成品质量的目的。本文通过现场实例, 在保证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一定的情况下, 通过现场精确计算, 以临近理论混凝土初凝时间为契合点, 加强施工规划, 规避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 使得混凝土浇筑顺利完成。
3 实际现场施工概述
苏家庄跨325省道框构中桥位于邢台广宗县县城西侧, 为跨越325省道而设, 结构形式为2-19.09 m钢筋混凝土框构。。与与道道路交叉角度57°。框构身为C35混凝土 (见图1) 。
现场实际情况:公路不断交, 施工场地狭小, 无法满足两台泵车同时工作。
1) 施工工艺。为减少多余施工缝的出现, 框构桥三道竖墙与顶板一次性进行浇筑。竖墙浇筑:自一侧向另一侧连续浇筑, 每层计划浇筑厚度35 cm~40 cm, 理论计算每道竖墙浇筑方量不大于5 m3, 浇筑及振捣时间15 min~20 min, 下层混凝土与上层混凝土间隔在40 min以内。当混凝土浇筑至顶板与竖墙相接倒角处, 按倒梯形增加方量 (以中间竖墙计算) , 其中由于混凝土方量增加, 实际浇筑需2台~3台罐车满足连续浇筑, 期间运输时间以30 min计, 浇筑及振捣时间为40 min~50 min, 若按此施工, 最后一道竖墙下层混凝土闲置时间接近130 min, 混凝土表面易发生泌水现象。为缩短浇筑间隔时间, 将浇筑及振捣时间进行分离, 即安排三支振捣队伍, 每支队伍进行一道竖墙的振捣工作, 混凝土浇筑流程不变, 第一道竖墙至第二道竖墙的间隔时间, 实际变为25 min~35 min (其中已含罐车更替时间) , 浇筑总耗时控制在60 min以内。上述施工安排, 通过分层浇筑、二次振捣更好的解决混凝土在狭小空间内无法释放水化热问题, 降低因混凝土自身热量无法散失造成的开裂问题。顶板浇筑:在顶板浇筑时, 需要满足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三道竖墙与顶板接缝处的浇筑。由于顶板混凝土方量较大, 参考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式施工经验, 采用两侧对称浇筑进行, 分两层进行浇筑。每层理论方量180 m3, 单侧自框构边至框构中浇筑时间60 min~120 min, 中间竖墙混凝土间隔时间已经近似达到混凝土初凝时间180 min, 易出现施工冷缝。在不改变混凝土配合比及施工工艺的前提下, 根据现场施工情况, 通过时间计算, 假设自早上7时许进行浇筑, 当进行顶板浇筑时, 为夜间0时~4时。该时段气温为全天最低点 (当地最高气温:19℃~21℃, 最低气温:9℃~13℃) , 混凝土初凝时间也将有明显延迟, 保守估算为30 min~60 min, 通过夜间低温可有效保证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进行连续施工, 提高混凝土浇筑的保险系数, 保证施工质量。
2) 施工配置。混凝土泵车一台, 备用一台;混凝土罐车三台;施工人员分三组, 每组四人。
3) 施工过程。根据上述施工安排, 进行施工准备:模板尺寸复查, 不符合要求的进行修整, 模板内部采用清水冲洗, 确保内部无尘土等杂物, 避免模板污染, 影响外观质量。模板底部两侧预留排水孔洞, 待冲洗完毕, 水不再流出后, 进行封堵。检查施工设备, 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施工间断。
浇筑前, 由主管负责人现场进行流程讲解、任务分派, 将施工人员按照竖墙浇筑先分三组进行施工, 每组由施工经验丰富的工人进行混凝土振捣, 一人配合。顶板浇筑时, 按照两侧对称浇筑的顺序, 将施工队伍人员进行合理分配, 加强已浇筑混凝土的振捣工作。试验室对拌和站所出混凝土进行温度、坍落度试验检测。
浇筑时, 由现场技术人员进行全程盯控, 随时关注浇筑情况, 要求振捣棒伸入下层5 cm~10 cm, 尽可能做到2次振捣, 每次振捣时间20 s~30 s, 振捣过长, 混凝土可能发生离析现象。振捣采用快插慢拔的方法, 时间尽量保持一致, 以表面泛浆, 不再有气泡产生为合格。振捣间距控制在30 cm为宜。严防过振、漏振现象出现, 在靠近模板侧振捣时, 注意避免与模板直接接触。
现场派专人指挥过往车辆, 保证混凝土罐车的正常通行。
4) 混凝土早期养护。混凝土的早期养护, 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湿条件, 以达到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湿度变形的侵袭, 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 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从理论上分析, 新浇筑混凝土中所含水分完全可以满足水泥水化的要求, 但由于蒸发等原因常引起水分损失, 从而推迟或妨碍水泥的水化, 表面混凝土最易受此影响, 因此, 混凝土的早期养护, 同样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
混凝土养护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先在表面洒水, 覆盖塑料薄膜, 上覆草甸、棉被等物, 目的是增加表面混凝土温度, 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 从而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另一种形式是在混凝土表面蓄水至一定深度, 其深度根据当时混凝土内外温差进行调整, 保证与内部水化热产生的压应力相一致。达到混凝土养生的目的。本工程采用第一种养生方式, 其实践效果简单有效, 便于施工人员在浇筑结束后, 立刻采取该措施。
