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阶段

2024-10-04

历史阶段(共12篇)

历史阶段 篇1

2010年高考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 冲刺阶段如何进行高考历史备考, 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高考历史备考经验, 以及对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命题思路的分析与思考, 谈谈个人的一些想法, 以期与同仁交流分享。

一、比较新旧“变化”

这个“变化”是指2010年历史学科《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与往年比较, 在文字表述和内容上有何不同, 这要求我们认真研读历史学科《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如, 在2009年教育部颁发的《考试大纲》中, 就增加了这样一句话:“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 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这实际上是在提示我们, 初中历史课程内容也是高考考查的范围。

二、了解专家“信息”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 了解命题专家的一些基本信息。主要有:命题专家的学术研究领域、命题的基本思路和特点、近阶段发表有关高考方面的文章等。有了这些基本信息, 我们在备考中就能有的放矢。比方说, 命题者中, 有的是国际关系史方面的专家、有的是日本史方面的专家、有的是考古史方面的专家、有的是史学评论方面的专家等等, 这样在备考复习到某一相关内容时, 可以适当地加以拓展、延伸。另外, 笔者建议同仁多去看一看并认真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杨宁一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黄牧航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聂幼犁教授的文章, 相信你一定会收获多多。如, 杨宁一先生的《新课标下高中历史学科考试测量命题改革》、黄牧航先生的《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备考策略及分析》、聂幼犁先生的《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改革及其趋势》等等。

三、夯实历史“基础”

俗话说, 高楼万丈平地起。历史学科能力的提高, 离不开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历史学科命题一般遵从5:3:2原则, 即基础题占50%、中等难度题占30%、高难度题占20%, 由此可见, 夯实基础是何等重要了。毋容置疑, 历史基础知识是历史学科体系的构成要素, 它包括基本历史史实、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历史基本概念、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及其规律等内容。北京师范大学杨宁一教授认为:“在考试测量中, 基本知识点起到两重作用。由于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是考试测量的内容之一, 知识点本身就是考查的对象。同时, 对能力的考查也离不开基本知识点的支撑。尽管考试测量强调能力的考查, 也有材料题等形式, 不完全依托所学的知识点, 但是必要的基本知识点在考试测量中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

四、关注社会“热点”

历史高考题不可能也不会象政治高考题那样直观地呈现社会“热点”, 一般是通过对具体历史史实的考查来实现的。例如, “祖国统一问题”, 会考查“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民族团结问题”, 会考查“汉藏之间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教育公平问题”, 会考查“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等等。华南师范大学黄牧航教授通过对近年来高考题的研究, 提出有十个方面的高考热点:1.倡导制度创新, 2.倡导社会改革, 3.倡导民主共和, 4.倡导理性爱国, 5.倡导生态文明, 6.倡导社会保障, 7.倡导民族团结, 8.倡导和平与发展, 9.倡导建立有效政府, 10.倡导建立以追求公平和效率为目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另外, 笔者建议适当关注周年性历史事件, 从近年来的历史高考考查情况来看, 这些周年性历史事件都是在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命运的重大事件。诸如,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40年鸦片战争、1870年德意志和意大利完成统一、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40年百团大战、1950年抗美援朝等等。

五、提升学科“能力”

《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到考核目标与要求有以下四个方面:1.获取和解读信息。 (1)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2) 理解材料, 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3)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2.调动和运用知识。 (1) 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2) 理解历史事实, 分析历史结论; (3) 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3.描述和阐释事物。 (1) 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2)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3)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并做出正确的阐释。4.论证和探讨问题。 (1) 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2) 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3)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我们可以根据以上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进行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训练, 同时认真理解、研习《考试说明》中各种类型的示例, 力求准确把握命题思路, 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灵活运用“史观”

随着近年来高考命题从形式到内容的不断创新, 它要求我们在唯物史观的统领下, 准确把握并能够灵活运用其它史学观点。例如, 中国近代史上, 列强通过《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马关条约》, 强迫清政府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 不同的史学观点有着不同的评价:1.革命史观认为, 它是西方列强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 使中国领土主权、关税主权、贸易主权和领海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2.近现代化史观认为, 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 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3.全球史观认为, 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 使中国自觉或不自觉地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文明史观认为, 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 较早地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5.社会史观认为, 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 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

七、明确命题“方向”

历史学科知识纷繁复杂, 明确了命题的“方向”, 我们可以在短期内做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据华南师范大学黄牧航教授研究分析, 今年的历史高考命题具体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大幅度地调整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的比重;2.从考查历史知识的广度向考查历史知识的深度转变;3.从学科体系命题到学科专题命题的转变;4.从考查历史教科书的知识向考查历史课程的知识转变;5.从考查方向的模糊性向考查方向的明确性转变;6.从重视考查历史问题的结论向重视考查历史问题的认识过程转变;7.从问答题、材料题向综合型材料题转变。从黄牧航教授以上的研究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 今年的历史高考, 必将加大历史学科知识、学科素养、学科能力的考查力度。

八、掌握解题“技巧”

现行的高考历史试题, 分为选择题 (客观题) 和非选择题 (主观题) 两种题型, 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可以避免无谓丢分。有老师曾作如下总结:我们在做选择题时, 审题要求“三看三思”。对于题干, 要做到三看:一看时间、空间, 以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 来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 明确其内涵和外延。对于备选项要做到三思:一要认真思考每一个备选项是否符合历史事实;二要认真思考是否符合题干要求;三要认真思考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我们在做非选择题时, 要求做到“四要、四不要”。一要认真审题, 紧扣要点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结果、意义或影响) , 不要草率作答;二要依据、利用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不要偏离材料胡编乱造;三要注意动态回答, 不要用静态的观点答题;四要注意行文规范, 力求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和规范化, 不要颠三倒四。

历史阶段 篇2

第二阶段实验总结

经过第一阶段的实验,学生们已经慢慢地适应了小组合作的这种学习方式。而且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积极参与到各个环节的活动之中,表现越来越自信,越来越积极。各位实验教师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改进,不断调整,使小组合作的效率更加明显。

【本阶段的实验情况总结】:

一、对合作学习小组进行重建及有效的调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小组,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

在第一阶段学习小组的组建以自由组合为原则,但在组建中,学生经常以个人喜好来组建学习小组,这不利于合作学习的开展。所以,本阶段教师适时地对学习小组进行了调整重建。鼓励男女生合作,根据思维差异、概括表达能力差异、动手能力差异优化小组的组建,使每个小组各方面的能力相差不大。这样可以发挥小组各成员的个性特长,使小组内能广泛交流,取长补短,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各尽其能”的格局,最大程度地发挥合作群体的作用。

组长可以通过小组内推荐和轮流担当的方法选出。此外,还必须向组长明确职责和任务,利用组长调控组内的学习活动。

二、通过训练,使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和掌握合作学习的技能技能。

1、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掌握合作学习的技能。

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有时学习较好的学生会对领悟较慢的学生讥笑,甚至是冷嘲热讽。这样很容易挫伤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人格自尊。合作学习的氛围往往会遭到破坏。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首先要向学生明确倾听的重要性。例如:学会倾听不同的观点、甚至是与你对立的观点。让学生明白:你很有可能从不同的意见中获得新的知识和见解。

其次,要向学生知道影响倾听的不良习惯有哪些。

A.当听人说话时,自以为知道了,不再注意听,先入为主的固定看法影响了“倾听”。

B.当听到自认为不正确的意见或不利于自己的言论时,即使忠言也逆耳。有一种情绪会阻止你继续听下去,甚至将你的注意力转移到进行反击的思想上去。C.听而不闻。

第三,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时形成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良好学习环境。教育指导小组组长要耐心地把自己的思路、想法解释给其他的同学听,并帮助、鼓励其他同学理清思路,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研究过程。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小组长要不怕困难,多加鼓励;比如,平时一些较容易的题目多让他们来回答,让他们也有准确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感。每个人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优势。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潜能就会像空气一样,放在多大的空间里,他就有多大。

2、教师要向每位学生强调个体责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群体活动中,如果成员没有明确的责任,就容易出现成员不参与群体活动,逃避工作的“责任扩散”现象。⑤

例如:在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有些学生提出课本上分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但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却没有分析。为此,我以“第二次工业革命它带给我们什么呢?”为题目,要求学习小组课后合作学习,解决这个问题。结果,有些学生单纯将网上下载的资料简单的堆砌,没有经过思考,没有将资料进行筛选和整和;有些小组组织无序,出现能力强的同学负责思考、发言,其他同学不进行思考或是附和、甚至起哄,使讨论流于形式。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我向学生明确个体责任,给每个组员以适当的任务,如记录员、总结人等。这样,对小组成员既有明确的分工,又强化了个体责任。另一方面,我在课堂上就某一个问题随机提问任何一个组员,并把它作为本人和小组评价的重要依据。这样,某一个成员对所学问题没有深入的了解,那么,他的不良表现将会连带影响本组的成绩和形象。在群体的压力下,每个学生会督促自己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而不是消极逃避。

