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制度研究

2024-07-23

存款准备金制度研究(共12篇)

存款准备金制度研究 篇1

摘要:央行传统调控经济的三大法宝包括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从政策效果看, 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作用最为显著。而在中国目前经济环境中, 频繁上调的存款准备金率却已失去巨斧的显著威力。央行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正在不断缩减央行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 因此应避免货币政策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过度依赖。如今我国金融体系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加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 因此应在存款准备金率之外, 寻找更有效的调控工具。本文先介绍了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特点, 然后阐述了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危害, 最后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制度,货币政策,操作指标

1 引 言

法定准备金作为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其变动不仅会直接减少基础货币的供给, 还会影响货币乘数, 进而引起货币供给的变动。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降低支持既定规模的基础货币的存款数量, 导致货币供给收缩;会增加银行对准备金的需求, 提高银行间拆借利率。在美国, 美联储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就通过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货币供给和利率。但由于其对货币供给和利率的影响太大以至于美联储几乎没有利用这一工具。而我国却频频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 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 具有调整频率高、累积调幅大的特点。从2003年9月开始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至2010年6月, 已经累计提高27次, 提高幅度高达11个百分点, 其水平目前已达17%。

2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

2.1 发达国家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建立的存款准备金制度, 是商业银行清偿力的保证, 即保障客户存款的安全。但是, 随着中央银行开始扮演“最后贷款人”这一角色, 法定准备金用于防止银行破产和金融危机的作用就逐渐降低。随着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技术的日益完善, 其中央银行逐渐转向以利率为操作目标, 在利用市场作用的机制下, 更多的是使用公开市场操作而不是存款准备金制度来调节货币供给, 法定准备金保障银行清偿力的功能大大减弱, 甚至有些国家规定银行准备金率可以为0。

2.2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历史沿革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刚建立, 存款准备金制度并不作为货币政策工具, 而是为银行平衡信贷收支集中资金, 使中央银行能够掌握一定数量的资金来源, 以便于扩大再贷款规模和进行信贷结构调整, 即为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大型建设项目融资, 因此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较高。这时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更像是财政政策工具, 而不是货币政策工具。第二阶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商业银行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以及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 存款准备金制度也进行了多次改革, 存款准备金制度逐步成为了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在这个时期, 由于我国长期经常项目和资本账户 “双顺差”且实行结售汇制, 外汇占款使得货币数量大幅增长。为了控制货币增长的数量和规模, 似乎只有被动的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3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特点

3.1 对存款准备金付息

我国的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支付利息, 并且利率比较高。在1998年3月24日以前, 中央银行对法定准备金存款支付7.56%的利息;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后, 中央银行仍然对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支付5.22%的年利率。由于存款准备金相对于银行来说是没有风险的, 并且支付较高的利息, 可能会引发道德风险, 即在风险水平较高的时候, 银行宁可持有准备金也不发放贷款, 从而导致信贷规模降低, 不利于经济的发展。而西方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不对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的一种机会成本, 这也是发达国家存款准备金率低的一个原因。

3.2 存款准备金率水平非常高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在2010年5月10日时高达17%。而美国, 在1990年12月, 联邦储备体系取消了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1992年4月, 又将支票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下调到10%。美国的存款机构只要保证充足的库存现金, 就能满足法定准备金的要求。有些国家, 如加拿大和新西兰则将准备金率降为0;许多国家, 则已经取消了准备金制度, 如比利时、英国、瑞士、丹麦和瑞典。

3.3 独特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我国从2004 年4 月25 日起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主要内容是, 不同的金融机构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由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决定。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越低、不良贷款比率越高, 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就越高;反之, 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就越低。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目的在于制约资本充足率低、资产质量不高的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国外也存在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但其内容与我国的大为不同, 即不同的存款类型, 不同规模的存款机构, 实行不同的存款准备金率。例如, 流动性较高的存款缴纳较高的存款准备金, 流动性较低的存款如一年期以上的定期存款则缴纳较少或不缴纳存款准备金。

4 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危害

4.1 降低经济的稳定性

众所周知, 只有在一个稳定的宏观条件下, 经济活动才能有效的开展。首先, 波动的宏观经济环境将增加微观主体所承担的风险, 从而减少人们的经济活动, 降低了经济的活跃性。其次, 由于增加了经济的不确定性, 使得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时要花更多的成本用来收集信息, 降低了经济的运行效率。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调整, 将影响我国经济的稳定性。由于经济主体无法预知央行的下一步行动, 最终将影响他们的经济活动。例如, 银行想贷一笔款, 又担心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使其流动性出现问题, 导致一些生产性的贷款无法发放, 不利于经济的发展。若流失这个客户的成本太高, 银行或许会铤而走险, 最终导致流动性危机。或者银行花费大量成本用于收集信息, 来判断央行的未来政策, 造成资源浪费, 而这些成本将部分或全部转嫁给借款者, 引起经济效率降低和社会福利下降。

4.2 影响银行的流动性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商业银行可用资金比率减少, 其流动性供给无疑受到直接影响, 这往往需要通过调整资产结构来满足流动性需求。而且由于存款准备金率是对所有的商业银行都产生效力的, 这时银行也很难从同业拆借市场获取资金, 即负债管理难有成效, 若这时银行向央行申请再贷款, 将减弱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效果。若银行通过金融工具向社会大众筹集资金充当准备金, 使没有派生能力的资金转化为具有多倍扩张能力的银行准备金, 同样冲销了原有的政策效果。

中央银行面临着两难的处境, 为控制货币的增长速度, 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但其引起的利率增加和银行的流动性问题将严重危害我国经济的发展。

4.3 频繁操作可能使政策的效力减弱

法定准备金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媒介, 具有强制性, 其水平越低, 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反应越灵敏、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作用则越强。例如, 在存款准备金率为1%时, 提高1%的存款准备金率, 其幅度为100%。当存款准备金率为15%时再提高1%, 其幅度只有6.67%。提高存款准备金相同的幅度, 当存款准备金率低时, 其对银行的影响程度远大于其存款准备金率高的情况。

4.4 可能导致“寻租”

由于我国特殊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其评价标准是金融机构而不是金融资产, 这会激励资本充足率低、不良贷款比率高的存款机构进行“寻租”活动, 以降低其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

5 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几点建议

5.1 注重资本充足率监管的货币政策效应

资本充足率监管不仅可以对信贷总量进行调控, 也可以调整银行信贷资产结构。从总量上看, 在商业银行的资本总额一定的情况下, 资本充足比率监管确定了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的上限, 也就控制了信贷规模的总量;从结构上来看, 在银行资本总额一定的情况下, 为了保证一定的资产数量和符合标准的资本充足率, 商业银行将通过调整资产结构, 比如, 减少风险较高资产的比例, 增加风险较低的资产的比例。监管当局可通过对银行的不同资产规定不同的风险权重来实现信贷的规模和结构的调整, 使得信贷的规模和结构产生符合监管当局期望的变化。在调整过程中, 国民经济不同部门的资金可得性将发生变化, 进而影响货币的供给。

5.2 改变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

我国一直把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 会产生以下问题:经济和出口增长引起货币供给量上升, 为了抑制其上升, 中央银行提高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导致准备金需求增加, 进而会使利率增加, 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因此我国可以考虑以利率作为操作指标。

货币供应量并不会直接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成本和效益, 而利率则可以发挥这个作用。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经济主体越来越关注其自身的持币成本并进行资产管理,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 当利率高时央行并不能轻易地增加货币的供给量, 导致货币政策的无效。操作指标的选取, 最终要看其产生的效应怎样传导、传导给谁, 在市场化不断深化的今天, 利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以利率作为操作指标条件已比较成熟。

6 结 论

在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 存款准备金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水平在西方发达国家逐渐降低, 在作用越来越小的情况下, 我国应该改变当前频繁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项货币政策工具的状况, 以适应经济形势和经济理论的发展, 才能使我国的货币政策更好的发挥作用, 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倩.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经济体制改革, 2001 (3) .

[2]侯广庆.美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启示[J].经济体制改革, 2001 (1) .

[3]戴根有.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实践和经验[J].金融研究, 2003 (1) .

[4]陈浩.货币供给性质的重新认识[J].金融研究, 2004 (3) .

[5]王兰芳.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南开经济研究, 2007 (2) .

[6]徐忠.开放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 (6) .

存款准备金制度研究 篇2

摘要

金融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金融体系的稳定既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又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安全与金融主权。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的通行做法便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在维护存款人利益、稳定金融秩序等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存款保险制度与金融监管当局的审慎监管和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功能共同构成三大金融安全网,维护着金融安全体系的稳定。而当前的商业银行监管中,存款保险制度已经同中央银行及其他专门的银行业监管机构共同维护起银行以及金融业的稳定。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金融改革不断深入,金融自由化加剧,经济和金融的不稳定性日渐突出,为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保护存款人利益,我国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存款保险制度。

今年11月30日,央行、国务院法制办就《存款保险条例(草案)》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期限30天。中国人民银行在其官网公布的关于《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的说明中称,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市场和公众对我国银行体系的信心,推动形成市场化的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建立维护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促进我国金融体系健康发展。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创新性的金融制度具有两面性,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该制度本身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为道德风险、逆向选择问题,这些消极作用如果没有相应的防范机制将会给金融经济带来严重的影响。本文结合我国的经济环境对存款保险制度的制度风险进行分析,并简要分析了《存款保险条例(草案)》涉及的各项问题。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 功能与问题 所处环境 存款保险条例

关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构建的研究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是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从实践运行情况看,金融发展始终沿着螺旋式道路前进,危机的幽灵始终与现代市场经济相伴而生、如影随形。在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今天,金融风险具有强烈的溢出效应,一国或地区爆发金融危机,往往会通过某种渠道向其它国家或地区传播,由此引发区域性甚至全球性金融危机,进而冲击实体经济和社会福利。近20年来,世界上先后有120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从上世纪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历史来看,银行倒闭的事件时有发生。1997年7月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许多金融机构破产倒闭,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经济发展秩序。尤其是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从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到亚洲与拉丁美洲的一些新兴国家,再到东欧与中欧经历过经济转轨的国家,都曾经历过这些问题。而肇始于2007年8月的美国次贷危机,迅速席卷欧盟、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蔓延到全世界,不仅导致了美国独立投行体制崩溃瓦解和世界诸多银行机构破产倒闭,还引发了全球性的流动性枯竭和信贷紧缩,造成全球性经济衰退。

但是,由于美国存款保险机构的及时介入,使挤兑行为并未在美国大规模爆发,从而没有引发更大的恐慌,维护了存款人利益,保障了金融稳定,防止了危机的进一步深化。由此可见,存款保险制度和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以及监管机构的审慎监管共同构成金融安全网。

构建并施行存款保险制度,已经受到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认同,并成为这些经济体用来保护存款者利益以及保证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存款保险制度最早诞生于1933年的美国。它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类机构作为投保人按受保存款的一定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即存款保险基金)。当有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财产清偿,直接或间接(通过其他指定金融机构)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障存款人利益,提振公众信心,稳定金融秩序。根据国际存款协会(IADI)公布的数据,迄今已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关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构建的研究