4 施工总结
现阶段实际施工大多无法按照理论设想进行操作, 这就要求施工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进行合理配置。本框构桥施工由于地理位置问题, 造成无法进行大机械同步施工, 但为确保施工质量, 提高施工效率, 就不可避免的接触到材料使用的最大值, 通过外界条件的有利影响, 可以将材料的最优值进行放大, 提高施工成品的合格率, 因此节约施工投入, 降低施工成本。
摘要:通过分析框构桥混凝土浇筑间断时常出现的质量通病, 探索了控制混凝土成品质量的理论方法, 并结合工程案例, 对混凝土浇筑的施工工艺、配置、过程及养护工作进行了阐述, 确保了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框构桥,混凝土,浇筑,施工
参考文献
[1]郭国范, 沙爽.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J].科技成果纵横, 2007 (5) :71-72.
[2]刘广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8 (8) :29-30.
[3]《建筑施工手册》编委会.建筑施工手册[M].缩印版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4]DK66+571.16 (S325) 公铁立交施工图设计[Z].
浇筑过程 篇2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
经过甲、乙双方协商甲方将公司南面场地承包给乙方达成以下协议:
一、甲方南面场地深度为15公分,预计3200平米。
二、甲方提供材料,水电。乙方负责所有模板和制作工具和工人,工资按照15公分计算每平米9元,乙方负责场地路面割缝、压纹。实际计算以实际丈量为准。其余辅助设施现场签工作单。
三、甲方另外工人宿舍拾间,地平和墙面粉刷,甲方提供制作材料,乙方做净工,每间工资(2000)元。高度2.8米、开间3.6米、进深6米、基础深度0.5-0.6米。屋面与乙方无关。
四、乙方在施工期间一定要按照国家安全标准施工,如果发生安全以外一切后果由乙方负责,于甲方无关。
五、结算方式:实际丈量结算后由乙方开具劳务发票结算。乙方进场付壹万元整。其余款发票到位一次性结请。
六、制作结束后保养由甲方负责。
七、如有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解决不了可申诉至金坛市人民法院。
八、次协议一式三份,双方各执一份,甲方公司留档一份。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
生动语文,浇筑人文内涵 篇3
一、图文结合,感受民族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托图文并茂的教材,让学生在观察配图的同时阅读文本,感受隐藏在文本深处的民族精神,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情操。
在课本中有很多课文都配上了精美的图画,如《卢沟桥烽火》这篇课文就配上了卢沟桥的画面和中国抗日志士举起大刀反抗敌人的图画。在教授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可以将文本内容和图片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蕴含在其中的浓浓爱国情怀。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课文和图片来说一下文章的哪些词句能够展现图片的内容,体现我国人民群众同仇敌忾反抗侵略者的精神。学生们在对照了图文之后,很快就发现文章中“迅速、成群结队、纷纷、大批”等词句都反映了我国人民群众团结在一起,反抗侵略者的民族精神,也正好和教材中众人纷纷举起砍刀向前冲杀的场景相互呼应。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如果能够合理利用图文,将更好地促使学生理解文章深层次的寓意,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文中渗透出来的民族精神,体会到军队的善战和战士的英勇。这有助于让学生在了解文意的同时产生自强不息的精神。
王晓明等学者在《旷野上的呼唤》一文中提出人文学科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关系到民族精神的塑造,的确如此,利用图文结合的生动语文教材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民族精神,从而促使他们找到正确的人文导向。
二、融入故事,体验传统文化
