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控制

2024-06-21

复式控制(精选10篇)

复式控制 篇1

1 压缩机的主要结构

往复式压缩机主要由主机、驱动电机、辅机以及冷却水系统、润滑油系统、调节控制三大系统组成。其中辅机又由分离器、缓冲器、冷却器组成。此外, 往复式压缩机是一种平衡式压缩机, 其布置方式为双层同时气缸又具有水冷式以及无油润滑两种作用。

2 压缩机各构件安装要点

2.1 机体的安装要点

由于机体安装在往复式安装工作中十分重要, 因此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分层次进行安装。在安装工程中需要做到从以下三点进行操作:首先, 在进行基本安装之前需要固定机体的位置。为保证机身底座分布基础纵横基准线与纵横中心线保持在一个基准线上, 应该利用千斤顶对其进行微调。在微调的过程中两条需要满足两条基准线之间的误差必须小于5m m。其次, 为满足机轴中心的标高与设计标高之间的误差不大于3m m以上, 应该对斜垫进行微调。最后应该注意的是在灌浆的过程中要满足一次灌浆成功, 这就需要安装人员确定地脚螺栓一直处于底座螺栓孔正中间位置的前提下完成灌浆处理[1]。在灌浆工作完成后, 工作人员需要利用7天的时间对灌浆层进行养护、固化的工作。此外, 在进行纵横向找平工作时, 首先利用水平仪对主轴孔与中体滑道进行寻找。其次, 横向水平由滑道后端确定为基准线, 而纵向水平则由两端轴承确定为基准线。最后, 在满足水平度要求的前提下对称紧固地脚螺栓从而维持水平。

2.2 电机的安装要点

在安装电机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参照压缩机的主机来稳定电机位置。在此过程中安装人员应该先对电机进行检测, 确保电机处于0.1m m/m以下水平度。首先, 安装人员应该找正对中。由于电机通常内部为滑动轴承构成, 因此安装人员需要明确电机磁力的中心线位置, 从而进行找正对中工作。而在调试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电机垫铁的方法将轴向位移与径向位移之间的误差控制在0.05m m以下[2]。在此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主机轴与电机轴在二次灌浆后进行找正对中时需要一次成功, 这样才能够保证紧固联轴器与螺栓正常连接。在完成调整工作后应该将电机、主机基础的铁垫、压缩机通过焊成为一个整体。而在完成二次灌浆后, 需要对电机轴与主机轴槽进行找正对中。在满足找正对中数值后将联轴器进行固定。

2.3 十字头、连杆以及曲轴等配件的安装要点

由于十字头、连杆以及曲轴等构件均采取油封防锈措施, 因此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清洗。这样做的目的便是让油槽以及油孔处于畅通的状态。随后, 为了确保主轴瓦、连杆大头瓦与曲轴颈之间保持接触面积超过80%, 安装人员应该对连杆大头瓦以及主轴瓦进行涂色刮研。主轴瓦、连杆大头瓦与曲轴颈之间的缝隙应该满足安装标准。安装标准应该满足如下三点:1) 主轴瓦与主轴径之间间隙为0.12~0.21m m间;2) 曲轴颈与连杆大头瓦之间的间隙应满足0.12~0.21m m之间;3) 主轴定位瓦与主轴的轴向间隙应满足0.20~0.40m m之间。同样, 对涂色刮研连杆小头瓦与销轴之间的接触采用上述的方法。但是, 在连接连杆小头衬套与十字头销径两者的过程中应该将间隙范围控制在0.06~0.11m m之间, 而十字头滑履与中体滑道的径向间隙应该处于0.21~0.37m m之间。随后, 安装人员在确定曲轴位置稳定后应该让主轴径上复查轴向保持水平状态, 同时将偏差控制在0.10m m一下, 同时让轴颈底部与轴瓦保持良好接触。由此可见, 在安装电机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诸多要点。其中主轴瓦、连杆大头瓦与主轴径、曲柄销之间是否能够良好接触才是工作的中心内容。一旦在安装的过程中出现失误便会影响各个构件的正常运行, 同时也缩短其使用寿命。因此, 在安装电机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偏差标准进行安装。

2.4 气缸的安装要点

气缸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按照规定安装并且必须满足误差在规定范围内。由于在安装气缸的过程中需要将中体上滑道轴心线为基础, 因此就需要进行校准。在校准的过程中需要与中体滑道同轴承进行比较, 直到误差范围满足规定偏差范围即可。与此同时, 安装人员要明确保证中体滑道的倾斜方向与气缸的安装方向一致, 一旦出现差错就会影响气缸的正常运行。由此可见, 在安装气缸的过程中需要安装人员认真负责并且在安装完成后进行调试。在调整的过程中主要关注气缸支撑、接筒等构件是否能够让接筒与机身良好接触。一旦发现接触面不够充足应该及时对相关构件进行调整从而满足气缸的正常工作。

2.5 填料的安装要点

在往复式压缩机中密封填料属于一个重要的构件, 其主要作用便是避免气缸中的储存物露出。因此, 对填料进行安装时需要对其进行清理工作, 争取保持填料构件无杂物。随后按照安装顺序对其进行组装后对密封环进行调试, 主要操作步骤是将密封环放于密封式的轴向间隙中进行调整即可。在回装时应该严格按照顺序操作, 这样能够保证冷却水处于流通状态。随后检查充氮口、漏气口等构件是否处于畅通状态。最后对其进行水压试验。

2.6 活塞的安装要点

在安装活塞环与支撑环的过程中需要让它们能够在槽内自由活动。由于活塞环具有切口不同的特点, 因此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交叉安装。另外, 在安装完毕后应该检查活塞环、支撑环、活塞环槽之间的轴向间隙。与此同时, 在液压连接十字头、活塞杆后, 应当检查活塞前后的止点间隙。在此过程中应值得关注的是活塞需要利用加热电棒进行固定。在完成上述工作后应该检查连杆是否能够随意摆动。

2.7 其他部件的安装

其他部件的安装主要包括气阀、刮油器、辅机等三方面内容。在安装刮油器时需要保证刮油环刃口应与机身方向一致。在安装气阀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破坏气阀的期封面同时也要保证气阀中的每个构件均被清理过, 这样才能够保证气阀的正常工作。在安装辅机的过程中需要安个依照施工图纸进行安装同时要保证采用具有一定抗震能力的管路支架, 这样才能够保证因压缩机气流脉动引起管道震动时不受损伤。

3 结语

通过本次探讨可知, 在安装往复式压缩机时必须遵循严格的安装顺序, 同时也需要具备高专业素质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这样才能够保证在安装工作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差错。同时我们也能够了解到, 只有正确掌握了往复式压缩机各部分构件的安装要点才能够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并且能够具有较长的工作寿命。综上所述, 往复式压缩机安装的质量直接由各构件的基础安装、水平安装、找正对中等工作内容所影响。所以, 高质量的安装过程在往复式压缩机安装过程中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李亚东.往复式压缩机安装要点及质量控制探析[J].科技传播, 2014.

[2]万振中.往复式压缩机的安装调试及试车详析[J].化工设备与管道, 2013.

