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选工艺

2024-10-15

采选工艺(精选7篇)

采选工艺 篇1

韶关石人嶂矿是一个具有50多年从事地下钨矿开采历史的老国有矿山企业,钨矿的开采伴随铜、锌、镉、铅、锰、砷等重金属元素被开发出来。目前,尾砂库占地面积20多万M2,已堆积尾砂库容达到200多万M3,从尾砂坝排水洞渗出的采选矿工业废水量达到600 M3/d,废水中镉、铅、锰、砷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针对该矿山废水的污染现状,改造了原有的废水处理设施,工程工艺采用物化法,经运行3年的结果分析,主要污染物砷仍超标排放,处理后废水中砷浓度为1.0~1.5 mg/L,超出了规定的排放标准,超标废水对下游墨江河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对此,我们尝试用絮凝共沉淀法(石灰-亚铁法工艺)进行试验,以期对矿山高浓度砷污染废水的进一步治理提出可行性意见。

1 采选矿含砷废水治理工艺的选择

在水体系中,砷主要以砷酸、亚砷酸、甲基砷酸(MMA)和二甲基砷酸(DMMA)等形式存在。这些不同形态的砷化合物通过化学和生物的氧化-还原及生物的甲基化、去甲基化反应,发生相互转化。含砷废水中砷的存在形态受pH值的影响很大,在中性条件下,可溶砷的数量达到最大,随着pH的升高或降低其溶解的数量都将降低[4]。

2 工艺试验

含砷废水的处理技术发展到现在已日趋成熟。目前,比较系统的处理方法有化学沉淀法、物理法以及新兴的微生物法。经过对不同的工艺的处理费用、操作难易度、除砷效率等的分析,本研究决定采用絮凝共沉淀法(石灰-亚铁法工艺)。这是目前处理含砷废水用得最多的方法,它是借助加入Fe2+离子,并用碱(石灰乳)调节pH=10,从而形成氢氧化物胶体吸附并与废水中的砷反应,生成难溶盐沉淀而将其除去[5]。

工艺试验流程见图1ㄢ

2.1 工艺原理分析

絮凝共沉淀法除砷的原理是在一定的pH值下,砷与金属离子生成沉淀物,再利用絮凝剂的絮凝原理,把废水中的砷及砷的沉淀物与絮体生成大絮体共沉下来而与废水分离。

常见的混凝剂有铁盐、铝盐等无机物。混凝剂通过将不同价态的砷以沉淀形式转化出来,达到除砷目的。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得知在絮凝法除砷的过程中,五价砷比三价砷更加容易形成稳定的化合物而沉淀,所以在使用絮凝法去除砷的过程中,需加入一定量的氧化剂使得三价砷转化成为五价砷再沉淀,进而提高除砷效果。

2.2 含砷废水的处理

该采选矿废水中含有重金属铜、锌、铅、镉、锰等离子及高浓度的砷离子,一年中随丰水、平水、枯水期的变化,废水中p H值也在3.6~5.7之间变化。因此,在选择处理工艺时,既要考虑氢氧化铁吸附五价砷时pH值范围要较三价砷大得多,所需的铁砷比较小的特点,在絮凝前将亚砷酸盐氧化成砷酸盐,以提高除砷的效果;又要考虑使处理后的废水全部达标排放。对含砷废水的处理采用石灰乳中和并加亚铁盐除砷的工艺,经实验研究证明,该工艺行之有效,在砷离子达标排放时,其它重金属离子也能达标排放。其反应机理为:

氧化反应分别使Fe2+氧化成Fe3+,As3+氧化成As5+生成铁盐及亚铁盐。

2.3 影响因素

2.3.1 pH值的影响

废水中砷的形式有H3As O3、H2As O3-、H2AsO4-、HAs O42-,但在碱性氧化环境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为As O33-和As O43-,砷酸根离子和亚砷酸根离子也可以被水合氢氧化铁吸附并沉淀,由于亚砷酸根离子表面带的负电荷较弱,因而亚砷酸盐离子较砷酸盐离子难于被水合氢氧化铁所吸附。依据有关除砷的试验资料,要使砷的去除率达到99%,必须控制废水中的p H=10,才能促进反应中的铁砷盐和钙盐在碱性条件下完全沉淀,使出水中As<0.50 mg/L[6]。而当pH﹥10时,则投加的药剂量也会增加,使处理成本增大,导致外排废水pH值过大而对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实不可取。

2.3.2 Fe/As的加量的影响

铁盐的加入起着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起絮凝剂的作用;二是与As3+反应生成As5+形成沉淀,进而提高除砷效果。另外As O43-和As O33-还会在铁盐的水合物Fe(OH)3的絮凝状沉淀物上吸附、产生共沉淀。因此,铁盐的加入量与废水中As的含量有直接关系:As的量越大,则加入铁盐的量也会随之增加,且铁盐是按一定的比例参与沉淀与絮凝反应的。分析pH值与砷去除关系图(图2)表明,当Fe/As(mg/L:mg/L)≥10时,去除率达到最大值,处理出水中的砷<0.50 mg/L[6]。还有研究表明,Fe/As在10左右就基本达到最大值,以后再增加用量,其去除率增加不明显[7]。

2.3.3 絮凝剂的影响

在上述絮凝共沉淀反应的中后期添加助凝剂(PAM),由于吸附形成氢键,生成大絮体,有助于快速沉淀。试验表明:加入助凝剂(PAM)并搅拌均匀后,沉淀时间达到5~10 min时,即可形成较为稳定的絮凝沉淀物。pH值越大(pH值范围在8.5~11.0时)、沉淀越快、水质越清澈。

3 工艺运行结果

本实验取3500 m L从尾砂坝渗出后刚进入调节池的废水进行试验,从其中取3000 ml水样均匀平均倒入6个1000m L的烧杯里,然后进行如下操作:首先加入用生石灰配成的石灰乳对6杯水样进行pH调节,至pH值分别为:8.5、9.0、9.5、10.0、10.5、11.0时,接着加入Fe SO4,搅拌均匀,最后加入PAM。搅拌均匀后,静置,使水样沉淀分层。然后分别取上清液进行分析测试。

3.1 测定方法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As的测定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T7485-1987)[8],分析过程所用试剂、实验用水均符合实验要求。

3.2 化验分析结果

As的化验分析结果见表1ㄢ

结果表明,处理后的上清液(试验出水)中砷含量分别达到排放标准(As<0.50 mg/L),As的去除率分别为98.3%、98.5%、98.6%、98.9%、99.3%、99.7%,pH值越大,去除率越高;同时,处理后重金属Cu、Zn、Pb、Cd、Mn的含量也都能达到排放标准。可见该工艺流程除砷效果好,采选矿高砷废水经工艺流程运行后,完全可以实现砷的达标排放。

3.3 废渣处理

废水经处理后产生的沉淀性废渣,通过污泥干化池干化后,因无回收价值,所以必须按照环境保护的规定要求,实施无害化处理,防止产生二次污染。

4 结论

(1)采选矿高砷废水的处理采用絮凝法除砷工艺的试验表明,经处理后的废水能够达标排放,除砷效果好,砷的去除率达到98.3%以上。

(2)试验过程,当Fe/As≥10和pH=10时,处理出水中的砷<0.50 mg/L,处理效果达到最佳。

(3)絮凝共沉淀法的石灰-亚铁法工艺与其它工艺相比,具有管理方便、运行可靠、运行费用低、原材料(生石灰)可在当地易于购买的特点。同时,可充分利用该矿污水处理站废弃的大沉淀池来沉淀产生的废渣。

摘要:采用絮凝共沉淀法(石灰-亚铁法)工艺治理高浓度砷废水,即通过加入石灰乳调节pH=10、加入亚铁盐产生Fe2+离子,使其形成氢氧化物胶体吸附并与废水中的砷反应,生成难溶盐沉淀而将其除去。实验表明,出水水质可达到0.50 mg/L,且废水中的pH值对重金属的去除影响很大。

关键词:含砷废水,絮凝共沉淀法,治理工艺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M].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525—534.

[2]胡炳蔚,刘明俊.常见中毒的法医学鉴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S].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2002,4,28.

[4]A.A.Carbonell-barrachina et.al.arsenic chemistry in municipal sewage sludge as affected by redox potential and PH[J].Wat.Res.1999,34(1):216—224.

