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与法治建设论文

2024-06-12

群众路线与法治建设论文(通用6篇)

群众路线与法治建设论文 篇1

群众路线是党的核心任务以及主要的工作脉络。群众路线的理论构架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宰, 是社会改革的核心,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主要理念。因此若要深化社会主义全面建设, 那么就一定要遵循党的群众路线这一基本原则。

一、群众路线和法治建设之间的联系

(一) 群众路线和法治建设的目标相近

法治建设和党的群众路线其具有相统一的目的, 因为两者均为人民群众;同时其相关要求一致, 理念相同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两者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 那就是将人民的权益以及利益当作首要任务。构建法治国家, 要以人民为本;人民是党要依靠的核心力量, 是党所要服务的目标。若想构建法治国家, 就要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可以被人民所用。若要构建法治国家, 就要让人民做主等, 让群众过上高品质的生活。

(二) 遵循群众路线是深化法治构建的先决条件

群众路线和法治是相辅相成的, 是构建法治国家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而且, 构建依法治国也是群众路线的依托。宪法与法律, 其根本内容是确保人民群众基本利益, 按照法律治理国家,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人民群众相关利益。我们所提到的小康社会是依法治理的社会, 同样小康社会的构建要依靠人民, 构建的主要原则是为了人民可以过上高品质的生活。

(三) 深化群众路线需要依靠法治保障

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缩写, 是和人治相对应的一种治国手段。法治的价值取向, 主要是对公民的权益以及人权的保障, 同样是对国家权力的有效制约。法治的主要理念在于有效约束国家权力, 避免公权力的失衡, 进而导致对群众利益的影响。公权力不受法治制约, 不作为以及滥用等情况, 是损害群众权益核心因素。维持人民的合法利益, 一定要采取法治手段。政府按照法治行政, 人民按照法治维权。法治是从根源上确保群众路线的一种方式, 现阶段我们国家坚守法治, 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贯彻群众路线。

二、遵循群众路线, 深化法治的构建

现阶段, 国内的法治构建存在较多不足, 主要问题包括下述几点:1.立法质量偏低;2.一些官员法治理念匮乏;3.执法存在漏洞;4.违法不究;5.和人民群众利益有关的执法司法弊病丛生;6.一些公职人员滥用权利、知法犯法。上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着社会的公平性, 同时也遏制了人民合法利益。相关学者说过:“人民的幸福要凌驾于法律之上。”若想构建法治国家, 那么我们就要肩负起维护人民利益的责任, 同时要认可以及推动法治构建, 要敬畏群众, 遵循群众路线这一基本理念。

(一) 遵循群众路线, 深化法治思维以及法治措施的运用

党的十八大表明“深化领导干部利用法治手段完善改革、促进发展、缓解矛盾”。这不仅是执政党依法治国方针的彰显, 同时还是对实际情况的客观认识, 不可否认, 现阶段党群以及干群关系中所凸显的问题, 这和社会转型阶段利益繁琐化存在一定的关系, 不过也与个别领导干部处理群众利益问题中法治思维不足有根本的联系。法治思维以及法治手段是领导干部达成法治共识的先决条件。通过多年完善, 具有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机制的形成, 这样就促使有法可依变为现阶段较为显著的特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 使国内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等很多建设都可以纳入到法治化路线。从此层面来分析, 革新的成效会彰显在执政党服务群众以及社会管理的能力上。所以, 通过法治思维以及法治手段治理现阶段的社会问题, 应该是相关领导干部深化自身能力的主要因素。

(二) 遵循群众路线理念, 深化立法品质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立法工作只有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 反映群众的所思、所想, 满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要求, 体现为群众服务的宗旨, 才能被群众所接受, 也容易得到贯彻落实。因此, 群众是党的力量的源泉, 也是提高立法质量的智慧源泉。

