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听力教学过程

2024-08-25

优化听力教学过程(共12篇)

优化听力教学过程 篇1

学习语言的过程中, 无论是哪个语种, 都离不开听, 从小孩子的咿呀学语到上小学、中学乃至大学, 听是人们交际活动最基本的形式, 占到使用语言的很大比例。据有关资料统计, 人们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听占45%, 说占30%, 读占16%, 写占9%。由此可见, 听的能力在人们语言活动中的重要性。在当今的英语教学中, 听作为学生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的主要途径, 作为提高其他技能的基础, 必须引起英语教师的重视。但中学生在听力训练中会遇到一些障碍, 如语速过快、词汇量较少和文化背景缺失等问题都会造成学生听力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从事英语教学的工作者需要在平时的听力教学中有的放矢, 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积极、平和的情感策略训练

学生在听音时的心理因素和听力理解的有效程度存在着直接的联系。学生在听英语时容易产生紧张、害怕、缺乏信心和焦虑等一些心理障碍, 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 就会产生恐惧心理, 从而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大打折扣。有些学生在练听力时, 总把注意力集中在单词或句子上, 逐字逐句地听, 常常只是抓住只言片语, 缺乏对整体内容的理解, 抓不住主要信息, 一旦某个部分没听清楚, 就会停下来苦思冥想, 甚至心情烦躁不安, 无心继续听下去, 影响听音效果。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听力理解在英语学习中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克服对英语听力理解的畏惧心理, 在听的过程中保持平和的心态, 遇到困难不急躁。学生听音目的明确, 且有强烈的听音欲望, 其听音效果就好。反之, 如对听音活动无兴趣, 就会产生心理抵触和厌倦情绪。在听力教学中, 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训练, 因为学生掌握了听力技巧, 就会心态平和, 心中有数, 缓解紧张心理。

二、丰富的背景知识的学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特定的文化产生各具特色的语言背景。学习英语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英美文化, 学生的知识面和他们对英语国家的政治、历史、地理、文学、教育、哲学、科技、艺术、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知识的了解程度, 有时能起关键性的作用。如人教新目标九年级第十二单元, 当问及美国人初次见面是亲吻还是握手时, 很多学生都认为是亲吻, 实际上是对英美国家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理解欠缺的一种表现, 学生在自己脑海中留下的印象时西方人比较开放, 东方人相对保守, 所以用自己所谓的经验判断, 殊不知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因此, 教师除要求学生多阅读一些有关英美国家的课外书籍扩大背景知识之外, 还应在课堂上结合所学的课文, 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英美国家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的背景知识, 使学生对特定语言环境中语言表达内涵的理解敏感性极大提高, 从而提高听力理解水平。

三、良好的听力习惯的培养

有的学生在听音时, 常常是听完后面忘了前面, 这就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听音习惯。在听力过程中, 应养成手、脑、耳、眼并用的习惯, 否则, 往往对信息应接不暇, 顾此失彼, 影响听力效果。教师应教会学生听前仔细浏览所给的听力选项, 确定听音的重点和可能的选择范围, 提前进入到英语的语境, 进行英语思维, 使听音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听音时要集中精力倾听录音, 沉着不乱, 选择答案要有信心, 检查时不要轻易改变第一选择。还要养成边听边记听力笔记的习惯。在培养良好习惯的同时, 还要纠正不良的听力习惯, 如: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 遇到一时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时, 就停下来思索, 结果跟不上语速了。听音时更不能平均分配注意力, 试图记住材料的全部内容, 最后反而不能形成完整的概念。

四、科学、有层次的任务设计

明确教学目标与要求是决定听力教学成功的首要条件。教师只有知道听力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了解学生在听力中可能遇到的实际困难, 才能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教学任务, 设置由易到难、步步深入、符合学情的教学步骤, 才能做到重点突出, 有针对性。有些教师在训练学生听音时其任务形式过于单一, 难度也不符合学生实际, 以至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断、冷场, 索性让学生看着听力原材料听, 把听力课变成阅读课, 使得学生的听力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高。良好的听力依靠系统的有效训练。提高英语听力的方法多种多样, 个人的情况不同, 学习的阶段不同, 采用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课堂训练应以精听为主、泛听为辅, 而课后的训练当以泛听为主, 精听则作为查漏补缺的重要手段。在听录音之前, 教师要交代好本节课的任务, 让学生带着问题听, 作有准备之战。训练学生听的能力时应分步要求, 让学生明确听一遍达到一个什么理解程度, 听两遍又达到一个什么要求, 也可让学生在听完一遍后带着问题听第二遍、第三遍, 边听边记, 强化记忆, 然后就所提问题让学生回答, 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所学内容, 而且能获得系统的听力训练。

教无定法, 英语听力教学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我们应客观、正确地对待听力教学中的制约因素, 采取有效措施,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让学生拥有积极平和的心态, 丰富的语言背景知识, 良好的听音习惯, 并且得到系统有层次的听音训练, 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电子媒体等的广泛使用, 在英语课程目标越来越多元化与丰富化的同时, 听的素养变得越来越重要。学生具有英语交际能力的最基本条件是具有一定的听力理解力, 因为具有良好的听力理解力, 才能更快、更多、更准确地获得外部资讯, 广泛地进行英语学习, 拥有更多的英语学习途径。

关键词:中学英语,听力教学,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卜玉华.“新基础教育”外语教学改革指导纲要 (英语) .

优化听力教学过程 篇2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学校要发展,就必须要更新教育理念,确立人本思想,抓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全过程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参考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坚持教学常规的基础上,积极改革课堂教学,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新途径、新手段、新方法、新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

一、更新教育理念,确立人本思想

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教育工作为中心,牢固树立质量立校,质量兴校,质量强校的意识。要继续保持并有所发展,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教学,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重新确立人才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逐步把以教为主转化为以学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带着问题,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让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为此,我校把学习教育理论,写学习笔记,谈心得体会作为学校的核心工作,纳入教师年终考评。

二、抓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全过程,向改革要质量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教材在改革,考试制度和考试在改革,如果我们还停留在过去的知识层面和旧的教法上,显然要被时代所淘汰出局的。我们强烈的意识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必须紧跟时代的脉搏,走改革创新的路子。为此,我们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娱乐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创新教学法、讨论教学法以及语文课前五分钟讲演、英语对话等行之有效的教法,对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抓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

(1)、抓教学常规管理,向管理要质量

教学常规管理是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的必然措施,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必须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管理中,加大管理力度,向科学管理要质量。在教学管理中我们作到管理到人,服务到人,事事有人管理,管而有效。有制度、有措施、有落实、有回应,精心组织,热情服务,保证教学各环节政令畅通,有序、有责、科学、高效。改终其管理为过程管理,建立激励机制,细化教师考核条例,并纳入对教研组和年级组的量化考核中,与先进教研组和年级组的评选以及年终奖励挂钩。作到有检查、有记录、有反馈,记入教师业务档案。目前,在我校已基本行成一种竞争上岗、爱岗敬业、校荣我荣的新风尚,促进了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

考试是检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育教学的评价机制也在发展改变。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全面性、基础性、主体性、创造性和发展性。因此,要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以及学生学习的优劣,必须体现在学生的掌握情况上,即掌握知识、掌握技能、掌握方法、行成能力的评价功能。而评价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形式的,可以笔试、口试、操作等。为了保证评价的公证合理,使学生考出好成绩,我们认真作好各种备考工作等。为了保证评价的公正合理,使学生考出好成绩,我们认真作好各种备考工作。严肃考风考纪,细心组织各科(包括体、音、美、信息、实验操作等)的考试、登分、记录、统计、分析、反馈等,全面评价教师和学生,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同时,我们已将评价功能的研究列为新的科研课题,组织部分教师进行实验。

(2)、抓教育教学研究与交流,向教科研要质量

向教研要质量,靠教研上台阶,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近年来,我一直在坚持不懈的努力,充分发挥教师的科研水平,研究探讨教材教法,教学手段,教育理念,考试动态,及时准确地收集各种教育信息,与同行及兄弟学校进行广泛的交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坚定不移地走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的路子,为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抓好基础,全面发展,才是提高教学质量和高考升学率的根本出路,单纯的应试教育,只学主要科目,严重偏科是没有出路的。这是近年学生学习成绩逐年提高的成功经验。

