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龙州县

2024-08-16

广西龙州县(共9篇)

广西龙州县 篇1

随着北部湾经济区提升为国家战略以及国务院2008年12月正式批准设立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 地处于中越边境毗邻凭祥市的龙州县面临着极好的历史发展机遇。作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龙州县, 加大口岸建设, 加快口岸经济发展, 是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 龙州县口岸经济现状分析

龙州县西北与越南接壤, 边境线长184公里, 是通向东南亚的便捷通道。沿边资源有国家一级口岸——水口口岸, 国家二级口岸——科甲口岸以及3个边民互市点, 目前龙州已开通中国龙州至越南高平国际汽车交通运输业务。由于多年战争影响等原因, 龙州县经济基础落后, 经济发展较为缓慢, 对口岸建设的投入力度不够。

目前, 龙州的口岸经济发展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联检楼、验货场、停车场等口岸查验设施设备不配套;二是地处山区受交通等因素, 限制通关能力弱;三是口岸进出口货物单一;四是口岸不能向第三国人员开放。这些因素导致了作为国家一级口岸——水口口岸长期“无市贸易”的局面, 制约了龙州县对外贸易的发展。由此, 建设龙州国际口岸经济区是很有必要的。

(二) 龙州县口岸硬件设施建设规划思路

启动建设龙州国际口岸经济区要引进现代规划的先进理念, 超前规划, 精心设计, 符合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设计标准, 将经济区规划建成具有现代发展理念、生态型、环境优美的新型经济开发区。按照服务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口岸的功能特点, 要进一步将经济区划分为进出口加工区、制造工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区、仓储物流区、商贸区、行政管理区、商住区和生态建设区等8大功能区, 并进行合理空间布局。

1. 国际商贸区。

国际商贸区在口岸经济区中是相对独立完整的经济功能区, 也是口岸产业区中优先发展的重区。国际商贸区的建设, 对口岸经济区相关产业发展和产业体系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按照大型综合性国际商贸城的理念做好商贸区的规划建设工作。国际商贸区 (城) 的主要功能是发展国家一般贸易和边境贸易。

2. 仓储物流区。

仓储物流区在中国一东盟国际贸易市场的货物产品周转和管理中承担储存、分检、组装、分类、条码、运输、配送等重要经济职能。要以口岸为基地, 以商贸业为依托, 充分利用区位交通优势, 积极引进知名企业、先进管理技术和资金, 加快培育现代物流服务品牌和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产业, 引导和促进仓储物流区形成现代物流体系, 并向规范化、规模化、信息化、网络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把仓储物流区建成双向服务中国一东盟贸易市场的大型综合性国际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

3. 制造工业区。

毗邻东盟、拥有区位交通和口岸优势、劳动力价格低、享有西部政策和相关优惠政策的龙州县具备了接受产业转移, 发展制造业的可能性和条件。从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条件和目标出发, 重点通过宣传推介、招商引资, 引导国内以面向东盟市场为主的制造业厂商落户水口。重点发展在东盟市场中具有竞争优势的机电、家电、农业机械、小型货车、摩托车等整机制造或散件组装业务。建成中国面向东盟市场的重要的口岸型制造业工业基地。

4. 进出口加工区。

越南和东盟诸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林资源, 主要包括各种矿产品、煤炭、橡胶、热带水果、木材、中药材等。特别是与龙州接壤的越南高平省, 矿产资源丰富, 矿石品位高, 尤其盛产铁矿、铝矿等。这些都是我国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战略资源。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加快, 为龙州国际口岸经济区依托口岸优势, 顺畅进口各类原材料产品进行加工, 建立大型加工产业区创造有利条件。加工产业是口岸经济区发展的主要方向, 要重点发展以矿产加工业为主、橡胶加工业、木材加工业、中药材加工业为辅的现代加工业。要积极引导企业重点向精加工和深加工方向发展, 以工业成品体系和高附值的形成, 提升加工区的整体功能和产业素质, 提高工业化发展水平。在着力发展进口加工业同时, 要重视发展国内出口加工业。要利用毗邻东盟的口岸优势条件和区位交通条件, 大力发展国内出口加工业。根据越南、东盟市场需求结构的瞬间变化, 及时应对, 调整出口产品的种类、规模和结构, 减少无形损耗, 提高市场竞争力和适应力。

5. 高新技术产业区。

随着龙州国际口岸的功能完备, 口岸市场趋于成熟, 口岸经济基本定型和初具规模, 为引进和发展面向东盟市场的高新技术产业创造重要条件。从战略发展的需要, 从优化工业产业结构的目标出发, 要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根据高新技术产业的特殊性和对环境的高要求, 应选择环境优美、空气洁净度高的地段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区, 要保有一定的用地规模。重点发展生物、新型材料、电子等技术含量高的新型产业。

(三) 龙州县口岸软件建设思路

软件建设, 就是龙州县在面临新机遇时, 要站在时代的前沿, 依托区位优势, 以开放的姿态实现振兴战略。

1. 要面向自我开放, 重在铸造“开放龙州”。

铸造“开放龙州”, 是大开放战略的核心重点, 要采取以下对策举措:一是推进观念大开放。龙州的开放问题在很大层面上是观念问题。一念之差, 往往带来两种不同结果。观念的禁锢必然是发展的止步。对外开放的深度取决于观念转变的力度。当前龙州县发展能否抓住用好机遇, 实现跨跃式大发展, 首先要解决观念问题, 推进观念大开放。观念的大开放就是思想大解放, 就是经济大发展。凡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就要敢于实践、敢于创新、敢于突破。二是推进市场大开放。龙州县能否最大限度地利用市场两种资源, 首先取决于自身市场的开放度。要按国家相关政策, 全面放宽 (下转第216页) 中, 李白邀月对酌, 小桥后、茅亭间是几点暖暖的烛光, 酒幌随风摇曳。整个画面给人的印象就是人与自然相和相谐的静态之美, 使人觉得喝白云边酒就是一种超越喧嚣世俗的享受。相对于东方文化而言, 西方文化中代表男子性格的“刚、强”占有较大的比例。万宝路广告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它以牛仔粗犷、豪迈的浓郁西部风情, 与广袤无边的沙漠、奔腾的烈马等联系在一起, 传达出美国人刚猛、冒险的文化特质。

3. 权力意识与权利意识

在社会价值原则上, 东方的文化比较重视权力、地位、资历等, 对于权力的不平均分配, 较能忍受。

然而西方文化强调的是人的固有权利及权利对于权力无可置疑的优先性。中国文化重视权力的一个明显特征体现在中国人极其重视印章这一事实上。在中国, 印章代表权威和事实。古往今来, 在中国各类文学作品中只要提起当官, 就不能不写印章。所以“舒肤佳”产品的生产商要以“中华医学会”的印章为其广告的卖点。以印章为其卖点的广告, 这在西方的广告上绝对是匪夷所思的。因为, 在西方许多国家, 人们甚至不知道公章为何物, 西方人更重视的是某个人的亲笔签名。亲笔签名意味着个人的责任与信誉。这与西方人重视权利的文化精神是相符的。关于权利一词的界定, 有多种说法。较获西方人认同的有黑格尔的一段话:“一般说, 权利的基础是精神, 它们的确定地位和出发点是意志。意志是自由的, 所以意志既是权利的实质又是权利的目标而权利体系则是已成现实的自由王国”。这一解释将权利看作人基于道德上的理所应该享有之物, 虽然也涉及利益, 但并不以利益本身为基点。也就是说, 西方的权利精神实质上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因此, 西方人更倾向于把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作为商业广告的诉求点。如, UPS快递公司的广告语是:“珍惜所托, 一如亲递。”按理说, 快递公司的广告宣传应该突出一个“快”字, 但UPS快递公司通过一系列的广告宣传塑

(下转第210页) 市场准入条件, 特别是要放宽政府原掌握行业的市场准入条件。除国家特定的市场领域外, 其余的市场领域和行业都要全面对外开放, 允许内资外资个体私营全面进入市场领域投资开发建设, 不得人为设置任何限制性障碍和随意干预。三是推进政策大开放。政策是发展的依据, 也是发展的保障。公开、透明、诚信、完善的政策体系是催生龙州招商引资、集聚要素资源“畦地”效应的动力引擎。要充分用好用活用足现行国家赋予龙州的各项政策。同时, 要根据国家环境变化, 在国家政策弹性范围内, 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各种发展政策和投资优惠政策。特别是当前龙州更迫切需要降低准入的政策门槛, 在资金、税收、用地、用电、用水方面给予投资者更多的实惠。要因地制宜善于驱动政策的灵活性、针对性的实效性。使龙州县的政策成为一种开放、务实的发展政策。四是推进环境大开放。在发展问题上, 环境就是服务, 就是制度。好制度和优质服务必定能建树好形象, 带来大发展。作为政府, 首当其冲成为第一环境。要推进政府改革, 创新政府体制, 强化服务意识, 健全服务体系, 提高服务能力水平。在关系龙州一切发展事务上, 政府必须提供全方位、及时有效的行政服务, 不仅要照章办事, 更需要创新服务, 追求主动高效服务。为投资经营者、外来办事人员、旅游者、以及本县人民, 创造一个优质高效、开放的服务环境和发展环境。

