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存款储蓄余额

2024-08-09

居民存款储蓄余额(精选6篇)

居民存款储蓄余额 篇1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储蓄也随之增加。居民储蓄的增长是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具体体现, 也是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动力。但在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的情况下, 居民储蓄的变动可能成为加剧供求不平衡的因素。如果居民储蓄的增长不能转化为投资, 过度的居民储蓄抑制了现期的消费, 消费需求不足, 投资效率低下, 那么居民储蓄就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

一、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居民储蓄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在所处的经济环境上有很大的差别。虽然在西方国家, 居民的消费和储蓄行为也要受到一些制度因素的影响, 但始终处于稳定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而我国却经历了经济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因而居民储蓄呈现出许多用传统规范的储蓄理论无法解释的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平均储蓄率超过20%以上, 2010年, 我国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更是达到了307166亿元。定期储蓄存款占全部储蓄存款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0 %以上。而西方国家, 如美国在20世纪70-80年代的经济慢速增长期, 通过可支配收入减支出折算的美国个人储蓄率超过了10%, 因为失业以及信贷收紧的现状令消费者捂紧了钱袋。从90年代末开始, 股价的飞涨令美国人感到更加富有了, 储蓄率则随之降到了2%。在2001年美国经济步入衰退后储蓄率略有回升, 但又因房价的上涨而急速下滑, 因为房产让美国人觉得储蓄已经变得无足轻重了。美国2007年个人储蓄率降至5.5%。2008年后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美国的储蓄率才有所上升。一般来说, 其他国家都比美国的储蓄水平高。法国、德国以及许多欧元区国家的储蓄率都达到或超过了10%。不过总体看来西方国家的储蓄率都是处在较低的水平, 定期存款所占比重较低。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 和西方主要国家相比, 我国存在居民高储蓄的问题。美国经济规模是中国的6倍, 但是美国储蓄存款还不到中国的2倍, 中国高储蓄更多的是经济结构问题的体现, 而非经济实力的体现。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所以家庭必须靠自己的储蓄来养老。而西方国家由于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较早, 养老保障体系比较完善, 储蓄率也较低。

二、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动分析

无论是历史的纵向比较, 还是国家之间的横向对照, 改革开放以来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都是惊人的。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广大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得到稳步提高, 居民储蓄存款相应保持了高速增长。

(一)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发展过程

1.持续增长阶段

1978—1988年是我国储蓄持续增长阶段。储蓄存款平均每年增长30%以上, 1988年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822亿元, 是1978年210亿元的18倍。这一阶段储蓄存款之所以呈现高速增长, 主要是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基础薄弱, 起点低, 少量的储蓄增长即可取得较高的增长速度;另外也取决于改革初期经济政策深入人心, 居民为了长远着想而愿意以存款的形式持有金融资产。

2.高速增长阶段

1989—1996年为我国储蓄存款高速增长阶段。在储蓄存款基数已经有了较大增长的情况下, 储蓄存款余额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此阶段储蓄存款余额的年均增长率达到31.6%, 到1996年储蓄存款余额跃升为3.8万亿元。这一阶段储蓄存款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金融部门的政策, 使得利率等调控经济的手段市场化, 充分体现了经济杠杆的作用, 稳定了居民的信心, 另外, 居民收入也有了一定的增长。

3.减速增长阶段

1997—2000年为我国储蓄存款减速增长阶段。居民储蓄存款的余额继续增长, 1998年底达到了5.3万亿元。这一时期, 央行连续降息, 从1996—1999年6月连续7次降息, 1999年10月, 政府又开征20%的利息所得税, 致使储蓄增值功能大幅降低, 降低了居民储蓄意愿。以上措施对居民储蓄分流产生了明显的政策效应。其次, 1999年存款实名制实行, 也将公款私存的资金大量挤出, 从而加速了“名义”居民储蓄存款的分流。再次, 这一时期, 股市在1996年与1999年分别出现大牛市, 交易活跃。股市的繁荣吸引了大量居民储蓄进入股票一级和二级市场投资或投机。以上种种原因, 致使居民储蓄存款分流的速度加快, 储蓄存款余额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 增长率从1994年的41.5%跌至1998年、1999年、2000年的15.4%、11.6%、7.9%。

4.波动性增长阶段

2001年以来是我国储蓄存款波动性增长阶段。进入2001年以后, 居民储蓄存款在经过1999年下半年和2000年明显分流之后, 分流明显减缓;储蓄存款增长速度重新加快。2002年以来, 居民储蓄存款更表现出迅速增长。虽然居民储蓄存款的余额一直在不断增加, 但居民储蓄存款增速呈周期性的下降趋势, 第一轮下降是在2000年降到谷底, 随后2000—2003年又开始小幅上涨, 2003年升至波峰, 紧接着又开始第二轮下滑, 2004年又是一个谷底, 2005年恢复上涨, 但没有达到2003年的水平, 之后的第三轮开始了一路下滑的趋势, 直到2007年达到增长速度为199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只有6.8%。但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还是保持持续上涨的趋势。

数据来源:根据1991—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整理。

(二) 居民储蓄率不断上升

表2计算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居民的储蓄率和边际消费倾向。这些结果表明, 自1990年以来, 我国居民的储蓄率基本上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1990—2009年城镇居民储蓄率从15.3%上升到了19.2%, 农村居民储蓄率则从14.8%上升到了22.5%。特别是1998年以后, 居民储蓄率更是居高不下, 城镇居民储蓄率基本保持在20%以上, 而农村居民储蓄率则基本保持在25%以上。

