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

2024-05-08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共9篇)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 篇1

小儿肺炎属于儿童时期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在春冬季节发病率较高, 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 可导致患儿出现肾衰竭、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胃肠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 甚至可造成患儿死亡。近年来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中逐渐推广, 本文对于我院接受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治疗的75例小儿肺炎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75例, 其中男42例, 女33例, 年龄1岁~7岁, 平均 (2.8±0.4) 岁;病程为6个月~2年, 平均为 (14.3±0.2) 个月;经血气分析患者入院时氧分压 (Pa O2) 为 (72.8±4.3) mm Hg, 二氧化碳分压 (Pa CO2) 为 (53.6±3.2) mm Hg。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第七版) 中小儿肺炎诊断标准相符, 均有程度不同的气喘、咳嗽、发热症状, 肺部听诊可闻喘鸣音及湿啰音, 胸部X线片检查可见肺部纹理明显增粗, 存在絮状、斑片状、紊乱阴影。排除标准: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脏器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及急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患。

1.3 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补液、降温、抗生素静脉滴注、常规吸痰、抗病毒和支气管解痉药物等进行基础治疗, 在此基础上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将2 m L生理盐水、1 mg布地奈特混悬液及5 mg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充分混匀, 将混匀药液加至一次性氧气驱动雾化器 (富利凯医疗用品公司制造) 中, 上调氧流量为6~8L/min, 雾化时持续时间为15 min, 连续治疗7 d。

1.4 疗效判定

记录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 分析治疗完成后血气分析结果, 对治疗效果进行判断:显效:经5 d治疗后患者肺部体征、咳嗽及发热等临床症状均消失, 经胸部X线片检查发现肺部原有病变彻底消失;有效:经5 d治疗后患者肺部体征、咳嗽及发热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经胸部X线片检查发现肺部原有病变明显减轻;无效:经5 d治疗患者肺部体征及临床症状未见改善, 经胸部X线片检查发现肺部原有病变未发生改善。治疗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2 结果

经治疗75例患儿显效51例, 有效18例, 无效6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患儿发热消退时间为 (2.6±1.4) d, 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为 (4.6±2.2) d, 咳嗽减轻时间为 (4.9±2.4) d, 住院时间为 (7.5±2.7) d。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为:Pa O2为 (93.6±5.8) mm Hg, Pa CO2为 (35.7±2.7) mm Hg。

3 讨论

小儿肺炎属于呼吸系统疾病, 患儿主要临床症状为气喘、咳嗽及发热等[1], 因为肺部有大量炎性分泌物渗出后可生成大量痰液, 在儿童排痰能力较差的基础上, 患儿容易出现痰液、气道分泌物潴留现象[2,3], 很容易造成肺换气、肺通气功能降低, 同时分泌物的内炎性物质可进入血液内造成毒血症, 导致患儿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4]。因此在对这一疾病进行治疗时, 关键是促使患儿气道中分泌物顺利排出, 促使患儿呼吸功能恢复。

近年来雾化吸入治疗在小儿肺炎治疗中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雾化吸入疗法是在各种装置内将治疗药液细化为细微雾状, 由患者直接吸入, 促使药物在肺部直接发生作用, 对呼吸道予以湿润的同时稀释黏稠痰液, 促使痰液更易于排出[5];同时可促使气管痉挛得到解除, 减轻呼吸道阻力, 最终实现改善患者肺换气通气功能, 促进临床症状减轻的目的。同时雾化吸入操作简单且安全可靠, 故而可对小儿肺炎患者发挥有效治疗作用。雾化吸入疗法主要包括超声雾化吸入疗法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 其中超声雾化所得药物雾化微粒相对较大, 往往无法顺利到达患儿肺泡中, 只可在毛细支气管内发挥作用;且雾化微粒的吸入气体中氧含量较低, 而患儿肺泡弥散功能降低下其体内氧分压会明显下降, 故而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可对患儿正常吸氧及二氧化碳顺利排出造成影响。且雾化气体带来的寒冷刺激可引发气管痉挛,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效果。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是借助于高压纯氧, 在雾化吸入器内通过药液喷射与氧气撞击促使药液形成微小的气雾颗粒, 生成的气雾颗粒可携带药液与氧分子, 吸入人体后在不仅不会导致气体氧浓度降低, 反而可促使气体氧浓度升高, 增加气体交换, 可有效提高肺泡血流氧合效率及氧有效弥散率, 从而对患者低氧血症予以有效改善, 缓解患者支气管痉挛及水肿等, 促使气道恢复畅通, 达到治疗目的。

综上所述,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可有效改善小儿肺炎患者临床症状, 可实现缓解水肿、改善低氧血症、促使气道恢复畅通等治疗目的, 安全性高,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梅.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 (2) :223.

[2]董丹.小儿肺炎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文献系统述评[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 16 (6) :494.

[3]张秀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 20 (6) :917.

[4]孙秀芹.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J].江苏医药, 2013, 39 (14) :1703.

