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雾化吸入(精选12篇)
氧气雾化吸入 篇1
常用的雾化吸入方法有氧气雾化和超声雾化两种, 为探讨两种方法在急性喉炎治疗中的效果, 特做临床对照观察, 以便给临床护理工作在选择雾化吸入的方法上提供指导。选取2008年11月-2009年7月我科收治的急性喉炎患者40例, 采用两种雾化吸入法分别对患者做临床对照观察, 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40例中, 男23例, 女17例。年龄 (45±1.7) 岁。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无统计学差异, 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但均无苍白、发绀、心率失常、血压下降或昏迷等严重情况。
1.2 方法
实验组使用氧气雾化吸入器, 对照组使用402型超声雾化吸入器, 两组应用的药物均为地塞米松5mg+霉素16万U+α-蛋白酶2 000U+馏水20ml, 药品现用现配。两组患者均每日雾化4次, 对比在治疗1d、2d后的效果, 对比项目有:声音嘶哑、“空”样咳嗽, 呼吸困难的程度等。
1.3 评定标准
显效:声音嘶哑明显好转或消失, 咳嗽明显减轻, 呼吸困难明显好转;有效:声音嘶哑有所好转, 咳嗽有所减轻, 呼吸困难有所好转;无效:所有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减轻。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雾雾化吸入方法治疗急性喉炎的效果比较
见表1。
2.2 运用两组雾化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变化
见表2。
3 讨论
3.1 喉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急性喉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之一, 喉部的解剖特点是喉腔狭小, 喉部及声门下区黏膜下组织松弛, 淋巴血管丰富, 发炎后易肿胀而发生呼吸困难。临床主要表现有发热、声音嘶哑及犬吠样咳嗽, 严重者有吸气性呼吸困难, 出现三凹症及一系列缺氧症状, 甚至危及生命。对急性喉炎患者保持气道通畅、抗炎治疗及减轻黏膜水肿是关键。由于喉部的炎性病变位置表浅, 声带的血液循环差, 全身用药很难在病变部位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 治疗效果常不满意。药物经雾化后能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 由于局部药物浓度高, 因此具有很好的抗炎效果。雾化药物中庆大霉素为广谱抗菌药物, 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α-糜蛋白酶能迅速分解蛋白质, 辅助黏膜清洁和促进药物吸收;地塞米松有抗炎抗过敏作用, 直接作用于局部可迅速减轻症状。因此, 利用雾化吸入法局部用药, 能迅速减轻喉部水肿, 是治疗急性喉炎的重要措施之一。
3.2 超声雾化吸入和氧气雾化吸入比较
超声雾化吸入和氧气雾化吸入是临床上常用的气溶胶吸入法。本组患者采用雾化吸入后症状、体征均有改善, 说明雾化治疗确实有效, 并且雾化吸入治疗有剂量小、起效快、副作用少的特点。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但是从两组患者的观察结果来看氧气雾化吸入要优于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表2显示氧气吸入组氧饱和度显著升高。分析原因为: (1) 超声雾化产生的雾化主要为水蒸气, 水蒸气可把气体稀释, 使氧分压降低, 持续超声雾化吸入时, 整个呼吸道被水蒸气占据, 氧气不能弥散到肺泡而造成患者缺氧。 (2) 超声雾化吸入器雾化微粒较大, 仅到达毛细支气管, 且噪声较大, 患者烦躁、恐惧, 反射性引起咳嗽和刺激迷走神经而加重支气管痉挛。 (3) 超声雾化吸入时喷出的雾气具有一定的压力, 能排斥口腔周围的空气进入呼吸道, 使吸入气体的氧分压很低, 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缺氧, 同时不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而氧气雾化吸入利用高压纯氧将药物喷成小气雾粒, 气雾粒表面携带很多氧和药液, 使气体能有效地通过痉挛、狭窄气道, 直接送入肺泡, 提高氧的有效弥散及肺泡血流的氧合效率, 从而提高了氧分压。
3.3 雾化吸入时注意事项
(1) 体位选择:通常仰卧位较坐位潮气量降低, 膈肌位置高, 胸廓活动度小, 不会做深呼吸, 使肺活量降低。所以, 采用仰卧雾化治疗时, 患者雾化吸入短时间即出现呼吸费力、烦躁。笔者采用坐位或侧卧位雾化治疗, 以上不适症状均明显减轻。 (2) 雾化液温度的选择:冷空气急剧进入气管可使支气管痉挛, 引起刺激性咳嗽加剧, 患者不易接受。本组患者均采用30℃左右雾化液雾化, 减轻了因冷空气引起的副作用。 (3) 雾化配置液的选择:以往多用0.9%的生理盐水做配置液, 发现大部分患者吸入时表情痛苦, 拒绝吸入。经医护人员亲自尝试, 发现雾化液咸、涩, 还有一种很怪的味道, 后改用无菌蒸馏水配置雾化液, 口感好, 患者易于接受。
摘要:目的:比较氧气雾化吸入法和超声雾化吸入法在急性喉炎治疗中的优劣。方法:将40例急性喉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20例。实验组使用氧气雾化吸入, 对照组使用超声雾化吸入, 两组药物配方完全相同。对治疗1d、2d后的疗效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1d后和治疗2d后,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氧气雾化吸入法在急性喉炎的局部治疗中优于超声雾化吸入法。
关键词:急性喉炎,氧气雾化吸入,超声雾化吸入
氧气雾化吸入 篇2
PDCA循环管理是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基本方法,广泛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1-3]。PDCA循环通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4个阶段的管理,使工作质量在不断良性循环中提高。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是治疗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临床实际工作中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探讨规范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方法,减少安全隐患发生[4],我科运用PDCA质量管理办法对氧气雾化吸入治疗进行质量改进,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12月~2016年2月我科收治患者中需氧气雾化吸入的患者105例为对照组,其中男55例,女50例,平均年龄(76.1±5.2)岁,共检查630项;2016年3月~6月收治患者中需氧气雾化吸入的患者138例为观察组,其中男73例,女65例,平均年龄(75.8±4.9)岁,共检查828项。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我科在职护士共35人,全部纳入考核范围。
1.2方法
1.2.1观察组运用PDCA质量管理方法,具体实施如下:第一阶段,计划,成立专门雾化质控小组,通过现状调查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雾化液没有严格按医嘱配置,护士重视程度不够;②雾化时体位未按要求嘱咐患者;③雾化罐放置角度不当;④氧气流量调节不当及氧气管连接不牢靠;⑤雾化时深长呼吸及雾化后有效咳嗽不到位。针对现存的问题,在组长带领下,共同制订以下整改措施:①统一规范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操作流程;②组织科室护士相关知识培训,并定期考核,考核成绩纳入工作绩效考核;③加强患者及家属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相关知识宣教,对接受能力较差的患者增加宣教次数。第二阶段,执行,严格按照整改措施执行。第三阶段,检查,严格按照制订的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定期对雾化治疗进行检查与考核,专人监督制度落实情况,不断强化护士的质量意识。第四阶段,处理阶段,针对第三阶段检查结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纳入下一循环,争取在不断循环改进中使氧气雾化吸入治疗规范率达100%。
1.2.2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准备氧气装置、氧气雾化吸入器、治疗巾、弯盘及药液,配置药液后核对床号、姓名,解释以取得患者合作,协助取舒适体位,连接雾化器的接气口与氧气装置的出气口,调节氧流量,指导患者手持雾化器,将口含嘴放入患者口中紧闭嘴唇深吸气,用鼻呼气,如此反复直至药液吸完为止,治疗完毕取出雾化器,关闭氧气开关。
1.3观察指标
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操作规范率;护士理论知识考核合格率;患者满意度。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操作规范率比较
观察组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操作规范率95%(787/8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423/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操作规范情况比较,见表1。
