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存款准备金

2024-07-17

法定存款准备金(共5篇)

法定存款准备金 篇1

1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概述

1.1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含义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和存款金融机构必须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存款准备金的初始意义在于保证商业银行的支付和清算, 之后逐渐演变成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工具。一般来说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国家中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一旦获得储户存入的存款, 就需将一定比例的存款再存入作为货币管理当局的中央银行。这种货币管理制度就是通常所说的存款准备金制度。

1.2 建立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目的

(1) 保证银行的资金流动性和现金兑付能力。

在金融业发展初期阶段, 由于同业银行间的资金拆借以及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机制尚未完全发育成熟, 银行资产对临时性的现金需求弹性系数小, 应变能力差, 往往在资金流动性需求突发性上升或出现大量现金挤兑时发生金融恐慌和危机。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建立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提供了一个缓冲和保险装置, 这也是法定存款准备金产生的初始动机;

(2) 控制货币供应量。

根据货币乘数理论, 货币供应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 而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是决定乘数大小从而决定派生存款倍增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派生存款和货币供应量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弹性系数很大,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微小变化将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加或减少。因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称为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手段;

(3) 有助于中央银行进行结构调整。

中央银行借助于准备金的缴存集中银行资金, 通过直接贷款或调整在贷款等计划分配手段, 就可以实施结构调整为目的的信贷控制。

2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实施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建立于1984年, 一直到90年代末,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主要功能不是调控货币总量, 而是集中资金用于央行再贷款。因此, 长期以来, 我国一直维持着较高的准备金利率和超额准备金利率。从1984年至今, 央行已经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46次调整, 而在2007—2008年调整次数就多达13次, 足见该政策工具对我国中央银行宏观经济的重要性。

2.1 1984—1998年:中央银行筹集资金手段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1984年, 最初的设定的目标是为了筹集资金, 用以支持信贷结构从而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为大型建设项目融资。存款准备金制度成为人民银行从中央财政获取资金的重要手段之一, 与此相对应, 人民银行对存款准备金支付相对较高的利率。

2.2 1998—2004年:一般性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1998年同业拆借市场的恢复运行, 改变再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 我国基本上构建了间接型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结构, 存款准备金制度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般性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然而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利率工具难以在短时期内成为我国调节银行信用总量的有效工具, 所以为了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存款准备金制度成为频繁应用的主要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2.3 2004年至今:一般性与结构性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与支付清算保证

面对2003年来我国出现的经济过热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过热特征, 央行创造性地将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改造成具有结构性调整功能的一般性操作工具, 即将银行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确定与其他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等指标联系起来, 从而实现了货币政策职能与金融监管职能的有机结合, 也创造性地发展了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属性。

资料来源:统计年鉴。

2.4 央行多次运用法定存款准备金这个强有力的货币工具的原因

(1) 流动性过剩。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额逐年快速增长, 2002年以来, 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是外汇储备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外汇储备的大量增长致使人民银行被动投放大量的基础货币, 而这种趋势还在不断增长, 所以造成流动性过剩。

(2) 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处于高速增长中, 自2007年开始我国的房地产投资过热问题就一直没有好转, 总体房价上涨过快, 偏离了房地产本身发展的轨迹, 而一旦泡沫消失, 将会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3) 信贷规模过增。

2007年以来, 货币信贷增速仍然较快, 流动性过剩比较突出。连续多年出现贷款绝对数量居高不下的局面。而这种局面与我国商业银行缺乏其他的投资和赢利渠道, 过度依赖贷款赢利的商业行为有关。商业银行如果不加强流动性管理, 巩固宏观调控的效果, 新增贷款的恶性增长随时都可能爆发。因此, 央行可以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对银行信贷发出明确的紧缩信号, 来收紧金融体系的流动性, 对冲部分过多投放的基础货币。

3频繁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效果不显著的原因分析

3.1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优点

(1) 作用速度快而有力。

(2) 作用呈中性, 即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对所有的银行和金融机构都产生相同的影响。

(3) 特定条件下可以起到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无法代替的作用。

(4) 存款准备金制度强化了中央银行的资金实力和监管金融机构的能力, 可以为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顺利运行创造有利条件。

3.2 但是过于频繁地使用这一货币政策工具也会有一系列的缺点

(1) 作用效果过于猛烈。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微小变动, 就会引起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较大波动, 对经济造成强烈影响。

(2) 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频繁变动会给银行带来许多的不确定性, 增加了银行资金流动性管理的难度, 因而易受到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反对。

(3)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具有时滞性。如果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的及时性、前瞻性不足, 可能引发经济更大程度的振荡。

3.3 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实施效果不明显

3.3.1 货币供应量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一个非常强有力的货币调节工具。它见效快, 作用明显, 随之产生的副作用也很强大。由于我国的商业银行一般都比较注重利润收入, 所以不会保存过多的超额准备金, 所以当中央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时候, 都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一系列波动。

