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绿色化学实验(精选12篇)
高等学校绿色化学实验 篇1
化学对人类的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化学的研究成果促进了社会的快速进步。其给人类创造的财富是巨大的, 但是也产生了许多问题, 如某些反应原料、催化剂、产物等造成了水污染、大气污染, 还破坏了地球臭氧层、引起全球变暖等等。因此, 人们在不断地研究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友好型化学, 绿色化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所以, 在高校化学教育中融入绿色化学越来越重要。
一、高校化学教育中融入绿色化学的必要性
绿色化学是指不会破坏生态环境的化学或者清洁化学, 实质上就是指化学反应与过程坚持“原子经济性”的原则, 也就是说在化学反应中, 将参与化学反应的原子充分利用起来, 获取新产物, 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达到预防污染的目的, 所以, 化学反应的整个过程都是无污染的, 其根本目的就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 环境保护就是被动地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而绿色化学却是主动地对化学污染进行预防, 将污染源切断, 从根本上保护环境。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绿色化学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加快绿色化学的发展势在必行。高校进行化学教育的目标主要是满足社会的需求, 就大学生自身而言, 应该要具备绿色化学的思想观念, 深刻理解绿色化学知识, 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这也是当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所以, 高校实行绿色化学教学迫在眉睫, 以提高学生绿色化学的意识, 让他们知道如果没有绿色化学,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将遭到破坏, 人类迟早会走向灭亡。因此, 在高校化学教学中融入绿色化学, 将二者紧密联系起来, 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二、将绿色化学融入高等化学教育的对策
近年来, 我国有些高校都开设了“绿色化学”这门课程, 但是, 总体而言, 仍然还是处于初步阶段, 还没有对绿色化学的教学以及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深入地研究, 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使绿色化学完全融入到高校化学教学中。
1、加强师生绿色化学意识的培养
与传统的化学教学相比, 绿色化学教学的方式有所更新, 充分的体现了“绿色”二字, 它不但可以把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框架体系进行优化, 还能将化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紧密地联系起来, 最重要的是它能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 引导学生保护环境, 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绿色化学教学是一场重大的变革, 因此, 作为化学专业人员应该要引起重视, 不要小瞧这场变革, 要树立明确的思想意识, 即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将绿色化学教学思想融入到高校化学教学的全过程。特别是对化学专业人员而言, 必须要认识到绿色化学的重要性, 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大力宣传推广绿色化学, 将自己的职责培养出来。要不断地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更新,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 牢牢掌握将绿色化学与化学教学联系起来的关键知识点以及相关理论, 为教学中绿色化学的融入打下基础。将学生绿色化学的思想意识培养起来, 一切从生态与环境的利益出发。使学生的脑海中真正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 为绿色化学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的条件。
2、编写绿色化学教材
为了使化学教学适应当前迅速发展的社会的需求, 就一定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同时, 在化学教科书上也应该要融入绿色化学教学的内容。与传统的化学教学相比, 绿色化学可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 要使绿色化学服务于教学, 就必须要在书本上涉及到有关绿色化学的内容, 由此可见, 搞好绿色化学教学的前提是要把教材的建设搞好。
(1) 教材应该要以绿色化学知识、宣传推广绿色化学理念为主。在这种教材中, 必须要从化学的理论基础出发, 对绿色化学的产生、概念及原理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重点分析绿色化学在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性。除此之外, 对有关绿色产品的研究成果进行介绍。
(2) 建设专业的教材。教材的内容应该以基本的化学原理为基础, 必须要将绿色化学的理念体现出来, 使绿色化学贯穿于整个教材体系, 将其创造性与发展性充分体现出来。每个学校都应该要依据专业的自身特点来科学、合理地建设教材, 将高等化学教学模式的多样性体现出来, 培养出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
3、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到理论教学中
化学工作人员应该要对校内外著名的绿色化学成果进行收集, 然后将其与教材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精讲。以此同时, 教师还要充分利用教材, 对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进行挖掘, 时刻不要忘记在教学中融入绿色化学。使绿色化学真正地融入到高校化学教学的各个方面, 并对与之不相符的课程内容进行修改, 纠正。并分析传统的化学反应方法对生态环境产生的消极形象, 然后从绿色化学出发, 研究探求新的化学反应方法, 使生产产物对环境无害, 防止污染性物质的产生。教师还可以将生活中的具体实例与教材联系起来, 以实现绿色化学与教材理论基础的融合, 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要将绿色化学融入到高校化学教学中, 已培养出具有绿色化学意识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秀兰.高效化学实验绿色化探讨[J].广东化工, 2009 (8) .
[2]洪郑.从实际分析绿色化学是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J].现代商业, 2008 (8) .
[3]余天华, 吴静澜.绿色化学在高校化学教育中的教学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20) :228-230.
高等学校绿色化学实验 篇2
学校建筑精品终获LEED铂金青睐
何为LEED?LEED即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被奉为评价绿色建筑的标准。在美国部分州以及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已被列为法定强制标准。LEED认证标准极为严格,共分为认证级、银级、金级、铂金级四个等级,其中北京实验二小朝阳学校正是获得评选的最高级别——铂金级认证。
根据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提供的资料,全球共有LEED-SCHOOL铂金级认证学校35所,北京实验二小朝阳学校是亚洲唯一一所LEED-SCHOOL铂金级认证学校。这意味着方兴地产的绿金理念不仅在国内得到了高度评价,也在国际范围内获得了权威认可。
从最终评审结果来看,北京实验二小朝阳学校在多项评估维度中远超铂金级标准分值,其中节水效率、室内空气质量、绿色教育等指标均达到满分。实验二小朝阳学校的建造综合运用了绿色照明、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可再生能源技术、新风系统等12大绿色节能举措,使学校基本不受噪音污染,空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二级及以上标准。再次就读的学生不仅可获得一流教育资源,还能专享全北京独一无二的学习环境和健康保证。
绿色学校对学生健康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绿色学校这个概念是从1996年提出来的,提出时强调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建设的整体性活动中,引导教师和学生关注环境问题。之后逐渐制定了一些关于绿色学校的标准,也就有了现在的三星标准。实验二小朝阳学校此次获得铂金级认证,再次证明了我们的学校已真正达到国际标准,与国际教育实现接轨。实验二小朝阳学校在这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创新和引领作用。
学校积极开展绿色校园、绿色习惯等主题研究课,探索绿色教育体系,绿色育人目标、绿色课程建设、绿色习惯培养、绿色文化设计等。从小在学生们心中树立“美丽校园,绿色成长,文化传承,从我做起”的观念,从爱身边的环境开始,到爱地球家园,从自己个体的绿色生活,到影响一个家庭、一个社区的生活方式,丰富了二小“以爱育爱”的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绿金理念打造金茂品质
方兴地产之所以敢于在国内首次尝试以LEED铂金建筑标准打造北京实验二小朝阳学校,与其一贯主张的“绿色科技、金茂品质”的开发理念息息相关,更与其注重以科技为先导,打造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健康舒适的高端住宅的产品理念一脉相承。
2011年起,方兴地产要求所有开发的校园项目均需实现绿色建筑,已经打
绿色学校的绿色教育 篇3
竹楼的屋顶像巨大的圆锥状斗笠覆盖屋身,墙体不是四四方方的封闭水泥墙,而是一根根等距排列的高大毛竹柱子支撑屋顶,因此采光自然、通风透气,同时又可遮雨蔽日。除了建筑材料都采用毛竹外,课桌、板凳、黑板也尽量使用毛竹。
创办人John Hardy说,“绿色学校”只是他建立“绿色社会”的试验。在学校附近,他还建造了一个“绿色村庄”供学生住宿,那里的房子也几乎都是用竹子建造的。“每天早上用车送孩子是一种愚蠢的行为,‘绿色村庄’里的孩子们每天步行900米去学校。”学校现在有学生200人,以国际学生为主。学校课程覆盖幼儿园到中学,仍用国际通用的教学大纲,但学生必修碳足迹分析、有机种植等环保课程。“我们教授的特色技能对孩子们将来践行绿色生活非常有用。”John Hardy说,“我们的目标是培养未来绿色领导人,要让他们知道,人类居住的地球并非不可摧毁。”
Commonweal at a Glance
可充电的户外太阳能椅/想在户外边享受阳光边工作的人们常常苦恼:笔记本屏幕反光严重,还找不到电源充电。“绿色日出”公司发明了一套太阳能椅具,问题迎刃而解。餐桌和椅子由雪松木制成,餐桌上方罩着由铝导管支撑的弧形顶棚,它既是遮蔽反光的布蓬,也是提供电能的太阳能电池板。电能经铝导管到达餐桌的内置电池。电池不仅为人们的各种器件充电,还能作为后备电源供阴天之需。
