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计量单位

2024-10-10

法定计量单位(精选8篇)

法定计量单位 篇1

法定计量单位是国家强制推行的标准, 我们一定要遵照执行。下面是目前科技期刊中较常出现的旧制单位, 希望作者不要再用 (括号内是法定计量单位) 。血铅 (铁、砷) :μg/dl (μmol/L) ;血钾:mEq/L (mmol/L) ;肌酐:mg/dl (μmol/L) ;尿素氮:mg/dl (mmol/L) ;尿素:Mg/d (mmol/L) ;尿铅:mg/L (μmol/L) ;丙氨酸转氨酶 (ALT) :IU/L[mmol/ (S·L) ];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IU/L[mmol·S-1·L-1) ]。转速:rpm (r/min) ;能量 (功、热) :cal (J) ;放射性活度:Ci (Bq) ;剂量当量:rem (Sv) ;照射量:R (c/kg) ;吸收剂量:rad (Gy) ;磁通量密度:Gs (T) 。埃:A (nm) ;秒:sec (s) ;小时:hr (h) ;天:day (d) ;周:w·wt (周) ;月:m (月) ;年:y·yr (a) 。———本刊编辑部

法定计量单位 篇2

一、学习执行规范(3个)

1. 法定计量技术机构考核规范 JJF 1069-2007

2.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JJF 1033-2008

3.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JJF 1059-1999

二、质量体系编写(4级)

1.质量手册

管理文件2.程序文件(26)技术文件

3.作业指导书

管理4.工作记录,表格,报告,证书技术

三、法律文件准备(2类)

1.独立法人

2.授权法人委托书

四、申请书填写(2类)

1.检定项目

2.校准项目

3.检测项目

五、工作计划编制(10种)

1. 开展检定、校准实施计划

2. 计量标准溯源计划

3. 计量标准核查计划

4. 人员培训计划

5. 内部审核计划

6. 管理评审计划

7. 实验室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

8. 预防措施实施、监督行动计划

9. 抽样计划

10. 校准方法制定计划

六、工作说明(四份)

1. 机构授权证书及附件

2. 计量标准考核证书

3.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证书

4. 测量设备有效期内检定(校准)证书

七、绘制一览表(8套)

1. 计量检定、校准和检测服务项目一览表

2. 计量标准一览表(标准物质一览表)

3. 授权签字人一览表

4. 计量检定人员持证情况一览表

5. 质量监督人员一览表

6. 作业指导书一览表

7. 执行的检定规程(校准方法)一览表

8. 检定、校准、检测环境条件一览表

八、建立档案(3种)

1. 专业技术人员档案

2. 计量标准技术档案(设备管理档案)

3. 采购服务和供应评价档案

九、建立标识管理系统(3系统)

1. 文件控制标识

2. 测量设备管理标识

3. 顾客物品标识

十、保存工作记录(2类)

1.质量记录(12种)

1)人员培训

4)管理评审纪要

7)采购服务和供应评定

9)纠正措施

11)不合格控制

2.技术记录(12种)

1)环境条件监控2)

4)证书报告及副本

7)比对验证

9)建标技术报告

11)抽样记录

2)合同评审3)内部审核报告 5)分包评审资料6)文件控制登记 8)申诉受理、处理记录 10)预防措施 12)顾客物品处理 设备运行3)检定原始记录 5)稳定性考核6)期间核查 8)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10)校准测量能力评定 12)校准/检测分包记录

2计量行政部门交办工作与任务完成情况

针对1069中4.2.2法律责任要求,考察技术机构完成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完成情况,技术机构接受计量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与管理的程度。

要求相应计量管理部门参加考评,由组长了解情况,计量管理部门要写出任务完成情况评价。

① 对企业和基层检定人员培训

② 参加计量认证评审

③ 参加计量合格确认评审

④ 参与配合计量执法

⑤ 强检计量器具备案及实施

⑥ 计量协、学会活动参与

⑦ 开展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监督

⑧ 仲裁检定的执行

⑨ 计量技术规范起草

⑩ 为企业提供计量技术服务、器具选择、测量手段改造、企业标准起草、产品检测、人员培训、评审咨询。

⑪ 授权强制检定任务(或非强制检定)执行情况。

⑫ 收费标准执行情况。

在考核前要提交的材料

1.最新修订的质量手册3份

2.最新修订的程序文件3份

3.经确认的项目表1069附录G、H。编号、内容要与附录B的编号、内容一致。(在表格的最右边加备注一栏)

