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溶性总黄酮

2024-08-15

脂溶性总黄酮(精选6篇)

脂溶性总黄酮 篇1

甘草是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 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 的干燥根和根茎, 具有补脾益气, 清热解毒, 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的功效, 在中国有悠久的用药历史。其地上茎叶部分资源丰富, 黄酮类成分含量较高, 研究发现, 盛花期的甘草叶总黄酮含量约为5. 64%[1]。国外研究者发现其具有抗菌、抗氧化等药理作用[2,3]。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 甘草叶醇提物上清液对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但提取物的沉淀部分未得到利用[4]。而甘草地上部分提取物沉淀中含有较多脂溶性黄酮类成分, 主要为异黄酮、二氢黄酮、黄酮醇类黄酮苷元物质[5]。 黄酮苷元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药理活性, 并且苷元类物质在动物血液内可直接被吸收, 其效价是苷类物质的7倍[6]。

为使甘草地上部分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本实验对甘草地上部分提取物沉淀中的脂溶性黄酮类成分进行研究, 通过HPLC-DAD建立甘草地上部分脂溶性黄酮类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并对总黄酮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为甘草地上部分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

1仪器与材料

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SP-75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 , CP224电子天平 ( 奥豪斯仪器有限公司) , 旋转蒸发仪 ( 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 SHB-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 ( 郑州长城科贸有限公司) , GKC21CR4可控硅恒温水浴锅 ( 上海锦屏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槲皮素 ( 批号: YA0806YB13, 纯度> 98% , 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芦丁 ( 纯度> 98% , 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DPPH ( 1, 1-二苯基苦基苯肼, 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生产) 。

甘草地上部分于2014年采于宁夏银川, 经北京中医药大学王文全教授鉴定为甘草Glycyrrhiza ura- lensis Fisch. 的地上部分。 其他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2方法与结果

2. 1样品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取甘草地上部分茎叶粗粉10 kg, 70% 乙醇回流提取3次, 每次2小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 静置过夜, 离心取沉淀部分, 石油醚脱脂, 真空干燥得沉淀部分样品。

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7]测定, 用槲皮素为对照品, 以10% KOH为显色剂显色, 测得甘草地上部分脂溶性总黄酮含量为43.39%。

2. 2甘草地上部分脂溶性总黄酮HPLC-DAD指纹图谱的建立

2.2.1色谱条件高效液相色谱对各类黄酮化合物均可获得良好的分离效果。由于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具有多个羟基, 故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时, 往往采用反相柱色谱, 根据文献发现, 乙腈-磷酸-水溶剂系统可较好地分离甘草地上部分黄酮类成分, 故选用此溶剂系统。经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190~400 nm范围紫外吸收, 比较紫外吸收强度, 在280 nm和350 nm波长下有很好的吸收。经考察不同洗脱流速、柱温及进样量、检测波长, 确定HPLC最佳色谱条件如下:岛津Wonda Sil-C18分析柱 (4.6 mm×250 mm, 5μm) , 乙腈 (A) -0.1%磷酸-水溶液 (B) 梯度洗脱, 体积流量1 m L/min, 柱温35℃, 检测波长280 nm、350 nm。洗脱梯度:0~25分钟 (A-B, 20∶80) , 25~40分钟 (A-B, 42∶58) , 40~60分钟 (A-B, 45∶55) , 60~75分钟 (A-B, 70∶30) , 75~80分钟 (A-B, 80∶20) , 80分钟 (A-B, 95∶5) , 进样量为10μL。色谱图见图1。

2.2.2方法学考察通过分析上述样品色谱峰保留时间和峰面积值计算RSD评价进样和仪器的精密度、方法重复性及样品稳定性。

( 1) 精密度试验: 沉淀部分样品以甲醇配制供试品溶液, 按2. 2. 1项色谱条件连续进样5次检测指纹图谱, 计算得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RSD值均小于3% , 表明该仪器精密度良好。

( 2) 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取相同浓度样品溶液5份, 按2. 2. 1项色谱条件进样, 检测指纹图谱, 计算得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RSD值均小于3% , 表明方法重现性良好。

( 3) 稳定性试验: 以沉淀部分样品配制供试品溶液, 室温存放, 按2. 2. 1项色谱条件进样, 分别在0小时、2小时、8小时、12小时、24小时检测指纹图谱, 经计算得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RSD均小于3% , 表明稳定性良好。