分时段来看, 2007—2011年上半年央行是着重于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从理论上来看就是希望能够起到减少货币供应量, 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而2011年下半年至今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着重于下调的。从这几年的调整来看, 货币供应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作为一项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来说,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副作用也是很大的。

3.3.2 银行信贷

央行不断的调整存款准备金政策使其不断提高, 就会导致银行对外的放款量减少。放款量减少就会直接影响到收益率。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就是存贷款利差收入, 存款准备金的调整意味着银行增加了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由于商业银行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 因此商业银行实际减少的可以用来创造利润的资金将比增加的准备金数额成倍放大。这将直接导致其可以用于放贷的金额减少, 总的收益率下降。商业银行一方面要交纳更多的存款准备金, 另一方面又必须向央行借入再贷款或回购央行票据弥补信贷资金缺口, 增加了再贷款或票据的利息支出。

4提升法定存款准备金实施效果的建议

4.1 完善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并引入动态调整机制

经国务院批准, 200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差别准备金制度。中国人民银行为了结合宏观审慎理念和流动性管理的需要, 对差别准备金制度做了进一步的规则化、明晰化, 于2010年年底明确对金融机构引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 并作为一种支持、激励性工具加以运用。如按经济区域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 按照全国货币调控目标确定基准的存款准备金率, 然后由各地区分行按照辖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一般存款总量, 在总行确定的准备金率基础上进行上下浮动。另外, 应赋予人民银行分支行对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管理权限, 充分发挥基层央行的检测调控作用, 增强差别准备金政策的及时性与灵敏度。最后, 在提高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同时, 对差额部分的存款准备金执行低利率或零利率管理, 以充分发挥利益机制的约束作用。

4.2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以配合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实施

由于中国的商业银行在2009年之前保持着较高的超储率, 货币当局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效果往往会被商业银行降低超储率行为部分抵消, 因此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更大的政策意义在于冻结因外汇占款增加而增多的准备存款。由于2011年后准备金政策的紧缩效果更强, 因此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冻结新增的基础货币之余还能够对货币市场甚至资本市场产生明显影响, 推动市场利率的稳步上涨。基于这一预期, 货币当局应该加强价格型调控供给的使用以引导利率与货币供给的合理变动;此外, 近几年多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为央行实施差别准备金政策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在政策预期的共同作用下, 差别准备金政策的效果将更为精准。同时应针对性运用差别存款准备金、定向央票、逆回购及窗口指导, 或灵活地运用存贷款基准利率等一些数量型货币工具。

4.3 扩充存款准备金结构, 改革准备金的计提方式

当前我国存款准备金构成只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应该改革这种单一的存款准备金结构, 把国债、政策性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债券等流动性强、安全性高的金融资产作为存款准备金。此外, 消除按时点计提的方法, 可杜绝各商业银行在每旬末将存款余额人为压低, 使缴存的准备金失实的现象发生。同时, 中央银行在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时, 对货币供应量的计算也相对准确, 从而增强中央银行的调控力度, 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4.4 改革对超额准备金付息的政策

借鉴目前多数西方国家的做法, 对超额准备金甚至法定存款准备金都不予支付利息, 我国可以首先逐步降低超额准备金支付的利率, 然后适时对超额准备金付息进行取消。通过这种方式, 商业银行的过高超额准备金将会增加其成本, 因此会诱使商业银行在市场上寻求合适的放贷目标和机会, 从而对“惜贷”现象进行有效的遏制, 商业银行对此会做出迅速的反应, 这样就有效地增强了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有效性, 提高了中央银行的调控能力。

4.5 建立和完善存款准备金缴存监督机制

第一, 要建立存款准备金缴存日常监督机制。对所在地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的, 要求其提供可供核实的报表资料, 建议缴存存款准备金时向中央银行提供统一格式的存款准备金计算和调节表, 以反映存款准备金缴存比率、缴存金额计算等全过程, 作为考核依据。第二, 要建立存款准备金定期监督机制。中央银行应定期对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缴纳的情况进行核查, 依法核实存款资金来源的真实性、核算科目的正确性、报表反映的全面性和缴存金额的合理性。第三, 要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要求金融机构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对中央银行进行反馈, 同时, 中央银行也应对反馈的信息进行及时处理。

摘要: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 使中国经济受到波及, 2009年为治理危机, 许多国家采用量化宽松政策, 致使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面对这种局面, 央行积极运用存款准备金政策, 抑制通货膨胀。但随着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时间渐短导致调整频率渐高而致使效果渐弱。本文主要是针对这一现象来讨论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有效性, 以及对于完善存款准备金政策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昱.对近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政策的回顾、分析及展望[J].经营管理者, 2010 (6) .

[2]黄和平.论提高存款准备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重庆:重庆理工大学学年论文, 2011.

