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保障力量

2024-09-23

装备保障力量(精选7篇)

装备保障力量 篇1

0 引言

装备保障力量, 是从事装备保障活动的各种力量的统称[1]。装备保障人员, 是为实施装备保障所编配的各种人员的统称[1]。随着武器装备技术含量的不断增加, 装备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 对装备保障力量的需求随之增加。一是装备保障力量占军队总员额中的比重日趋加大。美军研究作战力量与保障力量的关系时, 提出了“牙齿与尾巴之比”的理论, 即在作战力量与保障力量之间增加保障力量的比例。为适应新时期装备保障的需求, 我军装备保障力量也应该随之进行新的变革。

1 装备保障力量现状

根据我军现阶段装备保障力量实际看, 目前我军装备保障力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层次分布旧、人员编配乱。

1.1 层次分布不合理

我军装备保障力量分布仍延续机械化战争时期各方向“各自为战、分兵把口”作战指导思想下形成的战役重、战略轻、战术弱的布局[3]。随着我军武器装备技术含量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各级装备保障任务正在进行调整, 从目前已列装的新装备来看, 大量高新武器装备换件修理项目增多、部件修理难度加大, 传统三级保障体系下, 战略支援保障力量和战术自主保障力量比重偏低的矛盾日益突显。

1.2 人员编配不合理

在这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部分人员编制不够合理。主要是新装备配发部队后, 维修保障人员编制未及时调整, 存在有装无编或少编的问题。二是部分专业组合不够合理。随着新装备不断列装, 一方面新技术工种编制与装备保障需求相比明显偏少。三是技术等级设置不够合理。由于高新技术专业、工种岗位数量大量增加, 使现有高级职称专业技术干部和高级士官的编制相应偏少, 不利于遂行保障任务和人才保留。

2 美军装备保障力量建设

本文分析美军装备保障力量的总体构成情况以及美军装备保障力量的特点, 为我军装备保障力量建设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2.1 美军装备保障力量总体构成

美军装备保障力量主要由现役军人、预备役和文职人员构成。其中, 现役军人11.46万, 占保障力量的20%;预备役2.02万, 占保障力量的4%;文职人员42.77万, 占保障力量的76% (见图1) 。装备保障力量构成情况 (见表1) 。

2.2 各级装备保障力量构成各级装备保障力量中现役军人、预备役和文职人员的构成情况:

战略级中现役军人0.20万, 占3.1%;预备役0.22万, 占3.4%;文职人员6.05万, 占93.5% (见图2) 。

战役级中现役军人9.39万, 占22%;预备役1.43万, 占3.3%;文职人员31.9万, 占74.7% (见图3) 。

战术级中现役军人1.87万, 占26.5%;预备役0.37万, 占5.2%;文职人员4.82万, 占68.3% (见图4) 。

2.3 美军装备保障力量特点

2.3.1 装备保障力量使用管理集中

美军平时装备管理与战时装备指挥主要由战略级负责, 战略级的装备保障力量主要负责装备保障的组织、管理、协调等工作, 而不实施具体的保障活动。战略级装备保障机构通过其在各战役级的派驻机构实现对装备保障的组织和管理。这便于发挥装备保障力量的整体优势, 综合运用装备保障力量, 既便于装备保障力量的平时管理, 又利于战时装备保障力量的集中使用。

2.3.2 支援保障力量强大

由于美军的战役级兵力遍布全球, 各个方向间距离较远, 战略级仅履行管理与指挥职能, 而装备活动的实施主要以支援保障与伴随保障为主体, 支援保障任务主要由战役级保障力量完成;伴随保障任务由战术级保障力量完成。美军装备保障力量在战略、战役、战术三级的比例约为1:6:1, 战役级装备保障力量占75%。

2.3.3 装备保障力量构成多元

美军装备保障人员由现役军人, 预备役和文职人员三部分构成, 其中现役军人是主导, 占20%;文职人员是主体, 占76%;预备役力量是补充, 占4%。各级和各军种装备保障力量中文职人员都占大部分, 在战略和战役两级尤其突出, 承担主要的装备技术保障任务。例如, 国防后勤局有现役军人488人, 预备役618人, 文职人员约22000人, 约占总人数的95%;陆军器材部有现役军人1830人、预备役423人、文职人员56617人, 约占总人数的96%。

3 我军装备保障力量建设对策

3.1 优化装备保障力量结构

美军装备保障力量主要由现役军人、预备役和文职人员构成。美军的装备保障人员大部分是职业军人, 而且专业划分相对较细, 这有利于在充分发挥国家总体实力的基础上, 稳定装备保障力量的骨干力量, 对于完成其装备保障任务起到重要作用。在我军装备保障力量建设中应该注重装备保障力量结构的优化。

3.2 强化装备保障指挥力量

尽管美军拥有先进的管理手段和保障技术, 但其装备保障指挥力量仍非常强大。美军装备保障指挥力量约占装备保障力量总规模的12%, 这保证了美军在规划装备保障系统、制定装备保障方案、组织装备保障协同、指挥装备保障行动中有足够的人力资源。这为我军硬强化装备保障指挥力量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3.3 优化装备保障力量层次结构

适应军事力量建设形成体系作战能力需要, 借鉴世界军事强国军事力量规模结构, 遵循战略支撑、战役支援、部队伴随的装备保障任务区分和联合作战“通装统保、专装自保、同装互保、军民联保”的要求, 强化战略战术级、整合战役级, 突出高新技术装备部队和主要战略方向保障力量建设, 适度增加装备保障力量在总体军事力量中的比重, 调整装备保障力量层次结构, 实现装备保障力量与军事力量的整体平衡和战略战役战术三级装备保障力量的结构优化。

4 结束语

装备保障力量的调整及编配, 作为我军装备保障力量建设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是新形势下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 关乎信息化条件下战争的成败。对于装备保障力量的建设和变革, 清楚明白我军装备保障力量可以参照美军装备保障力量体系建设, 改变装备保障配置, 进行装备保障力量模块化建设的探索。同时, 对装备保障力量的研究亦可结合如系统动力学等方法进行建模仿真, 科学合理地研究力量建设, 人员配置等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智舜, 吴明曦.军事装备保障学[M].军事科学出版, 2009.

[2]吴秀鹏.装备保障力量模块化研究[D].军械工程学院, 2010.

[3]曲明辉, 张春润, 于洪敏.构建一体化联合作战战区装备保障力量体系[J].装备指挥学院学报, 2006 (5) :26-29.

[4]王笑勤, 郑建群, 刘培涛.美军装备保障建设作法及我军对策[J].自动化指挥与计算机, 2008 (2) :68-70.