[5]彭根槐,吴上达.电石渣-铁屑法去除硫酸废水中的氟和砷[J].化工环保,1995,15(5):281.

[6]龙大祥.铜冶炼含砷污水处理[D].中国论文下载中心,06-03-10.

[7]谢晓梅,廖敏,石伟勇,等.稀土应用含砷废水处理的研究[J].农业环境保护,1999,18(4).

[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第四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300-306.

采选工艺 篇2

1 资源分布与特征

截止2010年, 攀西地区已探明钒钛磁铁矿储量100多亿t, 其中铁资源储量占全国储量的10. 15% , 仅次于鞍本地区; 钒资源 ( 折合成V2O5计, 下同) 储量达1865万t, 占全国储量的63% , 钛资源 ( 折合成Ti O2计, 下同) 储量为8. 73亿t, 占全国储 量的90. 5% , 为世界钛资源储量的32%[2]。

攀西钒钛磁铁矿资源分布集中, 其中已探明的矿区 ( 点) 共16处, 大型以上8处, 中型6处, 小型2处。攀枝花、红格、白马及太和等四大矿区均达到特大型矿床规模, 且集中了攀西地区90% 的钒钛磁铁矿资源; 此外, 还有安宁村、白草、马鞍山、新街等中小型矿区及其他外围矿区。攀西四大钒钛磁铁矿区和主要中小型矿区的资源储量见表1。

数据来源于“攀西地区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综合评价及工业指标论证”项目专题-资源调查研究报告

攀西钒钛磁铁矿矿床主要赋存于基性或基性超基性岩体中, 矿床成因为晚期岩浆岩分异型矿床[3]。矿石自然类型主要有辉石岩型、辉长岩型、橄辉岩型、橄长岩型[4]。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钛磁铁矿、钛铁矿; 此外还有少量黄铜矿、磁黄铁矿、硫镍钴矿等硫化矿物; 脉石以硅酸盐矿物为主, 包括普通辉石、橄榄石、斜长石及棕色角闪石等, 此外还有少量磷酸盐和碳酸盐矿物。矿石多具有海绵陨铁结构、粒状嵌晶结构, 矿石构造多为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致密块状构造[5,6,7]。矿石中主要有益组分为Fe、Ti O2、V2O5, 伴生有益组分有Co、Ni、Cu、Mn、Cr、Sc等, 但含量较低。攀西四大矿区钒钛磁铁矿矿石特征及化学组分见表2。

数据来源于“攀西地区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综合评价及工业指标论证”项目专题-资源调查研究报告

攀西钒钛磁铁矿矿石种类多、矿物组成复杂、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多浸染嵌布。与国内其他钒钛磁铁矿资源相比, 矿石的TFe品位偏低、Ti O2含量较高, 伴生有用元素较多, 必须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才有较好的经济效益[8]。

2 采选技术与设备现状

2. 1 开采技术与设备现状

攀西钒钛磁铁矿目前的开采方式多为露天开采, 按照设计个别采场将随着开采的进行转入地下开采。2012年实际开采规模共约6000万t, 实际开采回采率平 均为93. 66% , 实际采矿 贫化率为6. 92% , 实际采矿损失率为6. 83% 。开拓运输方式为公路开拓汽车运输, 采矿方法主要是组合式台阶采矿法。

攀西钒钛磁铁矿矿石开采技术与设备主要有以下特点:

( 1) 开采设备呈大型化趋势

矿石开采设备水平与矿区规模相适应, 呈现大型化趋势。实际生产中已采用4. 0m3电铲配60t级自卸式汽车装运、Φ250mm牙轮钻穿孔以及大型挖掘机、装载机等, 设备大型化有利于降低采剥能耗、提高采矿效率和资源充分利用。

( 2) 三维动态配矿, 稳定出矿品位

由于采场矿岩互层, 矿石与岩石混杂, 采矿时必须提高分采质量。三维动态配矿技术能实现低品位矿伴随高品位矿一并采出的同时又能稳定出矿品位, 不至于恶化后续的分选作业, 达到稳定原矿TFe品位, 提高精矿产量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

( 3) 优化采矿境界, 实现矿山安全稳定生产

矿山开采时加大边坡角可使采矿量增加、减少剥离、经济效益提高, 但会导致矿山安全性降低, 反之则反。因此为了既满足矿山采矿的工艺要求, 又确保矿山开采的安全, 需要控制一个最优的边坡角。攀西钒钛磁铁矿矿山加强对矿山地质、地层岩性的研究, 优化最终边坡角。例如四川安宁铁钛潘家田铁矿矿体倾向与山体走向相反, 矿山开采属于高边坡开采, 边坡设计的岩性较为复杂。通过研究后将边坡角从42°提高到45°, 台阶高度由15m提高到30m, 保证矿山高边坡安全。此项技术的应用, 减少剥离量2000m3, 减少边坡压矿, 盘活资源量700万t~ 800万t, 有利于矿山安全稳定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攀西地区主要矿区的规模、开采地段和其他技术条件见表3。

数据来源于“攀西地区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综合评价及工业指标论证”项目专题-资源调查研究报告

2. 2 分选技术与设备现状

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的有用矿物主要是钛磁铁矿、钛铁矿和含镍钴硫化物等, 分选作业主要是利用矿物理化性质差异采用磁选、重选、浮选等工艺进行选别[9]。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分选的原则流程见图1。

原矿经过破碎后进行阶磨阶选作业, 分别通过弱磁选、强磁选、浮选得到铁精矿和钛精矿。部分企业选钛阶段流程有所不同, 含硫高的矿石在浮钛之前脱硫, 得到硫钴精矿; 有的则是重选螺旋溜槽加干式强磁选出合格钛精矿; 有的直接重选选到钛中矿直接出售。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分选指标见表4。

数据来源于“攀西地区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综合评价及工业指标论证”项目专题-资源调查研究报告

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矿石分选技术与设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 1) 分选设备呈现大型化、高效化、节能化

在破碎、筛分作业采用大型高压辊磨超细碎设备和德瑞克高频振动筛代替破磨系统中能耗较高的部分破碎及球磨分级设备; 在磁选、浮选作业采用3m高梯度强磁机、大型浮选机等设备提高处理能力和效率。

另外使用粗颗粒原矿浆无外力管道输送技术将原矿浆从采场中转站输送至选矿厂。该技术充分利用自然高差, 依靠重力作用, 使粗颗粒原矿浆沿管道自流输送, 避免了汽运系统雨天不能正常运作的弊端和对环境的污染, 大幅度降低了运输损耗和成本。

( 2) “预选抛废”、“阶磨阶选”提高分选效率和指标

矿石进入选矿厂前采用磁滑轮抛除部分低品位矿石, 可提高选矿厂处理能力和入选品位; 高压辊磨超细碎+粗粒湿式抛尾技术可大幅度降低矿石的入磨粒度和总量, 提高了球磨机的磨矿效率, 真正实现了“多破少磨”理论。

针对矿石性质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铁工艺, 提高铁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 能获得TFe品位为54%~ 57% 的铁精矿, 为后续的冶炼提供合格的原料。

( 3) 粗细粒级分别选钛, 提高钛精矿质量与回收率

粗细粒级分别选钛技术是针对选铁尾矿特性, 通过分级设备得到粗粒级和细粒级的选铁尾矿。粗粒级选铁尾矿通过强磁富集后再磨再选, 得到的精矿进入浮钛作业, 或者通过强磁富集后采用重选、干选得到钛精矿。细粒级选铁尾矿则通过磁选富集后采用浮选工艺得到钛精矿。

该技术可以保证钛精矿的品质, 钛精矿Ti O2品位可达47% 左右, 还可以保证钛精矿钛的回收率, 部分选矿厂钛的总回收率达30% 以上。同时还考虑了钛精矿生产成本及环保效益, 是一举多得的选钛流程。

3 综合利用现状

3. 1 低品位矿的开发与利用

攀西地区的低品 位钒钛磁 铁矿 ( TFe15% ~20% ) 储量巨大[10]。截至2009年年底, 四大矿区及其外围矿床 ( 点) 已探明的低品位钒钛磁铁矿资源储量为40. 89亿t, 占整个探 明资源储 量的41. 52% ; 其中赋存于低品位矿中的Ti O2为2. 95亿t、V2O5有557万t。2013年5月, 新颁布的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一般工业指标将边界品位 ( TFe) 定为13% , 最低工业品位 ( TFe) 为17% 。按照新标准, 仅攀枝花、白马、红格、太和四大矿区内的铁矿石储量和钛资源储量将增加39% ~ 53% 和20% ~ 44% 。