[3]初微.浅析存款准备金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作用[J].商情 (教育经济研究) , 2008 (1)

法定存款准备金 篇2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直接融资和非存款机构的占比增大,资本充足监管和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及完善,中央银行调控目标、方式及技术的转变和完善,我国把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作为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的现象将会逐渐改变。

关键词:存款准备 效用分析

1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背景

法定存款准备金作为中央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三大货币政策措施之一,起始于18世纪的英国。而后,美国1913年的《联邦储备法》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形成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由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各国普遍认识到限制商业银行信用扩张的重要性,凡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都仿效英美等国的做法,纷纷以法律形式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比例,并授权中央银行按照货币政策的需要随时加以调整。在过去近100年里,美国一直在不断强化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管制,同时也不断采取措施完善法定存款准备金管制的手段,如根据金融创新的发展而不断扩展应当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负债项目;根据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金额大小实行累进的法定准备金比率。1935年美国《银行法》颁布之后,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便成了美联储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调整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可描述为:为抑制(刺激)经济增长,减少(增加)货币供应量→调高(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减少(增加)→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和全社会投资规模缩小(扩大)→货币乘数缩小(扩大)→市场货币供应量减少(增加)→市场利率提高(降低)→投资、消费支出减少(增加)。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最终引起货币乘数的变化,通过乘数效应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多倍变化。

因此,这是一个给经济可能会带来较大震荡的政策工具。在货币政策理论中,普遍认为该政策手段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过于猛烈,被称之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一把“猛斧”。因此,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在运用该政策时,慎之又慎。即使用也只是作为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补充,或只是在宏观经济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才采用此项政策调节宏观经济形势,并不是经常使用的一项货币政策工具。

2 我国中央银行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历程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根据1983年9月《国务院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恢复建立的。1984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将其制度化。从1984年至2008年,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29次调整。在2006年至2007年,中央银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次数就多达13次,足见该政策工具对我国中央银行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性。如表1所示,详细列示了每次的调整时间和调整幅度。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央银行对法定存款准备的调整有一个十分显著的变化,即以2003年为界,1985年至2003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幅度比较大,最低也是1%的幅度(仅有1次),调节次数并不频繁,每年仅进行1次调整,其中在1987年由10%直接上调至12%。在1998年3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直接由13%下调至8%,可见每次调控幅度非常之大。自2004年至2008年,中央银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主要特点是:调整幅度较小,调整次数频繁,仅2007年和2008年两年,中央银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次数多达19次,每次上调的幅度以0.5%为主。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可以说是中央银行使用的比较频繁的政策工具,尤其是在最近两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次数非常之多。这不禁使我们思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原本猛烈、在一些发达国家“从不常用的政策工具”为何在我国成了“常用工具”?

3 我国频繁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原因

我国中央银行一直把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主要手段之一,且近年来频繁、大幅度地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2006年7月到2008年7月已经调整19次,其水平从8%到了17.5%,创历史新高(1984年除外)。这不禁使我们思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原本猛烈、在一些发达国家“从不常用的政策工具”为何在我国成了“常用工具”?

3.1 由于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工具、操作技术局限以及再贴现市场的客观约束,中央银行只能依赖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主要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其他国家的经验表明,如果中央银行取消或弱化法定准备制度,那么,它就必须迅速地调整其他货币政策操作体系。我国自1998年以来,尽管恢复了公开市场操作并使其在中央银行日常操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增加而被动式地操作。此外,由于我国货币市场仍然存在着金融工具供给的结构性缺陷,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也常常有力不从心之感,这直接降低了公开市场操作的有效性。再者由于中央银行票据的发行规模越来越大,导致市场利率大幅上升,当前我国3%左右的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比之1.89%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的成本远高于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且到期赎回的压力也在增大。加之我国再贴现市场交易因利率关系没理顺以及中央银行的被动地位也在逐年萎缩。因此,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是目前我国中央银行所能采取的操作相对简便、主动且经济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3.2 近年我国金融体系中流动性过剩,银行超额准备较多,又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回收流动性的有效操作工具。在我国金融体系流动性过多的现实条件下,商业银行还持有大量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变现能力很强的高流动性资产,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回收流动性仅是浅层对冲,因公开市场操作的数量和进度还要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购买意愿,中央银行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一次性紧缩数量庞大的流动性,具有“深度”冻结流动性的功能,从而恰当地利用了其“巨斧”作用。按货币理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一剂“猛药”的情况对商业银行超额准备少而言是成立的,一旦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要想在较短时间内满足新的法定准备金比例要求,就必须收缩信贷、债券等其他资产,市场利率必然显著上升,对经济的影响是直接而巨大的。但在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利用存款准备金工具是此特定条件下中央银行最为主动直接和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且在我国持续不断积累的流动性过剩情况下,每次小幅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也并不是一剂“猛药”,而是属于适量微调。当然,我国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时在技术上留有一定的间隔期,以便于金融机构有充分的时间在头寸管理上做准备。和加息这种调控工具比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既有助于抑制银行信贷的过度投放,又保护了银行的经济利益,且可避免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而诱发热钱入境的现象。

