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过程(精选12篇)
发展过程 篇1
一、现状
30米快速跑测试结束后, 教师拿着评分标准, 一一评分。对于个子矮的小娜, 个子高的保柱, 身体胖的大建, 身体瘦的王磊, 步频快的小利, 步频缓的王新……这合理吗?
得到“A”的小利, 他测试成绩名列前茅, 但学习最努力, 练习最积极吗?得到“B”的大建, 测试结果中游, 但他没努力学, 没积极练习吗?
二、现状分析
这种只看结果, 不重视过程的做法, 不仅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还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出学生学习发展情况, 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长时间如此, 会毁掉学生的进取心, 甚至一辈子的前途, 同时还会助长个别素质高学生的骄傲心理, 给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带来不利影响。这样, 不仅不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而且长此下去, 也会给课堂教学和学校体育带来不良影响, 阻碍教学和体育工作的健康、顺利开展。
学生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各种因素影响, 是千差万别的, 他们的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就拿速度素质的“敏感期”为例, 有的学生是8岁, 有的学生是9岁, 还有的学生是10岁。如果在9岁时测试30米快速跑, 所有学生都努力学习, 积极练习, 但结果肯定各不相同。这时, 我们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 所以相应的既要有结果评定, 又要有学习过程评定, 既评定出学生达到了什么程度, 又评定出进步、前进的程度。
这样, 可以全面、客观评定学生的每个方面, 让他们知道自己有哪些长处和进步, 体会到努力后成功的愉悦, 更积极有劲头地投入到下一项内容的学习和练习中。同时要认识到自身有哪些不足和差距, 激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 有针对性地补充和努力。无论是先天素质高的学生, 还是先天素质差的学生;无论是进步者, 还是退步者;无论是进步大者, 还是进步小者……都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从而促进每一个人的发展。
在评价制度方面, 改革评价制度, 既要有结果评价, 又要有过程评价。不仅在测试完或学期末给予学生一个等级评定, 让学生知道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以便于学生发现缺陷, 有针对性地提出补救的措施;而且还要给出过程性评价, 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变化, 从变化中得到教训或激励, 从而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 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为此, 在课堂教学方面, 我的做法是:
1.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 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所以, 教师在教课的时候要把教学内容在备课的时候安排好, 对学生的评价也要分清重点, 多些表扬鼓励, 少些批评。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突出学生的主导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成长、思考、创新, 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
2.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教学组织形式以分组教学为主。学生的身体状况和体育基础不尽相同, 存在着个体差异。按性别分组, 学习过程中就会受到影响, 一部分学生会“吃不饱”, 而另一部分则会“吃不了”。因此, 可尝试将学生按素质能力分组、按体质强弱分组、按兴趣爱好结组等进行教学, 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在不同水平起点上共同前进, 各有提高;对不同分组提出不同的练习密度和不同强度方面的要求, 从而有力地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给体育教学带来生机;根据教材的特点, 允许学生按兴趣爱好自由结组, 这样关系融洽, 互帮互助风气较浓, 有利于学生发挥内在的潜能, 调动其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这样, 在一节课内, 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学习和锻炼, 得到了发展。
3.把游戏融入教学当中。玩是孩子的天性, 课堂进行游戏教学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把游戏与教学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玩的同时也锻炼了身体, 提高了身体素质。例如在练习跳远时教师如果只是让学生单纯练习, 学生肯定没有太多的精力投入进去, 而如果让几个小组进行比赛, 学生就会卖力地完成练习, 以此来赢得比赛。
4.根据学生个性、兴趣、需要的多元性, 采用多样性、探究性、开放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注重学生练习过程中情感、掌握技术、态度等各方面的变化, 促进每位学生和谐的发展。
例如, 学习广播体操时, 在大多数学生基本掌握的情况下, 利用比赛和表扬等办法进行练习, 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练习的兴趣, 纠正个别学生的错误动作, 强化动作的整体效果和群体效果。在创编徒手操时, 我事先告诉学生, 上课时让学生轮流表演, 谁创编得形象、生动, 符合准备活动的要求, 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 就采用谁的动作。常常出现这种情况:我的一部分操与学生的另一部分操组合, 成为一套大家喜爱的徒手操。这样, 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和自我展现的愿望, 更重要的是师生关系融洽, 课堂气氛平等和谐、活跃。
5.学习过程中, 学生只要付出努力, 有一定的进步, 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他会争取更大的进步, 获得优异成绩, 由一名中等生、差等生进步为优等生。
6.运用多媒体教学。现在大部分学校都有多媒体设备,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也可以用到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跑步等田径项目比赛的时候,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明白一些不正确的现象, 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来更好地表达。一些专业的运动动作教师在示范之前也可以让学生先看视频体会一番, 为以后实际操作奠定基础。
7.态度行为分两部分评价, 一是课堂出勤, 二是情意表现。
(1) 课堂出勤 (10%)
每学期全勤得10分, 凡因病、因事等原因每缺勤一节课扣1分, 缺勤占一学期三分之一以上者, 学期体育评价以不合格计。出勤以体育教师和体育委员记录为准。
(2) 情意表现 (10%)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能穿运动鞋和便于运动的服装, 能准备学校规定的自备器材;二是能积极参与和敢于展示自我;三是在课中能与同伴合作, 为团队争光。先由体育小干部和学生代表根据一学期中学生在以上三方面的总体印象进行互评, 再由体育教师综合评定。
一二年级本部分占40%。由体育教师根据学生出勤、运动鞋和服装准备、课堂参与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每一方面各占10%。
没有过程, 就没有结果。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发现不足, 找出原因, 以便改进学习策略和方法, 其功能在于反馈和激励, 并不是甄别和选拔。因此, 体育教师要重视过程, 选择正确、科学的评价方法, 全面有效地评价每一位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 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发展过程 篇2
一.GMP的由来
GMP是从药品生产经验中获取经验教训的总结。人类社会在经历了12次较大的药物灾难,特别是20世纪出现了最大的药物灾难“反应停”事件后,公众要求对药品制剂严格监督的法律。再此背景下,美国于1962年修订了《联邦食品药品化妆品法》(Federal Food Drug Cosmetic Act).GMP作为制药企业药品生产和质量的法规,在国外已有三十年的历史。美国FDA于1963年首先颁布了GMP,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GMP,在实施过程中,经过数次修订,可以说是至今较为完善、内容较详细、标准最高的GMP。现在美国要求,凡是向美国出口药品的制药企业以及在美国境内生产药品的制药企业,都要符合美国GMP要求。
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也颁发了自己的GMP,并向各成员国家推荐,受到许多国家和组织的重视,经过三次的修改,也是一部较全面的GMP 1971年,英国制订了《GMP》(第一版),1977年又修订了第二版;1983年公布了第三版,现已由欧共体GMP替代
1972年,欧共体公布了《GMP总则》指导欧共体国家药品生产,1983年进行了较大的修订,1989年又公布了新的GMP,并编制了一本《补充指南》。1992年又公布了欧洲共同体药品生产管理规范新版本
1974年,日本以WHO的GMP为蓝本,颁布了自己的GMP,现已作为一个法规来执行。
1988年,东南亚国家联盟也制订了自己的GMP,作为东南亚联盟各国实施GMP的文本
