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的撰写要求(精选16篇)
教学目标的撰写要求 篇1
教学案撰写要求
教学案,是教师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学案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编写。
教学案的编写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一是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传授的基础知识、培养的基本技能和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教育的任务;二是研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措施;三是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关注培养优秀生和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1.教学案的主要内容。①教学目标:必须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②重点、难点;③课型、教学时数;④教学准备:课前活动安排、媒体的选用(如实验仪器、音像材料、挂图、实物、模型、投影、多媒体课件等):⑤学情分析,包括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基础等;⑥教学实施过程,包括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主要内容,要有相应教学内容及教与学的程序,不能把教案写成单纯的知识提纲或讲稿;⑦板书设计;⑧作业布置;⑨教学反思或后记。
2.教学案撰写要求。教学案要分课时、按上述九个方面的要求用Word撰写。各种课型都要有教学案。
(1)教学目标:目标的设置与陈述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从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相结合的角度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要选择合理的目标定位,要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当前行为目标,切忌大、空、不切实际。
(2)教学重点、难点:从确立的目标出发,认真钻研教材,分清每项具体内容的主次,确定闪光点,放在突出的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找准疑点、难点和关键,优化教学过程。
(3)教学准备:为创设情境,保证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现有条件,恰当选用教具,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必要的演示、操作、实验,教师提前试做,并依据教学活动需要布置(检查)学生准备相应的学具,以切实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要注重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4)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案的核心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重点突出以下几个环节:①导入环节。导入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巧妙的“导”,创设情境,让学生全身心的“入”,要求通过适当内容或简短语言,把学生尽快有效地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导入起点要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标准,关键看导入设计是否让学生尽快入境,是否服务于教学内容和重点,教学案中应明显体现创设的情景,导入语言及提出的问题。②问题设计。问题的设计要具体、明确、适宜。要有启发性、层次性、条理性、探究性,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思维广度(即发散性、开放性)。切忌“满堂问”或“以问代讲”。设计的问题反映在教学案上,以防止提问的随意性。此外,教师还应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如何筛选问题。教学案中要突出引导的方案。③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学案设计要把落脚点放在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上,对学生在获取知识、方法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有充分的估计和对策。教学案中应突出师生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空间的安排以及对重难点的处理,(对于教材中已有的内容及已经内化的部分,如数学学科的单元教学要求、例题、课后练习题,语文学科的每课书的教学要求、字词、问题答案等,则不必在教学案上出现,只需标明在参考书或教材中的页号)要重点体现教法和学法。④练习设计。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练习,练习的内容要精,要有针对性和适当的梯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要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使练习真正起到巩固、深化的作用。鼓励教师自己设计具有实效性、开放性、体验性的多样化的课堂练习。
(5)板书设计:板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纲目。课时板书设计包括分板书和整体板书,要突出学科特点,要充分体现教学重点、知识网点和活动主线。板书设计要做到巧妙、精炼、准确、条理清楚。布局要合理、美观,力求多样化。语文、政治、英语、历史、地理等要求每课要有板书设计。数学课要求新授、复习课有板书设计(练习课除外。)
(6)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要重点写自己教学过程的得与失,教后的体会与认识,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和原因分析。避免应付的空话、套话,要注重教学后记的质量,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上完一课后或一节课后认真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得失。
3.课件使用要求。课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应根据实际需要,特别是要在充分考虑学生对信息处理能力的基础上使用,不能滥用,不能用课件代替教案。使用课件的课例,在教学案中要有课件使用说明。对网络课件或其他音像资料,要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经过处理后才能使用。
教学目标的撰写要求 篇2
尽管提供了一个直接的交流平台, 但是, 要登上这个平台, 还是要有一个基本要求:科研论文要符合基本的规范。这些基本规范, 在此, 不是指论文的格式, 而是特指对论文文本表述的要求, 符合基本规范, 通过评审的机会就高。换句话说, 同样的论文, 文本表述得好, 可以提升论文的质量, 提高录取的机会。
归纳同行专家论文 (研究报告) 评审工作的经验, 可以得出对一个论文 (研究报告) 的评审, 最主要的评审点有三个方面:一是做了什么, 二是如何做的, 三是做得如何。这三点主要体现的是论文的题目、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三个方面。
一、关于论文题目的确定
1.不要把“指南”中的题目直接作为论文题目并作为学校体育领域的专题研究成果展示, 本届科学大会以“指南”的方式确定了论文征文范围。这个范围是学校体育专家经探讨确定的研究领域, 是研究指向。“指南”中的研究领域, 是当前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难点问题, 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但是, 正如“指南”说明所说:“本指南内容不是论文的具体题目, 是研究领域, 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 根据各自的研究确定具体的论文题目。”