3.3 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和资本充足要求创建目的之一都是防范金融风险,存款准备金制度一定程度上兼具资本充足和存款保险的职能,因而是我国当前较为有效的可选工具。在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建立的时间最早,资本充足制度在20世纪90年代引入,但在2000年后才真正逐步发挥作用,存款保险制度还在探索中。在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和资本充足制度都不成型或不完善的背景下,存款准备金制度则是约束银行贷款扩张的相对可行制度。而2004年实行的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进一步强化了货币政策调控与金融机构经营之间的联系,可以达到金融调控、金融稳定和防范风险的综合效应。

4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带来的经济效应分析及其缺陷

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中央银行通过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得货币供应量减少,如果总需求不变的话,使利率上升,即资金的使用价格提高,投资信贷的难度增大,信贷的成本变高。与此同时,由于此时银行的利率升高,人们有可能将手中原本想用于投资的闲置资金用来储蓄以取得利息收入进一步带来投资的减少,从而使总支出和产量减少。同时,由于产量的减少使货币需求减少,当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时,会导致利率的下降,这是商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作用。接着,利率的下降又使总需求增加,产量增大,进一步导致货币需求的增加,利率又会上升。这个过程的循环往复,最终达到一个均衡点,这一点同时满足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供求两方面的均衡要求。

根据对发达国家货币政策体系的了解,尤其是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使用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之所以没有发挥其理论应有的作用,主要原因在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第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够灵活,没有区分办理存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各自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只有在开始实行时,按存款的类型确定不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985年开始统一了所有开展存贷款业务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西方国家普遍根据商业银行所在区域,负债种类,流动性种类的不同规定有差别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值得我们借鉴。第二,法定存款准备金数额的计提不合理。我国目前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是以旬末的存款余额为计提基础,没有考虑考核期间的存款余额状况,这也为金融机构漏缴、欠缴法定存款准备金提供了条件。这些制度上的缺陷将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效果带来不利影响。

5 存款准备金率不应当长期作为经常的货币政策工具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还处在“稳步推进”阶段,汇率也尚未浮动,资本流动仍然受到一定管制,加上金融市场的不健全,从可控性、有效性和关联性来分析,利率无法扮演中介目标的角色。而从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针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实施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之一。央行经过多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尽管能够控制一定的流动性,但其实际目的在于警示:①商业银行要控制贷款增速,注意放贷节奏;②机构投资者要谨慎入市,减小投资力度;③新增固定投资项目要把握市场走向,确定需求强度。

法定存款准备金 篇3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再贴现, 公开市场操作作为调整货币供应量的三大工具被广泛使用, 而在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被使用的频率最高, 运用最广泛。但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是否符合市场对货币供应量的需求即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有效性是值得研究的问题。通过对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有效性的研究, 进一步得出我国是否该采用其他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文献综述

根据货币政策影响的金融变量和作用渠道不同,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可以划分为四个渠道 (Mishkin, 1995) :一是传统凯恩斯主义强调的利率渠道;二是后凯恩斯主义强调的汇率渠道;三是货币主义强调相对资产价格效应, 包括投资方面的托宾Q效应和消费方面的财富效应 (前三种渠道又可统称为货币渠道) ;四是信贷渠道, 强调银行贷款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认为银行贷款作为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方的一个重要项目, 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其作用甚至超过货币 (Thomas, 1995) 。信贷渠道传导理论源于信用可得性学说。该学说认为, 银行贷款市场是不完善的, 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管理使得贷款供给更依赖于借款者的资产负债状况、担保等非价格条款的作用, 同时银行负债又缺乏可完全替代存款的其他资金来源。在此基础上, Bernanke和Blinder (1988) 摒弃了IS-LM模型所假设的银行贷款和债券可替代的假设, 建立起CC-LM模型。该模型将金融资产区分为货币、债券和银行贷款, 且假定它们是不完全替代的,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信贷市场、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三市场均衡的模型, 从而奠定了信贷渠道的理论基础。Bernanke和Gertler (1995) 总结了信贷传导渠道的两个主要途径:银行贷款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从世界各国货币政策实践来看, 准备金政策的传导过程可以由银行贷款渠道加以说明 (KashyapandStein, 1993、1995、2000) 。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 银行贷款和其他金融资产 (如债券) 是不能相互完全替代的, 特定借款人的融资需求只能通过银行贷款得以满足。

从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来看, 尽管近年来货币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重要性显著提高, 但信贷渠道仍然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 (周英章和蒋振声, 2002;蒋瑛琨等, 2005;索彦峰和于波, 2006) 。事实上, 由于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 而货币供应量决定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大因素。因此, 中央银行的多数政策手段, 都是围绕着对这两大因素的调控而设计的。单从政策传导过程来看, 中国准备金政策也是通过信贷渠道发挥作用的。