此外,德国、法国、瑞士、澳大利亚、韩国、新西兰、马来西亚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也先后制订了GMP,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地区实施了GMP或准备实施GMP。当今世界上GMP分为三种类型。
1.国家颁发的GMP,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
美国FDA颁布的《cGMP》(现行GMP); 日本厚生省颁布的《GMP》。2.地区性制订的GMP,例如:
欧洲共同体颁布的《GMP》;
东南亚国家联盟颁布的《GMP》
3.国际组织制订的GMP,例如:
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GMP》(1991年)。
二.我国GMP推行过程
我国提出在制药企业中推行GMP是在八十年代初,比最早提出GMP的美国,迟了二十年。
1982年,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参照一些先进国家的GMP制订了《药品生产管理规范》(试行稿),并开始在一些制药企业试行。
1984,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又对1982年的《药品生产管理规范》(试行稿)进行修改,变成《药品生产管理规范》(修订稿),经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审查后,正式颁布在全国推行。
1988年,根据《药品管理法》,国家卫生部颁布了我国第一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88年版),作为正式法规执行。
1991年,根据《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的规定,原国家医药管理局成立了推行GMP、GSP委员会,协助国家医药管理局,负责组织医药行业实施GMP和GSP工作。
1992年,国家卫生部又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88年版)进行修订,变成《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2年修订)。
1992年,中国医药工业公司为了使药品生产企业更好地实施GMP,出版了GMP实施指南,对GMP中一些中文,作了比较具体的技术指导,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1993年,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制订了我国实施GMP的八年规划(1983年至2000年)。提出“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按剂型的先后,在规划的年限内,达到GMP的要求。
1995年,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成立了中国药品认证委员会,并开始接受企业的GMP认证申请和开展认证工作。
创新过程的发展层次 篇3
关键词:创新 心理需求 机制 教育
创新是指在前人已经创造的成果的基础上,作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和作出创造性的应用,其成果表现为新发现和新发明。创新并不等同于创造,通常意义上的创造属于最高层次的创新[1]。创新概念既包含了首创,也包含着对原有的重新组合和再次发现[2]。
研究表明,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对个体的创造力有显著的影响[3]。个体的需求是内部动机主要形式之一,高认知需求的个体对问题有较强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愿意付出更多的认知努力,并从中体验到快乐[4]。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共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隶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认知需求、审美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七个层次。前四个层次是基本需求,后三个层次是成长需求,并认为只有个体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才会有成长需求。其中认知需求是通过探索、操作、实验、阅读、问询、合作、交流等方式对人或者事物变化的理解的需求;审美需求是指对诸如事物或者人际关系有秩序、有结构、顺自然、循真理等心理的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指实现全部理想的精神追求。个体在对知和美的追求过程中达到自我实现,而自我实现需求则是个体生存的目的,它与其他需求的不同表现在其强度不但不会因为得到满足而减弱,反将因获得满足得到增强。
创新的外部动机与尊重需求指向一致。尊重需求包括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两方面:自尊是对信心、能力、成就、独立和自由的愿望,来自他人的尊重包括威望、认可、地位、名誉和赏识。
1.层次创新理论模型
综观国内外情况,结合9年来的“创新与制作”研究课题的实践,我们认为创新教育由低到高具有四个层次:创新储备、创新节点、创新和创造,如图1所示,后三个层次分别对应着个体认知、审美和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并且递进发展。
1.1 质疑
创新的基础是学习,是个体再发现前人创造的知识和成果,在学习过程中个体是居于主体地位的。班杜拉认为大部分的人类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行为(通常称之为模仿)及该行为给榜样带来的结果而获得的,这种模仿的过程可能是大多数人类行为的基础[5]。
模仿是创新的基础,质疑是创新的关键。质疑又称为问题发现,与模仿紧密依存,是从模仿到创新的飞跃。要求个体具有发现问题的强烈的认知动机,具有必备的个性品质、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操作能力。
图1 层次创新理论模型与心理需求1.2 创新
在认知的基础上,个体一般不满足于模仿和问题发现,总是能从工程的角度提出改进意见,或者对于认知的理论和概念提出修正,满足自己对现有世界的审美需要,改变它们使之完美化,而这些正是创新初级阶段。
随着认知的发展和创新动机的水平不断提高,个体可以完成系统的集成与分离,把不同功能的子系统集成为一个大的系统,也可能是从已知的系统中分离特定的子系统以强化某项功能,或使子系统更完善。此阶段需要比较深的本学科知识,在本学科系统内解决问题。
如果对审美的需求持续激励个体,则促使个体不断地深入认知事物、连续取得成功,则创新过程向学科交叉阶段发展,即把其他学科的方法和知识应用到本学科、本工程领域,或者以崭新的视角看待所面临的问题,形成新颖的解决方案、开创新的学科领域。
创新层次的三个阶段循序递进,随着个体对审美需求的满足不断提高。只是在创新实践中,由于创新目的和任务不同,经历的低级阶段可能难以察觉,表现为跳跃式前进。创新的维持,需要有较强的成就动机、较强的再学习能力和及时的正确的指导。
1.3 创造
创造是创新的最高层次。当个体具有自我实现的需求,从科学原理角度看待问题,在新发现的基础上进行开创性的工作、做出新的发明,其结果则可能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人类的固有观念,为人类认知世界作出贡献。
创造的较低层次是发明与发现,是指对产品、方法、理论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应该具有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它能够满足个体一部分自我实现的需求。创造的最高层次是独创,以全新的方法满足个体的自我实现需求,由于卓越感与在创造过程中所感到的兴奋,使发明家再去寻找新的发明任务,以期再度获得兴奋的体验。他们从发明中获得的愉快体验变成一种历久不衰的动机[6]。
2.再学习过程
如果个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都已经由教育者预设,则这种学习是一个被动过程,对某些个体来说这是一个“无意义”过程。作为创新过程的再学习,其个体具有强烈创新动机,虽然有时也需要外部激励,但是这种外部动机可以激发内部动机。教育者可以通过提供选题、设立任务、组织竞赛等方式调动其创新的积极性,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其次,在创新过程中,由于时刻都要面对新问题,因此必须不断地查阅文献和尝试新方案,自主学习无时不在。但是再学习过程中断的最大原因习得性无助,它首先打击以外部动机为主的个体,随着困难的加剧,即便是有着强烈内部动机的个体也可能也退却。即个体在期望自我实现而进取的同时,其实对学习是有着退缩的倾向。
因此,再学习过程中,教育者的重要任务是提供及时指导,包括知识讲解、方案遴选、技能示范、心理沟通等,甚至亲自排解学习个体无法处理的难题,使个体不断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就感。才能既保证再学习的进行,又维持创新的过程,同时也提高个体的情感要素。
3.结语
创新的层次理论依赖于个体对认知、审美、自我实现需求的不断满足,由低层次向高层次不断发展。但是实践中,有些创新过程没有完成低级层次也能进入高一级的层次,这主要是由于经历中间层次时间极其短暂,或者在再学习过程中就完成中间层次的创新,从而看起来好像直接进入更高级层次。创新过程的发展是开环的,当辅以再学习过程就能形成闭循环。
教育者的作用就是理解创新的发生、发展、持续进行的规律,干预学生的再学习过程,在不同创新层次把握个体再学习的过程,适时地、正确地、不断地解决个体所面临的学习困难,使其始终具有较高的持续的动机。让再学习过程和整个创新过程构成闭循环。
参考文献:
[1]彭小虎.论创新教育的三个层次[J].教育科学,2001,5:11-14.
[2]约瑟夫·熊彼得著,何畏等译.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4.
[3]薛贵,董奇等.内部动机、外部动机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6-11.
[4]Cacioppo,J.T,Prtty,R.E.,Feinstein,J.A.&Jarvis, W.B.G.(1996),Dispositional difference in cognitive motivation:the life and times of individuals varying in need for cognition.Psycholoyg Bulletin.