3、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广泛交流的习惯。

合作学习强调生生交流,但学生一直以来主要习惯于接受式学习。所以,学生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学习技巧。例如,有些学生虽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但却是在没有经过自己思考的前提下提问,而且,只是关心这条题目的答案。因此,要对学生进行训练,掌握合作学习的技能。

引导学生养成记录小组讨论发言的习惯。一可以训练学生自己的概括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减少辞不达意或思维混乱的情况;二可以将自己有疑问或争论的问题记录下来,便于课后合作、思考。三有利于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和调控,提高学习效果。我校综合实验楼里有这样一条条幅:“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充分说明了让学生亲自实践的重要作用。可以大大改善了学生对知识不求甚解、只求死记硬背的现象。

4、总之要重点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能力。

(1)、学会收集资料。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课题有一定难度,有时需要收集一些资料。要让学生学会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

(2)、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指点。

(3)、学会讨论问题。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教师要在关键处予以指导,让学生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4)、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由于人的个性的差异,有些学习好的学生不愿意合作学习,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教师要使学生逐步体验到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使大家友好相处,从而对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

(5)、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成员之间只有建立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才能以诚相待、荣辱与共,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对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也是有好处的。

(6)、增强成员的集体责任感。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要为小组的学习任务承担一部分责任,不要有依赖思想,同时也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从而激励自己努力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三、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合作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但是合作也只有建立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学生的合作与成人的合作有所不同,成人已经完成了上学打基础的任务,他们合作的最主要目的是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而较少关心每个人发展得怎么样;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合作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每个人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然后才能谈到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具备这样的个性,才能够打下走向社会从事独立工作或与别人合作的基础。这些个性有很多独立的成分,因此,要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不讲原则的过多的合作学习也可能限制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教师既要考查每个小组的成绩,也要关注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发展,可以用一些不定期的小测验来检查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优点,把每个人的智慧都发挥出来让大家共享所产生的效益远比一个所谓的好学生“一言堂”高得多。

四、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因势利导和加强调控。

教师要进行适时的、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知识结构。由于学生的能力有限和部分学生不重视历史学习,这导致他们发现和提出问题比较困难。所以,这需要教师联系实际,从询问、启发、收集资料等环节寻找学生历史学习的兴奋点,密切注意学生的思考,以学生关注的问题为焦点,围绕这些焦点组织教学。这样,学生提出的问题成为学生关注的、渴望解决的学习悬念,成为教学推进的线索,而教师的启发和点拨则是推进学生所谓不断深入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学习“亚洲经济的发展”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大家知道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四国的标志性雕像或建筑是什么吗?以此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让每个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新加坡、韩国、东南亚、印度、西亚五个专题中任选一题,进行研究。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亚洲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有很长一段时期曾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他们获得独立不过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事。那么,他们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呢?让我们一起回顾亚洲民族国家的成长之路,探讨他们成功的奥秘。”“我国也是一个太平洋大国,在地理位置上与这些国家紧密相连,在文化传统上与东南亚国家又有很深的历史同源性,所以他们经济建设的经验对我们来说无疑是宝贵的重复。请思考并讨论,亚洲民族国家的经济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哪些启示?”。也可以联系现在石油价格上涨的现象让学生联系实际,关注今天石油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学生在讨论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片面、肤浅甚至错误的观点。教师要以一位交换意见者的身分根据学生的发言质疑问难,帮助学生发现矛盾循循善诱地启发学生自己纠正错误,或深入认识问题的本质。例如:在学习“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学生对拿破仑的评价往往集中在对外战争上或是根据拿破仑个人的野心、专断独裁的个性特点或统治特征来否定拿破仑。教师可以适时指出:“刚才同学们围绕战争评价拿破仑。在督政府内外交困形势下上台的拿破仑,难道仅仅进行了对外战争?”“拿破仑为什么要实行专制,到底应该怎样看待拿破仑的专制?”启发学生把专制的问题放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国内环境和欧洲历史发展的潮流中进行具体的分析,评价拿破仑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五、创设开放课堂,拓展延伸,校内校外一体化

合作是课堂中最重要的一种学习情境。那么怎样的课堂才有利于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了。我们认为应创设一个开放的课堂。开放式的课堂“包括空间上的灵活性,学生对活动的选择性,学习材料上的丰富性,课程内容的综合性。” 首先,立足校内课堂。教师要积极引导,有目地创建合作学习的情境。如:在教学《金与南宋对峙》一课时,当谈到金对南宋的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进行辨析时,又引申出了“美国对伊拉克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当时伊拉克战争正打得如火如荼。学生也十分关注,课堂上几个合作小组形成不同的看法,因此,展开激烈的辩论。整节课灵感飞现,新意叠出。又如:在教学《大一统的气派和中华民族的象征》一课时,我课前布置作业让个合作小组去查找有关故宫和长城各旅游景点的资料并做成多媒体课件,然后在课堂上开展“我是优秀导游员”模拟招聘活动。整节课群情激昂,挥斥方遒。

其次,开放式课堂还要向课外开放,向图书馆、第二课堂、网络、社区拓展延伸,要将学校与社会,过去和未来连接为一体,在更广阔的时空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小组合作撰写历史小论文,并且开展论文答辩会,看看哪一小组立论新,选材精,论证严,结论齐。很多小组为了写好论文,广查资料,请教专业人士,相互切磋琢磨,撰写出了诸如《从大禹治水想开去》、《我看谭嗣同的死》等研究性课题,尽管带着雏气,但其中大胆新颖的见解、有理有据的论证、独到新奇的结论,确实称得上是合作的结晶。同学们兴趣盎然,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去搜集整理、撰写报告。交际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得到培养。

【成效】: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表明,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的效果表现如下:

(一)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了良好的合作习惯。

合作学习强调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有效的互动是在通过与别人的交流中完成的,包括表达自己的观点、反驳别人的观点,都离不开彼此融洽的交流与沟通。经过一个阶段的尝试,学生合作意识增强,学会尊重别人,能认真倾听、思考别人的意见。

(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文字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提高。

(三)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小组成员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语言、思维、胆量的训练,通过相互交流,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逐步培养他们主动与人交流,形成独立见解的意识。

【存在的问题】: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几位实验教师也逐渐发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合作的方式单一,没有形成小组的风格,特色,缺乏新意。多数时候是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缺乏组与组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

(二)小组成员不能保证人人有效地参与小组活动。如在活动中只参加不工作的现象屡见不鲜。

(三)合作时机的把握问题。教师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四)关注困难学生问题。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怎样及时有效地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期望与鼓励,积极地参与讨论、参与发言,以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今后课题研究过程中探究的问题】:

1、课堂中如何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合作。

2、如何调动或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3、如何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4、如何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

5、如何采取评价机制。

探求历史发展的阶段主线 篇3

【案例背景】

在高三第一轮单元复习中,如何实现基础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历史学习能力,是一直困扰高考历史教学实践的问题。经常会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过于关注基本史实,另一种是过于拔高理论教学。我想解决这个难点的关键是:应在复习基本史实的前提下,进一步引导学生探求各阶段各历史事件发展的焦点,理出一条贯穿各事件的主线,并以此主线、焦点继续拓展,展开讨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做到古今中外历史知识的联系,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本人曾经开过一节公开课,课题为《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就此模式进行了一点有益的尝试。

【教学过程】

一、理清基本史实

1.请学生阅读课本,了解本节课所学的基本史实。

2.请两个学生在黑板上分别列出袁世凯、孙中山等两派人物的各种活动,即对史实进行基本分类,然后整理学生的板书情况。

袁世凯等人的活动:

孙中山等人的活动:

袁世凯等人的活动:

孙中山等人的活动:

3.教师引导学生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理解。例如:“二次革命”的性质、发动及其失败原因。

二、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即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1.本节课把基本史实分列为两类,你分类的标准或依据是什么?

学生解答,老师归纳:分为袁方和孙方两派,他们分别代表封建主义势力和资本主义势力,从而揭示他们的阶级本质。

2.仔细研究基本史实,引导学生再把基本史实细分为相对的四类史实:袁专制活动与孙反专制活动,袁复辟活动与孙领导人民反复辟活动。经过这样的分析与铺垫,下一个问题就会呼之欲出了。

3.引导学生探求此阶段历史发展的阶段主线。

设计三个小问题:

(1)袁孙双方围绕什么而展开斗争?

即围绕政体的形式而斗争,政体演变的轨迹是:总统制——责任内阁制——总统制——君主立宪制(实质上是君主专制)。

(2)双方矛盾斗争的焦点、实质是什么?