加强课程标准、教材改革和教法更新的研究是教科研的重中之重。探索性、开放型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必然途径,要真正把传授知识转变为由学生互相交流,自主探索,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为适应新一轮的教育体制改革,在教育领域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快教育理念的转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

始终把因人施教、因材施教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之中,挖掘教材,研究考题,对学生进行发散型思维训练,使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作到基本功扎实,对所学知识能运用自如,提高学生得高分的机率。因此,我校在生源相对较差的情况下能够考出高分的学生就成为必然。

(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向现代化优化教学过程要质量

我们积极的倡导、鼓励、支持教师使用现代化手段教学,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正确使用计算机多媒体附助教学,把老师从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使课堂教学由静态的灌输转变为图文并茂的动态传播,增强感染力,拓展知识面,增加课堂容量,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我们要求教师人人制课件,使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应用更加普及和提高。

三、坚持面向全体、着眼中间、抓差扶优、分类推进的方针,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对学困生的研究和转化,抓两头带中间,是我校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生源问题,面对好、中、差不同的学生要教同一本书,这无疑给教师教学带来很大困难。我们采取了分层次教学法,分类推进,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分层次指导和区别要求的方法,按学生程度布置作业。实行学因生转化责任制,将其纳入考核评估内容。对学困生采取底起点、小步走、多帮助、勤表扬,提问优先,批改作业做先等作法,在有些年级和学科收到一定效果。每届都有一些入学成绩较差的学生,经过调教学习成绩有了喜人进步。

(1)、注重情感投入,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关心爱护学生,向情感要质量。实施素质教育,推选创新教学,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动起来。提倡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真正把传授知识转化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只有学生爱学,才能学好这门课。关心和后爱是师生感情交流的基础,是学因生转化的诱发条件。教师期望的眼神、恰当的表扬与鼓励,富有理性的批评,都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激活学困生上进的动力。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使他们感到学习的乐趣、学校生活的情趣,将是终生难忘的。

(2)、注得学习方法指导,变学生学会为学生会学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向自主学习要质量,一个有经验的老师都会从学生一入学就制定出六年的规划和目标以及分期实施细责,预计到学生分化的时间、内容、形式以及预防措施。例如,起始年级学生入学头两个月应先抓学生的思想行为规范,要先学会做人,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进入新的学习状态,作好进一步学习的心理准备。在教学上应抓好一年级与三年级与五年级的教材衔接以及学生的基础,教给学生本学科的特点,学习本学科的基本方法、要领以及本学科习中的障碍、阻力等,让学生心中有数,了解该学科如何才能学好,如何回避学习中的障碍与阻力,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循序渐进,防止急躁情绪,使学生灵活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达到运用自如。

注重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变为学生会学,是一个长期研究的课题。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学不得法、轻视基础重繁难题的解法以及缺乏进一步学习的思想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由懂到会,由会到熟,由熟到活,达到熟练掌握运用自如的境地。我们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已在教学中取得可喜的效果。我校有多篇论文在《崆峒教育》上发表。(3)、注重心理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能力、挖掘个人创造潜力的教育。它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等四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思想方法、思维能力、思想品德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刚强的品格等心理素质,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才,是新一轮教学改革所要实现的目标。近年来,我校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素质状况,做到有的放矢,从严要求,训练学生的忍耐性,形成顽强毅力;巧设试题“陷阱”,使学生从挫折和失败中摸索走出困境的途径;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强化独立意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探索性、开放性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必然途径,为此,我们将力争从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方面有新的突破,真正把传授知识转化为由学生相互交流、自主探索,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我校在教育教学中将会创造出新的辉煌。

崆峒区东大街小学

优化教学过程制度

崆峒区东大街小学 东大街小学优化教学过程制度

一、意识与态度

(一)重要性的认识

1.能够认识到优化教学过程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

2.能够认识到优化教学过程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3.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二)应用意识

1.具有在教学中应用优化教学过程的意识。

2.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

3.具有运用优化教学过程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4.具有关注新技术发展并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识。

(三)评价与反思

1.具有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2.具有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3.具有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四)终身学习1.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完善自身素质结构的意识与态度。

2.具有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以实现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意识与态度。

二、知识与技能

(一)基本知识

1.了解优化教学过程基本概念。2.理解优化教学过程的主要理论基础。3.掌握优化教学过程理论的基本内容。4.了解基本的优化教学过程研究方法。

(二)基本技能

1.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2.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3.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4.掌握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5.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三、应用与创新

(一)教学设计与实施

1.能够正确地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并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2.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3.能为学生提供各种运用技术进行实践的机会,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能应用技术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二)教学支持与管理

1.能够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

2.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管理。3.能在教学中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管理。4.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

(三)科研与发展

1.能结合学科教学进行优化教学过程应用的研究。2.能针对学科教学中优化教学过程应用的效果进行研究。

3.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业务知识,发展自身的业务能力。

(四)合作与交流

英语课堂听力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篇3

一、英语课堂中听力教学优化的重要意义

(一)听力教学优化将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在英语课堂听力教学中,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至关重要。因此,我们需要在课堂教学开展前对相应的策略进行策划,尽量做到最优化。而在课堂中,则需要对所策划的策略进行灵活运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标与目的。这样,使得学生在学习前能够对英语课堂听力教学的内容、目标、过程以及步骤做出合理的安排,进一步明确学习的针对性。只有通过优化教学策略,才能使学生及时对英语课堂听力相关内容及知识进行提前准备、预习,进而了解掌握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并针对这些重难点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采取相应的学习方式,达到不断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听力教学的优化,必然使得学生对英语听力学习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自觉地参与英语课堂听力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提前给学生浏览教学计划,并对有关教学内容有大致的了解与掌握,使得在听力过程中更加具有目的性。此外,建立与学生英语课堂听力相匹配的课堂教学模式,包括一些常用的英语听力词汇、背景知识的掌握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英语课堂听力教学上减少了听力等方面的障碍,利于抓住重点,分清主次,进而提高了学生英语课堂听力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二)听力教学优化能有效地管理学生学习过程

在英语课堂听力教学过程中,有效地管理学生极为关键。而积极对课堂听力教学策略进行优化,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课堂教学中来,也比较便于老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与辅导。这样一来,老师就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过程、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效果等进行科学合理监督与管理,进而针对学生自身的实际进行有效的辅导和教育。我们知道,听力一般表明人们感知过程中的注意力理解的最基本因素,具体包括感知、解析与应用三个部分。而且人的注意力是否合理集中与学生自身的因素本身具有很大的关系,学生能否把注意力集中在英语课堂听力教学中,甚至期望出现某种的强烈的需求,对听力教学的具体内容有着极为紧密的必然联系。学生注意力的相对集中,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要进行的听力教学内容进行初步选择,也有利于减轻学生大脑对信息处理的负担。因此,在英语课堂听力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要认真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外,还必然合理引导学生把注意力与时间进行科学分配,有的放矢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活动上来,及时采用选择性的教学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对英语课堂听力教学进行优化,应该以不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重点,真正让学生有选择性地把学习注意力放到听力教学内容中来,可以把一些教学内容和信息诸如名词、动词、数词、概念、语凋等提前透露给学生。让他们在听的时候进一步从整体上把握中心,抓住要点,分清主次,而不用分散其注意力。而且教学策略的优化可以使我们很好地监督学生参与听力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促使学生更为主动地自觉参与英语课堂听力教学活动中来,并随时检测他们的学习情况与效果。

二、英语课堂听力教学优化的策略探究

(一)注重学生的模仿,弱化学生的语音障碍

在开展英语课堂听力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语音障碍是阻碍学生听力能力发展和水平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很多学生因为语音障碍,恐惧参与英语课堂听力教学活动,严重影响和制约着英语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对此,我们必须要善于注重和发展学生的模仿能力,逐步弱化学生的语音障碍,进一步消除恐惧心理。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督促其对有关听力内容进行仿读、背诵等,并合理引导学生对单词、句子、语音、篇章等进行预习,使他们善于对发音技巧进行充分了解和模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自觉主动地进行仿读与训练,进而达到促进英语课堂听力教学的稳步开展。

(二)创设轻松的环境,扫除学生的心理恐惧

创设轻松的环境,对于清除学生参与英语课堂听力教学的心理恐惧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有关内容的配音中来,这不仅仅是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语言模仿能力,而且更为重要的就是进一步缓解了学生的巨大压力与紧张情绪。当前,很多学生普遍对自己的听力能力表现得极为不自信,每当参与听力教学活动都极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因此,我们就必须要善于充分利用一切教学资源,积极营造轻松、舒适、融洽的学习环境,认真选择学生易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认真加以学习和模仿,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完成英语课堂听力教学的有关内容。

优化听力教学过程 篇4

关键词:认知策略,过程教学,任务设计,自主能力

1 Introduction

The value of a strategic,process approach to listening instruction is increasingly recognized(Vandergrift,2004).There is evidence to believe that a process approach can help students learn how to listen,guiding them through the stages that seem to characterize real-life listening(Field,1998;Goh,1997;Vandergrift,2004).The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underlying this approach help listeners become more aware of how they can use what they already know to fill gaps in their understanding.(Vandergrift,2004).

