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存款(精选8篇)
居民存款 篇1
摘要:文章从存款保险制度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存款保险制度的背景与主要内容,通过中西对比和制度实施的前后对比,总结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风险特点与转变,进而对居民投资结构的改变做出合理的预测。基于以上分析,文章对中小储户性质的居民提出合理的理财规划建议。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投资结构,风险管理
1 引言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银行等存款类金融机构按照一定比例标准向依法设立的特定保险机构缴纳一定的保险金,当缴纳保险金的金融机构发生严重的信用危机时,由存款保险机构通过资金援助等方式来保障其清偿能力,或由存款保险机构代替金融机构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全部或部分清偿的一项保障中小型储户利益的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障中小型储户的利益,维持和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利率市场化、金融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在金融市场的动荡与危机频发的形势下,我国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银行业结构改革的重大突破。
2 存款保险制度的研究
作为第一个创建银行保险制度的国家,美国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有研究数据表明,继美国建立这项制度之后,至今已有124个国家试行这项制度。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在1998年首次召开的“存款保险研讨会”上,通过对这项制度的研讨,肯定了其在稳定金融行业方面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1983年,美国经济学家戴蒙德(Diamond)和戴伯维格(Dybvig)(1983)使用DD模型严格而系统地证明了银行在防控风险和保持流动性方面的特殊作用,认为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可以有效防止银行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银行遭遇破产威胁的风险。Kam Honehu选取从1981年到1996年之间构建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作为样本对象,通过对银行面临破产危机次数在这项制度建立前后进行对比,发现建立保险制度后银行发生破产危机危险的次数有明显的减少,银行面对的风险有所降低,证明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国家金融的稳定。银行在投资过程中普遍倾向于保守型投资,在监管更审慎的条件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对降低银行经营风险的作用得到了更加明显的体现。
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提出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其中提出的有关存款保险制度的相关提议在当时引起了金融业对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和探索。高建华在《存款保险制度失效性研究》(2006)中指出,由于至今没有存款保险制度能有效防止商业性银行危机的实证,而且这项制度还存在着内在道德风险,所以在我国银行业存在着高风险的情况下不宜实行这项制度。而随着我国金融制度的不断完善,金融环境的不断优化,使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被逐步提上日程。姜光磊在《对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若干思考》(2007)中点明了“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保护作用”,并建议我国应尽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李连恒在《建立健全存款保险制度确保我国银行业和谐发展》(2008)中建议:“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存在着许多弊端,为了让这项制度在我国发挥预期的作用,就要适当地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
随着我国银行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和民营银行迅速发展的趋势,在考虑我国国家财政资金安全及市场化的因素下,借鉴欧美国家的成功经验、推行适应我国金融发展形势的存款保险制度,是现阶段我国金融体系中较好的制度选择和安排。经历过2008年环球金融海啸和欧洲债务危机之后,欧美国家先后启动金融改革,我国顺应国际潮流推出的“中国版”的存款保险制度的改革措施,是与国际接轨的重大举措。但由于我国存款保险机构所收取的保费并不足以反映风险的程度,也与保险损失率并没明显联系,因此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保险,而在实际上是一种运用保险原理对银行经营风险进行担保的一种经济制度,具有明显的经济特征,保险性质并不突出。而银行在存款保险制度出台后有面临倒闭的风险,居民该怎么合理安排存款、正确理财成了又一重要的问题。
3 我国居民投资结构的变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的显著提高,居民投资意识逐渐增强。随着投资渠道逐渐扩宽,许多家庭的增值观念开始由储蓄意识向投资意识转变。
作为人们采用最多的投资方式,银行储蓄较为安全,且形式最为传统。但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在2008年对我国居民投资情况进行调查报告中显示,储蓄成为国民理财中占比最大的一项投资理财方式。但是其他投资产品如股票、投资性保险、基金等,从原来的结构单一、小规模,发展到分别占比66%、34%、29%以及22%,显现出居民投资发展的良好势头和庞大空间。虽然我国长久以来所留存下的、以储蓄为主的、固有的理财方式难以摆脱,但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打破了我国人原本的保守理财观念,其他方向的个人理财投资方式也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和采用。
从图1可看出,2011—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4551元、16510元、18311元、20167元、21966元,呈明显的增长趋势。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率逐年稳步增长,个人存款的数额理应当也呈上升趋势,但在存款保险生效前后的7个月中,该数额总体下降。如图2所示,4月、5月存款数额相较于3月明显下降,相较于6月有小幅度反弹,但总体呈下降趋势。这表明自5月1日实施的存款保险制度以来,居民的储蓄和投资的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居民可支配收入统计查询。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中资大型银行人民币存贷款余额表。
4 存款保险制度的风险转换
存款保险制度出台后,由于居民投资结构的改变,给银行业带来的风险和影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
一是逆选择问题所带来的银行业资金改变流向,从资金流入转向资金流出的现象可能使银行业面临经营风险。《存款保险条例》第五条规定:“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投保机构所有被保险存款账户的存款本金和利息合并计算的资金数额在最高偿付限额以内的,实行全额偿付;超出最高偿付限额部分,依法从投保机构清算财产中受偿。”储户原本应该选择安全和声誉好的大银行储蓄,但在存款保险制度下,在保险限额内,储户容易放下戒备,有极大可能会趋向选择“高风险—高收益”型银行进行储蓄,使资金从安全、声誉好的大型银行转向流入风险相对较大但收益率高的其他银行,对逆选择的出现产生顾虑,从资金流动性方面增加了银行业的经营风险。因为信息的不对称,贷款领域的“逆向选择”可能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出现。借款者往往具有信息优势,因为比银行更了解其信誉、项目风险、担保条件与收益。银行为了消除这些不利影响,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水平来降低可能面临的信贷风险。那些业绩优良、经营正常的借贷者会因为高利率而退出借贷市场。与之相反,那些经营业绩不好的借贷者,更加偏好风险去支付高利率来获得银行的资金。这为银行业的稳健经营埋下了隐患。
二是道德风险问题。《存款保险条例》第十八条第二款提到:“(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可以)委托其他合格投保机构在本条例规定的限额内代为偿付被保险存款。”《存款保险条例》第三条规定:“投保机构向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缴纳保险费,形成存款保险基金;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按本条例的规定向存款人偿付被保险存款,并采取必要的措施维护存款以及存款保险基金的安全。”从本条例来看,银行可能会采取激进大胆的经营管理策略,认为盈利是私有的,但风险却是可以和存款保险机构分担的,进而产生“在存款保险制度之下的银行投资经营是稳赚不赔的”这种倾斜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有很大可能会逐渐偏离原有的相对稳定的道德风险,使道德风险程度有所增加。
三是银行业利率市场化风险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银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进入了“经济新常态”后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过程的今天,很多行业出现的“供过于求”局面进一步恶化,银行信贷损失将会迅速上升,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使得银行存贷款利差不断减小,打破了银行盈利的固定利差,沉重地打击了银行业传统的盈利模式,使银行业抵御风险能力被动下降,尤其是对中小型银行的冲击特别大。近几年,金融脱媒的现象渐渐明显,大中型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开始转向直接融资市场,导致企业贷款的需求不断下降,贷款议价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银行在大中型客户板块的收益降低。在传统盈利模式遭受挑战的情况下,银行业迫于探寻新的发展方向,主要的服务定位由大型客户转向中小企业客户。银行通过中小企业客户融资渠道的狭窄以及其与银行的贷款商议中的弱势,大幅提高了贷款收益率,但却加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
四是银行业面临信用风险的危机。《存款保险条例》第19条第二款、第三款分别规定“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实施被撤销投保机构的清算”“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对投保机构的破产申请”。这标志着银行不再是“绝对安全”的,国家信用正在逐步从银行业撤离,银行信用成为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留住储户的最大影响因素。储户对银行的信心下降也标志着储户不再信任储蓄保值的投资理财方式,居民对债券、保险等投资方式在风险和收益的双重考验下信任度反而有所增加。
5 结论及相关建议
银行在业务发展结构上严重倾向于“同质化”,央行多次降准降息直接导致存贷款的利率差严重“缩水”,银行盈利空间明显缩小,如何维持收益成了银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在促使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加速的过程中,银行业风险被高度重视,银行生存的需求再也不能仅限于存贷利差收入上。即使面临的风险和压力会有大幅度增加,银行也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调整业务结构及经营战略,与其他行业的混合经营推出新型理财产品等。通过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来实现引导居民的个人理财方式和方向的理财规划新方式,将为银行业中间业务之一的个人理财业务起到改善商业银行收入来源及引导资金流向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此来增加储户的收益、提高商业银行的利润是必不可少的。
在银行业面临风险之时,储户应及时做出反应,可根据银行的网点和规模、存贷比率、速动比率以及经营管理策略的方向等经营指标,来综合评估银行的风险程度,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情况选择合适的商业银行进行个人理财业务。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也促使储户改变了原有的储蓄观念,提高了风险意识,让储户认识到“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学会科学理财。
参考文献
[1]Douglas W.Diamond,Philip H.Dybvig.Bank Runs,Deposit Insurance and Liquidit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3(91):401-419.
