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根源

2024-11-25

社会根源(共12篇)

社会根源 篇1

2008年岁末, 我国突然掀起一股强劲的“山寨”风, 山寨手机、山寨鸟巢、山寨白宫、山寨明星、山寨百家讲坛、山寨春晚等林林总总粉墨登场, 从仿制科技产品到临摹文化盛宴, 山寨文化迅速蔓延。在不同的舆论环境中人们对山寨现象的态度也是冰火两重天。棒喝者有之, 热捧者也不少。无论是褒是贬, 当一切喧嚣归于平静时我们需要对这种现象进行客观的分析与思考:山寨文化为什么会如此迅速的崛起?其流行的背后是否有着深厚广阔的社会背景?以下, 笔者将以相关理论对山寨文化流行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初步探讨它对社会生活产生的种种影响。

一、山寨文化流行的原因探究

(一) 大众传播学视角:精神需求, 娱乐至上

任何文化信息的传递都离不开媒介传播渠道的支持, 都有其大众传播学基础, 乘网络传播之东风的山寨文化也不例外。美国传播学者赖特在《大众传播的社会学观点》一书中提出了“大众传播的四功能说”, 即社会化功能、环境监督、解释与规定、提供娱乐。其中, 提供娱乐是大众传播主要的功能。大众传播中的内容并不都是务实的, 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例如艺术的、消遣性、游戏性的内容等。生活需要娱乐,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更需要娱乐来抚慰当代人的焦虑和紧张感。“山寨文化”作为一种“草根文化”具有平民性、娱乐性的特点, 正契合了现代社会人们的“浅性阅读”的心理要求, 满足了人们休闲娱乐的文化诉求。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自得其乐, 受众在接受山寨作品的过程中享受娱乐。

另外网络作为山寨文化传播的平台之一, 为公众开辟了崭新的公共领域, 由于网络把关没有传统媒体那么严肃严格, 公众在这片领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看法, 再加上网络有着快捷迅速传播广泛双向互动等特点, 使得公众创造的新的文化创意也可在第一时间展现于世人, 带有娱乐搞笑色彩的文化作品一经网络传播就可以使其娱乐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 哲学视角:颠覆经典, 解构传统

席卷全球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倡导标新立异、颠覆经典、解构传统、张扬个性、反讽社会的自由精神。利奥塔认为:“后现代是一种精神和价值模式, 它表现为:消解, 去中心, 非同一性, 多元论, 不满现状不屈服于权威和专制, 不对既定制度发出赞叹, 不对已有成规加以沿袭, 鄙视逢迎, 专事反叛, 鄙视一切, 藐视限制冲破旧范式, 不断创新。”这个表征系统的大多数都与山寨不谋而合。

随着中国的开放, 这些思潮也传入我国, 伴随着历史巨变, 一些人对旧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产生厌倦、怀疑甚至嘲笑。而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心理危机, 他们迫切需要一种途径去发泄他们对现实压力和生存制度的不满, 山寨文化继网络“恶搞”之后成为最佳选择。他们以拼贴戏仿的方式来解构传统思维方式及社会文化观念, 颠覆主流价值观及审美理念, 以此表达对正统和主流的快意反叛。反观这些山寨文化, 我们可以看到大众文化对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反抗, 是“草根”们对不公正的社会现实的批判。同时现代人求新求变求异的个性特征, 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创作出大量的作品, 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被炒得沸沸扬扬红极一时的山寨版春晚恰能说明这一时期山寨文化缔造者们的心态。

后现代主义哲学观正日益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产生影响发挥作用。由此导致各个领域的“异化”层出不穷, 山寨文化的风行可以说是这种哲学观的典型体现。

(三) 经济学视角:成本低廉, 商业诉求

山寨文化本身发端于对电子科技产品的仿造, 民间小作坊通过模仿名牌产品迅速占领消费市场, 以此获得利润。山寨版产品的模仿范围从以外观和功能模仿为主的制造业领域逐渐蔓延到文娱创意领域, 其最初目的也是很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实现其商业诉求, 获得经济报偿。制造业领域的山寨产品凭借其与知名产品酷似的外形、功能的多样化和低廉的价格可以迅速占领市场份额, 例如, 山寨版的各种品牌手机、电脑、服装等都有不少的市场消费群体。文娱领域的山寨产品与制造业领域在获得利润的途径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在“注意力经济”时代, 谁能激起广大消费者的兴趣, 谁就有可能开辟到财富源泉。山寨版明星与众多明星大腕一样, 可以通过自己形象上酷似某位知名人物的优势, 获得较高的关注度, 实现其自身价值, 例如山寨版的周杰伦、周华健、刘德华、刘翔等, 他们可以凭借与明星们相似的外貌来聚敛人气, 进行商演活动甚至以此为职业赚取收入。

从另一种社会经济学现象来说, 如今已经进入了消费主义时代, 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极大变化。随着物质资料的丰富人们已不再只看重产品的使用价值, 他们对产品的符号价值有了更高的追求。对于制造业来说, 产品品牌无疑是厂家最大的无形资产, 也是产品符号价值的最佳体现, 而消费者也已有了认牌购买的习惯。但普通大众虽迷恋名牌产品可其高昂的价格往往让人乍舌不已望而却步, 在这种消费趋势下, 外型与名牌相似的山寨产品因其低廉的价格受到普通人的青睐。这样消费主义思潮使得山寨产品有机会借助知名产品的符号价值去占有消费市场增加盈利。

二、山寨文化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

自山寨流行以来, 就受到文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各界学者和专家的关注, 棒喝者有之热捧着也不少。之所以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 是因为山寨本身对社会生活产生了积极与消极两种不同的影响结果。

首先, 山寨文化对社会生活发展有其积极作用。第一, 山寨文化构成了新的文化消费模式, 它不与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为伍, 而是刻意保持着一种具有娱乐色彩的“我反对”的姿态, 它摆脱了精英文化的“美学”诡计, 利在表达, 功在宣泄, 胜在有趣。人们在创作和欣赏山寨文化的同时宣泄着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消费过程中释放着自己的情绪。从这一层面来讲, 山寨文化对缓和社会情绪、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起着润滑剂的作用。第二, 山寨文化作为一种经济行为, 并不是单纯的对名牌科技产品的模仿, 从模仿到创新和超越是山寨产品的一个趋势, 这种经济实体之间的竞争必然会导致科技的创新和进步, 这对于我国社会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反倒起着一种鞭策作用。

然后, 山寨文化对社会发展也存在消极影响。第一, 山寨最为人们所提及的诟病莫过于大量剽窃而引起的侵犯知识产权问题。王冉在博客《山寨文化泛滥是一件丢人的事》中说:“山寨文化的泛滥与其说是对草根创新精神的标榜和昭彰, 不如说是对中国知识产权意识严重缺位的裸露与讽刺”。山寨产品对品牌物品的模仿抄袭对模仿对象来说是种沉重的一击, 盗版和侵权不仅影响了正规品牌厂家的营销市场, 还对其好不容易积累形成的品牌形象形成了破坏性的冲击, 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为经济发展带来消极的阻碍作用。第二, 山寨文化在冲击正牌产品的同时自身也有许多缺陷, 给社会和消费者带来危害。山寨产品虽然价格便宜功能齐全, 但与正规产品相比给人留下的印象则多是粗制滥造、简单模仿, 近来山寨产品因性能低劣给消费者人身安全造成危害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如果厂家只是对品牌产品大量的低劣复制而没有性能上的安全和实用保障, 那么生产山寨产品就是对社会生产资料的极大浪费。

三、对山寨文化的思考

开明的政治文化环境使山寨文化的盛行成为可能, 网络为山寨的盛行提供了最佳平台, 再加上与人们思想的契合和商业的强有力的推动, 让山寨插上了高飞的翅膀, 一路狂飙。山寨文化特有的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情愫为普通大众的生活幻想提供了精神载体, 可以说其充当了社会问题的风向标和社会矛盾的润滑剂, 其在文化范围内积极的一面的确为人盛赞。然而, 在经济和法律视野下, 山寨作为一种经济行为给社会发展产生的后果还是利大于弊的, 这给山寨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蒙上了一层模糊地云团。

山寨文化在对主流文化产品进行模仿时也应注意度的衡量, 过度模仿缺乏创新必然会沦为媒介经济中的一种时尚表演, 逐渐被抛弃在历史的尘埃里。同样道理, 对商品实体的模仿也即如此, 在遵守社会市场秩序的前提下开拓创新保质保量, 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文化才会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吴月红.“山寨文化”兴起的原因与启示[J].载于《云梦学刊》2009年03期