Nevertheless,research in the classroom reveals that instruction in listening has too often been associated with testing,focusing on the product of listening(Sheerin,1987,cited from Vandergrift,2004).Although various activities are designed in books of listening instruction,their outcomes are limited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a particular listening text instead of involving students in thinking about the process of listening(Goh,2002).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the persistent problem facing most ESL learners remains as to what on earth leads to effective listening in the language teaching classroom.

The situation,therefore,can only be remedied"if teachers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can sensitize students to important issues and provide the optimum listening practice"(Buck,1995).Through carefully designed listening tasks with an inbuilt disparity,students can be motivated to participate and cooperate with one another in practicing listening skills and strategies.More importantly,class discussions abou listening from a metacognitive perspective are called for so tha teachers can enhance their students'awareness of learning to listen(Goh 2002).

2 A Listening Plan

This paper proposes a listening plan based on the strategic process approach.It details learner profile,the selection and use of the material as well as the tasks designed at each step of listening instruction.The rationale for doing so is also elaborated.

2.1 Learner Description

1)The lesson is for the non-English major bilingual classes the 2nd semester of Grade one of my university.Students have to go through a battery of English proficiency tests,among whic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ies are particularly emphasized,before they are admitted by bilingual classes.

2)Students in the class show a good understanding in listening to intermediate level texts and can speak almost fluently Their average English score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 is 110 ou of total 150.Their receptive vocabulary size is around 8000.

3)However,students complain that they seem to be caught in a bottleneck particularly in listening.Such problems remain persistent as failure to recognize words they know in writing or get overall meaning while they understand individual words.

3 Rationale for the Proposed Lesson

3.1 The selection of material

1)It can arouse students'interest.The beautiful text Youth by Samuel Ullman is the favorite of many famous people including General of the Army of US,Douglas MacArthur,who,according to my knowledge,is popular among my students.They may wonder what's in the text that makes it appealing to so many people.

2)It is appropriate for students in terms of its language level(upper intermediate),appropriate length(2-minute short listening text),normal speed,little accent(American accent)and listening skills and strategies to be used.

3)It helps students listen to learn in addition to learning to listen.Besides metacognitive and cognitiv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to be experienced and learned to facilitate students how to listen,they are also able to listen to learn.The beautiful literary work to be listened to here has"great potential for developing creative and critical thinking through listening tasks"(Goh 2002).

3.2 The use of material

3.2.1 The underlying principles

1)A macro-goal:To help learners to become skilled listener,autonomous learner.

2)Process-focused:we are teaching listening rather than testing listening outcome.It is essential to let students know their teacher and the whole class are jointly exploring and constructing meaning with the help of listening strategies and their prior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resources.

3)A metacognitive awareness pervasive in pre-listening,during-listening and post-listening tasks:Show students how to use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3.2.2 The application of principles

1)Introduction serves to a)maximize students'interest and curiosity at the very beginning;b)direct their attention to the listening task;

2)In the task 1,listeners focus on important upcoming content(selective attention)while continuing to use relevant information to help them understand,confirm or revise their prediction(monitoring)as they go along.

3)In Listening task 2,students are supposed to restructure the text by taking down key words.Mutual scaffolding in pair discussion(social-affective strategy)help them learn from each other.This is to set up a relaxing class climate in which students are free to speak out what is really on their mind about the comprehension,and they are allowed to take their time for self-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think not just about the content of listening,but more importantly about the process of listening by pair discussion.

4)Evaluation task enables students to speak in front of a group,also involves everyone to listen and judge.

5)By appreciating the text with the transcript on the classroom screen,students are to notice the gaps in their comprehension of language accuracy and consolidate what they have learned.Meanwhile,up to now,there are more attention resources affordable to the ideas or language use in the text.

6)Post-listening discussions aim to challenge students'critical thinking in terms of how language can be best used to organize ideas and how students evaluate ideas in the text.What is equally important is to provide an opportunity for students to reflect on their cognitive process during the listening,and how to flexibly apply listening skills and strategies to tackle similar problems in the future listening.

7)About extended activity:Students in China,an input-poor context of learning English,should make the most out of those authentic English materials to improve their listening and speaking.This partly explains why the extended activity is designed in this way.Another reason is that recitation competition doesn'mean mechanical memorization,but calls students'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intonation,language use,and techniques o making public presentation.Students are motivated to display their progress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on this occasion.

4 Lesson Plan

Table 1.

5 Conclusion

Listening class is not merely about getting students to listen and complete accompanying tasks.(Goh 1997)Instead,listening is an activ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meaning,involving listeners existing knowledge to match with the linguistic cue,with the help of strategies.Research reports that skilled listeners use more metacognitive and cognitive strategies in their listening and they appear to use those strategies more flexibly and effectively(Vandergrift 2003).

One problem facing students in my university is what on earth can lead to effective listening.When the frequently given suggestion"practice makes perfect"seems so weak and fragile,we should take a closer look at 1)what is going on in their listening process;2)how are their cognitive and social-affective factors interfering with their listening;3)what is the possible scaffolding teachers and their peers can provide to compensate the gaps in their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before,while and after listening?4How students can have more control of their listening while teacher's initial guidance is removed?

Experience can be really useful when we constantly reflec on it.Therefore,metacognitive awareness should be prioritized to help learners be more reflective,regulated and responsible.

参考文献

[1]Buck G.How to become a good listening teacher[J]//D Mendelsohn,J Rubin,Eds.A guide for the teaching of second language listening.San Diego,1CA:Dominie Press,995:113-128.

[2]Burns B.Guided Reading,A How-to for All Grades[M].Skylight Training&Publishing Inc,2001.

[3]Field J.Skills and strategies:Toward a new methodology for listening[J].ELT Journal,1998(52):110-118.

[4]Goh C C M.Metacognitive awareness and second language lis-teners[J].ELT Journal,1997(51):361-369.

[5]Goh C C M.Teaching Liste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Singapore:SEAMEO Regional Language Center,2002.

[6]Lynch T.Nudge,nudge:teacher interventions in task-based learner talker[J].ELT Journal,1997,51(4).

[7]Rost L.Listening[J]//R Carter,D Nunan,eds.The Cambridge Guide to 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2001:7-13.