2.2护士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相关知识合格率情况比较实施
PDCA循环管理后护士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相关知识合格率由实施前的77.1%上升至97.1%。见表2。3讨论氧气雾化吸入,在呼吸系统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整个雾化吸入过程中需要管理的环节多,涉及的管理人员广,这就需要一个科学严谨的管理方法以确保患者的早日康复,而PDCA循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广泛应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是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体系,PDCA循环通过计划(P)-实施(D)-检查(C)-持续改进(A),四个阶段的管理,使工作质量在不断循环中得到提高,是值得各行各业推广的管理办法。本组结果显示,在提高氧气雾化吸入操作规范率、护士对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相关知识了解的合格率以及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方面,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法(P<0.05),有效提高了氧气雾化吸入操作规范率、护士对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相关知识了解的合格率以及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同时由于人人参与管理,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强化了责任性,增强了安全意识,从终末质量控制向环节质量控制转变,同时体现了以人为本、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使护理工作从简单地完成变为对患者全方位和全程的护理,确保了护理质量始终处在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中。
参考文献
氧气雾化吸入 篇3
【关键词】 小儿肺炎;氧氣驱动雾化吸入疗法;血气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19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352-01
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病,在不足5岁的儿童中发生率相对较高。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2亿左右的儿童发生肺炎[1],且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肺炎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憋与肺部湿啰音等[2],严重危害到患儿身体健康。雾化吸入治疗是小儿肺炎有效治疗方法,可促使药物直接进入肺组织与呼吸道中,促使药效充分发挥。为进一步探讨雾化吸入有效驱动方法,笔者选取68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组后对照组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其中观察组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小儿肺炎患者68例,所有患儿均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相应诊断标准确诊。其中男39例,女29例,患者年龄为6个月-9岁,平均为(4.8±1.1)岁;患儿病程为2d-3个月,平均为(21.5±2.4)d。临床表现为浓痰20例,肺部湿啰音51例,咳嗽58例,呼吸困难42例。将6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与病情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可展开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展开一般治疗,主要包括对水盐电解质紊乱与酸中毒现象予以纠正,给予抗病毒、抗生素治疗,给予支气管扩张剂促使气道中分泌物快速排出,给予重症患者吸氧、糖皮质激素等。对照组患儿以德国百瑞公司生产的PARI BOYN085-33压缩泵雾化器展开超声雾化吸入,雾化吸入药物为:不足2岁患儿给予5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与7.5mg盐酸氨溴索,年龄大于2岁的患儿给予5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与15mg盐酸氨溴索,每次给药10-15min,每日2次,在给药时将药物充分混匀后给药。观察组患儿所给药物与对照组相同,在给药时利用氧气驱动雾化吸雾器(富利凯医疗用品公司制造)展开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先将药液配好后置于雾化壶内,与氧气连接并将开关打开,调节氧流量至5L/min,确保药液以雾化形态喷出,且经面罩随患儿吸气进至呼吸道中。
1.3 疗效判定 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儿展开血气分析,治疗后进行疗效判定。显效:经7d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均有明显好转;有效:经7d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均有一定好转;无效:治疗7d后患儿临床症状仍无改善。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展开统计学分析,用(χ ±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对组间数据展开t检验,组内数据展开X2检验,当P<0.05时,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治疗有效率为70.59%(24/34);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4.12%(32/34);对比可知,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血气分析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PaO2与PaCO2分别为(71.8±3.4)mmHg、(52.3±3.4)mmHg,治疗后分别为(89.4±5.6)mmHg、(46.7±2.8)mmHg;观察组治疗前PaO2与PaCO2分别为(72.3±3.6)mmHg、(52.8±3.2)mmHg,治疗后分别为(94.7±6.7)mmHg、(34.2±1.4)mmHg;两组患者治疗前PaO2与PaCO2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二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现如今,雾化吸入已成为小儿肺炎常用给药方法。早期人们多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方法,但超声雾化下产生的药液雾化微粒相对较大,通常只可到毛细支气管中,而难以直达肺泡;同时,在超声雾化下,患儿在吸入雾化微粒气体时会导致气体氧吸入量下降,且在呼吸道中有大量含有水分的气体,可导致患儿肺泡的弥散功能有大幅降低与氧分压下降。另外,超声雾化可对患儿二氧化碳排出过程造成一定影响,而雾化气体给患儿造成的寒冷刺激可引发气道痉挛现象,致使患儿出现肺部通气不良现象。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是经氧气加压作用,促使气流自小孔中喷到雾化器中时形成负压空间,引导溶液在吸管中上行,当气流与溶液相遇且混合后,药液会被撞击为极细小的微粒,在患者吸氧时即可实现被动吸入。在小儿肺炎治疗中应用氧气雾化吸入,当药物用量较少时即可在患儿机体内达到较高药物浓度,且雾化较为柔和,进入人体后不会在肺内液体中潴留,同时可为患儿提供给充足、持续的氧气供应,可有效改善患儿呼吸情况[3]。本次研究通过临床实践发现,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治疗效果与治疗后患儿PaO2与PaCO2均显著优于超声雾化。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的具体应用中,应保持患儿呼吸道畅通,将其口腔与鼻腔中的分泌物彻底清除,以促使雾化治疗效果大幅提高。
综上所述,在小儿肺炎治疗中,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可取得显著疗效,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王红霞,晋素琴.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配合[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8):390-391.
[2] 陈卫富.布地奈德、硫酸特布他林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小儿肺炎40例[J].中国药业,2013,22(1):65-66.
