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质量评价

2024-10-29

生活质量评价(精选12篇)

生活质量评价 篇1

一、写作从生活中来

1.观察生活。

作文的写作素材是作文的根本。没有素材,也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观察生活才能获取更多的写作素材,对于小学生而言,在作文教学的第一阶段,就要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在引导阶段,可以让小学生讲一讲自己生活中发现的新奇事, 如在自然课时知道一颗种子如何萌芽,在电视节目里看到狮子、大象如何生活。不局限于生活与学习,只要是引起学生兴趣的,都可以作为讨论的范围。小学生对生活的感悟都是以最直接的情绪来表达的, 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把这些情绪变成文字。

2.学会表达。

要把积累下来的作文素材应用到写作中去,就要学会表达,才能让学生达到其目标。小学阶段的作文多是命题作文, 教师所出的题目基本上是《记一次××的事》《我最××的人》之类,学生拿到这样的题目后,却经常无从下笔,交上来的作文生拉硬扯,很少出现真情实感、自然抒发情感的作文,更多的是完成作文题目要求。对于这种情况,在日常的语文课堂上, 教师应让学生处于阶梯式的表达训练模式。每天的写日记训练就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良好训练,不局限题目,不要求内容,教师的目标是养成学生写文章的习惯,进而打下书面表达的基础。接下来, 可以要求学生把遇到的好句子、好段落进行摘抄,可以直接放在日记后面,隔一行把自己每天积累的“金句”写上去,可以来自于课文,也可以是闲聊中听到的话等等。

3.融入观点。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作文的认识还有着一定的“隔阂”,从口头表达要过渡到书面表达,并不仅仅是对学生陈述事实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在引导学生把素材与个人观点结合起来时,要注重方法的应用,切忌代替学生思考,打断学生思路。如人教版第十二册中《北京的春节》是描写北京当地过年习俗的文章。在教学时,笔者首先让学生总结一下文章中说到了哪些习俗,习俗的意义是什么。然后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在文章中最感兴趣的习俗是什么,为什么。学生们对于文章中出现的各类吃食兴趣盎然,纷纷在猜测其中的滋味。笔者接下来把话题引导为学生自己过年时的情景,与课文一样,学生们过年都要放鞭炮、买吃的、买玩的,还要守岁、走亲戚,而最为期待的则是压岁钱。守岁的规矩,压岁钱的意义,贴对联、放鞭炮的文化内涵等等,笔者逐步地把学生的话题引向习俗后面的意义,让学生们用自己的想法来设想一个最完美的春节,不想要什么样的习俗,想要增添什么样的过年活动等等,让学生把这些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

二、提高从练笔中来

1.句子。

小学阶段的练笔应从基础性的句子开始,不需要太高的门槛,而是先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提升学生的练笔主动性。笔者在训练学生进行句子练笔时,先用了最普通的一句诗“床前明月光”,让学生根据这句诗进行仿写。对于这样耳熟能详的句子,学生仿写的兴趣很大,从“路边鞭炮响”、“手里作业多”到 “水中鱼儿现”、 “笔下文字出”这样的句子层出不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把仿写视作了一个游戏, 开动脑筋利用了大量的生活素材进行仿写。接下来,笔者逐渐引用更长更有特点的课文句子让学生进行仿写,教学时重点只有一个:以轻松童趣为主。当仿写成为一种乐趣,成为学生童稚的表达方式,学生的主动性就越强了。

2.段落。

在对课文段落进行仿写时,教师应挑选最具代表性的段落。对段落中的叙事方法、修辞手法、表达结构进行分析,让学生掌握表达规律从而正确仿写。如在人教版课标本第六册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一课中:“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 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担架队抬起做过手术的伤员,迅速向后方转移。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这一段生动地描写了白求恩医生在炮火连天的背景下不顾自身危险认真做手术的情景。段落先是描写了炮弹的爆炸情形, 如“落下了瓦片,烧着了布帘。”接下来,又通过助手的动作进一步渲染了情况的紧急,“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伤员也向后方转移等等。而段落的最后一句话则是点睛之笔———“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通过教师的分析,段落先铺陈故事背景,环境条件,再描写他人的动作来进一步渲染氛围,最后一句话点出主角的状态。学生在仿写时抓住这一段落特点,逐渐理解与掌握表达的技巧与方法。

3.文体。

小学阶段的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记叙文。到了中高年级阶段开始接触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写作要求,在进行小学作文教学时,不要拘泥于过于书面化的文体讲解,而要用生动具代表性的文章来让学生理解文体间的区别。越是说教型的文体讲解越容易让学生厌倦。如在教说明文时,笔者上课时直接就拿了几份不同的说明书过来,让学生进行解读与分析。条理清晰,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语言文字精炼,表达明了。把产品说明书读懂时,学生也就明白了说明文这一文体的意义。

三、成长从评价中来

学生对教师的崇拜与信奉是自然而然的,教师的一句话能让学生备受鼓舞, 也能让学生士气低落。在进行小学作文教学时,教师的评价直接会影响到学生对作文的态度。一般来说,根据学生的作文水平如实进行点评是基础。而对于确实写得一般的文章,教师如果一味指责其作文的缺点,而不点出其解决之道,只会让学生厌倦作文,认为自己写不好作文;对于写得差的作文,教师在进行点评时,应尽量使用中性词,不要打击其写作信心。如笔者对一位长期写流水账作文的学生进行点评时,首先肯定了其作文的真实性,其次笔者重点对其文章中某一点提出了疑问。当时那篇文章是写他跟父母去游乐场玩,玩的项目和时间,于是笔者问他,教师都不敢玩海盗船,你这么勇敢,是自己要上去玩的吗?有没有吓到?坐在哪个位置, 海盗船上其他的人是什么样子的?下来时头晕吗,吐吗?然后要求学生在评语下面回答。

越是具体的问题越能收到详细的答案,学生根据笔者的问题把当时的情况写了下来,把海盗船的颜色,当时放的音乐, 船上坐了多少人,自己当时也有点害怕, 身边的人一直在尖叫,他当时已经听不清其他声音了等等。在收到学生的回复后, 笔者要学生把这一段回答放到原文中去再读一次。然后告诉学生,文章应该这样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道你在游乐园海盗船上的故事,而不是只知道你去玩了,却什么也没印象。这样的互动来往几次后,学生就能逐渐找到写作文的感觉, 作文水平直线上升。对于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点评与评价,因材施教的同时, 用生活化的语言、灵活的引导方式,把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化解掉,进而让学生交完作文后就期待教师的评语,主动根据教师的评语进行作文修正,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综上所述,立足于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用童心去观察生活,用童趣去描写生活,把个人体验转化为书面文字,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观点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亲近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尊重与引导学生的表达习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规范性。鼓励学生表达自我意见, 写出自己内心深入的想法,让作文教学真正达到“我手写我心”。

摘要:笔者立足于个人教学经验,在本文中提出从生活、练笔、评价三个方面来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建议,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策略

生活质量评价 篇2

[技校生活(自我评价)] 随着时间流逝,我已经在技校生活了两年了,技校生活(自我评价)。两年中专技校生活我孜孜不倦,不断地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自己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将来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在学习上,我更是惜时如金,不断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技能就是未来”,我勤奋刻苦,力求向上,虚心请教,努力进取。努力学习基础与专业知识。作为快要跨出校门,走向社会的技校生,我以百倍的热情与信心去迎接这一幕。课余生活中,坚持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坚持体育锻炼,使自己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今天(2010年6月19)是本学期的篮球总决赛)08营销vs09财会1(女子),在我们营销精英一起努力下,取得了冠军,自我评价《技校生活(自我评价)》。在商校第三次夺冠军,也是最后一次了。三连冠,呵呵。营销精英,赛出水平。赛出风格„

两年技校生活,真的很怀念,两个月后,我们就将分别了。一起打篮球的机会也渺小了。坐在舒服的课室里一起学习是没可能了。在这即将挥手告别的美好地中专生活,踏上社会征途的时候,我整军待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自信,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新的生活环境中,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同样希望,同学们,毕业后,找到好工作,好好创业„加油

生活质量评价 篇3

【关键词】长期血透;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764.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255-02

尿毒症作为当前社会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对患者的健康有着巨大威胁,目前,大多数尿毒症患者都是依靠血透析疗法来维持生命。血透析治疗法一种肾脏替代疗法,对肾衰竭患者的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越来越高,针对这些需要依靠血透析疗法来维持生命的患者来说,血透析治疗不再仅仅局限于维持患者的生命么,更重要的是从多方面来改善患者的生活状态。本文就长期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就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研究对象为本院2014年5月份至2015年1月份期间66例血透患者,对这66例血透患者进行随访调查,采用健康问卷的形式,对这66例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综合分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采用的是本院2014年5月份至2015年1月份期间66例血透患者。在这6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6例,男女比例为20:13,年龄最大的为67岁,年龄最小的为27岁,平均年龄为(47±1.5)岁。