复式公寓底层设计 篇2

设计师:Jonas Bjerre-Poulsen & Kasper Rønn

项目地址:丹麦哥本哈根

客户:Østergaard

摄影:Jonas Bjerre-Poulsen

设计师将整个空间的规划从拆除除烟囱外的所有墙体开始,首先使底层成为一个宽敞、开放的空间,这同时也给复式楼内盘旋而上的楼梯设置提供了充足的空间。随后,设计师又围绕原来的烟囱增修了几堵墙,一方面掩盖了冰箱所占用的空间,从而剔除了抽象、简约空间所存在的多余元素;另一方面,这些墙能有效地将厨房工作区域和其他生活区域适当地分隔开来,让整个空间显得既简约开放,又不乏各区域的功能性和层次感。考虑到使用者也许会因为这种空间的分隔而产生孤立感,设计师利用人工合成板从空间一端至另一端而拉长的厨房操作台面从视觉上更好地延续了空间的整体性。厨房台面垂直上方所悬挂的古旧木制横梁不但增强了厨房空间的线条感,同时,这一设置不仅加强了厨房的收纳功能,而且横梁背面密布的小灯还能增强厨房操作的光感。此外,天花板上零散排列着精致的聚光灯,白色的外表和金黄色的内侧更是为空间平添了几分柔和与温馨。

从厨房走出,穿过日式的踏脚石小道,一块长方形的玻璃地板赫然显现,玻璃地板的下方则是一条具有百年历史的酒窖楼梯通道。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得空间的垂直立体感得到增强,同时也为主人Peter珍藏各式葡萄酒这一嗜好提供了私密空间。在酒窖空间的设计上,设计师采用了古旧、粗糙、淳朴的设计风格。当夜晚来临,这种粗糙的设计不禁令主人仿佛亲临某处考古学遗址,而且从地窖射出的灯光俨然成为生活区的一道嵌灯,让人感觉新奇有趣。设计师用黑色铁框将玻璃地板固定,然后利用液压泵实现这扇笨重之门的灵活开启。

尽管整个房子的地板、墙面和天花板都各有不同,但纯白的颜色将这几个面融为一体,使整个空间给人一种宽敞、明亮的感觉。

The first thing we did was to tear down all the walls, only leaving the chimney, making the downstairs one big room. This gave space to the beautiful old stairs leading to the first floor. We then built some walls around the old chimney, making room for a hidden fridge and partly hiding the work area of the kitchen from the living area. In that way there is a connection between the kitchen and the other living areas, but you can still be a little messy without anybody noticing. The worktop in Corian is stretched from one side of the room to the other. This visually makes the space seem larger than it is. The line is enhanced by the old wooden beam above the kitchen table, where we have placed a long continuous line of small light bulbs that provide the ideal working light. The spotlights in the ceiling, providing the additional light, are white and discrete on the outside and golden inside, giving a warm and luxurious light.

When entering the original house via the Japanese stepping stone you find yourself standing on a glass floor over the more than hundred year old wine cellar. This was made to create a sense of vertical space in this house with low ceilings and for Peter to showcase his wine bottles. We have kept the cellar old and rustic and at night it sometimes reminds you of an archaeological site. The light coming from the cellar also works as a recessed lamp in the floor. The glass is fitted in a black iron frame with hydraulic pumps that make the very heavy door easy to use.

复式控制 篇3

关键词:压缩机,垫铁,安装,间隙,找平

1 前言

4M12-3/23.5-87-6/70-87型新氢循环氢联合压缩机是的压缩机设备, 是由沈阳远大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提供的往复式压缩机。该压缩机组属于裂解柴油加氢装置关键设备, 该压机组的安装是裂解柴油加氢装置施工中的重点之一, 压缩机安装质量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整个安装过程中需要层层把关, 严格按照安装使用说明书、安装施工方案逐步安装, 确保安装质量。本文以往复式压缩机的安装为例, 对安装过程中的要点以及质量控制进行总结归纳。

2 压缩机结构和主要技术参数

2.1 压缩机机构

压缩机组由主机、驱动电机、辅机 (主要指缓冲器、冷却器、分离器等) 及润滑油系统、冷却水系统、调节控制系统组成。压缩机为四列两段三级、M型对称平衡式压缩机, 气缸为无油润滑、水冷式双作用, 布置方式为双层布置。其整机结构简图可见图1。

2.2 压缩机主要技术参数

(1) 压缩介质:一段 (氢气、氮气、甲烷)

二段 (氢气、甲烷、乙烷等)

(2) 容积流量:一段 (3 m3/min)

二段 (6 m3/min)

(3) 各级吸气压力:一段 (2.35/4.7MPa (G) )

二段 (7.0 MPa (G) )

(4) 各级排气压力, 一段 (4.7/8.7MPa (G) )

二段 (8.7 MPa (G) )

活塞行程:250 mm

曲轴转速:370 r/min

轴功率:461 KW

电机额定功率:560 KW

电机额定电压:10000 V

3 基础验收与处理

按图纸设计尺寸在基础顶面标示出纵横基准线;依据纵横基准线检查压缩机主机、电机、各预埋螺栓、各限位尺寸的相互位置。相关尺寸符合施工验收标准:基础坐标中心线允许偏差±20mm, 平面标高允许偏差-20mm, 基础表面水平度 (每米) 允许偏差5~10m/mm。同时地脚螺栓孔垂直度符合标准规范。

压缩机基础表面应进行铲麻处理, 麻点应分布均匀, 深度不宜小于10mm。在机身就位前, 应将其底面上的油污, 泥土等脏物清除干净。本压缩机采用有垫铁安装的方法, 更能保证安装稳定性, 如图2所示。每组垫铁不应超过5块, 机身底面与垫铁及垫铁之间接触面积不小于60%, 各组垫铁的水平情况, 应基本一致或相近。

4 压缩机的安装

本压缩机组不是整体撬装供货而是分体供货, 主要分为电机、机体、气缸、缓冲器、冷却器、分离器, 油站等几部分包装运输到现场。现场施工人员需要对各部件清理干净后, 严格按照安装使用说明书和安装规范来逐步完成安装。

4.1 机体的就位安装

机体在基础就位后, 用千斤顶和临时工具调整机身位置, 使机身底座上的纵横中心线标记与基础上的纵横基准线一致, 误差≤5mm;通过调整斜垫铁使机组轴中心标高达到设计标高, 误差≤3mm。对机体预留地脚螺栓孔进行灌浆 (一次灌浆) 。需要注意的事项:灌浆过程中需保证地脚螺栓在底座螺栓孔中间;灌浆层需要5~7天养护固化。

用水平仪通过主轴孔找机身的纵向水平, 通过中体滑道找机身的横向水平, 并以滑道后端为基准。纵向水平以两端轴承孔为基准, 其横向、纵向水平度偏差不大于0.05mm/m。水平度符合要求后, 对称均匀地紧固地脚螺栓, 确保横向和纵向水平保持不变。

4.2 电机的就位安装

电机以压缩机主机为基准来找平、找正。首先对电机进行检查核对, 保证其水平度在0.1mm/m内。电机轴和主机轴找正对中是安装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由于电机采用滑动轴承, 因此在电机轴与主机轴找正对中前, 需确定电机磁力中心线位置, 以此进行电机轴与主机轴的初步找正对中, 可调节电机垫铁来实现, 满足其轴向位移和径向位移偏差应≤0.05mm。

上述调试完毕后, 把电机、压缩机主机基础的垫铁组点焊成为一个整体。在进行二次灌浆完成后, 需进行电机轴与主机轴精找正对中。精找正对中数值符合技术要求后用螺栓将联轴器联接紧固。

4.3 曲轴、连杆、十字头的安装

曲轴、连杆、十字头出厂时进行油封防锈, 安装前应彻底清洗干净, 曲轴、连杆、十字头上的油孔、油槽应保持畅通、清洁。

通过涂色刮研连杆大头瓦和主轴瓦, 使得其与曲轴颈接触良好, 接触面积不少于80%。通过压铅丝法检查曲轴颈与连杆大头瓦及主轴瓦间隙, 应满足:曲轴颈与连杆大头瓦的径向间隙在0.12~0.21mm之间, 主轴瓦与主轴径的径向间隙在0.12~0.21mm之间, 主轴定位瓦与主轴的轴向间隙在0.20~0.40mm之间。

