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研究论文(共11篇)
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研究论文 篇1
北京作为中国首都,承载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等多重城市职能,其发展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直追世界一流大城市,所以也更早体现出城市人口规模压力和老龄化压力对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影响的动态效应。应对养老问题的多种养老模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如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各色养老模式可供选择,然而任何一种养老模式必然体现出老年群体的基本需求与更高追求之间的不同形式的平衡性。由此本文进行相关探讨,以期为北京养老保障相关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一、养老问题研究的基本逻辑
研究养老问题,应当首先从其主体,即老年人群体的需求入手,解读老年人福利中的生存保障和发展保障两个基本面;其次,进入其保障手段中的经济手段和非经济手段的实现方式层面;再次,深入分析与几个层次相对应的养老金、医疗与配套服务等具体表现形式;最后,归纳出两个最重要的一般表现形式:第一,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博弈结果成为了阶段性的养老制度安排,并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变化而呈现出变迁的态势;第二,养老模式,即具体的老年人生活方式,充分体现了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社会以何种方式实现老年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需要。
这一问题研究脉络(如下图所示):
通过以上切入点来看,针对老年人群体需求的养老问题,根本上可以从生存保障和发展保障两个方面进行认识。生存保障的核心在于基本物质保障和基本生理保障,两者的最终结合点在养老和医疗保险基金的资金层面。发展保障的核心则在于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建设,两者构成了老年人生活环境中的外部环境,并以针对性的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及社会化需求。这种保障的实现方式则是凭借经济手段与非经济手段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在养老金方面,部分以相关法律制度进行规范和约束,部分则遵循市场原则,而医疗与养老服务不但需要政府等公共服务部门的积极参与,也需要依靠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实现公平与效率相兼顾。
由当前养老体系中养老金、医疗、服务三个具体表现方面,可提取出两个重要一般表现形式:制度保障和养老模式。前者的行为主体关系到政府中政策指导部门和受益的老年人群体,后者的行为主体则主要联结了政府中公共服务部门、灵活的市场和受益的老年人群体,而二者的共同点则在于同属于养老保障环境层面的内容,进一步作为递进的层次,制度保障的绩效表现最终回到养老模式的具体层面上。
北京市作为现代化、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大城市,其老龄化压力诱发的各项改革政策和措施,离不开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制度及生活模式。这里以北京市为例,以养老金、医疗和相关服务等具体内容为主要考察对象,对其养老保障制度变迁和养老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借鉴各国相关经验进行国际比较。
二、北京市养老保障制度变迁历程
北京市的老年人福利制度发展经历了数次变迁,这里从保障基本物质生活的老年收入问题,保障基本生理生活的医疗问题两个方面入手,对相关制度安排变化加以解读。
(一)北京市养老制度变迁的描述性分析
1.老年收入问题:基本物质保障。在老年人收入问题上,养老金的规模和分配是最为基本的问题。
现代国家的养老金制度当前大部分采用多支柱模式,一般由三支柱构成: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政府强制征收养老保险费来提供,采取现收现付制管理模式;第二支柱以企业年金等为代表,通常由雇主发起设立,雇主与职工共同缴费,采取基金积累制,并投资于资本市场;第三支柱则是根据私人意愿购买的商业保险,同样投资于资本市场。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于2006 年颁布的《北京市基本养老保险规定》,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北京市养老金支柱模式由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支柱构成。
资料来源:根据刘云龙、肖志光《养老金通论》部分内容,以及笔者整理北京相关政策内容。
比较分析北京和四国养老金支柱模式,可以发现北京在三支柱模式的形式上与发达国家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差距。但实际上,由于国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尚不完善,目前的养老基金仍以现收现付制为主,尚不能有效发挥个人积累账户的保障作用,基金规模的增长也较为缓慢,但未来将养老金投入资本市场运作的方向却是短期内不会改变的。
观察北京市养老保险参保数据变化,在2004 年后,伴随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改革政策逐步发力,北京市参保人员增幅明显上升,其中农村养老保险参与人数增加更加突出;同时产生较大变动的还有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最低标准的增量,与参保人员增量呈现出每两三年渐次相互超越的增加趋势,显示二者可能存在着互为因果的螺旋上升发展关系。而相对于这两项变量的增加趋势,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增加值也在2005 年后呈现出较明显的快速上升趋势,并保持较为平稳的发展步调。
2.老年医疗保障问题:基本生理保障。现代老年人福利的发展取向,一方面是充分的物质生理保障,包括养老金和基本医疗,另一方面是扩展的身心发展空间,包括老年服务和养老模式的选择问题。归根结底,都是要将老年人以更为合乎社会发展的方式重新纳入社会体系中,体现社会对做出贡献群体的合理报偿,并避免其真正脱离社会可能导致的身心不协调或陷入不良境遇。
因此,养老问题中的老年医疗保障就成为了一个关键议题,在老年医疗保障问题中,医疗保险制度变迁体现了医疗生理保障问题中的环境变化和政府责任。
北京市在2001 年之前,以大病医疗基金统筹为主要的医疗保险模式,在2001 年后才开始设置基本医疗保险指标,自2001 年建立面向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到2003年建立面向农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后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覆盖范围也不断扩大。
北京市医疗保险参保相关数据显示,参保人数变化过程分别在2004 年和2009 年出现了转折点,而基本医疗保险支出总额的的转折点是在2009 年。究其原因,受2004 年北京市出台的外地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办法刺激,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短期内出现了激增;伴随2009年1 月1 日起执行的北京市《关于已参加大病医疗保险的城镇居民老年人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暂行办法》、《北京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和《关于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等三项医疗保险惠民措施得到落实,2009 年之后的保险基金支出和参保人数均呈现激增态势。
资料来源:1999—2003年度《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公报》、北京统计年鉴(2012)。
资料来源:由表2数据计算得出。
资料来源:北京统计年鉴(2012)。
资料来源:由表3数据计算得出。
(二)北京市养老制度变迁的阶段分析
以养老金制度变迁和医疗保险的制度安排改革来看,北京市养老制度变迁的历程可以根据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主脉络划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完善基础制度,初步保障基本面。以1994—2001 年左右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以保障北京城市居民为主,外来人口流动性还不强,老龄化压力也还不大。养老保险逐步发展出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以大病统筹方式,将城镇职工与退休人员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内,初步形成以城镇职工退休人员为主体的基本养老制度保障体系。
2.第二阶段:扩大覆盖范围,充分保障基本面。以2001—2004 年左右为第二阶段。这段时期,农民的利益得到关注,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进入北京寻求发展,并因户籍问题而处于社保夹缝中,亟待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给予保障。养老保险制度日趋完善,将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了养老保险范围内,医疗保险则建立了面向农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将外地农民工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内,原有基本面覆盖范围扩大,初步实现城乡居民退休人员群体的基本覆盖。
3.第三阶段:制度结构性改革,以增加投入惠民。以2004—2007 年左右为第三阶段。这一段时期,老龄化问题加剧,流动人口问题突出,以多项民生政策为开端,社会保障在制度结构和政府投入两方面都有较大变化。该时期是在2004 年左右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后,覆盖范围扩大的推进时期,其中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最低标准和养老、医疗保险支出额度均有较大攀升,政府相关投入的增加带动了城镇居民主体的参保积极性。
4.第四阶段:继续扩大覆盖面,以实现养老、医保全覆盖。以2007 年以后至今为第四阶段。这一时期,老龄化问题已经极为突出,流动人口保障的诉求呼声很高,养老问题成为城市居民焦点问题,需要切实有力的保障政策支持发展。基本养老保险规定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约在2010 年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制度全覆盖,医疗保险范围中未曾覆盖到的儿童和部分老年人通过“一老一小”政策被纳入覆盖范围内,到2008 年,北京市出台办法将重障残疾人员和无业人员纳入医保范畴,在全国率先实现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
综上所述,养老保障制度变迁的过程,大致体现为先将蛋糕做大,再合理分配的螺旋上升发展方式;同时根据人口结构变化而扩大保障覆盖范围,进而有序提升参保人福利水平是两个基本方向。
三、北京市养老模式的国际比较与特殊性
(一)养老模式的国际比较
发达国家更早遇到人口老龄化压力,对养老问题的思考和研究更加深入,形成了惠及老年人的各种生活保障和服务体系,最终建构了符合国情的不同养老生活模式。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资料总结。
各国的养老模式虽基本上由家庭、机构、社区模式构成,但也都有其不同倾向和独特性。一是老年群体基本特征存在较大差异。欧美国家老年人独立意愿更强,在足够收入的情况下,倾向脱离子女的居家养老,和自治性强的老年社区;新加坡、日本等东方传统观念浓厚的国家,则大多将老人与子女同居看作是更好的养老生活方式,政府积极采取措施鼓励“两代居”家庭养老。二是收入水平存在差距。英美依托养老金资本市场较德日等国有积累优势,然而高福利国家的养老金可持续问题始终未能有效解决。
(二)北京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合理性
在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和养老地产等新型养老选择兴起的当今时代,社区在不断完善和扩展基本服务功能的同时,可以担当起老年服务的供给主体,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日常照料、文化娱乐和社会交往等服务,尤其是在一些高龄老人较多的老年社区。
比较而言,适合北京城镇居民的养老模式应为社区居家养老,主要基于如下三点理由。
第一,是由于尽量不过分脱离原有家庭成员是不少老年人的基本愿望,所以呈现出围绕原有居家养老模式的服务网络,更甚于整体性地构成一个老年社区。根据尹志刚(2008)对西城区、宣武区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选择的调查来看,适合北京市城市居民的养老方式,仍是社区居家模式。这不仅源于传统家庭的居家养老观念还未有大的转变,也源于近些年社区服务的快速发展和服务方式的多样化,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了便利。
第二,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是尽力将居家老人引出家门或主动上门的服务网络,而养老社区更像是是打包销售的一体化服务方式。如美国的太阳城,由于老年人不倾向于与子女一起居住,而充分发展出老年社区服务体系,以入住老年人群体的总体为依托。
北京当前有东方太阳城、北京太阳城、寿山福海、万科幸福汇等多个养老地产项目,然而其资金可持续和周转却频频面临问题,且一体化社区的费用额度,包括上万的押金或会费,以及床位费及各项服务杂费,是大多数老年家庭难以负担的。所以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是在于优化社区服务结构和服务网络,且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更能体现出老年人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是适合北京城镇老年群体的较为合理的养老模式。
第三,是机构养老等模式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倾向社会机构养老的老年人群多数集中在空巢且半自理、不能自理的境遇之下,其所能负担的入院费用通常也不高,正是这样的群体才真正需要优质的公立养老院以较低的费用对其进行细致护理。然而公立养老院本身作为利益经济体,大多不愿意接受不能自理的老年群体,并将优势资源倾斜于有自理能力的富裕家庭老人。除此以外,价格机制使得不能自理的老人因无法负担高昂护理费用,而容易被民营养老机构挤出消费群体之列,最终成为了老年群体中的一座孤岛。