氧气雾化吸入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儿科2006年1月~2008年12月小儿肺炎病例90例, 其中, 男52例, 女38例;年龄4个月~12岁。排除伴有先天性心脏病、中毒性脑病、呼吸道先天畸形及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患儿均有咳嗽、咳痰、气促等呼吸道刺激征。
1.2 治疗方法
常规静脉点滴抗生素、抗病毒、解痉、平喘祛痰及对症处理。除了上述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同时辅助应用氧气雾化吸入疗法。将利巴韦林0.1~0.2 g, 庆大霉素8万U, 地塞米松5 mg, α-糜蛋白酶2 000 U, 生理盐水5 ml的混合液加入雾化器中, 以氧气5~7 ml/min驱动药剂, 产生雾粒, 让患儿吸入治疗, 每次吸入时间为10~20 min, 每日2次。还可以根据病情采用沐舒坦、博利康尼。
2 结果
所有病例经过上述治疗3 d后, 90例中咳嗽、喘息完全缓解78例, 占86.7%;部分缓解10例, 占11.1%;无效2例, 占3.2%, 均为患儿哭闹, 不能配合。
3 讨论
3.1 肺炎特征
肺炎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尤其多见于婴幼儿, 是造成婴儿夭折的主要病因之一, 因此, 对其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肺炎是指多种病原微生物和其他一些致病因素在肺部引起的炎症。婴幼儿肺炎不论是由什么病原体引起的, 统称为支气管肺炎, 又称小叶性肺炎[2,3], 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 发病可急可缓, 一般多在上呼吸道感染数天后发病。最先见到的症状是发热或咳嗽, 体温38~39℃, 重症患儿可出现鼻翼扇动、口周发绀等呼吸困难的症状, 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其病理特点是在肺间质和肺泡内有渗出性炎症, 使肺组织呈或多或少的病理改变。
3.2 药物特性
3.2.1 利巴韦林
是目前治疗呼吸融合病毒 (RSV) 、腺病毒等病毒感染的有效化学药物, 其抗病毒机制可能是作用于病毒m RNA, 从而阻止病毒复制所必需的合成酶。动物实验结果发现, 氧气雾化的利巴韦林对病毒抑制的程度和所需药物剂量方面优于注射用药途径[4]。
3.2.2 博利康尼
即硫酸特步他林雾化液, 是一种肾上腺素β2受体激动剂。通过选择性兴奋β2受体扩张支气管, 特步他林可增加由于阻塞性肺疾病降低的黏液纤毛清洁功能, 从而加速黏液分泌物的清除。
3.2.3 地塞米松
为糖皮质激素, 具有显著的抗感染作用, 已成为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2]。其机制为: (1) 作用于炎症细胞, 抑制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 (2) 降低气道反应性; (3) 增加细胞表面β受体的数量和密度, 增加β受体与其激活剂的亲和力, 以达到加强作用; (4) 通过对黏膜下腺体细胞的直接作用, 可以抑制气道中黏液糖蛋白的释放, 减少气道上皮黏液的分泌[5]。
3.2.4 α-糜蛋白酶
是蛋白分解酶类药, 能促进血凝块、脓性分泌物和坏死组织等的液化清除, 减少局部分泌和水肿。
3.2.5 沐舒坦注射液
成分为盐酸氨溴索, 具有促进黏液排出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它可促进呼吸道内黏稠物的排出, 减少滞留, 还可以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6]。
3.3 氧气雾化吸入的优点
(1) 药物直接、迅速地输送到气道和肺部; (2) 起效迅速, 药物可在数分钟内起效, 使症状在短时间内缓解; (3) 小剂量药物即能起到全身大剂量用药的效果, 还避免了全身用药的毒副作用; (4) 使用空气压缩驱动雾化装置吸入的药物雾粒微小, 能均匀地送到气道表面, 以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 适用年龄范围大; (5) 氧气雾化吸入在将药物吸入的同时也进行了氧气吸入, 能有效地改善呼吸系统的氧气供应。
氧气雾化吸入方法是将氧气接一次性面罩雾化器, 一人一个雾化器, 将药物微小颗粒化后附着于呼吸道黏膜表面。雾化吸入的目的是治疗呼吸道感染, 消除炎症和水肿;解痉;稀化痰液, 帮助祛痰。雾化吸入属于局部治疗, 其费用低, 药物用量小, 不良反应少, 可减少复发, 改善生命质量, 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4]。
氧气雾化吸入是现代治疗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辅助方法之一, 操作简单, 药物直达病灶, 同时可纠正低氧症状, 尤其对小儿较适用[7]。
参考文献
[1]王晓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分册, 1993, 20 (5) :238.
[2]陈育智, 余善昌, 董宗祈.儿童哮喘防治常规[J].中华儿科杂志, 1998, 36 (12) :747.
[3]李传松.社区儿童哮喘建档规范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09, 47 (29) :140-141.
[4]姜广平.氧气驱动雾化吸入速尿加地塞米松治疗哮喘的临床观察[J].中国厂矿医学, 2005, 18 (1) :38-39.
[5]符风英.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喉炎[J].中国现代医生, 2009, 47 (9) :155-156.
[6]王慕逖.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421.
氧气吸入操作并发症 篇5
一、无效吸氧
(一)发生原因
1.中心供氧站或氧气瓶气压低,吸氧装置连接不紧密。2.吸氧管扭曲、堵塞、脱落。3.吸氧流量未达病情要求。
4.气管切开病人采用鼻导管(鼻塞)吸氧,氧气从套管溢出,未能有效进入气管及肺。5.气管内分泌物过多,而未及时吸出,导致氧气不能进入呼吸道。
(二)临床表现
病人自感空气不足、呼吸费力、胸闷、烦躁、不能平卧。查体:呼吸急促,胸闷,缺氧症状无改善,氧分压下降,口唇及指(趾)甲床紫绀、鼻翼煽动等。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均发生改变。
(三)预防及处理
1.检查氧气装置、供氧压力、管道连接是否漏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吸氧前检查吸氧管的通畅性,将吸氧管放入冷开水内,了解气泡溢出情况。吸氧管要妥善固定,避免脱落、移位。在吸氧过程中随时检查吸氧导管有无堵塞,尤其是对使用鼻导管吸氧者,鼻导管容易被分泌物堵塞,影响吸氧效果。3.遵医嘱或根据病人的病情调节吸氧流量。4.对气管切开的病人,采取气管套管供给氧气。
5.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分泌物多的病人,宜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6.吸氧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缺氧症状有无改善,如病人是否由烦躁不安变为安静、心率是否变慢、呼吸是否平稳、发绀有无消失等。并定时监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
7.一旦出现无效吸氧,立即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恢复有效的氧气供给。
二、气道粘膜干燥
(一)发生原因
1.氧气湿化瓶内湿化液不足,氧气湿化不充分,尤其是病人发热、呼吸急促或张口呼吸,导致体内水分蒸发过多,加重气道黏膜干燥。2.吸氧流量过大,氧浓度〉60%。
(二)临床表现
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刺激性咳嗽,无痰或痰液黏稠,不易咳出。部分病人有鼻衄或痰中带血。
(三)预防及处理
1.及时补充氧气湿化瓶内的湿化液。对发热病人,及时做好对症处理。对有张口呼吸习惯的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争取其配合改用鼻腔呼吸,利用鼻前庭黏膜对空气有加温加湿的功能,减轻气道黏膜干燥的发生。对病情严重者,可用湿纱布覆盖口腔,定时更换。
2.根据病人缺氧情况调节氧流量,轻度缺氧1~2L/min,重度缺氧4~6L/min,小儿1~2L/min。吸氧浓度控制在45%以下。3.加温加湿吸氧装置能防止气道黏膜干燥。
4.对于气道黏膜干燥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超声雾化器可随时调节雾量的大小,并能对药液温和加热。
三、氧中毒
(一)发生原因
氧治疗中发生氧中毒临床极为少见。一般认为在安全的“压力-时程”阈限内是不会发生氧中毒的,但患者在疲劳、健康水平下降、精神紧张等情况下对氧过敏或耐力下降时可发生。
吸氧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氧浓度高于60%,高浓度氧进入人体后产生的过氧化氢、过氧化物基、羟基和单一态激发氧,能导致细胞酶失活和核酸损害,从而使细胞死亡。这种损伤最常作用于肺血管细胞,早期毛细血管内膜受损,血浆渗入间质和肺泡中引起肺水肿,最后导致肺实质的改变。
(二)临床表现
氧中毒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吸入气的氧分压及吸入时间。氧中毒的特点是肺实质改变,如肺泡壁增厚、出血。一般情况下连续吸纯氧6小时后,病人即可有胸骨后灼热感、咳嗽、恶心、呕吐、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胸痛;吸氧24小时后,肺活量可减少;吸纯氧1~4天后可发生进行性呼吸困难。有时可出现视力或精神障碍。