[5]Bandura, A.(1977).Social learning theory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加强过程评价, 促进认知发展 篇4
一、引导密切合作, 促进探究成效
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 合作小组的角色分工是实验教学效果高低的重要因素。小组活动效率高低、效果优劣, 与小组成员的角色意识的强弱有关。为了培养和提高小组成员的角色意识, 在每次实验探究活动中, 我用课件公布各组成员的角色分配和相应的职责分工, 组长、操作员、记录员和评价员按次轮流担任。小组各成员除了在实验中主动参与、认真观察外, 还应当各司其职, 密切配合, 共同解决困难和问题。组长负责实验过程中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有组织权和监督权;操作员是使用实验装置和实验材料的主要操作者和管理者;记录员负责如实地记录实验中呈现的数据;评价员除了参与实验外, 还负责观察和监督小组成员的行为表现。在学生实验过程中, 教师要做的事情主要是“望”、“闻”、“录”、“问”。
“望”, 是教师用眼睛去观察学生在做些什么、怎么做, 揣测他们为什么那样做。我在执教《液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时, 出于节约实验材料的目的, 想方设法找来一些带乳胶塞的小玻璃瓶和透明的空笔芯, 取代教材设计的烧瓶、玻璃管和橡胶塞, 组装成小巧的实验装置。实验前, 我还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实验方法的讨论, 可是在分组实验过程中, 我发现有几个小组的同学没有把实验装置的小瓶装满液体, 有的还把本来应该装在小玻璃瓶内的牛奶等倒在装冷水的烧杯中。教师及时发现了这些问题, 就能及时引导他们调整不当的操作。
“闻”, 是教师倾听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说些什么, 思考他们为什么那样说 (表达了怎样的理解和看法) 。
“问”, 是教师在察看和倾听的基础上, 通过询问了解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引导他们通过哪个途径来解决困难和问题。教师在课堂观察中掌握的“第一手资料”, 能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在对实验数据进行研讨时, 能心中有数地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开展辩论和评价。
“录”, 是教师使用手机把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典型表现拍摄下来, 以便让学生观看自己或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的行为表现, 进行评议和反思。
教学目标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提高认知的正确率, 改变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可能的一无所知、略有所知或略有错知, 建构新的知识系统。学生经历和体验了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动, 观察了实验现象, 获得了实验数据, 但尚未形成明确的科学概念, 必须进一步组织互动交流。一方面, 通过比较分析, 对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去伪存真, 发现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寻找其中的原因和解决的对策;另一方面, 通过比较分析, 发现和归纳数据中蕴含的科学规律, 归纳出科学概念, 对探究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
二、引导互动研讨, 促进概念生成
学生的实验记录不仅是互动研讨、深入学习的凭借, 而且是课堂评价的依托。学生的实验记录往往因态度、能力及操作方式的不同, 实验记录的“面貌”也存在差别。归纳起来, 有4种情况。1.模范型:记录数据客观、准确而完整, 字迹工整清晰。可将其展示于展台, 以作示范, 起着激励和导向的作用。2.缺漏型:记录数据虽有缺漏, 却不失客观。反馈之时要求相关的小组发现不足之处, 想法进行改进, 以助于他们深入学习并取得进步。3.荒谬型:记录的数据存在抄袭、捏造或谬误的情况。对于这种状况, 教师应当充分关注。对抄袭和捏造数据的行为, 教师应对相关学生进行严肃批评和耐心引导, 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良性质, 还要让他们认识到诚实守信对人生、对事业和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对谬误的数据, 要倾听学生对思维过程的描述, 引导他们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 反思实验过程和思维过程, 改进自己的学习。4.撒手型:记录表单空白, 没有数据。教师可以通过与其本人、小组成员, 或与班主任、家长交谈, 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表现, 帮助他们寻找和掌握学习的有效途径, 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转变不端正的学习态度,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引导互动检测, 促进反省认知
学以致用, 用以促知。检测是一种有效的评价。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获得的知识和方法, 通过课堂检测, 能在运用中变模糊为清晰, 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巩固。我们可以针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设计填空、判断、选择、简答和作图等不同形式的习题, 在检测环节组织学生作答, 对有异议的地方须引导学生质疑和讨论, 纠正错误的认识, 建立科学的概念。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借鉴波普尔的证伪思想, 努力否定或驳倒他人的观点, 如果批判的努力失败了, 就试图接纳它。
安全文化的发展过程 篇5
有了人类生存就有了原始安全文化的萌发,从安全哲学的观点,从安全认识论的角度,从安全生产活动及科技进步方面,都可以描述和解释人类安全文化的发展过程,
图1以安全认识论及安全哲学的观点看人类安全自护能力与安全文化的关系
1.17世纪前的安全无知论与安全宿命观
人类对生存活动中的安全问题,由于认识能力低下,生存方式简朴,遭遇灾害和疾病时表现出无能为力,听天由命,对怎样保护生命处于无知、软弱、被动的境地。从原始社会到粗放农业时期,孕育了远古安全文化。
2.工业革命时代至20世纪初的安全经验论与传统安全观
蒸汽机时代,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发展,人类在生产、生存的实践活动中学到了保护自己的经验,吸取了事故的教训,逐渐成为安全活动的局部有知者。用经验的方法,用事后“亡羊补牢”的观点,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开始摆脱安全无知、被动安全的局面,形成了近代安全文化。
3.20世纪初至60~70年代的系统安全论与综合安全观
军事工业、航空工业的发展及星弹研制,对工程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系统性、精确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从设计、制造和实验方面的苛刻要求,带动了高新技术和系统工程的发展,出现了系统安全论及综合安全观,系统安全知识及安全工程技术成为现代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
4.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安全文化论与超前预知预控观
在军事工业竞争与发展的同时,宇航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星空宇宙的探密,核工业的崛起又带动了核能发电,因而提出了系统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要求,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攻克科技前沿难题,在人类享用科技成果的同时,人类承受着高科技带来的危害和风险。于是以人为本,把人的生命与安全放在首位成了最高目标,为了保护人的身心安全与健康,设备与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精确性必须是能超前预知的、可控的。这就形成了与时俱进的安全文化论和预知预控观,也称为大安全文化。
人类对生命安全与健康保护的认识,经历了无知、局部有知、系统有知、超前预知预控的发展过程,反映了安全的认识和安全哲学观的不断完善,更表明了安全文化在人类的生产、生活、生存活动中不断丰富和繁荣。
二、从人类安全活动及科技进步观点看安全文化的优化与繁荣
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文明,都是以人类的安全生产、安全生存活动为基础的,
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的发展,人类遭遇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和挑战,为了保护自己的身心安全与健康,经历了3个时期的努力,减轻了种种灾害和风险的威胁,同时优化、拓展了安全文化,见图2。图2以安全生产及科技进步的观点看人类安全自护
1.工业革命时期至20世纪初——器物安全文化
当时事故不断,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受到极大的威胁,对安全自护的认识和技能,只是从无知到局部有知,按照经验型的传统思路和习俗,不断地寻找改进技术、改进硬件、完善器物的方法,逐步解决和改进了物的本质安全化问题,实现了物的暂时的、相对的安全,从而形成了古朴的器物安全文化或称物质安全文化。
2.20世纪初至80年代——工业安全文化
在工业革命时期逐渐形成了器物安全文化,虽然安全器物、安全措施、安全设备发挥了重要作用,使人的生命和财产免受了巨大损失,但器物的改善和科技进步的水平总是受人的认识能力和技术、经济条件所限。这又迫使人们寻求新的改善途径,于是提出了改善物与人的关系,使之实现协调、匹配。专家、学者发表了许多安全管理的理论和有效方法,随后出现了各种安全管理模式和应用手段,为避免、减少或控制伤亡事故、财产损失、提高功效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形成了工业型安全文化。
3.20世纪80 年代至今——广义安全文化
深化探究过程 发展数学思维 篇6
一、从旧知引入新知,数学探究活动化
数学知识本身有着固有的结构体系,所以可以通过新旧知识间的沟通,以活动化的操作方式复习旧知,使新知获得生长。我先让学生过A、B两点画一条直线,然后在A、B外的C点画出到直线AB的距离,再过直线外C点画直线AB的平行线,最后以线段AB为底,以C点到直线AB的距离为高,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建立了平行四边形的知识链接,使学生在复习平行四边形知识的同时获得新知。
为了帮助学生梳理平行四边形的认知体系,建立空间观念,我出示平行四边形的画法(如图1),让学生判断是否正确。学生在观察和辨别之后,理解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并包含以下特点:四个角都是直角,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长方形的宽。通过数学探究的操作活动,学生构建了平行四边形的知识体系,为下一步长方形的探讨奠定基础。
■
图1
二、概括数理表征,数学探究逻辑化
数学探究是运用数学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课堂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因此教师就要从“学”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将数学探究逻辑化。
传统教学是将未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转化为已知的长方形面积计算,而我在教学中采用“割——移——补”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互相转化。我先出示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学生认为两个图形一样大。“那如何验证这个猜想呢?”我通过课件演示,移动平行四边形,使之与长方形部分重叠,这样学生既弄清了两个图形之间的逻辑关系,也理清了思路:把平行四边形部分剪下,移到长方形的空白部分,正好补成一个长方形;把长方形的部分剪下,移到平行四边形的空白部分,正好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是否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可以通过这样割补的方法来转化成长方形呢?我让学生继续在探究中动手操作,以验证猜想,完善数学探究的逻辑化。学生通过画、拼、剪的方式,交流得出以下两种操作方法(课件展示):1.顺着平行四边形的高,通过割、移、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2.将长方形对边进行割、移、补,把长方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至此,学生完成了对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互相转化,然后我让学生观察概括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高有密切关系、底和高越大面积就越大,并由此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归纳总结等数学探究过程,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夯实了数学基础知识。
三、问题解决为本质,数学探究实践化
数学探究是要使学生经历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建构数学模型,最终发展数学思维,并获得问题解决的策略和能力。
为了加强数学探究的实践训练,我从基础练习入手,先让学生求出指定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练习计算特殊图形的面积(如图2)。然后进行实际应用的强化拓展练习: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如图3),如果在它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的总长度是多少?
