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竞争模型

2024-10-01

价格竞争模型(精选10篇)

价格竞争模型 篇1

一、概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 技术的进步, 一些网络游戏开始风靡全球。而这些玩网络游戏者为了在游戏中取得较高的成绩, 就需要较多的网络游戏币, 但他们多是上班族没有时间自己在网络中挣取虚拟货币, 宁可花现实中的货币去换取网络中的货币。所以一个新兴的行业就产生了。这个行业就是在劳动力比较廉价的国家通过专业培训的游戏高手生产游戏币, 而一些公司通过网络平台收购他们生产的游戏币, 再通过网络平台把游戏币卖给外国人, 从而赚取中间的差额。游戏币是通过在游戏中交易, 而货款是通过现实中的网络银行交易。这个新兴的行业所经营的产品就是全球盛行的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货币。但随着该行业的不断发展, 收购游戏币价格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因为对于虚拟产品, 产品的质量几乎没有差异性, 所以各经营企业不断采用价格杠杆作为其重要的竞争手段, 而且行业内的战略联盟的可能性较小, 各大经营公司的价格战愈演愈烈, 收购价格愈涨愈高, 甚至出现了恶性价格战的趋势。

博弈论 (Game ory) 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也就是说, 当一个主体, 好比说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的影响, 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 博弈论又称为“对策论”。

在博弈过程中, 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决定了其行动空间和最优战略的选择;同时, 博弈过程中始终存在一个先后, 参与人的行动次序对博弈最后的均衡有直接的影响。

二、虚拟货币的价格竞争行为的博弈分析

(一) 建立模型

根据虚拟货币的实际情况来构造价格战的博弈模型。各经营企业是进行博弈的局中人, 其博弈过程有如下四个特点:①先后次序的博弈。竞争者之间为了收购更多的货币而引起了虚拟货币市场上的价格战。②完全信息的博弈。企业的定价行为是公开的, 通过收购网站是可以看到每款游戏下每个服务器的价格的, 价格最终还是要面对供应商的, 竞争对手也是很容易获取价格信息的。③重复博弈。市场上的价格是不断变动的, 经营企业要继续经营, 价格战也会持续下去。④零和博弈。由于在虚拟货币领域中企业之间的合作是不常见的, 企业与企业之间主要是竞争的关系, 故而可以看作是零和博弈。

(二) 博弈的过程

首先, 假设参与人为X与Y, 他们都是虚拟货币的经营商, 他们在虚拟货币领域展开竞争, 设开始时固定单位虚拟货币的价格都是P0。X是先进入该领域的老牌企业, 实力比较雄厚, 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Y则刚刚成立不久, 是后进入该领域的, 只占据少数的市场份额。

1.第一轮博弈 (见表1) 。

从X角度看, 显然涨价要比降价好。从Y角度看, 效果也一样, 涨价同样比降价好, 其涨价收益为 (5+8) /2=6.5, 降价收益为 (3+6) /2=4.5, Y也同样会选择涨价。因此, 在第一轮博弈中, X、Y都将涨价作为策略, 并且各损失1, 整体损失2, 整体收益是最差的。这就是纳什均衡现象, 这里的每个参与人都寻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但整体利益并不是最大, 就像所构造的模型那样。

2.博弈后。

在第一轮博弈后, 双方都不满意自己在第一轮博弈的结果, 那么双方就要进行协调, 彼此认识到收购价格的上涨只能使得双方受损, 所以他们就会权衡利弊, 停止涨价的行为。但是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这样的约定是无法长期存在的, 他们会通过变相的涨价以争取最大的利益。这样, 就使得刚刚建立的平衡被打破, 最后双方都要受损。

3.重复博弈。

从博弈后的分析中, 可以得出企业之间相互涨价的行为是无法完全避免的。涨价成了不断重复的过程, 直到价格等于边际利润时, 也许会停止涨价。X、Y的目的都是为了取得利益的最大化, 但在这样的纳什均衡中, 整体利益是不断下降的。

三、避免虚拟货币的恶性价格战的策略

(一) 改变博弈结构

先前的博弈过程是以收入作为企业目标进行博弈的。我们不妨把收入转为利润, 相应的博弈双方的收益就会发生变化, 可能就不再符合“囚徒困境”模型的条件, 从而避免了价格战。假设选择“降价”策略时, 企业的利润率是35%, 选择“涨价”策略时, 企业的利润率是25%。如表2所示, 双方都降价时, 利润都是6×35%=2.1;双方都涨价时, 利润都是5×25%=1.25;一方涨价另一方降价, 则涨价方可以得到8×25%=2的利润, 降价方能得到3×35%=1.05的利润。这样最优的选择就为博弈双方都降价, 从而回避了恶性价格战。

(二) 行业协会的加入价格战博弈可能会避免恶性价格战

现在把行业协会加入到博弈中, 作为博弈一方, 而把趋于涨价竞争的经营商作为博弈的另一方构建模型 (如表3所示) 。该博弈模型分析了行业协会对经营商涨价竞争的影响。在此博弈中, 经营商试图在行业协会监控下的市场中进行涨价竞争。在行业协会监控下, 经营商涨价会被行业协会惩罚, 所以损失C, 降价就正常运作不会有损失;而对行业协会来说, 无得无失;如果行业协会选择“不监控”策略, 对于经营商来说, 当涨价后没有被惩罚就相当于得到E的正收益;行业协会获得数值为-D的负效益, 当运营商都降价时, 行业协会获得数值为S的正收益。

加入行业协会后博弈模型就变成了三人博弈, 表4所示的是在前述表3所示的价格战博弈模型的基础上加入行业协会后的三人博弈模型。经营商X选择行, 经营商Y选择列, 行业协会选择矩阵, 有“监控”和“不监控”两个策略。如果行业协会选择“监控”策略, 对于采取“涨价”策略的经营商予以惩罚C, 对行业协会来说, 则是无得无失, 因而行业协会的收益均为0;对于经营商来说, 采取“涨价”策略时收益值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去C, 如表4中矩阵所示。如果行业协会选择“不监控”策略, 对于经营商来说, 收益值相对原来没有变化, 当经营商都降价时, 行业协会获得数值为S的正收益;一家经营商涨价时, 则行业协会获得数值为-D的负效益, 两家经营商涨价时, 行业协会的收益值是-2D, 如表4中矩阵B所示。

由于矩阵B中有-D和-2D的存在, 此三人博弈模型的纳什均衡解取决于其中的参数C。令H=8-C, F=6, Q=5-C, S=3, 取较小的C时, 如果满足: (1) H>F>Q>S; (2) F> (H+S) /2, 则 (涨价, 涨价, 监控) 是该博弈模型的唯一纳什均衡, 虚拟货币的经营仍然陷入“囚徒困境”, 无法避免恶性价格战。当取参数C的数值逐渐增大时, 使得上述两个条件不再满足时, (涨价, 涨价, 监控) 不再是纯策略纳什均衡, 当参数C不同时, 有时 (涨价, 降价, 监控) 和 (降价, 涨价, 监控) 是纯策略纳什均衡, 有时不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 此时就可以避免价格战了。

总的来说, 行业协会的加入是有可能避免恶性价格战的, 但是前提是行业协会必须采用监控的策略, 而且对经营商的惩罚C要足够大时, 才会使其走出“囚徒困境”, 继而回避恶性价格战。

四、结论

在市场经济中, 良性竞争是可以促进其发展的, 但是恶性竞争只会使双方受损, 所以应有效的控制恶性竞争的行为, 使其健康良性的发展。通过运用博弈理论来分析从事虚拟货币企业收购价格的竞争可以得出:要控制恶性竞争中的恶性价格战, 应避免竞争者在竞争中陷入“囚徒困境”中, 继而能回避恶性价格战。或是加强政府的管制和监控, 使其在竞争中相互促进, 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112-119.

[2]吴萍.基于“囚徒困境”模型的电信竞价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 (11) .

[3]成中梅, 袁晓萍.从博弈论看价格竞争策略[J].经济论坛, 2003, (4) .

[4]张伟.电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的博弈论分析[J].创业月刊, 2005, (7) .

不怕价格竞争,看好车联网 篇2

车联网如今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手机与导航车机的镜像控制通过软件,实现无线同步,是很多人所期待的前景。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逐渐强大及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车机的开发周期长,成本大就相对显得逊色及落后,因而,车联网是汽车电子行业未来近几年发展的热点之一。目前来说,业内各大汽车电子企业都推出自己的车联网产品,德赛西威早在几年前就开始涉足车联网领域,先后推出SiVi LINK,T-BOX等代表产品。任何新技术的发展都是以消费者应用为最终目的,所以如何将车联网技术应用到产品上,从而能为消费者带来便利,这是每个企业要思考的问题。

除了车联网之外,我认为导航显示屏的发展也是值得关注的方向,显示屏由过去的电阻屏逐渐向电容屏乃至红外触摸屏等新兴屏技术方面发展。另外,车身安全控制方面也是值得关注的方向。随着汽车用户的逐渐增加,行车安全问题和环境问题会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如何保障车身人身安全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尽管车载导航企业理应朝这些新兴技术方向努力,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走这样的路线。有些小型企业为了一时的利益,就会偷工减料,采用价低质劣的零部件去组装产品。而有些企业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没有合格的生产技术和检测设备。尽管这些企业可以推出价格低廉的产品,却以低价扰乱了整个市场。然而,这种现象可以说在哪一个行业都会存在,各行业始终都会遵循 “优胜劣汰”的自然原则。为尽可能少受这一“怪圈”的困扰,我们走的是高性价比路线,精品路线,尽管我们一时也会受到低价竞争带来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优胜劣汰”对于我们德赛西威来说是一件好事。

企业除了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处理与供应商等方面的关系时,也不可掉以轻心。一些企业尤其是很多小企业拖欠供应商货款的事时有发生。其根本原因我个人认为还是公司实力不够,利润额达不上,导致无法及时给到供应商货款,甚至员工的工资也无法及时给出。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只能短时间内维持企业的运转,如不及时纠正,必然会出现决堤的现象。一个健康成长的企业一定是讲究诚信的企业,并且他的经营状况也应该是良好的,可以正常周转的。自古,中国商人讲究“诚信”二字,这也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