2. 3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2. 3. 1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测定准确称取一定量甘草地上部分沉淀部分粉末, 分别加入甲醇配制成0. 2 mg / m L、0. 4 mg / m L、0. 6 mg / m L、0. 8 mg / m L、 1. 0 mg / m L、1. 2 mg / m L、1. 4 mg / m L、1. 6 mg / m L、 1. 8 mg / m L、2. 0mg / m L的样品溶液。准确称取DP- PH试剂0. 045 g, 以无水乙醇溶解至1000 m L容量瓶, 摇匀即得0. 045 mg /m L DPPH溶液。分别取1 m L待测样液和3 m L DPPH溶液混合摇匀, 室温且避光反应30分钟, 517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 以待测液溶剂为空白对照, 计算样品自由基清除率。每批样品重复试验3次[8]。结果见图2。

DPPH自由基清除率 (%) =[A0- (AS-AC) ]/A0×100%, 式中A0为空白组吸光度值, AS为样品溶液与DPPH反应吸光度值, AC为对照组吸光度值。

2.3.2还原力的测定取甘草地上部分脂溶性总黄酮样品, 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 (0.2 mg/m L、0.4 mg/m L、0.6 mg/m L、0.8 mg/m L、1.0 mg/m L、1.2 mg/m L、1.4 mg/m L、1.6 mg/m L、1.8 mg/m L、2.0 mg/m L) , 各取1 m L, 加入0.2 mo L/L的磷酸缓冲溶液 (p H=6.6) 2 m L和1%铁氰化钾溶液2 m L, 混合物于50℃水浴保温20分钟, 然后加入10%三氯乙酸溶液, 3000 rpm离心。取上清液2 m L, 加入蒸馏水2 m L及0.5 m L的0.1%三氯化铁溶液, 混合溶液于700 nm波长下测吸光度, 重复实验3次, 结果如图3。吸光度值越大, 还原能力越强, 物质的还原能力与其抗氧化活性有明显的相关性。由图3可知, 甘草地上部分脂溶性总黄酮有较强的还原能力, 且与浓度有一定相关性, 随着浓度的增加, 还原能力增强。

2. 3. 3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测定在10 m L试管中分别加入9 mmol/L Fe2SO4溶液及10. 0 mmol/L水杨酸乙醇溶液, 分别加入1. 0 m L不同浓度样品溶液 ( 0. 2 mg/m L、0. 4 mg/m L、0. 6 mg/m L、0. 8 mg/m L、 1. 0 mg / m L、1. 2 mg / m L、1. 4 mg / m L、1. 6 mg / m L、 1. 8 mg / m L、2. 0mg / m L) , 加蒸馏水至5 m L, 然后加入6. 0 mmol/L H2O2溶液1 m L, 37℃水浴加热10分钟, 510 nm处测定吸光度。空白对照以相同体积蒸馏水代替样品; 按照下列公式计算羟自由基清除率, 实验重复3次。羟自由基清除率 ( % ) =[A0- ( As- Ac) ]/A0× 100% , 式中A0为空白对照液吸光度值, 只加入硫酸亚铁、水杨酸- 乙醇、过氧化氢, 不加入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值; As为加入硫酸亚铁、水杨酸-乙醇、过氧化氢、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值; Ac为加入硫酸亚铁、水杨酸-乙醇、样品溶液, 不加过氧化氢引发反应的吸光度值。羟基自由基化学性质活泼, 可损伤蛋白质核酸和脂类等多种生物大分子, 尤其对脂质过氧化作用最强[8]。由图4可知, 甘草地上部分脂溶性总黄酮对羟基自由基有一定清除能力, 随着总黄酮浓度增加, 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也增加。当浓度增加到2 mg / m L时, 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36. 93% 。

3讨论

体外抗氧化测定实验具有快速、简便、灵敏的优点[9]。现代研究表明, 自由基是引起多种疾病和老化的重要因素, 自由基引起的连锁反应经体内代谢后会引起脂质、DNA、细胞膜等体内大分子损伤, 是多种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肾炎等的诱因[10]。

DPPH·是一种化学性质较为稳定的以氮为中心的自由基, 若被测物能清除它, 则提示被测物有降低羟自由基、烷自由基或过氧自由基等自由基的有效浓度和打断脂质过氧化链反应的作用[11]。国内外广泛采用DPPH分光光度法筛选天然抗氧化剂[12]。羟基自由基是活性氧中最活泼的自由基之一, 也是毒性最大的自由基, 可直接损伤各种生物膜, 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从而危及生物体[13]。因此, 良好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表明甘草地上部分资源具有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在开发价值。

