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化学教学论文

2024-11-18

撰写化学教学论文(精选3篇)

撰写化学教学论文 篇1

摘要:化学领域的专利申请文件,由于其涉及实验数据而具有特殊性。根据化学领域专利申请文件撰写中涉及的实验数据所处位置的不同,进行分类讨论,探讨了权利要求书中的数据范围概况技巧、说明书中数据的公开不充分、发明的技术效果与数据记载、说明书附图中的数据以及答复专利实质审查通知书的意见陈述中数据的补充,这几类不同作用的实验数据在撰写时应注意的方面。

关键词:化学,实验数据,专利

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化学领域的发明专利与其他领域的相比,有着明显不同,其撰写也存在特殊之处。如化学发明是否能够实施往往难以预测,必须借助于实验结果加以证实才能确认;有的化学产品结构尚不清楚,不得不借助于性能参数和/或制备方法来定义等等[1]275。其中,实验数据就是其特殊处之一,既可能存在于权利要求书中限定保护范围,又可以出现在说明书中用于表征产品或方法的技术效果,还可以出现在附图中与附图配合解释。应如何进行实验数据的撰写,撰写中怎样处理数据及怎么预防由于实验数据的失误而被无效,这都是困扰我们的问题。本文将对撰写中的实验数据简单地作一归纳。

1 权利要求中的实验数据

1.1 权利要求书中数据范围的合理概括

专利法第26条第4款规定,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清楚、简要地限定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中,数值范围概括过小,专利权人将损失合理的权利。例如,将反应物在温度200℃时保持30 min。这种使用点值进行限定的极端情形,使得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很小,只要他人在非点值状态下进行反应就不会破坏其专利权,然而在化学领域,点值周围的小范围数值往往也是能够实现的,如上例中在200℃加热29.5 min或在199.9℃加热30 min等,很可能也能够实现反应但却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但是反过来,权利要求保护范围过大,同样也是不恰当的,容易导致权利要求得不到说明书的支持,从而存在被无效的风险。合理的概括范围应当是能够产生说明书中的技术效果的范围。

1.2 关于从属权利要求中的实验数据

从属权利要求中常常使用实验数据对独立权利要求做进一步的限定。从属权利要求中的数值范围尽量从多个角度多方面限定,这是因为在无效程序中,只能通过删除权利要求、删除技术方案或合并式修改来补救。使用从属权利要求多方面限定,可以为以后的合并式修改留下余地。

2 说明书中的实验数据

2.1 实验数据与说明书的公开不充分

专利法第26条第3款,规定“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其中“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是指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按照说明书记载的内容,就能够实现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1]130-132,化学领域的特殊规定是“说明书中给出了具体的技术方案,但未给出实验证据,而该方案又必须依赖实验结果加以证实才能成立”。实验数据的缺失,在化学领域有可能造成公开不充分的缺陷,该类缺陷一般难以通过修改来纠正的,这在后续程序中成为很难克服的一个缺陷,因而应当引起注意。

何种实验数据是必须记载在说明书中,以避免公开不充分的缺陷呢?

(1)影响实验赖以进行的必要条件的数据

案例1:一种用于石油裂解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反应原料进行分段加热。现有技术中是一次性加热到800~1000℃,该申请的改进之处就是通过分段加热得到性能优于现有技术的催化剂,但并未在说明书中详细记载分段加热的具体方式。该申请人相关文章也能够看出,分段加热并不是简单的随意分段,而是先以特定的升温速度分别加热到第一、第二和第三温度,并分别保持第一、第二及第三时间,随炉冷却;继续以特定的升温速度加热到第四、第五温度,保持1 h,随炉冷却,得到最终产品。因而,简单的一句分段加热并不能够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实施该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本领域的常用技术手段和现有技术中的知识是不能推断出分段加热的程序,这种数据的记载是必要、必须的,不详细记载会导致说明书公开不充分。

(2)技术方案必须依赖实验结果加以证实才能成立的实验数据

案例2:权利要求请求保护式I化合物(结构式略)用于治疗青光眼病症的药物的用途,说明书中公开了该申请涉及新化合物及其治疗眼科病症的用途,说明书药理实验部分给出了某种酶活性的实验数据,但是针对上述具体适应症的实验仅描述了实验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实验步骤,没有给出任何有关疗效的实验数据。因而本申请说明书仅证明所述化合物对于某种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而没有证明所述化合物可用于治疗或预防相应的具体适应症。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述酶抑制作用并不能得出所述化合物对具体适应症具有治疗作用;因此本例中所提供的实验数据的证明力是不充分的,无法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确信所述技术方案能够治疗青光眼并获得预期的有益效果[2]。