[2]高建华.存款保险制度失效性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存款保险条例[Z].2014-10-29.
[4]龚秀国.我国银行业风险与存款保险制度的完善[J].四川大学学报,2005(1).
[5]李源.基于风险的存款保险价格形成研究[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08.
[6]姜光磊.对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若干思考[J].武汉金融,2007(11).
[7]神玉飞.中国银行业制度风险规制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
居民存款 篇2
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和储蓄率表现出几乎完全一致的走势,即19第3季度至第2季度一直稳定上升,20第3季度略有下降后又恢复上升,2003年3季度2004年第3季度以较大速度下滑;各年1季度数据相比较,储蓄存款增加额和储蓄率从至2004年均稳步上升。根据储蓄率的定义(储蓄率等于储蓄存款增加额与可支配总收入的比),当收入不变时,储蓄率随储蓄存款增加额的变化而变化,即两者同步变化并表现出一致的走势;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居民收入是不断提高的,只有当存款增加额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而加速增加时,储蓄率才会表现出与储蓄存款增加额一致的走势,所以我国居民的平均储蓄倾向是不断上升的。每年1季度的储蓄率远大于其他3个季度,这进一步验证了上述观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加速增加,平均储蓄倾向是不断上升的。这一期间,12月、年6月和年2月,三次降低存款利率,但上述两个指标并没有因利率下调而下降;相反,2004年10月上调利率时,两个指标均大幅度上涨。这一反差说明我国居民存款对名义利率下调的利率弹性小,而对名义利率上调的弹性大,即我国居民储蓄意愿非常强烈。综上所述,收入是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储蓄存款增长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动直接受到可支配收入和储蓄率的影响,而储蓄率的变化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通货膨胀率以及通货膨胀预期造成实际利率的变化,居民消费支出、房地产投资、金融投资收益及渠道的变化。
居民可支配收入。我国居民的平均边际消费倾向是缓慢下降的,所以,个人可支配收入越大,储蓄存款增加越多;反之也成立。实际利率。我国居民存款对名义利率下调的利率弹性小,而对名义利率上调的弹性大;而样本期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我国名义利率是下降的且在调整以前名义利率是不变的,所以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居民存款变化受到名义利率变化的影响很小,主要受到通货膨胀引起的实际利率变化的影响。居民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对储蓄存款的影响比较微妙:当居民的收入不变时,消费支出增加了,可以用来储蓄的资金自然会减少;另一方面,居民消费支出也受到收入的影响,所以,把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支出同时引进回归方程时,会引起复共线性;最后,居民消费支出还受到通货膨胀及其预期的影响。总而言之,把居民消费支出引进方程时,要十分谨慎。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示居民消费支出。房地产投资。由于房地产固有的保值增值性,土地的不可再生性,以及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尤其是当前居民对通货膨胀预期越强烈的情况下,房地产越来越成为更多居民的投资渠道之一。居民储蓄存款主要来源于人们的闲置资金,在房地产投资不断升温的情况下,储蓄存款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本文采用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来衡量房地产投资对储蓄存款的影响。金融投资渠道及收益。一方面,我国居民的金融投资意识越来越强;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可供居民选择的投资渠道越来越多,如股票、国债以及多种多样的基金等金融资产不断进入居民的资产组合之中。本文选取相应期间股票指数和国债指数平均收益率(简称指数收益率)来反映金融投资对储蓄存款的影响。综上所述,得到如下回归模型:Y=a0+a1X1+a2X2+a3X3+a4X4+a5X5+μ(1)
其中:Y表示因变量即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增加额,X1、X2、X3、X4、X5依次表示居民可支配收入(亿元)、消费支出(亿元)、实际利率、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元)、股票指数和国债指数平均收益率。模型(1)中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可能存在线性相关,为了消除线性相关对回归结果的影响,建立如下模型:Z1=a0+a2Z2+a3X3+a4X4+a5X5+μ(2)
其中Z1、Z2分别表示储蓄率和消费率,消费率定义为居民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比;其他变量同模型(1)。
回归结果及分析
结果显示,模型(1)和模型(2)均不存在自回归,所有变量的回归系数没有发生方向性的变化;只有模型(1)中指数收益率的P值达到0.2,比模型(2)的显著性水平差一些;总的来说,两者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回归结果的可信度较高。模型(1)的拟合优度达到0.91,比模型(2)好很多;模型(1)中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两个变量不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所以以模型1为主对结果进行分析。
常数项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表现为-3448.76亿元,表明我国居民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每季度负储蓄3448.76亿元,因而可理解为每季度的基本支出;可支配收入的回归系数为0.86,说明在满足基本支出后,每增加1元收入可使储蓄增加0.83元,可支配收入是储蓄存款增加的重要因素;消费支出的回归系数为-0.50,说明每增加1元的消费使储蓄减少0.50元,消费支出是储蓄存款减少的重要因素;实际利率的回归系数达到392,每提高1%的实际利率使储蓄存款增加392亿元,说明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对我国居民存款消费决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房地产价格指数显著为负具有很强的经济意义,表明2003年下半年以来的通货膨胀预期和商品房涨价预期对储蓄存款分流至房地产产生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预期房价上涨1元,可以使全国储蓄存款减少4.25亿元;指数收益率的回归系数虽然不显著,但仍然为负,所以上一季度股票市场走势和国债市场走势较好时,证券市场对储蓄存款产生了一定的分流;相反,则储蓄存款发生回流。总而言之,投资渠道和方式的增加对存款变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产投资的重要来源,高储蓄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居民对社会经济稳定、金融健康具有信心的表现。在目前通货膨胀预期加大和实际负利率的形势下,势必减少存款的持续增长;而储蓄分流过快,将会进一步增强居民对通货膨胀预期,损害对社会经济稳定和金融健康发展的信心。所以中国人民银行利用利率政策调控消费、房地产投资从而使储蓄按照适当的速度增长是十分必要的。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居民存款 篇3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的储蓄率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增长, 各方面的原因, 导致老百姓有钱但是不敢花, 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代之后, 我国储蓄率一直保持着高增长率。高储蓄率对我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有利有弊, 高储蓄率一方面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 可以说, 我国能够顺利度过几次全球性经济危机, 都是因为非常坚实的资金支持。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 高储蓄率严重抑制了消费, 造成了内需不足, 也是国内流动性过高, 这都会严重的制约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尤其是很多发达国家正好相反, 处在储蓄率急速下降的时期, 这些现象都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我们需要必须要全面分析每个经济体的储蓄率的不同发展时期, 不仅分析自身的发展阶段和影响因素, 而且要从其他国家的经验中扬长避短, 这些对我国制定相应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都是非常有益的。