[2]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社会根源 篇2

文章从宗教极端主义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母体--宗教及宗教的异化入手,探寻宗教极端主义产生、发展的自身规律和基本轨迹,同时对促成宗教极端主义兴起的国际环境、国内环境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总体考察.以图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认识宗教极端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作 者:张莉  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学院行政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刊 名:社科纵横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REVIEW 年,卷(期):2007 22(11) 分类号:B928 关键词:宗教极端主义   宗教的异化   恐怖主义   根源  

社会根源 篇3

关键词:

社会学;社会转型;试婚

收稿日期:2010-01-25

作者简介:王闯(1982-),男,湖北武汉人,军事经济学院襄樊分院基础部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焦树国(1983-),男,河南焦作人,军事经济学院襄樊分院基础部助教,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刚(1978-),男,河南光山人,军事经济学院襄樊分院基础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

目前,在我国大城市中,“试婚”作为一种时尚,正在普遍而悄然的流行着。“试婚”,顾名思义,是进行一种尝试性的婚姻,“男女双方不受法律约束,带有一定试验性质的婚前同居行为”。[1]“试婚”现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当西方国家在上世纪60年代经历“性开放”的洗礼之后,婚前同居现象就非常普遍了。而在我国,直到改革开放后二十年,这种现象才出现并日益成为时尚潮流,这与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转型是分不开的。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由封闭的传统农业社会向开放的工业社会转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在政治、经济、文化和观念上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综合作用在当代人的婚恋层面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离婚率的上升、恋爱的低龄化、性开放、未婚同居等现象。本文试图用社会学的视角,从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民主化,社会城市化,文化世俗化,交换利润最大化四个层面对“试婚”现象做解释研究。

一、性解放思潮影响下的“试婚”

(一)政治上的日益民主化、透明化促使思想上的日益民主化、平等化

在当今都市人特别是青年群体中,“男女平等”的思想已深入人心。被封建桎梏压迫了几千年的女性在今天已开始追求政治平等,经济独立,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在她们眼中如同一堆草芥,不名一文。在婚恋问题上,他们也不再顾忌父母及社会的看法,把爱情婚姻完全看成是自己的事情。因此,“试婚”在他们观念里只是一种通过爱情达到婚姻的途径及生活方式罢了。

(二)整个社会多以历史优先的原则对“试婚”现象抱以宽容理解的态度

“以行为规范为准则,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的道德价值观向以非道德的价值为中心,以功利行为为规则,具有不稳定性,相对性的道德观转化”。[1]在这一点上,沿海开放地区比内陆地区明显,城市社区比农村社区要明显。上海曾对十八所高校2063名大学生作过调查,对于“未婚同居”的看法,认为“只要是缘于爱情,可以理解宽容”和“不应当过问别人的私事”的两种人共占89.5%,而认为是“道德上的堕落”的仅占9.2%,以上资料表明上海地区的青年人已基本认可和接受了同居及“试婚”这种生活方式。另外,《家庭》杂志社家庭研究中心与有关机构合作,于1998年上半年对广州地区的100名婚前同居者的调查显示,只有28%和22%的同居者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压力或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而来自单位的压力仅有12%的人感受到,这表明了社会舆论环境已经相当“宽松”,这就提供了试婚行为良好发育的温床。

(三)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明确禁止“试婚”

“试婚”是法律中的一个盲点,大多数关于家庭、婚姻与性的法律和制度,都是在某种既有社会形态进入转型时期后,首当其冲地被怀疑,被批判。新中国颁布的第一个法律就是《婚姻法》,以后于1980年、2001年对其作了两次修改和补充。但这三部《婚姻法》中都没有对“同居”的处罚措施,更没有定罪量刑。另外,随着社会转型,社会组织层面日益呈现出科层化特征,其表现之一就是私人问题与公务相分离。组织只追求目标的实现及利益的最大化,而对于组织成员的私人问题给予充分的尊重,采取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的态度,这样一来对组织成员的约束作用就弱化了。

二、生活方式多元化更加包容“试婚”行为

1.城市的异质性使城市具有匿名性和包容性,开放性。在农村社区,人际关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一个由私人关系构成的社区基层结构,农村社区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区,社区讲究“礼治”,社区居民的一举一动都被他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此农村社区不具备匿名性,人们生活于中有一种被严重束缚的感觉;而在城市社区,个体意识强烈,建立在业缘关系基础上的人际关系冷漠,“个人自扫门前学,不管他人瓦上霜”,使得试婚者能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心安理得的进行同居行为。同样,城市异质性强,使得城市具有极大的包容性,能容纳各种行为和文化的存在,城市居民能够认同不同的观念,接受不同的生活方式。而且受西方文化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城市居民更加开放,更加“前卫”,因而,即使城市居民没有身体力行这种“试婚”行为,也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对这种行为表示宽容和理解。

2.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发展,人们在享受城市的各种便利与舒适的同时,也同时吞噬着城市化带来的种种压力和重负,城市生活节奏快,竞争异常激烈,人们生活压力大。这一切使得人与人之间只有赤裸裸的功利性经济关系,而人情味和爱的缺失让现代的城市人感到异常的寂寞和孤单。生活的压力和人内心深处对爱的渴求,共同促使人们,特别是其中的青年人通过试婚这样一种方式建立一个“准家庭”,以排解孤单,寂寞,无聊,紧张,恐惧,为自己在无助的城市空间寻找一个可以停泊的港湾。

三、社会体制转型必然带来文化的变迁和世俗化

在性观念方面,西方的“性解放”,“性自由”破除了中国人的“性神秘”,使人们日常在谈论相关话题时不用再遮遮掩掩,畏畏缩缩。性观念的开化对实现男女平等的性权利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的性道德观,性哲学也发生了变化,甚至导致了“肉欲主义”的泛滥。在现代年轻人看来,爱情不仅是精神的,物质的,而且也是肉体的,“柏拉图”式的纯粹精神恋爱在他们眼里简直是不可理解的,他们认为,性生活理应是爱情的一部分,性爱是促进爱情的积极因素。另外,他们也觉得试婚是理性的,男女只要彼此真心相爱,就可以在一起过性生活,通过一段时期的同居,如果双方感到满意,那么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结为夫妻;如果双方并不满意,那么就赶快“散伙”,这样可以保证今后的正式婚姻和家庭的稳定。

文化的世俗化改变了人们的家庭婚姻观念。现代人完全把同居当作一种个人选择,情感上的性关系无须经过正式婚姻登记证明为合法就可获得社会的承认,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婚恋的“传种接代”“养儿育女”的观念。“试婚”是文化世俗化的必然产物之一。

四、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在从事任何交往行为时都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霍曼斯把一切社会活动都看成是交换行为,人们作为自由市场的理性单位,拥有获取所有必须信息的渠道,并权衡所有可行的选择,在这些考虑的基础之上,理性的选择那些将使物质利益最大化的途径。这种理性思考就是计算各种选择的代价,权衡代价的大小与物质利益的优劣,以确定哪一种选择将产生最大的报酬或利润而付出较小的代价。[2](P.254-255)试婚赞同者认为,婚姻伴侣的选择应该更加富有理性,而对理性的理解,专指男女双方在这一阶段中各自的交换代价或交换成本。进入一桩尝试婚姻是期待着报偿,是一个尽可能的寻求最好交易的过程,通过这种社会交换,进行试婚的男女大多期望得到的“社会报酬”或“社会利润”是找到一个自认为能与自己共创美好明天的终生伴侣,在尝试的过程中,男女双方要对对方的人生观、价值观、性格爱好、生活方式、为人处世方式及性能力进行综合的评价,最后才能确定是否把对方作为终生伴侣。尝试婚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男女双方就要对“社会代价”与“社会利润”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如果这个比值认为是不利的,伴侣双方就不可能承担起共同生活的法律责任,不可能走进婚姻的殿堂;如果伴侣双方都认为利润是令人满意的,他们就可以走进婚姻的礼堂,共同承担起婚姻生活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因此,“试婚”作为一种新的社会互动方式是一种“利润最大化”的交换行为。

总之,“试婚”现象在我国发生不是偶然的,有其历史必然性。我们应建立对“试婚”现象的理性认识,并在法律规定和道德约束上尽快制定采取相应措施,使其得到正确合理的解决,帮助青年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参考文献

[1]许传新,王平.试论“试婚”产生的社会机制[J].青年研究,2002,(4).