4.检定/校准项目表附录B1B2内容填写全。(考核记录括号内的内容要加上)

5.准备所有开展检定/校准项目的被检定仪器。

6.所有表格提供一份电子副本。

法定计量单位 篇3

法定计量单位是国家强制推行的标准,我们一定要遵照执行。下面是目前科技期刊中较常出现的旧制单位,希望作者不要再用(括号内是法定计量单位)。血铅(铁、砷):μg/dl(μmol/L);血钾:mEq/L(mmol/L);肌酐:mg/dl(μmol/L);尿素氮:mg/dl(mmol/L);尿素:Mg/d(mmol/L);尿铅:mg/L(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IU/L〔mmol/(S.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IU/L〔mmol.S-1.L-1)〕。转速:rpm(r/min);能量(功、热):cal(J);放射性活度:Ci(Bq);剂量当量:rem(Sv);照射量:R(c/kg);吸收剂量:rad(Gy);磁通量密度:Gs(T)。埃:A-(nm);秒:sec(s);小时:hr(h);天:day(d);周:w.wt(周);月:m(月);年:y.yr(a)。

法定计量单位 篇4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如何做好管理评审以及在实施管理评审过程中需要克服的的问题。

关键词: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管理评审

问题的提出:笔者参加了我省一些市、县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考核,发现很多机构负责人在实施管理评审过程中,管理评审目的不明确,不知道如何实施管理评审。有的虽然开展了管理评审,但非常简单,管理评审输入和输出的信息量严重不足,起不到质量改进的作用,达不到管理评审的目的。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就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如何做好管理评审,以及管理评审中需要克服的问题,谈几点体会。

一、明确管理评审目的

管理评审是机构负责人的一项重要职责,管理评审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适宜性是指机构在客观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如法律、法规的变化、新技术的出现,特别是顾客要求和期望的变化情况下,管理体系及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是否持续保持适宜。

充分性是指在内外环境变化的情况下,机构新确定的过程或子过程是否存在不足,资源的配制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是否不足等方面的不充分。

有效性是指对预定的目标的度量,用实现目标的程度来判断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管理评审主要解决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在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情况下是否仍然适宜;管理体系的运行是否协调;组织机构职责分配是否合理;程序文件是否充分、适宜、有效;过程是否受控;资源配臵是否满足要求等问题。

管理评审的结果是管理体系和过程的改进,管理评审可能导致: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的变化;质量目标、质量承诺的完善,管理体系文件的变更;组织结构 1 的调整,职责分工的改变;人力资源的优化、调整;设备设施的更新或增加;为新的和现有的员工提供培训;参与能力验证等等。

二、按预定的计划和程序实施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通常以会议的形式进行,由机构负责人主持,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管理评审是机构负责人直接把握的一项管理活动,它的各项活动体现了一个机构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理念。实施管理评审应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1、会议目的要明确。主持人一定要按计划的内容和评审程序进行评审,并就有关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效性进行评价。

2、输入要完整。作为管理评审输入的信息,其内容包括:(1)政策、法律、法规和程序的适宜性(一般由质量负责人提供);(2)管理和监督人员报告(根据日常质量监督结果制定,由质量监督员提供);(3)内审报告(根据内审结果制定,一般由质量负责人提供);(4)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一般由质量负责人提供);(5)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例如:上级机构对本组织进行的复查考核评价等信息);(6)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结果(一般由技术负责人提供);(7)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一般由业务部门负责人提供);(8)顾客的反馈(一般用征求意见函的方式征求顾客意见及对顾客日常意见的记录);(9)投诉(一般由质量负责人根据顾客投诉处理情况提供);(10)改进的建议(一般由技术负责人提供);(11)可能影响体系的各种变更(包括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体系的变更,例如出现了新的检测技术、检测管理理论、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从而导致组织相应的体系变更。也包括组织自身的变化,例如检定、校准和检测项目的变化,组织结构等的变更而导致的体系的重大变更,一般由技术负责人提供)。