2.面向广西区内开放, 重在获取政策扶持。在基础薄弱、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 要加大对广西区内开放的力度, 使广西领导层、社会各界和人民对龙州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了解, 让广西关注龙州, 更重要的是把龙州迫切发展的各种愿景需求向广西各层面展示, 让上级政府重视龙州。并利用机会, 尽可能将龙州发展的重大项目工程和计划纳入自治区, 造了自己以人为本、具有亲和力的形象, 从问候“早上好”的英俊青年到一张张服务人员的笑脸, UPS更注重人本精神形象的感染力, 而“珍惜所托, 一如亲递”则体现了人文的关怀和情感的传达。上面我们以价值取向为视角, 比较了中西商业广告的诉求思维, 从中可以看出, 成功的跨国商业广告活动也是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可以说, 对跨文化交流的核心成分——价值观——的把握与否直接关系到跨国商业广告活动的成败。以下尝试进一步从文化层次性角度剖析跨国商业广告的跨文化交流实质。

(三) 结语

跨国商业广告具有跨文化交际的特质。本文从中西不同文化背景导致商业广告不同感性诉求点这一角度出发, 以一些较为典型的电视平面商业广告为例, 对比分析了中西商业广告的文化差异, 在向人们展示跨国商业广告的跨文化因素的同时, 也让人们认识到重视跨文化因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综上所述, 商业广告具有文化特性, 跨国商业广告活动的实质就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不仅存在着语言的障碍, 还存在着非语言的障碍, 最大的无形障碍来自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念。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 由于其价值观不一, 其广告风格也就不尽相同。我们在运作跨国商业广告时, 既要考虑广告所具有的商业文化特质, 也必须充分考虑广告投放地的人文因素,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商业广告职能, 达成广告目的。

【参考文献】

[1]韦兰之.中西思维方式与跨文化交际[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胡文仲著.超越文化的屏障[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哥亨.法理学著作选读[M].布朗出版社, 1998.

崇左市的发展规划和计划, 成为广西发展的一个有机部分。

3.面向越南开放, 重在联手合作共创。龙州县能否成功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陆路大通道、大口岸, 推进口岸经济和旅游经济大发展, 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面向东盟的重要窗口和门户, 以及双向贸易的服务平台, 关键在于能否与越南方面建立开放、平等、互信、互惠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面向越南开放, 要求龙州县加强与越南高平省驮隆口岸的沟通与合作, 要主动向越南开放市场, 建立常设合作机制, 实现联手打造国际陆路大通道, 联手建设国际口岸, 联手开拓市场, 互惠互利、市场共赢、共同发展的目的。为龙州县走向东盟走向世界打开一条宽阔平坦大道。

4. 面向粤港澳和东部开放, 重在集聚要素, 吸引产业转移。

龙州县全面推进新型县城经济发展战略上迫切需要引进大批资金、项目、产业和技术。需要推进外源式经济增长方式, 依托外部资源来全力支持龙州发展。广西本身属于经济不发达省区, 在资源上对龙州的配置十分有限。为此龙州县必须跳出广西, 把向国内开放的重点定位在于粤港澳和东部地区。向粤港澳和东部地区开放, 进行有效融入沟通, 引导这些地区的部分产业和资金转移龙州, 成为推动龙州县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强大的外部经济力量。

摘要:分析广西龙州县独具的区位优势, 制定龙州县发展口岸经济的规划。

关键词:新机遇,广西龙州县,口岸建设

参考文献

[1]余晋良.龙州县志[M].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3.

[2]龙州县招商引资一览表[R].龙州县人民政府, 2005.

[3]韦昌鸿.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及口岸建设拉动龙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N].左江日报, 2008-07-26 (2版) .

[4]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委员会: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R].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8.

广西龙州县 篇2

5名公告

根据工作需要,经县人民政府同意,决定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金龙镇人民政府编外工作人员5人。具体事宜如下:

一、招聘职位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谦虚诚信,勤奋敬业,身体健康,吃苦耐劳,责任心强。2.学历:大专及以上学历(条件优秀者可放宽至高中或中专)。3.专业要求:不限专业。4.性别:男女不限。5.年龄:18-40周岁。

二、聘用期限:一年

三、工作地点:金龙镇人民政府(可安排住宿)

四、报名时间和报名方式

(一)报名时间:2017年7月6日—7月14日。

(二)报名地点:龙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三楼人才开发股。地址:龙州县龙州镇独山路41号。

(三)报名提交材料:个人身份证、户口簿、毕业证等(要求提供原件核验并交一份复印件),现场填写报名表,另交近期一寸同底免冠彩色照片1张。

五、面试

报名时间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确定面试人选,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知入围面试的报名者面试,未入围的不再另行通知。面试工作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金龙镇人民政府共同组织实施。

面试时间地点待定。

六、工资待遇

经面试、考核合格后,签订聘用合同,工资按龙州县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标准,由县财政统一拨付。

联系电话:0771-8830013(龙州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原标题:龙州县金龙镇人民政府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简章

龙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金龙镇人民政府

2017年7月6日

广西龙州县 篇3

广西全州县紧紧围绕科技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富民、惠民”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产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统筹考虑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村生态和生活环境设备等,从2003年开始大力发展食用菌。2005年,全州县委、县政府把食用菌生产列入农村经济发展的三大优势产业之一,从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在重点建立一批示范基地的同时,组建了食用菌协会,并先后引进福建田园公司、煌冠公司、中南产供销公司等落户全州,提供菌种、生产技术服务、保鲜、销售为一体,实行一条龙服务。2011年,全州县食用菌种植户已发展到28569户,占农户总户数的12.6%,栽培面积已达1100万㎡,销售最高价格10元/㎏,每667㎡蘑菇收入在1.5万元以上,其效益是水稻的10倍。并在绍水镇豆家底村建立了69h㎡亩“稻~灯~鱼~菇”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栽培模式,每667㎡产值达2万元,与单独栽培食用菌效益又有了明显提高。双孢蘑菇无公害栽培试验项目,是桂林市科技局于2007年下达的科技计划项目。近几年来,在全州实施新技术后,为蘑农增产、增收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效益十分显著。该项目在全市具有创造性和先进性,适应性广,针对性强,技术推广应用前景广阔。现将该项目技术总结及经济效益分析如下:

一、无公害栽培技术

(一)备料(100㎡)

干稻草1750㎏(麦杆、玉米杆、花生杆、甘蔗渣等农作物桔杆替代30%)、花生饼或油菜饼50㎏、干猪牛粪1000㎏(牛粪可多些但干猪粪不超过250㎏替代)、尿素20㎏、复合肥10㎏、过磷酸钙50㎏、石膏粉60㎏、石灰50㎏(甲醛3㎏、敌敌畏0.25㎏消毒杀虫用)、薄膜约15㎏(4m宽)。

(二)蘑菇简易棚的建造

1、地点选择:交通方便,水量充足,易排水,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建棚;2、整体布局:菇棚座北朝南,每亩水田可建简易棚约400㎡,要求菇棚和堆料场地布局合理,菇棚占地面积约165㎡,堆料场地约150㎡,且菇棚保湿、保温好,空气流通,无直射阳光。3、菇棚规格:每座简易棚,要求长30m左右,宽3.3m,高2.3m。4、菇棚材料:毛竹、4~6丝农膜4m宽、4号铁丝、1寸或1.5寸铁钉等材料。

(三)堆料、建堆

堆料、建堆与常规栽培相同,翻料第三次后2~3天即可进棚,进棚时草料标准,颜色呈咖啡色,生熟度适中,有韧性而不易拉断,疏松,含水量65~68%,PH值为7.5~8.5,一般用手握紧料有1~2滴水渗出即可。

(四)菇棚消毒及进料

每100㎡的菇棚可用甲醛1.2㎏,敌敌畏0.4㎏进行熏蒸,密封菇棚24小时,然后打开门窗通风排出毒气后,方可见料。把前发酵好的培养料迅速搬进菇棚。

(五)播种、覆土、出菇期水份管理、采菇

1、播种。(1)播种前使用1%的清石灰水一次性喷在菇床的培养料上,使料表面有促够水份(若阴雨天或料湿可不喷),马上进行播种。先把50%的菌种播后,抖入培养料中间,再播50%菌种在料面,然后用板轻轻拍平,使菌种与料面密切结合;(2)每100㎡用种120~150瓶,盛种的器具及操作者手都应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后轻轻捏松成颗粒状即可,不能用手搓,以免造成大量菌丝死亡;(3)播种后立即盖严薄膜及草帘三至五天内保湿为主,但要天天观察,若发现棚内有大量集结水珠可能滴入料面,应要适当通风防水珠滴入床面造成死种或棚内温度超过28℃也要适当通风。三天后,每天要适当通风2个小时,两头要放35cm见方的通气孔。除此之外,基本处于密闭保湿,五天后菌丝基本长满料面,才逐步增强通风,促进菌丝往下生长。

2、覆土。(1)土的制作:选择无污染,吸水性好,保湿性能强、较肥沃有中粘土,每100㎡用4000kg土。制粗细土各一半(粗土约1cm)。取土时将田面杂草铲净,挖去表层土15cm后, 才取表面的粘土,敲碎过禾筛,再用隔米筛将禾筛下面的土过筛,将筛内黄豆大的土另堆,用30~40kg灰拌匀,用0.5kg甲醛、0.15kg敌敌畏兑水50kg喷土,粗细土筛好,再用薄膜封闭24小时后打开通气,三天后方可使用;(2)覆土:当菌丝基本走过2/3或基本到底(约15天)进行覆土,先将粗土均匀地铺在料面上,过4~5天菌丝上粗土后再将细土又盖一层,覆土总厚度约在4cm,立即喷清水达到捏能扁,不散开,但喷水不能使水渗漏料面。

