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产品(通用4篇)
存款产品 篇1
摘要:本文通过对美国花旗银行存款产品的种类和微观要素的探究分析,揭示了美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设计上的创新模式以及“充分挖掘客户需求和偏好”的设计理念,展现了存款产品营销的巧妙手段和激烈竞争,并以此进行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的差异对比,提出了制约我国商行产品创新的瓶颈问题,同时给予了部分发展改善的建议。
关键词:存款产品,市场细分,日均余额,关系定价,交叉销售
任何金融产品的设计,即是对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的多样化组合,不同的产品适合具有不同偏好和风险承受力的客户,存款产品也如此。存款产品总体上分为三大类: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及储蓄存款。对于花旗银行来说,活期存款细分为:Basic Checking、Citibank Account、Citigold?Interest Checking及Citibank Student Account。储蓄存款分为:Day-to-Day Savings Account和Citibank?Savings Plus Account。
1 花旗银行存款产品的微观构成要素
存款产品的微观构成要素主要有:开户起点、日均余额、优惠(免费跨行ATM取款等)、惩罚(收取不同水平的账管费等)、期限和利率。存款产品的六大要素是市场细分和产品创新的源泉和基础。如果把这六个构成要素看作自由变量,存款产品则为一个多元函数。
在设计存款产品时,构成要素的取值并非完全随机,而是应结合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来有意识地设计,使权力与义务对等,享有权力增加的同时,必然伴随着承担义务的加重,以及惩罚水平的提升。例如,Basic Checking在规避账管费方面对账户余额的要求较低,但优惠服务较为单一。Citibank Account对账户日均余额要求较高,不能达到则会惩罚较高的账管费,但相对应的优惠也较为丰富,可以享受跨行ATM免费取款以及有息存款的选择权。Citigold?Interest Checking对账户日均余额要求最高,账管费的设定水平也最高,但优惠种类更为丰富,客户享有的权利也更广泛,可以享受依据关系定价的较高利率水平,信息咨询与专家指导以及较高的银行积分。Citibank Student Account是针对于学生群体设立的账户品种,并给予了该特殊群体0账管费,国内免费跨行ATM取款等优惠。
由此来看,客户对于存款产品的选择过程,实际上是结合自身的现实情况和偏好,对于不同权利义务组合的选择过程。花旗银行乃至全美国银行存款产品的差异化和创新化,是通过基于客户需求特点对相同要素的差异化设计来实现的,权利义务的对等是产品设计的根本机制。
2 花旗银行存款产品的营销模式
存款产品本质上是一种契约式的资金交易,价格表现为利率水平,并由市场供求决定。而服务本质上是基于产品的劳务输出,价格表现为服务费,由成本决定。这样分开定价,便于银行计算不同产品与服务的经营成本与收益,对占用银行资源而为银行贡献较小的客户要收取一定的存款服务费,而对为银行贡献较大的客户不仅可以适当提高其存款利率,还可免去其账户管理费等银行服务费用,这样的产品定价模式体现出了多层次性和对客户需求的激励性。花旗银行的产品营销模式主要表现为两种:关系定价模式和交叉销售模式。
2.1 关系定价模式
关系定价模式,即利用价格的激励机制,提高存款产品的营销潜力。通过多层次的价格设计,激励客户稳定度和贡献度的增强,指根据客户与银行的关系紧密程度和贡献大小来为产品和服务定价。紧密程度的衡量标准主要有:在该行开户数目的多少,是否定期享受直接存款、账单支付等服务。开户数目越多,银行与客户关系的稳定性越强,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和依赖度也越高。客户与银行关系紧密度增强,享受服务的价格优惠也会相应增多,产品利率水平也会相应提高。例如,花旗银行basic checking账户在客户每月进行一次直接存款或是账单支付的条件下,不收取账户管理费,客户还可享受利率津贴。贡献大小的衡量标准主要是:账户日均余额的多少,享受服务的频率(例如转账次数)。前者是稳定资金来源的保障,主要贡献利差,而后者主要贡献服务费。
2.2 交叉销售模式
交叉销售的营销模式,本质上是通过激励机制,对客户需求进行创造和开发,从而扩展业务范围和市场份额。银行在初期产品的基础上注入新的业务,从而鼓励客户购买更多的产品。它是在同一个客户身上挖掘、开拓更多的顾客需求,从横向角度开拓产品市场。交叉销售模式主要是通过对联合日均余额的要求来实现的。联合日均余额,即不同存款账户及贷款账户的日均余额累计值,银行通过对其最低值的限制,促使存款人在本银行尽可能多地开立不同功能的账户,这样银行可以最大规模地销售存款产品,促进业务的扩展与丰富。例如,花旗银行Citigold账户对联合日均余额的要求是:相关存款及退休金账户余额累计达到$50000或是包括投资账户,贷款账户在内的所有符合要求的花旗账户余额累计达到$100000。