3、报告内容要全面。管理评审报告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方面的决定和措施。机构对现有体系及其过程的有效性提出改进的决 2 定和措施。例如,明确过程监控职责的界定,需要修改现有的质量目标、程序文件等。(2)与顾客要求有关的过程的改进决定和措施。包括顾客规定的要求(不仅是对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本身的,也包括对服务过程的要求),顾客虽然未明示,但是已知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坟,也包括法律法规的要求管理评审可能导致与上述三项要求有关的过程的改进。(3)资源需求的决定和措施。机构应针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考虑自身资源的适宜性、充分性,以及改进所引起的资源需求。例如:测量设备的计量性能不能满足检定、校准或检测过程的要求;测量的环境条件不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使用新的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的人员需要进行技术培训等。

4、改进要跟踪验证。管理评审会议结束后要形成管理评审报告(决议),明确管理评审中提出的问题以及针对该问题采取的对策和措施,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负责对管理评审提出的问题及整改要求进行整改。质量主管部门对整改结果进行跟踪验证,验证结束后形成验证报告,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获得改进措施是否切实有效的结论。

三、管理评审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问题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在实施管理评审过程中要防止出现以下问题。

1、接受上级考核的动机不端正,为了应付考评组的检查才进行管理评审。有的机构在管理评审输入信息和管理评审报告中,大部分是自我肯定和赞扬,从表述的角度、口气和内容看,不像是机构自己用的,而是给考评组看的。有的机构怕暴露管理体系运行的不足,影响考评组的评审意见,因此,对管理评审的输入信息、管理评审会议记录和评审报告等文件字斟句酌,生怕暴露问题,甚至建立两本“帐”,提交给考评组看的信息资料深度不够,但从其他方面的资源和信息看,有评审还是有一定的深度。

2、管理评审会议成了机构负责人的“一言堂”,与会人员只提成绩,而不表达真实想法和指出存在或潜在的问题。

3、管理评审的自我纠错、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功能未能得到发挥,导致机构负责人感受不到管理评审带来的任何好处,使管理评审成为“包袱”。

4、未对质量目标进行评价,对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判断缺乏充分的依据。

5、管理评审不是由具有决策权的机构负责人主持,导致管理评审过程难以深入,提出的问题也不能得到解决,做出决策得不到贯彻执行。

6、评审的时机选择不当。大多数机构一年安排一次管理评审,通常选择在机构接受监督评审前进行。由于一般机构年终才统计和汇总各种数据,使管理评审得不到全面的信息。有些机构,在发生质量事故或组织结构进行重大调整时,也没有及时进行管理评审。

7、管理评审的输入不够充分和全面。有的参与评审的部门不全;有的部门未按要求提供相应的管理评审材料和充分的信息;有些部门虽然提供了材料,但内容不全面,对本部门的质量工作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有的管理评审材料内容空洞,缺少必要的量化数据。还有不少机构的管理评审材料中甚至没有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关信息。

8、输入的内审信息不全面。由于管理评审一般安排在内部管理体系审核(内审)完成后进行,有些机构就错误地把管理评审看做是对内审结果的确认,输入的内审信息只有不合格项的数量、分布情况和内审报告的结论,而没有内审的纠正措施、预防措施计划和实施情况等相关信息。

9、未输入外部管理体系审核(外审)的结果。外审往往具有一定深度,而且客观、公正,有助于机构发现深层次的问题。由于在管理评审中没有对外审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评审的效果。

法定计量单位 篇5

1 量使用中常见的错误

量是指可以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表征现象、物体或物质属性的物理量, 不包括日常生活中能通过计数得出多少的计数量[1]。每个量都有名称和符号, 名称用中文表示, 符号用字母表示。国家标准 (GB3100~GB 3102.13) 列出了我国常用的标准量及单位, 并且规范了使用规则, 但论文中还是经常出现错误或非规范性的用法。