[5]古碧霞.雾化吸入结合机械辅助排痰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伴气喘的疗效[J].江苏医药, 2013, 39 (19) :2318.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 篇2

(一)目的1、使药液吸入呼吸道,达到解痉、祛痰、消除炎症等治疗效果。

2、湿化呼吸道。

(二)操作步骤

核对医嘱,抄写瓶签贴,双人核对,置于治疗台上

衣帽整齐,指甲不长,流动水七步洗手法洗手

核对病人身份(敲门进病房,核对床头卡,反向核对姓名、腕带)↓

评估:携手电筒,1、自我介绍,解释目的,配合方法,注意事项。询问用药史、过敏史。

2、手电筒检查口腔黏膜、鼻腔黏膜完好,鼻中隔无弯曲。

3、检查氧源和性能(完好)。

4、环境清洁,周围无烟火及易燃物

洗手、戴口罩

准备用物:

1、用物 一次性小垫单,小纱布,弯盘,棉签,氧气雾化吸入装置一套(检查)、氧气吸入装置一套(装好湿化瓶,检查)、对照瓶签贴上信息核对检查药物、加药用物(20ml注射器1支、10ml生理盐水1支、地塞米松1支、沙轮、小纱布、碘伏 棉签、垃圾桶、毛巾);

2、正确加入药物于吸入器灌内,连接雾化吸入器。

3、处理操作台及用物

用物置于治疗车上层,规范备车下层用物 ↓

洗手

携带用物至床边,再次核对病人身份

协助病人舒适体位,侧卧或半卧位,颌下铺一次性小垫单

棉签清洁设备带上氧气衔接口,连接氧气吸入装置,连接雾化吸入装置,调节氧流量6-8升/分

将口含嘴放入病人口中或用面罩罩住口鼻,调节松紧

指导病人:

1、用口吸气、用鼻呼气,深呼吸,不自行调节氧流量

2、防止管道

2、扭曲或滑脱

3、如有不适及时按呼叫器通知医护人员。

↓ 治疗毕取出口含嘴或面罩,关氧气开关 ↓

协助病人漱口,纱布擦干面部,与一次性垫单一并放入感染类垃圾筒内 ↓

安置体位,指导病人适当饮水、及时咳出痰液 ↓

洗手(速效法)↓

记录(床尾巡视卡)

↓ 终末处理 ↓

洗手(七步洗手法),正确脱口罩置于感染性医疗废物筒内 ↓

记录(护理记录单)

(三)注意事项:

1、正确使用供氧装置,注意用氧安全,氧气湿化瓶内不加水,以免液体进入雾化器使药液稀释影响疗效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 篇3

【关键词】氧驱动雾化吸入;临床用药;护理;毛细支气管炎;盐酸氨溴索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190-02

氧驱动雾化吸入疗法是用氧气作为气源,把传统的雾化吸入与间隙给氧合理的结合在一起,临床上已被广泛使用。主要适用于:(1)肺、支气管、咽、喉、鼻腔黏膜的急慢性炎症及变态反应性疾病;(2)鼻、咽、喉局部手术后的感染预防;(3)稀释呼吸道内的黏稠分泌物,使之顺利咳出,改善呼吸道的通气功能。现就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用药与护理综述如下。

1 氧驱动雾化吸入原理

氧驱动雾化吸入疗法是应用高速氧气把药物变成细微的气雾,给患者吸入进入气管、支气管和肺泡,起到稀释痰液、利于排痰、消炎、解痉、平喘等作用。由于雾气大小可以自行调节,雾气分子小,易于黏膜吸收,起效快、疗效高,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支气管的病变部位,与口服法相比具有用药量少、见效快、副作用小等优点。同时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患者可以持续得到充足的氧气供给,在雾化吸入治疗同时SaO2 上升,吸入雾气对患者呼吸道刺激性小,患者感觉舒适。其主要作用为:消炎、镇咳、祛痰,对解除支气管痉挛,消除鼻、咽、喉部炎症的充血、水肿状态,抑制分泌物渗出,改善通气和发声功能,均有较好的效果。

2 治疗前准备

2.1 患者及环境的准备 操作前耐心给患者解释治疗目的、作用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情绪,主动配合护士工作,尤其是对小儿、老人及初次进行雾化治疗者。病区保持整洁,室温控制在18 ℃~20 ℃,相对湿度在55%~60%,杜绝在室内放置容易引起过敏的花卉等物品。

2.2 稀释液的选择 以前采用生理盐水作配置液,但发现患者表情痛苦,拒绝吸入,有一种咸、涩的怪味道。改用灭菌蒸馏水配置雾化液,口感好了许多,患者易于接受,提高了效果。

2.3 体位选择 雾化吸入时最好选择坐位,此体位有利于吸入药液沉积到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仰卧位由于潮气量减少,不利于吸入治疗。因此在患者体力许可条件下尽量采取坐位。对意识模糊、呼吸无力者采取侧卧位,并将床头抬高30°,使膈肌下移,胸腔扩大,增加气体交换量,提高治疗效果。

2.4 氧气流量及调节 氧气湿化瓶内不宜加蒸馏水,宜保持干燥。宜先连接雾化器,然后再调节流量。流量以6~8 L/min为宜,流量过小,则雾量小,影响药物的吸入及弥散,流量过大则会导致患者咽部不适。当氧流量超过12 L/min会导致与雾化器连接口爆脱,导致患者惊慌及对氧气雾化吸入产生恐惧

吸入治疗时指导患者正确的吸入方法:嘱患者双唇含住喷雾器上的口含器,深深的吸气后,可停留片刻,呼气时,嘴移开口含器,只在吸气时按住出气口,呼气时松开,尽量缓慢的呼气,尽可能通过鼻腔呼出,保证药物全部的剂量被吸入靶器官。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变化,注意有无呛咳、支气管痉挛等不适反应。

