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与技能(精选10篇)
检测与技能 篇1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具有较强汽车检测及故障诊断排除的能力。就当前学生就业情况看, 汽车维修企业, 4S店等单位对招聘的刚毕业的学生有很大的顾虑, 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实践水平较低。而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主要依靠教学中的实践环节, 那么怎样在学校期间最大可能地提高学生实践水平, 是该专业教师在教学, 特别是在实践教学中应考虑的问题。
1. 根据实验性质, 采用不同的实训方法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可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技能层面, 主要从事汽车维护、检测和简单的维修工作, 此类人员可以称为“汽车护士”。其所要求的知识是“知道和不知道”类型, 知道了就会, 不知道就不会。二是技术层面, 主要从事汽车故障的诊断和排除, 此类人员可以称为“汽车医生”。其所要求的知识除了“知道和不知道”, 还包括“想到和想不到的问题”, 想到了故障的症结问题就能解决, 想不到就不会。
(1) 技能方面的实训操作
对于技能层面上的实训项目, 以前的做法是教师示范, 学生观看, 离得近的学生看清楚了, 离得远的似懂非懂, 个别学生操作, 其他学生观看。这样实训, 学生没有系统独立的完成实训项目, 实践效果较差, 而且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
对于这类实训, 教师在上课之前, 应详细地列出实训内容和操作步骤, 复印给学生。如发动机拆装实训, 应列出拆装过程中各个总成的顺序、每个螺栓拆装力矩的大小等内容。实训时, 先由教师示范一遍, 再由学生分组完成, 学生操作时遇到不懂的可以查看资料, 教师只起检查和纠正作用。这样, 学生既能顺利完成实训任务, 又可以防止设备由于操作不当而损坏。这类实训的评价以学生操作的正确态度来评价, 实训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学生反复操作就能熟练。
(2) 技术方面的操作实训
对这类实训, 没有固定的程序和步骤, 学生操作时盲目性较大。以前只重视学生对设备的使用, 停留在技能水平上, 忽略了学生技术水平的提高。这类实训要求教师一定要选好实训项目, 项目不要大, 应体现学生对某一类或某一部分知识的掌握。学生在操作前, 先分组写出自己的思路, 教师检查后实施。如对某故障的诊断排除, 可以先让学生理清思路, 画出诊断树或写出诊断程序, 教师检查无误后再操作。这类实训的评价以学生完成实训项目所用的方法和时间来衡量, 哪个组方法简单, 时间越短, 实训水平也就越高。
2. 做到实验室开放
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大, 办学质量和数量之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 近年来, 虽然学校购置了大量设备, 但同一实训项目, 学生在训练时只能操作一遍, 最多达到“会”的程度, 更不用说熟练了。要解决这一矛盾, 只有科学地对实验室进行开放。
(1) 要在时间和空间上制订出详细的开放制度
实验室的开放, 不等于学生任何时间在实验室都能实训。实验室开放的时间和地点选择上, 每个实训室应制订出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如可利用校园网建立一套计算机预约系统, 将每个实训室所能承担的实训项目按照开放时间罗列在网上, 学生根据自身需要提前几天进行预约, 实训教师根据预约的情况选择性地开设相关项目, 并将信息公布在网上, 学生再根据公布的情况进行实训操作。这样, 既可节约学生时间, 又有利于实验室管理。
(2) 加强实训前的预习
实验室开放是学生相对自主的进行实训操作, 教师不能全程指导, 所以应加强学生实训前的预习, 避免由于学生对某些环节不清楚而导致实训无法完成或造成设备的损坏。例如, 学生做四轮定位实训项目时, 先要熟悉四轮定位的参数含义及调整、操作时需要哪些设备、操作步骤等。在学生实训前, 教师要检查学生对以上知识的掌握和指导, 查看实训预习报告, 合格后才能操作。
3. 加强实训教材建设
实训教材是学生预习及完成实训项目的保证, 实训教材应包含两个部分内容, 一部分是人才培养方案上所含的实训项目, 包括课堂实训、课程单列的实训和综合性实训;另一部分是学生拓展性的实训项目。实训教材最好由本校教师根据自己实训室设备和校外实训基地的情况自己编写, 这样既可保证实训的开出率和设备的利用, 又有利于实验室开放。如我校自己编写了两本指导书, 分别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训指导书》和《学生技能训练30项》, 用于课内和课外实训。
4. 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设备不可能涵盖该行业的所有范围, 并且汽车类设备种类繁多, 学生在学校接触面较窄。要实现毕业生和企业的零距离接轨, 只有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前, 发给学生实训任务书和实习日志, 由经验丰富的校内或校外教师进行指导。学生在实习时要做好实习日志, 每天进行完后学生分组进行讲解, 教师点评, 也可由学生之间互相点评, 互相促进学习,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高职培养的是理实一体的人才, 教师教完某一门课程时, 既要看学生学到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看学生会做什么、能做什么。要学以致用, 真正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和竞争能力。只要我们多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实践技能提高, 那么当学生毕业时, 才能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
摘要:本文针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实践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提高该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践技能,提高
参考文献
[1]郝昶安.机械类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0, 4.
[2]刘照军.高职汽车专业课程系统优化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26.
[3]占百春.高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26.
检测与技能 篇2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检测;维修;技能培训
中图分类号: TP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2-67-2
0 引言
台上比学生,台下比老师,好成绩的取得都是师生共同努力的付出才能取得的。要想学生在比赛中取得理想的成绩,首先指导老师是否掌握到一套适应每届参赛学生的科学培训方案,其次是在培训的每一个阶段学生是否收到预期的培训效果。本文就以中职计算机硬件芯片检测与维修项目指导培训为例对培训方法进行探究。
通过参加2012年到2016年共4年的技能大赛培训指导实践,学生在比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两次,获得全国三等奖一次。计算机芯片检测与维修项目的比赛内容每年都有变化,2015年开始增加了数据恢复内容,并且分值占总分值的60%。并且由三人一组的团体赛变为单人赛,作为中职学校的学生,平时培训中要掌握到那么多的培训内容,指导老师要研究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且找到一套适合于他们的培训方法。
现就以下几个方面对中职计算机硬件芯片检测与维修项目技能大赛培训方法的实践探索。
1 科学的培训方案
在写培训方案前,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研究比赛的规程,确定比赛内容。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把这些内容分块分解,每块知识点嵌入到每个阶段中,每个阶段的学习内容要循序渐进,内容要求过多则会超出学生的学习限度,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内容过少则会时间不够。影响比赛成绩。培训方案分阶段进行。比如,以2015年计算机芯片检测维修及数据恢复为例。把整个比赛的内容分为检测、维修、数据恢复三块知识。分三个阶段进行。
1.1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的掌握