高等学校绿色化学实验 篇4
化学与环境的关系,一直是现代工业社会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化学和化学工业在为人类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确实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甚至许多时候,人们一提到污染,首先会产生与化学产生联系。因此,正视这一现状,纠正传统生产方式,需要大力地发展和推广先进的绿色化学理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等化学教育中的教学离不开大量的化学实验,这必然会带来化学产物的排放问题,而如何有效地控制和减轻相关教学活动中的负面影响,使绿色化学习惯融入学生的思想,是当下高校化学教育工作者需不断审视和思考的问题。
2 绿色化学理念
绿色化学是当今较为重要的科学研究热点领域之一。它既在思想上反思传统生产方式的缺失,同时又广为吸纳了多学科( 化学,生物,材料,信息理论等) 的最新技术,集百家之长,是一门新兴的综合交叉学科。
从根本上讲,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以资源和资源再利用的角度,重新审视和改革传统的化学生产工艺,使资源管理的理念贯穿于化学生产过程的始终,从而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在众多绿色化学理念中,原子利用率、绿色化学12原则被认为是核心思想。
原子利用率 ( Atomic utilization) ,也叫做原 子经济性( Atom economy)[2],其理念具体可体现在: 倡导过程控制的原则,积极采用先进的化学方法,实现“减少目标产物质量 + 废弃物质量”与“原始原料质量”二者的差异,最大限度地保证生产过程中的所有原料进入最终产品中,从而极大的提高原子的“经济性”。
绿色化学12原则 ( Principles of GC)[2],强调预防废物产生的化学设计,运用更为合理的化学合成方法; 尽可能使用更无害、更安全的化学合成手段和化学产品,尽量少用能源; 同时,鼓励和提倡使用再生资源,提倡催化手段,提倡化学产品的可降解性,提倡化学的有害检测。
3 绿色化学理念及绿色化学教育在国际 上的发展
“绿色化学”的理念最早出现在年美联邦政府通过的国家法令———《1990年防止污染行动 ( Pollution Prevention Act o1990,PPA) 》[2],该法令中,防止污染上升为国策,绿色化学也在政令中首次出现。随之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一场绿色化学的热潮。与此同时,人们对于化学的质疑声不断,CEFIC ( 欧洲化学工业委员会) 和CMA ( 美国化学品制造商协会) 在1993 - 1994年的两项调查结果显示,只有约26 % 的民众对化学持有良好印象[3]。
但改变大众对化学的思维定势,让大众认同化学并非污染的根源,就必须从传统的化学生产方式和工艺中走出来,必须大力推动绿色化学的进步和发展。在美国之后,欧洲、日本也相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化学工业”和“新阳光计划”,推动绿色化学发展。同时各国设立专门奖项,表彰那些在绿色化学研究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和企业家,著名科学家李朝军教授因他在“水相有机反应”中所作的突出贡献于2001年获美国政府“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4]。
在高等教育中,欧美主要发达国家也积极开展对绿色化学教育的相关探索。美国Scranton大学、Oregon大学、波士顿Massachusetts大学都在化学和相关专业的教学体系开设绿色化学的专业课程,相关院校也开始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5]。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都在本科或研究生阶段开设了相关的绿色化学和绿色工程课程[6]。
4 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绿色化学习惯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开设了绿色化学的相关课程,或在相关教学中融入绿色化学体系,对绿色有机合成、绿色化工、材料、资源和环境等许多方面展开了较为系统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但从根本上讲,绿色化学理念还要落实在对学生日常实验行为的培养上,落实到学生绿色化学习惯的养成上。
4. 1 培育绿色化学意识
要实施绿色化学实验,实验教师首先要具备强烈的绿色化学意识,这样才会在日常教学中产生积极的行为效果。备课时,实验教师不仅需要了解本章节涉及内容,更应积极拓展知识结构和方法体系,大量补充各种绿色化学合成方法、处理手段等内容,使绿色化学思想融入自身知识体系; 上课时,教师应率先垂范,用绿色化学武装后的自身言行去感染学生; 在实验教学进行中,教师必须适时灌输绿色化学思想,教导学生重复结合“绿色化学12原则”来考虑和解决化学实验中出现的污染问题,做到实验药品的有效利用、循环利用。教师通过绿色化学和非绿色化学的多种途径、方法、手段的演示对比,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接纳绿色化学知识; 同时在实验中通过类比、对比来选择污染小、安全性高、产物易分离的实验方法; 最为重要的时,对于实验中出现的必须使用的有害有毒原料或无法避免产生的有害有毒产物时,必须采取可靠的保护手段,并进行一系列的消害处理措施,以培育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习惯。
4. 2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中 “绿色化学理念运用” 的针对性
目前,国内许多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升本科院校,由于实验室的相关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相关实验教学的体系不够成熟,导致在实验教学中“三废处理”产生诸多问题[7]; 但另一方面,相关化学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中都极易产生大量的,有污染性的,和对环境有害的生成物质和反应物质。
同时,为了保证正常的教学计划,实验教学时数、学生人数等,实现对化学药品的绿色开源节流已非易事; 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按照要求分类收集,对废弃物随意排放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生使用药品浪费的现象也比较普遍。而学生在理论课堂中学习的各种有关绿色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如果得不到实验教学的支持和训练,是无法融入教学体系中,真正实现教与学相互促进。
鉴于以上矛盾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建议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并实施绿色化学实验教学与教育。
( 1) 加强绿色化学训练。
实验课上,教师不仅要强调学生如何观察实验,如何操作实验,更要引用相关实验中的绿色化学观点,针对目前基础化学实验的四个体系: 基础知识与技能型实验、合成实验与技术、测试实验与技术、综合与设计型实验,进行分步骤的、有计划的绿色化学教学实践。
实验教师要自己设计出绿色化学实验方法和手段,与常规手段从产出、效率等方面进行多维评价。在满足大纲要求的同时,启蒙和引导学生的绿色化学思维; 在合成技术实验中,充分发挥学生在绿色化学实验中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验结束由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现绿色实验的可能性; 在设计型实验中,鼓励学生拓展思路,运用各种知识,尝试自行设计绿色实验,在实验结束后学生展开自我剖析和相互分析,总结指出本次实验从设计、操作到废液、废物处理的绿色亮点。
在整个教学思路上,通过教师引导,以教师为示范,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将学生的整个思维串联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现有教学体系,实现由绿色化学训练向化学习惯养成的重要转变。
( 2) 更新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方法。
除了加强教学思想的渗透,实验教师要积极开展对现行实验教学内容的重组,即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淘汰对环境危害较大的实验,改进实验方法,进行大规模的筛选和比对,选择更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实验体系。在这里,对于日常绿色化学训练中,学生自己提出的绿色实验方法,教师应及时总结,补充到新的体系中来。
( 3) 应用微型实验和采用虚拟化学仿真技术。
对于有关基础性实验,或演示实验,尽量采用虚拟化学仿真技术,即在得到基本化学信息的前提下,不需采用或采用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多媒体技术和有关虚拟化学应用软件是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实现和部分实现的模拟化学实验; 而微型化学实验,以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完成化学过程,实现化学预期。
两种方法都可以极大地降低日常试剂用量,实验时间也有效缩短,降低实验成本的同时,实现了从根源上减轻对环境污染的绿色化学原则。
( 4) 重视各实验之间,整改实验室系统之间的内部三废消化。结合资源再生利用的有关理念,将本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变成下一个实验中可利用的资源,实现了三废的资源化处理。因此,在日常实验教学中,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之间应共同协作,建立废物回收利用循环系统,统筹和归类开设实验门类、方法、药品种类、药品数量、废物种类、废物数量等有关信息,建立动态数据库,通过各子系统分析间的联系,通过化学的思想解决化学产生的问题。最终,形成一个循环型的实验组合[8,9]实际工作中,践行绿色化学理念。
5 结 论
目前,有关绿色化学的研究众多,而作为高校教师,除了要时刻关心先进理念、方法以外,更要在日常教学中、日常实验中坚守绿色化学原则,通过自身言行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因为绿色化学的希望在未来,绿色化学的载体是学生,只有努力培养具有绿色环保意识的新一代,使他们自觉践行“绿色化学理念”,拓展“绿色化学方式”,最终形成“绿色化学习惯”,才真正是将绿色化学落到了实处。
摘要:目前绿色化学教育研究在国内外有诸多开展,教学议题围绕着实验教学中“实验开展”和“行为培养”有诸多展开。本文围绕着绿色化学的内涵,阐述了绿色化学在高等教育阶段的重要性,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高等教育阶段开展绿色化学实验的措施,以期学生通过系统的绿色化学行为培养,形成良好的绿色化学习惯。
关键词:绿色化学,化学教育,实验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朱清时.绿色化学[J].化学进展,2000,12(4):410-414.