盐酸氨溴索是一种有效的祛痰药物,它可以使黏膜溶解、痰液稀释,恢复纤毛活动空间,增强纤毛的摆动频率和强度,使痰液易于排出,改善呼吸功能,还能刺激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和分泌,维持肺泡稳定。另外还有协同抗生素作用,以增强其抗感染能力,缩短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但祛痰药物使用后,易出现痰量增多,进而可阻塞支气管,加重呼吸困难。因此,雾化吸入后要注意协助患者排痰,观察患者咳嗽、咳痰情况。可使患者坐起,拍其胸背部,拍时保持手背隆起,手掌中空杯状。根据患者耐受程度,由轻到重,由下向上,由外侧向内侧,使胸腔肺部产生振荡作用,促使肺内分泌物松脱,一般拍打3~5 min,以便于排痰。同时给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不宜进油腻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保证饮水量在1 500 ml以上。

3 吸入治疗后护理

通过对40例雾化吸入治疗过程进行分析,认为吸入治疗具有连续性,需各班护士密切协作才能取得好效果,要掌握适时、适度。适时:即在遵照医嘱的基础上根据痰液性状掌握间隔时间,使痰液保持糊状,此判断方法能防止吸入间隔时间过长,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又能防止吸入过量,超过了气管、肺对水分的清除能力导致痰量过多。适度:即在每次治疗时掌握吸入时间的相对性,主要观察患者有何不适,避免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在潮湿及寒冷天气时,患者应避免在完成吸入治疗后立刻外出,以免受凉。雾化器一人一用,避免交叉感染等情况的发生。湿化瓶每天更换消毒。采用随机采样的方法,设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取40例雾化吸入器采样送细菌培养,结果表明用75%酒精消毒雾化器可使各管路消毒作用最好,同时酒精易挥发无味,消毒时间短,而用氯消毒剂消毒时间长有味,做终末消毒好。

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作为一种临床辅助治疗方法,对患者无任何痛苦,起效快,效果肯定、安全、副作用小,方法简单,容易操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护理人员必须在雾化吸入的同时加强正确的作业治疗方法,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取得最好的效果。

4 总结

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下小婴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RSV是本病的主要病原。毛细支气管炎的支持治疗主要包括氧疗和液体疗法,抗病毒药物、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是广泛使用的治疗手段之一。抗病毒治疗以往经验用利巴韦林,但利巴韦林血液系统有副作用,可致红细胞稳定性发生改变,红细胞在血管外消除加快,并可抑制晚期红细胞从骨髓释出,引起贫血。对其治疗还有很多争论,已经不再推荐用于常规治疗,盐酸氨溴索能增加呼吸道粘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粘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粘度;还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盐酸氨溴索常规给药途径是静脉注射,由于静脉注射进入全身循环,局部病灶药物浓度降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可使盐酸氨溴索直接进入下呼吸道的病灶区,大大增加病灶的药物浓度而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结果显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在患儿喘憋、咳嗽、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及心率恢复等情况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且可改善患儿缺氧症状,作用迅速,可缩短病程,无任何毒副作用,操作简单,患儿易于配合,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又宁.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1-40.

[2] 田曼,赵德育,陈荣华.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哮喘.中华儿科杂志,2005,43(6):425-428.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次研究的患儿来自我院2014年~2015年儿科小儿肺炎患者80例, 其中男性患儿45例, 女性患儿35例, 患儿年龄0.5~4岁, 患儿平均年龄为2.3岁, 患病时间为1~3年, 平均患病时间2.3年。患儿入选标准为《实用儿科学》中小儿肺炎诊断标准[2], 患儿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气喘、咳嗽, 肺部听诊可闻明显的湿啰音和喘鸣音, 经肺部胸片透视检查可见肺部纹理明显增粗, 肺部存在斑片状、絮状的紊乱阴影。入选患儿排除标准:先天性心脏病及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患儿, 患有支气管哮喘及急性支气管炎等患儿。将两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患儿40例, 对照组患儿和治疗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等相关信息中无统计学差异有组间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患儿均接受补充体液、退热治疗、静脉给予抗生素、祛痰处理、同时给予抗支气管痉挛药物和抗病毒药物进行常规基础治疗[3]。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 氧气流量调整为7 L/min, 5~10分钟/次, 每天2次。两组患儿的治疗时间为7~10 d, 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1.3疗效判定标准:记录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住院时间[4]。疗效判断标准:在治疗后患儿肺部体征、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均消失, 肺部胸片检查肺部病变消失, 即为显效;在治疗后患儿肺部体征、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肺部胸片检查肺部病变部位明显减轻, 即为有效;患儿在治疗后肺部体征、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更加严重, 经肺部胸片检查肺部病变未发生任何改善。总有效率= (显效病例数+有效病例数) /总病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数据录入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 数量资料采用标准差表示, 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 组间的数据进行t检验, 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 治疗组患儿的显效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 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患儿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 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见表1。

治疗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治疗组患儿的肺部湿啰音、咳嗽、发热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患儿, 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患儿, 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见表2。

