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竞争优势(精选12篇)
价格竞争优势 篇1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启动实施以来, 医保经办机构作为“第三方付费”单位, 一直受到“被动买单”的困惑, 只能事后“照单付款”。不合理的医疗服务及药品价格既增加了参保患者个人负担, 又增加了医保基金的支出, “看病贵”的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 宜昌市医疗保险管理处初步建立了整体购买医疗保险服务和药品的价格谈判机制, “不问价格, 只管买单”的医保经办格局有所改变。
一发挥团购优势, “先谈价, 后买单”
与医院谈判, “团购”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服务这种商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每个人的个体差异不同, 治疗方案也会不同。“团购”必须是同一商品。因此, 宜昌市医保处在全市各医院进行充分调研, 选择了阑尾炎等10个病情和治疗方案相对单一的病种, 与医院进行价格谈判。为掌握谈判的主动权, 使价格谈判在合作双方共赢的基础上进行, 谈判之前, 针对不同级别医院, 对这10种疾病前三年的治疗费用进行摸底调查, 了解每个病种的平均消费水平, 从而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通过物价部门了解相关医疗项目收费标准, 综合测算, 提出每个病种的包干治疗定价标准。通过与医院反复谈判协商, 最终按一级、二级、三级医院分类, 确定了阑尾炎等10个单病种的定额包干结算标准。在这10种疾病无并发症的情况下, 医院同意不以任何理由对单个费用超过病种定额标准的参保人员另行收费, 不增加参保人员负担。以后可根据医疗消费水平的变化另行谈判确定定额标准。
与药品供应商谈判, “团购”药品。宜昌市城区现有器官移植患者50多人, 需要长期服用抗排异药品。宜昌市医保处对这50多人的用药情况、药品采购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 发现患者单独购买抗排异药品, 价格较昂贵, 针对这种情况, 医保经办机构出面, 将50多人的药品种类、药品需求量综合汇总后, 一方面向社会发布招标采购信息, 另一方面根据这些患者提供的药品供应商名单, 及时与他们取得联系, 通知他们参加招标。最终通过招标谈判, 选定了一家价廉质优的抗排异药品供应商, 实行集中采购, 定时定点供应, 充分发挥了“团购”价格谈判的优势, 大大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也减少了统筹基金支出。
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个人经济负担减轻, 统筹基金支出减少。通过与医院谈判, 阑尾炎等10个单病种实行集团购买, 各病种定额包干结算标准比谈判前平均降低30%-40%。通过与药品供应商谈判, 对部分药品集中采购, 谈判定价, 实现了个人和统筹基金的双赢。患者张某在“团购”药品前, 自己单独购药每月需7920元, 其中个人负担1584元, 医保基金负担6336元。通过市医保处“团购”药品, 每月药费需6000元, 其中个人负担1200元, 医保基金负担4800元。前后对比, 每月个人减少支出384元, 医保基金支出减少支出1536元, 下降24%。
患者经济负担减轻的同时, 社会效益更加突出。医疗服务项目和药品的价格谈判虽然不能彻底解决“看病贵”问题, 但已经给参保患者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深受患者欢迎。
促进了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 有利于医疗事业的发展。为了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 各定点医疗机构针对这10种疾病制定相应的诊疗计划, 用规范的计划合理控制成本, 实现了病种医疗质量和医疗成本的科学管理。医院过去采取的通过为患者提供过度服务来增加收入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状, 现在只能通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方式增强竞争力, 从而提高医院经济效益。按病种付费“团购”医疗服务, 达到了“花钱省、治好病”的目的, 增加了参保人员对医院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矛盾, 不断增强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三体会和建议
通过前期对整体购买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谈判机制的尝试, 有几点体会:
一是必须提高对整体购买医疗服务价格谈判机制的认识。医保基金由医保经办机构集中统筹管理和使用, 医保经办机构扮演着参保人员利益代表人的角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弹性空间更大, 这就给整体购买医疗服务和药品提供了价格谈判的基础, 医保经办机构应该在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谈判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是必须合理确定集体购买医疗服务和药品的范围。相对于普通商品, 医疗服务和药品具有个体特殊性, 不是所有的都适合集体购买。必须合理确定范围, 对于大型医疗机构可就本地一些常见的单纯性疾病结算办法和标准进行谈判, 对于社区医疗机构可以从承担居民门诊统筹的人头包干总额预付开始谈判, 对于药品供应商可以选取价格昂贵或使用量巨大的药品进行尝试。
三是必须掌握大量基础信息, 保证谈判的科学合理性。收集信息, 提供资料, 精心测算, 在谈判前尽可能充分了解、掌握所要谈判内容的相关信息, 做好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 特别是要对医疗机构前几年的平均医疗水平进行充分调查。只有做好充分准备, 才能胸有成竹地坐在谈判桌前, 与对方进行协商, 保证谈判的科学合理。
四是必须坚持对等谈判的原则和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在利益上有着本能的冲突:一方希望控制费用, 一方希望增加收入。谈判的方式不能采取一方单独决定、强制另一方执行的行政管理, 应让双方充分表达各自的利益诉求, 通过协商、讨价还价、互相妥协, 最终达成一致。同时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在“团购”前应将需要的医疗服务和药品面向社会公布, 使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均能参与, 公平竞争。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谈判机制, 还要加强两方面工作:
一是提高统筹层次。“团购”药品价格虽然比过去参保人员自行购药有一定的降低, 但目前毕竟大部分统筹地区的范围较小, 药品需求量少, 经办机构开展谈判优势不大, 难以取得更优惠的价格, 可以考虑更高层级的联合谈判, 最大幅度降低药品价格, 充分发挥团购优势。
二是完善规则和程序。开展医疗保险价格谈判是一项新生事物, 无定规可循, 经办机构的谈判能力亟待提高, 同时谈判牵涉到多方的权力和利益调整, 需要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相互配合、积极推动。必须不断总结谈判经验, 逐步制定科学的程序和合理的规则, 并组织专家委员会参与, 从组织机构上完善谈判的机制, 有助于下一步谈判的有序开展。
价格竞争优势 篇2
摘要:旅行社恶性价格竞争现象越来越普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得出行业分工体系不完善、行业监管不到位、产品雷同性强、产品价格的易变性及不可控性强、消费者与旅行社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讨价还价的非理性等因素是导致旅行社恶性价格竞争的主要原因,而恶性价格竞争无论是对游客、旅行社行业、还是我国旅游国际竞争力都带来比较大的损害。基于上述分析,应该从调整分工体系、加强行业监督、发展特色旅游产品,走创新之路、培养理性消费者,提倡理性消费、提供旅游产品价格的基本信息,改善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状况等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恶性价格竞争;旅行社;
I
目 录
摘要„„„„„„„„„„„„„„„„„„„„„„„„„„„„„„„„„„„„„„„„„(II)目录„„„„„„„„„„„„„„„„„„„„„„„„„„„„„„„„„„„„„„„„„(II)
一、引言...................................................................................................................(1)
二、旅行社恶性价格竞争原因分析............................................................................(1)
(一)行业分工体系不完善...............................................................................(1)
(二)行业监管不到位......................................................................................(2)
(三)产品雷同性强..........................................................................................(2)
(四)产品价格的易变性及不可控性强..............................................................(2)
(五)消费者与旅行社之间信息的不对称..........................................................(2)
(六)消费者讨价还价的非理性........................................................................(2)
三、旅行社恶性价格竞争负面影响..........................................................................(3)
(一)损害游客利益........................................................................................(3)
(二)影响旅行社行业的整体效益.....................................................................(3)
(三)影响我国旅游的国际竞争力.....................................................................(3)
四、旅行社避免恶性价格竞争对策..........................................................................(4)
(一)调整分工体系..........................................................................................(4)
(二)加强行业监督..........................................................................................(4)
(三)发展特色旅游产品,走创新之路..............................................................(4)
(四)培养理性消费者,提倡理性消费..............................................................(5)
(五)提供旅游产品价格的基本信息,改善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状况................(5)参考文献:...............................................................................................................(6)