[2]Renner R.California launches nation's first green chemistry program[J].Environmental science&technology,2008,43(1):5-5.
[3]Anastas P T,Warner J C.Green chemistry:theory and practic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4]Li C J.Developing metal-mediated and catalyzed reactions in air and water[J].Green Chem.,2002,4(1):1-4.
[5]Anastas P T,Beach E S.Changing the course of chemistry[J].Green chemistry education:Changing the course of chemistry,2009:1-16.
[6]Ran N,Zhao L,Chen Z,et al.Recent applications of biocatalysis in developing green chemistry for chemical synthesis at the industrial scale[J].Green Chemistry,2008,10(4):361-372.
[7]曾庭英,宋心琦.化学家应是“环境”的朋友[J].大学化学,1995,10(6):25-31.
[8]汪朝阳,李景宁.大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的渗透[J].大学化学,2001(4):19.
高等学校绿色化学实验 篇5
——大冶市实验高中创建省级“绿色学校”工作的经验总结
我校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办学的重要目标,树立绿色教育观念,建设绿色校园,实施绿色教育,倡导保护环境行为,把环境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早在1996年我校就提出“实现校园绿化、美化和净化,把学校建成大冶市最优美、最干净的学校”的口号。于2007年3月作出了创建黄石市“绿色学校”的决定,制定了争创黄石市“绿色学校”的各项具体目标。在2008年元月获得黄石市绿色学校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争创湖北省“绿色学校”的具体措施。成立创建湖北省“绿色学校”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并明确了领导小组各个成员具体职责。根据创建标准,精心部署工作;增加资金投入,改善环境设施;紧扣时代脉搏,以持续发展为已任,将环境教育纳入学校的整体课程建设中去,培育有较高环保素养的时代新人。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概况——底蕴较为深厚的绿色文化
大冶市实验高中创办于1986年,位于大冶市新城区荟萃北路,是市属重点高中、大冶市环境教育先进单位、黄石市示范学校、黄石市园林式学校、黄石市绿色学校、湖北省语言文字示范学校、湖北省示范家长学校、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国家优质教育示范基地。
大冶实验高中校园,景色宜人。校内建有翠竹园、丹桂园、香樟园。有花坛,有亭榭,有雕塑。群芳争艳,绿树成荫。学校不仅环境优雅,而且教学设备先进。建有功能齐全的科教大楼,拥有装备先进的理化生实验室、网络中心、微机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学术报告厅等;建有高标准的塑胶运动场和高规格的灯光篮球场;安装了电脑网络系统和智能语音广播系统、校园安防系统。建起了一流的学生公寓。公寓内设空调、电话,设施齐全,管理规范。投入1200余万元的学校重点建设工程师生餐饮健身中心即将竣工并投入使用。大冶实验高中是学生成长、成才的理想场所。
近几年来,我校十分重视环境教育,认真贯彻执行《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 》和省、市有关《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的通知》精神,积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和环境教育工作,学校注重创建工作的群众性、实效性、可持续性,坚持思想认识到位、资金保障到位、责任落实到位,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联系实际、寓教于乐的环境教育系列活动,取得了环境教育与教育教学的双丰收。
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组织,争创“绿色学校”
当今世界,经济高度发达,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在我国,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全党、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国民素质,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尤其在大冶市城市转型建设的大背景下,为使环境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注意引导师生提高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制定了《大冶市实验高中环境教育工作计划》和《大冶市实验高中创建绿色学校计划》,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绿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做到了分工明确,职责到处、室、组。教务处、年级组负责课内环境教育,以理、化、生、地学科为龙头,带动其他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政教处、团委负责教室“绿化”和课外环境教育活动;总务处负责校园环境建设。学校定期召开创建绿色学校专项工作会议,研究、检查环境教育工作。由于职责明确,措施得力,学校的环境教育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扎实有效。加强环保培训,积极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环境教育培训(学校多次安排领导参加省环保厅组织的环保教育骨干培训班),认真组织开展校内环境教育学习研究活动。学校在环境教育方面舍得花钱,有环境教育专项经费。近三年,光绿化美化一项投入20多万元,为开展环境教育,争创“绿色学校”奠定了物质条件。
三、课堂教学积极渗透环境教育,提高了师生的环保意识。
我校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坚定地贯彻“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理念,日益加大环境教育的力度,把环境教育纳入学校的整体课程建设中去,努力在必修课、选修课、综合实践课、研究性学习及活动课课程体系中构建起环境教育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一)、开展主渠道教育,把环境教育融入课堂。
我们充分地认识到学校环境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因此各教学组包括化学组、生物组和地理组,甚至英语组及音乐组,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都注意将学科教育与环境教育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做到有计划、有落实,很多老师都能在日常教学中将环境教育的知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英语课讲授《Pollution》(污染)及 《 The Water Planet 》(水之星球)时,宣传防止污染及节约用水的主题,做到既传授了英语知识,又进行环境道德的熏陶。地理课上讲沙尘暴、“森林之肺”、厄尔尼诺现象等等,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人类要正常地生存,就必须亲近自然、爱护自然;一切违反自然规律的做法,到头来必将遭到自然界的惩罚。生物科则积极开展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的课题研究。化学课介绍污染物的形成、危害、转化及防治的测定方法,并引导学生重视身边的污染情况。音乐课上将美丽的多瑙河和沃尔塔瓦河呈现在学生面前,教育同学保护环境才能享受美好生活。体育课则重视环境、气候和场所对训练以及比赛成绩的影响。全方位的课堂教育,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环境素养。
(二)、贯彻课改精神,将环境教育融入选修课、研究性学习及综合实践课中,取得丰硕成果。
通过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课,引导学生学习保护环境的科学方法,研究环保材料及资源的节约和循环使用,并写出环保小论文。“水污染的危害”、“废电池的危害及整治方案”、“大气污染与植物”、“环境保护”、“校园垃圾的调查”等,同时,学校在选修课中设置环保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环保教育机会。
具体来说,我们让三类课程齐头并进,全面落实环境教育。
1、基础性课程
学校要求各学科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寓环境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在课堂上教学中见缝插针,有意识地进行环境教育渗透,加强对学生进行节水、植树、防污染等环境教育。为此,学校制定的课堂评估细则中,增加了环境教育方面的权重,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中,任课教师要把教科书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自然地与社会环境现实联系起来,给学生指出环境污染的危害,点明环境保护的意义,进行渗透性的教育。在课外,各教研组有计划地对环境教育工作进行研讨,学校把环保渗透作为教研组评优的指标之一,要求教师每学期针对学科特点写出环保渗透论文,使师生满怀激情地用心用笔去谈环保这个人类永恒的话题。
2、拓展型课程
我们利用主题班会、广播讲话进行环保教育,如以“绿色在我心中”开展主题活动,去年四月,我们开展了“争当环保小卫士”活动,政教处、团委发出倡议,全校师生积极响应,最后评选出20名校园环保小卫士,利用广播、橱窗,大力宣传,以点带面,从而增强了全体师生的环保意识。
3、探究型课程
我校充分利用铜录山古矿冶遗址这一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探究型课程的开发,我们在高一年级开展了探究性学习活动,并成立了课题组,以铜录山矿业遗址周边环境的探究为突破口,带动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生态探究活动。现在我校正在组织开发环境教学的校本教材。
4、教研活动和专项教育
学校成立了环境教育综合性教研组,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任组长,教研组成员以史、地、生为主,理化为辅,本学期开展了多次教研活动,其中四次环保教育实践课教学研讨活动,四次环保教育的专题工作会议。同时在学校的布置和指导下,教研组开设了《保护水资源》、《垃圾的分类处理》等全校性专题讲座,拓展了全体学生的环保视野,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以活动为载体,全面实施绿色环保教育
1、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创建绿色学校的计划,经常组织创建活动,定期组织自查,不断推进创建工作。对校园进行大规模改造,狠抓校园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开展“美化教室”、“美化寝室”、“美化校园”三项竞赛活动;每双周举行一次全校性卫生大检查。学校开展的各项创建活动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并进行评比。在网站上开辟了“心理健康教育”及“绿色学校”专栏;利用黑板报、橱窗等宣传阵地对全校师生进行环保宣传教育。