使用同样方法, 通过涂色刮研连杆小头瓦与销轴接触良好, 接触面积不少于80%, 用塞尺测量连杆小头衬套与十字头销径向间隙, 其允许范围为0.06~0.11mm, 十字头滑履与中体滑道的径向间隙允许范围为0.21~0.37mm。

曲轴就位后, 应在主轴颈上复查轴向水平, 其允许偏差应不大于0.10mm/m, 并应保证轴颈底部与轴瓦接触良好。

在安装过程中, 确保主轴瓦、连杆大头瓦与主轴颈、曲柄销的良好接触及合适的径向间隙, 有助于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对压缩机组长期平稳运行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4 气缸的安装

安装气缸应以中体滑道轴心线为基准, 核查各级气缸的中心线, 同轴度允差符合表1中规定。气缸的倾斜方向与中体滑到倾斜方向一致, 若出现方向不一致时, 应查清问题。可通过调整气缸支撑和刮研气缸与接筒, 接筒与机身的接触面来调整校正, 严禁用加偏垫、螺栓预紧力不均或借助其它外力等不正确的方法校正。气缸各连接螺栓应对称, 均匀地紧固。气缸的支承应接触良好, 受力均匀。

4.5 填料的安装

压缩机活塞杆的密封填料, 也是压缩机重要部件之一, 用以密封气缸中高压气体沿活塞杆的外泄漏。安装前必须彻底清洗填料的各零部件, 保证无油垢和其它赃物。按照原编号顺序正确安装各填料密封室, 调整密封环等在密封室的轴向间隙。

填料安装时应注意:

(1) 填料室应按照原编号顺序回装, 否则会导致冷却水短路;

(2) 检查水路、油路、漏气口和充氮口是否畅通;

(3) 组装后进行水压试验, 试验压力为0.8MPa, 历时30min不得渗漏。

4.6 活塞的安装

活塞制造出厂时, 活塞体与活塞杆已按要求进行连接紧固成一体, 在现场安装时, 不需解体和重新组装。安装活塞环、支承环时, 活塞环、支承环在槽内应自由活动, 活塞环有不同切口应交叉装配。检查活塞环、支承环与活塞环槽轴向间隙。活塞杆与十字头连接采用液压连接, 连接完成后, 分别用压铅法测量检查活塞前后止点间隙。此外, 检查活塞与气缸的止点间隙、活塞与气缸的径向间隙, 各数值应符合主要配合部位装配间隙表。如表2所示。

活塞安装过程应注意:

(1) 紧固活塞螺栓时, 必须用随机所带工具电加热棒, 不得用其他工具强行拧紧螺栓;

(2) 压缩机安装时应以活塞杆冷态下水平、垂直径向跳动允许值作为验收依据。活塞杆跳动允许值:水平方向≤0.064mm, 垂直方向≤0.075mm;

(3) 安装完成后, 盘车检查连杆摆动的灵活情况, 不应有任何滞止现象。

4.7 其它部件安装

刮油器安装:安装时注意刮油环刃口方向不得装反, 本机采用单向刮油环, 其刃口应朝向机身方向。

气阀的安装:全面清洗气阀的每个零件, 注意保护气阀的密封面, 注意吸排气阀的正确安装, 不要装错。

辅机 (缓冲器、冷却器、分离器等) 的安装以及机组配管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来完成。需要注意的方面:由于往复式压缩机容易产生气流脉动, 引起管道振动, 因此, 管路支架应有可靠的稳定性及一定的抗振能力。

5 结语

张弛往复式发电装置 篇4

车流、人流动能做功 张弛往复式发电

利用课余时间,我构思了利用车流、人流动能的发电装置。该装置由压板、压轮、主轴、主轴轮、钢丝绳、拉簧和永磁交流发电机、齿轮组、辅助弹簧、电路板等部件组成,是一种新型张弛往复式发电装置。

当车、人经过该装置压板时,压板下沉并带动其下的压轮压下钢丝绳,钢丝绳发生形变并牵动主轴齿轮组旋转,使得发电机进行一次发电过程。当车、人完全通过压板时,压板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抬起复位,钢丝绳伸直,储能拉簧收缩并恢复原状,并再次牵动传动机构旋转,带动发电机转子旋转,完成第二次发电过程。这样周而复始,随着车流、人流的不断通过,这种张弛过程也将不断进行,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图1)。

机械能转换成电能 发电、通行两不误

在高速公路进口、车库进口、道路减速地带等车流流量大的地方,在步行街、商场、学校、地铁,以及机场、火车站安检口等人流出入通道处应用这种装置,可以有效采集运动的车流及人流产生的能量,并将产生的电流用专门的蓄电设备储蓄起来,提供公共场所照明、标志和广告用电、公共广播用电等。

我设计的这个发电装置以车流、人流的动能为来源,以道路、人流闸口等为铺设载体,装置进行模块化设计制造,铺设于道路及人行通道闸口处,不影响车辆及行人通行,作为单独的供电单元为用户提供廉价可靠的电能。

机械能转电能 高速路实测见效果

这个发电装置压板可承受多次压踩,将间歇性的车流、人流的机械能,转换成电能输出。前期的实验测试表明,由8个压板组成的复合发电装置,在平均质量为60 kg的人流每秒一次的连续踩压下,组合发电装置最大输出电流为350 mA,输出电压可达21 V。

以大连市后盐沈大高速收费口路口间隔铺设张弛往复式发电装置为例,减速路段,每间隔10 m铺设一个由8个压板并联组成的发电装置,占据一个车道。500 m长度,使用50个发电装置。根据我们实验测试,每个发电装置在汽车压下压板时产生的输出电流和电压约为200 mA,20 V,则汽车在1 s时间内,压下压板做功4 J,单车产生的总功为200 J。

根据计算,大连市后盐沈大高速收费口每个收费通道平均每天通过车辆约为8 000辆,使用50个发电装置的一个收费通道,平均每天可发电0.5 kW/h,一年可发电182.5 kW/h,沈大高速收费站共计8个收费口,一年共计可发电1 460 kW/h。

若本发电装置能够在全国各大中城市高速收费口、各人流集散的场所广泛使用,必将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回报。

西芹复式种植一体机 篇5

西芹是六盘山区重要的冷凉蔬菜产业之一, 栽培面积大。西芹种植完全依靠人工作业, 近年, 随着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西芹种植面临用工难、用工贵的问题, 西芹机械化种植迫在眉睫。西芹种植模式为整地、铺膜、打孔、播种、盖沙, 由于宁夏西芹生长环境限制, 西芹需播于土表, 通过盖沙的方式, 既保温保湿、防种吹走, 又保证西芹幼芽能顶沙而出。通过现场调研, 在不改变宁夏西芹种植模式的前提下, 西芹机械化复式种植面临膜上打孔且膜孔下方土表深度需控制在8 mm以内和打孔、播种、盖沙精准对位的膜上种植难题。

果蔬茶创新团队采用气压打孔+旋转划孔复合打孔技术、气压辅助播种技术、主动排沙技术, 集成机、电、气控制技术, 把西芹种植各环节整合为西芹复式种植一体机, 该机集旋耕整形→覆膜→打孔→穴播→盖沙5个关键技术环节于一体, 其中, 气压打孔+旋转划孔技术和机电气集成控制技术分别解决打孔深度需控制在8 mm以内和打孔、播种、盖沙精准对位的技术难题。