本研究建立的HPLC-DAD高效液相指纹图谱能很好地反映甘草地上部分脂溶性黄酮类成分。 体外抗氧化能力的测定表明甘草地上部分脂溶性黄酮类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 其抗氧化活性有效成分有待进一步明确。指纹图谱的建立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为丰富甘草地上部分主要黄酮类成分种类、筛选活性指标成分及建立全面谱-效关系奠定基础。

河南鼠尾草脂溶性成分研究 篇2

1 仪器和材料

VG ZAB-HS质谱仪, Bruker-ACF300/500型核磁共振仪, XT-4显微熔点测定仪 (温度计未校正) , 柱层析硅胶、薄层层析硅胶 (青岛海洋化工厂) , 浓硫酸乙醇溶液, 其它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河南鼠尾草2006年8月采于河南信阳, 经兰州大学药用植物教研室马志刚教授鉴定为唇形科植物河南鼠尾草。

2 提取分离

河南鼠尾草干燥根及根茎切片1 kg, 先用少量乙醇浸润30 min, 后加2 000 mL氯仿冷浸12h, 再用超声提取30 min, 过滤, 共提取3次, 滤渣保存待用, 所得3次滤液合并, 浓缩回收氯仿。浓缩液用硅胶拌样, 干燥, 称重得25 g样品。样品经硅胶柱进行色谱分离, 以石油醚—氯仿 (10∶1~1∶1) 进行梯度洗脱, TLC监测, 相同部分进行合并, 得到4个部分A, B, C, D。将A部分拌样进行硅胶柱层析, 石油醚—氯仿 (20∶1~10∶1) 进行梯度洗脱, fr5~fr10用氯仿进行重结晶得到黄色胶状物 (化合物I, 19 mg) 。B部分拌样进行硅胶柱层析, 以正己烷—氯仿 (8∶1~1∶1) 进行梯度洗脱, fr2~fr6为棕色固体, 经过乙醇多次重结晶, 得到橘红色针状结晶 (化合物II, 110 mg) ;fr10-fr15为褐色固体, 以乙醇多次重结晶得到褐色粒状结晶 (化合物Ⅲ, 36 mg) 。C部分拌样进行硅胶柱层析, 以正己烷—氯仿 (15∶1~5∶1) 进行梯度洗脱, fr4-fr7为红色固体, 以乙醇进行重结晶, 得到橙红色针状结晶 (化合物Ⅳ, 21 mg) 。D部分拌样进行硅胶柱层析, 以石油醚—氯仿 (20∶1~7∶1) 进行梯度洗脱, fr7-fr13为褐色固体, 乙醇进行重结晶, 得到褐色针状结晶 (化合物Ⅴ, 49 mg) 。

3 鉴定

化合物I:黄色胶状物 (氯仿) , EI-MS m/z:286, 271, 201, 175, 159, 69。1H NMR (COCl3) :0.89 (3H, s, H-18) , 0.93 (3H, s, H-19) , 1.15 (3H, s, H-20) , 1.22 (3H, d, J=7Hz, H-16) , 1.29 (3H, d, J=7.0Hz, H-17) , 2.77 (1H, ddd, J=17.0, 10.5, 7.0Hz, H-7a) , 2.81 (1H, ddd, J=2.0, 6.5, 17.0Hz, H-7b) , 3.11 (1H, sept, J= 7.0Hz, H-15) , 6.62 (1H, s, H-11) , 6.81 (1H, s, H-14) ; 13C NMR (COCl3) :19.12 (c-2) , 21.46 (c-19) , 22.50 (c-16) , 22.67 (c-17) , 24.60 (c-20) , 26.47 (c-15) , 29.60 (c-7) , 33.17 (c-18) , 33.23 (c-4) , 37.27 (c-10) , 38.65 (c- 1) , .57 (c-3) , 50.23 (c-5) , 110.86 (c-11) , 126.47 (c-14) , 126.27 (c-8) , 131.69 (c-13) , 148.16 (c-9) , 150.95 (c-12) 。 以上波谱数据与文献[4,5]报道的弥罗汉酚基本一致, 由此推断化合物Ⅰ为弥罗汉酚。