3 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的差异——以花旗和工商银行为例
3.1 中美商业银行在存款产品种类之间的差异
花旗银行存款产品种类较多,差异性较大,而中国工商银行存款产品的种类要少很多,且产品之间的差异性不明显,居民储蓄类的存款产品主要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定活两便等,并且存款产品都具有明显的期限特征。相比较之下,我国商业银行缺乏市场的细分,不能充分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需求。
3.2 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微观结构的差异
3.2.1 产品的微观构成要素
花旗银行存款产品的构成要素主要为六种,开户起点、日均余额、优惠、惩罚、期限以及利率。而我国工商银行的存款产品构成要素仅为期限和利率,而当前我国对存款利率实行管制,存款利率水平的高低与期限的长短直接相关,故存款产品的决定性要素仅为一种,即期限。这极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存款产品的创新和差异化设计。
3.2.2 产品的激励机制
花旗银行将客户享受的服务及利率优惠与账户余额挂钩,实则将资金贡献的多少作为一种激励机制。而中国工商银行存款产品则不考虑客户对商业银行的贡献大小,不同的账户余额对应的是相同的利率水平和服务价格,这对于大客户群体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3.2.3 产品的定价模式
花旗银行存款产品及其服务的定价分开,凭借市场供求状况和成本水平来决定价格,符合市场的需求水平,同时也具有差异化特征。我国银行业存款产品及相关服务的定价混淆在一起,主要由央行确定。因而存款产品与相关服务的定价是统一的,且定价几乎只用利率表示,这样产品的价格要素就很单一。
4 中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发展改善的建议
我国一直都是实行严格的利率管制和业务管制,银行缺少产品创新的基本要素和政策环境,高储蓄率使得国内银行资金充裕,这造成了中国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缺乏竞争,产品创新动力不足。针对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4.1 政策层面
我国应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赋予银行对存款产品的自由定价权,促进银行业的竞争。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监管机构应减少对存款产品业务层面的限制,鼓励银行积极开发新的存款产品。
4.2 银行层面
存款产品的创新在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存款品种的多样化,有利于实现市场的细分,从而扩大本行存款来源和市场份额,并为其他业务提供稳定的后续资金。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在完善传统的存款形式的基础上,必须大力研究开发新的适合客户需求的存款品种,增加存款产品的微观构成要素,通过各要素的差异化取值,实现市场的细分和产品的差异化;增加产品的激励机制,如服务的价格优惠,利率优惠等等,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和客户的贡献度;产品营销模式的创新。利用交叉销售等新型营销模式,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
美国花旗银行本着“充分挖掘客户需求和偏好”的设计理念,通过对存款产品微观构成要素的不同设计以及巧妙的营销模式在美国乃至全球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了傲人的市场份额。现如今,我国利率市场化已经势在必行,我国商业银行在新一轮利率改革浪潮中如何细分市场、如何迎合不同需求和偏好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张桥云.论银行产品的家庭消费[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余丽萍.美国商业银行存款管理策略评介[J].海南金融,2002(10).
[3]蒋玲.借鉴花旗经验打造我国个人存款业务[J].金融经济,2007 (10).