价格竞争模型 篇3

在竞争市场中, 许多同类商品的竞争在少数几个垄断生产商之间展开。由于同一类商品的完全替代性, 消费者购买了其中一个厂商的商品, 将不再购买其它厂商的商品。厂商之间将在品牌定位、技术、性能、价格等方面展开竞争, 使自己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品牌定位、性能、价格等方面的决策将是厂商经营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 Kamrad (2005) [15]认为商品竞争扩散随机演化影响因素有价格、口碑、广告努力和定价策略, Bass (1979年) [8]把新商品的扩散归纳为采用者对未采用者的信息传播、人际交流 (words-of-Mouth) 而产生的需求和未采用者模仿采用者的消费行为而产生的需求, 刻画了需求的产生与扩散的机制。John (1987) [14] , Mahajan & Peterson (1979) [4], Horsky&Simon (1983) [5]等以Bass模型为基础, 从综合技术创新扩散速度的影响因素出发, 建立了一系列Bass模型簇或者柔性扩散模型。Kim Jonghwa (2006) [13]采用Lotka–Volterra 模型估计了韩国移动电话用户的需求函数, 并用扩散模型实证分析了PCS服务的动态竞争关系, 发现移动电话市场竞争存在均衡点、各个商家可以呈现共存, 并讨论了均衡点的局部稳定性。

国内的吴刚 (1996) [7]采用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方法, 以Bass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一个技术创新扩散综合影响模型, 探讨了联盟创新采用程度与采用绩效的动态关联。戴雪梅 (1999) [10]对中国技术创新扩散机制理论进行了研究, 着重研究了因特企业与动态联盟两大类企业群体技术创新与扩散活动, 由此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易余赢、盛昭瀚 (2003) [9]建立了新商品市场扩散的演化分析模型, 讨论了新旧商品市场竞争扩散的演化问题。

目前的研究很少有综合讨论品牌定位、商品性能和价格对竞争的影响文献, 本文认为完全替代性商品的销售量不但与潜在的总需求、口碑、广告、商品价格有关, 而且还与商品的性能和消费者的需求层次有关。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 首先决定自己的消费档次, 然后在该档次的商品中选择。对性能好的商品, 愿意出更高的价格, 而性能差的商品愿意出的价格要低一些[5], 消费者在比较可选择的几种商品的性能和价格之后, 总是购买性能最优和价格最低的商品。因此, 本文建立了一个建立商品性能价格比的市场扩散模型, 研究性能和价格对同一类完全替代商品的竞争的影响。

二、模型假设

(一) 需求层次与商品的性能

A. Maslow[16]把人们的需要分为生理上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热爱、性感和归属感的需要, 名望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各层次。人们的消费活动首先是满足最基本的或低层次的需要 (生理上的需要) , 当低层次需要达到一定的满意程度时, 就会产生较高层次的需要。王延章 (1988) [17] 把需求层次做了细致划分, 把每个消费品的档次、级别和消费者的消费层次一一对应。本文对消费层次、消费品的档次和性能定义如下:

定义1:满足消费者的生理上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热爱、性感需求等低层次的需要的商品为低档次商品, 其性能包括效能、宜人性、可操作性、可靠性、安全性等性能。

定义2:满足消费者归属感的需要, 名望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高层次的需要的商品为高档次商品, 其性能包括低档商品的性能外, 还具有技术美感、象征意义等性能[8], Lawrence (1981) [12]等人的实证研究, 人际交流对扩散的影响比外部因素对扩散的影响通常要大一个数量级以上。本文为了模型的简洁, 忽略外部因素的影响, 只考虑消费者的人际交流的影响。垄断竞争厂商之间的竞争主要在性能和价格比方面, 竞争力与厂商的性能和价格比成正比。性能和价格比对商品竞争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性能价格比对消费者口碑的影响, 其扩散速度为aimixi (Mn-xi-xj) ;二是性能价格比影响厂商竞争对手的潜在消费者、阻碍消费者选择竞争对手的商品, 这种阻碍作用与自己的性能价格比成正比, 与对手的性能价格比成反比例关系, 扩散速度扣掉对手的竞争影响后变为:

t时刻, 商品的需求动力模型如下:

{x˙ (t) =a1m1x1 (ΜL-x1-m2m1x2L) x˙2L (t) =a2m2x2L (ΜL-x2L-m1m2x1) (2) {x˙2Η (t) =a2m2x2Η (ΜΗ-x2Η-m3m2x3) x˙3 (t) =a3m3x3 (ΜΗ-x3-m2m3x2Η) (3)

其中, a1, a2, a3为垄断竞争厂商1、2、3的商品扩散系数, a1>0, a2>0, a3>0。m1, m2, m3厂商1、 2、3的性能水平和价格之比, mi=qaipiqai, qaL为厂商i的性能水平和临界性能水平, 且qa1<qaL<qa2<qa3;pi为厂商i的商品价格, 且p<p2<pL<p3。mjmi表示厂商j对厂商i的市场份额的竞争影响。当mj>mi 时, 厂商j比厂商i的性能和价格之比高, 厂商j将抢得厂商i的市场, 获得更多的需求。

三、模型的结果分析

定理1:在低档次商品的竞争中, (1) 当m1<m2时, 系统的平衡点P1 (0, 0) 、p2 (0, ML) 和p3 (ML, 0) 分别为系统的不稳定节点、稳定节点和鞍点;对于任意的初始点, 当t→+∞, x1 (t) →0, 且x2L (t) →ML。 (2) 当m1>m2时, 系统的平衡点P1 (0, 0) 、p2 (0, ML) 和p3 (ML, 0) 分别为系统的不稳定节点、鞍点和稳定节点;对于任意的初始点, 当t→+∞, x2L (t) →0, 且x1 (t) →ML

再令fi=aimixi (Μ-xi-mjmixj) (4)

则非线性系统 (2) 平衡点的Jacobian矩阵:

A=[f1x1, f1x2Lf2x1, f2x2L]=[a1m1 (Μ-x1-m2m1x2L) -a1m1x1, -a1m2x1-a2m1x2L, a2m2 (Μ-m1m2x1-x2L) -a2m2x2L]

P1点, 其特征方程为:

可解得λ1=a1m1M, λ2=a2m2M

厂商性能和价格之比大于0, 模型 (2) 中扩散系数大于0, 所以, λ1>0, λ2>0。P1点为不稳定结点, 也就是任意的扰动, 都会使x1和x2偏离原点。

p2 (0, M) 点, 其特征方程为:

可解得λ1=a1m1M-a1m2M, λ2=-a2m2M

根据文献[10]和上面的分析, 显然有如下结果成立: (1) 低档次商品竞争中, λ2<0;当m1<m2时, λ1<0, P2点为稳定结点。 (2) 低档次商品竞争中, λ2<0;当m1>m2时, λ1>0, P2点为鞍点。同理可得到p3 (ML, 0) 的稳定性情况:

(1) 当m1>m2时, P3点为稳定结点。

(2) 当m1<m2时, P3点为鞍点, 综合以上证明很容易得到定理1的内容。由方程 (2) 可知, 垄断竞争厂商的产量始终都会保持在第一象限, 厂商1的扩散临界线为:

厂商2的扩散临界线为:

两临界线把第一象限分成Ⅰ、Ⅱ和Ⅲ:

1.当m1<m2时:厂商2的扩散临界线L2在外面, 如图1所示, 区间Ⅰ里, x˙1 (t) >0x˙2L (t) >0, 任意从区间Ⅰ里出发的初始点, x1 (t) , x2 (t) 都有增加的趋势;区间Ⅱ里, x˙2L (t) >0, x˙1 (t) <0, 任意在区间Ⅱ里的点, x1 (t) 有减少的趋势, x2L有增加的趋势;区间Ⅲ里, x˙1 (t) <0x˙2L (t) <0, 任意在区间Ⅲ里的点, x1 (t) 和x2L (t) 有减少的趋势。最终在p2点达到均衡。

2.当m1>m2时:厂商1的扩散临界线在外面, 如图2所示, 区间Ⅰ里, x˙1 (t) >0x˙2L (t) >0, 任意从区间Ⅰ里出发的初始点, x1 (t) , x2L (t) 都有增加的趋势;区间Ⅱ里, x˙1 (t) >0, x˙2L (t) <0, 任意在区间Ⅱ里的点, x2L (t) 有减少的趋势, x1 (t) 有增加的趋势;区间Ⅲ里, x˙1 (t) <0x˙2L (t) <0, 任意在区间Ⅲ里的点, x1 (t) 和x2L (t) 有减少的趋势。最终在p3点达到均衡。由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引理1:低档次商品竞争的厂商1和2只要性能和价格比落后于对手, 长远来说就会被对方淘汰出低档次商品的竞争。

由定理1和引理1, 厂商1和2在低档次商品的性能和价格的竞争中, 如果商品性能低于对手, 就只能降价, 才能保持自己在市场中不被淘汰;如果商品性能高于对手, 则可以适当提高价格, 得到更多的超额利润和而且市场份额不会减少。

定理2:厂商1和2在低档次商品竞争中, m1=m2时, 系统的平衡点P1 (0, 0) 为系统的不稳定节点, 两厂商的临界线L1和L2重合, 对于任意的初始点, 当t→+∞, x2L (t) , x1 (t) 会以最近的距离稳定在x2L (t) =M-x1 (t) 线上。

证明:重复定理1的证明过程, 令m1=m2, 并分析模型 (2) 的轨线分布易得到定理2的结论, 其轨线分布如图3。

定理2表明, 厂商1和2在低档次商品竞争的过程中还是有共存的可能, 只要参与合作的厂商保持和对手的性能和价格比相等, 就能长期共存。由图3可知临界线是一条135度的斜线, 任意初始的状态点, 达到均衡点 (临界线上) 后, 两厂商所拥有的市场份额按照自己的扩散系数的比例增加或减少, 其市场份额不变。

定理3:高档次商品的竞争中, (1) 当m3<m2时, 系统的稳定节点为p3 (MH, 0) , 当t→+∞, x3 (t) →0, 且x2Η (t) →MH; (2) 当m3>m2时, 系统的稳定节点为p2 (0, MH) ;对于任意的初始点, 当→+∞, x2Η (t) →0, 且x3 (t) →MH; (3) 当m3=m2时, 系统的平衡点在厂商2和3的临界线x2Η (t) =M-x3 (t) 上, 对于任意的初始点, 当→+∞, x2Η (t) , x3 (t) 会以最近的距离稳定在x2Η (t) =M-x3 (t) 线上。

引理2:高档次商品竞争的厂商2和3只要性能和价格比落后于对手, 长远来说就会被对方淘汰出高档次商品的竞争。

由以上的定理1、2、3和引理1、2可知, 替代商品的性能水平决定其商品档次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层次, 价格水平决定其参与那些档次的商品竞争。市场上不同档次商品的性能价格比不相等时, 高档次的商品只和高档次的商品竞争, 低档次的商品只和低档次的商品竞争。厂商2的商品性能达到了高档次商品的水平, 商品价格降到了低档商品价格的水平, 该厂商同时和高档次、低档次的商品展开竞争。由于厂商2在同档次的商品市场上服从同档次商品之间的竞争规律, 所以当m1=m2<m3时, 厂商2只能在低档次商品中生存, 退出高档次商品的竞争;当m1>m2=m3时, 厂商2只能在高档次商品中生存, 退出低档次商品的竞争。只有m1=m2=m3时, 厂商2能同时在低档次商品和高档次商品中生存。