1.1 没有掌握量的名称、符号及表示规则

根据量和符号的使用原则, 量的符号用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表示, 不论大、小写, 一律用斜体, 如质量m, 体积V, 浓度c等, p H是唯一的例外, 用正体。常见错误是不能正确的使用量的符号, 符号大小写不正确, 书写不用斜体, 而用正体等。如质量用m, 而m是长度单位的符号;浓度用C, 体积用v等。此外, 还有作者经常使用已经废弃的旧名称, 如使用“重量”表示质量, 用“比重”表示密度等。

1.2 在图表中未采用“量/单位”形式

根据量、数值和单位的关系, 数值=量/单位。在随机阅读的25种农业期刊中, 还有5种期刊表格使用如“测试时间 (h) 、样品质量 (kg) 、HCl浓度 (mol/L) ”等传统的括号表示法, 正确的表示应为“测试时间t/h、, 样品质量m/kg、c (HCl) / (mol·L-1) ”。

1.3 不能正确使用量方程式

科学技术中一般使用2种方程式, 量方程式和数值方程式。因量方程式与选用的单位无关而被优先采用 (GB 3101-93) 。在量方程式中, 各量的符号代表量值 (数值×单位) , 而不仅是代表数值。按国家标准规定, 在量方程式中, 不允许包含或暗含特定单位, 同时, 量方程式不应以量的描述性术语或名称的形式出现, 但在论文中经常出现用量的名称表达量方程式, 而且在量上注明单位。如:

在公式中的质量应用“m”表示, 不能用量的名称“质量”表示。水分应用质量分数w表示, 不能用“水分”表示, 量上也不应注明单位g。正确的表达是:

式中:

w—样品中水分的含量;

m1———烘干后样品质量;

m2———样品质量。

2 单位应用中常见问题

2.1 不了解量和单位的表示法

量用数值乘以单位来表示, 数值在前, 单位符号应当置于量的整个数值之后, 且在其间留一空隙 (GB 3100-93, GB 3101-93) , 唯一例外的是平面角的单位度、分和秒, 数值和单位间不留空隙, 如“甘蔗总产量100 t”, 不应写成“甘蔗总产量100t”。同时, 如果所表示的量为量的和或差, 则应当加圆括号将数值组合, 置共同的单位符号于全部数值之后或写成各个量的和或差, 如试验温度范围不应写成了“36.0±1.0℃”, 正确的应为“36.0℃±1.0℃或 (36.0±1.0) ℃”。

2.2 不能正确地使用单位符号

来稿中, 有作者将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mol”写成M;将体积单位符号“L”写成“1”, “m L”写成“ml”, 在我国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的单位中规定, 升的符号中, 小写字母“1”为备用符号, 因此, 建议使用“L”。此外, 还有部分作者仍然使用废除的面积单位“亩”, 用ppm、ppb来表示稀溶液的浓度或含量。ppm, ppb既不是计量单位, 也不是数学符号, 仅是一些英文词组的缩写, 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含义, 因此ISO 31-1:1991中明确规定不再使用这些缩写。应根据实际含义将ppm、ppb分别改成mg/kg和μg/kg或mg/L和μg/L[2]。这类问题仅在作者来稿中发现, 大多来自基层, 而在期刊文献中没有出现, 说明期刊编辑部进行了很好的编辑把关。

2.3 不能正确地使用SI词头

根据规则, 组合单位的倍数单位一般只用1个SI词头, 并尽量用于组合单位的第1个单位, 分子、分母一般不同时使用词头。通过乘或除构成的组合单位, 词头一般用在分子的第1个单位之前, 分母不用, 质量单位kg除外。因此, 质量浓度单位宜用mg/L, 不宜用mg/m L。而在文献中经常出现μg/m L的用法, 应规范。