在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内容丰富多彩,具有一定故事情节性的课文,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融入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隐藏在故事中的传统文化精髓,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修养。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尝试搜集一下那些能够体现“滴水穿石”精神的小故事,又或者是收集一些和“滴水穿石”内容相似的成语或者是名人名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更能了解到古往今来凡是成就一番事业的名人,他们往往都有着“滴水穿石”的精神。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一下这个故事,并说说它是否也预示着“滴水穿石”的精神。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持之以恒”、“孜孜不倦”等词语都是什么意思,并解释一下自己收集的资料中,“韦编三绝”等成语的背后有着怎样的锲而不舍的故事,了解古今中外的名人都有一些怎样的刻苦学习的故事。在阅读故事、诗文、成语等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三、实践活动,升华协作情怀
语文课堂不应该只是死读书,而应该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升华自己的情感,让他们在协作中找到进行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存在较为严重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教师可以利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来促进他们养成协作情怀。
在学习《学会合作》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团结合作以及为了集体利益而做出个人牺牲的重要性,然而如果只是灌输式的说教很难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内涵,这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感受协作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小小采访活动,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承担一定的工作内容,如负责采访,负责联络被采访的人,负责拟定采访稿等。采访的内容是寻找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让他们说说在自己的工作中,合作精神是不是也很重要。例如可以让学生采访在流水线工作的工人,了解流水线工作只有大家合作才能又快又好地生产出产品。在这个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对于各行各业的人来说,合作精神都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在亲身尝试的过程中了解到要完成一项任务的话,必须要靠着大家一起分工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
语文教学要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而协作情怀自然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践中让学生感受协作带来的乐趣,能让他们收获更多。
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人类追求真善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在语文教学中,也要注意文本的人文内涵。现代教育理论指出语文教学绝对不仅仅只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是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促使学生的人格变得更加健康。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大语文观,让生动的语文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教学中渗透人文内容。
浇筑过程 篇4
关键词:AP1000墙体模块,钢板混凝土结构,侧压力,应力,位移
0 引言
AP1000是一种先进的非能动型压水堆核电技术。AP1000核工程使用模块化建造方法,将其结构模块进行工厂化预制和现场拼装、组焊、整体吊装,大幅缩短了建设工期,有效提高了工程质量。
结构模块包括墙体子模块和楼板子模块,墙体模块通常由钢板、角钢加劲肋和槽钢拉结杆等组成墙体框架,然后在框架中浇筑自密实混凝土(SCC)形成。AP1000核电工程的设备安装要求墙体模块中钢板的变形不超过3 mm,但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和较长的凝结时间,浇筑后对钢板产生比普通混凝土大得多的侧压力,可能导致钢板变形过大不利于设备的安装。本文在研究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与混凝土凝结时间关系的基础上,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分析了墙体模块中钢板厚度、竖向角钢加劲肋间距及槽钢拉结杆间距等与模块变形之间的关系,为墙体模块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