[5]何嘉武, 李小强.伊拉克战争美军装备保障特点及启示[J].通用装备保障, 2003 (7) :39-40.

[6]孙万国, 王学智, 杜峰, 等.美陆军数字化部队装备保障特点及启示[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2010 (12) :17-21.

[7]Andres Diaz.Heuristics in Global Combat Logistics Force Operational Planning[D].Nasal Postgraduat School, 2010.

[8]Logistics Support Contracting for the United States 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R].Inspector General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se, D-2009-083.

装备保障力量 篇2

战争实践表明,现代战争是国家综合实力包括物质力、精神力和结构力的整体较量。要为现代战争提供有效的保障,单靠军队保障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和一体化战场的实际需要出发,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国家、市场、社会保障力量源源不断的涌向战场,把国家经济实力物化为军队装备保障力和部队战斗力,也就说,只有建立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力量体系,才能打赢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当前,世界各国军队也越来越重视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力量体系的作用和优势。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力量体系能够有效解决装备保障资源获取渠道单一,部队装备技术人才数量少、保留难,新装备形成保障能力慢,以及装备保障任务量大与部队保障人员编配数量不足的矛盾。因此,建立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力量体系,已经成为未来战争装备保障力量建设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装备保障力量体系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使命性和基础性课题。

国外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力量体系建设现状

随着东西方冷战的结束和世界各主要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现代武器装备的快速发展,装备军民一体化保障问题逐步受到一些军事大国的重视,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都建立了以军民一体化保障为依托的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体制,并予以广泛推行。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在装备保障方面不断强调利用民力增强军队保障能力的做法。美军更是提出了“后勤保障民间化”的思想,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出“后勤民力增补计划”。

从1998年到2003年期间,美国国防部把陆军的16万份、空军的6万份、海军的8万份、海军陆战队的5000份保障工作承包给民营企业。2005年,美国把陆军和空军45%的维修保障工作、海军49%的维修保障工作交给合同商负责,在广泛的领域与合同商签订保障合同。目前,美军已经将民间装备保障力量建设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美军先后颁布实施了《战场上的合同保障》、《战场上的合同商》等野战条令以及《人力计划指南》、《陆军部文职雇员部署指南》、《合同商部署指南》、《战争授权法》、《武装部队采购法》、《合同竞争法》、《商船法》、《民航后备队条例》等法规。这些法规对民间装备技术保障力量的选择、运用、任务安排、管理、相关保障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英国制定有《紧急状态法》、《兵役法》等;俄罗斯颁布《国防法》、《安全法》、《兵役义务与服役法》、《动员准备与动员法》等。

外军平时谋求军民共利的综合整体效益,战时能把寓军于民的装备保障力量迅速转化为军队装备保障力,把综合国力转换为装备保障能力作为取得战略优势和战略威慑的“倍增器”。在海湾战争中,美军现役后勤部队只占30%,后备役后勤部队却占到了70%,当时,美国除动员本国的物资生产能力和动用本国的物资储备外,还进行了就近就地筹措。伊拉克战争中,美军虽从国内动员了大量装备保障人员,当时美国国防部与22家国内航空公司达成的协议,美军第一阶段可征用47架民用飞机和31架宽体运输机,动员了约50艘大型商船进行装备物资的运输,还紧急征用和租用了部分商业卫星、民用信息网络,弥补信息保障能力不足。但这些仍不能满足美军需要,为解决这个问题,美军雇用了当地人从事装备保障工作,同时还租用了其他国家的商船和军用补给船。海湾战争中,德军几乎将全部的装备保障任务交由地方承包商完成;英军将60%的维修任务交给地方承包商。

国外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力量体系的基本结构

根据未来战争要求和军队现代化武器装备保障的需要,外军装备保障力量主要包括现役装备保障力量、预(后)备役装备保障力量和民间装备保障力量。这种装备保障力量体系的突出特点就是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

现役装备保障力量是外军装备保障力量的主体,现役装备保障力量建设包括现役装备保障力量组织管理体制建设、现役装备保障力量优化配置和现役装备保障力量训练。一是装备保障力量领导管理体制建设。目前,外军装备保障力量大都实行国防部集中统一领导,三军分散实施管理的体制。其中,美国、英国、日本、印度实行按军种分类管理保障力量的体制;俄罗斯实行按通用装备和专用装备分类管理保障力量的体制;法国、德国实行混合体制,即是上述两种分类管理体制的混合。二是外军现役装备保障力量优化配置。第一,纵向优化配置:精减装备保障力量结构层次和机构。外军对从上到下的结构层次进行优化,既包括精减(合并)保障力量管理层次,又包括精减(合并)每层中的保障机构数量。第二,横向优化配置:区域装备保障力量优化与重组。美军按照“区域维修理念”对海军舰船维修力量与布局进行调整重组,形成每个区域一个维修中心的新格局,实现了“以较少的资源办更多事情”的目的。

预备役和民间装备保障力量,它们在战争中起到很大作用,因此,外军也特别重视预备役和民间装备保障力量的建设与备案。一是以预备役装备保障力量为辅助。外军一般都相当重视预备役装备保障力量的建设。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大量使用预备役部队和民间的维修力量,其中美军80%的装备保障人员是征召的预备役人员,美军还与民间维修企业签订了许多武器装备维修合同。二是以民间装备保障力量为补充。外军非常重视民间装备保障力量,把民间装备保障力量作为装备保障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以色列规定,54岁和34岁以下的成年男女均编入后备役部队,战时军队可随时征用民间维修力量,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以色列后备役部队仅1 5分钟就转入临战状态,1至1.5小时内即做好了保障准备,此次战争中,以军动用军外修理力量及时抢修损坏的装备,提高了保障效益。三是按需构建预备役和民间装备保障力量。外军预备役和民间装备保障力量建设,与军事斗争任务和国家战略方针相适应,与常备军事力量相衔接,按需构建,规模适当、结构合理。

国外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力量体系的特点

从分析外军装备保障力量体系结构中可以发现外军装备保障力量的特点各不相同,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共同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装备保障力量多元化。随着高技术战争突发性的增强,武器装备技术密集程度的提高,原有单一性(军队自我保障)装备保障力量已经无法满足高技术战争对装备保障力量的需求。为此,外军装备保障力量的内涵、结构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呈现装备保障力量多元结构一体化指挥的新特点。外军装备保障力量不仅包括通用装备保障力量,还包括军兵种专用保障力量;不仅包括军队自有的装备保障力量、还包括非现役的后备役装备保障力量和民间装备保障力量;不仅包括本国的装备保障力量,有时还包括外国的保障力量等。目前,外军装备保障力量呈现出多元化和指挥控制一体化的特点。