资料来源:根据1990—2010年国家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编制。储蓄率为收入减消费支出的差占收入的比重 (%) 。边际消费倾向为年度消费增长额占年度收入增加额的比重 (%) 。边际消费倾向大于100%表明当年新增消费中动用了前期储蓄, 该指标为负数表明当年储蓄超过了当年新增收入。

(三) 居民储蓄存款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中定期存款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从1991—2010年居民储蓄存款构成看, 定期储蓄存款占全部储蓄存款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0%以上, 这显示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结构稳定性很强。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和中国人民银行2008金融机构人民币收支表有关数据整理。

从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一直是持续增长的, 虽然增长过程中每年的增长率有波动, 但居民储蓄存款保持高速增长, 另外我国居民储蓄率不断上升, 居民储蓄存款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三、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增长的成因分析

(一) 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是主要原因

从改革开放以来居民储蓄率的变化趋势看, 凯恩斯关于人们可支配收入的一般规律在我国明显存在, 收入增长是居民储蓄增长的决定因素, 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变化主要取决于人们收入水平的增长变化。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从表2中可知, 1990—2009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510.2元增长到15174.7元, 增长10倍多。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686.3元增长到5153.2元, 增长了7.5倍。储蓄是收入的函数, 收入的大幅度增长为储蓄存款的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 居民投资渠道少是重要原因

无论是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 消费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有下降的趋势, 而储蓄则是稳步上升。这可能和我国居民的储蓄习惯有关。但是当前在内需不旺、投资后劲不足的情况下, 采取有效措施, 逐步引导其向消费领域和投资领域转化还是有必要的。我国居民投资渠道少, 除储蓄存款外, 我国现有的可供个人投资的金融产品仍主要由股票 (包括基金) 和国债构成。在2007年的大牛市中, 储蓄存款增速下降, 说明活跃的股票市场是有效的分流储蓄存款的途径。但是股市风险太大, 加上我国股市很不规范, 股市资产大幅缩水引发的负财富效应加剧了居民对资产安全性的重视, 居民对股市的投资热情有所消退, 部分投资股市的资金也转为银行储蓄。而国债规模有限, 因而吸收储蓄有限。而基金由于受股市低迷所累, 居民对它的投资热情也不高。比较而言, 储蓄存款兼具流动性好、能带来无风险的一定收益等优势, 因此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三) 制度转轨过程中的预期不确定性是深层次原因

1990—2009年,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21%,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50%, 而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年均增长21.9%。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速大大高于居民收入的增速, 表明储蓄存款不仅来自于居民当年增收, 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居民的“超储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增加了人们对于未来支出的预期和不确定性。同时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迫使人们通过储蓄来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如住房制度改革迫使居民进行长期储蓄;教育制度改革使居民必须为支付子女教育费用而增加储蓄;医疗保障制度发生变化, 居民为预防健康风险而增加储蓄等。

总之,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趋势, 既有长期因素的作用, 又有短期因素的作用;既有经济因素的作用, 又有制度变革等非经济因素的作用, 是许多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贾玉英.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问题研究[D].西安:西安交通大学, 2003.

[2]中国人民银行课题组.中国国民储蓄和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 1999 (5) :3-10.

[3]李焰.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9.

[4]廖佳馨.影响我国近年来居民储蓄若干因素问题的探讨[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03.

[5]严忠, 岳超龙, 刘竹林.计量经济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5.

[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008) [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居民存款储蓄余额 篇2

・ (一)总体规模日益壮大

・ 按照户籍人口计算,XX年,全区金融机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50.2亿元,人均储蓄余额为3.0万元;此后一路飚升:XX年为3.9万元/人、XX年为4.4万元/人,XX年为5.1万元/人,到今年上半年人均储蓄余额上升至5.6万元/人。

・ (二)储蓄结构变化明显

・ 居民储蓄存款高成长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定期储蓄存款的居高不下。虽然近年来储蓄利率较低,国家又征收利息税,但是仍未能让居民的“储蓄热情”减退,定期储蓄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从XX年至今年上半年,比重始终保持在70%以上,其中XX年达到最高值78.6%,XX年跌至70.8%,到今年上半年又回升至73.1%。

・ (三)发展速度十分迅猛

・ 从XX年到今年上半年,我区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年平均增幅为21.8%,其中XX年与XX年增幅更是达到了30%以上。储蓄存款的高速增长不仅高于同期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且也高于同期职工年平均工资、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水平。从XX年到今年上半年,我区的增加值年均增长为19.1%,同期职工年均工资增长为11.6%,同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为8.3%,均明显低于储蓄平均增速。

・ 二、导致居民储蓄高增长的因素

・ (一)居民收入增加

・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无疑成为储蓄快速增长的重要源泉。从XX年到XX年,我区的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由18012元增加到24597元,三年内增长了36.6%;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由7452元提高到9601元,三年内增长了28.8%,