双方斗争的焦点、实质是:独裁专制与民主共和。

(3)此斗争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即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斗争。

通过这三个小问题的探讨,层层递进,力图抓住此时期历史发展的主线,即以袁为首的北洋军阀和以孙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围绕着独裁专制与民主共和所展开的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当时参加的各派人物所作所为都是紧紧围绕这条主线。这样各类史实就像一颗颗珍珠,把它们串联起来的就是这条主线。通过揭示这条主线,就可以深化学生对此阶段历史的理解和感悟。

4.从以上史实来看革命派斗争方式的演变及决定其演变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斗争方式的演变:运用法律手段(颁布《临时约法》)——议会斗争(政党政治,改组国民党等)——武装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决定其演变的原因:袁的反动面目逐渐暴露,导致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双方运用军事手段来解决阶级矛盾。直接触发事件:“宋教仁案”。

5.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人物,本节课几个重要人物有袁世凯、孙中山、梁启超等。选取“袁世凯”作为学习的重点,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的一般评价方法。

请学生概述袁世凯的一生。

(1)告密者:出卖维新派。(2)刽子手:镇压义和团运动。(3)篡权者: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4)卖国者:签订《二十一条》。(5)复辟者:复辟帝制,并镇压护国运动。

6.引导学生去仔细研究板书中的袁世凯、孙中山等人的活动,探求“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

学生们通过讨论,归纳总结出几条原因:

(1)根本原因: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全国人民反对,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重要原因:孙中山的倡导,革命派的进攻,形成全国大规模的反袁护国运动。

(3)国际原因:帝国主义的放弃。

(4)内部原因:袁世凯内部的分裂,众叛亲离(段祺瑞等的反对)

7.引导学生继续深入分析“袁世凯复辟及其失败说明的道理”。

学生讨论并总结一些认识:

(1)辛亥革命不彻底,封建军阀、封建思想、封建自然经济等复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

(2)复辟帝制违背历史发展潮流;民主共和已成为历史发展潮流,并且威力强大。

(3)人民民主意识的觉醒:这是随之而来的国民大革命的群众基础。

8.如何看待“护国运动的结果”?

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成功了,有的说失败了,而且他们还列出各自的理由。

一派说:护国运动组织的护国军,打败了北洋军,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所以说“成功”;另一派说:护国运动的直接革命任务是维护民主共和制,虽然袁失败了,但取而代之的依然是军阀的独裁专制政权,并未实现民主共和制,对外也未取得反帝的胜利,即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根本未完成,所以说“失败”。

更有部分学生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新生事物的成长是曲折发展,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前途是光明的。要全面地评价“护国运动的历史作用”,并反问:“世界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征难道不具有曲折性吗?”

这部分学生的反问正好把讨论推进到世界史范畴了,也把历史和政治知识联系起来了。

三、拓展延伸到世界史,联系“世界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征?”

1.最能体现曲折发展的革命例子是:早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引导学生回顾史实,并总结中外资产阶级革命“曲折性”的共同根源: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充分。

2.继续引导学生讨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政权、法国拿破仑的独裁政权和中国袁世凯的独裁政权的性质是否一致并阐述各自的理由。

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并且最终达成了比较一致的认识:三个政权的性质是不同的。英法政权是资产阶级政权,而袁政权是代表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封建性质的政权。并且学生们阐述了理由:评判一个政权的性质的标准,关键是理解该政权所采取的各项内外政策、颁布的法律代表了什么阶级的利益,即可判断其政权的性质。

请学生归纳“袁世凯政权的各项内外政策”,进而完全揭示了袁政权的反动本质。

(1)政治上:独裁专制,复辟帝制。

(2)经济上: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也采取了比较宽松的经济政策。

(3)军事上:镇压民主共和运动。

(4)思想上: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5)对外上:签订《二十一条》,对外妥协卖国。

【教学反思】

1.历史发展具有阶段性,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寻找并紧紧扣住历史发展的阶段主线来展开教学,这样就能够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迅速提升学生的历史解析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历史审美情趣,使历史教学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2.关于课堂提问的技巧:其实关键在于教学问题的设计上,问题的提出首先要从本节课书本上的基本史实出发,论从史出;而且问题之间要有一个层次性,做到层层递进,最终引导到“本节课教学的核心问题,即全面评价袁的统治”。

3.在设计好教学问题之后,要放手让学生去解决,在轻松活泼的争论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样教师在与学生的探讨中也可以教学相长,更有学生在争论中提出新的问题。如果学生不但能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更能提出新问题并解决新问题,就说明本节课的教学有点成功的味道了。

初三历史冲刺阶段复习方案初探 篇4

一、以教材为依托,夯实基础知识,并注重历史能力和方法的培养

顺应新课改的潮流,在复习中,我主要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

1. 学生熟悉按社会发展形态划分的历史分期,掌握历史发展线索的总体轮廓。

中国历史分为中国古代史,从170万年前到1840年鸦片战争,为七年级上册、下册的内容。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八年级上册的内容。中国近代史又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现代史,从1949年至今,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八年级下册的内容。学生应充分运用每本书最后的附录朝代简表和历史大事年表。

世界历史分为世界古代史,从二三百万年前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世界近代史从1640年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世界现代史从1919年至今。九年级上册讲述自远古有人类以来至1871年的历史;九年级下册讲述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今,包括世界近代史(下)和世界现代史。

2. 学生对每本书的目录要高度关注,做到了然于心。

中学历史教科书每本书的目录都包含有主题名称和每课标题(要求学生将每课的小标题也补充在每课标题上)。主题名称是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基本线索,是历史发展最主要的、最基本的过程和总体趋势,认识历史必须对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有整体的把握。每课的标题和每课的小标题就是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等。如果说主题名称是“线”的话,那么每课标题和小标题就是“点”,“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史实,体现少而精的原则,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史实。要求学生通过对目录的探究和学习,从而使学生学习的历史基本的史实与历史进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点明晰,又线索清楚,使学生在掌握历史史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

3. 让学生对每课考点进行梳理,基础知识是学生在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在对考点进行梳理时,力图做到全面,系统。

二、依据当年考点,提炼专题,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2016年冲刺阶段的复习中,依据考点,我引导学生提炼了以下几个专题,不仅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比较等能力,还使学生的思想境界有了很大提高。

1. 用史实说明西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各民族之间要建立新型的民族关系,应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 中国的对外关系。使学生能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3. 中国古代的文化成就(按朝代分阶段列举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化成就),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4. 中国近现代化的探索史。

使学生感悟到近现代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英勇奋斗和艰苦探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5.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解放和复兴事业中所起到的伟大作用,从而树立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6. 战争史(弄清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战争就是灾难,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7.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马克思主义)。

使学生认识到思想解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是社会发展的先导。

8. 三次科技革命。

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让学生逐步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树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但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可持续发展。

9. 聚焦热点,整合升华。

引导学生结合时政热点,对相关知识进行串联,使学生能自发地关注人类命运、国家前途和世界发展,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强化训练,提升学生能力

在学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把握后,我根据考点,结合2015年全国历史中考试题和近五年重庆市历史中考试题,精心编制了八套难度适中、梯度合理、方法体现到位的试题。四套用于强化训练,四套用于模拟测试。这样就能零距离体验中考,为轻松迎接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对学生而言,解题方法尤为重要,因此,在训练前,我将重庆市历史中考的五种考试题型的简明扼要的解题方法打印成纸质文档,人手一份,学生在做每一个题型前先研究做题方法,根据方法指导完成每一道试题,给出一份完美的答卷,并将方法形成习惯,内化于心。

2. 针对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出现的疑问和错误进行针对性讲评,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解题能力,增强答题自信心。

3. 最后阶段的模拟考试必不可少,模拟试题严格按照重庆市中考的命题形式进行编排,让学生提前感受中考,适应中考,从容应考。对考试丢分之处进行研究,以免再犯,要“得必得之分,取能取之分,赢要赢之分”。

四、返璞归真,知识重温

无论何种形式的考试,万变不离其中,必须以教材作为依托,因此,在最后两天内的时间里,每位学生首先都应先看着目录,将知识点在头脑中过一遍,即便不能完全记住,也要十分清楚在教材的大概位置,在答题时能信手拈来。然后将书关上,将每本书的目录回忆一遍,能回忆出所考教材的主题名称、每课的名称和小标题的名称,做到脉络清晰,这样即可以提高做题的命中率,又可以为做材料分析题和解答题等深难度的题争取更多的时间,以提高学生成绩。

摘要:根据《课程标价标准(2011年版)》历史课程的基本目标,将其分为“掌握基本知识”“学会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形成正确的历史知识”和“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而要达成历史课程的基本目标,在初三最后冲刺阶段的复习尤为重要,可以使学生短期内对达到历史课程基本目标的要求有大幅提升。本文就初三冲刺阶段的复习方案谈一点浅见。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总结(一) 篇5

(一)模块

一、中国古代文明:

政治、经济、文化尽显文明古国风采;

专制、抑商、海禁导致近代迟滞

单元一:中华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先秦

A、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时期(距今170万年——-公元前221年)

1、原始社会时期(距今170万年——公元前2070年):

(1)政治上:先后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两个阶段;原始社会晚期盛行禅让制。(2)经济上: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刀耕火种,经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共同劳动,产品平均分配。

(3)文化上: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出现;原始艺术产生。

2、夏商周三代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1)政治上:夏朝时,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并为后世所沿用;夏商两朝实行内外服制度;西周盛行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

(2)经济上:井田制是主要土地制度,由奴隶集体劳动,劳动成果全归奴隶主所有;青铜铸造业发达,进入“青铜时代”;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3)文化上:流行占卜;甲骨文已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