因此, 对于中小学体育教师而言, 由于研究的范围、研究的条件、研究的基础不理想, 最好避免直接用“指南”的题目作为论文题目。
2.论文题目要以陈述的方式表述明确的内容
一个好的论文题目, 概念要明确, 表达要清晰, 要能从题目中看出“研究了什么”和做的大致过程, 如:不同性质健身运动处方对中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从评审专家的角度看, 一个好的论文题目可以使评审专家对论文有个初步的判断:是否有创新, 思路、逻辑是否清晰。
因为是全国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 与一般的研讨会和学术交流不同, 报送的论文要获得等级奖励, 必须有一定的竞争力, 这种竞争力在论文题目上的体现, 就是要避免以“浅论……”、“试论……”和“……初探”等作为题目。如, 浅论阳光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及游戏法在小学阶段应用效果初探。这一类题目的论文, 表明研究的不自信和不确定性。
二、关于论文的研究方法
论文中的研究方法, 是要向评审者呈现研究是“如何做的”。
按照规定, 征文全文不超过5000字, 因为篇幅有限, 许多论文作者常常忽视研究方法的表述。最通常的做法是, 很多论文在关于研究方法的部分, 只是罗列方法的类别, 如:文献法、调查法和实验法, 没有具体内容。
事实上, 研究方法在一个论文中是极其重要的部分。首先, 适当的方法, 决定了论文是否可靠和论文的质量;其次, 如果方法的创新, 本身就是研究的重要进展。一个创新的方法, 可以推进、改变学科的发展。如, 脑科学的研究, 极大地推进认知心理学的发展。
以调查研究为例, 在研究方法部分, 应该有四个部分。被试:调查对象, 抽样方法, 被调查对象的人数、性别、年龄及背景 (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收入等) 。测量工具 (调查问卷) :问卷的来源, 是自编的还是采用别人的问卷, 引进的问卷, 是否进行过中国化的改造, 国外量表是否有中文版本, 是否经过信度、效度检验;是否依据国外常模进行过国内常模研究。施测过程 (程序) :个体还是团队问卷, 问卷填写的要求,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数据分析:数据分析的工具, 统计的软件等, 都要明确说明。
以实证研究为例, 在研究方法部分, 也应该包括被试、实验材料、实验设计、实验仪器、实验程序、分析指标和数据统计等几个部分。
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而言, 不同研究之间必定有所区别。正是不同研究才导致不同的研究结果。所以, 研究方法这部分的内容不能简化。
三、关于论文的研究结果
论文的研究结果, 是要回答研究“做得如何?”这个问题。这部分是论文中最重要的部分。论文是否有价值, 价值有多高, 主要来自对这部分内容的判断。
不同性质和类型的研究, 得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那么, 什么样的研究结果是有价值的呢?
1.能够掌握或者准确描述学校体育领域中的各种情况、事实和状态
如果通过研究, 论文的结论能够达到这个目标, 就是一篇好的论文。
学校体育领域, 许多状况还是“一笔糊涂账”。如, 体育场地器材的配备情况, 体育教师的课时量与绩效工资、体育课的开课率, 健康教育课的开设状况, 学生体质健康的动态变化, 学生体质健康相关行为, 学生的睡眠时间,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执行情况等, 都不是很清晰。如果不同的研究能够提供可信的、准确的结果, 必将为科学判断提供基础, 这正是论文的价值所在。
2.能够解释学校体育领域中不同现象或问题的原因
实际上, 这是对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之一:以研究为依据, 揭示各种事物的本质, 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
学校体育领域中, 存在各种现象、困惑和问题。这些现象、困惑和问题是如何引起的, 症结何在?是亟待学者研究探索的课题。如果通过研究, 可以得到明确的、合理的、客观的科学解释, 无疑是论文最值得肯定的“亮点”。如, 为什么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严格实施, 学生营养也严格控制, 为何身体素质还是得不到提升;为什么学生喜欢韩国跆拳道却不喜欢中国武术;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为什么持续30年还是持续下降?为什么体育考试不能计入高考成绩;为什么高中女生不运动。
3.能够对解决学校体育领域中的问题、对改善现实产生积极的影响
这是指通过研究设计与干预等主动的措施, 能够对学校体育实践产生积极影响, 即研究能够真正为决策服务, 为改变现实服务。通过研究发现问题, 用适当的方法解释发现的问题、找到真正的原因, 用实验的方法干预现实并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是当前学校体育研究中常见的研究路径。其中, 主动的干预最值得推崇。
比如, 研究发现, 在中小学生中有近10%的学生经常遭受同伴欺负, 而严重的欺负行为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展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 造成学生被欺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学习成绩差, 二是自信心不强, 三是体能水平低。在此基础上进行干预研究, 干预措施是改进学生的学习, 对学生进行增强自信心的培养, 加强学生体能训练。经过一个阶段的研究发现, 学生受欺负的情况有一定的改善。这个研究显示, 利用增强学生体能的干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学生受欺负的情况。这种干预研究是学校体育研究中最有价值的。
再比如, 有研究显示, 即使学生每天达到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过度营养也得到控制, 学生身体素质并没有改善, 进一步研究显示, 症结在于“锻炼的负荷不够”;深入研究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 在不同身体素质敏感期, 每天进行“有强度”的锻炼, 对提高身体素质“有明显效果”。显然, “有强度”的运动干预研究, 是有重要价值的、值得借鉴和推广的研究。
当然, 要求一篇论文在上述三个方面都有所突破是非常有难度的, 因此, 在一篇论文中, 如果在上述三个方面的其中之一有所突破, 就已经是值得期待的成果。
权利要求判断分支的撰写 篇3
本文中讨论的撰写方式均是基于如下技术交底书的:在现有技术中发短信的时候是不考虑a参数的。在本发明中,在发短信时引入了a参数。并且,在a参数大于一个阈值的时候使用a参数进行A处理,在a参数小于该阈值的时候使用a参数进行B处理。
独立权利要求是权利要求书中保护范围最大的权利要求,独立权利要求中的特征越少、越上位,其保护范围也越大。为了得到一个比较大的保护范围,在撰写独立权利要求时一般会从发明构思的角度上来进行撰写,将发明的本质写入到独立权利要求当中。对于这个案件来讲,其最本质的发明点是引入了a参数,而判断的过程及相应的处理可以写入到从属权利要求当中。例如:
1.一种短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发送短信的过程中,获取a参数;
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处理。
由于判断的过程是在得到a参数之后在进行处理之前,因此,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可以引入一个新的步骤,请看如下的从属权利要求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处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a参数是否大于阈值,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处理。
这个撰写的权利要求2是否有问题?