因此,社区居家养老和老年公寓等模式,适合有自理能力且刚退休不久,仍保持着旺盛社会交往需求的老年群体,而机构集中养老则更适合孤寡、空巢,尤其是半自理、不能自理的老年群体。但是各种养老模式服务对象的倒错,则反映出当养老问题的解决办法应遵循公平原则,并体现公共服务性质的时候,经营主体却仍维持着追求短期利益和效率的目标错位。
四、相关结论和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和相关建议:
1.养老制度变迁和养老模式的转变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所以在推动养老事业发展的选择上,要充分审视环境条件和相关变化。例如最近频频成为焦点的“以房养老”试点工作,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展开,但该种养老选择需要依托成熟的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以及可能出现的利益纠纷的完善法制协商渠道和制度保障,这些条件中国当前还未充分具备,所以出现了参加“以房养老”的老年人因为待遇苛刻而反悔,引发与受托公司纠纷的事件,并最终使得“以房养老”方式的推行遇到极大阻碍。
2.养老问题最终仍属于一定效率下的具有维护公平倾向的问题,以经济学视角解读时,并非是纯粹市场化条件下的最优化配置问题,而是保证实现一定公平条件下的最优化配置问题。养老问题中的公平原则是较为硬性的条件约束,这是不能被忽视的一点,原因在于老年福利实现的最终衡量标准,不在于养老事业创造的产出份额,而是在于老年群体的生活满意度及社会长期发展的可持续性。
3.养老保障中包含有生存保障和发展保障两个方面,在根本上需要政府角色的积极参与,以相关配套的制度安排和公共服务职能作为切入点,保证老年人衣食住行和医疗需求得到满足。同时,现代社会以市场化运作方式,也有一定优势可进入公共领域参与养老服务的建设,然而在这一问题上,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性质要明晰,监管也要到位,以免经营主体的私利侵害到公共利益。
4.适合北京未来的养老模式仍主要是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但这不是说推进机构养老和发展民营养老机构的步伐能够缓下来,这一进程反而应该加快。养老问题是一个宏观层面的问题,需要整个社会体系的全面发展来支撑。
摘要:在人口老龄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国的同时,中国大城市也面临突出的老龄化问题,亟待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焦点。作为一线大城市,北京已经进入老龄化时期,需要在养老问题上有更为深入的思考。将养老问题分为生存保障和发展保障两个部分,以养老金、医疗和服务为具体形式,通过对制度层面和生活模式层面进行分析,发现当前适合北京的养老模式应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关键词:养老金制度,养老服务,社区居家养老
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研究论文 篇2
——政府养老金制度篇
养老保障制度是澳大利亚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澳大利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第一支柱为政府养老金体系,属于救助型制度;第二支柱为职业年金制度(Superannuation Guarantee,简称SG),强制企业缴费,个人和自雇者自愿参加;第三支柱为个人的自愿储蓄及自我保障。本文侧重阐述第一支柱。
政府养老金体系包括基本养老金、养老金奖励计划、高龄补充补助金、养老金贷款计划四个方面。其中,基本养老金(Age Pension,简称AP)是澳大利亚养老保障制度的核心制度。
一.基本养老金制度(AP)基本内容
AP只要符合标准就可以发放,数量不一,视个人家计状况而定,发放对象是那些为老年退休生活积累不足的人。从实际效果来看,AP为居民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把AP看做是澳洲老年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AP的享受资格主要考虑年龄、居住状况、收入以及资产,就业记录不在考虑之列。目前,AP的领取条件是男满65岁,而对于女性,正处在调整期,比较复杂。根据澳大利亚福利署公布的资料表明,澳大利亚起领养老金的目标年龄是67岁。澳大利亚计划分三步走实现该年龄目标。第一步是调整女性的起领年龄。澳大利亚政府计划将女性起领年龄由现在的64岁逐步提高到65岁,计划在2013年6月实现。第二步是缓冲期。当女性的领取年龄在2013年6月达到65岁后,中间停四年,以便女性对新的起领年龄的适应和接纳。第三步是从2017年7月1日开始,男、女起领养老金的年龄开始同步调整,即逐渐由65岁提高到65.5岁。然后,每两年再提高六个月,直到2023年7月1日,男、女两个年龄都逐渐提高到67岁。
AP每年根据CPI以及男性平均周薪自动调整2次,退休人员实际领取的AP取决于家计调查结果。收入处于3224澳元/年与36081.5澳元/年之间的个人或收入处于5720澳元/年与60333澳元/年之间的夫妇只能够得到部分AP。递减方法是每超过全额标准的每一澳元收入相应减少40澳分或夫妇双方每人减少20澳分。高于财产标准的每1000澳元每两周养老金相应减少3澳元。根据澳财政部的预测,到2050年,全额领取AP的比例将会大幅下降,只占三分之一的比重,部分领取的将会上升到40%左右,而没有资格的比重将会上升到25%左右。
正是因为采用了家计调查的方式,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并没有影响到澳洲AP制度可持续性的根基。AP制度的设计从本质上来说更大程度地体现了公平。确保了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
二.其他政府养老金政策基本内容
养老金奖励计划是澳大利亚政府为鼓励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年人继续工作延迟申领政府养老金的一项举措,该项计划福利金是在他们停止工作并申请养老金时,将向其发放一笔一次性的奖励款项,是一个自愿计划。
高龄补充补助金是为了协助基本养老金获得者支付常规账单付款,仅仅为合格的联邦高龄医疗保健卡持有者提供,每个季度发放一次。
养老金贷款计划则旨在帮助那些有资金但被占用在其资产上,而目前需要更多的钱生存的老年人。
三.澳大利亚政府养老金制度与中国养老保障从项目角度的比较
综观澳洲养老金体制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澳政府一直执行的是“低保障、高覆盖”体制,主要目的是防止老年贫困,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
澳大利亚的政府养老金是澳大利亚养老金体制中的第一支柱,资金来源于税收,由政府财政支付。但对领取条件有所规定:除了具备基本的年龄、居民身份及居住条件外,申请者还必须通过收入与资产审查,才能获取养老金。高于规定收入和财产标准的部分按一定的比例减少养老金的支付额,直到减少到不再提供养老金了。
政府养老金是为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的老年生活保障,其替代率大约为20%至25%,具有济贫性质。但由于政府还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交通、水电费等方面的优惠,因此,虽然政府养老金的标准低,但还可以勉强维持一种过得去的退休生活。
在我国,没有像澳大利亚那样的政府养老保险,没有那样的对低收入老年人进行慷慨的财政支出。澳洲的政府养老金有点类似于中国第一支柱中的“统筹”部分,只不过澳洲的政府养老金资金来源于政府财政预算,而中国的“统筹”资金主要来源于雇主的缴费。因此在政府提供养老金方面可比性较弱。
四.澳大利亚政府养老金和中国基本养老保险从税和费角度的比较
澳大利亚的政府养老金的资金来源于税收,由于税收的特性决定了这部分税收的钱可以用于社会的再分配,并且因为属于国家的财产,政府有分配的权利。同时,政府愿意在社会保障的养老金方面支出,这说明了澳大利亚政府在养老方面的政府责任做的非常到位。
而中国,虽然也有税收体制,也有政府可以任意转移支付的税收收入。但同样有这样的财政来源,却没有像澳大利亚政府那样直接给国民拨资建立政府养老金。这虽与中国的国情有关,但由此反映出来的政府在养老保障责任的缺失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五.澳大利亚政府养老金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1.弥补政府在社会保障责任方面的缺失,征收社会保障税
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国家,不仅保障项目简单明了,而且缴纳和支付均需遵循统一的章法即税法,社会保障税直接构成政府的财政收入,成为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社会保障税由企业缴纳,不是在企业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以外的征收,而是充当其中的比例。即社会保障税按职工工资的10%(那么企业要负担的社会保险费还有10%)征收,征收的这部分资金用于政府在养老保险方面的支出。即我国的政府养老金,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的相关制度,享受的群体是65岁以上的老人,当然,还有其他的条件,比如收入低于某一水平,要接受严格的家计调查等。通过社会保障税的方式就解决了那些没有缴纳过养老保险且收入水平低的老人的养老问题。当然,由于这些老人处于弱势地位,也可以享受在医疗、交通等方面的优惠。这样的话,一方面解决了现实存在的棘手问题,另一方面也彰显了并明确了政府的责任。
2.实施逐次提高退休年龄的措施,减轻支付的压力
澳大利亚为避免养老金被过早地耗费,在一个特殊年龄前,严格限制获益进程而采取了限制措施。同时,为减轻养老金支付压力,实行新老制度并存,逐步过渡的办法。在我国,在人口老龄化的现实,养老金保障压力日益突出,而且经济尚不发达,养老金积累少。随着社会保障功能增强,限制过早获取养老金待遇,适当延长领取年龄是势在必行的。可采取分步走逐次提高保障年龄的做法。
在提高保障年龄的同时,还要严格控制提前退休问题。要研究如何从机制上约束提前退休行为。在多层把关严格审查的同时,要适当的调整利益关系,本着谁用人谁负责的原则,给用人单位适当的经济补偿,达到统一退休年龄时才领取待遇。还应像澳大利亚那样,为制止提前领取养老金现象,通过法案,对高收入者征收养老金缴纳附加费及终期支付附加费。
3.加大公共财政资金的补贴力度,提高政策吸引力
降低社会保障参保门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高我国居民的参保积极性,逐步扩大覆盖面,增强养老金基金的支撑力度。明确政府责任,加大公共财财政的补贴力度,同时应适当降低个人负担的比例,提高政策吸引力,充分发挥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社会性”和“福利性”。
参考文献:
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研究论文 篇3
【关键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措施
1.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1.1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20年来,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已经建立了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仍沿用传统的退休保障制度。单从养老保险的功能看,只是企业改革而无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就不完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扩大覆盖面,对所有社会成员实行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才能真正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均衡负担,共担风险,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整体功能。另一方面,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规范各地试点办法、完善制度的需要。由于国家没有统一的方案,各地的做法各异,很不规范,特别是试点地区或单位实行个人缴费后,养老保险金仍按原来的办法计发,改革不改革一个样,缴费不缴费没区别,引起相互攀比,有的地区甚至出现了停保退保现象,需要国家出台统一政策。
1.2是推行公务员制度和深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重要配套措施
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必须建立起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相对滞后,直接制约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有序流动。但由于养老保险制度不配套,工作人员离开机关事业单位后,养老保险待遇也随之消失,到企业工作意味着养老金水平要降低,改革很难深入进行。
1.3是减轻单位负担、提高职工社会保障意识的需要
由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费用负担越来越重,财政和单位已不堪重负, 在一些困难地区和单位已经发生拖欠离退休费现象, 影响了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要解决这些问题,势必要求通过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来解决。
1.4对于逐步减少退休待遇差距、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养老保障方式的不同, 因此造成退休待遇的差距越来越大。由此引起了企业退休人员的攀比心理,不满情绪日益高涨,信访事件大量增加,社会矛盾突出,已经影响到社会稳定。要解决这些矛盾,就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
2.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2.1体现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人员的特点