四、性能与价格竞争策略

厂商在性能和价格竞争中可能面临性能与价格比不相等和相等的两种情况, 不同的情况厂商竞争的目标和竞争策略各不相同。当厂商性能与价格比不相等时, 根据定理1、2、3和引理1、2, 厂商在竞争的过程中性价比落后的厂商主要目标是保证不被淘汰, 性价比高的厂商主要目标是保持竞争优势。决定厂商能不能长期生存下去的关键因素是商品的性能价格比, 与商品的扩散系数无关, 性能和价格比一直落后的厂商将会被淘汰出所在档次的商品竞争。竞争厂商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商品性能, 或降低价格, 商品性能无法提高时必须降价以牺牲单位商品的利润为代价获得生存。

当厂商性能与价格比相等时, 厂商主要目标保证商品性能和价格的比和对手的相等的前提下, 获得更多的市场潜在需求。例如在低档次商品竞争中 (高档次商品的竞争同样成立) , 厂商1、2的产量的初始状态不在厂商的临界线L3上, 而在图3的区间Ⅰ中任意初始点A, 有x˙1 (t) >0, x˙2L (t) >0, 随着时间的推移, 系统的扩散轨线将以斜率k=x˙2L (t) x˙1 (t) =a2a1的方向向扩散临界线运动。假设初始点为A: (x10 (t) , x20 (t) ) , 则系统的扩散轨线方程为L4:

x2L (t) =a2a1x1 (t) -a2a1x10 (t) +x20 (t) (5)

由 (5) 式, 两种商品扩散速度、初始点A的不同决定了平衡点在临界线上位置的不同。

1.当初始点A在原点, 则两种商品均衡的市场份额完全取决于各商品扩散系数。当a1>a2时, 厂商2的市场份额大于厂商1的市场份额, a2a1时, x1 (t) →0, 厂商1被淘汰出所在档次的商品竞争;反之, 厂商2被淘汰出所在档次的商品竞争。这意味着后入市场的厂商仅仅保持性能价格比和其它厂商相等, 还不能获得任何市场份额, 只有具备一定的性能价格比的优势才能打入新市场。

2.当初始点A在区间Ⅰ的任意初始点 (x10 (t) , x20 (t) ) 时, 则两种商品均衡的市场份额取决于各商品扩散系数和A点的位置。当a1>a2时, 厂商2的市场份额的增长大于厂商1的市场份额, a2a1时, x1 (t) →x10 (t) , x2 (t) →M-x10 (t) , 厂商1的销售量没有增加;厂商2夺取了所有的潜在市场。

厂商的总体竞争策略在实际应用中如图4, 为了尽可能的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厂商首先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和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层次, 给自己的商品档次定位;然后, 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 尽可能提高商品的性能水平;最后, 依据自己的商品性能水平决定价格, 保证商品性能和价格的比大于或等于对手的性能和价格的比, 并注重市场营销的投入水平, 提高自己商品的扩散系数。

五、结束语及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建立的市场扩散模型, 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层次划分商品的档次, 分析商品展开性能和价格竞争, 发现商品的性能和价格之比决定同档次商品的市场份额, 商品的扩散系数决定厂商对潜在需求的占有份额。通过讨论厂商性能与价格竞争策略, 在理论上丰富了市场扩散模型的内容。本文只是把商品分成高档次和低档次两个层次, 实际的消费者的需求层次是多样的, 对多档次商品的竞争将是本文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市场竞争:奶粉价格战利益之争 篇4

市场现状

今年上半年,国内奶粉市场价格呈现全面下降态势。这表现为:一是线下渠道以促销降价为主,线上电商打折降价;二是高端或高价位产品走线下渠道,而价位较低产品都开始走电商渠道。从市场表现看,国产品牌降价幅度较大,最高降幅超过50%,进口品牌也加入促销降价行列,部分进口品牌奶粉销售不畅,库存积压严重。

可以说,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竞争已经提前进入“红海”阶段,未来面临产能过剩及价格下行带来的市场风险,中国奶粉的价格战已经全面打响。

从产能角度看,2008年后,市场陷入“买贵买进口”怪圈,进口品牌大量涌入,母婴店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快速发展。欧洲、大洋洲奶粉产能快速扩张,特别是以中资海外投资为代表的产能在新西兰、澳大利亚、荷兰、法国、丹麦、瑞士、爱尔兰等国发展起来。与此同时,2013年中国政府加快国内奶粉行业整顿,通过重新发放生产许可证,促使国内大多数生产企业借此机会扩张产能。初步预计,国内奶粉产能加上中资在海外投资的新产能,总计超过150万吨。

从消费需求看,由于国内食品安全问题及品牌众多影响,消费者信心恢复艰难,海外奶粉通过代购、海淘及自贸区挤占国内部分消费,加上每年正规渠道的进口奶粉日益增加,这些渠道折算出厂价,初步约180亿。另外,2015年是传统羊年,人口出生率放缓,“单独二胎”政策放开后人口增长也并未达到预期。随着价格下行,中国婴幼儿奶粉销售额增速将明显放缓,预计今年增幅降至9%。

世界范围内产能严重过剩、中国市场快速与国际接轨、新型电商渠道对传统渠道冲击深入以及新进入者低价策略等因素影响,中国婴幼儿奶粉价格长期将进入下行通道。那么,奶粉价格战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内在逻辑

通常情况下,只有挤压对手,占领市场份额,才会被迫价格战。作为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产业本不适合打价格战,但面对中国市场有2000多个品牌,产能严重过剩,价格与海外价格差距巨大,小品牌凶猛蚕食大企业等问题,只有价格战才能让优者胜出,才能“去产能化”。

通过价格战,首先要解决品牌众多问题。市场太大、南北差异明显、渠道太多太分散,特别是三四线以下城市母婴渠道的高毛利,是品牌众多的温床。价格战让大批小品牌退出市场,又压缩渠道利润,倒逼渠道朝着专业化方向升级。

其次,通过价格战,迫使国内奶粉整体价格体系下移,逐步与国际接轨。未来随着国门全面放开,适应了新价格体系的企业可以从容与进口奶粉在价格上一竞高低,不至于让海外奶粉有价格优势。

最后,通过价格战实现“去产能化”。去产能化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二是推动企业削减产能或退出市场;三是加快海外市场拓展。价格战让一部分企业退市,特别是随着利润下降,抑制资本过多投资和海外新奶粉经营者进入。

发展趋势

中国依然是世界最大奶粉市场,价格战之后企业将会获得较好的行业发展红利。不过,根据相关产业发展周期,未来中国婴幼儿奶粉产业将进入到微利时代,这意味着依靠奶粉为主营的企业将不得不进行产业转型,加快多元化发展:一是围绕孕婴,集中打造系统化的产品品类,提升附加值;二是推动“跨领域”合作,实现产品销售与专业服务为一体,推动线上与线下进一步融合。

奶粉利润下降,也让那些主营奶粉的母婴渠道被迫加快产品多元化、门店连锁化发展,更为重要的,对一二线已连锁化的母婴渠道将加快向专业化及服务化的转变。另外,传统意义的电商因难以解决专业服务化,未来其奶粉销售趋势会明显放缓。笔者认为,不与线下相结合、提供专业服务内容的电商,是不可能做好奶粉销售的。

当前处于奶粉产业全面转型阶段,也是奶粉消费信心恢复的关键时期。政府出台整顿市场的政策本意是好的,但还是得交给市场来解决。对政府而言,配合此轮长达三四年的价格战,应推动产品标准升级,加快追溯等科学监管体系的构建,在配方注册制上严格把关。

住宅价格的特征价格模型研究 篇5

特征价格模型一般可以理解成:可以为人们带来有效参考的价格模型。其核心主体是实际产品中能满足人们需求的各种特征价格总和。

我们所阐述的住宅价格模型特征是房屋内在的各种客观特征, 因此排除了人为的主观评价。其主要特征有如下几类:住宅的区位特征、周围环境特征与住宅本身特征三类。

我国住宅价格特征研究是近几年开展起来的, 但是相对数据较为匮乏。随着数据的逐渐完整, 人们日益关注房地产价格, 更多的专家开始研究该模式对下的住宅价格。

特征价格模型中涉及的主要指标有:住宅的区位特点、层数、绿化、车位、物业费用、装修水平、物业、通讯以及供水等方面。这些因素中, 区位与物业级装修是影响价格的重要指标。

该式中, 因变量是Y, 而Xi则代表着住宅价格;经过Box-cox进行转换后的普通自变量;Zj则是未通过Box-cox转换的自变量;Ε属于误差项;β, α, θ和λ是模型需要估计的参数。假设θ与λ为1, 则2式属于多元线性模型;当其为0而为1时, 则属半对数模型;如果都为0时, 模型则属对数线性。上述三种模型是以往常用的研究住宅价格的模型。

2 模型的样本和数据

2.1 住宅资深价格的重要指标

主要有:面积、卧室数、客厅数、厕所数、住宅所属楼盘是否为高层/小高层/低层, 所处楼层上部/中部/下部, 住宅的建筑年龄, 朝向及是否南北通透等方面。

此外, 住宅建筑是低层、小高层或者高层也影响到住宅价格水平。

2.2 影响价格的住宅区位特征 (因变量)

相关指标包括:DT代表与天安门之间的距离———以北京为例, 通常该距离为直线距离。与城市CBD的距离表示为DC。距离地铁站的直线距离DS。以此确定该区域是否位于城市的核心区域。

一般国际上将距离CBD的距离作为反效应住宅价格的重要指标。其确定依据是往返CBD与住宅之间的通勤成本。

2.3 住宅环境指标

环境指标中的重要因素包括:治安、空气质量、教育及噪音等。本文主要针对教育与环境进行阐述。国内大中城市通常将学区房作为一个重要环境因素, 但是这种影响因素缺乏较具体的量化指标。一般会考虑城市重点小学是否与住宅之间的关系来衡量教育因素对其价格影响程度。

此外其他的环境因素一般选择湖泊与公园对住宅的影响, 城市中的主要风景点, 如:杭州西湖、北大未名湖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住宅价格。

3 特征价格模型研究

3.1 模型的主要计算方式

第一, 各种自变量的共线性回归分析。由于DT与DC之间有多重共线性, 分别把DT和DC移除, 然后进行回归, 然后使用逐步排除的办法进行半对数线性回归、线性回归以及对数线回归到模型当中。依照该方法对住宅的面积与卧室数量及客厅数量确定共线性并进行排除。

