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历史教学心得(精选11篇)
小学历史教学心得 篇1
摘要:从学习历史的意义和方法谈起,分析了增加智慧、提高素质的方法,解读了一些细节。
关键词:小学历史,历史规律,历史观
一、学历史要明白学习历史的意义和方法
1.学历史,明大道,鉴往知来。学习要点不是死记硬背一肚子历史知识,重要的是能够以史为鉴,通过历史事迹激发对社会现实的思考,深谙历史常识和常理,避免重蹈覆辙,追求文明进步。所以,对我们学到的历史知识,无论真伪,我们都要进行一番推敲,看看这段历史的主角是谁,他们的所作所为反映了当时的何种背景,在有限的历史条件下给这些历史人物何种选择。总之,就是要思考,而不是死读书。
2.纸上谈兵、泛泛空谈,终究无法入木三分,既要思考,又要举例说明。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很有名的君主:一个是秦始皇,另一个就是成吉思汗。他们都武功卓著,其中秦军元将精锐,冠绝天下。他们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建立了极其庞大的帝国。但两个朝代的命运也几乎一样:迅速败亡。为什么这两个帝国有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空前之大的版图,而覆灭得又如此之快呢?看来,国家的兴衰,可不是仅仅有强大的军力所能决定的,更重要的是要有执政基础。这两个最强大的帝国虽然拥有当世最精锐的军队,但他们对广大人民的欺压和约束也是最严酷的。所以,当民心尽失,积愤如沸的时候,给帝王和百姓的选择就只有一个,无论他们是否喜欢,那就是重新洗牌。
3.懂得历史规律历史将会轮回,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但身在历史中的人,是否还记得他们读史时候的感慨?无论是学了哪一个时段的历史,我们都要认真地问自己,这段历史说明了什么?我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在我人生的道路上,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帮助?这样的学习才更加有意义。
二、增加智慧,提高素质,历史是一种启迪,是一种揭示
历史最大的作用就是教育,教育者要做好宣传工作,让学生努力学习历史,认真阅读历史书籍。作为研究者,同时也要深入研究历史事件,抓住本质,撰写卓有建树的学术专著,发表颇有见地的学术论文;把历史研究普及化,提高全民的思想和素质。历史是记载人心的文字,是文明的集结,史学工作者、教育者责任重大,要起到带头作用,科学地研究历史,树立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让每一个人抚今追昔,心灵丰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担当起历史的责任。
总之,学习历史不是为了记忆知识、年代、典故,而是总结经验,完善自我,吸收营养,修葺自然,更好地奉献社会。
小学历史教学心得 篇2
一、说课反思:
首先是准备太多,第一次讲时间总是超出规定时间,尤其是前五个部分,第一是,想准备充足,分析透彻,必然就准备的太多了,第二是,准备太多,自己还不会整合,精简语句,就造成了时间不够,讲的时候求快,可以讲完,就讲的很快不注意语速,还怕讲不完就很紧张。
其次是没有多次练习,也就没有用心,以致第一次说课的时候,会因为生疏,就会一直低头看大屏幕,教态因此也很差,到了第二次说课时,明显练得多了,也就熟悉了,比第一次在语速,教态上好了许多,也不会一直照稿念。
再次是教学流程设计上逻辑性不够,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的逻辑性,也没有考虑到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与逻辑性,以致教学内容有点乱,在安排讲课过程时,就明显的感觉到了。
还有在教学流程设计中,所用的教法、学法和之前设计的有所偏差,这个要什么注意,总之要秉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原则。
二、讲课反思:
首先,第一次讲的时候还是准备不充分,以致忘词,笑场,到第二次的时候虽然还有点忘词,但稍微比第一次好一点,不过第二次出现的大问题就是好几次口误,一是自己还不是特别熟练,二是有点紧张,三是思绪比较乱,没理顺,然后出现这种问题后自己却不会很好的救场,还是因为自己经验不足,以后要多加注意,多积累经验,在讲课之前一定要做充分的准备。
其次,讲政治史,讲不好就会很枯燥无味,然后我就觉得自己讲的很大的问题就是无聊,可能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这一点还是要不断的学习,要让素材在课堂上飞,就是尽量让素材尽量接近学生的生活,不能总是用大量的史料,虽然论从史出,但针对中学生,史料学习可能稍显枯燥,因此要选择经典的史料,搭配有趣的现实因素,激发学生兴趣。还要让学生在课堂上飞,充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上,让学生活跃起来。
再次,由于知识储备太少,使得讲课会干枯乏味,一点都不丰满,也就不能把知识点讲的很充分、透彻。自然就会无聊。也缺乏价值,因此在以后学习中,要提高教学技能,也要不断丰富知识储备。用丰富的知识储备支撑我的`历史教学,使自己的教学充满活力。
第四,教态比较差,以后要改正,在讲课的时候要面带微笑,不能太严肃要给学生亲切感。
三、其他历史教学技能反思:
在这一学期除了两次说课和两次讲课外我还做了生动的讲述和历史表现性评价方案这两项教学技能训练。在这两次历史教学技能中我也有一些小小的感悟。