教学过程优化论-已阅 篇5

教学过程优化论简述

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1927-1987)提出的教学理论和方法。20世纪70年代,为了克服学生普遍存在的留级、学习成绩不佳的现象,巴班斯基提出,要对学校教学进行整体优化。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

教学过程优化论背景及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巴班斯基

巴班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并受到广泛的关注,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和思想依据。

首先,20世纪60年代世界性的教育改革虽然为各国培养了一批尖子人才,但是大多数学校却因文化知识教学的任务过重而走向反面。前苏联60年代后期也有这样的问题。所以,1976年苏共25大要求进一步认真改善普通教育系统的状况,特别强调用综合的观点对待教育,保证学生既能独立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又能在蜂拥而来的科学和政治情报的洪流中辨别方向。在这之前,前苏联各地已开展不少教育实验研究,此后的教育改革实验更蓬勃发展起来。但众多实验也引起教学实际中无所适从的问题,有的人因为一味赶时髦而顾此失彼。因此,怎样从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中选定一些最适合于具体教学环境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各种新的教学法,就成为摆在学校实际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巴班斯基认为教育科学有责任为教师们提供选择最优教学形式和方法的理论根据。因此,教学和教育过程的最优化问题就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巴班斯基认为“现在不但迫切需要解决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任务,而且也有了解决这项任务的客观条件”。第一,最优管理的一般理论可以作为教

学管理的借鉴,在当时的前苏联主要是指“劳动的科学组织”(HOT)原则。第二,巴班斯基特别强调了前苏联教育科学业已储积的理论潜力和实验成果。特别是当时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实验、赞科夫的小学教学改革实验、马赫穆托夫总结的喀山经验等等,各方面的发展已使得“教师的业务和教学技巧水平已有提高,中小学的教学物质基础也有所发展,大众化的信息手段发挥着良好的教育影响,家庭的文化教育影响已有所改善,校外的教育机构网也有所扩充”。他认为这些都是在普通学校条件下实施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的有利条件。

再次,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形成还有他自己的教育改革实验基础。这就是顿河罗斯托夫地区大面积克服留级现象、力求发挥课堂教学的巨大可能性的先进教学经验。他的《教学过程最优化棗预防学生成绩不良问题》一书就是总结这一教学实验的产物。后来他又同有关部门一起再度进行了四年教学实验,并对各种教学论进行综合研究,使得他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不断走向成熟。同时,巴班斯基还运用马克思关于人的劳动活动的理论,运用流行的系统论、控制论观点作为构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基础,使得最优化理论达到了更深刻的理论高度。

教学过程优化论要点

巴班斯基将最优化分为“总体最优化”和“局部最优化”。学校实践中,领导和教师往往注意到的是个别的、局部的问题,更多地是集中精力解决薄弱环节,而有时甚至以损害其他方面为代价。

教学过程最优化原理抓住了教学论中的关键问题,即如何通过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既得到教学的最大可能效果,又不致造成师生负担过重。1.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基本方法

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基本方法体系包括六个方法:

(一)综合地规划学生的教养、教育和发展的任务;

(二)研究学生并使教学任务具体化;

(三)使教学内容具体化;

(四)选择最合理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五)区别对待学生;

(六)采取专门措施节约时间,选择最优的教学速度。2.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标准

巴班斯基指出,“最优的”,就是“从一定标准来看是最好的”。所谓最优化的教学,就是在教学、教育和学生发展方面保证达到当时条件下尽可能大的成效,而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学校卫生学所规定的标准。

(一)最优化不是片面的

“教学过程最优化不仅要求科学地组织教师的劳动,还要求科学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因此,把“最优化”理解为单指教师的工作,是片面的。

(二)最优化具体条件下的最优化

这里所说的尽可能最大的效果并非泛泛而谈,乃是针对一所学校或一定班级现有的具体条件而说的。因此,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不是泛泛地谈理想,而是具体条件下的最优化。巴班斯基指出,这种观点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的具体性的学说为依据的。“某种方法对某种情况是最优的方法,在另一种情况下,它可能就不是最优的方法。”过去看来是最优的,现在则未必仍然最优;同样,现在看来是最优的,将来也可能发生变化。

(三)最优化是教师工作的一项特殊原则

“教学教育过程的最优化并不是一种什么新的教学形式或教学方法,而是教师工作的一项特殊原则”。认真贯彻这个原则,就是要系统地全面地考虑现有的各种条件、各种方法,科学地而不是自发地偶然地组织最佳的教学方案。巴班斯基认为它是一种有目标的科学的控制行为,而不是具体的方法。

(四)最优化要实现最佳的结果

用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原则组织师生的活动时,“不单纯是提高它的效率,而且是要达到最优的,即对该条件来说是最佳的结果。”巴班斯基在这里要求把效率与效果同时加以考虑,实际上也是给教学过程最优化赋予了明确的标准,要求在一定的具体条件下,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取得质量最优良的教育效果。他认为“如果不确定最优化的标准也就不能谈什么最优值”,也就无法判定是否

最优。

3.教学过程最优化要从全部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

巴班斯基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社会的、心理的、控制的三方面因素统一,要求在确定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规则和原则、组织、方法及最后的评价的时候,都要从全部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在教学目的和任务方面,他认为教学不仅仅要完成知识传授的任务,而且要完成教养、教育、发展这样三个方面的任务。目的和任务的教养性方面,是指让学生掌握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为学生奠定科学世界观的基础;教育性的目的,包括完成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不可分割的任务,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发展性目的主要是要求促进学生各种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并培养学习活动的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兴趣、能力、禀赋等。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二)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方面的最优化,就是要求在设计每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时都必须符合教学的三方面目的与任务;必须突出内容中主要的本质的因素,从而节省教学时间和减轻学生的负担;要考虑相邻学科间的联系,相互协调,以避免教学的重复,并考虑补充最新的资料;此外还要根据班级、学生间的差别区别对待,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自不同分量的学习内容等。

(三)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

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的最优化,总的原则仍然是综合考虑目的、任务、师生的条件等等因素之后来加以选定。巴班斯基仍然肯定班级教学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组织形式,但同时也认为必须区分面向全班的、分组的、个别的三种工作形式,了解它们的优缺点。在具体教学中,应视具体情况,以某一种形式为主,将三者结合起来运行。巴班斯基把教学方法分为三类:激发和形成学习动机的方法;

(四)组织和实施的方法

组织和实施学习活动的方法;检查和自我检查的方法。他要求在具体情况下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注意六条基本准则:教学方法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

必须符合教学目的和任务;必须与教学内容的特征相适应;必须考虑学生及班集体学习的可能性;必须考虑教学的现有条件和规定的时限;必须适合教师本身的可能性。这六条准则中,第一条中所提出的教学规律性和教学原则是总纲。

(五)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

关于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巴班斯基认为过去的教学论偏重于对教学原则的论述,而对教学规律的分析不足,研究得很不够。但教学原则是来自于教学规律的,所以,对后者的忽视不利于对教学原则的阐述和理解。

按照巴班斯基的论述,所谓教学规律,就是指按系统论的观点分析教学这一系统与其内的子系统以及与其外的大系统之间的各种联系时所得到的规律性的结论。

他认为有9条具有普遍性的教学规律,并可从中引申出11条教学原则。①教学和教育过程受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的制约。特别是,这一社会对于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需要,制约着教学过程。

②教学过程与整个教养、教育和一般发展过程相联系、相统一。由这两条规律可以引申出教学的目的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教学与生活及工作实践相联系的原则。

③教学过程依存于学生实际的学习可能性,包括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和学生自身的身心素质。由此引申出教学的可接受性原则。

④教学过程依存于一定的外部条件,即物质的、卫生的、道德心理的、审美的条件以及必要的时间条件。由此可引申出为教学创设必要条件的原则。

⑤教学过程内部教与学是相互联系、辩证地相结合的。由这条规律可引申出在教师指导下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

⑥教学内容取决于教学任务。这条规律可引申出教学的可接受性原则和教学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也反映在前述教学的目的性、教学与生活相联系、教学的科学性等原则上。

⑦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取决于教学的任务和内容。由此得到根据教学任务和内容,结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原则。

⑧教学的组织形式取决于教学的任务、内容和方法。从而得出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方法综合运用各种教学形式的原则。

⑨教学过程中所有成分相互联系,保证了相应条件下取得巩固的、可理解的、积极的教学效果。由此得到教学结果的巩固性、理解性和实效性原则。

巴班斯基还为上述11条教学原则的贯彻执行拟定了更为详细的17条教学规则。这样就形成了“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规则”三个层次的、操作性渐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控制体系,成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重要特色。

巴班斯基认为,上述控制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学技术及其他人文学科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研究本身的深入,对教学规律的研究也会有所进展,相应的教学原则和规则都会有所更新。

(六)教学评价

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优化 篇6

关键词:大学英语 听力障碍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116-01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对英语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听说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听力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帮助大学生克服听力困难,摆脱“聋哑英语”的局面?本文就此进行思考,并提出优化英语听力教学的相应策略。