3、出菇期水份管理。出菇期,若水份偏干,采取轻喷、勤喷的方法调节菇房的相对湿度,使菇房湿度保持在90%左右,待土层缝中有点冒出菌丝时加强通风,使土面菌丝老练,土下菌丝大量增加,并在适宜的气温条件下打一次重水(约75kg)不漏料为宜,当土缝中出现黄豆大小的菇蕾时,再喷一次出菇水(温度在20℃以下喷水)。打水后气温高于20℃时禁止喷水,早晚加强通风,以防死菇。

4、采菇。(1)采菇方法:前三批菇采用扭菇法,即用大中食指将菇盖左右旋转,轻轻拔起,以免损伤小菇。前三批采完后,泥层老菌丝多,采用拔菇法,带起老菌丝,促进新菌丝生长,如果菇多密,可用小刀削柄,防止损伤旁边小菇,待一团菇采后清理干净菇头。前三批采完后,菇床上留下老根、死菇和老化菌丝,不仅会影响新菌丝生长,有碍子实体形成,而且会引起杂菌生长、病虫害等。因此,每次采菇后要及时清理干净死菇及老根,并立即补土;(2)采菇要注意卫生,手、工具要洗净消毒;(3)采菇时随采随切,菇柄长超过0.6cm,菇盖横径不超过4cm,随手放入内壁光滑有硬质容器内,采后盖上纱布,及时送往收购站,途中防止挤压和机械伤;(4)及时采摘防止破膜。

二、经济效益分析

采用双孢蘑菇无公害栽培技术与传统种菇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 1、每亩可实种约400㎡,亩产鲜菇400×8kg=3200kg。双孢蘑菇无公害栽培比常规种植亩增收鲜菇800kg,产量提高0.3倍。2、出菇期长,收益增加。据去年对比试验观察,常规种植的出菇期最多只有90天,而无公害栽培的出菇期达135天,对比出菇期长1.5个月。3、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强。常规种植的蘑菇薄皮、个小、大小不均、菇体不够结实,且菇脚小、畸形、易开伞。而无公害栽培出的菇皮厚、洁白、个大、大小均匀,菇体较结实、菇脚大、不畸形、不易开伞。由于无公害栽培出的菇的品质比常规种植的明显好得多,每公斤鲜菇的卖价一般多0.6~1元,不仅单价高,而且更抢手。4、效益增加。以种植100㎡计算,常规种植的100㎡×6kg×2.4元=1440元,而无公害栽培的100㎡×8kg×3元=2400元,对比增收960元,增收66.7%,减除无公害成本比常规种植100㎡增加的投资成本180元,纯收入增加760元,增收54.2%。

广西龙州县 篇4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2011—2013年对本县辖区内的农贸市场、 超市、商店、专卖店、餐饮单位、学校进行采样,共采集11类食品317份。包括熟肉制品61份,米粉米线盒饭学校营养餐41份,婴幼儿辅助食品40份,鲜榨果蔬汁甜品38份,焙烤食品饼干油条33份,蛋制品24份,乳及乳制品22份,速冻米面制品20份,桶装纯净水矿泉水、学校饮用水16份,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12,果蔬类10份。

1.2采样方法严格按照《2011—2013年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要求采样,采取随机抽样、无菌采样、自费购买的方式获取样品,以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所采集样品冷藏保存,于4 h内送达实验室检验。

1.3检测方法按照《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4]的相关方法,同时依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下发的《2011—2013年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检验方法要求,进行检测、分离、鉴定及菌种保存。

1.4检验项目微生物指标检测项目包括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霉菌,致病菌项目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沙门菌、志贺菌、大肠埃希菌0157: H7、阪崎肠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铜绿假单胞菌。

1.5检测试剂由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显色培养基使用法国科玛嘉显色培养基,诊断血清购自宁波天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6评价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标准》[5]进行评价,凡是样品检测结果中有1项及以上指标不符合标准则判定为不合格。

1.7质量控制每批次检测均按要求用对应的标准菌株作质控对照,分离到的阳性菌株经血清学、生化鉴定等证实,做好记录并上送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确认。

1.8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类食品微生物污染检测合格情况2011—2013年对11类食品进行采样,共检测317份,合格244份, 合格率76.97%;检出致病菌21份,致病菌总检出率为6.62%。2011、2013年菌落总数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1,P>0.05),2011、2013年大肠菌群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06,P<0.05)。2011、 2012、2013年致病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69,P >0.05)。各类食品微生物污染检测合格情况见表1。

2.2 2011年食品微生物污染检测对8类食品共96份样品进行微生物污染检测。4个检测项目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4,P < 0.01);8类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6.25%(6/96),蜡样芽胞杆菌的检出率为3.13%(3/96),未检出沙门菌、志贺菌、O157: H7、 阪崎肠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各类食品微生物污染部分检测项目合格情况见表2。

2.3 2012年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对6类食品合计90份样品进行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检出致病菌5份, 致病菌总检出率为5.56%。其中熟肉制品和焙烤食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2和1份,致病菌检出率为10.00%(2/20)和10.00%(1/10);米粉米线盒饭检出蜡样芽胞杆菌2份,检出率为20.0%(2/10); 婴幼儿辅助食品、鲜榨果蔬汁甜品和果蔬类均未检出致病菌。

注:表中空项为该项目未做检测。

注:表中空项为该项目未做检测。()内数字为合格率(%)。

2.4 2013年食品微生物污染检测对11类食品共131份样品进行微生物污染检测。各类食品微生物污染部分检测项目合格情况见表3。

注:空项为该项目未做检测。()内数字为合格率(%)。

3讨论

2011—2013年龙州县食品微生物污染检测结果显示,市售食品卫生质量总的合格率为76.97%。据文献报道,年平均总合格率与样品种类分布及检验指标项次密切相关[6]。2011、2013年检测部分样品的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霉菌和食源性致病菌,而2012年仅检测食源性致病菌,因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低,合格率高,使3年的平均总合格率有所提高。

2011年检测结果显示,熟肉制品、鲜榨果蔬汁、米粉米线盒饭中大肠菌群的合格率较低;2013年检测结果显示,熟肉制品、桶装纯净水矿泉水中大肠菌群的合格率也偏低;提示这些食品在生产、加工或销售过程中受粪便污染较为严重,人体健康不利。糕点及饼干存在霉菌污染,霉菌污染食品可降低食品的食用价值,甚至不能食用,若产毒素可引起人畜霉菌毒素中毒。值得关注的是,2013年检测结果显示,桶装纯净水和矿泉水中菌落总数的合格率仅为14.29%,提示我县市售的桶装纯净水和矿泉水在生产、加工或销售过程中受细菌污染相当严重。

3年来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显示,我县抽检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为6.62%(21/317)。米粉米线盒饭类致病菌检出率最高,为57.14%(12/21),其中3份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9份检出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生命力强亦是我国较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在美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整个细菌性食物中毒的33%,加拿大可以达到45%[7],我国约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25%[8]。我县米粉米线盒饭和熟肉制品等均是无需进一步加工可直接食用,容易造成微生物污染,致病菌检出率高,对公众食用构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通常症状较温和而且可自愈,但随着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深入,发现少数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可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致死[9]。2006-2010年全国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整体呈逐年递减趋势,食源性疾病暴发的致病因素以微生物性为主,食品中微生物污染仍是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首要因素[10]。本县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控制食品及原料在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环节中的温度和时间;尽可能采用清洁并配有控温设备的运输、储存工具,改善营业环境,防止各类食品受到二次污染;制作各类冷菜时,要防止操作过程中的生熟交叉污染;饭菜应尽量做到当餐加工当餐食用,并缩短从制作完成至食用的时间间隔。

本组资料显示,我县市场上经营销售的米粉米线盒饭、熟肉制品、鲜榨果蔬汁、糕点及饼干、桶装纯净水矿泉水类微生物污染严重,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微生物污染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取决于卫生条件和卫生状况。针对上述情况,采取加大食品安全监督力度,改善生产、加工卫生环境,积极开展监测及宣传教育等各种综合性措施,才能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摘要:目的 调查龙州县各类食品受微生物污染情况,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2011—2013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进行采样和检测。结果 3年共检测样品317份,总合格率为76.97%。在41份米粉米线盒饭、学生营养餐中检出致病菌12株,检出率为29.27%;在61份熟肉制品中检出致病菌6株,检出率为9.84%。桶装纯净水矿泉水、熟肉制品、学校饮用水的菌落总数和熟肉制品、鲜榨果蔬汁、米粉米线盒饭的大肠菌群合格率低。2011年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致病菌检出合格率分别为76.67%(46/60)、70.24%(59/84)、91.67%(22/24)、90.63%(87/96);2012年致病菌检出率为5.56%;2013年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检出合格率分别为63.83%(60/94)、82.98%(78/94)、9.47%(124/131)。结论 龙州县抽检的食品受微生物污染严重,应加强对各类食品微生物污染的监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广西龙州县 篇5

5 龙州片农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及对策

5.1 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龙州片农垦农场种植业结构进行了多次调整, 对增加产量、增加收入、壮大农场经济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 随着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完善及中国加入WTO, 现行的种植业结构在许多方面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再加上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的主要矛盾, 已从供给总量短缺转化为需求约束, 农产品增产不一定增收, 这就决定了新一轮种植业调整不是解决“多种点什么, 少种点什么”的问题, 而必须根据资源优势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发展趋势, 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科学合理配置生产要素, 调整生产力在不同区域、不同作物和不同品种之间的布局, 使种植业结构调整与整个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相适应。