II
一、引言
我国旅行社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初具产业规模形态,尤其是近年来旅行社的数量不断增加,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把降价作为争夺客源的主要手段甚至是惟一手段。一些旅行社以低价格吸引旅游者和打击竞争对手,竞争对手则以更低价格为手段进行报复,致使旅游市场上的旅行社产品价格越来越低,各家旅行社竞相削价,走进了恶性价格竞争的误区,造成旅行社行业处于无序竞争的恶性循环,不论国内旅游还是国际旅游,恶性价格竞争的现象非常普遍,甚至出现了“零团费”、“负团费”。旅行社在恶性价格竞争的旋涡中利润率越来越低,旅行行业成为了“微利”行业[1]。
恶性价格竞争使得作为主体的旅行社出现了明显的边缘化趋向,作为中介的旅游从业人员权益受损,作为客体的顾客市场满意度低。这种现象无疑极大地束缚着旅行社业的发展,拷问着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侵蚀着顾客的消费信心。因此,旅行社行业的恶性竞争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警醒与反思。
二、旅行社恶性价格竞争原因分析
(一)行业分工体系不完善
世界上旅游发达国家的旅行社业一般采取垂直分工体系,形成了旅游经营商、旅游批发商和旅游代理商等多层次的渠道模式,各种渠道之间层次分明,职权清晰。我国旅行社行业采用的是以市场分割为特征渠道结构,分工体系相对比较扁平。长期以来,我国旅行社根据市场划分为国际旅行社与国内旅行社两大类,目前尽管根据业务调整为经营处境业务、入境业务与国内业务,但渠道过短,市场不分的机构仍然没有改变。这种分工体系造成的最大的弊端就是大型旅行社规模优势得不到发挥;中小型旅行社缺乏明显的市场定位,发展举步维艰和行业之间的恶性价格竞争盛行,市场秩序混乱[2]。旅行社之间由于缺乏明确的行业定位,没有准确的市场细分,在市场竞争中盲目以价格战作为主要竞争手段。导致行业恶性价格竞争盛行,市场秩序混乱。而这种以削价为主的竞争的结果不会刺激产品质量的提高,而是导致质量被忽视,致使参与者大伤元气,非参与者经营更加困难。
(二)行业监管不到位
根据《价格法》、《旅行社条例》等法律法规,完全有可能对旅行社的产品价格进行行业监管。但是,多年来旅行社的恶性价格竞争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与规范。从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越是旅游业做得好的市场,恶性价格竞争越激烈。
(三)产品雷同性强
当前旅行社产品的特点是产品重复,相形似性高。我国许多旅行社对产品开发力度不够,缺少精品。很多旅行社路线重复雷同,耳熟能详的旅游线路就那么几条,可供选择的种类少。一家旅行社开发了适销对路的产品,马上引起众多旅行社一哄而上,争相效仿[3]。另外,旅行社产品组装性很强,新产品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而又得不到专利的保护。因此我国旅行社产品差异化不明显,同质化问题十分突出。我国众多的旅行社都是以同样的产品竞争同一消费者群体,形成了市场上以产品价格而不是产品价值作为主要竞争手段的现状。
(四)产品价格的易变性及不可控性强
由于旅游资源季节性、消费者闲暇时间等因素影响,旅游市场表现出明显的淡旺季,作为调控供需平衡的市场手段突出地体现在旅行社竞争中。作为组装性产品,旅行社的产品价格随着旅游淡旺季景点、交通、住宿等要素产品的变动而经常变动,旅行社无法控制要素产品的价格波动因而也无法控制自身的产品成本及产品的价格。
(五)消费者与旅行社之间信息的不对称
旅行社业是典型的信息密集型行业,旅行社掌握着丰富的旅游要素产品信息,与顾客相比占据着明显的信息主导地位[4]。由于成本因素、竞争因素、要素产品因素等各种原因的影响,旅行社往往对其产品没有提供充分准确的信息说明,比如,旅游大巴是新车还是旧车、酒店是郊区还是市区等等。顾客由于缺少了解旅行社产品的充分信息,旅行社产品作为经验型产品又无法在售前进行比较,质量的评价也只能在消费过程中才能感受出来,因而大多以价格作为最主要的购买决策依据。信息的不对称客观上导致了旅行社的恶性价格竞争[5]。
(六)消费者讨价还价的非理性 尽管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大众的购买能力与国际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消费者购买能力有限,对商品价格必然比较敏感。旅行社根据多数游客喜欢低价团的心理,以零团费甚至负团费的低价格吸引招徕消费者,再加上游客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对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产品安排的合理性难以考虑得很周全,所以他们关心的主要问题就是价格,这也正是恶性价格竞争的症结所在。另外,旅行社产品的价格随着淡旺季也有很大的波动,而消费者讨价还价的根据往往是依据最低的价格,导致旅行社之间为了争夺客源市场只能采取较低的价格从而导致恶性价格竞争。
三、旅行社恶性价格竞争负面影响
(一)损害游客利益
从根本上说,没有一定的价格,旅游服务质量肯定难以得到保证,因为适当的旅游价格是旅游服务质量的基础。恶性价格竞争使得旅行社在降价的同时为保住利润,只能采用“先降价,后降服务”的方法,即降低餐饮标准、减少旅游景点、压缩旅游时间、增加购物次数等经营方式,或靠各种回扣和人头费来充当利润率,甚至部分社还通过克扣旅游保险费来增加收入。而导游和司机为增加回扣把一天中的最佳时间用在了跑购物点上,景点只是走马观花地大致看一遍,严重损害了旅游者的利益,影响了旅游业整体接待质量,使服务大打折扣。
(二)影响旅行社行业的整体效益
经济规律是相互作用的,赔本的买卖没人做。恶性价格竞争既违背了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也违背市场经营者与竞争者的基本原则,且严重扰乱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6]。这种互相拼杀的结果,将严重影响旅行社业的声誉及旅行社业的整体效益。
(三)影响我国旅游的国际竞争力
旅游业的发展与其他行业一样,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国内市场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但目前我国的旅游业并未走出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旅行社之间的竞争不是靠成本和质量,而是通过削价竞争来抢夺市场和吸引消费者。旅行社以降低成本来削价竞争,会造成资金不足,导致旅游产品的开发水平低,旅游线路重复老套,旅游纪念品千篇一律„„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旅游消费水平。总体而言会降低 我国旅行社的整体质量,影响到我国旅游业的国家竞争力。
四、旅行社避免恶性价格竞争对策
(一)调整分工体系
旅行社要根据其产品特点建立合适的分工体系。就行业而言,应建立比较长的渠道结构,改变扁平式分工体系。借鉴欧美等国家的旅行社行业分工体系,建立起旅游经营商、旅游批发商和旅游代理商等多层次的垂直分工体系。各层次之间分工明确,定位清晰,大型旅行社实行集团化、中型旅行社进行专业化、小型旅行社通过代理制实现网络化。
[7]
(二)加强行业监管
1、用法律规范企业竞争行为
对于恶性价格竞争,首先应依法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都可以发挥规范企业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作用。
2、通过旅行社协会加强行业协调与管理
如果旅行社削价,并没有违反有关法规,而同行业认为,削价竞争会导致价格战,损害行业利益,甚至威胁一些旅行社的生存,则可通过行业协会(旅行社协会或旅游协会)进行协调和管理。
3、由旅游局制定游戏规则实施间接调控与管理
如果旅行社的恶性价格竞争行为导致了服务质量的下降和旅游者投诉增多,确实损害了旅游消费者权益,那么旅游局可以通过制定出境游合同范本,规范旅行经营行为、按照《旅行社管理条例》,严格执行旅行社的质量保证金制度等手段发挥其管理职能,间接地影响旅行社的价格行为。
[8]
(三)发展特色旅游产品,走创新之路
目前,旅行社价格竞争主要表现在常规线路的竞争上,而特色旅游产品却以其特有的优势和特色,满足了游客个性化的需求,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在传统的常规线路上,各旅行社势均力敌,只能用恶性价格竞争来取得客源。特色旅游产品是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之上,满足游客的特殊化需求。只要产品开发的有特色,有吸引力,就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产品,就要善于创新,要打破陈旧的思想观念勇于出新,赋予旅游新的内涵,新的活力,让其以新形象、新特色吸引旅游者[9]。目前,许多旅行社已开始涉足,推出探险、考察、生态、保健等特色产品,使其受益匪浅。
(四)培养理性消费者,提倡理性消费
鉴于我国旅游者消费观念尚不成熟的现状,我国政府和行业协会应担负起相关责任,引导旅游明明白白消费。旅游管理部门可以在报纸、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上发布旅游消费指南,可以制成旅游消费宣传页,在海关、机场、码头、车站、旅游咨询处、社区等地方免费发放,宣传理性消费、倡导文明旅游,培养旅游者的理性消费观念。其目的是让旅游者了解旅行社产品、旅游购物和选择旅行社的相关知识,让他们成为市场经济最有力、最及时、最广泛的监督者,成为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维护者。
(五)提供旅游产品价格的基本信息,改善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状况
首先,应当规范旅行社的信息提供行为,确保旅行社提供的出游信息真实可靠。如规定旅行社必须在营业场所的显要位置悬挂其业务资格证明,并在其业务活动中主动出示给旅游者和其他方面,以取信于旅游者,并接受监督、检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还应加强信息监管职能,保证旅行社的各种销售、宣传材料包括游程安排、接待标准、报价等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其次,相关部门应当提供旅游信息查询平台,切实改善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现状。建立权威、科学、透明、公开、共享的旅游信息查询平台无疑是一个明智之举。旅游信息查询平台的建立将会使旅游者掌握比较全面的旅游信息,改善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现状,进而有助于减少旅游过度价格竞争这一现象。
不怕价格竞争,看好车联网 篇3
车联网如今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手机与导航车机的镜像控制通过软件,实现无线同步,是很多人所期待的前景。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逐渐强大及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车机的开发周期长,成本大就相对显得逊色及落后,因而,车联网是汽车电子行业未来近几年发展的热点之一。目前来说,业内各大汽车电子企业都推出自己的车联网产品,德赛西威早在几年前就开始涉足车联网领域,先后推出SiVi LINK,T-BOX等代表产品。任何新技术的发展都是以消费者应用为最终目的,所以如何将车联网技术应用到产品上,从而能为消费者带来便利,这是每个企业要思考的问题。
除了车联网之外,我认为导航显示屏的发展也是值得关注的方向,显示屏由过去的电阻屏逐渐向电容屏乃至红外触摸屏等新兴屏技术方面发展。另外,车身安全控制方面也是值得关注的方向。随着汽车用户的逐渐增加,行车安全问题和环境问题会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如何保障车身人身安全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尽管车载导航企业理应朝这些新兴技术方向努力,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走这样的路线。有些小型企业为了一时的利益,就会偷工减料,采用价低质劣的零部件去组装产品。而有些企业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没有合格的生产技术和检测设备。尽管这些企业可以推出价格低廉的产品,却以低价扰乱了整个市场。然而,这种现象可以说在哪一个行业都会存在,各行业始终都会遵循 “优胜劣汰”的自然原则。为尽可能少受这一“怪圈”的困扰,我们走的是高性价比路线,精品路线,尽管我们一时也会受到低价竞争带来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优胜劣汰”对于我们德赛西威来说是一件好事。