通过现场试验, 该机达到规定的西芹生产农艺指标, 符合西芹种子的播种要求, 首次实现了西芹旋耕、覆膜、打孔、播种、盖沙同步作业, 突破了西芹膜上种植难题。

复式水墨——刘新和水墨图式初探 篇6

艺术家的审美倾向有一定的心理定向,潜在意识深处,隐藏在画面背后。而这种潜意识往往不经意间又外在物化成一种形式或风格。在设计里,图形设计是比较重要的视觉元素,设计美感需要点线面与图形的大小、形状、色彩等元素一起,表达一定的主题和意味,给人以想象空间。优秀的设计往往或多或少地吸取传统的绘画元素。而刘新和,却在绘画里下意识地运用设计的思维,这也就是刘新和绘画不同于他人的地方。

任何一个人,年少时所受的教育是溶于血液里的,成为根本无法清除的自律性,不论之后他怎样求新求变,这些影响都会在某个细节泄露出来。最初的审美视角和趣味向度总是在创作中不经意地被运用。我想刘新和也是这样。他的作品画面,在构图上的篇章布局、细节处理上的点线面的组合、色彩的渐变和层次、叙事性的延伸和延展性、以及整个画面呈现出的味道和美感,都有设计感。不刻意、不经意、不特意,然而一直都在那里。这是刘新和作品迥异之处。

这种设计感,其实是体现一个艺术家的时代感的,因为任何一种绘画风格的形成,其实是一个艺术家的一个文化界面,从阅读特性、视觉效果、意识形态到艺术美感,都既有南方的线条细腻,又有北方墨色的粗放,形象简洁而寓意丰富、内涵张力而笔墨内敛。笔下的物事动静和谐、色彩优雅,视觉很舒服。而这种水墨语言诉求集中在一点,那就是水墨与设计的有机融合。

一种水墨语言的运用,营造出自然、凝炼、含蓄的意境,其实是一个艺术家内在文化品位和人文情怀一种诗性超越。水墨精妙之处在于其似与不似之间,个中味道,是以“形”延“意”的思维意趣,“形”和“意”在艺术作品里的同构。构图的简略和内涵的丰沛的交汇融合,以水墨审美趣味智慧地驾驭设计思维,以设计向度构架水墨的行云流水,这也是水墨生命的真谛。

作为一个艺术家,刘新和将理性和感性有机地引向文化维度,把水墨充满情感的意蕴文化赋以理性的空间和时间魅力。而笔下的水墨意象就在这种无意识的理性倡导下,抑扬顿挫,荡漾着水墨的意态情趣。传统水墨的旖旎和含蓄、严谨和恣肆,在创作者的设计修养下扼要简明地表达,外化交泰,洋溢着创造性,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隽永意义。

复式,这个专属于建筑设计的词汇,表达一个空间内上下两层的连通。第一眼看到刘新和的作品时,脑海里蹦出的一个词就是复式这个词。不谋而合地是直体现着艺术家的创作的魅力。当一个题材或一个主题酝酿在心中时,如何将心中的创意和思考演变成一个笔墨的故事,色彩的乐章,井然有序并淋漓尽致。这种表达能力并不是人人都能具有的。创作具有偶然性,但是心中有丘壑却是必不可少的。

在当下,水墨重回人们的视野,但是如何在传统和创新上找到一个好的契合点,是每一个艺术家都在思考的问题。刘新和的水墨图式,以设计的视角解读水墨,无疑具有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读刘新和的作品,其绘画语言轻松流畅,自然的美感和造型的设计感,既有水墨特色又有强烈的现代性。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的协调性,无时不在地存在他的水墨艺术里,无论写实水墨和写意水墨。传统的水墨内涵在充满设计感的绘画语言里渲染流泻,或浓重或浅淡,丰富与简约并构成一道道美丽的图式风景。

刘新和是一个不断求新求变的人,他先后受过刘文西、史国良等人的指点。遍访名师的结果一般有二,一种是单纯地模仿而没有了自己,一种是博众家之长成一家之言。刘新和的新水墨创作经过不断实验和探索,终于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水墨艺术独特的表现形式往往体现在其语言风格里。在他的作品里,你能看到江南的烟水氤氲,也能看到北方的硬朗和沧桑。画面处理上,到行文落笔时才得知他真的是清华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出身。我并未探究当初刘新和为何舍弃设计而转入艺术,但是他绝对不能否认,当初的设计其实成全了今天他的水墨艺术。人生就是这样,无论走多远,最终还会与原点重合、生发。

一种语言图式,是一个物象意识的语汇传达,是一个人的岁月和感悟的凝聚,更是一个传统艺术语言的创新和实验。

于梨花苑

中国流复式簿记方案(二) 篇7

(一) 民国时期存在“改良派与改革派之争”的说法, 缺乏史实支持我国会计史家有一种流行的春秋手法, 即摆出某一问题, 然后列出改革派认为“……”, 改良派认为“……”, 如“潘序伦指出”、“徐永祚说”等, 容易让读者误以为, 当年两派曾进行过激烈争论。实际情况是, 改革派也许想“挑起争端”, 改良派却从未“接招”, 说有“两派之争”是没有史实支持的。真正挑起有关两种记帐法争论, 并引起广泛重视的, 还属章乃器先生, 但已是1950年以后的事了。

就常识而言, 如果说两派之间有“争”的话, 前提是势均力敌, 至少要互认为对手, 否则无从谈起。笔者在通读所能找到的会计史料后, 得到的结论是, 当时确有收付、借贷 (以及其他多种记帐符号) 并存的局面, 但却鲜有交集。其中, 推行改良中式簿记的徐永祚先生, 因其做法适合国情, 并有中国计政学会和上海市商会的支持, 得以快速推广开来。1934年, 他主动向推行借贷法的潘序伦先生赠书, 征求批评, 潘氏的公开回函原文为:“玉书我兄先生惠鉴。近来吾兄从事于改良复式簿记工作, 努力服务社会之精神, 深可钦佩。复承见惠尊书《改良中式簿记概论》十册及会计杂志改良复式簿记专号十册, 嘱为分发敝所同人, 广为批评……”由此, 立信系的潘序伦、顾准和钱迺澄同时发表对于改良中式簿记的三篇批评性文章 (立信会计季刊第二卷第四期, 1934年4月1日) , 潘序伦的文章《对于徐永祚氏改良中式簿记方案之批评》也登在同年复旦大学商学会《商学期刊》第八期上。但此后, 在1949年以前的史料中, 笔者从未见到“改良派”的任何回应文章。准确地说, 应是当时确存在“两派”或两种不同的推广方式, 却是“和而不同”, 从未有过正面交锋。

(二) 徐永祚先生堪称中国近代会计史第一人, 其历史地位被低估了从史料中, 笔者深切感知的是徐永祚先生当年的人气之高。为改良中式簿记, 他作了十多年的准备, 作了广泛的宣传, 影响极大, 从以下史实可见一斑:

1933年12月24日, 他应上海市商会之请, 发表改良中式簿记的演讲, 并举办改良中式帐簿表单展览, 陈列帐簿表单共四五十种, 参加者竟有近万人之众。徐氏人气之高, 有诗为证:“徐公说法上演台, 万人倾耳为存该, 一篇讲义翻开际, 綷嚓声喧似雨来。”说的是演讲时, 沪上商界名流盛灼三听到雨打玻璃顶棚之声, “亟出视之, 则天朗气清如故”, 回头方知是听众专注地翻看材料发出的声音, “为之莞尔”, 故赋诗以记之。