3讨论

在小儿常见的四种疾病 (小儿腹泻、小儿肺炎、小儿贫血、佝偻病) 中, 小儿肺炎的发病率最高, 也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小儿疾病, 其多因为细菌、病毒、支原体感染引起的, 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且在秋冬季节较为流行, 临床上多认为该病为免疫损伤导致的病原体侵犯性疾病。肺炎支原体主要的入侵部位为呼吸道黏膜表面, 在呼吸道上皮细胞上紧密附着, 并同时释放蛋白酶、过氧化物、神经毒素等多种物质, 直接导致免疫细胞损害[5]。该病的发病时间多为7~10 d, 且婴幼儿较多, 呈现反复性和多发性。患儿会存在免疫抑制、蓄积、反应等多种免疫应急反应。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喘息、肺部湿啰音、呼吸困难等, 严重时会危险到患儿生命安全。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为采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的联合应用。

临床上应用的雾化吸入可分为两类[6]:一类是超声雾化吸入, 另一类是气体驱动雾化吸入。氧气驱动雾化疗法利用氧气雾化面罩形成高速喷射的气流造成的负压, 将雾化药物撞击成较为细小的颗粒, 在患儿雾化吸入药物的同时氧气也被一起吸入呼吸道中。在应用氧气驱动雾化治疗时要保持良好的姿势, 坐位更加符合人体生理角度, 在重力的作用下雾化后的药物达到肺泡, 从而浸润到整个肺部。如果患者不能自主坐立, 需要陪护帮助采用仰卧位进行雾化治疗, 保证膈肌下移使患者的呼吸变得更深更长, 使雾化药物成功到达整个肺部。

本次结果显示, 两组患儿治疗后, 治疗组患儿的显效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组患儿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治疗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治疗组患儿的肺部湿啰音、咳嗽、发热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患儿;治疗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患儿。

近些年来雾化吸入治疗组间在小儿肺炎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氧气驱动雾化的常用药物有干扰素、病毒唑、抗胆碱能药物、β2受体兴奋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多种药物, 临床需要时还可进行联合用药雾化治疗。雾化吸入的操作较为简单, 小儿肺炎患者可发挥有效疗效, 对呼吸道起到全部湿润的作用, 促进痰液排除, 改善患儿的肺部换气功能, 减轻临床症状。临床上采用氧气驱动雾化疗法治疗小儿肺炎, 临床效果显著, 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的患儿, 氧气驱动雾化疗法的临床效果较好, 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鲜桂, 张立.雾化吸入结合机械辅助排痰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伴气喘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 (16) :569-572.

[2]谭雪蝉.压缩雾化吸入结合叩击排痰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 2012, 25 (5) :397-398.

[3]古壁霞.雾化吸入结合机械辅助排痰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伴气喘的疗效[J].江苏医药, 2013, 39 (9) :2318.

[4]张秀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评价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 20 (6) :917.

[5]赵建忠.6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时间, 2012, 25 (19) :2368-2369.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肺炎患儿100例,男57例,女43例;年龄60d~34个月,平均月龄(16.5±5.6)个月。其中合并先天性喉喘鸣7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10例。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儿均接受吸氧、补液、抗感染和吸痰等基础性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具体方法为:患儿保持坐位或仰卧位,据其年龄和体质量等自身情况,选择相应药物剂量的物化吸入治疗,本次选用地塞米松1mg和肾上腺素0.2mg加入生理盐水10ml进行稀释处理后,实施氧气驱动吸入治疗,每天2次。观察2组临床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指患者临床治疗4~6d后,胸部X线片检查示完全恢复正常,肺部啰音、体温和咳嗽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指患者临床治疗4~6d后,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显著改善,肺部啰音、体温和咳嗽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指患者临床治疗4~6d后,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改善不明显,肺部啰音、体温和咳嗽等临床症状轻微改善;无效:指患者临床治疗后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均未见任何改善。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小儿肺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2岁婴幼儿是该疾病的高发人群,该疾病的主要诱发原因在于平滑肌痉挛和黏膜水肿,及微小呼吸道管腔黏稠分泌物阻塞所导致的肺部梗阻,所以,该疾病临床治疗的关键在于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消除呼吸道梗阻,尽早缓解呼吸道痉挛状态。本文中在常规临床治疗措施基础上,实施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其主要目标在于将药物以氧气驱动的方式吸入呼吸系统深部,从而及时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快速缓解痉挛症状,消除炎性症状,湿化呼吸道,以促进患者顺利排痰。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具有下述显著的优势:(1)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有助于提高周围组织尤其是呼吸肌的供氧量,及时纠正低氧血症症状,改善患者的缺氧症状,从而实现肺动脉压力的降低,及时纠正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状态。同时,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与常规的超声雾化相比,患者的吸氧效果更加理想,不会影响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和自身免疫系统功能,患者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有助于患儿液体输入量和滴速的控制,同时,能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降低家属的工作量,缓解患儿痛苦和恐惧程度[1]。(2)以氧气为药物吸入动力,具有较为理想的抗炎和解痉效果,有助于将药物送入呼吸道深部,从而提高药物治疗效果[2]。(3)地塞米松和肾上腺素的氧气驱动吸入有助于改善患者缺氧状态,及时解除气道梗阻症状,促进分泌物的及时排出,稀释痰液,直接松解痰液栓,避免激素治疗所导致的不良反应症状,有助于患者肺部微循环状态的改善,消除平滑肌痉挛症状,缓解气道反应,其具有较为满意的抗过敏和抗炎效果,同时,药物效果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局部,有助于患儿临床症状的快速改善,保持平滑肌的松弛状态[3]。

本结果证实,与单纯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相比,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具有较高的有效率,通常能够达到96%左右,且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及时改善。

综上所述,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且疗效更佳确切,治疗方法更佳简便,能有效缓解患儿家属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治疗时间,缓解患儿治疗痛苦,因而是小儿肺炎患者首选的临床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雷菊花.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2007,36(11):1060-1061.