二、文献综述
乔虹 (2010) 认为宏观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率, 人口结构以及快速城市化带来的收入增长是造成中国出现高储蓄率的原因。中国居民的储蓄收各种政策的影响很大, 包括社保, 医疗和住房福利的搞个, 不发达的金融市场以及年龄群体效应。企业的盈利能力的周期性改善也促进中国企业存款进一步增长。而谭晴 (2009) 基于Eview s对我国城镇居民的储蓄率进行了实证分析, 选取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 一年期利率, 基尼系数, 通货膨胀率为解释变量, 最终得到的模型的结论为收入分配的均等程度对储蓄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但是利率变动对实际的储蓄率变动不是很明显, 其中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人们的储蓄倾向受预期影响更大。这些研究主要都强调了利率, 预防性储蓄, 流动性约束和不确定因素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在下文中更侧重于在社保, 收入不平等上的研究。
三、变量选取和分析
一个国家的储蓄总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比如收入因素, 利率, 物价水平, 收入分配, 消费支出, 贫富差距等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储蓄与可支配收入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和消费成负相关的关系。在本文中, 我们选用了四个典型的因素, 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率, 一年期储蓄利率, 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的增长率。
首先城镇居民收入是目前决定我国储蓄率一个非常重要的因子, 中国的老百姓还没有西方人那种信贷消费的观念, 所以存钱养老, 存钱买房, 存钱医疗都是非常常见的。所有这一要素我们列入模型的解释变量。其次是储蓄利率, 利率高了, 人民获得的利息多了, 自然存到银行的钱就多了。需要指出的是, 这里的储蓄利率是一年的加权平均后的加权利率。再次是基尼系数, 我们知道在收入分配越公平的国家, 它的平均消费倾向就越高, 也就是平均储蓄倾向越低。所以我们在本文中选择用基尼系数来衡量一国的收入分配情况, 基尼系数越小, 收入就越平均, 基尼系数越大, 收入差距就越大。最后是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的增长率, 选择这个因素具有比较强的中国特色。如果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体系比较健全, 在养老医疗失业方面都有好的保障, 人们敢消费, 没有后顾之忧, 那储蓄率自然就高。而现在的中国国情我们可以看到, 用于社会保障的政府支出虽然不断在增加, 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 还是远远不够的。中国人存钱很大一部分都是用于养老养儿, 其中存钱养老占很大的比重。养老保险收入中有一部分是现在的年轻人交上去的养老保险金, 一部分是政府划拨的。养老保险收入和支出的差可以反映我国现在社保的发展状况。我们列入解释变量。
四、变量的设定及数据处理
(一) 变量的设定
本文的样本容量是从1997年~2007年的, 其中
Y代表城镇居民储蓄率
X 1代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
X 2代表一年期储蓄率
X 3代表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
X 4代表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的增长率
基于以上数据, 我们建立模型:
β1度量了横截距, 它表示在收入为零的时候人们也要花钱消费, 也是有生活必需品消费支出的, 储蓄为负。
β2度量了当城镇居民储蓄率每增长1%时, 居民储蓄率变动的单位数
β3度量了当储蓄利率变动1%时, 居民储蓄率变动的单位数
β4度量了基尼系数对储蓄率的影响
β5度量了当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的增长率每变动1%时, 居民储蓄率变动的单位
μ是随机误差项
(二) 数据处理
(1) 首先利用Eview s7.0对表1数据进行对数据的稳定性进行检验, 我们采用的是A D F检验。在对原数据进行检验, 数据未通过检测, 然后进行一阶差分的检验, 有如下结果:
说明该组数据经过了所有检验, 是一个平稳序列。
(2) 利用Eview s7.0对表1数据进行最小二乘估计, 输出结果为如下:
(1) R 2=0.695292, 拟合优度偏低, 但是初步可以通过经济意义的检验, 系数的符号符合经济理论。拟合优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是在数据上问题, 但又有可能是在解释变量选择的时候不是很好。
(2) 多重共线性检验
但是从X 1, X 4的P值都不通过T检验, 可能存在多重共线的性, 为了进一步确定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 利用Eview s7.0输出结果:
从输出结果上我们可以看出X 1和X 2存在共线性的可能性, 一般解决共线性的办法有两种, 一种是剔除一个变量, 一个是差分法。此处我们用第一种方法, 我们先剔除了X 2, 之后再进行最小二乘法检验, X 3, X 4依旧没有通过T检验, 于是剔除X 1再进行相似金检验。最终我们留下X 2, X 3得到以下结果
最终, 多重共线性不存在, F值为14.66321, 模型总体显著, 同时T检验中X 2, X 3两个变量的P值为0.0001和0.0133, 都小于0.05, 所以变量显著, 所以模型统计意义上的检验都通过了。
从经济意义上, 常数项为负数, 即就算没有收入也会有消费支出, 符合经济学的意义, X 2和X 3的系数为正数, 表示储蓄率与利率还有基尼系数都有同方向变动的, 也符合经济意义。所以得到模型Y=-0.024649+2.626455X 2+0.523625X 3
(3) 异方差性检验
对得到的新模型进行异方差检验, 运用W H IT E检验, 得到输出结果:
结果显示O bs*R-squared的P值有1.814823>0.05, 采用的是没有交叉项的检验方法, 接受原假设, 也就是说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
(4) 自相关性检验
最后得到的新模型的回归分析输出结果中D W值为1.8898≈2。该模型有两个解释变量, 样本容量为18, 给定的显著性明显, 不存在自相关性。
综上所述, 最终得到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存款模型:
五、模型结论分析
从上面的测算模型中可以得到:一年期储蓄利率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我国城镇居民的储蓄率上涨2.626455%, 说明了利率上涨会吸引人们把钱存入银行, 利率对储蓄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而基尼系数对储蓄率的影响没有那么大, 城镇居民基尼系数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率将上涨0.523625%, 高收入群体的储蓄倾向大大超过低收入群体。
六、本模型的不足
本人因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时间有限, 在模型中是很想证明一下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 但是这一变量因为不显著被舍去了, 我觉得有悖于理论研究, 所以可能在选择社会保障方面的相关数据的时候存在偏差。另外一国的金融市场发达程度, 一国是内向型国家还是外向型国家, 国民的整体预期都对储蓄率影响很大的因素, 但是由于很难选择代表性数据, 所以没有列入解释变量, 这个也是有待改进的。
七、针对本模型给出几点建议
中国现在所处的高储蓄的阶段, 我们知道过低的储蓄和过高的储蓄都会给经济带来很多弊端。而如今的中国从2002年起, 经济就有失衡的趋势, 低消费, 高投资, 高储蓄。储蓄率持续率这把双刃剑, 2走0高14的年后果第是1带1来期消中费旬的萎刊靡, 这对经济的持续增长是有很时大阻代碍作 (用总的第。中5国70应期该) 及时的调整高储蓄的现状, 借鉴其他国家T的im经验es, 最大限度的避免高储蓄率对经济的冲击。
(一) 全面改革金融体系, 大力加强消费市场建设, 使消费模式多元化