2、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各种形式,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培训、讲座等环境教育活动。学校曾多次聘请有关专家来校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专题讲座;经常请本市环保部门和企业的领导与专家来校作报告,对全校师生进行教育;在大冶市污水处理厂建立本校的多个环保教育基地,经常组织学生到环保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学校搜集剪辑有关环保题材的影视材料,定期放映,组织学生观看;学校阅览室订阅《中国环境报》、《环境科学杂志》等有关环境教育的报刊杂志,充分发挥团组织、班集体的作用,定期组织以“环保”为内容的主题班会;抓好班级黑板报的环保内容刊出并进行评比;经常开展以环保为内容的演讲赛、辩论赛、作文比赛、书画展、文艺演出等活动;结合一些重大环保节日,如世界地球日、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开展环保专题活动。通过有计划的培训和讲座,增强了师生环保意识,丰富了环保知识,提高了参与环保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环保志愿者活动
我们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成立环保社团,开展各种活动。由团委、学生会牵头,成立环保协会,负责策划和协调学生社团的活动;组建多个环保小卫队,在校内开展“你丢我捡”活动;成立了以环保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例如“垃圾的利用”、“废气治理”、“节电研究”、“校园绿化”、“水资源的利用”,让学生成为研究的主体。通过环保社团活动,不但使学生受到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增强了学生自主研究、探求真理的能力。
4、师生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全校师生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积极、主动参与社会环境教育的宣传活动,为周边环境保护做好事,做实事。在校内开展 “一禁二止三杜绝”活动;开展回收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活动。在校外开展“保护大冶湖”等环保宣传活动;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清理城市卫生死角”等一系列社会保洁活动。从身边做起,师生人人参与,人人动手大扫除,美化身边环境,努力营造合乎环保标准和要求的生活空间。
5、校园环境基础设施及控制
学校本身产生的污染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学校购买了不锈钢垃圾筒,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根据学校发展需要不断改进排污系统,环境基础设施良好。严格把好煤的质量关,采用无烟煤,有效控制煤烟污染。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排放,基本符合污水排放标准。
制订各项卫生制度,并有专人负责厕所的管理,定期开展校园净化、美化检查。目前我校的校园净化,厕所干净,厨房、餐厅符合卫生标准。学校多次被评为大冶市、黄石市、湖北省文明单位及卫生先进单位。
四、科学合理地搞好“绿色校园”建设,做到环境育人
为了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我校精心设计、科学合理地规划了我校“绿色校园”的建设,建成了四个主题突出,各具特色的花园。一入校门就有一种置身“绿色世界”之中的感觉。校园内绿化有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丛、如茵的草地,非常有层次感,产生了立体式的绿化效果。今年暑假,我们又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改造了操场,使整个校园更加和谐优美。目前,学校可绿化地均得到绿化。校内鲜花盛开,树木枝繁叶茂,我们真正做到了校园清洁优美,课堂规范整洁,食堂卫生标准,厕所清新洁净。
五、环保意识增强,教育效果显著
学校领导始终将环境教育作为提高青少年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加强环境教育基地建设,充分挖掘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环保教育活动,在环境教育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08学校环保小组的研究课题——“大冶湖水资源的污染与保护”被大冶市环保局、大冶市教育局评为“二等奖”;
2007年 陈平同学撰写的《天人协和 万物共荣》获得大冶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科技小论文一等奖;
2006年姜宇轩同学《沉默的远山》获大冶市“水保杯”征文比赛优秀奖; 2006年余文文同学《如果给我一片土地》获大冶市“水保杯”征文比赛优秀奖; 2006年陈丽同学《莫让尘土飞扬》获大冶市“水保杯”征文比赛优秀奖; 2006年柯晴同学《土地是家也是根》获大冶市“水保杯”征文比赛三等奖; 2006年刘丽华同学《土地的梦》获大冶市“水保杯”征文比赛二等奖; 2007年3月提出申请,申报黄石市“绿色学校”;
2007年十一月,我校学生李倩同学题为《关于水污染的调查研究报告》在湖北省中小学生“关注水资源”环保实践征文评比活动中获三等奖; 2008年1月我校获得“黄石市绿色学校”荣誉;
2009年被评为大冶市、黄石“绿色生态校园”、“文明学生公寓”;
2010年8月20日,我校召开创建省“绿色学校”动员大会。成立环境教育领导组,提出“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绿色文明,自然和谐”的创建口号。达成一致共识:在实现学校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
2010年9月20日,参加大冶市教育局、大冶市环保局、大冶市邮政局组织的“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绿色家园”有奖知识竞赛,20多人获奖。
实践证明,我校在环境教育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六、今后努力方向:全员参与,争创湖北省省级绿色学校
在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中,尽管我们学校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组织师生开展环保教育和参与环境保护活动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校园环境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校园环境实现了绿化、净化和美化,同时也得到了许多荣誉。但是与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相比,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差距。今后我们的努力方向是:
1、学校中层以上干部、教研组长、年级组长长、班主任、科任教师及学生干部要形成自上而下、责任明确的环境教育队伍,实现环境教育人人抓,天天抓,使学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环境意识。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环保培训,提高教师的环保意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地与环境教育结合起来,同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使每一个教职工都成为绿色使者。
2、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环境教育。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力求有所创新,以增强环境教育的实效性。
3、进一步开展校园环境卫生的综合治理,使学校绿化、净化和美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4、进一步开展环境保护活动。把环境保护活动进一步推向社会,通过积极向社会宣传和亲自参加环境保护活动,以提高当地公民的环保意识,使我校师生成为大冶市环保教育和环境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使我校成为提高当地环保质量的加速器。
5、进一步开展环境教育的科研工作。通过不断深入的教育科研,提高环境教育的水平,促进全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同时采用理论教学和现场观摩、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把学生的环保意识从感性认识的角度提高到理性认识的角度。如组织学生调查环境污染及防治问题,利用暑假开展“家乡的绿化情况”、“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社会调查活动,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真正感受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
6、进一步加大对校园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把我们的校园建设成富有现代化气息的优美的校园。
大学化学实验绿色化浅析 篇6
【关键词】 化学实验 绿色化 污染 措施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其化学实验是高校化工、生物、材料、师范类化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化学实验室在履行其实验和试验功能的同时也向环境排放着大量的污染物质,这就带来了额外的化学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的加剧其因素之一是化学品引起的危害。因此,改善环境的迫切任务就使得“化学实验绿色化”应运而生。化学实验绿色化是以绿色化学的理念和方法为核心和基本原则对化学实验进行改进,使得化学实验过程达到绿色化的方法。
1. 绿色化学的概念
1984 年美国环保局( EPA ) 提出废物最小化, 基本思想是通过减少生产废物和回收利用废物达到废物最少, 这是绿色化学的最初思想。1989年美国环保局又提出了污染预防的概念, 它是指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场地产生的废物, 包括减少使用有害物质和更有效地利用资源, 并以此来保护自然资源。至此, 绿色化学的思想初步形成。1990年美联邦政府通过防止污染行动的法令, 第一次使用绿色化学一词。1992 年美国环保局又发布了污染预防战略。1995 年美国政府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1999 年英国皇家化学会创办第一份国际性绿色化学杂志, 日本也制定了以环境无害制造技术等绿色化学为内容的新阳光计划, 绿色化学很快成为国际化学科学的前沿。
绿色化学( Green Chemistry) 又称环境无害化学( Environmental Benign Chemistry), 是指從污染预防的基本思想出发, 在化学品生产的始端就采用预防的科学手段, 整个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 它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使化学反应及其产物具有以下特点: (1) 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2) 在无毒、无害的反应条件( 催化剂、溶剂) 下进行; (3) 具有原子经济性, 即反应具有高选择性, 极少副产品, 甚至实现零排放; (4) 产品应是对环境友好的; (5) 满足物美价廉的传统标准。
2. 大学化学实验绿色化的主要内容
化学实验绿色化主要内容包括: (1) 化学试剂绿色化。应选择无毒或毒性较小的试剂及利用可再生资源( 如生物质作试剂) 。(2) 溶剂绿色化。应尽量选择水作溶剂, 避免有毒有害和挥发性有机溶剂的使用, 特别是卤代烃类溶剂的使用。(3) 催化剂绿色化。应采用无毒无害无腐蚀性的物质作催化剂。(4) 反应条件绿色化。应选择无有毒副产物生成或有毒副产物生成最小化的反应条件。(5) 化学反应绿色化。应选择不产生“三废”的原子经济反应。(6) 反应产物绿色化。反应的生成物( 产物和副产物) 应无毒无害, 是环境友好产品。(7) 剂量绿色化。化学反应所需试剂、溶剂、催化剂的用量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 要达到实验剂量最小化。( 8) 末端处理绿色化。对实验产生的“三废”进行无毒无害化处理,确保污染最小化。即化学反应全过程绿色化。
3. 大学化学实验绿色化的途径
3.1实验项目的选择