1 影响学生听力发展的因素

1.1 语音障碍

同是讲英语的,不同国家的人发音和语调不完全相同,“味”也不一样,如有英国英语、美国英语、法国英语、澳洲英语、日韩英语、东南亚英语等等。例如,英文“very interesting”,法國口音是“vehi intehisting”, 日语韩语由于没有[r]的发音,所以他们不发儿化音,没有儿化音,就没有抑扬顿挫的感觉,其发出的音为“veli indelisding”,中国人在汉语中[v]和[w]的区分不明显,容易读作“weri intristing”。澳洲因为是移民国家,所以又是一个南腔北调的集合处,最具代表性的是不管单词有多短,都要拆开来读。经常会夸张地把today,读成todie。南亚地区:think说得和fink一样,发音和广州人大抵相同。除语音语调外,连读、弱读、停顿等发音规律掌握不牢也会给学生的听力带来困难。

1.2 信息难度

语言材料中出现的数字、谚语、缩略语等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听力的难度。如,John can be relied on.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很容易被错误地理解为“约翰是可靠的,他不吃鱼,还玩游戏”。实际上,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代,耶稣教徒为了表示对政府忠诚,拒绝遵守罗马天主教在星期五只吃鱼的习俗,因此,“to eat no fish”是表示“忠诚”的意思。“to play the game”表示“规规矩矩的比赛”,转义为“举止光明正大,为人正直”。所以这句话的正确含义是“约翰为人可靠,既忠诚又正值”。

1.3 词汇和语法障碍

词汇量不足会影响整个听力过程。试想,如果不认识“volcanic eruption”,又何谈对一篇谈论火山喷发的短文的理解呢?对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听清了单词、词组或简单句,对复合句、伴随状语、虚拟语气等复杂语法理不出头绪,对意群的理解支离破碎,亦无法完成对后文的预测和推断。

1.4 情感因素

大多数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很少听听力,大学专门的听力课程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初期的听力课上能听懂的内容很少,很容易对听力产生抵触情绪。对听力产生消极作用的情感因素主要有:(1)对听力教学反感,没有兴趣;(2)练习时烦躁不安、精神紧张;(3)注意力不集中,大脑无法完成短期记忆的任务;(4)主观性地夸大听力的难度,对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缺乏信心。

2 优化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对策

2.1 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兴趣,树立信心

教师要勤于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和困难所在,以便对症下药。在听力材料的选择上要难易适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对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要及时表扬,多多表扬,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2.2 重视语音教学

高中阶段学生忙于高考,往往忽视系统的语音知识的学习。鉴于语音教学对听力乃至整个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教师有必要在大学英语听力课伊始就向学生阐释语音知识的重要性,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教师要亲自示范,将准确的发音部位和语音特征展示给学生,避免学生在英语发音上照搬母语的发音规律,经过反复的强化练习,逐渐克服汉语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作用。节奏、连读、停顿、语调等方面的训练要安排在适合的情景语境中,以利于学生准确地听音、辨音和模仿。

2.3 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听”与“说”结合,燃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听”与“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传统的“放音—— 做题—— 核对答案”的模式,单调枯燥,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活动的安排要以学生为主体,复述、角色扮演、听唱英文歌曲、学说绕口令、辩论等活动可以“说”促“听”,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2.4 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

加拿大的第二语言教学研究专家Vandergrift指出:“听力理解远非一项被动的活动。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主动过程。”被动地接受语音信息是不够的,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要主动地捕捉信息,养成良好的听音习惯。这些习惯主要包括:

(1)听音时集中注意力,遇到生词或听不准词义而“卡壳”时不急不慌,学会暂时放弃,专心听后面的内容,以利于把握全局;(2)联想记忆。将听到的不同主题和信息与自己已知的信息相联系,激活大脑中的长时记忆来分析听到的内容,展开联想。想象的画面越具体越好;(3)善做笔记。听到人名、地名、数字、时间、地点和关键词时要手勤,善于做笔记。简单的文字、线条、符号等可以减轻大脑短时记忆的负担。

2.5 指导学生课外自主学习

听力的提高要在大量的实践中获得,仅靠一周一到两次课的课堂听说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课外大量涉猎各种声音资料,给自己创造丰富的英语环境。多媒体教学片、网络课件、英语电台、电视台等计算机辅助教学是英语自主学习的有力工具。其语音规范、表演生动、内容丰富,声情并茂的语言环境能提高学生的认知兴趣,通过方便快捷的重复性训练,可以极大地优化听力教学效果。

综上,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是师生合作,共同体验听力过程,查漏补缺,对症下药的愉快过程。听力水平的提高要经过日积月累的练习,绝非一日之功。身为教师,要不断地摸索,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才能更加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Larry Vandergrift.Facilitating Second Languag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cquiring Successful Strateges[J].ELT Journal,1995,53(3):168-176.

[2] 罗之慧.大学英语听力障碍分析及教学对策[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7):113-115.

利用图式理论优化英语听力教学 篇7

图式 (schema) 一词来自希腊语, 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哲学和心理学的著作中。心理学家康德最早提出了“图式”这一术语, 康德认为, 图式是连接概念和感知对象的纽带。以后经Piajet和Bartlet等人发展成为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1977年, Rumelhart和Orteny指出, 图式至少有以下几个特征:1) 图式具有变量;2) 图式可以嵌套, 一个图式可以包含在另一个图式之中;3) 图式表征的是抽象水平上的知识;4) 图式所表征的不是定义而是知识;5) 图式的活动是一种主动的过程;6) 图式是一种认识的单元, 有了这种单元就能够评价所加工材料的匹配程度[1]。20世纪80年代以来, 语言学家根据阅读过程中读者的认知作用、心理因素及背景知识与阅读理解的相互关系发展了这一理论, 即:图式理论。自此, 图式理论逐渐成熟并被广泛应用于教学的各个方面。近年来, 心理学家通过对听力现象的研究发现, 人们在进行听力理解时都是先通过听觉器官接收来自外部的语言信息, 然后把接收到的语言信息与大脑中已储存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 根据知识经验对这些信息进行判断、筛选和重构, 产生联想, 从而推导出说话者的真正意图。也就是说, 听力理解体系的运用涉及到两个方面: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而图式理论在听力过程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建立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之间的图式, 从而有助于提高听力水平。

二、图式理论下的英语听力理解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听力理解的信息加工分为自下而上 (bottom-up) 的资料驱动加工和自上而下 (top-down) 的概念驱动加工两种模式。“自下而上”模式启动于刚进入认知理解系统的具体信息, 这些具体信息激活最具体、最底层的图式, 逐渐聚合成较高层次的图式, 并结束于高层次或较大的图式, 是一系列由低级向高级, 即由字词解码而最终获取信息的过程。其主要表现为听者注重语言信息, 如对单词、句子的听辨。而“自上而下”从高层次的图式和背景开始, 用它们来预测、筛选或同化输入信息, 并以形成抽象的结果而结束。英语听力理解不是一个单纯靠耳朵来听英语词句的过程, 而是一项复杂的活动, 涉及到听者本身背景知识的多寡、知识面的宽窄、信息量的大小等背景图式框架, 这势必要求教师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注意挖掘学生自身的背景知识, 即:现有图式, 为提高学生听力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恰当的图式, 提高听力水平

国内一些语言学者研究发现, 受试学生在听一篇短文的过程中, 始终运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信息处理模式。一般来说, 在听的开始阶段, 受试学生多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来接收和处理信息。这是因为储存在大脑中的图式属于长时记忆, 要激活图式需要一个过程, 所以从最具体的语言信息开始。但随着听力语篇的展开, 受试学生开始将语篇中的信息与头脑中的相关图式进行链接, 这种图式一旦被激活, 受试学生就可以按照这些图式对新输入信息进行编码、解码, 进行认知推理, 提取出有关的信息, 而这属于“自上而下”的听辨模式。实验证明, 受试的图式被激活得越早越有利于听者较快地进入“听力”状态, 较快地注意语言难点, 并主动利用大脑中已存的图式来“破译”生词、难句, 而不必时时处处都留意语篇中的每个细节便能达到理解的目的[2]。图式可以为听力理解提供心理准备前提, 有助于听力理解中信息的编辑与整合重构, 因此, 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恰当的图式, 优化英语听力理解能力:

1. 重视文化信息的输入

听前背景知识介绍或提示可使学生尽快进入听力状态, 为听力理解过程中信息的激活和知识的提取做好准备, 帮助学生吸收、丰富世界知识, 建立新图式。

英语广播稿大都是地道的欧美人撰写, 他们熟知西方的风俗习惯和历史背景, 在写文章时, 对于一些他们认为是人人皆知的背景知识就不会再费笔墨了, 而对于不熟悉西方社会和文化的人来说, 就会听得云里雾里。例如, 美国在报道白宫遭枪击以后Treasury secretary (财政部长) 出面处理此事, 听了以后感到难以理解。其实由于历史的原因, 美国财政部长负责秘密保护总统的安全。

听英语新闻时, 还会碰到大量涉及新闻事件背景的词语。这些词语往往会成为理解整条新闻的一个障碍。例如:West Bank (约旦河西岸) 、Camp David Accord、 (有关中东和平的戴维营协议) 、Dayton Peace Accord、 (有关波黑问题的代顿和平协议) , 等等。Water gate (水门事件, 即: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任期内发生的窃听电话的丑闻。从此, “gate”一词在特定的环境下与scanda1同义, 例如Iran gate指美国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一事。)

2. 预测未听内容

预测在英语听力中的角色不容忽视。一般来说, 听力材料中的标题或第一句话是主题句, 在让学生听完标题或第一句话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未听内容进行预测, 通过已给有限信息进行预测。同样, 在英语对话的听力中, 也应在对话全部展开之前预测其语言环境、人物关系、所谈话题等。如:

Thought so.Well, let me just check that I’ve got these particulars right.Your surname is Gable, spelt G-A-B-L-E, and your first names are Pamela Ann...

只要听到划线部分就可猜测或判断A和B是面试者和求职者的关系, 所处环境应该是在办公室内, 二者初次见面, 对该语境的正确判断大大促进了对后文的理解。

3. 了解文体图式的差异

在听力教学中, 教师应多向学生讲解听力语篇的段落结构、内容要点, 以及主题等上层水平结构, 并通过分析文章的谋篇布局、段落组织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到英汉文体图式的差异, 从而快速形成关于英语语篇的形式图式, 学生一旦掌握了上层的结构, 就会将这一结构作为框架吸纳语言材料, 有效加工信息, 并加快听力理解进程。一般来说, 英语中主题句可以在第一段或最后一段找到, 中间部分的内容也环环相扣, 较汉语文体清晰。

英语新闻的语篇结构特点特别鲜明, 通常由特定属性 (at-tribution) 、导语 (news lead) 和故事本身 (the story itself) 三大部分组成。特定属性指新闻语篇的来源 (包括记者的姓名、报道时间、地点等) ;导语通常为一句话, 但这句话的信息承载量很大, 它不仅反映全文的中心话题, 而且概括性地介绍整篇新闻所要阐述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素;而故事本身是支撑中心话题的细节描述及评议[3]。首先学生应重点抓住导语中的要素, 进一步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例如下面一则新闻:

Criminals are using more sophisticated methods than ever before to gain access to ATM customers’PIN numbers.It’s a new kind of bank robbery;Hackers breaking into ATM machines through holes of computer software, stealing money from variety of Bank Accounts.It’s something you probably take for granted that when you use an ATM machine and enter your personal pin code.That secret number stays between you and your bank.Think again!?

We’re at a tipping point when this actually became a serious problem...

“倒金字塔形”是广播新闻报刊普遍采用的叙述手法, 新闻事件内容的叙述一般按照重要性安排段落, 在上面这则新闻中, 导语 (第一句) 就概括了整个故事的基本内容, 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剩余的部分则详细说明罪犯如何从ATM机器中盗取客户密码。

四、结语

在传统的听力教学中, 教师往往只注意语言层面上的讲解和分析, 而忽略培养学生在语篇及文化层面上的逻辑推理能力, 随着英语听力测试的改革, 语篇理解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图式激活和图式构建是提高听力理解的有效手段。教师在进行听力教学时, 应适当补充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讲授,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有意识地对中西文化进行深刻的比较, 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性, 让学生了解英语语言思维习惯, 克服母语的影响, 快速建立新的图式网络。

参考文献

[1]Rumelhart, D.E.Understanding and summarizing brief stories[C].Basic process in reading:perception and comprehen-sion.ed.LaBerge, S.J.Samuels.Hillsdale, NJ:Erbaum, 1977.

[2]黄建玲.听力理解中信息加工理论及其实践描述[J].外语电化教学, 2004, (8) .

优化听力教学过程 篇8

1.注重强化学生的辨音能力

辨音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单词和整个句子的理解程度。因此, 教师进行听力教学的过程中, 必须注重此方面能力的锻炼。进行辨音练习时, 应具有针对性, 通常对一些学生平时记忆较为模糊, 易出错或较难理解的词语进行正音练习。

例如, 教师根据平时学生对于词语的掌握情况, 选取一些其掌握程度相对较差的词, 让其根据听力来判断所听单词是否相同, 若听到的单词是相同的, 则在括号中填S, 即Same, 若不同, 则填D, 即Different。例如:thin thin (S) ;thin sin (D) ;faith face (D) 。教师可通过循序渐进的策略, 直到感觉学生在辨音方面已经掌握的不错了, 然后逐步增加难度, 将单词辨音转变为句子中的单词辩音, 来判断整个句子的异同, 最后可将其放到文章中进行练习。

2.丰富学生对于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

为了更好地理解听力内容, 教师应重视进行英文词汇文化内涵的教导, 丰富学生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由于许多词汇和表达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 其真实的含义同字面意思差异较大, 因而给学生的正确理解带来了不少困难。所以, 教师应适当地进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

例如, 下面句子:The present school course seems to some students a procrustean bed。此句中“procrustean”原本指的是古希腊中阿提卡那带的一个巨人, 他经常拦路进行抢劫, 并将受害者绑在床上。若受害者身高过高, 并超过了床榻, 此人就会遭到截肢;若受害者身高过短, 那么他的下肢就会被伸长, 以床榻长度相同。因此, 如今“procrustean”的意思指的是“强求获得一致的”。理解了这个词语的背景知识, 此句子和词汇就很容易理解和记忆了。

3.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

(1) 培养学生对有用信息的捕获能力

无论一篇听力材料有多长、其体裁如何, 都是由有用信息以及许多无用信息所组成, 因此,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必须培养其从整篇材料中捕获有用信息的能力, 把握材料中的环境信息、人物信息以及事情的经过和细节。对于材料中所包含的信息内容的引导句进行准确捕捉, 并以此为基础, 缩小答案的搜索范围, 提高对材料中有用信息的记忆[1]。

(2) 注重学生推理能力的锻炼

进行此能力的培养时, 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上, 并从材料所包含的关键词句对谈话者的态度、兴趣和要求进行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和把握。通过谈话的主题及语气对双方的关系进行推理, 根据上下文信息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等信息进行推理, 根据谈话人员的句子含义对其真实意图进行判断。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 相信会对学生的反应、应变及推理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下面的听力试题:What’s the correct time?

A. 1:27 B. 1:30 C. 1:35

材料如下:

Woman:What is the time by your watch?

Man:One-thirty. But it’s three minutes fast.

进行此题的讲解时, 应捕捉其中的关键句:One-thirty以及three minutes fast, 以此才能判断准确的时间应为1:27, 选择答案A。

4.加强对学生英语听力的指导

在指导过程中, 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的预测能力, 即根据对话或文章的标题、段落或内容, 合理进行猜想, 并预测事情的进一步发展内容。例如, 可以根据标题进行文章主题的预测, 根据这一标题:The problems of pollution, 可以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及叙述重点进行如下预测:首先是Introduction, 然后介绍Kinds of pollution , 接着是Results of pollution, 最后是What should be done, 进行这一逻辑预测之后, 对于文章的理解及其问题关键信息的把握就较为简单了。

总之, 进行英语听力教学的过程中, 应当从学生在听力方面的普遍障碍出发, 并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一些专题进行循序渐进式地训练,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2]。在此过程中, 切忌突击式的听力教学, 应层层递进式, 逐步加强听力教学难度, 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实现自身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小红.浅析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现代教育科研, 2011 (12) :10-11.