硬件检测方面让学生扎实掌握到电子元器件的作用及功能。开机电路、实时实钟电路、CPU电路等的工作原理的掌握。维修方面学会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维修工具,特别是电烙铁和风枪的使用。利用旧的电路板反复地拆元器件,再将其焊接上,提高焊接技术。焊接是整个维修中非常重要的,假如检测出什么元件坏了,但没有将其焊接上去是不得分数的。必须要求学生焊接技术过关。数据恢复方面先让学生弄懂理论知识,如数据表、DBR、EBR等知识点。
1.2 第二阶段:巩固提高
经过第一阶段的基础知识的学习,指导老师教会他们一些具体的检测及维修方法。比如,硬件中的对地阻值的测量、集成块的焊接方法等。
1.3 第三阶段:强化训练
为了使学生相关技能得到强化训练。首先,在元器件焊接技术训练方法。元器件焊接技术训练的关键在于扎实的基本功训练。最常用的焊接工具是热风枪和电烙铁。技能竞赛比的是速度与完美,“快”而“好”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快”是指更换元器件操作迅速,包括元器件的拆卸和焊接两个环节。“好”是指焊接上去的元器件写好无损,而且元器件的外观符合电子行业的外观检验标准IPC-A-610D(电子组件的可接受性要求)。要达到以上要求,光靠技能竞赛前短暂的时间训练是难以实现的,应该从学生入学开始规划,制订好常用元器件零基础的焊接训练内容,从THT(通孔插装技术)元器件的拆卸与焊接,逐步到SMT(贴片组装技术)元器件的拆卸与焊接,进行系统化的训练。竞赛前则侧重于难度系数比较大的SMT集成电路的拆卸与焊接的训练。
其次,在硬件检修技术训练方法。技能竞赛硬件考核的范围主要是台式电脑主板、笔记本电脑主板、显示器及硬盘驱动板三部分。其中,功能板卡的电路简单,是培养学生电路检修思路、形成良好的电路分析能力最好的训练途径。这些训练内容应该放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去,对全体学生进行培训,逐一过关考核,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竞赛前的时间,侧重于电路分析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快速建立故障现象与故障元件必然的对应关系。这样,在技能竞赛时就可以提高学生的硬件检测速度和判断准确度。
再次,在数据恢复技术训练方法。数据恢复技术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硬盘的物理故障;二是硬盘的逻辑故障;三是文件格式故障。数据恢复技术的训练重点在数据恢复策略(思路)的训练。
硬盘的物理故障一般出现在高职组的技能竞赛,主要是硬盘进行了加密或者硬件固件局部损坏。近年来,技能竞赛采用的数据恢复平台集成的固件级的硬件维修工具有MHDD、PC-3000等。MHDD是入门级的硬盘维修工具,只能用于对硬盘进行加密与解密。专业级的硬件维修工具一般使用PC-3000、HRT、效率源等。
硬盘的逻辑故障一般是分区信息、分区格式丢失,造成不认盘、分区不对或者提示未格式化等故障。修复这类故障一般是通过修复储存介质(硬盘或U盘)的MBR(主引导记录)、EBR(扩展引导记录)或DBR(DOS引导记录)的信息即可。而常用的文件格式是FAT32和NTFS两种。对于分区采用不同的文件格式,恢复分区信息的思路是不一样的。例如,分区如果采用NTFS文件格式,则分区的DBR正本在分区之前,在分区最后一个扇区有DBR备份。DBR所在的位置是我们采用Winhex快速跳跃搜索的主要依据。同理,EBR的位置信息的利用也是我们赢得时间的关键。
2 心理辅导训练
根据几届学生参赛的情况,学生在比赛中心理因素也是影响成绩的一个重要方面。比赛中过于紧张会影响他们的正常发挥,所以在平常培训中指导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在心理能力的培养方面笔者是这样来锻炼他们的。利用其他班晚自习的时间,安排参赛学生在班上演讲活动。一周搞2-3次,也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要求他们提前准备好20分钟的内容进行演讲。其次,要求他们准备好40分钟的内容进行演讲。通过这两个阶段的训练,他们在心理上、胆量上都会有所进步。最后不叫他们事先准备好,直接到班上进行临场发挥演讲。通过这样的训练,他们的心理素质会有一定的提高,对于比赛有很大帮助。当然,也有很多心理辅导的训练方法,在之后培训中不断探索挖掘出更好的方法。
3 写培训日志
根据中职生学习的特点,理论学习上存在理解能力不足,只有通过老师在培训中反复讲解,实训。学生从大量的实践中理解、总结。日复一日,内容多,为了防止他们学了后面的忘前面的。每天培训中要求学生写培训日志,日志主要是总结每天学到的内容,哪些弄懂了,哪些还不理解,明天要学习什么内容,都必须写清楚,做到心理明白。这项工作花不了多少时间,每天只需最多20分钟,看似简单,但非常有用。每天培训中有总结且有计划,做到心中有数。
4 模拟比赛场景
检测与技能 篇3
一、积极正面宣传, 组织学生报名
近年来学校食堂卫生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学生在学校食堂就餐的过程中也经常反映一些卫生问题。但也有一些是学生故意把问题放大甚至是恶搞的情况。分析其原因:一是学校卫生监督机制不透明、不公开, 一旦出问题将导致学生肆意的猜想。二是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 盲目地相信媒体的报道, 没有经过分析就轻易得出不正确的结论。这种情况下, 食堂卫生检测小组呼之欲出, 同时也是正确引导学生的好机会。我们不仅通过辅导员发动同学们踊跃报名, 同时两个教研室的各位任课教师利用平时的上课时间, 对同学们进行专业的宣传与正确引导。
二、通过理论与实操的考试, 挑选合适人选
要对学校食堂的卫生安全进行检测, 对于学生来说需要较强的专业基础与娴熟的操作技能。职业技能的培训是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除了通过各门专业课程的实训练习, 我们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 以学生的兴趣为向导, 组建食堂卫生检测小组, 以强化学生的实操技能, 并且以一个个的检测项目为依托, 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到目前为止, 我们已经成功地组织了三届学生的考试与培训, 因为每次报名的同学都在300人以上, 所以必须通过理论考试与基本实操考试相结合的形式挑选出一批基础较好的同学进行系统的培训, 以他们为榜样, 带动各班级的同学努力学习实操技能, 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组织培训, 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
我们组织的三位相关专业教师开设了样品采集、理化检测、仪器分析和微生物检验等专题讲座。同时在各实验员老师的积极配合下, 各位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实训练习。参照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及《消毒技术规范》等检测标准, 我们设立了理化检测小组与微生物检测小组, 分别下设肉类新鲜度的检测、亚硝酸盐的检测、食用油过氧化值的检测、吊白块的检测、甲醛的检测、农药残留的检测和细菌总数的检测、大肠杆菌的检测等项目。将选拔出来的学生按检测项目分成不同的小组, 各小组配有专业的指导老师, 从基本的溶液配制、培养基配制到样品采集、样品处理到样品检测再到结果记录的处理最后出具检测报告。借助项目化教学模式, 高效率地培养学生各项操作技能。
四、完成食堂抽样检测工作,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经过大半个学期的刻苦训练, 一批操作熟练的检测人员已经可以独立完成操作了。在后勤管理中心的极力配合下, 各位专业老师带领学生们, 从各食堂抽样到回实验室检样到最后出具检验报告。通过老师的精心指导, 最后学生都能独立地完成整个过程, 而且准确率较高。除了具备娴熟的操作技巧之外, 贯穿整个培训始终的另一个核心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职业素养, 作为一个检测人员最重要的就是诚实与责任心。老师经常教导学生要用数据说话, 敢于对自己的检测结果负责。
五、“以老带新, 交叉互补”, 建立学校食堂安全检测的长效机制
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周期较本科学生短, 大三的时候还要出去实习, 这样势必造成学校食堂卫生安全检测小组人员不稳定。而且由于时间的关系, 检测小组的成员往往只对其中一个项目非常的熟悉, 而对其他的项目没有尝试。学校每年有毕业生离校, 每年也有新生入学。我们可以在大二这一批的检测人员还未毕业之前, 合理安排“以老带新”, 在大二的第一个学期招募大一新生, 一边培训一边参与检测项目, 从而提高培训质量与效率, 并且保证学校食堂安全检测工作能够持续发展下去。同时, 大二的老生在操作非常熟练的基础上每个小组可以有交叉互换检测项目, 互相学习, 扩大知识面, 提高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廖文科.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与对策的思考[J].中国学校卫生, 2004 (5) .