■
图2 图3
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同时,既要发展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要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刻,着眼于学生的后续发展。为此,在实践训练中,本着问题解决的原则,我将练习设计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和灵活性,其目的是要加强学生对理论的实际应用,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
显而易见,数学探究的过程是一个从形象化到抽象化再到实践化的渐进过程,学生通过表征的建构,再到抽象的理解和体验,最终获得对数学思维的立体感受,达到数学认知的整体建构,这正是小学数学课堂探究的最终目标。
(责编 杜 华)endprint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首次提出数学学习是一个“抽象——符号——应用”的过程,认为这正是数学探索的过程。学生只有经历有效的数学探索,才能领悟到最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发展数学思维,提高数学素养。笔者认为,深化数学探究过程是发展数学思维的有效途径。现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从旧知引入新知,数学探究活动化
数学知识本身有着固有的结构体系,所以可以通过新旧知识间的沟通,以活动化的操作方式复习旧知,使新知获得生长。我先让学生过A、B两点画一条直线,然后在A、B外的C点画出到直线AB的距离,再过直线外C点画直线AB的平行线,最后以线段AB为底,以C点到直线AB的距离为高,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建立了平行四边形的知识链接,使学生在复习平行四边形知识的同时获得新知。
为了帮助学生梳理平行四边形的认知体系,建立空间观念,我出示平行四边形的画法(如图1),让学生判断是否正确。学生在观察和辨别之后,理解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并包含以下特点:四个角都是直角,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长方形的宽。通过数学探究的操作活动,学生构建了平行四边形的知识体系,为下一步长方形的探讨奠定基础。
■
图1
二、概括数理表征,数学探究逻辑化
数学探究是运用数学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课堂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因此教师就要从“学”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将数学探究逻辑化。
传统教学是将未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转化为已知的长方形面积计算,而我在教学中采用“割——移——补”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互相转化。我先出示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学生认为两个图形一样大。“那如何验证这个猜想呢?”我通过课件演示,移动平行四边形,使之与长方形部分重叠,这样学生既弄清了两个图形之间的逻辑关系,也理清了思路:把平行四边形部分剪下,移到长方形的空白部分,正好补成一个长方形;把长方形的部分剪下,移到平行四边形的空白部分,正好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是否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可以通过这样割补的方法来转化成长方形呢?我让学生继续在探究中动手操作,以验证猜想,完善数学探究的逻辑化。学生通过画、拼、剪的方式,交流得出以下两种操作方法(课件展示):1.顺着平行四边形的高,通过割、移、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2.将长方形对边进行割、移、补,把长方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至此,学生完成了对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互相转化,然后我让学生观察概括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高有密切关系、底和高越大面积就越大,并由此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归纳总结等数学探究过程,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夯实了数学基础知识。
三、问题解决为本质,数学探究实践化
数学探究是要使学生经历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建构数学模型,最终发展数学思维,并获得问题解决的策略和能力。
为了加强数学探究的实践训练,我从基础练习入手,先让学生求出指定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练习计算特殊图形的面积(如图2)。然后进行实际应用的强化拓展练习: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如图3),如果在它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的总长度是多少?
■
图2 图3
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同时,既要发展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要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刻,着眼于学生的后续发展。为此,在实践训练中,本着问题解决的原则,我将练习设计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和灵活性,其目的是要加强学生对理论的实际应用,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
显而易见,数学探究的过程是一个从形象化到抽象化再到实践化的渐进过程,学生通过表征的建构,再到抽象的理解和体验,最终获得对数学思维的立体感受,达到数学认知的整体建构,这正是小学数学课堂探究的最终目标。
(责编 杜 华)endprint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首次提出数学学习是一个“抽象——符号——应用”的过程,认为这正是数学探索的过程。学生只有经历有效的数学探索,才能领悟到最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发展数学思维,提高数学素养。笔者认为,深化数学探究过程是发展数学思维的有效途径。现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从旧知引入新知,数学探究活动化
数学知识本身有着固有的结构体系,所以可以通过新旧知识间的沟通,以活动化的操作方式复习旧知,使新知获得生长。我先让学生过A、B两点画一条直线,然后在A、B外的C点画出到直线AB的距离,再过直线外C点画直线AB的平行线,最后以线段AB为底,以C点到直线AB的距离为高,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建立了平行四边形的知识链接,使学生在复习平行四边形知识的同时获得新知。
为了帮助学生梳理平行四边形的认知体系,建立空间观念,我出示平行四边形的画法(如图1),让学生判断是否正确。学生在观察和辨别之后,理解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并包含以下特点:四个角都是直角,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长方形的宽。通过数学探究的操作活动,学生构建了平行四边形的知识体系,为下一步长方形的探讨奠定基础。
■
图1
二、概括数理表征,数学探究逻辑化
数学探究是运用数学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课堂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因此教师就要从“学”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将数学探究逻辑化。
传统教学是将未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转化为已知的长方形面积计算,而我在教学中采用“割——移——补”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互相转化。我先出示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学生认为两个图形一样大。“那如何验证这个猜想呢?”我通过课件演示,移动平行四边形,使之与长方形部分重叠,这样学生既弄清了两个图形之间的逻辑关系,也理清了思路:把平行四边形部分剪下,移到长方形的空白部分,正好补成一个长方形;把长方形的部分剪下,移到平行四边形的空白部分,正好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是否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可以通过这样割补的方法来转化成长方形呢?我让学生继续在探究中动手操作,以验证猜想,完善数学探究的逻辑化。学生通过画、拼、剪的方式,交流得出以下两种操作方法(课件展示):1.顺着平行四边形的高,通过割、移、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2.将长方形对边进行割、移、补,把长方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至此,学生完成了对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互相转化,然后我让学生观察概括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高有密切关系、底和高越大面积就越大,并由此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归纳总结等数学探究过程,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夯实了数学基础知识。
三、问题解决为本质,数学探究实践化
数学探究是要使学生经历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建构数学模型,最终发展数学思维,并获得问题解决的策略和能力。
为了加强数学探究的实践训练,我从基础练习入手,先让学生求出指定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练习计算特殊图形的面积(如图2)。然后进行实际应用的强化拓展练习: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如图3),如果在它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的总长度是多少?
■
图2 图3
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同时,既要发展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要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刻,着眼于学生的后续发展。为此,在实践训练中,本着问题解决的原则,我将练习设计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和灵活性,其目的是要加强学生对理论的实际应用,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
显而易见,数学探究的过程是一个从形象化到抽象化再到实践化的渐进过程,学生通过表征的建构,再到抽象的理解和体验,最终获得对数学思维的立体感受,达到数学认知的整体建构,这正是小学数学课堂探究的最终目标。
思维在过程中发展、展现 篇7
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素质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基本要求, 也是“多学科综合改革实验”的一项重要内容, 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际, 谈谈自己的肤浅体会.
一、确定目标, 重视思维
发展学生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明确具体的思维素质训练目标和要求是进行思维训练的依据. 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编排的特点, 确定思维训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初步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这个目标, 我们又制定出思维训练的具体要求: 衡量一堂数学课的思维训练是否到位, 我们以“趣、活、实”为标准, “趣”是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起来, 学生是否学得愉快;“活”是指学生的思维训练是否灵活, 是否愉快;“实”是指既要重视基础落实, 又要重视知识在形成过程中的思维训练. 例如:在小学数学第一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中, 我们提出, 思维训练的目标要求是: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能够具有比较熟练地进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笔算能力、口算能力. 思维训练的重点是抓好二、三位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 比较熟练地口算几百几十加、减整十整百的数, 掌握验算的重要意义, 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明确了思维素质训练的目标要求, 我们在备、教中就有的放矢.
二、培养兴趣, 激发思维
思维始于问题和惊异,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 好奇是小学生的特点, 教师应该挖掘兴趣因素, 运用多种直观教学手段,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内在的思维积极性. 例如:在时、分、秒的教学中, 我用幻灯片画一张可旋转的钟, 在教学中提问:时、分、秒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于是我开始旋转幻灯片, 分针走一圈是一小时, 而秒针走一圈是一分钟. 这样, 运用直观图, 不但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还使学生彻底掌握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做到了课中有趣, 课完趣犹存.