第二, 对各种因变量进行转换, 当数值接近0的时候对因变量进行对数转换。

3.2 价格特征模型的解释

通过对模型调整可以解释住宅总价变量的88.4%左右。计算表明接近市中心或者靠近湖泊的住宅相对价格更高些, 而年代较长的价格价格则偏低。同时, 住宅面积、客厅卧室数量以及是否是学区、是否通透、房屋层数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住宅价格。以下就主要变量进行分析:

3.2.1 面积 (S) 变量

当变量系数达到0.931时, 住宅面积如增加1%, 其总价会增加0.931%左右。这就证明, 随着住宅面积的增加, 购房者的购买力对当前价格水准影响偏弱。

3.2.2 是否位于学区范围内 (E) 的变量

当变量系数达到0.221, 学区住宅价格会远高于其他区域住宅价格, 通常超出其他区域24.7%左右。

3.2.3 是否位于经济发达区域 (NC) 的变量

通过计算, 如果住宅所在区域经济较好会与之较差的高出34.4%左右。这种数字差异反映出该因素对住宅价格的直接影响。

3.2.4 距离最近的河流或湖泊的距离 (DR) 的变量

实际证明, 住宅距离湖泊等距离的增加会直接影响房屋总价, 通常, 每增加1%总价会降低0.018%左右。因此, 一般普通住宅价格对周围生活环境敏感度不高。

3.2.5 变量NS, 房屋是否南北通透

转换数据证明, 同等条件下, 如果南北通透, 其价格会高出非通透住宅的4.1%左右。

4 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住宅的影响

4.1 轨道交通影响住宅价格的理论基础

4.1.1 区位因素

该理论因素是城市核心经济理论之一, 住宅价格与交通成本之间有关系密切, 因此, 轨道交通因素就成为特征模型中的重要构成。轨道交通是否便捷也直接反映出住宅区域位置的区位优势是否明显。因此, 该因素直接影响着土地价格与住宅价格。

4.1.2 地租地价因素

由于土地的更急不同, 直接造成了地租的级差。轨道交通可在某种程度上提升城市的价值, 因此属于租Ⅱ。

4.1.3 城市土地的增值因素

由于城市政府部门不断加大公共设施的投入, 造成土地收益率的逐渐增加。因此, 轨道交通大大提升了土地的利用价值。

4.1.4 房地产价值因素

住宅价格究其本质反映的是房地产的价值, 进而以买卖的成交价和租金的形式体现出来。所以, 我们研究住宅价值变化依据的是价格的增幅。

4.2 城市轨道交通影响住宅价格的主要研究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附近区域住宅价值影响分析主要有:交通成本模型、特征价格模型以及地价函数法。研究表明, 轨道交通直接产生住宅生产溢价, 并且随着与主城区距离的由近及远直接造成价格的上浮。因此, 相对偏远的区域对轨道交通的依赖性更强。主城区由于交通方式较多, 依赖程度反而会有所弱化。随着与轨道交通站点距离的增加和出行时间的增加, 其影响程度也会逐渐弱化。

5 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住宅价格的特征价格模型影响因素众多, 住宅所在区域、学区房、城市轨道交通等成为影响价格的主要指标。由于该项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 需要我们逐渐深入的研究才能更好的以数字化指标反映出最终的住宅价格。

参考文献

[1]王德, 黄万枢.外部环境对住宅价格影响的Hedonic法研究[J].住区规划研究, 2007, 31 (9) .

[2]龚江辉.北京市住宅价格决定因素分析与政策思考[J].北京社会科学, 2009 (1) .

阐述商品价格波动的虚拟价格模型 篇6

(一) 虚拟价值与虚拟价格的定义

商品交换要按照商品的价值进行, 但是在现实的商品交换中价格通常会与价值相背离, 由此学者们提出了虚拟价值的概念。霍艳斌 (2009) 认为, 虚拟价值是由人们主观想像的, 并通过市场价格表现的一种虚构的价值。[1]程金蛟 (2008) 认为, 虚拟价值是买方为获得交易对象而愿意给予卖方的最大付出……虚拟价值可以作为非劳动产物和无效用资源价格的基础。[2]尽管学者们对虚拟价值有不同的表述, 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 那就是物品的价格可以以虚拟价值为基础。虽然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但是学者们可以通过虚拟价值来对无价值物品的价格做出简单解释, 并解决商品价格可能与其价值相背离的矛盾。同时马克思在其著作《资本论》中也对这样的现象进行了阐释, “价格形式不仅可能引起价值量和价格之间即价值量和它自身的货币表现之间的量的不一致而且能够包藏一个质的矛盾, 以致货币虽然只是商品的价值形式, 但价格可以完全不是价值的表现。”[3] (P123) 接下来马克思举出了实际的例子, “有些东西并不是商品, 例如良心, 名誉等等, 但是也可以被它们的占有者出卖以换取金钱, 并通过它们的价格, 取得商品形式。因此没有价值的东西在形式上可以具有价格。在这里, 价格表现是虚幻的, 就像数学中的某些数量一样。另一方面, 虚幻的价格形式———如未开垦的土地的价格, 这种土地没有价值, 因为没有人类劳动对象化在里面———又能掩盖实在的价值关系或由此派生的关系。”[3] (P123) 从这里可以知道, 现在学者们的虚拟价值的概念是来源于‘虚幻的价格’的现实存在, 那么在对虚拟价值进行定义前, 有必要对虚拟价格先做阐述。

在现有文献中笔者并没有发现虚拟价格的明确定义, 但有相关文献 (温新德2008) 提到过虚拟价格这个的概念, 并且众多的学者还是注意到了现代经济中马克思所谓的‘虚幻的价格’的现实存在。王爱俭 (2008) 指出“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 越来越多的实体产品将价格预期融入其中, 表现出虚拟性的泛化。从两百年前的荷兰郁金香到时下炙手可热的中国君子兰, 都体现出了虚拟性泛化的特征……一旦商品的当期价格受到未来价格的影响, 其自身便产生了虚拟性。”[4]成思危 (2009) 指出, 当股票可以在股票市场上进行买卖后, 由于其本身并没有价值, 故其价格的确不是按照客观的价值规律, 而是按照人们对其未来价格的主观预测, 还要受到供求状况的影响, 这就使其价格更加脱离了实际经济活动的绩效。[5]李俊青 (2005) 认为, 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都是成本和心理的函数, 也就是商品定价都是揉杂着成本和心理定价的成分。[6]从这些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 价格与价值的背离不仅出现于现代的金融产品中, 而且也存在于实际的劳动产品中。

由于价值是凝结在商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而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因此在这里将虚拟价值定义为:物品由价格所表现出的价值中与其劳动价值相背离的部分;虚拟价格是物品虚拟价值的货币表现。

(二) 虚拟价值、虚拟价格与价值及价格的关系

在这里必需指出, 价格与虚拟价格是同一个“价格” (货币充当价值尺度) 的两个不同的部分, 因为它们是不同“价值”的货币表现才被冠以了不同的名称。

对于虚拟价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 温新德 (2007) 认为“就价值表现而言, 价值和虚拟价值是相同的。无论是价值还是虚拟价值, 它们都会通过货币形式———价格来表示。”[7]霍艳斌 (2009) 认为“虚拟价值作为一种特殊的价值形式, 具有与真正价值不同的特征。与真正的价值不同的是, 虚拟价值并非是由劳动创造出来的, 而是人们通过某种方式计算出来甚至想像出来的, 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1]在这里必需指出, 两位学者对虚拟价值的定义是不同的, 并且虽然他们的定义与本文不相同, 但是两者都强调了虚拟价值与价值在一定呈度上在表现形式上的相同性, 也就是以货币为媒介, 虚拟价值才可以取得价值的形式。正如张俊山 (2007) 所说的“不管是在生产中由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凝结形成的劳动价值还是由资本市场上的虚假价值, 只要转化为货币, 就被社会承认为真正财富的绝对体现。因此, 货币成为虚假价值向真正价值转变的桥梁和中介。”[8]同时鲁品越 (2009) 也指出“虚拟价值兑现为当下的真金实银, 虚拟价值的波动所产生的价值差额便会在这个过程中生成投机收益, 这就是虚拟经济以“以钱分钱”的活动, 确切地说, 是“以钱分钱”———利用虚拟价值的波动来分割已生产出的剩余价值的活动。”[9]因此价值是虚拟价值存在的基础, 转变成价值是虚拟价值的最终目的。

由于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如果进一步定义虚拟价值为物品由价格所表现出的价值中与其劳动价值相背离的部分, 虚拟价格是物品虚拟价值的货币表现, 那么对商品价值规律就有了新的认识。正如张俊山 (2007) 所认为的“虚假价值的存在, 使得我们与之接触的价值中不仅包括真正由劳动创造的价值, 还有越来越多的虚假价值。虚假价值的性质和运动规律成为价值理论中不可缺少的内容。”[8]价值规律可以表述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在商品经济中,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里, 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的价格;而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价格’部分是虚拟价格, 这部分受供求和人们的心理预期以及其他因素影响。商品的最终市场交易价格同时包括价格和虚拟价格两个部分并且对不凝结人类劳动的物品而言, 其只具有虚拟价格, 其市场交易价格与其虚拟价格相等。由此可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由于虚拟价值的存在, 人们在出卖劳务和商品与购买劳务和商品时, 是按照不同的规则进行, 这样的规则表现为虚拟价格的波动。因此, 不仅仅是马克思所说:“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上, 是商品的惊险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 摔坏的不是商品, 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3] (P127) 而事实是从货币到商品的跳跃同样危险重重, 他不会摔坏货币的占有者却可以让他们遭受损失。

二、阐述商品价格波动的虚拟价格模型

(一) 对虚拟价格模型的阐述

如果考察商品的价值构成可以认为:商品价值=被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得到补偿的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 因此商品价格=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格+工资+利润。但是在商品交易过程中,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在这里将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部分独立表述为虚拟价格, 因此商品的交易价格构成为:商品交易价格=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格+工资+利润+虚拟价格, 即:

这里P表示商品的市场交易价格, Pc代表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格, Pw代表工资, Pπ代表利润, Pv代表虚拟价格。并且Pc、Pw、Pπ共同构成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价格部分, 并且这一部分的价格决定于商品的生产过程, 如果将其看作一个整体并表示为P0, 则有:

假设商品市场总能处于供求均衡状态或可以在某种呈度上达到这种状态, 则可以有出如下结论:

由于在任一时点, 商品的供给量是既定的, 那么可以认为在短期内虚拟价格波动由商品的需求变动引起, 因此可以将Pv表示成商品供给S (S为定值) 与商品需求d的函数:

Pv=f (d, )

由于在长期内商品的供给量可以改变, 而假设商品的需求量是已知的, 那么虚拟价格波动则由供给变动引起, 因此我们可以将Pv表示成商品供给S与商品需求d (d为定值) 的函数:

如图1所示, 横坐标表示商品的需求, 纵坐标表示商品的虚拟价格, 在这里考察需求与虚拟价格关系时,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图1中, S0与d0表示商品市场处于稳定均衡状态时的商品供给量和需求量, 此时d=d0=S0并且Pv=0, 即只有当需求量与即定供给量 (S0) 相等时, 商品的虚拟价格才为0。, 在图1中如果需求增加, 市场成交量并不会变大 (因为供给不变为S0) , 只是更多的需求追逐供给相对不足的商品, 此时商品的虚拟价格上涨并大于零 (减少需求) ;如果商品的需求减少, 那么也不表示商品会卖不出去, 只表示相对于需求而言既定的供给量 (S0) 过多, 此时商品的虚拟价格下降并小于零 (增加需求) , 最后供给还是等于需求。

如图2所示, 横坐标表示商品的供给, 纵坐标表示商品的虚拟价格, 并且商品的供给与商品虚拟价格的关系分成短期和长期两种情形, 在短期内商品的供给不能改变, 因此短期供给与虚拟价格的关系线呈现为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它的意思是, 在短期内虚拟价格可以在继定产量水平 (S=S0=d0) 上任意波动, 当然这种波动的产生来自于供给以外的因素。而在长期内, 随着商品供给的变动, 商品的虚拟价格也变动。具体形式是, 在商品的稳定需求水平为d0的情况下, 商品的供给减少 (Sd0) , 商品的虚拟价格下降且小于零 (增加需求) 。

图3考察了商品市场供求均衡时的情况, 由于商品供给在短期内不能改变, 因此供给曲线S0垂直于横轴, 由于随着商品需求增加, 商品虚拟价格上涨, 因此需求曲线d0向右下方倾斜。如图3所示商品的即定供给曲线S0与即定的需求曲线d0相交于E1, 均衡价格是P0, 均衡数量为Q0, 此时商品的交易价格完全由商品中包含的劳动价值决定, 商品的虚拟价格为0。因此正常利润线代表的商品价格是由商品中包含的劳动价值决定的该商品的价格水平, 并且如果均衡价格位于正常利润线以上, 表示商品的交易价格中包含着正的虚拟价格, 如果均衡价格位于正常利润线之下, 则表示商品的交易价格中包含着负的虚拟价格。因此可以说, 在短期内, 商品市场上的供求变动会引起均衡价格变动, 但是只有位于正利润线上的均衡点才是稳定的均衡点, 而正常利润线的位置由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决定, 它受劳动生产率等因素影响, 因此市场供求均衡状态下的供给价格有其内在的决定机制, 也就是决定于商品的生产过程, 而并不是单纯的市场交易行为产生的结果。实际市场交易中出现的商品价格波动, 只是虚拟价格的变动, 虚拟价格的实现基础是商品中包含着的剩余价值, 市场交易中的博弈行为仅仅在于剩余价值占有权利的转移, 仅仅在于商品中有多少剩余价值被现实, 或者商品占有者获得了多少额外的剩余价值。在图3中列出的成本价格线代表的价格水平为Pc+Pw (成本) , 商品的市场交易价格通常位于这条线以上, 也只有位于这条线以上才表示商品的出售者从中得到了利润, 位于成本价格线以下的商品市场均衡是不可以长期存在的。另外在本文强调的是, 需求的客观存在是产生虚拟价格的前提, 即使是不含价值的现代金融产品, 其定价的规则也不过是在保持利润的前提下创造出需求。

(二) 需求变动引起虚拟价格波动对商品市场均衡状态的影响

如图4所示, 该商品的即定供给曲线S0和即定的需求曲线d0相交于E1, 均衡价格是P0, 均衡数量为Q0。现在由于需求增加使得需求曲求向右移动, 由d0

移动到d1, 新的均衡点为E2, 此时的均衡价格为P1, 均衡数量不变。由于E2位于正常利润线以上, 因此商品交易价格中包含着正的虚拟价格, 其量为P1-P0,

此时的均衡偏离了稳定均衡。在竞争条件下, 由于生产该种商品获得了超过正常水平的利润, 会吸引从事其他生产的资本进入生产该商品的行业, 在长期内, 在同等价格下该商品的供给会增加, 这在图4中表现为S0曲线右移至S1曲线的位置, 新形成的均衡点为E3, 均衡价格回复到P0水平, 均衡数量变为Q1。此时由于均衡点位于正常利润线上, 因此此时的均衡是稳定均衡, 需求增加的最终结果是使供给数量增加而商品的供给价格保持不变。同样如果商品的需求减少, 则情况与上述刚好相反, 最终结果是导致商品供给数量的减少而商品的供给价格保持不变。

(三) 供给变动引起虚拟价格波动对商品市场均衡状态的影响

如图5所示, 该商品的即定供给曲线S0与即定的需求曲线d0相交于E1, 均衡价格是P0, 均衡数量为Q0。现在供给增加使供给曲线由S0移动到S1, 此时新的供求均衡点为E2, 所对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分别为P1和Q1。由于均衡价格位于正常利润线以下, 因此商品交易价格中包含负的虚拟价格, 其大小为P1-P0。在这样的均衡状态下, 厂商获得的利润低于正常的利润水平, 在长期会有部分资本退出这一商品的生产, 使得商品的供给减少, 也就是供给曲线由S1回移到S0的位置, 均衡点回复到E1的位置, 均衡价格重新回到正常价格线所在的价格水平上, 并且均衡数量回复到Q0。因此, 供给增加在短期内会引起商品供给数量增加并使商品的市场交易价格下降, 但是在长期均衡会回复到供给增加前的水平。同样如果商品的供给减少, 短期内会造成商品的供给数量减少, 市场交易价格上升, 但是在长期内, 均衡点将回复到供给变化前的位置, 也就是说如果需求不变则供给变动不产生长期效应。

三、讨论

马克思从劳动价值论出发, 对商品经济做了透彻而深刻的分析, 这些理论层面的分析对于认识商品经济的运行规律和本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对于实际应用而言, 需要有具体的数理模型去解决现实问题, 尽管有学者在这些方面做过尝试和努力, 但是取得的成果对于实际应用而言还有较多的不适之处。在本文的分析中, 市场供求关系会导致供求均衡状态波动, 并且由于有各种不稳定因素存在, 这样的波动会一直持续, 但是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决定着波动之后的回归趋势。由于笔者知识和见解的局限性, 本文对于相关问题的探讨只能到此为止, 但是最终要如何从劳动价值论出发, 构造商品经济运行的微观和宏观上的数理模型, 需要睿智的学者们更多的努力和思考。

摘要:本文以劳动价值论为发点, 并结合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 在综合前人对虚拟价值和虚拟价格的研究成果基础上, 对虚拟价值和虚拟价格的定义进行了重新阐述并分析了他们与马克思经典理论中的价值及价格的关系, 接着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商品价格波动的虚拟价格模型, 得出结论:商品市场供求均衡时的商品交易价格有其内在决定机制, 也就是决定于商品的生产过程, 而并不是由单纯的市场交易行为决定;商品价格波动表现为虚拟价格波动, 价格波动的实质是商品中包含的剩余价值占有权力的转移。

关键词:虚拟价值,虚拟价格,商品价值规律,虚拟价格模型

参考文献

[1]霍艳斌.国际金融危机的虚拟价值理论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9 (5) :-115-120

[2]程金蛟.论信用与虚拟经济[J].生产力研究, 2008 (23) :-28-29

[3]马克思.资本论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4]王爱俭.关于虚拟经济几个重要问题的再讨论[J].现代财经, 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8, 28 (2) :-3-6

[5]成思危.虚拟经济的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J].管理评论, 2009 (1) -3-17

[6]李俊青.虚拟经济波动及其演化[J].财经研究.2005 (2) -121-132

[7]温新德.浅析虚拟资本的信用本质[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2) :-44-47

[8]张俊山.论虚拟经济中虚假价值的形成及运动规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30 (6) :-5-9

现代市场经济中非价格竞争刍议 篇7

1 关于非价格竞争的涵义和特点

1.1 非价格竞争的涵义

“非价格竞争, 是指企业运用价格以外的营销手段, 使本企业产品与竞争产品相区别, 并使之具备差别优势, 以推动产品销售的竞争方式。”[1]“经济学家认为:同类产品之间的市场竞争弹性, 是由同类产品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决定的;同类产品之间的差异程度越大, 产品之间竞争的弹性就越大。同类产品之间的差异性的本质内容是指产品在质量、性能、形状、包装、服务等方面存在的差别。”[2]当今时代, 科技的发展为产品的差异性形成提供了技术支撑;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为产品的差异性形成提供了市场保障。同类产品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这成为非价格竞争的基础。

1.2 非价格竞争的特点

非价格竞争相对于价格竞争来说, 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 具有多样性。非价格竞争相对于单一的价格竞争而言, 可以在产品质量和促销以及服务等相关方面开展竞争。第二, 具有兼容性。价格竞争往往通过降价来彻底打垮竞争对手, 而非价格竞争可以通过自身的特色来吸引消费者, 而不是要置对手于“死地”。第三, 无限度性, 价格竞争具有一定的限度, 也就是企业降格的幅度受到成本和相关法规的限制, 而非价格竞争具有无限度性, 因为非价格竞争强调与竞争产品的一种差别, 这种差别主要反映在产品质量、功能、形状、包装、广告、公关、服务等非价格因素方面, 企业在这方面的竞争具有无限度性。

2 市场经济中采取非价格竞争的意义分析

市场经济中采取非价格竞争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的质量, 有利于企业开发新产品, 有利于企业提高适应市场的能力。

2.1 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的质量

不管企业采取何种竞争方式, 产品的质量应该是企业竞争的基础。然而, 企业采取价格竞争方式, 容易会让企业为了节约成本, 降低价格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 例如:我国乳产品中频频出现添加“三聚氰胺”的事故, 这就是以次充好, 降低成本的案例。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如果企业的质量不合格, 最终会被消费者所抛弃, 被市场淘汰。反之, 企业产品质量优良就会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并使企业家喻户晓, 产品供不应求。非价格竞争内涵包括产品质量的优劣差异竞争, 同时产品质量的优良是实现其他差异性竞争的基础, 如果没有产品质量作为保证, 其他差异性竞争也就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因此, 开展非价格竞争, 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2.2 有利于企业开发新产品