检测与技能 篇4
第二届全国无损检测技能竞赛规则
第一章 竞赛项目及内容
一、竞赛项目
“第二届全国无损检测技能竞赛”项目为钢板对接焊缝、钢管对接焊缝超声检测,分个人赛和团体赛。工种为无损检测员。
二、竞赛形式
竞赛分个人赛和团体赛。个人赛分预赛、决赛。
1.团体赛:每队选派2名选手,每名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别对大赛组委会提供的预赛用钢板对接焊缝、钢管对接焊缝进行检测,对2名选手的检测结果进行评判,其成绩之和作为团体排名成绩(成绩相同者,以预赛总用时少者为胜)。
2.个人赛:团体赛结束后,根据个人成绩进行排名,取前30名选手进入个人决赛。选手分别采用大赛组委会提供的决赛用钢板对接焊缝、钢管对接焊缝进行检测,对每个缺陷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对每位选手决赛结果进行评判,两种试件成绩之和作为个人决赛成绩最终排名(成绩相同者,以决赛总用时少者为胜)。
三、竞赛内容
竞赛内容按照《无损检测员国家职业标准》高级要求以及无损检测II级(含II级)以上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分为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两部分。
1.理论考试
(1)理论考试采用考卷(闭卷)方式进行。每位参赛者必须参加理论知识,理论考试时间:60分钟。
(2)理论知识考试范围为《无损检测员基础知识》(书刊号ISBN978-7-5045-8336-9)、全国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统编教材《超声检测》(第二版)(书刊号ISBN978-7-5045-7069-7)等内容。理论试题由专家委员会从上述范围内命题。
(3)理论考试要求及评分标准见《理论考试细则》。2.实际操作技能竞赛
(1)实际操作技能竞赛为现场考试。项目分为预赛项目、和决赛项目。实际操作技能竞赛时间按项目细则的规定执行。
(2)实际操作技能竞赛形式按照《无损检测技能竞赛实际操作细则》执行。
第二章 参赛资格及报名办法
一、参赛资格
1.所有参赛人员应以企业名义组队,每个企业只选派一只代表队,每支代表队共三人,其中一名领队,两名队员。
2.参赛人员应与所代表的企事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工种为无损检测员(已获得无损检测员“全国技术能手”的不得参加本届比赛)。
二、报名办法
所有参赛企业填写报名表,向竞赛组委会秘书处进行报名。
第三章 竞赛场地与设施
一、竞赛场地
竞赛场地由组委会确定。
二、竞赛设备
竞赛使用脉冲反射式数字超声波探伤仪,超声波探伤仪选手自带,也可选择组委会指定厂家提供的仪器。探头和探头线自备。
三、赛场准备
1.承办单位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本规则,做好赛场的准备工作。
2.各赛场入口应有赛场编号、考场纪律、考试时间等醒目提示标识。
3.赛场准备结束后,应由竞赛组组织检查,确认无误后竞赛组负责人签字。
4.赛场内必须保持安静,禁止吸烟、随地吐痰和高声喧哗。
第四章 参赛人员要求
一、参赛选手要求
1.参赛选手须持本人身份证和参赛证参加竞赛。
2.参赛选手应遵守组委会制订的各项规定,严格赛场纪律。3.参赛选手按抽签确定的场次和位置参加竞赛。迟到15分钟不得参加竞赛。
4.参赛选手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遇特殊情况须由裁判长处理。5.所用仪器因设备故障导致选手中断竞赛的,裁判员应及时报告裁判长,由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延时或重新比赛。
二、赛场其它人员要求
1.赛务人员须统一佩戴相关证件,着装整齐。
2.除现场裁判、安全员、监督员和赛场配备的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未经竞赛组允许,不得进入赛场。
3.媒体人员进入赛场需经过组委会统一安排签发证件,听从现场人员的安排和管理,不得影响竞赛的进行。
4.各参赛队的领队和其他随行人员不得进入赛场。
第五章 成绩评定
1.参赛选手成绩评定由裁判组负责。
2.技能竞赛由评分裁判员根据标准答案评判。试卷密封评判,裁判长监督由专人对试卷拆封,汇总成绩。
3.成绩分值:
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竞赛成绩均为百分制。
实际操作技能竞赛每项成绩均为百分制,即预赛、决赛均为百分制。
个人赛和团体赛成绩分别进行计算。4.团体成绩计算方法:
团体赛成绩为每队两名参赛队员个人参加预赛成绩之和。个人预赛成绩=理论考试成绩×10%+预赛钢板操作成绩×45%+预赛钢管操作成绩×45% 5.个人成绩计算方法:
个人赛以决赛成绩决定名次(预赛成绩不再计入)。成绩相同者,以决赛用时少者为胜。
决赛成绩=决赛用钢板操作决赛成绩×50%+决赛用钢管操作决赛成绩×50%
第六章 竞赛组织
1.在竞赛组委会的领导下,竞赛秘书处负责竞赛活动的组织
协调工作,专家委员会负责制定竞赛规则,评判委员会负责指导裁判组和竞赛组工作,由裁判组担当现场裁判,竞赛组负责赛场组织,安全组负责竞赛安全,监督仲裁组负责对竞赛全程进行监督,并受理各代表队和选手的投诉。
2.设立裁判长,负责整个竞赛活动的裁判工作。
裁判长全权处理赛场的竞赛、监考等有关竞赛技术工作,副裁判长协助裁判长的工作。监督仲裁组负责组织受理各代表队和选手的投诉、争议,进行裁决。
第七章 抽签办法
1.在竞赛前的由领队在抽签会议上进行抽签并登记顺序。由领队和工作人员签字确认。
2.实际操作竞赛顺序按抽签号确定。3.竞赛工位按参赛顺序号在现场抽取。
第八章 申诉与仲裁
1.参赛选手对不符合竞赛规则规定的设备、检测、评判以及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均可提出申诉。
2.参赛选手申诉均须通过所在队的领队,在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监督仲裁组提出,由监督仲裁组进行裁决。
3.监督仲裁组裁决为最终裁决,参赛选手不得因申诉或对处理意见不服而终止竞赛,否则按弃权处理。
第九章 其他
检测与技能 篇5
【关键词】汽车驾驶技能;形成;培养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行方式逐渐多样化,驾驶技能已经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交通堵塞现象的加剧、交通事故的频发等等,都对在职驾驶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了要掌握相关驾驶技能之外,在职驾驶员还应具备一定的驾驶素养及节能环保意识[1]。促进驾驶员汽车驾驶技能的形成和驾驶技能的培养十分有必要,且势在必行。驾驶技能是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的有机结合,只有充分掌握驾驶技能,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才能保障驾驶安全,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1、汽车驾驶技能的形成
1.1驾驶员的技能培训
由于在驾驶员的聘用上缺乏统一的标准,因而在职驾驶员的质量参差不齐。部分驾驶员缺乏对汽车驾驶的认识,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导致驾驶过程中随意性强,存在诸多多余驾驶动作,不仅影响了正常驾驶,还给安全驾驶埋下隐患。这需要制定统一的驾驶员聘用标准,同时还要对驾驶员进行统一的技能培训,促进汽车驾驶技能的形成。在驾驶员聘用方面,不仅要求驾驶员具有一定的驾驶资质证书,还应重视该驾驶员的驾驶经历,看其是否存在重大违规驾驶、违章驾驶或者曾发生重大驾驶事故,一经发现,则不予录用。同时,要不断加强驾驶员队伍建设,定期进行驾驶技能培训,可与指定驾校合作,分批次培训在职驾驶员,使其更好得掌握技术要领,提高驾驶的熟练度与安全性,促进汽车驾驶技能的形成。
1.2驾驶员驾驶技能的提高
驾驶员技能的提高,需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驾驶员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驾驶员的驾驶技能的提升。因而,要高度重视驾驶员的思想政治建设,将其作为提高驾驶员技能的首要任务,从根本上促进驾驶技能的形成。对驾驶员的思想教育,包括加强和改进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2]。此外,还要加强专业技术教育,健全内部安全教育、业务技能教育,从理论到实际操作,使得驾驶员的专业技术和理论水平得到切实、全面提高。只有从思想上加以重视,才能将安全驾驶、文明驾驶当成一种自觉,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
1.3驾驶技能的最终形成
建立和完善奖励机制和处罚机制,是驾驶员驾驶技能最终形成的重要保障。科学、合理的奖励方式能够有效激发驾驶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服务意识,为驾驶技能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但在实际驾驶过程中,由于个性差异和习惯使然,部分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存在一些多余的驾驶动作,不仅影响了驾驶技能的形成,还对安全驾驶造成一定影响。因而要及时对多余驾驶动作的纠正,保障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部分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良习惯,如抽烟、打电话、不看道路指示牌等等,甚至为完成任务进行违规操作,违章驾驶,严重影响了驾驶的安全性。对此,要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批评处理,并要求存在不良驾驶习惯的驾驶员改掉陋习,对一些严重违规操作和违章驾驶现象,要严格予以处罚,保障安全驾驶与文明驾驶。
2、汽车驾驶技能的培养
2.1钻研业务,加强技术水平
在职驾驶员通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有一定的駕龄,但驾驶水平难以提高,出任务时常常是大事没有,小事不断,罚单不少[3]。为此,在职驾驶员应多钻研业务,加强技术水平。驾驶员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工作效率,在职驾驶员除了要掌握驾驶技术之外,还应充分掌握车辆及机械构造原理,能够对车辆进行简单的维修和出车前的检查,为安全驾驶提供保障。此外,还要不断总结经验,使自身的驾驶技能及水平得到切实提高。
2.2加强学习,培养驾驶习惯
多数驾驶员尤其是在职驾驶员,普遍存在知识水平较低,知识面窄等现状,培养在职驾驶员汽车驾驶技能,须不断改善现状。在职驾驶员通常有一定的驾龄,但并不意味着交通事故零发生,且引起交通事故的原因,多半是由于驾驶员知识结构欠缺,致使逻辑思维和判断力低,从而造成驾驶失误[3]。因此,对在职驾驶员要不断加强学习,相关单位内部可对驾驶员进行定期培训,丰富驾驶员的知识结构,扩宽驾驶员的眼界,以此培养良好的驾驶习惯。作为在职驾驶员,也应不断自我完善,加强学习,将安全驾驶和文明驾驶当成一种自觉,空闲时间多阅读,多分析,多总结,使自身驾驶技能得到切实提高。
2.3培养安全责任意识和节油驾驶意识
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操作,安全驾驶、文明驾驶、节油驾驶,这是驾驶员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在职驾驶员要以身作则,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则,不违规操作,不违章驾驶,培养安全责任意识和节油驾驶意识,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与此同时,在职驾驶员不应仅仅满足于“开车无违章、无事故”这个低标准,而是在培养驾驶技能的基础上,提高文明驾驶意识及节能意识[4]。驾驶过程中,一些简单的动作,也能够降低汽油消耗,不仅避免了驾驶中的浪费,还能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3、小结
汽车驾驶技能的形成和培养是一个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不断深入、逐步提高的系统过程。而在职驾驶员驾驶技能的形成和驾驶技能的培养,直接关系到驾驶员专业水平和技能的全面提升,关系到工作效率的有效提高。但不可忽视的是,多数在职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违规操作、违章驾驶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者则发生交通事故,给所属单位带来极为负面的影响。因此,要积极促进在职驾驶员汽车驾驶技能的形成和驾驶技能的培养。只有充分掌握驾驶技能,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才能保障驾驶安全,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此外,还要强化在职驾驶员节能环保意识,使每一位驾驶员形成安全行驶、节能行驶的良好习惯,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盛景东.试论汽车驾驶培训中如何根据学员不同心理开展教学[J].民营科技,2012,(05):160.