范文

然而随着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储蓄存款的.数额也在扩大。据最近一次我区农村居民金融服务需求调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低收入家庭的储蓄存款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的19.3%;中等收入占比为29.4%;高收入占比为37.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低收入家庭对居民储蓄的贡献是有限的,居民储蓄主要来自于中、高收入家庭;但是中、高收入居民家庭的生活消费已经饱和,又缺乏投资渠道,生活节余资金被大量沉积在银行,这是造成居民储蓄攀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 (二)投资渠道单一

・ 当前,可供居民选择的投资项目主要有:属于金融产品的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中小型实业企业,某些可能增值的收藏品等。但是国库券受发放额度的限制,容纳资金有限;股市变化风云莫测,居民已经望而却步;企业债券是企业直接融资的最好形式,但没有真正形成市场。因而,目前居民投资渠道十分狭窄,只好选择储蓄这一安全而又灵活的投资方式。因此尽管利率较低,如1万元的一年期定期存款,按照2.25%的利率计算,扣除20%的利息税后,一年的利息收入只有180元,但储蓄仍成为居民理财的首选。

・ (三)为了消费升级积累资金

・近年来由于收入的提高和住房、汽车消费信贷的开展,不少居民家庭购买了商品房和汽车。看似居民手里的钱多了,但从总体来看,这仍然是少数。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购房支出由XX年的5.5%上升至6.1%。从XX年城镇居民家计调查和XX年农村居民家计调查数据显示: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汽车6辆,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汽车7辆。以居民现在的收入水平,对万元级及数十万元级以上的消费必须有一个前期的积累过程,这个积累过程就体现在居民储蓄的增加。

・ (四)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居民存款储蓄余额 篇3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的储蓄率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增长, 各方面的原因, 导致老百姓有钱但是不敢花, 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代之后, 我国储蓄率一直保持着高增长率。高储蓄率对我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有利有弊, 高储蓄率一方面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 可以说, 我国能够顺利度过几次全球性经济危机, 都是因为非常坚实的资金支持。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 高储蓄率严重抑制了消费, 造成了内需不足, 也是国内流动性过高, 这都会严重的制约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尤其是很多发达国家正好相反, 处在储蓄率急速下降的时期, 这些现象都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我们需要必须要全面分析每个经济体的储蓄率的不同发展时期, 不仅分析自身的发展阶段和影响因素, 而且要从其他国家的经验中扬长避短, 这些对我国制定相应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都是非常有益的。

二、文献综述

乔虹 (2010) 认为宏观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率, 人口结构以及快速城市化带来的收入增长是造成中国出现高储蓄率的原因。中国居民的储蓄收各种政策的影响很大, 包括社保, 医疗和住房福利的搞个, 不发达的金融市场以及年龄群体效应。企业的盈利能力的周期性改善也促进中国企业存款进一步增长。而谭晴 (2009) 基于Eview s对我国城镇居民的储蓄率进行了实证分析, 选取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 一年期利率, 基尼系数, 通货膨胀率为解释变量, 最终得到的模型的结论为收入分配的均等程度对储蓄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但是利率变动对实际的储蓄率变动不是很明显, 其中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人们的储蓄倾向受预期影响更大。这些研究主要都强调了利率, 预防性储蓄, 流动性约束和不确定因素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在下文中更侧重于在社保, 收入不平等上的研究。

三、变量选取和分析

一个国家的储蓄总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比如收入因素, 利率, 物价水平, 收入分配, 消费支出, 贫富差距等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储蓄与可支配收入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和消费成负相关的关系。在本文中, 我们选用了四个典型的因素, 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率, 一年期储蓄利率, 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的增长率。

首先城镇居民收入是目前决定我国储蓄率一个非常重要的因子, 中国的老百姓还没有西方人那种信贷消费的观念, 所以存钱养老, 存钱买房, 存钱医疗都是非常常见的。所有这一要素我们列入模型的解释变量。其次是储蓄利率, 利率高了, 人民获得的利息多了, 自然存到银行的钱就多了。需要指出的是, 这里的储蓄利率是一年的加权平均后的加权利率。再次是基尼系数, 我们知道在收入分配越公平的国家, 它的平均消费倾向就越高, 也就是平均储蓄倾向越低。所以我们在本文中选择用基尼系数来衡量一国的收入分配情况, 基尼系数越小, 收入就越平均, 基尼系数越大, 收入差距就越大。最后是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的增长率, 选择这个因素具有比较强的中国特色。如果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体系比较健全, 在养老医疗失业方面都有好的保障, 人们敢消费, 没有后顾之忧, 那储蓄率自然就高。而现在的中国国情我们可以看到, 用于社会保障的政府支出虽然不断在增加, 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 还是远远不够的。中国人存钱很大一部分都是用于养老养儿, 其中存钱养老占很大的比重。养老保险收入中有一部分是现在的年轻人交上去的养老保险金, 一部分是政府划拨的。养老保险收入和支出的差可以反映我国现在社保的发展状况。我们列入解释变量。

四、变量的设定及数据处理

(一) 变量的设定

本文的样本容量是从1997年~2007年的, 其中

Y代表城镇居民储蓄率

X 1代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

X 2代表一年期储蓄率

X 3代表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

X 4代表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的增长率

基于以上数据, 我们建立模型:

β1度量了横截距, 它表示在收入为零的时候人们也要花钱消费, 也是有生活必需品消费支出的, 储蓄为负。

β2度量了当城镇居民储蓄率每增长1%时, 居民储蓄率变动的单位数

β3度量了当储蓄利率变动1%时, 居民储蓄率变动的单位数

β4度量了基尼系数对储蓄率的影响

β5度量了当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的增长率每变动1%时, 居民储蓄率变动的单位