在中国国内,有关存款保险制度的研究和讨论由来已久。一方面,近年来,随着金融改革深入,尤其是利率市场化加速,银行体系的潜在风险开始不断增大,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迫切性也有所上升,构建存款保险制度能有效防范银行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正是对金融风险的应激式反应。而另一方面,从我国银行等存款类金融机构发展情况看,大型银行即使出现过问题,但借助于国家信用,经营情况始终较为稳定,但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经营不稳定现象频繁发生。如海南发展银行的挤兑、广东国际信托和中国农村发展信托投资公司的资不抵债和挤兑、浙江迅达城市信用社的挤兑、青海格尔木市信用社的支付危机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央行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影响了货币政策的稳定性,耗费了纳税人的支出,相当于由纳税人承担损失,而不是由具体事件责任人承担,具有不公正性。也正因为此,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由此成为了新时期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2014年11月30日,中国国务院发布了由人民银行起草的《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勾勒出了中国存保制度的大致轮廓。意味着,在酝酿21年之后,中国存款保险制度即将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不仅首次从制度上保障了绝大多数存款客户的利益,提振了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心,同时对存款人行为、商业银行经营均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1.2 选题意义

存款保险制度能有效防止银行风险,稳定金融体系。构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对完善我国金融体系有着重要作用,是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首先,构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两者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存款保险制度对于银行业改革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并且能消除不同金融机构之间在竞争中的不平等状态,促进金融业公平竞争。此外,金融体制改革是各部门体制改革的有机统一体,构建存款保险制度也是完善其他金融制度的需要。

其次,存款保险制度与审慎监管、最后贷款人制度共同构成了金融安全网,三者职能不同,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构建存款保险制度能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有效防止银行挤兑,防止银行业危机扩散,维护金融稳定。

最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能有效保护中小存款者的利益。改革开放以来,我

关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构建的研究

国金融业不断发展,金融产品也日渐丰富,但我国居民的主要投资方式仍是存款,这也构成了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的主要来源。存款保险制度可以对存款进行有效的保护,特别是载保障广大中小存款者的利益上有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保护中小存款者利益不仅关系到金融体系的稳定,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社会保障制度仍待完善,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存款往往是维持广大民众生活的基本保障。因此,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也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章 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与问题

2.1 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

2.1.1 维护存款人的利益

由于信息不对称,存款人不可能掌握足够的信息和具备良好的分析能力来选择业绩优良和安全可靠的金融机构,而由于高杠杆率与外部性以及银行风险的高传染性,及时存款人选择了业绩优良和安全可靠的金融机构,也不见得这样的金融机构不会在金融震荡中遭受严重的打击。由于竞争剧烈,银行业从业机构开始剧增,有时候银行为了暴利去投资高风险的业务,于是银行也开始面临倒闭破产的风险。银行一旦倒闭,将意味着存款人的存款能否收回将是一个大问题。因此,为数众多的小储户、小投资人在存款这种金融交易中属于弱势群体。存款保险制度恰好可以让存款人放心地将存款继续放入银行中,如此一来,即便是银行倒闭,存款保险机构也会对存款人的利益进行保护,在设定的限额内偿还存款人的存款。

2.1.2 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2014年3月24日下午,江苏射阳农村商业银行庆丰分理处遭遇上千群众挤兑,挤兑现象起源于一则该行要“倒闭”的谣言。在金融震荡中,当小储户、小投资人的权益没有存款保险制度的保护时,他们保护自己权益的行为就是“挤兑”。如果某几家金融机构的问题导致存款人的利益受损,影响到其他机构存款人的信心,就很容易发生挤兑风潮。这时,即使经营状况良好的金融机构,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也很难渡过难关,从而造成金融机构的连锁倒闭。存款保 4

关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构建的研究

险制度对存款人提供的保护,使得挤兑不会给广大存款人带来额外的利益,这就大大降低了挤兑和金融机构连锁倒闭的可能性,起到维护金融体系安全和稳定的作用。

2.1.3 促进银行间公平竞争

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能为中小银行创建一个更公平的竞争环境。实际上,每个国家国内银行根据其实力以及发展水平,其在国民以及政府眼中的地位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但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之后,存款人不用再担心存入银行的存款会损失,政府也不用再对国内的“大银行”施加特别保护,如此一来存款人也会为了追求高回报将存款存入中小银行,中小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能得以提升,在未来也能与“大银行”更公平地竞争。2.1.4 对银行实施监督

存款保险制度需要关注金融风险的问题,这意味着存款保险制度不再局限于建立一种事后的监管措施,通过建立事前的风险预测机制,对风险进行评估,来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这就需要用到存款保险制度的监管功能,赋予其对投保金融机构进行部分监管的职能,对投保机构平时投资运营的信息进行监测,并进行评估,建立与主要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合作机制。

2.2 存款保险制度的问题

对存款人来说,存款保险制度对其利益提供了保护,但由此降低了他们关心银行经营业绩和对银行业务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监督的积极性,甚至缺乏积极性将其存款从潜在破产的银行中取出。因此,这就使效率低,甚至自不抵债的银行能够继续吸收存款;对投保机构来说,存款保险对存款人的保护意味着存款人挤提威胁对存款货币银行可能施加的惩戒力量受到削弱。无“后顾之忧”之后的银行,更倾向于从事风险较高、利润较大的银行业务,如以较高利率吸收存款,从事风险较大的贷款等;对监管当局来说,存款保险制度还有延缓金融风险暴露的作用,容易被权力者利用,导致风险不断积累,由此加大了解决问题将要付出的代价。2.2.1 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影响

资本资产比率较低以及负债率偏高,致使银行业的经营具有内生不稳定性,加之银行体系潜在的挤兑效应及危机传染效应,使银行体系自身存在一定的脆弱性。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反对建

关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构建的研究

立存款保险的学者大都认为,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危机间的相关性实际上是正的,也就是说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银行体系脆弱性。第二,存款保险制度设立的保险限额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影响也比较大。有研究发现,保险限额设置的越高,相对的银行体系脆弱性也越大。2.2.2 内生的道德风险问题

道德风险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一种效用,指合同签订后,合约一方受自身利益最大化影响,不完全按照合同约定行为执行。存款保险制度内生的道德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银行业及监管机构会放松对银行经营风险的监管,因此,银行的经营风险及不稳定性会提高。第二,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有存款保险机构做后盾,银行机构在缺少监管的情况下,会追逐收益更高、风险更大的投资项目,从而使得经营风险加大,存款保险机构面临的给付压力也严重变大。2.2.3 内生的逆向选择问题

逆向选择也是存款保险制度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即如果存款保险制度不采用强制参与的模式,风险大的金融机构会更积极的参与进来,风险小的金融机构参与积极性会差一些。长此以往,最终只有风险大的金融机构参与存款保险制度,风险小的金融机构被驱逐出去,从而形成逆向选择的结果。

第三章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环境分析

构建存款保险制度需要很多的内外条件相配合,不仅需要有力的宏观经济条件,还需要稳定的银行体系和有效的金融监管,如不具备这些基本条件,则势必会影响存款保险制度的效果,甚至导致存款保险制度的失败,引发更大的金融不确定性。

3.1 我国的宏观经济金融环境

3.1.1 宏观经济高速发展,高储蓄率特征显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GDP增长率一直远高于世界的速度发展。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为中国及时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宏观经济条件。目前中国的经济周期正处在景气高峰阶段,是存款保险制度推行的良好时机。但是,虽 6

关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构建的研究

然中国整体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人均居民收入水平和增长速度却相对不足,与全球水平相比仍处在较低水平。

我国居民金融资产主要集中在存款上,居民储蓄又是我国银行业的主要负债,对居民储蓄存款进行有效的保护,可以极大地减轻银行倒闭的压力,为银行清理及重建创造条件。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居民家庭金融财产有限,收入较低,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储蓄存款是居民维持未来基本生活的保障:另一方面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居民经济收入提高的情况下,面临着投资渠道不多,另外传统的高储蓄思想,居民资产结构还是集中在存款。由此得出中国对于存款保险的迫切需求尤为重要。在存款人角度,储蓄一直是中国居民的首选金融投资方式;在银行角度,存款是商业银行正常运营的关键。存款对于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和对外开放全面扩大,银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如果没有存款保险制度,一旦面临银行破产倒闭,最大损害人必然是存款者。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则可以提高公众信心,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其资金安全。3.1.2 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同时,潜在风险依存

2003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开始了由传统国有企业形式向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转型,改革之后的国有商业银行不再是国家银行的象征而更具企业标志,公众对其信任度和支持度有可能随之减弱,有必要通过存款保险制度增强公众信心。

中国银行业竞争不足,中小银行机构风险较高,公司治理薄弱,业务创新能力差,财务风险存在普遍。不良贷款率较高,亏损银行机构所占比例较大,利润水平在世界排名靠后。收入来源主要集中于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收入比例较小。国有银行基于政府注资资本充足率大幅提高,但大部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标仍有困难。

我国城市信用社机构较多,但运营状态良好的比例较低。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时期,中国虽未发生系统性金融风暴,但也出现过个别信用社的挤兑**。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化、国际进程的加快,金融风险逐渐加大。要防范金融风险、稳定金融秩序,就应当防患于未然,在正常的金融机构与问题金融机构之间建立一道屏障,防止挤兑**向正常的金融机构蔓延,防止存款挤兑和系统性金融风险。

关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构建的研究

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在金融体系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若这些大银行出现问题,对于整个国家的金融发展都带来了危机。政府为了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所提供的隐性担保大大超出了所遭受的损害,因此保障了大型银行不会因为危机而遭受倒闭风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太大而不能倒”(Too Big to Fail)。然而政府的这种隐性担保和干预是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对于小银行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3.2 我国银行业监管格局

我国金融监管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从行业管理角度对金融行业整体进行监督管理,对于金融行业的经营和业务运行起到维护作用,保障其正常运转。此功能的实施主体为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中央银行的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制定以及实施货币政策、并且对于银行之间的资金往来进行监督,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发展。银监会更加倾向于监督职责,在金融机构的准入和运行当中的违法违章问题进行监督和管理;另一个方面就是从国有资产管理的角度对国有控股或国家参与投资的金融机构实施监督管理,通过加强对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财务监管,维护国家对金融机构的投资权益,防止金融机构发生经营风险,从而有效预防和消除国家财政风险。我国财政部作为政府的代表对国家参与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进行监督管理。制定统一的规则用来规范整个金融行业的财务行为准则,并依据管理制度约束监管金融机构的财务行为,确定金融机构国有资本的收益分配政策,参与审核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金融机构的改革方案。

3.3 我国金融法律制度环境

3.3.1 金融机构的破产能力

我国在2000年3月,由国务院发布了《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暂行条例》2002年6月由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制度指引》,2002年9月,又由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这些都是对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有益尝试,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由于金融机构的特殊性,对于破产的标准和条件比其他行业和机构更为苛刻。应用监管标准来严格要求金融机构的破产已经成为发展方向,如此既能体现出金融机构监管机构的专业特质,更可以严格把握金融机构破产要求,防范金融

关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构建的研究

行业的整体风险和危机。但是我国《企业破产法》并没有详细规定金融机构的破产程序,只是做了原则性标准要求,这样不但在客观上使得法院裁量权得到了扩张,更使得监管当局存在着面临即将发生的金融机构危机动作相对迟缓和宽容的问题,不利于对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及时地进行救助。3.3.2 其他相关配套法律

存款保险制度主要涉及三方主体,即存款者、存款机构和存款保险机构,存 款保险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财产保险制度,调整的是这三方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它的建立需要一般的财产保险法律制度为其提供可以以存款为保险对象的法律支撑。