中国应该加快发展资本市场, 建立较为健全的投资融资机制, 为老百姓提供更为多元的投资模式, 改变人民的投资理念和收益观, 使居民的钱不是总流向银行。另外要提高各种资产的收益, 增加居民收入, 扩大居民的财富积累, 最终扩大消费者的消费。政府也应该运用各种政策刺激消费点, 如在很多商品的购买商提供补贴或降低税收, 对低收入人群和农村人口进行各种保障性消费, 如保障房, 家电下乡等等。对于贷款的限制也应该适当的放宽, 使更多的人能够有能力去消费, 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
(二) 政府应提高民生支出比重,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尽可能的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
中国政府除了将资本转移给企业之外, 更多的是应该通过财政支出加强在医疗养老失业等公共产品的供给, 尽快的讲社会保障普及到全体国民, 尽可能的较少国民的后顾之忧。通过调节收入, 扩大中产阶级范围, 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 缩小收入差距, 从而提高国民的福利水平。继续调整我国的税收制度, 通过结构性税制的改革, 完善累计税率值, 减轻中低收入人群税收, 不断对高收入人群加大征税力度, 将税收尽可能的用于对于保障性的政策。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支付能力, 降低消费, 增加储蓄。
(三) 根据我国国情, 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的储蓄改革之路
金中融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虽然在储蓄率的发展进N程O上.1有1一, 2定0的14Fi相n似an之c处e, 但是中国还有很多独有 (的特C u点m, 比u如la人tiv口e基ty数N过O大., 5人7民0) 生活质量还不是很高, 老龄化不断深化。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革储蓄的进程中要稳步前进, 一定不可以忽视人口的问题。中的人口老龄化不可逆转, 而老龄化必然会使储蓄率不断走低, 但是如果储蓄率太低, 资本不充足也会对我国的持续发展造成影响。因此, 我国在探索储蓄率改革的路上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适度的进行调整, 保证社会的稳定。
摘要:从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储蓄率不断上升, 储蓄不断增加, 为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提供坚实后盾。储蓄率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本文以中国20世纪之后, 即1990年2007年的城镇居民的数据位样本, 建立起城镇居民储蓄的模型, 初步研究储蓄率的极大影响因素。运用相关的计量经济学理论进行统计并最终得到了各因素对城镇居民存款的影响程度, 并对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关键词:城镇居民储蓄率,多元线性回归,主要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陈科.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财政金融, 2012年5月上.
[2]金晓彤, 闫超.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联性的实证分析.现代日本经济, 2010年第8期.
[3]李真雅.实证分析我国高储蓄率的宏观成因.市场论坛, 2005年11月刊.
[4]乔虹, 宋宇.中国的储蓄率及长期走势.金融发展评论, 第2010年第1期.
[5]邱源嵩, 陆焱平.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居民存款储蓄进行实证分析.金融营销, 2013年第10期.
[6]谭晴.基于Eviews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率变化实证分析.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第8期.
居民存款 篇4
题目:关于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存款模型的计量经济分析
作者:武占云(复旦大学)
关键字:居民储蓄存款 实证分析 主要因素
二、研究问题
本文利用我国1978年以来的统计数字建立了可以通过各种检验的城镇居民储蓄率的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存款情况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该模型的经济含义分析得出各种主要因素对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存款数量的影响程度,并针对我国城镇居民存款储蓄现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三、可能影响因素
收入因数
利息率
物价水平
收入分配
四、理论模型
Y=β1+β2X1+β3X2+β4X3+β5X4+u
β1度量了截距项,它表示在没有收入的时候人们也要花钱消费,储蓄率为负。β2度量了当城镇个人可支配收入率变动1%时,储蓄增长率的变动。
β3度量了当利率变动一个单位,其实也就是1%时,储蓄的增量的变动。
β4度量了当通货膨胀率变动一个单位,储蓄增量的变动。
β5度量了基尼系数对储蓄率的影响。这也是本文的重点变量。
u是随机误差项。
对Y做回归
五、结论
基于基尼系数对储蓄率的很大的影响,因此,国家应该重视对分配领域的调节,加大对低收入的者的转移支付,切合中国实际的对税收领域进行改革,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
六、感想
居民存款 篇5
一、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居民储蓄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在所处的经济环境上有很大的差别。虽然在西方国家, 居民的消费和储蓄行为也要受到一些制度因素的影响, 但始终处于稳定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而我国却经历了经济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因而居民储蓄呈现出许多用传统规范的储蓄理论无法解释的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平均储蓄率超过20%以上, 2010年, 我国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更是达到了307166亿元。定期储蓄存款占全部储蓄存款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0 %以上。而西方国家, 如美国在20世纪70-80年代的经济慢速增长期, 通过可支配收入减支出折算的美国个人储蓄率超过了10%, 因为失业以及信贷收紧的现状令消费者捂紧了钱袋。从90年代末开始, 股价的飞涨令美国人感到更加富有了, 储蓄率则随之降到了2%。在2001年美国经济步入衰退后储蓄率略有回升, 但又因房价的上涨而急速下滑, 因为房产让美国人觉得储蓄已经变得无足轻重了。美国2007年个人储蓄率降至5.5%。2008年后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美国的储蓄率才有所上升。一般来说, 其他国家都比美国的储蓄水平高。法国、德国以及许多欧元区国家的储蓄率都达到或超过了10%。不过总体看来西方国家的储蓄率都是处在较低的水平, 定期存款所占比重较低。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 和西方主要国家相比, 我国存在居民高储蓄的问题。美国经济规模是中国的6倍, 但是美国储蓄存款还不到中国的2倍, 中国高储蓄更多的是经济结构问题的体现, 而非经济实力的体现。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所以家庭必须靠自己的储蓄来养老。而西方国家由于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较早, 养老保障体系比较完善, 储蓄率也较低。
二、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动分析
无论是历史的纵向比较, 还是国家之间的横向对照, 改革开放以来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都是惊人的。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广大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得到稳步提高, 居民储蓄存款相应保持了高速增长。
(一)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发展过程
1.持续增长阶段
1978—1988年是我国储蓄持续增长阶段。储蓄存款平均每年增长30%以上, 1988年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822亿元, 是1978年210亿元的18倍。这一阶段储蓄存款之所以呈现高速增长, 主要是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基础薄弱, 起点低, 少量的储蓄增长即可取得较高的增长速度;另外也取决于改革初期经济政策深入人心, 居民为了长远着想而愿意以存款的形式持有金融资产。