μ是随机误差项

(二) 数据处理

(1) 首先利用Eview s7.0对表1数据进行对数据的稳定性进行检验, 我们采用的是A D F检验。在对原数据进行检验, 数据未通过检测, 然后进行一阶差分的检验, 有如下结果:

说明该组数据经过了所有检验, 是一个平稳序列。

(2) 利用Eview s7.0对表1数据进行最小二乘估计, 输出结果为如下:

(1) R 2=0.695292, 拟合优度偏低, 但是初步可以通过经济意义的检验, 系数的符号符合经济理论。拟合优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是在数据上问题, 但又有可能是在解释变量选择的时候不是很好。

(2) 多重共线性检验

但是从X 1, X 4的P值都不通过T检验, 可能存在多重共线的性, 为了进一步确定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 利用Eview s7.0输出结果:

从输出结果上我们可以看出X 1和X 2存在共线性的可能性, 一般解决共线性的办法有两种, 一种是剔除一个变量, 一个是差分法。此处我们用第一种方法, 我们先剔除了X 2, 之后再进行最小二乘法检验, X 3, X 4依旧没有通过T检验, 于是剔除X 1再进行相似金检验。最终我们留下X 2, X 3得到以下结果

最终, 多重共线性不存在, F值为14.66321, 模型总体显著, 同时T检验中X 2, X 3两个变量的P值为0.0001和0.0133, 都小于0.05, 所以变量显著, 所以模型统计意义上的检验都通过了。

从经济意义上, 常数项为负数, 即就算没有收入也会有消费支出, 符合经济学的意义, X 2和X 3的系数为正数, 表示储蓄率与利率还有基尼系数都有同方向变动的, 也符合经济意义。所以得到模型Y=-0.024649+2.626455X 2+0.523625X 3

(3) 异方差性检验

对得到的新模型进行异方差检验, 运用W H IT E检验, 得到输出结果:

结果显示O bs*R-squared的P值有1.814823>0.05, 采用的是没有交叉项的检验方法, 接受原假设, 也就是说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

(4) 自相关性检验

最后得到的新模型的回归分析输出结果中D W值为1.8898≈2。该模型有两个解释变量, 样本容量为18, 给定的显著性明显, 不存在自相关性。

综上所述, 最终得到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存款模型:

五、模型结论分析

从上面的测算模型中可以得到:一年期储蓄利率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我国城镇居民的储蓄率上涨2.626455%, 说明了利率上涨会吸引人们把钱存入银行, 利率对储蓄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而基尼系数对储蓄率的影响没有那么大, 城镇居民基尼系数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率将上涨0.523625%, 高收入群体的储蓄倾向大大超过低收入群体。

六、本模型的不足

本人因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时间有限, 在模型中是很想证明一下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 但是这一变量因为不显著被舍去了, 我觉得有悖于理论研究, 所以可能在选择社会保障方面的相关数据的时候存在偏差。另外一国的金融市场发达程度, 一国是内向型国家还是外向型国家, 国民的整体预期都对储蓄率影响很大的因素, 但是由于很难选择代表性数据, 所以没有列入解释变量, 这个也是有待改进的。

七、针对本模型给出几点建议

中国现在所处的高储蓄的阶段, 我们知道过低的储蓄和过高的储蓄都会给经济带来很多弊端。而如今的中国从2002年起, 经济就有失衡的趋势, 低消费, 高投资, 高储蓄。储蓄率持续率这把双刃剑, 2走0高14的年后果第是1带1来期消中费旬的萎刊靡, 这对经济的持续增长是有很时大阻代碍作 (用总的第。中5国70应期该) 及时的调整高储蓄的现状, 借鉴其他国家T的im经验es, 最大限度的避免高储蓄率对经济的冲击。

(一) 全面改革金融体系, 大力加强消费市场建设, 使消费模式多元化

中国应该加快发展资本市场, 建立较为健全的投资融资机制, 为老百姓提供更为多元的投资模式, 改变人民的投资理念和收益观, 使居民的钱不是总流向银行。另外要提高各种资产的收益, 增加居民收入, 扩大居民的财富积累, 最终扩大消费者的消费。政府也应该运用各种政策刺激消费点, 如在很多商品的购买商提供补贴或降低税收, 对低收入人群和农村人口进行各种保障性消费, 如保障房, 家电下乡等等。对于贷款的限制也应该适当的放宽, 使更多的人能够有能力去消费, 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

(二) 政府应提高民生支出比重,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尽可能的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

中国政府除了将资本转移给企业之外, 更多的是应该通过财政支出加强在医疗养老失业等公共产品的供给, 尽快的讲社会保障普及到全体国民, 尽可能的较少国民的后顾之忧。通过调节收入, 扩大中产阶级范围, 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 缩小收入差距, 从而提高国民的福利水平。继续调整我国的税收制度, 通过结构性税制的改革, 完善累计税率值, 减轻中低收入人群税收, 不断对高收入人群加大征税力度, 将税收尽可能的用于对于保障性的政策。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支付能力, 降低消费, 增加储蓄。