存款产品 篇2
关键词:结构性产品 结构性存款 衍生产品
一、我国结构性存款产品的特点
2002年9月,中国光大银行在中国首推外币结构性存款业务,自此之后,结构性存款产品在我国市场上蓬勃发展,内地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对结构性产品越来越了解和重视,随着市场上理财需求的激增,结构性存款产品在我国迅速发展,产品种类不断多样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创新速度不断加快,在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中起着基础性、领先的作用。
本文以我国市场上外币结构性存款产品为样本,研究现阶段我国结构性存款产品设计中的特点。通过分析,发现我国现阶段结构性存款产品设计的特点如下:第一、外币产品以美元和港币为主要投资货币,虽然以美元和港币投资的产品仍占主导地位,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其他币种的结构性存款产品比重有上升趋势。第二、存款期限以短期为主,在产品期限结构方面,各家银行推出的结构性存款产品期限普遍趋短,三个月的理财产品较受欢迎,一个月的超短期产品也屡见不鲜。第三、实际存款期限选择权主要在银行。第四、标的资产不断创新,引入新元素已成结构性存款设计的趋势。第五、流动性较差,在我国由于结构性存款发行主体水平参差不齐,同时又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要以结构性存款产品获取流动性比较困难。
二、我国结构性存款产品设计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结构性存款市场中的产品进行简单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商业银行在结构性存款业务己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产品开发设计的角度,我们将结构性存款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
1.产品同质性高
我国商业银行推出的结构性存款产品同质性高,为客户量身定做的产品有限。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衍生产品交易的基础资产主要是利率和汇率,与国际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衍生产品结构比较来看,国内提供的金融衍生产品种类明显偏少,各家商业银行推出的金融衍生产品也具有高度的同质性。金融产品的可复制性和无版权保护就导致各银行之间提供的产品差异很小,结构性存款市场的竟争最终成为价格的竞争,有时为了争取大的资金客户甚至不加利润空间,导致了竞争效率的低下和利润的流失。
2.产品风险梯度不够完善
我国商业银行推出的结构性存款风险梯度不够完善,客户风险偏好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对于个人客户,从风险梯度上看,存款和债券买卖的风险相对较小,收益较低,包括现有商业银行理财计划在内,都属于相对保守的金融产品;基金、股票、信托和私募基金则处于另外一端,风险相对较大,收益较高,属于较为进取型的金融产品。市场中缺乏的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稳健收益型理财产品,这些产品包括:带结构的固定或浮动收益债券结构性产品、保证收益的股票挂钩产品、债券股票结合产品等等。
3.某些产品定价不合理,缺乏连续、透明的估值信息发布体系
对于某些同一类型的结构性存款产品,不同的银行给出的期限和利率有很大区别,呈现出一定的随意性。另外,产品存续期间内有关估值信息披露也不规范。完善的经济指标披露制度是金融市场的信息基础,而我国国内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不太规范,除上市银行按中国证监会的要求披露年报外,其他商业银行少有披露。即使有披露,对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情况基本不涉及。
三、结构性存款产品设计的建议
结构性产品对于商业银行意味着重要的非利息收入来源以及自身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不论出自对盈利的追求或是行业竞争的压力,大力发展结构性存款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结构性存款业务的状况和产品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发展:
1.丰富产品风险收益特性
在丰富产品风险收益特性上取得突破,主要是围绕挂钩资产的多样化,为理财市场增加可捕捉市场变化机会进行赢利活动及为现有投资头寸进行套期保值的品种。现阶段可选择性的重点发展几类产品,如:第一、继续开发与股票挂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可分为挂钩单只股票和挂钩多只股票两种情况,并都对应保本型和非保本型两个类型。第二、开发与信用事件挂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这里的信用可以是企业信用,也可以是国家信用,一般用企业债券和一个国家的国债来具体体现。第三、开发与多种资产或事件挂钩的混合性产品。这种产品挂钩的资产可以是股票、商品或指数、信贷事件、外汇或利率资产或事件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2.研发差异化产品
针对中资银行主要为结构性产品提供销售管道、在高端理财市场竞争力不足的情况,各商业银行应不断研究市场变化,调整结构性存款产品的品种结构,达到细分市场的目的。面对机构投资者,应开发个性化的产品,做到量身定做,培育高端客户,增强产品的吸引力。这种个性化的产品主要体现在挂钩资产或事件的种类及其挂钩方式上;而针对广大中小投资者,应本着标准化原则,开发零售业务,增强产品的市场流动性。
3.提高国内商业银行拆分结构性金融衍生产品和衍生产品定价能力
国内商业银行需要开发或引进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系统,提高自主定价能力,使银行在合理承担风险的基础上获取更多的收益。特别是在人民币利率、汇率市场化日益深化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合理的人民币衍生产品报价,在提高国内金融服务效率的同时增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国际上己经有较为成熟的衍生产品电子交易系统,国内商业银行可以在开发或引进金融衍生产品定价系统的同时,引进衍生产品电子交易系统,这样有助于国内银行提高构造结构性金融衍生产品的能力。