首先是生动的讲述:生动的讲述顾名思义就是要让自己对知识的讲述要生动活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兴趣,并从中学习到知识。由于我选的是必修一政治史的内容,虽然政治史比较枯燥,但政治史又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会发生许多各种类型的故事,利用故事可以说明事件的前因后果。对于故事的选择我选择了“胡惟庸案”,自以为还是比较有趣,但我的问题就在于语言表达方面的欠缺,这方面还需多加练习,有待提高,并且在讲述故事时要进行逻辑顺序的调整。要使故事比较顺畅。
其次是历史表现性评价方案的实施,在这一次教学技能训练中,我觉得我的设计还是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体,而自己只是起到一个指导作用。不过在探究问题的讨论中虽然秉承着发散学生思维的目的,但一定要注意确立一个主题,紧紧围绕着这个主旨来进行问题的解决,不能天马行空,要注意效率,同时要注意让学生形成多角度看待历史的意识,还有多远的历史观。在当代高考体制下,课标虽然在实施建议部分明确规定了表现性评价的使用,但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学校做不到,最终还是以成绩来评价学生,面对这种情况,在以后我们的历史教学中,要尽量从多角度评价学生,不能仅以成绩作为标准,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而且能全方位评价学生,注意学生身上的长处和缺点,以长补短。
四、综上:
历史教学中的心得 篇3
著名的物理学家丁肇中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因为兴趣总在鼓励你向未来的世界挑战。”兴趣是成才的起点和求职的动力。中学生求知欲望强烈,对历史现象的感知能力一般都比较强,要求老师在教学上必须采取形式多样、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过去的生活产生兴趣。中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好强好胜,表现欲强,喜欢有挑战性的活动,学习积极,参与意识强烈,较容易为老师所吸引。但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形象记忆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弱,这些都需要更多的间接兴趣来提供维持的动力。
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可结合这门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将学习历史对人生的重要性和激发学习兴趣贯穿于课堂的全过程。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新教材在课文中设置了大量的图片,这些生动直观的历史图片传达着鲜活的历史信息,吸引学生去追寻历史的踪迹,一部历史教材简直就是一部异彩纷呈的历史画卷。例如帮学生理解“宗法制度”这一名词,课文中插入了一张“宗法制度示意图”,通过这个简单的人物图片、箭头和寥寥数语的文字就将深奥枯燥的知识简洁明了地展现给了学生,成功地利用这些图片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加强直观教学,强调形象生动。德国现代哲学奠基人狄尔泰说:“历史即体验和理解。”为帮助学生体验和理解,可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活动,再现历史,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重庆谈判,结合历史知识和相关资料让学生表演历史短剧,更生动直观地了解中国人民在两种前途、两个命运的碰撞中,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历史话剧。
三、倡导自主学习。要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生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尽可能避免给学生现成的固定的结论,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让他们主动地去认知、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例如讨论:“李鸿章是卖国贼吗?”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指导,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认真领悟,引导学生从史书中得出了李鸿章在近代有贡献但不能否定其卖国贼的结论。
四、组织故事会和小组辩论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有关资料的收集,为证明一个论点,必须运用古今中外的例子进行论证;为讲一个精彩的故事,必须查阅大量书籍。通过讲故事、分组讨论把课堂教学活动推向了高潮,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热情和智慧。学生增长了见识,强化了记忆,拓宽了知识面,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还有助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增强。