[2]刘松柏.浅谈提高汽车教员教育质量的方法[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08):189-190.
[3]郭永先.浅谈汽车驾驶过程中的基本驾驶技巧之节油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3,(15):270.
检测与技能 篇6
一、电阻测量法
在实训中, 不少学生在控制线路安装完后会立即想到通电试车, 但又怕通电不成功而遭到同学的耻笑, 心里很矛盾。此时如果能有合适的检测方法帮助他自检, 不仅可以减少失败率, 而且一旦成功, 带给学生的会是更高的学习兴趣和自豪感, 还能增强他们进一步学习的信心。因为此时电路没有通电, 所以电阻测量法是最好的检测方法。
要想测量时思路清晰, 学生首先要多识读电路图, 会分析电路的控制原理, 同时掌握基本的测量方法。下面以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为例来讲解, 电路图如图1, 接触器选择CJ10-20。
测量时通过按下按钮、接触器等元件来模拟控制元件的工作, 根据各支路的通断, 从万电表所指示的阻值变化来判断安装的线路是否正确。
1.安装前先测量各元件是否完好, 坏的要修理好, 修不好的要更换, 同时要测量并记下所用交流接触器KM1、KM2线圈的直流电阻值, 因为不同型号的接触器具体的阻值有较大差别, 如常用的CJ10-20交流接触器线圈直流电阻约1800Ω。
2.万用表选用合适的档位, 档位过大使示数太小、容易误判是短路, 档位过小使示数很大、误判为开路, 严重会影响到测量的准确性;一般选择×10Ω档或者×100Ω档。
3.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熔断器FU1、FU2、FU3, 应该是电阻为0Ω, 若不导通, 则更换熔体或重新拧紧熔断器的瓷帽直到导通良好。
4.在自检测量时把万用表的两根表笔分别接在控制电路的起点即FU2的U11、V11两点 (或是FU2的出线点0、1两点) , 万用表的读数指示为∞ (如果电阻为0Ω, 则电路存在短路;如果电阻为1800Ω或900Ω, 则有可能是自锁触头或启动按钮接错) 。
(一) 控制电路的检查 (电路正常的万用表示数)
1. 按钮功能检查
(1) 正转控制检查
(1) 按下启动按钮SB1→万用表指针读数指示约1800Ω (正转控制接触器KM1线圈回路接通) 。
(2) 同时按下停止按钮SB3→万用表指针读数指示∞ (正转控制接触器KM1线圈回路被切断) 。
(3) 松开SB3, 同时按下SB2→万用表指针读数指示约900Ω (KM1、KM2两个控制回路并联) 。
(4) SB1、SB2、SB3同时按下→万用表指针读数指示∞ (正、反转控制回路同时被切断) 。
(2) 反转控制检查
(1) 按下启动按钮SB2→万用表指针读数指示约1800Ω (反转控制接触器KM2线圈回路接通) 。
(2) 同时按下停止按钮SB3→万用表指针读数指示∞ (反转控制接触器KM2线圈回路被切断) 。
(3) 松开SB3, 同时按下SB1→万用表指针读数指示约1000Ω (KM1、KM2两个控制回路并联) 。
(4) SB1、SB2、SB3同时按下→万用表指针读数指示∞ (正、反转控制回路同时被切断) 。
2. 自锁和互锁检查
(1) 正转控制
(1) 按下KM1触头支架→万用表指针读数指示约1800Ω (接触器KM1常开辅助触头3、4两点接通KM1线圈控制回路) 。
(2) 同时按下SB3→万用表指针读数指示约∞ (接触器KM1线圈控制回路被切断) , 则自锁正常。
(3) 松开SB3, 同时按下KM2触头支架→万用表指针读数指示约∞ (KM1线圈回路被KM2常闭辅助触头4、5两点切断, KM2线圈回路被KM1常闭辅助触头6、7两点切断) , 则互锁正常。
(2) 反转控制
(1) 按下KM2触头支架→万用表指针读数指示约1800Ω (接触器KM2常开辅助触头3、6两点接通KM2线圈控制回路) 。
(2) 同时按下SB3→万用表指针读数指示约∞ (接触器KM2线圈控制回路被切断) , 则自锁正常。
(3) 松开SB3, 同时按下KM1触头支架→万用表指针读数指示约∞ (KM2线圈回路被KM1常闭辅助触头6、7两点切断, KM1线圈回路被KM2常闭辅助触头4、5两点切断) , 则互锁正常。
(二) 主电路的检查
主电路的检查一般是在控制电路检查完后进行, 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查主电路是否存在短路。在检查主电路时由于电动机每相绕组的直流电阻较小, 一般在10Ω以下, 电阻档应该选择×1Ω档。接上电动机后按各接触器的工作顺序按下接触器触头支架模拟接触器工作, 同时用万用表测量总开关出线点U11、V11、W11两两间的电阻, 电阻大小应该相等且为电动机任意两相间电阻。若电阻为零, 说明主电路出现短路;如果电阻较大或∞, 说明主电路存在接触不良或开路。
在电路图中, 假设电动机M的绕组是Y形连接, 每相绕组电阻为8Ω, 测量步骤如下。
1. 按下KM1触头支架, 用万用表的两根表笔分别测量U11-V11、U11-W11、V11-W11间的电阻, 读数应为16Ω。
2. 按下KM2触头支架, 用万用表的两根表笔分别测量U11-V11、U11-W11、V11-W11间的电阻, 读数应为16Ω。
在此图中为了检查反转时KM2进、出线的U相W相是否换相, 要同时按下KM1、KM2触头支架进行检查。U11-V11、V11-W11间的电阻, 读数应为12Ω (此时U相绕组与W相绕组并联后跟V相绕组串联) ;U11-W11间电阻为零 (由于反转时KM2出线端U相与W相要换相) 。
经过测量后若电阻值符合以上规律, 电路接线基本正确没有存在严重的故障 (短路) , 通电成功率很高, 同时学生在测量过程中也提高了分析判断电路的水平。最后要提醒, 在接通电源后通电试车前应该用电压测量法测量各熔断器间的输出电压是否正常, 若不正常要找出原因;当控制电路能正常控制后, 一定要测量连接电动机的电源输出端子的电压是否正常, 以免电动机通电时缺相。
二、短接检测法
所谓短接法, 就是用一根绝缘良好的导线, 把所怀疑的断路部位短接, 如短接过程中电路被接通, 就说明该处断路。这种方法需通电检测, 是检查控制线路断路故障的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 实际操作中有局部短接法和长短接法两种方法。下面还以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为例来分析。
(一) 检测方法
1. 局部短接法
此法是一次只短接一个触头来检查控制线路断路故障的方法。
(1) 正转控制电路的检测
合上电源开关, 按下启动按钮SB1, 若KM1不吸合, 说明电路有故障。检查前, 先用万用表测量1—0两点间的电压, 若电压正常, 可按下SB1不放, 然后用一根绝缘良好的导线分别短接1—2, 2—3, 3—4, 4—5各点间 (注意绝对不能短接5—0两点, 否则会造成电源短路) , 当短接到某两点时, 接触器KM1动作吸合, 即说明故障点在该两点之间。
(2) 反转控制电路的检测
合上电源开关, 按下启动按钮SB2, 若KM2不吸合, 说明电路有故障。可按下SB2不放, 然后用一根绝缘良好的导线分别短接1—2, 2—3, 3—6, 6—7 (注意绝对不能短接7—0两点, 否则会造成电源短路) , 当短接到某两点时, 接触器KM2动作吸合, 即说明故障点在该两点之间。
2. 长短接法
此法是一次短接两个或两个以上触头来检查控制线路断路故障的方法。
以正转控制电路为例, 当KH的常闭触头和SB3的常闭触头同时接触不良时, 若用局部短接法短接1—2点, 按下SB1, KM1仍不能吸合, 则可能造成判断错误。而用长短接法将1—5两点短接, 如果KM1吸合, 则说明1—5这段电路上有断路故障, 然后再用局部短接法逐段找出故障点。长短接法的另一个作用是可把故障范围缩小到一个较小的范围。例如, 第一次先短接3—5两点, 如果KM1不吸合, 再短接1—3两点, KM1吸合, 说明故障在1—3范围内。可见, 长短接法和局部短接法结合使用, 很快就能找出故障点。
(二) 注意事项
因为短接法是带电检测, 所以使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一定要注意用电安全。
2. 只适用于检查控制线路, 不能在主电路中使用, 且绝对不能短接负载, 或压降较大的电器, 如电阻、线圈、绕组等的断路故障, 否则将发生短路现象。
3. 对于生产机械的某些要害部位, 必须在保证电气设备或机械部件不会出现事故的情况下, 才能使用短接法。
在实际安装检修中, 机床电气故障是多样的, 各种检测方法可交叉使用, 力求及时、熟练、迅速、准确、安全地找出故障点, 并加以排除。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 (第四版) .
检测与技能 篇7
从2010年起, 教育部已经成功举办四届 (2010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 全国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大赛。职业技能大赛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推进了中国特色职教体系的建设、营造了职业教育浓烈的竞赛氛围。在这种技能大赛的竞赛氛围激励下, 各职业院校通过参赛选手选拔、培训及参赛等一系列过程, 促使许多高职学子提高了技能, 收获了自信, 也迫使高职教师不断探索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3]。
一、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大赛的基本内容及评分方式
(一)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大赛基本内容
省、国家级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大赛包括“汽车综合故障诊断”“汽车自动变速器拆装与检测”“汽车电气系统检修”和“汽车检测与维修综合技能”四个子项目。其中“汽车检测与维修综合技能”不单独设项, 融入其他三个比赛项目中。理论考核融入实操项目中, 参赛队完成实操考核项目的同时, 需要填写分析报告。每支参赛队均由4名参赛选手和2名指导教师组成, 每个分项目由4人中选3人组队参赛, 要求参赛队中每名队员至少参加一项比赛项目。参赛队须完成所有子赛项, 大赛设有团体赛奖与分项技能赛奖。