三、法定存款准备金传导机制

(一)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内涵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规定的权力范围内, 通过制定和调整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以改变金融机构的准备金数量和货币供应乘数, 达到控制金融机构信用创造力和货币供应量目的的手段。

(二) 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传导机制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传导机制从两个方面调节货币供应量。一是通过直接影响商业银行手持超额准备金的数量, 调节其信用创造能力, 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法定准备金率的变动同商业银行现有的超额准备金, 市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成反比, 同货币市场利率, 资本市场利率的变动成正比。当经济增长过快, 社会需求膨胀, 通货膨胀压力增大时, 中央银行可以调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使商业银行手持的超额准备金减少, 信用创造能力减弱, 货币供应量收缩, 反之亦然。二是通过改变货币乘数, 使货币供应量成倍的收缩和扩张, 达到调控的目标。传导机制如图:

图中R'为法定准备金率, R为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 E为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 K为信用创造量, MS为货币供应量, MD为货币需求量, I为投资需求, r为利率, m为货币乘数。

四、法定存款准备金效率分析

(一) 法定存款准备金对中介目标影响

(1) 法定存款准备金对货币供应量影响。操作工具与中介目标较与最终目标关系更密切, 操作工具需要经过中介目标最终传导到最终目标。所以可先定性分析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对中介目标的影响, 中介目标中的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是货币供应量。我国于1984年建立并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标志着存款准备金政策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之一。1984~2006年间进行了多次改革, 所以选取2006年以后的M2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分析。

注:自2011年10月起, 货币供应量已包括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

由图一可以看出, M2增幅在2006~2009年间比较稳定, 维持在15%~20%之间;2009~2010年有上涨, 从2010~2011年显著下降;2011年到目前为止比较稳定。而从图二可知2007~2008年我国存款准备金率不断上升, 从08年到09年显著下降, 09~10年基本不变从2010~2011年显著上升, 2011年到2012显著下降。通过对比分析, 可见调节法定存款准备金对供应量是有一定影响的。在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2007~2008年, M2增幅稳定;2009年基本不调节存款准备金率, M2增幅上涨;2011年开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时, M2增幅又下降直至稳定回到正常水平。

(2) 法定存款准备金对信贷量影响。2008年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但我国的信贷量没有减少反倒在持续上升。而2010年开始的多次上调也并未取得预期效果, 信贷规模虽未上升, 但依旧维持在比较稳定的状态, 并未如预期中那样下降。可见法定存款准备金有效性不足。

(二) 法定存款准备金对最终目标的影响

从1995年颁布《中国人民银行法》, 我国确定了“保持货币币值稳定, 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2003年修改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对货币政策要求依然不变。所以在评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最终目标的影响是, 主要应从货币币值稳定, 经济增长两方面评定。货币币值稳定主要反映在物价稳定, 但可以用CPI作为指标量化分析, 而经济增长可以通过GDP数据进行分析。

从物价角度看:图三给出了从2008年到2012年每月的CPI和PPI数据, 由图可以看出2008~2009年CPI和PPI都在大幅下降, 可见这期间人民银行持续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有效果的, 但从2010年起, 人民银行再次进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但CPI和PPI没有下降反倒出现了小规模上扬。2011年6月CPI达到了106.5的高位, 而PPI出现了107.31的高位。可见频繁上调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没有抑制物价上涨的趋势。

如果说单从整体看是不全面的, 我们再看一下国家重点调控的单项物价, 主要是食品物价指数和房价指数。从图四, 图五可看出, 2007年到2008年食品的零售价格指数在不断上升房价指数基本稳定, 而这期间持续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 可见并未产生一定效果。2010年人民银行再次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而食品零售价格指数依旧上扬, 且房价销售指数虽有小幅下降却依然维持在高位。2010年4月甚至到了112.8的高位。

以上分析表明, 无论是从总体看即CPI和PPI, 还是从具体的项目食品零售物价指数和房价销售指数上看,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都比较微弱, 甚至有时并无效果。可见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控对物价稳定最终目标的有效性并不鲜明。

(2) 从产出看:我国的货币政策另外一个最终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主要通过GDP进行反应。由图六我们可以看出2006~2007年GDP增幅在高位, 且增幅在增加, 而这期间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利率来抑制经济过快增长, 可见效果并没达到。而2007~2008年央行继续不断上调准备金率, GDP大幅下降, 经济波动明显, 并没有达到稳定经济的目的。2009~2011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起到了一定效果, 但并不显著, 经济依旧不是很稳定。由此我们发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未对经济稳定的目标产生显著性的有效性。

五、总结与建议

(一) 法定存款准备金有效性不足的原因

(1) 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当央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 商业银行首先会减少超额准备金, 而存款总量并未改变, 只是改变了法定存款准备金与超额准备金的比例。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央行紧缩货币政策的作用。