(三) 坚持群众路线, 保障司法公正

公正执法是法治的核心目标, 同样亦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现阶段, 国内社会处于转型阶段, 涉法涉诉等相关案件的问题较多,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司法系统还无法完全处理此类纷争。一些难解的案件不是经司法系统予以解决的, 而是经党委与政府的多层次协调, 在司法外得到处理。这就削弱了群众对法律的信任, 增强了人们对行政手段以及“人治”的依赖。要实现长治久安, 一定要及时在实际生活中树立司法的权威性以及公信力, 用以保证司法裁判在法律问题解决中的有效性, 所以坚持群众路线对促进司法活动具有十分深远的作用。只有坚持和践行“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路线, 并作为人民法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就能确保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不偏离“公正廉洁为民”司法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 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为此, 人民法官必须要用群众认同的态度倾听诉求、用群众认可的方式查清事实、用群众接受的语言诠释法理、用群众信服的方法化解纠纷。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 培育群众的法治信仰, 我们的法治建设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摘要:群众路线是党的事业得意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 群众路线可以促进社会主义全面发展, 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将群众的利益作为核心。法律是严肃的, 而法的出发点与归结点都在于人, 在于人的合理需求, 因此, 文章通过分析群众路线和法治建设之间的联系提出了贯彻群众路线, 深化法治构建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群众路线,法治,建设

参考文献

[1]康总江.聚焦“四风”抓整改、建章立制为民务实办实事——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 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A].2014年优秀论文研究成果集[C].2014年, 16 (02) :261-268.

[2]水利部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座谈会交流总结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情况安排部署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任务[A].中国水文化 (2013年第5期) [C].2013, 19 (05) :524-527.

[3]曹青阳.毛泽东同志教育实践的若干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 (2) ——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02) :214-218.

[4]王春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以中国与拉美改革道路的选择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 (2009) 论文集[C].2009年, 02 (01) :144-148.

[5]谢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 13 (05) :512-516.

群众路线与法治建设论文 篇2

卢梭说过,“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心里。”请你根据对这句话的理解,结合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章。

要求:中心明确,观点鲜明,有叙有议,说理充分,结构完整,语言流畅,书写工整,不少于1000字。

【参考例文】

法治建设应走“群众路线”

法是无情的,因为法要担当起维护社会正义与公平的职责;法也是有情的,因为法的出发点与归结点都在于人,在于人的合理需求。我国力求建设成为法治社会,法治社会的基本诉求是民主、公正、效率。因此,法的第一要务是以人为本,法制建设应走“群众路线”。

法律是严肃的,是公平的,法律天生是保护弱者的。就如同卢梭曾说的一样:“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心里。”这句话告诉我们:法律既不是高高在上,也不是冷酷无情,法律承担着为民服务的使命,因此,法治建设必须走群众路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育之于民。

法治建设须取之于民。建设法治国家,就是要通过法制实践和公民教育去提升人的主体与权利意识。近年来,社会在推进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知法、用法的“小人物”,他们善于用法律捍卫自己权利、乐于用法律寻求个性的发展、勤于用法律帮助他人。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是法律的全民参与,这正是建设法治社会所孜孜追求的理想状态。马克思讲,认识源于实践,只有公民广泛的参与到法治建设的具体过程中,我们的法治建设才能真正的体现民意,才算真正的取之于民。

法治建设须用之于民。法治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因此,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中,要求我们要心中装着人民,理解他们、帮助他们、依靠他们。理解人民,让人民的喜乐悲欢充满自己的工作过程,用普通人的心情设身处地思考人民的事情;帮助人民,尽职尽责地运用法律知识,解决人民所需、所想、所急;依靠人民,古语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永远是党坚强的后盾。

法治建设须育之于民。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今中国在法治化进程中,从政府到百姓缺少的不再是法律知识,而恰恰是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习惯与意识。习惯与意识的养成,固然需要民众的自我意识的提高,但更需要政府的教育与引导。如果疏于对民众的法律教育,导致的一个后果是,一旦有事情危害到自身切身利益时,就毅然抛弃法律于不顾。

群众路线与法治建设论文 篇3

党的群众路线与勤政廉政建设目的的一致性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既是党的法宝,也是党的生命线。在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是为群众打天下,靠群众打天下;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时期,我们党要为群众坐天下,靠群众坐天下。虽然不同历史时期,群众工作的环境、对象、内容、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但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如一、历久弥新。目前,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突出问题,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劲足的良好环境。一句话,就是解决以党员领导干部勤政廉政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党风廉政建设问题,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党的群众路线与勤政廉政建设对象的一致性