2.4 对单位进行修饰

如某刊有篇关于PCR检测方法的文献写道“PCR反应体系 (20μL) :DNA模板1μL, 10μmol/L的引物各1μL, 20%PVP (W/V) 1μL, 2%BSA (W/V) 1μL, 2×PCR Mix 10μL, 无菌水5μL。”。这种表示法错误在于把“%”作为单位使用, 并且在单位上又加上了信息“ (W/V) ”, 对单位进行了修饰。根据文中含义, “ (W/V) ”想要表达该浓度为质量浓度, 因此正确的表示方法应为“PCR反应体系 (20μL) :DNA模板1μL, 10μmol/L的引物各1μL, 200 g/L的PVP溶液1μL, 20 g/L的BSA溶液1μL, 2×PCR Mix 10μL, 无菌水5μL。”

3 关于弃用市制单位“亩”的处理

市制单位“亩”目前依然在农业领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是有历史缘由的。我国现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 那时田地分配计量使用“亩”作为单位, 田地分配之后以家庭为承包单位基本从未变动, 致使农民对于土地面积的概念依然停留在当年分配时使用的“亩”。同时, 作为农业行业主要构成群体的农民, 接受教育的程度偏低, 加上农业行业标准化程度偏低, 法定计量单位的应用没能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 广大农户并不了解相关的规定, 因此“亩产量”、“亩用量”依然盛行不足为奇。而广大科研工作者作为农业行业的技术引导者, 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 本应是法定计量单位的积极推行者, 但出于习惯或迫于技术推广的需要, 必须以广大农民能接受的形式进行宣传, 因此, 现实中也经常性地使用“亩”作为计量单位。农业科技论文作为农业科研经营活动的记录, 难免也就会经常出现以“亩”作为单位的测量结果。对于这样的结果, 出于规范化的要求, 作者或编辑部会进行相应的换算, 一般折算成平方米 (m2) 或公顷 (hm2) , 于是在农业科技论文中经常出现“单产6t/667 m2”、“施肥量20 kg/667 m2”这样的表述。

对于“亩”的处理, 笔者认为, 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或换算。首先, 对于没有实际计量意义, 仅作为描述性的“亩”字, 或通过换算无法保持数据完整性的, 建议保留原样, 可在文中给出与法定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如“万亩吨粮田”“百亩示范基地”等, 如果进行简单直接的换算, 反而让人费解, 如“随着云南6.67×105hm2生物柴油小桐子原料基地的建设, 如何科学合理的解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 这是生物柴油小桐子产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难题”, 此处“6.67×105hm2”并非具体的测量值, 而是一个大概的数值。有的期刊做法值得借鉴, 如“发生面积分别为9.8亿亩次 (亩为非法定计量单位, 为保留数字的完整性和方便读者阅读, 本文暂时保留使用该单位, 1亩=667 m2) ” (植物保护, 2014年40卷第2期第1页) , 这样的处理, 既保留了数据的完整性, 便于特定读者的阅读, 又能让读者明了与法定计量单位的关系, 毕竟标准的推行, 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次, 在实际生产试验中, 大多以“m2”计量面积的, 只是有很多作者最后又将试验结果换算成“亩” (667 m2) 的产量或用量, 对于这类原本可直接使用平方米 (m2) 或公顷 (hm2) 表述的结果或可完整换算的结果, 应直接以平方米 (m2) 或公顷 (hm2) 进行计量表述, 而不是使用“kg/667 m2”这样不规范的组合单位。

4 结语

国家标准的学习和贯彻是件长期工作, 从农业科技论文中“量和单位”的标准化可以看出农业行业的标准化程度还很低, “量和单位”的标准化有待多方共同努力进行宣传与贯彻执行。决策层在进行政策指导及规划时, 自身首先要执行国家标准, 不制定诸如“建立万亩吨粮田”这样的考核指标, 尽快完善农业行业的标准体系;科研工作者在进行项目设计和课题研究时, 务必要按标准要求进行, 撰写论文时, 也要执行国家标准, 尤其是在进行技术指导和推广时, 要使用合法的量和单位, 尽快引导农民完成习惯性使用非法单位向法定计量单位的过渡;而作为农业科技期刊的编辑人员, 更要认真学习有关“量和单位”的国家标准, 把好科技论文规范化的最后一关, 才能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 有力推进“量和单位”的标准化。