3、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1)政治上:王室衰微,争霸与兼并战争不断;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走向崩溃,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国家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

(2)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奴隶制生产关系(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小农经济产生;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出现。(3)民族关系上:通过争霸兼并战争,以华夏族为核心,各民族融合进程加快,奠定了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4)文化上:科技成就,世界领先;哲学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私学兴起,“学在官府”被打破。

B、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政治上:中国封建社会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时建立,在汉代时得到发展;郡县制成为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汉承秦制”,察举制成为汉代主要选官制度。

(2)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经济发展主要是在黄河流域(北方地区);对外贸易开始,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的开通,沟通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丝绸开始远销欧洲。

(3)民族关系上:秦汉王朝加强了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有效管辖,拓展了疆域,加强了内地同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

(4)文化上: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尤其是造纸术的发明;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儒家思想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外来文明(佛教和与之相关的文学艺术)开始融入中国文化;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有机结合,且有气势恢弘的特点。(5)对外关系上:随着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外交的范围得以扩展,中国对外友好交往的格局初步形成,欧亚几个文明地区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

单元二: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至元时期:

A、封建国家的分裂与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1)政治上:国家长期分裂,政权更迭频繁,战乱频仍;南北政权并立、对峙;九品中正制成为主要选官制度;门阀士族政治特色鲜明,成为这一时期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2)经济上: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士族庄园经济与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商品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

(3)民族关系上: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民族杂居,民族政权对峙;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出现了民族融合的高潮。

(4)文化上: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体现了民族融合的特色;思想领域异常活跃,如佛教与道教的迅速传播对儒学的冲击、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盛行与反佛灭佛的斗争;科技成就较为突出。

(5)对外关系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B、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07年)

1、政治上: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局面;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日趋完善;唐后期藩镇割据局面削弱了中央集权。

2、经济上: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实施,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出现全面兴盛的局面;重要工商业城市遍布南北,长安和洛阳成为国际性大都市,市坊制度盛行;安史之乱后,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对外贸易海陆并举,瓷器开始大量出口。

3、民族关系上:中央王朝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以及内地同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边疆的开发,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

4、对外关系上: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政府对外政策开明,中外人员外来、经贸交往和文化交流频繁,推动了“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的形成。

5、文化上:全面繁荣,兼收并蓄(广泛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成果),世界领先,影响深远(“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形成)。

C、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907---1368)

1、政治上:由分裂割据到几个民族政权并立对峙再到全国统一;北宋时的“强干弱枝”、元朝时的行省制等措施促使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中原封建王朝“积贫积弱”,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势力大大发展,并最终统一全国。

2、经济上: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完成;土地租佃关系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繁荣;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进一步扩展;商业突破“市”“坊”界限,北宋时开始使用纸币,海外贸易有了重大发展。

3、民族关系上:民族政权并立,各政权之间有战有和,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依然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加快,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在元朝时又一次出现了民族融合的高潮。

4、对外关系上:北方地区对外陆路贸易受阻,到元朝时陆上丝绸之路得到恢复;南方地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外海外贸易比较发达。

5、文化上:四大发明进入定型时期;理学兴起,并对文艺产生影响;宋词的繁荣,元曲兴盛;风俗画盛行。

单元三: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

(1368——1840):

阶段特征:明朝以及清朝前期(1368~1840年)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中国古代文明逐渐走向衰落的时期

1、政治上: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并且日益僵化、腐朽、反动,对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反映出封建制度逐渐走向衰落。

2、经济上:农耕经济继续发展,达到顶峰,农产品日益商品化;明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白银成为主流货币,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在商品经济活跃的基础上,资本主义萌芽得以产生并有缓慢发展;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已经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3、民族关系上:明清政府注意发展民族之间的往来,平定了民族分裂势力的叛乱,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幅员辽阔的版图最终确定,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在清朝基本定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4、对外关系上:由活跃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逐渐转向闭关锁国;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尖锐,出现了大规模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

高中历史阶段性复习“四步法” 篇6

高中历史复习“四步法”复习课不是简单的重复,它既是对过往教学成果的回忆加强和巩固,又能够让知识更加系统化、科学化。通过复习,学生能够形成整体性大局观的能力,复习也是教学中的关键环节。题海式的训练,学生感到疲惫;单纯的回顾会简单乏味;让学生强制记忆会单调难以运用。复习一般有三种:课后复习、阶段性复习和期中期末或者高三总复习。不同阶段目的不同,要求也不同。所以,如何科学制定复习计划使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在短时间提升最大能力,是教师必须注意的。

课后复习,主要目的是“趁热打铁”,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并加深理解和运用能力。因此,课后复习时应该及时,不能拖,对课堂知识进行整理、补充、修改等等。巩固对新知识的记忆,深化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对重点和难点知识更需要经常复习,牢固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老师要及时布置和检查作业,使课堂知识及时地被学生掌握。

阶段性复习的目的是构建知识结构,使所学过的知识条理化,关联化。对单元、章节、整本课本知识阶段性的复习时很有必要的,复习时要进行知识归类总结,新旧知识联系,重难点凸显出来。

总复习是对一个大阶段的总结,也是对全书或者全年甚至整个高中学习过程的大体系的构建过程,除了分类总结知识点,还有把握整体性,对已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这个时期是锻炼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最终阶段。要注意查缺补漏,争取全面掌握。

如何合理把握阶段性复习,从而达到最佳复习效果呢?

一、整合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

高中历史复习的第一步,首先要梳理该章主要大事,把时间和事件的主线归纳起来并概括阶段特征。一些事件的前因后果就铺展开来。这要求学生能够全面准确的构建清晰的历史事件体系框架。复习过程中要边阅读边整理归纳,从政治、文化、经济等角度去概括各个阶段的特征。比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节课,整体体现了一个线索,那就是不断强化君主专制的过程。

二、联系与比较关联知识

能够学会联系与比较,做到触类旁通,将古今中外融会贯通,形成立体思维是学生复习中应该学会的能力之一。这一阶段学生要把前后关联部分联系好,也不能仅仅依赖于课本内容,而要以本章知识为主要出发点,前后章节进行有机联系,知识能够迁移。历史本身的横向和纵向联系,都能够理解。例如,将第一单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与《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进行对比,学生可以发现中西方君主制度为何走的不是同一条路线,区别和联系一目了然。

三、史论结合提升层次

整理好知识框架,前后能对比联系之后,学生还有能够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进行个人评价,能够有自己的见解,然后和老师及同学进行交流探讨,使历史学习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层次。这对于一些历史大题的解答很有帮助。《考试说明》中列出的“能力要求”4项10条中,也明确提出“史论结合”。所以,这是学生需要第三步学会的能力。这要求不能死记硬背,也不能罗列一些东西就可以应付大题,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

四、走进历史,感受历史

“历史感”的培养,是学生人性方面的提升。学生通过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和系统复习,会对历史有个全新的感受,然后走进历史去体验历史,跨越时空界限,从历史中树立更正确的人生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历史中学习经验教训,进而启发自己,指导人生。

学生复习需要四步,教师除了授课,也应该做好布置任务和指导学生完成复习的任务。

1.提高课堂效率,为复习各阶段留出时间

首先,教师要仔细研究课标、考试大纲和多种版本教材,从中发现、提炼核心知识点、知识主干用于备课。其次,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新授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勿繁冗拖沓;最后,复习课要注意精讲多练,“精讲”要句句到位,让学生明白知识主线,掌握重点,快速掌握知识体系,“多练”也不能“瞎练”,要强调用问题来驱动学生学习,也不能“傻练”要做到举一反三,更不能一味“狂练”要张弛有度,难易结合,练习题要有代表性和延展性,使课堂充满探究的氛围。

2.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进行复习

除了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习,教师也要合理布置任务,教导学生如何自己课下复习。首先,让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去落实,让学生自己准确记忆教材中的概念和事件,为解题打好基础。其次,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让他们通过借助图片、文献、网络等资料去深化了解与课本相关内容知识,是学生知识面得到扩展加强,对历史有更多认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再次,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自己解题之外,还要教他们如何去扩展。在训练中围绕主干问题设计一些周边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加深。在练习中可以让学生把填空题变为选择题,选择题如何转换为大题等方式去训练。最后,引导学生如何联系知识。让学生能够把古今中外,前后散乱与课本中各章节有相同性质、特征的知识点或者概念能够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最好能自己画出知识网络构架,这样学生思路清晰,减少知识混淆,加深记忆和理解。

3.强化热点,关注时事

热点是加强历史与现实联系“桥梁”,也是考试的热点。教师要科学合理地适时引入社会关注热点问题,与历史基础知识相互联系,作为切入点,既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又能加深印象,充分体现了历史的“学以致用”和“以史为鉴”。

热点问题包括“社会热点”和“学科热点”。关注“社会热点”要注意结合经济文化、时事政治、事件背景、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在关注“学科热点”时要结合学科特点、研究方向等方面。无论哪个热点都有强调与历史的关联。