[2] 龚峰.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及对血清IL-1β和IL-12影响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8):40-41,46.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8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小儿肺炎患者114例, 男86例, 女28例, 年龄6个月~36个月, 平均18.5个月。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7例, 2组患者性别、年龄、症状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扩血管、利尿、降温、吸氧及抗感染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 给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具体方法是采用简易喷雾器, 将导管一端连接至氧气源, 将普米克令舒、异丙托溴胺和博利康尼雾化液各2 m L注入喷雾器, 将面罩连接至喷雾器, 给予持续雾化吸入。嘱患者缓慢吸气、呼气, 每次持续15 min~20 min, 2次/d, 1周为1个疗程, 直到临床症状缓解。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5 d内呼吸平稳、痰鸣音和干湿啰音消失;有效:治疗5 d~7 d呼吸尚平稳、痰鸣音和干湿啰音明显消失;无效:治疗5 d~7 d症状没有减轻甚至恶化。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57例患者, 显效34例, 占59.6%, 有效7例, 占12.3%, 无效16例, 占28.1%, 总有效率为71.9%;治疗组57例患者, 显效45例, 占78.9%, 有效9例, 占15.8%, 无效3例, 占5.3%, 总有效率为94.7%。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2组临床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对照组临床缓解时间为 (7.1±1.4) d, 住院时间为 (8.3±1.5) d;观察组临床缓解时间为 (5.3±1.5) d, 住院时间为 (7.2±1.7) d。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临床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肺炎是严重威胁小儿身体健康的呼吸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 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及其他致病因素引起的肺部炎症, 一般在上呼吸道感染数天后发病, 并且多见于婴幼儿。临床上将小儿肺炎统称为支气管肺炎, 也叫小叶性肺炎[2]。发病初期症状为发热或者咳嗽, 严重时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心力衰竭或者呼吸衰竭。主要是由于肺部组织发生病理改变, 肺间质和肺泡间出现渗出性炎症引起。在本研究中, 采用氧气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和未进行氧气雾化吸入的患儿相比, 氧气雾化吸入疗法的治疗效果明显增高, 同时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减少, 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受到了临床医务工作者的认可和患者的肯定。

氧气雾化疗法是现代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辅助方法之一, 适用年龄段广。其是利用空气压缩驱动雾化装置将颗粒微小的药物均匀、迅速地送到气道和肺部, 达到有效药物浓度, 药物可以在短时间内起效, 使症状得到快速缓解, 使用小剂量的药物就可以起到全身大剂量用药的临床效果, 在达到治疗目的的同时, 避免了全身用药引起的毒副作用对患儿身体的伤害[3]。另一个优点是, 在吸入雾化药物的同时还吸入了充足的氧气, 可以有效改善呼吸困难症状。总之, 氧气雾化吸入法具有用药量小、费用低、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等特点, 得到临床广泛应用, 在改善患儿生活质量的同时, 也能够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雾化前要详细向患儿及家属讲解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意义和疗效, 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以轻松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雾化前清除口鼻腔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雾化时患儿采用坐位、半坐位或侧卧位, 用37℃左右的雾化液雾化, 减轻由于冷空气进入患儿气管引起支气管痉挛、咳嗽增加等不良反应, 正确掌握吸入间隔时间。雾化吸入器应做到一人一具, 预防交叉感染。

摘要:目的 探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将114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氧气雾化吸入法治疗。分别从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来衡量氧气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9%, 临床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 (7.1±1.4) d和 (8.3±1.5) d;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 临床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 (5.3±1.5) d和 (7.2±1.7) d。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增加, 临床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氧气雾化吸入疗法对治疗小儿肺炎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肺炎,氧气雾化吸入,治疗,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莫继芳.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临床观察[J].医护论坛, 2010, 7 (7) :144-145.

[2]张娟.经氧气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肺炎的应用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9, 17 (2) :123.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46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符合小儿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2]。患儿中男68例, 女78例;年龄3个月~2岁, 平均 (1.2±0.8) 岁;病程6~15d, 平均 (10.0±6.5) d。排除合并心脑肾肝功能不全者, 对治疗药物过敏及无法配合治疗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 对照组72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患儿均给予常规的肺炎对症治疗[3]。观察组患儿配合应用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 用药方法:0.9%氯化钠溶液5ml,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河北爱尔海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0113062, 2ml∶15mg) 7.5mg,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12020516, 1ml∶2mg) 2mg, 以上药物混合均匀后置入氧气雾化罐内, 接通氧气管道, 开始给氧, 氧气流量控制在5~7L/min, 通过氧气驱动将药物转化为气雾, 患儿戴面罩或口吸器吸入治疗6~12min, 药物气雾消失, 停供氧气, 2次/d, 治疗用具需每日清洗消毒[4]。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超声雾化吸入方法治疗, 用药方法:0.9%氯化钠溶液20ml, α-糜蛋白酶5mg, 庆大霉素4万U, 超声雾化给药, 15~25min/次, 2次/d[5]。依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周期为5~10d。