我们的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党的宗旨决定了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全部政策出发点和归宿点,也决定了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勤政为民。而勤政廉政建设的对象也是对国家政权建设而言的,是对党和国家各级机关干部和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而规范的。勤政廉政建设的对象要求如何树立党和政府的公众形象,如何增强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问题。党的群众路线与勤政廉政对象的一致性,更有利于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原则,不断提升勤政廉政建设水平。

党的群众路线与勤政廉政建设作用的一致性

党的群众路线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人只有在实践中切实遵循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摆正个人与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才能不断增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只有党性增强了,党员干部才会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才能正确辨识、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侵蚀,从而自觉经受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使广大干部保持清醒的执政为民意识。中国共产党是长期执政的领导党,这种地位决定党可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但同时在客观上形成政治权力的党内集中化,从而极易在党内产生脱离群众的倾向。当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率先垂范,在全党范围内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进行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根本保证。人民群众是企业的主人,又是反腐败的主体和生力军,是有效开展反腐败斗争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是反腐败工作成效最权威的评判者。因此,只有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始终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才能形成及时发现、揭露和解决腐败现象的有力机制,从而把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并最终使腐败现象在社会中无立足之地。

在勤政廉政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

通过宣传教育,使员工群众感知自己的主人翁地位。采取多种方式,倾听群众心声,不断提升职工参政议政意识。同时,让人民群众更多的了解自己所拥有的管理企业和社会事务的法定权利,增强权力监督意识。让群众增强亲自参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维护清正廉洁的责任意识。

拓宽、疏通群众监督的渠道。要形成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群众监督和群众参与是最为重要的。因此,要增强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有关制度和工作的透明度,创造群众监督的条件,畅通监督渠道。

积极建设企业管理民主政治。我们在提倡党的群众路线时,必须注意不要陷入以领导干部为本位、自上而下的误区,而是要努力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员工有序的参与,保证群众依法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党的群众路线与勤政廉政建设互融互助作用

我们党能够带领全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是因为他始终团结群众、依靠群众,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党风廉政建设的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勤政廉政意识稳步提升,使党的群众路线发挥出强大的生命力。

党的群众路线与勤政廉政建设就像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二者相互促进,不可割裂。在工作中,我们既要认真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又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使党的群众路线与勤政廉政建设得到不断深化。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

群众路线与法治建设论文 篇4

1 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目前高校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的学风现象,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目的不明确。有些大学生进入大学后, 认为已经达到人生目标, 学习目的不明确, 表现出上课迟到、旷课增加; 课堂上看小说、玩手机、打瞌睡; 考前突击, 考试作弊。

学习动力不足。有些大学生学习上的约束力相对高中而言少了, 大多数时间处于自我管理的状态, 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 加之有的学生在入学时对专业选择上认识不清, 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感到学习乏味。

学习方法不当。有的学生因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 认为大学就应该好好玩, 对自己大学生涯没有规划, 对未来工作没有想法, 沉迷于网络和游戏中, 进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出现学习异常和厌学现象。

2 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的具体做法

高校学风建设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可以相互支撑、相互促进, 加之教育管理制度的引导和校园文化的倡导作用, 引领广大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素质, 在学习中展现教育实践活动的内涵, 推进学风。管理学院依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以党风引领学风建设, 采取了成立结对帮扶、党员下班、学风督导、党支部立项活动等做法, 学风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具体做法如下:

2. 1 一帮一结对帮扶。学院党总支从党员队伍中招募了志愿者, 进行学风帮扶, 通过一对一结对帮扶、班级帮扶、支部帮扶等形式, 缓解了学生的心理焦虑, 提高了学习兴趣, 提升了学业成绩。特别针对英语和高数这两门大学生的拦路虎, 进行党员一对一帮扶, 使补考和重修的平均通过率提升为74. 6%和82. 7%, 通过实际公益课堂、素质拓展、分享心得体会等形式, 很多被帮扶的同学渐渐重拾信心, 找到学习的乐趣。同时积极打造学习资料共享平台, 同时通过帮扶活动与学生的职业规划相联系, 形成良性互动和长效机制。