企业除了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处理与供应商等方面的关系时,也不可掉以轻心。一些企业尤其是很多小企业拖欠供应商货款的事时有发生。其根本原因我个人认为还是公司实力不够,利润额达不上,导致无法及时给到供应商货款,甚至员工的工资也无法及时给出。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只能短时间内维持企业的运转,如不及时纠正,必然会出现决堤的现象。一个健康成长的企业一定是讲究诚信的企业,并且他的经营状况也应该是良好的,可以正常周转的。自古,中国商人讲究“诚信”二字,这也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
网上书店价格比较优势 篇4
一、出版物成本与价格
出版物成本是指出版物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和必要劳动价值的货币表现, 或者说就是出版单位在进行出版物的编辑、复制和发行等活动中所支付的费用。出版物的全部成本由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构成。一般而言, 定价20元的出版物, 其印刷费及纸张成本在定价中占20%-25%, 即4-5元;作者的稿酬占8%-10%, 即1.6-2元;出版社的利润一般20%, 即4元;如果由出版社总发行再加5%的发行费, 即1元;其余的35%-40%, 约8元的利润被流通、零售商获取。换言之, 图书出版成本占图书售价的40%左右, 书价的60%是其他环节的利润加成。
价格是商品同货币交换比例的指数, 或者说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出版物价格的高低是消费者选择购买出版物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定价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出版物的销售。出版物价格的制定, 主要受成本、利润、生产数量、市场需求、同类出版物价格状况、消费者心理和品牌等因素的影响。目前, 国内出版物有两种主要定价方法:成本定价法和印张定价法。此外, 还有理解价值定价法、需求差别定价法、随行就市定价法等。
网上书店与传统书店相比具有价格优势, 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折扣上。图书折扣率通常在20%-40%, 有时更低, 此外, 特价书也不少。
二、网上书店价格比较优势形成原因
网上书店的价格优比较势源于四大因素:一是网上书店的规模化效应;二是网上书店的长尾效应;三是网上书店的资本远高于传统书店;四是网上书店与出版社达成战略联盟。
1. 网上书店的规模化效应。
网上书店规模庞大, 其规模超乎一般人想象。亚马逊网CEO杰夫·贝佐斯曾说:“在网络上可以建立一家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有产品书面目录的商店。如果有机会把亚马逊所提供的目录以书面方式印刷出来的话, 大概相当于7本纽约市电话簿的分量。”当当网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网上书店, 有小说、少儿、教辅、青春、文艺等40多大类的图书、特价书, 在库图书达60万种。传统书店与网上书店相比, 规模则小多了。一般传统书店与网上书店无可比性。
以当当网为代表的网上书店规模大, 在与出版社议价时则更有底气, 从出版社定书的价格业已与新华书店的价格十分接近, 有时甚至低于新华书店。网上书店规模庞大, 既有畅销书, 又有长销书, 还有冷门书, 而且价格低, 其对读者的吸引力是传统书店难以比拟的。
2. 网上书店的长尾效应。
2004年10月, 长尾理论由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提出。可以把长尾理论浓缩为简单的一句话:我们的文化和经济重心正在加速转移, 从需求曲线头部的少数大热门 (主流产品和市场) 转向需求曲线尾部的大量利基产品和市场。在一个没有货架空间的限制和其他供应瓶颈的时代, 面向特定小群体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和主流热点具有同样的经济吸引力。网上书店改变了这一切。他们将两种东西结合在了一起:一是无限的货架空间;二是有关购买趋势和公众观念的实时信息。一位亚马逊员工曾说:“我们今天卖出的昨天卖不动的图书比今天卖出去的昨天能卖动的图书的数量要多。”网上书店摆脱了时空的界线, 可以有充分的空间展示推荐图书, 既可以使新书、畅销书获得足够的关注, 又使旧书、冷门书占有一席之地。目前, 在国内, 即使是最小众、最冷门的书, 在当当网、孔夫子旧书网等网上书店中可以寻觅到其踪迹。这类书, 出版社大多是以极低的价格出售给网上书店的。
3. 网上书店的资本远高于传统书店。
网上书店与传统书店的最大区别之一是前期投入成本比较高。网上书店自成立之初, 一般大多有风险资金的介入。全球最大网上书店亚马逊即是如此。杰夫·贝佐斯非常努力地向业界及投资人介绍自己, 许多人都急于将资金投注于因特网产业中的明日之星, 投资人正急切地想要开发这最后一块处女地, 就像淘金热时, 男男女女涌入加州寻找财富一样, 他们等不及撒下大笔资金到这个叫做电子商务的新产业中。网上书店风险投资的持续介入使其具备更雄厚的资本, 可以暂时放弃短期内的盈利, 专注于市场的培育, 提高市场占有率。贝佐斯在亚马逊网发展初期接受采访时曾说:“对于一个只有四年历史的企业而言, 目前处于投资阶段、而非获利阶段一点都不足为奇。”“收获阶段”总会到来的。
随着国内出版集团的上市和资本运作的持续发酵, 将有更多资本涌入网上书店。基于更雄厚的资本力量, 网上书店现在正处于占领市场阶段, 不在乎眼前的盈利, 更看重市场占有率, 对市场的培育, 因此可以“超理性”地把价杀低, 这更是传统书店无法应对的。
4. 网上书店与出版社建立战略联盟。
网上书店与出版社共同制定发展目标及发展策略, 通过数据共享、协同库存管理、联合促销等手段, 充分发挥彼此资源优势, 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一方面, 出版社可以充分利用网上书店的销售平台, 第一时间掌握市场动向;另一方面, 网上书店能够提供更多、更全的图书品类。网上书店与出版社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是市场化选择的必然结果。目前, 出版社越来越依赖于网上书店的订购。网上书店成为出版社非常有效的销售渠道。二者通过合作, 彼此实现共赢。
此外, 网上书店营销成本低于传统书店, 网上书店支持货到付款、满金额免运费、当日定当日达或次日达等。这些因素与之前提到的价格优势共同促成了网上书店今天的繁荣景象。
三、网上书店的前景
时下, 网上书店狂飙猛进, 势不可挡。但是, 也存在以极大的隐忧:以牺牲利润赢得市场份额。针对网上书店的低价行为, 2010年1月8日, 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中国新华书店协会制定的《图书公平交易规则》正式在北京发布, 内容规定新版图书出版一年 (以版权页出版时间为准) 内, 进入零售市场时, 须按图书标定的价格销售, 不得打折销售;在特殊情况下, 经销商可进行优惠促销, 但优惠价格不得低于版权页定价的85%。此规则曾经为传统书店带来了无限的期望。无奈的是, 9月1日,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等三家协会表示, 依据《反垄断法》的有关规定,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要求, 对《图书公平交易规则》进行了修改。原先《规则》中争议较大的“促销”一章全部删除, 还删除了其他一些有关固定价格规定的条款。《图书公平交易规则》夭折。
在国内图书市场, 当当网与亚马逊以低价格赢得市场稳居前两名。京东商城是后进入者, 为了进入市场赢得份额, 不惜大打价格战。世界上最大书店亚马逊网成立于成立于1995年, 直到2002年才盈利。当当网成立于1999年, 2009年开始全面盈利, 但是盈利能力非常脆弱。网上书店资金雄厚, 但大多依赖于风险投资。一旦出现资金断链, 后果不堪设想。
网上书店以价格这一杀手锏起步, 占领了图书市场巨大的份额。在进一步扩大规模、充分发挥规模化效应, 加深与风险投资的关系、降低风险, 加强与出版社的战略合作、互利共赢的基础上, 网上书店将继续在图书市场上叱咤风云, 成为越来越多读者的第一选择。
摘要: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网络购物的狂飙突进催生了网上书店的出现、发展与繁荣。与传统书店相比, 网上书店具有价格比较优势, 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折扣上。网上书店的价格优比较势源于四大因素:一是网上书店的规模化效应;二是网上书店的长尾效应;三是网上书店的资本远高于传统书店;四是网上书店与出版社达成战略联盟。网上书店将成为越来越多读者的第一选择。
企业绕不过去的坎:价格竞争 篇5
正是这一原因,没有人能够完全绕过价格竞争的这个坎。
上个世纪90年代末,家电供给过剩,长虹掀起价格大战,众多的厂家降价应对,海尔避开价格战,以品质和服务作为诉求点,相反提升了价格。尽管当时海尔并没有因为这种价格策略而蒙受市场份额的损失,但它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也不得不把价格降下来,保持与其它同类产品价格的大体平衡。
海尔的服务,做得比其他任何厂家都好很多。而这种服务是需要投入支持的。所以,它略高于其他厂家产品的价格,客户是能够接受的。但如果高出很多,让客户感觉到多花出的钱购买高质量的服务不值时,那他们也就会用脚投海尔的反对票。
在市场竞争中,任何一个发育成熟的产品,在市场上,都不可能绕过价格竞争的坎。一旦技术成熟,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也就不再会有明显的差别,甚至根本没有差别。这时影响人们购买选择的因素,也就必然要主要落到价格上。
尽管品牌对人们的购买选择影响很大,而这种影响更多的是体现在可信度上。人们支付相对较多的代价,购买一个品质有保障的产品,多花的钱是买的信誉,买的质量保险。此外,也还有心理效用满足问题。
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任何一种产品和服务,都不会仅仅只有一个品牌的供给。所以,品牌所能绕过的价格竞争坎,也仅仅是相对于没有品牌的普通生产商。并且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增加,任何一个有实力的企业也都会在品牌建设上大做文章。非品牌产品都淘汰出局了,市场上都是品牌产品了,仅有品牌又靠什么绕过价格竞争的坎呢。
价格竞争是绕不过去的坎,而要在价格竞争中生存下来,也就必须把产品或服务的供给成本降下来。90年代的价格战,使得国内曾经红极一时的“孔雀”、“友谊”、“海燕”、“黄河”等一系列家电生产商退出了市场。不是他们的产品质量受到怀疑,而是他们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卖不起了。卖出一件,即使只亏损一元钱,连续不断地亏,任何一家企业也都受不了,况且还不只亏一元钱,
而要卖得起,就得降低成本。但降低成本的途径却不是以次充好,偷工减料。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报道,有一个小区的房屋建筑,用竹杆代替钢筋。业主装修时发现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业主纷纷要求退房。尽管这家开发商还在辩解,说这是一个例外。但知道这则消息的潜在客户,是绝不会选择购买他们的房屋了。如果这个信息广泛传播出去了,这家企业所能作的,也就是等死。
在原材料、配件上以次冲好,偷工减料,成本是会降下来。但降低了成本,也降低了品质,其结果也就只能是饮鸩止渴。
恒升电脑本来就是电脑生产商中不起眼的一家生产商,它为了改变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通过比其他厂家较低的价位来获胜。而这种价位的维持,又直接是建立在低劣配件的选用上,售后服务质量的降低上。在短时期内,因为价格优势,它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很快,就因为其产品品质低劣,服务不到位,被客户所抛弃,不得不退出市场,关门大吉。
有人讲,“谁敢跟我打价格战?凭我的实力,赔多少,都能奉陪。和我打价格战,是找死。我轻轻捏一下,也得把他捏死。”
有规模,有实力,就一定能在价格战中获胜吗?