本着从源头制止污染, 而不是在末端治理污染的原则, 尽量选择低毒、污染较小且后处理容易的具有环保型的实验项目。在高校化学实验中, 性质实验是别人已设计好的验证性实验, 综合操作技能的要求不如制备实验要求高, 化学实验过程中消耗化学试剂种类繁多, 成本较高, 每看完一个实验现象, 就要弃去这批用过的试剂, 其中不乏一些有毒、有害物质, 这样不仅造成大量的浪费, 而且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这与绿色办学理念相悖。因此提倡将性质实验进行压缩,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低毒的性质实验来锻炼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选择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实验, 如硫酸铜提纯中产品的回收、水的总硬度的测定以及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利用等, 让学生了解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学习有害物质的鉴定、分离、提纯和回收利用等方法, 这是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手段。
3.2分析方法的选择
测定同一物质含量的方法常常有多种, 可以选择使用无毒或低毒、污染小的试剂方法来进行同一目的的实验。
3.3替代性试剂的寻找
绿色化目标是将化学过程危害性降至最小。实验中要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危险化学品, 如易燃、易爆、有毒、刺激或有腐蚀性的, 特别是剧毒物质。要研究取代危险化学品特别是剧毒化学品的方法,尽可能地选择对人体和环境危害小的药品, 做到低毒化。即使无危害物质也应尽可能减少使用, 因为任何化学物质过多时都会污染环境。通过化学实验中用到的有毒、有害、易腐蚀药品, 使人们明白这些药品对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感觉到有毒有害物质在人们身旁, 体会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3.4密封仪器的使用
用密封的成套仪器来完成有毒的化学实验, 使仪器和药品循环使用, 不存在污染毒害。
3.5推广微型化学实验
被誉为化学实验的革命的微型化学实验是近20年来发展很快的一种化学实验方法、新技术。它是在微型化的仪器装置中进行的化学实验, 其试剂用量比相应的常规化学实验节省90% 以上, 是公认的以尽可能少的试剂来获取所需化学信息的实验原理与技术。微型化学实验室是绿色化学的组成部分, 它既能从源头上节约原材料和时间, 减少污染, 又具有安全、便捷、高效等优点, 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3.6引进微波、超声波技术
微波作为一种新型能量形式, 其促进化学反应速度可比传统的加热技术快数倍及至数千倍,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方便、时间短( 节能) 、产率高、产品易纯化、减少用量或不用溶剂、加热时微波设备本身几乎不辐射能量, 可避免环境高温, 改进工作环境, 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在化学实验中引入微波、超声波技术, 如微波辅助提取、微波消化、微波灼烧、超声催化, 不但能减少环境污染, 节约能源,是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的一个重要方法。
3.7研究对基础化学实验废液的处理
化学实验要产生大量的废弃物, 如做完实验,把废液往水池中一倒, 自来水一冲, 不及时处理随意排放, 久而久之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 而且会淡化人们的环保意识, 养成不良的习惯。废液绝不可以倒入下水道, 应该设有废液缸, 作统一回收处理。
放弃有污染的传统化学实验, 探索传统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改造, 是化学实验工作的必然趋势。实现大学化学实验绿色化的途径还很多。总之,全面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的道路还很漫长, 这期间, 不但需要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绿色化改革, 更需要高校化学教育工作者对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推动整个高等化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朱清时.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J] .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7( 6) : 415-420.
[2] 杨志强,王莉贤等.绿色化学与有机化学实验[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1):84-86.
高等学校绿色化学实验 篇7
一、绿色化学的概述
绿色化学也被叫做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环境无害化学, 其把“原子经济性”作为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基本原则, 在获取性物质的化学反应中充分利用每个参与反应的原子原料, 在化学刚刚反应时便对其进行预防控制, 采用有效的方法来保证整个反应过程的零排放和零污染, 还需要使用无害无毒的催化剂和溶剂, 总体而言就是预防和控制任何有污染的行为出现在化学过程中。绿色化学是吧化学技术、化学方法、化学知识运用到化学过程中, 降低、清除对环境有害、对人类健康有害的全部化学反应原料的应用, 把化学实验的不良影响降到最忌, 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二、绿色化学教育与高职院校化学教学
(一) 高职院校进行绿色化学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是为企业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2]。化学工业绿色化是现代化工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如果企业员工大多数都接受过绿色化学教育, 那么便能够通过回收废物、节能预防和控制污染扩散等方法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现代企业尤为注重员工的绿色化学意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是化学工业将来的重要力量, 需要充分理解并广泛推广绿色化学这一新生事物, 同时在以后的岗位上通过自己形成的绿色化学理念和专业技术, 引导化学工业生产树立绿色化学意识。另外, 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满足市场需求, 不仅拓展了学生的就业面, 而且也拓宽了学校的办学领域, 从而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所以, 在高职院校化学教学过程中, 开展绿色化学教育, 让化学充满“绿色”尤为必要。
(二) 高职院校绿色化学教育的现状
现如今, 高职院校的化学教育依然是传统的教学内容, 绿色化学完全没有涉及。很多高职院校还未充分认识到进行绿色化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多数教师对绿色化学知识毫不知情。在传统化学向绿色化学发展的今天, 对于化学学科这一重大变革, 化学教师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和绿色化学教育观, 把绿色化学渗透到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 从而培养一批有一批的绿色化学工作者。
三、在高职院校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途径
(一) 把绿色化学教育渗透到理论教学中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渗透绿色化学教育便是在化学基本知识的时候, 将与之有关的绿色化学知识一并讲解给学生。例如在组织学生观看合成氨、硫酸的工业制造方法等工业实际生产视频时, 引导学生在学习生产流程、化学反应知识的同时, 重点观察工业“三废”是如何产生的和正确的处理措施, 同时告诉学生, 因为人们环境意识淡薄, “三废”治理工作需要投入大笔费用, 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使得企业不堪重负。所以, 应该将资料污染的资金用在研发绿色新产品、新工艺上, 从源头上切断污染, 对企业、对社会大众而言都是一种“双赢”策略。
(二) 把绿色化学教育渗透到化学实验教学
1. 教师进行正确的示范, 确保绿色化学的实施基础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 化学演示是教师讲解知识的主要方法, 也是教师环境教学的有效方式。在演示实验过程中, 教师的操作必须规范, 把绿色化学教育渗透到演示实验的各个环节、步骤中。
2. 创新实验方式和实验内容
高职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实验危险性较高, 这便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与修改。另外, 还需要降低实验对玻璃仪器的依赖性, 有些能够明确辨别出颜色的定性实验尽量在点滴板上开展, 比如Fe的显色试验等。这种定性实验也能够在滤纸上进行, 比如检验醛基的存在、电解饱和食盐水等等[3]。同时, 还能够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等来开展仿真实验, 然而必须以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相关知识为基础。
3. 把绿色化学理念贯穿于整个实验过程
高职学生在初中时期已经掌握了一些实验知识与技能, 了解了一些规范操作知识, 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引导学生在开展实验前制定好预备实验方案, 使得学生重点思考在实验过程别过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污染问题。其中需要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精神更加重要。
(三) 把绿色化学教育渗透到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自主进行设计和实验, 从而总结出成功的经验, 只有这样才能切身感受到精神上的成就感。教师还可以采取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方式进行绿色化学教育。例如, 组织学生到造纸厂、农药厂、制革厂和化肥厂等工厂去参观, 对工厂在处理“三废”方面所实施的有效措施和采用怎样的设施来转化“三废”等工作进行观察与思考, 要求学生找出这些措施与设备存在的问题, 并开动脑筋解决废液转化利用和处理意见, 怎样变废为宝。另外, 高职化学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统计分析出周边环境污染的原因, 并结合绿色化学知识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 这样不仅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了绿色教育, 而且提高和增强了学生社会实践水平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 绿色化学教育虽然迅速发展, 然而还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需要高职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探究绿色化学教育方式, 只有这样才能将绿色化学教育真正渗透到化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绿色理念、树立绿色化学观、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科学素养, 以同自然和谐相处、回归自然为根本任务, 使得学生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绿色公民。高职化学教师希望通过绿色化学教育所播下的绿色文明种子生根、发芽、成长, 为我们生存的环境披上绿装。
摘要:绿色化学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 是新时代化学的发展方向。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 让化学充满“绿色”是新时代对我国高职化学教师的期望与要求, 高职化学教师必须充分理解绿色化学, 并积极开展绿色化学教育。本文基于绿色化学的概念、必要性与教学现状, 结合教学情况, 对如何让化学充满“绿色”提出了各种渗透途径, 从而更好地指导高职绿色化学教育.