(二)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大赛评分方式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竞赛成绩由单项成绩和团体成绩两部分组成, 成绩由赛项裁判组负责评定。2014年全国汽车检测与维修职业技能大赛的团体总成绩为“汽车综合故障诊断”“汽车自动变速器拆装与检测”“汽车电气系统检修”三个分赛项的综合, 其中汽车自动变速器拆装与检测占20%, 汽车电气系统检修占20%, 汽车综合故障诊断占60%。其中“汽车自动变速器拆装与检测”“汽车电气系统检修”“汽车故障诊断”三个分赛项满分均为100分;每个分赛项分数由4部分组成, 其中作业过程20%, 分析报告60%, 综合知识15%, 职业素养5%。
二、借助技能大赛, 提升教学质量
(一) 利用技能大赛的引导性, 以赛促改
国家及各省级汽车检测与维修职业技能大赛是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就业岗位为依据, 结合汽车实际故障检测的内容和要求来设置竞赛项目的一项高度灵活的技能型竞赛。竞赛过程配备了必需的专业汽车故障检修工具、检测软件、拆装工具等, 并模拟了不同项目相应的模拟汽车检测与维修的工作情景, 以便参赛选手能够在较为真实的岗位环境下充分展现自己的汽车检测和维修技能。通过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大赛, 学生能够较全面、清晰、及时地了解汽车检测与维修相关行业对维修人员的要求。高职院校通过深入企业、接触行业管理协会等单位, 积极开展市场调研, 掌握高速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人才要求, 并依据该要求制定适合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该培养目标, 结合学生的就业方向、行业的岗位层次、企业的职业要求和素养, 合理地进行专业课程配置, 加强整个实践锻炼环节的探索, 使得课程教学与实践锻炼能够紧密结合。
另外, 专业教师的理论和技能相结合的水平也需要加强, 专业教师需了解各类新型汽车的相关资料、掌握各类汽车典型故障的诊断资料、熟悉各项汽车检测与维修的技能, 鼓励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师能够常学习常更新,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及教学改革;还需要为专业教师提供相应的学习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 邀请校外相关行业专家来校讲座, 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促使专业教师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二) 利用大赛提高师生的积极性, 以赛促教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属于技能专业, 往往以“必需、够用和实用”作为教学基准, 但是这个度如何把握并无明确的要求,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大赛为如何把握“必需、够用和实用”这个基准提供了参考。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大赛在任务设置上考虑较为全面, 较为贴近实际。竞赛项目主要依据汽车构造和汽车常见故障的检测与维修手段要求进行设置, 竞赛项目任务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相应工作岗位任务为依据。各项竞赛细则中, 对竞赛类型、相关项目范围、竞赛成绩评价等都做了具体规定。这些规定为专业教师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整合提供了有力参考, 能够促进专业教师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摒弃陈旧的教学内容, 大胆改革创新, 真正做到整个教学以培养学生“能力”作为要求, 做到教学内容的实用和新颖。
在汽车构造、汽车发动机检修、汽车底盘检修、汽车变速器检修、汽车传感器检测、汽车电气系统检修等专业理论方面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教师需要遵循实用、够用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要难易恰当, 也要注意相关知识的交叉融合, 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和遗漏;在发动机拆装、变速器拆装、汽车故障诊断等实训环节, 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使学生做到理论知识熟练, 各项拆装、故障诊断、各专用工具的使用等专业基本技能达到岗位入职要求。
(三) 利用大赛的要求, 促进教学方法的革新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能力。但教师通常以自身为主体, 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这极大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协作性和能动性。而技能大赛比的是技能和协作的有机融合, 评分标准中也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作了详细规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大赛规则要求:每支参赛队均由4名参赛选手和2名指导教师组成, 每个分项目由4人中选3人组队参赛, 要求参赛队中每名队员至少参加一项比赛项目。比赛规则在强调技能的同时, 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所以技能大赛为教师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引导, 以真实的工作情境和任务为载体, 以岗位要求为目标, 大胆革新教学方法, 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标准。还可以根据需要发展第二课堂, 组建学习社团, 以教师带学生、学生带学生的方式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使得课堂教学、课外练习和第二课堂能够有效链接。
(四) 利用大赛的前瞻性, 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
俗语常说:“想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得有一桶水。”要想做到这点, 教师需要不断充电, 而技能大赛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提升技能的平台。通过大赛配套的专用汽车检测设备和维修工具, 利用模拟汽车检测与维修的环境和氛围, 对自动变速器、汽车电气系统和汽车整车进行故障检测和维修的操作, 专业教师可以不断强化专业知识, 也能不断强化故障信息处理及更新、检测仪器操作和解决故障等方面的能力, 从而使得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师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更加流畅、自如和自信, 得心应手。
三、利用大赛的专业技能要求, 以赛促学
高职院校的许多学生在学习中缺少主动性。主要体现在经过高考后, 许多学生未能进入理想中的本科院校, 进入高职后, 他们很多人对未来目标不明确, 没有长远的学习目标。加之大学课程与高中课程相比, 专业性较强, 知识难度加大, 学习任务繁重, 除了课堂学习之外, 学生还需要利用较多的业余时间和精力去钻研。繁重的学习任务和放松的心态形成较大落差, 使得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心态和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另外, 高职院校多数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弱、自学能力不强、基础不扎实、缺少自信, 个人目标和期望不明确。这部分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时常会怀疑自己的能力, 克服困难的信心不足, 认为自己很难获取成功, 最终就养成了遇事逃避、退缩或放弃的习惯。
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技能大赛可以帮助学生改变遇事逃避、退缩或放弃的不良习惯。如技能大赛前为了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大赛需要加强赛事宣传;竞赛选手选拔时, 尽量让较多或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 组织多层次技能培训和选拔比赛;赛项培训时, 除了培训参赛选手外, 还可以让其他学生一起参与学习、操练。整个过程除围绕参赛选手的选拔和培训外, 还需鼓励更多学生参与, 让技能大赛能够给予所有学生在专业理论和技能上的引导和帮助, 有利于增加学生的专业兴趣, 并促使学生能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通过对大赛的宣传、选拔、培训, 学生可以对汽车检测与维修的专业知识、故障诊断流程、故障维修操作程序、岗位技能等有较为全面的接触和了解, 并最终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使之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和实践中来。