优化听力教学过程 篇9

一、分析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生进入初中后, 便同时进入了人生的青春期。这一时期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呈过渡形, 一方面还保留着小学阶段的天真幼稚, 一方面又觉得成熟了不少, 正是由青春初期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水平还不高, 个性倾向还不稳定, 性格上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这个时期的中学生知识面和社会接触面在不断地扩大, 兴趣越来越广泛、思维活跃, 智力水平迅速提高, 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记忆力增强。对外界事物反应敏感, 由于缺乏社会经验易受周围人物和环境的影响。

当然,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还有很多, 教学中, 我们的教师要善于抓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 加以鼓励和引导, 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抓住心理特点, 优化英语听力教学

1. 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 增强自信心。

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差异, 如社会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西方人士和我们国家一样都注重礼仪, 但又有所不同, 西方人在人际交往中没有中国人那么严格的长幼顺序。他们爱说please, Aftef you, Lady first等, 更注重绅士文化。西方人都比较崇尚独立与自由。有些孩子在满18周岁后会离开父母独自生活, 与父母的关系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 孩子经常对父母直呼其名。这样的差异不胜枚举, 因此, 教学中,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 在听力教学中融入西方社会文化知识、风土人情的介绍, 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 克服母语的影响, 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2. 营造良好的课堂听力环境, 激发学习兴趣。

英语课堂是听力教学的主阵地。因此, 营造良好的课堂听力环境, 是学习好听力的关键。实践证明, 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习, 学习的积极性会得到增强, 学习的效率会大大提高。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 教师要抓住中学生思维敏捷、活泼好动的特点, 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环境, 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听力的兴趣, 提高听力水平。教学中, 教师可以将多媒体引入课堂, 收集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音频、视频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通过课堂展示, 让学生置身与英语学习的氛围中, 感受英语教学环境的美妙, 体会学好听力的好处, 克服畏难心理, 激发学习英语听力的兴趣。

3. 进行规范的语音和词汇训练, 练好基本功。

我们都知道错误的发音或发音不准确都会影响人与人之间正常的交流。良好的语音知识的掌握是提高听力的前提。学生自身的发音标准与否直接影响着听力水平的高低。因此, 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规范的语音知识的传授与掌握。语音训练时让学生模仿光盘、磁带等标准的发音, 读准音。在掌握读音的基础上, 根据读音规则标记单词, 积累大量词汇。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规范的语音和词汇训练, 练好基本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圣诞方面的专用词汇, 我在班里组织了一场圣诞晚会。摆上圣诞树 (Christmas tree) , 在树上挂上彩灯、小星星等, 准备好圣诞贺卡 (card) , 叫一位同学扮成圣诞老人 (Father Christmas) 给同学们赠送圣诞礼物 (Christmas present) , 然后播放圣诞颂歌, 让学生们学唱圣诞歌曲。学生在玩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关于圣诞节的词汇, 真正做到了学中玩、玩中学。学唱圣诞歌曲的过程中, 听说水平都有所提高。

4. 培养听的技巧和听的习惯, 掌握基础技巧。

学生听力水平低, 很多程度上是对听力重视不够, 训练不够, 不注重听的技巧的掌握。教师在英语听力教学中, 要重视听的技巧的指导,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听前, 要做到情绪稳定, 不可过渡紧张, 越紧张越听不清;听时, 注意力要高度集中, 在听的过程中, 要做到边听边记, 把听到的关键词记下来, 对于不理解的单词和句子学会放过, 不要想着把每一个单词和句子都听懂。在听懂关键词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听后, 要及时整理听的内容, 根据记下的关键词结合题目以及语境对文章内容做出判断, 把握主要人物, 理解故事情节和事件。学生只有在掌握听的技巧的基础上, 加大听力训练力度和强度, 才能逐步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5. 精心选择听力教材, 持之以恒。

英语听力教材的选择要符合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同时,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 使学生的听力水平稳步提高。教学中, 英语教师要会选、善选听力教材, 为学生的听力提高把好关。与英语课本配套的《初中英语听力》就是训练听力的好教材。此外还可以收集一些通俗易懂的英文歌曲如Because of you、stay here forever、big big girl burning, 英语动漫《Coralline》、《泰山》、《芭比之森林公主》、《美女与野兽》、《维尼小熊》, 这些材料将视听很好的结合起来, 是练习英语听力的最佳材料。让学生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练习, 遵循由浅入深、由慢到快的规律, 由词、句的训练到篇章的训练, 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在听的环境中逐步提高听说水平。同时, 要让学生明白, 听力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 坚持下去, 日积月累, 听力水平一定会得到提高。

总之,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必须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为学生营造的良好的教学环境中,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大量反复训练的基础上, 提高中学生的听力水平。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一生中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还不完全成熟, 可塑性较强。本文从抓住中学生心理特点的角度, 对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方法进行优化, 以期达到提高中学生听力水平的目的。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英语的听力教学 篇10

一、精心选择听力材料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除了英语听力本身难度高、学生存在心里障碍的原因导致学生对英语听力产生极大的畏惧感之外,听力材料选取是否得当也直接影响了学生英语听力的心态和效率。因此教师在选择英语材料时不但要选择难度适宜的、与学生听力提高密切联系的英语材料,也要注重加入容易让学生感兴趣的元素。这就需要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了解当下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话题,比如时下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热点事件和比较流行的小说、动漫和电影等,让这些素材成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亮点。首先我会精心为学生选择听力材料。在难度上我会按照低起点、小步伐的步骤循序渐进的进行听力材料的选择,对于刚升入初一的学生或者是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我会以一些简单的对话为主, 让学生能够较为简单的成功突破初期的听力。在内容上我会以故事性、情节性较强的题材为主,让学生能够迅速的融入到听力的故事情节中,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兴趣。 其次我会充分利用起英文电影中的经典对白。我在日常的听力训练中将这些经典的对白以听力的形式展示出来,会让学生感觉原来听力也并非离自己那么的遥远,英语听力也是触手可及的。

二、在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中来提高听力水平

很多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英语听力时都会犯一个同样的错误,即将听力部分从英语整体的学习中分离了出来,也就是说学生在进行听力训练时就仅仅从听力的角度来进行相关的学习,而忽略了说、读和写给听力学习带来的效用。因此在英语听力训练中,除了听力固有的训练之外,我也会在其它内容的教学上融入听力的训练。第一,将说与听有效的结合起来。可以说“说英语”和“听英语”在英语教学中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学生要想有一个较高的听力水平,首先就要具备说英语的能力。比如在学习“Going shopping”这一单元时,我会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对话内容自行编排买东西的对话,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里进行对话表演,这样学生不但需要充分理解教材中的内容,更要知道该如何将这些对话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对话中的两个学生既要思考自己下一步该怎么说,又要集中注意力去听取对方的问话,从而在不知不觉间提高了自己的听力水平。第二,将读与听有效的结合起来。很多时候学生在听到一句话之后不能快速的反应过来,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学生从未感受过英语真实的发音,也就是说学生对英语词汇或者是句子的发音存在很大的陌生感,即使他们自认为自己已经在心里默念了数百遍,但是到了真正听力的时候,他们就会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找不到头绪。比如在学习“Going shopping”这段对话时,我会让学生一遍一遍的朗读,鼓励他们大声的朗读,分角色朗读, 让他们认真的倾听自己的声音,同时我还会将学生朗读的声音录下来,从而让他们从另一个层面上来感受自己的声音, 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听力的熟悉感。第三,将写和听力有效的结合起来。

三、拓展课外知识

即使很多学生从小学就已经初步结识了英语这门学科, 但是从学习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来看,学生也只是在进入初中以来才开始正式的接触英语这门学科,那么要想让学生在三年的时间里学习到更多的英语知识,就需要教师为学生适时的拓展一定的英语课外知识。英语听力的教学也一样,学生畏惧听力,害怕听力、听不懂听力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学生对英语的了解还处于“小白”的境界。所以为了快速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给学生扩充一定的英语课外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在讲到“red”这个单词时,我会让学生尝试着将《红楼梦》用英文翻译出来,很多学生都会翻译成“Dream of Red Mansions”,“从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来看,这种翻译确是无可挑剔的,但是从文化差异上来看,‘red’有暴力的意思,这种翻译无非是充满暴力的, 我们都知道《红楼梦》与暴力毫无任何瓜葛啊!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有人在翻译《红楼梦》时就翻译了它的另一个名字《石头记》,这样便可以巧妙的规避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解了。”学生在了解了这个常识之后,在后续的听力过程中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误会,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听力的效率。