2. 2 党员下班制度。党员下班制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以优秀的大学生党员为示范引领, 带动学风建设, 同时使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得到进一步深化。学院党总支经过层层的选拔和培训, 委派下班党员到各班级, 协助团支部做好各项工作。下班党员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动态管理机制, 及时准确地掌握班级团员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作风纪律等情况, 在组织生活会上向支部大会汇报班级团员的情况。

通过党员下班制度, 优秀的下班党员起到了一名优秀大学生的表率作用, 同时与班级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融洽了同学班级间的关系, 也为支部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稳定的基础。

2. 3 党员督查制度。党员督导是促进学风建设的重要手段, 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成立了党员督导组。党员督查组由一名学生党总支副书记、一名组长及八名组员组成。由六名督导员负责6 个支部督导常务工作, 另有两名督导员人负责考核班级思想政治水平。他们与学生干部相互配合, 共同完成课堂考勤、晚自习检查等工作, 成为参与学风建设的重要队伍之一。

同时, 党员督查组对全院的党员、发展对象、培养对象进行监督。督导员对各督导对象进行不定期谈话, 全面了解了他们在学习、工作、思想、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情况。各支部督导员还通过对下班党员的督导, 对下班党员的行为作风进行考察, 从而既了解了班级情况, 也从侧面给了下班党员工作的动力, 使得下班工作进行的通畅和高效。

2. 4 党支部立项活动。管理学院依托校党委组织部, 申请党支部立项活动, 发挥组织示范作用, 从而对优良学风形成正确导向。我们通过 “永铭党恩, 红色再品”、 “美化校园, 提倡勤俭节约”、“延伸爱心舞台, 携手温情世界”形式多样的主题学习教育活动, 拓展教育学习渠道, 提高党组织建设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以影响和带动更多学生, 促进学风建设。

参考文献

[1]秦宁波, 刘纲强.试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J].实事求是, 2013 (06) .

[2]纪淑云, 韩振峰.如何建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长效机制[J].新重庆, 2013 (10) .

[3]齐卫平.提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效性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 2013 (19) .

[4]齐卫平.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执政党建设路径[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3 (05) .

[5]刘彦昌.党的群众工作的当代走势及主体的动力培育[J].中州学刊, 2013 (09) .

[6]邱少明.群众路线“落地”的长效机制[J].领导之友, 2013 (09) .

[7]曹鹏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历史方位与功能[J].前线, 2013 (08) .

[8]李志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落实路径探究[J].福州党校学报, 2013 (04) .

[9]姚桓.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时代特征和深远意义[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3 (04) .

群众路线与法治建设论文 篇5

可以说,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主要任务,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不断地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不断地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党的基层组织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的基层干部都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全体党员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更好地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不断凝聚强大力量,才能把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落到实处。

为此,我们在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把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贯穿活动始终,不断增强农村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切实解决“四风”问题,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那么,在当前新形势下如何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笔者认为,应从“抓好队伍、健全机制、创新载体”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抓好队伍,调动为民服务热情。要实现各项服务功能,迫切需要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服务队伍。为此,我们要围绕“工作有方向、干好有希望”,强化为民服务观念,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积极打造结构优、能力强、作风硬的基层服务干部队伍。狠抓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建设。把村级党支部书记作为引领农村发展的核心牢牢抓在手上,通过强化培训教育管理,组织他们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增强其领富带富能力,对表现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同时在最大程度上践行对表现突出的“给面子、给位子”。充分发挥无职党员作用。针对基层工作的难点、群众关心的热点,应把普通党员能做、需要普通党员去做的工作,按照“因人定岗、按岗定责”的原则,由普通党员上岗理事,推动基层工作,使党员工作由虚变实,满足一大批无职党员为群众办事的愿望,激发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内在动力。树立为民服务导向。