1.2方法

对这66例血透患者进行随访调查,采用健康问卷的形式,对这66例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分析了影响血透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具体如下。

1.2.1心理因素

在當前社会中,人们对尿毒症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认为患上尿毒症就等于判了死刑,进而在心理上形成一种悲观的形态。通过此次调查发现,许多患者消极的心理在其生活质量中占据着很大比重,他们对血透析治疗以及尿毒症的认识不到位,增加了自己的心理压力,进而造成患者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如失眠、孤僻等。

1.2.2年龄

年龄对长期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样也有着重大影响。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年龄偏大的患者的生活质量要明显低于年轻患者的生活质量。老年人的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老化,对疾病的免疫能力下降,很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如肺炎、败血症等。另外,老年人在得知自己需要依靠血透析才能维持生命的时候,会在心理上增加老年患者的心理压力,进而增加失眠、食欲不振等现象的发生。

1.2.3 营养不良

在长期血透患者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40%,特别是蛋白质营养不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尿毒症患者的食欲较差,经常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同时,血透析时会丢失部分蛋白质和氨基酸,长时间的透析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患者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机体消瘦、运动耐力下降,低蛋白血症等,严重的影响到了患者的长期生存时间。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Logistic 多元回归分析法确定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统计学分析均在SPSS12.0软件上完成

2.结果

通过随访调查发现,66例患者中 ,生活不能自理的有27例(40.9%),生活能自理的有39例(59.1)。康复状况与患者的年龄存在明显的关系,年轻的患者康复状况较年老患者好(P<0.05);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大部分为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其活动指数、合并症评分和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差,而生活能够自理的患者主要为年轻人,就生活质量相比,年龄的不同,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不同,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生活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一些疾病的发生对人们的生活却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尿毒症作为当前社会一种较为常见的多发病,其发病率正在逐渐上升,且朝着年轻化的趋势发展,对人们的生命有着巨大威胁。针对这种疾病,只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才能更好地维持自己的生命长久,远离尿毒症的困扰。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血透析治疗法逐渐应用到尿毒症治疗中。在血透治疗中,患者的年龄、对尿毒症疾病的认识以及营养水平都将影响到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更好地维持患者的生命,针对这些因素,就必须采取有效地措施,积极应对,为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健康生活提供保障。

透析疗法是利用半渗透膜来去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并维持酸碱平衡的一种治疗方法。对尿毒症患者采用血透治疗可以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命。通过此次研究可以发现,长期血透患者的年龄、对尿毒症知识的了解以及营养水平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面对尿毒症的时候,患者只有认识到自己确实已经患上了癌症,惧怕死亡也是没有用的,患者要想办法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来面对疾病,进而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为自身的生命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傅丽波.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血透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健康研究,2015,01(25):11-12.

[2]王颖,谢均,梁莉,袁发焕. 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评价[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02(16):252-254.

[3]赵姜楠,郑蔚,张利霞,朱淑青,余钫. 糖尿病前期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2014,24(11)22:403-406.

生活质量评价 篇4

一、研究方法

(一) 抽样与被试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在山东省章丘市选取了676名城乡居民作为样本。施测于2011年4月进行, 采用了团体施测和个别施测相结合的方法, 由课题组成员及经过专门培训的测评人员进行团体测试, 对于不识字、视力不好或者其他原因不便进行团体测试的被试, 采用个别测试的方式, 测评采用纸笔自陈格式, 统一书面 (口头) 指导语。样本构成情况如表1所示。

(二) 研究工具

输出型生活质量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涵盖住房、健康、运动、出行、旅游度假、文化娱乐活动、社会资本、经济条件、社会参与、消费、安全、交通、居住地附近评价、环境14个方面, 前9个方面构成了个人生活境况, 后5个方面构成了城市建设情况的认知评价。

N=676

二、结果与分析

(一) 输出型生活质量指标体系运用于章丘市居民的测量特性分析

1. 信度分析。

经检验, 输出型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在章丘市施测的内在一致性系数是0.8826, 14个领域的信度分别为0.5867、0.7434、0.6500、0.5351、0.7492、0.5937、0.5342、0.5788、0.4847、0.5033、0.8366、0.8991、0.9333、0.8982, 表明这一指标体系运用与章丘市居民有良好的同质信度。

2. 效度分析。

采用构想效度对该指标体系运用于章丘市居民的构想效度进行了检验。采用本次施测所获取的数据, 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对输出型生活质量指标体系进行了拟合度检验。主要拟合指数基本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水平 (X2/df=2.97, GFI=0.910) , 表明该指标体系运用于章丘市居民具有理想的构想效度。

(二) 章丘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状况

本部分以输出型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为工具, 对章丘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状况加以考察, 表2是章丘市居民在生活质量、个人生活境况、城市建设情况的认知评价及14个领域的得分分布情况。

由于各领域的指标都进行了标准化, 即取值范围为0~100, 所以14个领域的理论均值都为50。构成生活质量指标体系采用等权重的方法, 所以生活质量及个人生活境况、城市建设情况的认知评价的理论均值都为50。

从表2可以看出, 章丘市居民在旅游度假、文化娱乐、社会参与这三个领域低于理论均值, 在生活质量及其他领域均高于理论均值, 而且城市建设情况远远高于理论均值, 这说明章丘市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但是我们也应注意个人生活境况仅略高于理论均值, 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 章丘市居民生活质量的组群差异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的方法考察章丘市居民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变量上, 生活质量是否存在差异。

1. 性别。

t检验表明, 男女市民在生活质量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 但在运动、社会参与两个领域男性居民明显高于女性居民, 而在安全领域女性居民明显高于男性居民。但从效果值来看, 这三个领域的的η2值均远小于0.06, 表明男女在各领域及生活质量上实际上均无显著差异 (表3) 。

2. 年龄。

依据被试的不同年龄将被试分为5组, 24岁以下组, 25~34岁组, 35~44岁组, 45~54岁组, 55岁以上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 不同年龄的人群除了在社会资本 (F=0.836, P=0.503) 及社会参与 (F=1.898, P=0.109) 领域, 在生活质量总分及其他具体领域均存在显著差异。

事后比较分析显示:在住房领域, 年龄在35岁以上的人群显著高于35岁以下的人群;在健康领域, 55岁以上的人群显著高于55岁以下的人群, 由于我们在健康领域的调查涉及到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 并通过输出型途径来调查的, 即健康程度是否影响正常的生活和休闲活动, 而且现在的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大且不注重锻炼, 所以结果与一般的认知———年轻人的身体要好于老年人有所不同;在运动领域, 55岁以上的人群显著高于35岁以下的人群, 在调研过程中, 我们发现55岁以上的人群更注重参加各种活动锻炼身体、保养身体, 而在锻炼身体的人群中, 年轻人则较少;在文化娱乐领域, 25岁以下的人群显著高于35岁以上的人群;在出行领域, 55岁以下的人群显著高于55岁以上的人群, 25~44岁的人群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的人群;在经济条件领域, 35岁以上的人群显著高于25岁以下的人群;在安全领域, 55岁以上的人群显著高于45岁以下的人群, 25岁以下的人群显著低于35岁以上的人群;在消费领域, 45岁以上的人群显著高于35岁以下的人群;在交通领域, 45岁以上的人群显著高于45岁以下的人群, 而且在35岁以上的人群中呈现年龄越大的人群对交通领域的评价越高的趋势;在居住地附近评价及环境领域中, 55岁以上的人群显著高于55岁以下的人群, 45~54岁的人群显著高于35岁以下的人群;而且35岁以上的人群对环境的评价显著高于25岁以下的人群。在个人生活境况与旅游度假领域中, 35~44岁的人群显著高于55岁以上的人群;在城市建设情况认知评价中, 则呈现年龄越大, 评价越高的趋势;在生活质量总分上, 35岁以上的人群显著高于25岁以下的人群。

3. 受教育程度。

依据被试的不同受教育程度将被试分为四组, 初中及以下组, 高中中专组, 大专组, 本科及以上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 不同教育程度的人群除了在健康 (F=2.403, P=0.067) 、运动 (F=0.412, P=0.745) 、文化娱乐 (F=1.620, P=0.184) 、社会资本 (F=2.449, P=0.063) 、社会参与 (F=1.421, P=0.235) 领域无显著差异, 在生活质量总分及其他具体领域均有显著差异。