化合物Ⅱ:橘红色针状结晶 (乙醇) , mp. 201-203℃, 遇浓硫酸显绿色。EI-MS m/z:294, 279, 261, 251。1H NMR (COCL3) :1.44 (4H, m, H-1/2) , 1.36 (2H, m, H-3) , 2.13 (1H, s, H-5) , 5.80 (1H, dd, J=8.0, H-6) , 5.90 (1H, d, J=8.0Hz, H-7) , 2.15 (1H, m, H-9) , 7.46 (1H, s, H-15) , 1.94 (3H, s, C17-Me) , 1.11 (6H, s, C4-2Me) 。13C NMR (COCl3) :27.01 (C-1) , 20.42 (C-2) , 38.18 (C-3) , 9.10 (C-4) , 43.12 (C-5) , 133.63 (C-6) , 128.00 (C-7) , 155.10 (C-8) , 21.60 (C-9) , 145.93 (C-10) , 187.01 (C-11) , 181.42 (C- 12) , 132.09 (C-13) , 162.33 (C-14) , 142.94 (C-15) , 118.96 (C-16) , 2.91 (C-17) , 25.21 (C-18) , 25.20 (C-19) 。以上波谱数据与文献[3]报道的丹参酮ⅡA基本一致, 由此推断化合物Ⅱ为丹参酮ⅡA。

化合物Ⅲ:橙色针状结晶 (乙醇) , mp. 183-185℃, 遇浓硫酸显棕红色。EI-MS m/z (%) :290, 268, 281, 263。1H-NMR (COCl3) :1.44 (4H, m, H-1/2) , 1.36 (2H, m, H-3) , 2.13 (1H, s, H-5) , 5.80 (1H, dd, J=8.0, H-6) , 5.90 (1H, d, J=8.0Hz, H-7) , 2.15 (1H, m, H-9) , 4.16 (2H, d, H-15) , 2.70 (1H, m, H-16) , 1.16 (3H, s, C17-Me) , 1.11 (6H, s, C4-2Me) ;13C NMR (COCl3) :27.72 (C-1) , 20.41 (C-2) , 38.19 (C-3) , 29.13 (C-4) , 43.80 (C-5) , 133.64 (C-6) , 128.01 (C-7) , 151.61 (C-8) , 24.81 (C-9) , 143.90 (C-10) , 186.98 (C-11) , 187.00 (C-12) , 111.87 (C-13) , 167.49 (C-14) , 65.22 (C-15) , 33.58 (C-16) , 13.50 (C-17) , 25.20 (C-18) , 25.19 (C-19) 。以上波谱数据与文献[3]报道的隐丹参酮基本一致, 由此推断化合物Ⅲ为隐丹参酮。

化合物Ⅳ:红褐色针晶 (乙醇) , mp.238-239℃, 遇浓硫酸显棕红色。EI-MS m/z (%) :276, 248, 233, 205, 190。1H-NMR (COCl3) :9.03 (1H, m, H-1) , 7.42 (1H, brs, H-2) , 7.24 (1H, m, H-3) , 8.04 (1H, d, J=8.4Hz, H-6) , 7.63 (1H, d, J=8.4Hz, H-7) , 7.03 (1H, s, H-15) , 1.94 (3H, s, C17-Me) , 2.65 (3H, s, C4-Me) ; 13C NMR (COCl3) :118.22 (C-1) , 134.71 (C-2) , 127.40 (C-3) , 137.64 (C-4) , 130.97 (C-5) , 130.40 (C-6) , 124.98 (C-7) , 137.14 (C-8) , 130.33 (C-9) , 132.43 (C-10) , 187.00 (C-11) , 181.40 (C-12) , 131.87 (C-13) , 161.09 (C-14) , 139.27 (C-15) , 111.20 (C-16) , 2.84 (C-17) , 19.20 (C-18) 。以上波谱数据与文献[6]报道的隐丹参酮基本一致, 由此推断化合物Ⅳ为丹参酮Ⅰ。