1.3 雾化吸入护理要点

(1) 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 患儿取坐卧位或仰卧位, 时间尽量安排在喂奶前40min, 以降低患儿哭闹、呛咳等导致患儿窒息; (2) 主要检查氧气管道接口的密封性, 密封不严易出现压力不足、雾化不充分, 确保药液清晰, 氧气流量在5~7L/min; (3) 患儿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或黏稠者, 需要吸痰处理后再雾化吸入, 确保药物高效利用; (4) 医护人员的跟踪护理, 随时观察患儿治疗中的面色及呼吸状态变化, 患儿不配合治疗时, 及时与患儿家人沟通, 指导家长配合顺利完成治疗; (5) 雾化器具的清洁与消毒, 使用后的器具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1.5h, 取出用清水冲洗后晾干[1]。

1.4 临床观察指标

随时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变化, 记录咳喘及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3 讨论

小儿肺炎的主要临床特征为肺泡壁、肺内细支气管与支气管黏膜充血、痉挛及炎性水肿等, 临床表现为肺通气与换气功能异常, 患儿缺氧与CO2潴留出现[2]。临床上对于肺炎患儿的治疗, 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 辅助雾化吸入方法治疗[3]。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方法, 原理是依靠高速氧气流动, 将药物以雾状形态通过面罩或口吸器到达患儿呼吸道, 通过患儿自主呼吸起到治疗作用[4]。药物经雾化吸入可以稀释痰液、祛除炎症、缓解支气管痉挛、减小呼吸道黏膜水肿, 恢复呼吸道功能, 调节通气[6]。

雾化吸入优点很多, 雾气大小可调节, 给药量随之得到调节, 雾气分子容易被黏膜吸附, 药物直达患处, 起效迅速, 疗效显著[5]。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是药物变为极小颗粒, 由氧气均匀带入患儿气管、细支气管及支气管黏膜表层, 药量局部浓度迅速达到极值, 充分消炎、祛除痰液, 症状消失时间缩短, 氧气驱动治疗可以增加细胞内血氧饱和度, 缓解肺动脉压力, 缓解通气障碍与供氧不足, 防止酸中毒[2]。通过对气道的湿化作用, 降低呼吸频率, 确保呼吸道黏膜的水分不流失, 便于分泌物外排, 消除肺部炎性体征, 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治疗过程无不适感。该方法具有药物浓度高、使用总量小、雾化柔和的特点, 肺内液体无潴留[4]。由于患儿年龄较小, 治疗过程中易出现不配合现象, 故需要对患儿在雾化吸入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尽量避免由于患儿不配合造成的治疗效果不佳现象出现[3]。

对于治疗过程中护理配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患儿病房的日常消毒及清扫, 尽量减少烟尘刺激, 氧气使用的合理与安全[2]; (2) 治疗前与患儿家属及时沟通, 告知其可能出现的患儿不配合情况, 需要家属如何配合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3]; (3) 治疗过程中注意氧气压力、流量的调节[2]; (4) 治疗后的雾化器具定期消毒, 器具原则上1人1套, 雾化后患儿的吸痰处理, 避免痰液阻塞呼吸道引发窒息[4]; (5) 雾化后, 患儿需要漱口或饮水, 清除口鼻位置药物残留, 避免由于药物残留对患儿口腔黏膜与面部皮肤的损伤[6]。

本院通过对两组患儿采取不同的方法雾化吸入治疗, 观察组患儿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配合护理干预, 症状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 通过对肺炎患儿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过程采取合理的护理配合措施, 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红霞, 晋素琴.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配合[J].中国伤残医学, 2013, 21 (8) :390-391.

[2] 陈美玉, 张婷, 钱小芬.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观察[J].北方药学, 2013, 10 (9) :153.

[3] 曹芳敏, 曾白兰.优质护理服务对于减少小儿肺炎患者并发症的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3, 13 (9) :28-29.

[4] 朱春燕, 王国萍, 付凤.小儿肺炎超声雾化吸入期闻的细节护理体会[J].中国乡村医药, 2013, 20 (13) :78-79.

[5] 雷莫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科学, 2013, 3 (10) :124-125.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 年12 月—2014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168 例, 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按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哮喘诊断标准入组[3]。排除标准: (1) 先天性心脏病、结核感染、支气管异物等疾病。 (2) 合并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3) 2 周内应用过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4 例, 治疗组男52 例, 女32 例;平均年龄 (11.2±2.8) 岁;病情程度:轻度26 例、中度30 例、重度28 例。对照组男54 例, 女30 例;平均年龄 (10.9±2.7) 岁;病情程度:轻度27 例, 中度31 例、重度26 例。2 组患儿在病情、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2 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的吸氧、吸痰、镇静治疗, 同时结合激素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硫酸沙丁醇胺联合布地奈德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具体用药情况依据患儿体重及年龄的不同来制订, 每日2~3 次, 每次间隔1 h~6 h, 连用1 周。

1.3 疗效判断标准有效:雾化吸入72 h内喘息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呼吸平稳、心率不快、听诊肺部哮鸣音消失或明显减少;无效:用药及对症处理72 h后上述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85.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护理要点