2.高速增长阶段
1989—1996年为我国储蓄存款高速增长阶段。在储蓄存款基数已经有了较大增长的情况下, 储蓄存款余额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此阶段储蓄存款余额的年均增长率达到31.6%, 到1996年储蓄存款余额跃升为3.8万亿元。这一阶段储蓄存款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金融部门的政策, 使得利率等调控经济的手段市场化, 充分体现了经济杠杆的作用, 稳定了居民的信心, 另外, 居民收入也有了一定的增长。
3.减速增长阶段
1997—2000年为我国储蓄存款减速增长阶段。居民储蓄存款的余额继续增长, 1998年底达到了5.3万亿元。这一时期, 央行连续降息, 从1996—1999年6月连续7次降息, 1999年10月, 政府又开征20%的利息所得税, 致使储蓄增值功能大幅降低, 降低了居民储蓄意愿。以上措施对居民储蓄分流产生了明显的政策效应。其次, 1999年存款实名制实行, 也将公款私存的资金大量挤出, 从而加速了“名义”居民储蓄存款的分流。再次, 这一时期, 股市在1996年与1999年分别出现大牛市, 交易活跃。股市的繁荣吸引了大量居民储蓄进入股票一级和二级市场投资或投机。以上种种原因, 致使居民储蓄存款分流的速度加快, 储蓄存款余额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 增长率从1994年的41.5%跌至1998年、1999年、2000年的15.4%、11.6%、7.9%。
4.波动性增长阶段
2001年以来是我国储蓄存款波动性增长阶段。进入2001年以后, 居民储蓄存款在经过1999年下半年和2000年明显分流之后, 分流明显减缓;储蓄存款增长速度重新加快。2002年以来, 居民储蓄存款更表现出迅速增长。虽然居民储蓄存款的余额一直在不断增加, 但居民储蓄存款增速呈周期性的下降趋势, 第一轮下降是在2000年降到谷底, 随后2000—2003年又开始小幅上涨, 2003年升至波峰, 紧接着又开始第二轮下滑, 2004年又是一个谷底, 2005年恢复上涨, 但没有达到2003年的水平, 之后的第三轮开始了一路下滑的趋势, 直到2007年达到增长速度为199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只有6.8%。但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还是保持持续上涨的趋势。
数据来源:根据1991—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整理。
(二) 居民储蓄率不断上升
表2计算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居民的储蓄率和边际消费倾向。这些结果表明, 自1990年以来, 我国居民的储蓄率基本上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1990—2009年城镇居民储蓄率从15.3%上升到了19.2%, 农村居民储蓄率则从14.8%上升到了22.5%。特别是1998年以后, 居民储蓄率更是居高不下, 城镇居民储蓄率基本保持在20%以上, 而农村居民储蓄率则基本保持在25%以上。
资料来源:根据1990—2010年国家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编制。储蓄率为收入减消费支出的差占收入的比重 (%) 。边际消费倾向为年度消费增长额占年度收入增加额的比重 (%) 。边际消费倾向大于100%表明当年新增消费中动用了前期储蓄, 该指标为负数表明当年储蓄超过了当年新增收入。
(三) 居民储蓄存款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中定期存款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从1991—2010年居民储蓄存款构成看, 定期储蓄存款占全部储蓄存款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0%以上, 这显示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结构稳定性很强。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和中国人民银行2008金融机构人民币收支表有关数据整理。
从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一直是持续增长的, 虽然增长过程中每年的增长率有波动, 但居民储蓄存款保持高速增长, 另外我国居民储蓄率不断上升, 居民储蓄存款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三、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增长的成因分析
(一) 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是主要原因
从改革开放以来居民储蓄率的变化趋势看, 凯恩斯关于人们可支配收入的一般规律在我国明显存在, 收入增长是居民储蓄增长的决定因素, 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变化主要取决于人们收入水平的增长变化。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从表2中可知, 1990—2009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510.2元增长到15174.7元, 增长10倍多。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686.3元增长到5153.2元, 增长了7.5倍。储蓄是收入的函数, 收入的大幅度增长为储蓄存款的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 居民投资渠道少是重要原因
无论是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 消费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有下降的趋势, 而储蓄则是稳步上升。这可能和我国居民的储蓄习惯有关。但是当前在内需不旺、投资后劲不足的情况下, 采取有效措施, 逐步引导其向消费领域和投资领域转化还是有必要的。我国居民投资渠道少, 除储蓄存款外, 我国现有的可供个人投资的金融产品仍主要由股票 (包括基金) 和国债构成。在2007年的大牛市中, 储蓄存款增速下降, 说明活跃的股票市场是有效的分流储蓄存款的途径。但是股市风险太大, 加上我国股市很不规范, 股市资产大幅缩水引发的负财富效应加剧了居民对资产安全性的重视, 居民对股市的投资热情有所消退, 部分投资股市的资金也转为银行储蓄。而国债规模有限, 因而吸收储蓄有限。而基金由于受股市低迷所累, 居民对它的投资热情也不高。比较而言, 储蓄存款兼具流动性好、能带来无风险的一定收益等优势, 因此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三) 制度转轨过程中的预期不确定性是深层次原因
1990—2009年,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21%,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50%, 而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年均增长21.9%。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速大大高于居民收入的增速, 表明储蓄存款不仅来自于居民当年增收, 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居民的“超储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增加了人们对于未来支出的预期和不确定性。同时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迫使人们通过储蓄来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如住房制度改革迫使居民进行长期储蓄;教育制度改革使居民必须为支付子女教育费用而增加储蓄;医疗保障制度发生变化, 居民为预防健康风险而增加储蓄等。
总之,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趋势, 既有长期因素的作用, 又有短期因素的作用;既有经济因素的作用, 又有制度变革等非经济因素的作用, 是许多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贾玉英.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问题研究[D].西安:西安交通大学, 2003.
[2]中国人民银行课题组.中国国民储蓄和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 1999 (5) :3-10.
[3]李焰.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9.
[4]廖佳馨.影响我国近年来居民储蓄若干因素问题的探讨[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03.
[5]严忠, 岳超龙, 刘竹林.计量经济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5.