不一定。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绝缘材料生产过剩,竞争最后转到了价格战上。好多大规模的绝缘材料生产厂,最后都输给了当时名不见经传,规模也不大的山东四达绝缘材料公司。
四达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革时,改制核定的净资产几乎为零,是用员工掏腰包凑出来的钱发展的。它的实力与当时国有大厂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但它却是最大的赢家。它之所以能够获胜,就是因为它成本管理水平高,别人以35元钱一个单位出售,还保不住本,而它以25元钱一个单位出售,还有钱赚。
一个企业,无论你的实力多么强,如果价格战迫使你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产品和服务,使你每出售一件产品或服务,蒙受一点儿亏损,即使是一座像喜玛拉雅山一样高大的金山,也经不起日复一日的挖呀!
把价格竞争力建立在资源规模实力上,那是不能长久的。这种竞争力比冰还脆,比纸还薄,是靠不住的。
要保证价格竞争力,唯一的出路就把成本降下来,并且是在成本管理水平提升的基础上降下来。只有在能以更低、再更低的价格卖出去都能赢利这个基础上的价格战,才能长久地打下去。有了这个基础,价格战打到天荒地老,也都不怕。
★ 人生没有跨不过去的坎励志文章
★ 没有过不去的坎散文
★ 人生的坎人生哲理
★ 人生的15道坎
★ 关于人生没有彩排读后感
★ 人生没有如果的励志随笔
★ 《人生没有橡皮擦》读后感作文
★ 人生没有单程票的人生哲理
★ 没有皱纹的人生散文
价格管制和电信市场有效竞争分析 篇6
随着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国的电信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信行业是我国最早实行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的基础设施产业,致力于打破电信业的垄断,引入竞争机制。2002年5月,中国电信业固话业务的原有垄断格局被打破。中国电信分拆重组为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通、中国卫星通信6家电信公司。为了在电信市场上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在2005年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出台《关于调整部分电信业务资费管理方式的通知》,本文首先分析建立有效竞争的重要性,进而指出价格管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导致过度竞争的存在,在此基础上给出一些建议。
一、建立电信市场有效竞争机制的重要性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1890年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马歇尔冲突”,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也于1940年在《有效竞争的概念》一文中明确定义了有效竞争,将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二者有效地协调,从而形成一种有利于长期均衡的竞争格局。我国有些经济学家把有效竞争定义为通过市场竞争,达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运营效率,促进电信业繁荣和发展,改善服务和通信质量,从而使用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达不到这个目标的就是无效竞争,背离这个目标的就是有害竞争。现在通常讲的有效竞争,并不是从竞争的目标来说的,而是从竞争的环境和格局来说的,也就是应当营造一个怎样的竞争环境和竞争格局,才能是竞争成为有效竞争。
电信业是一个自然垄断性很强的行业,其规模经济明显,初期投入很大,且多为沉淀成本,而运行的可变成本相对较低,行业退出不容易,容易出现行业过度竞争。电信行业的过度竞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价格战。新进入运营商大量的基础设施网络必须要相当多的用户来消费,由于受到人口密度和收入水平的限制,新的运营商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只有通过不断的降价来争夺用户、扩大市场份额,于是引发一轮又一轮的价格大战。这样将影响股东利益和用户利益,从而引发投资者信心不足和用户对行业的发展预期,影响行业健康发展。二是行业内的兼并重组。由于过度竞争影响各运营商之间的利益,为了减少竞争对手,运营商之间就会出现相互并购或合谋,以减少竞争对手。这样将造成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基于以上的情况,建立电信市场有效竞争的机制就非常重要,既能使用户得到利益,也能节约资源,减少电信企业的成本。
二、我国电信价格管制存在的问题
第一,2005年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出台《关于调整部分电信业务资费管理方式的通知》,宣布将放开电信业务的定价权、其中国内长途电话通话费、国际长途电话及台港澳地区电话通话费、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和固定电话本地网营业区间通话费由原来的政府定价改为价格上限管理。价格上限标准暂按现行资费标准执行。但是我国的价格管制仍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管和执行,导致电信市场很难形成有效竞争。合理的价格管制是开展电信竞争的前提,管制政策影响市场行为,进而影响市场结构和市场效果。我国目前一些主要的电信业务市场,包括固定本地电话市场、移动电话市场等都没有达到有效竞争,因此当前我国最紧迫的任务是进行管制的治理,即如何保证管制机构能够制定出好的管制政策,并使其得到有效执行。
第二,价格上限管制给予了企业自主定价的权利,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导致过度竞争的出现。回顾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次大范围、大规模、大幅度的降价行为。这四次大规模降价的表面原因是新竞争对手的加入或新技术、新业务的引进,其隐藏在表面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是市场供给在短期内的突然增加和国家对电信价格管制的放松。结果导致各企业相继降低价格,从而也就引发了新一轮的价格战。
这种价格战是否是恶性的价格战或过度的竞争,本文将从电信企业的单位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来进行分析。根据近几年来移动通信的ARPU(平均每月每用户收入)值和MOU(平均每月每用户通话分钟数)值,直接计算出相应的单位平均价格(姜正新、程先锋,2005)。1999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ARPU值分别为299元和166元,逐年下降到2003年的102元和57元,都大约降低了2/3。同期MOU值的下降并不严重,1999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MOU值分别为356分钟和200分钟,到2003年分别为240分钟和174分钟,降低了不到1/3。可见,ARPU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资费的下降。根据ARPU值和MOU值,1999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平均通话费都约为0.82元,逐年下降,直到2003年它们的平均单位通话费分别约为0.43元/分钟和0.33元/分钟,降了50%之多,中国联通的平均单位通话费低于中国移动20%以上。2004年中国移动的ARPU值又比2003年降低约27%,尽管MOU值不降反升,但平均单位通话费又创新低,约0.29元/分钟。
根据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实际通信收入和利润等相关数据测算,中国移动的单位平均成本从2000年的0.57元/分钟一直逐年降到2003年的0.26元/分钟和2004年的0.20元/分钟。中国联通移动通信业务的单位平均成本也在逐年下降。到2003年约为0.29元/分钟和2004年约为0.24元/分钟。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平均边际成本也在逐年下降,2004年约为0.10元/分钟。到现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通话费更是降到0.10元/分钟以下,消费者虽然获得了价格上的实惠,可电信公司为了节省成本并不兑现他们的很多服务承诺。
以上的数据表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通话费已经或者正要降到平均成本以下,目前的恶性价格战已初见雏形。
三、建立有效竞争市场的途径
(一)改变政府管制的方法
目前政府价格管制主要是上限管制,由于我过电信市场已经处于竞争状态,上限管制的作用已经无法体现出来。但是,激烈的竞争已经阻碍了电信行业的有效竞争。中国电信企业的规模有着明显的差别,如果只进行上限管制而没有对最低资费的调整,一些小型的电信企业可能就无法存活,或者一些想进入市场的竞争者面对着高高的壁垒无能为力。那些在位的大企业为了保持其垄断地位的持久性,会极力地以低价排挤成本较高的小企业和提高壁垒来阻止潜在的进入者。所以对于管制也应该制定价格的下限,下限不是为了保护电信行业的垄断利益,而是要培养弱小企业和降低外部企业的进入壁垒,从而保证电信市场竞争的充分和有效性。
(二)注意管制价格的及时调整
根据电信市场竞争状况的变化及时调整价格管制政策,使企业对市场的需求变化能迅速做出反应。目前我国电信已经走出管制垄断阶段,政府需要密切关注各业务市场的发展状况,定期进行市场竞争状况评估,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的业务采取不同的价格管制政策。
(三)价格上限管制给予了企业自主定价权,但应避免恶性竞争、交叉补贴等不正当的竞争,价格下降不能以降低服务标准为代价
问题的关键在于要不断完善有效的市场竞争架构,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把电信企业变成真正合格的市场主体。
四、结束语
我国电信行业未来竞争将向着有序化和有效化的方向发展,但是这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渐进的过程中,政府仍然会对电信价格管制采取审慎的态度,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政府对价格管制的方式和监管行为将发生改变,其目的是鼓励电信企业开展全方位的有效竞争,待时机成熟,国家将进一步放开电信行业的价格管制。
现代市场经济中非价格竞争刍议 篇7
1 关于非价格竞争的涵义和特点
1.1 非价格竞争的涵义
“非价格竞争, 是指企业运用价格以外的营销手段, 使本企业产品与竞争产品相区别, 并使之具备差别优势, 以推动产品销售的竞争方式。”[1]“经济学家认为:同类产品之间的市场竞争弹性, 是由同类产品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决定的;同类产品之间的差异程度越大, 产品之间竞争的弹性就越大。同类产品之间的差异性的本质内容是指产品在质量、性能、形状、包装、服务等方面存在的差别。”[2]当今时代, 科技的发展为产品的差异性形成提供了技术支撑;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为产品的差异性形成提供了市场保障。同类产品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这成为非价格竞争的基础。
1.2 非价格竞争的特点