[2]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

企业社会责任产生的根源与履行 篇4

总之, 随着时间的推移, 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低级到高级的一个动态演化过程。

企业社会责任产生与兴起的根源

企业社会责任的根源主要在于以下三对矛盾:第一, 企业短期利益诉求同企业长期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第二, 企业短期利益诉求同社会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第三, 企业长期发展目标同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1. 企业短期利益诉求与企业长期发展的矛盾

大型跨国企业大多采取现代企业制度, 实行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 公司股东成立董事会, 董事会聘请职业经理人对公司的日常事务进行管理。一般情况下, 职业经理人的收入与业绩挂钩, 通常以公司股票市值来衡量职业经理人的业绩, 其收入也往往同二级市场股票价格紧密联系。而职业经理人作为公司董事会聘请的“管家”, 本身并不持有大量的公司股票, 公司长期利益与其关系不大。职业经理人倾向于短期目标, 期望在自己的任期内获得最大的收入。这时候, 企业经理人在公司内的决策并不利于股票的长期持有者, 往往会导致他们的利益受损。如, 职业经理人在市场急剧增长时期, 会采取专业化经营手段, 降低成本, 固守原来的份额, 以粉饰报表内容, 从而获得较高的收入。但公司损失的是市场急剧增长时期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 对公司日后的进一步发展埋下了隐患, 同时也损害了长期持有该公司股票的股东利益。

2. 企业长期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矛盾

经济社会是整个社会即大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而企业既是经济社会的一部分, 又置身大社会的范围之中。企业的职能是以生产效率最高、消耗最小为基本经营原则, 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在市场上不断发展壮大。大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是效率的发展, 而是整个人类之间, 以及人类同自然界之间的和谐发展。大社会的发展, 在提高效率发展经济, 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 也需要提高精神文明水平, 也需要平等、公平、正义、仁爱等这些普适的价值理念。因此, 经济社会和大社会的发展目标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

3.企业短期利益诉求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矛盾

这对矛盾的实质是企业短期利益诉求者个人利益, 同社会其他利益相关者个人或组织的利益之间的矛盾。与前一对矛盾不同的是, 企业长期发展的矛盾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矛盾, 实质上是经济社会与大社会两个不同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 是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差异。而企业短期利益诉求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矛盾, 涉及到企业短期利益诉求者的切身利益, 是企业短期利益诉求者与社会中相关利益个体的较量, 涉及到个体利益的得失。

更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策略

本文假设企业或公司内部章程、制度没有发生实质性改进, 即根据前文三对基本矛盾的论述, 假设协调企业短期利益诉求者与企业长期发展矛盾的委托代理制度没有实质意义上的改进, 协调企业短期利益诉求者与社会全面发展矛盾的委托代理制度没有实质意义上的改进。

在这个假设下, 站在社会总体的角度, 主要通过外部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来更好地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本文所提出的策略, 围绕着如何更好的发挥外部约束和激励机制的作用展开。

1.对社会责任区别对待策略

企业社会责任的根源在于三对基本矛盾的运动。而由此衍生的企业社会责任有着不同的性质。不同性质的社会责任, 应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本文将企业社会责任大致分为必要型企业社会责任、保健型企业社会责任、激励型企业社会责任。如下图所示:

图2中, 必要型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底线, 一般由法律明确规范, 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于必要型企业社会责任, 长期内应考虑完善法律体系和原则, 完善司法、执法、执行体系的整体构架, 强化监督体系。同时, 进行普法教育, 提升全社会的基本法律素养。改善法律上诉渠道, 使普通百姓更容易接近法律, 了解法律, 敬畏法律, 运用法律。短期内, 可考虑加强执法力度。

保健型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进入某些领域的必要条件。如公司需要进行国际贸易, 则需要一系列的国际认证, 如ISO认证等。再如:对饭店等进行卫生认证, 分为A.B.C.D等几个等级, 并颁发证书。保健型社会责任约束力不如必要性企业社会责任那么强烈, 但依然有一定法律的规范。对于保健型企业社会责任, 长期内应考虑完善各种认证体系, 提高公信力, 强化监督体系。同时,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转型, 鼓励企业转变利润获得方式。短期内, 加强审核力度和监督力度, 加强对各种认证体系的依法管理。

激励型企业社会责任, 是指企业在有条件时承担的一系列社会责任。企业通过承担一定的激励性社会责任, 获得较好的声望, 或是经济上的回报。长期内, 应考虑完善社会普遍的价值取向。如公司管理者无权在未经董事会或股东大会授权的前提下, 超额动用资金去承担自己力所不能及的责任, 以求哗众取宠的效果。应当引导大众正确认识企业捐款, 不是越多越好。有些在不经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许可的情况下, 动用大量资金捐款, 是无视股东利益的专权行为。这种慷他人之慨的作派有害于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同时, 也应当畅通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渠道, 让人有话有处讲。短期, 应当对做出贡献的企业予以表彰。

2. 针对负外部性的策略

企业行为的负外部性, 主要产生于企业长期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矛盾引起的企业社会责任。由于企业或企业短期利益诉求者为谋求各自利益采取的一系列行为, 有可能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相左, 从而造成了利益受损方。由于产权界定不清晰, 利益受损方又无从得到补偿, 这时, 企业行为的负外部性就产生了。

解决负外部性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是征收庇古税并对利益受损方进行补偿;二是明晰产权, 降低交易成本。如果是涉及到大部分人利益的问题, 利益受损方也难以界定, 如环境污染问题, 在相应法律措施下, 可采取流转额度的策略。如下图所示:

3. 民众意识宣传策略

论广东人的抗非精神及其社会根源 篇5

论广东人的抗非精神及其社会根源

广东人民在上半年这段特殊的时期所表现出来的镇定自若、临危不惧的理性与科学精神,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沉着冷静的大局意识,上下齐心、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同心同德、众志成城的精神,是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就其社会源泉而言,思想解放、实事求是的.传统,市场化带来的社会协调与社会合作,专业化、职业化进程造就的公民素质,富而思进的开拓精神,都是广东人的抗非精神形成的重要源泉.

作 者:李江涛 叶蓬  作者单位: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东,广州,510410 刊 名:探求 英文刊名:ACADEMIC RESEARCH FOR TRUTH AND REALITY 年,卷(期):2003 “”(6) 分类号:B822.1 关键词:广东人   精神文明建设   抗非精神   社会根源  

社会根源 篇6

一、当今中国社会的道德现状

当中国社会大踏步进入转型期之时,虽然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教育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我国的公众社会道德却出现了与转型期极不相称的状况,而且越来越让国人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泛滥的失信现象。目前,随着钱权交易、职权乱用及卖官鬻爵等现象的盛行,中国社会的政治生态处在诚信危机之中。

二是淡薄的公德意識。近些年,随着社会公众的个人公德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的缺失,使整个社会处于整体公德意识淡薄之中。

三是缺失的职业道德及家庭美德。当社会处于快速转型期时,家庭的传统美德正在逐渐受到强烈的冲击,家庭成员之间的义务意识、责任意识逐渐淡化,功利意识逐渐占上风,使传统的伦理道德逐渐出现新问题。

四是失落的价值观念。当金钱主义、拜金主义、感官刺激占据个人心灵时,个人对精神、灵魂、信仰的拯救或关注变得越来越少,将自我沦为物质和金钱的奴隶。

五是迷失的信仰。当个人崇拜、个人神话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而被遏止之后,由此而引发的信仰就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取而代之的是功利心和世俗欲望。

二、当今社会产生道德问题的深层次根源

(一)历史背景的因素

一是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思想的大解放强烈地冲击着我国两千多年以来形成的封建旧思想、旧礼教、旧文化和旧道德。但是,这种冲击基本上是全盘否定而不是去伪存精式的否定,更谈不上吸收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部分了。这就形成了直到现在还有人在热烈的讨论当老人倒地后是扶还是不扶的问题,并一度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二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极右做法,使传统的社会道德受到抽空式的排挤和排斥,而此时新的社会道德并未真正形成,使社会道德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出现断层,从而也导致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道德体系非常模糊。

(二)经济发展的影响

当我国从计划经济迅速转为市场经济之后,部分人无视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大肆利用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空档期,使自我的趋利心理和自私心理得到了相互促进和膨胀,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不断否定和无视社会道德,从而出现了损人利己、见利忘义、坑蒙拐骗、投机钻营、非法经营等行为,导致了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特别是当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等问题出现后,社会公德危机达到了极致。

(三)腐败的政治生态

政治生态的腐败,其主要因素还是缺失的政治文明。政治文明的缺失就意味着机制或体制的不健全,就意味着公共权力的监督失去效力。当贪污、受贿、渎职以及权钱交易盛行时,很难想象这样的政治生态还是否能够取信于民;当官本位思想和无监督的集权现象大行其道时,很难想象这样的政治生态还是否能够真正做到为民服务,还能否大谈特谈社会公德思想,更为重要的是,当这些拥有公权的人在谈论社会公德时还会有多少社会公众相信他们做官做事是出于公德心,是真正站在公民的角度为其谋利。

(四)社会文化的因素

当人们逐渐感觉到公德文化已经不重要,还不能跳出物质利益至上的误区时,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已经开始发生了扭曲和变异。此时,社会公众追求的是安逸的生活和享乐的心理,不再是追求道德价值。当这种攀比心理、拜金主义的氛围笼罩整个社会时,马诺、郭美美事件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物质和金钱带来的满足感已经在社会公众的心理超越了道德伦理的真正价值。