二是装备保障力量在兵员中的比重较大。随着武器装备技术复杂程度和性能的不断提高,装备保障的任务和人员也随之大幅度增加。高技术武器装备种类多、技术复杂、型号各异,其故障检测困难,维修保养技术复杂、要求高、时效性强,这就要求更多的装备保障力量。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保障力量约占整个兵员总数的45%,其中,装备保障人员占33%。

装备保障力量 篇3

作为装备保障的重要组成,维修保障模式的军民融合探索已逐步展开,但器材保障模式的军民融合程度却迟迟难以推进,生产商规模的相对有限、器材需求的相对不确定性以及器材供应过程中“保密性”的顾虑,是其重要原因,为此,结合器材保障过程的相关环节,具体分析其局限,并探索军民融合的可行性。

装备器材保障

笔者仅结合装甲装备器材,进行器材筹措与供应相关环节的讨论,出于简化,下文中统称装甲装备器材为装备器材。

目前,我军器材筹措采用是统一筹措、分级管理的方式,由总部器材保障机关按专业进行组织,采用计划采购的方式,将器材集中到总部库存,然后根据各部队的申请计划下发到各级仓库。此种筹措方式,存在以下问题:统一订购数量的确定主要是通过对目前的库存数量、过去一年器材的消耗量等方面进行预测的,且由于器材的订货周期长,难以根据器材消耗情况实时调整器材订货量,可能造成急需器材短缺,影响部队的正常训练;由于我军器材筹措采用逐级上报器材申请的方式,申请环节较多,信息尚未实现充分共享,因此,上级机关无法准确掌握下级单位的器材消耗及需求情况,易产生“牛鞭效应”;器材采购的价格不能按照市场规律随时调整,过低的价格会影响生产积极性,过高的价格则会提高军队的采购成本。

装备器材供应是通过对拟定的种种可行方案进行评比选优,使有限的器材资源得到最充分、最合理的利用,降低供应过程的流通费用,以取得较好的军事经济效益。目前,装备器材的供应按方式,具体可以划分为三种:逐级供应、直达供应和调剂供应。

伴随军队的信息化建设,器材保障相关信息系统不断地完善,信息网络逐步连通,器材数据能够及时汇总至器材综合业务数据库。为进一步分析器材保障资源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据装甲器材综合业务数据库2012年底决算数据统计,我军各级资源点库存总量高于每年装甲装备器材消耗总量。按照器材件数总量统计,器材的总库存数量与年度总消耗件数的比值约为7:1;按照总价值统计,两者的器材总成本比值约为6:1。(数据来源:2012年底全军装甲装备器材数据决算时,综合业务数据库的统计结果)

数据证明当前器材的存储量远高于器材的需求量,说明大量器材长期处于“呆滞”状态。进一步分析各级资源点的库存与消耗,发现部分器材在某些资源点基本没有消耗,却仍然持有一定数量的库存。这部分器材超出了资源点的储备定额,造成器材资源和存储空间的严重浪费,同时也耗费了大量的维护和保养成本。

另一方面,从各级保障单位调研中了解到,在制定年度申请计划过程中,部分单位存在盲目上报需求的情况,对于单位价值较高但是本单位不需要的器材也提出申请,而有些价值较低但有实际需求的器材往往漏报申请。这种情况造成部分种类器材缺货较为严重,不能满足本年度的维修任务,因此需要频繁的向上级临时请领器材或花费一定的采购成本进行部队自筹,这类情况增加了器材的保障成本和保障时间。

通过对资源点的库存数量与库存标准上下限的比较分析,发现对于同一项器材,常常是部分资源点的器材“存储过剩”与部分资源点器材“库存短缺”的情况同时发生,而且比较普遍。

当前的供应以自上而下的逐级和直达供应为主,由于对资源点库存与需求掌握不准确,调剂供应的应用很受局限,因此作为供应流末端的战术资源点容易形成长期器材积压并难以消耗。

装备保障云平台概述

在合理借鉴民用电商平台搭建经验的前提下,结合军队器材装备保障的特点,构建装备保障云平台,为军民融合背景下装备保障效益的提升,奠定基础。

现行装备器材的生产与销售环境相对封闭,不仅难以利用民间相对成熟的生产工艺、技术,造成生产能力的重复建设,而且单位的器材需求,难以直接反馈至生产制造单位,极大地延长了器材需求的响应时间,进而影响了器材保障的效率;交易类电子商务企业的成功运行模式,为军民融合背景下基于电商平台的装备器材管理新模式,即装备保障云平台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软件以服务的形式部署在云端,奠定了基础;装备器材保障业务,特别是器材请领与供应环节业务的处理,只需登陆浏览器便可便捷实现,极大地满足了地点分散、业务集中、数据集中的军队器材管理需求,同时通过在线业务处理系统和分析系统,实现装备器材保障供应链与数据的整合,提升器材保障的效益。

基于装备保障云平台的器材保障方式构想

统筹装备保障云平台搭建及装备器材管理等相关要求,构建基于装备保障云平台的装备器材保障方式,是军民融合背景下器材管理的有益尝试,能够有效降低器材申请、储存与供应环节的弊端,是适应新军事变革的必然途径。

构建目标。伴随全军编制体制调整以及军民融合的推进,装备保障工作迎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期,装备保障特别是器材保障建设应按照就近就便、快捷高效的原则,在不影响部队核心、关键器材保障能力的前提下,试行基于装备保障云平台的装备器材的储存、供应。因此,基于电商平台的装备器材保障模式的建设目标可以概括为:以装备器材保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电商平台、军民融合、器材供应等理念,构建的装备保障模式,加速装备器材保障由“基于型号、区分专业”向“基于能力、专业综合”转变,达到集约建设、军民共用、提高效益的目的。

建设原则。任务牵引,信息主导。新军事革命背景下的装备器材保障模式无论如何变化,着眼于完成装备保障任务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并且随装备保障任务的变化而变化,这是装备器材保障的出发点。基于装备保障云平台的装备器材保障,以各参与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为前提,为信息化条件下装备器材保障模式的创新奠定基础。

整合资源,体系建设。在现有装备器材生产、销售的基础上,统筹规划、整合军民资源,鼓励民间企业参与装备器材生产、销售、供应,对现行生产、销售网络按阶段进行调整,借助民间力量优化现行供应网络,从而形成更加完善的生产、销售、供应体系。

专业融合,提高效能。准确把握装备器材的特点、使用规律,按照综合化、专业化的原则,鼓励配套生产,一方面利于实现集约共建、统管共用,另一方面适应装备的换件维修需求,从而提高装备保障的效益。