(三) 根据我国国情, 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的储蓄改革之路

金中融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虽然在储蓄率的发展进N程O上.1有1一, 2定0的14Fi相n似an之c处e, 但是中国还有很多独有 (的特C u点m, 比u如la人tiv口e基ty数N过O大., 5人7民0) 生活质量还不是很高, 老龄化不断深化。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革储蓄的进程中要稳步前进, 一定不可以忽视人口的问题。中的人口老龄化不可逆转, 而老龄化必然会使储蓄率不断走低, 但是如果储蓄率太低, 资本不充足也会对我国的持续发展造成影响。因此, 我国在探索储蓄率改革的路上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适度的进行调整, 保证社会的稳定。

摘要:从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储蓄率不断上升, 储蓄不断增加, 为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提供坚实后盾。储蓄率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本文以中国20世纪之后, 即1990年2007年的城镇居民的数据位样本, 建立起城镇居民储蓄的模型, 初步研究储蓄率的极大影响因素。运用相关的计量经济学理论进行统计并最终得到了各因素对城镇居民存款的影响程度, 并对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关键词:城镇居民储蓄率,多元线性回归,主要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陈科.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财政金融, 2012年5月上.

[2]金晓彤, 闫超.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联性的实证分析.现代日本经济, 2010年第8期.

[3]李真雅.实证分析我国高储蓄率的宏观成因.市场论坛, 2005年11月刊.

[4]乔虹, 宋宇.中国的储蓄率及长期走势.金融发展评论, 第2010年第1期.

[5]邱源嵩, 陆焱平.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居民存款储蓄进行实证分析.金融营销, 2013年第10期.

[6]谭晴.基于Eviews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率变化实证分析.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第8期.

居民存款储蓄余额 篇4

关键词:利率政策,政策效果,居民储蓄存款

1引言

在2010年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 扩大内需成为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第一要务。但是长期以来, 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 最终消费率总体呈下降的态势, 投资从1992年的36.6%逐步提高到2009年的46.8%, 消费率则从1992年的62.4%逐步下降到2009年的48.6%, 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同一时期, 居民储蓄存款年增长速度都在10%以上, 远高于同期居民收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速度。2008年的我国GDP总量是1993年的7.59倍, 但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却是1993年的13.33倍, 二者差异巨大。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水平有所提高, 而且国家采取了各种刺激消费需求的政策, 但居民储蓄倾向仍然很高。根据实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材料, 中国的国民储蓄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一直居世界前列。其中1989——1993年居民储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以上, 居世界之首。2005年国内储蓄率高达51%, 而全球平均储蓄率仅为19.7%, 2009年1月末, 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已经突破了18万亿, 储蓄率在全世界排名第一, 人均储蓄超过1万元。

从1993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加强了对利率的调控, 至2008年为止, 利率的调整先后经历了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四个阶段。活期存款利率由1993年的2.16%下调至2008年的0.36%, 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1993年的9.18%下调至2008年的2.25%, 但这是在此期间, 利率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效果不大。

黄怀亮 (1999) 认为,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 储蓄存款的增长主要是由于个人收入水平的增长、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提高和人们未来收入不确定性而导致的。至于利率的高低、通货膨胀的程度与储蓄存款的关系, 不能说没有丝毫影响, 但影响不大。

赵尚梅 (2001) 指出, 总体上看, 一般居民的储蓄量和储蓄结构对利率的变动反应迟钝, 利率调整对储蓄量和储蓄结构的作用并不大, 二者不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居民基本以银行存款的形式进行储蓄, 利率政策的储蓄效应不显著。

张珊珊 (2007) 认为, 一年期实际存款利率与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之间为负相关关系, 但回归系数为-0.7778, 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微弱的负相关性。可见, 存款利率的变动对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影响较微弱。

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的理论是在假设其它因素不变, 或者其它因素的变化对储蓄存款的影响小于利率变化对储蓄存款的影响时才成立的。我国在这一阶段所出现的居民储蓄存款的利率弹性小的现象, 说明了还有其他因素对储蓄存款的影响比利率的影响更大。

2我国利率水平调整效果不明显的原因

2.1 居民储蓄动机的分析

2.1.1 居民储蓄的预防性动机

在1996年至2008年这一阶段, 我国市场化改革逐渐深入, 由传统福利制度所提供的保障逐步转移给市场, 居民更多地依靠自身的物力和财力解决医疗、住房、教育、失业、养老等方面的问题。同时, 由于劳动就业制度改革, 企业出现大规模下岗分流, 失业率上升。人们不仅要面对可能而来的长时间失业, 还要直面医疗、住房以及子女教育的“新三座大山”。因此, 居民的消费支出更多地考虑未来消费, 因而个人储蓄存款增加。1998年国家统计局对“居民储蓄动机”的问卷调查表明, 我国预防性储蓄比例高达82.4%。在八次降息后, 有关部门又对此进行了相应的调查, 结果表明:在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目的的排序中, 前五位为“子女教育、购房、养老、应付事业及生活不测事件的发生、医疗”, 全部属于预防性动机, 表明当时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结构是“以预防性储蓄为主, 投资性储蓄为辅”的。这种储蓄结构导致了我国居民储蓄的低利率弹性, 从而也就决定了我国的储蓄存款难以因利率的下调而有明显的减少。