四、利用大赛的专业素养要求, 促进师生的实践锻炼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培养的是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将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特点就是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凸显实践教学的地位, 突出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相对应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大赛则为学生熟悉汽车故障检测与维修的技能起到了推动作用。如汽车故障诊断比赛中, 需要通过现代汽车故障诊断仪器对汽车进行全方位的诊断, 并加以分析得出故障点, 同时需要对故障点提出维修建议或进行维修。汽车自动变速器的拆装比赛过程中, 选手需要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自动变速器的结构、自动变速器的拆装流程及拆装等要求极高的专业技能。具备这些技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除了需要平时的反复练习外, 还需要养成相互配合良好的习惯。通过专业技能的培训, 促使学生明白一名合格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高职毕业生, 除了需要掌握汽车基础理论知识外, 自己还需要具有熟练的检测与维修操作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而这些只能在平时不断的练习和实践后才可能拥有。
国家教育部门组织技能大赛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引导职业院校的技能训练, 为社会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引导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 也为学生的学习和创新指明了目标。因此, 职业院校在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建设和教学实施过程中, 应充分发挥技能大赛的引导作用, 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改革, 利用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要求提升专业教学质量。
摘要: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起到导向作用。通过参与技能大赛, 可以锻炼和培养一批优秀学生,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职业技能大赛的平台, 实施“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教学模式, 并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 最终提升专业教学质量。
关键词:技能大赛,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阳, 郝建军.如何通过技能大赛促进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 2011 (26) :170-171.
[2]杨理连, 刘晓梅.现代职业教育下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的协同性研究[J].职教论坛, 2014 (21) :4-9.
检测与技能 篇8
台上比学生,台下比老师,好成绩的取得都是师生共同努力的付出才能取得的。要想学生在比赛中取得理想的成绩,首先指导老师是否掌握到一套适应每届参赛学生的科学培训方案,其次是在培训的每一个阶段学生是否收到预期的培训效果。本文就以中职计算机硬件芯片检测与维修项目指导培训为例对培训方法进行探究。
通过参加2012年到2016年共4年的技能大赛培训指导实践,学生在比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两次,获得全国三等奖一次。计算机芯片检测与维修项目的比赛内容每年都有变化,2015年开始增加了数据恢复内容,并且分值占总分值的60%。并且由三人一组的团体赛变为单人赛,作为中职学校的学生,平时培训中要掌握到那么多的培训内容,指导老师要研究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且找到一套适合于他们的培训方法。
现就以下几个方面对中职计算机硬件芯片检测与维修项目技能大赛培训方法的实践探索。
1科学的培训方案
在写培训方案前,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研究比赛的规程,确定比赛内容。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把这些内容分块分解,每块知识点嵌入到每个阶段中,每个阶段的学习内容要循序渐进,内容要求过多则会超出学生的学习限度,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内容过少则会时间不够。影响比赛成绩。培训方案分阶段进行。比如,以2015年计算机芯片检测维修及数据恢复为例。把整个比赛的内容分为检测、维修、数据恢复三块知识。分三个阶段进行。
1.1第一阶段:基础知识的掌握
硬件检测方面让学生扎实掌握到电子元器件的作用及功能。开机电路、实时实钟电路、CPU电路等的工作原理的掌握。维修方面学会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维修工具,特别是电烙铁和风枪的使用。利用旧的电路板反复地拆元器件,再将其焊接上,提高焊接技术。焊接是整个维修中非常重要的,假如检测出什么元件坏了,但没有将其焊接上去是不得分数的。必须要求学生焊接技术过关。数据恢复方面先让学生弄懂理论知识,如数据表、DBR、EBR等知识点。
1.2第二阶段:巩固提高
经过第一阶段的基础知识的学习,指导老师教会他们一些具体的检测及维修方法。比如,硬件中的对地阻值的测量、集成块的焊接方法等。
1.3第三阶段:强化训练
为了使学生相关技能得到强化训练。首先,在元器件焊接技术训练方法。元器件焊接技术训练的关键在于扎实的基本功训练。最常用的焊接工具是热风枪和电烙铁。技能竞赛比的是速度与完美,“快”而“好”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快”是指更换元器件操作迅速,包括元器件的拆卸和焊接两个环节。“好”是指焊接上去的元器件写好无损,而且元器件的外观符合电子行业的外观检验标准IPC-A-610D(电子组件的可接受性要求)。要达到以上要求,光靠技能竞赛前短暂的时间训练是难以实现的,应该从学生入学开始规划,制订好常用元器件零基础的焊接训练内容,从THT(通孔插装技术)元器件的拆卸与焊接,逐步到SMT(贴片组装技术)元器件的拆卸与焊接,进行系统化的训练。竞赛前则侧重于难度系数比较大的SMT集成电路的拆卸与焊接的训练。
其次,在硬件检修技术训练方法。技能竞赛硬件考核的范围主要是台式电脑主板、笔记本电脑主板、显示器及硬盘驱动板三部分。其中,功能板卡的电路简单,是培养学生电路检修思路、形成良好的电路分析能力最好的训练途径。这些训练内容应该放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去,对全体学生进行培训,逐一过关考核,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竞赛前的时间,侧重于电路分析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快速建立故障现象与故障元件必然的对应关系。这样,在技能竞赛时就可以提高学生的硬件检测速度和判断准确度。
再次,在数据恢复技术训练方法。数据恢复技术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硬盘的物理故障;二是硬盘的逻辑故障;三是文件格式故障。数据恢复技术的训练重点在数据恢复策略(思路)的训练。
硬盘的物理故障一般出现在高职组的技能竞赛,主要是硬盘进行了加密或者硬件固件局部损坏。近年来,技能竞赛采用的数据恢复平台集成的固件级的硬件维修工具有MHDD、PC-3000等。MHDD是入门级的硬盘维修工具,只能用于对硬盘进行加密与解密。专业级的硬件维修工具一般使用PC-3000、HRT、效率源等。
硬盘的逻辑故障一般是分区信息、分区格式丢失,造成不认盘、分区不对或者提示未格式化等故障。修复这类故障一般是通过修复储存介质(硬盘或U盘)的MBR(主引导记录)、EBR(扩展引导记录)或DBR(DOS引导记录)的信息即可。而常用的文件格式是FAT32和NTFS两种。对于分区采用不同的文件格式,恢复分区信息的思路是不一样的。例如,分区如果采用NTFS文件格式,则分区的DBR正本在分区之前,在分区最后一个扇区有DBR备份。DBR所在的位置是我们采用Winhex快速跳跃搜索的主要依据。同理,EBR的位置信息的利用也是我们赢得时间的关键。
2心理辅导训练
根据几届学生参赛的情况,学生在比赛中心理因素也是影响成绩的一个重要方面。比赛中过于紧张会影响他们的正常发挥,所以在平常培训中指导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在心理能力的培养方面笔者是这样来锻炼他们的。利用其他班晚自习的时间,安排参赛学生在班上演讲活动。一周搞2-3次,也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要求他们提前准备好20分钟的内容进行演讲。其次,要求他们准备好40分钟的内容进行演讲。通过这两个阶段的训练,他们在心理上、胆量上都会有所进步。最后不叫他们事先准备好,直接到班上进行临场发挥演讲。通过这样的训练,他们的心理素质会有一定的提高,对于比赛有很大帮助。当然,也有很多心理辅导的训练方法,在之后培训中不断探索挖掘出更好的方法。
3写培训日志