中国银行业的产权法很不完善,虽然中国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法可依的,但单纯靠目前的《企业破产法》、《公司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还是远远不够的。我国的不良资产数量一直很高,比世界上的平均水平数目还超出不少,资本充足率不足,盈利能力低下,而建立健全产业法则可以有效防止国有银行资本流失,保证存款保险制度的成功建立。

第四章 关于《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的思考

4.1 核心内容

2014年11月30日,中国国务院发布了由人民银行起草的《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勾勒出了中国存保制度的大致轮廓,包括以下四点核心内容。

首先是参与机构范围。《意见稿》要求在我国境内设立的从事存款吸收业务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均需加入存款保险。

其次是有限保险,这也是国际实践的主流模式。有限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只对部分类型的存款账户提供保障,在《意见稿》中,金融同业存款以及其他一些特定存款不在保险范围;二是只对限额以下的账户提供全额保障,限额以上部分的偿付,主要来自清算财产。目前《意见稿》规定的偿付限额为50万人民币。

第三是存保制度的组织形式。目前采取了操作上更为易行,也更简单的存款 9

关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构建的研究

保险基金,而非常见的独立法人模式。

第四是保险费率的确定。《意见稿》提到,存保费率由基准费率和风险差别费率两部分组成构成,根据国际实践,风险差别费率将根据投保机构经营状况和风险大小而有所差异。尽管《意见稿》并未列出具体的费率,但从其附件《存款保险知识专家问答》中的描述“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只是小比例地向金融机构收取保费,费率水平远低于绝大多数国家存款保险制度起步时的水平和现行水平”,估计不会超过万分之五。

4.2 《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影响

总体上看,《意见稿》综合参考了各国实践经验,是一个相对折中,并符合中国国情的方案。作为一项涉及基本风险制度重大的改革,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将对中国银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推动金融风险的显性化,为进一步的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相对于之前长期存在的隐性担保,显性存保制度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而在于将隐形的风险显性化,以提高经济主体对金融风险的认知,以及对风险的准确定价和配置。这一点,在利率市场化加速的时期尤其重要。否则,经济主体只关注收益而忽视风险,只会造成严重的风险错配,并在长期内积累更大的系统性风险。

第二,建立和完善银行市场化退出机制,推进市场化改革。通过抑制银行风险的外溢,存保制度为问题银行的破产处置提供了必要的前提,这对提高银行体系竞争效率,降低银行准入门槛以及推动民营银行发展等市场化改革有着深远的意义。

第三,对银行经营而言,存保制度有以下几方面影响。其一,保费缴纳在短期内会给银行带来一定的成本,不过,从《意见稿》的说明可以推断其初始水平较低,对银行盈利能力的直接影响应该非常有限;其二,差别费率的设置,对银行可以形成正向的激励。但在短期内可能会加重经营不善的银行的成本,并加剧行业内部分化;其三,在长期内,当公众充分认识并接受存保制度之后,中小银行相对于大银行的声誉劣势有可能得到改善,有助于中小银行更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

第四,对广大储户而言,存保制度在短期内没有太明显的影响。考虑到《意

关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构建的研究

见稿》规定的受保障的账户类型较广,个人和企业存款都在覆盖范围。而在保障金额方面,按人民银行的估算,50万的保障限额已覆盖了99.5%以上的账户。按这一额度,如果以家庭为单位匡算,可以覆盖的范围应会更广,一般储户不受保障的可能性很低。

4.3 关于《意见稿》是否会引发“存款搬家”的讨论

理论上而言,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可能造成存款搬家,影响现有存款,尤其是个人存款的分布格局(对公存款,因为各种关系因素,通常具有一定粘性,因安全而转移的可能相对较小)。有市场观点认为,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将会加速银行负债的脱媒。因为存款亦存在本金风险,将促使存款人把存款搬离银行投资到债券和股票市场,并推动直接融资的发展。这可能是高估了中国存款人的风险偏好,即便缺乏金融知识的人稍加引导都能轻易分辨出银行存款、债券和股票市场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高低,高储蓄率展现的储户低风险偏好,不会因为部分存款无法受到保险,就将其投入到风险更高的市场中去,至少在若干年内都将如此。

而对于高净值客户来说,多数都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具备风险意识,具有资产管理的主动性,风险偏好也较高。他们将资金投入股市或债市更可能的原因是,对市场的多空预期,如果股市、债市行情好,无论有没有存保制度,他们都会将资金投入其中。

通常来说,存款人一般有两种存款搬家的目的:一是,储户出于存款安全考虑,将存款向大型银行转移;二是,在单家银行拥有50万元以上稳定存款的客户,可能将存款分散到多家银行,以实现个人名下存款的“全额”保险。国际存款保险协会的调查显示,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后,多数国家并未出现存款结构的大幅变动,因而对中小银行未必就是不利。

对中国的商业银行来说,因为它们普遍的国资背景,信用转换并非一朝一夕间可以完成。故出于第一种目的存款搬家的人群,他们的整体影响短期或不明显。而出于第二种目的存款搬家的人群,应当是主要考虑的目标,这部分客户数量上虽然占比较小,不足1%,但存款资产占比却很高,将是各家银行重点挽留的对象。对于个人高净值客户较多的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由于其服务质量好,定制资管类产品较多,存款横向转移的可能性较大,它们可能获益最多。

关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构建的研究

而对于其他中小型银行来说,亟需加强自身高净值客户的粘性,提高对个人客户的服务质量:如提供定制类更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提供针对50万元以上存款客户区域专属服务(如资产管理服务的无缝连接),提供银行服务政策便利(如提高存款利率上浮比例,目前仍有很多银行存款利率上浮比例较低)等等。

可以预见的是,存款搬家带来的波动性,将会加大流动性管理的压力,对流动性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短期看,这将提升银行经营效率、降低银行存款集中度和金融风险。长期看,当国家信用逐渐朝银行信用转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银行业竞争加剧,又可能会反过来助推银行业的整合。

4.4 对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议

4.4.1 加强金融法律体系建设

存款保险制度的推行要以法律作为前提保障。我国应该尽快出台《存款保险法》,一方面,以法律的手段规范存款保险机构的运作流程以及经营范围等方面内容;明确存款保险机构的投保范围、保险费率、保险范围等具体保险事宜;清晰存款保险机构具体职能,赋予存款保险机构监督管理的权力,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另一方面,我国应从保障存款保险机制稳健运行的角度出发,对我国 《保 险法》、《商业银行法》、《破产法》以及最后贷款人规则等一系列相关金融法律法规进行调整,适应存款保险制度加入金融体系,建立良好的法律约束环境。4.4.2 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提升金融监管透明度

在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和运行的过程中,金融市场自由化竞争进程会逐步加快。伴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理性存款人应该通过对利率的分析、银行 风险的预判来选择自己最终存款的银行。因此,公开透明的金融市场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应在存款保险制度法律规范的过程中,建立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公开机制,要求我国的金融机构要定期披露常规信息,重大的经营事件要及 时披露,并明确违反规定的金融机构的处罚手段及程度,使存款人能够充分掌握银行的资产负债、流动性情况以及资金存人银行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加强存款人对银行的监督管理,强化金融监管体系的市场选择作用。4.4.3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效运行的制度环境

存款保险制度的有效运行需要完善制度环境,在畅通的金融体系下能更好的去发挥稳定社会秩序、增大优良的经济效益的作用。存款保险制度在设立以后,关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构建的研究

虽然对客户、银行、社会都有有利的一面,但是为了减少该制度实施后可能出现的不利影响,政府就要提高执政的效率,使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更加规范化,从 而建立更加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

关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构建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黄达.金融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78-180 [2]李赛辉.存款保险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田新仓.构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分析与探讨[D].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王惠连.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若干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胥传玲.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问题的探究[J].上海保险,2013,(1):57—60.

[6]刘晶.存款保险制度的新发展:以英美为例[J].时代金融,2013.(3):125—127 [7]蔡洁.存保制度引发存款搬家可能性不大.http:///story/001059433?full=y [8]曾刚.存

存款准备金制度研究 篇3

【关键词】存款保险 博弈论 道德风险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美国出于保护储户利益和降低银行业风险的考虑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此后,美国银行业的经营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大大提高了银行业的安全性。此后,世界各国根据自身情况纷纷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我国酝酿已久的存款保险制度将在2015年5月出台,储户50万以下存款全部兜底。但是该制度最终对我国储户利益有何种程度的保护尚未可知。

任何一项制度都有其两面性。存款保险制度也极易引发道德风险。存款保险制度弱化了存款人对银行的监督,促使银行追求高杠杆投资,降低了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加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因此,深入分析存款保险制度主体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虽然不能消除道德风险,但是对于减少道德风险的发生,降低道德风险造成的危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原因分析

(一)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直接原因

20世纪初,美国遭遇经济大萧条,大量银行破产倒闭,存款人损失严重,美国金融体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为挽救处于崩溃边缘的银行体系、保护存款安全,美国在1933年颁布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规定商业银行不能涉足证券投资业务。在此基础之上,以恢复存款人对银行体系的信心、减少银行挤兑的发生,保障银行体系的稳定为目标,创设了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开启了世界上存款保险制度的先河。

(二)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并且迅速在全球推广的原因

1.银行的负债经营决定了其内在的不稳定性。与一般的工商企业相比,银行业具有非常独特的经营方式,即负债经营,因此也就产生了银行业内在的经营不稳定性。这样容易带来银行资产和负债结构上的不合理,流动性上的不对称,引发银行流动性风险和清偿能力危机,存款人的提存会造成银行挤兑,严重时将导致银行破产倒闭。

2、破产银行的处置需要巨额的社会成本。存款人挤兑风潮带来的传染效应若使得银行破产倒闭,势必会带来存款人的损失,导致存款人对银行业的信心丧失,嚴重时引发银行的流动性危机和支付危机,加剧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严重时会发生银行危机。

另外,中央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发放的贷款会影响社会上原来的货币流通量,增加了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所有的这些因素都需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并使得其能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的存在。

三、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存款保险制度下存款人和银行的道德风险

博弈论的基本表示方法之一是规范式,它包含三个基本的要素:局中人集合、局中人的策略集、局中人的支付函数,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一)构造博弈论模型的假设条件

存款人监管银行将付出的成本为C,存款人在银行没有发生支付危机时获得的收益为B;银行低风险经营损失为0,银行的预期收益为L;银行高风险经营的损失率为a且大于0,预期收益为H,银行在高风险经营且受存款人监督的情况下比不受监督的情况下经营成本要高,高出的成本设为E;银行需要交纳的保费设为P。并且,在实际情况下H(1-a)>L。

(二)构造博弈论模型

存款人与投保银行之间的博弈:局中人的集合为(存款人,投保银行);存款人的策略集为(监督银行,不监督银行),投保银行的策略集(高风险经营,低风险经营);支付函数分别为(B-C,H(1-a)-A-P)、(B-C,L-P)、(B,H(1-a)-P)、(B,L-P)。

无论银行选择高风险经营还是低风险经营的策略,存款人的策略选择都是不监督银行,支付函数为B,大于监督银行策略下的支付函数B-C;而投保银行高风险经营策略下的支付函数为H(1-a)-P,高于低风险经营策略下的支付函数L-P。由此,可以得出纯策略纳什均衡点(不监督银行,高风险经营),均衡结果为(B,H(1-a)-P)。这样,纳什均衡点构成局势使每个局中人不敢轻举妄动,因而构成平衡。

(三)结果分析

在存款保险制度下,由于存款人和投保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使得他们面临类似于“囚徒困境”般的境地。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是理性的,存款人为了追求高收益,将本应该自己承担监督银行的责任转嫁给了存款保险机构,投保银行由于对存款买了保险而将自己的经营风险也转嫁给了存款保险机构,从而存款人和投保银行都对存款保险机构产生了道德风险。

四、对弱化存款人和投保银行道德风险的建议

第一,实行差别费率。存款保险机构在设置保险费率时,要充分考虑到投保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遭受的信用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以此来确定投保银行的保险费率。风险越高,保险费率也越高。

第二,实行非全额投保。存款保险公司对存款人的存款设定一个最高赔付额,只要银行的投资损失没有超过设定的最高赔付额,存款可以得到完全赔付,超过最高赔付额的部分则不会得到赔偿。

五、结论

存款保险制度对一国的金融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保护存款人的存款安全降低银行挤兑的发生,促进中小型银行之间的合理竞争,达到稳定金融体系的目的。但是存款保险制度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即道德风险。因此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到存款保险制度的缺陷,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将其负面效应降到最低,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参考文献

[1]刘学军.基于博弈论的存款保险制度道德风险探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02):46-48.