基于装备保障云平台的装备器材申请、供应,实现了“信息流”与“物流”的合理统筹,其搭建过程需注意以下问题:

严格制定电商准入条件。目前,装备器材的生产厂家相对较少,军民融合背景下,必将涌现更多的生产制造商,从而增加电商的数量,针对专用配件和通用物资,但如何保证器材的可靠性以及供货的可持续性,需相对严格地制定电商准入条件。

合理制定消耗经费限额。由于器材储备仓库位置的相对不确定性,仍难以保证器材保障的效率,为提高器材保障的效率,可延续采取适量实物供应与经费供应相统一的方式,根据单位的装备器材经费限额,给予相应单位基于装备保障云平台的器材购置权。

率先垂建评价体系。民用电商平台的商品评价机制,为督促商家保证产品质量、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保障,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机制,奠定了基础;军民融合背景下装备保障云平台的构建,也应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从而提高器材保障的效率,并建立针对相应器材的返修流程。

统筹规划保密事宜。由于器材需求种类以及器材需求单位的军事背景,应首先对装备保障云平台参与单位进行保密性审核,并作保密协议,始终将器材保障过程中的保密处理置于核心地位。

装备调配保障能力评估研究 篇4

1 装备调配保障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

装备调配保障能力, 是指通过计划、筹措、储存、供应、运输和管理等工作环节, 装备调配满足部队训练和作战需求的有效程度。 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装备筹措、储备、补充、换装、调整及退役与报废等。

建立装备调配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通常在遵循科学性、 完备性、独立性、客观性、可比性、可测性、简明性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紧密结合装备调配保障能力的影响因素, 通过专家咨询法, 构建装备调配保障能力的多目标型评估指标体系, 即总目标层为装备调配保障能力C, 单目标层分别为装备筹措能力C1、装备储备能力C2、装备补充能力C3、 装备换装能力C4、 装备调整能力C5以及装备退役与报废能力C6, 具体如图1 所示。

2 装备调配保障能力评估的模型

从前面的指标体系可以看出, 装备调配保障能力涉及众多定性与定量的因素, 有些因素易于量化, 而有些因素难以量化。 对此, 本文采用客观赋权的熵权法和理想点法相结合的思路构建装备调配保障能力评估模型, 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评估人员的主观随意性, 促使评估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2.1 基于熵权法与理想点法建立评估模型

(1) 基于熵权理论的权重确定。 设有n个待选装备保障分队, 每个分队涉及到装备调配保障能力有m个评价因素, 建立原始数据矩阵:

式中, bij表示第i个分队、第j项评价因素值, i=1, 2, …, n, j=1, 2, …, m, 以下各式i, j取值与此相同。

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 形成归一化的评价指标矩阵。规范化决策矩阵:。将规范化的决策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有:。

对装备保障分队中的某个指标, 其信息熵为:

则, 可定义第j个指标的熵权为:

由式 (3) 可以看出, 决策指标信息熵的大小决定了该指标的重要程度。 如果某个指标的信息熵越小, 就表明指标提供的信息量越大, 在综合评价中所起的作用就越大, 则其权重就越大;反之, 某指标信息熵越大, 就表明指标提供的信息量越小, 在综合评价中所起的作用就越小, 则其权重就越小。

(2) 确定理想装备保障分队。 理想点法就是要在众多待选装备保障分队中优选出一个最佳的保障分队, 使其与理想保障分队的距离最小。 首先, 根据规范化矩阵和式 (3) 计算得到的权重值, 计算得到加权规范矩阵:

则对于式 (1) , 设理想保障分队为B*0, 负理想保障分队为B-0, 则:

其中:

(3) 待选保障分队与理想保障分队的距离。 一般情况下, 一个待选保障分队与理想保障分队的距离最近, 应该与负理想保障分队的距离最远。 定义待选保障分队与理想保障分队的距离为b*, 与负理想保障分队的距离为b-[3]。 则:

用待选保障分队与理想保障分队的接近程度来评价各保障分队的优劣。 定义评价系数ci如下:

ci越大, 说明待选保障分队与理想保障分队的接近程度越大, 与负理想保障分队的接近程度越小, 当ci=1 时, 待选保障分队就是理想保障分队。

对各待选保障分队与理想保障分队和负理想保障分队的欧几里德距离计算后, 根据式 (6) 计算各待选保障分队与理想保障分队的接近程度, 确定最优保障分队。

2.2 算例分析

设有4 支装备保障分队 (即B1, B2, B3, B4) , 要求选择其装备调配保障能力最强的一支。 对此, 邀请相关领域部分专家给上述4 支待选保障分队基于上述16 项指标进行打分 (打分采用10 分制, 对效益型指标分值越大越好, 对成本型指标分值越小越好) , 其结果如表1所示。

将以上数据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和归一化处理后, 按照式 (2) ~ (5) 相应计算出4 支待选保障分队与理想保障分队和负理想保障分队相应距离, 如表2 所示。

根据表1 按照式 (6) 计算每支待选保障分队与理想保障分队的接近度:

c= (0.3780, 0.4783, 0.584, 0.5595) 。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4 支待选保障分队各有优势, 以保障分队B3与理想保障分队的接近度最大, 是4 支保障分队中装备调配保障能力最强的一支。

3 结束语

装备调配保障能力评估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 运用熵权法和理想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装备调配保障能力进行综合评估, 有利于装备机关综合考察各装备保障部队的调配保障能力状况, 对促进装备保障部队的装备调配保障工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摘要:建立了装备调配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构建了基于熵权法与理想点法的评估模型, 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关键词:装备,调配保障,能力评估

参考文献

[1]李智舜.军事装备保障学教程[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12.