化合物Ⅴ:红褐色细小针晶 (乙醇) , mp 185 ℃, EI-MS m/z (%) :264, 236, 208, 204。 1H-NMR (COCl3) :2.55 (2H, t, H-1) , 1.66 (2H, m, H-2) , 1.96 (2H, t, H-3) , 7.59 (1H, d, J=8.4, H-6) , 7.44 (1H, d, J=8.4, H-7) , 7.31 (1H, s, H-15) , 6.74 (1H, s, H-16) , 5.12 (1H, brs, H-17) , 5.16 (1H, brs, H-17) ;13C NMR (COCl3) :24.89 (C-1) , 32.14 (C-2) , 42.51 (C-3) , 150.54 (C-4) , 135.18 (C-5) , 132.63 (C-6) , 124.66 (C-7) , 137.00 (C-8) , 138.22 (C-9) , 134.87 (C-10) , 187.10 (C-11) , 181.41 (C-12) , 130.53 (C-13) , 162.41 (C-14) , 139.95 (C-15) , 102.49 (C-16) , 103.51 (C-17) 。以上波谱数据与文献[6]报道的为次甲基丹参酮基本一致, 由此推断化合物Ⅴ为次甲基丹参酮。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8 (25) :339-349.

[2]柳丽, 张洪泉.丹参活性成分的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3, 22 (6) :1-4.

[3]蔡亚玲, 刘淼文, 谭文界, 等.河南鼠尾草化学成份的研究[J].中草药, 1998, 29 (11) :733-738.

[4]K YOSHIKAWA, T TANAKA, A UMEYAMA, et al.Threeabietane diterpenes and two diterpenes incorporated sesquiterpe-nes from the bark of Cryptomeria japonica[J].Chem PharmBull, 2006, 54 (3) :315-319.

[5]W C SU, J M FANG, Y S CHENG.Antietanes and kauranesfrom leaves of Cryptomeria japonica[J].Phytochemistry, 1994, 35 (5) :1279-1284.

丹参中脂溶性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 篇3

丹参 ( Radix Salvia miltiorrhiza Bge. ) ,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等作用,为活血化瘀之要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2],丹参中脂溶性有效成分以丹参酮IIA为代表,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本实验着眼于生产实际,为了尽量提取、保留稳定性较差的丹参酮IIA等脂溶性活性成分,选用可低温提取的超临界提取法,药材先粉碎成粗粉后,进行超临界提取。以脂溶性成分丹参酮IIA的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丹参中脂溶性成分的提取工艺,并进行了中试放大验证试验,为开发利用丹参资源提供依据。

1材料与仪器

1.1材料与试剂

丹参药材,产地安徽 ( 经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吴舟主管药师鉴定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 ; 丹参酮IIA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批号: 0766 - 0619) ; 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1.2仪器与设备

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 MWD紫外检测器; BP 211D型电子天平,德国Sarrorius公司; 超临界流体萃取仪,江苏南通公司。

2实验方法与结果

2.1含量测定方法

2.1.1丹参酮IIA含量测定色谱条件[3,4]

色谱柱Agilent Tc - C18柱 ( 4. 6 mm × 250 mm,5 μm) ,流动相为甲醇 - 水 ( 75∶25) 系统,流速为1 m L/min,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0 ℃ ,进样量10 μL,理论塔板数N > 4000。

2.1.2丹参酮IIA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称取丹参酮IIA对照品16. 38 mg,置25 m L量瓶中, 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得浓度为655. 2 μg/m L的标准品储备液,分别精密 吸取上述 溶液0. 5 m L,1. 0 m L, 2. 0 m L,3. 0 m L,4. 0 m L,5. 0 m L,置10 m L容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分别进样10 μL,以进样浓度为横坐标( X) ,峰面积为纵坐标( Y) ,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表明丹参素钠在32. 76 ~ 327. 6 μg/m 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 = 2. 5694x + 3. 8291,r = 0. 9998。

2.1.3药材含量的测定

按 《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70页丹参项下操作,测得丹参药材中丹参酮IIA含量为0. 29% 。

2.2丹参提取工艺的优选

2.2.1丹参脂溶性成分的提取优选[5]

2.2.1.1正交试验

为了选择最佳CO2超临界提取丹参脂溶性成分的条件,设计了正交试验。选用L9( 34) 正交表,以丹参总酮中成分( 丹参酮IIA) 为考察指标,进行了9次试验,各因素水平见表1。

根据表1,若试验水平为A1B1C1,即表示该试验号丹参药材粗粉1000 g,加入100 m L 95% 乙醇作为夹带剂,超临界提取时压力为25 MPa,温度40 ℃ ,提取时间为1 h,用适量95% 乙醇冲洗管道,并定容至250 m L,再取1 m L稀释500倍,高效液相检测丹参酮IIA; 其余依此类推。