为徐氏或作文赞赏, 或题辞捧场的名流计有国民党元老林立夫、审计院长、大书法家于右任、主计长陈其采、职业教育家黄炎培等数十人;《新闻报》和《申报》均予以报道。笔者实际翻阅旧报, 沪上最有影响的《申报》于十二月二十二日以相当篇幅刊登各界对改良中式簿记的评论, 二十五日则除在第十版翔实报道“市商会昨开大会演讲改良中式簿记”外, 另将第十五版《经济专刊》整版辟为“改良中式簿记专号”, 显然是作为当时要闻;“距今不过三日, 各方投函徐氏, 或请演讲, 或请解答, 或请设训练班”, 为此。徐氏还上了当时最先进的“IT平台”, 通过广播无线电台“播音演讲, 以餍众望”。

拥有五百多名“会计学专家”和“主持计政者”为会员的中国计政学会, “向徐氏以半价购得改良中式簿记概说数百本, 分致会员, 共予提倡”。该学会地位之高, 从其会员组成可见一斑:计有主计长陈其采、岁计局长杨汝梅、苏财厅长赵棣华、会计局副局长闻亦有、军需署会计司长杜之英、军需学校会计主任墨林翰、交通部会计长张心澄、铁道部会计长张竞立、教育部长周世杰、考试委员长王用宾等。

徐氏《改良商业簿记方案》推出后, 时人的一段文字说明, 因标准化带来的进展是神速的:“上海名会计师徐永祚氏本其十余年教授之心得, 及执行业务之经验, 标揭改良中式簿记之旗帜, 登高一呼, 各界响应。会同上海市商会开办补习学校, 负笈人士, 肩踵相接, 并印行簿册, 编辑论著, 风行各地。综计一年之内, 先后采用者, 竟达数千家之多, 其收效之宏, 推行之速, 诚有出人意表者。” (李梦白《对于改良中式簿记原理之另一贡献》, 载于《会计杂志》第六卷第5期, 1935年11月1日)

从史料可知, 相比于“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改良派”, “改革派”却是进展维艰。1934年, 谢霖甫 (即谢霖) 先生的文章说明, 新式会计进展维艰, 新帐人员对于旧帐不知如何下手, 却还挟洋自重, “藐视旧帐, 严加批评”, 对改进前途大有妨碍。原文为:“新帐人员藐视旧帐, 严加批评, 致新旧司帐人员不能相互合作……鄙人认为旧帐人员, 一经研究, 即可改管新帐, 而新帐之人, 反于旧帐不能下手。故藐视旧帐, 以致新旧不能合作, 实于会计改进前途, 大有妨碍。” (《新式会计方法在中国之过去与未来》, 载《会计杂志》第三卷第二期, 1934年)

刘常青《中国会计思想发展史》指出:“据有关资料显示, 到1948年还有80%以上的工商业采用收付簿记法” (165面,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有必要提及的, 还有主推借货法的张心澄先生 (时任广西省会计长) , 他所描述的1940年时记账方法百态是:“我国有称为借方贷方者, 收方付方者, 入方出方者, 左方右方者, 收项付项者。称借方贷方者, 为杨汝梅新式商业簿记, 李宣韩商业簿记, 潘序伦高级商业簿记教科书, 季懋勋铁路会计学, 张心澄铁路道会计学, 沈立人中华会计学校函授讲义及成本会计初级会计学高级会计学, 蒋沧浪丘瑞曲暨南大学会计学讲义, 朱公晦程彬舒公迟会计学名词试译。称收方付方者, 为财政委员会拟定会计名词, 及主计处前颁行之《中央各机关及所属统一会计制度》。称入方出方者, 为立法院拟订会计名称。称左方右方者, 为财政委员会拟订会计名称。称收项付项者, 为吴应图会计学审计学。……” (《借方贷方为法定通用名称》, 载广西省会计处主编《会计丛报》第二十六期, 1940年12月12日) 这就意味着, 如果上述统计属实, 余下的20%份额也并不全归借贷记账法所有, 其中还应包括其他记账方法, 1949年以前, “改革派”之弱势地位由此可见。

民国时期曾任岁计局长的杨汝梅 (予戒) 于1951年时回顾“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会计理论及技术, 历四十余年, 并未能普遍推行于全国” (《论政府会计的记帐方法》, 载于《新会计》第五期, 1951年5月25日) 。

1951年的会计制度, 行文是以收付记账法为主, “但如事实需要得改用借贷记帐方法登记科目”, 也充分反映了当时会计实务的主流。

另据徐永祚先生最小的女儿回忆, 徐氏作为自由职业者和著名人士, 是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与白杨同在一组) , 并参加了开国大典, 毛泽东主席说:“你是全国闻名的会计师, 当年孔夫子也从事过这个职业, 要为人民多做事。”1961年, 徐永祚先生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时, 周恩来总理还送了花圈。这也是会计界珍贵的佚事。

以上可资说明, 至少在1920~1950年代, 徐氏的名气和影响力, 在中国会计界是无人可以与之比肩的。一直到1993年会计制度改革为止, 徐永祚先生实质性地决定了中国会计模式60年的历史走向, 堪称“中国近代会计史第一人”, 而在国外, 则是杨汝梅 (众先) 先生以无形资产研究遥遥领先于国际水平, 这是两位最值得国人敬重的会计前辈人物。

鉴于在当代中国, “改革”已成为时尚的概念, 今人很容易以为“改革派”就是好的, “改良派”就是保守落伍的, 这是用“贴标签”的方式来理解历史人物了。在清末民初“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背景下, 应当说徐永祚先生选择了最适合国情、阻力最小、因而最容易成功的道路, 引导中国会计快速进入复式簿记的新时代, 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三) “debit/credit”符号在从“西洋”经“东洋”转口输入的过程中, 发生了“失真”现象有史料表明, “debit/credit”记账符号在从“西洋”经“东洋”转口, 译为“借/贷”输入中国的过程中, 可能发生了“失真”现象。这可从一段当年评述得以例证。

潘士浩指出:“日本人初译西式簿记, 苦无适当代用符号, 率书借贷, 而加以“八”“二”之片假名, 以表示其借入贷出之关系, 盖犹西文之isDr.to与is Cr.By也。后以习用稍久, 去其“八”“二”, 于是强立借字之原文为is Dr.to, 贷字之原文为is Cr.By。国人因此以误传误……” (《借贷簿记法与收付簿记法》, 《会计杂志》1934年1月1日) 。

“八”“二”之片假名一段, 原文如此, 应是受当时印刷字体局限而以汉字代用。这段文字表明, 西洋的“debit/credit”到了东洋, 开始时被译成“借/贷”另加片假名“ハ”和“ニ”, 以代表借入贷出关系;久而久之, 片假名“ハ”和“ニ”又被弃用, 简化为“借/贷”符号, 而谢霖和孟森便是在发生了这一简化后, 将“借/贷”符号引进中国的。如果能在1907年以前的日本簿记教科书中找到记账符号简化的史实, 潘氏所言便得到证实。