事后分析显示:在住房领域, 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群显著高于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群;在旅游度假领域, 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群显著低于其他学历的人群;在经济条件方面, 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群显著高于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群;在安全领域, 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的人群显著高于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群;在消费领域, 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群显著高于初中以上学历的人群;在交通领域, 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的人群显著高于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群;在环境领域及居住地附近评价上, 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群显著高于初中以上学历的人群。在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 45岁以下的人群占91.8%, 35岁以下的人群占56.9%, 25岁以下的人群占17%;而在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群体中, 35岁以上的人群占87%, 45岁以上的人群占67%, 55岁以上的占47%, 即大部分人都是中老年人, 都有稳定的收入,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住房及经济条件领域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群体显著高于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群。在出行方面, 初中以上学历的人群显著高于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群, 而且在大专及以下学历中呈现学历越高, 出行状况越好的趋势;在个人生活境况上, 高中中专及大专学历的人群显著高于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群;在城市建设情况的认知评价上, 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群显著高于初中以上学历的人群, 而且高中中专学历的人群显著高于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

三、对策建议

输出型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将个人生活境况与城市建设情况结合起来考察, 因为每个人都与其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输出型的指标体系能够测量居民最真实的生活境况, 从这套指标在山东省章丘市的运用来看, 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可以作为考察县域居民生活质量的工具。调查结果显示:章丘市居民在旅游度假、文化娱乐、社会参与这三个领域低于理论均值, 而且在组群差异比较中, 老年人与年轻人分别在住房、运动、出行等领域处于劣势,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 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积极建立环城市旅游度假带, 大力发展商务旅游。

随着假日旅游经济的启动, 在经历了几年的“黄金周”集中大旅游之后, 中国居民外出旅游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 即长线旅游在减少, 短线旅游和城市周边旅游在增加, 城乡交错带就成为旅游项目的首选地, 章丘市地处齐鲁腹地, 南依泰山, 北临黄河, 紧邻省会济南, 地理位置优越,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因此应以其现有的旅游资源为依托逐渐形成以济南、淄博为中心的环城市旅游度假带。同时, 应该紧紧抓住济南东扩的发展机遇, 以济南经济为依托大力发展商务休闲旅游。

大力发展商务休闲旅游产业, 主要有以下几点好处:第一, 能够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功能、加速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第二, 为本市居民提供了众多就业岗位, 造就了众多商机, 增加居民的收入;第三, 为居民旅游度假、休闲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便利的条件, 极大地满足了居民日益增长的新需求、新消费, 提升了市民的经济生活品质、文化生活品质、社会生活品质和环境生活品质。

2.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娱乐设施建设, 巩固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娱乐设施建设, 探索社区文化娱乐休闲场所运营、维护的新形式, 丰富市民文化娱乐生活;举办丰富多彩的大众文化娱乐活动, 营造城市文化氛围;积极引导并推广群众性广场文娱活动, 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对休闲娱乐不同的需求。

加大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工程, 章丘市历史文化遗产丰富, 应该尽快完成对全市历史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对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发, 培养滋养文化娱乐繁荣发展的深厚土壤。同时整合文化资源, 发挥综合效应, 彰显文化特色, 同时也能为中老年人积极参与文化生活, 展现文化特长提供必要的平台。

3.鼓励发展民间组织, 提高居民社会参与度。

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 从被动接受管理, 到主动参与管理, 不仅赋予人民权利, 也给予相应的责任。发展民间组织, 一方面可以使各个社会群体的利益能够自由表达并得以展现;另一方面, 将大大增加民众对社会的信任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也可以提高民众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以及社会参与的水平, 从而出现广泛参与的局面, 使每个群体的利益都能得到表达和重视。如山东泰安通过建立“平安协会”, 化解社会矛盾。自2010年以来, 该协会化解各类社会矛盾7600多起, 有效预防群体性事件苗头32起。

4.保障老年人生活便利, 丰富老年人休闲生活。

调查结果显示:在出行领域, 55岁以上的人群显著低于55岁以下的人群, 而且文化娱乐活动也少于25岁以下人群, 所以应当利用现有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 为老年人提供日常出行、游览公园、文体娱乐等方面提供优先便利, 如为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办理各种优惠卡, 持卡老人可免费乘坐市区内所有公交车, 免费游览市区内所有公园、风景名胜等旅游景区等, 免费参观各类博物馆 (院) , 免费进入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公共体育馆等。

5.保障年轻人住房, 提高居民体育锻炼水平, 培养城市运动精神。

调查结果显示:在住房领域, 年龄在35岁以下的人群显著低于35岁以上的人群, 而且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群显著高于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群, 所以年轻人及学历较高人群的住房问题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 我们建议应当进一步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 加大廉租房建设投入, 扩大廉租房的保障范围, 并且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 合理确定经济适用房保障对象和保障范围, 重点解决大中专毕业生及广大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

从调查结果中还可以了解到, 在运动领域, 35岁以下的人群显著低于55岁以上的人群, 而且在健康领域, 55岁以下的人群显著低于55岁以上的人群, 所以我们建议应当通过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活动, 例如运动会, 鼓励居民尤其是上班族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增强健身意识, 提高居民身体素质, 丰富居民文化体育生活;同时, 在活动中引导广大群众形成团结互助、和睦有序的精神, 增强全市人民的凝聚力, 促进社会和谐。

摘要:本文采用输出型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对在山东省章丘市取样, 对章丘市居民生活质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 输出型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在运用于章丘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时具有良好的测量学特性;章丘市居民生活质量水平在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活质量,输出型指标,测量

参考文献

[1]饶会林《.城市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51.

[2]邓爱民《.对构建我国大城市旅游圈的思考》[J].桂林旅游专科学报, 1998, 9 (3) :22-27.

[3]王云才、郭焕成《.略论大都市郊区游憩地的配置——以北京市为例》[J].旅游学刊, 2000, 15 (2) :54-58.

学习生活评价 篇5

时光如梭,转眼即逝,当毕业在即,回首三年学习生活,历历在目:

三年来,学习上我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摸索适合自己情况的学习方法,积极思维,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强,学习成绩优良。我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勤于钻研,肯思考,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理解能力强,思维敏捷,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学习中摸索出一套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精益求精,学习效率高。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许多困难,不过我相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肯努力,愿付出总会有回报。

在生活方面,我遵纪守法,尊敬师长,热心助人,与同学相处融洽。我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作为生活委员,我尽心尽力的为班级服务,每周将收集好的塑料瓶子卖给回收人员,一点点攒钱,然后捐给学校的“ 1·2爱心基金”,基金会再将钱捐助给生活有困难的同学。尽管我做不了太多,不过“积土成山,积水成河”三年来也以这种方式帮助了几位同学。

同时作为一名团员,我思想进步,遵守社会公德,积极投身实践,关心国家大事。在团组织的领导下,力求更好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作为跨世纪的一代,我们即将告别中学时代的酸甜苦辣,迈入高校去寻找另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在这最后的中学生活里,我将努力完善自我,提高学习成绩,为几年来的中学生活划上完美的句号,也以此为人生篇章中光辉的一页。

个性发展与特长

1.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周独自为班级整理瓶子、买瓶子。夏天的时候喝矿泉水的人多,瓶子每周能攒200个。瓶子很便宜,几百个只值十几元,充分使我认识到了生活的不易,父母的辛劳。作为生活委员,这是我的职责,增强了我的责任感,培养了我不怕吃苦的个性。

2.我在课余时间喜欢绘画,在学校组织的“无烟校园”宣传画比赛中曾获二等奖。绘画与其说是我的特长,不如说是我洗涤心灵的手段。在用笔描绘的过程中,我的心灵逐渐沉静下来,时间仿佛凝固,唯有画笔和我共在,体会着生活中的乐趣,感悟属于我的人生。

关注作文评价,提升评价质量 篇6

1.评价规范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的作文评价不能只是单纯地给出一个分数或者等第,作文的评价应该包括分数、旁批、结尾评语。因为作为学生的学习成果,作文和理科作业不同,不是简单地一个数值或运算结果,一篇六到八百字的文章,只给一个分数,学生无法从这样一个分数中了解自己在作文上的具体问题,文字评价是重要的评分细则的解说,缺一不可。评价的规范还包括使用标准的修改符号,清晰明了地表达赞赏或者修改意见,不要在学生的作业本上肆意涂画。有的学生或许在句子的通顺连贯上出现很多问题,影响文章的整体阅读,如果教师在学生的作文本上大修大改,那么不仅会导致学生根本看不清楚内容,无法理解教师的意图,更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作文会反映学生对人对事的看法,因为个体的差异性,自然会导致理解的偏差,学生在作文中流露出的价值观必定会有不足,教师在遇到这一类情况时,应当通过文字评价做好相应的点拨引导。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忽略主次,太过纠缠于价值观的完善纠正,穷追猛打,评价的主体还是针对学生的作文本身发表评价。