根据中职生学习的特点,理论学习上存在理解能力不足,只有通过老师在培训中反复讲解,实训。学生从大量的实践中理解、总结。日复一日,内容多,为了防止他们学了后面的忘前面的。每天培训中要求学生写培训日志,日志主要是总结每天学到的内容,哪些弄懂了,哪些还不理解,明天要学习什么内容,都必须写清楚,做到心理明白。这项工作花不了多少时间,每天只需最多20分钟,看似简单,但非常有用。每天培训中有总结且有计划,做到心中有数。
4模拟比赛场景
为了模拟比赛场景,笔者根据正式比赛要求,在模拟比赛中间,将比赛按照两个时段依次开展,参赛队的出场顺序和各批次的竞赛题采取抽签的方式确定,同时段参加竞赛的参赛队采用相同的竞赛试题。比赛任务在参赛选手进入赛场前1小时,根据抽签编号发放,参赛队可在指定地点进行工作分工、制定工作方案。比赛时间为2小时,连续进行,包括检测、维修、调试和整理文档时间。竞赛过程中,选手休息、如厕时间均算在比赛时间内。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需严格遵守操作过程和工艺准则,保证设备及人身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若因设备故障导致选手中断或终止比赛,由大赛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由于操作失误导致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或造成安全事故不能进行比赛的,将被终止比赛。比赛过程中,各参赛选手限定在自己的工作区域内完成比赛任务。参赛队欲提前结束比赛,应向裁判员举手示意,比赛终止时间由裁判员记录,参赛队结束比赛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参赛队需按照程序提交比赛结果,裁判员在比赛结果的规定位置做标记,并与参赛队一起签字确认。比赛结束后,在20分钟内将所有电子文档提交给裁判员并签字确认,参赛队需完成现场清理并将设备恢复到初始状态,经裁判员确认后方可离开赛场。通过这种模拟比赛场景的开展,能够让学生在正式比赛中做到很好地适应。
摘要:通过参加2012年到2016年共4届的计算机芯片检测与维修项目技能大赛培训指导实践,深知一份好成绩的取得是需要指导老师和学生努力奋斗的结果。需要指导老师不断总结培训方法,研究学生学习特点,在理论和实践中提高学生们的技能技术水平。
检测与技能 篇9
关键词:核心技术技能一体化,专业建设模式,核心能力,融合交叉
区域经济发展对汽车维修技能人才的需求
天津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基地之一, 我国的自主品牌汽车———夏利轿车1986年诞生于天津, 掀开了中国轿车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目前, 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已经建设了三个工厂, 特别是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丰田高档皇冠轿车的生产, 彻底结束了天津没有高档汽车的历史, 标志着天津汽车工业的产品线已由微型汽车、经济型轿车、中档轿车提升到了国际高档轿车的高端水平。
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天津将着力建立完善的汽车生产、研发和营销体系。2010年, 天津汽车生产能力已达到150万辆, 成为国内重要的轿车生产基地。同时, 天津的汽车保有量也与日俱增, 在“2009滨海汽车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 有关部门公布了天津市汽车消费的最新状况。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2008年年底, 天津市的城市居民每百户拥有汽车量达到了7.7辆。到2009年的一季度末, 在国家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刺激下, 天津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至每百户9.5辆。如此巨大的维修市场需求, 直接推动了天津市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目前, 天津市大大小小的汽车维修企业已超过4000家, 并且还有增长的趋势, 每年对维修技能人才的需求保守估计在1000人左右, 而天津现有职业院校每年所培养的该专业毕业生人数在700人左右, 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天津市汽车维修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状况
面对人才缺口, 我院适时开设了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专业, 以满足区域经济和行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2008年, 为了深入分析天津市汽车维修行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 以便进行专业和课程改革, 更好地为市场提供高质量的技能人才, 我院以问卷调查、现场走访等形式对天津市的一些汽车4S店和汽修厂进行了汽车维修市场状况与人才需求调研。调研主要围绕汽修企业的基本情况、岗位设置情况、人才现状、对维修人才的需求状况展开。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
第一, 对员工学历要求较高的主要是品牌4S店, 国企显得尤为突出, 每年会从大学招收部分应届毕业生作为人才储备。而普通的修理厂对员工的学历要求则不是很高, 招人的原则是只要能做事就行, 不要求必须是大学生, 有的甚至不愿意要大专生, 这些企业更倾向于招收技校毕业生和社会人员。
第二, 从企业员工的构成来看, 在汽车销售、维修接待方面, 大学生 (包括大专生) 比起中职生有着压倒性的就业优势, 而在汽车的配件销售、汽车维修、汽车配件及汽车饰件的生产制造方面, 中职生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企业对中职生需求量较大, 但前提是学生的就业期望及就业心理应调整好, 不能眼光太高、要求太多。因为汽车修理从业者工资较低, 一般刚毕业的大学生工资为600~800元, 但是如果能够踏踏实实地干上个三四年, 前途也是不可估量的。
第三, 当问及企业对维修人员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是否重视时, 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正规的品牌4S店认为很重要, 并且职业资格证书也是师傅和学徒工的评定标准及工资待遇的评定标准。而一些修理厂对于职业资格证书没什么要求, 只要员工能胜任工作就行。
第四, 在调查企业的岗位设置及紧缺人才时, 普遍回答岗位设置有机电、板金、喷漆、装具工位等, 而且都属于人才紧缺岗位。通过了解得知, 目前真正能独立解决岗位上的大事故、疑难故障的技工少之又少, 现有的大部分都是学徒工。
第五, 问及招收新人企业比较注重哪些方面时, 几乎全部企业对职业道德都非常重视。企业认为招收的员工工作能力可以慢慢培养训练, 但如果是道德有问题, 企业是坚决不会录用的。另外, 企业对于新员工的外在形象和普通话水平有一定的要求, 而对于员工的户口、语种都没什么太大要求, 并且大部分企业都偏爱招收男生。
第六, 对岗位能力重要性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第七, 对学校开设课程的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笔者曾到德国接受汽车专业方面的培训, 期间参观了宝马、大众、保时捷等的4S店和修理厂, 感到他们在管理上都非常规范, 都形成了一套操作性很强的管理流程。但他们也同样存在着修理车间里工作环境脏、乱、差的现象, 如同一些国内厂家一样。工作人员的卫生状况都不好, 这与我们以往对德国人的印象完全不一样, 看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汽车维修行业的工作环境都是比较恶劣的, 这些可能也是学生毕业后不愿从事汽车维修工作的原因之一。
从以上调查情况来看, 一方面市场有巨大的需求, 但另一方面汽车维修技能人才的培养还面临着许多问题, 需要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乃至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等方面做很多工作。针对这种情况, 我院按照“核心技术技能一体化”的专业建设模式进行了教学改革。
“核心技术技能一体化”专业建设模式的实践
在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 我们依据天津市经济发展和产业、行业、企业需求, 针对人才市场和相关职业岗位 (群) 要求, 以校企共同确定的专业核心技术技能为主线, 搭建汽车类专业教学平台。专业核心技术技能分析流程如图1所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核心技术技能如图2所示。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模式具体体现在:围绕着实现专业核心技术能力这一目标, 以一体化的形式展开一切教学活动, 即核心技术技能与课程设置一体化、核心技术技能与教学环境一体化、核心技术技能与顶岗实习一体化、核心技术技能与职业资格一体化。
课程设置一体化每个专业明确若干个核心技术或技能, 一般为2~3个, 根据核心技术技能整体规划专业课程体系, 明确每门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和技能点, 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情境 (模块) , 实施理论与实验、实训、实习、顶岗锻炼、就业相一致。
教学环境设置一体化以课堂与实验 (实训) 室、校企共建实习车间、企业生产车间四点为交叉网络的一体化教学方式, 强调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相互平行、融合交叉, 纵向前后衔接、横向相互沟通, 使整体教学过程在综合一体化的汽车实验实训设备上围绕核心技术技能展开。