关键词:高职化学,绿色化学,必要性,现状,途径
参考文献
[1]韩峰, 蒋道明.让化学充满“绿色”——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理念的行动研究[J].化学教学, 2011, 14 (26) :3547—3549.
[2]宋海清.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摘要集[C].2012., 10 (01) :141—146.
浅析化学实验中渗透绿色化学 篇8
关键词:绿色化学,化学实验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 通过采取化学手段, 以“原子经济性”为基本原则, 最大限度利用原料分子, 改进反应过程, 控制副产品产生, 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有害的试剂、催化剂、产物等的使用和排放, 从源头上防止污染, 最终实现“零排放”的目的。随着人们对环境的逐渐重视, 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参与到中国绿色公司年会中来, 发展绿色经济、保护环境已经不仅仅是学者们的口号, 更是越来越多企业的发展需求和人才需求, 是学生就业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为以生态环境专业为主要对口学生的化学教育者来说, 把绿色化学的理念贯穿在化学教学尤其是化学实验教学中, 讲授绿色化学理论, 树立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言传身教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高校的化学教育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在课堂中引入绿色化学不仅仅是引入一个概念, 而是要培养学生们自主的绿色化学的意识, 使学生在掌握化学基本原理的同时能够主动运用绿色化学的思维去处理问题, 成为更能适应社会需要的绿色人才。
一、绿色化学中对药品及产物的要求
绿色化学选用化学药品时要遵循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减少药品的使用量;溶剂循环使用;回收再利用;再生利用的“5R原则”。通过用无毒或低毒的药品来代替传统实验方案的反应物, 最大限度的利用参与反应的每一个原料原子, 在反应之初就尽量预防污染的产生, 最终才能达到实现“原子经济性”的目的。原料的选取要满足物美价廉的要求, 但要兼顾一个原则, 即终产物 (产品) 应该是环境友好的。在组织学生进行常规实验时可以在保证现象的同时尽量降低药品的用量和试剂的浓度, 特别是含重金属离子的试剂, 既可以节约药品又减少污染。
二、微型实验
微型实验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以药品微量化, 仪器小型化为特点, 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排放, 节约成本, 缩短实验时间并且更加安全。制备实验的产物数量要以不超过后期测定的需要量为原则。微型实验不是常规实验的简单缩减, 而是将绿色化学思想应用于实验中, 将常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或是采取先进的微量实验手段代替以往的常量测定。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红外、紫外、气相、液相色谱、核磁共振、ICP等现代化手段, 可以有效的将合成与鉴定融合并对少量产物进行定性及结构测定。
三、绿色化学对溶剂的要求
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溶剂要遵循无毒、无害的reject原则, 同时还要兼顾循环使用原则、回收再用原则、再生利用原则。
化学实验中经常需要用到有机溶剂, 例如萃取碘时使用的四氯化碳, 可以收集后加氢氧化钠处理, 回收, 循环使用。在实验中安排学生自主设计溶剂的回收、处理方法, 既需要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 又要求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活学活用, 不仅防止了污染还能节约资源, 随时随地的渗透绿色化学意识。
四、废弃物的处理
进行化学实验经常会产生很多废水、废气、废渣, 这些废弃物成分复杂直接排放不仅污染环境, 淡化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还会带来大量的安全隐患。绿色实验室“三废”的处理原则是可以回收利用的通过处理变废为宝、回收利用, 回收不了的要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对环境无害再排放。
有时某一次实验的产物可以用做另一个实验的原材料, 那么可以考虑把两个实验结合在一起进行。例如上面提到的碘的萃取, 可以和蒸馏实验合并, 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处理后分离出四氯化碳用来蒸馏。这样既达到了溶剂回收利用的目的, 又减少了浪费。
实验过程中没有循环利用价值的废液也要进行回收, 废酸液可以用来中和废碱液;含贵重金属离子的溶液可以将其沉淀出来, 经过还原后回收;盐溶液中含有有毒物质的需要统一进行转化后经稀释排放。例如醇类、醛类可以用高锰酸钾处理, 含有酚的溶液可以用漂白粉处理, 含砷的溶液可以加消石灰沉淀后深埋, 含钡离子的废液可以用硫酸或含硫酸根的废液沉淀后再行处理, 等等。
五、改进实验教学手段
绿色化学实验还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完成, 例如优化实验设计、改进实验仪器, 采用多媒体演示等都可以有效的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排放。生成物对环境有害的, 可以加装回收装置, 或改用密闭容器。对于毒性大, 危险性大, 所需时间较长的实验, 通过多媒体动画等手段模拟, 既生动直观, 又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另有报道称事先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内容, 让学生先熟练实验操作再进实验室实践的方法, 不但能提高学生自主性又能提高成功率、避免药品浪费、缩短实验时间, 减少实验失败带给学生的挫败感, 增加学生主动参与化学实验的积极性, 一举多得, 并可以推行到多个学科应用。
总之, 绿色化学不是口号, 开展绿色化学就要用绿色化学的理念重新审视化学实验教学, 更新化学实验教学思路, 才能实现实验室绿色化。同时, 实验教学要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互相结合, 想要在化学实验中推行的绿色理念还需要在理论教材中能够得以体现和渗透, 目前高职化学教育中开设绿色化学课程的学校并不多, 相应的配套教材也很少, 这是高职推行绿色化学教学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吴玖玖, 等.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的重要举措[J].化学教育, 2005, (9) .
[2]闵恩泽, 傅军.绿色化学进展[J].化学通报, 1999, (1) .
[3]朱文祥.绿色化学与绿色化学教育[J].化学教育, 2001, (1) .
[4]钱贵晴.微型化学实验与M.L.的研制[J].化学通报, 1999, (1) .