(三)预防与处理
1.严格掌握吸氧指征、停氧指征。选择恰当给氧方式。
2.严格控制吸氧浓度,一般吸氧浓度不超过45%。根据氧疗情况,及时调整吸氧流量、浓度、和时间,避免长时间高流量吸氧。
3.对氧疗病人做好健康教育,告诫病人吸氧过程中勿自行随意调节氧流量。
4.吸氧过程中,经常做血气分析,动态观察氧疗效果。一旦发现病人出现氧中毒,立即降低吸氧流量,并告诉医生,对症处理。
四、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仅见于新生儿,一早产儿多见。是一种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其特征为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纤维增殖以及由此产生的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最终导致视力严重受损甚至失明。
(一)发生原因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低体重儿,长时间高浓度氧气吸入会引起此并发症。
(二)临床表现
视网膜血管收缩,视网膜纤维化,临床上可造成视网膜变性、脱离、继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斜视、弱视,最后出现不可逆的失明。
(三)预防及处理
1.对新生儿,尤其是早产低体重儿勿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吸氧浓度小于40%。2.对于曾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后出现视力障碍的患者应定期行眼底检查。3。已发生晶体后组织增生者,应早日行手术治疗。
五、腹胀
(一)发生原因
1.多见于新生儿,鼻导管插入过深,因新生儿上呼吸道相对较短,易误入食道。
2.全麻术后患者咽腔收缩、会厌活动度、食道入口括约肌松弛,舌体后移,咽腔因插管而水肿,使气体排出不畅,咽部成为一个气体正压区。此时氧气的吸入流量大,正压更加明显,迫使气体进入消化道。
(二)临床表现
缺氧症状加重。病人烦躁、腹胀明显,腹壁张力大,呼吸急促表浅,胸式呼吸减弱,口唇青紫,脉搏细速,呈急性表现,严重者危及生命。
(三)预防及处理
1.正确掌握鼻导管的使用方法。插管不宜过深,成人在使用单鼻孔吸氧时鼻导管插入的深度以2厘米为宜。新生儿鼻导管吸氧时,必须准确测量长度,注意插入方法、插入鼻导管时可将患儿头部稍向后仰,避免导管进入食道,插入不可过深。
2.用鼻塞吸氧法,鼻前庭或面罩吸氧法能有效地避免此并发症的发生。3.如发生急性腹胀,及时进行胃肠减压和肛管排气。
六、感染
(一)发生原因
1.吸氧终端装置污染:吸氧管道、氧气湿化瓶、湿化瓶内湿化液等容易发生细菌生长。2.插管动作粗暴导致鼻腔黏膜破损,而病人机体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差易发生感染。
(二)临床表现
病人出现局部或全身感染症状,如畏寒、发热、咳嗽、咳痰、败血症等。
(三)预防及处理
1.每日更换吸氧管、氧气湿化瓶及湿化瓶内湿化液,湿化瓶每日消毒。2.湿化瓶内液体为灭菌处理的冷开水、蒸馏水。3.每日口腔护理二次。
4.插管动作易轻柔;以保护鼻腔黏膜的完整性,避免发生破损。5.如有感染者,去除引起感染的原因,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七、鼻衄
(一)发生原因
1插鼻导管动作过猛或反复操作所致:部分患者鼻中隔畸形,而操作者按常规方法插管,使鼻粘膜损伤,引起鼻衄。2.鼻导管过粗或质地差。
3.长时间吸氧者,鼻导管与鼻咽部分泌物粘连、干涸,在更换鼻导管时,鼻咽部的黏膜被外力扯破导致出血。
4.长时间较高浓度吸氧,且湿化不足,导致鼻粘膜过度干燥\破裂。
(二)临床表现
鼻腔黏膜干燥、出血、血液自鼻腔流出。
(三)预防及处理
1.正确掌握插管技术,插管时动作轻柔。如有阻力,要排除鼻中隔畸形的可能,切勿强行插管。必要时改用鼻塞法吸氧或面罩法吸氧。2.选择质地柔软、粗细合适的吸氧管。
3.长时间吸氧者,注意保持室内湿度,做好鼻腔湿化工作,防止鼻腔黏膜干燥。拔除鼻导管前如发现鼻导管与鼻粘膜粘连,应用湿棉签或液体石蜡湿润,再轻摇鼻导管,等结痂物松脱后才拔管。
4.如发生鼻衄出血量多,上述处理无效者,请耳鼻喉科医生行后鼻孔填塞。
八、肺组织损伤
(一)发生原因
给病人进行氧疗时,在没有调节氧流速的情况下,直接与鼻导管连接进行吸氧,导致大量高压、高流量氧气在短时间内冲入肺组织所致。
(二)临床表现
呛咳、咳嗽、严重者产生气胸。
(三)预防及处理
1.调节氧流量后,供氧管方与鼻导管连接。
2。原面罩吸氧病人在改用鼻导管吸氧时,要及时将氧流速减低。九烧伤
(一)发生原因
吸氧装置连接不紧密,导致氧气外漏,室内使用明火,如使用艾灸、拔火罐等操作,或病人用腈纶质地的衣物摩擦易产生静电,导致火灾发生。
(二)临床表现
根据烧伤严重程度,分为不同的临床表现。一度:达角质层,轻度红、肿、热、痛,感觉过敏,不起水泡,表面干燥。浅二度:达真皮层,剧痛。感觉过敏,温度增高,有水疱,基底潮红,均匀发红,水肿明显。深二度:达真皮深层,有附件残留,可有或无水疱,基底湿润苍白,有出血小点,水肿明显,痛觉迟钝,拔毛时痛。三度:损伤至皮肤全层,甚或包括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皮革样,蜡白或焦黄,炭化,感觉消失,无水泡,干燥,干后可见栓塞静脉呈树枝状,痂下水肿,拔毛不痛。
(三)预防及处理
1.注意安全用氧,严禁烟火。
2.为病人吸氧时要妥善固定吸氧装置,防止氧气外漏。
3.病人吸氧时要穿着棉质外衣。勿穿着用腈纶材料做的枕巾和衣服,避免由衣服或头发与枕巾摩擦产生静电火花而引起火灾。
4.一旦发生火灾,要保持冷静,及时关闭氧气来源。并用床单保护病人,将火扑灭。5.如病人烧伤。按烧伤处理。
十、过敏反应
(一)发生原因
1并发急性肺水肿时,使用20%――30%酒精进行氧气湿化,而患者对酒精过敏。2.对吸氧管材料或胶布过敏。
(二)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加重,病人球结膜充血,皮肤瘙痒。或接触吸氧管的鼻腔肿胀\疼痛。面部粘胶布的皮肤发红、起水泡,甚至皮肤溃烂。
(三)预防及处理
1.详细询问病人过敏史,包括药物\用物等。2.酒精过敏者,湿化液禁用酒精。
3.发生过敏反应者,及时去除过敏源,给予抗过敏及对症治疗。十一、二氧化碳麻醉
(一)发生原因
慢性缺氧病人高浓度給氧。因慢性缺氧病人长期二氧化碳分压高,其呼吸主要靠缺氧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弓化学感受器,沿神经上传至呼吸中枢,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高浓度給氧,则缺氧反射性刺激呼吸的作用消失,导致呼吸抑制,二氧化碳滞留更严重。2.吸氧过程中,病人或家属擅自调节吸氧装置,加大氧气流量。
(二)临床表现
神志模糊,嗜睡,脸色潮红,呼吸浅\慢\弱,皮肤湿润,情绪不稳,行为异常。
(三)预防及处理
1.对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并存者,应以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給氧为宜。2对慢性呼衰病人采用限制性給氧,常用低流量持续鼻导管吸氧。氧浓度24%――33%,氧流量控制在1――3升/分钟。
3.加强对病人及家属说明低流量吸氧的特点和重要性。避免病人及家属擅自调大吸氧流量。4.加强病情观察,将慢性呼衰病人用氧情况列为床边交班内容。
氧气雾化吸入 篇6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布地奈德;雾化;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肺炎,是儿科常见多发病,我院儿科自2011年1月应用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取得满意疗效,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28例,均符合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1],排除发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等并发症。年龄4个月至6岁,其中男68例,女60例,均以咳嗽、气促,伴或不伴发热,查体肺部可闻及固定干、湿性啰音,X线检查可见双肺纹理增粗,有小斑片状阴影。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情分度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综合治疗措施,给抗感染、止咳、平喘、退热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辅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mg(沐舒坦 15mg/支)+布地奈德溶液0.5mg(普米克令舒2ml含1mg),加入生理盐水5ml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每天2次,每次10~20分钟,均治疗7天。观察咳嗽、喘息、肺部啰音消失平均时间、住院时间及副作用。