非价格竞争相对于价格竞争来说, 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 具有多样性。非价格竞争相对于单一的价格竞争而言, 可以在产品质量和促销以及服务等相关方面开展竞争。第二, 具有兼容性。价格竞争往往通过降价来彻底打垮竞争对手, 而非价格竞争可以通过自身的特色来吸引消费者, 而不是要置对手于“死地”。第三, 无限度性, 价格竞争具有一定的限度, 也就是企业降格的幅度受到成本和相关法规的限制, 而非价格竞争具有无限度性, 因为非价格竞争强调与竞争产品的一种差别, 这种差别主要反映在产品质量、功能、形状、包装、广告、公关、服务等非价格因素方面, 企业在这方面的竞争具有无限度性。
2 市场经济中采取非价格竞争的意义分析
市场经济中采取非价格竞争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的质量, 有利于企业开发新产品, 有利于企业提高适应市场的能力。
2.1 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的质量
不管企业采取何种竞争方式, 产品的质量应该是企业竞争的基础。然而, 企业采取价格竞争方式, 容易会让企业为了节约成本, 降低价格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 例如:我国乳产品中频频出现添加“三聚氰胺”的事故, 这就是以次充好, 降低成本的案例。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如果企业的质量不合格, 最终会被消费者所抛弃, 被市场淘汰。反之, 企业产品质量优良就会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并使企业家喻户晓, 产品供不应求。非价格竞争内涵包括产品质量的优劣差异竞争, 同时产品质量的优良是实现其他差异性竞争的基础, 如果没有产品质量作为保证, 其他差异性竞争也就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因此, 开展非价格竞争, 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2.2 有利于企业开发新产品
产品质量的好与坏与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 而在当今人们的需求日新月异的条件下, 如果企业固步自封, 不开发新的产品来开拓市场, 这样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就会处于不利的地位。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告诉我们, 任何产品不管其在投入市场时如何畅销, 总有一天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失去市场竞争力而退出市场, 企业如果能不断开发新产品, 就可以在原有产品退出市场时利用新产品占领市场, 例如现在“农夫山泉”、“康师傅”等很多饮料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就不断地推出新产品。一个成功的企业就应该抢夺先机, 开发新产品, 新产品的开发就是通过产品的差异性来吸引消费者, 从而占领市场, 因此, 人们戏称新产品的开发是非价格竞争中的“新式武器”。
2.3 有利于企业提高适应市场的能力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要了解市场, 占领市场和开拓市场。企业如果不主动走向市场, 把消费者的需要作为自己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深入细致地研究市场, 努力使自己经营方向的转换与市场变化相一致, 从而主动地适应市场, 自觉地驾驭市场, 那么将无法在竞争中取胜, 比如, 前些年比较畅销的中低档的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 现在就难于销售了, 尽管有的厂家和商店采取削价优惠, 把价格一降再降, 仍然无人问津。
非价格竞争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企业要通过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创新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因此, 非价格竞争有利于提高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
3 市场经济中采取非价格竞争的策略探究
既然非价格竞争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那么非价格竞争的主要策略有哪些呢?本文认为主要有产品质量与功能创新竞争、品牌竞争、情感营销竞争、包装竞争和服务竞争等几个方面。
3.1 产品质量与功能创新竞争
产品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核心, 企业的整个市场营销活动都围绕产品展开。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是否有竞争力, 主要取决于产品的质量。有关调查结果表明, 产品质量的信誉度与产品市场占有率大致成正比。因此, 产品质量竞争是非价格竞争首要的策略。当然提高产品质量的途径是多样的, 最主要是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
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 要注意产品功能的创新, 其实产品功能的创新是提升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式, 产品功能的创新是建立在产品质量优良的基础上, 创造出与其他同类产品不同的功能, 这些功能能够为消费者青睐。例如, 高露洁有一种三重功效的牙膏, 膏体由三种颜色构成, 给消费者以直观感受:白色的在洁白我的牙齿, 绿色的在清新我的口气, 蓝色的在清除口腔细菌。这就是产品创新好的例证。
3.2 品牌竞争
菲利普·科特勒先生曾说过“品牌就是来圆梦的, 品牌可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说明品牌的优势, 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举了个例子:中国为HUGOBOSS生产衬衫的厂商, 加工一件衫衬只能得到12美元, 而该衬衫在纽约的售价是120美元。这其中, 零售商得到了72美元, 品牌公司得到了36美元。零售商由于有各种高昂的销售费用, 实际拿到手的钱也并不多。”[3]可口可乐公司的创始人艾萨·坎德勒说过:“假如可口可乐的所有公司所有财产在今天突然化为灰烬, 只要我还拥有‘可口可乐’这块商标, 我就可以肯定地向大家宣布:半年后, 市场上将拥有一个与现在规模完全一样的新的可口可乐公司。”“2008年8月, 全球品牌顾问公司Interbrand公布2008年全球品牌报告, 可口可乐以666.67亿美元连续第八年排名第一。”[4]毫无疑问, 可口可乐是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
品牌竞争的本质就是从消费者出发, 在产品的质量、包装和设计以及服务等方面来赢得消费者的长期信赖, 与消费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因此, 一个企业要树立一个良好的品牌, 质量一定要优良。我国有些好的品牌, 例如“三鹿”和“冠生园”都是因为质量问题而夭折了。其次, 包装和设计等这些产品的形式方面也很重要, 例如, 我国茅台和五粮液酒的包装很有特色。再次, 企业要重视服务, 例如, 美的公司的服务就很到位。最后, 企业要注重广告宣传, 例如, 现在我国电视台上的广告经常出现的是“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和宝洁公司的一些知名品牌产品的广告。
3.3 情感营销竞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不仅包括质量、价格等理性层面的理解, 而且越来越强调以文化知识、个性、品位等为主要内容的情感因素, 消费者的情感性消费不断增加。”[5]现代营销应该从立足于包装、商标、公关、服务、广告等几个方面开展情感营销, 以适应消费者从“量的需求”阶段、“质的需求”阶段向“质与情感需求并重”阶段的转变。对于企业来说, 根据消费者的情感需求, 应有的放矢地推出产品或改变销售方式, 使产品所体现的情感和趣味与众不同, 从而达到促进产品销售的目的。例如, “王老吉” (现更名为“加多宝”) 凉茶的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打出关心消费者身体健康的这张情感牌, 也就是“怕上火, 喝‘王老吉’ (加多宝) ”。
3.4 包装竞争
产品包装是“无声的推销员”, “一个造型美观, 色彩艳丽, 含义深刻, 设计独特, 并便于随带的包装, 能够在众多同类同质的商品当中被消费者所注意和选购。因此, 正确的包装策略有利于商品销售的竞争, 有效地促进销售。”[6]《韩非子》中有个买椟还珠的故事, 原意是买来珠宝而只留下漂亮的盒子, 不要里面真正价值高的珠宝, 经常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但是如果从竞争的角度也启示我们商品包装的重要性。从现在人们经常消费的包装精美的烟和酒就可以看出包装竞争的重要性。
3.5 服务竞争
美国著名市场营销学家莱维特曾说过:“未来企业竞争的焦点不再是企业能为消费者生产出具有什么使用价值的产品, 而是企业能为消费者提供什么样的附加价值——即服务。”“销售服务是指营销者围绕着促进产品销售和帮助消费者使用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在当前的竞争中, 最具有竞争力的服务竞争策略是全方位的销售服务策略。”[6]全方位服务竞争策略可从销售的三个阶段来划分。第一, 售前服务。主要是向消费者宣传商品的相关知识, 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例如食品的免费品尝和高档产品的用户培训班。第二, 售中服务。主要是促使消费者作出购买决策, 并提供相对便利的购买条件。例如帮助消费者购买商品以及送货上门服务。第三, 售后服务。主要是帮助购买者使用、保养商品。现在人们购买商品, 往往更看重售后服务, 尤其是高档商品。
4 结语
价格竞争可以促使企业优化经营管理和降低生产成本, 也可以满足消费者以较低的支出获得较高的消费和服务的需求, 因此价格竞争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 目前仍然是企业采取的一种主要竞争方式。然而,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发展, 价格竞争的弊端也越来越突出, 因此, 要将非价格竞争与价格竞争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 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 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瑞彩.我国中小零售企业非价格竞争策略探讨[J].商业时代, 2010 (19) .
[2]段雄春.试论现代市场营销中的非价格竞争[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04 (4) .
[3]迟淑云.浅析经济管理中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J].科技向导, 2012 (12) .
[4]龙良贤.全球百大品牌价值榜可口可乐666亿美元居首[EB/OL].2008-09-27.[2012-08-18].http://cjb.newssc.org/html/2008-09/27/content_269170.htm.
[5]赵占亮, 王亚森.论市场营销中的非价格竞争策略[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4 (2) .