[2]王韵荃.从博弈论角度分析存款保险制度下的道德风险[J].陕西省保险优秀学术论文集(2011-2012):20-28

[3]朱舒然.存款保险制度之道德风险防范[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47-50.

中美存款准备金制度比较研究 篇4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三大法宝”之一, 在货币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是在中央银行体制下建立起来的。最初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持银行的流动性或清偿力, 而其作货币政策工具真正受到重视是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目前, 凡是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 基本实行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在美国, 美联储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就开始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来影响货币供给调整经济, 但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直被认为是一项货币政策效果猛烈的政策工具, 以至于美联储减少了对这一工具的使用。而在我国却频频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货币的供给和利率, 从2003年9月开始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至2011年4月, 已累计调整34次, 其水平目前已达到20.5%。

二、中美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比较

(一) 存款准备金制度功能作用比较

美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主要功能可以概括如下:

1. 流动性管理功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实际上代表着对中央银行准备金的一种主要需求, 中央银行可通过它来调节因自身因素而引发的流动性供给变化。

2. 缓冲器功能。当市场流动性状况由于纯技术原因而变化时, 存款准备金有助于稳定隔夜利率 (同业拆借利率—基准利率) 。

3. 收入税功能。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大多无息或低于市场利率, 因此它可看做是中央银行的一种收入来源。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在中央银行金融调控中的地位不断变化, 但一般仍然可将其功能分为三个:一是作为支付准备;二是进行信用控制;三是进行结构调整。

(二) 存款准备金制度管理对象比较

1980年美国的《新银行法》对《联邦储备法》做了重大修改, 规定所有吸收存款的机构, 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非银行金融机构, 不论其是否联邦储备体系的会员, 也不论其是否在联邦注册, 都要缴存准备金, 统统置于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管理下。

《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 银行业金融机构,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均应按规定的比例和期限向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缴存存款准备金。

(三) 存款准备资产结构比较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 只有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才能作为准备金;60年代以后, 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也纳入到准备资产的范围。为了减少规避存款准备金的行为, 美国于1992年对可转换定期存款也列入准备金征收范围。

我国的准备资产构成十分单一。目前, 我国中央银行规定, 只有在人民银行的存款才能作为存款机构的存款准备金, 而把存款机构的库存现金、支付准备金排除在外, 存款机构持有的国库券等优质流动性资产也排除在外。

(四) 存款准备金率水平比较

美国存款准备金率历经多次调整, 总体上呈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下降、制度内容简单化的两大基本特征。美国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变化摘其要者汇总如下表:

单位:%

资料来源:文献一

上表显示, 1980年法案实施之前, 存款准备金率的确定以存款机构的地理位置为标准, 美联储成立后, 统一了成员银行定期存款准备金率;1980年后则以银行规模为标准确定存款准备金率, 1992年后则取消了对定期存款的存款准备金要求;除1937年和1948年两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外, 存款准备金率呈现出一般性下降的趋势;1935年后存款准备金制度成为美联储的操作工具之一, 而实践中美联储很少将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作为操作工具使用。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在世界范围内有降低趋势。但在我国存款准备金率有逐年上调的趋势, 并且其使用次数有逐年提高的趋势。以下是近年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情况表:

资料来源:人民银行相关数据整理

(五) 存款准备金计提方式的比较

美联储面对不同的经济形势, 出现的不同经济问题交替使用计提方式即无时差准备金制度和时差准备金制度。1968年为了治理通货膨胀, 减轻银行的负担就采用了无时差准备金制度;1982年6月美国经济过热, 为了控制通货膨胀, 美联储减少信用规模, 增强了对M1的控制;1998年8月又恢复了中止已达16年之久的时差准备金制度, 加强了对金融机构信用创造能力和偿债能力的控制, 从而可以即时调整全社会的流动性, 真实反应短期内存款余额的变动, 最大程度消除流动性风险的隐患, 保证市场利率的稳定, 也利于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我国目前的准备金计提方法与美国不同, 是以商业银行上期末 (旬、月) 的存款余额计算下期须保持的准备金数额, 并于规定的时间内全部缴存, 保持期内准备金存款不能运用, 每期调整一次。与美国的准备金制度比较, 我国准备金制度对货币流通的稳定性显然要弱得多, 因为我国准备金与存款的比例只保持在旬末这一天, 其余时间并不具备制约存款的功能, 商业银行在牟利动机下, 可能在这其余时间扩张存款, 在旬末这一天将存款余额降下来以降低经营成本, 造成货币供给的大起大落。

(六) 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的比较

美国是典型的不对准备金计息的国家, 但是美联储却一直对付息制度心有不甘, 长期以来一直支持制定相关法律, 以便明确规定对商业银行按法律要求缴纳的准备金存款支付利息, 并先后于1977年、1978年、1983年和1992年提出过对准备金存款支付利息的建议或报告, 但都最终告吹。主要原因是因为美联储的利润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个来源, 对准备金付息无疑会降低美联储收益从而可能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下降, 因此付息制度遭到了美国国会和行政部门的反对。但是不可否认, “准备金税”的存在使大量商业银行的盈利受到损失, 并间接影响到他们的竞争力。

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的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是支付利息的, 并且利率比较高。在1998年3月24日以前, 中央银行对法定准备金存款支付7.56%的利息, 对备付金支付7.02%的利息;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后, 中央银行仍然对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支付5.22%的年利率。随着1998年两次降息, 我国存款准备金存款的利率也逐步下调。

三、启示及结论

(一) 调整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基数

为能更全面和科学地反映商业银行旬度存款的基本情况, 建议以一般存款的旬平均数作为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基数。可借鉴美国的做法, 在确定按平均余额计提准备金的基础上, 同时应根据经济金融形势的需要做出相机决策:当通货膨胀压力大时, 采取类似无时差准备金制度的计提方法, 以使货币供给量适当减少;面临通货紧缩时, 则可采用时差准备金制度, 从而缓解通货紧缩, 并给以商业银行足够调节头寸的时间, 帮助债务负担较重的商业银行渡过困难时期。

(二) 改革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

我国自80年代中期建立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付息制度虽使商业银行以超额准备金的形式获取无风险收益, 但也加大了央行调控货币供给的难度, 不利于预测货币市场的流动性, 进而弱化了存款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经济意义。当然由此就武断地马上取消付息制度也是不合理的, 结合我国准备金率较高的情况, 完全不付息会增加商业银行的运作成本, 银行会提高贷款利率或降低存款利率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最终导致客户融资会尽量避开银行, 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也就无法得到提高。因此, 根据商业银行的现实承载力, 同时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做法, 我国应继续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并停止对超额准备金付息, 逐渐取消对准备金付息, 最终确定适当的存款准备金率, 对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利息损失给予一定补偿, 如间接补偿从而缓解商业银行的压力, 使存款准备金制度真实反映出我国金融体系的流动性。

摘要:存款准备金制度最初始于18世纪的英国, 以法律形式规定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始于美国。我国自八十年代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 对货币供给的调节起到了重要作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 我国多次调整存款准备金以应对经济问题, 这使得存款准备金制度越来越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比较了中美存款准备金在功能、计提方式、调整方式及准备金付息制度方面的差异,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美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制度,制度比较

参考文献

[1]张荔.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

[2]张爱红.美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历史分析及其启示[J].经济与金融, 2007 (1) .

[3]藏慧萍.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历史演进[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

[4]杨艳.中、西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发展及比较[J].经济师, 2010 (8) .

[5]严斌.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研究[J].中国市场, 2010 (31) .

存款准备金制度研究 篇5

《两会关于存款保险制度,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存款保险制度提案政策解读》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收藏。

两会关于存款保险制度,2016年全国两会关于存款保险制度提案政策解读 存款保险制度将落地 储户存款获更好保护

2016年,金融改革“风生水起”,取得不少进展,包括创新货币供给工具,批准民营银行,提高利率市场化,将人民币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基准利率的倍扩大至倍,同时,还简化了存贷款

基准利率的期限档次。

今年,金融改革有望乘势而上,备受瞩目的存款保险制度在2016年落地实施,几乎已成定局。目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审议通过了《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制度出台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根据规定,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TOP100范文排行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据测算,这一限额能够为全国%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护。也就是说,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老百姓需记住“存款有风险”,但也不必过分担心,在这一新的制度下,普通储户的存款安全仍会得到很好的保障。

随着这一重要制度的“瓜熟蒂落”,金融改革其他方面的内容,包括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建立巨灾保险等将获得更多关注。今年两会预计将进一步明确这些金融改革的时间表。

以上是《两会关于存款保险制度,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存款保险制度提案政策解读》的范文参考详细内容,涉及到存款、制度、保险、金融、改革、这

存款准备金制度研究 篇6

摘要:存款准备金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中央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阐述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演变和作用,并以此来分析最近一段时间来我国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0.06.019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6-0054-02

一、存款准备金的发展和作用

存款准备金(Deposit Reserve)是指银行以及某些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货币资金,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额占其存款或者负债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两部分。法定存款准备金是银行或者金融机构按央行规定的比例放在央行的比例存款,超额存款准备金指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存款。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央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按规定的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由此央行可以通过提高或者降低存款准备金比率来达到信用收缩或者扩张的目标。在此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在现代银行制度下,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实行已经不是应付支取和防范挤兑,而是演变成控制银行等金融机构体系信用创造能力和调整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工具之一,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存款准备金制度起始于18世纪的英国。美国1913年最早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形成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而后由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各国普遍认识到限制商业银行信用扩张的重要性,各国中央银行纷纷仿效英美等国的做法,相继以法律形式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比例,并授权中央银行可以按照货币政策的需要随时加以调整。我国这一制度开始实行于1984年。目前,凡是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一般都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

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效用具体体现在它对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的控制、对货币乘数的调节上。由于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量存在着乘数关系,而乘数的大小则与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因此,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最终起到收缩货币量和信贷量的效果。反之亦然。

由于大部分的通货膨胀都跟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过多有关,而存款准备金政策可以有效的调节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故经常被中央银行用来控制经济发展中的通货膨胀,维持经济的稳定发展。当经济过热时,信贷资金大幅增长,通货膨胀预期提高,这样会加大发生通货膨胀的概率。中央银行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则一般会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此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货币乘数减小,收紧银根降低货币供给,抑制经济过热。反之,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中央银行会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增加货币供给,刺激需求。