近年来, 对低品位钒钛磁铁矿开发和利用逐渐受重视, 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11,12]。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等单位对攀枝花、白马、红格、太和等矿区的不同类型、不同品级的低品位钒钛磁铁矿进行了矿石性质与综合利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现有选矿技术, 除个别极低品位矿石比较难选之外, 基本上都能得到TFe品位≥55% 的铁精矿和Ti O2品位≥46% 的钛精矿。在实际生产中, 高压辊磨机、大型磁选机、预选抛废等设备和工艺的应用也使得低品位矿的开发利用逐渐广泛。例如龙蟒红格铁矿在选铁时配加近50%的低品位矿, 实现表内矿和表外矿混选, 不仅可提高钛回收率, 还可提高钛精矿产量。太和矿区开采品位也低于20% , 2011年已利用低品位矿石超过40万t。攀钢集团正在实施年处理600万t表外矿的采选工程, 并列入了国家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近年来随着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充分利用的意识加强, 越来越多的矿山企业逐渐改变了过去对低品位钒钛磁铁矿滥采乱挖、随意丢弃, 对资源和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的做法, 并联合科研院所加大了对低品位矿石开发利用的研究和投入, 而且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2 废石、尾矿的综合利用

钒钛磁铁矿在开采和分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石、尾矿等废弃物。如若不加以适当处理不仅会污染土地、水源, 还会在堆存过程中产生安全隐患、造成资源浪费等[13], 因此, 解决废石、尾矿的综合利用是钒钛磁铁矿资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紧迫课题。近些年来相关企业将废石、尾矿等作为二次资源加以综合利用进行了很多尝试。例如攀枝花丰源矿业利用攀枝花朱兰采场的排土场废石和表外矿进行分选, 选矿实际 规模达420万t/a, 铁精矿含TFe53. 5% , TFe回收率38. 62% , 钛精矿含TiO 247. 2% , Ti O2回收率达29. 45% 。攀枝花兴茂动力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利用密地选钛厂尾矿进行综合回收, 2011年已得到钒钛磁铁精矿17. 4万t, 钛精矿2. 2万t, 实现铁精矿产值4527万元, 钛精矿产值2457万元。

4 建议

经过四十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从总体来看, 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以及国家要求还有差距, 为进一步提高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水平, 提出以下建议:

( 1) 加大技术创新, 突破关键技术难题。

近年来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等措施已使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中的铁、钒、钛资源利用率分别达到了70% 、50% 和20% 以上, 若想把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利用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必须加大技术创新, 大力研究和推广新型、实用技术。例如开展新型、高效、环保的浮选选钛药剂研究; 微细粒级钛铁矿高效回收工艺研究; 铁、钛、钒、铬资源深度开发技术及装备研究等。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攀西钒钛磁铁矿开发深度和综合利用水平、提高产品竞争力、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14,15]。

( 2) 提高“三率”水平, 充分利用资源。

2013年国土资源部颁布了《四川攀西钒钛磁铁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 ( 试行) 》, 对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等相关指标做出了要求。而《四川省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总体规划》也明确要求到2015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及水平应有大幅度提高, 到2020年全面建成绿色、高效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其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及水平进一步提高。

目前攀西钒钛磁铁矿资源的“三率”指标距离相关规定的要求还有差距, 必须通过先进的技术和装备不断提高“三率”水平、合理利用资源、巩固资源保障能力。

( 3) 制定相关扶持政策, 促进产业壮大。

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的开发, 必须制定配套政策, 整合产业资源, 营造良好的开发环境, 加快推进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优化[16], 可通过强化攀西地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协调国家利益和地方发展需要, 启动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综合利用项目; 加强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 推进资源节约开发、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 实现攀西地 区钒钛磁 铁矿产业 的跨越式 发展[17,18,19]。

5 结语

( 1) 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丰富、分布集中, 矿石共伴生元素多, 适宜综合开发利用。

( 2) 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矿多为露天开采, 采用了三维动态配矿、优化采矿境界等措施提高采矿效率, 充分利用资源。分选工艺主要有“预选抛废”、“阶磨阶选”选铁, 粗细粒级分别选钛工艺, 采选设备呈现大型化、高效化、节能化。

( 3) 攀西地区的低品位钒钛磁铁矿储量巨大, 对低品位钒钛磁铁矿、废石、尾矿等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和实践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有利于促进钒钛磁铁矿资源可持续发展。

( 4) 进一步提高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水平可从加大技术创新、提高“三率”指标、出台产业扶持政策等方面入手。

摘要:分析了攀西钒钛磁铁矿资源分布、开采、分选的指标及工艺现状和特点, 介绍了对低品位矿、废石、尾矿等矿业固体二次资源的综合利用成果, 并对提高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水平、实现深度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给出了建议, 对进一步加深利用钒钛资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铜采选企业增值税有关问题研究 篇3

铜采选企业就是从事铜矿石的开采及矿石选别的企业,其产品主要是铜精矿,同时根据铜矿石中伴生的其他金属、非金属元素,还会有其他的副产品,如铁、铅、锌、钼、钴、硫等。我国的铜采选企业矿石开采大部分为井下开采,露天开采的较少,本文就以从事井下开采的铜采选企业来进行论述。

二、增值税转型概述

以“进项税额”扣除为依据,可以将增值税分为两种类型:其一,不允许将外购固定资产税金扣除,只允许将购入原材料的税金扣除;其二,包括原材料及固定资产在内的所有外购项目,允许扣除所含税金。一般情况下我们将第一种称作“生产型增值税”。增值税转型实际上就是完成生产型增值税与消费型增值税之间的转变,从2009 年1 月1 日开始,以维持现行增值税税率不变为主要前提,全国范围内(不分地区和行业)的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允许抵扣其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而其中没有抵扣完的进项税额应结转到下期进行继续抵扣。为了防止税收漏洞的出现,排除和企业技术更新关联不大,其容易引起混淆的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等设备。此外,还会相应地将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取消,并取消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的增值税退税政策,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调整统一将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调低至3%,同时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

(一)主要内容

1.自2009 年1 月1 日起,全国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可以计算抵扣。

2.购进的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不得抵扣进项税。

3.将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取消,同时取消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

4.矿产品增值税税率从13%变更到17%。

5.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降低为3%。

(二)增值税转型的目的及意义

增值税转型改革以后企业可以抵扣购进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同时我国现阶段生产型增值税引发的重复征税因素也会被消除,大大降低了企业在设备投资上的税收负担,因此可以看出这项改革是一项重大的减税政策。因为增值转型改革可以有效避免企业购置设备重复征税,这对企业扩大内需是一种鼓励,引导企业朝着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转变。当前因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席卷全球,全球的经济增长都开始放缓,还有一些国家开始出现了经济衰退的情况,金融危机为实体经济造成了重大的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影响下,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推出,对于企业来说对其发展非常有利,可以有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效克服企业在金融危机影响下面对的不利因素。据相关资料统计,这项改革将会减收1200 亿元以上,纵观我国历史这是单项税制改革减税力度最大的一次,该项政策的出台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可以从最大程度上避免生产专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重复征税问题,这是增值税制的最大优点所在,与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税金的扣除手段不同,增值税制主要分成三种不同类型,分别为生产型、消费型及收入型,其中生产型是指不可以将外购固定资产所含已征增值税扣除,其中税基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作用,税基最大,其重复征税也最严重;消费型是指允许一次性将外购固定资产所含增值税扣除,其中税基与最终消费的作用是一样的,税基是最小的,但是可以有效消除重复征税;收入型是指允许将固定资产当期这就所含增值税扣除,其中税基与国民收入一致,税基居于消费型和生产型之间。纵观目前全球实行增值税的140 个国家,其中大部分国家实行的都是消费型增值税。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施生产型增值税,不仅是出于对我国财政收入的考虑,同时也为了可以对投资膨胀进行抑制。随着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经济全球化开始朝着纵深的方向发展,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对实施这项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应在“十一五”期间将这一改革完成。从2004 年7 月1 日开始,我国中部和东北相关地区开始作为试点进行改革,试点的各项工作进展非常顺利,初期达到了预期目标。在2008 年国务院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指出,着手研究并制定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具体方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也审议同意,明确提出了在2009 年开始将增值税转型改革全面推开。这种形势下,国务院决定对增值税转型改革进行深入落实,并对我国增值税制度进行完善和规范,这样各项税收政策才能充分迎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最终为完善增值税制、制定增值税法等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三、铜采选企业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前后政策对比