高中化学实验绿色化初探 篇9
一、化学实验绿色化的重要性
1.化学实验绿色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化学实验绿色化是一项从源头上解决化学污染的重要措施, 是对生态环境有效治理的一种方式。当前社会的经济发展不但追求速度, 更重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目前很多的高中化学实验室并没有达到能够直接处理所有化学污染物的水平, 而是将实验中产生的大部分污染物直接排放到自然中, 导致环境污染。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到社会的健康发展, 因此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2.化学实验绿色化符合人们健康发展的需要
化学实验会排放出有害物质, 这些污染物将在生态系统中循环, 最终会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高中化学是为了提升学生素质而设置的课程, 在化学教学中体现绿色化思想, 不仅是传播绿色健康思想的需求,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需要。在化学实验过程中, 要让学生了解到绿色化学的重要性, 使学生树立起污染防治的思想, 同时还要教会学生怎样进行污染防治。通过绿色化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 引导社会健康发展。
3.化学实验绿色化是环境教育的需要
化学实验绿色化, 是教师开展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做到言传身教, 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 也要对自己的行为习惯有所约束。教师如果单纯的告诉学生怎样来进行环保实验, 但言行不一, 这将会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导致学生的环保意识难以提升。因此, 在化学实验中教师要以身作则,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环保的重要性, 了解健康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使其主动地参与到改善生态环境的行列中来。通过化学实验绿色化不仅能使绿色思想融入到学生头脑, 同时也能使学生更加重视环保问题, 推动绿色教育的发展。
二、高中化学实验绿色化的实施
1.制定严格的化学实验章程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由于缺少相应的排放标准, 因此, 每次做化学实验时都会排放出很多的废弃物, 导致环境受到污染。为了提高化学实验的绿色性和环保性, 应尽快地建立起完善的实验废弃物处理标准, 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 保证实验绿色化的有效推进。其次, 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回收工作规范, 要求由有着丰富经验且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来开展实验教学, 以此来保证实验操作的科学性。还应适当地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使其在实验教学过后有时间来进行实验物品的回收, 减少实验所造成的污染。
2.对教师进行培训
首先作为化学实验教师, 应不断地提升自身绿色化实验的理论知识, 提高环保意识。一个教师如果自身不能正确地了解化学物品对环境的污染, 那么也就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理念。只有教师坚持原则, 走绿色环保道路才能实现化学实验室的零污染。其次, 作为教师应不断设计出绿色环保实验, 要勇于创新, 坚持在化学实验道路上探索新的实验方式, 更新化学实验, 推动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进程。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 教师要尽量避免使用毒性强、污染大的物质, 同时应减少化学物品的使用量。在无法避免化学污染的情况下, 应在实验方案中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此外, 在现代社会中网络技术发展迅速, 教师可以适当利用计算机网络来进行模拟实验。通过网络技术来进行模拟实验是一种零排放无污染的教学方式, 因此, 可适当地利用网络技术取代部分高污染实验的操作。
3.合理选择实验项目
在进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时, 教师应尽量安排基础性操作, 减少由于操作失误而造成的化学污染。同时教师应精心选择实验项目, 使学生能对化学污染物进行处理, 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还可通过调整实验的次序来实现对实验物质的二次利用, 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绿色化 篇10
高校的化学实验室主要承担教学和科研两部分内容, 其中教学又分为课程实验和毕业实习等内容, 其中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占着非常大的比例, 在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液, 这些废液绝大部分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据统计, 在对50所高校实验室操作程序及废液排放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8%的高校实验废液达标排放, 超过30%的高校的实验废液没能进行达标处理, 62%的高校实验废液未处理就直接排放。近年来, 高校及研究单位的化学实验室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2004年, 国家环境与保护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实验室内污染环境监管的通知”, 首次将实验室、化验室、实验场所的污染纳入环境监管范围。在近几年的工作中发现, 化学实验中产生的废液的污染主要包括酸碱污染、重金属离子污染、有机试剂污染等。
(二) 实验室绿色化的措施
1. 提高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环保意识。
为建立绿色化的实验室, 首先要提高教学工作者和学生的环保意识。作为教育工作者, 首先要意识到实验室污染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的严重性, 不能因为实验室污染物量小而麻痹大意。对于学生, 从第一次进入实验室开始, 就要对他们进行环保教育, 从思想上确立环保意识, 使他们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以及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 例如, 固体垃圾不乱扔、废液不乱倒, 都要转入指定的垃圾桶和废液缸中。
2. 化学实验教学的微型化。
教学中引入微型化实验, 是实现实验室教学绿色化的主要途径。微型化实验是指在实验过程中, 尽量少的使用化学试剂, 只要能观察到实验现象即可。例如, 四氯化碳中萃取碘单质的实验, 大部分的教科书中四氯化碳的使用量都在15滴以上,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 加入四氯化碳的量只需要5滴即可观察到紫红色出现。微型化实验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节约经费, 而且会缩短实验时间, 使实验更加安全。微型化学实验的开设特别对毒性大、药品贵、耗量大、污染严重的化学实验尤为必要, 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求学生在试剂的使用量上一般为2~3滴, 除特殊要求, 一般不能超过5滴。
3. 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实验内容, 合理安排实验步骤。
在几年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 合理安排实验内容也是减少污染的重要途径。以“先碱后酸, 先稀后浓”八字原则为基准, 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 按照具体的实验要求安排实验内容。
4. 分类存放废弃物, 设置废液缸和垃圾桶。
实验过程中的废弃物包括固体废弃物和废液, 固体废弃物包括各种试纸、火柴梗和各种沉淀等, 废液包括酸碱废液、金属离子废液和有机废液等, 要求学生对每一种废弃物都不能直接倒入水槽中, 而需要转移至指定的容器中, 集中处理, 废液对环境的污染尤其严重, 更需要经过各种处理和回收, 坚决不允许直接倒入下水道。
(三) 废液的回收和处理
1. 酸碱废液。
化学实验室常用的酸有盐酸、硝酸、硫酸等强酸, 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强碱, 若直接排放到水中, 就使水的pH值降低或升高, 水的PH值小于6.5或大于8.5时, 水中的生物生长受到抑制、水体自净能力受到阻碍、生物物种变异及鱼类减少。一般的清洗玻璃器皿的废液, 因经大量水洗, 浓度极小, 可直接排放, 浓度较高的酸碱废液, 平时分开贮存, 定期混合中和处理, 做到以废治废, 使其pH值呈中性, 达到排放标准。
2. 金属离子废液。
(1) 含银废液的处理。含银废液主要来自于有硝酸银参予的反应, 存在形式是以氯化银、银铵配离子和硫代硫酸合银配离子等。传统的银废液处理是将银转化为溶度积很小的AgS沉淀然后加以掩埋处理, 但是银属于贵重的金属, 如果能将其回收利用将不失为更好的处理途径, 俞群娣和刘延敏等报道了用Zn粉还原后回收Ag的方法, 王宝仁等和劳风云等论述了使用银量法含银废液的回收与再利用, 薛福连论述了用碳酸钠作复分解反应物从CODcr法废液中回收银的方法, 朱雯等论述了氯化银沉淀一氨水溶解一电解, 制备硝酸银的方法。 (2) 含铜废液的处理。化学实验中的含铜废液主要来自于铜铵配离子和氢氧化铜沉淀, 陈丹和于义忠等论述了对电镀污泥水热合成铁氧体后的含铜分离液中的铜进行回收处理, 采用的方法是化学沉淀法和电解法。 (3) 含砷离子废液处理。砷离子的废液具有很大的毒害性, 在实验室一般情况下是在溶液中加入硫化钠, 生成难溶低毒的硫化砷沉淀, 再将废液调至碱性, 分离沉淀, 将其掩埋, 对于砷的回收还未见报道。 (4) 含铬废液的处理。实验室的含铬废液, 主要是具有很大危害性的Cr6+.处理的方法主要是, 首先是将六价铬还原为Cr3+, 然后用中和法和吸附法将其转化为沉淀。季庆玲报道了用离子交换与富集法处理实验室含铬废液。 (5) 含铅、铋、锌、锰、镉、汞等重金属离子的废液。对含有铅、铋、锌、镉、汞、锰等重金属离子的废液, 可以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硫化物共沉淀法、碳酸盐沉淀法、吸附法、沉淀法氧化、还原法中和法、氧化分解法, 使这些金属离子转变为氢氧化物或碳酸盐沉淀, 再将沉淀与液体分离, 最后将沉淀掩埋。
3. 有机废液的处理。
有机化学实验所产生的废液主要有有机酸类, 如乙酸、丁酸、柠檬酸等废液, 还有其它的羰基、羧基、醛基、经基、氨基、芳环、酚类、醚类和烃类等少量有机化合物。由于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液成分复杂, 所以尽量避免高毒性有机废液的产生并进行分类收集, 集中处理。实验室处理有机废水的一般方法有中和、混凝沉淀、吸附等方法, 郑志军等报道了通过二氧化氯催化氧化法处理苯酚废水氧化降解的方法。刘志辉等报道了用超声波和银媒介电化学氧化处理有机废液的协同效应研究, 郑江等报道了三氯甲烷废液的回收利用, 张长水等报道了含CN-废液和含酚废液的处理方法。
4. 含碘废液的处理。
化学实验中含碘废液主要来自于碘水萃取实验, 这个实验是每个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必开的一个实验内容。含碘废液中的碘元素主要是以负一价碘离子和碘单质的形式存在, 这些含碘废液若直接排放会对人体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也会造成试剂的浪费, 因此, 降低排放废液中碘的浓度, 从含碘废液中回收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吕俊芳等论述了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碘量法、萃取和升华等方法测定无机实验室中含碘废液中碘的含量以及碘的回收工艺, 赵桦萍等报道了利用氧化、抽滤、升华等方法将分析实验室碘量法测铜含量试验液中的碘进行回收的方法, 徐文化等报道了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来处理碘单质的CCl4溶液的方法, 万东北等论述了用还原一氧化法和还原一沉淀法从实脸室含碘度液中提取碘。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来处理碘废液再将碘单质升华收集的方法, 在实验室中操作简单, 易于实现。
(四) 结束语
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绿色化, 首先, 需要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认识到化学实验所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的破坏是巨大的;其次, 在实际的教学科研过程中, 真正能够以身作则, 为学生树立典范, 循序渐进的将环保意识和方法注入到学生的心理。
参考文献
[1]詹秋生.化学实验环保措施与意识浅议[J].九江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19 (03) :116.
[2]俞群娣.从实验室含银废液中回收硝酸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22 (02) :184-186.