参考文献:
存款产品 篇3
[关键词] 银行理财产品;定期储蓄存款;收益率
[作者简介]李 霞(1970—),女,江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金融企业会计研究;朱琪蓉,女,江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江西南昌 330045)
目前居民闲置资金相当部分都是用来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或定期储蓄存款。定期储蓄存款中以整存整取居多。居民该如何来分配这二者之间的投资比例,必须了解这二者之间的区别,以便更好地降低投资风险和提高收益。
一、银行理财产品与定期储蓄存款的涵义
银行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一般根据本金与收益是否保证,将银行理财产品分为保本、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与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三类。保本固定收益产品指银行按照合同约定的事项向投资者支付全额本金和固定收益的产品。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是提供本金保护,但是收益是浮动的,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是不提供本金保护,收益也是浮动的,但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比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收益率要高,因为收益跟风险是成正比的。
城乡居民将暂时不用或结余的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一种存款称为储蓄存款。储蓄存款分为活期和定期两种。
二、银行理财产品与定期储蓄存款的比较
1.客户群体不同
定期储蓄存款的客户群体是只要能够提供有效身份证件的客户,都可存定期储蓄存款。而银行理财产品的目标客户群体多种多样。
有的银行理财产品只面向高净值客户,比如认购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客户或认购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客户。
有的银行理财产品要求投资者具备投资经验,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
有的银行理财产品只针对银行内VIP客户。
银行理财产品没有固定格式,不同的理财产品,对客户群体的选择有较大差异。
2.金额起点不同
定期储蓄存款的起存金额为50元,只要大于或等于50元,随便多少金额都可。银行理财产品产品认购起点金额为50000元,超过50000元以上的一般按照1千元整数倍累进认购。
3.操作程序不同
定期储蓄存款操作简便,可到任何银行的储蓄柜台,出具存款人身份证件即可办理。一般来说,办理一笔定期储蓄存款,所需时间约为2分钟左右。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程序相对复杂,首先要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测试,符合条件的投资者方可认购理财产品;其次,投资者应对理财产品的内容进行深入了解,确定该产品符合自身的需求;再次,投资者要签订认购理财产品的有关合同,并应根据监管要求,在合同上手写“本人充分了解并清楚知晓本产品的一切风险,愿意承担任何风险”。一般来说,购买一笔银行理财产品,所需时间约为20到40分钟。
4.购买档期不同
定期储蓄存款是商业银行的日常业务,凡商业银行的营业时间,均可办理。
银行理财产品分很多款,任何一款理财产品都不是在银行营业时间内长期持久发行的。对一家银行来说,有时候有理财产品,有时候没有理财产品;这时候有这种理财产品,过一段时间可能销售的是另外一种种类的理财产品。
对于认购理财产品的投资者而言,自己资金的档期和银行理财产品发售的档期不一定吻合。
5.期限种类不同
定期储蓄存款的存期是固定的,通常有三个月、半年、一年、二年、三年和五年六个种类。理财产品不同,理财产品的期限不固定,可以由研发产品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根据产品的特点自行决定产品的期限。有按年计算的,也有按月计算的,还有按天计算的,品种繁多,没有固定的模式。
6.期限计算不同
任何存款都是从存入日开始计算存期,算头不算尾,到期日即可支取该笔存款自行支配。理财产品不同,理财产品的期限与资金实际占用时间不一致。任何一款理财产品都有发行期和兑付期。在购买当日,账户上的款项即被冻结,没有计入理财产品的期限,不能享受理财产品的利率。有些理财产品发行期较长,有些较短,最快的是购买次日计入理财产品期限。通常理财产品在到期日这天款项都不会转入客户账上,通常会在之后一至十天内转入客户账上。也就是说,如果客户购买的是理财产品,那么在到期日这天是不能使用该笔款项。
7.收益水平不同
通常银行存款执行的都是人民银行挂牌公告的同档次存款利率计息。定期储蓄存款共有六个档次,因此有六个相应的利率与之对应。理财产品则不同,产品说明书上的收益率始终是名义收益率,不是实际收益率。因为理财产品的起息日不是从购买日开始计算,到期当日款项也没入账,通常都要滞后几天才可到账,即客户款项实际占用时间与理财产品的期限是不一致的。因此从购买日至款项到账日这期间对应的实际收益率与产品说明书上的名义收益率是不相同的。
8.变现能力不同
定期储蓄存款比银行理财产品的变现性强。存入银行的定期储蓄存款,如果客户急需资金,可以去办理提前支取手续,该款项即可使用。理财产品则不同,不可提前赎回,只有在理财产品到期入账后才可使用该笔款项。
9.风险程度不同