当前, 龙州片3个农场整合组建为一个大总场, 经营管理体制实现新的变革, 在新的形势下, 如何进一步整合资源, 调整种植业结构,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结构, 提高农业的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 是龙州片农场种植业发展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认为整合重组后, 龙北总场种植业结构调整, 就是要面向市场需求,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全方位调整区域布局、作物结构、品种结构, 全面提高商品化、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 实现农业增效、农工增收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通过调整, 促进龙北总场农业由一般农业向高专特新农业转变, 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实现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调整的重点应放在以下4个方面。

5.1.1 调整种植业结构

龙北总场整合成立后, 广西农垦局对总场的农业产业定位是建立木薯基地, 推进木薯产业发展,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龙北总场既要服从农垦局的总体规划, 又要从自身实际出发, 坚持“因地制宜, 突出重点、体现特色, 注重实效”的原则, 努力抓好种植业调整工作, 促进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加快农场经济发展。

从龙州片农场种植业种类效益分析来看, 具有比较优势和一定的竞争优势的种植业体现为亚热带水果、木薯套种短期高效作物和优质的乌龙茶产业。为此, 从2009年开始, 龙北总场开始了新一轮的种植业调整工作, 相继淘汰低产茶园、麻园、蔗园、果园300多hm2进行木薯间套种短期高效作物, 种植优质柑桔、香蕉, 北耀农场大力发展种植水果木瓜。经过2年的实践,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 到2010年底, 总场木薯面积有1000 hm2, 比上年增加466.7 hm2, 产量2.5万t;柑桔733.3 hm2, 比上年增加200 hm2, 产量2万t;西瓜、辣椒等短期作物大力发展, 面积达到500 hm2, 比上年增加200hm2, 产量1.2万t, 比上年增产25%;低产茶园作为调整的种植业, 大面积淘汰云南大叶茶, 保留乌龙茶, 到2011年上半年, 茶园面积100 hm2 (其中乌龙茶33.3 hm2) , 比2009年减少433.3 hm2, 2010年总产鲜茶叶1200 t;甘蔗1200多hm2, 经济林2000 hm2。调整效益突显, 职工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 年内木薯间套种西瓜、辣椒作物平均667m2产值3000元, 柑橙平均667 m2产值6565元, 香蕉平均667 m2产值3955元, 番木瓜667 m2产值7450元, 土地产出率比原来茶叶、甘蔗、剑麻增长30%以上, 从业人员人均纯收入16950元, 比上年增长27.8%, 职工对种植业结构调整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由此证明, 龙北总场种植业结构调整思路是符合农场实际的, 是切实可行的。在“十二五”期间, 龙北总场种植业结构调整要在发挥优势上做文章, 遵循市场导向和效益优先的原则, 按照稳薯、强果的思路调整种植业结构, 壮大发展木薯、柑桔、香蕉等优势产业, 控制甘蔗种植面积, 淘汰云南大叶茶、剑麻, 适度发展水果型木瓜, 稳步发展优质乌龙茶。由于该场有6666.67 hm2的山地, 大力发展经济林也是调整的重点。经过调整后, 逐步发展成“一薯一果一茶一林”种植业结构, 到“十二五”期末, 规划木薯种植面积达到2000 hm2、优质果蔬面积达到2000 hm2 (柑桔、香蕉等亚热带水果, 番木瓜、西瓜等) 、高产优质茶叶面积达到333.3 hm2, 林业3333.3 hm2, 职工劳均收入达到30000元。

5.1.2 调整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

调整种植业结构, 不仅仅是要调整各种农产品数量比例关系, 更重要的是要调整农产品品质结构, 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减少劣质品种的生产, 增加优质品种的生产, 成为当前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众所周知, 产品质优价扬, 这是市场销售的基本规律。从国内看, 尽管许多农产品出现“卖难”, 但一些名特优产品价格在超出同类产品价格几倍仍然畅销, 这足以说明产品质量的重要性。要使产品在市场上赢得竞争力, 增强市场的份额, 必须要立足高效益优品质。必须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扩大优质产品在整个农产品中所占的比重, 实现农产品生产以大路货产品为主向以优质农产品为主的转变。首先, 是以优质高效为目标, 实施“良种良法”, 要加快良种繁育及种子基地建设, 扩大优良品种覆盖率。其次, 研究分析不同消费层次、不同地区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 尽快淘汰劣质、一般性品种, 根除质差价低产品, 比如淘汰云南大叶种茶、中熟品种温州柑等, 努力扩大优质、适销对路品种比重。第三, 是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早, 人早我特”的差异化战略, 发展特早熟或反季节的果蔬产品, 以产品的特色赢得竞争优势和市场优势。比如, 龙州县生产的早熟温州柑、香蕉、番木瓜等水果成熟期比国内同类产品早15~30天, 应抓住这一优势做好早熟产品的生产。第四, 要符合现代居民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 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 满足市场对农产品多样化、多层次、优质化的需求, 促进农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五, 做好产品品牌建设。龙北总场的“红江橙”、“温州柑”产品, 远销国内东北、华北地区, 并出口东盟各国, 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 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同时, 广西龙州温州柑成熟期为7月中旬, 为全国上市最早的温州柑, 应抓住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 做好宣传, 加大对品牌的建设, 努力打造“大陆第一柑”这个品牌, 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此外不断开发香蕉、水果型木瓜、黄瓜等品牌产品, 通过品牌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加快提升产品层次和产品档次。第六, 推进标准化生产, 加强无公害、有机茶叶基地建设, 全面实施茶叶、柑桔、香蕉质量追溯系统建设, 提高农产品安全水平。

5.1.3 优化布局,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充分发挥自然、经济、市场和技术等区域比较优势, 积极优化种植业区域布局, 建立专业分工明确、各具特色的区域优势产业, 实现专业化规模发展。龙北总场经过多年的种植业调整, 逐步形成早熟温州柑、木薯、香蕉、乌龙茶、番木瓜、经济林6大特色种植业, 今后种植业调整的主要任务就是优化作物结构, 淘汰最不适宜区、调减次适宜区和压缩零星分散的低产低效农作物面积, 发展最适宜区、适宜区农作物生产, 发展不同类型的专业化生产区、区划性产业带, 提高种植业商品化、专业化、集约化水平, 推进优势农产品基地和“一区一品”的形成, 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优势农产品, 培植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 形成区域特色经济和规模支柱产业。根据龙北总场各场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生态条件, 以木薯、亚热带水果、果蔬、优质茶叶4大产业为主线, 加快建设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区, 调整产业布局思考为:一是木薯套种生产区, 以总场二、三、四、五工区、北耀农场二三工区为主, 发展木薯间套种西瓜、辣椒等作物1000 hm2;二是果蔬生产区, 以北耀农场为主, 发展水果型木瓜100 hm2;三是优质水果区, 以总场一、二、六工区为主, 发展早熟温州柑、红江橙、香蕉, 实现300 hm2果业集聚区;四是优质茶叶生产区, 以总场七工区、北耀农场一工区、山区分场为主, 发展铁观音、金萱等名优茶。

5.1.4 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突出发展畜牧业,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 对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种植业结构调整要为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优质原料, 建立稳定的商品基地。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生产, 要区域规模化发展适宜加工的优质品种, 提高加工型果、菜比例, 促进加工业的发展。

5.2 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 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 确保调整的速度和质量。当前, 龙北总场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5.2.1 科学制定调整规划

总场下属的各农场要对市场、资源、技术、经济等基础条件加强调查研究, 制定切实可行的调整规划, 逐步推进。规划的制定要进一步突出适应性、全面性、系统性、长远性、科学性及可操作性, 避免单一、零散、临时、短期、盲目、被动等调整行为, 要使规划更加科学, 切合场情, 符合长远的调整发展方向。

5.2.2 依靠科技进步, 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

一是依靠科技, 提高单产, 奠定种植业调整的物质基础;二是以优质高效为目标, 加强品种的选育、引进、示范与研究推广, 继续实施“优质高效木薯品种”、“桂中南柑桔早熟品种”、“木薯标准化生产”试验示范项目建设, 培育和引种优良品种;三是大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 推广应用“三免”、“三避”技术, 地膜覆盖、病虫害综防、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适用农业生产技术;四要大力推广普及新技术和新工艺, 加快传统农业技术改造步伐, 改良农产品品质, 降低生产成本, 促进种植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提高种植业科技含量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五切实抓好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六是改进施肥、喷药和地膜覆盖方式和技术,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技术, 控制和减轻化肥、农药、农膜等对耕地和水资源的污染,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七加强农业科技培训, 搞好科技扶持, 加强与农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沟通和合作, 增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 不断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机制, 把不断进步的科技成果应用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去。重点抓好柑桔标准化生产, 木薯全程机械化生产, 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创新, 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 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5.2.3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结构调整要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要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首位不动摇, 坚持稳定和加强农业不动摇, 坚持增加农业投入不动摇, 大力开展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 加强耕地、水资源保护, 不断改善农业基础生产条件, 增强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从长远发展来看, 一是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贯彻落实好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多渠道争取国家对农业方面的专项扶持资金, 不断加强以水利为基础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综合能力, 推进农业产业化、生产标准化、现代化发展。二是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结构调整的发展项目,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与农产品基地建设相结合, 围绕重要农产品基地, 比如柑桔、香蕉、番木瓜生产基地, 加强水利工程配套建设, 做好节水改造和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等建设, 为农业结构调整夯实基础, 建设规模较大的高产稳产农田, 形成稳定的生产能力。三是进一步搞好农田基本建设, 重点抓紧好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主要内容的农田基本建设, 着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 让更多农工掌握配方施肥技术, 在更大范围推广施用配方肥料。四是加强农业科研、病虫害防治、农业技术培训、农产品检验服务、市场促销服务和市场体系、信息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农技推广体系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稳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5.2.4 抓好典型示范工作, 带动农工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