国家机关具有特定的职能,工作人员依法行使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权力, 具有严格的考录标准和纪律约束;同时,实行统一的福利制度,费用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这些特点决定了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应与其他人员有所区别: 应有可靠的保障性; 退休金水平应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以利于吸引人才稳定队伍;基本保险、补充保险都应由国家统一安排,体现国家责任。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情况比较复杂, 单位性质及其人员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养老保险制度的特殊性:一方面,受组织的安排,职工在机关、事业和企业之间变换岗位的频率较高, 决定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应与机关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另一方面,由于工作性质、工资福利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等与企业不同, 其养老保险制度也应与企业有区别。
2.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公平与效率相结合
机关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应积极履行缴费的义务, 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基本养老金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按照与企业职工的同等规模建立个人账户,两者保持衔接,便于人员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流动。
2.3妥善解决新老制度的衔接问题
要按照平稳过渡的原则,确保现行退休制度向新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平稳过渡,新老办法合理衔接,退休人员的待遇水平基本平衡。既要充分考虑老制度下退休人员的既得利益,又要合理确定新制度下退休人员的待遇水平。要重点解决好“中人”的养老金平衡问题,保证他们的待遇不降低。同时,选择不同单位、不同职级和不同类别人员进行测算,充分照顾到各方面的情况。
2.4充分考虑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性
在突出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人员特点的基础上,统一机关、事业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要按照统一管理的原则,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剂使用,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实行统一办法。同时,在改革的过程中要注重与其他改革措施的配套性。
2.5实行社会化原则
要按照社会化的原则, 实行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 退休人员逐步实现社区管理, 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养老保险制度。
3.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措施
3.1建立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机制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要改变现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中离退休费用由国家和单位统包的做法,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个人账户的规模与企业统一。考虑到企业职工个人缴费比例将要达到8%,且机关事业单位实行个人缴费的时间晚于企业,改革起步时机关事业单位个人缴费比例可逐步达到8%,也可一步达到8%。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在改革实施前符合国家规定的工作年限可视同缴费年限,并作为计发过渡性养老金的依据。单位和个人均不再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
3.2实行结构性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基本养老保险要改变现行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工作年限和本人工资额为主要依据的退休金计发办法,实行与企业相同的以缴费工作年限和缴费工资额及个人账户储存额为依据的结构性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一是改革实施后参加工作的“新人”退休后,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二是改革实施前参加工作、改革实施后退休的“中人”, 因为改革前没有个人缴费, 其个人账户中相应缺少积累,在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 增加权益性养老金,根据本人视同缴费年限,确定一个系数, 作为计发养老金的组成部分,实现平衡过渡。三是改革实施前已经离退休的“老人”,仍然按国家统一规定的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费标准计发养老金,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根据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执行统一工资制度的特点,基础养老金仍以本人退休前的基本工资为基数计发,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总体替代率可控制在65%左右。由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与本人工资挂钩,可体现在职时的职级情况,实际收入水平将高于企业退休人员。
3.3建立体现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改革实施后,按在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年限,根据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 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总体控制在30%左右替代率。一是实行国家公务员退休津贴制度。实行退休津贴的范围为国家行政机关、依照和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现行财政管理体制,退休津贴经费由同级财政列入当年财政预算。二是建立事业年金制度。事业年金要与公务员和企业有所区别,费用可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按统一标准建立,经费由财政拨付的事业费解决; 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由本单位根据情况,效益好的多建立,效益差的少建立。事业年金从单位经费中税后列支,年提取额一般不超过本单位当年全部职工一个半月的基本工资。
3.4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体系
改变现行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管理和养老金发放均由单位负责的管理办法, 积极创造条件对退休人员实行社区管理,变“单位人”为“社会人”,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以求尽快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养老保险制度。 [科]
【参考文献】
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研究论文 篇4
一、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现状及特点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有了50年历史, 前30年是以《劳动保险条例》为代表的“低工资、多就业、高补贴、高福利”的国家包着企业, 企业包着职工的统包政策。这种“父爱”式的保障体制使职工备感安全而处乱不惊, 但也同时丧失了“动力”机制, 乃至造成当代体制转换中的沉重历史包袱。改革开放以后的l5年, 国有企业逐步走向独立, 企业保险随之转向社会统筹。但是, 高福利待遇和高瞻养率导致的高缴费率, 使社会统筹的推进步履异常艰难, 扩面难、收缴难, 基金调剂更难。困难地区、困难行业中的社会弱势群体生活陷入贫困。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位和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中国社会保障体制开始进入一个体制和制度创新的阶段。在体制上, 围绕“一个中心, 两个确保, 三条保障线”做了大量工作;在制度创新方面, 将个人账户制度引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形成“低水平、广覆盖、多层次、双方负担、统账结合”的基本思路。
目前我国城镇企业已统一了基本养老保障制度, 积极发展补充保险 (企业年金)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障还未出台统一的办法。农村养老保障还在进一步探索。
1. 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障
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基本上是按照城乡有别、企业先行的原则分层次展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障制度改革是从退休费用社会统筹起步的。20世纪90年代, 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1991) 、《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 (1995) 和《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1997) 。这些改革措施的出台, 使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8年, 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要求把实行行业统筹的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工作, 全部移交地方管理。基本养老保险属地方管理的实施, 标志着养老保障制度在统一规范方面前进了一大步。
目前, 城镇基本养老保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2002年末全国11 128万人和3 608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 分别比上年增长3.02%和6.71%。其中, 企业参保职工9 090万人, 企业参保离退休人员3 333万人, 分别比上年下降1.17%和增长5.31%。绝大多数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到基本养老金。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 171.5亿元, 支出2 842.9亿元, 2002年末基金滚存结余1 608亿元。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目标基本实现, 年末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发放率为99.4%, 比上年底提高1.6个百分点。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调剂功能进一步增强, 目前,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除西藏外) 均实行了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或建立了省级调剂金制度。
2.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企业年金)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即企业年金, 是指企业在参加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 依据国家政策和本企业经济状况建立的, 旨在提高职工退休后生活水平、对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进行重要补充的一种养老保险形式。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 第一次提出“国家提倡、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2000年国务院《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中, 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正式更名为“企业年金”, 并明确规定:有条件的企业可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 并实行市场化运营和管理。企业年金实行基金完全积累, 采用个人账户方式进行管理, 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缴纳, 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 可从成本中列支。
目前, 企业年金发展有如下特点:一是行业发展快于地方, 水平高于地方。行业人员为395.7万人, 占70.6%;地方参保人数为164.6万人, 占29.4%。行业积累基金149.3亿元, 人均3 773元;地方积累42.6亿元, 人均2 588元。二是经济水平决定年金发展水平。从区域分布看, 上海、广东、浙江、福建、山东、北京等地区基金积累较多, 超过亿元, 仅上海就积累基金22.2亿元。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高于内地省份。从行业分布看, 电力、石油、民航、电信、铁道等行业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其中电力行业积累达到58.7亿元, 占全国积累基金的31%。三是国企参保积极性高。行业参保企业中, 参保国企占到93%;地方参保企业中, 国企占55%。
3.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障