在实际运用中,就某一热点问题要求依据历史学科特点,研究其可能从哪些角度设问,涉及到哪些知识点等去引导学生怎样规范答题,切忌只关注热点讲课走题或者过于空洞抽象。要把热点问题考点化、习题化、规范化,将其设计成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具体的题目,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以热点问题为背景的试题,其设问的角度大都很小、很具体,这就要求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就事论事”。

高中历史阶段性复习“四步法” 篇7

关键词:高中历史,复习,“四步法”

复习课不是简单的重复,它既是对过往教学成果的回忆加强和巩固,又能够让知识更加系统化、科学化。通过复习,学生能够形成整体性大局观的能力,复习也是教学中的关键环节。题海式的训练,学生感到疲惫; 单纯的回顾会简单乏味; 让学生强制记忆会单调难以运用。复习一般有三种: 课后复习、阶段性复习和期中期末或者高三总复习。不同阶段目的不同,要求也不同。所以,如何科学制定复习计划使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在短时间提升最大能力,是教师必须注意的。

课后复习,主要目的是“趁热打铁”,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并加深理解和运用能力。因此,课后复习时应该及时,不能拖,对课堂知识进行整理、补充、修改等等。巩固对新知识的记忆,深化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对重点和难点知识更需要经常复习,牢固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老师要及时布置和检查作业,使课堂知识及时地被学生掌握。

阶段性复习的目的是构建知识结构,使所学过的知识条理化,关联化。对单元、章节、整本课本知识阶段性的复习时很有必要的,复习时要进行知识归类总结,新旧知识联系,重难点凸显出来。

总复习是对一个大阶段的总结,也是对全书或者全年甚至整个高中学习过程的大体系的构建过程,除了分类总结知识点,还有把握整体性,对已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这个时期是锻炼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最终阶段。要注意查缺补漏,争取全面掌握。

如何合理把握阶段性复习,从而达到最佳复习效果呢?

一、整合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

高中历史复习的第一步,首先要梳理该章主要大事,把时间和事件的主线归纳起来并概括阶段特征。一些事件的前因后果就铺展开来。这要求学生能够全面准确的构建清晰的历史事件体系框架。复习过程中要边阅读边整理归纳,从政治、文化、经济等角度去概括各个阶段的特征。比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节课,整体体现了一个线索,那就是不断强化君主专制的过程。

二、联系与比较关联知识

能够学会联系与比较,做到触类旁通,将古今中外融会贯通,形成立体思维是学生复习中应该学会的能力之一。这一阶段学生要把前后关联部分联系好,也不能仅仅依赖于课本内容,而要以本章知识为主要出发点,前后章节进行有机联系,知识能够迁移。历史本身的横向和纵向联系,都能够理解。例如,将第一单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与《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进行对比,学生可以发现中西方君主制度为何走的不是同一条路线,区别和联系一目了然。

三、史论结合提升层次

整理好知识框架,前后能对比联系之后,学生还有能够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进行个人评价,能够有自己的见解,然后和老师及同学进行交流探讨,使历史学习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层次。这对于一些历史大题的解答很有帮助。《考试说明》中列出的“能力要求”4项10条中,也明确提出“史论结合”。所以,这是学生需要第三步学会的能力。这要求不能死记硬背,也不能罗列一些东西就可以应付大题,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

四、走进历史,感受历史

“历史感”的培养,是学生人性方面的提升。学生通过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和系统复习,会对历史有个全新的感受,然后走进历史去体验历史,跨越时空界限,从历史中树立更正确的人生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历史中学习经验教训,进而启发自己,指导人生。

学生复习需要四步,教师除了授课,也应该做好布置任务和指导学生完成复习的任务。

1. 提高课堂效率,为复习各阶段留出时间

首先,教师要仔细研究课标、考试大纲和多种版本教材,从中发现、提炼核心知识点、知识主干用于备课。其次,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新授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勿繁冗拖沓; 最后,复习课要注意精讲多练,“精讲”要句句到位,让学生明白知识主线,掌握重点,快速掌握知识体系,“多练”也不能“瞎练”,要强调用问题来驱动学生学习,也不能“傻练”要做到举一反三,更不能一味“狂练”要张弛有度,难易结合,练习题要有代表性和延展性,使课堂充满探究的氛围。

2. 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进行复习

除了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习,教师也要合理布置任务,教导学生如何自己课下复习。首先,让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去落实,让学生自己准确记忆教材中的概念和事件,为解题打好基础。其次,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让他们通过借助图片、文献、网络等资料去深化了解与课本相关内容知识,是学生知识面得到扩展加强,对历史有更多认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再次,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自己解题之外,还要教他们如何去扩展。在训练中围绕主干问题设计一些周边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加深。在练习中可以让学生把填空题变为选择题,选择题如何转换为大题等方式去训练。最后,引导学生如何联系知识。让学生能够把古今中外,前后散乱与课本中各章节有相同性质、特征的知识点或者概念能够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最好能自己画出知识网络构架,这样学生思路清晰,减少知识混淆,加深记忆和理解。

3. 强化热点,关注时事

热点是加强历史与现实联系“桥梁”,也是考试的热点。教师要科学合理地适时引入社会关注热点问题,与历史基础知识相互联系,作为切入点,既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又能加深印象,充分体现了历史的“学以致用”和“以史为鉴”。

热点问题包括“社会热点”和“学科热点”。关注“社会热点”要注意结合经济文化、时事政治、事件背景、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在关注“学科热点”时要结合学科特点、研究方向等方面。无论哪个热点都有强调与历史的关联。

在实际运用中,就某一热点问题要求依据历史学科特点,研究其可能从哪些角度设问,涉及到哪些知识点等去引导学生怎样规范答题,切忌只关注热点讲课走题或者过于空洞抽象。要把热点问题考点化、习题化、规范化,将其设计成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具体的题目,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以热点问题为背景的试题,其设问的角度大都很小、很具体,这就要求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就事论事”。

试析中学历史教学反思的三个阶段 篇8

一、中学历史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认识自己的途径就是反思和实践。而教学活动水平的提高就是教学活动反思。可以说, 中学历史教学反思是非常重要的。具体表现为:

1. 明确教学亮点, 可以作为以后教学参考。

历史教学活动的实施都存在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而对历史教学活动反思的作用之一就是找出历史教学活动的成功做法, 将其记录下来, 可以作为后续优化中学历史教学活动的参考依据。

2. 找出教学不足之处。

在完善的教学设计也存在不足之处。但将历史教学不足之处找出, 则可以为纠正和弥补教学错误提供依据。因为中学历史教学活动存在缺陷, 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不利于提高学生历史知识水平。但中学历史教学反思则可以准确的、有效的找出历史教学的不足。这可以使历史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正视教学缺陷, 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步骤的弥补和矫正教学不足, 为提高历史教学水平创造条件。

3. 创新教学方法。

在开展中学历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学生发散思维、开发智力, 将能够迸发出“智慧火花”, 提出有价值的想法和做法, 利用其融入到教学方法中, 则可以创新教学方法, 促进历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对历史教学活动予以反思是必要的, 可以将学生提出的想法和做法记录下来, 以便于“智慧火花”融入到教学方法中。

二、中学历史教学反思的三个阶段

1. 教学前反思。

教学前反思中学历史教学, 主要是对教材及学生实际情况予以了解, 根据上学期教学总结, 明确本学期教学目的、教学任务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为高质高效的落实历史教学活动创造条件。可以说, 教学前反思历史教学是对本学期历史教学活动的定位, 为后续规范、合理的落实历史教学活动做铺垫。中学历史教学前反思的内容是:首先, 明确新课标的指导思想, 分析教材, 合理规划历史教学方案。为了确保所开展的历史教学活动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应当按照新课标的指导思想, 对本学期的历史教材予以分析, 了解本学期需要教授的历史知识。再根据上学期教学总结, 对学生历史成绩、学生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予以了解, 从而合理规划历史教学方案, 为后续有效开展历史教学活动创造条件。其次, 合理选用教学方法, 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历史教学活动实施的重要环节之一。采用适合的且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开展历史教学活动, 可以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适应性、趣味性、引导性, 为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历史教学活动做铺垫。对于教学活动的选用, 则参考学生实际情况和历史教学方案, 合理选用, 促使教学方法的引用可以使学生快速的融入教学活动, 积极参与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探索。

2. 教学中反思。

在我国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当下, 学生作为课程主体, 应当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努力学习历史知识, 为使自身清晰明了的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创造条件。实现这一目的, 这要求历史教师做好每一节历史课程的教学活动反思, 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融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中, 提高教学质量。中学历史教学中反思的具体内容是: (1) 课前反思。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反思, 并不单单是在课后进行教学活动反思, 历史课堂教学前反思也是非常必要的。在历史课堂教学前进行反思可以对反思以往教学此方面内容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 摆脱固定教学框架, 将情感、价值观、知识、能力等融入到课程中, 为高质高效的开展教学活创造条件。 (2)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就是对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所进行的分析总结。可以说, 历史课堂教学后反思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都会有成功和失败之处, 如若不在课后及时做好课后反思, 则会将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给遗忘, 那么教学不足将不会被教师所重视, 这不利于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 在课后历史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应当将教学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学生的见解、教学方法运用效果等方面予以详细的记录, 为优化历史教学活动做铺垫。

3. 教学后反思。

教学后反思是在每一学期的教学活动结束后, 对本学期历史教学活动开展整体情况进行反思, 做好总结性的记录, 为创新和优化中学历史教学活动创造条件。教学后反思的具体做法则是, 根据新课标要求, 系统的、全面的、详细的分析本学期开展的历史课堂教学, 确定历史教学方式的长处和缺乏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为下学期更好的开展中学历史教学活动做铺垫。

结束语

在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当下, 不断提高教学活动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更好的教授和培养学生, 为了促使学生良好发展创造条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经常反思教学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 其可以使历史教学不断优化和创新, 更好的教授学生, 使学生历史知识水平提高。所以, 对教学活动反思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康琼.中学历史教学反思的三个阶段[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1 (04) :10-11.