[3]刘延敏, 张海岚.化学实验室废液再生含Ag和Co试剂的方法[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4, 6 (05) :581.
[4]王宝仁, 庞永倩.银量法含银废液的回收[J].河北化工, 2007, 30 (12) :73-74.
绿色学校的绿色节水之旅 篇11
一、强化节水意识,让节水成为一种责任。
学校制定相关的节水制度,利用校会、班会、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节约用水教育,人人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要求师生养成洗手时“一淋二搓三小冲”好习惯。“一淋二搓三小冲”意思是洗手时,先用少量水淋湿手部,再用少量洗手液滴在手上进行手掌和手指间的揉搓,最后开较小的水流进行手部冲洗,杜绝开足水龙头不间断的搓洗和冲洗。学校设立的专门负责用水的管理员,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并与学生和班级的评优、评先等考核挂钩。
二、实施漏点排查,让水到之处无流失。
學校是用水较多的人群聚集区,无论是上课下课时间,每时每刻都是用水时段。为了掌握各部门、区域用水情况,对集中用水较多的区域安装了区域水表,将各区域用水量总和与学校总水表进行横向比较,理性分析区域用水情况,改进用水机制和办法,防止有漏水点出现,产生浪费现象。纵向对每幢教学楼用水情况进行对比,对低于平均用水值的部门、处室进行物质奖励,刺激师生们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在师生们放学回家或放假回家时,学校关掉所用的用水设施,对用水系统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防止用水系统的流失现象出现。
三、研究一水多用,让洗尽污浊走向再循环。
为了使学校的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学校对教学楼卫生间用水线路的改造时重头戏。学校为此成立研究小组,参加的主要有物理和化学老师,他们从能量转化、水质净化和消毒等多角度充分论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实现了卫生间用水的“一洗二拖三淀四冲”模式,比以前节约用水40%。“一洗”就是洗手、洗脸用的水进行回收,回流到拖把池,用来清洗拖把,为了防止拖把池出现污泥堵塞情况的发生和污水的二次污染,对拖把池的改造充分利用了沉降的原理,设有上下两个阀门,上边的阀门主要是沉降后的清水汇集到集水池,用来冲洗小便池,再集中冲洗大便池,而且小便池和大便池自来水冲洗的红外感应系统和集水池冲洗是互为补充的,实现了集水池有水自动放水冲洗,集水池少水自来水冲洗的自动切换模式。对于拖把池中的少量泥土和废渣,由用水管理员隔天进行集中排放。同时,将办公室的用水系统进行了改造,利用重力的原理,高一层办公室用水无能耗的自然流到下一层教学楼卫生间的集水池中。
四、回收雨水和空调水,让水成为学校美丽的风景。
雨水是天赐的自然水,富含各种矿物质,水质相对比较纯净,学校改造教学楼的下水道,将其最终都引向学校的景观池,使这些收集的水资源在景观池中经过充分的沉降后,在水草和泥土的净化下,形成美丽的喷泉。景观池中富余自然水流入学校绿色景观维护蓄水池,对学校的花草树木和草坪进行喷灌维护,实现了雨水不浪费,空调水再利用的目的,初步估计,这一做法能节约50%以上的景观用水量。
基础化学实验绿色化改革初探 篇12
1 实现实验内容绿色化
绿色化学要求反应物及反应过程中应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产品应是环境友好的, 针对基础化学实验中的一些基本操作、基本原理和元素性质等内容, 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 充分考虑所用化学试剂、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的毒性, 删除试剂毒性大、“三废”处理困难的实验项目, 而选择低毒、污染小、后处理容易的实验项目进行实验教学。或者对试剂用量较大、实验中使用有毒有害试剂、产生有害物质的内容进行绿色化改革。改革实验内容, 优化实验过程。例如删除了苯胺的制备实验而改做八角茴香油的提取实验, 同样使学生练习了水蒸汽蒸馏操作。增设了从海带中提碘的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要求学生从天然食材中提取物质的方法, 训练了升华操作。
2 实现实验产物回收利用
在基础化学制备实验中, 通常学生观察到有关现象得到相关的数据和产物后, 就直接丢弃或排放实验产物, 造成环境污染和实验试剂的浪费。因此, 应严格要求学生统一回收反应后的产物, 然后根据回收物的化学特性, 统一处理, 或再次使用。例如, 在做物质的制备实验时, 可以将学生制得的产品收集起来经处理后, 再度利用于其他实验中。如从废旧电池中制备七水硫酸锌的实验中, 实验产物是七水硫酸锌。如果将其废弃, 不仅会污染环境, 而且还会浪费试剂。在实验教学中, 教师应教导学生将其实验产物回收保存, 然后可以用于其他有关于锌的定性实验中。如在奈的升华实验中, 需将学生的到的产物收集起来用于下个班级的实验中, 这样可减少资源的浪费。在化学实验中有许多实验内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往往前一个实验的产物就是下一个实验的反应物。如果将这些实验科学地组成系列, 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而且还能渗透绿色化学思想。通过以上方法, 尽量做到化学试剂利用的最大化, 减少环境污染和试剂浪费。
3 妥善处理基础化学实验产生的“三废”
在基础化学实验中实验后的废物和制备出的产品都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蚀性, 如果不进行处理就直接排入环境中, 会污染环境。对于实验后的产物和废弃物, 应引导学生利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有效地处理或通过合理的实验安排来进行充分的利用。对于无法再次利用的废弃物, 应该集中起来, 进行统一的处理。如少量的酸 (如盐酸、硫酸、等) 或碱 (如氢氧化钠等) 应收集起来, 达到一定数量时相互中和并调节p H值达到6.5~8.5后, 达到有关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进入下水道;四氯化碳、乙醇等有机溶剂经处理后可循环使用;无法回收利用的有毒废渣要小心放入废品瓶中可送环保部门专门处理。
4 开展仿真实验教学
绿色化学作为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 其目标和任务不是被动地治理环境污染, 而是主动地防止化学污染。对于一些高风险、高成本、高毒性、会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和难控制的实验, 可以在计算机上运用仿真模拟技术模拟整个反应过程, 实现实验“零排放”“零污染”[2]。例如在基础化学实验中有较多的元素和化合物的无机定性实验, 无机定性实验是验证性实验, 综合操作技能的要求不是很高, 但其所用试剂中各类繁多, 计量较大且产生容易较大毒性的污染物, 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试剂回收后处理困难;教师课前准备工作较为繁重, 同时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做性质实验, 心里难免产生厌烦情绪, 做实验积极性不高, 影响教学质量。如在这个过程中对一些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实验实施仿真模拟, 可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d区、ds区的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验证实验中含有重金属离子镉离子、铅汞盐、砷化合物等剧毒试剂, 对于这一系列实验, 可将实验过程设计成仿真实验。
5 增强教师和学生绿色化学意识
实验教师要认真学习绿色化学的相关理论知识, 并将绿色化学理念融入到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中, 合理、规范地做好实验室的管理和实验教学的辅助工作, 积累实验室绿色化管理的经验。在实验教学中, 培养学生建立绿色化学思想, 培养学生用“减量, 重用, 拒用, 再生, 回收”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化学实验中出现的污染问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一些不规范操随时都将加重环境的污染, 在基础化学实验过程中如果对绿色化学理念没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将会忽视其重要性。因此, 实验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讲授绿色化学的相关知识, 播放相关视频资料, 加强绿色化学意识, 培养学生建立起绿色化学的思维方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利用基础化学实验的专业基础课地位实施基础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是非常必要的。把涉及到绿色化学教育的知识点自然地渗透到大学各门基础化学及其实验教学中去。真正实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必须在基础化学实验的课程设计、实验准备和实验后处理中都应考虑绿色化。这不仅在于减少或根除实验室污染, 更有利于学生绿色化学意识的提高, 使之植根于学生心中, 为将来的生产、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摘要: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已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在绿色化学思想的指导下, 从实现实验内容绿色化、开展仿真实验验、妥善处理“三废”和增强绿色化学意识等多方面对基础化学实验绿色化改革的方法与途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基础化学实验,绿色化改革,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罗斌.基础化学实验的绿色化[J].山西化工, 2011 (3) :73.
【高等学校绿色化学实验】推荐阅读:
华兴实验学校绿色学校经验分享:创建绿色学校 构建和谐校园12-03
武进市奔牛实验小学创建绿色学校自查报告10-16
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与电子设计竞赛工作经验交流研讨会07-18
高等财务学校12-01
北京高等学校01-15
高等学校院系05-23
高等学校园06-11
特殊高等学校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