(一)增值税税率对比

从1994 年税制改革到2009 年1 月1 日以前,铜采选企业的增值税税率为13%,从2009 年1 月1 日实行增值税转型后,提高到了17%。

(二)增值税进项税抵免税范围对比

增值税转型改革前:

一律不能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进项税;但购买进口设备可以免征增值税,外商投资企业购买国产设备增值税可退税。

增值税转型改革后:

除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外,或用于非生产应缴消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外,固定资产中机器、机械、器具等均可以抵扣增值税。进口设备免税政策得到了取消,同时取消了外商投资企业购买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

四、增值税转型对铜采选企业的影响

(一)增值税税率提高,销项税增幅较快,企业税负较重

增值税转型改革将固体矿产品加工的增值税税率从13%恢复到17%,从国家制度设计上来说,是遵循了“交多少抵多少”的原则,因为铜采选矿山所购进的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动力等的增值税进项税税率为17%(对方为小规模纳税人的除外)。将税率恢复到17%似乎遵循了这一原则,但作为一个铜采选企业来说,基建期一次性投入非常大,多的达数十亿元的投资,属于投资大,投资回收期较长的行业,其中设备在原始资本中所占比重也相当大,而投产进入正常生产期后,设备更新数额相对较小,技改扩建的可能性更是很小,所以依靠生产过程中新增固定资产机器设备的增值税进项来抵扣销项税,可以说是杯水车薪。以笔者所在矿山为例,基建期在2009 年1 月1 日以前,竣工后总投资9.4 亿元,其中设备投资为3.7 亿元,占总投资的39%,而2009 年的销售收入约10 亿元,增值税税率从13%增加到17%,全年增加了增值税销项约4000 万元,如要用新增固定资产机器设备的进项税来抵扣这部分销项税(设备进项税率为17%),矿山当年要采购2.35 亿元的固定资产设备才能抵平,而2009 年新增的固定资产设备为2600 万元(由于采矿工艺的变化采购了部份进口采矿设备,与以前年份相比采购额还算比较多),新增机器设备的进项税为440 万元,只占4000 万元销项税额的11%,而从2004- 2008 年,平均每年新增的固定资产机器设备仅为620 万元,仅占设备原始投资3.7 亿元的1.68%,由此可见,对于处于生产期的铜采选企业来说,要用每年新增的固定资产设备的进项税来抵扣因税率增加而增加的产品销项税是远远不够的。

(二)增值税进项税抵扣范围扩大对铜采选企业来说减负作用不大

第一,增值税转型扩大了铜采选企业增值税的抵扣范围,即购进固定资产设备的进项税也可以进行抵扣,这对于处于基础建设期间或技改扩建期间的铜采选企业来说,无疑是减少了很大的税费负担,因为基础建设期及技改扩建期间设备投资很大,但对于处于正常稳定生产期间的铜采选企业来说,设备的折旧年限一般均在10 年以上,设备更新的周期较长,每年新增的固定资产设备很少,自然可以抵扣的增值税就少。以笔者所在企业为例,矿山采掘设备的折旧年限为10 年,选矿设备的折旧年限为20 年,动力设备的折旧年限为20 年,起重设备的折旧年限为20 年,机修设备的折旧年限为10 年,运输设备的折旧年限为10年。另外,铜采选企业在基础建设前,就必须按照矿产资源的地质储量、开采方法、资源丰度、开采难易程度、市场前景、经济及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及开采规划设计,并要报政府相关的部门审定及批准。可行性研究及开采规划设计一旦确定,可以说对铜采选企业的基础建设规模、矿山开采方法、开采能力及选矿厂的处理能力就已基本界定,如果地质储量及外部条件没有大的变化,铜采选企业投产后要进行技改扩建的可能性相当小,那么,后续固定资产设备大幅度增加的可能性就更小,可以抵扣的增值税必然就小。以笔者所在企业为例,矿床资源于1959 年发现,铜金属储量79.23 万吨,平均品位0.81%,伴生金、银、铁、硫等多种元素。于1993 年1 月21 日正式列入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1997 年7 月1 日一期工程建成投产,投资5.7 亿元,一期采选设计能力为2400 吨/ 天的原矿处理能力;二期程工于2003 年6 月26 日建成投产,投资3.7 亿元,二期采选设计能力为2400 吨/ 天的原矿处理量。一、二期设计日采选能力为4800 吨/ 天的生产能力,一、二期总投资9.4 亿元。矿体为缓倾斜矿体,采矿方法为:一期为小中段空场嗣后充填法,二期为无轨开采法。由此可见矿山投产后,要技改扩建的可能性很小。

第二,铜采选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真正能抵扣的主要是生产成本中所消耗的材料、备品备件、低值易耗品及外购动力,而这部分在铜采选企业的产品制造成本中的比重不大,而另外的人工费、折旧、维简费、外包工程劳务费及制造费几项相加占产品制造成本中的比重反而较大,但除了制造费中有部分外购业务有小部分增值税可以抵扣外(如生产车间外购办公用品、部分外购运输费等),人工费、折旧、维简费、外包工程劳务费及大部分制造费用均不能抵扣,这就决定了铜采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较少。以笔者所在的企业为例,2009 年,材料、备品备件、低值易耗品只占采选总成本的17.04%,外购动力只占采选总成本的13.5%,折旧费、维简费占采选总成本的17.52%,人工费及外包工程劳务成本占采选总成本的31.94%,制造费用占采选总成本的20%,除前两项可以进行进项税抵扣外,后三项几乎无进项税抵扣内容。外购的材料、备品备件、低值易耗品及动力相加,也只占企业制造成本的31.02%,是相对较小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也十分有限。

第三,增值税转型后还规定:新增的固定资产中,如有不动产,如房屋、建筑物等,其在构建过程中所消耗的材料、电力等的进项税不能抵扣。如此说来,矿山为维持简单再生产而进行的掘进工程(简称“维简工程”)中所发生的材料、电力等费用,其增值税均不能抵扣,而矿山维简工程是为矿山的持续生产服务的,矿山为了保证在年末保有一定的三级矿量,为以后年度的持续生产作保证,必须要超前投入很大的掘进及安装工程,按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必须进行资本化,是铜采选企业每年固定资产投入中所占比重较大的部份,虽然不进入铜采选企业当年的生产成本,是为矿山以后生产年度服务的,但在矿山每年的总投入中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在今后受益期内也要以折旧的形式转移到产品的成本中。以笔者所在的企业山为例,按2007- 2009 年三年平均计算,维简工程投入占每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的41%,占全年矿山总投入的18%。这样一来,对铜采选企业的产品征收增值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对维简工程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坑道每年的折旧费进行征税,也是对固定资产原始资本的重复征税,必然会加大铜采选企业的税费负担。

五、铜采选企业税费负担与国内外对比分析

根据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2009 年11 月6 日发表的《中国矿业税费制度及其国际比较分析》文章调查研究证明:从1994 年实施税制改革以后,我国矿山企业消费种类共包括增值税、所得税、资源税、城建税、土地使用税等税费。在税费总额中,增值税和资源税所占比例最大,不得不说是矿山企业税费的大头。当前全球只有阿根廷、智利、巴西、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少数国家在征收增值税,其中阿根廷对矿产品征收18%的增值税,印度尼西亚对出口矿产品不征收增值税,除此外的其他国家均不对矿产品都征收增值税。通过对矿山企业税费负担情况的调查结果可见,与国外相比我国矿业税费负担较重,这种情况下增值税是我国矿山企业税费负担较重的重要因素之一,增值税在矿业税费总额中占有66.52%的比例,其次为资源税在矿业税费总额中占有11.44%的比例,矿产资源补偿费的比例仅为5.80%。对我国矿山企业税费负担情况的调查主要是以国有矿山企业为基础的,而我国国有矿山企业目前大多数处于亏损状态,几乎没有所得税税源。如果我国国有矿山企业处于正常经营状态,全国矿山企业的平均税费负担率将超过24%。针对中外合资矿山投资项目展开了可行性研究,研究报告显示,这些矿产项目的矿业税费负担按照国际先进矿业技术经济水平来看,负担率分别为28%和29%。