(2) 金融创新的影响。金融创新是融资证券化趋势日益强劲。一方面, 大量资金从银行流向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绕开了存款准备金率的约束;一方面, 创新改变了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负债机构, 存款在其负债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 而通过国内外货币市场的短期借入款和其他较长期负债却稳步增加。这两个方面的变化导致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款大为减少,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范围随之缩小。

金融创新降低了实际提缴的法定准备金。存款货币银行通过创造出新型负债种类减少甚至逃避法定准备金的提缴, 许多商业银行还通过不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约束的子公司和新型附属机构转移资金以逃避提缴。

(3) 微观原因。货币政策要达到效果, 还依赖与公众反映, 2010年起, 央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期望以此遏制通货膨胀, CPI过快增长。但在之前人们已经形成了物价上涨的预期。这使得预期效果无法达到, 大打折扣。

(二) 关于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建议

(1)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直维持在比较高的位置, 比起一些零准备金率的国家,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需要稳定下调。

(2) 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 对资产负债状况良好的金融机构实行比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 对资产负债状况较差的金融机构实行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以此促进商业银行对流动性的管理。增强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效性。

(3) 结合其他货币政策, 可以使用再贴现率政策, 和公开市场操作, 尤其是公开市场操作, 由于公开市场操作具有较高的操作弹性, 对金融市场进行“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等待”, 可以根据每日对金融市场信息的分析随时决定买卖证券的种类和规模。所以可以逐步将政策中心倾向使用公开货币市场操作。

(4) 加强对间接信用控制工具的使用, 可以效仿其他国家, 如窗口指导, 道义劝告, 金融检查。窗口指导可以根据市场行情, 物价走势和金融市场的动向, 货币政策的要求以及前一年度同期贷款的情况等, 规定商业银行每季度贷款的增减额, 以指导的方式要求其执行。可以引导贷款的使用方向, 保证经济优先发展部门的资金需要;道义劝告通过人民银行的特殊地位和威望, 对商业银行提出劝告, 影响其放贷数量和投资的方向。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有效性, 第一部分为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传导机制进行分析与阐述;第二部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对中介目标的影响, 通过定性分析得出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得出货币供应量对产出和物价影响不足。通过前两部分的分析, 得出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对货币最终目标的有效性分析;第三部分通过上述分析得出最终结论, 并分析原因以及提出了建议。

法定存款准备金 篇4

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工具有三大法宝——准备金率、再贴现率与公开市场操作。理论上讲, 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一方面直接冻结银行的流动性, 另一方面还具有“乘数”效应, 可以多倍收缩货币量。我国从1987年至2011年1月, 法定存款准备金被调整了34次之多, 其中仅2007年就进行了10次调整, 而到2011年1月20日,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将高达的18.5%, 创历史新高。因此,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已经成为央行的“常规武器”, 所以有必要研究一下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传导机制, 并分析其外部时滞效应, 为以后政策制定和预期提供依据。

二、实证分析

文章建立VAR模型, 基于协整检验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 对中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时滞效应行了实证研究。参考其他货币政策时滞性研究的方法, 文章从两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 一是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对中介目标 (M1、M2) 的影响, 二是对最终目标 (产出、物价) 的影响。

(一) 变量与数据

工具变量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SR)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选取了狭义货币供应量 (M1) 、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产出效应变量为:固定资产投资额 (INV) , 物价效应变量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CONSU) 以及CPI。

原始数据来源于《宏观经济景气月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数据库”和“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文章选取了2004年1月至2010年6月共78组月数据, 为减少异方差, 首先对数据进行对数处理。

(二)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1、ADF单位根检验

(1) 采用ADF检验方法, 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 来验证文章中的经济变量是否稳定。如前所述, 为了估计方便, 本报告已经将变量进行了对数处理。单位根检验结果如果为非平稳序列, 则将序列一阶差分转化, 再进行检验。同时利用AIC准则确定变量的最佳滞后期, 最佳滞后数以随机误差项不存在序列相关为准。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注:1.统计值大于临界值证明含有单位根;2.△为差分算子;

(2) 单位根检验分析与讨论

从上表可以看出,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六个变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SR) 、狭义货币供应量 (M1) 、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固定资产投资额 (INV)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CONSU) 以及CPI的对数都不能拒绝单位根假设, 所以这六个序列变量都为非平稳变量, 进一步考察一阶差分后的时间序列是否平稳。

一阶差分以后, 所有变量全部可以拒绝单位根假设, 一阶差分后都为变量平稳。所以认为X1、X2、X3、Y1、Y2、Y3为典型的一阶单整非平稳随机变量, 也就是说它们都是I (1) 时间序列, 可以进一步进行变量之间的协整检验。