1 自密实混凝土侧压力试验研究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分析墙体模块的应力和位移时,需要了解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钢板产生的最大侧压力。因此,在参考CCES 02—2004《自密实混凝土设计与施工指南》和CECS 203—2006《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的基础上,进行了自密实混凝土的浇筑试验,以得到自密实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与每层浇筑高度的关系。混凝土配合比为:m(水泥)∶m(粉煤灰)∶m(粗骨料)∶m(砂)∶m(水)∶m(外加剂)=293∶158∶879∶845∶185∶4.64。
在高度为2 m的墙体模型中分层浇筑混凝土,每层浇筑0.5 m,待初凝后浇筑下一层,自模板底部开始每隔0.5 m布置1个压力盒(量程50 k Pa,精度0.05 k Pa),共布置4个。试验共进行3次,得到每层自密实混凝土最大侧压力与浇筑高度的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
(1)当浇筑第1层SCC时,模板底部产生的侧压力最大,其范围为4.0~7.2 k Pa。若按液体压强公式P=γ×h计算,模板底部压力为12 k Pa(简称液压值),因此,模板底部试验值占液压值的33.3%~60.0%,其中混凝土重度γ取24 k N/m3[1],h为每层的浇筑高度。
(2)浇筑第2层SCC时,模板底部的侧压力范围是2.2~7.2 k Pa,0.5 m高度处的侧压力最大,其范围是6.8~9.3 k Pa,占液压值的56.6%~77.5%。
(3)浇筑第3层SCC时,模板底部产生的侧压力已经很小,其范围是0~2.3 k Pa,0.5 m高度处的侧压力范围是4.5~6.3 k Pa,1.0 m高度处的侧压力最大,最大值的范围是6.1~8.3k Pa,占液压值的50.8%~69.2%。
(4)浇筑第4层SCC时,模板底部产生的侧压力是0~1.2k Pa,基本可以忽略,0.5 m高度处是1.4~2.1 k Pa,也很小,1.0m高度处的侧压力范围是2.3~4.4 k Pa,1.5 m高度处的侧压力最大,为3.2~8.1 k Pa,占液压值的26.7%~67.5%。
(5)每层混凝土浇筑时,其侧压力沿高度方向均呈线性变化,且自其底部向上,侧压力逐渐减小。混凝土凝结后在其上层浇筑混凝土时,最大侧压力出现在浇筑当前层的底部,数值为液压值的30%~80%,此时,先期凝结的混凝土侧压力降低。
2 墙体模块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墙体模块由钢板、角钢立柱和槽钢拉结杆等组成(见图2),其两端部的钢板上未设置角钢立柱和槽钢拉结杆,在钢板内侧焊有铆钉以加强其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墙体模块分析模型,并以试验得到的混凝土侧压力与浇筑高度的关系作为加载条件,对墙体中各个构件的应力与位移进行模拟分析。
2.1 模拟试件的规格和尺寸
为研究钢板厚度、竖向角钢加劲肋间距以及槽钢拉结杆间距对墙体模块的侧压力与变形的影响,设计了7个不同参数的墙体试件(见表1)。其中基本试件定义为Base,即按照AP1000实际工程的墙体模块CA20建立的基本模型[1],其尺寸及相关参数为:墙体高15 m,长5 m,厚1.219 m(包含板厚);钢板采用Q235B国标碳钢,厚度14 mm;角钢选用∟100×80×10,竖向布置,间距为762 mm;槽钢选用[14B,长度1191 mm,间距为1219 mm。由于铆钉对于结构模块墙体的侧向变形影响相对较小,故在建立模型(见图3)时未考虑销钉的作用。在Base试件的基础上通过改变钢板厚度(GBH1、GBH2)、角钢间距(JGJ1、JGJ2)、以及槽钢间距(CGJ1、CGJ2)等参数得到其余6个模拟试件。
2.2 钢材的本构模型
材料的本构关系一般以未变形材料截面的名义应力和应变σnom、εnom来表达,而在材料受力发生变形时,再用σnom、εnom就不能准确描述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在Abaqus中定义塑性材料时,需输入真实应力σtrue、εtrue,其与名义应力、应变的关系为[2]:
此时,需要输入的是材料的应力和对应的塑性应变值而不是总应变值,塑性应变值等于总应变值减去弹性应变值。钢材的密度取7800 kg/m3,泊松比取0.3,弹性模量取210 GPa。钢材的本构关系选用Von Mises模型,应力-应变曲线见图4。
2.3 单元类型及网格划分
钢板、角钢和槽钢的单元类型均为实体单元(8节点线性六面体单元C3D8R),并采用减缩积分。钢板和型钢之间约束关系为绑定约束(Tie),钢板与型钢底部的约束条件为完全固定(Encastre),没有平动和转动位移。网格划分采用逐渐减小网格密度的方法,直到2次结果相差不大,认为是最合适的网格密度[2]。本文中网格尺寸取0.5 m,网格划分见图5。
2.4 模型加载条件
根据前述的试验结果,分层浇筑的过程中,自密实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值为液压值的80%,即80%γh。若分层浇筑,每次浇筑5 m,则最大压力为96 k Pa,此外,对于某一层混凝土,尽管初凝后对模板侧压力逐渐减小,但其侧压力值明显受到新浇混凝土的影响,为此,设置3个分析步(step)来建立钢板的加载条件(见图6),每个分析步代表浇筑1层自密实混凝土。加载时同时考虑了钢构件的自重。
3 有限元模拟结果及分析
对Base试件在给定加载条件下进行模拟分析,各个分析步钢板的应力云图如图7所示。