[2]庄素芬.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教学反思[J].广东教育, 2005 (09) :20.

[3]杨淑红.新课程下的教学反思——教师成长的关键[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 (下) [C].2007.

[4]林科丽.做好教学反思, 增强地理教学的有效性[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

历史阶段 篇9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后历史”是一个陌生的名词, 但是对于读过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艺术批评家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与《艺术终结之后》的人来说就不会陌生了。“后历史”艺术是阿瑟·丹托的著名论断, 他认为从“前现代”艺术走向现代主义艺术再到后现代艺术, 艺术在走向终结。丹托的艺术终结论是针对后现代主义艺术出现的纷繁复杂的艺术形式和现象提出的, 因为后现代艺术已经突破了现代艺术的界限, 无法用现代美学和哲学进行合理解释。他在其著作中对杜尚的《泉》和安迪·沃霍的《布里洛盒子》进行了分析, 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后现代作品都是把现成品当作艺术品进行展示, 这种方式就大大颠覆了艺术的概念。他在思考为什么杜尚的小便器可以放在艺术馆里当作艺术品而一样质量的同样物品在商场超市里的就不是了?丹托得出“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艺术品, 他还意味着如果你想找出什么是艺术, 那你必须从感官经验转向思想。简而言之, 你必须转向哲学”[1]。感官不能可靠的定义艺术, 艺术转到形而上的理念层面上, 艺术的概念从内部耗尽, 即将出现的任何现象都不会有意义[2]。这句话表明丹托所谓的艺术的终结, 不是艺术真正的死亡了, 而是艺术概念确定性和艺术史的终结, 艺术进入了它的后历史时期。

当代是信息混乱的时期, 是一种绝对的美学熵状态 (美学扩散及消失后的状态) , 但它也是一个绝对自由的时期。今天不再有任何历史界限[3]。艺术没有特定概念时艺术的形式也就变得多元了。在谈到后历史艺术形式时, 丹托在《艺术的终结之后》又强调:我们 (这里指他和贝尔廷) 的主张是:一种实践情结 (complex) 是如何让路给另一种实践的, 纵然新的情结的外形不曾清晰——而且现在仍然不清晰[4]。我认为他这里所说的前一种实践情结是一种“精英”式为主流的艺术实践情结, 它让路给的另一种实践情结我认为是大众的多元的艺术实践情结, 正像后现代哲学、分析美学家韦兹所说的那样, “艺术是不可定义的”。这种不可定义性消解了“精英”艺术一元论, 这也说明“后历史”艺术 (也可称为后现代艺术开始以后的艺术, 因为在丹托的《艺术的终结》里艺术的涵义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包括后现代艺术了) 呈现向多元化和大众化发展的趋势。在后现代艺术当中就出现了很多风格迥异的流派, 例如, 波普艺术、光效应艺术、最少派艺术、照相写实艺术、大地艺术等等, 这些艺术形式无论从题材到内容都是朝着大众化方向发展, 像汉密尔顿的《是什么使得今天的家庭如此有魅力?》, 他采用拼贴的方式把大众生活中熟悉的形象事物 (电视机、沙发、健美的男士及性感女星) 和古典肖像画一起放到画面中。这种形式也正契合了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提出的游戏观点。维特根斯坦认为, 任何知识的表述方法没有孰优孰劣, 包括科学在内都是游戏, 科学游戏规则不是唯一规则, 游戏不是发现真理而是快乐愉悦。当代的后现代解构主义哲学家利奥塔和德里达也都把科学知识 (这种科学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人文科学) 看作是一种游戏。这种平等理论成为后历史时期艺术的理论基础。

精英艺术消解后, 后历史阶段的“平等自由”使当代艺术的发展越来越屈从于大众文化。艺术的形式渗透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和不同层次。丹托在《艺术的终结之后》提到:“在什么是目前就要出现的事物, 谁是未来运动中重要实践者的问题上, 存在着一种无法避免的商业利益。”今天, 艺术和时尚的关系就证明了这一点。

消费艺术品成为新生活时尚

时尚:英文翻译是fashion, 是时代的风尚, 潮流, 被当时的人们所认可和推崇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理念等等。当消费时代的来临, 消费不仅要满足人们在物质上的需求, 也要迎合人们的心理、精神追求, 只要有市场就会有消费。而艺术品正是在“后历史”阶段, 契合这个时代的变化, 以商品的身份全面的进入了消费的领域, 满足人们在精神层面的需要, 给人们的生活增添色彩、提高生活的品质, 艺术家也在交易中实现作品的“价值”。故而, 艺术品成为当下消费品市场的新宠和变为消费生活新时尚。艺术与经济挂钩就形成了产业化, 艺术品的销售也成为了和一般商品一样的商业运作, 艺术介入大众生活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并形成了一种潮流这就是时尚, 用艺术品点缀生活, 以艺术来标榜自己。我认为, 时尚成为“后历史阶段”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消费艺术品成为一种时尚, 艺术市场成为时尚消费的主战场。

当今, 各国艺术创意产业园的兴起, 大量艺术机构的建立, 画廊、拍卖公司的红红火火以及私人博物馆、美术馆的出现, 这些都证明了人们对艺术品消费的肯定和热衷, 艺术经济已成为一个专有的经济名词, 它也一度成为经济领域的新增长点。有报告称:英国全国艺术创意产业产值为三十四亿多英镑, 法国也有二十多亿的产值。中国的艺术产业化发展得也特别快, 在北京, 像什么798艺术区、宋庄画家村、酒厂艺术区、索家村等等, 已是遍地开花。如果说, 第一批建立这些艺术群落的画家或是批评家是为了开辟自己艺术的伊甸园, 而随后很快由于经济的进入, 后来的人大多是奔向这个艺术的市场来掘金的, 在商业利益的推导下艺术品成为有着光环的商品, 它的光环在于这种商品的价值是它的艺术性, 艺术品的这种特殊性使艺术品要比一般商品显得“地位尊贵”, 符合追求精神享受的人们需要, 因此也能给艺术商家带来不菲的利润。最有代表性的应该还是798艺术区了, 大约从2001年开始, 798厂开始成为画家为主的艺术家们的聚集地, 一开始这只是圈内人才知道的地方, 但随着很多国内外艺术机构的进入, 画廊的兴起, 渐渐的“798”不仅成为艺术集散地和时尚艺术的代名词, 并已成为了北京文化艺术的新地标。商业利润驱使“798”已然不是收藏家才能驻足的地方, 为了迎合各个阶层人们对艺术品的不同需要, 艺术家和商人们以不同的方式推出不同的艺术品来吸引消费者, 从架上绘画到装置再到影像, 在艺术概念完全模糊的后历史时期, 市场充当了艺术品创作的导向。自此, 新兴的中产阶级、艺术投资人以及追求时尚的“潮”男“潮”女都会出现在这里, 他们或是把艺术品当作投资的对象进行投资, 或是把艺术品当作悦己的商品进行购买。这无疑都推动了艺术品市场的发展, 不同的人群选择符合自己个性和风格的艺术品标榜自己, 就像年轻人流行说的一句话:“It is my style”。大家在这个大同的社会中努力寻找着“自己”。这也说明, 艺术品走的大众路线契合了人们追求自我的需要, 成为一种生活时尚。

艺术变身时尚元素成为商品卖点

如今各个领域都讲跨界融合, 什么人文与科技的跨界融合、教育与创造的跨界融合、国学与管理的跨界融合等等。说到时尚, 那肯定会说的就是时尚和艺术的跨界融合。两者之间的关系似乎已不是“暧昧”那么简单了, 艺术变身为时尚元素成为商家推销自己商品的主打卖点, 而对于艺术与时尚的关系也有诸多论述出现在各大媒体的版面上, 暂不论他们之间这种关系的好与坏, 但这个不争的事实是谁也回避不了的。各大时尚奢侈品牌都在忙于以艺术的名义办各种各样的展览、筹建艺术馆, 寻求与艺术家合作, 从而给自己的产品一个艺术定位, 继而提升产品的品位与形象。