2.2 实验数据与技术效果

(1)何谓技术效果

专利审查指南规定,发明是否具备创造性,通常应当根据审查基准进行审查。当申请存在某些辅助判断因素时,例如发明克服了技术偏见、发明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发明在商业上获得了成功,这些因素应当予以考虑,而不应轻易作出发明不具备创造性的结论。发明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是指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其技术效果产生“质”的变化,具有新的性能;或者产生“量”的变化,超出人们预期的想象。这种“质”的或者“量”的变化,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实现无法预料或者推理出来[1]181-184。

(2)化学领域技术效果

在化学领域,技术效果通常的表征方式就是实验数据,通过数据来证明该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有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如果缺失了该部分的数据支持,一是会导致依赖实验数据的证实才能成立的技术方案公开不充分,前面已分析;二会在实审及复审过程中难以修改,因为审查指南规定,补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不能直接从原始申请中导出的有益效果及补入实验数据以说明发明的有益效果都是不允许的修改,单纯的意见陈述也会变得非常被动;三是无效程序中涉及创造性时,使用未在原始申请中记录的实验数据陈述时将较难被接受,无法有利地证明本申请的创造性,加大了专利被无效掉的风险。

(3)举例说明必要的数据表征

案例3:一种Zn2Si O4纳米材料的制备,其步骤与对比文件1中的技术方案极为相似,区别仅在于本申请采用强碱进行调节p H值,而对比文件1使用的是氨水,在本领域中通常认为使用氨水或强碱调节p H值对反应无太大影响。申请人在意见陈述时强调氨水与强碱调节之后产品结构上的区别,由此倒推生成原理不同,但该反应路径的推理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如果该申请人在原始申请撰写时增加产品的XRD图谱及其它能够证明产品不同晶型或结构的测试,将会非常有力地证明微小的步骤差异引起了物质结构实质性的变化。

2.3 附图中的实验数据

审查指南规定,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化地理解发明或者使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在实审和复审程序中,对申请修改的要求是从附图中能直接地、毫无疑义地确定的内容。由此能够理解,由附图中推测的内容,或者无文字说明、仅仅是从附图中测量得出的尺寸及其关系,不应当作为已公开的内容,因此也不能作为原始申请记载的内容修改补充到申请文件中。

3 意见陈述中的数据补充

在被评述为创造性或者以无创造性为理由进入无效阶段时,申请人除了修改之外,常有的意见陈述方式包括提供实验数据以证明本申请或本专利的创造性。就目前实际操作而言,对于申请人提供的证明请求保护主题具有预料不到的用途或者使用效果的证据,一般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该证据应当是对比实验证据或者其他类型证据,例如申请人利用现有技术证据(如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证明请求保护的主题的用途或效果是预料不到的;该证据必须与请求保护的范围相对应;对比试验效果证据必须针对在原申请文件中明确记载且给出了相应实验数据的技术效果,如果原说明书中没有效果实验证明发明某个方面或某种程度的技术效果,则即使说明书中对该技术效果给出了结论性或断言性的描述,也不应当接受申请人在申请日后或答复审查意见时提供的实验数据或效果实施例以证明上述技术效果;对比试验应该在请求保护的发明与最接近现有技术之间进行。

案例4:申请号为02823893.1、名称为“高透气性防水复合物”的发明专利,争议点在于申请人认为对比文件1教导的是粘合剂数量越少,对制品透气性的影响越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普遍认识是增加粘合面积会减弱水蒸气透过率,而本申请发现了层间的增强的粘合有助于产生更高的透气性的相反性质从而具有非显而易见性。复审过程中,合议组认为关于与对比文件1具有基本相同结构的本申请的方案为何能取得与普遍认识相反的技术效果,说明书中并未对此进行充分的说明,因此无法认定该区别特征所取得的技术效果。申请人提交了证据,高透气性薄膜(HBF)报告,声称证据的报告由意大利Chieti的Tredegar's技术中心作出,包括三个补充实验报告:①热熔层压队防水性能的影响;②薄膜的设计对防水性能的影响;③热熔层压队透气性的影响,并随后提交了经公证并认证确实由意大利Chieti的Tredegar's技术中心作出的报告。最终合议组接受了该实验数据并认定了该技术效果[3]。

4 结语

化学领域中的实验数据,其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在申请文件中的不同位置、起到的不同作用,对其表达要求也不同,分类比较与思考实验数据对于我们撰写化学领域的申请文件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指南[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2]刘新民,等.实验数据与公开不充分[J].审查业务通讯,2012(审代会专刊):45-52.