从图7可以看出:模块的最大应力出现在槽钢拉结杆,其值为114.8 MPa,最大位移为4.16 mm;钢板的最大应力为12.56 MPa,最大位移为0.58 mm;角钢立柱的应力和位移均小于槽钢,对墙体受力和变形影响很小,故仅对槽钢和钢板的应力和位移情况进行分析。由于墙体模块端部的钢板并没有设置角钢加劲肋和横向槽钢拉结杆以及结构自身重力的影响,钢板最大应力出现在墙体端部钢板底部的位置。其余试件的最大应力和变形的模拟结果及与Base试件的对比情况如图8所示。
由图8(a)、(d)可看出,钢板厚度从14 mm减小到12 mm时,槽钢和钢板的应力和位移变化显著,其应力分别增加了54.9%和121%;位移分别增加了54.8%和31.0%;钢板厚度从12 mm减小到10 mm时,槽钢的应力和位移均有所减小,但相差不大,变化幅度均为1.86%;钢板的应力增加幅度为17.9%,但其位移变化不大,为2.63%;模拟的3种厚度钢板的位移最大值0.74 mm,最小值为0.58 mm,均未超过限值3 mm,可满足要求。
由图8(b)、(e)可看出,当角钢的间距由762 mm增加到1000 mm时,槽钢拉结杆的应力和位移变化不大,分别增加了14.5%和14.4%,钢板的应力和位移增加明显,分别增加了35.5%和160%;因此,角钢间距的变化对钢板影响很大;当角钢间距由1000 mm增加到1250 mm时,槽钢和钢板的应力和位移均有明显的增加,并且槽钢的应力已经达到屈服强度210 MPa,位移达到了9.79 mm,因此角钢立柱的间距建议不要超过1000 mm。
由图8(c)、(f)可看出,当槽钢间距由1219 mm增加到1500 mm时,槽钢的应力和位移的变化幅度均为19.5%;钢板的应力和位移变化幅度分别为26.8%和27.6%,槽钢间距的变化对钢板影响也较大;当槽钢间距由1500 mm增加到1800mm时,槽钢的应力已经达到其屈服强度210 MPa,位移达到了9.83 mm,因此槽钢间距可适当增大,但不要超过1500 mm。
4 结语
(1)在浇筑过程中,自密实混凝土侧压力沿高度方向呈线性变化,且自其底部向上,侧压力逐渐减小;分层浇筑时,最大侧压力出现在浇筑当前层的底部,为液压值的30%~80%,先期凝结的混凝土侧压力降低。
(2)角钢立柱、槽钢拉结杆间距以及钢板厚度对结构模块墙体的变形均有显著的影响,角钢和槽钢拉结杆的设置能有效增加结构模块墙体的抗侧刚度,减小钢板的变形。当钢板厚度由14 mm减小到12 mm时,钢板位移增加了31%;当角钢间距由726 mm增大到1250 mm时,即角钢间距增大了72%后,钢板位移增大了260%,且角钢间距超过1000 mm后,槽钢的应力已经超过其屈服强度;当槽钢间距由1219 mm增加到1800 mm时,对应的钢板位移增大了126%,虽然钢板的变形未超过3 mm的控制要求,但槽钢的应力已经超过其屈服强度。
(3)AP1000实际工程中角钢立柱间距、槽钢拉结杆间距以及自密实混凝土每层浇筑高度都偏于保守,可适当增大;在每层浇筑高度取5 m情况下,角钢立柱的间距不要超过100mm,槽钢拉结杆的间距不要超过1500 mm,钢板厚度不小于10 mm。
参考文献
[1]沈平华.自密实混凝土在AP1000核电项目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5,40(8):123-125.
混凝土浇筑方案 篇5
一、编制依据
常州市武进区智慧园公共服务平台一期市政、绿化工程施工图纸、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相关规定、规范。
二、施工范围
中庭景观消防通道、广场铺装基础200厚C25混凝土垫层。
三、施工准备
1、材料及主要工具
1.1 本次施工混凝土采用200厚C25商品混凝土。
1.2 主要机械工具:小挖机、机动翻斗车、铲车、铁锹(平头和尖头)、插入式振动器、乱杠、木抹子、胶皮管、串桶、水准仪等。
2、作业条件
2.1 基础轴线尺寸、基地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
2.2 在基坑内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志,大面积浇筑的基础每个3m左右钉上水平。
2.3 校核混凝土配合比,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四、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支模板→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运输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养护
2、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3、混凝土的浇筑
3.1 C25垫层厚度为200mm,采用人工机械(机械翻斗车、挖机、装载机)配合,混凝土泵车将混凝土运至中庭外,人机配合装车至机械翻斗车,运至施工现场浇筑,插入式振动棒振动,垂直振捣时振动棒与混凝土面垂直,斜向振动时与混凝土面成40°~45°角插入。振动棒的的操作方法是“快插慢拔”,振动器插入点布置均匀排列,采用行列式的次序进行移动。
3.2 混凝土不连续浇筑,每隔6米设横向缩缝一道,机械切割缩缝,每隔25米设竖向伸缝一道,沥青麻丝伸缝。
3.3 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按事先做好的控制标高桩找平,表面应用木抹子搓平。
3.4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12小时内浇水养护,浇水次数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不少于7昼夜。
五、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1.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标准规定。