摘要:从一个编辑人员角度, 通过随机查阅与农业相关的25种期刊2014年刊登的文献, 结合日常审稿经历, 总结出农业科技论文“量和单位”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对农业领域仍大量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亩”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指出在农业行业目前标准化程度仍偏低, 有必要对法定计量单位等国家标准进行宣传和贯彻。

关键词:计量单位,标准化,农业,论文

参考文献

[1]朱兴红.科技论文中量和单位的正确使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29 (3) :91-94.

法定计量单位 篇6

1 实现法定计量机构的明确定位, 明确发展优势

从《计量法》中与法定计量机构相关的条文来说, 法定计量机构应当是政府实施行政执法过程中的技术支持机构, 主要的任务是实施强制检定以及进行市场监督, 扮演的角色更偏向于公益性。法定计量机构是计量量值传递体系的具体实施者, 也是政府依法实施行政许可的辅助者,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法定计量机构应当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中的一种, 并且应当享受政府的全额拨款服务, 在这样的定位设定下, 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明确法定计量机构的公正性和公益性, 进一步保证法定计量机构在进行强制检定以及市场监督中保持中立的地位, 注重从事公益性的计量检定项目;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法定计量机构在市场化背景下的发展, 明确自身的发展优势是政府的全力支持, 法定计量机构才能够有更大的资本在市场环境中存在和发展, 不必在市场以及政府事业单位中徘徊不定, 导致法定计量单位质量参差不齐, 发展环境恶劣。只有正确清晰地明确法定计量机构的地位, 才能够更优质地完成量值传递以及计量检定等工作, 同时, 政府也应当尽力实现计量行政部门对计量资源的整合, 推动法定计量机构与市场化的接轨, 在财政支出上实现双线支出, 注重法定计量机构的社会效益。

2 推动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模式的发展与变革, 规划发展方向

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 尽管政府对于法定计量机构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但是应当在对企业实现有效管理和指导下给予企业自主发展的权利和空间, 不仅能够帮助法定计量机构在市场化环境下寻找到合适的发展模式, 还能够在机构发展的背后进行事业单位在市场化环境中的转型探索。现行的法定计量机构一方面履行着法定任务, 另一方面又对企业提供服务, 帮助企业进行计量设备检测, 实际上这一运作模式揭示了法定计量机构发展中两个重点发展方向, 首先, 法定计量机构应当有部分进行政府法定任务的执行和完成, 而另一部分应当致力于探索与市场之间的接轨, 探索应当如何将法定计量机构带入社会。法定计量机构是政府进行法定任务的技术支持者, 因此政府在进行对法定计量机构支持的过程中应当按照本地区经济、市场以及各项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从而进行机构设置数量、规模、人员和经费的安排。除此之外, 政府应当关注法定计量机构的监管, 在发展中逐步建立监督管理的制度, 通过对计量资源的整合和调整提高检定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业务水平, 另一方面可以节约资金, 减少不必要的财政开支, 致力于投资新项目的发展。

3 结语

总之, 法定计量机构作为国家事业单位中的一种, 我们既要保证法制计量和服务社会的实施, 同时也要帮助法定计量机构适应市场化格局, 促进有效的市场竞争格局形成, 在市场竞争中推动计量事业不断规范化高效化。相信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计量行业必然会出现法制计量和工业计量的区分, 法定技术机构将会逐渐地实现分化。总而言之, 如何能够推动现行经济朝向科学持续协调的方向发展, 缓和国家事业单位以及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所要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需要我们充分着眼于国民经济发展形势, 社会结构转变以及未来经济发展趋向。

参考文献

[1]JJF 1069-2007.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S].2007

[2]孙书生.在融合的基础上创新——基层计量技术机构开展研究型活动的探讨[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4 (01)

法定计量单位 篇7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是为了加强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管理, 确保其依法提供准确可靠的计量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2001年1月21日颁布的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第15号《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规章的规定制定的。