三、1993年后的复式簿记方案

(一) 借贷法与增减法的再探讨1993年3月, 在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前, 笔者正从自动数据处理的角度研究会计理论与方法, 因借贷符号不知所云, 对自动处理的障碍更大, 苦苦思索后颇有心得, 故向在厦门大学召开的“国际学术研讨会1993”提交论文《重提“增减法”和“借贷法”之争》。指出两法实际上是“标准”之争, 增减法在特殊的政治氛围中成为中国的“标准”, 但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 借贷法是更广泛的“国际标准”。该文改造记账符号, 用“+”取代“借”, 用“-”取代“贷”, 从而可能改造会计分录形式, 如可以将“借:银行存款100, 贷:实收资本100”, 改变为“现金+100, 实收资本-100”, 这就特别适用于计算机处理, 对每一账户的金额直接取代数和, 就得到余额了;而对于会计人员, 则只要说“+就是借, -就是贷”, 也很容易转换过来, 自认为可以“人机两相宜” (此后发现西方1981年的专著已提及类似做法) 。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 后来又提炼出“记账凭证一览表”, 以及“复合金额”的概念, 所谓复合金额, 就是“由记账符号赋值与原始金额的乘积”, 在笔者的会计系统设计过程中, 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也起到了解决难题的实际作用。 (汪一凡《现金流量表的精确编制原理》,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 此法重在计算机实现的考虑, 以明确的“+/-”取代“借/贷”, 虽前进了一步, 但在手工记账方面, 可操作性仍不够。

1995年11月, 万仁章先生出版专著《国际通用 (+) (-) 记帐法》 (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5年11月) , 延续“增减记账法”的思路, 想用 (+) (-) 替代“借货”符号, 并改进增减记账法因要求“差额平衡”, 在具体操作中容易错乱的不足之处。可能是万先生觉得 (+) (-) 全世界都看得懂, 故自称“国际通用”, 并非此法在事实上已通用。据笔者理解, 此方案最值得称道的一大创意是:在判断业务引起某科目增加或减少后, 应用“左手定则”来快速确定记账方向。江西财经学院成圣树教授在此书序言中赞道:“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虽已作出统一采用“借贷记账法”的规定, 但并不影响会计学术界对于记账方法的继续探讨, 这样才符合‘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精神”。

(二) 汪致正先生的《记账的规律》2009年2月, 汪致正先生出版专著《记账的规律》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此书提出“对应记账法”, 其思想基础是“自然对应法则”。“所谓自然对应 (natural mapping或natural corresponding) 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或行为规范与客观事实或日常习惯自然地对应, 一个操作如果采用‘自然对应’, 就会使问题简单化, 减少出错。”简要地说“在复式记账中, 账户栏目的两个方向是‘左’和‘右’, 而‘左’和‘右’是人们从小就形成的基本概念, 不需要用特别的语词来定义, ‘左右自然对应记账法’就建立在‘自然对应法则’和人们对‘左右’天然理解的基础之上。”

从前文所述的演变史, 可看到曾经用过“左方右方”之类的记账符号, 说明人们已经意识到方向问题, 安绍芸先生在实施“两步法”时, 也曾下了个巧妙的定义:“借贷记账方法的‘借’‘贷’二字, 就是‘左’‘右’二字的代名词, 借为左, 贷为右。一般研究会计学术者与从事会计实际工作者对于‘借’‘贷’二字的认识, 都达到此为止, 不须要作进一步的研究。我不是说不需要深入钻研, 我是感觉到现在我们有更重要的会计问题须要从速解决。”但这些想法, 如何具体实现, 笔者未见其详。汪致正先生的贡献在于其指出了明确的记账规律, 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一位美国的教授科学家、物理博士说:“我感觉, 从价值和意义上讲, 《记账的规律》远远超过《易学津梁》。一方面这本新书力图解决的是现实中一个重要问题, 另一方面它蕴含着创新。这些都是学术界特别看重的。”笔者很好奇, 作为会计的“业外人士”, 汪致正先生是如何发现会计上存在这么一个大“漏勺”的, 他的回复颇有思想底蕴, 笔者拟摘录如下:

“我写《记账的规律》, 经过了一连串的演变。……“文化整理工作”的定位比较符合我的实际情况, 我从中受到启发, 开始根据自己的成果, 写《整理学》一书。……有天我翻看《整理学》书稿, 突然悟到其中所写的记账符号有问题。我原先根据会计恒等式, 画了个大T图 (恒等式) 加小T图 (账户) , 如图1。

记账规则如下: (1) 账户的借方是左方;贷方是右方。 (2) 对应于会计恒等式:资产类的科目在大T图的左方, 增加额记入相应小T图的借方;负债类的科目在大T图的右方, 增加额记入相应小T图的贷方。减少额均记入相反方。

我突然发现, “账户的借方是左方;贷方是右方”, 也可以反过来说“账户的左方称为借方, 右方称为贷方”。“左右”是幼儿就清楚的概念, 为什么偏要用自身无法解释的“借贷”来定义原本不需定义的“左右”。于是我将原文改为如下:

左方账户 (资产+费用) 金额=右方账户 (所有者权益+负债+收入) 金额

这一改动, 马上就发现了记账的规律是“左左、右右”:

左左:会计等式左方的科目, 增加额记在账户左方;减少额记在相反方 (右方) 。

右右:会计等式右方的科目, 增加额记在账户右方;减少额记在相反方 (左方) 。

……

去年我到美国时, 一位美国教授科学家、物理博士看了“借贷之误”初稿, 提出写文章不如写书。他还指出我的思想和方法符合自然对应法则, 是一种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十分重视的法则。于是我便开始由写文章转变为写《对应记账法》 (后改名为《记账的规律》) 一书。

……

我发现这个问题真是从1494年, 卢卡整理总结前人的记账实践发明了会计恒等式以来, 一直没解决的问题, 因为就连美国前会计学会会长A.C.利特尔顿也不无遗憾地感叹:“借贷记账法给我们留下一个令人困惑的特征, 某些账户的左方代表增方, 而在其它账户, 增加额却记入右方。这种安排太复杂了, 以至于试图将它合理化成为徒劳无益的事。”在写这章和书的过程中, 我先后与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的各层次的会计及各界非会计人士共七八十人交换过意见, ……他们几乎都提出过:为什么会计等式左方的科目, 增加额记在账户左方;会计等式右方的科目, 增加额记在账户右方呢?

我想了许久, 做出了合理解释, 依据是数学中解方程的移项法则。我将账户形式 (图a) 整体作为一项, 进行移项。移项前 (图a) 中左方符号为+表示增加额, 右方为-表示减少额;移项后 (图b) 的账户形式不变, 而符号改变, 左方符号为-表示减少额;右方为+表示增加额。

这种看似简单的账户形式整体移项的推演, 过去是没有的, 因为连美国会计学会原会长也认为“试图将它 (汪按:借贷记账法) 合理化成为徒劳无益的事”。

根据我近一年的调查、比较和研究, 我感觉这是一件大事, 如果会计学的基础问题不解决, 记账只凭规则而未发现规律, 会计学根本就算不上一门科学的学科, 因为它经不起检验 (详见“借贷之误”草稿) 。而如果解决了这一基础问题, 可能会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 因为这是一个全世界会计界都未能解决的问题。

面对金融海啸, 各国都在提出各种经济理论作为解决问题的依据……为什么会出现金融海啸, 这里既有社会问题, 有经济问题, 也有会计问题, 还有技术问题。而借贷记账法令人困惑的符号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

我们知道, 数目字就是个简单的基础问题, 有罗马的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有阿拉伯数目字 (源自印度) 1、2、3、4、5、6、7、8、9、10;还有中国数目字等。试想, 如果不是使用阿拉伯数字, 而是使用左减、右加的罗马数字或中国的数目字, 数学的发展会是什么情形?目前通用“借贷记账法”, 其使人晕的情形, 就有些类似于罗马数字对数学发展的阻碍。