居民存款 篇6
关键词:利率政策,政策效果,居民储蓄存款
1引言
在2010年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 扩大内需成为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第一要务。但是长期以来, 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 最终消费率总体呈下降的态势, 投资从1992年的36.6%逐步提高到2009年的46.8%, 消费率则从1992年的62.4%逐步下降到2009年的48.6%, 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同一时期, 居民储蓄存款年增长速度都在10%以上, 远高于同期居民收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速度。2008年的我国GDP总量是1993年的7.59倍, 但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却是1993年的13.33倍, 二者差异巨大。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水平有所提高, 而且国家采取了各种刺激消费需求的政策, 但居民储蓄倾向仍然很高。根据实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材料, 中国的国民储蓄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一直居世界前列。其中1989——1993年居民储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以上, 居世界之首。2005年国内储蓄率高达51%, 而全球平均储蓄率仅为19.7%, 2009年1月末, 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已经突破了18万亿, 储蓄率在全世界排名第一, 人均储蓄超过1万元。
从1993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加强了对利率的调控, 至2008年为止, 利率的调整先后经历了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四个阶段。活期存款利率由1993年的2.16%下调至2008年的0.36%, 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1993年的9.18%下调至2008年的2.25%, 但这是在此期间, 利率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效果不大。
黄怀亮 (1999) 认为,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 储蓄存款的增长主要是由于个人收入水平的增长、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提高和人们未来收入不确定性而导致的。至于利率的高低、通货膨胀的程度与储蓄存款的关系, 不能说没有丝毫影响, 但影响不大。
赵尚梅 (2001) 指出, 总体上看, 一般居民的储蓄量和储蓄结构对利率的变动反应迟钝, 利率调整对储蓄量和储蓄结构的作用并不大, 二者不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居民基本以银行存款的形式进行储蓄, 利率政策的储蓄效应不显著。
张珊珊 (2007) 认为, 一年期实际存款利率与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之间为负相关关系, 但回归系数为-0.7778, 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微弱的负相关性。可见, 存款利率的变动对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影响较微弱。
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的理论是在假设其它因素不变, 或者其它因素的变化对储蓄存款的影响小于利率变化对储蓄存款的影响时才成立的。我国在这一阶段所出现的居民储蓄存款的利率弹性小的现象, 说明了还有其他因素对储蓄存款的影响比利率的影响更大。
2我国利率水平调整效果不明显的原因
2.1 居民储蓄动机的分析
2.1.1 居民储蓄的预防性动机
在1996年至2008年这一阶段, 我国市场化改革逐渐深入, 由传统福利制度所提供的保障逐步转移给市场, 居民更多地依靠自身的物力和财力解决医疗、住房、教育、失业、养老等方面的问题。同时, 由于劳动就业制度改革, 企业出现大规模下岗分流, 失业率上升。人们不仅要面对可能而来的长时间失业, 还要直面医疗、住房以及子女教育的“新三座大山”。因此, 居民的消费支出更多地考虑未来消费, 因而个人储蓄存款增加。1998年国家统计局对“居民储蓄动机”的问卷调查表明, 我国预防性储蓄比例高达82.4%。在八次降息后, 有关部门又对此进行了相应的调查, 结果表明:在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目的的排序中, 前五位为“子女教育、购房、养老、应付事业及生活不测事件的发生、医疗”, 全部属于预防性动机, 表明当时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结构是“以预防性储蓄为主, 投资性储蓄为辅”的。这种储蓄结构导致了我国居民储蓄的低利率弹性, 从而也就决定了我国的储蓄存款难以因利率的下调而有明显的减少。
2.1.2 居民储蓄的盈利性动机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 人们对财富的追求使得人们希望通过手中的货币获得更大的收益。金融产品的日益多样化使得人们投资时有了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 但相对于储蓄而言, 股票投资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而且还存在风险, 对于失业的人们来说, 绝对不会再冒这种风险。债券虽然风险相对较小, 但由于当时部分企业债券在兑付上出现困难, 再加之企业普遍效益不好, 因此居民购买企业债券的热情并不高。而投资于国债又受时间、空间和数量的制约, 不能随意买卖。因此, 对于工作不稳定的人们来说, 既能保值, 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值的储蓄自然成为首选, 以此防患于未然, 避免在未来当不确定的风险真正发生时无钱可用。
2.2 从行为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居民储蓄行为
传统经济学中的期望效用理论认为收益的效用是以获得该收益的概率为权重的, 即获得该收益的概率越大, 这份收益所带来的效用在期望效用中的比重就越高。而事实上, 行为经济学创始人Kahneman发现人们在面对确定性收益和风险时, 人们会高估确定性收益, 低估风险收益, 而不是根据收益与损失的价值理性地对待这两者。同时, Kahneman和Tversky提出的前景理论认为: (1) 人们不仅看重财富的绝对量, 更加看重财富的变化量; (2) 当人们面临条件相当的损失前景时, 更加倾向于冒险赌博, 此时人们是风险偏好的;当人们面临条件相当的盈利时, 更加倾向于确定性的盈利, 此时人们是风险规避的; (3) 一定量的财富减少带来的痛苦程度大于等量的财富增加带来的快乐程度。
由此, 我们也可以解释为何我国利率水平的调整对居民储蓄存款的影响并不显著。
绝大多数人都是损失厌恶型的, 人们厌恶任何形式的损失, 并尽量使这种损失不再发生。人们在决策的过程中赋予损失的权重明显大于赋予获得的权重, 即对于100元的收益和损失来说, 失去100元的痛苦要大于获得100元时所带来的快乐。对于投资股票来说, 其收益是不确定的, 可能会有10%甚至是100%的收益, 但同时损失也可能达到100%。相比之下, 储蓄是100%会带来收入的, 至少是名义上的收入。同时, 2001年6月股市开始出现下跌, 虽然年底出现反弹, 但进入2002年, 下跌继续, 到2002年一月底, 在为期将近七个月的下跌中, 指数由最高的2245.43点一路下挫到1339.20点, 跌幅达40%。“沪深股市出现深幅调整, 股票投资风险加大, 股民资金回流银行储蓄”。因此, 当人们面临选择时, 更倾向于确定性盈利, 因此, 居民在投资工具的选择上更加钟爱储蓄。
3提高我国利率水平调整效果的建议
3.1 拓宽居民的投融资渠道
应当进一步推进金融投资工具的创新, 使金融资产日趋多样化, 摆脱金融资产结构单一的局面, 同时, 完善资本市场改革, 使金融资产之间的转换日趋便利。随着近些年我国利率逐步实现市场化, 证券和债券市场的波动也将更加频繁, 风险将继续增加。而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发展, 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 国家应积极支持证券市场的发展, 丰富投资工具的数量与结构, 以满足不同收入水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的需求。在居民传统的投资渠道如存款、保险、股票以外, 可以发展多种金融市场产品, 逐步实现储蓄分流。随着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日趋完善, 以及陆续推出的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将进一步构建起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同时, 也为我国投资者提供了风险对冲和套期保值的工具。
另一方面, 积极推动消费信贷发展, 增加贷款品种, 完善信贷担保制度。开拓对居民的信贷业务, 调整其资产结构, 扩大其参与金融活动的深度, 改变居民金融资产过度集中于银行储蓄的状况。
3.2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哈伯德、斯金纳和扎德斯等人 (Hubbard, Skinner and Zeldes, 1995) 的研究表明,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居民 (特别是低收入居民) 的消费水平。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过后, 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数字一百调查公司, 对3201人进行的调查表明, 60.9%的人表示只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人们才敢于消费。因此, 完善的保险保障体系能够降低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预期, 进而减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存款, 使之转化为以收益为目的的储蓄投资, 从而提高居民储蓄投资和消费行为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应建立和完善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和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多种形式、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拓展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特别是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突出社会保障的互济功能。只有加快医疗、养老、失业等保险的改革进程, 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才能稳定居民对未来各项支出的预期, 使居民在适应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理性预期, 增强其即期消费的欲望, 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
3.3 完善市场基础建设
居民是选择当期消费是储蓄, 是选择以银行存款的形式储蓄, 还是以持有股票、债券、保单的形式储蓄, 完全是在现有市场条件下自发的自利行为, 其中自有其合理性。我们只能在充实市场供给和完善市场基础建设方面做工作, 而不能引诱或强迫人们做出不合意的选择。因此, 应当进一步完善市场的法律制度, 增强其信息公开和透明度, 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加大对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 为我国个人投资者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投资环境, 提高广大居民的投资热情。达到能真正吸引广大投资者长期投资的目的, 从而从根本上分流银行系统的居民储蓄, 资本市场也得以健康发展, 而不是由于种种负面新闻而使有意投资的人对市场望而却步。
参考文献
[1]黄怀亮.当前居民储蓄的行为分析[J].Statistical Research, 1999, (5) .