从2009年起, 为搞好种植业结构调整, 龙北总场大力实施示范带动工程, 建立了木薯套种西瓜、辣椒示范基地, 柑桔、香蕉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通过示范带动工程的实施, 培育了适宜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典范, 带动了全场种植业结构调整快步进行, 并取得显著的成效。因此, 在今后进一步调整种植业结构中, 要尊重职工生产经营自主权, 以职工自愿为原则, 根据规划做好调整, 做好典型示范引导工作。龙北总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是继续抓好典型示范, 在龙北总场三四工区建立300多hm2木薯标准化和木薯套 (间) 种示范区, 实现产值3500元/667 m2以上;在总场一工区、六工区建立200多hm2早熟柑示范基地, 实现产值8000元/667 m2以上;在总场五工区、二工区、四工区、北耀三工区下灶分场建立166.7 hm2香蕉种植示范基地, 实现667 m2均产值6000元以上;在总场七工区和北耀农场一工区建立53.3 hm2乌龙茶套种澳洲坚果示范基地建设, 实现产值3000元/667 m2以上;在北耀农场二三工区建立66.7 hm2番木瓜种植示范园, 实现667 m2均产值6000元以上;北耀农场弄亮、叫堪分场13.3 hm2黄瓜种植示范园, 实现667 m2均产值4500元;北耀农场南强分场6.67 hm2果蔗种植示范园, 实现667 m2均产值6000元以上。通过典型示范引路和榜样作用, 让职工亲眼看到并内心感受典型的魅力所在, 促成他们由“要我调”变成“我要调”, 从而带动广大农工在农场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调整工作, 走调整致富的路子。

5.2.5 搞活农产品流通, 促进结构调整

随着农产品市场无国界的深入发展和国内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今后种植业结构调整最终的结果是卖得好的产品发展, 销售差的产品萎缩, 因而产品销售是种植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首要问题。产品销售的关键是搞活流通, 可以说流通环节是结构调整的牛鼻子, 只有抓住牛鼻子, 搞活流通, 才能有效带动农业结构调整, 特别是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使农业结构朝增值、增效、增收的方向发展。

5.2.5.1 加强信息引导

搞活流通必须要加强信息引导。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 种植什么, 种植规模大小, 农产品销售及价格问题等, 是生产经营者最关心、迫切需要及早了解的问题。因此, 必须从增强农场市场竞争主动权出发, 进一步加强信息引导, 及时为生产经营者提供准确、全面的市场需求信息, 并协同做好超前决策, 使结构调整基本上能适应市场, 确保农业结构调整保持主动性和超前性, 防止一哄而起, 盲目发展。鉴于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 销售网络残缺不全的现实, 必须积极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建立健全销售网络, 扩大销售量, 增加市场占有率, 从而不断提升竞争能力获取更大的收益。要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络平台, 利用信息网准确、及时, 完整地向农场和农户发布市场需求信息, 提供技术、品种、价格、销售等服务, 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5.2.5.2 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鼓励各种农业中介组织、农民经纪人、运销大户以及多种形式的农民经济组织进入流通领域, 形成多层次、多种体制的流通格局, 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各方面的服务, 搞活流通, 促进了种植业结构调整。

5.2.5.3 加大产品出口力度

龙州片农场依托面向东盟国家的区位优势, 全场的柑桔有60%的产量出口销售东南亚市场, 应抓住这个优势采取有力措施扩大出口销售渠道, 加大产品出口率。

5.2.5.4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只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才能适应这一要求, 应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增强农业竞争力,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而目前, 龙州县的农产品除糖料甘蔗以外, 农产品加工业从整体上来看比较落后, 水果加工业更是如此, 至今, 龙州县还没有一家上规模的水果加工厂, 长期以来, 柑桔、香蕉、龙眼、荔枝、番木瓜等水果以及木薯都是以鲜销为主, 农产品采收后不进行商品化处理就直接推向市场, 应市的果品基本上是大路货、地摊货, 导致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商品率和经济效益低。加工业落后是牵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制约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 因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必须走链条化之路, 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加工, 多环节增值, 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农产品的效益, 才能提高农工种植农产品积极性,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据龙州县“十二五”规划, 龙州县将在龙北总场规划建立26.7hm2农产品加工集中区, 龙北总场应以集中区为载体大力招商引资发展果蔬加工企业, 建立初加工基地, 形成初加工链。兴办系列果蔬加工企业, 将农产品进行初加工, 既可以延长贮藏时间, 减少资源浪费, 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效益。再次, 建立精深加工基地, 通过深加工, 对农产品进行综合利用, 提高技术含量, 延长产业链条, 提高综合效益。例如木薯, 除生产食品、动物饲料外, 实行精深加工, 还可以生产变性淀粉、酒精、山梨醇、葡萄糖、果糖等工业原料, 形成较深的产品系列生产链条, 经济效益可成倍增长。此外, 通过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产品卖难的问题, 稳定种植业发展。

5.2.5.5 发展农产品贸易物流业

贸易物流是当今农产品销售比较先进的模式。以广西农垦源头农场为例, 该农场是集柑桔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化现代农业企业, 柑桔种植面积866.7 hm2, 辐射面积4000 hm2, 主栽品种为温州柑、脐橙、甜橙等, 年产柑橙4万t以上。该场于2006年兴建了占地2 hm2左右的“柑桔物流中心”, 中心拥有广西目前最先进的柑桔采后加工处理设备和设施, 拥有加工区面积10000多m2, 柑桔清洗、烘干、打蜡、分级的生产线6条, 日加工能力720 t, 气调催熟库容4000 m3, 单批催熟能力2000 t, 按设计, 该中心年加工柑桔达3万t, 年交易量10万t。中心建成投产以来, 有力地推动了广西农垦和桂北地区的柑桔等水果产业发展,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源头”牌柑桔畅销国内市场, 出口东南亚及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目前该场被授予广西“柑桔之乡”殊荣, 发展成为广西最大产业化水平最高的柑桔生产出口基地, 是广西农垦社会主义新农场建设示范单位, 广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农场, 国家级柑桔标准化生产示范农场, 农业部农垦首批推进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实施单位。可见, 农产品贸易物流业可使产品保值增值, 提高生产力, 值得借鉴。因此, 龙北总场可利用整合后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和位于龙州县城镇的区位优势, 规划发展仓储物流、贸易物流业, 建设上规模的物流业基地, 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 继而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因此,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龙州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是农场职工发家致富的基础。

5.2.5.6 依托农业产业化经营, 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 是搞好“龙头”建设, “龙头”可以是加工企业, 可以是流通组织, 也可以是批发市场。龙头企业力量的大小, 直接决定了对农业结构调整带动作用的大小, 龙头企业实力雄厚, 则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的力量就大, 反之亦然。

就木薯产业而言, 目前, 广西农垦明阳生化集团作为广西农垦木薯产业的龙头企业, 在龙北总场建立发展木薯种植原料生产基地, 主要采取“公司+科研单位+原料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实施“木薯合作社”和“木薯种植示范基地”两种方式发展木薯原料种植基地。本文认为, 龙北总场应该依托明阳生化集团这个龙头企业, 按照龙头企业的发展需求来调整种植业结构, 形成了一个规模有序的供应体系。当然, 龙头企业是否能带动木薯种植业调整取得快速发展, 能否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种植, 需要正确处理龙头企业与农场、农村、农工 (农民) 的关系, 龙头企业要积极引导和参与基地建设, 建立和完善“风险共担, 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 真正使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最终实现双赢。因此, 广西农垦集团公司要切实加强对木薯产业化经营的领导、组织和宏观调控, 从内到外处理好一系列的相关问题和利益关系, 规范以市场带龙头, 龙头带基地, 基地连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 促进原料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有机结合, 吸引基地和农工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促进结构调整顺利进行。

就水果产业而言, 应积极抓好柑桔、香蕉示范基地建设, 着力培育建设一些有市场、有效益、有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产业化“龙头”企业, 走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接农户的产业化经营道路。可由龙州县政府牵线搭桥, 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 广泛吸引社会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参与, 引进加工业, 发展以柑桔、香蕉、番木瓜等水果生产、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为主的龙头企业, 建立“龙头企业+原料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 形成“产、供、销”紧密联结的产业链, 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推进水果产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此外, 鼓励和引进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大型饲料生产企业到主产区建立生产基地, 与农场、农户签订合同, 建立联合经营、风险共担的共同利益关系, 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加大农产品加工转化力度。

5.2.5.7 培育农民合作组织, 提高组织化程度

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农户为分散、超小型的经营实体, 他们既是生产者, 又是销售者和决策者, 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路子, 生产经营存在着各自为政, 无序竞争状态。再加上农场对农工的管理由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型管理转为市场经济时代的服务型管理后, 农工组织化程度较低, 很不利于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现代农业的发展, 迟早会被市场经济发展所淘汰。