产品质量的好与坏与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 而在当今人们的需求日新月异的条件下, 如果企业固步自封, 不开发新的产品来开拓市场, 这样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就会处于不利的地位。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告诉我们, 任何产品不管其在投入市场时如何畅销, 总有一天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失去市场竞争力而退出市场, 企业如果能不断开发新产品, 就可以在原有产品退出市场时利用新产品占领市场, 例如现在“农夫山泉”、“康师傅”等很多饮料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就不断地推出新产品。一个成功的企业就应该抢夺先机, 开发新产品, 新产品的开发就是通过产品的差异性来吸引消费者, 从而占领市场, 因此, 人们戏称新产品的开发是非价格竞争中的“新式武器”。

2.3 有利于企业提高适应市场的能力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要了解市场, 占领市场和开拓市场。企业如果不主动走向市场, 把消费者的需要作为自己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深入细致地研究市场, 努力使自己经营方向的转换与市场变化相一致, 从而主动地适应市场, 自觉地驾驭市场, 那么将无法在竞争中取胜, 比如, 前些年比较畅销的中低档的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 现在就难于销售了, 尽管有的厂家和商店采取削价优惠, 把价格一降再降, 仍然无人问津。

非价格竞争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企业要通过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创新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因此, 非价格竞争有利于提高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

3 市场经济中采取非价格竞争的策略探究

既然非价格竞争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那么非价格竞争的主要策略有哪些呢?本文认为主要有产品质量与功能创新竞争、品牌竞争、情感营销竞争、包装竞争和服务竞争等几个方面。

3.1 产品质量与功能创新竞争

产品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核心, 企业的整个市场营销活动都围绕产品展开。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是否有竞争力, 主要取决于产品的质量。有关调查结果表明, 产品质量的信誉度与产品市场占有率大致成正比。因此, 产品质量竞争是非价格竞争首要的策略。当然提高产品质量的途径是多样的, 最主要是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

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 要注意产品功能的创新, 其实产品功能的创新是提升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式, 产品功能的创新是建立在产品质量优良的基础上, 创造出与其他同类产品不同的功能, 这些功能能够为消费者青睐。例如, 高露洁有一种三重功效的牙膏, 膏体由三种颜色构成, 给消费者以直观感受:白色的在洁白我的牙齿, 绿色的在清新我的口气, 蓝色的在清除口腔细菌。这就是产品创新好的例证。

3.2 品牌竞争

菲利普·科特勒先生曾说过“品牌就是来圆梦的, 品牌可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说明品牌的优势, 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举了个例子:中国为HUGOBOSS生产衬衫的厂商, 加工一件衫衬只能得到12美元, 而该衬衫在纽约的售价是120美元。这其中, 零售商得到了72美元, 品牌公司得到了36美元。零售商由于有各种高昂的销售费用, 实际拿到手的钱也并不多。”[3]可口可乐公司的创始人艾萨·坎德勒说过:“假如可口可乐的所有公司所有财产在今天突然化为灰烬, 只要我还拥有‘可口可乐’这块商标, 我就可以肯定地向大家宣布:半年后, 市场上将拥有一个与现在规模完全一样的新的可口可乐公司。”“2008年8月, 全球品牌顾问公司Interbrand公布2008年全球品牌报告, 可口可乐以666.67亿美元连续第八年排名第一。”[4]毫无疑问, 可口可乐是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

品牌竞争的本质就是从消费者出发, 在产品的质量、包装和设计以及服务等方面来赢得消费者的长期信赖, 与消费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因此, 一个企业要树立一个良好的品牌, 质量一定要优良。我国有些好的品牌, 例如“三鹿”和“冠生园”都是因为质量问题而夭折了。其次, 包装和设计等这些产品的形式方面也很重要, 例如, 我国茅台和五粮液酒的包装很有特色。再次, 企业要重视服务, 例如, 美的公司的服务就很到位。最后, 企业要注重广告宣传, 例如, 现在我国电视台上的广告经常出现的是“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和宝洁公司的一些知名品牌产品的广告。

3.3 情感营销竞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不仅包括质量、价格等理性层面的理解, 而且越来越强调以文化知识、个性、品位等为主要内容的情感因素, 消费者的情感性消费不断增加。”[5]现代营销应该从立足于包装、商标、公关、服务、广告等几个方面开展情感营销, 以适应消费者从“量的需求”阶段、“质的需求”阶段向“质与情感需求并重”阶段的转变。对于企业来说, 根据消费者的情感需求, 应有的放矢地推出产品或改变销售方式, 使产品所体现的情感和趣味与众不同, 从而达到促进产品销售的目的。例如, “王老吉” (现更名为“加多宝”) 凉茶的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打出关心消费者身体健康的这张情感牌, 也就是“怕上火, 喝‘王老吉’ (加多宝) ”。

3.4 包装竞争

产品包装是“无声的推销员”, “一个造型美观, 色彩艳丽, 含义深刻, 设计独特, 并便于随带的包装, 能够在众多同类同质的商品当中被消费者所注意和选购。因此, 正确的包装策略有利于商品销售的竞争, 有效地促进销售。”[6]《韩非子》中有个买椟还珠的故事, 原意是买来珠宝而只留下漂亮的盒子, 不要里面真正价值高的珠宝, 经常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但是如果从竞争的角度也启示我们商品包装的重要性。从现在人们经常消费的包装精美的烟和酒就可以看出包装竞争的重要性。

3.5 服务竞争

美国著名市场营销学家莱维特曾说过:“未来企业竞争的焦点不再是企业能为消费者生产出具有什么使用价值的产品, 而是企业能为消费者提供什么样的附加价值——即服务。”“销售服务是指营销者围绕着促进产品销售和帮助消费者使用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在当前的竞争中, 最具有竞争力的服务竞争策略是全方位的销售服务策略。”[6]全方位服务竞争策略可从销售的三个阶段来划分。第一, 售前服务。主要是向消费者宣传商品的相关知识, 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例如食品的免费品尝和高档产品的用户培训班。第二, 售中服务。主要是促使消费者作出购买决策, 并提供相对便利的购买条件。例如帮助消费者购买商品以及送货上门服务。第三, 售后服务。主要是帮助购买者使用、保养商品。现在人们购买商品, 往往更看重售后服务, 尤其是高档商品。

4 结语

价格竞争可以促使企业优化经营管理和降低生产成本, 也可以满足消费者以较低的支出获得较高的消费和服务的需求, 因此价格竞争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 目前仍然是企业采取的一种主要竞争方式。然而,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发展, 价格竞争的弊端也越来越突出, 因此, 要将非价格竞争与价格竞争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 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 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瑞彩.我国中小零售企业非价格竞争策略探讨[J].商业时代, 2010 (19) .

[2]段雄春.试论现代市场营销中的非价格竞争[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04 (4) .

[3]迟淑云.浅析经济管理中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J].科技向导, 2012 (12) .

[4]龙良贤.全球百大品牌价值榜可口可乐666亿美元居首[EB/OL].2008-09-27.[2012-08-18].http://cjb.newssc.org/html/2008-09/27/content_269170.htm.

[5]赵占亮, 王亚森.论市场营销中的非价格竞争策略[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4 (2) .

价格竞争模型 篇8

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大致可分为两类: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价格竞争是指通过降价来使顾客花更少的钱却得到同样满足的一种竞争。非价格竞争是指价值竞争, 通常是以为顾客提供更好、更有特色, 或者更能适合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为手段, 在产品质量、性能、形状、包装、售后服务等非价格因素方面的竞争。

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价格竞争的条件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价格相对稳定, 产品的生产成本较高且不能随产量的增加而大幅度降低, 同时有一个定价的自由度问题需要考虑。第一, 在完全竞争的定价环境中, 众多的企业只能接受由市场总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价格, 而不能自由定价。第二, 在垄断性竞争的定价环境中, 由于企业拥有各自存在差异的产品, 因而能够强有力地制定自己产品的价格。第三, 在寡头垄断竞争的定价环境中, 由少数几家寡头企业控制市场价格。因此, 产品价格将由他们协商定出, 而众多的企业只能跟随订价。第四, 在纯粹垄断 (即独家经营) 的订价环境中, 从理论上说, 企业可以随意订价, 但往往要受政府管制和企业订价目标的制约。由此可见, 在不同在定价环境中, 企业的订价自由度不同, 直接影响着价格竞争的开展。所以, 价格竞争在现代商品经济的条件下, 是一种越来越受到制约的竞争方式。

在价格竞争受到限制的情况下, 现代企业需要积极实施非价格竞争的策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开始由总体小康型向全面小康转变, 消费结构和消费心理也发生着变化。需求的个性化, 差异化, 多样化, 层次化, 动态化已逐步成为当今市场消费的基本特征。非价格竞争的作用将逐步超越价格竞争的作用。非价格竞争的内涵更丰富, 策略更多样, 也具有相对无限的竞争空间。

二、非价格竞争的主要策略思考

有市场, 就有竞争。而市场竞争是企业综合实力和多种要素的竞争, 体现在市场上, 是产品品种、质量、价格和服务的竞争, 是多种竞争手段的综合运用。在当前情况下,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实施非价格竞争战略尤为重要。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实施非价格竞争策略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1. 产品创新竞争策略。

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产品, 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产品所提供的实际利益和效用。一种产品能否被消费者所接受, 取决于该产品是否给消费者带来了实际的利益, 使其需求得到满足。谁能够更好更快地设计、制造出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谁就拥有更大的营销竞争力。因此, 产品创新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最基本的竞争策略。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创新竞争策略是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实施:

(1) 坚持独特创新的差异化产品研发。在当今追求环保时尚、崇尚个性独特的消费形态下, 产品所呈现的方式形态能否前瞻性地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决定着产品的价值本质。百隆作为第一个以自创品牌赢得国际同行认同的企业, 不遗余力地追求独特差异的产品创新。浙江是纺织业大省, 这既为产业发展带来了集群优势, 但也容易形成同质、同类产品

●曹燕春韩共进贺迎辉

甚至引发低价无序竞争。因此, 百隆坚定而专注地走差异化道路, 以不断获得的关键技术为基础, 增强应用技术开发能力, 不断开发出独特差异化的产品, 以实现百隆“美化世界、精彩自己”的创新追求。