(五)社会制度的因素

当今,尽管社会公众正在意识到依法治国理念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但人们却没有意识到以德治国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他们认为,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只能靠社会公众自觉遵守而不能强行约定,从而也就导致了秩序管理混乱、钱权交易频繁、弄虚作假盛行、黑恶势力横行、邪教迷信泛滥、黄赌毒现象难禁的问题日益突出。

(六)个人道德教育相对滞后

在学校,应试教育使学校看重的是学生的学习分数,而道德教育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而造成了道德教育的人为断层。在家庭,因独生子女,特别是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在受到父母精心呵护的环境下,学习成了他们生活中的大事,而且没有之一,从而导致了他们自私、自利、无理和冷漠,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如何回报和分享。再加上互联网、手机等多媒体工具不是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而是对他们进行自私自利的漂染和金钱物质的诱惑,从而也使学生失去了对道德教育的足够信任。

三、解决道德问题的对策

形成道德观念的缺失非一时一日之功,而是长期以及多种因素共同堆积的结果。要想重拾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树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就要从国家、社会、政府和民众等多层面开展道德教育,使其成为以德治国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具体来讲,就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德的重要体现和精髓,它体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爱国、诚信、敬老、爱幼以及互帮互助等。对于这些传统文化,作为当代的社会公众一分子,我们要不断吸收和利用,从而达到净化社会风气、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作用。

(二)政治生态建设要制度化

一要领导干部带头加强政治生态建设。领导干部不能放任权力的无限制膨胀和集中,要主动把权力放在制度的笼子里,主动接受公众的监督,使公权真正做到为民、利民;领导干部还要主动自查自纠,时刻提醒自己公权的来源和使用方向,保持心中的天平不偏不倚;同时,领导干部还要主动加强管理机构的自律,把政府当作人民的政府,主动接受来自政府以外力量的监督。二要领导干部加强政治道德建设,把监督公权的使用当作政治生态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而且不能使监督流于形式。三要建立政治生态的奖罚制度和道德主体的自律制度,使责、权、利实现原则上的一致。

(三)营造和引导向好向善的社会风尚

尽管社会公众的趋利心和自私心在一定范围内广泛存在,但人们内心深处的正确的义利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还是存在的,只要运用事例、范例、典型等手段,通过正确的道德文化进行熏陶和引导,还是能够激发广大社会公众的社会公德心的。因此,政府应该运用正确的价值取向,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造就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四)实现法与德的统一

在制度建设上,要做到法律与道德并重;在国家治理上,要做到法治与德治相统一。塑造一个人的人格和灵魂,德的教育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在当代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党和政府不仅要建立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还应进行专题研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相依存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从而实现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双重治国理念。

(五)传播社会正能量

社会根源 篇7

1 流氓及体育界流氓概念界定

在罗竹凤主编的《汉语大字典》中对流氓的解释为:一是指无业游民,后指不务正业,为非作歹之人;二是指施展下流手段,放刁撒泼等行为[11];《现代汉语辞海》对流氓的解释为:(1)原指无业游民后指不务正业经常办坏事的人。(2)是指放任刁蛮耍赖,寻衅滋事,聚众斗殴,调戏妇女等[13]。从上述对流氓的解释可以看出“流氓”包涵三层含义:一是指属于无业或不务正业这是从职业方面讲;二是看具有流氓特征行为,为非作歹扰乱社会秩序的特点;三是从道德规范角度看, 流氓主要是以放刁、耍赖、施展下流手段,如:斗殴、猥亵强奸妇女等恶劣行为,或以恶劣行为扰乱社会秩序的人[2]。

综上所述,体育界流氓是指体育的参与者在参与体育活动中所表现的不道德和违规违法的行为举止,言行等。该文的体育界的流氓习气主要是指竞技体育界的流氓习气,包括体育参与者以不文明的语言和刁蛮、耍赖、欺诈等行为以及通过暴力行动来妨碍和抑制体育运动的正常进行和健康发展。

2 体育界的流氓现象

2 . 1 体育运动参与者流氓现象

所有体育运动的直接参与者,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获得比赛的胜利,这样对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是有利可图的,运动员获得数不尽的金钱、名誉、地位等;教练员同时也会得到金钱名誉和地位;管理人员不仅能够得到金钱、名誉和地位,更重要的是比赛胜负与他们升降官位有直接的联系。如果没有取得好的比赛成绩运 动员 , 教练员, 管理人员 等不但得 不到金钱 、地位、名誉,确要承受各方面的压力,如教练员要“下课”,管理者要降级受处分等等。正因为如此,胜负形成的反差巨大两种结果导致了这个群体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和取得较好的运动成绩不惜一切代价。诸如:采用体育暴力手段、忽略体育的法规法则、淡化体育道德等。具体表现有使用兴奋剂,赌球,假球,控制比赛结果,运动员殴打裁判,运动员互相殴打,教练员殴打辱骂队员,运动员和观众间的殴打辱骂,虚报年龄等等行为。在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过度的竞争力、商业操纵和兴奋剂的滥用与利益追求的膨胀,最终形成了一种将竞技体育扭曲的力量,这一力量使人们越来越远离体育运动,使竞技体育出现了异化现象。2004年雅典奥 运会中的 体操、击剑等有些项目中裁判越轨判罚就是一则典型案例。[3]

2 . 2 非体育运动参与者流氓现象

非体育运动参与者主要是指体育比赛的观赏者,体育媒介人员以及相关体育从业人员等。体育比赛的观赏者流氓现象,主要是指关注和球迷因受比赛的运动员,裁判,比赛气氛等各个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情绪激动,不满而出现的不文明语言和行为。如向场内投掷杂物,在看台上点燃易燃物品,辱骂和殴打裁判或运动员等。具体事件如:2000年6月,欧洲足球锦标赛上,数百名英格兰球迷酒后闹事,被比利时驱逐出境;2000年7月15日,陕西主场与成都踢平,赛后一些球迷不满比赛结果聚众闹事,最后警察用催泪瓦斯和消防高压水枪平息球迷闹事;2002年3月24日,陕西主场对青 岛赛后, 因球迷不 满出现殴 打裁判和 烧毁多辆 警车;2002年4月3日,排球比赛中辽宁主场对江苏,在比赛中江苏队的一名队员被两个矿泉水瓶击倒在地[10]。体育界的媒介人员和其他的体育从业人员, 为了自己的某种利益, 偏离事实, 利用不合法和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利益, 对其他的体育参与人员产生不良的影响, 导致会出现一些体育流氓的行为。如: 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对运动员捏造绯闻,不道德评论,甚至污蔑报道。这些非正常压力导致 运动员用 一种非正 当的手段 来发泄,如:殴打裁判、场外的喝酒斗殴等[10]。

3 体育界的流氓现象的社会根源

3.1 政治因素

一些国家之间由于历史上存在一些矛盾和发生过一些战争,在和平时期两国的球迷、运动员、裁判员等体育参与人员,寄希望在比赛中战胜对方。如在中国队与日本队的比赛中,中国的球迷运动员和裁判员等体育参与人员寄希望“抗日战争”能够在运动场上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当最终得失与人们的期望值出现差距的时候,就容易引发体育界流氓行为的产生。

3.2 经济因素

在当今社会,由于经济结构还处于不合理状况,出现了下岗失业,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扩大等现象,容易引起社会不同阶层的对抗心理,这种对抗心理极易在激情四射的体育比赛过程中得到宣泄,导致体育界流氓行为的出现。

3.3 文化因素

在文化多元化的社会中,多种文化的相互渗透,有些主流文化的缺失,不健康文化的渗入导致人们的价值观扭曲也是体育界流氓习气盛行的原因之一。

3.4 个体自身的因素

3.4.1 个体寻求刺激与自身侵犯性的发泄

在运动员与球迷群体中,存在着一小部分喜欢惹事生非具有攻击型的个体,他们常常把寻求刺激、招惹他人作为休闲活动的主要内容,以侵犯他人或目睹他人被侵犯作为比赛和观看比赛的目的。

3.4.2 比赛中的感情投入程度

队员和球迷在比赛中会投入一定的感情,对自己球队的热爱和自己所钟爱球队的支持,他们把自己球队的胜负作为自己生活的全部,把自己所支持球队的胜负当成他们生活中最有意义的内容。因此,一旦他们自己的球队和所支持的球队受到不公正待遇,特别是关系球队出线、晋级比赛时,容易导致攻击性行为。