银行理财产品相对于定期储蓄存款来说,获利性更高,但安全性更低。通常预期收益率越高的理财产品,风险也更大。定期储蓄存款的本金和利息都是固定的,只要存满了期限,到期便可取得按存入日利率计算得出的本息和。一般根据本金与收益是否保证,我们将银行理财产品分为保本、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与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三类。这三类理财产品的风险不同,安全性也各有差异。保本没有资金损失的风险,但有期限不确定的风险。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保证本金,但收益不保证。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本金和收益都不保证。尽管现阶段银行理财产品不能按期兑付的概率很小,但它确实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如深圳平安银行三款理财产品亏损额超过33%。
三、购买理财产品须谨慎
1.注意理财产品的兑付风险,预期收益率不等于实际收益率
随着利率的不断攀升,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水涨船高。很多银行竞相推出收益率“诱人”的理财产品。但预期收益并不等于到期收益,并不是所有的理财产品都能达到其承诺的收益率,普益财富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到期的个人银行理财产品9228款,有近百款个人理财产品到期并未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率。所以客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不要仅仅盯着收益率,要注意弄清产品的风险类型。保证收益型产品风险相对较小,而且一般都能实现其承诺的收益率。而保本浮动收益型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风险较高,它除了不保证投资者一定能获得预期收益率外,购买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的投资者的本金甚至有可能发生损失。此外,有些产品的交易结构特别复杂,对那些无法搞清楚交易结构的理财产品,要慎之又慎。比如几年前,一些香港银行在内地推销一种叫KODA的理财产品,让不少国内民营企业家把几十年的心血都赔得一干二净。
2.注意认购理财产品的操作风险,一切以合同为主,不要被业务人员的口头承诺所蒙蔽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在理财产品销售文件中,制作专页风险揭示书。在醒目位置提示客户“理财非存款、产品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标明理财产品风险评级结果、适合购买的客户,并说明最不利投资情形下的投资结果。对于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和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也要做风险揭示。这些规定有助于投资者在投资前,充分了解理财产品信息。
理财产品庞杂繁多,各种规定、要求、风险也让人无所适从,而实际存在的误导消费和错误销售的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客户的合法权益。所以建议客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不但要详细询问产品情况,而且要仔细阅读投资合同,一切以合同为主,不要被业务人员的口头承诺所蒙蔽。如果投资者不了解产品情况盲目购买,则有可能存在投资收不回的潜在风险。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后,要妥善保存理财合同、合同解释说明以及有关的宣传资料,防止发生纠纷后,维权难以提供证据。
3.要注意名义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率的不同,不要被“高收益率”忽悠
与定期存款比较,投资者之所以选银行理财产品,特别是固定收益产品,重要因素是其收益水平高于存款利息。但是很多理财产品打着高收益率的幌子,实际收益却没有那么高。这种情况在短期理财产品中尤为多见,很多银行到了月末前几天推出收益率很高的短期理财产品。但由于理财产品的起息日不是从购买日开始计算,到期当日款项也没入账,客户款项实际占用时间与理财产品的期限是不一致的。因此从购买日起至款项到账日这期间对应的实际收益率与产品说明书上的名义收益率是不相同的。如某银行在2011年9月26日发行一款收益率为5%的期限为三天的理财产品,产品从2011年9月27日起息,2011年9月30日到账。尽管这款理财产品的期限为三天,但客户资金实际被占用的期限为五天,所以,这款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为5%×3÷5=3%。因此,客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要注意名义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率的不同,不要被“高收益率” 忽悠。
[责任编辑:欧阳小芹]
存款产品 篇4
关键词:存款产品,微观结构,存款差异
存款是指存款人在保留所有权的条件下, 把使用权暂时转让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或货币。客户存款业务作为一项基础的商业银行业务, 长期以来一直是银行最重要的资金来源。没有存款就没有贷款, 也就没有银行。由于存款在银行中至关重要的地位, 故对存款产品的研究和创新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之间的差异性
1. 中美商业银行在存款产品种类之间的差异
美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和中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之间在种类上有很大的差异性。美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一般分为支票类存款 (Checking) , 储蓄存款 (Savings) 、定额存单 (CDs) , 而中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则主要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定活两便和定活通。