历史教学点滴心得 篇4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 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 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也就是说, 兴趣是认真学习的根本, 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们喜欢历史呢?作为一个历史老师, 教学多年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教学语言诙谐
同一种意思, 不一样的表达, 效果截然不同。语言风趣幽默, 语调顿挫抑扬、铿锵有力, 讲起课来眉飞色舞, 活灵活现, 就能把历史课堂搞活。
历史人物教学重在突出人物的鲜活个性, 展示出生动的形象, 揭示其精神风貌, 如分析历史人物, 诗人李白时, 就可以说李白嗜酒如命, 如果诗写得不好, 就是一个浪子形象, 但是人家才华横溢, 斗酒诗百篇, 被称为诗仙, 从而使学生对李白形成了生动的形象。
二、形式活泼生动
把历史课堂变成故事会是一个创造, 也应该这样进行授课, 因为历史课本身就是故事, 说起故事, 学生们都眉开眼笑, 如在讲《三国鼎立》时, 利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三国故事, 说到曹操的智慧, 在那个群雄并起的战乱年代, 曹操迎接汉献帝, 正合人心。实际上是曹操控制了皇帝, 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 出师“名正言顺”“挟天子以令诸侯”, 通过类似的故事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让历史课堂成为了学生的乐园。
三、学习形式多种多样
教师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 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 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 还有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窍门。这是学习历史的重中之重。历史教学也需要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让学生参加。历史活动的组织可以有很多形式, 如学生编演历史剧、历史知识抢答竞赛、历史谜语竞猜、开展辩论会等。为了培养学生善于学习、懂得学习, 让学生大脑的各个功能区都能协调地发展起来, 这就必需让他们学会开动大脑, 启迪思维。主动和同学、老师还有家人探讨历史。
历史教学实习心得 篇5
相较于11、12班来说,在内敛的13和14班授课时,也有不一样的感受与收获。第一次上课前,我其实已经在13班听过课。因为舍友孙XX也和我教授一样的班级,所以我决定提前去听一节舍友的地理课,从中吸取一些经验,学习她的优秀之处,同时也提前观察一下我未来的学生,简单地了解一下他们的课堂情况。我坐在教室后面,能够明显地感觉到这两个班与11、12班的课堂纪律和氛围的差异。13班的学生很听话,回答问题也较积极,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坐在我旁边的最后一排的一个男生,几乎每个问题都会举手,即使不举手也会跟着老师回答问题。总而言之,他上课极其认真,回答问题极其积极,所以我特别注意了他。当我接手13班第一次上历史课时,却发现那位学生不再积极,反之表现得很无精打采,甚至不愿意抬头。我不知道他是对历史课不感兴趣呢,还是对我教授的历史课不感兴趣。不管是哪种,我觉得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无形的“打击” 。正当我打算要和他谈一下从而解答我内心的疑惑时,他主动跟我提了意见。他说:“老师,您上课可不可以大点声,能不能把那些捣乱的学生赶出教室,我都听不见您说话。” 通过他的话我知道了问题所在:其实不是因为我说话声不够大,真正的原因是我管理班级不严厉,太过纵容调皮的学生而忽视了认真听课的学生。其实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在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也正在学生的建议下和班主任、纪律委的帮助下努力改进。
与此同时我也在不断发现自己授课时存在的问题。从第一次的坎坷到逐渐适应历史授课形式,并在平时积极备课,完备自己的知识。渐渐地我发现我的心态发生了变化,现在我很感谢学校能给我这个机会让我接触历史,我才能从中发现不一样的乐趣。
小学历史教学心得 篇6
【关键词】历史题材;教学;三步曲
【中图分类号】G623.1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安排历史题材教学内容的独有意义:历史支撑“中国心”的形成。“历史”不可磨灭的作用是能使传统美德活起来。由此可见,历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历史题材的品德教学中,“历史”不等于历史知识,品德性是它的灵魂!怎样才能在历史题材教学中凸显品德教学的品德性呢?这就要求教师引领学生走进历史事件中去,学会对历史的思考,学会对社会的思考,学会对人生的思考。
—、准确定位目标,悟历史教学的“品”性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學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布鲁姆指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的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由此可见,把握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与关键,它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指引着教与学的方向。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直接影响着教学实效。