装备保障信息可视化 篇5

关键词:装备保障,信息可视化,可视化框架,数据空间

装备保障是保持试验装备良好状态,保证试验、训练任务圆满完成的各项活动过程。装备保障活动是各项工作进行的基础和保证。这对装备保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要充分利用装备保障的各种信息,采用信息可视化技术,使装备保障信息变成可感知的信息,为指挥者提供及时、准确、高效、快捷及不间断的信息资源,提供决策的依据,并实现信息的快速查询和更新,保证装备保障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保证试验任务的圆满完成及各项训练活动的顺利进行。

1信息可视化技术简介

1.1 信息可视化的概念

信息可视化(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的概念最早由G Robertson等在《The Cognitive Co-processor for Interactive User Interfaces》一文中提出,信息可视化指的是计算机支持的、交互的抽象数据图像化方法,从而帮助用户增强识别信息的能力。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在借助“五感”所获得的信息中,有83%是来自视觉。对人类而言,视觉信息最容易了解,也最能够信赖。在信息的组织和呈现上,可视化方法更符合人的认知心理,所提供的信息更容易为人的感官所接受。信息可视化正是利用图像、图形、动画等更容易调动人类视觉潜能和脑功能的视觉形式来表示大量信息和信息之间的关系。

信息可视化的核心问题是寻找表示信息的可视化表达方法,理解信息的知识表示,通过相应的计算机算法以一种视觉化方式将信息展现出来,并提供一种人性化的人机交互方式,最终形成可交互的界面。信息可视化的目的不在于图形本身,也不仅仅是表现信息,而在于为信息充分合理的利用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对信息进行筛选,帮助人们快速找到需要的信息,增强人的认知能力,快速地理解信息,从而能够有效地监控海量信息。

1.2 信息可视化参考模型

信息可视化是一个将信息转换成视觉形式的过程,从而使人可以观察、浏览、识别和理解信息[1]。图1给出了信息可视化的参考模型。从该图可以看出,从原始数据到人,中间要经历一系列的数据变换过程。

1.3 信息可视化的主要技术

信息可视化是重点研究人、计算机表示的信息以及它们相互影响的技术[2]。信息可视化技术表现了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主要技术有:视图展示、视图变换以及人机交互等[3]。在视图展示技术中,主要以Focus+Context技术为主,其他诸如双曲树、鱼眼视图等都属于Focus+Context技术[4]。在视图变换中,包括两种视图变换,即同一视图上的动态变换和不同视图之间的变换,主要代表技术有Overview+Detail技术。Overview窗口提供Detail视图的Context信息,并充当Detail视图的控制部件,Detail窗口用于选取区域的放大或聚焦。人机交互的主要代表技术有:Detail-On-Demand技术和Brushing技术。

2装备保障信息分析

装备保障信息是指在装备保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切文件、资料、图表和数据等信息的总称[5]。装备保障信息的充分利用为装备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2.1 装备保障信息的特点分析

装备保障信息是装备保障决策的主要依据[6]。装备保障信息的主要特点有:

(1) 信息来源广。装备保障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装备保障信息来自各不同业务部门、各不同级别、各不同设备等。

(2) 信息数量大。装备保障活动贯穿于装备的全寿命整个过程,将会涉及和产生海量的装备保障信息。

(3) 信息种类多。装备保障信息有文字、图像、声音、数字以及视频等多种类型的数据。

(4) 信息处理复杂。由于信息来源的不同,装备保障环节较多,必将导致信息处理过程复杂化。

(5) 信息共享困难。在整个装备保障过程中,大量的有关装备的实时信息、具体信息较多地为基层掌握,导致信息共享不理想和信息资源的严重浪费。

2.2 装备保障信息处理的原则分析

为达到装备保障中早计划、早准备、早落实,及抓重点、抓短线、抓薄弱环节的要求,达到精确保障,在信息处理时要求做到:及时、准确、适用、高效。

(1) 及时。

原始信息要及时收集,需要加工形成的信息要及时产生,尽可能缩短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信息使用者的时间,有效控制各项装备保障活动的进行,以保证装备保障决策者对装备保障时间的精确把握和调整。

(2) 准确。

原始信息的收集不仅要及时,更要准确可信,一定要杜绝错误的信息,避免冗余信息、过时信息。信息的储存、传输等处理必须有高的可靠性,应尽可能排除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各种干扰,避免信息内容的失真、信息质量的下降,并坚决杜绝在信息的加工过程中错误信息的产生。信息的准确性是有效进而高效使用信息的重要条件,为装备保障决策者对装备保障方式的精确选择提供可靠、可信的依据[6]。

(3) 适用。

由于装备保障信息来源广、种类繁多,而且各个部门对装备保障信息的使用需求又不尽相同,比如高层决策者需要能够反映外部环境、范围广泛、综合性强的宏观信息,而基层部门则较多地需要要求详细、明确的微观信息。因而必须为各个层面信息使用者提供适用的信息,以满足装备保障体系的精确协同。

(4) 高效。

在信息处理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根据有限的信息总结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预测未来。以达到装备保障过程中效能的精确控制。

2.3 装备保障信息可视化的作用

信息可视化的目的就是力图将最恰当的信息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使他们能够做出最恰当的决策,产生最佳的效果。装备保障信息可视化,是指运用信息可视化技术将各种装备保障信息及时、准确地展现在信息使用者面前,使其对保障对象、保障资源、保障活动等信息准确掌握,并对保障需求做出准确的预测[7]。

(1)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信息获取能力已经成为构成装备保障能力的关键要素。通过信息可视化分类技术,能够提高获取信息能力,实现信息收集的精确化,提升对海量信息的归纳、处理和分析的能力。能够统一各部门统计信息的规范,解决信息对比性差、指标分解不彻底及信息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

(2) 通过多种信息可视化展示技术,能够实现信息处理的实时化和信息分享及交换网络化,提高信息视图展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减轻装备保障人员面对信息爆炸带来的信息技术的负担,实现保障信息的全方位、多视角的展示,将装备保障信息使用者和装备保障活动决策者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解放出来,直接面对直观、形象的信息展现形式,实现装备保障活动的全过程透明展示,方便使用者理解信息,发现保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3) 通过数据库知识发现技术,从大量的装备保障信息资源中,充分挖掘潜在的、有价值的、有效的信息,挖掘其内在的知识和规律,起到预测装备保障发展趋势和任务的作用。

(4) 通过信息可视化人机交互技术,使信息处理结果更为清晰,提高信息利用效率,提升装备保障效能。

3装备保障信息可视化框架构建

信息可视化的基本过程分为三步:

(1) 数据准备。确定和获取可视化数据,形成原始数据空间;

(2) 数据析取。从原始数据中析取需要可视化的数据,形成可视化数据空间;

(3) 可视化映射。采用一定的映射算法把可视化数据控件映射到可视化对象。

根据信息可视化参考模型及信息可视化的基本过程,将信息可视化分为数据准备、可视化数据的形成、可视化映射和可视化展示四个步骤,构建装备保障信息可视化框架如图2所示。

3.1 数据准备

原始信息的收集是一项工作量繁杂、涉及人员广泛的工作,大到装备保障计划的制定,小到装备器件的备份、库存信息,同时也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只有收集上来的信息全面、可靠,才能减少下一步工作的工作量,保证下一步工作的顺利进行。对收集上来的信息进行过滤是防止冗余信息、过时信息,保证信息质量的有效途径,信息过滤是为了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根据既定的目标和装备保障信息的特点,通过相似度计算、概率统计、机器学习等手段。对原始信息进行初步探索和分析,去伪存真,尽量提高信息的利用率[8]。信息分类就是根据信息内容的属性和特征将信息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区分和归类。信息分类质量决定了原始数据库形成的逻辑性和合理性,因此在信息分类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9]:

(1) 系统化原则。按照信息的属性,形成一个合理的分类体系,同时要兼顾与外系统的协调,以便于系统间数据库的使用和移植。

(2) 简单化原则。信息的分类不宜过于复杂,应控制层次和数量,每一个分类力求解决一类问题,以达到不同类的问题在不同分类中解决。

(3) 可扩展性原则。考虑到装备保障信息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特点,分类必须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预留一定的空间,以便于以后的调整和扩充。

根据已分类的信息构建原始数据库,原始数据库的格式非常重要,它关系到下一步特征提取的问题,原始信息数据库的设计要便于特征提取,便于其他系统数据库信息的导入。

3.2 可视化数据空间的形成

特征提取是根据信息的特点,采用信息处理技术进行特征计算,从原始数据中分析出能表达装备保障信息本质特征的过程[10]。装备保障原始信息中有文本信息、图像信息、声音信息、视频信息等,特征库中也应该有相应的文本特征、图像特征、音频特征、视频特征等。通过特征提取将原始信息数据库进行变换,重新生成一个维数更小、各维之间更独立,更利于可视化展示的可视化数据空间。

3.3 可视化映射

每一个数据特征关系必须有一个可视化结构,用视图对象来表示这些可视化结构,全体视图对象构成视图对象空间。根据形成的可视化数据空间,采用一定的映射算法,将可视化数据空间中信息集合的特征与可视化结构关键要素进行对比,从而获得两者之间的关系,形成适合于屏幕显示的视图对象,实现由信息集合到可视化集合的过程。由于观测内容、突出重点及显示角度的不同,同一可视化对象会有不同的视图对象。

3.4 可视化展示

人机交互的原则应该是界面简单易用,美观而富有启发性,可激发用户的创造性和认知能力的提高。通过人机交互技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友好的交互界面。根据信息使用者的显示需求,通过不同的视图展示技术,将形成的可视化对象显示在可视化界面上。

4结语

随着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日益推进和完善,可用的装备保障信息数据量激增,理解海量和复杂的时空多维数据加重了人的负担。信息可视化技术作为一种信息处理的技术手段,随着计算机图形学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其理论和实现都得到很大发展。利用信息可视化技术处理装备保障信息资源将成为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手段,信息可视化技术解决如何高效地实现复杂数据的可视化表达与分析,直观地传达装备保障信息,发现数据中存在的关系和规则,为装备保障部门提供有效地决策依据和信息的利用率。本文对信息可视化技术做了简要的阐述,分析装备保障信息可视化的必要性,构建了装备保障信息可视化框架,并做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参考文献

[1]周宁.信息资源可视化模型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张卓.可视化技术研究与比较[J].现代电子技术,2010,33(17):133-138.

[3]杨峰.信息可视化技术的分类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7(3):81-85.

[4]孙扬.多维可视化技术综述[J].计算机科学,2008,35(11):99-100.

[5]侯志亮.装备保障信息资源整合[J].四川兵工学报,2010,31(9):43-44.

[6]李荣强.装备保障信息决策信息可视化研究[J].四川兵工学报,2010,31(8):25-28.

[7]唐庆.通用装备保障体系信息化建设思考[J].汽车运用,2010(6):16-17.

[8]戴超凡.研讨信息交互可视化平台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10,36(14):238-240.

[9]李冬华.装备保障信息资源管理及开发利用应重点关注的问题[J].装备学术,2010(4):41-44.

装备保障方式转型需求分析 篇6

装备保障方式是由一定的装备保障主体、装备保障对象、装备保障内容、装备保障手段等因素综合决定的,是装备保障体制和装备保障能力相统一的产物,也是军事需求和装备客观物质基础矛盾运动的结果。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体化联合作战模式的牵引和武器装备科技含量的提高,对未来作战部队装备保障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需求。研究分析一体化联合作战对未来作战部队装备保障的新要求,并通过对比现行陆军装备保障方式现状,找出当前装备保障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明确装备保障方式转型需求,对于实现精确化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未来作战部队装备保障特点

未来的作战部队是以构建基于信息系统的一体化综合保障体系为核心,以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模块化、网络化、智能化保障平台为重点,以优化装备保障指挥体制、组织模式、制度机制和力量结构为关键,使得装备保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保障任务、保障体系、保障过程、保障方式等方面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对装备保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1.1 保障任务复杂多变

未来作战部队由于集成了更多保障对象和保障主体,注入了大量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要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任务,使得保障主体承担的任务呈现复杂易变性。复杂性的根源在于关系的非线性、多样性、紧密性等,既有对建制部队的保障,也有对加强和配属部(分)队的保障,既要保障硬摧毁的战损装备,也要保障软摧毁的战损装备;既有传统的平面保障,也有信息流控制物质流、技术流的立体精确保障;既有建制部队实施的保障,也有军民一体化实施的融合式保障,各种关系错综复杂。易变性主要指多变、快变和不确定性变。所谓多变,是指装备保障变化形式的多样性,它既与装备保障环境、任务需求的多变性相关,也与装备保障适应环境、满足任务的多样性方式相关。所谓快变性,是指装备保障变化的快速性、加速性,这主要是由信息化对信息的精确性、信息流程的快速性,乃至业务流程的高效性提供支撑和促进作用所导致的。变化的不确定性是指装备保障变化的难以明确预知的性质,它是装备保障复杂性特征的突出体现。随着装备保障内外部关系的日益丰富、多样化,随着装备保障流程效率大为提升、运转周期大为缩短、演化进程日益加快,装备保障变化的不确定性也将越趋明显。

1.2 保障体系内聚外联

未来作战部队按照陆军全域机动作战的要求,在信息系统的联通融合下,实现了各类装备保障实体的“硬联接”和装备保障指挥控制流程的“软联接”,使各种保障力量、保障单元、保障要素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聚合成基于模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保障体系。这个体系,通过压缩保障规模,减少保障层次,将过去按条块划分、功能过于专一的保障力量编组方式,转变为按任务、能力和需要进行编组,发展多功能、小型化、模块化保障力量,实现保障结构的优化;通过广泛采用网络信息技术,将作战指挥、后勤保障和各级装备保障指挥、各种装备保障资源、各类装备保障信息连成协调一致的网络,实现装备保障纵向综合、横向联合、整体高效;通过建立具有装备状态监控、故障预测、智能诊断、损伤评估、信息处理和辅助决策等功能的维修管理信息平台,将信息流贯穿到装备保障的全过程和全要素,实施精确保障。