2.2.1.2考核指标的选择

丹参酮IIA为丹参总酮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本正交试验选用超临界提取物中丹参酮IIA含量为指标,以药材中丹参酮IIA含量为基数,各正交试验样品与之比较,计算相对提取率,将其作为提取工艺合理性的考核指标。

2.2.1.3数据处理与分析

由表2、表3可知,三个对超临界提取结果的影响顺序为A > B > C。方差分析结果表明A因素即压力对提取工艺结果有显著性影响。综合考虑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A3B3C3为最佳工艺,所以超临界提取丹参酮IIA最佳工艺为: 压力为35 MPa, 温度50 ℃ ,提取时间为2 h。

2.2.1.4工艺验证试验

取丹参药材粗粉1000 g,按照确定的最佳工艺进行试验, 即加入100 m L 95% 乙醇作为夹带剂,超临界提取时压力为35 MPa,温度50 ℃ ,提取时间为2 h,用适量95% 乙醇冲洗管道,并定容至250 m L,再取1 m L稀释500倍,高效液相检测丹参酮IIA。结果如表4,试验结果表明,我们用正交试验得出的最佳工艺较为稳定,重复性好。

3结论与讨论

目前丹参酮IIA的主要提取方法为溶剂法,其主要缺点是提取率低,提取物杂质较多、颜色较深,耗时长、损失大,要用大量的苯等有机溶剂,成本高且不符合环保要求。基于以上考虑,作者进行了超临界CO2萃取丹参酮IIA的研究。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SFE) 是近年来发展应用起来的一种集萃取、分离于一体的纯化技术,具有选择性好、操作温度低、效率高、 速度快、无残留溶剂等优点。采用超临界CO2从丹参中萃取有效成分丹参酮IIA比溶剂法等优越,具有无毒、快速、价廉、 低温操作、产品稳定性好、符合环保要求等优点。

在丹参提取的实验室工艺考察中,应注重实际应用,贴近工业生产的需求,具体技术参数的确定便于实际操作,且工艺确定后应进行中试放大验证实验,证明实验室所确定工艺的稳定性及可重复性,最终确定验提取丹参中有效成分的最佳工艺是: 利用SFE技术提取脂溶性成分IIA,其提取条件为: 压力35 MPa,温度50 ℃ ,提取时间为2 h。而以丹参酮IIA提取率为丹参脂溶性成分提取工艺的考察指标,确定的优选工艺保证了指标成分丹参酮IIA稳定的转移率,能够满足制剂的要求, 该绿色化工分离技术,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摘要:优选丹参中脂溶性成分的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脂溶性成分丹参酮IIA的提取率为指标,采用超临界萃取法对丹参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脂溶性成分丹参酮IIA提取的最佳超临界萃取工艺条件为:压力为35 MPa,温度50℃,提取时间为2 h。结论:经中试放大验证试验,该工艺经济简单实用,可以应用于丹参的提取。

脂溶性总黄酮 篇4

关键词:脂溶性维生素,儿童,呼吸道感染

脂溶性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必需物质, 临床上主要用于防治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及疾病的辅助治疗。笔者在临床中发现脂溶性维生素对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50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第7版) 》急性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1]。年龄2~12岁, 就诊前病程1~3 d, 均有咳嗽表现, 其中上呼吸道感染20例, 急性支气管炎48例, 肺炎32例。其中发热60例。肺部体征:未闻及啰音12例, 仅可闻及干啰音13例, 仅可闻及痰鸣音14例, 可闻及痰鸣音及哮鸣音39例, 可闻及干湿性啰音22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治疗前病程及病情上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 咳嗽的患儿给予氨溴索, 发热患儿给予布洛芬等对症治疗, 喘息患儿给予氢化可的松、氨茶碱等平喘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脂溶性维生素I, 连用3~5 d。

疗效判定标准: (1) 显效:治疗7 d内体温正常, 咳嗽、喘息症状消失, 无气促, 肺部啰音消失; (2) 有效:治疗7~10 d体温正常, 咳嗽、喘息症状减轻, 气促缓解, 肺部啰音明显减少; (3) 无效:治疗10 d以上体温、咳喘、气促症状及肺部啰音均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结果