基础问题影响如此之大, 这给我们提出一个新的思路, 能否从只看重所谓的经济理论, 转向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因为经济理论很难检验, 虽然有些理论的数学模型看似完美, 但其中不乏所谓高深莫测的忽悠之作。而且即使是正确的理论, 不少经济学家是不去理会可操行性的。而一种方法正确与否, 是否简单易行, 马上就可以检验。社会发展到今天, 经济活动影响到大多数人, 一种一目了然, 简便易行, 与通用方法兼容的新方法, 其影响可想而知。

你问我怎么会发现记账的规律。我想, 这可能如季羡林先生在《佛教十五讲》中所说:“人类思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真正的内行视而不见的东西, 一个外行反而一眼就能够看出来。”

但是, 我也知道, 再进一步做下去, 就得有自知之明了。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的导论书中说:“几乎所有科学所取得的成就, 而且往往是一些颇有价值的观点, 都有业余爱好者的一份功劳。但是, 把浅薄的涉猎当成一种第一位的原则却会将科学引向绝路。渴望猎奇的人应当去电影院……”我没兴趣因猎奇去看电影, 但是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制造出很好的砖来。

上海科教出版社为拙作设计封面采用了砖色和手稿, 非常准确地表达了我的意愿。我想, 这本书不过是一块引玉之砖, 一块打基础的砖;手稿则是希望会计学界知道有一种新记账法的雏形。”

如何开展农机化复式作业 篇8

复式作业中的各项作业, 可分为主要作业和次要作业, 如果按其顺序又可分为前序作业和后序作业。例如, 在耕、耙、播、镇复式作业中, 耕地或播种是主要作业, 其机组则称为耕地复式机组或播种复式机组。复式机组利用现有不同的农机具加以适当联结与编制, 机组中拖拉机与农机具的型号以及作业项目和顺序均可以根据具体条件灵活改变。为保证作业质量, 各农机具的作业宽度应稍微大于主要作业即复式机组的幅宽;为便于运动, 通常采用工艺对称式配置各农机具。

一、正确开展农机化复式作业应具备的条件

1.作业间允许没有或者希望消除时间间隔, 如果作业间需要自然力对土壤或作物起作用而要求一定的时间间隔, 则不宜采取复式作业。例如一些地区的一些作物因为农艺要求, 不宜采用复式作业;水田需要晒垡时则不能采用耕、耙复式作业;低湿的耕地上不可采用耕、耙、播复式作业, 而且在通常情况下, 则采用耕、耙或者播、镇复式作业。

2.各作业所要求的方向相同。在播种以前遇雨地面稍有板结的特殊条件下, 可采用钉齿耙、播、镇复式作业, 而一般条件下则要求播前最后一次整地方向与播行呈一定角度。

3.有关作业的农业技术容许的速度范围有部分重合, 有关作业的适耕条件能同时满足, 有利于保证和提高各作业的质量, 促进作物增产。

二、合理地运用复式机组应满足的条件

1.某些单式作业机组, 特别是相应复式作业的主要作业的机组, 在较优的编组方案下, 仍然存在进一步提高发动机功率或拖拉机牵引力的可能性, 换言之, 采用复式机组后, 由于机组比阻较大而能使之合理负荷。

2.复式机组的速度规范在各有关作业的适宜范围内, 牵引力规范有利于提高拖拉机牵引效率, 各作业农机具幅宽能适当配合。

3.能可靠地联结多种农机具, 使后序作业农机具的挂接不至于妨碍前序农机具的正常运用, 并且便于组织工艺服务。

4.操作者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三、农机化复式作业的优点

1.一般情况下, 由于复式机组的比阻小于各单式机组比阻之和, 所以复式作业可以降低作业的能源消耗。

2.由于改善了拖拉机进行后序作业时的地面条件, 减少了功率损失, 提高了牵引效率。

3.运用复式机组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 可减少农机具的需要量, 改善作业繁重季节的机群运用, 特别是当机群中大型拖拉机所占比重较大时其作用更加明显。

4.开展复式作业可以减少机组进地次数, 避免拖拉机在前序作业后的地面行走, 有利于减少对土壤的压碾或减轻轮辙影响, 大多数情况下, 复式机组对土壤的压碾较单式机组的总和要轻得多。

小复式里的大乾坤 篇9

擅长风格:欧式、后现代

设计理念:没有丰富地细节,就没有风格

户型:复式楼

面积:142平米

罗忠忠是地道的广州人,来武汉十几年,他经营过服装店、西餐厅、车行,也曾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对于他来说,家永远是第一位的,与太太和两个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最值得珍藏。年轻时,玩车是他最大的爱好,现在则更看重车的性能。已过不惑之年的他,更享受简单、安定的生活。

罗先生的家是两层复式,因为原来住的房子是中式风格,太太一直很向往欧式风格的华丽与浪漫。去年买下这套房子时,他们就决定装修成简欧风。

设计师夏勇波将整个空间合理划分和利用,一楼是客厅、餐厅、厨房和两间儿童房,二楼则是主卧、书房和衣帽间。

入门玄关处的设计很有讲究。圆弧形的桌台,旁边是一扇镂空雕花门,让空间具有延伸感。吊顶也采用圆拱形,贴上金色壁纸,精致而华丽。客厅和餐厅是暖色调,米白色欧式家具和奶黄色花纹壁纸相得益彰。

因为主人十分注重生活品质与细节,对于这套房子的装修,设计师花了很多心思。最特别的要数画框造型的大理石电视背景墙,爵士白和中国红搭配,为整个客厅增添了力量和气魄。“大理石材质的背景墙更适合武汉的天气,不易受热受潮,而且显得客厅更加大气。”设计师说。

电视旁的展示柜里,原本摆满了罗忠忠珍爱的酒,但因为害怕两岁的小女儿“搞破坏”,便将其中一些收了起来。墙角飘窗上的各种玩偶,让客厅充满童趣。一楼的两间儿童房是为两个孩子量身定做的,墙面分别贴上浅蓝色和粉色的壁紙,床头采用同系列的软包样式。两边的金色壁灯,点缀着整个房间的温馨。

沿着黑白琴键似的楼梯上去,是一个相对开阔的空间。这是罗先生和太太的卧室,白色吊顶、紫色背景墙、金色壁灯、复古花纹窗帘,没有太过惊艳的装饰,却搭配得恰到好处,有种低调的奢华。

身着亮橙色衬衣,休闲牛仔裤的罗忠忠,说着一口粤式普通话,这位时尚先生,曾一度引领武汉年轻人的时尚潮流圈。现在的他,创立了一家餐厅,取名“百和故事”,寓意和气、和睦、和美。

复式住宅火灾危害性探讨 篇10

1 HVCHT评价模型

高温和烟气的毒性、遮光性是火灾中影响人员疏散和逃离的重要因素, 高温环境下人体极限忍耐时间与温度之间的经验关系式见式 (1) 。

式中:t为人体极限忍耐时间, min;T为环境温度, ℃。

烟气毒性定量评价模型主要有N-GAS和FED模型, 但是N-GAS只适用于各组体积分数恒定或者随时间变化很小的情况, FED模型的半数致死体积分数是动物暴露于有毒气体下30min得到的, 并且以上两个模型均没有考虑能见度的影响。笔者综合热辐射、烟气毒性、能见度三个影响因素, 提出了一种新的火灾危害评价模型HVCHT如式 (2) 、 (3) 所示。