1.3 保障资源全维可视

全维在这里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指信息化战场的各维战场空间和装备保障各个要素;可视,是指对保障对象和保障资源信息的准确掌握及对其需求的准确预测。未来作战部队广泛运用故障自动诊断技术、战损评估技术、自动识别技术、计算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实时准确地掌握战场装备的作战技术状态及保障需求、装备保障各要素的战场状态,以及装备保障行动的视讯、声讯、数据等信息,达到战场装备保障状态的“透明”。其主要标志是:一是保障力量可视。就是通过装备保障信息系统,能够实时掌握通用装备、弹药、维修器材、机具设备、保障人员等保障力量的数量、质量和战场分布等信息。二是保障需求可视。就是通过装备保障信息系统,能够实时掌握装备战损、弹药消耗、器材补充、保障人员及保障装备、机具设备需求。三是保障态势可视。就是通过一体化指挥平台和装备保障信息系统,能够实时掌握保障对象的战场动态变化,以及各级保障机构遂行任务的情况。

1.4 保障方式综合一体

未来作战部队基本作战形式是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这从根本上决定了未来作战部队装备保障的基本形式必然是一体化综合保障。其主要标志是:一是各专业保障综合一体。就是适应武器装备一体化和信息化条件下体系作战的要求,打破机械化条件下装备保障各兵种专业自成体系、自我保障、分散管理、重复建设的模式,按照作战编成和装备技术、保障技术,依托综合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手段,对各专业装备保障,按技术门类重组定岗,按作业需求模块编组,按保障任务综合编成,建立功能聚合、专业组合、资源整合、力量统筹的装备保障体系,形成装备保障合力,为部队作战行动提供精确高效的装备保障。二是各层级保障综合一体。就是着眼体系作战要求,按照“建设向上集约”、“保障向下聚焦”的原则,科学统筹战略、战役、战术各级装备保障任务和军队、地方装备保障任务,改变传统的机械化条件下按级保障、按计划预先协同的粗放型保障模式,实行按需求适量保障、按信息实时协同的精确保障,实现各层级保障效能的有效聚合。三是各保障要素综合一体。就是着眼信息化装备平战时管理保障需要,运用基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横向一体化技术的装备保障综合集成技术,建立集装备管理、修理、供应、训练于一体,集平时建设管理与战时保障于一体的一体化综合保障体系,实现装备保障各要素融合互动、平战时保障整体高效。

2 当前部队装备保障方式转型需求

现行装备保障方式是基于传统手工作业的兵种专业分割的规模型定时计划保障,与未来作战部队装备保障需求相比,仍然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与差距。

2.1 保障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

我军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保障能力尚处于初步建设阶段,难以满足信息化条件下一体化联合作战装备保障需要。一是信息主导程度还不够高。信息在保障能力生成上的比重不大,信息系统对保障要素、保障单元、保障系统的聚合作用还不强,也难以有效将装备保障的技术侦察、指挥控制、抢救抢修、储备供应、快速机动等集成一体,形成具有倍增效应的体系化保障能力。二是体系保障程度还不够高。自成体系、分散保障的保障体制,致使诸军兵种之间、战略战役战术之间、军地之间的装备保障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重复建设,资源难以有效配置,行动难以有效衔接,制约体系保障能力的形成。三是综合集成程度还不够高。我军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技术体制和标准规范还未完全统一,现有信息资源的整合及利用率低,横向一体化技术、集成保障技术、全资可视技术、远程支援技术、精确保障技术、预测维修技术、C4ISR技术等尚未转化为技术手段,制约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能力的生成和提高。

2.2 一体化综合保障体系亟待健全

目前,我军装备保障仍以立足军内、自成体系、自我保障、分散建设为主,体系结构的优化更多的是各专业、各领域、各系统的局部优化,与形成一体化综合保障体系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一是军地一体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国防军工企业和社会保障力量尚未有效引入军队装备保障领域,军地保障资源配置、力量运用、信息共享的机制还没有形成,难以有效发挥国家整体保障效能。二是诸兵种一体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各兵种专业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的建设格局和大而全、小而全的建设模式没有根本改变,难以有效发挥整体保障效能。三是战略战役战术一体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各层次保障力量之间任务分工相互交叉,保障力量运用相互脱节,影响了一体化综合保障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2.3 保障手段科技含量亟待增强

总体看,保障装备体系与装备体系不配套的问题仍然存在。一是保障装备技术含量低。现有保障装备的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尚未建立集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检测、抢修、补给于一体的通装保障手段体系。二是保障装备体系不完善。现行保障装备体系主要基于装备型号,通用化、模块化、组合化水平还不高。装备保障技术观察装备、通用装备电子系统综合检测装备、通用装备机械液压系统综合检测试验装备、野战弹药器材装卸载装备等尚未纳入陆军武器装备体系,两栖作战、高原高寒作战、空降作战保障装备还未形成系统配套的体系。三是保障设备机具体系滞后。由于缺少系统整合,保障机具设备按兵种专业开发多、通用化少,型谱种类多、系列化少,单一功能多、组合化少,与综合保障的要求不相适应。

2.4 保障方式快速灵活亟待拓展

陆军现行的管理机构设置采用总部、军区、集团军、师(旅)、团五级树状管理体系,构成多级制的一条树状管理链。自上而下,各级相应编配有修理厂、修理分队及器材仓库,分别承担装备的大修、中修和小修。战时则展开成修理抢救机构和器材供应机构,完成抢救和抢修任务。作战营一般无建制维修力量,战时主要靠上级支援加强。这种树状装备管理机构设置便于组织建制保障和逐级保障,但随着信息化战争的不断发展,这种体系表现出信息流程长、平级之间不能横向沟通、抗毁能力差等不足。一个装备保障问题的发生到解决,需要从战斗单元开始逐级反映到相关职能部门,经决策后,再按相反的顺序将指令下达到执行部门。中间若有反复,则需要重复以上环节,容易造成决策流程长、反应速度慢,容易造成时间上的延误和管理资源的浪费,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

参考文献

[1]梁海滨.一体化装备保障[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9.