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障制度相比, 目前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障制度改革滞后, 还处在初期探索阶段。目前, 全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养老保险改革的试点。在改革试点中, 大都坚持了以下原则:一是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 逐步实行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二是基金筹集以支定收, 略有结余, 逐步积累。三是为职工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或手册, 探索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办法。四是养老金由离退休人员所在单位支付逐步改为由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发放或委托银行代为发放。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做法:一是确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二是确定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单位缴费比例一般在20%左右。少数实行个人缴费的地区, 缴纳比例起步一般为1%或3%, 最高限定在8%。三是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不同试点记入个人账户的比例不尽相同。四是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督。由于国家尚未出台总体改革办法, 各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还不够规范。
4. 农村养老保障
改革开放以前, 我国主要是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险加上有限的集体 (人民公社制度) 保障。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区的乡村及乡镇企业, 仿照城市职工养老保险的做法, 探索建立了农民的养老保险办法。随后, 根据国家“七五”计划关于“抓紧研究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 并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 进行试点, 逐步实行”的要求和《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开展了建立县级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1992年, 民政部发布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 (试行) 》, 体现了自我保障为主、互助互济为辅的原则。1995年,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强调, “在农村群众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基层组织比较健全的地区, 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措施”。1999年国务院转发《保险业整顿与改革方案的通知》, 要求对现有的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进行清理整顿。2002年,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至2002年末, 全国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1 955个县 (区、市) 不同程度地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 人数达到5 462万人, 有124万人领取了养老金, 农村养老保险累积余额为233亿元。
二、日本养老保障制度现状及特点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 在战后取得长足发展, 基本形成了综合性的体系。但是, 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运行过程中, 日本实行了重视家庭功能的社保政策, 体现了东方文化的特色。目前,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种类繁多, 结构复杂, 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工伤事故保险制度等。
日本从1942年开始推行养老保障制度, 1961年建立了基础养老金 (也称国民年金) 制度, 规定20岁以上国民都有义务加入基础养老金, 日本从此实现“全民皆有养老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 日本又在国民年金的基础上建立了以企业薪职人员为对象的厚生年金和以公务员为对象的共济年金。养老金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在日本, 国民年金和厚生年金保险费的征收是强制性的。国民年金资金来源于个人缴纳的保险费和国家财政预算, 缴费率是按工资水平递增, 工资收入水平愈高, 上缴费率愈大。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的资金则由个人和单位按同比例分担。国民年金和厚生年金采用“后代人抚养前代人”的社会保险方式, 由国家统一管理, 所以又称为公共养老金。养老金的支付除了基础部分之外, 还要考虑物价和工资的增长。也就是说, 在养老金支付额中, 还包括随工资上升而增加的“工资浮动”部分和随物价上涨而上浮的“物价浮动”部分。目前, 一对老年夫妇只要在退休前缴足了公共养老金保险费, 就能每月领到金额为23万日元的养老金, 相当于在职人员平均实际月收入的80%, 在有自己住宅的前提下, 生活费、衣着费、医疗费、交通费、通信费和娱乐费都能得到基本保证。
目前, 在日本参加厚生年金保险的民营企业中有60%实行了企业年金制度。日本的企业年金是企业对职工劳动的补偿, 是对国民年金和厚生年金的补充, 是由企业根据各自的需要和承受能力制定的制度, 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 目前大部分企业实际上把企业年金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仍一次性支付, 另一部分以年金方式支付。这样做的好处是, 既可以把一笔钱留在企业, 企业调度使用方便;又另有一笔钱交给商业保险公司投资运营, 免除了职工对企业未来支付能力的担心。
(2) 一次性支付的数额原则上与职工在本企业工作年限及退休时基本工资高低挂钩, 但事先并不许诺, 要根据支付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如果职工退休时企业经济状况不好, 也可以少支付。
(3) 企业年金按照“预先积累方式”筹集, 即制度建立初期多收保险费, 积累起一笔基金, 待达到一定积累额之后, 再按照“支付金额=保险费+利息”的公式 (即收支相等原则) 进行支付。
(4) 企业年金的大部分费用由企业承担, 个人也负担一部分。
(5) 企业年金由信托银行和人寿保险公司管理、经营和支付。企业要分别与职工和信托银行或人寿保险公司签订年金合同;职工先将本人应负担的保险费交给企业, 再由企业将职工所交费用和企业应负担的费用交给信托银行或人寿保险公司。信托银行和人寿保险公司可以运用这笔资金进行投资, 投资方向包括国债、贷款信托、动产信托、股票、不动产以及外汇证券等。企业职工退休后, 由信托银行按规定向职工支付退休金。如果基金实现增值, 超过了需要支付的数量, 可以将规定保留额以外的部分退还给企业。由于许多企业同信托银行或人寿保险公司签订了合同, 故企业年金按不同委托者分别加以管理。
(6) 企业年金的水平有一定限制。企业年金与厚生年金相加不能超过公务员共济年金的水平 (共济年金的水平相当于退休时工资的70%) , 并且可以列入成本开支。如果超过了, 超过部分要征税。
三、启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保障制度
我国社会总体上已步入老龄化阶段。中国的老龄化与日本老龄化最大的不同之处是, 中国社会的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 即“未富先老”, 老年人口规模大, 老人福利缺乏强大的经济支持。但近年来中国经济已开始高速发展, 如同日本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起飞”时面临许多相似的问题。而中国与日本老龄化也存在很多共同之处。譬如发展速度快, 老龄化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老龄化城乡倒置等。日本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所采取的制度和政策以及在解决老龄问题时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 对于中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无疑具有很大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1. 企业年金制在养老保障制度中应处的地位
我国目前虽已建立了3个层次的养老金制度模式, 但现阶段养老保障改革的重点仍停留在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上, 而类似于国外职业养老金计划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目前只处于一种零星发展的状态。这主要是由于人们长期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功能定位于辅助性地位, 担当着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角色。随着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入, 大力发展类似国外职业养老金计划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在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中也应担当重要角色, 而不仅仅是处于辅助性地位。这可从养老金工资替代率上体现出来。我国目前实行“统账结合”基本养老保障制度, 职工退休后从统筹账户中取得的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总的替代率, 相当于职工退休时工资的45%~55%, 这样水平的替代率只能满足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需要, 而国际公认的退休职工保持正常生活水平的替代率为75%。因此, 需要建立一个普遍性的企业层次的养老金计划, 使其提供的替代率在20%~30%, 从而使总的替代率达到75%, 以保持退休职工的正常生活水平。
2. 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基金的立法工作
由于相关立法不完善, 基金运营中各相关方面几乎都无法可依, 产生许多问题, 最明显的, 在费用的征缴、基金管理运营、基金运行的监督等方面多依靠政策行事。实践中企业因不愿承受沉重的缴费压力而逃避缴费的现象屡见不鲜。虽然这与我国企业缴费率过高不无联系, 但逃避缴费损害的是就业人员的利益, 如果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制止, 总显得力不从心。如果把养老基金的方方面面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用法律的手段加以规范, 现有的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比如, 用逃避缴费的法律责任来狠刹逃费的风气;规定基金管理和监督的机构、职权和程序, 避免权力行使过程中的“暗箱操作”;建立基金管理和运营分开制度, 引入基金托管人竞争机制, 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等。
3. 调整和规范法定退休年龄
目前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60周岁, 女干部55周岁, 女工人50周岁。此外, 还制定了一些允许提前退休的政策, 一些女职工在40岁的时候即可以办理正式退休手续。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提高退休年龄可以降低抚养比, 减轻养老保险基金的压力, 也可以充分合理地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作用。与国际惯例相比, 我国规定的退休年龄较低, 特别是与日益延长的平均寿命不相适应, 女职工的退休年龄分成两个年龄段也只存在于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干部工人之间的界限也必然淡化, 直至取消;因破产等原因造成的职工失业应通过领取失业救济金或最低生活保障金等方式予以解决, 而不应转嫁到养老保险基金上;随着劳动力自主择业和合理流动, 特殊工种等作为提前退休的条件也不适应, 那些因病、残丧失劳动能力的人, 可通过申领特别残疾保障金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方式予以解决。当然, 调整退休年龄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重大问题, 应积极稳妥地分步实施。首先应逐步取消允许提前退休的规定, 再逐步将女职工的退休年龄统一为60周岁, 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人均寿命变化等情况适当延长法定退休年龄。
4. 注重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障制度
首先, 养老保障制度的覆盖面由部分居民扩大到全体居民, 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历史过程。在强调政府的立法、政策参与和事后监督作用的基础上, 要结合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人口的变化趋势, 认真算经济账, 才能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障制度。此外, 养老保障涉及许多社会成员的既得利益, 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因此, 即使有了明确的改革目标, 也要谨慎对待历史遗留问题, 并制定可行的过渡政策和具体措施。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养老保障制度现状及特点的比较分析, 从中归纳出主要的实践经验, 并进一步提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保障制度的思路, 这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 发展国家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养老保障制度,企业年金,启示
参考文献
[1]李青.我国与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之比较[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0, 20 (9) .
[2]唐葵.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吉林财税, 2003 (12) .
[3]张如石.国外社会保障制度比较与启示[J].经济纵横, 2004 (7) .
[4]刘芳.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J].宁夏党校学报, 2002 (2) .