2.因人而异

我们一直提倡“因材施教”,强调针对个体给予最合适的教育引导,这样的教育是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成长,给予学生最个性化的教育指导,教育的有效性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作文是最能体现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师自然应当对学生的作文提出个性化的评价。比如优秀的学生在材料选择、行文流畅等方面都已能熟稔驾驭,就可以在立意如何升华,展现个人语言风格的角度予以细化指导;中等水平的学生,有的在材料的选择上趋于平庸,那么教师要注意通过评语鼓励引导学生关注材料的累积和甄选,还有的缺乏对文章结构的准确定位,那么教师可以在评语中指出学生作文结构上的漏洞,以及由此带来的危害,从而帮助学生弥补不足,提高作文的行文的布局能力;作文水平较弱的学生,整体作文水平不高,在材料和中心、结构和语言上都有缺憾。因此,教师对这类学生的评语往往很容易走向类型化,“全盘皆输”的评价不利于发现学生真正的薄弱环节,更不利于提高学生有成长空间的潜力,这样草率评价的结果只有让这种类型的学生看不到自己进步的希望,对于作文越发不感兴趣。作文的评价要做到真正关注每一个个体,围绕每一个学生的问题,量体裁衣,给出最恰当合适的评价,就如同中医治疗,一人一方,药方剂量随病情变化而有侧重。只有做到这样细致,一个班级的作文水平才能真正有效提高。

3.因时而异

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变化较大,对于教学而言,这些变化中,最需要密切关注的是学生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变化。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人际交往经验不同,使得学生对事物的理解水平、对事件判断、情感的体会存在个体差异,更存在年龄差异。这种差异往往会在作文的立意上体现出来,虽然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会教授学生立意提升的技巧,但归根结底,立意的提升还是离不开人本身的认识水平,它的提高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教师与学生相比,有认识水平上的优势,那么教师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时应该了解立意差距的客观性,肯定与学生心理年龄相符合的认识,不必着急拔高认知水平。评价做到随着学生认知能力的增长而改变,对于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而言,是有益的。

另外,在不同的年级时段,对于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要求也不一样,初中低年级段重在培养学生完整流畅、有中心的叙事能力,到高年级段则更注重学生议论能力的提高,根据每一阶段教学的重心,评语应有相应的侧重,做到有的放矢,根据不同时段的学情,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指导,这样的原则从宏观角度上有利于引导学生发展作文能力。

4.评价全面

语文学科的作文和其他学科作业相比,教师的批阅时间和书面评价内容要多很多,这是因为作文的评判不是简单地看答案的对错,面对六到八百字的文章,教师需要从中心的表达、结构的安排、语言的流畅等角度进行分析,才能给出相应的等第。那么,教师在为一位同学的作文作出书面点评时,要想帮助这个学生提高水平,就要从各方面对作文作出评价,才能找出一篇文章的具体优势或症结,让学生对自己的短板和长项有彻底清晰的了解,从而知道如何改进。

全面的作文评价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上,在学生习作的最后,教师给出的总评应当包括材料与中心、结构与思路、语言与表达三个基本方面,肯定进步的方面,指出不足,学生在收获信心的同时,也能切实了解自己在构思表达上要特别努力之处,内容上的全面其实就是在细节处的稳扎稳打。在形式上评价除分数外,评语也必不可少,评语中除了结尾的总评外,旁批也很重要。比如有的学生不能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地表达思想,这个时候,老师在文章的具体部位指出问题,提供修改意见,能让学生一目了然。另外,错别字的纠正应当在文章的具体段落句子旁进行,在语言的具体运用环节,让学生明白规范使用汉字的重要性,才能有效督学生在今后学习中认真对待。

5.注重鼓励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认识,更多地以来自周围的评价,老师在中学生的学业生涯中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老师对学生的积极评价无疑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和潜能。虽然教师在面对学生作文时会发现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不足,但仍然应该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时,还是要注重鼓励,这并非忽视问题,恰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因为写作文的毕竟是人,只有人的积极性得到了保护,他才有接受指导、成长提高的可能。鼓励的原则具体落实到作文的评语表达方式方面,在结构、句式上都是有讲究的。结构上,如果肯定学生做得出色的评语在前,学生看到后,积极性肯定会得到提高,再理性地分析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样学生能更容易接受,如果一开始就罗列种种问题,那么即便教师分析得多么犀利有理,学生的自信多少还是会受到影响。句式上,对问题的指出,有时,教师会不由自主地采用“这里应该……,不应该……”等句式。这种句式的问题在于,简单生硬地提出修改意见,其中透露出的命令口吻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居高临下,自己的作文仿佛一团糟。假如教师采用“如果这样……修改,那么效果会不会更佳?”假如换成……,那么文章也许更出色,你觉得呢?”等假设关系的复句提供修改建议,这样一种商榷的口吻,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于自己创作努力的尊重,是在切身处地地为自己作文的成长提供可行建议,情感距离拉近,积极性得到保护。

生活质量评价 篇7

1 居民生活质量的内涵

对于居民生活质量的内涵, 理论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生活质量是衡量居民生活优劣的尺度, 是从以居民为利益中心的微观层次上测度居民生活满足程度的综合概念, 这一点确是毋庸置疑的。

国外对于生活质量的评价, 多倾向于主观性指标。对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价, 要根据我国的现状来进行, 我国农村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较大,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远不如城市居民。因此, 在此种情况下, 适合采用客观指标来做评价, 这对于了解农村居民生活的不足具有更为直观的效应。

生活质量是个多维的概念, 对其的评价也要从多方面来进行, 但过多的指标会使得评价抓不住重点, 因此我们要遵循代表性和重要性原则, 选取信息量大的指标作为评价指标, 以便使得能用较少的指标涵盖大部分的信息。

2 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生活质量的内涵和农村居民的生活现状, 我们把其分为居民物质消费状况、居住水平、健康水平、受教育水平、社会保险覆盖率、通信水平六个方面。

2.1 居民物质消费状况

居民物质消费状况包括量和质的提升。衡量居民物质消费水平量的提升最概括的指标是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 但是这两个指标相关性较大, 重叠信息较多, 评价时容易产生共线性。而人均收入水平比人均消费水平带有更多的信息量, 涵盖的东西更多, 在此我们选用人均收入水平作为代表。衡量居民物质消费水平质的提升也即是消费层级的提升的指标, 国际上常用的是恩格尔系数。这里我们选用农村人均纯收入和农村恩格尔系数表示。

2.2 居住水平

衡量农村居民居住水平, 常用的是指标是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

2.3 健康水平

衡量居民健康水平的常用指标有居民平均预期寿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于我国对于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的普查, 每10年才进行一次, 没有连续数据, 因此我们选用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来表示。

2.4 受教育水平

该项指标常用的是农村人均受教育年限。根据我国每年的人口抽样数据, 我们采用6岁以上儿童受教育水平。对于受教育年限的综合方法, 我们把文盲半文盲定为0年, 小学定为6年, 初中9年, 高中、中专、技校12年, 大专及以上16年。将每等级的受教育年限乘以该等级的人口比重, 然后加总, 即得到人均受教育年限。

2.5 社会保险覆盖率

社会保险覆盖率是衡量人们福利水平及国家对居民生活保障状况的重要指标, 这里我们选用最贴近居民利益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和养老保险覆盖率表示。

社会保障覆盖率=0.6×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0.4×养老保险覆盖率

2.6 通信水平

通信水平反映了居民对信息的消费程度。当今社会, 信息是不可或缺的, 谁掌握了信息, 谁就掌握了创造财富的主动权。

农村通信水平=0.2×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0.4×每百户家用电脑拥有量+0.4×每百户电话拥有量

3 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状况的实证分析

由于评价居民生活质量的指标较多, 这里我们参考全国小康社会进程指标体系、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 采用主观赋权法确定权重和确定目标值。

对于正指标实现程度计算公式用

其中Xmin为目标值, 对于逆指标, 实现程度计算公式用

其中为Xmax目标值, 根据以上计算方法, 计算的各指标实现程度如下表1所示。

从表中可看出, 生活质量综合实现程度在近几年呈逐渐上升趋势, 生活质量提升明显, 实现程度由2002年的51.03%到2007年的76.51%, 平均每年提升5.09%, 特别是2007年, 比上一年提升了7.182个百分点, 是2002年以来最快的一年。这主要得益于政府在近几年对“三农”的支持。按此发展速度, 到2020年完全可实现预期目标值。

(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的实现程度近年呈上涨态势, 2007年达到了69.01%, 比2002年增长27.75个百分点, 平均每年增长5.55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农村经济的增长带动了居民收入的增长。

(2)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改善缓慢, 20 07年比20 02年提高了6.23个百分点, 平均每年只提升1.25个百分点, 在所有指标中处于倒数第二位。

(3) 农村居民居住水平实现程度最高。人均住房面积2002年以来一直处于90%的实现程度上, 2006、2007年更是达到了目标值, 实现程度100%.