2、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现采用基于VAR模型的Granger检验法对诸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进行检验, 结果显示:lnSR与lnM1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 lnSR与lnM2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即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能影响M2的变化, 但是M2的变化不能影响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固定投资总额lnINV与货币供应量lnM1之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lnCONSU与lnM1之间都存在着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 即M1的变化能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变化, 同样的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变化也能影响M1的变化。lnM1与lnCPI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同样的, M2与M1相类似, lnM2与lnINV、lnCONSU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与lnCPI之间没有Granger因果关系。

3、向量自回归模型 (VAR)

为了进一步分析被解释变量对解释变量一个标准差冲击的反应程度及其时滞, 需借助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通过观察买脉冲响应函数, 得出以下结论:

(1)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后, M1在前两个月呈现小幅上升, 在第3个月时开始有下降趋势, 说明该货币政策存在时滞效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第6个月达到稳定状态, 即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可以减少M1, 降低流动性但是时滞效应大约为3-6个月。

(2)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后, M2在前两个月就降低2%左右, 第2个月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至第6个月降幅最大达到4%左右, 然后小幅回升并逐渐稳定。说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M2的影响时滞大约为2—6个月。

三、结论

文章通过选取2004年至2010年的月度数据, 试图分析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M1、M2) 以及对最终目标 (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需求、CPI) 的作用效果和时滞效应。从上述实证分析的结果看: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中介目标 (M1、M2) 的收缩作用非常显著, 时滞和作用时间大约为3-6个月;相比之下,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最终目标 (投资、消费以及价格) 的作用效果不显著, 持续时间短, 影响不大几乎可以忽略。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一直被看做是货币政策中的一剂“猛药”, 可以对宏观经济变量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在我国, 频繁的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该项货币政策的威力, 单纯依靠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不能达到较好的预期效果。所以中央银行应当更加合理的使用并协调各种货币政策, 促进利率市场化, 提高利率政策有效性, 健全金融市场, 推动发展公开市场操作, 完善货币传导机制和信贷传导机制, 缩短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时滞, 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摘要:在我国,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在三大货币政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5年以来,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多次调整, 其中仅2007年就进行了10次调整。可以看出央行已将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控制流动性的最重要工具之一。为了更进一步分析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时滞, 本文利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调控的时滞效应。

关键词:法定存款准备金,外部时滞,VAR模型

参考文献

[1]张霖森.中国货币政策外部时滞的实证分析.[J].金融经济, 2009 (12) :47-49

[2]方先明, 熊鹏.我国利率政策调控的时滞效应研究.[J].财经研究, 2005 (8) :5-17

法定存款准备金 篇5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并进行资金清算需要而存入中央银行一定数额的资金, 金融机构按规模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一般来说,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国家中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一旦获得储户存入的存款, 就须将一定比例的存款再存入作为货币管理当局的中央银行。 这种货币管理制度就是通常所说的存款准备金制度。

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保证银行券和客户存款的兑付。 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它正演变为央行调控金融机构存款派生能力和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这一制度下,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通过存款准备金账户进行资金清算和流动性管理,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 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有研究认为,完整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的内涵不仅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确定和调整,还包括所需缴存的金融机构、不同类型存款( 资产) 的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作为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类型、存款准备金的计提方式、存款准备金是否付息与( 付息时) 付息利率的确定和调整,以及违反这一制度的相关罚则等。 但存款准备金率的确定和调整是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核心,也是本文阐述的重点。

存款准备金制度具有较强的告示效应。 存款准备金比率升降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预示图,中央银行调整准备金比率是公开的、家喻户晓的行动,并会立即影响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头寸。 因此,调整准备金比率实际上是中央银行的一种有效宣言;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强制性。 存款准备金比率一经调整, 任何存款性金融机构都必须依法执行; 另外存款准备金制度通过决定或改变货币乘数来影响货币供给,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 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通常被认为货币政策的一剂“ 猛药”。

二、制定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因素

在我国现代经济社会中,会出现经济上的一些状况, 比如经济过热和经济过剩、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状况, 所以国家需要通过一些政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就是一个很好的经济政策和保障。 当经济上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个政策来进行调控。 当央行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银行手里的钱就变多了,人们就可以进行贷款进行投资,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包括房地产界、股市、证券等。 市场上货币量的流通会加大, 人们的手里的流动资金会变多,生活水平就会提高,家庭就会幸福,人们就会更加容易进入真正的小康社会。 当央行进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时候, 各银行上缴的钱多了,投资就会变少,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就减少,以此来遏制经济过热的情况。 有了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才可以让人们在市场交易的时候有法律保障, 才可以放心的交易。 从而达到自己的利益需求。 因此,国家制定的这个政策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可以使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调控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使经济更加平稳, 人们的生活也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这个政策使各个行业都有了更好的发展。