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研究论文 篇5
“千呼万唤始出来”,历经多年讨论的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终于在2015年伊始破局,1月14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根据国务院印发的通知要求,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将告别“财政饭”,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金,养老金待遇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并同步建立职业年金制度。
始于1955年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在运转60年后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长久以来,养老金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里分别是两条独立运行的轨道,而现如今面临着并轨运行,要实现数千万人的养老金并轨,成本巨大。
现状:财政压力与空账率均高
在《决定》对外公布的同时,一些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焦急地等待着改革细则措施的出炉。
《决定》指出,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单位缴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缴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这个20%是政府需要拨款才能缴纳的,地方财政压力会很大。”一位知情人士坦言。
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各个省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档期结余率中,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为-4.78%,即严重收不抵支,当期结余为-40.43亿元。
此外中国社科院早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中国个人账户空账额达到2.2万亿元,而当年个人账户应有规模约为3.32万亿元,空账率达到了66%。而此时距离个人账户空账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才只用了4年的时间。
而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权威数据显示,2013年,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空账已经达到了3.1万亿元,占当年财政收入的24%。
以上是“体制外”养老金个人账户现状,面临“体制内”养老金的并入,情况并不乐观。从双轨时期公共财政对于企业养老金的补贴情况就能一窥究竟。《小康》记者从已退休人员比例较高且财政实力相对较好的东部某省了解到,仅2010年,该省各级财政共补贴企业养老保险213.1亿元,占当年该省财政收入的10%。
根据《决定》的相关规定,各级地方政府财政将来不仅一边负担“老人”(在2014年10月1日《决定》实施之前,已经退休的机关事业人员)的退休金,还要一边给“中人”(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已经参加工作,《决定》实施之后才退休的机关事业人员)和“新人”(在2014年10月1日之后正式入职的机关事业人员)缴费,而且面临庞大的上百万个机关事业单位,涉及数千个统筹区域,如果没有落实这部分经费进行保障,此项改革对各级财政将是极大的考验。
“这将是并轨后面对的最重要问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立雄指出。据其介绍,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启动的企业养老金改革产生了巨大的“转制成本”,而消化这个成本花费了很长的时间。
钱从何处来是个问题
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杨立雄指出,财政拨款首当其冲,其次国有企业的增值资产可拿出来充实养老金。他建议可以参照智利的做法,向社会发行债券,“这可以减轻当前的财政压力。”
在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聂日明看来,在这其中最大的难点还是机关事业单位的“中人”问题。“新人(刚入职)参照现行办法参保,老人(已退休)由财政补贴,不存在历史成本,最大的难点在于‘中人’。”聂日明近日撰文指出“中人”的工龄会被“视同缴费年限”,以2013年的静态数据测算,在不考虑价格变动的情况下,转轨形成的潜在窟窿约上万亿。
据测算,事业单位“中人”成本约3.7万亿,机关单位“中人”成本约4.5万亿,而2013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仅31275亿元。
高额的转型成本如何覆盖?聂日明给出了两个思路:要么由财政支付这一部分缺口,要么机关事业单位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钱暂时补缺。但问题是,“这两条路都面对巨大压力”。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改革以后,用人单位的缴费要根据单位性质来决定资金来源,如果是机关公务员,单位缴费由政府财政来负担,如果是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单位的缴费部分也同样来源于财政。作为其他事业单位,则需要自筹资金。“作为事业单位来讲,它应当首先把职工缴费作为重要的责任,应该在资金安排方面优先解决。”
对于这一笔巨大的支出成本,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燕绥教授算了一笔账,她指出在养老保险制度逐步统一的过程中涉及到“三笔钱”的处理问题:第一部分是过去已经退休的“老人”的养老金发放问题。以前机关发放的养老金主要来自财政预算,但事业单位既有自筹也有来自财政预算的部分。“改革后这一部分由社会发放,但并不能全都放入职工养老保险中去,这一部分还需财政出钱。”第二部分是“中人”的养老金问题。这部分职工工作了几十年,工作期间视同已经缴纳养老保险。“当年企业养老金改革就‘只点菜没买单’,形成了‘空账’。但不论事业单位改革还是机关改革形成空账后,异地迁徙后视同缴费的账怎么算?”她提出这一疑问。第三部分是改革以后事业单位缴费20%从哪里列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单位、个人这几个主体之间各自如何承担上述三笔费用,将来必须有一个执行方案。”
“当年企业职工养老转轨之初,养老账户空无一文,统筹账户的基金缺口主要由财政来弥补,过渡养老金也是从养老保险基金池中解决,一直到今天逐渐收支平衡。” 杨燕绥表示,财政显然是出不起这笔钱,势必要占用企业养老保险的存量基金。
“这是改革中的阵痛。”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程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4000万人的养老金纳入几亿人的大池子里,依靠整个社会的力量,风险分担能力无疑会增强。“转型成本和国有企业改制的问题是一样的,涉及到历史欠账,还是要以财政支出为主。”
数据指出,我国企业中建立年金制度的不足10%,而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却是普遍建立的。“并轨”之后外界普遍关心的是,“体制内”和“体制外”人员在养老金方面的差距是否会缩小。
杨立雄说,养老金收入的差距会继续存在,只是不会像现在这样越拉越大。“但是可以预见短期内,差距依旧比较大。”
“每个问题都挺难的。”杨燕绥说。接下来养老保险改革之路应该如何走?实际上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已经明确: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精算平衡;渐进式推迟退休以及基金长期收支平衡。
(链接)
养老金制度的“智利模式”
根据智利法律规定,雇员每月从应纳税收入中扣除10%的收入,以个人名义存入他自己选择的养老基金,养老基金为雇员本人设立个人账户。养老基金均属私人股份公司。养老基金在接受个人养老金后,将这笔基金投资于资本市场,以获取投资收益。养老基金之间相互竞争来获得更高收益,从而吸引雇员投保。政府对养老基金实行监管,将收益率低的基金清除。智利的养老金制度被称为完全积累制。智利的完全积累制核心在于社保缴费完全纳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中的资金属于参保人所有,参保人自主选择收益率更高的养老基金,国家的作用只是维护市场秩序。
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研究论文 篇6
一、现有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
(一)2000—2013 年相关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强调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任务,当前我国已开始进入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 相关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得到政府和学者的关注。 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分别以 “城乡统筹”、“养老保障制度”、“城乡统筹养老保障制度”为主题,以2000—2014 年为时间段进行文献搜索, 分别搜索到117337、92311、25935 个结果(见表1)。 从整体总量上看,以“城乡统筹养老保障制度” 为主题的文献共有25935 篇(其中硕博论文12510 篇、期刊论文12460 篇、会议论文965 篇),占总量的11%。 从研究领域来看,自2000 年以来,以“城乡统筹养老保障制度”为主题的文献关注度基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这表明近年来学界对养老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问题研究领域不断扩展, 研究成果增多。如表2 所示,在笔者精读的44 篇相关文献中,有16 篇来源于CSSCI期刊。 从文献的研究性质来看,进行理论研究的文献有28 篇,占63.6%,进行经验研究的只有16 篇,占36.4%。 这些文献的研究内容包括内涵、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对策等方面。 从研究方法来看,在描述现状时采用的是定量研究的方法, 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或二手资料,其他方面内容基本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采取个案分析或对比分析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
(二)研究文献的视角分布情况统计分析
从研究视角来看,对城乡统筹养老保障制度的研究从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逐渐转向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而且不同学科交叉使用的现象不断增加。 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以“城乡统筹养老服务体系”为主题,以2000—2014 年为时间段,按照学科进行搜索,共搜索到25935 个结果,其中,经济学6818 篇;管理学6171 篇;政治学5093 篇;伦理学3197 篇,共占了总量的26.2%。其中,政治学与管理学交叉2718 篇,占总量的10.5%,人口学与社会学交叉1645 篇,占总量的6.34%。 这表明对城乡统筹养老保障制度的研究进入多学科、多视角的阶段。
二、研究成果的综述
通过对2000—2014 年学界的研究文献研究发现,学者们对统筹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研究主要围绕城乡统筹养老保障制度的内涵、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统筹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影响因素以及思路与对策等方面。 以学者们对于该主题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统筹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乡统筹养老保障制度的内涵
城乡统筹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使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同步过上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最终目标是使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属与城市居民同样享有平等的权利、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同质化的生活条件。 养老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实现的主要途径是社会养老保险,指国家立法强制征集社会保险费, 并形成养老基金,当劳动者退休后支付退休金,以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保障制度。
关于城乡统筹养老保障制度,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解。 童广印[1]认为,这一制度就是不再分割城市与农村,把它们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基于整体的角度考虑进行统筹谋划,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等宏观策略, 逐步建立起覆盖城乡、 惠及全民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封铁英、贾继开[2]则从社会分层理论的视角来进行分析,他们认为统筹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的效率和公平,无论是基于制度政策的制定还是具体方案的实施都应该完成改善部分社会成员的社会资源占有状况这一基本任务,从而引导他们流向另一个阶层。
综合已有研究笔者认为, 城乡统筹养老保障制度就是破除城乡二元体制, 调和城乡之间的矛盾,缩小城乡间的差距,将城镇和农村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立一个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养老保障体系。
( 二) 城乡统筹养老保障制度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困难
我国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上的,因此,城乡养老保障制度之间也表现出严重的二元分割特征。 城镇养老保障基本以职工养老保障为主,而农村养老保障的发展相对滞后,大部分仍停留在“家庭养老”这一层面。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障全国统筹方案尚未出台,各地区城乡统筹的工作也举步维艰。 国内学者对于城乡统筹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的困难主要从保障水平、管理体制、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是城乡养老保障水平存在差别。 根据现有的文献分析研究,大部分学者认为城乡地区养老保障水平差异大是对养老保障制度进行城乡统筹影响最大的消极因素之一。 高庆鹏、李沁洋[3]认为,农村与城镇的养老保障制度所导致的最明显差距就是保障水平之间的差异,农村养老保障水平远远低于城镇养老保障水平。 许海燕[4]认为,由于城镇的社会养老保险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政策的倾向性使得城镇居民养老保障的覆盖面较广,保障水平也随之提高,养老保障问题很大程度上得以解决,而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始终处在不断探索阶段,覆盖面以及保障水平都偏低。 柳颖[5]认为,城乡之间不同险种的养老保险制度呈现出“碎片化”的现象,差异性较大,这种现象分割了统筹层次,也阻碍了统筹层次的提高。 孟岩、李超[6]把城乡养老保障制度间的这种差异称之为“社会保障体系内障碍”,认为其是阻碍城乡社会养老保障统筹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是城乡养老保障在管理体制上存在差别。 牛桂敏[7]认为,城镇养老保障保险是属于“强制型”保险,而“农保”则采取农民自愿和政府组织相结合的办法。 这样的政策设计实际上无法避免农民的逆向选择,最终导致制度无法随参保人数的扩大和风险发生率的降低而实现良性循环。 许海燕[4]则认为,城镇的养老保险基金的主管单位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因此,基金的保值和增值都能得到很好地监管;农村的养老保险则交由农村基层组织的民政部门管理, 由于缺乏专业的人才和科学的管理体制,管理水平极低。
三是养老保障的资金筹集方式存在问题。 我国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资金凑集主要来源于个人缴费和财政的补贴, 资金筹措方式较为单一,导致保障资金存在较大缺口。 尹音频等[8]在对成都市养老保障制度城乡统筹情况进行个案分析的时候表示,保障资金的筹集问题是在进行统筹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其原因有三:参保人员年龄结构的失调可能导致资金供应链的断层;财政补贴来源的不稳定性; 各级财政支出不均衡,县级财政压力大。 俞燕锋、彭世杰[9]也指出,在现行的制度中,资金凑集凸显了政府责任,但政府承担的财政压力与风险也同样并存。
(三)统筹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影响因素