三、创设情景, 灵活思维
问题情景是指学生的思维与学习材料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方式, 当学生触及新的知识时, 已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方法一时不能同时接纳新知, 从而产生一种力求解决问题而又不能的心理状态. 因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我常常创设问题情景, 巧妙质疑, 激发学生积极、灵活的思维, 使他们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长知识, 又长智慧. 例如教学用两种方法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小华有36本书, 借给小红7本, 又借给小明5本, 还剩多少本? 在学生分析了题意后, 我先提问:要求“还剩多少本”应该怎样想? 大多数学生答:从总数中分别减去小红的本数和小明的本数. 我又问: 我可不可以不用一个一个地减呢? 谁会动脑筋, 想一想? 这样, 同学们开始冥思苦想. 在他们想时, 我轻轻提示:把小红和小明的合在一起就是小华一共借出去的. 最后引导从总数中减去一共借出去的, 就是剩下来的. 于是很多同学一下写出算式:7 +5 = 12 (本) , 36 - 12 = 24 (本) .
四、指导学法, 引导思维
学法指导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把学到的学习方法转化为学习能力. 在训练学生思维的过程中, 我常常运用一个“活”字 ,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 即在学生已有思路的基础上适当引导和点拨, 引导学生不断修正自己的思维轨迹. 特别是在一些比较难的思考题中, 我更加注意引导, 让学生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化难为易, 巧妙解题, 避免了让学生在迷网之中乱窜. 义务教材第二册48页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有这样一道题:34 + 28 = ___, 我引导学生用小棒摆一摆, 先摆34根 (即3捆和4根单根) , 再在34的下面摆28根 (即捆和8根单根) , 整捆和整捆对齐, 单根和单根对齐. 学生在边摆边计算的过程中, 遇到困难, 单根4根和8根相加, 已满十, 教师启发学生想一想, 怎样加呢? 能不能把满十的小棒捆成一捆呢? 学生受到启迪, 大部分学生迅速把单根的小棒即个位上4根和8根相加, 得12根, 将10根单根捆成一捆, 放在整捆小棒的下面, 这时, 个位上还剩下2根单根小棒, 最后把6捆和2根合在一起, 得62根.
五、加强活动, 深化思维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一定的情绪中产生的, 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 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 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参与学习过程, 探求新知识, 促进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达到既学到了知识, 又增长了智慧的目的. 其中, 游戏教学法就是一个例子:在二年级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笔算”中, 我出示一道“万丈高楼从天降”的填方框游戏, 如图1所示.图 1
同学们一看, 真像是一栋高楼从天降, 再次激起兴趣. 我又说, 咱们比赛, 看谁能从这栋高楼上又快又顺利地下来. 于是,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计算起来. 这个游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而且在计算过程中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了退位减!
游戏教学法还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例如在教元、角、分的知识时, 因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其接触较多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据此, 教师可组织争当优秀售货员的游戏教学, 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动手选商品, 动脑算总价动口付剩余数, 变枯燥无味的简单货币计算为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积极性高. 又如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用老师来帮助大家分苹果的游戏帮助学生建立余数的概念, 理解余数的概念. 通过活动, 不仅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而且对学的知识理解更深刻、更牢固, 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摘要:小学数学教育应着重培养人的思维能力, 而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学科课堂教学的核心.
社区银行发展过程研究综述 篇8
社区银行 (com m unity banks) 一直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体系中的关键组成环节, 社区银行体系非常成熟化。如表1-1所示, 在美国, 社区银行作为其国内金融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一员, 凭借着其蓬勃的生命力、灵活的经营方式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当地居民和中小企业提供专门化的资金融通服务, 同时也有效地弥补了大型银行缺陷, 对促进当地金融的发展和繁荣当地的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表1-1 1980~2012年社区银行占美国银行机构的比重
反观我国, 社区银行仍处于摸索阶段, 体系尚未成熟。但近年来, 党中央政府颁布的一号文件都是以“三农”为中心, 并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村金融上。其次, 社区银行服务的重点对象之一中小微企业占据我国经济体系重要位置。据中国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 国内的中小微企业为社会提供了80%的就业岗位、不但创造产值占全国G D P的60%, 而且还为国家提供了50%的税收来源, 社区银行凭借独特的软信息优势, 通过降低经营风险来服务中小企业, 从而实现银行获利回报和企业融资成功的双赢目的。最后, 一个健全的金融体系需要大小银行并存, 追求多元化发展来提高金融行业竞争意识。引进民间资本来改良银行的管理构造。
通过汲取社区银行在美国运营的成功之处, 联系我国现实情况, 发展社区银行, 不仅能促进我国金融构造的进一步深化, 提升中小型银行自身竞争力, 还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加快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我国金融体系效率、调整经济结构、升级产业进程和解决我国中小企业以及农村经济的金融需求等几个方面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社区银行界定综述
在日本, 社区银行被命名为“地方银行”;在德国, 社区银行被定义为“区域银行”;而我国则沿袭美国所创立的“社区银行”。美国独立社区银行协会 (IC B A, Independent C om m unity B anker of A m erica) 将社区银行界定为:在不违背市场规律和准则的条件下开办自己独立且特有的业务的银行。具体表现为给微型、小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和为私人客户、社区内居民提供金融定制服务。学者W illiam R.Em m ons (2007) 、R.A lton G ilbert (2009) 、R obert T.D eyoung&W illiam C.H unter (2010) 、T im othy J.Y eager (2011) 分别从服务区域集中度高、服务对象为银行所在社区的家庭及中小企业、整体规模偏小、拥有关系型信贷等不同角度定义了社区银行。我国学者也对社区银行有过如下界定:康卫华 (2010) 提出社区银行是在特定区域内, 通过沉淀该区域内的居民和企业的存款, 同时又利用这部分存款为区域内的居民和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王爱俭 (2011) 认为要从产权结构、市场定位以及资产规模等三方面来定义, 即社区银行是股份合作是的结构、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的且服务于一定区域、资产规模要在20亿元人民币以下。
(二) 社区银行与经济增长关联综述
在拥有非常成熟的社区银行体系的美国, 有一项重要学术研究即“一国的社区银行体系是否与其总体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在过去十年余年中一直被广大学者所讨论。H ein、koch和Scott等人 (1998) 通过实地调查得出社区银行深入基层, 这样会有较强的市场针对性和灵活的决策权力, 并且会降低运营成本, 提高银行业绩和积极性, 进而刺激经济增长。B erger、K lapperd和H assa (2004) 在《社区银行和经济运行的关系:一些国际经验》中收集了1999~2009年包括美国在内49个国家的社区银行平均效率度、G D P增长率、中小企业就业率等相关数据, 对数据进行H edonic模型分析得出:较高的G D P增长率、小微企业就业率和银行高效率度普遍存在于社区银行发展程度高的国家。此外, A.B erger (2004) 通过将G D P增长率对社区银行市场份额和效率水平等进行O LS回归分析得出:社区银行的相对市场份额大和相对效率高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证实了银行的规模和效率这一维度与总体经济绩效间存在强相关性。T.H oenig (2011) 通过对社区银行在美国金融体系中参与度情况分析得出, 社区银行在美国支付体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对实现美国政府在支付领域追求的三大公共政策目标———便利、效率与安全十分有帮助。
(三) 社区银行存在的偏离综述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 对社区银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离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自身竞争力不足。
经过对近5年的P2P网贷行业情况分析得出:部分小微企业会采取网上小额借贷的手段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技术生产力的进步会使社区银行的地区优势下降 (D em oing, 2013、Petersen M.A.&R ajan R.G., 2014) 。而R obert D e Y oung、W illiam C.hunter&G regory F.U dell (2010) 通过对1980年以来, 美国社区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里的地位波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发现:由于自身实力不强, 随着美国放松金融管制的波动变化会对社区银行产生其数目减少的不良效应。
2. 客户定位不清晰。
杨涛 (2013) 认为我国社区银行存在盲目追求中高端企业作为客户源, 没有端正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做一个“草根银行”的态度。
3. 监管机制不到位。
王爱俭 (2005) 认为我国社区银行发展进程慢, 很大原因是缺失杰出的治理结构和监管规则, 政府部门应为社区银行营造一个健康全面的外部金融环境, 才能更快的促使社区银行发展。
4. 社区银行徒有虚名。
朱曙光 (2013) 通过对国内目前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开设的社区银行进行实地调研, 发现不少社区银行只是个虚名, 实质和传统型银行并没有多大区别。更有甚者, 在社区内开设网店只是为了达到圈地的目的。
(四) 我国社区银行发展的必然性综述
林毅夫 (2002) 指出社区银行在优化宏观经济环境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理应发展社区银行。巴曙松 (2002) 通过《社区银行能否成为中国银行业放松管制的突破口》提出, 社区银行能够有效地缓解我国资金运用存在的虹吸现象, 有利于合理地构建我国金融结构和发展差异化金融服务, 有利于国内市场的行业竞争。针对“三农问题”, 王曙光 (2012) 提出社区银行能够改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可持续性体系, 有利于农村剩余资金回流, 增强对“服务三农”的金融支持;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正如成思危 (2006) 指出, 要想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要加大力度发展社区银行, 并剖析了社区银行资本金需求量较小, 对风险掌握能力强, 规模小致使对自身了解比较清楚, 灵活性大, 存在信息上的优势等可观性。在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大环境下发展以社区经济为基础、以中小微企业为服务对象的社区银行, 十分贴切我国地方经济实际状况, 因此, 发展社区银行是很有必要的 (李保光, 2010、金栋, 2011) 。
三、文献述评及研究方向
综上可知, 目前国内外文献仅聚焦于社区银行的界定、与总体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分析等几方面。总的来说, 国内关于社区银行的研究还不够透彻、不够深入、较为零散, 更重要是, 基于我国典型社区银行实例分析得研究少之又少。
因此, 在国内外学者的已有理论研究文献研究的基础上, 还可从如下几方面对社区银行的发展予以实证并加以完善。一是根据市场需求的社区银行设计。以往关于社区银行的研究大多侧重借鉴美国等国家的成功经验, 而未考虑根据国情, 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二是基于实例检验研究。选取我国目前社区银行发展的比较好的几家社区银行作为研究对象, 探究其实际生活中的运营过程, 以便解决指导实践时出现偏差。三是将区域差异纳入研究范围, 深入剖析社区银行在我国东南沿海、中部地区以及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过程, 从而深化社区银行在中国变动趋势认识, 既能大大丰富社区银行在中国“扎根”发展的理论研究, 也可以为管理当局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严谷军.竞争环境下美国社区银行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 2008.