顶岗实习一体化在专业建设过程中, 通过专业建设委员会、定期企业专家座谈、校企合作, 保证行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从专业建设的最前端开始介入。校企专业人员共同从典型职业岗位群的现场需求中确定专业核心技术技能, 保证行业、企业、职业的各种要素和人员全程融入专业建设, 以强化专业建设的开放性、针对性和职业性, 有效实现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有效推进理论、实验、实训、实习、顶岗、就业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 为校企共同开发专业、校企共同实施教学、校企共同培养学生、校企共同实现发展提供了平台, 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培养。
职业资格一体化通过对汽车技术专业课程核心知识技能点的分析, 参照职业岗位要求, 对照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和职业岗位技术证书的知识和技能点要求, 有效地将汽车技术专业岗位要求嵌入到专业教学体系, 实现专业技能考核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及社会化技能证书考试接轨, 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真实工作任务为驱动、以汽车实验实训设备为载体的教学培训取证一体的教学过程, 为推动构建专业认证体系, 推行“双证书”制度提供了知识技能互换对照依据, 使毕业生能真正掌握就业本领, 培养“短过渡期”或“无过渡期”的高技能人才。
在建立了上述机电类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基础上, 将课程进行有机整合, 形成了上下贯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两个教学体系相互平行, 融合交叉, 把核心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交叉点和教学重点。
相互平行是指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计划相互平行, 课程流程相互平行;相互融合是指课程学习与技术、技能培养相互融合, 理论与实践教学场所相互融合, “教、学、做”相互融合, 校内学习、企业实习与顶岗锻炼相互融合, 知识学习、技能培养与素质养成相互融合;相互交叉是指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的功能相互交叉, “先教后学再做”、“先做后教再学”、“先学后做再教”等教学组织顺序的相互交叉。
“核心技术技能一体化”专业建设模式的价值
课程设置、教学环境、顶岗实习、职业资格与专业核心技术技能“四个一体化”的专业建设实践证明:
“核心技术技能一体化”专业建设模式的有效实施保证了高技能人才专业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行业企业需求的一致性, 保证了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做”的一致性, 保证了企业需求、学校教学和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保证了校企共同开发专业、校企共同实施教学、校企共同培养学生、校企共同发展的一致性。
“核心技术技能一体化”专业建设模式的有效实施实现了理论学习、技能培养与素质养成相互融合, 理论与实践教学场所相互融合, “教、学、做”与职业资格要求相互融合, 校内学习、企业实习与顶岗就业相互融合。
“核心技术技能一体化”专业建设模式的有效实施能够推动行业、企业、职业要素全程融入专业建设, 能够推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办学理念指导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实践, 能够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机制的有效建立, 能够推动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化解决进程。
参考文献
[1]吕景泉.“核心技术一体化”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 2002, (4) .
[2]李大卫, 吕景泉.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新模式——“核心技术一体化”[J].教育研究, 2006, (8) .
[3]李大卫, 吕景泉.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融通的探讨[J].高等职业教育, 2005, (3) .
检测与技能 篇10
一、立足规范意识,理解检测意图
在实施体能检测之初,一线教师有“测什么”、“怎么测”等疑虑,但随着区进修学校体育教研员莫豪庆老师在“主题活动”、“教研活动”、“教师培训”等活动中的明确解析,体育教师们很快接纳了“技能检测”这一措施,深入其中受益匪浅。
(一)明确教材内容
随着《江干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和考核内容实施建议》的推广,让一线教师知道每个水平段不同年级、不同学期需要完成哪些教学内容及其标准,为实施技能检测搭建了平台,为各校教研组探索技能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深究教材内涵
为了避免在技能检测引导下的体育教学走入“唯技能”的歧途,江干区体育教研员引导教师深入挖掘技能教材的内涵,从能力发展的维度分析技能教学,从能力发展的要求真正落实技能教学,并以能力的提升反哺技能的掌握。这些先进观念随着体质检测的实施,逐步渗透于一线教师的教学思考中,并对技能教学与检测起着导向作用。
(三)优化课堂设计
如何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落实技能教学的目标、如何在课堂设计中体现教师自己对技能内涵的认识、如何在技能检测的要求下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等问题依然困惑着一线教师,随着《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材教法与单元计划》的引领和技能检测项目在体育教学中的落实,清晰指明了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需要追求的方向。
二、理性看待技能检测,欣喜收获成效
技能检测的提出和实施,始于怀疑和抱怨,伴随争论和疑虑,最终获得认同和赞许。
(一)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与提升
1. 技能学习内容日趋全面:
由于技能检测的实施,使一度被抛弃的教材如跳箱、山羊、单杠、侧手翻等重新回归课堂,让学生的技能学习内容日趋全面。
2. 技能学习衔接紧密:
针对某一单项技能的教学和掌握,江干区对不同阶段、不同学年制定了延续性的目标,使得学习内容衔接更为紧密。如小学的篮球教材,一年级的目标是学生能够进行原地运球练习,知道拍球和运球的区别,在30秒内能完成原地运球16次以上;二年级的目标是学生能熟练地进行原地运球练习,知道拍球和运球的区别,初步学会慢走运球,在30秒内能完成原地运球20次以上;三年级的目标是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左右手原地运球,能进行直线运球跑,在30秒内能完成原地运球45次以上,男生能在21秒内、女生在32秒以完成25米往返运球跑;四年级的目标是男生能在20秒、女生在30秒内完成25米往返运球跑练习;五年级的目标是男生能在18秒、女生在25秒内完成25米往返运球跑练习;六年级的目标是男生能在16秒、女生能在21秒内完成25米往返运球跑练习。
3. 单项技能的检测效果逐年提升:
技能检测的实施,让学生的技能掌握更为扎实,技能水平不断提高。以笔者学校为例,四年级篮球25米往返运球跑的优秀率分别是2009年的37.2%、2010年的52.8%、2011年的70.37%和2012年的87.22%,四年级仰卧推起成桥的优秀率分别是2008年的46.3%、2010年的72.17%、2012年的91.16%。
4. 在技能水平提升的同时收获体能成果:
在技能水平提升的同时,促进了学生的体能发展,体能的提升也反哺了技能的水平,这是“体能与技能和谐提高”在学生身上的显现。正是基于对技能水平的不契追求,笔者学校在历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检测”中呈现了稳步上升的趋势,纵观整个江干区的体质检测数据更是多年占据杭州市前列。
(二)重建学科认识,直显学科价值
1. 重建学科认识:
很多时候,体育教师迷失在学科的定位中,而家长、社会对体育存在着可有可无的狭隘认识,也影响了教师和学生。江干区提出和实施的“技能检测”,是给体育教师重建学科认识的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2. 直显学科价值:
技能检测的提出和落实,是以检测为手段,承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惠及在校每一位学生的一项措施。体育学科的存在价值由于有了技能检测的体现,变得更为直观。
(三)教师在技能教学方面的历练与提升
1. 认识自己在业务能力上的短板:
技能检测项目涵盖面大,涉及田径、球类、技巧、攀爬等小学阶段的各个教学大项,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探究和实施这些教材内容,但很多时候会出现精于某项,而不能达到样样精通。但随着技能检测的实施,促使教师主动地全面梳理自身业务能力,其中的短板就是教师需要提升的层面。
2. 调整自己对技能教学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