但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存在一定的局限:一是当中央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时,超额准备金率高的商业银行可以变动其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从而抵消了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作用,由于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对所有的商业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此时超额准备金率低的银行有可能因此陷入流动性困境,引起社会经济的不稳定;二是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量和信贷量的影响要通过商业银行的辗转存、贷逐级递推而实现,成效较慢、时滞较长;三是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力强,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力度大,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过于猛烈,对社会经济的震动很大。因此,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往往是作为货币的一种自动稳定机制,而不宜轻易采用作为中央银行进行日常调控的工具。

二、当前经济环境和调整存款准备金的必要性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各国纷纷采取救市措施以刺激经济发展,这些救市措施主要是加大政府投资、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放松信贷刺激消费,我国也不例外。在一系列措施的刺激下,自2009年下半年起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消费和投资开始缓慢恢复,经济下滑速度放缓并逐步走稳。但在全球经济趋于稳定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潜在的威胁:一是实体经济对政策的依赖性强,不能实行持续发展。在危机下,实体经济主要是靠信贷资金支持,一旦政策改变,信贷规模大幅度收缩,实体经济的资金链断裂,其正常运行将受到影响,有可能再次陷入困境;二是持续的扩张性货币、财政政策相搭配,将使得出现结构性通胀的风险增加,可能导致经济陷入增速偏低和通胀并存的滞胀局面;三是部分信贷资金并未进入实体经济领域,而是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了房地产和证券市场,这将有可能加大房地产、证券等资产价格的泡沫化;四是如果一直用资金来救助陷入困境的企业,而不能使其进行技术创新,从根本上扭转其经营状况,这样不仅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而且有可能使得金融机构的政策性呆坏账增加,影响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因此,尽管全球经济复苏仍存在不稳定性因素,但是受信贷强劲增长、房价大幅上扬、通胀预期加剧等因素影响,流动性过剩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这些纷纷成为各国央行在保持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不得不重视的问题,而采取上调存款准备金也成了各国央行采用的方法。由于近期我国资产价格泡沫化趋势严重、居民消费指数上升、通货膨胀预期加大,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仅仅一个月以后,央行又决定从2月25日起,再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三、当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目的和对我国当前经济的影响

(一)控制货币信贷增长过快, 巩固流动性调控成效。为防止银行过度扩张贷款, 导致信贷规模出现高速反弹, 加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过热现象,有必要在继续坚持总体稳健政策取向的同时, 适度加大货币政策调控的力度,把流动性控制在适当水平。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能直接冻结商业银行资金、强化流动性管理、减少基础货币的投放量、控制货币增长。

(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遏制当前房地产市场泡沫的过度膨胀。一直以来政府都在努力筹划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以引导其健康发展。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一方面将降低开发商从银行获取贷款的能力,迫使加快商品房销售,减少“捂盘”行为;另一方面将使得开发商减少土地囤积,加快住房开发,特别是增加中小户型住房的供给。

(三)化解国际收支中巨额贸易顺差带来的资金压力问题。最新出炉的外汇储备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末,中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3992亿美元,同比增长23.28%。2009年全年国家外汇储备共增加4531亿美元。不断增长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给中国带来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同时也加大了与别的国家的贸易争端,加大了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在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下, 国际游资竞相流入我国, 资金流动性进一步增强, 过多的货币追逐相对不足的资产, 其结果就是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 进而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和金融风险加大。在此情况下提高存款准备金,可以减少利差,控制热钱的流入。

(四)控制通货膨胀率的提高。物价水平是衡量通货膨胀的一个很好的指标,我国基本上以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一般的物价水平,从2003年8月开始到现在,我国逐步进入一个相对温和的通货膨胀时期,但是最近统计局发布的统计信息表明,通货膨胀有进一步加剧的风险。国家统计局2009年12月21日公布中国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年率下降0.7%,前值上升5.9%。工业品出厂价格年率下降5.4%,前值上升6.9%,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大幅跃升至1.9%,超出市场预期。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也上涨1.7%。通胀压力愈渐明显,此时, 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一方面能收到回收银行体系多余流动性之功用, 另一方面, 也将与其他宏观调控政策形成协同效应, 稳定通胀预期, 有效遏制全面通胀的苗头。

(五)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宣告效应”。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有强烈的宣告效应, 即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是有着良好信号功能的操作工具,相对于其它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其宣告效应更为直接和有效。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可以明确地表明央行对宏观经济形势发展的判断和政策意图, 体现央行货币政策的基本态势和发展方向, 可以以此影响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对经济形势的预期, 公众能大致按照中央银行的意图调整自己的投融资决策, 深层次引导公众的理财行为,从而最终使得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顺利实现。

(责任编辑:郭士琪)

参考文献:

[1] 曹龙骐.金融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卿辉、刘其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及影响[J].法制与社会,2009,(13).

[3] 谭亚勇、黎明.国外存款准备金制度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应对[J] .经济研究导刊,2009,(16).

[4] 邵川.从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看紧缩金融流动性[J].经济论坛,2007,(08).

[5] 黄海燕. 综合运用货币工具, 提高紧缩政策效率[J]. 宏观经济管理, 2006,(10).

[6] 张鑫、张玲.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缘何频繁化[J]. 商场现代化,2007,(02).

[7] 朱恩涛、朱瑾.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新解——内涵、作用机理与发展趋势[J].经济问题探索,2007,(04).

存款准备金制度研究 篇7

1. 存款保险制度对金融业的积极影响。

存款保险制度是针对风险事故而构建的一种制度。为保证投保人免于风险事故, 在金融体系内成立专门的保险机构, 它定期向银行或者其他的金融机构收取保险费并将之用于保险准备金的建立上。如果投保人万一遭受了风险事故, 那么就由保险机构或者向投保人提供财务支持或者直接支付投保人全部或部分存款。首先, 存款保险制度能够有效地完善金融安全网。金融安全网由存款保险制度、最后贷款人制度和审慎监管构成, 审慎监管处于安全网的核心地位, 主要负责控制银行风险的形成和外化;最后贷款人制度主要预防银行的流动性危机转变为清偿性危机;存款保险制度直接服务于存款人, 具有强大的法定性和可预见性, 能够保证存款人的资金安全, 有效防止银行挤兑的出现。这三者互相协调, 共同为金融安全提供保障;其次, 存款保险制度能够完善市场的退出机制。金融监管虽然可以预防一些事情的发生, 但是它并不是万能的, 它要依据市场机制来进行适度监管, 保证银行之间的竞争和活力。对于个别经营不善的银行, 在不引发严重后果的基础上就应该让它破产。而存款保险制度就保证了这类信仰在退出市场时存款人的银行存款不受影响;最后, 促进银行公平竞争。

2. 存款保险制度对金融业的消极影响。

由于存款保险制度在银行破产或者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 极大地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 使得存款人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 只关心存款的利率是否能够让自己获得高收益, 对于银行的经营情况和安全措施则不甚在意。所以当银行发生风险的时候, 存款人并不着急将存款取出, 这就给了经营不善甚至资不抵债的银行以继续吸收存款的机会。这些银行为了抢占市场份额, 会采用低利率的形式, 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不想竞争, 给整个金融体系埋下风险的种子。

二、存款保险制度的路径选择

由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知道存款保险制度是一把双刃剑, 既能促进金融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又给金融体系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 盲目推进, 那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所以, 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可以按照如下路径选择:

1. 立法先行, 扩大范围和种类。

近年来, 因为金融行业不断暴露出各种各样的经营风险, 所以在法律基础上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我国在这方面的实践经验较少, 所以国际上先进的《存款保险条例》和法律框架可以给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借鉴。存款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应该扩大, 所有合法存款类的金融机构都应该参与其中。这是因为接受存款的金融机构常常会遭遇流动性资金无法按时清偿的问题, 对银行的正常经营形成阻碍。所以凡是境内的接受存款的金融机构在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的前提下, 都应该加入存款保险制度的管理体系。存款保险的种类一般只有定期储蓄和活期储蓄, 但是同时还存在着外币存款、内部人存款、同业存款等其他的种类。为了公平起见, 所有的存款种类都应该纳入存款保险的范围之内。

2. 建立强制性存款保险制度。

强制性保险是指凡是符合国家规定的、在法律规定范围之内的存款类金融机构都应该参加存款保险。在金融市场上, 风险越大的银行为了寻求损失最小化, 参与存款保险的积极性比较高。但是风险较小的银行则不愿意付出代价来参与存款保险制度, 因为存款保险制度对于他们的保障作用有限。在这种情况下, 存款保险制度应该强制所有的存款类银行都参与, 这样可以使得对抗风险能力较小的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公平的地位, 同时也可以增强公众对于银行取款的信心, 强化银行的竞争力, 促进银行的健康发展。

3. 实行单一费率模式。

在能够准确鉴别银行风险水平的前提下, 实行差别费率更能够体现金融市场的公平原则。但是在实践中, 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 金融机构的风险程度难以公正评价, 因此费率级差就难以确定。此外, 实行差别费率要考虑很多问题, 如差别费率在无意当中划分出了银行风险的等级, 如果公开, 就会引起公众对银行公信力的怀疑, 带来诸多不稳定的因素。此外, 在强制投保的要求下, 差别费率就显得不够公平合理。差别费率的成本计算也是一个问题。因为这些原因, 世界上各国存款保险改革的方向都是单一费率模式, 按照投保存款的额度和总额的固定比例来提取。世界上的多数国家的保险费率都低于千分之一, 如德国的保险费率为0.3‰, 英国的存款费率最高为存款总额的3%, 美国的存款费率较高, 在23‰到31‰之间。所以, 我国在参考国外费率的基础上, 还应该结合我过银行机构的破产概率, 来确定具体的费率水平。

参考文献

[1]葛红玲.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与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J].管理世界, 2001.