1.2混凝土的配合比、养护和施工缝处理,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1.3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其强度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2、基础项目
2.1混凝土应振捣密实,蜂窝面积一处不大于200cm2,累计不大于400cm2,无空洞。
2.2无缝隙无夹渣层。
3、成品保护
3.1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损坏时,方可拆除侧面模板。
水下浇筑混凝土浅析 篇6
关键词:水下混凝土;原材料
一、水下浇筑混凝土概述
水下浇筑混凝土,是指在地面上进行搅拌、直接灌注于水下结构部位,并就地成型硬化的混凝土,简称水下混凝土。这是一种用普通的混凝土材料、特殊的施工工艺的施工方法,在水中结构中采用这种施工方法,可以省去因造成在干地施工条件所必须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如基础防渗、基坑排水等。在某些情况下,水下混凝土甚至可能是采用的唯一施工方法。
由于施工方法多样化和不断发展进步,水下不但能浇筑一般的水泥混凝土,还能浇筑纤维混凝土、树脂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水下混凝土的施工方法越来越多,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混凝土。
二、水下混凝土存在的问题
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是一种在水中看不见的隐蔽式的施工工艺,要确保其施工质量,水下浇筑混凝土必须具有较好的和易性、具有较大的湿堆积密度和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保持能力。
从施工条件看,水下浇筑混凝土,要比陆上干地浇筑混凝土困难得多,有些工作要克服水环境带来的水压、流速、缺氧、黑暗、涌浪等一系列困难。通常,水下浇筑混凝土都存在以下问题:当混凝土拌合物穿过水层而在水中移动时,很容易产生离析现象,使水泥与骨料分离而形成不均匀的混凝土,甚至呈现出一层骨料、一层水泥渣,使混凝土根本不能黏结成一个整体;如果水下结构为钢结构混凝土,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显著降低。
因此,水下浇筑混凝土的关键,是解决如何防止水泥与骨料不产生分离、未凝结的混凝土中的水泥颗粒被水带走的问题。很长时期以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寻找一种解决混凝土能在水下浇筑施工而不分散的措施。之前,人们常用的措施是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水与混凝土拌合物的接触。即水下混凝土的施工应在与环境水隔离的条件下进行,不允许直接向水中倾倒混凝土拌合物。
三、问题解决办法
(一)水下浇筑混凝土原材料的要求
配置水下浇筑混凝土的原材料,除了必须具备地上浇筑混凝土对原材料的要求外,鉴于水下施工的特殊环境,对水下浇筑混凝土的组成材料,还应满足其他一些特殊要求。
对于胶凝材料,为了保证水下浇筑混凝土的质量和水下压浆的顺利进行,宜选用颗粒细,泌水率小、收缩性小的水泥。在一般要求的水下混凝土工程中,可以使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在具有一般要求及有侵蚀性海水、工业废水中的水下混凝土工程中,可以使用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而矿渣硅酸盐水泥由于泌水量较大,不适合用于水下浇筑混凝土工程。用于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水泥,其强度一般不宜低于32.5MPa。由于水下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较大,所以水泥强度也不宜过高,用于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水泥与混凝土一般有如下关系:水泥强度(MPa)=(2.0~2.5)混凝土的强度等级[1]。
对于水下浇筑混凝土施工方法的不同,对细骨料的要求也不同。一般宜选用石英含量高、表面平滑、颗粒浑圆、符合筛分曲线的中砂,其细度模数应控制在2.3~2.8之间[2]。为满足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流动性要求,其含沙率较大,一般为40%~47%。比普通混凝土一般大5%左右;若采用碎石配置混凝土时,必须再增加3%~5%,以使沙浆含量多些。
混凝土中的拌合水直接影响水下混凝土的质量,环境水泽影响浇筑方法、水下混凝土的耐久性及樱花条件。用于拌制水下混凝土的水,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硬化的有害杂质,如油脂、糖类及含铅的盐类。一般适于饮用的水、天然的清洁水,均可满足制备混凝土的要求。仓面环境水以清水最好,在浑水或泥浆中浇筑水下混凝土时,须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以减少环境水的不利影响;为保证水水下混凝土浇筑顺畅,仓面环境水与混凝土拌合物的相对密度差应在1.1以上。
(二)水下混凝土配合比选择