权利要求2中使用的是“还包括”,即权利要求2中在包括了权利要求1中的所有技术特征之外,还包括了权利要求2的从属技术特征。因此,根据权利要求2的写法,权利要求2中所有的技术特征应该是:
在发送短信的过程中,获取a参数;
判断所述参数a是否大于阈值,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处理;
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处理。
这样来看,权利要求2的逻辑关系是有问题的,这个权利要求里面有两个重复的步骤:“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处理”。
那么,没有逻辑问题的权利要求应该如何写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处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参数a是否大于阈值;
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处理包括: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处理。
这样写的权利要求2克服了上述的逻辑问题,但是,这个权利要求2看起来不够简洁,还有一种处理方法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处理包括:
判断所述a参数是否大于阈值;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处理。
这种写法看起来简洁一些,但是,这种写法也存在一点点问题,在权利要求1中限定的是一个处理步骤,在权利要求2中限定的是处理步骤中包括处理步骤和判断步骤。虽然严格上讲这种写法逻辑关系上问题并不大,但还是感觉怪怪的。
还有一种更加简洁的写法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a参数大于阈值情况下,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处理。
这种写法并没有引入判断步骤,而直接描述了在什么情况下来进行处理,这种写法在逻辑上是比较清楚的,在一般建议使用这种处理方式。
上述是判断过程中的一个分支的几种撰写方法,在判断过程中通常有另外一个分支,对于分支的权利要求应该如何撰写呢?
下面举一个例子:
1. 一种短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发送短信的过程中,获取a参数;
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处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处理包括:
在所述a参数大于阈值情况下,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A处理。
在所述a参数小于等于所述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B处理。
在这个权利要求2中,对A处理和B处理的两种情况都进行了限定。但是,由于限定了两种情况,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比较小,所以一般情况下,建议拆成两个从属权利要求:
1. 一种短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发送短信的过程中,获取a参数;
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处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处理包括:
在所述a参数大于阈值情况下,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A处理。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处理包括:
在所述a参数小于等于所述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B处理。
或者,
1. 一种短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发送短信的过程中,获取a参数;
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处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处理包括:
在所述a参数大于阈值情况下,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A处理;
和/或,在所述a参数小于等于所述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B处理。
这种写法保护范围大于上述第一种写法。但是,这种写法的权利要求2似乎有得不到说明书支持的嫌疑。不支持的理由可以描述如下:说明书中记载了在a参数小于等于阈值的时候进行B处理,权利要求2中仅仅限定了在大于阈值的时候进行A处理,并没有限定其小于等于阈值的时候如何进行处理,因此,权利要求2涵盖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在a参数小于等于阈值的时候对短信进行A处理;第二种情况,在a参数小于等于阈值的时候对短信进行B处理。说明书中仅仅记载了第二种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第一种情况无法解决技术问题,因此,权利要求2涵盖了无法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特征,得不到说明书的支持。
上述“和/或”的写法是比较偷懒的,存在的问题也类似,但是,有意思的是,如果写成“和/或”审查员反而不容易指出不支持的问题。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审查员不指出该问题,这种“和/或”的写法都是有利于扩大保护范围的,这对申请人是有利的。
如果权利要求是按照上述方式来进行了撰写的,为了避免权利要求2得不到说明书的支持,在撰写说明书的时候可以增加如下一段来进行说明:“在a参数小于等于阈值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A来进行处理,但是效果会有一点折扣,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在一个较优的实施方式中,在a参数小于等于阈值的情况下,可以对短信进行B处理”。这样的描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支持的问题。
仔细阅读一下上面的话就会发现,其实A处理跟a参数是否大于阈值无关,只不过大于阈值时进行A处理更好。这样可以撰写成如下的权利要求:
1. 一种短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发送短信的过程中,获取a参数;
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处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A处理。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处理包括:
在所述a参数大于所述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A处理。
如果加上B处理,同样的道理可以得到如下权利要求:
1. 一种短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发送短信的过程中,获取a参数;