实施证明, 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一个有效形式就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随着我国加入WTO、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为了提高应对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越来越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 表现出了较强的生命力, 具体作用和成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二是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三是加快了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步伐;四是进一步完善了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因此, 龙北总场应借鉴国内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功经验, 围绕水果、木薯等产业组建各类农业经济合作组织, 加强对已经成立的“农场农业服务公司”、“盘龙早熟柑专业合作社”、“龙垦木薯专业合作社”的建设, 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成真正能够代表农民自身利益的组织, 逐步形成“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新模式。通过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将个体农户组织起来进行标准化生产, 统一生产、采收、采后商品化处理和包装, 统一品牌, 统一销售, 提高农工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提高产业效益, 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的有机统一, 推动结构调整优化升级。

5.2.5.8 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 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

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是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现代化农业最基础的条件是规模经营。因此, 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 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 拓宽思路。在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上, 积极探索并建立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龙北总场于2010年实行“农场控股、职工参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模拟股份经营试点, 首先在孔承分场建立10 hm2香蕉示范园、在先锋社区建立20 hm2早熟柑示范园。总场又与广西蓝天绿地大农产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200 hm2香蕉示范基地, 与有实力的大企业探索合作共赢、规模发展模式, 目前第一期53.3 hm2香蕉基地已经完成种植前期准备工作。在林业上, 通过土地入股与广西高峰林场等大型林业企业合作发展速生丰产林。龙北总场通过创新经营体制改革, 引进有实力的私有企业参与投资, 形成国有、集体、个体等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格局, 有利于推进规模经营, 更快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

5.2.5.9 加强指导和服务, 确保结构调整顺利进行

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是政策性和实践性很强, 具体实施很复杂的一项艰巨性、长期性工作, 特别是在近年各农场进一步完善以双层经营体制, 家庭农场自主经营权进一步得到加强的情况下, 要实施农业结构调整, 需做大量复杂和艰巨的工作。从调查中笔者发现, 近年来, 农垦第三代子女大多外出务工, 不愿留家务农, 农场农工平均年龄超过45岁, 这些人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加之对传统农业的观念相当浓厚, 对农业新技术、新科技接受能力差, 一部分农工对种什么、发展什么还不完全清楚, 凭着感觉走;一部分农工思想保守, 对于调整结构存在犹豫、观望, 举棋不定, 调整结构难以推进和发展。对此, 各农场的经营管理者要结合农业调整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 用新思想、新观念、新办法来对待和认真研究解决, 在宏观上做好指导工作, 在实施前做好宣传动员, 在实施过程中做好有计划、分步骤的落实工作, 在具体操作上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和规范调整行为;要统一思想, 使大家认识到进行农场结构调整是转变农场经济发展方式、增加职工群众收入、实现农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积极支持和参与结构调整, 使农场的调整意图变成广大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 把农场和家庭农场这两个市场竞争主体的积极性和作用性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 加速种植业结构调整进程。

5.2.5.10 不断提高农工素质和技能

加强对农场职工科技服务和培训, 通过科技的普及, 提高作物单产水平, 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带技术、带成果下分场开展培训、咨询、示范、推广服务。积极组织科技人员到生产现场进行科技培训, 通过一份培训材料, 一本技术手册, 一张光盘对农工开展培训, 提高农工生产的科技水平, 促进增收。

总之, 广西农垦龙州片农场种植业结构调整只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全方位调整区域布局、作物结构、品种结构, 只有通过依托产业化经营, 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取得成效, 达到实现农业产业优化升级, 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尔升, 周欢, 王静, 等.热带农业经营方式多样化探析[J].中国热带农业, 2011 (2) :32-34.

[2]黄宝孙, 韦林.水果型番木瓜发展前景分析[J].中国热带农业, 2007 (3) :31-32.

[3]粟继军.试论南宁市香蕉产业升级发展前景[J].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1 (5) :42-46.

广西龙州县 篇6

关键词:伤寒,副伤寒,综合预防,健康教育,学生

我国伤寒副伤寒发病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虽然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在农村推行“改水”措施,全国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病例分布高度不均,贵州、广西等省份的病例占全国报告病例的70%[1]。广西伤寒副伤寒的流行模式是散发与暴发并行,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寄宿学校[2]。为有效控制学校的伤寒副伤寒疫情,广西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于2006年3月至2007年12月在疫情较重桂北地区开展了包括健康教育和饮水消毒措施的校区综合干预研究。本文就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桂林市全州县的38所城乡寄宿中小学学生。根据以往5 a的平均发病率,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将项目学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学校20所,对照组学校18所。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KAP)调查对象为:项目学校的小学四、五、六年级及初中和高中一、二年级学生。干预前干预学校和对照学校各调查学生2 119和2 040名,干预后分别调查3 204和3 002名。

1.2 干预内容

综合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和饮水消毒2个方面。健康教育方面:20所干预学校除按规定开展卫生课外,每个学校设立永久性宣传标语5条以上,每个学期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对每个学校开展卫生知识讲座2次、组织卫生知识竞赛1次,每个班级每个月制作宣传板报1期、每周举办专题班会1次。教育内容包括伤寒副伤寒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预防等方面的卫生知识及防病、治病应有的正确态度和行为。饮用水消毒方面:每个干预学校安排专人负责学校饮用水的消毒与管理,采用加氯(万消灵,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消毒法对水井和蓄水池进行消毒,并通过测定余氯和定期抽样进行卫生学检验方法评价消毒效果。对照学校不进行任何干预。

1.3 问卷调查方法与内容

干预前,从每个项目学校的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个班级;干预后,每个项目学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级。调查内容包括是否知道伤寒副伤寒、主要临床表现、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病后采取的措施及平时饮食、洗手等卫生习惯等,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形成包含33个问题项的封闭式调查表。KAP调查分别在干预措施实施前(2006年3月)和实施1 a后(2007年6月)进行,采取统一调查表,由自治区和全州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实施调查,调查表由调查对象填写。

1.4 统计学分析

剔除有漏项和逻辑错误的调查表,然后双份录入采用Visual Foxpro 6.0软件建立的数据库,应用SPSS 1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指标包括KAP中的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和卫生行为形成率及总答对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取0.05。

计算研究期间干预学校和对照学校学生伤寒副伤寒的累积发病率、综合干预措施的相对危险度(RR)及95%可信区间(RR值95%CI)、干预的保护率,组间发病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取0.05,RR值95%CI采用Woolf法[3]计算。

2 结果

2.1 KAP调查结果

见表1,2。在实施健康教育措施前,2组学校学生关于伤寒副伤寒的卫生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形成率、卫生行为形成率均不高,调查项目总答对率分别为59.80%和59.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9,P=0.681)。

实施健康教育措施1 a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学校学生调查项目总答对率分别为82.80%和7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83,P<0.01),干预学校学生的答对率优于对照学校。其中干预学校学生在伤寒副伤寒知识知晓率和正确态度形成率方面均高于对照学校(χ2=110.444,35.439,P值均<0.01),但在卫生行为形成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62,P=0.103)。

实施综合健康教育后,干预学校学生在伤寒副伤寒知识知晓率、态度正确率及行为形成率方面较实施前均有显著提高(χ2=472.095,259.123,245.245,P值均<0.01);对照学校学生在伤寒副伤寒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也均有显著改善(χ2=201.719,127.834,133.623,P值均<0.01)。见表1,2。

2.2 综合干预结果

从2006年3月至2007年12月,干预学校和对照学校学生分别发生甲型副伤寒6例和31例,累积发病率分别为0.39‰和2.53‰,干预学校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学校(χ2=23.715,P<0.01)。经计算,综合干预措施的RR=0.15,RR值95%CI=0.06~0.37,干预措施对学生发生伤寒副伤寒的保护率为84.58%。

3 讨论

广西校区伤寒副伤寒疫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卫生条件(如水源、食堂、住宿等)较差外,学生对伤寒副伤寒的基本卫生知识匮乏、广泛存在饮用生水及缺乏洗手习惯等也是主要诱因[2]。在目前彻底改善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卫生条件相对困难的情况下,增强学生卫生防范意识、养成卫生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如何培养卫生行为,Greenberg等[4]认为,处于学龄期的儿童更容易接受卫生知识培训。因此,在学校加强相关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不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能使习惯成自然。我国已有相关研究证实,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可有效控制学校或农村地区肝炎、痢疾、伤寒与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5,6]。

研究结果显示,项目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不但对学生卫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及正确态度、卫生行为的形成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且能产生不能排除饮水消毒的贡献。通过1 a多的综合健康教育措施的实施,干预学校学生在伤寒副伤寒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和卫生行为形成率均达到80%以上,不仅较以前有明显提高,且也优于对照学校学生,说明在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是显著的。至于对照学校学生在伤寒副伤寒的知识、态度、行为方面得到明显改善,主要是因为本研究中所有的项目学校均选自同一个县,干预学校与对照学校交叉分布、彼此相邻,且这些学校平时互有来往。由此,在干预学校开展的健康教育措施对对照学校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影响,无形中也促进了这些学校对健康教育措施的开展。

以往对学校健康教育的效果多为学生KAP现况调查[7]或专项健康教育前后学生KAP变化的评价[8]。本项目通过1 a多时间,研究对象近3万名中小学生,对15 500多名学生进行了伤寒副伤寒防制的综合健康教育,结果综合干预措施的保护率为84.58%,说明综合干预措施对于防制校区伤寒副伤寒具有显著作用。虽然无法确定健康教育在综合措施中的单独效能,但从其明显改善学生伤寒副伤寒的知识、态度、行为的角度分析,健康教育对控制校区伤寒副伤寒自然有一定贡献,因此,健康教育不失为一项防制校区伤寒副伤寒的有效且可行的措施。

参考文献

[1]王鲁茜,阚飙.伤寒、副伤寒的全球流行概况及其预防控制.疾病监测,2007,22(7):492-494.