[2]王梅.论社区银行作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途径[D].厦门大学, 2014.
[3]刘敏.中美社区银行模式比较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 2014.
发展过程 篇9
一、动手实践, 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 我让学生动手操作, 自主探究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问道:“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的曲线, 怎样测出它的周长呢?请同学们用桌上的学具想办法测一测、量一量。”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 思维非常活跃。在汇报中, 有的学生用“绳测法”, 有的用“滚动法”, 还有的学生方法很独特, 他不是用绳子直接测圆的周长, 而是将圆形纸片对折几次后, 用绳子测出扇形的弧长, 进而求出圆的周长。再如, 在教学“移多补少”的问题时, 根据教学重点分层次进行操作:先让学生摆两行小棒, 每行10 根, 再从第一行移动一根到第二行, 问两行相差多少根?移动2 根呢?3 根呢?……这样经过操作, 一眼就能看出结果, 得出相差数与移动数的关系;然后指导学生第一行摆10 根, 并告诉他们只要给第二行2 根, 两行就同样多, 问第二行原来有多少根?学生边摆边说说是怎么想的。像这样的问题, 如果脱离了操作, 而只有学生的空想或老师的空洞说教, 是很难理解的。但经由教师创设操作情境, 学生凭借动手实践, 数形结合, 不仅很快建立了“移多补少”的数学模型, 同时也明确了算理, 还能有效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教师只要把握好教材, 就能为学生创设合理的适时动手操作的活动, 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 尽可能地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做一做, 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 在动手中思考, 并在动手、思考的过程中获得认知。数学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 而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 学生所释放的激情已不再是老师赋予的学习任务, 而是学生实实在在的学习需求。这样会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在操作中, 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二、自主探索, 实现思维再创造
如“长方形的认识”一课, 我用了两种不同的教法。
第一种, 量一量。提问: (1) 哪两条边的长度相等? (2) 四个角都是直角吗?然后得出结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第二种, 教师引导:“看了这个长方形, 你有什么发现想要告诉大家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汇总板书: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然后接着问:这只是大家的猜想、发现。到底对不对呢?应该怎样来验证呢?因为要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发现, 学生的探索活动显得尤其带劲。通过大量的操作, 量出了多个不同的长方形的对边, 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确实”相等。同时又有学生提出, 除了用量的方法, 还可以用“上下对折、左右对折”的方法来验证。对于“四个角都是直角”的验证, 除了用三角板的直角逐个量的方法外, 还有学生想到, 可以依照“上下对折、左右对折”验证对边相等的方法, 先用折的方法证明四个角都是相等的, 再想办法证明其中一个角是直角就可以了。
比较两种教学方法, 不难看出, 虽然第二种方法占用的时间比较多, 但是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再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初步学习了“猜想———验证”的合情推理思想。在探究中, 学生实现了思维的“再创造”, 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进而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合作交流, 完善思维知识网络
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直至感到豁然开朗, 这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新境界。《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数学课堂生活化, 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因此在设计教学流程时应努力突出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教学时, 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努力改变传统的单一学习方式, 使他们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相应的思想与方法, 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教学形式上, 重视小组合作研讨的学习方式, 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必须积极探索班级和小组、个人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组织形式, 加强培养小组合作研讨的学习方式。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的“小数乘法”时, 给出一个长1.2 米、宽0.8 米的长方形, 让学生计算面积。学生的答案先是五花八门:有96 平方米、9.6 平方米、0.96 平方米……讨论中, 有的学生用估算的方法, 1.2米和0.8 米都接近1 米, 面积大约是1 平方米, 排除了前2个答案;有的学生把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换成12 分米和8分米, 计算出面积是96 平方分米, 即0.96 平方米。这些讨论过程都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展开的学习活动, 在整数乘法的基础上, 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再学习小数乘法的方法。教师在学生自学和合作的同时, 将本节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 以达到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升华。
教育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在教育过程中注重过程的体验教学, 提倡学生的个性发展, 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 其最终结果一定是我们喜闻乐见的。总之, 有效的数学教学是过程和结果的和谐统一, 过程是学生的学习经历和思维方式的变化, 不仅让学生知道“是什么”, 而且要学会“怎样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的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活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 使其成为自己可迁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打通学生自主学习的脉络, 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摘要:教学是既有过程, 又有结果的有机整体。数学教学时, 教师应立足生本,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相应的思想与方法, 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发展过程 篇10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解释:“所谓知识, 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 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 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印象。就它的反映活动形式而言, 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 属于感性知识, 有时表现为关于事物的概念或规律, 属于理性知识。”本文所指的知识指自然科学知识。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是:“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广义上说,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 主要指学校教育, 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 (或阶级) 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 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 (或阶级) 所需要的人的活动。”那么知识从哪里来?又是如何应用的?知识和教育二者的相关性及其发展前景又会怎样呢?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创造知识, 但是那时候的人们创造知识的能力很低, 所以古代人把创造知识的人士视为神灵。在古代希腊雅典娜就被认为是创造知识的女神, 而人要想获得知识只有靠神的恩赐或通过身在人间的代表巫师来获得知识。那时候的知识是和迷信在一起的, 所以人们受到巫师的指示更多的是迷信而有很少是知识。到了柏拉图时代, 柏拉图开设了欧洲最早的大学—柏拉图学院, 柏拉图强调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强调逻辑的重要性, 柏拉图认为知识不是人们能够创造的, 而是依靠灵魂回忆理念而实现的。柏拉图学院在希腊存在了九百多年, 先后教育出了亚里士多德、欧多克斯、欧几里得著名的学者, 为对于西方知识的创造和教育打下了基础, 为人类创造出了许多知识。此时, 东方的中国也出现了能够创造知识的神—燧人氏、伏羲、扁鹊和仓颉等等, 他们创造了结绳记事和文字等记录知识的方法, 并传授给人们各种知识。到春秋战国时期, 知识在教育中得到了进一步推广, 知识的创造者从神变为了人间的圣人, 诸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 在中国也开设了私塾, 孔子的教育也获得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的赞誉。在中国, 这些能够创造知识并会教育别人的人往往被认为是圣人, 或者是往往被认为是天上文曲星下界, 诸如李白、杜甫, 等等。