价格竞争优势 篇8
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大致可分为两类: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价格竞争是指通过降价来使顾客花更少的钱却得到同样满足的一种竞争。非价格竞争是指价值竞争, 通常是以为顾客提供更好、更有特色, 或者更能适合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为手段, 在产品质量、性能、形状、包装、售后服务等非价格因素方面的竞争。
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价格竞争的条件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价格相对稳定, 产品的生产成本较高且不能随产量的增加而大幅度降低, 同时有一个定价的自由度问题需要考虑。第一, 在完全竞争的定价环境中, 众多的企业只能接受由市场总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价格, 而不能自由定价。第二, 在垄断性竞争的定价环境中, 由于企业拥有各自存在差异的产品, 因而能够强有力地制定自己产品的价格。第三, 在寡头垄断竞争的定价环境中, 由少数几家寡头企业控制市场价格。因此, 产品价格将由他们协商定出, 而众多的企业只能跟随订价。第四, 在纯粹垄断 (即独家经营) 的订价环境中, 从理论上说, 企业可以随意订价, 但往往要受政府管制和企业订价目标的制约。由此可见, 在不同在定价环境中, 企业的订价自由度不同, 直接影响着价格竞争的开展。所以, 价格竞争在现代商品经济的条件下, 是一种越来越受到制约的竞争方式。
在价格竞争受到限制的情况下, 现代企业需要积极实施非价格竞争的策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开始由总体小康型向全面小康转变, 消费结构和消费心理也发生着变化。需求的个性化, 差异化, 多样化, 层次化, 动态化已逐步成为当今市场消费的基本特征。非价格竞争的作用将逐步超越价格竞争的作用。非价格竞争的内涵更丰富, 策略更多样, 也具有相对无限的竞争空间。
二、非价格竞争的主要策略思考
有市场, 就有竞争。而市场竞争是企业综合实力和多种要素的竞争, 体现在市场上, 是产品品种、质量、价格和服务的竞争, 是多种竞争手段的综合运用。在当前情况下,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实施非价格竞争战略尤为重要。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实施非价格竞争策略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1. 产品创新竞争策略。
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产品, 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产品所提供的实际利益和效用。一种产品能否被消费者所接受, 取决于该产品是否给消费者带来了实际的利益, 使其需求得到满足。谁能够更好更快地设计、制造出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谁就拥有更大的营销竞争力。因此, 产品创新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最基本的竞争策略。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创新竞争策略是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实施:
(1) 坚持独特创新的差异化产品研发。在当今追求环保时尚、崇尚个性独特的消费形态下, 产品所呈现的方式形态能否前瞻性地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决定着产品的价值本质。百隆作为第一个以自创品牌赢得国际同行认同的企业, 不遗余力地追求独特差异的产品创新。浙江是纺织业大省, 这既为产业发展带来了集群优势, 但也容易形成同质、同类产品
●曹燕春韩共进贺迎辉
甚至引发低价无序竞争。因此, 百隆坚定而专注地走差异化道路, 以不断获得的关键技术为基础, 增强应用技术开发能力, 不断开发出独特差异化的产品, 以实现百隆“美化世界、精彩自己”的创新追求。
(2) 坚持以技术创新引领产品升级。百隆长期重视产品的研发创新, 尤其在百隆东方的组建和设计过程中着重考虑到如何根据新一轮发展战略需要予以布局和配套。为加速产品结构性调整, 百隆公司首先在新厂址投资1.6亿多元购置全套新型设备以适应生产各种类型和档次产品的需求;利用近年来开发生产各种差别化纤维以及多种纤维的混纺经验, 确立了以“流行色彩、新型材料、染整及纺纱新工艺”三大系列为主线的新产品开发研究架构。同时, 通过与多家大专院校的合作, 将产品结构从纯民用产品快速向高端民用产品和高端工业纺织品领域发展;整合引进优秀人才, 投入大量资金新建2000平方米色纺纱研发中心以应对市场变化、满足客户需求、引领技术创新。企业于2008年8月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同年通过宁波百隆色纺纱工程 (技术) 中心认定, 2010年升格为升级企业技术中心;百隆是国内第一家获得“国家棉色纺纱开发基地”的企业, 更是国内首家通过“中国色纺纱精品基地”认定的企业。这既为百隆人追求研发创新、引领技术进步创建了一个新的平台, 更是对百隆人长期致力于产品创新, 坚定而内敛地实施“精品战略”的一个重要回报。
(3) 坚持产品功能性和高附加值的追求。百隆东方公司采用天然纤维与功能化学纤维交织的方法大大改善织物的舒适性, 一般抗菌贴身穿的针织物宜采用混纺纱, 对于抗紫外、抗辐射的面料则采用交织的方法, 变化组织或双线提花组织使功能纱线在织物外表, 使天然纤维留在里层, 改善服用舒适性。功能性纺织品的舒适性对于产品的生命力至关重要, 新材料的研制最终要回归市场。百隆公司密切注意纺织领域的传统相关技术, 辨证地兼顾功能性和舒适性, 使消费者爱穿, 穿了爱不释手, 达成功能性与舒适性相统一的理想境界。功能性与舒适性相统一的纺织品应当是:永无皱痕、免于洗涤、新旧如一、色彩多变、始终合身、不怕雨水、柔中有韧、环保属性、冷暖适宜、抗菌防病的纺织材料织造而成。
2. 品牌化竞争策略。
百隆公司在秉承百隆集团品牌文化的同时, 根据企业“诚信经营、勤奋内敛地打造百年兴隆企业”的企业核心价值和“为市场提供新颖流行、环保健康、高品质的中高端产品”的品牌核心价值。一是明确产品理念和准确的市场定位。二是明确产品的设计风格, 同时为树立企业形象制定了CIS系统。三是通过每提前一年按法国、意大利等国际流行色趋势, 分二季发布流行色卡, 逐渐确立了BROS独特的产品风格和技术创新在行业中的引领地位, 现BROS商标已成为浙江省著名商标, BROS产品被评为浙江省名牌和中国名牌。四是根据每一阶段发展战略制定详细可行的营销计划, 扎扎实实地实施阶段性扩张目标。在批发和零售环节上采用著名商标来带动新产品的销售;在统一商标下推出一系列商品, 以显示企业的实力。企业集中各种广告媒体的力量宣传一个商标形象, 即家族品牌, 以极力扩大产品的影响;使用大型商店或批发商的商标, 有助于提高声誉, 同时减少生产者为商标作广告所承担的费用, 从而降低促销成本, 取得竞争的优势地位;面向不同消费者或性质不同的商品分别采用不同的个别商标, 这样有利于消费者购买, 使本公司产品销售多年保持国内棉纺织行业的前三甲。五是无论是企业对外活动或是企业内部的制度、管理与教育培训均有效地融入了品牌的企业核心价值和产品核心价值内涵, 使员工的行为规 (下转第295页) (上接第292页) 范体现出企业的理念和精神, 从而树立起百隆良好的产品信誉度和企业美誉度, 并切实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培养顾客忠诚度策略。
信誉是名牌的生命, 对名牌产品, 企业要有像球迷衷爱自己的球队一样忠诚的消费者。名牌企业必须努力从标识识别、吸引、培养和保护等方面维持消费者对其产品的忠诚, 敢于向消费者承诺, 并且始终兑现其承诺。现代市场营销的研究已经证明, 吸引新客户的成本远远高于维系现有客户的成本。现有客户应是企业的主要利润源, 利益增长的根本点。任何企业都应该将与顾客间的简单交易关系转向维持、深化、发展关系。提升客户关系价值由粗放式扩张市场到精心培育与发展市场客户忠诚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有调查表明, 保持一个消费者的营销费用仅仅是吸引一个新消费者的营销费用的20%;向现有客户销售的几率是50%, 而向一个新客户销售产品的机率仅有15%;客户忠诚度下降5%, 则企业利润下降25%。如果将每年的客户关系保持率增加5%, 可能使利润增长85%, 企业60%的新客户来自现有客户的推荐。以竭诚服务赢得顾客对品牌的忠诚是百隆东方又一大特色。百隆东方培养顾客忠诚度的策略主要是:
(1) 以高品质产品赢得客户尊重。百隆公司严格遵循“用心引领色纺潮流, 为顾客提供优质和环保健康的色纺纱产品”的质量方针, 在实践中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系统。一是高品质采购控制;二是高标准的起点;三是精良设备及管理;四是严格控制产品安全。
(2) 以快速反应迎合客户需求。公司以香港、深圳、上海、宁波、青岛、佛山销售中心为主线, 全面着手配置信息系统、物流基地、销售网络等基础设施。凭借新投资300万元引进的英国Sage企业管理和协同化商务解决方案, 已形成了高集成性服装纺织行业管理信息系统、16万平方米的物流中心、常规产品8000吨储备、日运输能力达100多万磅的专业运输车队。百隆可在最短时间内快速满足客户的需要, 客户打样一般3天反馈, 特纺产品视品种结构或订单大小平均10—30天内即可交付, 可在最短时间内快速满足客户的需要。
(3) 建立特殊顾客、特殊品种的需求档案。建立特殊顾客、特殊品种的需求档案的目的是提前了解该客户的需求情况, 加大特殊纤维、高档原棉的备料数量, 以及通过“快速绿色通道”等方法, 明显提高了有高档产品、特殊产品需求顾客的满意度, 成为业内企业效仿的标杆。把产品与服务以最竭诚、最迅速、最满意的方式传送给顾客。
(4) 强化售前、售后服务。销售服务是指营销者围绕着促进产品销售和帮助消费者使用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充分反映消费者或用户要求的全方位的销售服务是竞争力的有效保证。百隆公司通过产品的质量和创造价值的服务, 赢得了主要大客户企业的认可和忠诚, 客户忠诚度从2007年的80%提高到2009年的90%以上。
4. 产品个性化策略。
2010年百隆东方推出各类新品样卡2286只, 其中环保循环类新品200只, 绿色有机新品450只。完成客户来样2643只, 其中投产893只, 投产率为34%;新产品占销售总额的30%以上, 月万锭翻改品种平均达到180个以上。在充分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 彰显个性化设计能力。在2011/2012年春夏Expofil巴黎纱线展上, 百隆推出的一组组具有强烈视觉和触觉冲击力的产品取得了空前的反响, 受到客户的广泛的关注。其中, 浓郁奶香、浓郁翡翠、粉色童话三组纱线被主办方录选为公共展示区展示产品, 以环保、时尚演绎未来奢华主义, 这也标志着百隆产品已达到了世界纺织品高端水平。
纵观当今市场竞争格局, 百隆公司认识到市场营销竞争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那么, 它也必须在市场环境改变之后作出相应的变化。非价格竞争是现代市场营销竞争发展的趋势, 现代企业只有放弃一味的价格战, 走到非价格竞争之路上来, 才会更有吸引力, 更有竞争力。当然, 非价格竞争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照搬照抄, 要靠企业自身不断的创新。只有不断创新, 更新市场观念, 创新企业的经营策略, 从根本上摆脱市场过度竞争的困扰, 在产品结构调整和品牌创新、新产品开发上多下功夫, 尽快上升到以技术竞争取代价格竞争的高度, 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文章以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为案例论述了现代市场营销竞争的发展趋势, 分析了企业实施非价格竞争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市场营销,非价格竞争,策略
参考文献
[1].朱健强.试论品牌的人文意义和社会效应.厦门大学学报, 1997 (2)
[2].鄢容丽, 张亚莉企业竞争的新焦点:娱乐营销.长春企业研究, 2003
[3].菲利浦.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 第五版
价格竞争优势 篇9
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 又称为比较成本贸易理论。理论认为, 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 (而非绝对差别) , 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 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 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价格贸易条件 (Terms of Trade) 又称作净贸易条件指数, 是一个国家的出口产品价格除以这个国家的进口产品价格。贸易条件决定贸易利益如何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分配, 一个国家的贸易条件增加 (或改善) 意味着这个国家可以从出口中赚取更多的利润或者可以为它的进口产品支付得更少, 从而这个国家的福利改善;而一个国家的价格贸易条件降低 (或恶化) 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福利下降;要使一个国家从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改善这个国家的价格贸易条件, 就要找到影响一个国家价格贸易条件的因素, 并且研究如何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善一个国家的贸易条件, 进而增加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获得的贸易利益, 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
从比较优势和价格贸易条件的定义来看, 比较优势的发挥, 以及贸易条件的改善, 都能提高或者改善我国的经济福利。然而在近十年来, 我国充分发挥劳动力便宜, 及所谓的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 从这方面来说, 提高了我国的福利, 但数据显示, 我国利用比较优势所生产的产品出口价格很低廉, 进口的却是价格高昂的产品, 从这方面看, 是恶化了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 降低了我国的经济福利。所以, 我们不得不提出疑问, 发挥比较优势一定能提高经济福利吗?什么才是真正的比较优势?