式中:φ为烟气中气体组分的实际体积;LC50为气体的半数致死体积分数;D为火灾烟气的能见度, m, 4.7~30m, 当D≤4.7m时, 第三项取常值0.3。

HVCHT模型的标准值为1.3, 表示火灾时人员安全受到极大威胁。HTV模型弥补了N-GAS和FED模型的不足, 既考虑了烟气毒性对人员的危险, 又考虑烟气的遮光度对于人员疏散的影响, 同时耦合了高温辐射因素, 体现了火灾的多样性危害。

2 数值模拟

2.1 模型构建

2013年6月14日21时30分左右, 云南丽江某居民楼发生火灾, 起火房间为三间复式砖木结构, 过火面积为600m2, 无人员伤亡。依据现场勘验结果, 参考云南地区的复式住宅结构, 着火地点选择在客厅地面, 开放界面设置Z平面, 模型相关参数设置如图1所示。

2.2 基本设置

在FDS模拟中, 网格分辨率越高, 模拟精确度也越高。当量火源直径D*的计算公式如式 (4)

式中:Q为总热释放速率, kW;ρ∞为环境空气密度, kg/m3;Cp为环境空气比热容, kJ/ (kg·K) ;T∞为环境空气温度, K;g为重力加速度, m/s2。

燃料为燃烧物聚氨酯, 其燃烧特性可参考FDS数据库。数值模拟中主要研究烟气的蔓延过程。设定火灾热释放率时采用稳态火, 忽略火灾增长阶段和衰减阶段。火源功率在起火后迅速达到最大值 (2.5 MW) , 并保持恒定。根据式 (4) 和实际情况确定网格数为192 000 个。CO、CO2、O2体积分数以及能见度的探测点坐标设置如表1所示。

3 结果与讨论

3.1 火灾总体发展过程

根据烟气顶棚填充模型, 烟气到达顶部后形成顶棚射流, 向四周蔓延, 先蔓延至隔层3号门, 其次2号门, 最后1号门。从图2可以看出, 15s左右客厅形成顶棚射流, 35s时已经蔓延至隔层, 35~65s之间走廊地带烟气浓度较大, 且隔层内烟气已经充满整个房间, 210s左右1号门中出现烟气, 但是烟气较少, 410s时因为冷热空气相互混合, 产生强烈的对流, 410s后烟气以极快的速度充满整个房间。

3.2 监测点火灾参数分析

3.2.1 烟气毒性

因室内各种装饰材料的燃烧, 火灾时会产生大量CO、CO2、HCl、HCN等有毒气体, 均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CO的吸入与中毒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CO体积分数达到0.06%时, 人就会产生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当超过0.1%时, 只要20 min人就会陷入昏睡状态, 当超过1.28%时, 1~3min内人就会死亡。因此, CO是火灾中最危险的毒性气体, 模拟将人体吸入CO导致昏迷的体积分数设置为0.25%。从图3可以看出, 三个房间门处的CO体积分数分别在800、710、420s到达最高值, 其中1号门在400s左右到达第一个峰值, 此时CO体积分数只有0.2%, 对人体的伤害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隔层处在火灾发生后200s即达到最大值且一直稳定, 此时人员生还的可能极小, 相比较而言, 2号门人员逃生的时间较多。

3.2.2 烟气遮光性

烟气中混杂的固体颗粒和液滴使得烟气具有很强的遮光性, 使得火灾环境下能见度降低。图4为能见度变化。可以看出, 在200s左右时隔层人员的能见度就下降至2.5m, 在这种情况对于需要穿越楼梯逃离的人员是十分困难的。而仅仅在1min之后, 2号门人员也面临相同的问题, 而且因为顶棚射流的原因, 烟气在门口处大量积压, 极大影响远处1号门人员的逃生难度。

3.3 各参数影响因子

从上文可以看出, 复式住宅内CO体积分数并不足以使人员致死, 但火灾烟气的毒性不仅仅是CO毒性, CO2本身虽然没有毒性, 但过高的CO2体积分数会增加人员呼吸次数。此外, O2体积分数下降会导致人员供氧不足和窒息。HVCHT模型考虑CO和CO2的耦合毒性并加入了O2, 从三者耦合关系来考察烟气的毒性。分别以100、300、500、700s作为人员发现火灾并进行疏散的时刻, 分析不同时段内火灾的危害性。表2 给出不同阶段出口处的平均温度、CO、CO2、O2体积分数, 分别根据N-GAS模型、FED模型、HVCHT模型得到火灾发展四个阶段的烟气危害性, 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 不同阶段的N-GAS和FED模型数据相差不大, 但HVCHT模型计算得到的危害性较大。在100~500s之间, 随着火势蔓延和发展, 烟气量逐渐增大, 毒性也随之增加, 三者数据均有明显的攀升;700s之后, 三者得到的烟气毒性均超过1.1, 说明火灾烟气的危害性已经对人员逃离现场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对比N-GAS、FED模型, HVCHT模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热辐射上, 表3还用热辐射/HVCHT来体现热辐射对于火灾烟气危害性的贡献值。可以看出, 100~700s的时间段内, 温度从35 ℃上升至362 ℃, 热辐射所占的比例从42%上升至63%。在第三时间段内, 三者的毒性值均为0.6左右。从烟气毒性来分析, 人员如果在500s左右疏散出去, 烟气毒性对人员并不会造成伤害。700s左右时, 热辐射占主导地位, 出口处的温度已经达到362 ℃。根据Crane公式, 人在189 ℃ 高温环境下的极限忍耐时间是98s, 这意味着即使火灾烟气中毒性气体权重下降, 但人处在极高的热辐射条件下仍是非常危险的。

通过N-GAS、FED、HVCHT三者模型的比较可以得出, 随着火灾的发展, 建筑物内的能见度逐渐降低, 热辐射在火灾烟气危害性中所起作用逐渐增大。HVCHT相比于N-GAS和FED模型, 耦合了后期烟气热辐射的影响, 对火灾烟气危害性进行评价时, 仅考虑火灾烟气毒性是不恰当的, 有可能会低估烟气的危害性。

4 结论

(1) 复式住宅房间的利用率上升, 但是安全性并没有提高。从模拟结果来看, 隔层的安全性有待提高和改进。

(2) HTV模型与N-GAS和FED相比, 考虑因素全面, 综合考察了烟气热辐射、毒性、能见度的影响, 分析了各因素在火灾各阶段的影响因子, 体现火灾过程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3) 通过模拟可以发现, 复式住宅的整体安全性不高, 因此可以从结构安全性方面考虑空间布置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避免为了单纯的利益而忽视整体安全, 并且可以在家中储备适当的手持式灭火器和逃生器材以自救。

参考文献

[1]骆中钊.匠心独具开拓住宅设计新途径——评香港建筑师本鸿仁先生设计的复式住宅[J].建筑学报, 1991, (4) :18-21.

[2]Jiang Y, Chen Q.Buoyancy-driven single-sided natural wentilation in buildings with large opening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03, 46 (6) :973-988.

[3]徐晓楠, 吴迪, 施照成.基于FDS的居民楼火灾烟气远距离传播过程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2, (6) :154-157.

[4]Stuhmiler J H, Stuhmiler L M.An internal dose model for interspecies extrapolation risk from in halation of fire gases[J].Inhalation Toxicology, 2002, 14:929-957.

[5]程远平, 陈亮, 张孟君.火灾过程中货源热释放速率模型及其实验测试方法[J].火灾科学, 2002, 11 (2) :70-74.

[6]李强, 陆守香, 张佳庆, 等.基于不规则顶棚假设的顶部开口舱室烟气填充时间预测模型[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13, 5 (43) :402-409.

上一篇:小学教学的养成教育下一篇:网络反腐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