(4) 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实现程度较低, 2007年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处于7各指标中最低水平, 平均每年增长4.95个百分点, 国家对农村的医疗支持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

(5) 居民受教育水平提升最慢, 2007年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实现程度79.81%, 比2002年提升4.39个百分点, 平均每年只提升0.88个百分点。若按照此速度, 到2020年只能达到91.25%, 据目标值还差8.75个百分点, 有待进一步的改善。

(6) 农村居民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实现程度最低, 只在2007年超过了50%, 但整体上提升速度最快, 2007年比2002年提高52.69个百分点, 平均每年提升10.54个百分点, 这主要是由于合作医疗覆盖率提升较快所致。

(7) 农村居民通信水平实现程度提升较快, 2007年比2002年上涨48.91个百分点, 平均每年提升9.78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居民对信息越来越重视, 而且电视、电话、电脑价格也越来越便宜, 居民购买量提升很快, 这使得居民信息化程度提高较快。

综上所述, 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在近几年实现了蓬勃发展, 为今后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基础, 但也存在许多的问题, 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居民恩格尔系数、受教育年限增长最慢, 改善缓慢;农村居民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实现程度最低, 且尚不完善, 尤其是农村的养老保险还很不健全;农村居民医疗水平实现程度较低, 医疗关乎居民的生命安全, 急需国家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课题组.2007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检测报告[J].统计研究, 2009, (1) :5~11.

[2]张润清, 谢艳辉.中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级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论坛, 2004, (4) :116~119.

生活质量评价 篇8

中共十二五规划的一大亮点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其主要的信号包括首次确定公共服务的基本范围;在规划的24个纲要指标中有9个是关于民生的指标等。这些举措的目的, 是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出台, “生活质量”、“居民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等已经成为坊间热议的时代词汇。全国各地纷纷出台各类措施或政策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满意度。本文意图构建测度嘉兴居民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计量分析, 找出影响嘉兴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二、居民生活质量内涵与研究方法

“生活质量”概念最早是美国的经济学家加尔布雷在1958年提出的。所谓生活质量, 就是用来反映居民生活需要满足程度的一个概念。它既反映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 又反映社会和心理特征, 是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具体包括:经济条件、物质生活、生活环境、精神生活和居民素质, 它的内容决定了它具有综合性, 各方面相互制约。例如居民收入很高, 但环境污染大、社会秩序恶化, 则不能说生活质量好;同样, 若环境与社会秩序都很好, 但收入水平不高, 生活质量也不会很高。

人们对于居民生活质量的研究很难全然一致。有些人侧重于研究生活质量的主观方面, 比如幸福感, 满意度之类的研究;而有的侧重于客观方面, 运用一定的指标体系来评价一个地区的生活条件综合水平。通常资本主义国家在研究生活质量的时候主要采用了后一种处理方法。本文也是借鉴了这一思路。由于生活质量反映了居民生活多方面的内容, 所以需要选取的指标也较多, 并且指标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相关性。具有这类统计特点的样本适合于采用SPSS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本文就是运用了这一方法, 对影响生活质量的多项指标进行因子提取、命名、计算因子得分与排序, 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

三、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就如同生活质量的概念一样, 在实证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选择上, 口径也通常不一致。本文主要是侧重于从经济条件的角度考察嘉兴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 经过多轮剔除与筛选, 我们最后选取了: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每万人拥有病床位数、人均居住面积、人居用电量、人均用水量、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以及人均拥有道路等共10各指标来构建嘉兴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评价体系。根据嘉兴市统计年鉴1998年~2007年的相关数据, 其原始样本数据如下表所示:

四、嘉兴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因子分析

把上述样本原始数据导入到SPSS16.0数据库中,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步骤是:首先对涉及到不同维度的所有统计指标做标准化处理;其次对指标间交互相关的数据实施一系列数学运算, 找出其中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水平起决定作用的若干基本因子, 得出一个能相对清晰揭示各指标内部关系的因子载荷矩阵, 确定具体的因子模型, 达到降维化简之目的;最后对摘取出来的因子作进一步分析, 计算因子得分, 并合成一个综合评价值, 以综合评价特定区域内某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 必须检验所选择的指标及样本数据是否能够进行因子分析。判别方法是相关系数矩阵检验以及巴特利球形检验。相关系数矩阵的输出结果显示, 大部分的相关系数都较高 (大于0.3, 单边检验值小于0.05) , 各变量呈较高的线性关系, 这说明选取的指标能够从中提取公共因子, 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巴特利球形检验的输出结果巴特利球形检验统计量为180.182, 相应的概率Sig为0.000, 因此可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差异。同时, KMO值为0.509, 较好地通过了KMO度量标准, 即原有变量适合作因子分析。

其次, 进行因子提取与命名。因子提取依据的是总体变量解释矩阵的输出结果可知, 因子旋转后累计方差比没有改变, 但重新分配了各个因子解释原有变量的方差, 改变了各个因子的方差贡献, 使得因子更易于解释。

我们根据因子负荷矩阵, 提取并命名了影响嘉兴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三大因子, 分别是生存环境F1、公共服务水平F2及收入水平F3。根据表2中的各项因子权重, 我们能够算出1998年~2007年三大因子得分与综合得分, 并进行各年份的位次排名, 其结果此处略。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总体来讲嘉兴居民生活质量是逐步提升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 从三大指标的权重来看, 以住房和能源占有率等为标志的生存环境对嘉兴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力最大, 公共服务水平次之, 收入水平的影响力最小。这是因为, 从生存环境来看, 政府近年来大量财政投入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城市绿化等方面, 人们的居住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嘉兴正在成为宜居城市, 人们感受到满足程度在提升。从公共服务方面来看, 嘉兴是省内较早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地区之一, 公共服务质量的逐渐提高与范围的逐渐扩大, 使得嘉兴居民生活的城乡差距有所缩小, 生活质量整体上有了显著提升。收入水平对于嘉兴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相对滞后, 除了由于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的相对稳定之外, 更主要体现了物价指数持续增高, 进而可支配收入增幅并不显著, 所以名义收入的上升并未能很好地拉动生活质量的提升。

第二, 在综合名次上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拐点———2007年, 此年度不但没有延续前几年的居民生活质量位次上升的势头, 反而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倒退, 这主要是受到来自环境因素恶化的影响。结合嘉兴经济多年粗放增长的实际情况, 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瓶颈约束, 另一方面给环境造成的长期累积的负面效应, 污染等问题既阻碍了可持续发展, 又大大降低了居民生活质量, 这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深思的问题。

五、结论与建议

1. 加大环境整治的力度,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对于城镇居住的环境整治要从源头抓起, 要通盘考虑、上下联动、综合治理, 加强依法行政, 强化监督管理, 建立环境污染整治监督机制。认真实施污染有奖举报制度, 积极组织开展群众举报,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监督作用。各地要定期组织污染整治专项检查, 对检查情况要及时通报, 对严重环境违法行为要予以曝光, 并根据《浙江省环境违法行为责任追究办法 (试行) 》的有关规定, 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等。

2.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拥有良好的或者社会所认为的最基本的居住条件, 会严重影响到居民的道德水准、社会行为规范乃至对当地社区社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而个人的社会行为规范水平和对当地社区社会的认同感归属感, 对周围社区, 对当地社会, 都有着直接的外部性作用住房, 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 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住房极端困难者由于缺乏安定适宜的居住环境, 身心健康受到较大困扰, 很容易带来社会不稳定因素保障性住房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亮点, 也是调控房价的重要的手段保障性住房是面向城市的中低收入者, 解决他们买房贵住房难的问题, 这是最大的安居工程, 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3. 继续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问题还得依赖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只有基层政府, 特别是乡镇一级政府财政充实了,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从另一个角度来讲, 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 农民收入增加了, 一些可能的公共资源如医疗等才能变成可利用的公共服务。

4. 控制物价上涨幅度,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随着嘉兴经济的发展, 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逐渐丰富。但2003年以来, 市场物价水平呈现较强的上升趋势, 对城市中的中低收入群体影响很大, 中低收入群体用于购买肉、蛋、奶、鲜菜 (鲜果) 等主要副食品的数量较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支出却有所增多。物价的上涨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物质生活质量, 消费支出增加科学发展观要求, 物价的上涨幅度必须小于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纯收入的增长幅度, 这样才可能实现居民生活质量的真正改善, 而不只是收入名义上的增长, 因此, 政府必须适度控制物价的上涨, 以改善城镇居民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邢文雅, 郑惠群.海南省9市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估研究[J].重庆科学学院学报, 2008 (3) [1]邢文雅, 郑惠群.海南省9市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估研究[J].重庆科学学院学报, 2008 (3)

[2]彭念一, 李丽.我国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与综合评价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 2003 (9) [2]彭念一, 李丽.我国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与综合评价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 2003 (9)

[3]嘉兴市统计年鉴.1996-2008年[3]嘉兴市统计年鉴.1996-2008年

[4]陈义平.关于生活质量评估的再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 1999 (1) [4]陈义平.关于生活质量评估的再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 1999 (1)