由上可知,为了解决听力难这个问题,我们的英语教师要以听力教学为主线,多角度,全方位的实施新课改提倡的新型的教学策略,从而得以有效的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效率。

摘要:英语学科一直是困扰广大中小学生学习的学科之一,尤其是英语学科的听力学习更是让学生产生了力不从心的感觉。在新课标的引导下,英语听力教学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从多个层面上共同努力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本文就以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为研究的出发点,从精心选择听力材料、在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中来提高听力水平和拓展课外知识三个角度来进行系统的陈述,旨在让初中英语教学在新课改的引领下走向更大的辉煌。

优化听力教学过程 篇11

【关键词】 心理特点;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听占首位。因此,听力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初中阶段的中学生心理还不完全成熟,可塑性较强。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优化英语听力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听力水平。

一、分析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生进入初中后,便同时进入了人生的青春期。这一时期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呈过渡形,一方面还保留着小学阶段的天真幼稚,一方面又觉得成熟了不少,正是由青春初期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水平还不高,个性倾向还不稳定,性格上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这个时期的中学生知识面和社会接触面在不断地扩大,兴趣越来越广泛、思维活跃,智力水平迅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记忆力增强。对外界事物反应敏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易受周围人物和环境的影响。

当然,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还有很多,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要善于抓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加以鼓励和引导,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抓住心理特点,优化英语听力教学

1.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增强自信心。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如社会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西方人士和我们国家一样都注重礼仪,但又有所不同,西方人在人际交往中没有中国人那么严格的长幼顺序。他们爱说please,Aftef you,Lady first等,更注重绅士文化。西方人都比较崇尚独立与自由。有些孩子在满18周岁后会离开父母独自生活,与父母的关系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孩子经常对父母直呼其名。这样的差异不胜枚举,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在听力教学中融入西方社会文化知识、风土人情的介绍,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克服母语的影响,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2.营造良好的课堂听力环境,激发学习兴趣。英语课堂是听力教学的主阵地。因此,营造良好的课堂听力环境,是学习好听力的关键。实践证明,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会得到增强,学习的效率会大大提高。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要抓住中学生思维敏捷、活泼好动的特点,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环境,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听力的兴趣,提高听力水平。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收集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音频、视频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通过课堂展示,让学生置身与英语学习的氛围中,感受英语教学环境的美妙,体会学好听力的好处,克服畏难心理,激发学习英语听力的兴趣。

3.进行规范的语音和词汇训练,练好基本功。我们都知道错误的发音或发音不准确都会影响人与人之间正常的交流。良好的语音知识的掌握是提高听力的前提。学生自身的发音标准与否直接影响着听力水平的高低。因此,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规范的语音知识的传授与掌握。语音训练时让学生模仿光盤、磁带等标准的发音,读准音。在掌握读音的基础上,根据读音规则标记单词,积累大量词汇。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规范的语音和词汇训练,练好基本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圣诞方面的专用词汇,我在班里组织了一场圣诞晚会。摆上圣诞树(Christmas tree),在树上挂上彩灯、小星星等,准备好圣诞贺卡(card),叫一位同学扮成圣诞老人(Father Christmas)给同学们赠送圣诞礼物(Christmas present),然后播放圣诞颂歌,让学生们学唱圣诞歌曲。学生在玩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关于圣诞节的词汇,真正做到了学中玩、玩中学。学唱圣诞歌曲的过程中,听说水平都有所提高。

4.培养听的技巧和听的习惯,掌握基础技巧。学生听力水平低,很多程度上是对听力重视不够,训练不够,不注重听的技巧的掌握。教师在英语听力教学中,要重视听的技巧的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听前,要做到情绪稳定,不可过渡紧张,越紧张越听不清;听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在听的过程中,要做到边听边记,把听到的关键词记下来,对于不理解的单词和句子学会放过,不要想着把每一个单词和句子都听懂。在听懂关键词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听后,要及时整理听的内容,根据记下的关键词结合题目以及语境对文章内容做出判断,把握主要人物,理解故事情节和事件。学生只有在掌握听的技巧的基础上,加大听力训练力度和强度,才能逐步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5.精心选择听力教材,持之以恒。英语听力教材的选择要符合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使学生的听力水平稳步提高。教学中,英语教师要会选、善选听力教材,为学生的听力提高把好关。与英语课本配套的《初中英语听力》就是训练听力的好教材。此外还可以收集一些通俗易懂的英文歌曲如Because of you、stay here forever、big big girl burning,英语动漫《Coralline》、《泰山》、《芭比之森林公主》、《美女与野兽》、《维尼小熊》,这些材料将视听很好的结合起来,是练习英语听力的最佳材料。让学生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练习,遵循由浅入深、由慢到快的规律,由词、句的训练到篇章的训练,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在听的环境中逐步提高听说水平。同时,要让学生明白,听力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坚持下去,日积月累,听力水平一定会得到提高。

优化听力教学过程 篇12

一、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教师利用多媒体将一些语言、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进行合理的整合, 并通过大屏幕或者投影仪等设备展示出来, 再加上一些适当的声音的穿插配合, 使使用者和计算机达到人机交互操作, 完成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我们也可以把这一教学过程叫做计算机辅助教学。

二、在英语听力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理论依据

第一, 现代教学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不是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是学生自己来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生内在消化知识的过程是不能由别人来替代的。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并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 对新的信息进行重新的认识和组织, 转换为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因此, 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将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应的过程。

第二, 建构主义理论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 发挥自己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教师应该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帮助者, 而不是机械单纯的知识的灌输者和提供者, 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角, 是把知识进行加工的主体。

第三, 建构主义还提出, 学生的学习要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 通过和他人之间的合作、交流, 借助其他同学的帮助和启发来获得新知识的建构, 所以, 良好的学习环境应该包括适当的情境、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和意义的建构。

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 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非常好的学习资源, 实现新旧知识的良好过渡, 同时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情境, 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交流以及对新知识的建构。

三、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优势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往往侧重教师的教, 而新课程理念明确指出学生才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主体, 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学习当中来, 形成了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开放式的教学新模式, 提高了英语教学效果。

(一)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听力语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学生的学习应该来源于经验的积累, 这种经验的积累需要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亲自实践来获得, 只有经过反复的练习和体验才能得到知识的真谛。所以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 特别是英语听力教学。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就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听力训练语境。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之间形成优势互补, 更容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主观感受, 刺激学生的思维发展。多媒体技术通过声音、图形、影像等多种形式的组合调动学生的眼睛、耳朵等多个感官的使用, 经过综合的学习和分析最终获得知识。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提高了参与的积极性, 增强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保持了学习的激情, 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扩大听力教学的课堂容量, 提高效率

传统的英语听力教学中, 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 教学形式比较单一, 主要是依靠教师的讲授和学生之间的练习来进行。而运用多媒体技术之后, 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学习材料, 如一些经典的英文原声电影;在一些网站上下载最新的适合高中生的英语素材或者运用计算机的录音功能自己制作一些听力训练题目等。这些新颖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材料实现了文字、声音、图片和影像的全面结合, 使学生受到全方位的感官刺激, 增强了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 扩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 改变了传统英语听力训练机械、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 深受学生的喜爱。

(三) 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力

多媒体技术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声音和图像同时刺激学生的感官, 引发听觉和视觉的兴奋度, 而且教师准备的听力训练资料都是语音纯正、形象生动、有趣逼真的, 对于学生而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学生在脑子里会产生深刻的印象, 更加容易理解这些学习材料, 也更利于学生加深记忆, 从而提高听力水平。

总之, 运用信息技术这种新兴的教学手段来辅助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是非常有效的, 它极大地丰富了英语听力教学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了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印象, 在高中听力教学中, 教师要合理利用这些有效资源,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静云.刍议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技术, 2012 (9) .

[2]王玉平.对英语听力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研讨[J].克拉玛依学刊, 2010 (5) .

[3]黄娜.基于语块理论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之我见[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 2014 (2) .

上一篇:评估模型下一篇:综艺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