以笔者所在矿山为例,2009 年的税费负担率为19%,其中增值税的税费负担率为12%,占税费总额的63%。由此可目见,在铜采选企业,税费负担率与全国矿山企业的平均税费负担率24%基本吻合,比国外的矿山企业要高得多,因国外很少有国家对矿产品征收增值税,如要提升和培育我国铜采选企业的发展后劲,很有必要适当降低增值税的税费负担。

六、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陈述,增值税转型对处于基建期或技改扩建期的铜采选企业来说,是减轻税负的,而对于处于正常生产期的铜采选企业来说,税负是加重的,而对于铜采选企业的产品——“铜精矿”产品来说,市场价格早已经与国际市场接轨,加之我国的铜矿资源绝大部份为贫铜矿,品位较低,开采成本高,同时还要缴纳很大数额的矿产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矿权有偿使用费等,如市场价格处于高位运行的情况下,企业很可能还能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如市场价格处于低迷状态,现行的增值税税负将会给铜采选企业的生产经营雪上加霜,造成较大的困难和影响我国铜采选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基于此,提出以下三点建议,希望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一些重视。

一是建议对处于生产期的铜采选企业,适当下调增值税税率,减轻一定的税负,更好地促进我国有色铜行业的稳健发展。

二是建议对处于生产期的铜采选企业,对成本中固定资产设备折旧部分给予一定的增值税抵扣或税收减免,从而更加激发企业的设备更新或技术改造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我国有色铜行业的转型发展,提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三是建议对处于生产期的铜采选企业,对维简工程建造过程发生的材料、动力费等的增值税允许抵扣,从而减轻税费负担,增强铜采选企业的发展后劲。

参考文献

[1]李自如,冯菱君.降低有色矿山企业税费负担的探析.税务与经济,2003(1)

[2]陈丽萍,兰月.增值税转型及税率调整对矿业的影响.国土资源情报,2009(8)

[3]杨卫华.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羊城晚报,2008.12.1

[4]欧阳琴斯.浅议中国增值税转型的影响.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9)

[5]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号

[6]国家税务总局网—政策解读.增值税转型:税制改革与经济发展共赢.2009.2.6

采选工艺 篇4

我国的钼矿储量居世界前列。钼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项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最大限度地将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优势,是摆在工程设计者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以某钼矿采、选联合矿山的总图运输设计实例,探讨经济合理的矿山总体布局,使矿山内所有建(构)筑物根据工艺流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有序的整体,满足矿山生产、生活要求。

1 项目概况

某钼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境内。根据河南省矿产储量委员会批准的表内矿储量为Mo矿石量525 464.5 kt,金属量704 455.47 t,平均品位0.134%。该矿区矿体厚大集中,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和矿体覆盖层薄,不考虑地面限制条件下80%以上的矿量可用露天开采,露天开采采出的金属量达到矿区总金属量的86%以上。采用露天开采平均剥采比小,矿石贫化损失小,生产成本低,而且该钼矿区的露天开采从1996年开始建设,由于各方面原因,近几年内采采停停,采剥工作非常混乱,造成采剥严重失调,急需进行扩建改造。故本次设计30 000 t/d扩建工程设计仍推荐采用露天开采方法进行露天扩帮开采。矿山设计生产规模为:采矿:30 000 t/d;由于矿山除了负责企业自己的选厂矿石需求外,还要保证金鼎矿业的矿石供给,故矿产产品为-300 mm原矿。选矿:20 000 t/d,即6 600 kt/年;选厂产品为品位为47%的钼精矿、品位为65%的铁精矿以及品位为7%的低品位细泥钼精矿。碎磨流程:半自磨由半自磨机、隔粗筛及顽石破碎构成闭路,一段球磨和中矿、粗精矿再磨均由球磨机与旋流器构成闭路。选别流程:由粗磨选铁、脱泥及矿泥浮选和矿砂浮选组成。精矿脱水流程:钼精矿脱水流程为压滤干燥两段脱水流程;铁精矿脱水流程亦为一段脱水流程。

2 矿区总体布置

2.1 企业组成

本工程主要工业场地由:露天采矿场、采矿工业场地、破碎站及矿石运输系统、排土场和低品位矿堆场、供电电源、选矿工业场地、尾矿库、生活区、供水系统等组成。

2.2 总体布置基本原则

1)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2)贯彻节约用地的原则,合理利用土地,尽量利用现有场地,少占或不占良田好土,少迁或不迁居民,并减少建(构)筑物及土石方工程量。3)减少运输周转,充分利用现有运输线路,以减少经营费用和工程投资。

2.3 布置方法

1)露天采矿场。露天采矿场位于大南沟东侧,谢家村北面,设计采矿规模为30 000 t/d。采场长约1 300 m,宽约900 m,横跨上房东沟和上房南沟。露天采矿场内大南沟和上房南沟之间的山岭最高海拔标高为1 440.60 m,上房南沟与上房东沟之间的小山岭最高海拔标高1 491.7 m,山坡坡度26°~37°。堑沟口标高为1 335 m。堑沟口位于露天坑的西南侧。爆破安全界线为300 m。露天采矿场占地大部分是荒山,爆破安全界限内有电力线路和居民需搬迁。原一公司需要拆迁,而且有局部陶冷公路需要改道,改道长1 500 m。最终境界将原一公司全部要拆除,且从刘竹到冷水的公路截断。采场占地面积:147.75 hm2。

2)破碎站及矿石运输系统。破碎站位于总出入沟口,地面标高为1 335 m,矿石用汽车从采场运到破碎站,破碎后用皮带运至选矿工业场地的原矿堆场。原矿运输皮带起点标高为1 309 m,终点标高为1 158 m,皮带长4 100 m。破碎站占地面积:0.8 hm2。

3)采矿工业场地。采矿工业场地位于堑沟口和破碎站西侧的谢家村,紧靠冷陶公路,在露天爆破安全界限以外。内设油库及加油站、采场材料库、工程机械维修及工程机械停车场、35 k V总降压站,办公楼,食堂、锅炉房及浴室和2栋单身宿舍等生活设施。场地标高1 335 m。油库及加油站内设6个50 m3的地下柴油罐,为一级加油站。采矿工业场地占地面积:4.88 hm2。

4)排土场。由于采矿规模较大,露天开采剥离总废石量达168 004.944 km3,合松方量为218 406.43 km3,低品位矿4 699.44 km3,合松方量为6 109.27 km3。矿岩年运输量多,运输费用大,因此,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排土场尽可能靠近露天采矿场。据此原则,前期在露天采矿场南部1 300 m处选择了小寺院沟作为排土场。后期规划马骡沟作为后期排土场。排土场设计容量为267 mm3。排土场占地面积:小寺院沟废石场56.51 hm2,后期马骡沟废石场191.82 hm2,总计占地248.33 hm2。

5)选矿工业场地。选矿工业场地位于三岔口的半坡,西与金鼎矿业相毗邻,东邻陶冷公路。距露天采场约5 km,距尾矿库约1 km,原矿运输采用皮带运输。皮带水平距离约4.1 km。尾矿运输距离近。选矿工业场占地面积:33.05 hm2。

6)生活区。由于采场和选厂相距较远,生活区分采场生活区和选厂生活区两部分。采场生活区与采矿工业场合并布置,选厂生活区靠近选厂,布置选厂正南的三岔口附近,靠近陶冷公路。采场和选厂生活区均由食堂、浴室及锅炉房、2栋宿舍楼等组成。生活区占地面积:1.4 hm2。

7)供电电源。距矿区东南方向约5 km处的南泥湖110 k V变电站,站内设(2×40+1×50)MVA主变,电压等级110 k V/35 k V/10 k V。目前该变电站所带的负荷约70 MVA~80 MVA。35 k V,10 k V系统均有出线间隔。采场和选厂分别设35 k V总降站向内部供电。外部电源均从南泥湖变电站引2回35 k V架空线路分别向采场和选厂的35 k V总降站供电。为保证供电的可靠性,采场和选厂的总降站间设联络线。