1.3 疗效判断 显效:治疗7天,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有效:治疗7天,主要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无效:治疗7天,主要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各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χ-±s)表示,组间比较以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主要症状及体征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疗效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71.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均无口腔溃疡、声嘶、口腔念珠菌感染及雾化后呛咳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多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症状体征多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喘息及肺部啰音等。小儿易发肺炎是由于呼吸系统生理解剖的特点,如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粘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血管丰富,易于充血,肺泡数量多,间质发育旺盛,肺含气量少,易粘液阻塞[1],而小儿排痰能力差,痰不易咳出,易致呼吸道狭窄甚至阻塞,进而影响通气换气功能,危及生命。因此,有效祛痰、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治疗支气管肺炎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是应用广泛的祛痰药物,可促进纤毛上皮的再生和纤毛正常功能恢复,作用于气道分泌细胞,调节粘液及浆液性分泌,加速黏膜纤毛运动,可促进呼吸道内黏膜分泌物的排出及减少粘液滞留,促进痰液排出,改善呼吸状况。有资料显示,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佐治支气管肺炎可明显改善患儿咳喘症状[2]。有报道它可促进呼吸道分泌物分泌,减少粘液滞留,因而可促进排痰,改善呼吸状况[3]。布地奈德是一种新合成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有高效的皮质醇结合力,局部抗炎效果强,雾化吸入可达全肺,可抑制高气道反应,减少腺体分泌,减轻局部炎性细胞侵润,从而缓解呼吸困难及喘息等症状。两药合用有协同作用。观察组通过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患儿咳嗽、喘息、痰响、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药联合使用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有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促进排痰作用。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71.8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确切,安全、方便,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胡来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74-1178.
[2]黄灿媛.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霧化吸入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69例疗效观察[J].右江医学,2010,38.
氧气雾化吸入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肺炎患儿100例,男57例,女43例;年龄60d~34个月,平均月龄(16.5±5.6)个月。其中合并先天性喉喘鸣7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10例。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儿均接受吸氧、补液、抗感染和吸痰等基础性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具体方法为:患儿保持坐位或仰卧位,据其年龄和体质量等自身情况,选择相应药物剂量的物化吸入治疗,本次选用地塞米松1mg和肾上腺素0.2mg加入生理盐水10ml进行稀释处理后,实施氧气驱动吸入治疗,每天2次。观察2组临床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指患者临床治疗4~6d后,胸部X线片检查示完全恢复正常,肺部啰音、体温和咳嗽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指患者临床治疗4~6d后,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显著改善,肺部啰音、体温和咳嗽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指患者临床治疗4~6d后,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改善不明显,肺部啰音、体温和咳嗽等临床症状轻微改善;无效:指患者临床治疗后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均未见任何改善。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小儿肺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2岁婴幼儿是该疾病的高发人群,该疾病的主要诱发原因在于平滑肌痉挛和黏膜水肿,及微小呼吸道管腔黏稠分泌物阻塞所导致的肺部梗阻,所以,该疾病临床治疗的关键在于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消除呼吸道梗阻,尽早缓解呼吸道痉挛状态。本文中在常规临床治疗措施基础上,实施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其主要目标在于将药物以氧气驱动的方式吸入呼吸系统深部,从而及时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快速缓解痉挛症状,消除炎性症状,湿化呼吸道,以促进患者顺利排痰。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具有下述显著的优势:(1)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有助于提高周围组织尤其是呼吸肌的供氧量,及时纠正低氧血症症状,改善患者的缺氧症状,从而实现肺动脉压力的降低,及时纠正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状态。同时,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与常规的超声雾化相比,患者的吸氧效果更加理想,不会影响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和自身免疫系统功能,患者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有助于患儿液体输入量和滴速的控制,同时,能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降低家属的工作量,缓解患儿痛苦和恐惧程度[1]。(2)以氧气为药物吸入动力,具有较为理想的抗炎和解痉效果,有助于将药物送入呼吸道深部,从而提高药物治疗效果[2]。(3)地塞米松和肾上腺素的氧气驱动吸入有助于改善患者缺氧状态,及时解除气道梗阻症状,促进分泌物的及时排出,稀释痰液,直接松解痰液栓,避免激素治疗所导致的不良反应症状,有助于患者肺部微循环状态的改善,消除平滑肌痉挛症状,缓解气道反应,其具有较为满意的抗过敏和抗炎效果,同时,药物效果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局部,有助于患儿临床症状的快速改善,保持平滑肌的松弛状态[3]。
本结果证实,与单纯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相比,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具有较高的有效率,通常能够达到96%左右,且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及时改善。
综上所述,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且疗效更佳确切,治疗方法更佳简便,能有效缓解患儿家属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治疗时间,缓解患儿治疗痛苦,因而是小儿肺炎患者首选的临床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雷菊花.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2007,36(11):1060-1061.
[2] 龚峰.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及对血清IL-1β和IL-12影响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8):40-41,46.