[3]寇飞.在创造性评判过程中关于效果的实验数据的补充[J].审查业务通讯,2013(5):29-35.

撰写化学教学论文 篇2

一、论文撰写说明

1.论文应观点明确,数据准确、完整,文字精练,层次分明。页面设置为A4,页边距为“适中”,上下边距为2.54 cm,左右边距为1.91 cm;

2.请使用论文模板,在相应位置填写论文内容,并删除提示内容;

3.论文中的中、英文摘要明确写明重要的实验条件、数据和结论。文中插图清晰,坐标标度准确标明,不做彩页。

4.论文摘要全部内容不超过两页A4纸;

5.论文撰写完成后,保存为 Word 97-2003文档提交。

二、论文格式要求

1.论文中文题目要求简洁清晰,三号黑体字体,加粗,居中;

2.作者姓名:四号华文仿宋字,居中,作者单位、通讯地址:小五号宋体,居中;电子信箱:小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

3.论文摘要正文:五号宋体字体,单倍行距。

4.文中图表应用英文表述。题注:英文、小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图、表题号及图中曲线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图表超过两幅须平行排列。

5.关键词:2-5个关键词,五号宋体。

6.中英文参考文献格式见模板。中文参考文献用小五号宋体字,排序为:作者姓名、杂志中文全称、出版年份(阿拉伯数字、加粗)、卷(期)号(阿拉伯数字、加粗)、起始页码(阿拉伯数字);英文用小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排序为作者姓名、期刊名称(国际通用缩写、斜体)、出版年份(阿拉伯数字、加粗)、卷(期)号(阿拉伯数字、加粗)、起始页码(阿拉伯数字)。

撰写化学教学论文 篇3

目资金申请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追溯体系建设是采集记录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信息,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强化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围绕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稀土产品等重要产品,积极推动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追溯体系,在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促进监管方式创新、保障消费安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也存在统筹规划滞后、制度标准不健全、推进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加快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重要产品追溯体系,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落实企业追溯管理责任为基础,以推进信息化追溯为方向,加强统筹规划,健全标准规范,创新推进模式,强化互通共享,加快建设覆盖全国、先进适用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促进质量安全综合治理,提升产品质量安全与公共安全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基本原则。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坚持统筹规划与属地管理相结合,加强指导协调,层层落实责任;坚持形式多样与互联互通相结合,促进开放共享,提高运行效率;坚持政府监管与社会共治相结合,创新治理模式,保障消费安全和公共安全。

主要目标。到2020年,追溯体系建设的规划标准体系得到完善,法规制度进一步健全;全国追溯数据统一共享交换机制基本形成,初步实现有关部门、地区和企业追溯信息互通共享;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农业生产资料、特种设备、危险品、稀土产品等重要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追溯意识显著增强,采用信息技术建设追溯体系的企业比例大幅提高;社会公众对追溯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逐步提升,追溯体系建设市场环境明显改善。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大纲

一、剧毒化学品追溯系统建设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1.1 剧毒化学品追溯系统建设项目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xxxx……

1.2 国内外产业领域发展现状和技术、产业发展趋势

xxx……

1.3 产品(业务)市场需求分析

包括产业前景、竞争分析、项目优势及核心竞争力

二、剧毒化学品追溯系统建设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2.1 剧毒化学品追溯系统建设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涉及项目承担单位的所有制性质、主营业务状况、人员情况、近三年资产状况(总资产、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等)和经营状况(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等)、银行信用等级等。项目单位技术和设备等基础和优势。