3.4.3 对球队的热爱程度

尽管大多数体育参与人员都明白体育比赛一贯提倡“友谊第一,比赛第二,重在参与”“体现公平”,但是广大体育参与者对自己的球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对球队或球员形成了一种过激的偏爱,他们只希望自己的球队或自己钟爱的球队在比赛中获胜,对胜负缺乏辩证的认识。

3.4.4 从众心理

从众是指个人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和压力而与多数人向一致方向变化的现象。在比赛中或比赛结束后,队员和球迷的情绪处于极度兴奋或悲伤状态下,对于他人行为是否规范缺乏准确的判断,易受同伴的情绪状态和其他闹事者情绪的感染,并以他们散发出的信息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源,而且球场内的群体氛围会使队员和球迷产生一种匿名感,从而使球场被认作是可以从事反社会行为的场所,导致队员和球迷不自觉地采取从众的行为方式,造成队员出现流氓行为和形成球迷成骚乱群体。从众心理也是产生大规模球场暴力行为的前提之一。

3.5 其他因素

3.5.1 媒体宣传的负面影响对人们形成的某种看法或观点有强化单向心理定势的作用

媒体的负面报道会增强体育参与者的心理暗示效应,会使一部分体育参与者把体育流氓行为看作是一种借鉴和消遣性范围来考虑。比如对竞赛中的暴力镜头不断重复播放,对一些攻击事件和暴力事件的报道使用大量带有煽动性的语言都会增加球场流氓行为出现的可能性。

3.5.2 组织管理的不善

体育界的流氓行为与组织管理者的组织管理方法和措施的不得力有直接关系。如在比赛前的安检不够严格,使部分球迷将矿泉水等能伤人的物品带到球场中;没有和公安机关协调好信息,让闹事的球迷进入球场;球迷、观众通道不通畅;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球迷很容易冲到球场;看台结构不合理使双方球迷混杂在一起;赛后对球迷,特别是闹事球迷疏散不力等,均会导致球迷攻击性的行为发生[6]。

4 建议与对策

(1)发挥球迷组织的积极作用,加强球迷的组织和管理。

(2)加强各体育组织的内部管理,完善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道德规范,提高运动员的自身修养。

(3)净化裁判员队伍,提高裁判员的业务能力和道德素质,尽量避免错判、漏判。

(4)发挥媒体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对赛事进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报道,同时树立文明竞赛,文明观球的典范,营造和谐文明公平的赛场氛围。

(5)健全体育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黑哨”和“假球”行为,对于情节严重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尽快改革和完善各竞赛规则,加强对裁判员、运动员、教练员和相关工作人员的约束。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推理法对体育流氓进行定义,并阐述体育界的流氓现象。当前体育活动在人们生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参与人群甚广,参与的目的也不尽相同。在此基础上,对体育界流氓习气盛行的社会根源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与对策。从体育观众的观赏心理,体育观众的观赏要求以及体育暴力与体育的观赏性关系结合较为典型的体育暴力实例进行分析,认为社会需要善待体育,善待体育人,善待所有的人,不要把体育当作一个罪恶的替代品。

论兴奋剂使用的社会学根源 篇8

关键词:兴奋剂,使用,社会根源

1 前言

兴奋剂在英语中称“Dope”,原说为南非方言中一种有强壮功能的酒,该词汇于1889年首次列入英语辞典,意为“供赛马使用的一种鸦片麻醉混合剂”。兴奋剂在医学中原指能刺激人体神经系统,使人产生兴奋从而提高机能状态的一种药物。如今通常所说的兴奋剂不再是单指那些起兴奋作用的药物,实际上是对禁用药物的统称。

2 兴奋剂的使用是非个别性和非偶然性的

体育界使用兴奋剂,便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盒子,使药物的毒副作用弥散。从残害个人到危害社会,给神圣的体坛和奥林匹克事业,给青少年和运动员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被国际体坛称为“二十世纪的鼠疫”。兴奋剂最早使用于赛马运动,第一次发现使用兴奋剂是在1865年一次横渡海峡的游泳比赛中,1886年报道了首次因使用兴奋剂导致死亡的事件。[1]20世纪50年代中期,各种类型的合成类麻醉药物开始问世,60年代几乎所有的项目都有运动员使用这种药物,1970年在法国的一场足球比赛中,才18岁的后卫因使用兴奋剂而死亡。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现代五项射击比赛中前17名运动员有12人兴奋剂检查呈阳性,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上兴奋剂检查阳性者有11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有12人,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保加利亚,匈牙利举重队因兴奋剂问题被迫集体退出奥运会。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世界著名的飞人加拿大短跑名将本·约翰逊因服用违禁药物被没收金牌,成为一大丑闻。1994年,美国足球世界杯期间,被誉为“绿茵天骄”的足坛巨星马拉多纳因药检呈阳性而被逐出赛场,爆出了本世纪足球史上最令人震惊的兴奋剂事件。[2]由于新药的不断研制,造成违禁药物不断增多,使用兴奋剂的范围扩大,田径、游泳、举重、自行车这些项目服用兴奋剂现象比较严重,现在兴奋剂的使用已经慢慢向体育各个项目延伸,美国盐湖城冬奥运会上,获得两、三枚金牌的运动员竟是“瘾君子”。服用兴奋剂现象如今已经普遍全球,我国体坛也不是净土。从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服用兴奋剂的事件便时有发生。1988年冬奥会前,我国著名的运动员叶乔波、王秀丽想尽快恢复训练的疲劳,误服了一种中成药造成药检呈阳性而被取消参加冬奥会的资格。1993年第七届全运会上亚运会举重金牌得主邢芬药检呈阳性,受到严厉的处罚。1994年曾打破世界纪录的广州游泳选手钟惟月被国际泳联查出赛后尿检呈阳性,被禁赛两年并取消了所取得的两项世界纪录。1994年广岛亚运会上,我国有11名运动员在药检中,尿样呈阳性,包括多名名将,震惊了国内外体坛。1998年又有游泳运动员被查出尿检呈阳性,在国际体坛上造成了恶劣影响。

3 使用兴奋剂的社会学探源

3.1 对个人名利的追逐

兴奋剂严重危害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并有可能造成死亡,但是近年来服用兴奋剂的现象还是日渐普遍和增多,究其原因是盛名、厚利、重奖刺激带来的负效应。今天,许多考察兴奋剂在体坛泛滥原因的人认为,物质利益的吸引和社会声望的获得是最主要的原因。在古代奥运会上,获胜的运动员就能获得巨大的物质利益和精神荣誉。优胜者巨大的物质和精神利益与没有获胜者的一无所有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强烈反差对于参赛者来说必然产生巨大震撼,从而强化他们借助各种力量获得支持的心理。[3]现代奥运会的冠军的所得到的各种利益更多,各种直接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奖励,甚至家庭的因素都可能使运动员做出使用兴奋剂的决定。有份对200名高水平的运动员发的调查表,这份调查表上的问题归结起来有两个[4]:一是“如果有人劝你服用兴奋剂,并且保证不但不会被抓住,而且能赢得所有的比赛,你会同意服用兴奋剂吗?”对这个问题,平均有半数的运动回答:“同意”。二是“如果保证服用兴奋剂不但不会被抓住,而且在今后的5年能够赢得所有的比赛,但你后来会死于所服兴奋剂的副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同意服用兴奋剂吗?”遗憾的是,仍有半数以上的运动员表示“准备为成为明星和为能挣钱而死”。由此可见,个人名利欲望是使用兴奋剂的一个极大的诱因。

3.2 一定的政治利益的驱动

奥林匹克的宗旨是建立一个和平、维护人的尊严的社会,奥运会是展示一个国家国力与民族精神面貌的窗口。这本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积极功效,然而这种功效被一些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和政治家所曲解,将奥林匹克沦为一种政治附庸,将奥运会变为民族、国家和团体竞争的场所。[5]有些国家的体育组织便在这种民族主义的驱使下,对运动员使用兴奋剂持暧昧态度甚至纵容运动员服药。这种政治利益的驱使,是兴奋剂使用、泛滥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如今科技飞速发展,竞争日益强烈的体坛,面对在体育战场上表现民族形象的沉重压力及比赛的超难度取胜,许多运动员选择了兴奋剂。

3.3 现代竞技体育日益严重的商业化趋势

现代竞技体育的商业化趋势使得兴奋剂事件层出不穷。在体育运动商业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下,竞技体育运动的本质和目标的追求被进一步强化,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产生变性,兴奋剂便在竞技运动中产生并成为其附属物。[6]为了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人们就必然要通过各种途径、方法、手段,包括正当的和不正当的。现代竞技体育发展到今天,已经出现了在稳定周期中进行、以巨大商业利益为驱动的比赛体制。各种比赛、联赛层出不穷,使得运动员疲于奔命,在英国阿森纳效力的德国足球明星佩蒂特曾指出过密的比赛使得运动员无法得到休息,这将会导致欧洲足坛出现兴奋剂事件。因为运动员只有像不知疲倦的野马一样在场上奔跑才能适应当前的比赛节奏,在超强度的比赛面前,运动员被迫采取补救措施。比赛组织者为了商业利益,过密地安排各种比赛,而运动员又必须在比赛中发挥巨大潜力,这必然会违背运动员的生理规律。面对这种高密度的比赛,运动员需要像机器一样不知疲倦才能适应,运动员只能寻找可以使自己成为机器一般的手段,兴奋剂至少可以暂时让他们在场上不停地运动。