8)供水系统。水源地位于北沟河与伊河交汇处的下游。矿区生产、生活用水经加压后送至选矿再经厂区生产给水管网和生活给水管网向选厂和生活区供水。采场用水从选厂加压至采场生产高位水池和生活高位水池。采场高位水池自流至采场各用水点。在露天采场内道路附近设置消火栓,以方便水车取水。尾矿库回水经回水泵房内水泵加压送至选厂的5 000 m3生产回水高位水池,水池高程1 185 m,再自流至选厂各用水点。水源地及供水系统占地面积:2.6 hm2。

9)尾矿库。陶湾老王沟库址位于陶湾镇西北侧,与陶湾镇的直线距离约6.5 km,距选厂的直线距离约1 km,拟建尾矿库距沟口约650 m。坝底标高1 115 m,坝顶标高1 175 m,坝高60 m,初期总库容5 225.0 km3,有效库容3 657.5 km3。可供选厂服务约10.7年,属二等库。尾矿库占地面积:90.94 hm2。

10)企业占地汇总。企业总占地面积为539 hm2。

3 总平面布置

3.1 总平面布置的原则和依据

1)贯彻安全生产的原则,为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创造条件;2)选择合理、有效的运输方式,布置直接、简便的运输线路,以保证生产的安全;3)建(构)筑物的布置力求紧凑合理,选取合适的通道宽度和间距,做到既满足各项规范要求,特别是符合国家有关防火规范的要求,又节约用地;4)各建筑物之间保持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同时预防废气、废水等有害因素对环境及人体的危害。

3.2 采矿工业场地总平面

露天采场包括采矿工业场地和破碎站。破碎站单独成区,布置在露天最终境界之外,靠近采矿堑沟口。采矿工业场地则布置在采场露天爆破安全范围线以外。设有办公楼、材料库、35 k V总降压站、汽车工程机械维修间、工程机械停车场、油库及加油站、食堂、浴室及锅炉房和2栋单身宿舍等。其中油库及加油站为一级加油站。该场地由柴油罐区、加油站等组成。

3.3 选矿工业场地

总平面根据合理组织生产,满足工艺流程顺畅、短捷,改善劳动条件,节约用地,并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有利生产管理等原则,结合场地地形、工程地质、风向和生产特征等因素,对选矿工业场地进行总平面布置。选矿工业场地由原矿堆场、磨矿磁选车间、顽石破碎车间、铁精矿仓、铁精矿转运站、3个直径80 m浓密池、浮选车间、精矿脱水车间、尾矿输送泵房、厂前回水泵房及回水调节池、药剂储存与制备车间、试化验室及质检站、材料库、机修车间、35 k V总降压站、公厕、生产高位水池、生活高位水池、回水高位水池、采场加压泵房、办公楼等组成。根据生产流程,原矿堆场布置在最上方。其余从上到下依次为:3个直径80 m的浓密池、磨矿磁选车间、浮选车间和精矿脱水车间。铁精矿仓则是布置在场地主厂房以西,尾矿输送及厂前回水泵房及回水调节池布置在精矿脱水车间的南和东面,试化验室及技检站布置在磨矿磁选车间以东的空地上,药剂储存与制备车间,材料库、机修车间及35 k V总降压站成组布置在场地以东的小山坡上。各高位水池则是布置在场地西北部的东凹。由于场地用地范围内高差较大,从1 070 m~1 170 m,跨越100 m的等高线,且自然地形较陡,场地平整时将有大填大挖现象,需要进行工程处理,在高挖方边坡上考虑采用锚杆支护,在高填方地段考虑采用马克菲尔的加筋土技术。场地内雨水通过排水明沟排出场地外。

4 结语

目前以集约发展为优势,企业要赢利,必须在规模上有优势。而往往大型矿山工程用地大,地形条件往往又不如人意,因此这种工程在选址问题、用地问题、运输问题、安全问题、边坡稳定问题和水土保持问题有突出的矛盾,一方面要特别注意各工业场地根据不同的工艺流程紧密结合,同时不可忽视安全问题、水土保持等问题,既要抓矿山的经济效益,更应注重社会效益,同时一个项目建成后不易改变其相互的位置关系。因此,在设计中需全面协调各专业的相互关系,做出科学而又优化的设计方案,降低矿山生产成本,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达到安全、环保、节约用地、建设费用最省、生产经营费用最省、方便管理、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目的。该工程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关注:1)用地大,总占地约540 hm2,怎样合理使用减少用地,一直是该项目关注的热点。缩短工艺流程,多用机械设备,减少人工劳动强度,都能达到减少用地的目的。2)边坡大,处理边坡的系统复杂,工程量大,相应的投资也大,怎样既经济又安全是本项目一个重要课题。根据规范要求,大于30 m的边坡应做动态设计,因此在后续的设计中要加强对工程用地范围内的工程地质的研究,在进一步优化的基础上做到安全、经济。3)排废量大,排废量高达168 004.944 km3,对周边环境破坏大,水土保持工作的压力大。a.要保证容量;b.提高堆高,减少用地;c.要做好排土场的排水工作,保证排土场的稳定;d.分期排放,分期复垦。

参考文献

[1]GB50187-201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S].

[2]GB50421-2007,有色金属矿山排土场设计规范[S].

[3]GBJ22-87,厂矿道路设计规范[S].

[4]GB50544-2009,有色金属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S].

[5]GBJ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基于SCP范式的煤炭采选业分析 篇5

作为整个煤炭工业的基础, 煤炭采选业包含煤炭开采业和煤炭洗选业。煤炭开采业是指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煤炭资源, 为后续能源和加工制造业提供原料的第一次产业, 经过初次开采所得到的产品即为原煤。煤炭洗选业则指利用煤炭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对初次开采的原煤进行分选的产业, 从单一的原煤中分选出不同的煤炭品种。我国的能源结构存在“多煤, 贫油, 少气”的特点, 煤炭的生产和消费居世界第一, 作为煤炭工业基础的煤炭采选业对国民经济尤其是工业的健康运行的保障作用日益凸显。

2 研究基础与文献综述

一些学者从区域经济的视角出发, 分析了我国某一地区煤炭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李建光, 代少军 (2010) 从黑龙江省煤炭产业的区域特点出发, 认为当地煤炭采选产业存在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低, 产能脆弱等问题, 提出科学确定产业规模, 推进绿色开采等建议。曹海霞, 王宏英 (2015) 则从山西省煤炭产业的特点出发, 认为要坚持煤炭市场生产总量与消费总量的平衡, 提高产业集中度, 实现清洁生产。其次, 由于煤炭产业近几年的不景气, 也有学者从产业转型的角度分析了如何提高煤炭产业的竞争力。刘客 (2015) 认为单一的产业结构导致煤价市场波动较大以及结构性产能过剩, 因此要从产业辐射和产业衍生两个方面入手, 加快煤炭产业融合。孙慧, 刘媛媛等 (2012) 利用主成分因子法对各地煤炭采选产业的竞争力进行了排序, 指出应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促进将煤炭产业由资源生产型转向能源重化工型和循环经济型。高宏伟 (2010) 则从低碳经济的背景出发, 论述了煤炭产业整合对于促进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意义。再者, 由于煤炭产业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 孟学兵 (2008) 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出发, 分析了英国、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在煤炭产业治理与转型方面的经验, 指出煤炭产业的循环经济是大势所趋, 应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基于此, 本文采用SCP范式, 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方面入手, 探讨煤炭采选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无特殊说明, 本文数据均来自《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煤炭工业年鉴》及相关统计报告。

3 煤炭采选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3.1 较低的市场集中度

行业集中度指某行业中前N家最大的企业占整个市场的份额, 如表1所示, 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呈现逐年提高态势, 但煤炭采选业前8家企业占总市场的份额仍不到40%, 因此, 中国煤炭采选业属于低集中竞争型市场。在该市场上, 存在着大量的中小型企业, 市场的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现象较为突出, 难以形成相应的规模优势, 保持适当的行业集中度对中国煤炭采选业而言显得尤为必要。