一、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
我国的比较优势, 是根据要素数量来确定的, 如人口数量、资源数量, 所以我们的比较优势就是生产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和资源密集型的产品, 这导致我国的劳动力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 加班是常态, 虽然可能收入上升了, 但体力透支, 更缺少闲暇, 所以他们并不幸福, 生活水平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 并没有提高。同时, 过度消耗我们的资源, 而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从短期来看, 发挥比较优势是获利的, 但从长期来看, 却是损失巨大的。经济发展要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 我们不能消耗子孙后代的福利来增进我们的福利。
所以, 我们要从新的角度来看我国的比较优势, 我国的比较优势不是表面的数量, 而且更重要的是潜在的质量, 即资本和技术层面的。虽然目前我国总体上技术还比较落后, 似乎在技术方面只存在比较劣势, 但我们要创造更有利于我们的比较优势, 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创造能改善我国贸易条件的比较优势。
二、比较优势和贸易条件的关系
(一) 比较优势的转化能改善价格贸易条件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同时也是比较优势不断变化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 一国原有比较优势减弱, 新的比较优势形成与强化。这就决定了产业政策的重心不应是恪守现有的比较优势, 而必须着眼于未来, 培育动态比较优势, 实现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升级, 否则很容易导致分工锁定和国际分工地位低下。比较优势利益还有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之分, 两者并不一定一致。按照静态比较优势分工, 通过干中学等, 能够有效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但是, 国际经验和理论分析表明, 恪守和强化比较优势, 会使得出口产品价格下降, 贸易条件恶化, 进而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民福利的提高;一些行业虽然近期尚不具备足够的比较优势, 但由于其顺应了当前的要素积累特征, 技术进步较快, 未来将会形成一定的竞争力, 将会使得进口产品价格下降, 由此带来贸易条件的改善, 进而提高未来的贸易效应和收入效应。
(二) 价格贸易条件的改善, 利于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
按照传统经济学理论, 价格的变化是由供求关系决定。因此, 有观点认为中国进口商品价格变化主要是由于中国需求的增加导致价格的上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工序分工的不断细化, 一件产品可以分成不同的工序, 而不同的工序具有不同的要素投入比例,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 产品的工序分工使得资源在全球优化配置。在20世纪90年代, 中国承接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 利用劳动力资源禀赋, 发展加工贸易, 通过鼓励加工贸易、出口退税等出口导向型的政策, 出现规模每年大幅增加。在出口规模和出口增长速度都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的情况下, 一方面由于中国出口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市场竞争激烈, 导致出口企业竞相压价, 许多出口企业仅通过出口退税获得微薄利润, 从而降低了出口价格;另一方面国内的相关要素资源成本并没有获得合理补偿, 包括石油、环境成本等没有体现其真实价值, 从而导致直接生产成本比较低。这两方面都使中国出口产品价格偏低。
中国出口产品具有较高的替代性、价格具有外生性和主要依靠成本竞争等特点。中国出口产品是承接国际产业价值链低端转移的结果, 具有高度替代性, 因而只能在低成本上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竞争, 议价能力不足, 导致即使在产品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也难以通过提高价格转移成本, 在替代产品不断涌现的情况下, 原有的产品面临价格降低的困境。这些都表明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不仅不具备上涨的能力, 反而面临着较大的下降压力。
综合以上分析, 中国出口增长的是国际市场价格下降最大的产品, 进口的是国际市场价格上升最多的产品, 这些都使得中国的出口价格贸易条件恶化。贸易条件恶化, 使我国的贸易利益受损, 阻碍资本的形成, 不利于向资本比较优势转化。反之, 如果贸易条件得到改善, 那么我们获得大量的经济利益, 从而促进资本的积累, 有利于向资本比较优势转化。
(三) 进出口商品结构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一方面, 出口初级产品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需求收入弹性小于1, 因此当经济增长时对初级产品的需求会日趋缓慢, 此外技术的进步会减少单位商品的原材料消耗, 导致对初级产品的需求下降。另一方面, 出口工业制成品的发达国家面临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 因此当经济增长时对制成品的需求会日益增大, 此外工业部门相对于农业部门更容易吸收先进的技术, 工业部门的要素收入增加值大于农业部门的要素收入增加值, 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比价就有利于制成品而不利于初级产品。于是, 上面的因素就导致了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价格差距越来越大,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也就趋于恶化。
三、创造比较优势的途径
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济增长, 国内的资本存量大幅上涨, 虽然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本存量还较低, 但相较于丰裕的劳动力, 资本存量的比较优势逐渐显现, 这从近年来沿海发达地区的用工荒就可以充分体现, 有些企业甚至高薪聘请, 还是存在大量的用工缺口。在新的比较优势初见雏形的条件下, 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进行扶持。
(一) 对资本密集型产业进行扶持
日本、韩国都是资源贫乏的国家, 在“贸易立国”的战略指导下, 培育动态比较优势, 确定有利于促进本国经济和社会福利增长的战略性产业进行扶持。我国也可以借鉴日本和韩国的经验, 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向资本及技术型企业转化, 提供资金、技术和政策上的支持, 劳动密集型企业之所以不能快速进行升级, 原因是在升级过程中, 需要大量的资金, 但企业资金有限不足以实现产业升级, 有了政府的支持, 企业能迅速实现升级, 从而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 实现贸易利益最大化, 提高我国的经济福利。
(二) 鼓励自主创新, 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
科学技术始终是一个国家的第一生产力, 要鼓励企业加大对研发的投入, 同时加强市场配套体系建设, 为企业在融资、税收、国际合作等方面创造便利条件。要出台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 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转变我国的贸易结构, 实现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获得更多利益的目标。根据苹果公司最新公布的消息, 所有设在中国境内的苹果产品工厂或生产线, 将要撤回美国。这则新闻看似中国制造业将面临新一轮的寒冬, 但在此寒冬来临之际, 我们可以尝试在另外一个角度分析, 根据贸易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意味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张, 可能由资源增加引起, 也可能由技术提高 (利用资源的效率) 引起。生产可能性边界偏向于出口产品的增长称为出口偏向型增长, 相反进口产品的增长称为进口偏向型增长。出口偏向型增长会使本国贸易条件恶化, 对他国有利;进口偏向型增长有利改善本国贸易条件, 他国会受损。一国福利会随贸易条件的改善 (相对价格的提高) 而上升, 随贸易条件的恶化 (相对价格下降) 而下降。苹果公司的举措, 恰恰说明, 中国的经济增长进口偏向性的增长。苹果公司将生产线撤回美国, 其实质是将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的产业环节———生产移回美国, 苹果此举看似对中国的制造业产生打击, 但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 贸易带来的福利效应大于其对制造业带来的负效应。从这个角度分析, 国人根本无需杞人忧天, 制造业的寒冬可能仅仅是一部分生产效率低下的制造商, 通过市场的自然调整, 其实是为中国制造业注入更多技术及高附加值的成分。简单来说, 可能苹果手机那些低利润的整机组装生产线将转移至东南亚一些人均工资率更低的国家, 而“中国制造”则转型于苹果产品中更高端的通信设备, 屏幕技术等, 从而推动“中国制造”向产业链更高端的环节转型。
结束语
通过以上途径创造新的比较优势, 能促进贸易条件的改善, 从而提高我国的经济福利, 从长远来看, 也是可行的。另外, 比较优势也是动态变化的, 所以我们对比较优势的界定, 进而创造比较优势的整个体系也要不断变化, 适应新的变化, 这样我国的福利一定能不断增强, 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一定会得到提高。
摘要:近十年来, 我国充分发挥劳动力便宜, 及所谓的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 从这方面来看提高了我国的福利, 但数据显示, 我国利用比较优势所生产的产品出口价格很低廉, 进口的却是价格高昂的产品, 从这方面看是恶化了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 降低了我国的经济福利。所以, 只有创造新的比较优势, 才能促进贸易条件的改善, 从而提高我国的经济福利。
关键词:比较优势,价格贸易条件,经济福利
参考文献
[1]何思颖.浅谈我国当前对外贸易战略——结合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J].商, 2014 (8) :201.