随着计量监督范围的扩大,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承担了用能产品能效标识检测、商品包装计量检验等一些新的为计量监督提供技术保障的工作。而JJF1069-2007中没有包含这两方面的考核内容。随着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工作的加强, 对型式评价项目考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必须对JJF1069-2007进行修订。

一、适用范围

规定了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取得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授权进行量值传递、量值溯源、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商品量及商品包装计量检验和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等任务所必须满足的要求, 以及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的程序和对考核结果评价的方法。

适用于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考核和监督检查, 并适用于对申请承担计量检定、校准、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商品量及商品包装计量检验和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等工作任务的其他计量技术机构的授权考核和监督检查。

适用于机构建立和运行管理体系, 但并不要求机构按本规范的结构更改其管理体系的结构或文件。机构的管理体系文件的组成应适合于其特有的活动方式。

当一个机构不从事计量校准、型式评价、商品量及商品包装计量检验或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等工作时, 可以对要求进行裁剪, 但裁剪仅限于本规范第7章中那些不影响机构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服务能力或责任的条款。

二、与JJF1069-2007版相比, 主要区别如下:

1. 增加了对用能产品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

增加《考核项目表B5—用能产品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项目》, 并增加附录M《经确认的用能产品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项目表》;

2. 细化了有关型式评价项目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

3. 将商品量由检测项目调整为检验项目并增加了商品包装计量检验的有关内容;

4. 规定了计量检定、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商品量及商

品包装监督检验以及用能产品能源效率标识检测等法定任务一律不得分包;

5. 在基本要求中增加了业务管理信息化和具有检定、

校准和检测设备更新、改造和维持业务工作正常运作的经费保障能力要求;

6. 根据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GB

T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 T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和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等有关计量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 对有关内容的表述进行了修订。

7. 根据近年来在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实践中积累的经验, 对考核方法进行了必要的改进。

三、与ISO/IEC17025的比较

ISO17025是实验室认可服务的国际标准, 目前最新版本是2005年5月发布的, 全称是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其实质是实验室检验/校准质量风险的控制要求。按照控制要求严格持久地执行, 实验室的检验/校准质量就能得到保证, 从而达到提高实验室社会信任度的目的。

规范是在ISO/IEC 17025:2005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的基础上, 针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具体情况制定的, 内容上覆盖了校准和检测实验室的全部要求。同时两者又是有区别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性质不同, 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后将替代GB T15481-2000国家推荐性标准, 由实验室自愿采用;

而规范属于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必须执行。

2. 适应对象不同, 标准适用于所有校准和检测实验

室, 而规范是针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这一特定的对象制定的, 因此在性质、适用范围、评价程序和评价结果上与标准有所区别。

3. 要求内容不同, 标准是通用的基本要求, 不包括实

验室应符合的法制和安全要求, 其重点是实验室检测和校准能力的基本要求;而规范包括了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对计量检定机构的法制要求, 其重点不仅是能力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要求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能够通过有效的过程管理, 持续地提供准确可靠的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

4. 结构不同, 标准中有关管理的要求虽然是按照

ISO9000-2000版本的要求制定的, 但是其结构仍然是按要素的形式展开的;规范中的管理要求是按照ISO9000-2000版本的要求制定, 并全面采用了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其结构是按照过程模式展开, 并在具体内容上作了调整和补充。

5. 评价程序不同, 按标准进行的实验室认可时, 技术要求的审核与管理要求的审核是同步进行的;

而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考核, 是在机构的计量检定人员和计量标准器通过考核取得相应的资格的前提下, 进行的考核。

6. 评价的结果不同, 按标准进行的实验室认可其结果是对实验室校准和检测能力的认可;

而按规范进行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考核其结果是对其所承担的任务的授权。

摘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是为了加强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管理, 确保其依法提供准确可靠的计量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 依法制定的。随着计量监督范围的扩大, 2007版已不能覆盖实际工作, 新修订的2012版涵盖了用能产品能效标识检测、商品包装计量检验等一些新的为计量监督提供技术保障的依据, 探讨新版考核规范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首先简述了考核规范修订的原因, 分析新版考核规范适用范围, 提出2012版考核规范新增内容, 与《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观点。