国内学者对统筹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双因素说。孟研、李超[6]、徐昭锟[10]等学者通过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指出,导致统筹工作停滞不前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内障碍,即城镇养老保障制度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相互分离,互不衔接形成的制度一体化障碍。 二是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外障碍,这其中包括户籍制度的设置、传统养老保障功能弱化、城乡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财政承受能力不足且存在差异等方面的原因。
三因素说。 杨一帆[11]通过对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的分析指出,制约城乡统筹养老保障制度的因素有三方面:一是“三农”问题以及复杂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性阻碍了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发展;二是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家庭保障功能弱化,这种现象蕴藏着巨大的社会风险,加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率较低, 抵抗风险的能力明显不足;三是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物资基础也积累了一定的水平, 但是城市反哺农村的政策措施依然不足。徐昭锟[10]在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时发现除了现存的社会养老保障的制度内与制度外障碍以外,农村保障制度本身的缺陷也阻碍了养老保障制度城乡统筹的发展进程,即存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小,发展不平衡,保障水平低,管理体制不顺畅,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影响因素。
(四)统筹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思路与对策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2020 年要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真正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这也标志着中国已经开始迈入构建全民共享社会养老制度的时代。 对于构建这个目标的实施手段,国内的学者也持有不同的观点。
对于统筹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思考,学者们总体上有两种思路。 第一是建立既符合各地区经济发展又满足各类群体对于多样化养老需求的 “碎片化”、“多元化”的城乡养老保障体系,当达到养老保障制度全民覆盖时再着手对各类制度进行整合,最终实现城乡的有效衔接。许海燕、[4]袁文全、邵海[12]在对该问题进行研究时提出, 应建立一个包括城保、农保、农民工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等多元化的养老保障体系。 柳颖则提出要建立统筹而有区别的养老保险体系,根据我国国情建立统一有差别的缴费制度,以梯级化的层级设计建立渐进式的保障架构。[5]张园、[13]杨斌、丁建定[14]认为应按照“城乡覆盖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城乡融合” 的步骤,先在农村建立有别于城市的养老保障制度,不断进行完善以后逐步与城市养老保障制度对接并轨。 第二是采取“大一统”的方法,把所有的群体纳入到同一个养老保障体系中,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制度设计。牛桂敏、[7]汪沅、汪继福、[15]高君[16]则提出必须打破基于身份和人群的划分界限,提供具有可选择性的养老保障制度的设计,凡是满足条件的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户居民都可以按照统一的保险制度、 缴费标准、保险待遇标准和衔接办法进行管理和运作。
虽然国内的学者对于如何进行养老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工作有着不同的思路和制度设计,但是针对具体的对策与措施有着许多的共同点。 为了缩小城乡养老保障水平间的差异,学者们主要有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见解和对策。
一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杨斌、丁建定[14]认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缺失是导致传统养老保障制度出现出明显的城乡分立特点的重要原因,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关系到城乡统筹的实现。 鲁全、[17]杨立雄[18]则提出为农村老年人口建立非缴费型国民年金制度的建议。 童广印[1]在如何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中提出,首先要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其次是通过宣传强化农民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意识;再次是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队伍建设; 最后是建立能够体现政府责任,便于进行城乡统筹工作的筹资机制。 探索能够统筹城乡养老保障的新制度是消除城乡养老保障水平差异的最终举措。 刘昌平[19]指出,随着经济社会机构趋于统一和城乡收入均等化程度提高,应通过合并城乡两类制度的方法,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罗雁翎、梁晓华、苏兴华[20]认为,发达国家多层次实施社会养老金计划、惠普制养老金、社会救助养老金制度以及重视综合救助的经验都为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养老保障城乡统筹体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二是建立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管理体系。 许海燕[4]指出,为了实现社会养老保障社会化、公平化、效率化,必须建立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障管理机构,并且要使行政管理、执行、监督机构分开,达到相互制衡的效果。 童广印[1]为全国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障管理体系设计了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委员会和社会养老保险监督委员会这两个机构,并指出这两个机构应是平行的关系, 隶属于政府或人大。高君[16]指出,在管理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是社会养老保障基金的管理以及信息平台的整理,强调要将基金纳入财政预算统一管理和监督,并建立基金管理制衡机制,确保各级财政对社会养老保障基金的投入和保值增值。 同时要加强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实现信息资源、系统资源和业务需求的整合,发挥信息管理系统的整体效应。
三是开展多种筹集社会养老保障资金的渠道,扩宽资金来源。 对于社会养老保障资金的筹集,高君[16]认为应该强调国家财政的作用,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 突出公共财政在城乡统筹中的主导作用。徐昭锟、[10]汪阮[21]认为应该加大财政和政策支持,将潜在的社会养老保障资金变成现实的社会养老保障资金,建立个人缴费、单位或集体补助、国家支柱的多元化筹资机制。 对于个人在资金筹集方面的设计,陈际华[22]指出,应该设立多档次的缴费标准,根据个人的支付能力选择相应的档次。 童广印[1]认为,对于新出现的譬如地方政府财政支持少、劳动保障检查执法不当或不严等问题应该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国家、单位或集体、个人的筹资比例。
三、研究评价与展望
养老保障制度进行城乡统筹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通过归纳分析可以发现,近些年城乡统筹养老保障制度相关文献不管是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还是研究文献视角都更宽、更深、更多样化,这些研究对我国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发意义,有助于推动我国统筹城乡养老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虽然近些年城乡统筹养老保障制度的研究进步较大,但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仍然存在不足。 从研究方法来说, 现在多数学者采用定性研究的方式,在定量研究方面涉猎较少。 在研究内容上,绝大多数学者能看到户籍登记制度的限制,并且分析出由此导致的城镇居民和村民之间在养老保障制度上包括保障水平、管理体制、资金筹措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但是现实情况是,关于推进户籍登记制度改革的相关文件和政策已经出台,但学者们尚未出现以此为背景的相关研究。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与城市差距日益明显,城乡养老保障统筹制度的建立也显得日益紧迫。 结合现有制度的不足与现实条件,笔者认为,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一是在研究方法上可采取个案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某一典型地区进行深入研究。 二是在研究内容上,随着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的正式公布,城镇与农村之间的“身份”差异未来将不复存在,这一改革措施对于统筹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无疑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可结合这一政策并以此作为大背景和立足点,对如何进行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统筹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如何让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更加适应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更好更快地完成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城乡一体化。
摘要:通过对2000-2014年国内关于城乡统筹养老保障制度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从研究趋势和研究视角进行整体分析,进而对研究内容展开综合评述:城乡统筹养老保障制度的内涵从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理解;通过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保障水平、管理体制和资金筹集方式的差异分析统筹工作发展的现状以及面临的困难;影响因素从双因素说和三因素说进行概括,包括养老保障制度内障碍以及制度外障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城市反哺农村的政策措施不足等;统筹工作进行的整体思路一是对“碎片化”的制度进行整合,二是建立“大一统”的城乡养老保障制度;具体对策分别从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立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管理体系以及拓宽资金筹集渠道等方面着手。
关于英国最新养老制度改革的研究 篇7
英国一向重视社会福利,并且为其支出的费用也占财政支出的很大一部分比例。而英国老年人还在不断增加,无论养老金机制如何,英国都需要支付不断增长的养老保险费用。这种高福利政策让英国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竞争力下降。英国曾经是欧洲国家里面第一个对基本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国家,强调个人在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作用。1986年的改革就是将国家养老责任向个人分担的很好的例子。一方面降低了国家基本养老金的水平;另一方面,鼓励个人为养老储蓄。1986年改革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各种养老保险公司来发展个人养老。人们可以从各种各样的保险公司中挑选合适的;同时,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后续改革完善,英国养老保险制度可以为不同收入水平的职员们提供合适的计划,使整个养老保险制度覆盖更广,解决了国家负担过重的问题,让英国成为世界上养老金支付水平比较低的国家。
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劳动力命运变得难以预测,弱势群体面临很大危机。要想改变这个局面,就需要进行养老制度的改革。定额给付制年金制度是英国几十年以来最重大的养老金制度改革。根据目前规定,居民可以在退休后拿到每周107英镑左右的最基本养老金,再加上第二养老金的数额总共可以达到142英镑。新制度则将二者合并,预计2016年可达到一周155~162英镑,但是这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拿到的。如果没有交够至少10年的国民保险就无法得到这笔养老金。这次改革会采取“旧人用旧制度,新人用新制度”原则,只有在2017年4月之后退休的人才能领取。在这之前的退休人员依旧遵循原计划。另外,退休年龄也会延迟,在2020年提高到66岁。据统计,从2021-2025年,会有62% 的退休者得到完整的定额给付养老金,并且这个数字会随着人们在新制度下权利的增加而增加,预计到2035年会达到81%。
那么谁会从中受益呢?毫无疑问是女性。在英国当前的制度下,女性得到的养老金较少,大部分女性因为孩子中断了职业生涯。导致女性在退休后只有少量的基本养老金,生活艰难。在最新的制度下,女性只要在不工作的时间内交够国民保险即可享受全部最高额度的养老金。根据政府统计,在改革后10年会有大约75万女性得到一周额外的9英镑。另外,个体户也会受益很多,因为在现行制度下他们几乎不可能领取最高额度的养老金。从这两类受益最大的群体来看,这次改革会提高整个社会群体的养老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英国的养老金资产近来是不断增加的,且形成了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但第一层次养老金保障力度还不够,此次新养老金改革就是为了弥补其不足,然而新制度并不只有对公众有利的一面,在新的计划下,还在工作的职员们将会延迟退休时间,并且需要多交几年的国民保险费。相对之前只要交一年就可以领养老金的政策对一些人来说会有风险。英国之前的养老金制度与人们的职业生涯关联不大,所以,提前退休现象很严重,很多人因此得到高额养老金。此次的改革虽然会引起很多人的反对,但是英国对此次的改革势在必行。
2 美国养老制度研究
相比美国,如今美国人变得更难以退休。纵观全世界,美国是比较富有的国家,人民生活水平也很高,但是想要舒服地退休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美国人以超前消费闻名,因此,他们如果想退休后维持高质量生活必须准备更多的钱。而通过2006年的金融危机也让很多美国的房产贬值,很多美国人已经无法每月按时还他们房子贷款。美国经济受到重创,也暴露了美国人现金储备较少的缺点。如今美国人参加定额支付的人越来越少,因为没人能预测未来可以攒下的钱有多少,一旦出现投资失败,自己要面临很大风险。在未来,许多老年人的寿命延长,因此,退休后所需要的养老金也随之增加。同时,医疗和护理的费用也在提高,如何面临可能的财务危机确实是美国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3 对中国养老制度改革的启示
英国的养老金改革是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养老金情况的一次重大改变,改革后英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会覆盖的更广,更加有保障性。但是政府对基金的管理需要加强,如果没有配套的法律、政策,广大职工的利益将得不到维护。这次改革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实例,可以让我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在中国,很多大城市中大多数人都是未富先老,这使国家和政府养老支付的压力更大,我们延迟退休年龄虽有助于缓解养老金支出压力但也增加了个人和家庭的负担。因此,通过以上分析,我国可以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养老金不断增长,在延迟退休年龄的同时,建立科学的匹配改革方案。针对在方案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及时做好准备。
摘要:经过长期的改革,英国形成了多支柱的养老金体系。2013年,英国公布了最新的计划已久的养老金计划。这项新的计划将于2017年开始实施,这是对现有制度的一次简化,替代了基本养老金和第二养老金等复杂的形式。本文从英国这项改革入手,运用社会保障相关理论分析此次改革会带来哪些改变,并针对美国目前情况进行探讨。最后,提出英国此次改革会为我国改革提供参考,我国应积极做好准备。
关键词:英国,养老金改革,定额给付年金制
参考文献
[1][美]齐格蒙·鲍曼.个体化社会[M].上海:三联书店,2002.