2.1.2 居民储蓄的盈利性动机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 人们对财富的追求使得人们希望通过手中的货币获得更大的收益。金融产品的日益多样化使得人们投资时有了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 但相对于储蓄而言, 股票投资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而且还存在风险, 对于失业的人们来说, 绝对不会再冒这种风险。债券虽然风险相对较小, 但由于当时部分企业债券在兑付上出现困难, 再加之企业普遍效益不好, 因此居民购买企业债券的热情并不高。而投资于国债又受时间、空间和数量的制约, 不能随意买卖。因此, 对于工作不稳定的人们来说, 既能保值, 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值的储蓄自然成为首选, 以此防患于未然, 避免在未来当不确定的风险真正发生时无钱可用。

2.2 从行为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居民储蓄行为

传统经济学中的期望效用理论认为收益的效用是以获得该收益的概率为权重的, 即获得该收益的概率越大, 这份收益所带来的效用在期望效用中的比重就越高。而事实上, 行为经济学创始人Kahneman发现人们在面对确定性收益和风险时, 人们会高估确定性收益, 低估风险收益, 而不是根据收益与损失的价值理性地对待这两者。同时, Kahneman和Tversky提出的前景理论认为: (1) 人们不仅看重财富的绝对量, 更加看重财富的变化量; (2) 当人们面临条件相当的损失前景时, 更加倾向于冒险赌博, 此时人们是风险偏好的;当人们面临条件相当的盈利时, 更加倾向于确定性的盈利, 此时人们是风险规避的; (3) 一定量的财富减少带来的痛苦程度大于等量的财富增加带来的快乐程度。

由此, 我们也可以解释为何我国利率水平的调整对居民储蓄存款的影响并不显著。

绝大多数人都是损失厌恶型的, 人们厌恶任何形式的损失, 并尽量使这种损失不再发生。人们在决策的过程中赋予损失的权重明显大于赋予获得的权重, 即对于100元的收益和损失来说, 失去100元的痛苦要大于获得100元时所带来的快乐。对于投资股票来说, 其收益是不确定的, 可能会有10%甚至是100%的收益, 但同时损失也可能达到100%。相比之下, 储蓄是100%会带来收入的, 至少是名义上的收入。同时, 2001年6月股市开始出现下跌, 虽然年底出现反弹, 但进入2002年, 下跌继续, 到2002年一月底, 在为期将近七个月的下跌中, 指数由最高的2245.43点一路下挫到1339.20点, 跌幅达40%。“沪深股市出现深幅调整, 股票投资风险加大, 股民资金回流银行储蓄”。因此, 当人们面临选择时, 更倾向于确定性盈利, 因此, 居民在投资工具的选择上更加钟爱储蓄。

3提高我国利率水平调整效果的建议

3.1 拓宽居民的投融资渠道

应当进一步推进金融投资工具的创新, 使金融资产日趋多样化, 摆脱金融资产结构单一的局面, 同时, 完善资本市场改革, 使金融资产之间的转换日趋便利。随着近些年我国利率逐步实现市场化, 证券和债券市场的波动也将更加频繁, 风险将继续增加。而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发展, 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 国家应积极支持证券市场的发展, 丰富投资工具的数量与结构, 以满足不同收入水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的需求。在居民传统的投资渠道如存款、保险、股票以外, 可以发展多种金融市场产品, 逐步实现储蓄分流。随着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日趋完善, 以及陆续推出的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将进一步构建起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同时, 也为我国投资者提供了风险对冲和套期保值的工具。

另一方面, 积极推动消费信贷发展, 增加贷款品种, 完善信贷担保制度。开拓对居民的信贷业务, 调整其资产结构, 扩大其参与金融活动的深度, 改变居民金融资产过度集中于银行储蓄的状况。

3.2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哈伯德、斯金纳和扎德斯等人 (Hubbard, Skinner and Zeldes, 1995) 的研究表明,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居民 (特别是低收入居民) 的消费水平。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过后, 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数字一百调查公司, 对3201人进行的调查表明, 60.9%的人表示只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人们才敢于消费。因此, 完善的保险保障体系能够降低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预期, 进而减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存款, 使之转化为以收益为目的的储蓄投资, 从而提高居民储蓄投资和消费行为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应建立和完善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和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多种形式、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拓展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特别是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突出社会保障的互济功能。只有加快医疗、养老、失业等保险的改革进程, 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才能稳定居民对未来各项支出的预期, 使居民在适应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理性预期, 增强其即期消费的欲望, 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

3.3 完善市场基础建设

居民是选择当期消费是储蓄, 是选择以银行存款的形式储蓄, 还是以持有股票、债券、保单的形式储蓄, 完全是在现有市场条件下自发的自利行为, 其中自有其合理性。我们只能在充实市场供给和完善市场基础建设方面做工作, 而不能引诱或强迫人们做出不合意的选择。因此, 应当进一步完善市场的法律制度, 增强其信息公开和透明度, 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加大对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 为我国个人投资者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投资环境, 提高广大居民的投资热情。达到能真正吸引广大投资者长期投资的目的, 从而从根本上分流银行系统的居民储蓄, 资本市场也得以健康发展, 而不是由于种种负面新闻而使有意投资的人对市场望而却步。

参考文献

[1]黄怀亮.当前居民储蓄的行为分析[J].Statistical Research, 1999, (5) .