3.1 雾化前护理 (1) 雾化室维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 定期开窗,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定期消毒。 (2) 根据患儿的年龄和不同特点进行心理护理, 首先要耐心向家属及患儿介绍雾化吸入的目的、方法、原理及雾化时注意事项, 通过宣教, 使患儿知道雾化吸入是一种最新疗法, 具有效果好、无痛苦、副作用少的优点。解除他们的恐惧心理, 达到患儿配合以提高雾化吸入效果的目的。

3.2 雾化中护理 (1) 体位选择:雾化吸入时患儿最好采取坐位或半卧位, 其可使膈肌下降, 胸腔扩张, 雾化吸入时肺脏充分扩张, 从而增加有效吸气总量, 减轻雾化吸入时的不适。同时雾化前避免喂奶过饱, 以防止呕吐导致窒息。 (2) 雾化中严密观察患儿反应, 如患儿出现憋气、喘息、胸闷、烦躁不安, 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紫绀等症状, 应暂停雾化, 给予吸氧、吸痰等对症处理[3]。

3.3 雾化后护理 (1) 雾化吸入后首先协助患儿漱口, 不能漱口的患儿嘱饮水, 减少口腔和咽喉部黏膜表面的药物残留, 减少因药物残留引发的声音嘶哑和上呼吸道不适等局部副作用的发生率。 (2) 雾化器及连接管要一人一具, 雾化后家长带回自行处理保管, 需要教会家长正确清洗、消毒和保养方法, 防止患儿之间发生交叉感染。

3.4 健康教育小儿哮喘是慢性疾病急性发作, 往往反复发作, 许多家长对本病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不能做到合理用药, 效果差, 进而对吸入疗法没有信心;也有一些家长担心本治疗方法会存在依赖性, 同时顾虑长时间应用激素类药物带来的生长发育及其他副作用。因此, 当患儿病情稍有缓解, 很多家长即自行减药甚至停药, 导致病情出现反复。对此, 我们需要经常向家长讲述雾化疗法的好处与优点, 消除家长的顾虑, 主动配合治疗, 提高疗效。

4 讨论

儿童哮喘发病率近年来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及生长发育。哮喘急性发作是儿科常见的急症, 如何尽快缓解患儿呼吸道阻塞、减轻喘憋症状、缩短缓解时间是临床治疗的关键[4]。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最有效的方法是吸入疗法, 通过局部吸入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发生痉挛的病变气道, 直接发挥其解痉、平喘、抗炎的作用。在我国目前哮喘雾化吸入的普及率<5%, 基层医院尚未普及, 而且患者使用错误率高达70%~80%, 加上哮喘的严重性被许多患儿家长所忽视, 使大部分患儿依从性较低, 雾化吸入的效果受到影响。规范雾化吸入临床应用的方法和步骤, 提高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对雾化吸入疗法的认识, 对提高哮喘的整体防治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护理人员给予正确、规范的指导和示范后, 患儿能很快正确掌握雾化吸入方法, 但往往缺乏一定的忍耐力;雾化过程中, 部分患儿会因为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 无法做到始终保持正确的吸入方式, 因而会降低吸入药物的利用率。我们针对患儿的不同年龄阶段和性格特点, 选择患儿结伴治疗, 同时树立吸入方式正确的患儿为榜样, 给予不同方式的奖励, 让患儿之间相互比较, 共同进步, 以提高依从性;当患儿发生偏差时, 应该及时纠正, 提高了雾化吸入的依从性和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硫酸沙丁醇胺联合布地奈德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68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儿均给予综合治疗, 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硫酸沙丁醇胺联合布地奈德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硫酸沙丁醇胺联合布地奈德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肯定, 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做好雾化吸入的各项护理工作可以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减少副作用。

关键词:哮喘,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效,护理

参考文献

[1]秦秀群, 温燕铭, 彭碧秀, 等.健康教育干预对哮喘患儿自我管理和发病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 2008, 23 (9) :802-803.

[2]周燕, 张勇, 郭静.健康教育路径对哮喘患儿出院后的康复干预[J].现代预防医学, 2009, 36 (2) :277-278.

[3]朱亚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氧气雾化吸入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防范[J].天津护理, 2008, 16 (1) :14-15.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来自笔者所在科室2013年10-12月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伴感染患儿, 共50例, 其中男31例, 女19例, 年龄2个月~2.5岁。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伴感染诊断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1]。

1.2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方法

患者入院后,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第一次给予布地奈德1 ml+复方异丙托溴胺1.25 ml用面罩或口含嘴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 氧气流量4~5 L/min, 持续10 min。雾化吸入治疗10 min后进行评估, 并对疗效欠佳的临床病例进行原因分析, 随后提出相应护理对策, 一般病例在8~12 h后在运用相应护理对策的同时, 用上述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次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并再次评估。

1.3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平喘疗效欠佳评估标准

(1) 患儿气喘咳嗽症状无明显改善。 (2) 肺部哮鸣音无明显减少。 (3) 呼吸频率、心率无明显下降。 (4) 经皮氧饱和度无明显上升。

1.4 结果

第一次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平喘疗效欠佳发生率达34%, 50例中17例疗效欠佳。提出相应护理对策后, 第二次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效欠佳发生率为6%, 50例中3例疗效欠佳。