3.4 媒体优胜至上的舆论导向

竞技体育是一项公开的社会活动,是舆论和各种媒体关注的焦点。如今竞技体育与媒体共存共荣,不少媒体把强烈的胜负和荣辱相连的意识灌输到广大体育迷的价值观念里,对取得冠军的运动员宣传使得社会逐渐形成了一种不利于运动员的舆论氛围。[7]冠军与其他运动员的地位反差之大,没有获得冠军的运动员羡慕冠军获得的社会荣誉和媒体吹捧,也强化了夺取优胜的心理。而获得冠军的运动员也感到压力增大,在这种强大的舆论压力下,运动员只能加倍努力,当自身条件难以满足获胜需要时,使用其他非法手段就成为他们的选择之一。媒体的这种宣传定势和对冠军的膜拜心理形成了可能促使运动员不顾一切铤而走险的舆论环境。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些媒体为运动员使用兴奋剂起了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

3.5 心理原因的影响

兴奋剂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科技发明。人们具有享用自身成果的天然品性,在明知一项成果对自己的目标有价值时,人们追求它的愿望就难以被遏止。当部分运动员在使用兴奋剂达到了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时,其他运动员就更加难以不亲身尝试了。在早期并没有制止兴奋剂的法律甚至道德约束时,使用兴奋剂自然成为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手段。由此产生一种“不用白不用”和“用了不白用”的心理。而且许多运动员因为药检不全和药检不力的遗漏对服用兴奋剂报有侥幸心理,当别的运动员服用违禁药物而没有被查处时,没有服药的运动员可能就会感到有一种心理上的不平衡,感觉自己吃了亏,这种心理因素势必会造成部分运动员去尝试。

4 小结

长期以来,由于兴奋剂对竞技体育和运动员本身的危害,批驳和围攻兴奋剂的一种强大舆论使得人们对兴奋剂视为体育领域的毒瘤,并对兴奋剂进行强有力的打击。但是问题并没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反兴奋剂斗争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兴奋剂带来的弊端,应该逐渐建立起反兴奋剂的意识和策略。总之反兴奋剂斗争应该走出禁、查、罚的简单模式,从医学、道德和法律上进行科学的界定和规范,将反兴奋剂的斗争纳入科学和法制的轨道,彻底解决兴奋剂带来的公平与健康问题。

参考文献

[1]周武,曹芳平,对兴奋剂的历史回顾[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2).

[2]于素梅.对兴奋剂问题的理性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03,(4).

[3]易剑东,余俊明.论兴奋剂产生和泛滥的社会心理根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2).

[4]王革,魏源,等.竞技体育运动面临的兴奋剂问题及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5).

[5]曾凡星.回顾与反思:兴奋剂的使用与禁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

[6]杨春莉,等.兴奋剂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6).

[7]易剑东,余俊明.论兴奋剂产生和泛滥的社会心理根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2).

论麦琪与苔丝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 篇9

关键词:麦琪,苔丝,维多利亚时期,选择

一.前言

美国著名的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诗中这样写道: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在这首简短的诗歌中, 诗人用自己的经验选择在树林中的道路, 以暗示我们在生活中所需要面临的种种选择。漫漫人生, 我们需要做出的决定很多, 但每个分叉路口我们只能选择一条, 这或许就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之处。 英国女作家艾略特也曾说过:“人生就是面临一个又一个艰难的选择。”因为结果是完全未知的, 不可预测的, 人们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其实, 生活本身就是一种选择, 而这种选择除了与我们的自身追求有关, 也与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维多利亚时期前接乔治时代, 后启爱德华时代, 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和大英帝国的峰端。 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牢固建立, 英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皆飞速变化。但在当时还是父权制占上风, 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 女性意识开始觉醒, 但在经济, 政治中的地位仍远远低于男性, 她们不享有和男性同等的话语权, 甚至受教育的权利也被限制, 这种高度依附并屈从于男性的情形在婚姻中更为显著。 婚姻是上帝对那些遵守社会传统道德观念人的奖赏, 贞操是判别女性道德的唯一标准。这种狭隘的道德观深深的压迫着女性, 而这恒定判断本身就是从以男性作为主体地位的观念出发的。因此这些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都不同程度上压制着女性的独立意识与自我实现, 使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在群体认同与自我实现中艰难地选择, 在精神困苦与沮丧中苦苦挣扎。

二.麦琪在群体认同与自我实现中的艰难选择

麦琪是《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中的主人公, 小说主要围绕麦琪的成长展开:少年时无拘无束、热烈而纯真的麦琪, 青年时自我压抑、切割心灵的麦琪, 成年时矛盾却又充满成熟魅力的麦琪, 展示出了麦琪当自我面对人生时的巨变、爱情的萌昧、亲情、友情、人格独立这一系列难题时的挣扎和犹豫, 也真实体现出我们现实中每一个人都可能多多少少遭遇过的心理困境。

这个世界在麦琪的眼中确实充满了各种矛盾。当她对菲利普有好感时, 他却是麦琪父亲的敌人的儿子, 菲利普父亲使得麦琪的父亲破产并卧床不起。当她遇到真正喜欢的斯蒂芬时, 他已经是麦琪表姐露西的未婚夫。如果麦琪出于自我的满足并与菲利普保持这种亲密知己关系的话, 她就必定会伤害父亲与哥哥的感情。如果麦琪顺从自己的心意与她钟情的斯蒂芬相爱的话, 她就必然会伤害她的表姐露西并承担着公众的舆论评判甚至是家族声誉的毁坏。

麦琪一直在群体认同和自我实现中挣扎。年幼时的麦琪有着父亲家族冲动, 敏感, 任性等特点, 她对家人有着无私的爱, 默默承受着一个代表男性传统社会势力的哥哥的控制。哥哥汤姆对麦琪很好, 但是这种好是建立在麦琪的绝对服从的基础上, 在汤姆的价值观里, 他把自己放在拯救家庭英雄的位置上。所以对他来说掌控着麦琪的生活甚至情感是毋庸置疑的, 他经常用极端的方式惩戒麦琪来表达深沉的爱。与此相反麦琪的爱是无私并宽容的, 她非常爱汤姆并不惜为他做一切, 麦琪的内心是非常渴望得到汤姆的认同的。

但另一方面, 麦琪有着自己的价值判断, 这种独立的个性使她不甘于绝对服从哥哥的决定, 这种矛盾的心态在她的感情生活中也得以体现。一方面, 她有着自己内心对于爱情的渴求与追求, 渴望得到家庭与社会的理解, 而这两段感情都是家庭与社会所不容的。麦琪与菲利普的感情与家庭的利益有冲突并受到了哥哥汤姆的激烈反对, 与斯蒂芬的感情更是与维多利亚时期所尊崇的价值观相悖。在群体的认同和自我实现中麦琪最终没有突破自己的困境, 无奈地选择了妥协。放在社会历史背景下, 麦琪的悲剧似乎又是必然。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 由于社会的束缚女性始终处在进退两难的矛盾状态, 麦琪作为社会转型的牺牲品侧面体现了整个社会男性霸权的思想体系。

三.苔丝的自我选择与现实的利诱

苔丝是《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主人公, 作者哈代称之为“一个纯洁的女人”。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天真纯洁的女孩被诱奸后惨遭丈夫抛弃的悲惨生活。苔丝出身贫寒, 年轻时遭亚雷侮辱。在维多利亚时期, 贞操是判别女性道德的唯一标准。如果一个女人在结婚前失去了贞洁就被整个社会无条件的当做不道德的人, 无论她的道德多么的高尚, 心灵多么的纯洁。而与之相反, 对于男性却没有统一标准。男性可以不负责任的随意玩弄女性并让女性承担最后的沉重后果, 使她永远摆脱不了这个人生得污点。亚雷代表的就是品德败坏, 随意玩弄女性的资产阶级邪恶势力, 他滥用自己淫欲的天性步步紧逼并玷污了苔丝从而毁掉了苔丝一生的幸福。处在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背景, 考虑家庭的生活负担以及失身的现实, 在当时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嫁给亚雷摆脱社会的舆论, 同时也可以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而苔丝作为新女性的代表勇于自我反抗选择离开亚雷, 正是因为她的纯洁使她做不到和她不爱的人鬼混, 即使在失身后仍然对生活抱有美好的幻想。苔丝所做的另外一个重要的选择是在新婚夜里要不要告诉他心爱的安玑自己惨痛的经历。最终苔丝不顾母亲一再叮嘱, 选择向安玑坦白自己的过去。如果苔丝选择向现实利诱低头, 不告诉安玑, 她会和相爱的人在一起并得到幸福。但苔丝不顾社会的背景, 听从了自己的心只为追求不惨杂质的爱情。因为苔丝的眼中, 爱情是信任, 是毫不隐瞒。正是由于这一选择导致了她婚后被抛弃的悲惨命运。自己曾与妓女有放荡经历的牧师的儿子安玑却还是没有办法理解苔丝, 他感觉到自己受了愚弄, 曾经心中深爱的女人马上变为“不洁”。不难发现在当时对男女实行双从道德标准, 而这背后是当时狭隘的道德观和传统观念在作祟。