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处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A处理。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处理包括:
在所述a参数大于所述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A处理。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B处理。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处理包括:
在所述a参数小于等于所述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a参数对所述短信进行B处理。
这种写法的保护范围是比较好的,并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不支持的问题。
教学目标的撰写要求 篇4
一、自评报告基本框架
学院概况(1500字)
1.定位与目标(主线:核心,1万字)
1.1办学定位 1.2培养目标
1.3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1.4问题与对策(3000字)
2.教师队伍(主线:保障度、满意度,2万字)
2.1数量与结构
2.2教育教学水平
2.3教师教学投入
2.4教师发展与服务
2.5问题与对策(6000字)
3.教学资源(主线:保障度、满意度,2.5万字)
3.1教学经费
3.2教学设施
3.3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3.4课程资源
3.5社会资源
3.6问题与对策(8000字)
4.培养过程(主线:有效度、满意度,2.5万字)
4.1课堂教学
4.2实践教学
4.3第二课堂
4.4教学改革
4.5问题与对策(8000字)
5.学生发展(主线:满意度,2万字)
5.1招生及生源情况
5.2学生指导与服务
5.3学风与学习效果
5.4就业与发展
5.5问题与对策(6000字)
6.质量保障(主线:有效度、满意度,2万字)
6.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6.2质量监控
6.3质量信息及利用
6.4质量改进
6.5问题与对策(6000字)7.特色(5000字)
二、基本内容
1.本板块涉及要素的有关规划; 2.本板块涉及要素的工作思路; 3.本板块涉及要素的实施措施; 4.本板块涉及要素的实际效果;
5.本板块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三、写作要求
1.自评报告须按照第二部分规定的基本框架组织完成文稿;
2.须按照相关字数要求写作,特别是问题与对策部分要求占到本部分自评报告的三分之一;
3.报告要求在每个审核要点中用事例和数据说话,数据一般要求用结构图示的方式表达,须对数据有必要的分析和陈述,报告内容与支撑材料和基本状态数据高度一致;
4.自评报告以“1个核心4个度”(审核评估核心是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实现状况进行评价。重点考察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为主线,最关键的是要考虑所做工作与培养目标与理念的统一性问题,做到文稿通顺,讲究逻辑性和体系性。
四、完成时间
10月30号前提交修改过的自评报告;
11月4-5日,学院集中汇报时专家组提出点评及修改意见; 11月16日,提交自评报告进一步修改稿,学校准备汇编学院自评报告。
评估办公室
合同撰写的要求 篇5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行为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调整。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条)
合同的必备条款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不得有欺诈、胁迫行为,不得违反国家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合同一般应按如下结构来写:
一、标题。
1、标题要根据合同的性质来确定,如“购销合同”、“租赁合同”。
2、标题最好能和合同的性质保持一致,但这不是强制性要求。认定合同的性质,主要还是看合同的内容,而非标题。
3、在实践中,一般可以认为“合同”、“协议”是同义词。
二、首部。
1、首部只要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名称(姓名)及某方即可。如:“甲方:小王。乙方:小李”。
2、双方当事人的具体信息,放在最后的签章部分写明。自然人的,主要写身份证号、住址、电话。单位的,主要写法定代表人、授权签章人、住址、电话、营业执照号。
三、正文
正文按如下顺序写:
1、简单叙述合同目的和订立情况。如:“为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甲乙双方经平等协商后达成以下合同”。
2、合同目的(即合同标的)。这是很关键的部分,因为这里直接体现了合同的性质,而且当出现约定不明时,这也是解释的主要依据。如:“甲方向乙方销售X型电视机200台”。另外,这里也可以写明合同的期限。
3、合同的履行程序。将合同的履行程序独立出来写,是为了简洁明了,就好像法学上将“程序法”和“实体法”分开一样,合同的履行程序就是“程序法”,双方权利义务等细节就是“实体法”。
4、双方的权利义务。这里必须要写明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如果双方还约定了其他权利义务,也应写明。
5、违约责任。违约责任应当明确,即对于什么情况算违约,应怎么处理。另外,也可以对非根本性违约和根本性违约做出界定;可以就预期违约做出约定;也可以在这部分对先履行
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履行抗辩权做出约定。
6、争议的解决。一般写:“合同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友好、平等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X法院/X仲裁委员会裁判”。
7、合同的变更和解除。主要写明合同通过什么程序、什么程序变更。合同怎么解除。
8、关于合同本身的约定。这里主要是写合同文本共几页,共几份,是否有附件,附件是否合同本身的组成部分,合同的成立和生效。
四、签章。
这部分是用来给当事人签章的。一般自然人直接签字或按手印即可(最好不要只盖印章,因为印章容易被伪造),单位则需要盖公章。最好有单位法定代表人或授权签章人的签字。另外,如果签章的不是法定代表人,一定要查验签章人的授权文件。
注意事项
1、只要符合合同法及其他的规定,两个自然人或单位之间可以订立有效的合同,不需要再经过其他机构的确认。
2、简单的合同(如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当事人可以自己去写。但对于一些复杂的合同或者标的额较大的合同,最好向专业人士(如律师)咨询。
干部考察材料的撰写要求 篇6