2.2 剧毒化学品追溯系统建设项目承担单位各股东方的基本情况 主要股东方的所有制性质、人员情况、资产状况和经营状况。

2.3 人员和团队基本情况

领军人物及技术管理团队的简历和主要成就。

三、剧毒化学品追溯系统建设项目建设方案

3.1 剧毒化学品追溯系统建设项目建设目标和建设规模

包括产品生产纲领和产能规模,主要产品技术指标和特性;平台类或服务类项目应明确项目平台建设的主要功能,技术性能、新增和提供服务内容、服务或盈利模式,服务人次、规模。

3.2 剧毒化学品追溯系统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包括研发环境、生产(服务)环境、测试环境、配套条件等建设内容;产品和工艺(应用)技术方案、项目技术研发(科技攻关)内容、创新点和优劣势分析;设备和软件选型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附表4,包括详细的设备、仪器和软件购置清单等,分别列出:名称、型号、单价、数量和总价)。项目技术研发主要内容(见附表5)。厂房(机房)选址和环境条件、总体布局及建设工程等内容。

四、剧毒化学品追溯系统建设项目实施基础条件

4.1 剧毒化学品追溯系统建设项目技术来源和技术基础

包括技术来源、前期研发及中试情况、知识产权及专利情况、知识产权规划与保护方案、技术与工艺成熟程度、产品和技术先进性、成熟性、技术鉴定情况、涉及特殊领域或产品研制的项目需简述获取行业准入、产品生产经营许可等情况。

4.2 剧毒化学品追溯系统建设项目实施基础条件

项目选址、是否新征土地,利用原有土地情况以及相关落实情况、项目规划、环境保护落实情况和环境影响风险及对策、项目水电气通讯交通等配套条件落实情况;

五、剧毒化学品追溯系统建设项目计划进度和考核指标

5.1 剧毒化学品追溯系统建设项目的建设周期和达产计划 5.2 剧毒化学品追溯系统建设项目实施的阶段考核目标和时间节点安排

5.3 剧毒化学品追溯系统建设项目的考核指标

技术性能指标、产业化目标、知识产权指标等

六、剧毒化学品追溯系统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6.1 剧毒化学品追溯系统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

总投资估算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含土建装修改造、设备购置、软件IP购置)、工程建设其它费用(含研发费、测试化验费、设计费、配套费等)、不可预见费估算和铺底流动资金;如在建项目需进一步列明已投入资金和新增投资,以静态投资估算,减少期利息不计入总投资;应列出各费用工程量、估算标准和依据(见附表3)。

6.2 剧毒化学品追溯系统建设项目投资使用计划

说明分投资使用计划,并列表表示分年投资额。应有投资计划及资金筹措表

6.3 剧毒化学品追溯系统建设项目资金筹措和贷款偿还方案

说明项目总投资和新增总投资所需全部资金的资金来源与落实情况,同时应附上相应的各来源渠道的证明文件,如自有资金应提供银行存款证明、银行贷款提供贷款承诺函等(见附表3)。

6.4 拟申请资助设想:拟申请资助金额、用途和用款计划

七、剧毒化学品追溯系统建设项目效益和风险分析

7.1 收入、成本和费用测算

项目盈利(或服务)模式,项目产品(服务)售价及销售收入、项目产品(服务及运行)成本测算。

7.2 剧毒化学品追溯系统建设项目财务效益指标

项目建设经营期各:和累计各项经济指标,包括:销售收入、利润、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应有项目现金流量表。

7.3 剧毒化学品追溯系统建设项目社会效益分析

技术性能指标、产业化目标、知识产权指标等

7.4 剧毒化学品追溯系统建设项目风险分析

涉及项目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投融资风险、经营管理风险等。

八、获得或正在申请国家和地方资助的情况

详细列明项目承担单位已获得和正在申请的各项国家、地方各渠道资助情况,包括项目名称、支持部门、支持专项类别、支持资金、项目起止年月、进展情况,与此次申报项目的关系。

九、剧毒化学品追溯系统建设项目合作情况

9.1 剧毒化学品追溯系统建设项目产学研用

(包括产业链上下游及用户等)方面的合作计划与方案;

9.2 剧毒化学品追溯系统建设项目实施有无合作单位

有合作单位应说明合作方、合作方式、各方在项目中承担的责任、义务、涉及的相关知识产权、资金和权益分配等,应提供相应的合作协议

上一篇:焦作的那些人那些事下一篇: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