到了中世纪, 人类的非理性因素控制了理性的发展。这个时期, 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的研究仅凭借经验积累, 知识创造处于自发阶段, 因此已经具有的经验和技术没有很好地被开发利用。具体表现为科举和私塾都不传授自然科学知识, 所以中国的科技知识创造非常缓慢。对于知识的教育问题, 中国古代诗人韩愈提出了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宗旨, 摒弃了知识的创造功能。无论西方还是中国, 中世纪前后对于知识, 尤其是自然科学知识创造和教育一直没有得到重视。
西方中世纪缺乏知识创造的情况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被改变,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成为科学知识创造的中心。在文艺复兴的科学家中伽利略最优秀, 史蒂芬·霍金说:“自然科学的诞生要归功于伽利略。”伽利略曾经先后在比萨大学和帕多瓦大学执教几何、机械和天文。“伽利略在力学、物理学研究中, 创立了实验与数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开辟了研究自然的新途径。”[1]伽利略的这个研究突破了科学从过去的自发式的经验积累和纯粹的数学理论毫不相干的发展模式, 使科学技术进入了自觉发展阶段。从此以后, 西方科技很快地超越了中国的科技。同时期, 做过大学教授的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定律。再后来, 在剑桥大学读书的牛顿综合前人创造的科学知识, 创造出自己的科学知识体系, 推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革命。1665年, 牛顿发现了微积分学。在此后两年里, 牛顿在家中继续研究微积分学、光学和万有引力定律。由于牛顿、胡克、瓦特等科学家的出现, 英国成为科学技术知识创造的中心。
由上可知, 人类早期和后来的最重要的自然科学知识创造绝大部分都发生在大学中, 知识的创造和大学教育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在大学教育中, 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创造仍然没有在教学中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知识创造的一般功能在英国皇家学会这样的专门研究机构中, 进行创造知识的人往往被认为是神圣的, 人们认为牛顿是上帝的代理人, 所以知识创造仍然留下了神的烙印。教育及知识创造的相关性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 但是科学知识毕竟是接受教育的人那里获得创造, 因此, 教育为打破神创造知识的传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知识创造的中心转移到法国, 法国出现了一大批科学巨匠, 比如达朗贝尔、蒙日、拉格朗日、拉瓦锡、安培、泊松、拉普拉斯等。在大学教育中广泛推广和应用科学知识, 最早发生在1794年法国综合工艺学校开创了以数学和自然科学为基础训练工程师的新模式, 提出了用科学指导技术的技术科学, 工艺学校的建立使得科学在工业中得到应用, 科学和技术开始相结合, 科学知识的创造开始去神化和职业化。然而科学研究在法国仍然是局限于法国科学院, 在大学中仍然很少有教学和科学技术创造相结合。
把科学知识的创造和教育真正结合起来的是德国的洪堡大学。1810年10月, 由普鲁士教育大臣, 教育改革家威廉·冯·洪堡创办了柏林洪堡大学。洪堡大学是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化大学, 洪堡大学提出了著名的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和研究相结合改变了原来科学研究和大学教育相分离的原则, 是的科学知识的生产和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教学相结合, 扩展了科学研究的范围, 而且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原则把以前仅仅局限于科学院的研究延伸到大学和课堂的实验室中, 扩大了科学研究和教学对象的规模, 实现了科学知识创造和教育相结合, 即教学相长, 使知识创造和教育的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扩张, 创造了大量新的科学知识, 培养了更多的科学家, 强化了知识创造职业化的进程。洪堡大学模式的开创首先把教育和科学技术知识创造集合起来, 这是具有世界性意义的创造, 从此以后现代化大学层出不穷, 人类从神创造知识和学习神学阶段进入了知识精英创造科学知识和精英化教育和学习阶段。
1876年创立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美国第一所把科学技术知识的研究创新和教育学习相结合的现代化大学, 霍普金斯大学的创始人希望抛弃美式学院的陈规旧制, 打造一所专注于扩展知识、研究生教育和鼓励研究风气的新式研究型大学。其目标为:“鼓励研究以及独立学者的进步, 使得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精湛的学识推动他们所追求的科学以及所生活的社会前进。”[3]仿照威廉·洪堡等人所倡导的以柏林洪堡大学为代表的德国大学模式, 其理念和模式都对后来的美国大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并为之纷纷效仿。一批老牌学院如哈佛、耶鲁、哥伦比亚、普林斯顿等, 纷纷步其后尘而改革成为大学, 一批新型大学, 如克拉克大学、芝加哥大学相继建立。美国对于德国洪堡大学等现代化大学的学习为美国成为世界科学技术知识创造和教育学习的中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也为美国成为世界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斯坦福大学建立于1885年, 该大学拥有八千多英亩的广大面积, 1959年工程学院院长特曼提出了一个构想:将一千英亩以极低廉、只具象征性的地租, 长期租给工商业界或毕业校友设立公司, 再由他们与学校合作, 提供各种研究项目和学生实习机会。斯坦福成为美国首家在校园内成立工业园区的大学。斯坦福因此使自己置身于美国的前沿:工业园区内企业一家接一家地开张, 已超出斯坦福能提供的土地范围, 仍不断向外发展扩张, 形成美国加州科技尖端、精英云集的“硅谷”。随着美国西海岸高科技带的兴起, 斯坦福大学的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
斯坦福大学奠基并创建了著名的美国硅谷, 孕育了享誉世界的现代科技文化。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们创造了世界众多一流科技企业, 包括惠普、思科、谷歌、雅虎等等数以百计的美国知名上市公司。所以斯坦福大学是二十一世纪科技精神的象征, 斯坦福大学是集科学知识创造应用和教育学习相结合的当代典范, 斯坦福模式使人们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创造和应用成为现代化经济的范例, 推动了知识经济在全球的发展。
教育被视为民主制度和人类自由支撑的手段, 但是精英教育显然与民主制度不是完全适应的。然而, 斯坦福大学模式仍然是精英教育, 而不是大众化的教育。在当代, 大众化教育通过互联网得到了彻底实现, 也即是说只有互联网教育才能够支撑民主制度的教育模式。互联网教育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符合学习活动本身的规律, 互联网学习是个别化和个性化的学习, 人在一生中都需要发展, 随着知识爆炸时代的到来, 人总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进行有意的或无意的学习。但是仅仅依靠互联网教育和学习也不行, 因为精英教育末期已经把教育和研究, 即知识的创造结合起来了。所以我们不仅仅需要知识的互联网教育, 同时也应该让互联网教育把知识教育及知识的创造相结合起来。并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这种开放式的互联网的教育学习和知识创造和应用的结合将会在全球得到普及, 所以知识的创造和应用及知识的教育和学习在未来人类社会将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互联网教育和学习将使每个人都是创造性的人才,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从而拥有自己所创造的知识财富, 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人平等打下经济基础。随着互联网教学的出现, 大学的发展将从具有围墙的大学, 到没有围墙的大学, 再过渡到虚拟大学时代, 每次大学教育的变革都会带来人类的解放和文明的进步。在虚拟大学时代, 网络就是大学, 是人们接受教育、学习和创造的场所。在这种大学中, 课堂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的时空限制, 而是扩展到全社会, 上课学生的年龄没有限制,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老师和学生平等交流, 有时候甚至是师生不分, 亦师亦生, 知识的学习、创造和应用不分, 这种大学在当下的表现就是慕课网。随着时代的发展, 更多类似慕课网的大学将会取代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学习、研究和应用相结合的大学。不久的将来, 人类将通过网络教育, 实现人人之间的教育公平、学习公平、创造公平, 从而建设人人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社会。
从目前看, 我国的高等教育依然落后于西方的高等教育。因此, 我国应该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 加大互联网教育设施的建设和相关人才的培养, 制定互联网教育程序和制度, 强化互联网教育模式的研究,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互联网教育强国, 通过互联网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相对于西方高等教育的弯道超车而早作谋划。
摘要:文章考察并分析了知识的创造和应用过程与教育发展过程的相关性, 指出人类知识创造和应用与教育发展的未来前景, 为当今知识创造和应用与教育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知识,教育,创造
参考文献
[1]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xxsb/1194591.htm.
[2]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028/15/557801_64758285.shtml.