氧气雾化吸入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200例小儿肺炎, 男132例, 女68例, 年龄6个月~12岁, 平均年龄3.6岁, 病程2 d~6 d, 平均病程3.8 d。将200例小儿肺炎分为氧气雾化吸入组100例, 常规治疗组100例。2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疾病程度上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咳痰伴或不伴呼吸困难, 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胸部X线:肺纹理增强, 散在点片状、絮状阴影[1]。
1.3 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组:抗生素应用 (依据《关于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 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 , 控制体温、促进气道分泌物排出, 氨溴索静脉应用, 解除支气管痉挛, 茶碱类药物及加强对症支持治疗。
氧气雾化吸入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3岁患儿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5 m L加入普米克令舒0.5 mg;>3岁患儿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5 m L加入普米克令舒1 mg, 每日2次氧气雾化吸入。
1.4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儿临床症状好转 (体温、咳嗽、咳痰、肺部体征) 时间, 观察2组患儿治疗7 d后的临床疗效。
1.5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治疗7 d后临床症状消失, 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消失, 肺部啰音消失, 胸部X线肺部炎性病灶吸收[2]。好转:治疗7 d后临床症状改善, 体温基本恢复正常, 咳嗽、咳痰显著减少, 呼吸困难消失, 胸部X线肺部炎性病灶显著吸收;无效:治疗7 d后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改善, 胸部X线肺部原有病灶无明显改变或加重。
1.6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2组临床症状好转时间比较见表1。
2.2 2组患儿治疗7 d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例 (%)
3 讨论
小儿由于生理因素气管、支气管较狭窄, 气管软骨环发育不良, 对气管缺乏弹力保护, 加之纤毛发育不良, 使得纤毛运动差, 排痰功能下降。由于小儿黏膜下血管丰富, 炎症刺激下黏膜出现水肿, 气道内分泌物显著增加, 呼吸道阻力增加。治疗的目的是气道内分泌物及时排出, 改善肺通气, 促进含有大量毒素的痰液排除, 减少毒素吸收, 从而促进疾病康复[3]。
雾化吸入能够显著稀释痰液, 促进气道内痰液排出, 减轻气道黏膜炎症, 改善通气, 解除支气管痉挛。临床常用的是超声雾化吸入, 由于超声雾化形成的微粒较大, 不能够最大限度地达到毛细支气管及肺泡;超声雾化所产生的主要为水蒸汽, 水蒸汽将气体稀释, 使雾化通气时的氧分压降低, 使得正常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下降, 造成患儿出现缺氧症状[4]。
氧气雾化吸入疗法时雾化药物在高压纯氧下碰撞成细微颗粒, 在雾化同时气雾粒表面携带药液, 同时吸入高浓度氧, 既能起到稀释痰液作用, 又能改善由支气管痉挛造成的低氧血症, 改善肺内氧的有效弥散, 促进肺泡血流的氧合效率。
氧气雾化吸入疗法在患儿的积极配合下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对于1岁以内幼儿应让患儿处于睡眠状态下进行, 避免过度哭闹;对于2岁以上儿童采取教育、诱导、激励方法取得积极配合, 顺利完成氧气雾化吸入过程[5]。治疗完成后应积极给予叩背, 通过震动胸壁, 使黏附在气管、支气管壁上的痰液脱落, 有利于排出。
参考文献
[1]关小萍.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J].中国当代医学, 2004, 3 (5) :26.
[2]孙萍.普米克令舒和沐舒坦联合氧雾化吸入佐治婴幼儿肺炎疗效观察[J].浙江预防医学, 2008, 20 (7) :74.
[3]鲁继荣, 刘丽.儿童肺炎的病原学特点和诊断[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 23 (16) :1225-1227.
[4]孙京电, 杨宇平, 刘秋梅.氧气驱动布地奈德混悬剂及硫酸特布他林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56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 23 (14) :1114.
氧气雾化吸入 篇9
1 研究对象
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我院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产择期手术的患者180例, 年龄 (27.14±7.06) 岁, 无胃肠道疾病史, 术后无产后出血、感染等可能影响胃肠功能恢复的并发症。
2 方法
按手术实施日期的先后顺序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 柠檬汁组, 患者术毕回病房后将柠檬外皮榨取成汁, 15 ml柠檬汁加15 ml生理盐水放入湿化瓶内, 随低流量氧气雾化吸入6 h。B组, 空白对照组, 患者术毕回病房后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6 h, 等待自然排气。两组术前均禁食8 h。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 均数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
3 结果
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比较见表1。
4 讨论
柠檬果为芸香科木本植物黎檬或洋柠檬的果实, 内含烟酸、柠檬酸、苹果酸、奎宁酸、橙皮甙、柚皮甙、挥发油等成分, 气味芳香, 腌食能下气和胃[1]。柠檬果皮散发出来的芳香味道刺激人体神经, 通过嗅神经传递至大脑中枢, 起到抑制作用从而达到分散精神, 减轻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2,3]。有研究者认为, 柠檬含胶质成分, 其独特的柠檬气味经鼻吸入后作用于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系统, 通经活络, 促进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作用, 从而达到镇吐功能[4,5]。
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源于呕吐化学受体敏感区、前庭系统、大脑皮层和内脏传入神经等处的神经冲动借助多种神经递质将信息传递至位于延髓的呕吐中枢, 再进一步刺激呼吸中枢、血管舒缩中枢、延髓兴奋和抑制中枢来完成呕吐的一系列内脏和躯体反应[6]。与恶心呕吐有关的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组胺、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 (5-HT) 等, 其中又以5-HT作用最为显著。5-HT作为内源性致吐物质, 能直接触发位于延髓背区的化学感受催吐区 (CRTZ) , 并将神经冲动传达至呕吐中枢 (VC) , 也可通过激活外周迷走神经传入神经的5-HT3受体, 并将神经冲动传达到VC[7]。Komiya M等的动物实验发现, 柠檬油雾化吸入能够通过阻断5-HT受体起到抗焦虑及抗忧郁的作用[8]。
柠檬在促进麻醉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 国内可见零星的报道。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王倩琴等[5]将新鲜柠檬外皮置于鼻孔前胶布固定好, 让患者自动吸入柠檬气味, 味淡后更换一片, 持续吸入24 h, 发现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较轻, 食欲好。江门市新会中医院龙淑珍等[3]认为柠檬果皮划痕榨汁嗅闻可以达到止呕的效果。肇庆市第一人们医院陈伟月等[9]将新鲜柠檬果切片, 约0.5 cm厚, 放于患者口鼻之间, 让其酌情间歇吸入, 可以减少患者呕吐次数。高丽莲[5]、黄萍等[10]认为在患者的鼻翼两旁放置薄的新鲜柠檬片, 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制止术后患者呕吐的发生。由此可见, 临床多将柠檬切片后让患者嗅闻其气味, 切片的大小、厚薄、放置的地方尚不统一, 使用方法极其简陋, 且无法控制柠檬的使用剂量。
柠檬汁雾化成细小颗粒, 被吸入后能均匀地弥散在呼吸道及肺部, 可以更快地被吸收, 阻断5-HT释放, 从而及早预防恶心呕吐的发生, 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直接将柠檬榨汁, 解决了柠檬切片、切片大小不好控制以及柠檬皮的固定等问题, 柠檬汁的剂量可以根据临床症状使用注射器较好地控制。此方法不需家属的参与, 只需护士简便执行就可。将柠檬榨汁后氧气雾化吸入能更好地促进麻醉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使用简便、剂量可控制、患者无痛苦,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振琼.中国药用水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25-26.
[2]高丽莲, 廖惠珍, 陈鸿, 等.综合护理干预预防全麻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护士进修杂志, 2008, 23 (2) :130-131.
[3]龙淑珍郑梅珍林买洁.柠檬术后止呕作用的临床研究.蛇志, 2007, 19 (2) :116-117.
[4]郑守曾.中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72.
[5]王倩琴, 陈贵花, 何玉倩, 等.柠檬外皮气味吸入预防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效果观察.实用医技杂志, 2007, 14 (20) :2740-2741.
[6]Watcha MF, White PF.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its etiol-ogy,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Anesthesiology, 1992, 77:162-184.
[7]Kovac AL.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Drugs, 2000, 59:213-243.
[8]Komiya M, Takeuchi T, Harada E.Lemon oil vapor causes an anti-stress effectvia modulatingthe5-HTand DAactivities in mice.Be-hav Brain Res, 2006, 172 (2) :240-249.
[9]陈伟月.柠檬果防治术后恶性呕吐临床观察.南方护理杂志, 1996, 3 (1) :32.