由于水下混凝土施工和检查质量时非常困难,加之存在着环境水的不利影响,配置高强度的混凝土是不现实的,一般掌握抗压强度在25MPa以内。在进行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符合节约水泥、降低造价的原则。水下浇筑混凝土配合比选择方法,根据工程的实际要求不同,可分为流动性选择法和强度选择法两种。流动性选择法按水下浇筑所要求的流动性,选择单位用水量;按要求水下混凝土的适配强度,确定几组水灰比,通过计算或实验资料绘制水灰比——强度关系曲线,从而选择同时满足强度和水下施工流动性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3]。这种方法可以一次选择出适于水下浇筑混凝土的配合比,主要用于计算法或重要工程的试验法。强度选择发为满足水下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先根据涉及强度和不同的水下浇筑方法,适当提高混凝土的适配强度。采用这种方法,实验时混凝土拌合物的塌落度适中,简化实验操作过程,因此适用于通过试验法求出一般水下混凝土工程的混凝土配合比。
参考文献:
[1]张厚先,王志清.建筑施工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王政,战宁亭.新型建筑材料[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黄培修 用使命浇筑光合屋 篇7
PARKVIEW GREEN芳草地执行董事,侨福企业家族第三代继承人之一。黄培修很早就意识到作为一名家族继承人的使命。但是为了扩宽自己的视野和阅历,他在大学时代选择了和家族产业管理并无直接关联的专业——电影制作。也许是家族遗传所致,在课程的研读中,黄培修更加偏爱电影制作过程中的技术元素。
环保被定义为崇尚自然,工业意味着发展科技。在人们的眼里,这似乎是一对相悖的概念。当环保主义者以行为艺术等方式抗议现代化、工业化之时,聪明人却是在用工业技术实现全球环保化的进程。当世界各地的地产商们疯狂圈地,用低成本赚取暴利的时候,地产界大佬侨福家族却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节能环保的建筑理念。作为第三代家族继承人,黄培修在继承家族祖训的同时让绿色环保在地产界更加发扬光大。
紧邻北京CBD商务中心的PARKVIEW GREEN芳草地, 独特的金字塔外罩下共有两座18层、两座9层,共4座独立建筑。这是侨福企业在大陆投资兴建的第一个大型项目,特别的ETFE透明膜材,巧妙地通过金字塔般的外形将4座塔楼建筑连接为一体。这个独特造型让芳草地旁边居民区的日照时间更长。独有的空气循环系统,依托绿色高科技实现新鲜空气的对流循环,使人犹如置身于大自然中一样。他们正在这里创建着自己的地产界绿色王国。
尽管在当代中国,人们对于地产界的“绿色环保”概念在观望中迟疑着,但这并不会降低侨福集团在地产界架构绿色建筑的原动力。他们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前瞻性建设,会在未来对一座城市乃至整个社会做出贡献。而我们在透彻地了解了他的绿色地产理念之后,也非常期待这个项目可以如雨后春笋般遍地生长起来。
地产肩负责任
约见黄培修,当我们开门见山地跟他谈起环保这个话题,这位在国外长大,操着浓重美式英文并时而伴着中文说词的侨福集团第三代继承人,开始侃侃而谈他对环保的理解。除了祖训的教导之外,在国外的成长经历也使他对绿色环保这一概念建立深刻而透彻的印象。在家族中也能时常耳濡目染地接触到有关环境与设计的相互关系,甚至建筑包括这之外的事都要遵循以环保为基础做事的道理,从而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有利于周围和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这也是他在祖辈那里学到的书本之外的重要知识,也正因为有这样前瞻性的思想使得侨福家族开始走在行业、时代前列。
除了依照集团规则,在选择做任何一个地产时,都遵循每块土地在建设后也要带来周边的发展。同时,还要围绕居住在这里的人展开一系列的建设,要让他们觉得住在这里很舒适。
随着他眼界的开阔以及在海外看到的成功案例,让他更加深信,坚持地产走环保循环建设路线的正确性。就好像他们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已有建设项目,从结果中证明他们的正确。例如在香港和台湾,他们是第一个在建设高楼时安装电梯的地产商。尽管当时人们都不理解,但是当一件有前瞻性的设计被用在大众环境中时,经过时间的考证人们就能清晰地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和建造的意义所在。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设计理念,也因为侨福集团是行走在全世界的“寻找设计源泉”的人,这其中也包括了黄培修。当他在巴黎的蓬皮杜艺术馆,发现去到那里的人可以通过享受那里的环境带来的舒适感时,他想到了自己家族的地产项目正如走近艺术馆一般。让选择在这里居住的人们,除了有家的感觉之外,也能带给他们更加舒适、惬意的感受。而从影响和引导来说,一个建筑从设计本身出发,可以看到设计者的细腻和完全投入的心思,将自己全身心地与建筑融合。来这里居住的人也一定能从中感受到这份用心。
这样在世界里的走走看看让他发现,任何一个行业的根本其实是要为人服务的,无论是地产或者是其他。在服务好的同时能让它保存更加久远,就变成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
建筑凝固文明