LV (Louis Vuitton) 路易·威登这个品牌大家肯定不会陌生, 它就是把艺术作为时尚元素用于自己产品设计最为成功的案例, 相信很多人谈到LV自然会想到日本当代艺术家村上隆, 自2003年他首度与路易·威登合作推出了限量版“樱花”系列手袋以来, 便开始了他的LV“时尚之旅”。正是村上隆的色彩绚丽、卡通艺术风格的介入, 使路易·威登陈陈相因的传统范式散发出了青春活力, 有人称是村上隆带领LV进入色彩时代, 给与LV新的生机, 我觉得一点不为过。村上隆的“熊猫”、“太阳花”不仅是村上隆的艺术标志, 也变成了路易·威登的时尚元素。2006年的一个冬天, 丁乙, 这个中国当代抽象派画家的名字和法国著名奢侈品牌Hermes爱玛仕结下了不解之缘, 受爱玛仕公司之邀, 丁乙为其品牌设计丝巾, 相信这次合作是丁乙艺术的“时尚”转身, 当你再看到丁乙的抽象色彩图案时, 想到的肯定不会只是丁乙本人, 还有百年时尚奢侈品牌Hermes。Swatch也在2009年与4位国际知名的当代艺术家 (Ted ScapaMatthew LangilleGremsBilly) 合作打造了Swatch的新一季腕表, 把画家独特的“画面”气质呈现在了腕表上。2005年, Prada在上海的裙展被评为年度T O P S H O W之一, Prada携手合作多年的著名荷兰建筑大师Rem Koolhaas及其设计公司OMA (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 共同负责此项目。Rem Koolhaas在中国也享有盛名, 其著名的设计包括:正在兴建中的北京中央电视台总部新址及已建成的北京图书大厦。展厅被布置成古老的穿堂和客房, 设计师用12个特别的角度让裙子展示自己, 有半空不断旋转的、在金属架上讲述剪裁变化的、在放大镜下显示失传针法的, 甚至还有站起来的———炫耀不对称剪裁与缝法的巧妙, 栩栩如生, 有如雕塑。在这里, 无论是否了解Prada的人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艺术赢了, Prada也赢了[5]。诸如此类的合作真是不胜枚举, 时尚品牌愿意借用艺术的高贵气质, 艺术也愿意借用时尚这种方式来认可和实现自己。

当今, 艺术形式已经大众化正和时尚融合, 无论是艺术品独立的变成消费品使这种消费行为变成一种时尚, 还是艺术变身为时尚元素出现在商品之中, 我认为, 这种时尚都是很符合丹托在他的《艺术的终结之后》一书中对“后历史”阶段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定义, 那就是参与生活走“群众路线”, 不具体、虚无、无特定标准但还处处存在的特点, 尤其是在大众传媒发达的当今, 它们更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3][4]艺术的终结之后.10页、10页、5页

[2]艺术的终结.95页

[5]艺术+时尚=商业奇迹.选自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lady/2008-02/02/content_7542232.htm参考文献:

[1][美]阿瑟·c丹托著.王春晨译.艺术的终结之后.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

历史阶段 篇10

一、整合教材, 构建专题

“整合教材, 构建专题”就是按照某一主题将教材中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构建, 形成新专题。专题的构建首先是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如“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核心概念就是“城市化”。“城市化”不等于“城市”。城市中国古代就有, 但城市化是工业化过程中的历史现象, 中国的城市化开启于近代鸦片战争后, 加速发展于现代改革开放之后。城市化主要涉及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 其中社会结构变迁意味着农村人口逐步转变为城市人口, 以及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逐步扩散。纵观教材, 相关的历史知识零星分散在教材的不同章节中: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状况在必修2第一单元中“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和“古代商业的发展”有所涉及;城市化在第二单元“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提到;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中有关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发展在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及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的内容中都有所涉及;而现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内容则分布于第四单元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课中。如此零散的知识点分布, 如若不以历史发展的阶段为序进行整合构建, “中国城市化进程”将无从谈起, 更无法让学生形成整体认识, 加深理解。

在复习中, 我们可以根据高中历史教材的特点、考情、学情等来整合构建不同的小专题, 如三农问题、城市化进程、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古今中外的社会转型、国共关系等。

二、整合学科, 丰富内容

历史学科主要研究的是过去和现实之间的关系, 而对于日益困扰人类的重大社会问题, 如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地区冲突问题、和平与发展问题等, 仅从历史学角度来研究是解决不了的, 需要多学科的综合, 从整体上加以深入研究。因此专题复习时, 教师要强化学科间知识的整合渗透, 从而提高历史的思维能力和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此外, 收集材料丰富专题内容是创新小专题复习的难点也是核心所在, 教师要结合多种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成果, 搜集、整理搭桥式的材料进行拓展。如在西部开发问题上, 可从历史学角度分析我国历史上曾多次对西部进行开发, 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团结, 但长期以来由于历史、自然等因素, 西部起步较慢, 开发较迟, 经济发展滞后于全国水平。从地理学科引导学生分析西部开发的范围、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 探讨从实际出发发展特色经济和加强生态建设, 再运用政治学科的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分析西部开发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生态环境, 发展特色经济, 认识西部开发是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减少东西部差异、实现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

历史、地理、政治三个学科的综合分析, 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西部开发问题的全面认识, 而且提高了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

三、研究考题, 把握方向

近年来, 主题组合式、材料式的选择题和问答题成为高考试题的一大方向, 这些考题几乎都是以专题的形式出现的。因此, 创新小专题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高考成绩。教师在准备每一个小专题时, 首先要了解和分析本专题近年来在各地高考中的考查情况, 通过研究高考题型, 认真分析命题的方式、特点及其规律, 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 并由此确定该专题的复习重点和次重点, 做到有目标、有侧重地复习。

比如在进行儒家思想的复习时, 首先要研究各地高考试卷, 发现它是各地高考考查的重点。题型上, 选择题与主观题并重;内容上, 着重考查儒家思想的内涵和演变。基于以上了解, 我们可以按照“基础知识的梳理整合、重点难点的分析理解、习题训练与检测”三步的方式进行。第一步, 打破课本的章节顺序重新整理知识, 形成“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知识体系。第二步, 依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全面客观评价历史现象的方法, 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手段讨论: (1) 自古至今儒家思想地位的演变及其原因。 (2) 从儒家思想地位的演变中得到哪些认识?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儒家思想? (3) 如何看待传统儒学的作用和现代意义?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 加深理解, 深化认识, 总结规律。第三步, 精做习题, 减负增效。习题是检验考生知识与能力的最佳工具, 但并非多多益善。以选择不同角度、不同题型的题目为最佳, 做题时要求做好答题的每个环节, 即准确理解题意, 迅速提取有效信息、重新构建知识结构, 经过判断、分析和评价等一系列思维过程, 完成解答。

四、关注热点, 加强思考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大多与学科热点和社会热点紧密结合, 体现出历史为现实服务的特点。因此, 教师不仅要重视课本中的主干知识和学科热点问题, 而且要注意关注和参与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的探讨, 积极寻找课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的结合点, 确定新的历史专题。

1. 注意热点问题的收集。

收集的热点信息必须出自权威机构和权威媒体, 如《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 密切关注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 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 用历史的眼光分析时政热点, 用现实问题来解读历史知识, 从而学以致用。另外, 还要注意一些周年性重大历史事件的搜集与整理, 如201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和《天朝田亩制度》颁布160周年, 罗斯福新政80周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60周年, “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推行60周年, 欧洲联盟成立20周年, “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发射10周年等。

2. 找准热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高考试题的情境是新的, 但问题的答案取向依据的却是教材。因此对任何热点的分析最终都要回归教材。寻找结合点时, 要通过对热点材料的透彻分析, 多角度地提出问题, 捕捉有效信息。比如“三农”问题, 中央多年出台的一号文件都与之有关, 因此我们可以借之将我国古代的有关土地政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解决土地问题的方式、苏俄 (前苏联) 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的有关调整、我国农业今后发展的方向等联系起来组建成一个热点专题。

3. 注重对热点问题的思考。

对重大事件进行思考和研究, 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热点问题的感知能力, 学会用历史的视角分析社会现象, 看待现实问题, 明确自身责任。如对近几年日本右翼势力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美化侵略战争、侵占钓鱼岛等现象进行分析就能找到原因, 并通过分析从中得到启示:要避免战争的灾难和历史的重演, 必须与军国主义作坚决的斗争等。又如通过对二战爆发原因和胜利原因的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很多启示, 如和平来之不易, 对军国主义决不能姑息养奸, 各国要加强合作, 一致维护世界和平等。