[2]赵尚梅.利率政策有效性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
[3]张珊珊.关于我国利率政策效果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7.
[4]董志勇.行为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5]戴根友.2001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及2002年货币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 2002, (2) .
居民存款 篇7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居民储蓄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中国的老百姓都有钱而不敢消费, 面对着居高不下的房价, 如电视剧《蜗居》对现实的形象刻画道出了中国老百姓的心声, 看病费用高昂, 及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也就造就了中国百姓有钱而不敢花的无奈。这也是笔者选择这一研究对象的原因。高储蓄率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充足资金来源, 是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为我国从容应对金融危机提供了保障。高储蓄率对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有着有利的一面, 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高储蓄率抑制了我国消费, 导致内需不足, 从而进一步抑制了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增长。为了更好了解各种因素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 并结合老师上课所讲的知识对其进行回归分析。
2 数据及模型建立
本文模型数据样本为1979—2002年。
单位:%
数据来源:各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注:Y代表城镇居民储蓄率;X1代表通货膨胀率;X2代表一年期储蓄利率;X3代表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X4代表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基于以上数据, 建立模型:Y=β0+β1X1+β2X2+β3X3+β4X4+u
3 模型数据分析
利用Eviews6.0软件对表1数据进行最小二乘估计, 输出结果如下:
从图1结果可以看出, R2=0.902429, 修正R2=0.881888, 拟合优度较好, 系数的符号也基本上符合经济意义。
3.1 多重共线性检验
结果中X1的P值=0.1309>0.05, X3的P值=0.0612﹥0.05都通不过T检验, 在拟合优度较高情况下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为了进一步确定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 通过Eviews利用quick———group statistics———correlations输出结果如表2所示:
运用逐步回归方法消除多重共线性得到最终删去X1, 通货膨胀率对居民存款储蓄影响不大。因而在原模型中剔除X1 (通货膨胀率) , 再一次进行最小二乘回归, 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结果可以看出, 新模型的R2=0.989629, 修正R2=973074, 拟合程度很高, X2, X3, X4的P值均小于0.05, 通过T检验。
3.2 异方差检验
利用怀特检验法对模型进行异方差检验, 得到以下结果:
Obs*R-squared的P值为0.1741>0.05, 所以接受原假设, 即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3.3 自相关检验
由图2可知DW值≈2, 由DW≈2 (1-P) 得到P≈0, 所以该模型不存在自相关。
综上分析, 最终得出我国城镇居民的储蓄存款模型:
Y=-0.287593+0.030762X2+0.434269X3+1.350501X4 (-6.699751) (6.358840) (2.245390) (9.555070)
4 模型结论分析
从上面的测算模型可以得到:一年期储蓄利率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率将上涨0.030762%, 即说明了利率上涨会吸引人们把钱存进银行;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率变化对居民的储蓄率变化的影响也比较明显, 城镇居民收入每增长率一个百分点, 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率将上涨0.434269%, 也进一步证实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会促使人们更多的进行储蓄;基尼系数对储蓄率的影响程度很大, 城镇居民基尼系数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率将上涨1.350501%。高收入群体的储蓄倾向明显高于低收入者。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和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对居民存款储蓄影响较大, 而储蓄利率对居民存款储蓄影响相对较小。
5 本文的局限性
(1) 本文选取的样本数据不够新, 由于有些变量各年份数据不连贯, 综合考虑只选择至2002年的数据, 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测算模型的准确性与代表性。
(2) 鉴于笔者学习程度受限, 未把可能影响储蓄的其他因素考虑在内。由于无法把中国居民的历史心理因素以及将人们预期进行量化, 加之中国自古提倡节俭, 风险防患意识较高等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倾向于储蓄, 笔者认为这也在一定范围内影响该模型的代表性。
6 建议与分析
“存钱防老, 存钱防病, 存钱教育后代”已成为一代代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 要改变这一情况并非朝夕之间一蹴而就, 而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
(1)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只有当我国社会制度趋于完善时, 消除人们的顾虑, 人们才有信心把存在银行的钱取出来消费。这样才有利于刺激国内消费需求, 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2) 积极引导居民消费。考虑到以上分析结果中收入及基尼系数对储蓄的影响程度, 也可通过合理分配收入, 缩小收入差距。
(3) 稳定价格。特别是稳定住房、教育、医疗等价格, 增强人们对未来的信心, 才能更好地促进人们在备有一定储蓄的基础上拿钱出来消费。
参考文献
[1]卢君生, 蔡锐.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实证研究[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6) .
[2]屈宏斌.居民储蓄高增长堪忧[N].经济观察报, 2003-03-31.
[3]潘雅琼.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趋势预测[J].统计与决策, 2003 (6) .
[4]刘隽亭, 乔瑞红.我国居民储蓄持续增长的原因及特点分析[J].天津商学院学报, 2005 (2) .
[5]李焰.关于利率与我国居民储蓄关系的探讨[J].经济研究, 1999 (11) .