[2]赵尚梅.利率政策有效性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

[3]张珊珊.关于我国利率政策效果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7.

[4]董志勇.行为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5]戴根友.2001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及2002年货币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 2002, (2) .

居民存款储蓄余额 篇5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居民储蓄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中国的老百姓都有钱而不敢消费, 面对着居高不下的房价, 如电视剧《蜗居》对现实的形象刻画道出了中国老百姓的心声, 看病费用高昂, 及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也就造就了中国百姓有钱而不敢花的无奈。这也是笔者选择这一研究对象的原因。高储蓄率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充足资金来源, 是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为我国从容应对金融危机提供了保障。高储蓄率对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有着有利的一面, 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高储蓄率抑制了我国消费, 导致内需不足, 从而进一步抑制了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增长。为了更好了解各种因素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 并结合老师上课所讲的知识对其进行回归分析。

2 数据及模型建立

本文模型数据样本为1979—2002年。

单位:%

数据来源:各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注:Y代表城镇居民储蓄率;X1代表通货膨胀率;X2代表一年期储蓄利率;X3代表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X4代表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基于以上数据, 建立模型:Y=β0+β1X1+β2X2+β3X3+β4X4+u

3 模型数据分析

利用Eviews6.0软件对表1数据进行最小二乘估计, 输出结果如下:

从图1结果可以看出, R2=0.902429, 修正R2=0.881888, 拟合优度较好, 系数的符号也基本上符合经济意义。

3.1 多重共线性检验

结果中X1的P值=0.1309>0.05, X3的P值=0.0612﹥0.05都通不过T检验, 在拟合优度较高情况下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为了进一步确定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 通过Eviews利用quick———group statistics———correlations输出结果如表2所示:

运用逐步回归方法消除多重共线性得到最终删去X1, 通货膨胀率对居民存款储蓄影响不大。因而在原模型中剔除X1 (通货膨胀率) , 再一次进行最小二乘回归, 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结果可以看出, 新模型的R2=0.989629, 修正R2=973074, 拟合程度很高, X2, X3, X4的P值均小于0.05, 通过T检验。

3.2 异方差检验

利用怀特检验法对模型进行异方差检验, 得到以下结果:

Obs*R-squared的P值为0.1741>0.05, 所以接受原假设, 即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3.3 自相关检验

由图2可知DW值≈2, 由DW≈2 (1-P) 得到P≈0, 所以该模型不存在自相关。

综上分析, 最终得出我国城镇居民的储蓄存款模型:

Y=-0.287593+0.030762X2+0.434269X3+1.350501X4 (-6.699751) (6.358840) (2.245390) (9.555070)

4 模型结论分析

从上面的测算模型可以得到:一年期储蓄利率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率将上涨0.030762%, 即说明了利率上涨会吸引人们把钱存进银行;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率变化对居民的储蓄率变化的影响也比较明显, 城镇居民收入每增长率一个百分点, 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率将上涨0.434269%, 也进一步证实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会促使人们更多的进行储蓄;基尼系数对储蓄率的影响程度很大, 城镇居民基尼系数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率将上涨1.350501%。高收入群体的储蓄倾向明显高于低收入者。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和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对居民存款储蓄影响较大, 而储蓄利率对居民存款储蓄影响相对较小。

5 本文的局限性

(1) 本文选取的样本数据不够新, 由于有些变量各年份数据不连贯, 综合考虑只选择至2002年的数据, 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测算模型的准确性与代表性。

(2) 鉴于笔者学习程度受限, 未把可能影响储蓄的其他因素考虑在内。由于无法把中国居民的历史心理因素以及将人们预期进行量化, 加之中国自古提倡节俭, 风险防患意识较高等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倾向于储蓄, 笔者认为这也在一定范围内影响该模型的代表性。

6 建议与分析

“存钱防老, 存钱防病, 存钱教育后代”已成为一代代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 要改变这一情况并非朝夕之间一蹴而就, 而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

(1)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只有当我国社会制度趋于完善时, 消除人们的顾虑, 人们才有信心把存在银行的钱取出来消费。这样才有利于刺激国内消费需求, 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2) 积极引导居民消费。考虑到以上分析结果中收入及基尼系数对储蓄的影响程度, 也可通过合理分配收入, 缩小收入差距。

(3) 稳定价格。特别是稳定住房、教育、医疗等价格, 增强人们对未来的信心, 才能更好地促进人们在备有一定储蓄的基础上拿钱出来消费。

参考文献

[1]卢君生, 蔡锐.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实证研究[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6) .

[2]屈宏斌.居民储蓄高增长堪忧[N].经济观察报, 2003-03-31.

[3]潘雅琼.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趋势预测[J].统计与决策, 2003 (6) .

[4]刘隽亭, 乔瑞红.我国居民储蓄持续增长的原因及特点分析[J].天津商学院学报, 2005 (2) .

[5]李焰.关于利率与我国居民储蓄关系的探讨[J].经济研究, 1999 (11) .