四.结语

人生道路上每个岔路口的选择会决定一个人的一生。麦琪和苔丝在她们不同的人生经历中做出了选择。麦琪在群体的认同和自我实现中最终没有突破自己的困境, 无奈地选择了妥协。苔丝在现实的利诱中听从了自己的心。 无论是麦琪还是苔丝最终都没有得到自己的幸福, 成为了维多利亚时期道德与社会观念的牺牲品。通过这两部伟大的作品, 我们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的地位以及主人公悲剧的道德根源。

参考文献

[1]吕银平.天平上的“爱情”与“亲情”—评《弗洛斯河上的磨坊》[M].外国文学研究, 2011.10

[2]胡宗锋.英美文学精要问答[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9

[3]黄静.论苔丝的悲剧[J].西北民族学报, 2002.6

社会根源 篇10

关键词:志愿精神,传统文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一、志愿精神的概念和内涵

志愿精神是为了公益的利他的目的,出自内心意愿且不计报酬甘于奉献的一种态度或观念。国内外有关志愿精神的表述很多。在国外,志愿精神通常被解读为一种利他主义和慈善主义的精神,是指个人或团体,依其自由意志与兴趣,本着协助他人、改善社会的宗旨,不求私利与报酬的一种社会理念。在我国,一些学者也对志愿精神进行了界定和探讨。秦晖认为:“以 ‘志愿’精神从事公益的行为,无论取怎样的具体方式,它都是一种基于个人的慈善(charity)与博爱(phi- lanthropy)行为”[1];张瑾说:“志愿精神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2]。

纵观学者们的观点,志愿精神的特质为自愿性、 非营利性、推动社会进步、促进自身发展。志愿精神集中体现为志愿者在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理念。

二、志愿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根源

从1963年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开始,到1993年底团中央决定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青年志愿者行动不断开展。2010上海世博会期间, 最亮丽的风景线就是身穿“白菜装”的世博志愿者们。 他们的志愿精神无处不在。也许有人认为,志愿精神和志愿服务的理念源自西方,我国到当代才发展起志愿精神。其实,志愿精神的理念本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主要集中在一些经典或教义当中,如儒、释、道、墨等家。中国历史深受这几种传统文化的影响,志愿服务自然也不例外。自古以来,从儒家文化传统“仁爱为本”到佛教文化“普渡众生”,从道家文化“上善若水”到墨家文化“博爱互助” 传统,都包含着仁爱、奉献、慈善、互助的思想,莫不折射出志愿精神的理念。

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论语》中说: “仁者,人也。”又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3]礼乐在孔子看来是很重要的,但离开仁,就无意义了:“人而不仁,如何礼!人而不仁,如何乐!”[4]《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由此可见,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文化同样奉行行善之举。

除了儒、释、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根支柱之外,墨家的“兼爱”思想同样折射出互助互爱的志愿精神。 “兼相爱”是墨子的根本思想,他认为天下之大事,在于人的互争,天下人都应该视人如己,互相帮助,不但利他,而且利己。这就是兼爱主义,也蕴含着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一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明,从中国传统文化处体现出志愿精神和公益理念。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分析

首先,优秀的社会责任伦理思想对于父母或者更早的一代人,其理解更透彻、体会更深刻、认同感更强烈,而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受西方文化渗透、外语学习、世界经济交融等的影响而不足。

其次,随着高校扩招,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大学生更加关注自身的发展,缺乏历史使命感,不能很好地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笔者对其所在学院的部分大学生做了随机调查, 结果显示:有80%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学院或学校的活动,其中愿意作为活动组织者的只有20%。以部分学分绩点高的学生为调查对象,40%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各类活动,其中愿意作为活动组织者的只有5%。

调查表明,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在自身能力方面往往比较优秀, 且关注自身发展与社会未来发展的适应性,但是在对个人责任,特别是如何实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知行分离特征,其责任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两重性。

四、志愿精神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关系

从古到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 “仁、义、礼、智、信”无不蕴含着仁爱、互助、奉献、慈善的志愿精神。志愿服务使他们融入社会,能丰富他们的阅历,从实践中锻炼各种能力,把道德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培育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以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启明星”助学计划为例,此计划是该院自2011年暑期发起的一支志愿服务活动,也是由该院学生自发组织的一项公益支教活动。在完成六个多月的组织筹划之后,“启明星” 助学计划一行于每年暑假期间,分别前往贵州遵义、 甘肃武威、海南儋州等边远山区,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义务支教活动。支教期间,我院师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堂和课外活动。如在之前的志愿服务过程中, 陈更同学看到了边远地区孩子的艰苦,特地联系到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做志愿者的朋友,从大运会处募捐到100套被褥,从深圳邮寄给每两个人睡一张单人硬板床的孩子们,从而改善了他们的住宿条件。每年,支教活动都在当地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同时支教事迹也得到了新浪、凤凰网、腾讯网、贵州《春晖》、同济大学校报等新闻媒体的报道,并影响了诸如南京大学、 苏州大学多位毕业生等更多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注和奉献,并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社会影响。另外,我院刘海鹏同学是学生会的一名学生干部,在平时他就经常参与志愿服务,曾在温州动车事故后,只身赴温州做志愿者的事迹被《新闻晚报》报道:一则微博在网上迅速“蹿红”,半天时间就被转发1600多次,被评论200多条。一名“90后”上海大学生,独自一人赶赴温州做志愿者,住40元一晚的小旅馆,每天为医院里的车祸病人服务,他的义举受到众多网友的交口称赞。有人还说,从他身上看到了“真正的年轻人形象”。[5]

这些学生平时就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有着强烈的志愿精神,因此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也相对普通学生高,在社会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总能想在他人前,做在他人前。志愿服务活动在培养学生奉献精神、 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15年暑期,笔者对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大一、大二的本科生做了关于暑期社会实践的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44份。在“你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最大的感受是__________?”一题中,在多达6个选项的答案中,有19%的学生选择了“加强了社会责任感”,而选择“充分锻炼了自己的各项能力”的学生只占16%,可见,虽然学生们关注自己的个人发展,但是对于志愿服务对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作用却是认同的。

五、弘扬志愿精神,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人们对其认识变化中饱经锤炼。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国人对其热捧,而今,国学热正在兴起,一些大学校园将国学作为选修课程,这些正说明传统文化的回归。传统回归仅仅停留于形式与数量不是真正的回归,精神的传承才是最重要的。 同样,在大学生的教育方面,我们要通过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志愿精神,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充分利用社会和高校的各种活动来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以保持教育的生命力。

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志愿精神实际上促使了大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德育过程,调动了他们进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通过切身体验将课堂教学获得的德育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逐步建立起社会责任意识,客观上符合教育的科学规律和发展趋势。 因此,弘扬志愿精神,主动引导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同样有助于实现高校培养人才与服务社会的效果叠加。

孔子认为“仁”不是对自己,而是对他人;孟子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上。”墨子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尽天灾人祸而不被打垮,反而越挫越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不归功于我们的先贤所传承下来的文化。大学生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群体,理应更深刻地领悟古之先贤留下的文化精髓,将志愿精神传承下去且发扬光大,胸怀社会责任意识, 展示充满自信、乐于奉献的当代大学生风采。

参考文献

[1]秦晖.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事业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张瑾.奥运会志愿者与人力资源管理[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

[3]论语·里仁[M].

[4]论语·八佾[M].