构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研究 篇8

所谓存款保险, 是指由存款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 各存款性金融机构作为投保机构向保险机构交纳保险费, 当投保机构面临危机或破产时, 保险机构向其提供流动性资助, 或代替破产机构在一定限度内对存款者支付存款。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能够大大减少因银行倒闭而引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整个金融秩序将因此而获得稳定的保障, 而存款人的利益亦可得到维护。

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美国的商业银行受到极大冲击。不少银行由于资金周转不灵被迫关闭, 并由此引发挤兑风潮, 使那些本来可以维持正常经营的银行和储蓄存款机构受到拖累, 大批破产。在一片风声鹤唳中, 为了稳定存款人的信心, 稳定美国商业银行体系, 使广大存款人在金融机构破产时免受损失, 美国国会于1933年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 (Glass-Steagall Act) 。根据该法, 美国成立了独立的金融管理机构———联邦保险公司, 具体负责贯彻存款保险制度, 同时该公司还具有金融检查、金融预警等职能, 对投保银行进行监督和管理。这是世界上第一家存款保险公司。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包括三大功能:一是存款保险功能。二是金融监管功能。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作为联邦监管机构之一, 直接监管了5616家非美联储成员的州立银行等金融机构;其他国家的存款保险机构的监管职能虽然没有这么强大, 但也通过参与监管银行存款情况进行调查了解, 享有监管职能。第三, “清算人”功能。众所周知, 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发生过储蓄贷款普遍经营不好、一些金融机构濒临破产的危机,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此成立了一个清算机构, 参与银行的资产处置和清算。

初期的美国存款保险制度还有一些主要缺陷, 一方面, 存款人在存款保险制度的保护下产生的道德风险;另一方面, 由于银行在实行存款保险之后, 所受到的失去存款来源的硬性约束降低, 从事高风险业务的动机大增的风险。针对这些风险,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发表了研究报告。讨论存款保险体系的缺陷以及解决办法, 进行了多次改革, 现在已形成一套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

二、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性

(一) 我国银行业市场化的必需

我国银行业的最终改革目标是实现市场化。实现市场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银行业内引入“新陈代谢”机制。因此, 破产清算迟早会成为各类银行必须面临的硬制度约束。如果没有存款保险制度, 那么银行一有风吹草动, 就可能引发存款人的挤提, 并且它有很强的“传染性”。其结果往往是, 不论是“好银行”还是“坏银行”都会在挤提的冲击下, 因流动性枯竭或高昂的贴现成本而破产, 从而形成19世纪欧洲和北美包括大萧条时期经常出现的所谓金融恐慌现象。当前, 我国银行业多元化竞争的格局已经形成, 经营的风险日益加剧。从几年前“海南发展银行”、“广东国际信托”、“中农信”等金融机构破产事件, 到目前国有四大行股份制改造、农信社改革, 都呼唤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

(二) 把政府从承担银行信用风险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是造成我国银行业, 尤其是四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量居高不下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更为严重的是, 因“道德风险”问题而形成的不良贷款存量又必须依靠“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自身, 即不断向银行注资来解决, 从而使政府实施这项制度的成本越来越高。我国虽然没有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 但政府一直实行的是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 这种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甚至还覆盖到证券、信托等各个非银行金融领域。无论是剥离四大银行的不良资产, 还是向它们注资, 亦或是向被关闭金融机构提供再贷款, 偿还私人债务, 都可看作是政府为国民提供了一种变相的“存款保险服务”。

这种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最大缺陷是, 它强化了金融企业的“道德风险”动机, 无论是小额存款人还是大额存款人在选择开户银行时都不会关注它们的风险状况, 从而导致存款人“用脚投票”的机制失灵;并且单一的“零费率制”也使得各银行不用为它们的过度冒险行为支付额外成本。

(三) 巩固银行改革成果

如果不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那么将来四大商业银行改革的成果可能会大打折扣。因为在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下, 经过股份制改造并实现上市的国有银行依然缺乏风险管理的压力, 还会不断产生新的不良资产。到那时, 政府可能只有选择再次对它们实施救助。为繁荣市场经济并履行在WTO下的金融市场开放义务, 我国的银行业必须进行市场化改革, 由所有银行平等地进行市场竞争。这种竞争既能提高银行效率, 也使金融风险因素的增多和因金融恐慌而产生银行挤兑的可能性加大。明确法定的存款保险制度不仅可以通过办理存款保险业务检查银行经营活动, 对问题银行提出警告、加收保险费或必要时撤保等制裁方式加强事前危机防范工作, 而且可以在银行破产倒闭时充作事后救助手段, 有效地防止对其他良好银行的挤兑所引发的银行业危机。

综合分析, 当前我国金融业改革日益深化, 金融体系平稳运行,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已基本成熟, 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虽已势在必行, 但存款保险制度的具体设计方案依然存在种种变数。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表明:各国的存款保险制度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都曾经历过曲折的演变。存款保险成败之关键完全取决于具体的制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是否符合国情, 是否具有实质意义上的可操作性。

三、对我国存款保险制度设立的建议

央行应加快建立覆盖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保险制度, 加强对存款人的保护, 并形成对金融监管的有效补充, 进一步加强金融审慎监管, 完善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加快建设金融安全网, 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完善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和保险保障制度, 防范道德风险。

(一) 存款保险的成员资格

在存款保险的成员资格方面, 为防止出现逆向选择和实现公平竞争, 有必要实行强制性保险, 对于强制性存款保险可能产生的“劫富济贫”现象, 可以通过对各投保金融机构征收风险差别保费的办法来规避。

考虑到目前我国银监会还不能有效监控外国银行总行的经营与风险状况, 因此暂时可以不考虑赋予外国银行在我国分行的参保主体资格。同时, 由于无需保护外国居民, 我国银行的离岸经营机构也可以排除在参保主体资格之外。

(二) 存款保险的基金来源

存款保险的基金来源, 应主要来自于投保金融机构缴纳的存款保险费以及从投保金融机构清算财产中的受偿所得。大部分专家还认为我国存款保险基金设立初期保费收取不宜过高, 在过渡阶段可以采取国家特别融资的方式落实存款保险的资金来源。

初期可以由金融机构和政府共同出资, 经过一段时间运营后, 如果基金充裕, 政府可以将其在基金中的出资收回。其后如果基金仍很厚足, 参保的银行可以抽回其出资或以出资抵交存款保险费。此外, 当遇到紧急情况而使存款保险基金匮乏时, 应允许存款保险机构通过合理条件向央行、财政部或资金市场以借款等方式充实基金。

(三) 最高赔付限额

央行2008年调查显示, 存款在5万元以下、10万元以下、20万元以下、50万元以下4个区间存款账户户数占全部存款账户比例分别为96.18%、98.32%、99.32%、99.70%。这一调查结果将对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建设中合理确定赔付限额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既然我国储蓄存款现状是大部分存款掌握在小部分人手中, 那么只有实行限额赔付, 才能有效激发大额存款人监督银行的积极性。同时, 大量的存款人都是小额存款人, 保护了小额存款, 就是保护了最大范围内公众的利益, 所以限额赔付对我国金融稳定乃至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四) 费率制度

在费率制度安排方面, 专家建议在建立存保制度初期, 可主要依据投保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及资本充足率实行简单的差别费率, 以利于形成正向激励机制, 待条件成熟后, 逐步过渡到基于风险评级的差别费率。

应实行与风险相联系的差别费率。保险费率的确定, 必须与投保银行的风险状况密切联系。低风险的银行只需要定期向存款保险机构缴纳小额的保费;而风险高的银行不但要向存款保险机构缴纳较高的保费, 还要按照存款保险机构的要求进行整改。这样做是为了增加银行从事高风险投资的成本, 从而抑制其冒险的动机。但是这在我国现在水平还有可能达不到, 因为这一措施的顺利实施, 有赖于一个科学的风险评级体系及其他配套制度的建立。

除此之外, 要建立起存款保险制度, 一方面要积极稳妥设计好具体方案, 另一方面还要继续从健全法律体系、完善会计制度、改进公司治理、提高监管水平、强化信息披露等诸多方面, 完善和创建我国实施存款保险的制度环境, 使金融机构风险及时地得到控制。

摘要:随着国有银行的上市, 民营金融企业的壮大, 外资银行的进入, 为了避免金融业风险给整个经济带来严重影响, 我国强烈需要设立存款保险制度。本文介绍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情况, 并借鉴其发展历史论证了我国在当前形势下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重点从成员资格、基金来源、最高赔付限额和费率制度等方面给出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银行监管,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

参考文献

[1]毛春梅.试论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J].时代金融, 2009 (8) .

[2]孙雪芳.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 2009 (5) .

[3]周琳.存款保险制度关键要素比较分析[J].南方金融, 2008 (9) .

[4]张圣翠.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创建[J].保险研究, 2004 (6) .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路径构建研究 篇9

一国金融安全有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审慎监管, 它是制定游戏规则监管金融机构的行为是否违规。第二道防线是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它主要是防止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第三道防线是以存款保险为核心内容的, 包括证券投资者保护机制、保险保障机制在内的投资者全面保护机制。所以讲存款保险制度的确立对稳定金融秩序, 保障存款人利益, 维护民众信心, 安定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今全球共有70多个国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这为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同时近年来, 已经出现了个别金融机构陷入危机或破产倒闭的事件, 如大鹏证券破产, 海南发展银行, 广东国际信托等的倒闭破产都已显示我国金融机构不会破产已成为往事, 随着改革纵深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 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等一系列政策, 使得未来金融市场变得更加自由化, 竞争也会更加激烈。由于银行业准入门槛的降低, 金融风险也会逐渐增加, 这就使得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维护银行稳定发展变得尤为重要。总之, 无论从国外形势, 国内现状还是未来趋势都在证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我国在很早就提出了存款保险制度的想法, 在1993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首次指出, 要建立存款保险基金, 保障社会公众利益。1997年,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研究和筹建全国性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保险机构。2013年,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时至今日, 我们的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已进入新阶段。我们将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推动金融改革创新, 通过放宽市场准入, 允许各类资本平等参与金融市场竞争;通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更好保护存款人利益;有序扩大资本和货币市场对外开放。同时, 继续改革和加强金融监管,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从十几年前到如今, 关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意义及其路径设计等我国学者都有相关研究。很多学者都认为存款保险制度建设, 是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要求, 能在最大限度上保证利率市场化后的金融稳定性。

通过了解了存款保险制度的现状以及意义, 下面我来阐述一下该制度的路径如何去设计。

首先, 要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 各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办理存款保险业务之前要通过完善的金融机构体系信用评级, 因此首先要建立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体系, 按照信用等级初步划分投保等级。

其次, 在来临的大数据时代, 通过数据收集与分析, 按照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贷款总量与流量来确定保金数额, 存贷款总量多特别是贷款总量大的金融机构需要按高标准缴纳存款保险金额。

然后, 为避免在金融危机时发生挤兑风波, 特别是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趋势下, 树立公众信心可以推行部分存款保险制度, 将银行存款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存款受到存款保险制度的保护, 第二部分存款不受存款保险制度的保护。第一部分受保护的存款只能获得基础利息;第二部分的存款, 存款人则可以为承担的额外风险收取风险溢价。由于不受覆盖的存款人将会在银行的破产中遭受损失, 此类存款人有两种选择来规避损失:变更存款银行和索取更高的存款利率, 通过这两种方式对银行施加约束。

最后, 要实行及时退出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其目的是保证存款人利益, 并不是保证每个参与保险的金融机构都能不折不扣地得到补偿。所以, 金融机构一旦因主观原因出现经营危机, 保险机构有权要求其退出存款保险体系或由其他金融机构对其接管或兼并, 把银行经营不善引起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 对存款保险制度进行可行性的分析。

一是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从现阶段我国城市居民金融资产的构成比例以及国际比较来观察, 我国居民的存款占有最大比例。有关资料显示2005年即便是以高储蓄著称的日本, 其储蓄在居民金融资产结构中保持60%左右, 而我国达到了72%。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体系还在完善过程中, 但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从稳定现阶段金融秩序和保证社会安定的角度考虑, 也表明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极其必要。

二是政策因素

十八大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伴随着普惠金融概念的提出, 和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一项保障性措施需要走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领域改革的前沿。同时, 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市场竞争中的优胜劣汰面临的破产风险的清算, 都需要存款保险制度的维持和保障。

三是国际借鉴

从世界各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具体安排来看暂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存款保险制度模式, 不同国家的制度设计与基本运作过程各具特色, 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从1933年成立至今, 经历80多年的变迁, 但是对破产和问题银行的资金援助、存款赔付或收购的主要任务以及对投保金融机构的监管宗旨没有变化。只是根据不同的年代的需求变化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 对存款人的利益起到了积极的保护作用。

总之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加强中央银行的监管力度, 减轻中央银行的负担, 同时有利于革新传统观念, 提高公众风险意识, 从制度上来维护公众的切身利益, 保障中国金融行业的秩序稳定发展。