[2]张亚斌, 车鸣, 易先忠.“合成谬误”与中国商品贸易条件恶化[J].世界经济研究, 2010 (8) :33~38.
[3]钱学锋, 陆丽娟.中国的贸易条件真的持续恶化了吗?基于种类变化的再估计[J].管理世界, 2010 (7) :18~29.
[4]韩康.经济新常态:新观察、新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5 (2) :27~34.
[5]吴丹涛, 陈平.测算价格贸易条件指数的困境及出路[J].国际经贸探索, 2011 (4) :58~62.
格兰仕空调价格优势初显成效 篇10
据不完全统计, 格兰仕自2008年11月底宣布“价格触底”以来, 销量较2007年同期大大增长。作为全国空调厂家的必争之地, 湖北市场一向是空调业的“晴雨表”。武汉主要空调卖场销量排名的调查显示, 截至2009年1月1日, 格兰仕空调的零售量猛增200%。而来自江苏五星的消息称, 格兰仕空调“新年大放‘价’”仅元旦1天, 就创下日销过1 655套的不俗的成绩, 众多机型卖断货。
尽管降价至今已经一个多月, 格兰仕光波空调依然十分抢手。走进空调卖场, 依然可以看到格兰仕专区内人满为患, 购机、试机者络绎不绝。像999元的最高性价比的1 P冷暖挂机不断出现脱销;降幅高达30%的红梅挂机, 因为实惠的价格和喜庆的红梅面板, 颇受年底结婚族的喜爱, 需求也日益水涨船高。
基于博弈分析下的价格竞争策略 篇11
[关键词] 博弈论价格竞争价格策略
价格竞争策略作为一种传统的市场营销策略,在现代市场竞争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企业在运用这种竞争策略时,却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从理论上深入分析企业价格竞争,并找出具体的对策,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企业价格竞争的成因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经过不断的改革和发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已是企业的主要特征。同行业企业间争夺市场、扩大占有率的战争越演越烈,企业采用各种营销策略展开激烈的竞争。然而,长期以来,价格竞争一直以降价为主并深受商品生产者的重视,甚至一谈到竞争就想到降价。出现这种局面绝非一时促成的,有着深刻的原因。
1.与市场营销组合因素相比,价格具有可衡量性、明确性和同一单位性,而且以降低价格对付竞争者的挑战比用其它因素快、及时,效果更为明显,这就使卖主更多想到价格竞争,导致一个企业率先降价,竞争对手为了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从而采用价格跟进,导致整个行业的价格竞争的局面。
2.从产品市场特征来看,商品具有较强的趋同性。我国商品结构中,低附加值的商品仍占很大比重,这类商品一般具有很强的同质性和替代性,用来区别竞争的工具就是价格,从而造成消费者对价格极为敏感。为了战胜竞争对手,只有竞相降价,(因此价格竞争成为企业主要竞争手段之一)。
3.生产能力急剧增长,竞争加剧,行业的自我约束能力弱。(企业为追求规模效应以达到控制成本的行为为企业采用价格竞争策略提供了基础),而企业所处的行业无法发挥行业的价格监督和协调的职能。在这种情况下,每家企业都会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降价策略。结果却是引起行业的价格竞争。
4.企业的经营创新能力弱。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空间。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创新能力弱的情况,在产品开发、营销策略、企业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简单模仿。通过降价手段去打击竞争对手,而企业不断的降低价格,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也就没有能力投入大量的资金去研制产品和在其它方面的创新能力。
二、价格竞争行为的博弈分析
博弈论是用数学方法研究经济主体在特定环境和一定规则下如何选择策略和行动方案,并取得预期效果的理论。从博弈论看来,企业自身效用不仅依赖于自己的选择,而且依赖于其他企业的选择:企业的最优选择是其他企业选择的函数。博弈论改变了传统经济分析的那种以个人孤立策略为基础的分析方法,而侧重于经济活动中多个利益主体的行为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分析,帮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更透彻分析竞争对手的决策行为,以指导企业决策,本文通过运用博弈分析中的囚徒困境理论对我国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行为进行分析。
1.囚徒困境指的是:一个案件发生以后,警察抓到甲乙两个犯罪嫌疑人,但是没有掌握足够的证据。这时候,警方把他们隔离囚禁起来,要求坦白交待。如果他们都招供,每人将入狱三年;如果他们都抵赖,由于严重犯罪的证据不足,每人将只入狱一年;如果一个抵赖而另一个供认并且愿意作证,那么抵赖者将入狱五年,而坦白者将因为坦白从宽而免于刑事处罚。图1具体给出了囚徒困境博弈的支付矩阵,每个格子中的数字的绝对值表示入狱的年数。
在这个博弈中,两个博弈方对对方的可能得益完全知晓,并且各自独立做出策略选择。每个博弈方选择自己的策略时,虽然无法知道另一方的实际选择,但他却不能忽视另一方的选择对自己得益的影响,因此,其惟一均衡的是两个罪犯都坦白交代。
“囚徒困境”博弈在后来的时间内不断重复博弈,因为每个博弈方互相知晓对方可能的得益,他们明白即使在最后一轮博弈中,也会被对方出卖。因此,在任何一次重复博弈中都不存在合作的激励因素,从头至尾他们都会出卖对方。
2.囚徒困境在价格竞争中的运用。假定市场上只有甲、乙两个实力相当的企业,并且各自都以追求目标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两企业销售的是同质产品,且行业成本没有变化;博弈双方在进行决策时所拥有的信息都是不完全的,即只知道竞争对手的战略空间,并不知道具体战略;如果他们都保持原价,各得利润5万;如果他们都提价,各得利润4万;如果他们都降价,则各得利润3万;但如果在一方降价的情况下另一方如果保持原价则得利润2万,提价则利润变为1万;如果是在一方稳定价格的情况下另一方降价或提价则可得到的利润分别是4万和2万;如果是在一方提价的前提下另一方选择降价或保持原价则可得到利润分别是5万和4万。图2具体给出了价格竞争博弈的支付矩阵。
通过比较支付矩阵各表格的收益支付水平可以看出:在给定甲企业的价格策略不变时,如果乙企业选择降价,则可以获得最高的利益。也就是说乙企业选择降价策略比选择不降价策略好;同样,对于甲企业来讲,选择降价是自己的最优策略。于是(降价,降价)构成了一个博弈的纳什均衡,双方都降价就构成了自己的收益。可以看出,企业为追利益最大化,都会选择率先降价,以牺牲对方的利益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因此,甲乙双方都会在开始就采取降价策略。这样的话,双方的价格博弈就无法走出囚徒困境,结果是导致两败俱伤。
三、企业价格竞争的策略
恶劣的价格竞争行为不但损害了他人的利益,而且也损害了自己的利益,导致企业所处的行业陷入价格竞争的泥沼,使整个行业的利润下降,不利于企业的发展。通过上面的博弈分析,我们认为企业应对竞争者的价格变动应采取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竞争者降低价格时企业应采取的价格策略。一般来说,降价是竞争对手在价格竞争中所选用的最优策略,对于竞争对手降低价格,企业应对竞争者的降价策略主要是追随降价,从而维持企业的正常利润水平。但是,如果企业在整个行业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忠诚度,拥有其它企业无法模仿的核心能力,企业也可以采取维持原价策略,来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地位。
2.在竞争者提高价格时企业应采取的价格策略。在实际的价格竞争中,提价策略对于很多竞争者来说都是很少采用的,除非它能保证自己在某些方面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如果竞争者在行业成本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提高价格,从上面的博弈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本企业如果采用降价策略则可以获得最高的利益,而如果本企业也采用保持原价或提高价格的策略时,虽然在利益方面不会有很大的差别,但其对竞争对手获利能力的影响却有很大差别。当然,本企业要权衡利弊,不能一味的追求眼前利益而损害整个行业的利润水平。
3.通过协议的方式与竞争对手结成价格战略联盟。从价格竞争的博弈分析可以看出,不管对手制定什么样的战略,自己的最优选择都是降价,如果这种博弈过程无限循环下去,结果是双方的利益都受损。企业要想立足于市场,必须在协作的基础上进行竞争,如果两家企业采取合作方式,通过制定具有约束力的合约实施价格的战略联盟,可以避免两败俱伤,来实现“双赢”、“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吴维库:企业竞争力提升战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王则柯李杰:博弈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褚淑贞:从博弈论看价格竞争及对策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4)
[4]胡望明:价格竞争的博弈分析以及对武钢的启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1)
[5]宋英超:零售企业价格竞争的博弈分析和竞争对策[J].商业经济,2005,(9)
[6]徐剑明:我国零售企业价格竞争行为的博弈分析[J].商业经济文萃,2003,(5)
价格竞争优势 篇12
目前中国黑龙江省大豆价格约在3800元,而且收购国产大豆的油厂可以享受每吨160元的补贴。相比之下,一月份到货的大豆进口价格为每吨3970元,这与国产大豆价格的差距非常小。
如果加上运输成本,考虑到含油量的不同,沿海地区的油厂会发现国产大豆几乎和进口大豆相当。对于东北地区的油厂来说,国产大豆更便宜一些。
目前美国大豆在国际出口市场上没有任何的竞争,因而在南美大豆状况明朗之前,大豆进口价格不可能大幅下跌。这对于国产大豆销售来说无疑是件好事。
业内人士称,中期来看,随着春节临近,豆粕和豆油需求将会提高,这反过来将会提振大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