社会根源 篇11

【关键词】青少年;不良行为;产生根源;矫正思考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人格完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它是一种艰巨的,庞大的、成人的教育。总而言之,就是学校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良好的品德和教养的人。小学教师工作的优劣将直接关系祖国花朵的成长,关系着祖国未来的命运,关系着未来亿万人民的国民素质。然而,近年来,由于诸多原因,不少青少年产生了不良思想行为,令人堪忧。对于青少年的不良思想行为应引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对策,予以矫正。

一、青少年不良思想行为产生的社会根源探析

1、来自传统的应试教育制度的根深蒂固的影响。

我国应试教育就像一个无形的幽灵,顽固地占据着不小一部分学生家长甚至教师的心灵。总认为学“学而优则仕”,学习好了,就可以上名牌大学,未来就可以吃轻闲饭,拿高工资,享受幸福生活。不少家长要求自己的孩子以某某某人为榜样,坚受十年寒窗苦,死肯书本,“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样一来,不少小学生的学习目的被严重歪曲,助长了小学生的狭隘心理,置国家、民族大利益而不顾,只想到为了父母、自己而苦读书。

2、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①社会现实差距悬殊,贪污腐败风气,不知怎么的从家长和某些大人们的口中,传给了小学生的耳中。我班有几个学生在一次交谈中就公然讲到:“我有一个亲戚有三套房子,常在网吧玩女人”,“我们县里的某某,三年管矿产,得贡上千万”。这就严重影响我党我国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威望,像鸦片一样,毒害着孩子们得心灵。

有些比较贫困的学生,见到校内、班内条件优越的学生,在吃穿上奢侈,在言语上傲慢,便自认贫困是命里注定、情绪低沉、说话、行为拘谨、小心,个别家庭贫困学生甚至不愿意家庭优异学生一起学习玩耍。在校内班上形成了一条贫富沟渠。这种情形,损害着学生正常健康心理,影响着班上团结。

②在学校周围,到处都有大大小小的赌场。一些赌徒们白天赌,夜里通宵赌。每到午夜,行人走大街小巷,可以听着赌场的搓麻将声。不少家庭,因赌博而夫妻吵打、离婚。不少学生家长就是赌场常客。年幼单纯的孩子们,见到这种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渣滓,不知做何想法。

还有遍布城内的网吧、凶杀游戏、黄色影碟、无不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心灵。

③来自家庭的影响

目前,大多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其父母视他们为掌上明珠,过分溺爱,不加约束,不注意自幼培养其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习惯,以及礼貌待人,是非观念,还有助人为乐、感恩同情心理。怂恿孩子不良思想和行为日渐发展。久而久之,这类学生身心之病便难以医治了。从小处讲,对父母家庭是一大损失,从长远看,对国家和民族也是一种损失。

④在学生中有少数“害群之马”,即“问题学生”,这种学生各班都有一个、两个。个别年级的“问题学生”甚至还与社会上的不三不四的小青年勾结在一起,常在学校引诱着一些品德差、学习差、纪律差、身沾恶习的学生。这类“问题学生”,老师头疼难教,但他们的威力(影响力)确实很大,会把不少学生引向歧途。

⑤来自学校的工作失误

按照常理说,学校是管理、教育学生的正规处所,但是,由于学校的管理,教师的素质和教师的工作方法及态度出现偏差,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养成影响极大。例如:教师言行的不科学,结果对学生问题的处理失去了公平、公正和民主的原则;或者教师偏向偏袒学习好的学生,对某方面的差生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使学生心理上埋下了仇恨学校、教师的种子。有的教师对学生的缺点与过错,处理不当,也会恶化学生不良思想与行为产生与发展。

二、对小学生不良思想行为的矫正思考

社会是个“万花筒”,它千奇百怪,它香花与毒草并生,正确与谬误同在。谁能拥有自身的识别是非的能力,能就能稳操航舵,把握人生的方向,永远不失前进的政治方向。作为教育、管理学生的导师,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工作,使负面影响达到最低值,正面影响达到最高值。

上文所说的关于来自社会和历史方面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我们一个普通小学教师无法改变现实。但是来自学校和家庭方面的原因,可以通过教师的努力,逐步克服。

譬如当家长的,完全可以通过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抛弃“读书做官”,“学而优则仕”的旧观念。不一定万人去走“升学”的独木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以根据孩子的现实爱好与特长,重点培养,今后就吃自己的专业特长的饭不一样很好吗?!

同时,家长一定要处处事事做子女的表率,不要把孩子关在小屋里做作业,自己去赌场打牌。这对孩子的影响太坏了。家长要看到孩子的每一点微小进步,少指责、少批评,别谴责、别挖苦,多表扬、多启发、多肯定。让孩子觉得自己也有长处,建立起信心,克服缺点,健康成长。家长应少去麻将馆,不要与配偶吵打,不讲脏话,处处在孩子的面前表现出是非正义的化身,做关爱、指导孩子的慈父母,使得孩子觉得父母是最亲的亲人,又是严格可爱的恩师。学生的心理与性格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应当用心地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管理方法,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学生不良的思想与行为。只要每个教师工作出色,我们的下一代就有希望,祖国的未来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更有希望。

社会根源 篇12

要回答这个问题, 必须从商品经济制度对人性自私的放任和纵容谈起。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 人性自私不可以放纵, 人性自私必须加以抑制。人类社会创建各种文化和制度, 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有效抑制人性自私。我们确信, 人性自私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抑制, 社会风气就会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改良。人性自私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放纵, 社会风气就会在多大程度上得到败坏。商品经济制度下社会风气之所以败坏, 是因为它对人性自私网开一面、放任纵容造成的。

那么, 商品经济制度是如何对人性自私网开一面、放任纵容的呢?这主要表现在, 它容许和鼓励人们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实施价格欺诈、价格剥削和价格掠夺。

所谓价格欺诈, 是指在商品交易过程中隐瞒成本、虚高要价的行为。传统文化教导我们, 人与人之间应当相互诚信对待, 不得弄虚作假, 不得隐瞒欺骗。但是商品经济制度容许人们在商品的生产成本或经营成本问题上, 对交易方隐瞒事实甚至可以提供虚假情况。商品经济制度把商家的这种不诚信行为, 不仅不视为违法, 相反美其名曰“保守商业秘密”。各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尽管都规定消费者享有“广泛知情权”, 但无不将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排除在“广泛知情权”以外。商品经济制度通过商业秘密保护制度对隐瞒成本行为给予法律支持。那么, 商品经济制度为什么做出这样的法律规定呢?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商家有机会低价进高价出, 顺利赚取商业利润, 而不为被剥削者、被掠夺者所察觉、所反对、所怨恨。如果生产成本或经营成本一旦泄露给交易方, 那么商家在讨价还价过程中就很难处于优势地位, 就很难赚到利润, 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积极性就会受挫。商品经济制度为了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 它宁愿容许人们在价格上说谎欺骗。

所谓价格剥削, 是指在商品交易过程中低价进高价出, 实施不等价交换, 无偿剥夺和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行为。传统文化教导我们, 人与人之间应当公平交易、等价交换, 不得以少换多, 不得亏待他人。但是, 商品经济制度容许商家为牟取个人私利而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进行不公平交易, 以高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实施不等价交换。随着商品经济制度的全面开展和深入推行, 现代社会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商品越来越少, 实行市场价的商品越来越多, 市场范围几乎无所不包。然而, 市场价不等于成本价。市场价往往持续高于成本价。因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成本价总是处于优先下降的地位, 而市场价总是落后于成本价下降而下降。这就使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卖方总是对买方构成价格剥削。也许有人会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人都同时扮演两个角色———既是卖方又是买方, 因而最终的结果是相互抵消, 谁都不剥削谁。事实上, 一方面, 由于不同行业、不同职位的利润率的千差万别会使得这种平衡不可能出现;另一方面, 即使这种平衡最终出现, 但是在人们内心深处培养起来的自私自利生活态度却并不因此而相互抵消, 而是被反复强化了。这也正是现代社会的人们为什么越来越自私的原因。

所谓价格掠夺, 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以远远高于商品真实价值的价格销售商品, 牟取暴利的行为。传统文化教导我们,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然而, 商品经济制度恰恰相反。为了调动人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积极性, 商品经济制度不仅对不等价交换不禁止, 而且对不等价交换的幅度也不做任何限制。这就使得商业暴利成为现代社会的寻常现象。为了促进商品快速流通, 激发社会投资欲望, 扩充市场流动资金, 商品经济制度还支持和鼓励商业炒作。商业炒作是目前发现的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的牟取商业暴利的手段之一。当今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商业炒作, 或许是奢侈品炒作和股票炒作。在奢侈品炒作过程中, 它允许商家利用广告、新闻等一切宣传手段大肆渲染, 制造轰动效应, 吸引大众眼球, 刺激大众欲望, 诱导大众消费, 通过巨额差价, 牟取巨额利润。尤其在股票炒作过程中, 它不反对故弄玄虚, 不禁止落井下石, 不限制投机倒把, 不谴责巧取豪夺。商品经济制度对商业暴利和商业炒作的支持和鼓励, 无疑为人性自私的肆意妄为提供了广阔舞台。

上一篇:航运管理下一篇:合作学院式订单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