摘要:存款保险制度是一国金融安全三大防线之一, 对稳定金融秩序, 保障存款人利益, 维护民众信心, 安定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时下经济热点收集各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案例, 结合我国金融发展现状, 论证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最后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路径。

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研究 篇10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 保证金融安全对稳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业的代表机构, 经营着货币资金, 现代商业银行已成为经济活动中最主要的资金集散机构, 是各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集聚起来, 再通过资产业务把资金贷给资金需求方, 实现资金的间接融通。商业银行是一种靠负债经营实现其利润最大化的特殊金融机构, 存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 为防止存款人恐慌性的挤兑造成银行危机冲击金融机构, 就要有效保证存款的安全。存款保险制度是国家为了保证存款安全、维护存款人信心、保护存款人利益、监督银行业稳健经营、维护金融稳定而制定的一项基础性的制度安排。在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过程中, 道德风险是现行存款保险制度的主要弊端。

一、存款保险制度概述

(一) 存款保险制度的含义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在金融体系中设立保险机构, 强制或自愿地吸收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缴存的保险费, 建立存款准备金, 一旦投保人遭受风险事故, 由保险机构向投保人提供财务救援或由保险机构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的制度。

(二) 存款保险制度的重要性

1、由于市场机制的运行不能够完全保证金融系统的安全和

稳定,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业务开展涉及范围广泛, 牵涉诸多方面的利益, 保持银行业的稳健经营和安全发展意义非凡, 金融安全网的构筑至关重要。金融安全网是指, 为保持金融系统尤其是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而做出的危机防范和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即金融安全网通过调动各种力量和启动各种有效的措施保护金融机构, 使其面临的危机得以控制, 防范危机向整个金融体系的扩散和蔓延。审慎监管、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构成了金融安全网的三大支柱。

2、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开展其他业务的基础和前提, 银行

的高负债性操作决定了商业银行与生俱来的高风险性、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银行内在的性质决定了其运营过程中必然会趋向各种风险状态, 进而影响银行业的安全和稳定。

商业银行属于典型的高风险行业, 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性决定了商业银行除了面临一般企业的风险外, 还面临很多特殊的风险, 如 (1) 信用风险, 指债务人不能或不愿意归还到期债务而使债权人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信用风险是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 是造成银行亏损甚至倒闭的主要原因。 (2) 利率风险, 指由于市场利率变化而使银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的波动是频繁的。 (3) 流动性风险, 指商业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来满足客户的取款需要及未能满足客户合理的贷款需求或其他的即时现金需求带来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影响银行的清偿能力, 是商业银行挤兑乃至破产的主要原因。 (4) 经营风险, 指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中因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引起的风险, 比如银行的计算机失灵等风险。除此之外银行还面临诸如:汇率风险、投资风险、资本风险、竞争风险、操作风险、财务风险、高科技犯罪风险等各种风险。而这些风险的存在直接导致了银行业内在的不安全性和不稳定性。为增加银行业的稳定, 存款保险制度应运而生。

资本是银行信誉的“护身符”和防御风险的“保护器”, 标志着商业银行实力是否雄厚, 更够有效保护存款安全、抵御经营风险, 保护社会经济和金融的稳定。但银行的自有资本占全部资产的比重很小, 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 银行的自有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重不低于8%, 尽管各银行尽力接近该目标, 但是银行还是难以以其资本抵补各种经营损失。为维护公众对银行的信心, 避免因丧失市场信心导致的市场崩溃和银行危机,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来保护存款人的利益这一机制的建立意义重大。

3、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

机, 致使美国大批银行倒闭, 银行存款人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为维护金融秩序, 保护存款人的利益, 美国于1933年率先通过立法建立了存款强制保险制度, 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之后, 印度、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挪威等国家也先后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至今, 全球大约有120多个国家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维持金融体系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 推行开来。同时, 存款保险制度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波动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 比如, 为提高存款保险制度的有效性, 美国已从最初的统一费率改革为风险厘定费率制度;日本提高了保险存款的上限, 墨西哥、芬兰等国也对存款保险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整。目前, 我国尚未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

二、存款保险制度产生的道德风险

存款保险制度建立7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 该制度在维护经济和金融稳定方面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因此伴生的道德风险问题也不容忽视。道德风险是指, 人们享有自己行为的收益, 而将成本转嫁给了别人, 从而造成了他人损失的可能性。道德风险是存款保险制度发挥作用的关键, 是制约存款保险制度有效性的根源。

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 即被保险人拥有比保险机构更多的信息, 使得他有动机去采取对自己有利又不至于被发现的行动, 从而造成保险人的损失。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 在存款人、投保银行和存款保险机构之间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中, 三者都可能产生道德风险。

(一) 存款人的道德风险

存款人为保证存款的安全和收益, 在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之前, 必然会审慎的选择存款银行, 那些经营稳健、资本充足、风险可控的优势银行将受到青睐, 着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优势银行, 促进了银行业之间的正当竞争, 约束了银行的行为, 提高了银行的风险意识。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提高了存款人对参保银行的信任度和投资信心, 减少了对银行风险辨别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减弱了对银行的监督和约束, 为风险偏好银行和实力欠佳的银行提供了吸收存款的途径和机会——利用存款保险制度, 只需要支付微薄的保费就可以借此获得大量的存款, 为进一步扩大存款来源风险偏好银行会通过提高利率的手段和经营稳健的银行展开竞争, 但稳健的银行因自身发展状况良好却不愿提高利率增加经营成本, 这刺激着存款人倾向于选择高风险的银行。同时, 风险偏好银行因为存款数量和吸收存款的成本的增加更有倾向将存款投放于高风险的项目, 结果提高了整个银行业的风险水平, 增加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存款保险制度大大降低了参保银行倒闭的可能性, 所提供的激励机制使得存款人失去了关注银行风险状况的积极性, 降低了其他债权人的警惕性, 存款人将监管责任转移给了存款保险公司, 这种风险——收益的不对称性将大大提高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二) 投保银行的道德风险

实行存款保险制度后, 银行只要向存款保险公司支付一定的保费, 就可以获得存款安全的保障, 如果银行濒临破产或破产, 为了确保存款人的利益不受损失, 存款保险机构会对银行进行求助, 例如:对于破产的银行进行清算, 并在保险限额内支付存款人的存款;让有问题的银行和有偿债能力的银行合并;存款保险机构帮助面临破产的银行调整经营方向、组织资金运用, 甚至通过提供贷款进行资金援助等。这对于本应该承担风险的银行来说, 存款保险公司的存在转嫁了这些风险——即银行利用了存款人的资金获得了投资收益却不必承担资金使用后的风险, 这增加了银行承担过度风险的动机。这种道德风险增加了银行破产的可能性和存款保险机构的社会成本。

(三) 存款保险机构的道德风险

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使得存款人与存款保险机构之间发生了隐形的交易——存款人愿意将款项存入投保银行, 既是接受了存款保险机构的相关规定, 存款人希望存款保险机构能够监管投保银行的经营行为, 在投保银行陷入困境时提供援助以及在限额内对存款人进行赔偿等。但是监管机构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 可能迫于社会和政治的因素对金融机构进行不正当的干预, 甚至随意决定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标准, 例如危机救助标准, 以获取金融机构的回报。当监管部门的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 监管当局会首先关注自身利益而不顾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监管当局为逃避监管不当的责任, 会放松资本要求和对银行持有风险资产的限制, 隐瞒银行的不良状况, 从而造成监管部门监管宽容的道德风险。

三、道等风险的规避措施

不同类型的存款保险基金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道德风险, 事前基金和政府出资的基金安排会导致更严重的道德风险。故改进制度设计, 提高存款保险制度的有效性可以消减存款保险制度带来的负面影响, 进而控制所产生的道德风险。

(一) 实行限额保险

全额保险的实行虽然可以大大提振存款人的信心, 防止挤兑, 但也会扰乱市场纪律, 使得存款人失去了对投保金融机构的监督, 导致了存款人的道德风险。实行限额保险, 存款人也要承担部分损失, 这会激励存款人加强对投保银行经营风险的监督, 例如通过转移存款或索要更高的利息的方式对欠稳健的银行实施有效的约束, 同时减少存款人的道德风险。

(二) 设立风险费率体系

存款保险制度的单一保险费率会诱发道德风险, 单一保险费率下, 投保银行的风险与保险费率完全脱钩, 即不管投保银行承担的风险状况如何, 经营是否稳健, 存款保险机构按照统一的费率核定需缴纳的保险费, 这就促使银行有动机为追求高利润而承担更大的风险, 这种保险制度导致了激励的扭曲, 刺激银行选择更大的风险资产组合。而合理的保险费率设定, 即以被保险机构的风险程度为定价基础实行风险费率, 可以有效的制约存款人和投保银行的道德风险。

(三) 健全存款保险机构的监管机制和职能

存款保险机构的宽容监管是指监管部门在已知银行经营不稳健或有冒险倾向时, 出于多种原因而采取姑息迁就的态度, 没有有效履行监管职责的行为, 而这种监管宽容导致了存款保险机构的道德风险。规避这种道德风险, 应在存款保险制度中引入和强化金融监管, 促使存款保险机构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更有效的实施监管职权, 不仅要监督问题银行, 还要对银行常规业务进行监管, 积极采取早期纠正措施, 减少存款保险机构在关闭银行过程中的宽容, 全面监控对问题银行的处置过程。

严重的道德风险使得各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的效率出现差异, 对存款保险制度中道德风险的研究, 对我国是否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起到了一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6

[2]郭研.存款保险与风险控制[J].经济科学, 1998年第3期

[3]杨家才.存款保险制度及中国模式[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1

国外存款保险制度概览 篇11

何为存款保险制度

为了减少银行危机引发经济体系崩溃的可能性,限制危机的破坏性和财政开支,许多国家都建立了金融安全网,包括隐性或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制度、调查解决银行破产问题的特别程序、对银行的审慎监管以及来自国际组织(如国际基金组织等)的紧急援助等一系列缓解危机破坏性的金融政策。在这些金融安全政策中,存款保险制度在全球得到了快速发展。最近30年以来提供存款保险保障的国家数目几乎翻了3番。1994年,存款保险被纳入新成立的欧盟单一银行市场体系。今天,绝大多数经合组织成员国和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都采取了这种存款人保护措施。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设立专门的存款保险机构,通过法律形式规定存款性金融机构向其交纳保费,一旦存款性金融机构面临危机或破产,就由这家保险机构为存款人支付一定额度的存款损失赔偿,通过保险机制的运作来保障存款人(特别是中小储户)的权益,以避免发生因少数银行破产倒闭而导致大规模的恐慌挤兑现象,从而达到维系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的目的。虽然所有国家都设有金融安全网,但存款保险制度有关保险金额的规定可以使政府将来对破产存款性金融机构存款人承担的义务有一个上限,同时,提供存款保险使得政府有权力及时干预破产存款性金融机构相关事宜的处理,保护无辜中小存款人的利益。

各国存款保险制度比较

20世纪7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先后出现了金融动荡不安的形势,也纷纷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例如,泰国、马来西亚、韩国等国为了应对1997年的金融危机而对银行存款实行了一揽子保险。20世纪90年代后,存款保险制度也开始在一些经济转轨国家和非洲国家迅速建立起来。