[2]张引,姜自友.适应信息化需要推进装备保障转型.炮兵学院学报.2009,117(2):46-47

[3]李智舜,吴明曦.军事装备保障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

装备保障力量 篇7

试验装备是实施和保障航天试验训练任务、武器装备试验训练任务的重要物质基础。试验装备维修保障工作在高质量完成历次试验训练任务的同时,也存在着等级维修任务不明确、老装备备件筹措困难、保障费用高等问题,难以满足未来高密度、高强度、高难度任务要求。

试验装备维修保障问题暴露在装备使用阶段,但问题根源在于立项论证阶段缺乏系统的保障性要求,研制过程缺乏障性设计与优化,导致列装时缺乏维修保障方案、维修规范以及配套维修保障资源等要素,严重制约维修保障工作的开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应按照全系统全寿命管理要求,推行装备综合保障工程,实现试验装备维修保障的前伸后延,建立全面协调的试验装备维修保障体制和长效机制,从而提高试验任务保障能力。

1 试验装备综合保障的内涵分析

GJB3872对“综合保障”的定义是:“在装备的寿命周期内,为满足系统战备完好性要求,降低寿命周期费用,综合考虑装备的保障问题,确定保障性要求,进行保障性设计,规划并研制保障资源,及时提供装备所需保障资源的一系列管理和技术活动。”

试验综合保障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保障概念的提出体现了装备保障的重要地位,是装备发展和作战使用的客观要求。(2)综合保障的核心和灵魂是要在装备研制过程中及早考虑保障间题,其本质是把保障综合到装备设计和制造之中。这种考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设计装备时,要考虑将装备本身设计得容易保障和便于保障;二是在研制装备的同时,要考虑装备所需的保障条件和保障资源,以便在交付装备的同时提供这些保障条件和保障资源,使投入使用的装备能够得到保障。(3)综合保障强调装备保障的经济性和有效性,这也是它的精髓所在。所谓经济性和有效性,就是要以最少的费用,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保障,以满足装备的战备完好性和任务持续性要求为最终目标。(4)综合保障的关键是要将与装备保障有关的所有问题综合起来考虑并进行管理,而不是单个地、分散地考虑。(5)综合保障以装备及其保障系统所构成的装备系统为研究对象,强调装备本身及其保障的综合。综合保障工作贯穿于装备的整个寿命周期,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因此,综合保障是“全系统、全寿命”装备管理思想的体现。(6)综合保障不仅仅是个工程技术问题,更主要的是体现了一种新的装备管理思想和发展策略。综合保障涉及面很广,它的真正落实需要由装备管理部门从顶层上加以推动。

2 建立和完善试验装备综合保障实施机制

推进综合保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国军标3872《装备综合保障通用要求》规定了全寿命过程中开展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的主要工作要求,但不能简单的认为只要开展综合保障相关技术工作就能解决问题,必须认识到开展该项工作是装备采办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是对传统试验装备订货、研制、保障方式的根本转变,需要全系统、全方位的改变过去的做法。

2.1 统一思想,提高对综合保障工作的认识

要大力宣传综合保障对提高装备完好性,降低寿命周期费用的作用以及综合保障对装备保障能力和形成战斗力的影响。使装备订购部门,承制部门和使用部队的有关人员深刻认识综合保障的本质,建立起适应试验装备发展特点的综合保障新观念。通过培训,提高对装备综合保障的认识,从试验装备全面发展高度认识开展综合保障的重要性。改变历史上那种先研制主装备,待主装备研制完成之后,再规划研制保障系统的陈旧观念。树立装备及其保障系统应同步研制、同步部署,在装备部署使用的同时合理地得到与装备相匹配的保障资源,建立有效的保障系统,以便使装备迅速形成试验任务能力的观念,以期用尽可能少的费用提供所需的保障。

2.2 配备、培训综合保障人员

开展综合保障工程,人是决定因素。开展综合保障工作需要组织人员上的保证,军方和承制方都应着力培养综合保障工程人员。特别是承制方应根据研制项目的规模,及早规划、配备一定数量的综合保障人员,在装备寿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开展综合保障规划、保障性分析、保障资源设计及装备早期部署期间的保障服务等工作。综合保障人员应对系统寿命周期内的综合保障工作有全面深刻的理解,能够分析满足装备系统保障性的要求和设计准则,熟悉装备与保障系统要求,了解装备与保障系统的研制过程以及使用方的编制与装备的使用情况,能把维修分析、统计分析、技术文档和数据处理等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能审查和评估设计数据,确定维修任务和综合保障的具体要求;能利用保障性分析记录,处理保障性分析数据;有较丰富的设计经验,熟悉现代设计方法;了解用户的使用、维修、人员技术水平和使用环境,能为用户装备系统的正常使用提供维修与保障。

2.3 落实保障资源研制费用

开展综合保障工作和进行保障系统配套建设,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经费投入越早越好,早期投入经费可以大大节省部署后的使用与保障费用的支出。装备寿命周期费用主要取决于装备的研制过程,一旦装备研制完成后再考虑保障问题,将难以对装备的寿命周期费用产生影响,难以承受装备使用阶段高昂的保障费用。实施综合保障的实质是赋予承制方双重的研制任务——装备与保障资源同步研制,保障资源研制所需要的支持经费必须给予相应的保证,否则装备与其保障资源的同步研制与规划将无从谈起。因此,在装备研制的同时,就投入其保障资源的研制经费,使装备与其保障资源的同步研制与规划能同步落到实处,从而建立起高效的保障系统,以大大减少装备使用中的保障费用。

2.4 建立综合保障管理机构

综合保障工程的实施不仅涉及军方与研制单位的关系,还涉及军方内部职能部门之间、基地和试验装备技术总体单位之间的关系;不仅有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还有技术接口之间的关系,因而军方各部门的互相协调和配合非常重要。实施综合保障工程必须从全局的高度,以整体效能的优化来统筹这些关系。要建立试验装备综合保障的组织领导机构和技术实施机构,包括跨部门的试验装备综合保障领导小组、专家组和总体技术机构。领导小组负责综合保障实施过程中的组织与协调工作,专家组负责综合保障实施过程中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支持,总体技术机构负责试验装备的综合保障论证与设计监督。

2.5 制订综合保障法规、标准

推行试验装备综合保障工程是一项管理性、政策性非常强的工作,涉及到试验装备建设的方方面面,必须尽快制定试验装备综合保障方面的法规,明确综合保障的职能机构及其职责、明确在型号中要强制推行综合保障,使试验装备的综合保障工作走上法制化、正规化的道路。制订《试验装备综合保障工程实施办法》,通过顶层法规来明确试验装备各相关职能部门在装备综合保障论证与规划、设计与监督、保障资源的研制与筹措等方面的职责和接口关系。

参考文献

[1]马绍民.综合保障工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5.

[2]杨为民等.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总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4.

[3]宋太亮.装备保障性工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4]徐宗昌.保障性工程[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5.

上一篇:高一物理学习方法下一篇:旋回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