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宏观调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我国要进行宏观调控是国家针对市场经济中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制定的政策。 通过宏观调控进行控制整个市场经济以及整个社会的经济运作, 是通过人为调控供应和需求, 而法定存款准备金是宏观调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上升来控制通货膨胀。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的流动性, 如果人们的经济萧条的话, 政府就需要刺激经济,让市场和金融市场活跃起来,货币流通的就会快些,央行就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各银行需要为存款上缴给央行的货币就少了,就可以对市场和金融机构进行投资,就不需要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来维持银行的资金,银行存款利率低了,存款的人们就会少,投资就会多了。 从而影响社会各个方面,人们手里的钱就会变多,就会刺激经济;反之如果人们的经济过热的话, 政府就需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那么各银行就需要上缴比之前更多的货币,所以对市场和金融机构投资就会少了,贷款的人就会少了,银行可以用的资金也就会少了,限制了银行可以用的资金,减少了货币投放量,从而控制了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遏制经济过热。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也有优缺点,优点是可以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上下调,对货币的供应有着极其强的影响力,力度比较大、实行的速度快、对市场的经济影响比较明显。 缺点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作用比较猛,对我国的一些经济的影响很大。 就算是央行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了很小,那怕只有0.1%都会对社会的震荡比较大, 会对货币供应量产生的巨大波动。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缺乏弹性,不适合经常的调动,不能够成为央行的日常调动。 此外,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各类别银行的影响程度也都不一样。

四、利率影响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实施

利率的市场化是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是以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为前提,由市场供求来核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的机制。 利率的市场化是调节经济市场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因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通过影响货币供给变动从而影响利率来实现的。 利率是货币在市场上一种直观的表达方式,是需求的人和供给的人之间货币交易从而形成的利率。 所以说利率的变动能有效的影响货币的供给和需求, 能有效的影响货币的信贷, 能影响市场上的供给量的是货币信贷的扩张和收缩,对我国的经济影响比较大。 因此,利率的一些变化会使市场上的投资人和需求人,根据利率的变化对市场做出相应的投资计划和消费决策。 也就是说利率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投资人和消费人的心里预期,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变化。 所以我国要形成一个好的利率政策,才可以使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发挥调节货币信贷的作用。

利率的非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实施。 因为要实施法定存款准备金时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准备资金,而商业银行的准备资金影响着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又影响着货币的供应量,货币的供应量影响着市场利率,市场利率影响着投资量和需求量。 所以当利率非市场化,会使央行对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用来调整货币的需求和供给量时, 会使利率不使市场的供给情况而受影响,或者是变动的程度比较小,从而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导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实施会没有效果。

五、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对我国的宏观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对我国的宏观经济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因为会形成一种循环性收缩。 中央银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使相应的银行派生存款减少,会使整个金融体系的贷款扩张能力下降。 但对企业也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石油、工厂、机械等企业影响较大,对农业、纺织、服装等企业影响较小,直接影响的是市场上的资金供给。 由于石油、工厂等企业对资金的依赖性比较大,肯定会受到资金链很大的冲击;而农业、纺织等企业对资金的依赖性比较小,所以受到的经济上的冲击会比较小。

假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向下调时, 货币的供应量增加,会使实际的利率降低,刺激了投资需求,然而投资需求会使工业产品价格上升,会使CPI面临着上涨的压力。 货币的供应量增加会使人们手里有钱了,社会的消费需求就会增加,从而推动CPI的上升。 当然也会使本国货币贬值的倾向,可以用来刺激出口,控制进口。 人们从银行贷款的金额就会变多, 可以让人们干一些其他的方面的投资,比如房地产公司,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继续抑制开发贷款。 在成交量下调、贷款收紧的双重影响下,调控政策的影响逐渐清晰,贷款将继续明显收紧,治理通货膨胀与调控楼市同时发力,在持续加码的政策重压下,房地产行业必然要受到打击。 购房贷款难度增加了不少,不但银行的贷款利率已经明显增加, 而且贷款的额度也减少了不少,贷款时间也拉长了不少。 人们去买房申请贷款时,大部分都需要根据银行额度而排队。 各银行那些需要贷款买房的人,资质也要求越来越严格。 估计如果央行在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后,这个要求将会前所未有的严格。 部分银行已经针对资质有一定问题的购房者明显提高了首付标准。 所以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也影响了房地产行业,对宏观经济有很大的影响。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是现在我国经济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占着重要的地位,法定存款准备率政策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摘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是国家通过央行来调整或规定银行等机构存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比率,用来控制和改变银行的创造能力,来达到控制社会货币的需求、供给以及银行的资金流动,这是我国调节社会经济的重要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宏观调控,而宏观调控是通过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比率来实现。本文主要从法定存款准备金调节宏观经济的一项经济政策,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政策背景为线索,来研究从开始以来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存款准备金对我国的经济方面进行的宏观调控,再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判断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宏观调控,利率,宏观经济

参考文献

[1]石千凡: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有效性分析[J].商业文化,2011(5).

[2]方彤研:我国央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上一篇:精细化发展道路下一篇:品格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