[2]董柏青,龚健,林玫,等.广西壮族自治区2001-2005年伤寒、副伤寒疫情暴发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8):734-735.

[3]王建华.实用医学科研方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70.

[4]GREENBERG MT,WEISSBERG RP,O'BRIEN MU,et al.Enhan-cing school-based prevention and youth development through coordina-ted social,emotional,and academic learning.Am Psychol,2003,58(6-7):466-474.

[5]戴寿桂.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控制学校肝炎流行.中国健康教育,1999,15(4):17-18.

[6]肖贵轩,杨坤,刘武垣,等.健康教育对控制肠道传染病的效果评价.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24(4):423-426.

[7]余小鸣,张芯,杨土保,等.中国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研究:学生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现况.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7-9.

广西龙州县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该县的腮腺炎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每年人口资料来源于该县统计局。

1.2 资料分析

对该县2006年—2013年腮腺炎疫情数据进行整理, 并用Excel软件统计分析,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流行动态

该县各乡镇卫生院及医疗机构2009年—2013年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共802例, 年均人群发病率在8.56/10万~31.87/10万之间, 年平均为19.57/10万, 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 男女比为2.06∶1。健康人群MMR接种数量共6 723人数, 人群接种率在0.01%~0.48%之间, 年平均为0.16%。见表1。

2.2 年龄、性别及职业分布

该县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主要集中在14岁以下年龄组人群, 占总病例数的88.03%, 其中0岁~5岁学龄前幼儿病例数为305例, 占总病例数的38.03%, 见表2。学生、幼托和散居儿童是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感染群体, 占总病例数的91.65%。见表3。

2.3 时间分布

统计显示该县全年均有腮腺炎病例出现, 但以5月~7月份病例数量较多, 该时期正是当地的夏初季节, 共出现364例, 占总病例数的45.39%。见表4。

2.4 地区分布

全县共18个乡镇在过去的5年中除蕉江乡无腮腺炎病例报道外, 其他乡镇均有病例报道, 其中有5个乡镇年均人群发病率超过国家腮腺炎年均发病率22.80/10万的水平, 分别是咸水镇25.07/10万、才湾镇28.63/10万、大西江镇31.01/10万、龙水镇38.60/10万和全州镇53.38/10万, 该县县城所在地的全州镇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37.41%。见表5。

3 讨论

早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医药之父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 即详细描述了希腊的萨索斯岛 (Island of Thasos) 当地居民腮腺炎暴发流行状况, 腮腺炎患者的症状及并发症和该病的流行季节等。而对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学研究始于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 为了避免流行性腮腺炎对军队的影响,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小组展开了一系列流行性腮腺炎免疫学方面的研究, 经过研究后人们对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体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研究结果证实, 引起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是腮腺炎病毒, 该病毒可以抵抗65℃的温度最少20 min;在低温条件下可无限期保存;动物被病毒感染后大约在第5天唾液腺中的病毒量达到峰值;动物感染腮腺炎病毒后8 d~14 d后产生抗体, 其抗体滴度可保持2年。广西的流行性腮腺炎2008年—2010年在全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的人群发病率中排名在第4位[1], 而广西各地的流行性腮腺炎人群年均发病率高低不一致[2,3,4], 广西2004年—2009年的年均发病率为34.60/10万[5], 该县在过去的5年中总体年均人群发病率在19.57/10万, 低于全国同时期年均发病率的22.80/10万及广西的年均发病率, 但按各乡镇病例数统计有5个乡镇人群年均发病率超过全国同时期的年均发病率, 其中全州镇年均发病率超过广西同时期的年均发病率, 提示该县的腮腺炎防制应首先在几个重点乡镇展开, 特别是县城所在地的全州镇。统计显示该县人群的MMR接种率提高, 次年的腮腺炎病例数量即减少, 这与广西其他县的流行特征基本一致[6,7,8], 证实MMR接种是防止腮腺炎病例增加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广西境内各市县腮腺炎的流行规律分为5月~7月份和11月份到次年1月份两个高峰期[9,10,11], 但以5月~7月份为主要高峰期, 该县在过去5年中的腮腺炎病例主要出现在5月~7月份。应加强每年春季小学生入学前及幼儿入托前的查验预防接种证, 并对遗漏接种的小学生及幼儿及时进行补种。

摘要:目的 了解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整理广西全州县2009年—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病例的疫情报告及儿童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 (MMR) 的接种资料, 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过去的5年中该县疫情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共802例, 年均发病率为19.57/10万, 每年的病例数多少与MMR疫苗接种数量关系密切。发病人群88.03%出现在10岁以下年龄组, 患者男女比例为2.06∶1, 57月份为该县病例出现的高峰期, 37.41%的病例集中在县城所在地的全州镇。结论 需进一步提高腮腺炎病例高发乡镇儿童MMR疫苗接种率, 完善病例个案调查资料。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调查,防制

参考文献

[1]费方荣, 冯录召, 许真, 等.2008—2010年中国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 2011, 26 (9) :691-693.

[2]黄江荣, 谭艳珍, 黄革, 等.广西河池市2004年—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 (34) :4615-4617.

[3]刘田清, 潘希平, 蒋玉春, 等.资源县2004年—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病流行特征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 (19) :2559-2561.

[4]黄继红, 韦海艳, 黄亚铭, 等.2004年—2011年隆林各民族自治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J].职业与健康, 2013, 29 (3) :349-350、353.

[5]孟军, 吴秀玲, 姜世英, 等.广西2004—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 2010, 10 (6) :696-697.

[6]韦标, 黄家成, 黄亚铭.2004—2010年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状况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3, 33 (4) :420-422.

[7]龙超年, 龙永南, 韦海艳, 等.2004年—2011年广西凤山县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J].医学与社会, 2013, 26 (1) :71-73.

[8]荣伦德, 陆春和, 黄亚铭, 等.广西昭平县2004年—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3, 7 (7) :393-394.

[9]唐江丽, 农莲秀, 黄旭, 等.2004年—2012年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 2013, 29 (11) :1208-1210.

[10]邹双燕, 覃候山, 莫玉平, 等.2000年—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 2012, 28 (22) :3384-3386.

广西龙州县 篇8

1 企业面临的内外发展环境和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内部因素

1)作为建厂30多年的老国有企业,其许多的管理手段、方法、制度以及运行机制老化。维系企业生产、生存、发展和职工收入的机械设备陈旧,技术水平落后,严重缺乏机械加工制造方面有实践经验、专业理论水平高、操作技能全面、精于专业、勤于钻研、责任心强、认真负责的技术型人才。部分管理人员、干部职工思想保守、观念老套,不注重业务和技能的学习和提高,缺乏进取心、责任心,管理方法、工作方法落后。

2)部分企业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是影响企业自身发展的一大弊端,以包代管的经营方式是制约企业自身发展的因素之一。企业下属的基层单位大多是以内部承包上缴费用大包干的形式从事生产经营的,许多的管理工作、制度贯彻执行随意性大,管理上是有人在管,但不规范。

1.2 企业外部因素

1)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因素之一。该厂的机械加工制造项目是建厂以来的传统经营项目,是个利润微薄的产业。目前价格竞争呈现白热化,竞争主要来自私营业主、个体户,这样的竞争对该厂极其不利,极具威胁性。

2)资金回收难度大是影响企业发展壮大的一大瓶颈。当今社会,企业凭着自身的技术、质量、服务、产品、知名度、信誉度参与市场竞争,抢占市场有限的份额,走出去,请进来,承揽到有限的生产任务,确实很不容易。但是,人为的故意拖欠,一欠就是几十万元、上百万元,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回笼、资金周转和扩大再生产。

2 关于如何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做大做强机械加工制造项目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区农垦局提出了在垦区范围内实施“企业管理年活动”的工作要求。今年年初,区局又提出了“继续开拓创新,不断强化和深化企业管理,延伸管理年活动”的工作目标。结合企业实际,要做大做强机械加工制造项目,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管理和创新。

2.1 探索创新企业管理方式,努力实现企业的规范化管理

首先,从企业的决策者、领导班子成员做起,认真探索创新出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新的管理模式。要求企业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到一线职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不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旧的管理模式中解脱出来,从不科学的“人治”管厂转化为“按制度治厂管厂”。其次,引进和实行岗位竞争机制,大胆聘用有能力的人,积极为有才能、想作为的人提供平台,用全新的理念认识和发掘人才,用全新的方式招揽、提拔和使用人才,用全新的管理模式配置和激励人才。

2.2 创新调整机械加工制造项目的发展策略

2.2.1 明确发展方向,培植有竞争力的主业

广西农垦下属有糖业集团、剑麻集团、畜牧集团、茶叶集团等大公司,每年农垦的糖厂、制麻厂、养殖场、茶厂生产所需的机械设备及零配件需求量多达2 000~3 000万元。要立足农垦,以农垦糖业、剑麻、畜牧、茶叶等优势产业为市场主导方向,发挥该厂机械加工制造的优势,共同打造农垦机械加工制造生产基地。