二是健全机制,实现服务群众常态化。着眼于服务群众长效化、常态化,要从多个方面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党建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促进和谐发展。提升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对征地、拆迁、农村低保等事项以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切实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予以操作。实现服务常态化。村里每天都要确保有村干部负责村务工作,实现服务群众常态化。同时,还要不定期深入基层调研走访,听取党员群众心声、反馈群众困难、收集工作意见建议。规范党组织设置机制。积极适应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趋势加大的实际,在党组织设置形式上做到“三个延伸”即:向两新组织延伸,探索“行政村+两新组织”的互助共建新模式,建立起企业党支部;向特殊人群延伸,在离退休党员集中地建立离退休党党支部,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最需要服务的地方。

三是创新载体,凸显服务群众效果。群众无小事,件件大于天。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细化便民举措,畅通基层服务渠道。充分发挥党建便民服务网络作用,集中受理村民求助、救助、咨询、投诉等问题。借力志愿队伍,整合基层服务资源。组织镇村在职党员、离退休老党员以及有一技之长的村民群众、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组成志愿者服务队,开辟服务通道,为残疾、空巢、贫困等弱势人群提供相应志愿服务。谋划特色活动,拓宽基层服务途径。围绕为民服务这一条主线,积极实施“农村低保”、“困难帮扶”等工作,切实保障为民服务水平、办事质量、社会公信度、社会关注度等,全面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努力形成具有特色的服务工作格局。

总的说来,要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必须形成常态化的制度体系,要以增强服务意识、构建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效能为重点,形成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制度,切实把为基层服务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实行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强力推动机关干部经常联系服务群众,改进工作作风。并建立起民情分析调研制度,广泛收集民情民意,及时进行梳理汇总、分析研判,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同时,还要把基层党建作为乡镇互帮互助重要内容,推行干部包村、企业联村、村居共建,实现城乡基层党组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进一步完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领导机制,抓好总体规划、资源统筹、组织协调,大力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群众路线与法治建设论文 篇6

1.抓好理论学习,加强思想建设

多年来,我党一直强调,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首要任务。对企业来说,提高党员政治素质,也必须抓好理论学习。

一要提高对理论学习的认识。对每一名党员来讲,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的成熟的基础,只有弄懂弄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才能提高政治素质,坚定为党的事业终身奋斗的理想和信念。在企业,党员队伍是企业的骨干和核心,不少党员都处在领导岗位。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是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政治保证。因此,要提高对理论学习的认识。

二要加强理论教育。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巨大思想政治优势,主要就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思想武器。在企业要发挥我们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就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党员的头脑。首先是教育党员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精神实质和科学体系。组织广大党员系统学习,使大家逐步认识到这些新的思想、观点都是具有极大指导作用的思想和观点。其次是把学习理论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结合起来。教育广大党员充分认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自实践,是在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只有联系实际才能学习好、运用好。

三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在当前的形势下,组织党员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必须紧紧围绕改革和经济发展这个中心,着眼于提高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指导,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在掌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方法上下功夫。

2.抓好党员干部教育,加强组织建设

党员干部在企业所处的地位和应发挥的作用尤为重要。要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关键在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在当前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下,大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是企业振兴的关键。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当前党的组织建设的重点应该是以思想作风建设为重点,坚持“四化”方针,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把优秀的党员干部选拔到领导班子中去,把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为企业无私奉献、具有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搏击风浪、开拓经营,大胆管理的坚强领导核心。

一要加强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有较好的带头作用,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要从实际出发,组织党员干部坚持经常性学习,坚持每年两次脱产学习,还要利用专题讲座、典型引路等方式组织大家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二要倡导无私奉献精神。带领职工不断改革、扩大开放、促进企业不断发展,是企业党员领导干部的神圣职责,也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坚决反对金钱至上、拜金主义的思想倾向,教育企业党员领导干部象焦裕禄、孔繁森那样廉洁奉公,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

三要加强考核监督。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证。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强调广大党员要按党章办事,按党的制度和规定办事,尤其要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考核监督,严格进行德能勤绩的考核。使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把权利关在笼子里,自觉接受全民的监督。

3.抓好根本宗旨教育,加强作风建设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当前,在企业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突出抓好三个方面。

一要提高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自觉性。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要教育党员代表职工群众的利益,把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落脚点放在为职工群众谋利益,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上。要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二要提高党员干部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是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制定的,是人民群众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集中体现,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具体表现。

上一篇:图书馆设备下一篇:误诊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