干部考察材料的标题应为《XXX同志考察材料》。考察材料要全面反映干部德、能、勤、绩、廉方面的情况:一是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包括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表现以及在重大事件中的表现,准确反映出干部的理想信念、政治倾向和宗旨观念。二是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组织领导能力、专业知识水平、思想品德和作风等,着重介绍干部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履行岗位职责过程中取得的工作实绩。要抓住干部的特点,用观点统帅材料,用材料说明观点。对干部的工作实绩描述要实事求是,不夸张,不拔高,不能把大家或集体的成绩说成是一个人的成绩。三是写清楚干部的主要缺点和不足。反映干部的主要缺点和不足,要具体、准确,不要用模棱两可、含意不确切的语言。四是要如实介绍此次民主测评及全额定向民主推荐的情况。五是写明考察组意见及考察组成员签名。考察材料要有观点、有事例,避免抽象和空洞的描述,要写出干部的主要特点,文字要简练,条理要清楚,层次要分明,人名、职务、地点、数字、引文要准确。考察材料一般不超过1500字。如遇有必须要说明的问题,在考察材料中又不易说清楚,可另附专门材料。
关于医学论文标题的撰写要求 篇7
2.论文标题一般不设副题名。确有必要时, 用冒号将副题名与主题名分开;或者用与主题名字体、字号不同的文字排印副题名, 以示区别。采用后一种编排格式时, 在目次表中主题名与副题名用“:”隔开。
3.题名用词应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 尽量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字符、代号等, 也不应将原形词和缩略语同时列出。题名中的外文人名要用原文。
关于学校自查报告的撰写要求 篇8
标题:×××学校标准化建设自查报告(字体:小标宋;字号:二号)。
落款:在标题下面,即:×××学校(字体仿宋简体三号)
201×年
月
日 正文:(字体:仿宋简体;字号:三号)
第一部分:
一、自查工作情况(标题:黑体)
主要报告学校概况及根据学校标准化建设评估细则自查得分情况。主意:软件方面尽量不扣分。可扣可不扣的项目,尽量不要扣分。局直学校及中心校、中学打分在99分上下,村小打分在97分以上。
第二部分:
二、标准化学校建设指标达成情况(楷书加黑)
(逐项表述)
(一)学校管理(满分22分,自评**分)(字体:仿宋简体加黑)
(二)教育质量(满分8分,自评**分)
(三)校舍建设及教育装备(满分70分,自评**分)
第三部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逐条表述)第四部分:
四、整改措施及今后工作展望(针对存在问题,对应提出对策及今后工作目标)
专题片的制作要求
专题片要反映出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以来学校的发展变化(时间大约10分钟)。
一、解说词的书写要求。
1、内容方面:
第一部分:简介学校概况。
第二部分:反映标准化学校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要围绕达标验收的三大项内容加以提炼而不是简单罗列。重点展示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成绩。
第三部分:对学校未来的设想和展望。
校长汇报材料的准备
读后感的基本撰写要求 篇9
1.什么是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它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等等。
2.写作读后感的一般步骤
(1)在读完有关作品后,先确定自己所要抒发的“感”点,然后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对作品的相关内容进行引述,为下文的展开做好铺垫。在此基础上,对所引用的内容进行分析、评述和充分地挖掘,引出自己所要抒发的感想和体会,亮出观点。
(2)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或巧妙设喻、或正反对比,对自己的“感”点进行分析、论证,证明其正确性和合理性,为读者所接受和认同,使自己的观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
(3)注意联系实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联系原阅读材料,用原材料中的内容证明自己的观点;二是联系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别人的生活实际,还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谈出你的“所感所想”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4)最后照应开头,再次用原阅读内容中的情节或语言对文章进行“点缀”,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并发出号召或者倡议。
3.读后感写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读后感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也不同于思想评论,更不同于作品评论(书评)。读后感是“借题发挥”,是在读后的基础上阐发的感想,必须从作品的某一方面受到感触、得到启示,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展开的议论。这种议论是由作品引出,但重点不在作品之中而在作品之外。所以写作时必须.在具体写作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处理好“读”和“感”的关系,做到“读”“感”结合。“读”是基础,“感”是延伸(结果),“感”从“读”中来。所以首先要读懂原作,理清文章思路,正确理解原作内容,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只有读懂原作,才能真有所“感”。万不可在对原作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随便发表感想。
(2)处理好“思”和“感”的关系,做到由“思”到“感”。“思”,即认真
分析、深入思考。“思”是“感”的酝酿过程,是“感”的深化手段,有了“思”,才有可能使“感”既紧扣原作,又能联系现实,做到观点明确、深刻感人。所以,写读后感除了“读”以外,一定要作思考,即从原文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所历所见的、与书中相近相似或者相反相对的人和事,阐明自已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已的感想抒发出来,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总之,只有“思”得深入,才能“感”得深刻,不至于天马行空、任意发挥。
(3)“感”要凸显重点,切忌面面俱到。读后感(或读书随笔)的重点应落在“感”上。“感”必须写得集中。读完一篇(部)作品,会有很多感想和体会,但不能把它们都写出来。读后感是写感受最深的一点,不要“感”得太多、太杂。这就要求我们对自己诸多的感想和体会加以分析提炼,从中选择确有话可说的一点(或者几点)来写,尽量避免东扯西拉、泛泛而谈、中心散乱的弊病。
(4)“感”要真实独到,要具有超越性。读后感中的“感”不是矫揉造作地拼凑所谓的“感受”。一是要避免公式化的写作,即上半篇介绍文章内容,下半篇对照自己联系实际来个自我批评,最后再来写上几句空洞的保证。二是要避免用大量的篇幅复述或引用原作原句,而忽视了对“感想”的抒发,将读后感写成了“内容介绍”。三是要有独到的见解,将对现实生活有一定意义、有价值的原作的内核挖掘、阐述出来。四是要具有超越性,即所谓源于文本、超越文本,甚至超越自我。