五、结语

浅谈高中历史三个阶段的复习策略 篇11

一、系统复习阶段,打好基础

1.学会构建知识结构:所谓知识结构,就是知识的相互联系。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构筑知识结构,就是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变成主干分明,脉络清晰的有条理的知识网络。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首先,可把历史教材的内容分为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三大块。其次,各大块又有各自的知识结构,如中国古代史可以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部分。再次,各部分又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如中国奴隶社会可以分为形成、发展、强盛、衰落四部分。每一部分包括几节,每一节包含几个问题,这样层层分解的剥皮法基本把课本内容纵向的脉络理清了,待到整理好后就可以按知识结构慢慢记忆,不容混淆。这一步非常之重要。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一个历史概念往往也有它固有的结构,比如讲到资产阶级革命,一般可从背景、经过、结果、性质、影响等方面叙述。分析背景,往往离不开下列三方面内容:一是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二是原有的封建王朝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三是新旧两种势力的矛盾斗争直至激化,爆发革命,荷、英、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都是如此。

2.背书,构建好知识结构后,依据知识结构开始强化记忆。第一阶段的复习是整个高三阶段复习的基石,它构建的好坏直接关系高考的成败,没有第一阶段的基本知识的牢固掌握就没有第二阶段的综合运用。因此,必须下大功夫,花大力气搞好这一轮复习,扎实精准的牢固掌握每个知识点。这就要求我们会背书。“先死后活,死去活来”这是文科生学习文科的一个准则,没有第一阶段的强化记忆,就没第二个阶段的理论的提升。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背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第一轮复习中同学们一定要保证把复习的内容至少背一遍,最好两遍,没有这个基础,将来要想提高成绩就会非常困难。有人抱怨背书很难,因为背了后面又忘了前面,永远也背不完。其实背书本来就是在遗忘中反复的过程,忘了不要紧,持之以恒就好。坚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多次记忆之后,脑海深处一定会留有印象,不要小看这一点点印象,这看似不深的一点印象却极有可能成为考场上的救命稻草,事实证明,但凡背过的东西一定会留在记忆深处,在题干的刺激下很有可能重新回忆起来。历史讲究细节,是最考验记忆的科目,因此为不丢掉不落掉一些内容,课本中的大字、小字、地图、乃至注释都不能放过,大家听起来可能觉得难以置信,在第一轮复习中一课一课背的,这时就要求自己首先把这课书从头到尾详细地、无遗漏地背下来.哪里是重点,做上标示,掌握牢固。第一遍复习将涵盖所有的知识点,是我们对所学知识查缺补漏的最好机会,也可以说是全面复习的唯一机会,第二遍基本没时间的了。

因此对于每个学生来说第一个阶段很重要。

第一阶段复习的基本思路是:从纵向角度认识和把握历史知识,一定要学生吃透教材,建立起一个符合教材要求的知识结构,基本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教学强化记忆即可。

二、专题复习阶段,灵活驾驭知识

第二轮复习是一轮复习的深化和提高,是培养学科能力的关键阶段。基本思路是:从横向的角度认识和把握历史,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网络化的立体知识体系,在进行这一轮复习时要从宏观入手,起点要高,要打破教材原有的体系,要体现思维的梯度,逐渐向高、新、深方向发展,让学生有学习的新鲜感,使他们有翻新的知识要学,激发学习兴趣,保持学习历史的内在动力,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教材进行合理整理。第一轮复习后,接着进行专题复习,在做专题时,应做到师生双方的互动,教师要设计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专题。专题的选题宜粗不宜细,不要面面俱到。如在古代史的专题复习中,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进行专题复习,如在政治这个专题中可以就君主专制的加强这一小专题进行复习,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战国时期的形成,到秦朝的正式建立,西汉的巩固,隋唐的完善,北宋的加强,元的新发展,明清达到顶峰,让学生在这一脉络中分析归纳总结,学生从横向了解了我国各个朝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过程。还如在古代的经济史中也可以就赋税制度进行总结归纳等等;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屈辱史、抗争史、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等专题;中国现代史可以按照社会主义发展史来复习;世界近现代可以按资本主义发展史、民族解放运动中知识的结合,专题内部知识的纵向综合,还要注意专题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不能割裂,所以在讲专题时要注意历史知识的链接性的题目,告诉学生此类题目的链接方式,怎样搭桥、过渡、推理,最后整理成文,这又促使学生认真读书,搞清每一个知识点,使相关问题有机联系起来。

三、综合训练阶段,完善知识空缺

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是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检验复习效果是否理想的主要手段。因此,有选择地做一些相关练习是高三复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今年的高三复课从这一学期起就安排了练考和月考,要想使考试达到检验复习效果的目的,除了认真阅卷外,更应该认真地讲评,从答卷情况以及纠正失误的对策、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在讲评时要把握针对性原则,思维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经过讲评应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完善和补充,避免就题讲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自己在历史复习阶段中的一些经验总结,仅供大家参考。

历史阶段 篇12

随着社会经济与人文主义的飞速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样的社会现实情况促进教育的大范围改革。教育改革要求教师改变以往教学方式, 不再采取灌输式的死板教育形式, 创新教学理念应运而生。创新教学理念对教师与学生都具有重大意义, 无论从知识讲授者还是知识接受者的角度看, 创新教学理念都使学习变得轻松活跃起来, 为我国教育事业增添一抹新的色彩。

创新教学理念不同于传统的创新教学理念, 它能使课堂变得积极主动, 因此, 在历史课堂中运用创新教学理念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能盲目地实施与运用[1]。在此, 笔者就如何创新教学理念, 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成效进行探讨。

1.改变课前热身活动的方式

要使授课变得与众不同, 并且让学生高效地吸收, 就必须改变以往的课前热身活动。例如, 在历史课上, 老师会让同学按照历史课文, 按部就班地从历史事件的起因、时间、人物、事件、作用与意义一直讲下去, 此授课方式无疑会让学生感到课堂枯燥与乏味。如运用情境教学, 可以在课前播放历史故事视频, 展示相关历史图片, 使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形成更加直观的认识与了解, 减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感, 从而更愿意听教师授课, 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收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如讲解世界近代史当中的鸦片战争时, 可以播放一些历史影料或者相关纪录片《鸦片战争》, 以此解释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以及英国殖民市场的扩张, 等等。

2.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比较严肃, 某些学校要求学生上课手背后, 不许讨论, 认真听教师授课。这自有其道理, 为了维持课堂秩序等。但创新教学不同, 要提高教学成效就必须有相对宽松的课堂氛围, 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配合教师进行历史教学, 才能更好地表现自己, 大胆积极参与。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在每一节历史课上给学生留出五到十分钟的自由讨论时间, 由学生随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互相交流。

所谓创新教学理念, 必然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情境的创设是创新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 情境由教师的创设或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创设[2]。对于不同教学内容, 必须有不同情境相配合, 没有一种情境能适用所有历史课堂。所以教师有责任根据当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创设不同情境。如讲到昭君出塞时, 就可以提问学生如果他们作为王昭君, 是否愿意为了国家利益而远嫁他乡?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 便于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

3.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不仅是教师的课堂, 更是学生的课堂。教师作为一名授课者, 要具有引导学生活动的能力。课堂不只是展示教师风采的地方, 而是教师辅助学生展示风采的地方。创新教学理念, 就是要求教师具有这样的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表演剧的编排与表演, 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改变对历史课堂的认知, 更能主动积极地记住应该掌握的历史知识, 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 分别减轻了传授与接受的压力。

4.教师授课语言多元化

课堂的趣味性大部分在于教师的引导, 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语调平仄不分, 面无表情, 则学生接受知识的欲望也不会强烈, 自然授课效果不佳。所以, 在运用创新教学理念的过程中, 教师应要求自己运用多元化的语言, 使课堂趣味性升级。例如, 近来流行的咆哮体、甄嬛体等, 都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呈现在初中历史课堂上, 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传授课程, 无非是最便捷省力的事半功倍的办法。如说历史悠久、文化氛围浓重的时候, 初中历史教师就可以说:“历史真真是极悠久的, 纷繁的朝代兴替配上浓浓的人文气息, 甚是让人沉醉其中。”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 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历史学习中。

5.恰当灵活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更便捷与丰富的资源。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 熟练掌握课堂上所有可能运用到的电子媒体设备。教师还要会运用网络资源为同学搜索和提供各种版本的教学资源, 其中网络上的恶搞片断虽然不正统, 但也能从侧面重现历史片段, 使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 不失为一种便捷的教育方式。

6.课外教学多多益善

只局限于教室内的课堂, 创设再逼真的情境也达不到效果。所以, 若让学生回到历史中, 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古迹或者有价值的博物馆, 则能让学生在各种感观上感受历史, 还原历史真相,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有助于学习生活中思考问题能力的形成。

结语

本文以创新教学理念, 提高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成效为题, 对我国教师运用创新教学理念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并根据自己的历史教学经验提出改变课前热身活动的方式、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授课语言的多元化等运用创新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 并结合历史教学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希望广大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重视创新教学理念的重要作用, 并将其运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中,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成效。

摘要:为更好地迎合21世纪教育改革, 切实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各项目标与要求, 探索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方式,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更积极地运用创新型教学理念进行历史教学。创新教学理念对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掌握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厌学情况, 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学生道德品质与个人情操的完善。

关键词:创新教学理念,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冯通.立足薄弱环节求突破, 创新教育理念提质效——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几点探究[J].考试周刊, 2010, (51) :157.

上一篇:语文精读课论文下一篇:科技应用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