1)糖业是广西农垦的支柱产业。广西农垦正在做强、做大、做优蔗糖业、发展生态循环经济,逐步抢占中国制糖行业制高点。到目前,广西农垦糖业集团还没有自己的糖机配件生产基地,正好为龙州机械厂的发展留下了一个发展空间。

该厂有多年的糖机配件加工制造经验,有较完备的加工设备、厂房,有宽敞的发展场地;糖机配件易损件多,每年需求量大;糖机配件技术含量不是很高,易于快速切入。

我们的发展方向是:做强、做大糖机配件加工制造项目,创建良好品牌形象,依靠自身的发展,拓展市场空间,争取成为广西农垦糖业糖机配件生产制造基地。

2)剑麻产业是广西农垦的优势产业。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力争成为农垦剑麻机械加工制造基地。近年来,该厂抓住全区大力发展剑麻种植、生产加工的市场机遇,深入了解、调查市场需求,及时组织技术力量开发研制剑麻机械加工设备,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并成功研制生产出了手拉式剑麻刮麻机和双辊喷淋剑麻压水机。刮麻机具有出麻率高、纤维干净、运行稳定等优点,而剑麻纤维经压水机喷淋冲洗压干后更加白净且干燥时间大大缩短。

另外,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公司下属有5家分公司,广西农垦茶叶集团公司下属有众多茶厂,每年各种机械设备零部件的需求量相当大,而加工制造养殖场所用的多种机械设备(设施)及茶叶加工机械同样是该厂的强项,与农垦养殖企业和制茶企业发展业务合作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2.2.2 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提高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力

实施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一要注重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工作,深入调查、了解市场需求,生产符合市场实际需求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并形成自己的品牌产品。该厂在糖业、剑麻等机械设备加工方面已研制开发出几种特色、优势产品,并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但还未形成自己的品牌产品,应该加强对产品的保护、宣传、推广和应用,尽快树立起自己的品牌产品。二要注重加强职工队伍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培训,定期组织职工开展厂内培训学习和考试,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骨干外出培训学习新业务、新技术,采取内培和外培相结合;引进有技术特长的专业技术人才,重视和培养人才,使人才“留得住、用得好”,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参与市场竞争力。三要注重机械加工设备(机器)的更新和技术改造,筹集资金更新、淘汰陈旧的机械加工制造设备,提高大工件、精度高、工艺复杂产品的加工能力和质量。去年该厂筹措资金15万元购进1台新车床,今年又筹集资金25万元新增1台刨床和1台铣床,大大增强了机械加工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2.2.3 加强宣传,扩大销售市场,降低经营风险

过去几年我厂的机械加工制造业务主要集中在某公司几家糖厂,每年从该公司接到的业务订单超过100万元,因此,将主要精力放在与该公司的合作上。但自去年以来,这家公司累计拖欠该厂100多万元加工款,该厂屡次追收无果,严重影响了厂里的资金周转,生产经营受到了严重制约,这不由得对该厂敲了一记警钟,使该厂深刻认识到:发展客户不能单一,应多方合作,选择实力雄厚、信誉度好、诚信度佳的企业合作,才能较好的避免经营风险。

扩大销售市场,降低经营风险,要从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强产品宣传、推介,走出去,请进来。今年年初,在扶绥县政府举办的2008年剑麻生产工作现场会上,该厂自行研制生产的剑麻加工机械(手拉式剑麻刮麻机和双辊喷淋剑麻压水机)广受客户和地方政府的好评。他们及时抓住这个机遇,向在场的政府领导和客户宣传厂里的机械加工制造项目的特色和优势,并邀请有关部门和商家来厂参观。今年3月份,扶绥县剑麻生产办公室及崇左市渔牧兽医局的领导来该厂对机械加工制造项目进行参观考察,并达成了合作意向。另外,该厂还在《广西农垦报》上刊登了自行研制生产的剑麻机械加工设备的广告,在垦区范围内宣传推介我们的新产品,扩大产品知名度。今年以来,该厂及时调整市场范围,从过去较单一、集中的与南华公司合作,向广西农垦糖业、剑麻、畜牧、茶叶集团公司拓展,首先从交通距离较近的一些垦区企业着手开展业务合作。经过多方努力,收到了明显成效,下半年该厂与垦区几家制糖公司和畜牧公司成功进行了合作。二是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联系,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确保客户对产品质量和服务满意。对每一批出厂的加工件进行登记备案并开展质量跟踪,收集客户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客户需求及时对产品进行完善和改进,定期或不定期到客户处详细了解产品使用情况并进行技术指导,不断提高和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使客户用得满意、放心。通过拓展新客户,扩大销售市场,降低经营风险,实现该厂机械加工制造项目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台, 刘世锦, 张政军, 等.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J].工业审计与会计, 2007 (3) .

[2]李均, 田志刚, 田长才, 等.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市属工业企业做强做大[J].宝鸡社会科学, 2010 (3) .

[3]肖建忠.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政策支持体系研究[J].理论月刊, 2010 (5) .

[4]胡文玺.关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调查与建议[J].泰州科技, 2005 (2) .

广西龙州县 篇9

一、改造设计的理念

农村的特点以“低干预”保护农村景观资源为前提,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农业生产效益为基础,挖掘地域特色文化为手段,尊重农村群众意愿为宗旨。在景观规划中保留乡村自然肌理,因地制宜地保护乡村生态环境;阻止城镇化向农村蔓延;破坏农村自然环境、生态系统。

二、上龙乡水陇屯的现状概况

1、上龙乡水陇屯的现状概况

龙州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辖县之一,位于广西西南部,距南宁市200公里,与越南接壤,有壮、汉、瑶、苗、回、侗等民族,是一座具有1290多年历史的边关商贸历史文化名城。

上龙乡位于崇左市龙州县县城西北部,乡政府所在地距离县城8公里。全乡下辖8个行政村,71个自然屯,87个村民小组,2002年末,总人口17480人。上龙乡建于1987年8月,是龙州县最年轻的乡镇。全乡土地面积17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4万亩(不含开荒地)。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甘蔗、水果(香蕉)是支柱产业,两项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还盛产水稻、木薯、玉米、禽类、鱼类等。

2、上龙乡水陇屯的现状问题概述

水陇屯拥有良好的区位交通和自然地理条件,紧邻县城,植被茂密,生态环境良好,卡斯特地貌造就这里独特的自然山水,因紧邻越南,地域特色明显,整个村落都渗透着越南文化。但是如何借助优势示范发展,特别是合理规划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打造地域特色,提升产业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在进行农村建设的工程中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忽视人文资源,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现代化”模式,硬化道路、硬化水渠、硬化广场,严重破坏了乡村景观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结构,而且是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现状人居环境脏、乱、差,基本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导示系统和公共休闲空间等,农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农业生产,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产业结构需要合理规划,进行调整,在农业产业合理的布局基础上,融入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业经济,提升农村产业经济。

三、上龙乡水陇屯的景观改造设计

1、合理规划,整合资源

通过现状调研,了解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建筑风格、民族风情、居民生产生活状况以及周边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环境因素,在“低干预”的情况下进行村庄的合理规划布局,乡村的基础设施要基本完善,解决乡村的道路、水体、植物;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达到生态乡村各方面设施基本完善的状态。

2、清洁乡村,整治村貌

上龙乡水陇屯是龙州县最年轻的乡镇,自然资源没有遭到很大破坏,但是村内的建筑随意搭建,垃圾没有统一的收集点,植物荒野杂乱等,造就了村里脏乱差的人居环境,因此,必须全方位整治村庄环境风貌,为建设成为和谐生态乡村做准备。具体整治要求包括道路硬化、民居改造、垃圾处理、水体净化、植物绿化、土地整理、厕所改造、公共空间的景观利用、村民服务中心建设、村庄标识系统设计、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等。

3、水体净化,自然生态

上龙乡水陇屯有天然的水库、两处水溪、几处鱼塘,由于“城市化”的入侵,村民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完全按照个人意识建造,缺乏自然原生态的理念,就会出现完全追求城市景观的设计,最终建设出不伦不类的乡村景观。村庄的植物茂密,但是杂乱无章,需要进行整体的合理设计,鱼塘和村内的小溪也需要清洁垃圾,种植适合当地生长的水生植物,进行水体的净化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所以乡村发展应更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湿地生态系统、鱼塘生态系统,通过生态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养殖与自然水体协调发展,农作物与自然景观的合理规划,最终达到农业生产和乡村景观共生、共存的生态平衡系统。

4、因地制宜,地域特色

上龙乡水陇屯自然景观优越,独特的卡斯特地貌造就这里优美的自然山水,地域特色明显,因紧邻越南,整个村落都渗透着越南文化特色,文化底蕴深厚。通过对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充分了解,多渠道的挖掘当地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充分突出、放大特色,在进行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基础之上,要建立鲜明的主题特色,整体形象更具有创新性,这样有利于提高乡村的知名度,吸引乡村旅游资源,使游客有更有兴致来体验,同时旅游品质有更高的保障。

5、美学思想,可持续发展

健康的生态乡村景观还应体现一定的美学思想,用美的眼光来打造融入自然的美,使农村自然景观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达到与自然和谐之美。合理的乡村生态景观规划不仅要体现乡村景观的美学思想,还应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农业资源建立乡村景观设计的生态农业系统与农业环境,还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以当地村民为第一要素,积极发动民众参与,来自于民用之于民。从而让乡村景观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保证了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上一篇:音乐艺术特征下一篇:矿井通风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