居民存款 篇8
一、我国现实经济状况的分析
(一)我国居民储蓄情况
我国的城乡居民储蓄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直呈上升的趋势。高储蓄为我国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成为支持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储蓄的不断增加,增强了我国银行的流动性,使我国银行在高负债率的情况下仍然能持续运行。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低利率弹性。从理论上来看,储蓄率高可以吸引居民增加储蓄,减少其他投资;而储蓄率低的情况下,可以导致居民减少储蓄,把资金投向证券市场。然而我国居民更偏好于把资金存放在银行以获取较低的利息,而不愿意把钱投向股票市场。
(二)我国股市现状及股市的特征
截止至2010年4月,沪市拥有上市公司866家,上市股票910只,总股本16142亿股,流通股本7856亿股;深市拥有上市公司742家,上市股票784只,总股本3701亿股,流通股本2436亿股。沪深股市股票账户总数达12669.23万户,其中,有效账户10614.14万户,休眠账户2055.09万户。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股票市场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并在促进市场化资源配置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并且为企业融资提供重要的渠道,大大的拓宽了广大投资者的投资方式。但是与国外发达的投资市场相比较,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仍然不完善,具有高风险的特征。
1. 我国A股市场的市盈率较高
在证券市场上,市盈率是衡量股票价格水平高低的公认的标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股票市场上投机的程度。一般来说,市盈率越高,市场上的投机性越强;市盈率越低,市场上的投机性相对较低。然而我国A股市场上的市盈率一般高达20至60倍,和全球其他股票市场上相比较高。如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市盈率为15-20倍,香港的为10-20倍。
2. 我国A股市场上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我国A股市场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及时、不规范的事件时有发生,二级市场上围绕着各种题材炒作的事件屡屡发生,股票的价格不能及时准确的反应上市公司的信息。在我国A股的二级市场上,散户投资者数量众多,散户与机构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力量的不均衡,价格容易被机构投资者操纵。
二、股市与居民储蓄状况的实证研究
本文通过采用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最新月度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对现阶段我国A股市场与居民活期储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之所以选取我国A股市场的交易总额作为股市获取资金的变量,是因为股市的交易额能够比较准确的反应出A股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当股指上升就会引起投资者的收益增加,于是就能够吸引大量的投资者进入A股市场,反过来又促进了A股市场上成交量的进一步放大,因此A股交易额一方面能够较好的反映股市的交易状况,另一方面能反映出投资者的投资能力。
本文先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确定居民活期存款储蓄额与A股交易之间的相互关系,再通过VAR(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两者的变动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还运用方差分解技术来分析两者的变动对彼此的影响的贡献率。
(一)建立VAR模型
设VAR (P) 模型为:Yt a+A1Yt-1+A2Yt-2+……+Ap Yt-p+, 2, 3, ……T公式中Yt是二维内生变量向量,即Yt=(sat, stt), , 其中sat为活期存款储蓄余额,stt为股市交易额(沪市交易额+深市交易额), 是二维扰动向量,A1, A2……Ap为参数矩阵。
首先对活期存款储蓄余额和股市交易变量取对数,分别记为LSA和LST,建立VAR模型,经过多次试验比较,VAR整体检验结果表明滞后期取1时效果最好(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仅有部分滞后项是显著的,但是在建立VAR模型是一般不做筛选。
从VAR模型各方程检验结果(见:表2)和VAR模型整体检验结果(见:表3)来看,很显然居民活期存款储蓄的滞后变量对A股的交易额都是存在显著影响的。但是看居民储蓄方程,A股市场对我国居民活期存款储蓄的分流作用并不十分明显。除了受到自身滞后期的影响外,A股的交易额的滞后变量对居民活期存款储蓄的影响不是很凸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A股并没有大量吸引居民活期存款储蓄,A股市场上有很多让居民不能信任的因素,A股市场的波动性导致了居民的收入在股市与活期存款储蓄之间徘徊,居民只把A股市场当成一个投机的场所。我们只有通过完善A股市场机制,保证我国A股市场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才能保证居民的资金停留在A股市场上,变投机为投资,从而把资金吸引入A股市场,起到真正的分流储蓄的作用。
(二)Granger因果检验
为了防止虚假伪回归的出现,先对居民的活期储蓄与股市交易额进行Granger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通过研究变量之间的引导关系,能够反映出居民活期存款储蓄与A股市场交易额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向。通过Granger检验,取滞后期为2,得到如下检验结果 (见:表4) 。
表4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居民活期储蓄存款是A股交易额的Granger成因,但是A股交易额不是居民活期存款储蓄的Granger成因。这一结果表明了居民活期存款储蓄额影响着A股交易量的变化,而A股交易额并不是很明显的影响居民活期存款储蓄额,这也充分说明了居民活期存款储蓄额对股票交易的冲击传导交易上存在着明显的影响。
三、对模型建立脉冲响应函数
脉冲响应函数是用来衡量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取值的影响。对一个变量的冲击会直接影响这个变量,并且会通过VAR模型的动态结构传到给其他内生变量。
下文中分别给居民活期存款储蓄余额和股市交易额一个单位大小的冲击,得到两者的脉冲响应函数(见: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居民活期存款储蓄对其自身的一个标准差新息约有0.015的变化,并且影响的时间比较持久。对股市交易额的一个标准差新息的反应逐渐增强,至第7期完全显现出来,约为0.04的负向变化,之后一直保持。股市交易额对其自身的一个标准差新息有显著反映,交易额迅速增加了0.45,而后逐渐降低,至第4期后新息基本消失。而对居民活期存款储蓄的一个新息在第2期达到最高,约为0.05,然后基本保持不变。
(一)居民活期存款储蓄的波动幅度比较小,而股市交易额的变得却比较大
居民活期存款储蓄当期的一个正冲击只能引起自身0.015亿元的变化,说明居民活期存款储蓄的增长原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也就是国内经济的发展。我国国内经济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速度,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为居民的活期存款储蓄奠定了稳定的增长根源。而股票市场对其自身的一个正面冲击影响显著,引起了交易额增加0.45亿元,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A股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完善,证券市场信息的透明度不高,这一系列原因导致了我国A股市场的波动较大,交易额的波动也比较大。
(二)股市交易影响我国居民活期存款储蓄,活期存款储蓄也影响股市交易额
当本期股市交易额一个正冲击,居民活期存款储蓄会降低0.004亿元,即股票市场受外部某一因素的冲击,给居民活期存款储蓄带来反向冲击,但冲击的力度比较有限,这表明我国居民活期存款储蓄变动的因素里股市交易对其的影响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当对本期居民活期存款储蓄给一个正面冲击,股市交易额收起影响并在第二期时增加到0.05亿元,并在之后保持稳定,这说明了我国居民活期存款储蓄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股市交易额的增长,这说明我国居民主动投资证券市场的积极性正在增强。
四、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是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通过软件可以得出图2,横轴表示滞后期间数,纵轴表示贡献率,不考虑股票市场和居民活期存款补充储蓄对自身变动的贡献度,二者对彼此的贡献率约7%,这也说明我国股票交易额与居民活期存款储蓄额之间存在联动关系。
五、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投资倾向和储蓄偏好都在发生变化。居民的储蓄倾向有下降的趋势,而居民的投资趋向有上升的趋势,居民的活期储蓄存款正在向股票市场转移。因此我们要跟那个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证券市场,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那个能够更好的起分流我国高额活期存款储蓄的作用。
我国居民能够更多的是把股票市场当成一个投机市场。我国股民把股市当成了一个聚宝盆,而且是不用动脑筋、不用费心费力的赚钱市场。大大小小的电视台、报纸、杂志都在时刻解析着我国股票市场行情,预测这股票市场的走势,在这样一个投机风气盛行的市场,要求广大股民对股市保持一个客观的态度,保持一颗冷静的头脑,树立起正确的价值投资理念。
我国股市交易额与居民活期存款储蓄之间虽然存在有联动效应,但是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影响还是比较小的。这与我国居民活期存款储蓄的低利率弹性、股票市场的高风险特征是不可分开的。所以我国在今后要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的建设,完善居民的投资机制,进一步推进我国资本市场的繁荣。
参考文献
[1]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刘家树.股市波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安徽工业大学学报[J].2008
[3]李双成, 李红霞.中国股票市场交易量与价格波动关系实证研究.数学的实践与认识[J].2008
[4]熊其康.对我国居民储蓄与股市交易之间联动效应的实证研究.西部金融[J].2008
[5]刘巍.对我国居民存款储蓄因素的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