(2) 坚持以技术创新引领产品升级。百隆长期重视产品的研发创新, 尤其在百隆东方的组建和设计过程中着重考虑到如何根据新一轮发展战略需要予以布局和配套。为加速产品结构性调整, 百隆公司首先在新厂址投资1.6亿多元购置全套新型设备以适应生产各种类型和档次产品的需求;利用近年来开发生产各种差别化纤维以及多种纤维的混纺经验, 确立了以“流行色彩、新型材料、染整及纺纱新工艺”三大系列为主线的新产品开发研究架构。同时, 通过与多家大专院校的合作, 将产品结构从纯民用产品快速向高端民用产品和高端工业纺织品领域发展;整合引进优秀人才, 投入大量资金新建2000平方米色纺纱研发中心以应对市场变化、满足客户需求、引领技术创新。企业于2008年8月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同年通过宁波百隆色纺纱工程 (技术) 中心认定, 2010年升格为升级企业技术中心;百隆是国内第一家获得“国家棉色纺纱开发基地”的企业, 更是国内首家通过“中国色纺纱精品基地”认定的企业。这既为百隆人追求研发创新、引领技术进步创建了一个新的平台, 更是对百隆人长期致力于产品创新, 坚定而内敛地实施“精品战略”的一个重要回报。

(3) 坚持产品功能性和高附加值的追求。百隆东方公司采用天然纤维与功能化学纤维交织的方法大大改善织物的舒适性, 一般抗菌贴身穿的针织物宜采用混纺纱, 对于抗紫外、抗辐射的面料则采用交织的方法, 变化组织或双线提花组织使功能纱线在织物外表, 使天然纤维留在里层, 改善服用舒适性。功能性纺织品的舒适性对于产品的生命力至关重要, 新材料的研制最终要回归市场。百隆公司密切注意纺织领域的传统相关技术, 辨证地兼顾功能性和舒适性, 使消费者爱穿, 穿了爱不释手, 达成功能性与舒适性相统一的理想境界。功能性与舒适性相统一的纺织品应当是:永无皱痕、免于洗涤、新旧如一、色彩多变、始终合身、不怕雨水、柔中有韧、环保属性、冷暖适宜、抗菌防病的纺织材料织造而成。

2. 品牌化竞争策略。

百隆公司在秉承百隆集团品牌文化的同时, 根据企业“诚信经营、勤奋内敛地打造百年兴隆企业”的企业核心价值和“为市场提供新颖流行、环保健康、高品质的中高端产品”的品牌核心价值。一是明确产品理念和准确的市场定位。二是明确产品的设计风格, 同时为树立企业形象制定了CIS系统。三是通过每提前一年按法国、意大利等国际流行色趋势, 分二季发布流行色卡, 逐渐确立了BROS独特的产品风格和技术创新在行业中的引领地位, 现BROS商标已成为浙江省著名商标, BROS产品被评为浙江省名牌和中国名牌。四是根据每一阶段发展战略制定详细可行的营销计划, 扎扎实实地实施阶段性扩张目标。在批发和零售环节上采用著名商标来带动新产品的销售;在统一商标下推出一系列商品, 以显示企业的实力。企业集中各种广告媒体的力量宣传一个商标形象, 即家族品牌, 以极力扩大产品的影响;使用大型商店或批发商的商标, 有助于提高声誉, 同时减少生产者为商标作广告所承担的费用, 从而降低促销成本, 取得竞争的优势地位;面向不同消费者或性质不同的商品分别采用不同的个别商标, 这样有利于消费者购买, 使本公司产品销售多年保持国内棉纺织行业的前三甲。五是无论是企业对外活动或是企业内部的制度、管理与教育培训均有效地融入了品牌的企业核心价值和产品核心价值内涵, 使员工的行为规 (下转第295页) (上接第292页) 范体现出企业的理念和精神, 从而树立起百隆良好的产品信誉度和企业美誉度, 并切实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培养顾客忠诚度策略。

信誉是名牌的生命, 对名牌产品, 企业要有像球迷衷爱自己的球队一样忠诚的消费者。名牌企业必须努力从标识识别、吸引、培养和保护等方面维持消费者对其产品的忠诚, 敢于向消费者承诺, 并且始终兑现其承诺。现代市场营销的研究已经证明, 吸引新客户的成本远远高于维系现有客户的成本。现有客户应是企业的主要利润源, 利益增长的根本点。任何企业都应该将与顾客间的简单交易关系转向维持、深化、发展关系。提升客户关系价值由粗放式扩张市场到精心培育与发展市场客户忠诚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有调查表明, 保持一个消费者的营销费用仅仅是吸引一个新消费者的营销费用的20%;向现有客户销售的几率是50%, 而向一个新客户销售产品的机率仅有15%;客户忠诚度下降5%, 则企业利润下降25%。如果将每年的客户关系保持率增加5%, 可能使利润增长85%, 企业60%的新客户来自现有客户的推荐。以竭诚服务赢得顾客对品牌的忠诚是百隆东方又一大特色。百隆东方培养顾客忠诚度的策略主要是:

(1) 以高品质产品赢得客户尊重。百隆公司严格遵循“用心引领色纺潮流, 为顾客提供优质和环保健康的色纺纱产品”的质量方针, 在实践中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系统。一是高品质采购控制;二是高标准的起点;三是精良设备及管理;四是严格控制产品安全。

(2) 以快速反应迎合客户需求。公司以香港、深圳、上海、宁波、青岛、佛山销售中心为主线, 全面着手配置信息系统、物流基地、销售网络等基础设施。凭借新投资300万元引进的英国Sage企业管理和协同化商务解决方案, 已形成了高集成性服装纺织行业管理信息系统、16万平方米的物流中心、常规产品8000吨储备、日运输能力达100多万磅的专业运输车队。百隆可在最短时间内快速满足客户的需要, 客户打样一般3天反馈, 特纺产品视品种结构或订单大小平均10—30天内即可交付, 可在最短时间内快速满足客户的需要。

(3) 建立特殊顾客、特殊品种的需求档案。建立特殊顾客、特殊品种的需求档案的目的是提前了解该客户的需求情况, 加大特殊纤维、高档原棉的备料数量, 以及通过“快速绿色通道”等方法, 明显提高了有高档产品、特殊产品需求顾客的满意度, 成为业内企业效仿的标杆。把产品与服务以最竭诚、最迅速、最满意的方式传送给顾客。

(4) 强化售前、售后服务。销售服务是指营销者围绕着促进产品销售和帮助消费者使用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充分反映消费者或用户要求的全方位的销售服务是竞争力的有效保证。百隆公司通过产品的质量和创造价值的服务, 赢得了主要大客户企业的认可和忠诚, 客户忠诚度从2007年的80%提高到2009年的90%以上。

4. 产品个性化策略。

2010年百隆东方推出各类新品样卡2286只, 其中环保循环类新品200只, 绿色有机新品450只。完成客户来样2643只, 其中投产893只, 投产率为34%;新产品占销售总额的30%以上, 月万锭翻改品种平均达到180个以上。在充分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 彰显个性化设计能力。在2011/2012年春夏Expofil巴黎纱线展上, 百隆推出的一组组具有强烈视觉和触觉冲击力的产品取得了空前的反响, 受到客户的广泛的关注。其中, 浓郁奶香、浓郁翡翠、粉色童话三组纱线被主办方录选为公共展示区展示产品, 以环保、时尚演绎未来奢华主义, 这也标志着百隆产品已达到了世界纺织品高端水平。

纵观当今市场竞争格局, 百隆公司认识到市场营销竞争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那么, 它也必须在市场环境改变之后作出相应的变化。非价格竞争是现代市场营销竞争发展的趋势, 现代企业只有放弃一味的价格战, 走到非价格竞争之路上来, 才会更有吸引力, 更有竞争力。当然, 非价格竞争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照搬照抄, 要靠企业自身不断的创新。只有不断创新, 更新市场观念, 创新企业的经营策略, 从根本上摆脱市场过度竞争的困扰, 在产品结构调整和品牌创新、新产品开发上多下功夫, 尽快上升到以技术竞争取代价格竞争的高度, 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文章以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为案例论述了现代市场营销竞争的发展趋势, 分析了企业实施非价格竞争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市场营销,非价格竞争,策略

参考文献

[1].朱健强.试论品牌的人文意义和社会效应.厦门大学学报, 1997 (2)

[2].鄢容丽, 张亚莉企业竞争的新焦点:娱乐营销.长春企业研究, 2003

[3].菲利浦.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 第五版

在价格竞争中降低消费者成本 篇9

[关键词]价格竞争;消费者成本;竞争优势

引言

通常来说,在价格竞争中,生产者成本越低,售价越低,产品越具有竞争优势。然而,货币价格并不是消费者在发生购买行为时考虑的唯一成本因素,消费者主观感受的成本在价格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对此作了一些探讨。

一、价格竞争中不能只考虑生产者成本

竞争是不同主体之间为达到有一定冲突性的目标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奥古斯丁·古诺,法国经济学大师,他在著作《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研究》中,首先对竞争的概念给出了一个比较精确的解释。后来,瓦尔拉斯(1874)将这一概念扩大到了经济社会中。许多学者将竞争的概念推广到产业竞争,企业竞争,营销竞争,渠道竞争,价格竞争等领域。

但是与其他竞争相比,价格竞争不仅仅是不同竞争主体之间在价格上的优势,同时还必须带来需求的增加才能在竞争中获胜。因此,通常来说,价格竞争是指企业为了获得自身尽可能大的利润水平,在向消费者提供符合其需要的产品时,跟竞争对手进行的竞争性行为。企业要在价格竞争中胜出,在保持价格优势的同时,还必须在消费者身上下功夫,带来需求的增加,才能在竞争中胜出。

然而,近年来,我国学者关于价格竞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降低生产者成本来获得价格竞争优势上。有的学者从单位劳动成本这一指标考察价格竞争的问题(赵慧卿、郝枫2009)。成本管理是企业进行价格竞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管理、节约现场经费可以帮助企业加强项目成本管理,增强竞争优势(叶敏,2000)。价格竞争中产品的成本,不仅是生产成本,还包括流通成本。有些学者就从流通成本的角度研究了价格竞争行为,认为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以降低生产成本,在包装、装卸等方面降低流通成本是价格竞争的有效途径(赵艳丽、刘红伟2000)。有学者从政策性成本的角度来研究如何降低成本以提高我国玉米的价格竞争问题(袁义勇,2003)。有的学者认为要转变降低成本的思路和方法,要充分利用生产资料,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建立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以此提高价格竞争优势和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喻朝阳,1999)。

综上所述,这些关于价格竞争的探讨均是从生产者方面的成本来考虑的。这种观点认为只要降低生产者的生产成本,就可以获得价格竞争优势。但是,这种观点忽视了消费者这一重要因素,价格竞争的优势地位最终要通过消费者的购买体现出来。

二、消费者成本在价格竞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营销专家克里斯托弗·H·洛夫洛克(Christopher H. Lovelock)提出了净价值这一概念,认为净价值是收益减去成本的差额。他认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要以净价值来衡量,即当消费者认为他从产品中获得的收益大于他付出的成本时,就会发生购买行为。因此,要在价格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必须在保证消费者收益不变或提高的前提下,降低消费者付出的成本来提高净价值,从而增强竞争优势。