关键词:考核规范,修订,理解

参考文献

[1]《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JJF1069-2012

[2]《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SO/IEC17025:2005

法定计量单位 篇8

关键词: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军工企业事业单位

计量检定机构通常分为法定机构和内部机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组织建立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是依法设置并承担量值传递和计量监督管理, 军工企业事业单位内部设置的计量检定机构经过当地人民政府国防科技工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考核获取合格证书后, 是否属于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以及能否有权力对本单位所使用的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计量器具进行检定, 笔者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与计量工作的同仁们共同进行探讨。

1 军工企业事业单位内部计量检定机构的性质

我国计量器具的量传体系沿用的是逐级传递的方式, 即由国家计量基准传递到省计量标准, 再传递到地市、县级计量标准。承担这些量值传递的机构是由政府依法设置的机构来执行的。企业事业单位由于工作需要建立计量检定机构, 其所使用的计量标准需要由市、县级计量标准进行传递, 但其机构的性质只是一个内部检定机构, 不属于法定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八条给出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定义, 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依法设置的计量检定机构, 为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属于社会公益性的单位, 其职责除了建立地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组织量值传递及保障单位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 还具有为计量行政执法承担着执行强制检定、计量监督检查等法定计量任务。国家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监督管理比企业事业单位的计量检定机构要严格, 实行的是计量标准考核和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两种考核制度。对于军工企业事业单位, 按照《国防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 其内部设置的计量检定机构属于三级国防计量技术机构, 这种计量检定机构建立的计量标准, 是由由当地人民政府国防科技工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JJFl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进行考核并颁发计量标准证书, 同时需要对机构的计量体系进行审查认可并颁发证书后, 方可承担相应的计量检定和计量校准, 其检定业务范围限制在本单位内部, 不能对社会提供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 不能对本单位以外的计量器具进行检定。因此不具有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性质, 也就不属于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2 军工企业事业单位内部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工作的范围

军工企业事业单位由于经营及对外经济交往, 需要配备和使用贸易结算方面的计量器具, 如测量出售物品重量所用的磅秤类计量器具, 科研生产过程也配备和使用有安全防护与环境监测方面的计量器具, 如锅炉或压力容器的压力检测表、噪声监测仪等。对这些过程所使用的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 尽管单位设置有相应的内部计量检定机构, 但未对其开展自行检定工作, 往往采取送当地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所设置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周期检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十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计量检定机构, 或者授权其他单位的计量检定机构, 执行强制检定和其他检定、测试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三十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 采取以下形式授权其他单位的计量检定机构和技术机构, 在规定的范围内执行强制检定和其他检定、测试任务。”其中第 (三) 款即:“授权某一部门或某一单位的计量检定机构, 对其内部使用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执行强制检定。”另一方面, 从计量标准器建标申请书中所申报的计量标准器具量值传递/溯源图中已标示了计量标准器具传递关系和范围, 其所传递的下一级工作用计量器具中, 实际包含有本单位属于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据此认为, 企业事业单位内部设置的计量检定机构经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和计量认可, 除开展检定所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必须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执行强制检定外, 对于使用有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的, 凡是具备了自行检定条件的, 也可以向当地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经考核、授权后, 自行执行强制检定任务。

可以在计量标准考核申请书中所申请的检定范围内, 对本单位内部的工作计量器具开展检定工作。

军工企业事业单位生产民品的, 按照《国防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第九条第二款规定执行, 即:“军工产品研制、试验、生产、使用部门和单位生产民品的, 其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和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 根据有利生产、方便管理的原则, 可由国防计量技术机构执行强制检定, 也可按经济合理, 就地就近的原则送当地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执行强制检定。”按规定, 军工企业事业单位内部设置的计量检定机构不能对用于民品生产的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施强制检定。S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Z].

[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Z].

上一篇:保护设置下一篇:数据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