对于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都看到,自从有人类便开始了对于人造环境不懈的追求,在人类文明化历史中,建筑本身对于文明的发展和社会形态具有或引导或改变的作用。从最开始建筑依赖环境,到后来建筑影响甚至决定环境,其间科技工业的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现如今,我们减少污染、净化环境也要依赖科技的进步。可以说,在人类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成也工业,败也工业。
但是从人类起源文明的开始,人们从依赖环境生存,渐变到发现我们可以改变环境,再到意识到在使用环境时也会慢慢让环境变坏。这就应该让建设者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用了多少就会相应地减少多少。这让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破坏环境并不是因为有了科技的发展,而是先有了人类的需求,在这需求之上人们发展科技忽略了环境、忽略了应该保护的东西。所以,无论是环境还是非可再生资源,在使用上一定要强调循环。尽最大能力让他循环有限资源,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这也十分贴合侨福集团在黄培修引领下做事的原则。
当城市开始高楼林立的时候,我们怀念起从前以天为盖地为庐、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原始生活。有人认为只有否定现代化工业的一切,才能重回自然。作为倡导通过工业手段带来宜居环境的黄培修,他正在带领着他的团队努力让世界充满通过绿色不断循环制造出的“氧气”。
作为一个在西方文化背景下成长的华裔后代,他在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看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完美结合,但也正因为如此这种结合体现在了方方面面。如同当我们跟黄培修谈到中国的风水对建筑的影响和引导作用时,他坦诚地说,他个人是相信风水的,但就侨福集团的建设项目而言,在建造时,会选择建筑完成之后再依托风水让建筑物更有气场,发扬对的。而不是在建筑伊始就依据风水来建房子。他尊重所有宗教信仰,但他同时也坚信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在牵引着他,这种力量源自他内心的声音,而这跟信仰并无关系。
对于他还不完全熟悉的北京,在这里建一座房子或者一栋高楼,或者其他城市,他认为建筑都必须要看一个地方的文化、历史人物背景,这些元素与建筑相互依托、协调共存。芳草地的建筑灵感正是来自于北京的四合院。中空而圆润,光照充足,三面都能照到阳光的设计,让每一户居民都能享受阳光的温暖。在黄培修眼中,侨福集团的地产建筑在建筑伊始,都希望可以无论是从哪种角度,都让建筑本身在环保、环境发展或历史意义等环境中成为引领者的角色。通过创建一个空间从而影响到住在空间里的人。
绿色地产王国
在他看来,尽管在现在的中国对于绿色及环保概念的建设还很少有人问津。但是,他相信,凭借在海外学到的知识和看到的成功案例,他坚信实施这样的建筑理念一定有更久远的发展空间。通过接触地产从国外到国内,黄培修认识到,虽然现在的中国绿色建筑确实不多,但是绿色环保的在建工程却是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多。从行业内看这些在建工程项目,不仅吸引人而且很优质。他坚信中国在将来可以成为绿色环保的领导者。因为,目前的欧美国家就地产业而言也已经趋于饱和,而中国则是正在发展崛起的时刻。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可以成为绿色建筑产业里的第一位。当人们发现,从绿色环保本身出发有利于大家的生存空间发展成为宜居环境时,中国就可以赶超美国成为这个行业里的强国。这也是他们在北京推出这座三角形建筑PARKVIEW GREEN芳草地的根本原因。
任何一个国家都要自己的特色,无论是哪个行业。当你走近英国,你发现这里是一个崇尚标榜工匠艺术的环境。产品只有一件,才是最真珍贵的。尽管因为各种原因它的很多手工艺品牌由手工制造转向部分工业量化生产,由国内转向国外。但是他们依旧传承着品牌的精神和他的精髓。无论在哪国,生产质量第一位,传承的是一个求质而不要求量的精神。而当你走进美国时,则看到那里的人们喜欢走大众化路线。他的东西可能不适合你,但它会适合其他人。他的产品是适合大众的,量化生产。这就是一个国家行业的鲜明标志。
作为一个理性的商业人,当我们探讨地产以外的话题时,从他辩证地看待《阿凡达》在众人眼中反映迁徙并与现代地产接连起来的观点,就可以看出他与众不同思维更广的地方。黄培修认为,《阿凡达》实际是一部依托环保,建立在文化、人类种族和族群传递间的故事。尽管透着一些类似地产政治的内容,但最终它讲的还是从人类对自然的情感认同从而产生激烈碰撞下的故事。
作为一代继承优秀创业、缔造产业王国的传承者,黄培修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受西方教育崇尚中国传统文化,在两个环境交融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华裔,如何归国在后发力强劲的中国建造他的王国。他的坦诚、 他的博学、他对新鲜事物的求知欲以及责任感,让看似举步维艰的地产绿色环保事业正如火如荼地按计划发展着,就如同祖训教导他的。
盖房子、创事业不能建立在破坏环境之上,创建一种可以无限循环的操作模式才是得以发扬光大、造福周遭的根本。所以,在未来的中国、北京,我们将看到更多侨福集团下的绿色环保工程。 而黄培修也会秉承一贯的做事方式——诚实、认真地对待事业,不忘将绿色环保永远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