3.2 煤炭采选业的产品差异化分析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 产品之间是无差别的、同质的, 随着产品差别的增强, 该产业的垄断程度也会得以加强。煤炭采选业作为资源开采型行业, 其产品差别主要由其自身的物理化学特性所决定。根据煤化度, 煤炭可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3大煤类, 而各大类中又可根据物理特征细分为若干小类。此外, 煤炭产品的差别化还会因为下游企业的设备选择而进一步强化, 特定采选设备和具有特定物理化学特性的煤炭品种相匹配, 一旦根据煤炭品种选定了设备, 若要更换设备就会面临巨大沉没成本, 使煤炭采选业具有较强的刚性。

4 煤炭采选业的市场行为分析

4.1 价格竞争行为

中国煤炭市场的较低集中度使价格竞争成为煤炭企业的主要竞争策略。在计划经济时代, 国家垄断了煤炭资源的定价权, 所有煤炭采选企业都要按照国家既定价格来销售产品, 不存在价格上的竞争。改革开放后, 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 国家放宽了煤炭产业政策, 中小型煤矿开始根据市场状况制定产品的销售价格, 但国家仍然控制大部分煤炭的销售价格。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煤炭价格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价格双轨制逐渐消失。2007年, “煤炭供需见面会”取代“煤炭订货会”, 标志着煤价完全市场化。在市场全面放开的前提下, 由于煤炭采选企业大多采用井下采掘的方式进行开采, 开采成本相差不大, 煤炭产品价格方面的竞争转而演变为煤炭运输方式和运费的竞争。由于公路、铁路与水运等不同运输方式成本的差异, 这就决定了每家煤炭采选企业煤炭产品的市场竞争空间的不同, 低廉的运输方式可以扩大煤炭产品参与竞争的市场范围, 反之, 公路运输等价格昂贵的运输方式则会削弱煤炭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2 兼并重组行为分析

我国煤炭采选业的兼并重组具有政府推动, 企业从属的特色。由图1可知, 中国煤炭采选企业数量在2008年之前一直呈现上升之势, 说明当时煤炭采选产业具有中小型企业数量众多的特点, 2008年以后, 企业数量出现明显下降。究其原因, 可能是由于2008年以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煤炭采选业加快了兼并重组的步伐, 从而导致煤炭采选企业总量下降。

5 煤炭采选产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5.1 盈利能力分析

成本费用利润率即企业一定期间的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如图2所示, 从1999年到2014年, 煤炭采选产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而全国工业各行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则大体平稳。具体而言, 2003年和2013年分别是两个拐点, 在2003年之前, 煤炭采选产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低于全国工业的平均水平, 这可能与90年代末的东亚金融危机有关, 煤炭需求不振, 且煤炭产业没有整合, 恶性竞争拉低了整个产业的利润水平。2003年之后, 伴随着中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态势, 煤炭需求旺盛, 尤其是伴随着2009年出台的“四万亿”投资计划, 煤炭采选业利润率更是在2008—2012年间达到了顶峰。但2011年以后,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 经济增速放缓以及新能源的替代效应, 煤炭采选业作为依靠资源驱动的传统产业, 需求减少, 利润率也逐步低于全国工业的平均水平。

5.2 安全生产绩效分析

图3反映了2001-2011年间我国煤炭采选业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变化。就事故总量而言, 各类事故的方式频次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且自2005年以后, 事故方式频率的下降尤其明显, 此后一直保持在低位水平。就安全事故的类型来看, 在2007年之前, 安全事故中以冒顶和机械事故最为突出, 但2007年以后, 冒顶和机械事故下降明显, 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透水事故更为突出。这可能是因为技术进步及安全监管措施的加强, 煤炭采选业的机械设备更为可靠, 事故更多是由于煤矿自身复杂的自然地质条件而引发。

6 政策与建议

一是要以组建大企业集团促进煤炭采选产业结构升级。以政府为主导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建设行为, 提高煤炭采选业的进入壁垒和准入条件, 从源头上控制住煤炭采选企业的数量。其次, 要完善关闭破产、产业转型、改制重组、异地迁移等中小型煤炭采选企业的正常退出机制, 发挥大型煤炭企业的优势。二是要以整合技改促进煤炭产品结构调整。引导煤炭企业采用洁净煤技术, 推广煤炭的深度加工转化等洁净技术, 提高矿井现代化水平, 合理利用煤炭资源。三是要加强安全文化与安全生产制度建设。要明确责任机制, 便于事后问责。此外, 要加强制度建设, 构建标准化安监部门是规范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规范的安全监督监测机制, 做好安全检查, 对企业和员工煤炭生产安全情况进行考核。

参考文献

[1]李建光, 代少军.黑龙江省煤炭产业分析及发展建议[J].中州煤炭, 2010, (5) .

[2]曹海霞, 王宏英.新形势下山西省煤炭产业转型发展路径[J].中国煤炭, 2015, (1) .

[3]刘客.产业融合视角下中国煤炭产业转型路径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 2015, (2) .

[4]孙慧, 刘媛媛, 张娜娜.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煤炭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J].资源与产业, 2012, (2) .

[5]高宏伟.低碳经济背景下煤炭产业整合与转型分析——兼论晋煤资源整合与转型发展[J].生态经济, 2010, (7) .

采选工艺 篇6

1 图书采选组织优化

任何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组织这个载体, 该校图书馆就是个庞大的组织, 由50名员工组成, 在现实工作中, 由于活动繁多, 常因分工不明、质量不高、权责模糊而导致馆员间出现矛盾。因此, 该校图书馆所有工作的开展都由专门的所属部门负责, 统一采用职能式组织结构, 如图1所示。

职能式组织结构犹如金字塔, 馆长是最高层管理者, 位居金字塔顶部, 中层是部长, 然后是组长, 一般员工位于最低层。该校图书馆图书采选工作由采编部负责实施, 采编部是每次图书采选活动的组织者, 采编部长就是图书采选活动的项目经理, 采编部长做到职责分明才能获得下属员工的认同和支持。该校图书馆采编部只有4人, 在图书采选过程中还需要临时调用其他相关部门人员的参与, 如:需其他部门的学科馆员提供图书参考, 办公室秘书核算经费传达文件, 读者协会馆员负责在全校师生中宣传, 技术部负责现场电子设备的供应。

这种金字塔结构的优势在于人员调动的灵活性和有利于在过程、管理等方面保持连续性。采编部作为项目的上级, 可临时调用该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人员, 待图书采选项目完成后, 所有人员又回到原有部门。图书采选工作要做好, 必须调动其他部门学科馆员等的参与, 而非采编部人员往往会因为图书采选不是自己的主要工作而积极性普遍不高, 这就暴露了职能式组织的劣势。在图书采选过程中, 首先要明确各成员责任;其次项目经理要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困难与矛盾, 避免其他部门人员将图书采选任务当成额外负担而产生负面情绪。

图书采选活动可以采用项目式组织结构。项目式组织结构是将图书采选工作从图书馆的组织中分离出来, 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 有专门的管理人员, 仍可以是采编部长;也有专门的技术人员, 包括学科馆员、采购员、财务员等。采用项目式组织结构优势在于项目经理对整个图书采选活动负责, 项目组的所有成员都由项目经理 (采编部长) 支配, 不会出现多重领导、无所适从的情况, 如图2所示。这样图书采选活动就能目标统一, 所有参与人员能够更快集中力量解决问题。图书采选活动采用项目式组织结构的劣势在于造成了资源浪费。该校图书馆一般同时面临多个项目, 如:同时开展读书演讲比赛和图书采选活动, 一些项目成员除图书采选外, 还有其他工作要做。而活动一旦结束, 项目组解散, 项目成员的下一步发展将成为一个谜。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一套班子, 这就造成了人员、技术、设备的重复配置。