存款保险制度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和金融环境等诸多因素相联系,因此各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例如,对于存款保险赔付金额,就有无限额赔付和严格的赔付额限定之分。墨西哥、土耳其承诺100%存款的全额赔付,而智利、瑞土和英国只承保部分存款损失额。虽然,许多国家存款保险承保的存款也包括外币,但大多数不包括银行间存款。除了限定最高赔付额,有些国家还要求存款人对账户里的部分存款额进行“共保”,如澳大利亚、智利和哥伦比亚等,实行共保条款的国家相对较少,但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国家的存款保险机构所采用。

存款保险的保费一般采用事先征收制,保险基金通常来自政府和银行。为了使存款保险机构对损失风险建立并维持适当的准备金储备,银行一般要根据其所吸收存款的全部或大部分按比例缴纳保费。近年来,有些国家也开始采用与风险挂钩的差别费率制度,根据各投保银行的风险程度和资本充足率等因素,收取不同的保费,从而提高年保费对银行风险等级的敏感性。

各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组织形式也不尽相同。通常是由官方机构或者官方与私人合作机构进行管理。但有些国家,比如瑞士、德国和阿根廷等国,却是由私人机构提供存款保险。至于参加存款保险的原则,除了瑞士等极少数国家,几乎所有国家都是强制银行参加的。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

美国是西方最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为了应对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早期数千家银行的倒闭危机,根据1933年美国紧急银行法,联邦政府出面创建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专门为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存款提供保险保障。FDIC是隶属于联邦政府的一个独立金融管理机构,总部设于华盛顿,它不以营利为目的,宗旨是维持并促进美国公众对金融系统的信心。公司主要业务是对投保银行和储蓄机构中的存款提供保险,识别、监控并解决存款保险基金的风险,减少银行或储蓄机构倒闭对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冲击。

FDIC的管理是由董事会负责的。董事会共有5人,均由总统任命,并要经过议会的认可。同时,董事会的5位成员中,不得有3人以上来自同一政党。FDIC没有来自国会的任何拨款,其基金全部来源于银行和储蓄机构缴纳的保险费及保费投资于美国国库券的收益。目前,FDIC承保了美国国内几乎所有银行和储蓄机构中高达3万多亿美元的存款,保险基金总额超过440亿美元。

FDIC一般对每家银行或储蓄机构中每一存款人的储蓄、支票及其它存款账户下的存款提供最高不超过10万美元的保险金额。所有权不同的存款,比如个人账户和共同账户,可以分开投保。同时,FDIC一般还对退休账户(如个人养老账户、基奥计划等)提供专门保险。但是,FDIC只承保存款,对银行或储蓄机构提供的证券、共同基金或其它类似投资工具则不提供保险保障。

为了保护被保险存款人的利益,FDIC必须对银行或储蓄机构倒闭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银行或储蓄机构的关闭一般由其审批机构决定,如州监管部门、货币监理署或储蓄监管办公室等。FDIC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处理储蓄机构倒闭,最常见的是向其它金融机构出售倒闭机构的存款和贷款,破产机构的客户自动成为接收机构的客户,这种处理办法对原客户的利益损害被认为是最小的。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风险管控研究 篇12

一、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运作机制

存款保险制度最早是在美国建立的, 经过80多年的发展,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已趋于成熟, 我国在借鉴国外制度设计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存款保险制度, 在具体的运作机制上有自身鲜明的特点。

我国存款保险基金从构成上来说, 没有原始资本金, 全部基金来源于投保银行的保费、存款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清算破产银行分配的财产。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具有以下权力:

一是根据投保机构的存款规模和结构计算投保机构的适用费率。二是有权核查投保机构报送资料的真实性, 监测投保机构的风险, 适时调整费率。三是如果投保机构出现较严重的问题, 对投保机构提出风险警示并告知银行监督管理机构。四是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接近国际主流的“风险最小化”模式, 除了对破产银行的接管、清算的权力, 还有对所有存款机构的事前监管权, 并与人行、银监会实现信息互通, 能够及早对银行过度冒险行为进行纠正和风险处置, 避免银行风险积累。

存款保险基金主要运用于在投保机构出现信用危机时给付保险金, 可以是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直接偿付存款人, 也可以是委托其他合格的投保机构代为偿付, 还可以对破产金融机构实行接管或者给合格的投保机构提供资金担保促成机构重组。一方面, 各大小投保机构缴纳的保费注入存款保险基金, 另一方面, 存款保险机构行使赔偿职能资金流出存款保险基金, 稳定的余额作为闲置资金可以投资于政府债券、央行票据等债券类工具。

二、银行风险与差别费率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刚刚建立, 目前实行对于不同的存款机构实行的是单一费率, 但是很快将过渡到国际通行的差别费率制度。差别费率的厘定应该与银行的风险挂钩, 风险大的存款机构相应地承担较多的保费。衡量银行风险程度主流的指标是Z值, 它衡量的是银行“距离破产有多远”, 也可以理解为信用风险或者违约风险。Lepetit et al. (2008) 和黄隽 (2010) 将Z值定义为银行亏损小于净资产概率的估计量:

其中, μit和σit是第i家银行ROA的均值和方差, kit表示资本占总资产的份额, 显然, Z值是在股票收益波动率的基础上, 加入了财务指标, 因此, 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Z值小于σit, 破产的风险大幅增加;Z值等于零时, 银行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总的来说, Z值与银行的破产风险呈现负相关关系。

张健华 (2012) 借鉴BaselⅢ对银行全面风险最低资本要求的测度, 将Z值的组成部分进一步改写为:

其中, CAR表示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越高, 银行的破产风险就越小, Z值也越大, 这与之前的评判标准一致。加之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对不同的风险资产赋予了不同权重, 是目前为止衡量风险资产很科学的方法。由于Z值的波动跟银行风险的大小不是线性关系, 根据Z值来确定差别费率还需要很多后续的研究工作。

考虑到影响银行风险的重要渠道———信贷渠道, 银行不良贷款率、贷款损失准备占贷款总额之比也被认为是衡量银行风险的重要财务指标。用这种衡量方法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简便性, 银行保费的差别费率可以根据银行不良贷款率、贷款损失准备占贷款总额的大小来最终确定。目前, 我国宏观经济疲软, 企业的经营状况恶化, 直接导致了银行不良贷款率节节攀升, 其中, 农商行的不良贷款已经超越2%的警戒线, 是主要的风险点。为了防范个别银行的信用风险爆发, 差别费率的制定势在必行。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三、道德风险的问题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与上世纪30年代美国的经济大危机密不可分。危机中总共有超过9000家银行破产倒闭, 占到银行总数的三分之一, 涉及存款金额80多亿, 严重损害了存款人的利益。为了维护存款人的信心和遏制银行挤兑风潮, 政府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储蓄贷款协会, 建立起存款保险制度。然而, 80年代银行业的储贷危机证明了大方的存款保险制度是道德风险的根源之一。Matutes and Vives (1996) 认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使得投保银行进行高风险投资项目时, 不需要给存款人支付额外的利率作为补偿, 银行为了获得更多的盈利, 就会承担过度的风险, 从而扩大了单个银行的不稳定性。因此, 存款保险制度实现削弱储户挤兑的同时, 产生了激励银行冒险行为的道德风险。

Asli Demir guc-Kunt and Edw ar d J.Kane (2002) 认为存款保险的作用是有限的, 强调道德风险激励与存款保险过度普遍的覆盖有关。此外, 他还研究了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稳定性的关系, 把制度环境作为影响因素, 认为对银行系统的审慎监管能够限制道德风险的产生, 而在监管无效的情况下, 存款保险制度的负面效应较大, 要谨慎引入。

Gropp and Vesala (2004) 对欧洲银行的存款保险、银行牌照价值、对次级债券持有者的监控与银行冒险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存款机构次级债券的比例可以作为市场约束限制道德风险和银行过度冒险行为。更进一步, 次级债券比例高的存款机构更倾向于控制风险, 而次级债券比例低的存款机构对于存款保险的反应是增加其杠杆比率。二是具有较高牌照价值的银行反对额外风险 (虽然不反对更高的杠杆) , 不管金融安全网的监管是否严格。三是系统重要性银行 (too big to fail) 的风险倾向与存款保险制度引入没有必然联系, 存款保险制度的安全网界限只对规模较小的银行是可靠的。

Anginer et al. (2013) 对2004~2009年间96个国家4019家银行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存款保险、银行风险和系统脆弱性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大方的金融安全网络增加了银行风险和系统脆弱性, 在金融危机前的2004~2006年间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效应以致产生危机, 然而在危机期间, 有存款保险覆盖的国家的银行风险更低, 系统稳定性更好 (稳定效应) 。最后, 他们发现全部样本中存款保险的整体效果依然是负的, 这表明相比于存款保险在金融恐慌期间的稳定效应, 由于道德风险产生的失稳效应更大。更进一步, 根据银行监督质量指标进行分类———Barth et al. (2008) 将银行监管当局的权力赋值0~14, 实证结果发现, 对于监管质量高的银行, 存款保险制度在整个样本区间内能够降低银行系统风险。

四、构建适当的激励框架

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问题是始终存在的, 如何从制度设计上减少道德风险, 存款保险制度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 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不断探索的问题。目前,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已经从强制性、限额偿付、差别费率和“风险最小化”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但是, 市场监督、当局监管等外部治理因素也需要配套改革, 共同构建银行系统的激励约束框架, 管控道德风险。

存款人可以通过要求更高的利率、取出存款、卖出存款机构的股票等行为对存款机构的不良经营管理行为起到约束作用。这种市场约束的有效性取决于银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以及对于投资者的法律保护制度的健全程度。银行较之其他企业, 风险更具隐蔽性, 贷款质量不易观察造成贷款风险的积累, 如果一家银行接连出现贷款坏账, 结果可能一夜之间倒闭, 美国雷曼兄弟的破产也是如此。因此, 银行及时、准确、全面地公开信息是十分必要的。投资者可以根据银行资产安全状况、盈利能力、流动性状况、资本构成情况以及贷款投向和金融衍生工具带来的市场风险进行多层次的综合评估做出决策,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盲目挤兑发生。

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应该发挥其独特的监管职能, 避免与央行、银监会重复监管。具体来说, 央行在问题银行申请破产后充当“最后贷款人”角色, 银监会对存款机构进行日常合规性监管, 而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具有提前处置权, 即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和纠正措施, 比如罚款、追加保险金甚至免除存款机构参与存款保险资格。央行负责收取各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 而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负责收取存款保险基金, 需要彼此相互协调确保不会给存款机构带来过重的负担。监管当局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制度、联合检查制度和紧急磋商制度, 执行对银行的全面风险监控和职能管理, 比如更换管理团队, 来共同约束银行审慎经营、合规操作。

摘要:目前, 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刚刚建立, 本文首先对存款保险制度运作机制进行了解读, 根据银行风险度量的指标联系存款保险制度中的差别费率, 认为差别费率可以根据银行不良贷款率、贷款损失准备占贷款总额的大小来最终确定。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问题普遍存在, 对此提出风险管控建议。

关键词:存款保险,道德风险,激励框架

参考文献

[1]Asli Demirguc-kunt&Edward J.Kane, Deposit Insurance Around the Globe:Where does it work[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16, No.2 (Spring, 2002) , 175-195.

[2]Reint Gropp&Jukka Vesala, Deposit Insurance, Moral Hazard and Market Monitoring[J].Review of Finance, 2004, 8 (4) , 571-602.

[3]Matutes, Carmen and Xavier Vives, Competition for Deposits, Fragility, and Insurance[J].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1996, 5 (2) , 184-216.

上一篇:小户型住宅设计研究下一篇:浅层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