两组症状、体征好转情况, 见表1。

两组对比, 治疗组在退热时间, 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讨论

呼吸道感染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其感染源可为病毒、细菌、支原体等, 治疗上给予抗感染 (病毒唑、抗生素、阿奇霉素等) 、对症治疗 (退热、祛痰、平喘等) 。脂溶性维生素I是复方制剂, 含维生素A、维生素D2、维生素E、维生素K。

维生素A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包括: (1) 提高抗体对抗原的应答反应和补体活性。 (2) 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成熟和迟发型超敏反应。 (3) 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并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2]。

维生素D2在体内转化为1-25 (OH) 2D3, 这是一种新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激素, 对病毒及肿瘤引起的感染的免疫反应中具有调节作用[3]。另外, 维生素D缺乏时除机体的钙磷代谢失调外免疫功能亦低下, 易发生各种病毒感染, 研究表明维生素D可通过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抗微生物能力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体内和体外实验也表明维生素D可增强T细胞调节功能[4]。

维生素E对机体产生的免疫增强作用可能通过以下2个途径实现: (1) 降低前列腺素VE2的合成:前列腺素VE2是T淋巴细胞的抑制剂, 它能抑制T淋巴细胞介导的功能, 维生素E的添加使前列腺素VE2的分泌减少从而增强了T淋巴细胞的功能。 (2) 抑制自由基的形成:维生素K本身具备帮助凝血的作用, 同时具有类似氢化可的松作用, 可以减轻炎性反应[5]。

总之, 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I具有刺激免疫细胞调节细胞因子和增强免疫功能等方面的作用, 用于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辅助治疗, 可改善临床疗效并缩短病程, 而且安全可靠, 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174-1216.

[2]Chew Bp, Park Js.Caortenoid action on the immune response[J].J Nutr, 2004, 134 (1) :257-261.

[3]Wittke A, Weaver V, Mahon BD.et al.Vitamin D receptor-deficient mice fail to develop experimentai allergic asthma[J].J Zmmunol, 2004, 173 (5) :3432-3436.

[4]Alappat L, Valerio M, Awad AB.Effect of vitamin D and betasitosterol on immune function of macrophages[J].Int Immunophermacol, 2006, 3 (7) :146.

脂溶性总黄酮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6例, 男14例, 女12例, 年龄40岁~60岁10例, ≥60岁16例, 均为胃肠道疾病患者。

1.2 方法

本组使用的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 (Ⅱ) 为复方制剂, 每10 m L含有维生素A 0.99 mg, 维生素D25μg, 维生素E 9.1 mg, 注射用大豆油1 g, 注射用卵磷脂0.12 g, 甘油 (无水) 0.22 g.临床用量为10 m L, 符合药品说明书中推荐的用量, 未发生因使用超量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2 结果见表1~3.

3 原因分析

3.1 不良反应与年龄及所使用溶媒的关系

从年龄分析:60岁以上患者占62%, 这可能与60岁以上患者的身体状况、本身的营养状况及耐受性有关。由表2可以看出, 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所使用的溶媒关系不大。

3.2 不良反应与药物浓度的关系

由表3可以看出: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 (Ⅱ) 10 m L溶于500 m L溶媒中滴注, 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1.4%, 浓度越大, 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 因此对于老年体质较弱的患者应使用较大的溶媒量静脉给药, 以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4 护理

4.1 加强临床监护[2]

使用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 (Ⅱ) 时, 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 给药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监测患者的呼吸、体温、血压、脉搏, 如发现紧急情况, 立即停药, 并对症支持治疗。

4.2 严格控制浓度与滴速

老年及体弱患者应使用较低的药物浓度, 最好使用10 m L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 (Ⅱ) 溶于500 m L的溶媒中静脉滴注, 常规输液滴速≤20~40滴/min[3], 500 m L的溶液滴注时间不少于3 h.

4.3 严格无菌操作

本品应在使用前1 h在无菌条件下配制, 并轻摇混匀后输注。如果是冻干粉针剂应在无菌条件下, 用注射器取2 m L注射用水注入瓶中, 缓慢振摇至冻干粉溶解, 然后再加入溶媒内, 轻摇后输注, 并在8 h内用完。

4.4 配伍应用

本品含有维生素K1, 可与香豆素类抗凝药发生相互作用, 故两者不应配伍使用。考虑到本品为脂溶性物质, 在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中溶解度不高, 可否使用脂肪乳注射液作为溶媒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有待于临床进一步观察。