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研究论文 篇8
一、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选择
1.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人群养老保险制度是“分立”还是“统一”。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 养老保险“双轨制”是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产物, 与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出现了一些矛盾, 不利于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且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企业职工两大群体在养老待遇上确实存在不平等现象, 已经触动了民众的神经, 养老保险双轨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两者并轨是必然的结果, 但是并轨并不是说让事业单位人员直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正如人社部在近期所提及的:并轨并不是简单的一个制度合并另一个制度, 总的方向是各类群体实行大体相同的基本制度模式, 同样的待遇确定和调整机制, 从制度上实现公平, 在规则上实现公平, 不存在将哪类群体并入其他群体的设计, 更不是把各类不同群体的待遇拉平。因此,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关系应该是部分融合的关系:在基本养老保险大一统的基础上, 建立独立的职业年金, 同时鼓励个人养老储蓄来提供恰当的养老保障水平。
2.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制度模式设计。目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思路有两种:一种思路改革的动作比较大, 是对企业职工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进行重新设计, 建立覆盖就业人口的以提供基础养老金为目标的国民年金制度, 在此之外, 分别建立针对企业职工的企业年金 (基本养老金的个人账户部分划到企业年金) 和针对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另一种思路是渐进式的并轨之路, 现有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保持参量式调整的格局下, 事业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实行与企业职工相同的制度结构:“社会统筹+个人账户”, 同时建立职业年金。通过职业年金的构建, 使得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待遇水平保持在适当的水平, 不会因为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突然降低引起改革人群的抵制。
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路径研究
1.首先是对原来的福利型退休制度进行“破与立”。“破”是破除之前由国家包办、全部负担的思想, “立”是确立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负担的原则, 增加单位和个人的缴费意识和责任。那么, 如何确定合理的筹资水平, 划分国家、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分担比例就是亟需破解的难点之一。按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原则, 事业单位的缴费原则也应该是:基本养老金统筹账户下的缴费主要由单位负责, 个人账户或者职业年金以个人缴费为主, 单位提供配套缴费, 国家承担最后出资人的责任。具体的缴费比例还需要根据养老金支付需要、财政负担能力及水平、养老金目标替代率等综合确定。
2.制度的统筹层次。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颁布只是迈向公平的第一步, 实现从制度公平到实质公平的飞跃,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根据《决定》, 参保人员在同一统筹范围内的机关事业单位之间流动, 只转移养老保险关系, 不转移基金, 参保人员跨统筹范围流动或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 在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同时,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随同转移。这说明, 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养老保险统筹账户将各自独立运行。虽然这是渐进式改革的必要步骤, 但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资金账户的问题, 应早日提上日程。为了实现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全国统筹的改革目标, 有必要借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时机, 应在国家层面上建立全国统筹的管理体系, 建立全国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资金账户, 通过建立垂直管理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各地上缴的社会统筹账户资金全部划转到中央统一的社会统筹账户, 同时在中央层面建立个人账户的统一平台, 实现社会保险国家层面上的调剂, 为基金的集中管理和投资提供条件。
3.资金的管理和运营, 主要是基金的投资管理。我国社保基金贬值严重。2013年底职工的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4.2万亿, 加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基金结余共约4.6万亿。2007年至2013年社保基金年均收益率2.2%, 远低于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3.8%的涨幅, 资金贬值严重, 各地对此反应强烈。社会保险作为国家举办的公共事务, 由参保人承担主要缴费责任, 资金贬值影响了参保积极性和待遇水平。造成社保基金贬值的原因分析, 主要是其投资渠道狭窄, 按现行政策规定, 社保基金在留出一定金额用于当期发放后, 应全部用来购买国债和存入专户。各地购买的国债数额有限, 90%以上的社保资金都是以银行存款形式存在, 其中活期存款接近一半。社保基金尚未建立专业化的投资体制和市场化的运营机制。鉴于此, 建议改革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的体制机制, 推进基金投资的市场化、多元化。建立有效的投资风险控制、绩效评价以及责任追究机制。在基金治理机制比较完善、投资管理能力明显提高的基础上, 拓宽基金的投资渠道。根据国务院和省级政府在社会保障上的事权划分, 明确相应的职责和投资权限, 研究设立相应的资金管理机构, 行使委托人职责, 制定投资决策。
4.同步推进其他配套改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涉及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工资改革等多个方面, 这些改革是相辅相成的, 需要同步推进。目前, 这些配套改革已经有了进展, 如2011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发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快机关公务员相关人事、工资等制度的改革, 以配合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其中完善工资制度尤为迫切, 以促进和配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此次养老保险并轨改革, 不是局部政策的调整, 而是根本性、制度性的改革, 直接涉及近4000万人, 应充分考虑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诉求和实际情况。与同等人力资本水平的其它人群相比,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尤其是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水平较低, 而按照《决定》规定, 并轨后, 此类人员要承担占工资8%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占工资4%的职业年金的缴纳责任, 其实际收入势必减少。此情况结合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已多年未做调整的客观现实,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的原则, 是科学合理也是适时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孙守纪, 周志凯.事业单位改制的社会保障政策衔接与配套改革[J].重庆社会科学, 2012.
浅谈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 篇9
(一) 老龄化问题严重。
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可完善养老制度的道路漫漫且修远。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城市农村发展不平衡、家庭结构变化下发生的。不仅如此, 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远远滞后于养老服务需求, 若不尽早做准备很有可能以后面临着养老体系崩溃的问题, 对今后几代人带来相当严重的影响。
(二) 政策趋势。
目前财政支出已经越来越向民生倾斜。可见政府对养老保障制度的问题越来越重视, 养老保障不能再像原来那样的可有可无, 而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和社会稳定的必备条件。中国必将在养老保障制度上有一次大发展。
(三) 养老保险的“三大支柱”
1、基本养老保险是我国现在对退休职工最基本的保障。
我国的基础养老金标准比较低, 在通货膨胀率与CPI如此高的情况下, 连满足基本生活需求都有问题。最基础的保障不能确保维持生活基本需求, 那这将是我们养老体系中一个严重的缺陷, 这也是急需改革的地方。
2、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处于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二层次。
由国家宏观指导, 但具体实施执行是由企业内部管理。不同的企业待遇不同, 从而受到的保障不同, 这必然会引发不公平和无效率。众所周知, 国企的福利待遇会比私企的好很多。制定一个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统一标准势在必行。这样使得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职工的养老金数额相差逐渐减小, 直至没有差别。
3、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商业保险的一部分, 这无疑是中国保险业未来10年发展最有潜力的一个部分。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不仅可以保障退休之后的生活, 还可以帮助维持原有生活水平, 不至于退休之后生活落差太大。
(四) 覆盖面窄与保障程度低。
老年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现已入不敷出。养老保障制度涵盖面还不是很广, 这将会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覆盖面和保障程度也是养老保障制度中最基本的两个要素, 这也是我们完善养老保障制度的极为关键一步。
(五) 资金来源有限。
我国的养老金储备主要是由财政拨款和企业生产性收益属于运营外列支的部分。但这种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 很容易使养老基金基金陷入清偿危机。因此扩大养老金储备的资金来源, 或者做相对稳妥的投资, 对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获得充足储备资金有一定的帮助。
二、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完善方法
(一) 立法并突出政府的作用。
养老保障制度较为健全的国家大多很早就将社会养老保障立法, 法制化程度较高, 非常重视用法律的强制性来制约养老保障制度。我国也应当加快法治化的进程, 尽快颁布相应的法规来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
(二) 政府在构建健全的养老体系中的主导作用。
在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的进程中, 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力量必须发挥出来, 并且政府的作用尤为重要。将社会保险、商业保险及其他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我国相应的老年服务设施与相应的管理机构还不够健全, 需要加大财政在这方面的支出。
(三) 个人养老保险的新探索方向。
我国市场上的商业护理保险产品, 保险责任大多仅限于给付一定数额的保险金作为护理费不提供具体的护理服务。为了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保险公司应当探索将护理保险与护理服务相结合, 开发保障内容齐全的保险产品, 以满足被保险人养老和护理的特殊需求和多方位选择。同时国家应当通过落实诸如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 来有效刺激护理保险需求, 鼓励商业保险公司积极发展护理保险。商业保险公司应当发挥专业优势, 可以将年金保险, 终身保险, 生存保险, 意外保险, 健康保险等基本保险产品与养老保险结合起来, 开发一些新产品, 缓解养老和护理保障支出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对国家财政造成的压力。
(四) 适当提高退休年龄。
退休年龄可以适当延长以缓解人口老年化对养老保障体系的压力。脑力劳动行业可以提高多一些但需要精细工作或体力工作的职业, 考虑到身体状态不要提前或适当提前。可以分次提前, 不要一次提前一年或两年, 可以2个月或3个月逐渐延长, 使人们有适应的时间。
(五) 执行强制性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强制实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这是根据交强险带来的效益类比而来。交强险对维持我国社会平衡具有很大的作用, 避免了车祸受害人因为缺少救护资金而丧失性命。国家对于保险公司的要求就是不盈利也不亏损。我认为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可以类比过来。因为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障程度并不强,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对于没有收入的老年人来说不仅能够维持生活, 也是生活水平相对稳定。因此实行强制的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对于维持社会稳定甚至比交强险更加有用, 因为受众面更广。
(六) 发展老年经济与老龄产业。
我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而发展起来的老年经济与老龄产业应该会是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很多保险公司已经在经营一些以养老为目的的房地产项目。老年产品制造业、老年旅游、老年生活护理服务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各种设施服务严重缺乏。老年教育、老年金融保险等产业领域也处于几乎空白阶段。而我国将是世界老龄人口最大的国家, 有关于老年经济与老龄产业的发展决不能仅仅停留在现在的水平。想要保障这些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发展老年经济和老龄产业就是必经的一步, 并且也有利于整体的经济发展,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樊天霞.徐鼎亚.美国瑞典新加坡养老保障制度比较急对我国的启示[J].上海大学学报, 2004.5
[2]刘冬姣.人身保险[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0.