[5]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5]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生活质量评价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l1月至2011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肿瘤放疗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 经临床、影像学、病理检验确诊, 年龄34~73岁, 平均 (56.78±14.67) 岁。将1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0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职业、病情、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收入、学历等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和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下列护理干预:

1.2.1 心理治疗性干预

(1) 向患者介绍基本放疗知识, 说明放射线是一种看不见无感觉且能消灭或控制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目的的物质, 其作用比较慢, 需治疗一段时间, 才会感到病情有所好转, 在放疗过程中, 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或全身反应, 只要积极配合, 按照医护人员的指导去做, 就会避免或减轻这些反应的发生, 顺利通过放疗, 取得最佳疗效[2]。 (2) 通过图片或资料, 向患者讲解防治肿瘤的相关知识, 提高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和自我护理与康复的能力;将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放疗的副作用及其防治内容以讲座的形势融入到心理治疗中。 (3) 鼓励患者表达消极情绪, 引导他们发泄消极情绪, 主动与患者交谈, 让其把自己的烦恼和苦闷诉说出来, 积极协调解决患者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认真观察患者的情绪, 及时发现其沮丧、忧郁、反抗治疗的心理, 了解心理阻抗原因防止发生意外。 (4) 教患者学会放松技巧[3], 分散注意力, 如看报纸、散步、打太极拳、听音乐等, 在治疗间歇期和康复期参加各种文体活动, 转移内心压力, 解脱抑郁情绪;也可采用意象演示, 用幻想愉快的情景来解除负性情绪的束缚调整心理压力, 保持情绪稳定。 (5) 用呼吸法缓解压力, 可缓和紧张, 缓解恶心、呕吐等反应[4]。

1.2.2 社会支持干预

(1) 医护人员的支持干预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较多, 也容易取得信任, 除做好基础护理外, 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努力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温馨的环境, 积极建议为患者提供均衡的膳食。 (2) 观察患者放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协助患者寻求避免和减轻不良反应的方法。 (3) 向患者提供可能获得支持途径的信息, 指导他们积极寻求社会支持与理解, 主动参与护理活动,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自护[5]。 (4) 根据不同患者的性格特点提供不同的社会支持量。对于性格外向喜欢交往的患者, 所需社会支持量较大, 而性格内向, 喜欢静坐独处的患者, 所需社会支持量较少, 因此医护人员要协同家属控制探视人员的多少, 以免使患者产生不必要的刺激。 (5) 充分调动有效的社会支持来源, 尽可能让患者获得家属、朋友、同事的精神上、情感上、生活上的大力支持和援助, 鼓励他们交流, 充分发挥社会支持在肿瘤放疗患者护理中的作用。

1.3

生活质量评价[6], 包括患者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5个方面, 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应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评价5个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实施护理干预以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 平均 (10.34±2.78) 月, 观察组身体功能 (1.51±0.31) 、角色功能 (1.45±0.42) 、情绪功能 (1.39±0.28) 、社会功能 (1.39±0.36) 、总体生活质量 (5.66±1.19) 均高与对照组的 (1.32±0.29) 、 (1.23±0.37) 、 (1.28±0.32) 、 (1.24±0.25) 、 (4.96±1.08) (P<0.05) , 见表1。

3 讨论

癌症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进20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病死率仅次子心脑血管疾病而居第二位, 许多癌症患者认为身患绝症, 思想顾虑大, 常表现出恐惧、焦虑、怀疑、悲观失望的心理, 由于对放疗缺乏足够的认识, 更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放疗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7], 也会引起免疫功能的破坏。随着放疗剂量增加, 其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 会引起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皮肤反应、骨髓抑制等, 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影响[8]。

以往对肿瘤放疗患者的研究多着重于副作用的防治及护理方面, 评价肿瘤的疗效, 主要采用生存期、生存率、复发率等指标, 而忽视了生活质量少[9],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已由传统的以治病为目的, 转变为以有利于促进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有利于改善人类条件,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作为最终目的[10]。我们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进行相关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评价5个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实施护理干预以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6~18个月, 平均 (10.34±2.78) 个月, 观察组身体功能 (1.51±0.31) 、角色功能 (1.45±0.42) 、情绪功能 (1.39±0.28) 、社会功能 (1.39±0.36) 、总体生活质量 (5.66±1.19) 均高与对照组的 (1.32±0.29) 、 (1.23±0.37) 、 (1.28±0.32) 、 (1.24±0.25) 、 (4.96±1.08) (P<0.05) , 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值得临床应用[11]。

摘要:目的 观察肿瘤放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评价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0年l1月至2011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肿瘤放疗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0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和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治疗性干预及社会支持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评价5个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实施护理干预以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618月, 平均 (10.34±2.78) 月, 观察组身体功能 (1.51±0.31) 、角色功能 (1.45±0.42) 、情绪功能 (1.39±0.28) 、社会功能 (1.39±0.36) 、总体生活质量 (5.66±1.19) 均高与对照组的 (1.32±0.29) 、 (1.23±0.37) 、 (1.28±0.32) 、 (1.24±0.25) 、 (4.96±1.08) (P<0.05) 。结论 护理干预能提高肿瘤放疗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应用。也有利于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生活质量评价 篇10

关键词:优质护理,肺心病,效果

肺心病属于呼吸内科的常见病, 临床多见、多发, 尤其以老年人发病率高。肺心病多为慢性, 主要是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结构和功能异常, 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 肺动脉压力增高, 使右心室肥厚与扩大, 伴或不伴右心功能不全的心脏病[1]。此病多为老年患者, 病程长, 反复发作, 合并症多, 急性期紧急多变, 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家庭和谐, 也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了双重伤害[2]。这也造成了大部分患者表现出诸多不良的情绪, 严重影响疾病的转归, 从而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自2012年6月在我科开展优质护理病房后, 对入住我科的120例肺心病患者由责任护士采用了有针对性的有效护理干预,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肺心病患者120例, 作为本次观察对象, 放置在优质护理病房为试验组, 其中男68例, 女52例;年龄60~86岁, 平均 (71.6±7.6) 岁;病程2~23年, 平均 (7.6±6.2) 年。原发病:慢性阻塞性肺病75例, 支气管哮喘36例, 支气管扩张9例。2010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肺心病患者120例, 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70例, 女50例;年龄62~84岁, 平均 (73.6±5.6) 岁;病程2~20年, 平均 (6.8±5.4) 年。原发病:慢性阻塞性肺病65例, 支气管哮喘47例, 支气管扩张8例。两组性别构成比例、年龄分布、病程、原发病、文化程度、职业类别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放在普通病房, 从入院到出院全程实施内科呼吸疾病常规护理。试验组全部放置优质护理示范病房, 从入院、出院到随访由责任护士全程实施优质护理。患者刚入院由责任组长带责任护士进行评估, 评估项目主要包括患者的病情、意识、基本情况、情绪状态、肢体活动、吞咽功能、语言组织能力、大小便自理程度、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经济情况等, 特别是患者心理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因此患者情绪方面易出现紧张焦虑、依赖心理、多疑敏感、悲观失望和否认情绪。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 我们医护人员应结合临床实践护理工作, 提出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 心理护理是关键:肺心病急性期患者多有悲伤感, 病情反复发作者更为明显, 同时由于呼吸困难而出现烦躁不安, 易发脾气, 有时甚至拒绝治疗。因此, 此类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和专科护理外, 同时要辅以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 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意义。主动热情地接待并介绍病区环境、尽快让患者熟识住院环境, 介绍主管医生和护士, 最重要是把自己和自己的电话号码介绍给患者。例如:我是你的主管护士、姓名, 你住院期间的一切治疗和护理都由我来帮你解决, 你需要什么帮助可以直接找我, 下班后可以给我电话。这样能消除因环境陌生和人的陌生而带来的紧张情绪。责任护士做各项治疗护理时尽可能多与患者交谈, 了解其心理状态, 以优良的态度、娴熟的技术, 赢得患者的信赖。诱导患者保持良好情绪, 避免各种精神刺激, 护理人员对患者态度要热情, 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尽量给予解释, 每日多巡回病房, 建立起护患之间的信任感, 鼓励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 从而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 (2) 认知行为护理:在临床上有的患者怀疑或否认自己患病。尤其是对慢性病或预后不良的疾病, 否认心理更为常见, 而肺心病就属于这种疾病。实际上这正是某些患者应付危害情境的一种自我防卫方式, 是贻误病情的消极思想。这时我们主管责任护士要把握患者的心理, 耐心为患者解释, 讲解有关肺心病知识, 告知负性情绪是肺心病的危险因素, 对治疗及预后均造成不利影响。利用各类宣传资料以及对疾病的健康教育, 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 发挥患者的主动性以争取患者合作, 并引导患者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保证患者安全与顺利康复。 (3) 患者情绪方面易出现紧张焦虑、依赖心理、多疑敏感、悲观失望和否认情绪等负性情绪。为了患者住院期间情绪和心理的稳定尽量把同病种放在一起。人都有同情心、怜悯心和亲和的需要, 他们一旦住在一起, 他们可以在病情上、心理上、情绪上进行沟通, 他们相互关心和鼓励, 关心病友的病情和生活, 乐于向医务人员介绍病友的痛苦症状, 并乐于帮助病友克服困难。在鼓励别人的同时也鼓励了自己, 在关心别人同时也关心了自己, 这样对负性情绪有一定的帮助。 (4) 患者出院时由责任组长或责任护士为患者进行出院宣教。告诉患者和家属这种病要以预防为主, 出院后还要环境和饮食的护理, 注意保暖, 防止受凉、感冒和劳累。适当的运动、劳逸结合, 减轻肺、心的负担, 减少疾病复发, 促进疾病的恢复。请患者或家属把通信地址留下, 告诉他们我们会打电话随访。同时把本科和责任护士的电话留给患者或家属, 并告诉他们有问题随时可电话咨询 (24小时开通) 。