具体地, 就美国花旗银行而言, 仅支票类的存款产品就有五种, 它们是Citibank®EZ Checking、The Citibank Account、Citigold®、Basic Checking和Citibank®Student Account, 且储蓄类的产品也有六种之多, 即Ultimate Savings Account、Ultimate Money Account、Citibank Savings Plus Account、Citibank Savings Plus Account、Citibank Premier Money Market Account、e-Savings Account以及Day-to-Day Savings Account, 并且每种产品都各有特色, 以支票账户为例, 开户最低存款额有的需要, 有的则不需要;对于账户管理费以及ATM跨行交易费的优惠次数也各有差别等。这样的设计使得整个市场被完全地细分, 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支票账户, 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对于支票账户的需求。相比之下中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的种类要少很多, 且产品之间的差异性也体现不出来, 居民储蓄类的存款产品主要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定活两便等, 并且存款产品都具有明显的期限特征。
(资料来源:根据美国花旗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官方网站综合整理。)
2. 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微观结构方面的差异
第一、从存款产品的微观构成要素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的微观构成要素仅由期限和利率确定。因为当前我国对存款利率实行管制, 存款利率水平的高低与期限的长短有关, 期限固定了其利率水平也就确定了。这种方法无法使客户因对银行不同的贡献而取得不同的回报, 也就无法享受差异化服务。
而美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的微观构成要素则包括利率、开户起点、期限、日均余额、优惠 (免费签发支票等) 、惩罚 (收取账户管理费等) 等, 任何存款产品都是上述七个要素的不同组合, 故以花旗为代表的美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更能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不同需求, 使得客户能够完全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存款产品。
第二、从对存款产品里账户余额的要求来看。中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是以期限作为确定利率水平的依据, 不考虑客户对商业银行的贡献大小, 所以对中国商业银行而言, 不同的账户余额对应的是相同的利率水平, 这对于大客户群体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美国商业银行则对账户余额有强烈的要求, 这样可以产生两方面好处:一是稳定的资金来源;二是联合日均余额 (combined average balance) 的要求会促使存款人在一家银行尽可能多的开立不同功能的账户, 这样银行可以最大规模的销售存款产品, 加强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
第三、从对存款产品定价方面来说。首先, 我国银行业存款产品及相关服务的定价主要由央行确定。而美国银行业存款产品及其服务的定价则靠市场供求状况来定。其次, 我国银行业存款产品与相关服务的定价是统一的, 且定价几乎只用利率表示, 这样产品的要素就很单一。
美国银行业存款产品定价与相关服务的定价是分开的, 即银行占用客户资金需要付利息, 而客户享受银行的存款服务则要支付服务费。这样就便于银行计算不同产品与不同服务的经营成本与收益, 对占用银行资源而为银行贡献较小的客户则要收取一定的存款服务费, 对为银行贡献较大的客户不仅可以适当提高其存款利率, 还可以免去其账户管理费等银行服务的各种费用, 这样的产品设计体现出了多层次性。
二、造成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之间差异的原因
第一、我国一直都是实行严格的利率管制和业务管制, 银行缺少产品创新的基本要素和政策环境。同时中国高企的储蓄率使得国内银行资金充裕, 这些都造成中国商业银行存款业务创新动力不足。
第二、从营销方式来看, 美国商业银行多采取捆绑销售的方法对产品进行营销, 捆绑销售是共生营销的一种形式。花旗银行的存款产品销售的过程就体现了这一点。比如客户若要在花旗银行中开一个e-储蓄账户 (e-Saving Account) , 则必须拥有支票账户Citibank EZ Checking, Citibank Account, or Citi Gold®Account中的一个, 这样从花旗银行方面来说, 不仅直接地扩大了存款产品的销售规模, 且间接地扩大了其产品的影响力, 同时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也在一步步地建立起来。而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策略基本上还是传统的“广告促销”式策略, 且往往将营销等同于推销, 甚至简单化为拉个人存款。
三、加快中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发展的政策建议
首先、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赋予银行对存款产品的自由定价权,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监管机构应减少对存款产品业务层面的限制, 鼓励银行积极开发新的存款产品。
其次、创新存款品种, 满足客户需求。存款产品的创新在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 存款产品越多, 越能满足客户的存款目的。存款品种的多样化, 客户有充分的选择, 从而扩大本行存款来源和市场份额, 并为其他业务提供稳定的后续资金。故商业银行在完善传统的存款形式的基础上, 必须大力研究开发新的适合客户需求的存款品种。
参考文献
[1]张桥云, 2004.论银行产品的家庭消费[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余丽萍, 2002.美国商业银行存款管理策略评介[J].海南金融. (10) :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