5 讨论

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 (Ⅱ) 是我院临床常用药品, 在胃肠营养中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如何合理使用该药品, 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 减少不良反应是临床医师、护师、药师应重视的问题。医护人员对该药品基本知识的深刻了解并合理使用及正确护理, 对提高疗效, 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有积极的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 (Ⅱ) 的不良反应和临床护理。方法 对我科2010年8月—2011年7月使用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 (Ⅱ) 出现不良反应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 (Ⅱ) 不良反应主要是体温上升和寒战, 其次是胃肠道反应等。结论 严格掌握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 (Ⅱ) 的给药方法与注意事项, 加强临床监护可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 (Ⅱ) ,不良反应,护理要点,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李红军, 刘春美, 国香云.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Ⅰ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应急处理[J].中国民康医学, 2011, 22 (14) :1844.

[2]张辉兰.脂肪乳注射液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要点[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 5 (7) :31.

脂溶性总黄酮 篇6

高速逆流色谱(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HSCCC)是一种基于液液分配的新型色谱技术,可在短时间内实现样品的高效分离和制备。它不使用固相载体作固定相,不仅费用低,而且克服了固相载体带来的样品预处理要求高、吸附、损失、污染和峰形拖尾等特点。鉴于HSCCC的显著特点,此项技术已被应用于生化、医药、生物工程、天然产物化学、有机合成、环境分析、食品、地质及材料领域。

本文以中藏药材甘西鼠尾草为原料,尝试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甘西鼠尾草中的脂溶性成分,为青海省种植甘西鼠尾草的质量研究补充资料,也为藏药现代化积累一些有意义的经验。

1 材料、试剂及仪器

1.1 材料

甘西鼠尾草样品经青海大学医学院魏全嘉教授鉴定为甘西鼠尾草(Salvia Przewalskii Maxim)的根。

1.2 试剂

甲醇(090716,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醋酸乙酯(081220,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石油醚(沸程60~90℃,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均为分析纯,水为自制二次蒸馏水。

1.3 仪器

半制备型高速逆流色谱仪TBE-300A(上海同田生化技术有限公司),TBD-23uv检测器,TBP-50A泵,HX-1050恒温循环器(北京博医康实验仪器有限公司),N2000分析系统。

2 方法与步骤

2.1 样品和溶剂系统的制备

取约300g甘西鼠尾草药材,加95%乙醇约1500mL索式提取。将提取液在50℃下旋蒸浓缩至约150mL,加入150mL石油醚萃取,收集石油醚,合并石油醚萃取液,在50℃下旋蒸浓缩,得粗提膏状物1.75g,保存于-10℃下备用。

取石油醚、醋酸乙酯、甲醇、水,按体积比8∶6∶7∶3配制HSCCC用两相溶剂系统,充分振摇后,静置分层过夜后备用[6]。

2.2 试验步骤

将饱和的两相系统分离,取分层的上相作为固定相,下相作为流动相。现将固定相快速注满管柱,按800r/min正转转速启动主机,再将流动相以2mL/min的流速泵入,同时将恒温水浴温度调至30℃,待流动相从管柱出口流出,紫外检测基线稳定后,再将溶解有200mg样品的下相溶剂5mL由进样圈注入。管柱出口的流出物经254nm紫外检测,并按有响应峰收集相应的组分。经250min洗脱后,将泵流速调至4mL/min,直至洗脱过程完成。

3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见图1。

4 小结与讨论

从色谱图可以看出此条件分离度较好,分离时间合适,此条件可用作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甘西鼠尾草中的脂溶性成分,但经HSCCC分离的各馏分还未检验其纯度。我们想通过进一步试验研究HSCCC分离甘西鼠尾草中的脂溶性成分的优化条件及各馏分纯度,进一步探讨甘西鼠尾草中的水溶性成分的条件和各馏分纯度,以期为甘西鼠尾草成分的短时间高效分离制备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摘要: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对中藏药甘西鼠尾草进行脂溶性成分的分离研究。以石油醚、醋酸乙酯、甲醇、水,按体积比8∶6∶7∶3配制HSCCC用两相溶剂系统,结果表明此条件可用作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甘西鼠尾草中的脂溶性成分,以期为甘西鼠尾草成分的短时间高效分离制备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也为藏药现代化积累一些有意义的经验。

关键词:高速逆流色谱,甘西鼠尾草,分离,脂溶性成分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藏药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92-93.

上一篇:盐湖卤水提锂方法研究下一篇:大型炼化项目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