(5)“感”的表现手法要自然。从表现手法上看,读后感多用夹叙夹议,必要时借助抒情的方法。叙述是联系实际、摆事实。论是谈感想、讲道理。抒情是表达读后的激情。叙述的语言要概括简洁,议论要准确,抒情要集中。三者要交融一体,切忌空话、大话套话、口号。
(6)“感”的表现形式要规范。读后感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联系实际来阐发所感的,即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具体生动的事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对原作内容和价值的理解与把握,使原作的观点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另一种是从研究理论的角度出发阐发意义,即根据自已的研究和理解阐明较难理解的原作的思想观点,或估价一部作品的思想价值,它的作用是从理论上帮助读者加深对原文的理解。这一种读后感的重点仍在“感”字上,但它的理论性较强。另外,读后感最好不要直接以“×××读后感”、“读×××有感”等形式命题,应根据自己所感的主题来命题,为了点明文章体裁,可加以“×××读后感”、“读
教学目标的撰写要求 篇10
2.英文文题首个单词首字母应大写,文题宜采用名词短语形式,不宜使用动词短语或句子。首个单词不用冠词,其余冠词能省略处,为简便起见可省略。文题中不宜使用非规范的、非约定俗称的缩略语。例:Application of self-adaptive interference canceller to bioelectric signal treatment。
3.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表示,“姓”前“名”后,“姓”各字母均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其余均小写,双名之间用“-”连接,不同作者之间用“,”分隔,例:LI Hong,WANG Xiao-ming。
教案技能目标的撰写 篇11
技能目标的撰写
Listening Identify main ideas Identify details that support a main idea Locate specific information in response to simple instructions or questions Identify key words in an utterance by recognizing the stress Recogniz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intonation in questions and statements, and respond appropriately Recogniz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ideas supported by appropriate time markers or simple linking words Discriminate between words with different initial/final sounds Recognize alliterative and rhyming words in activities such as listening games Use visual clues, context and knowledge of the world to work out the meaning of a complete expression Speaking Connect ideas by using linking words Open an interaction by eliciting a response, greeting someone politely/asking questions Maintain an interaction by replying or asking questions, using formulaic expressions/taking one’s turn at the right moment, asking and responding to others’ opinions Use appropriate intonation and stress in questions and statements Apply syntactic rules correctly Use gestures and facial expression to convey meaning Reading Read written language in meaningful chunks Re-read to establish and confirm meaning Skim a passage to obtain a general impression and the main ideas Scan a text to locate specific information Underst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ideas by identifying linking words Recognize recurrent patterns in language structure Identify details that support a main idea Use visual clues, context and knowledge of the world to work out the meaning of a complete expression Use knowledge of what words and letters look or sound like to work out the meaning of unknown words Predict the likely developments of topics by recognizing key words Self-correct by re-reading Recognize format the language features in narrative and non-narrative texts Writing Gather and share information by questioning, observing Add personal information to writing when a model or framework is provided Develop written texts by using appropriate linking words/layout, expressing own ideas/feelings Write a piece of work by presenting writing using visual support Develop written texts by presenting main and support ideas Use appropriate format and language features when writing non-narrative texts Revise drafts by sharing work with teachers and classmates Gather and share information, ideas and language by using strategies such as brainstorming, listing, questioning and interviewing Plan and organize information and ideas by deciding on the sequence of content Revise and edit drafts by sharing work with teachers and classmates and responding positively to their suggestions on ideas and use of language Revise and edit drafts by re-reading the draft and correcting spelling, punctuation and grammar Develop written texts by using paragraphs and conventional punctuation to frame ideas Develop written texts by reconstructing information and ideas from print and other media Develop written texts by writing paragraphs which present a logical sequence of ideas Plan and organize information and ideas by specifying purpose, audience and content for a writing task