观察指标: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对两组患者情绪进行评估, 这两种是通过自制表形式, 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分为满意10分、基本满意5分、不满意0分;情绪是通过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后主动填表所得结果。生活质量评估是采用QOL-C30量表进行评估, 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和社会功能。以上都由主管责任护理组长或主管责任护士在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通过电话进行。

注:P<0.01。

注:P<0.01。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1.0统计学处理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的比较使用t检验, 以 (±s) 表示,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见表1。

两组情绪情况对比, 见表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见表3。

讨论

心理护理基于从患者内心出发, 促进患者对临床疾病的理解和对各类治疗与护理手段的熟悉, 从而减轻心中的疑虑和担忧[4]。2012年6月-2013年6月入住我科的120例肺心病患者 (试验组) 放置优质护理示范病房, 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程由绝对固定的责任组长或相对固定的责任护士实施优质护理, 出院后1周内由责任护士进行电话随访。使患者得到实惠和满意, 这归功于我院推行了优质护理和我科实施了优质护理示范病房。

2012年1月1日我科实施了优质护理示范病房, 组建了护理小组。在医院护理部的指导下, 病区护士长的直接领导下, 根据病区护士护理操作、专业知识等各种能力分成2个大的责任护理小组。制定护理责任组长负责的岗位职责, 护理责任组长分管1个小组患者, 固定上白班, 即是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制。负责分管所在患者的一切治疗、护理, 以及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彻底改变以往的功能制护理模式排班制, 推行APN排班, 以减少护士交班次数, 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的护理服务, 以真正满足患者需要。每个组的人员相对固定, 每个护士平均分管6~8个患者, 责任护理组长每天带领本组护士完成本组分管患者所有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等工作, 这种工作模式充分发挥护士潜能, 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使患者得到了全程不间断的优质护理。不仅可提高护士的整体业务素质, 而且能达到护士、患者、医院三方受益的最终目标[5,6,7,8,9]。

肺心病住院患者患有老年慢性疾病, 易有焦虑、情绪不稳定等心理问题。因为疾病和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患者需求, 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加强临床护理工作, 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举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切实加强了基础护理, 提高护理质量, 提供更安全、更优质、更满意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23-24.

[2]沈祺静.心理护理干预对肺心病患者抑郁的影响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 2010, 19 (7) :615-616.

[3]田雯.浅谈肺源性心脏病的心理护理干预[J].中国中医药资讯, 2010, 2 (13) :8-10.

[4]王清, 王淑云.肺心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 2010, 29 (6) :148-150.

[5]殷慧香, 董瑞馨.护理组长负责制在心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 (18) :109-110.

[6]龚惠, 李新利.护理责任组长在ICU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0, 23 (8) :1037-1038.

[7]曾伟娴, 江桂素, 郑秀先.小组责任制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 (9) :78-80.

[8]金婕.责任组长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 14 (14) :20-21.

立足生活提高能力优化评价 篇11

习作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走好自己的“路”。既然要走好,就必须创新习作教学,要求老师在习作指导和评价时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想法,优化教学与评价方式,让学生有足够的表现空间,发展自己的个性,在“乐写”的基础上“会写”。

一、立足生活,丰富习作本源

叶圣陶先生指出:“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表现到语言、文字上去。”生活充实才能表达出、抒发出真实而深厚的情感来,这就是叶老所倡导的以生活为本源的写作理念。由于生活经验的贫乏,多数学生对身边的风花雪月、花鸟鱼虫、人间冷暖等都无动于衷,思想冷漠,生活中的真善美对于学生来说只是过眼云烟而缺少发现。生活的情感荒芜,人生感悟的苍白,如何让学生有怦然心动、欲诉诸笔端而后快的激情呢?勉强完成习作,“千人一面”“无病呻吟”的现象比比皆是。

为此,我从培养学生留心周边生活的自觉意识和仔细观察的习惯入手,以日记、随笔等自由度较高的习作形式为突破口,让习作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既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又促进习作能力的提高。例如年初各地发生了一些校园暴力事件后,我校也加强了安全保卫措施。学生每天进出校园都深有体会,议论纷纷。我及时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深入观察每天上学、放学校门口的情境,留心家长们的反应和自己的感受,并鼓励他们积极发现仍然存在急需整改的问题。由于有了强烈的情境刺激,学生带着责任去观察、发现,习作成了他们强烈的需要,于是他们纷纷在日记中写出来所见、所闻、所感,有的同学还提出了实实在在的建议。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保安叔叔真辛苦!他们除了要时刻警惕保护我们,还细心地纠正我们不文明、不规范的行为;老师们更辛苦!一上完课,马上带我们排好队走出校门,目送我们一个个在家长的陪同下安全地离开后还要回到办公室批改作业……”学生面对实实在在的社会生活,有了直接的亲历和感受以及深刻的体验,对生活就有了独到的发现,便能信手拈来,写出原汁原味的好文章来。

二、读写结合,提高习作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和习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读写结合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经验。每一篇文章的读都为学生的表达提供了一点经验与方法,每读一篇都学一点,吸收一点,积累一点,读得多了,也就融会贯通了。有了丰富的阅读积淀,学生就容易灵活地运用平时阅读中所学到的丰富知识和表达技能进行习作训练。教材中的许多文章的立意独具匠心,例如《落花生》《搭石》《白杨》等文章,借物喻人,语言通俗易懂,但却能把深刻的道理讲得清楚明白。教学时我有机地引导学生模仿课文作者确定主题和变现中心的方法,提高学生习作立意的能力。许多课文条理清楚,结构严密,易读易理解,这就是提高学生构段能力的好范本。例如《搭石》一文,围绕着“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句话,通过三个场景的具体描述,一步步把“作者眼里的搭石为什么是一道风景”这一问题陈述清楚,而且让读者感受搭石以及像搭石这样的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美。课文在写法上做到了抓住特征,条理清楚、情景交融,教学中我在对学生进行说、写的模仿训练,一课一得,学生构思成文就会水到渠成。

三、优化评价,激发习作热情

学生平时习作,绞尽脑汁,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认可;然而等作文本发下来,他们看到的却是“累累伤痕”——教师极度认真地批改,有眉批、总批,但评语多数是“材料不新”“书写不工整”“语言平淡”等一些令人扫兴的套话。有些学生甚至害怕翻开自己的作文本,对习作提不起丝毫精神来,这又怎能让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呢?老师们如果能不从培养作家的角度出发,努力从学生习作中发现优点,加以肯定和鼓励,学生的习作积极性才可能提高。假如你面对一位习作信心不足而且书写不工整的学生,你可以这样写:“你的习作有自己的想法,我真为你高兴!”假如你看到了一篇抄袭来的习作,也无须大动肝火,一味地去批评指责,而是认认真真地写下评语:“你有好眼力,就知道这篇文章符合本次习作要求。谢谢你给大家推荐了一篇这么好的文章。如果你深入学习这篇文章的表达方法,试着模仿写一篇,肯定也是不错的作文。老师相信你,努力!”无心插柳柳成荫,更别说有心的鼓励!单凭几句鼓励性的话语,肯定不能造就出一个作家,但却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表达的积极性。另外,习作评价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纵向比较,积极发现他们每一次习作的“些许”进步,把习作中的某一处或几处“闪光点”(比如字迹、行款、佳句或情感表达等)进行展示,让学生直接获取进步评价信息,这更能促其收获成功体验,激起习作的热情。学生有了自信,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立足生活,为学生习作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切实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问题;读写结合,让学生有了自由徜徉于习作天地的翅膀,让表达不再难;优化评价,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习作环境,快乐习作才不会成为一个空洞的口号。做好这三点,学生就有了广阔的表现空间去发展自己的习作个性, “乐写”“会写”目标就不再遥远。