那么,消费者付出的成本包括哪些呢?笔者在此做了总结如下:

1.最基本的是货币价格,即生产者成本,是指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定时所实际支付的货币,实际上是产品的客观生产成本,是消费者为获得产品所必须支付的。

2.信息搜索成本,指的是消费者由于对要购买的产品品牌不熟悉,为了弥补信息不对称的缺陷,而投入时间、精力等去搜集信息所发生的成本。消费者为了找到合适的产品,必须要花费时间、精力、金钱等去搜寻各种信息,或者是通过亲朋好友以及同事等的介绍、推荐来获得所要购买产品的各种信息,以及与同类产品主要竞争者的品牌产品在功能、成本上的差异性等,并且要对各品牌的产品进行权衡比较。这也是消费者在与卖方达成交易前要支付的成本。

3.信任危机成本,指的是消费者在做是否出购买的决策过程中,由于对产品不信任和内心的不确定性而造成的规避风险的成本,以及对于厂商可能不守信用造成消费者损失的担心,主要体现在:产品说明书上阐述的产品功用、特征的可信性;产品质量是否检测合格;商家能否对售后服务等做出承诺并积极兑现;当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发生时,商家是否会以消费者的利益为基础进行处理等。为了降低被骗的可能性,消费者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探测商家的可信任程度,他们会花费很大的精力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说更为详细周密的调查、设计签订更加复杂的合约等,这些都会成为买卖交易中的阻力,增加消费者的信任危机成本。

4.消费转换成本,是指当消费者从一个产品或服务的商家转向另一个商家时所产生的成本,是消费者更换商家时产生的成本,这种成本不仅仅表现为经济上的,更表现为时间、精力和情感上的成本,如为适应新厂家的产品所做出的努力等。

以上对于消费者成本的分析表明,消费者所付出的成本不是单纯由生产者方面的成本决定的,信息搜索成本、信任危机成本和消费转换成本虽然注重于消费者主观心理方面的成本,但却能够影响消费者的购买选择。在价格竞争中,当消费者获得的收益不变或提高,消费者付出的成本低时,产品的净价值就高,这种产品就比其他产品更能成为消费者的选择对象,即需求越大,其在价格竞争中越占据优势地位。因此,在价格竞争中,不仅要降低生产者方面的货币成本,还要考虑到消费者主观心理方面的成本。

三、价格竞争中如何降低消费者付出的成本

生产者成本的降低可以增强价格竞争优势,但最终要通过消费者需求的增加来实现价格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因此,消费者的信息搜索成本、信任危机成本和转换成本在价格竞争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故笔者提出以下一些在价格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的策略:

nlc202309041256

1.降低货币成本,即降低生产者成本

降低货币成本要通过降价来实现,企业可采取成本领先策略,为此,可优化价值链,通过进行精益生产等方式,在价值链的每一环节(如原材料购进、物流、生产操作、储运、销售等环节)上降低生产费用,以此来降低成本实现降价的目的。

2.要注重降低消费者的信息搜索成本

以往学者在研究价格竞争的时候着重于强调降低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等卖方的成本。诚然,卖方成本的降低会使企业获得低价的优势。但是消费者在购买时不仅要付出货币成本,同时也要付出信息搜索成本。因此,还应考虑到进一步降低消费者的信息搜索成本。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消费者能够更加便利的搜索到产品的相关信息,因此利用电子渠道、发展电子商务等都可以降低消费者的搜索成本。

此外,为了提高消费者搜索信息的效率,企业可以开展网上营销,进行网上宣传,提供最新的产品和公司信息,并且通过各种有趣的形式提供有用的信息,以此来满足消费者的信息需求,降低搜索成本。

3.采取多种方式降低消费者的信任危机成本

信息搜索成本是消费者客观上所实际付出的成本,而消费者的信任危机成本则是主观心理上的成本。这一成本并不是卖方的成本,所以常常被我们忽视。但是降低消费者的信任危机成本,可以提高净价值,从而能够在价格竞争中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大的优势。

如何降低消费者的信任危机成本呢?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保证产品质量,减少消费者心理层面的不确定感;产品的宣传符合实际,在充分展示优缺点的同时,不过分夸大;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建立品牌美誉度,取得消费者的长期信任;提供齐全的产品保证书、合格证,做出可兑现的售后服务承诺。

4.提高消费者的转换成本

企业可以向消费者宣传期产品的复杂性和学习过程很长,让他们感知到转换成本很高,从而不愿轻易更换供货商;还可以宣传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及不可替代性,为消费者提供一整套不同功能的产品和服务,来增加消费者对企业的依赖性;此外,经营与消费者在情感层面的一对一关系,增加消费者的 情感成本,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策略选择。

综上所述,企业要获得价格竞争优势,不仅要在降低生产者成本方面下功夫,还要注重降低消费者的信息搜索成本、信任危机成本以及转换成本。这样才能在产品价格降低的同时获得消费者需求的增加,在价格竞争中胜出。

参考文献

[1]克里斯托弗·H·洛夫洛克.服务营销[M].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58-360.

[2]德尔·I·霍金斯等.消费者行为学[M].原书第8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08-312,505-506.

[3]Zeithaml,V.A.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Price,Quality,and Value: A Means-end Modal and Synthesis of Evidence [J],Journal of Marketing,Vol.52,July1988:2-21.

作者简介

卜正学,男,1970年生,广西柳州人,副教授,现任职于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主任,研究方向:中小企业管理,市场营销。

赵小丹,女,1987年生,山东临沂人,桂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价格竞争模型 篇10

商品住宅价格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基于人们主观感受进行评价的H edonic模型定价能够较为有效地避免常用估价方法的普遍问题, 为商品住宅定价提供一条很好的途径。因此, 本文结合了城市住宅市场的发展及影响其价格构成的因素, 筛选出了影响比较大的几个因素, 又借鉴了现有的H edonic特征价格模型, 尝试构建了城市住宅价格的H edonic模型。并以“中指指数数据库”提供的关于金科股份和嘉凯城两个企业的相关数据为基础, 对模型进行了拟合分析, 得出了可供实际使用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同时, 该模型的经济意义也与一般的经济理论保持一致, 使得模型具有普遍适用性, 对研究其他类型房地产的定价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城市住宅价格的特征价格模型

(一) 模型构建

H edonic模型定价的核心内容是要分析物业的各种属性, 通过必要的数据收集和处理, 回归得到其价格。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P=f (x1, x2…xn) 其中, xi表示商品的属性。

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 商品的价格与其属性之间存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所以假设函数的具体形式为:

再对其进行显性化处理就得到了H edonic模型的对数形式模型:

此外, 还有半对数形式:

上两式中μ为随机误差项。

经过试算, 我们选择了对数模型的形式。

(二) 变量选择及其赋值

结合从“中指指数数据库”获得的有关数据, 经过分析, 本文从中选择了以下几个影响住宅价格的变量, 按照理论和现实需要对个各个变量进行赋值: (1) 成交价格 (y) 根据实际每月成交均价计入; (2) 城市类别 (x1) 分别将一线城市赋值为3, 二线城市赋值为2, 三、四线城市赋值为1, 预期符号为正; (3) 预售期 (x2) 根据入住时间和楼盘开盘时间之间的月份间隔计入, 预期符号为负; (4) 项目总建筑面积 (x3) 的预期符号为负; (5) 物业类别 (x4) 分别将别墅赋值为3, 豪华住宅赋值为2, 普通住宅赋值为1, 预期符号为正; (6) 建筑类型 (x5) 分别将独栋赋值为3, 板楼赋值为2, 塔楼赋值为1, 预期符号为正; (7) 装修情况 (x7) 分别将精装修赋值为3, 全装修赋值为2, 毛坯赋值为1, 预期符号为正; (8) 容积率 (x8) 的预期符号为负; (9) 绿化率 (x9) 的预期符号为正; (10) 土地成本 (x10) 根据土地成交价除以土地总面积计入, 预期符号为正; (11) 成交套数 (x11) 根据每月成交套数计入, 预期符号为负。

(三) 回归过程说明

1. 初步拟合。

根据最初选择的因变量和11个解释变量, 通过计量经济学ST A T A软件利用全样本数据进行初步拟合, 根据拟合结果发现, 预售期的系数符号为正, 项目特色、装修情况和绿化率三个变量的系数为负值, 不满足模型的经济假设检验, 城市类别、装修情况和绿化率的T统计量和P值都不理想, 所以将其从模型中剔除。经过筛选, 最终剩下六个显著性最强且符合经济学解释的变量为项目总建筑面积、物业类别、建筑类型、容积率、土地成本和成交套数。

2. 根据剩下的六个解释变量再次进行拟合得到的结果如下1所示:

再次拟合后的R 2为0.6837, P值为0.0000, 方程和各解释变量的系数均显著, 同时, 系数符号也符合预期, 继而对其进行经济意义检验。

(四) 经济意义检验

把各变量的系数带入对数模型并变形, 得到如下方程式:

房价=8.876601·项目总建筑面积-0.1976895·物业类别0.1338656·建筑类型0.1306256·容积率-0.3513809·土地成本0.370711·成交套数-0.0349483

从中可以看出, 项目总建筑面积、物业类别、建筑类型、容积率、土地成本及每月成交套数即销量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最大。

方程前面的8.876601集中体现了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系统误差对价格的影响。各变量指数上的系数反映了该变量对住宅价格的影子价格, 即该变量每增加一个单位, 消费者愿意为其支出的额外价格,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项因素对价格的决定程度。

三、结论

本文运用特征价格模型, 结合从“中指指数数据库”获取的关于金科股份和嘉凯城两个房地产企业的相关数据, 构建了城市住宅特征价格模型, 利用计量经济学Stata软件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 得出了对城市住宅价格影响较大的六个因素, 分别是项目总建筑面积、物业类别、建筑类型、容积率、土地成本及每月成交套数。

摘要:本文借鉴现有的Hedonic特征价格模型, 尝试构建了城市住宅价格的Hedonic模型。并以“中指指数数据库”提供的相关数据为基础, 对模型进行了拟合分析, 得出了可供实际使用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对研究其他类型房地产的定价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Hedonic模型,城市住宅市场,住宅价格,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陈强:《高级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温海珍、贾生华:住宅的特征与特征的价格-基于特征价格模型的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 (工学报) , 2004, 38 (10) :1138-1149.

[3]马思新、李昂:基于Hedonic模型的北京住宅价格影响因素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 2003 (9) :59-62.

上一篇:视频数据信号下一篇:起因及特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