撰写权利要求书的主要步骤 篇12
(1)在理解发明和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找出其主要技术特征,弄清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关系;
(2)根据检索和调研得到的现有技术,确定与本发明或实用新型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3)根据最接近的现有技术,进一步确定本发明或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从而列出本发明或实用新型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所必须包括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并应当尽可能用上位概念或并列概括的方式加以概括,以使其具有较宽的保护范围;
(4)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作比较,将它们共同的必要技术特征写入独立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本发明或实用新型区别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必要技术特征写入特征部分,从而完成独立权利要求的撰写;
医学科技论文摘要撰写要求 篇13
医学科技论文摘要撰写要求: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结构式摘要由目的、资料与方法、结果、结论4个要素组成。目的中需简要交代研究的前提(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及其重要性;资料与方法中需简述研究类型(如回顾性研究、前瞻性研究)、人口学(研究对象)或材料、分组、采用的研究方法及观察指标,摘要方法中不需要指明具体使用的统计学方法;结果中针对研究方法及观察指标简要列出主要的、有意义的或新发现的研究结果,指出临床与统计学的意义和价值;结论是针对结果的分析、评价和应用,肯定经过科学分析的研究结果及其获得的某些结论,但不能超出研究结果的范围而过度推论,同时指出这些结论的理论或实用价值。摘要中不列图表,不引用参考文献,英文缩略语首次出现需注明中文全称。中文摘要以35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需与中文摘要对应。
撰写审计报告应当遵守的要求介绍 篇14
审计署6号令对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做出了很大的改动,主要是报告使用者主体发生了变化,除按照第七十七条规定需要报送审计署统一汇总的情况外,审计报告的主送部门为被审计单位。随着审计报告使用主体的改变,审计结果将逐渐向社会公告,对审计机关的审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要求审计人员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反映审计事项的结果。
撰写审计报告的要求:一是要素完备。审计报告包括下列基本要素:
(1)标题,统一表述为“审计报告”;
(2)编号,一般表述为“****年第*号”;
(3)被审计单位名称;
(4)审计项目名称,一般表述为“****年度****审计”;
(5)内容;
(6)出具单位,即派出审计组的审计机关;
(7)签发日期。
从形式上,要有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被审计单位反馈意见的报告、审计组对被审计单位反馈意见的说明、审计报告的修改稿和定稿。随着OA平台的使用,审计报告的若干修改稿将保留在系统中,整理档案时至少要有复核部门修改稿以及办领导修改稿。
二是内容齐全。审计报告的内容包括:
(1)审计依据,即实施审计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具体规定。
(2)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性质、管理体制、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以及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状况等。
(3)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一般表述为被审计单位应对其提供的与审计相关的会计资料、其他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4)实施审计的基本情况,一般包括审计范围、审计方式和审计实施的起止时间。
审计范围应说明审计所涉及的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所属的会计期间和有关审计事项。
(5)审计评价意见,即根据不同的审计目标,以审计结果为基础,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发表评价意见。
发表审计评价意见应运用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并考虑重要性水平、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审计发现问题的数额大小、性质和情节等因素。
审计机关只对所审计的事项发表审计评价意见。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审计证据不充分、评价依据或者标准不明确以及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不发表审计评价意见。
(6)审计查出的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的事实和定性、处理处罚决定以及法律、法规、规章依据,有关移送处理的决定。
(7)必要时可以对被审计单位提出改进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三是分责管理。一般情况下,审计项目分为若干个审计小组,每个小组都有各自的分工,审计小组在完成审计任务后,要撰写分项目审计报告,同时对报告中反映的审计结果负责;项目的主审负责整个项目报告的撰写,同时对总体审计结果负责;审计组长复核审计报告,并对整个项目负责。复核机构对审计报告的复核结果负责。
四是表达严谨。报告所反映的主题要紧扣审计目标;对审计实施方案落实的情况和结果要有所描述;对审计揭露的问题和需要反映的事项,要客观地分析原因。