氧气雾化吸入 篇10
关键词:小儿重症肺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护理,疗效
小儿重症肺炎是由病原体感染或吸入羊水、油类和过敏反应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是婴幼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啰音等[1]。我院对重症肺炎患儿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及护理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入住我院的重症肺炎患儿156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其中观察组男38例、女40例,年龄3~36个月,平均19.2±4.6个月,病程3~8天,平均4.2±1.6天;对照组男41例、女37例,年龄2~38个月,平均18.6±3.8个月,病程3~9天,平均4.5±1.2天。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儿均给予抗生素类药物控制感染、服用清咳平喘颗粒(长春远大国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40047),每次10g,每天3次[2],并接受常规护理,如密切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室温控制在22℃~24℃、湿度55%~65%[3]。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及护理,其中雾化液成分有:沙丁胺醇每次吸入100~200μg(即1~2喷)、地塞米松2mg、沐舒坦30mg、布地奈德每次100~800μg与生理盐水20mL,每次20min,每天1~2次;考虑到患儿年纪较小,应采取母亲斜抱体位,吸雾嘴与患儿口鼻保持10cm,氧气浓度25%~35%、流量1.5~2.0mL/min,时间为10~15min;雾化结束后应协助患儿漱口,尤其是雾化剂内含有激素类药物时应立即漱口,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儿进行严密监视,防止发生不良反应[4]。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是否减缓、X线胸片检查情况及是否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后经治疗是否消除等,并通过疗效评定标准[4]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消失,X线胸片检查无炎症,未发生不良反应为显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X线胸片检查炎症基本消失,发生不良反应治疗后痊愈为有效;治疗后患儿无明显改善,X线胸片检查炎症仍然存在为无效。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有序分类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分析,由DPS 15.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8.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讨论
小儿重症肺炎对患儿危害大,应及时治疗,治疗过程中应尽快解除气道痉挛、解决缺氧状态,使患儿气道保持湿润和通畅状态。口服抗生素与清咳平喘颗粒在一定程度上能减缓咳嗽等症状,但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抗生素不宜长期服用,且口服吸收率较差,不能直达病灶,起效所需时间长且药效有限,不能很好地改善患儿的肺部状态,故本研究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48.7%,治疗效果很不理想。而观察组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是一种物理治疗和化学治疗有效结合的治疗方法[5],具有操作简单、药物直达病灶、安全性好、毒副反应小等优点,直接将预防和治疗哮喘的激素类药物、稀释痰液药物、抗生素药物等进行雾化直接吸入播散至下呼吸道,能在较短时间内发挥药效,保护患儿的呼吸道黏膜并对其进行修复,极大地改善了患儿的肺部通气功能,使呼吸道恢复通畅、供氧恢复正常、呼吸恢复稳定;另外,该法所需药物剂量较小,只需少量即可发挥良好药理,降低了药物可能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本研究结果表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8.7%,远远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重症肺炎患儿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及护理能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解秀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7,21(10):2643-2645.
[2]陈维.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治疗102例小儿重症肺炎的用药及护理体会[J].临床护理,2015,13(13):222-223.
[3]尚金变.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探讨[J].中外医疗,2013,32(31):89-91.
[4]陈洁.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10):3942-3943.
氧气雾化吸入 篇11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氧气吸入;综合护理;临床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6-0151-02
为研究氧气吸入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为临床治疗自发性气胸提供一定的参考,笔者将氧气吸入并护理方法用于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治疗,其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存在程度不同的胸闷、胸痛、气促、干咳等症状。排除标准:双侧气胸患者;开放性气胸患者;合并肺栓塞、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的患者;存在其他重大脏器疾病患者;精神病、孕妇、危重症等特殊人群;未签订知情同意书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3例,男33例,女10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545±2.30)岁。其中左侧气胸26例,右侧气胸17例;有明显诱因患者8例,无明显诱因患者35例;20%≤肺压缩≤30%患者26例,肺压缩<20%患者17例。对照组43例,男33例,女10例,年龄22~66岁,平均年龄(4550±2.50)岁。其中左侧气胸26例,右侧气胸17例;有明显诱因患者8例,无明显诱因患者35例;20%≤肺压缩≤30%患者27例,肺压缩<20%患者1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气胸状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均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对全组86例患者,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症治疗措施。其中,51例患者积气量较多,属于大量气胸,首先给予胸膜穿刺排气治疗,以缓解急性症状;35例患者积气量较少,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观察积气若能够被自行吸收则不进行干预排气;12例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出现了阵发的刺激性咳嗽,给予临时止咳治疗;6例患者合并血气胸,但出血量较少,给予吸入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对于自诉胸痛难忍的患者给予口服非阿片类止痛剂缓解。所有患者均出现憋气,胸痛及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因此在以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面罩供氧治疗,氧气流量为200~400L/min,1h/次,2次/d。两组患者在治疗的选择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1.2.2护理方法对照组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患者无枕平卧或者头低足高位,促进壁层胸膜与肺尖部脏层粘连。急性发作期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确保吸氧装置畅通,避免供气管道漏气。观察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①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氧疗的目的、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及时查询管道,询问患者感受,面带微笑,给予患者感情上的关爱。氧气吸入过程中,护理人员尽量陪伴在患者身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安慰。为使患者情绪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努力回忆最高兴的事情,或者想象将来美好的生活,以缓解患者紧张与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氧气吸入治疗的依从性。②吸氧护理:为患者选择恰当的吸氧面罩,确保固定松紧合适,适当调节氧流量,保证氧流量适宜。在氧气吸入过程中要保证患者口腔、鼻腔清洁,呼吸道通畅。在开始使用面罩时多数患者会存在憋气感,此时,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深呼吸,以增强其肺泡张力以及肺活量,加快肺复张,以便尽快将胸腔内的残余气体排除干净。在佩戴面罩的情况下,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说话较为不便,要避免患者说话和运动。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湿化瓶,确保其内的蒸馏水在1/3~2/3之间,在吸氧治疗的间隙,要认真清洁面罩,并及时更换导管。③问题处理:在患者吸氧过程中,若患者用力咳嗽后忽然发生剧烈的肩背痛、胸痛,且伴有进行性呼吸困难,此时护理人员要考虑患者是否病情加重或气胸复发,经过测压抽气以后患者在较短时间内再次出现气促胸闷,则可能存在张力性气胸。此时,护理人员要马上通知医生,并做好插管引流准备,在插管引流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解释。④饮食护理:在吸氧过程中,必须严禁患者饮食,在吸氧治疗的间隙需给予患者易消化、高蛋白、无刺激的清淡饮食,每次饮食量不可过多,可分多次用餐。确保患者大便畅通,尽量避免用力排便。若患者营养不良,则需给予患者静脉营养加快愈合的速度。⑤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要认真做好出院指导,嘱患者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确保心情舒畅,加强营养,保证睡眠充足,适量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以增强自身抵抗力,不吃刺激性食物,不用力咳嗽、排便,戒烟戒酒,不大声呼喊,不做过度或剧烈的运动。若家庭条件许可,可备家庭氧气吸入装置。
1.3疗效判定疗效的评估以患者接受5d的治疗及护理后的肺压缩程度为依据,由两位主治医师根据Kircher法结合胸片情况对患者的肺压缩程度进行评估和计算。具体方法如下:在气胸侧,以横突外缘至胸壁内缘为基准范围(为整个一侧肺野),当肺野外侧受压至上述范围之1/4时,肺组织大约受压35%;当受压至1/3时,肺组织受压50%;当受压1/2时,肺组织受压65%;当受压至2/3时,肺组织受压80%;而当肺组织全部被压缩至肺门,呈软组织密度时,肺组织受压约为95%。如果少量气胸仅限于上肺野,则将肺野外带自上而下分为三等份,然后以上述方法中受压1/4时的35%均分,大约为10%~15%。根据评估和计算的患者肺压缩程度,将疗效分为以下四个层次:①痊愈:肺完全复张,肺压缩0%,气胸症状完全消失;②有效:肺复张良好,肺压缩<10%,气胸症状基本消失,能够恢复工作;③基本无效:肺部分复张,肺压缩10%~20%,症状有所改善,但患者自诉不良;④无效:肺复张不良,肺压缩依然在20%以上,气胸症状依然存在。总有效=(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患者总例数×100%。护理前后对两组患者的心里状态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分值越高,患者的焦虑状态越重。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43例患者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0%),而对照组治疗5d后出现2例并发症(465%),其中1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疑似慢性气胸,积气一直不能够被吸收,后期均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的综合护理方法更有利于自发性气胸患者的康复。
2.3两组护理效果评价比较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3512±350)分,对照组为(42.20±3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方法对减轻患者的焦虑状态更为有效。
3讨论
作为呼吸系统最为常见的疾病,自发性气胸是由于肺部疾病导致脏层胸膜、肺组织或者肺表面微小气肿破裂,肺及支气管内气体进入胸膜腔,导致肺组织受到压迫产生的综合性疾病。在自发性气胸的治疗上,临床上主要通过排除胸膜腔内气体,促进肺复张为主要目的。但是,对于肺萎缩<30%的气胸患者,常规治疗胸膜腔内气体吸收相对缓慢,约有1/4的患者大约需3周胸膜腔内的气体才能全部被吸收。研究发现,氧气吸入并有效的护理可加快胸膜腔内气体的吸收,缩短肺复张时间。
研究发现,自发性气胸患者若不吸氧其每天的吸收率只有1.25%,而吸氧条件下每天的吸收率可以提高4倍左右,且气胸量越大吸收率就越快,其效果就越明显,若高流量吸氧,气体吸收率可以达到普通流量吸氧的6倍左右。此外,加强对吸氧患者的护理,能够增强患者抵抗力,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却远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高流量吸氧联合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总之,临床应用高流量氧气吸入及综合护理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显著,值得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王作培,韦海涛,张锋.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43-44.