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研究论文 篇10
关键词:生育保障;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产假
中图分类号:C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50-01
一、生育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从上面我国生育保障的演变历程来看,我国生育保障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实现了由原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生育保障向社会的生育保险转变,逐渐健全与规范化,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应看到,现行的生育保障制度主要针对的是有工作并且按照政策生育的女性职工劳动者,没有考虑到广大的没有工作以及政策外生育的妇女,生育保障制度还没有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一项基本权益。此外生育保障制度整体推进速度较慢,运行效率不高,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体系。生育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生育保险覆盖面窄,职工参保率低。生育保险是指女性职工因怀孕、分娩而暂时丧失了劳动能力,失去了经济来源,国家和社会给予她们医疗服务以及一定的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2]从生育保险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生育保险的对象只是从事社会工作的女性职工,没有担当社会工作的城镇妇女以及农村妇女不在保险范围内。生育保险的前提是进行物质生产,实际上是国家对于从事物质生产的生育妇女给予一定的帮助,并且将这种帮助限定在生孩子的这一时刻。我国的五大基本保险分别是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生育保险,但与其他的四种保险来比,生育保险的参保最少。但根据我国2010年颁布的《社会保险法》,这五种基本保险对参保对象的界定范围基本一致,这就说明有很多符合条件的女性职工者没有被纳入到育保障的范围中来。这种现象应该是由于用工单位选择性参保造成的,因为生育保险不需要个人缴纳费用。
(二)缺乏统一安排,各地标准不一。我国目前的生育保障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设计,各地区大部分是根据各自情况进行地区统筹,各地区执行政策的不一致,导致各地标准不一。再加上具有生育保障作用的社会项目具有多个,主要是生育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这三种制度,彼此独立又有重合,难以有效地衔接起来,划分标准不够明确。这种生育保障制度的 “碎片化”现象,不仅会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同时也会影响生育保障体系的运作效率,不能较好地体现社会公平性,致使低标准的地区滋生不满情绪,不利于社会的安定与发展。虽然在此对“碎片化”的生育保障制度的缺点进行了揭示,希望改变这一现状,形成有效的统一体系,但并不意味着要忽视地区间的差异,强调绝对性地一致,而是指要有一个整体的框架,在统一的体系制度下,考虑地区间的实际情况,允许并承认地区间的差异,在这一基础上,逐步消除地区间的差异。
(三)生育保障制度缺乏公平性。由于我国之间尚未形成一个适用于全国人民的统一的生育保障制度,致使不同身份属性的人群所享受到的待遇不一致,长期以来,都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中工作人员所享受的生育保障待遇最高,其次是在企业就职的员工,没有参加社会工作的城镇女性以及乡村女性待遇最低,甚至可以说基本上就没有什么生育保障。生育保障应该是由于妇女生育这件事,国家和社会给予的保障,是对妇女为民族的延续和人类繁衍做出贡献的一种肯定和赞扬,而不是女职工在生育过程中,所享受的“病假”、医疗服务、物质补助,更不应当把保障范围仅仅局限在女职工阶层。以2011年所调查的数据为例,如不考虑城乡间的物价差异,粗略的计算,女职工实际报销的生育保险费用约为农村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生育部分报销的4倍之多。这种把我国居民分等级的进行不同对待的生育保障制度,明显地缺乏社会公平性,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早日到来,不能因为农村居民生育成本低就忽视他们,给予她们相差悬殊的待遇。
二、改革方案
(一)分拆生育保险,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我国现行的生育保险主要包括两部分: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由于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有交叉的部分,不能很好的区分,因此可以分叉生育保险,把其中的生育医疗费用这块纳入到基本医疗保险中。这样做不仅能够解决二者的交叉,避免界定不清晰的问题,便于居民报销,而且可以借助基本医疗保险的广覆盖面来快速扩大生育保险的覆盖面,同时可以提高现行制度的运作效率。
(二)单独设立生育津贴制度,实现全民覆盖。如果把生育保险中的生育医疗费用纳入到基本医疗保险,那么生育保险就剩下生育津贴这部分了,可以把此时的生育保险制度改为生育津贴制度,同时扩大覆盖面,不再局限于工薪阶层,使生育津贴真正实现其内在含义,是由于妇女生育而给予的津贴。当然了,生育津贴制度仍应该限定在政策范围内生育的妇女,即是指符合“全面二孩”政策的生育,超生、多生等不按照政策生育的群体仍不应包括在内。
(三)资金来源。我国现行的生育保险采取的是个人不缴费,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但如果把生育保险中的生育医疗费用纳入到基本医疗保险,由于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主体不一致,所以资金来源也需要改革。纳入生育医疗费用的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来源应是三部分,即由个人、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这一改革有利于提高筹资水平,改善医疗资源浪费的情况。生育津贴制度的资金来源就比较复杂了,因为它的覆盖面较广,基本上覆盖了全部居民,所以对象中既有工薪劳动者,又有农村居民、城镇中没参加工作的女性。对于不同人群应该区别对待,工薪劳动者,应由企业和政府承担;非工薪劳动者,应由政府财政负担。
参考文献:
[1]何文炯,杨一心,王璐莎,徐琳.中国生育保障制度改革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社会科学版),2014(4):6-18.
[2]罗萍.完善生育保险,建立人口生产社会保障制度[N].中國妇女报,2014-9-2.
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研究论文 篇11
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关键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不仅如此,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亦为农民财产权益保障的核心之所在。随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日渐深入, 乡村土地所有权产生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者的权利与义务尚未准确地界定, 经常出现行政管理权侵犯土地财产权的问题。其二, 集体成员资格没有得到准确的界定, 由于农民待遇问题而导致的乡村地权矛盾愈演愈烈。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 乡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缺位, 缺乏健全的土地流转机制。我国很多地方进行了与土地制度有关的改革, 但是在总体上看来, 现行土地制度导致公平与效率两个方面均有损失, 并有悖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
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保护
(一)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亟待处理的事情
1. 对所有权主体代表予以明确。
集体建设用地的改革的关键是对集体所有者的最大权益得以保障所达到的程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掌管着农村集体土地产权, 然而该组织为实际上不存在的所有者, 于是即导致农村土地流转产生不少问题。于是, 对所有权主体代表予以明确成为当务之急。
2. 对城市与乡村建设用地规划予以统一。
对国内当前规划系统的变革, 须要重视规划的指导作用, 完成土地使用宏观规划功能的拓展。在对乡村土地规划予以编制的时候, 须很好地听取弱势群体的意见, 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 发挥农村定位中的功效。不仅如此, 还应该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配套规划相适应。
(二) 郫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情况
1. 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 对农村集体土地予以确权登记。
其一为奉行政策先行。按照《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规政策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 形成了整个县集体土地产权以及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体系。其二为奉行农民自主。真正地依靠基层自治组织, 由农民自己协商处理问题, 很好地处理了确权登记的不少难点。
2. 为求确保流转畅通, 促使集体建设用地有序流转。
其一, 很好地建设了土地交易平台, 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纳入国有土地市场统一管理。其二, 很好地对配套服务制度予以了健全。开创了农村产权流转担保股份有限公司, 积极扩展了多种金融投融资渠道, 完善了农村所有权流转的相关服务。
三、农村土地整治与农民权益保护
(一) 农村土地整治定位的意义
1. 破解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标准约束难题。
国内非城市建设用地的布局不集中、面积偏大, 还时常在市县土地管理里游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土地政策改革是以村庄用地非同小可的潜力作为基础的, 村庄土地整治是处理城镇用地标准与耕地补占平衡两大障碍的重大战略选择。
2. 破解农村建设集约用地的现实瓶颈难题。
贯彻执行政策的重难点都在农村。这当中进一步开展城乡土地管理政策变革, 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用地集约化的关键在于创新机制与否, 打造现代中性化社区。唯有在创新机制上取得了成功, 才可以为破解农村建设集约用地的现实瓶颈难题带来可能。
(二) 农村土地整治的选择与创新
1. 农村土地整治的选择。
农村土地整治关联到的行政机构很多, 对农村土地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消极影响。在对经济、社会和生态进行具体分析的前提下制定具体规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推进城市和农村统筹发展不可或缺的方式。就乡村土地整治制度革新来讲, 务必对部分制度设计思想予以转变。
2. 农村土地整治的创新。
土地整治应该规划先行, 尤其当用县域作单元, 探索乡村空心化生命周期, 形成程序式整治模式;土地整治建设应该把握好时间节点, 并经得住实践考验。重视规模效应, 保证刚建村庄不会马上变成未来的空心村。乡村土地整治也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采用多种技术指标以及管理方式。
四、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与农民权益保护
(一) 耕地保护补偿机制
统筹城乡发展, 增强第一产业规模效益, 加大力度建设农村基础设施, 这即要求形成耕地保护补偿机制, 从而调动农民积极性, 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 形成适当的规模经营。整个社会共同消费的保护耕地的费用不应该仅由管理土地的县乡级地方行政机关以及承包耕地的村民完全承担, 中央与省级行政机关亦要担负有关的费用, 从事非第一产业的人们均须担负一部分的费用。
(二) 土地收益现状与征地制度的革新
1. 土地收益欠合理。
从表面看来, 是征地和卖地价格存在剪刀差, 实质上却是运作机制的问题。站在农民的角度看, 是应该享有全部的土地财产权;但是站在政府的视角看, 却为着实转变职能, 对部门以及不同级别行政机构间的关系予以整合。
2. 革新土地征用制度。
其一, 对公共利益予以清晰的界定, 对行政机构征地活动予以规范。对于不是经营性的用地, 可使用征地的方式同时予以合理补偿;对那些经营性用地, 应该在土地使用宏观规划等的管控下很好地发挥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功效。其二, 从征地补偿到征地市场定价。要不断深入地探究征地市场化补偿机制发展结论的成立性。土地征用制度需要从用途、价格双管齐下转向仅有的用途管。
五、结论
本研究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 对成都市郫县的已有经验予以了总结。郫县根据城乡统筹、城市带动农村以及工业反哺农业的主体思想, 为保护耕地的村民提供经济补偿, 催生了城乡社会和谐发展。只有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 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很好地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以及资产, 才能更好地使农民权益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谭术魁, 彭补拙.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流转的支撑体系研究[J].财经研究, 2002 (10) .
[2]杨继瑞.城乡统筹视角下郫县住宅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R].西南财经大学, 2009 (12) , 11.
【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推荐阅读:
2024年最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保障措施05-09
养老保障制度完善06-11
中日社会养老保障制度10-18
制度化的养老保障体系08-05
养老保障机制06-21
养老保障方式12-12
养老保障体系12-19
农民的养老保障06-09
养老保障财政支出08-11
中国养老保障机制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