审计报告正文中,首先审计评价要恰到好处。评价内容要围绕审计目标,包括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以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为例,主要目标是某单位领导人员任期内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通过对其任职期内经济指标和会计指标的系统分析得出结论;次要目标是对该单位内控制度的评价,我们通过数据分析报告以及延伸取证的结果,对该单位的内控制度的存在性和有效性进行适当的评价。评价时要留有余地,尽量不使用绝对的表达方式,例如,评价被审计单位某项内控制度时,讲是非常有效的,不可能出现违纪违规问题。非常和不可能就是绝对的表达方式。因为我们接触的被审计单位规模都很大,通过十几个人,两三个月的审计,不可能全面掌握被审计单位的真实情况,因此,不能超范围评价,也不能超越审计能力去评价,例如对被审计单位领导用人方面,不能凭观察和感觉去评价,这就是超出了审计的能力。从对被审计单位的评价中应当体现出现阶段审计的终极目标,就是服务于被审计单位。
其次,在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描述中,要有标题、定性、金额、处理意见。违法违规的事实要清楚、定性要准确、依据要充分、处理处罚意见要恰当。
五是主次分明。对审计报告中问题的排序,要符合基本逻辑。重要问题、宏观问题、实施方案中列明需要审计的问题排在前面;一般性的问题、随机发现的问题、未规定检查的问题排在后面。
六是分类合理。这是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处理处罚意见的分类。由于分类标准的多元化,审计报告在分类时注意三个方面问题:一是大排行、不分类,审计组将审计查出的问题很零散的摆在报告上,有的甚至用工作底稿粘贴。这样的报告给人的感觉是主次不清、逻辑混乱。二是没有按照问题性质分类,这样的报告使人不能直观地了解被审计单位那些方面问题较多,概括性较差。三是分类标准相互交叉。我们常用的分类方法,一是按照审计实施方案所列的标准分类,如经济责任审计的五大板块、海关审计的业务类型等。二是按照问题的性质分类,如财务收支方面的、资产质量方面的、经营管理方面等。三是按照审计调查事项分类。还有其他的分类标准,但要注意分类准确,逻辑清楚。
七是事实清楚。对审计查出问题要表述清楚,不能使用含糊的语言。同时将产生问题的原因、后果在报告中表述清楚。审计报告所列数字要完整、精确,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间不加分隔符。事实不清是我们复核审计文书时经常遇到的事情,针对比较复杂的问题,审计人员可以根据审计证据,使用流程图的形式,不仅可以将问题的逻辑关系理顺,资金流向搞清,也可以验证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完整性。
八是定性准确。审计定性是审计人员的命脉,这不是言过其实,定性不准确是引起审计复议的主要方面,它和廉政一样,是属于一票否决的。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定性不准的情况在复核时经常出现,仅靠审计复核不可能完全不出现问题,因此,要求审计人员,处长要在出成果的同时,在审计定性上下功夫,提高审计质量。
九是法规适用。经过多年的规范,我办在法规适用方面,基本符合规范要求,首先要注意法规的时效性,法规的使用期应当是审计揭露问题的时间范围。其次要注意引用法规的级次,大的级次是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级次高的优先使用。第三引用法规要针对性强。四是条款要精确,与问题无关的条款不要引用。
十是处理处罚恰当。国家有明确规定的,按照规定处理、处罚。没有明确规定的按照惯例处理,但不能随意处罚。对于审计处罚,审计机关要谨慎使用自己的裁量权,并注意同类问题处理处罚的一致性。
撰写格式要求 篇15
各类资料撰写记录格式要求
一、语、数、英教学计划
1、按照上传的教学计划表内容规范、祥实、简明填写。
2、教学进度必须有周次、起止时间、课时分配。
二、术科教学计划
1、撰写计划必须与实际教材相符。
2、标题下面注明第几学第几学期以及教师姓名。
3、正文中各段标题选中抹黑,正文后加上制定时间。
三、各部室工作计划
1、撰写计划必须与相应部室配备相符。
2、标题下面注明第几学第几学期以及管理教师姓名。
3、正文中各段标题选中抹黑,正文后加上制定时间。
四、教案
1、基础学科必须手写,注意加上师生互动过程的体现。
2、课后须有教学反思。
3、术科教案可采用电子版,但必须根据实际教学的教材进行修改,去除不和本地实际的内容,加入符合学生实际的元素。
五、记录册
1、班务记录按时、具体、详实填写。
2、听课记录必须有听课时间。
3、业务学习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笔记不少于3000字,学习内容要与所教学科相结合。
六、电子稿排版格式
1、主标题可采用小标宋简体,字号大小用小二号(三号)(根据内容确定)。
2、正文及、姓名采用仿宋GB2312字体,字号大小用四号(小四号)(根据内容确定)。
3、页面设置:上2.5cm,下2cm —2.5cm,左2.8cm,右2.5cm。
4、段落设定:采用固定值20磅-----24磅(根据内容确定)。
《职业与健康》杂志来稿撰写要求 篇16
2文章题目避免使用相邻专业不熟悉的缩略词和首字母缩写字, 中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字, 题目应为短语结构。
3全文标题层次按1、1.1、1.1.1、1.1.1.1、 (1) 、a) 排序, 序号前顶格, 后空1格, 层次序号后均应有小标题, 小标题应为短语, 不要出现动宾结构。
4摘要或正文中的缩略语于首次出现时, 须注明全称;外文缩写首次出现时, 须先写出中文译文, 然后在“ () ”内注明外文全称, 加“, ”后写出缩写。
5计量单位一律使用我国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包括国际制 (SI) , 例如:公里 (km) 、米 (m) 、公斤 (kg) 、升 (L) 、秒 (s) 、分 (min) 、小时 (h) 、天 (d) 、年 (a) 等及其导出单位。血压单位可用mm Hg或kPa, 但须注明换算关系 (1mm Hg=0.133kPa;1kPa=0.75mm Hg) 。复合单位符号中有2条斜线 (/) 者, 采用负指数幂形式表示, 如mg/kg/min, 应采用mg·kg-1·min-1或mg/ (kg·min) 形式。
统计学处理方法要正确, 并列出t值 (F值、u值、χ2值、q值等) 及P值。x±s不能写成X±SD, 统计学符号一律用斜体。
6图、表应绘制清晰。图宽、高的比例约为5∶7, 病理图应标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 图中文字须用6号印刷体标注。照片应有良好的清晰度及对比度。照片须做彩图者请注明, 将另收制版费。
7参考文献应以亲自阅读过的近期公开发表的文献为准。未正式公开发表的 (如内部资料、待发表等) 不得列入。论著类文章的参考文献一般不超过20条, 综述不超过30条, 并按正文中引证的先后排序列于正文末。正文引证处以序号置于方括号内注于右上角。文献作者有3名或少于3名者全部列出。多于3名者中列出前3名, 后加“, 等”或“, etal”。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如下:
[期刊文献]
[序号]作者.文题名.期刊名, 出版年, 卷 (期) 数:起页-止页.
[专著文献]
[序号]著者.书名.其他责任者 (译者) .卷 (册) 次.版次.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起页-止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