矩阵式组织结构, 是职能式和项目式组织结构的结合, 兼备了两种组织结构的优势, 避免了其弱点[1]。矩阵式组织结构类似于项目式组织, 但项目又并不从组织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单元;它只有一个项目经理, 其他成员仍服务于原部门。办公室财务员可以同时承担图书采选经费核算和馆务其他开支, 流通部的物理学科馆员在接受物电系师生阅览服务的同时参与图书采选工作。对于图书采选项目的任务, 只能被他们当作工作的一部分, 这又类似职能式组织的弱矩阵形式。该校采取矩阵式组织结构, 就可以把图书采选工作中的选书环节融入到“书香校园, ‘悦’读金秋”读书月系列活动中来。读书月系列活动的项目发起人是图书馆决策层, 他们对此次活动的要求体现的是图书馆的战略目标:举行宣传月活动, 丰富师生的精神世界, 提高图书馆的影响力。让师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参加活动完成选书, 为实现图书采选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各要素, 该校图书馆在日常工作中通常会同时面对多个项目, 采用强矩阵式更具有优势, 能让更多的馆员专心参与其中, 这样既摆脱了双重领导、多重领导的困惑, 又有效平衡了资源, 提高了图书采选活动的有效性。对比这三种主要的组织结构, 同时考虑图书馆各项活动需要开展的背景, 该校的图书采选活动采用矩阵式更为合理, 如图3所示。

图书采选工作由该校图书馆决策层推选一位合适人员作为项目经理 (一般由采编部长担任) , 项目成员是从图书馆其他部门各调取一定比例。大家分别从采编部、阅览部等不同部门临时调集到一起, 虽同属图书馆, 平时因接触不多熟识度不同, 面对新工作新团队常会感到茫然。采编部长这时就需要对图书采选团队进行必要指导, 公布项目目标, 为项目和团队制定基本规则, 并结合团队和个人能力、分配任务、责任到人。这有利于项目成员找准位置, 有助于团队有个好的开端。冲突是项目成员对原有“规则”的自然反应,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成员不仅学会如何更好与他人沟通、协作完成同一个目标, 更在团队合作中提升了自己的才能, 为以后的工作生活留下了宝贵的经验财富。

2 图书采选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 (WBS) 分析

2.1 图书采选项目的工作分解

项目范围定义就是将高校图书馆图书采选项目的主要工作划分为比较小的、更加容易管理的组成部分, 以此来确定为完成此图书采选项目所要做的具体任务。图书采选项目范围定义要求准确、细致, 而且要有利于图书采选项目资源的合理调配。

项目范围定义工作通常通过任务分解来实现。工作分解结构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简称WBS) 是项目管理中的一种基本方法, 它主要应用于项目范围管理, 是编制项目计划时最常用的工具之一[2,3]。它将需要完成的项目按照其内在工作性质或内在结构划分成相对独立、内容单一和易于管理的工作单元, 从而明确规定完成项目工作范围的所有任务。WBS可以把整个项目联系起来, 把项目目标细化为许多更易操作的、相对短期的任务。根据图书采选的一般特征, 对图书采选项目的工作流程进行WBS分解[4]。根据该项目的分工特点对项目进行进一步分解, 可按照分部分项工程做出一个基于成果的工作分解结构图, 如图4所示。

2.2 图书采选项目的责任分配矩阵

根据高校图书馆图书采选项目管理责任制原则, 要将所分解的工作任务落实到项目有关部门和个人, 同时明确表示出他们在图书采选项目组织中的关系、责任和地位, 如表1所示。

从表1不难看出, 项目经理在高校图书馆图书采选项目中起到了决定的作用, 他负责图书策划、图书论证和图书招标, 甚至负责整个图书采选项目。图书采选员负责书单审查、订单校队和建立数据。学科馆员负责书单审查, 他们对能否采选到读书满意的图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摘要:工作分解结构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简称WBS) 是项目管理中的一种基本方法, 主要应用于项目范围管理, 是编制项目计划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它将需要完成的项目按其内在工作性质或结构划分成相对独立、内容单一和易于管理的工作单元, 从而明确规定完成项目工作范围的所有任务。该文以贺州学院图书馆为例, 对图书采选工作进行组织优化和WBS分析, 旨在为进一步加强该校图书采选工作, 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图书采选,组织优化,WBS分析,工作分解

参考文献

[1]喻彬.A公司矩阵式项目管理组织优化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14.

[2]张波.工程项目管理中WBS分解及实现的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 2014 (6) :4-6.

[3]沈莉洁.WBS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3 (7) :84.

采选工艺 篇7

为了解我市铁选行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状, 为市委、市政府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提供决策依据, 我们对全市铁选行业、选矿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破坏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

1 阜新市铁选行业现状

阜新铁矿资源储量丰富且分布较广, 主要集中在阜蒙县的阜新镇、旧庙镇、福兴地镇、八家子乡、大五家子乡、太平乡、王府镇、扎兰营子乡、平安地乡、大板镇、国华乡、泡子镇、大巴镇、建设镇等14个乡镇。有矿床 (点) 31处, 绝大多数分布于阜新北部, 其中小型矿床3处, 矿点28处, 探明地质储量3300万t, 平均品位37%, 最高达55%, 矿床类型以沉积变质铁矿 (鞍山式) 为主。有采矿许可证矿山15家, 大部分矿山采用地下开采方式。随着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和市场对铁矿石的需求, 在阜新地区, 主要是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境内, 陆续投资建设一些铁矿采选联合企业。它们对阜新经济发展, 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根据调查, 近十几年来, 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境内, 陆续兴建铁矿采选厂20多个, 均为采选联合企业, 产品为含铁66%左右的Fe3O4精铁矿。矿石开采方式主要为露天开采, 兼有少量洞采。2006年, 各铁矿精铁矿总产量已达到近100万t, 年采选矿石超过300万t。采矿场总占地面积约20余hm2 (不含群采面积) , 其中95%以上的为荒地, 植被很差, 生物量很少, 其余为林地、耕地及疏林地。

2 铁选行业采矿及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铁矿开采是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行业, 这种影响从采矿开始, 直至闭场后一定时期一直存在, 如不采取任何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 这种影响将是长期的。我市铁选行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毁坏植被、扰动土壤、破坏表土、水土流失等问题。同时, 采矿及生产活动中噪声、扬尘的产生对周围动植物也产生不利影响,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剥离表土、石、贫矿及尾矿) 对周围环境也造成一定影响, 长期采矿是造成沙尘暴的重要因素。

各铁选厂生态破坏存在的普遍情况是:大量废弃采矿坑不能及时回填, 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及景观破坏, 大量固体废物 (剥离表土及贫矿) 占用耕地、林地、宜林地、河道, 造成大量土地资源的浪费。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也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由于位置不同, 各矿生态破坏及影响侧重点也不同。有的铁矿采场位于自然保护区边缘, 采石过程中破坏大量植被, 剥离土石压盖植被现象时有发生。对保护区内各种动物的迁徙有可能造成影响。部分铁矿不能成规模开采, 地表及林地的采矿坑 (点) 造成间接毁林。

目前我市尚未出台生态环境治理和植被恢复的实施办法, 全市生态环境治理和植被恢复尚处于无所遵循的状态, 急需健全制度, 采取措施。

3 环保部门控制铁选行业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的措施

3.1 严把审批关

各铁选厂必须依法履行环境影响评价手续, 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 对不依法履行环评手续的企业, 依法予以处理。

3.2 严格验收标准

市环保局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文件及审批文件要求进行验收。对不符合验收条件的提出整改要求, 待整改完成后再予以验收。

3.3 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对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 依法予以处罚。问题严重的, 阜蒙县环保局报请县政府依法停产整顿或予以取缔。2006年取缔非法企业一户, 停产整顿一户。2007年停产整顿两户, 下达停产通知书4户。

3.4 部门合作、联合执法

环保部门与林业、水利、国土、安监、工商等部门联合执法, 对存在问题的, 各尽职责综合治理。

3.5根据现状, 制定政策

针对我市目前铁选行业现状, 阜蒙县环保局受县政府委托起草了《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植被恢复方案》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植被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试行>》上报县人民政府, 目前正在修改中。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植被恢复提供依据。

3.6

阜蒙县环保局建议县人民政府提请县人大制订《阜蒙县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规范矿产资源有序开发利用。

4 结论

阜新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 目前形成规模开采和加工的有煤、煤层气、铁、金、玛瑙、石灰石、花岗岩等, 其对阜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通过本次调查, 可以概要地得出阜新地区铁选行业对环境及生态的破坏情况。通过调查分析, 提出管理措施, 相关部门积极配合, 更好的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环境保护部, 国家环保“十一五”规划[R].2008-01-18.

[2]张锦瑞, 《环境保护与治理》,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多目标决策方法下一篇:科技服务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