[2] 康海叶.长期氧疗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1,4(23):114.
[3] 陈秀杰,杨培珂.氧疗对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意义和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3):121-121.
[4] 易红.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4,01:50.
[5] 王军岐,仝瑞锋,付小伟.首次发作原发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方案探讨[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7(5):372-375.
[6] 侯晓丽.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4,19:192-192.
[7]谷艳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45例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4,21(2):283-284.[S1]
[8] 喻学慧.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4,4(9):156-158.
[9] 叶智才,杨雪妹.参麦注射液致不良反应1例[J].中国药业,2014,23(23):49.
[10] 祝慧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3):98-100.
氧气雾化吸入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75例, 其中男42例, 女33例, 年龄1岁~7岁, 平均 (2.8±0.4) 岁;病程为6个月~2年, 平均为 (14.3±0.2) 个月;经血气分析患者入院时氧分压 (Pa O2) 为 (72.8±4.3) mm Hg, 二氧化碳分压 (Pa CO2) 为 (53.6±3.2) mm Hg。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第七版) 中小儿肺炎诊断标准相符, 均有程度不同的气喘、咳嗽、发热症状, 肺部听诊可闻喘鸣音及湿啰音, 胸部X线片检查可见肺部纹理明显增粗, 存在絮状、斑片状、紊乱阴影。排除标准: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脏器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及急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患。
1.3 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补液、降温、抗生素静脉滴注、常规吸痰、抗病毒和支气管解痉药物等进行基础治疗, 在此基础上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将2 m L生理盐水、1 mg布地奈特混悬液及5 mg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充分混匀, 将混匀药液加至一次性氧气驱动雾化器 (富利凯医疗用品公司制造) 中, 上调氧流量为6~8L/min, 雾化时持续时间为15 min, 连续治疗7 d。
1.4 疗效判定
记录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 分析治疗完成后血气分析结果, 对治疗效果进行判断:显效:经5 d治疗后患者肺部体征、咳嗽及发热等临床症状均消失, 经胸部X线片检查发现肺部原有病变彻底消失;有效:经5 d治疗后患者肺部体征、咳嗽及发热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经胸部X线片检查发现肺部原有病变明显减轻;无效:经5 d治疗患者肺部体征及临床症状未见改善, 经胸部X线片检查发现肺部原有病变未发生改善。治疗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2 结果
经治疗75例患儿显效51例, 有效18例, 无效6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患儿发热消退时间为 (2.6±1.4) d, 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为 (4.6±2.2) d, 咳嗽减轻时间为 (4.9±2.4) d, 住院时间为 (7.5±2.7) d。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为:Pa O2为 (93.6±5.8) mm Hg, Pa CO2为 (35.7±2.7) mm Hg。
3 讨论
小儿肺炎属于呼吸系统疾病, 患儿主要临床症状为气喘、咳嗽及发热等[1], 因为肺部有大量炎性分泌物渗出后可生成大量痰液, 在儿童排痰能力较差的基础上, 患儿容易出现痰液、气道分泌物潴留现象[2,3], 很容易造成肺换气、肺通气功能降低, 同时分泌物的内炎性物质可进入血液内造成毒血症, 导致患儿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4]。因此在对这一疾病进行治疗时, 关键是促使患儿气道中分泌物顺利排出, 促使患儿呼吸功能恢复。
近年来雾化吸入治疗在小儿肺炎治疗中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雾化吸入疗法是在各种装置内将治疗药液细化为细微雾状, 由患者直接吸入, 促使药物在肺部直接发生作用, 对呼吸道予以湿润的同时稀释黏稠痰液, 促使痰液更易于排出[5];同时可促使气管痉挛得到解除, 减轻呼吸道阻力, 最终实现改善患者肺换气通气功能, 促进临床症状减轻的目的。同时雾化吸入操作简单且安全可靠, 故而可对小儿肺炎患者发挥有效治疗作用。雾化吸入疗法主要包括超声雾化吸入疗法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 其中超声雾化所得药物雾化微粒相对较大, 往往无法顺利到达患儿肺泡中, 只可在毛细支气管内发挥作用;且雾化微粒的吸入气体中氧含量较低, 而患儿肺泡弥散功能降低下其体内氧分压会明显下降, 故而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可对患儿正常吸氧及二氧化碳顺利排出造成影响。且雾化气体带来的寒冷刺激可引发气管痉挛,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效果。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是借助于高压纯氧, 在雾化吸入器内通过药液喷射与氧气撞击促使药液形成微小的气雾颗粒, 生成的气雾颗粒可携带药液与氧分子, 吸入人体后在不仅不会导致气体氧浓度降低, 反而可促使气体氧浓度升高, 增加气体交换, 可有效提高肺泡血流氧合效率及氧有效弥散率, 从而对患者低氧血症予以有效改善, 缓解患者支气管痉挛及水肿等, 促使气道恢复畅通, 达到治疗目的。
综上所述,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可有效改善小儿肺炎患者临床症状, 可实现缓解水肿、改善低氧血症、促使气道恢复畅通等治疗目的, 安全性高,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梅.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 (2) :223.
[2]董丹.小儿肺炎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文献系统述评[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 16 (6) :494.
[3]张秀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 20 (6) :917.
[4]孙秀芹.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J].江苏医药, 2013, 39 (14) :1703.
【氧气雾化吸入】推荐阅读: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10-07
氧气雾化吸入器12-30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05-08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05-11
氧气雾化吸入治疗质量管理研究论文08-22
氧气雾化器12-04
氧气驱动加压吸入10-07
常规雾化吸入07-26
中药雾化吸入09-10
雾化吸入治疗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