生活质量评价 篇12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城镇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极大丰富。2010年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46元,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118元, 其中, 食品支出4206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1%。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总建筑面积32.1平方米。2005年和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0745和19946元, 增长速度为46.13%, 年均增长率为13.2%。其中, 2007年, 增长速度最快, 为17%, 2007年以后增长速度下降, 直到2010年又达到了12%的增长速度。城镇居民家庭拥有的现代化耐用消费品不断增多, 家用汽车、空调、电脑、移动电话等每百户拥有量不断增加。

一定程度的生活水平虽然不是改善生活质量的充分条件, 但作为保持较高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 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首要因素。山东省当前居民生活仍存在许多问题, 如消费结构不合理、物价上涨、各阶层生活水平差距较大、住房拥挤、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失业增加、环境恶化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 对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合理评价对提高山东省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居民生活质量研究方法

本文设计的居民客观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含有多个指标, 并且指标间可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使得分析的复杂性增强。因子分析法能够用几个因子反映原来较多的变量, 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因此,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 进行数据分析。

因子分析方法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Karl Pearson和Charles Spearmen等人关于智力测验的统计分析, 它的核心是用较少的相互独立的因子反映原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 通过原有的众多、相关性的指标进行线性组合提取因子。因子分析的具体步骤:设置指标和选取样本数据, 进行KMO和Bartlett的检验, 利用SPSS获取相关系数矩阵, 提取因子和命名因子, 计算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并进行评价。

三、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生活质量评价的研究和参照已有的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根据山东省实际情况, 选择了人均可支配收入 (V1) 、人均消费支出 (V2) 、每10万人拥有的医生数 (V3) 、每10万人拥有的病床数 (V4) 、每100万人拥有的移动电话数 (V5) 、人均住房面积 (V6) 、每10万人高等教育在校人数 (V7) 、人均拥有的道路面积 (V8) 、每万人拥有的公共交通数 (V9) 和人均绿地面积 (V10) 能确切反映居民客观生活质量的10个指标来构建居民客观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 样本数据

本文选取1998年至2009年12年的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数据, 构成样本数据:

(二) 显著性检验

在样本数据标准化之后, 进行显著性检验。由表2可知, 巴特利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233.457, 相应的概率P接近0。如果显著水平a为0.05, 由于概率P小于显著水平a, 应拒绝0假设, 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矩阵有显著差异。同时, KMO值为0.822, 说明原始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具有因子分析的必要性, 所选用的数据适合因子分析。

(三) 相关系数矩阵

本文通过SPSS17.0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标准化数据处理, 得到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从表中可以看出, 大部分的相关系数都较高 (如果相关系数矩阵中的大部分相关系数值均小于0.3, 不适合因子分析) , 各变量呈较强的线性相关, 能够从中提取公共因子, 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同时, 也为下一步分析打下基础。

四、山东省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评价

(一) 提取因子及其命名

因子分析是以最少的信息丢失为前提, 将众多的原有变量综合成较少的几个综合指标, 名为提取因子, 本文提取因子的方法为主成分。通过SPSS17.0, 将多个线性相关的变量组合成独立的、少数的几个能反映总体信息的综合因子, 进行进一步分析。表5是因子分析的初始解, 显示了所有变量的共同度。它表明, 对原有10个变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所有特征根, 那么原有变量的所有放出都可以被解释, 第二列是在制定提取条件提取特征根时的共同度。可以看到, 所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 (大于76%) 可被因子解释, 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少。因此本次因子提取的总体效果较理想。表6 (第八列至第十列) 描述了最终因子解的情况。可见, 因子旋转后, 累计方差比没有改变, 也就是没有影响原有变量的共同度, 但却重新分配了各个因子解释原有变量的方差, 改变了各因子的方差贡献, 使得因子更容易解释。因此, 本文提取了包含93.6%以上信息的前2个综合因子F1和F2。

在初始因子载荷矩阵中, 可以看到10个变量在第1个因子上的载荷都很高, 意味着它们与第1个因子的相关程度高, 第1个因子很重要;第2个因子与原有变量的相关性均很小, 对原有变量的解释作用不显著。本文采用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实施正交旋转以使因子具有命名解释性。由表5可知, 每百万拥有的移动电话数、人均住房面积、人均拥有的道路面积、每万人拥有的公共交通数、人均绿地面积在第一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 第一因子主要解释了这几个变量, 可命名为环境质量因子;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每十万人拥有的医生数、每十万人拥有的病床数、每十万人高等教育在校数在第二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 第二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几个变量, 可命名为基本生活因子。由图表旋转成分图直观地看出, 人均拥有的道路面积、每十万人拥有的医生数比较靠近两个因子坐标轴, 表明如果分别用环境质量因子刻画人均拥有的道路面积, 用基本生活因子刻画每十万拥有的医生数, 消息丢失较少, 效果较好。

(二) 因子得分表达式及得分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写出因子F1和F2得分函数, 表达式为:

在计算因子得分的基础上, 根据其方差贡献率与两个因子累计贡献率之比对得分进行加权汇总, 从而得到山东省每一年度的居民生活质量得分公式:

通过计算提出各年度总因子的得分排序 (见表8)

Á从表8可以看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山东省居民的总体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总因子得分由1998年到2009年逐渐提高。在2003年以前, 因子得分为负数, 说明山东省居民生活质量水平总体比较低, 2003年以后逐渐好转。从环境质量因子F1的排序可以看出:1998年到2005年, 每百万拥有的移动电话数、人均住房面积、人均拥有的道路面积、每万人拥有的公共交通数、人均绿地面积等体现的环境质量因子在居民生活质量中起很重要的作用, 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是, 2006年至2009年, 环境质量因子得分偏低, 主要是由于务工潮的来临, 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 占用了城市居民公交、住房、道路等基础设施, 严重影响了城镇居民生活质量, 因此, 2006年以来城市的拥挤、环境的恶化逐渐成为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基本生活因子F2的排序, 说明近几年来, 居民的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持不断增加, 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结论和建议

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影响山东省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了综合评价, 得出城镇居民的总体生活质量是不断提高的, 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结论认为:要提高居民综合生活质量水平, 还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 控制物价上涨幅度,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逐渐丰富。但2010年以来, 市场物价水平呈现较强的上升趋势, 对城市中的中低收入群体影响很大, 中低收入群体用于购买肉、蛋、奶、鲜菜 (鲜果) 等主要副食品的数量较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支出却有所增多。物价的上涨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物质生活质量, 消费支出增加。科学发展观要求, 物价的上涨幅度必须小于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纯收入的增长幅度, 这样才可能实现居民生活质量的真正改善, 而不只是收入名义上的增长。但是, 现实生活中只涨工资不涨物价是不可能实现的, 物价上涨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 国家、政府必须适度控制物价的上涨, 改善城镇居民生活质量。

(二) 增加对文化设施的投入, 进行城市文化基础建设

政府要把文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纳入城市规划之中。进一步加强对文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工作的领导, 对文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加强政策配套, 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行优惠政策。在文化项目建设上, 政府要在资金投入和有关政策上向文化方面倾斜。包括免费提供建设用地或减收土地租金, 减免建设中的各项税费。建立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文化队伍。利用文化基础设施,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国家要重视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城市中修建大型休闲文化广场和文化活动中心、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商贸步行街公益性文化设施, 单位庭院等。为了广大居民闲暇时读书学习、休闲娱乐、歌舞健身的提供好的去处。

(三) 提高城市安全度

随着务工潮的来临,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向城市。务工人员对城市的交通、安全、住房、城市规划等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些城市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市民的关注。“房价、物价飞涨”、“自然环境恶化”、“社会保障不健全”、“城市规划布局杂乱”、“交通效率低下”、“就业压力大”、“城市安全指数低”和“城市化过快”等严重影响了居民正常的生活, 因此, 政府必须进行合理的指导和规划。

(四)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

拥有良好的或者社会所认为的最基本的居住条件, 会严重影响到居民的道德水准、社会行为规范乃至对当地社区社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而个人的社会行为规范水平和对当地社区社会的认同感、归属感, 对周围社区, 对当地社会, 都有着直接的外部性作用。住房, 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 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住房极端困难者由于缺乏安定适宜的居住环境, 身心健康受到较大困扰, 很容易带来社会不稳定因素。保障性住房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亮点, 也是调控房价的重要的手段。保障性住房是面向城市的中低收入者, 解决他们买房贵、住房难的问题, 这是最大的安居工程, 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邢文雅, 郑惠群.海南省9市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估研究[J].重庆科学学院学报, 2008 (3)

[2].彭念一, 李丽.我国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与综合评价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 2003 (9)

上一篇:GMP车间下一篇:S7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