居民存款储蓄余额 篇6

居民储蓄是居民把可支配收入中暂时不用于消费的部分存入银行或购买有价证券。近30多年来,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居民储蓄也因此而不断增长。储蓄增长的正常与否,对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利用2004~2009年中国31个省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样本数据,结合单因素和双因素方差分析的原理方法,通过spss软件实现运算过程,然后选取一些重要的能够反映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与地区的规律性关系方面的结果表,对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与地区是否有显著性关系进行分析,可以用于指导不同地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做出相应的经济政策。

2 方差分析模型的介绍与构建

2.1 方差分析的介绍

方差分析是用于比较两个及两个以上样本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方法。当只考虑一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时,就是单因素方差分析,当考虑两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时,就是双因素方差分析。它实质上是关于观测值变异原因的数量分析。

方差分析的作用在于:它能将引起变异的多种因素的各自作用一一剖析出来,辨明哪些因素起重要作用,哪些因素起次要作用。且能将试验中由于偶然因素造成的随机误差无偏地估计出来,从而提高对试验结果分析的精确性。

方差分析的基本假设:观察数据都来自正态总体,观察数据都是随机且独立的,方差齐性且变异的可加性。

2.2 方差分析模型的构建

2.2.1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理论分析:

所谓单因素,就是指所要分析的问题中只有一个变量(因素)。本文中的这个变量就是地区,不同的储蓄值是“地区”这个因素的不同水平。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用各地区储蓄值之间的方差与所有地区储蓄值内部的方差之和的比值与a=0.05水平上的F值比较,来判别这31个地区储蓄值的均值是否相等。

2.2.2 双因素方差分析的理论分析:

所谓双因素,就是指所要分析的问题中有两个变量(因素)。本文中的这两个变量就是地区和年份,设因素A表示地区,因素B表示年份。数据的离差平方和分解形式为:SST=SSA+SSB+SSE。SSA表示的是因素A的组间方差总和,SSB是因素B的组间方差总和,都是各因素在不同水平下各自均值差异引起的;SSE仍是组内方差部分,由随机误差产生。各个方差的自由度是:SST的自由度为nr-1,SSA的自由度为r-1,SSB的自由度为n-1,SSE的自由度为nr-r-n-1=(r-1)(n-1)。

我们得到检验因素A与B影响是否显著的统计量分别是:

undefined

F值越大,越说明总的方差波动中,组间方差是主要部分,有利于拒绝原假设接受备选假设;反之,F值越小,越说明随机方差是主要的方差来源,有利于接受原假设,有充分证据说明待检验的因素对总体波动有显著影响。

3 实例分析

3.1 研究问题概述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投资、出口与消费三驾马车中,唯独消费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大部分的收入都被储存起来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政策,而扩大内需的关键是加强储蓄向消费的转化。为此,研究储蓄变化的特性、规律以及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同,那么不同地区与居民储蓄值大小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关系?这需要我们考证。

我们通过收集2004~2009年31个省份的城乡居民储蓄数据(数据来源:历年统计年鉴整理而得),对地区与城乡居民储蓄之间的关系分析,研究地区与城乡居民储蓄之间是否有显著性的关系。

3.2 数据处理及分析

①单因素方差分析,忽略其他因素的影响,只考虑因素地区对居民储蓄是否有显著影响。本文用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选取了几张结果表,如下:

(1)表1 给出了不同地区居民储蓄值的均值图。

从该均值图上可以很直观的看出19号广东的储蓄均值最高,25号西藏的储蓄均值最低。

(2)表2 给出了方差齐性的检验结果。

表2中显著性p=1.000>0.05,表示数据具有方差齐性。

(3) 表3 给出了方差分析的结果。

我们得到显著性水平为0.05,p=0.000<0.05,所以,不同地区的居民储蓄有显著差异。

②双因素方差分析,即同时考虑地区和年份这两个因素,研究地区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是否显著,我们同样用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

本文选取无重复试验的双因素方差分析表,如下:

a R Squared =.946 (Adjusted R Squared =.933)

由上看出,因素“地区”的检验,其F值的显著性概率P=0.000,当α=0.05时,sig.=0.000<0.05,所以可有95%的把握可以认为地区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因素“年份”的检验,其F值的显著性概率P=0.000,当α=0.05时,sig.=0.000<0.05,所以表明有95%的把握可以认为年份也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也有显著性差异。

4 结论

本文通过建立方差分析模型,用SPSS软件分析2004~2009年31个地区的数据,先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得出不同地区对居民储蓄有显著性差异。然后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得出有95%的把握认为地区和年份均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

中国经济呈现出明显的“低消费、高储蓄”格局,尤其是居民储蓄率明显高于世界上其他主要经济体。这直接导致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需求和净出口的拉动作用,增加了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因此扩大国内居民消费需求是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由此实证分析可知,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与地区的发达程度有显著性关系,不同地区的政策制定者可以据此做出相应的经济决策。

摘要:文中应用单因素和双因素方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抽取了2004~2009年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样本数据作实证研究,利用SPSS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先忽略其他因素来研究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与地区之间是否有显著性联系;其次,再考虑年份因素来研究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与地区之间是否仍存在显著性联系。然后选取一些重要的能够反映其显著性关系方面的结果表,对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与地区是否有显著性关系进行分析,用于指导不同地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做出相应的经济政策决策。实证分析表明,地区与城乡居民储蓄之间有显著性的关系。

关键词: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地区,居民储蓄,spss

参考文献

[1]卢君生,蔡锐.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实证研究[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康荔等.1997-2002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

[3]余建英,何旭宏.数据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4]叶琳琳.中国城市化与居民储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9.

上一篇:高速公路运输管理下一篇:三人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