2 疗效欠佳原因分析

(1) 患儿恐惧、哭闹不合作导致雾化吸入时间不足。 (2) 雾化吸入时体位不正确。因治疗的时间比较长, 体位不舒适, 则不能顺利完成雾化吸入, 同时也影响疗效。 (3) 雾化吸入方法不正确。氧流量开始就调到最大;氧流量不够;吸入药物未温化;吸入时间不足;雾化器未保持直立;小儿不会深而慢的呼吸。 (4) 雾化吸入前未充分吸痰, 保持呼吸道通畅。

3 护理对策

对于顺从性好的患儿按医嘱常规时间操作, 对于不合作的患儿可根据其意愿或作息习惯进行时间安排, 对极不顺从患儿则采用睡眠后雾化的方式, 避免在患儿哭闹、刚进食后进行吸入治疗, 可通过玩具或讲故事、看动画片等方法分散注意力[2]。守护并安抚、鼓励患儿, 尽量满足患儿的合理要求, 发挥患儿的主观能动性缓解患儿的恐惧心理。雾化吸入时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 吸入过程中, 如发现患儿有呛咳、烦躁不安、哭闹及躁动等情况, 应暂停吸入, 避免增加患儿耗氧量, 加重呼吸困难[3]。正确使用供氧装置, 注意用氧安全, 室内应避免火源;氧气湿化瓶内勿盛水, 以免液体进入雾化器内使药液稀释, 影响疗效。

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期间患者应根据病情采用一个比较舒适的体位进行治疗, 可让患者的胸腔相对比较大, 且不易出现疲倦, 尤其家长可在其身边辅助其进行治疗[4]。可采用坐位或半卧位的体位进行治疗以利于呼吸, 此体位不但雾化吸入时最好采用, 而且此体位有利于吸入药液沉积到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仰卧位由于潮气量减少, 不利于吸入治疗因此在患者体力许可条件下尽量采取坐位。如果病情不允许的情况下, 尽量将床头太高30°或将患儿抱于怀中, 使膈肌下移, 胸廓扩大, 增加气体交换量, 提高治疗效果[5]。

氧流量越大雾化量就越大, 反之氧流量越小则雾化量就越小, 氧流量的调节治疗开始时不应把流量调节到最大, 应从小流量逐渐调节到最大。因开始时就调节到最大会导致患者出现憋气、呛咳的表现, 尤其是婴幼儿患者, 更易受到刺激而出现上述表现。如在进行治疗中患者出现咳嗽的表现时可让其停止治疗, 先喝水缓解咳嗽后再进行治疗[6]。

雾化吸入时药液及雾化时气体寒冷刺激, 会造成婴幼儿气道痉挛, 导致肺通气不良, 对患者造成影响, 加重病情。所以雾前应将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胺放在温水上加热后再用, 雾化器保持直立, 指导患儿深而慢的呼吸运动, 患者用口吸气, 用鼻呼气[7]。

氧气雾化吸入疗法, 是借助高速气流通过毛细管时产生的负压, 将药液由接邻的小管吸出, 而所吸出的药液又被毛细管口急速的气流吹散, 形成雾状微粒后喷出[8]。如果氧流量达不到4~5 L/min, 则不能形成雾状微粒, 也就达不到治疗效果。同时也要保证每次有效雾化吸入时间达到10 min以上。

治疗前清洁患儿面部、口腔、鼻咽部分泌物, 保持呼吸通畅;经常变换体位, 以减少肺部淤血促进炎症吸收。勿喂奶过饱勿在进食后进行雾化吸入, 以免雾化治疗中引起呕吐导致窒息[9]。雾化后痰液变稀, 分泌物增多, 应及时吸痰或协助患者叩背排痰, 使痰液尽量排出, 保持呼吸道通畅, 协助排痰时要辅助拍背, 排痰前协助转换体位, 并教会患儿家长给患儿拍背。拍背的益处是松动痰液, 胸膜腔内压改变, 驱动痰液从远端气管移向近端气管。改善黏膜纤毛间的相互作用, 增进痰液传输率。拍背方法为五指并拢, 手掌, 手腕放松, 手掌弯成弓状呈空心, 顺序沿脊柱两侧自下而上, 由外而内, 每个步骤拍5下, 拍3个循环。促进痰液的排出, 对排痰无力而且痰液多者, 应备好吸痰器及时吸痰, 防止痰液阻塞发生窒息[10]。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水分, 以降低分泌物的黏稠度, 防止痰栓形成。雾化结束后漱口, 婴幼儿可喂水代替漱口, 婴幼儿使用面罩式雾化器时, 面部避免涂抹油性润肤霜, 雾化后洗脸, 预防过敏及真菌感染。

参考文献

[1]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200-1202.

[2]朱素芳, 杨国平.氧气雾化吸入在儿科应用中的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6 (9) :1215.

[3]郑新兰.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吉林医学, 2009, 30 (14) :1434-1435.

[4]王艳梅, 王科.氧气雾化吸入辅治小儿呼吸系统感染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 2009, 30 (11) :2719.

[5]钟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术的应用方法与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 2011, 4 (11B) :134.

[6]李桂兰.氧气雾化吸入技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营养保健, 2013, 1 (上) :204.

[7]靳曼丽.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4) :47-48.

[8]张丽平.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全程系统护理[J].吉林医学, 2012, 33 (24) :5359.

[9]李芳英.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5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J].吉林医学, 2010, 31 (29) :5153-5154.

上一篇:数控车削加工编程教学下一篇: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