学习名校要关注其发展过程 篇11
笔者以为,之所以出现“学习不灵”的问题,关键在于他们看待问题的方式存在偏差。他们把名校的发展模式当做静态的、独立的画面来看,而不是将其看做动态发展的结果。他们只看到名校现行的做法,而没有思考这些做法背后的深层内涵。正如我们欣赏一株漂亮的玫瑰花,如果我们的目光仅仅局限在花的艳丽上,而不去思考花的由来,那么,我们恐怕永远也栽培不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玫瑰花。
当校长们怀着朝圣般的心情来到名校,感受到的是成功和辉煌,产生“我要试试”的心情实属平常。来到名校,很自然要听听名校长的经验介绍,然而内容又都是对现有发展水平的就事论事,很少诉说改革之路的艰辛。我们并不喜欢听别人诉苦,但是别人的诉说或许能给我们有益的启发。如果名校长们能实事求是地告诉学习者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突破策略,让学习者明白学校发展到今天绝不是一日之功,而是由诸多因素促成的结果,那么,当那些学习者回到各自学校,就会更加谨慎地借鉴这些名校的经验。
透视家族式企业发展过程 篇12
一、家族式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这里所说的家族式企业, 一是指产权相对集中, 有一位或数位家族成员拥有或实际控制企业;二是管理集中, 企业的管理就集中在家族成员那么几个人中;三是和创业伙伴保持密切的关系;四是家族企业至少有两代人传承。这几个条件同时具备, 才可以称得上是家族式企业, 否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族式企业。家族式企业是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创业早期必然产生的一种企业形式。在发达国家, 家族式企业是最普遍和最主要的一种形式。在美国, 90%的企业属于家族式企业, 全美名列500家最大企业名单中的家族式企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上市的大型企业中, 更有50%属于家族式企业。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就业人口中有一半是由家族式企业完成的。这一比例, 英国是70%, 意大利是60%, 新加坡、香港是80%。家族式企业也具有了现代的、充满活力的管理模式。我们对于家族式企业的进一步认识, 不但是必要的, 而且是迫切的。家族式企业是一个历史现象。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 目前在中国, 家族式是非常好的企业形式。中国以家族的形成组织经济, 具有漫长的历史过程, 曾经主宰过几个历史朝代, 这决定了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特色。可以说, 在中国以家族、家庭的形式组织经济是绕不过去的。第一,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我国有8亿农民。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后, 不要忘了身后的8亿农民。没有8亿农民的富裕, 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有关人士指出, 今后将有4亿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搞经济, 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从工、从商, 他们贷款无门、举目无亲, 靠的是亲友的援助, 家族的打拼, 血缘的凝聚, 家族式的经济组合就在所难免。第二, 家族血缘性对群体的强大粘合力不可忽视。在中国, 以家庭和家族的形式组织经济已沿袭了好几个朝代, 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 还是在强调一大二公的计划经济年代, 都深深地罩着家庭的影子。在家族式企业里, 大多数厂长同时也是族里有名望的人, 所以厂长的意志、愿望、行为已成为全员生命的寄托、力量的象征、置生死的希望, 所以往往不用较多的动员就可以把全员聚在自己的旗下, 成为奋发向上的力量。其投入精力的真实性、行为的可靠性、聚合的真诚性、力量的凝聚性是目前任何其他企业难以匹敌的。所以, 中国的经济学理论是决不能绕开血缘经济成分的。第三, 我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 我们发展经济不可能指望某一种模式或某种渠道进行。不管是以哪种模式或渠道去营运企业, 都有其利弊。我国有13亿人口, 约有4亿个家庭户主组织的成员进行独立自主、富有创造性地发展经济, 这将形成一个强大的经济建设领导力量, 中国的富强将势不可挡。我们应大力推行多渠道、多层次的发展经济战略, 发挥各种经济成分的互补性、渗透性和促进性, 而不是人为地在各种经济成分之间划等级。第四, 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要打破这种不平衡性, 就要充分发挥各家族的优势来搞经济, 以消除这种贫富之间、地区之间差距, 而不是坐等观望, 等待时机成熟以后, 企图借助于外来资金的涌入、借助于外部的援助和交通通讯的完善, 才轰轰烈烈搞经济, 这只能是守株待兔, 可望而不可及。目前, 越是贫困地区, 越是经济落后地区, 越要提倡家族式企业。
二、家族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家族式企业, 由于起步较晚, 与现代企业同场竞技, 等于是两股道上跑的车, 走的不是一条路。应提倡走小、土、特的道路。小, 就是经济处于刚起步时, 规模要小、范围要小, 以小制大、以小见大, 切忌一哄而上, 人焉我亦焉。规模要小, 就是要把发展的规模与生产能力、资金的投入与产出的能力建立在相适应的位置上, 量力而行。许多企业在产品没有进入市场时, 就洋厂房、洋机械, 样样俱全。结果排场有了、厂长经理当了, 但兵马未到, 就粮草耗尽、胎死腹中。范围要小, 就是将调查得来的项目, 采取逐层过滤的办法, 把起步发展的范围逐步缩小到一项或两项。确定起步范围的原则, 取决于个人能量的消化, 量力而行, 不要事无巨细, 眉毛胡子一把抓, 什么都想做, 什么也做不好, 上一件败一件。土, 就是以土制洋、眼睛向内、立足国情, 坚持产业的民族化和本土化。在没有十分把握的情况下, 切忌轻率地背井离乡、远离故土、贪大求洋。长期身处乡下的农村人口, 具有人无我有的四大优势:资源优势、人缘优势、技艺优势、传统优势。农民长期身处乡下, 对于矿山、森林、沿海、树木、农田、畜牧就十分熟悉。同时通过世代的繁衍、世交, 形成了牢不可破的人情、乡情味道, 一处有难, 八方支援。在这种环境中建立基业, 就会十拿九稳。只要在这些优势中, 加以向深处发展, 逐步形成规模, 其优势是明显的。特, 就是普遍中的特殊性、共性中的特色性, 其中包括产品性能的独特性, 经营模式的特殊性, 产品特点的鲜明性, 组合方式的个性等等。家族式企业在利用以上的特点和优势经营的过程中还是出现如下问题:第一, 局限于家庭的范围内, 许多高科技人才无法交流, 容易满足于家庭的小圈子, 先进的文化科技难以进入。第二, 文化氛围差, 容易沿袭传统的模式。第三, 先进的管理制度难以通行, 往往依靠家长制的管理模式。第四, 传承问题。一是可以采用现代管理模式, 聘请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二是子承父业;三是企业直接传给家族中的一些人, 管理上可以多聘请一些能人。聘请的人可以先从底层做起, 从低层发展, 再到中层、到高层。第五, 产权关系是否明晰。只有产权是清晰的, 家族企业才能发展。在用人过程中要建立一种完善的评价机制、考核机制和完善机制。无论是家庭管理还是聘请外人, 都要因人、因事、因地而行。
三、家族式企业发展方向和建议
中国的民营企业现在大部分是家族式企业, 目前有些人认为家族式企业做不大, 这样的看法有点偏颇。家族式企业非常适合中国,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 之所以有些家族式企业没有搞好, 是因为我们对家族式企业研究不够, 家族式企业的潜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我们研究的方向是, 怎样在家族的领导下把家族式企业办得更好。欧洲70%的企业是家族式企业, 证明家族式企业不但能办好, 而且能办大, 沃尔玛就是家族式企业。家族式企业是企业的管理组织方式, 中国90%的企业以家族式企业的方式生存和发展。任何一种好的企业管理制度都不能将家族式企业排除在外, 家族式企业是一种好的企业管理模式。家族式企业适合中小企业, 过去一个家族兴旺, 一家有十几甚至是上百口人, 容易选择有能力的接班人。除了家族以外, 还有其他关系, 比如师徒关系等, 人才来源很多, 可以有很多选择。而现在实行计划生育, 一个家庭一个孩子, 一个家族只有少数几个人, 接班人的选择余地非常小。因此, 家族式企业对于中小企业非常合适, 比如开一家餐馆, 还需要聘请职业经理吗?没有必要, 开一家父子店就可以了。但是, 大型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 就必须聘请经理人了, 就必须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了。
【发展过程】推荐阅读:
创新发展过程09-26
二语发展过程10-12
云南白药发展过程09-02
园长专业化过程发展论文05-29
高中生自我评价个性发展过程05-19
铝电解电容器的高速发展过程07-07
环境监控(监测)建设与发展过程的思考11-15
伯恩施坦的生平和思想发展过程06-04
把群众工作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