以《鸦片的背后》一课为例。本课有五大块内容,分四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讲述“鸦片——特殊的武器”,重点是讲述鸦片作为特殊武器的作用,让学生明白鸦片是一种杀人不见血的武器,让学生体会到鸦片能毁了一个人,能毁了一个家,更会毁了一个国。
第一次,确定的目标为:
在课上,老师的一个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些,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想说些什么吗?”孩子们的回答是发自内心的,“我感到悲愤,中国这样大,为什么会遭受这样大的屈辱?”“我感到失落,中国的领土,银子主权都落到了列强的手里,我们当时的中国人都不感到痛心吗?我们中国当时是怎么啦?”……一句句发自内心的感叹和质问,让这节课到了思想的高潮处。从课堂效果来看,我觉得这节课是有质的,但问题是这么多的内容是三个课时的内容呀,量太多了,直接导致教学课时划分的不科学。
第二次,确定的教学目标为:
课上,通过抓住教材上“四个兄弟吸食鸦片”的这么一个缩影,把这个点做大,做足,先讨论一个富裕的家庭被鸦片能害成流落街头。那还会有什么人受害呢?再通过分组讨论拓展:如果农民,商人,军人和官员都在吸食鸦片,当时中国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通过学生的讨论,确实深切地感受到鸦片是毒害整个中国啊!从而水到渠成地体会了鸦片的危害。再一个“为什么当时中国会有那么多人吸食鸦片?这么多鸦片又是从哪儿来的呢?”通过学习交流,让孩子们体会当时有这么多人吸食鸦片的原因是中国官员的腐败,国民素质低,由于无知,医疗技术差等原因才会有这么多人吸食鸦片,进而深入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去,了解中国的闭关自守所带来的危害,进而体会英国人把鸦片云运到中国来的阴谋,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第一次,教师的课时目标贪全求多,分散了课堂的有限时间,造成了处处用力但又用力不够的后果。而第二次,课时目标小而实,针对性很强,具有很好的操作性,是能够在第一课时达成的。足见,我们每一位教师牢牢树立“历史题材”教学的目标意识,认真审视教材,抓住领悟历史的着力点,来悟历史教学的“品”性。
二、把握教学内容,寻对接历史的“人”性
随着年级不断升高,品德与社会教学逐渐加大了知识含量,特别是“历史题材”的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距离很大,因此,需要我们想方设法使教学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熟悉的生活开始,找到一条生活与“历史人”相结合的通道。
1.依赖历史细节,构建对话平台
历史本来就是由人创造的,历史的“人化”就是把隐藏在历史事件背后的人突显出来,让人走向前台。寻找一个个与儿童同构的对话平台,感受他们的真实叙事……比如,《鸦片的背后》中选用的“吸食鸦片的四兄弟” 这么一个缩影,把这个点做大,做足,拓展到农民,商人,军人和官员都在吸食鸦片,当时的中国到处是一翻受鸦片毒害的景象,从而真切感受到鸦片的危害;依赖这样一个点,一个细节,搭起了学生与教材对话的平台,从而让孩子有话可说,使这一个个历史事件在这些细节中站起来,拉近了历史与孩子、教材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2.凭借生活经验,搭设对接跳板
历史题材对于今天的学生而言,遥远又陌生,教学后只是一般了解,并停留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要素上,始终觉得隔着一层,融不进当时的情境之中。因此我们在讲述“历史人”的生命叙事过程中,要善于以这些现实问题为媒介,唤起学生的亲近感,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其搭设进入历史而又能回归现实的跳板。
三、关注学习对象,激历史体验的“德”性
历史知识课的学习只停留在认知的层面,而品德与社会教学不光要认识到,还要体验到。我们在让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形成相应的品德。这种品德的形成过程是一种自然的融合,而不是强加于人的,是要把知识与品德教育进行结合、渗透、融化,重视学生的心理体验过程。
1.创设情境,唤发历史情感
由于绝大多数学生缺乏与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对应的生活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解决的办法就是要创设以学生生活为背景的情境,进行“情境性教学”。
以《中山陵前》一课为例,先从“长辫子”和“裹小脚”导入课堂,让男同学谈谈:“如果整天扎一条长辫子,会怎样?”让女同学谈谈:“如果从小就把你们的脚裹起来,变得小小的,你感觉怎样?”再切入到孙中山先生生活的时代背景。利用一些震撼人心的一些数据、图片,并配合凄凉的音乐,引领学生一起重新回到那段历史中,去亲历去感受那段耻辱给我们中国人民带来的伤害。种种这些,激起学生愤怒的情感,更激起学生对孙中山在当时背景下挺身而出的英雄气节的佩服与尊敬。
2.提炼情感,捕捉瞬间感受
历史在学生眼里是那个年代的事,往往他们会比大人还要冷静地去看待并评论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捕捉学生的真实感受,放大他的情感,以感染全体就显得格外重要。如在《中山陵前》此课中,在看数据、图片时,在和走进人物时,要穿插着把老师的感受主动地表达出来,在情感表达上给学生作示范,并且在学生的发言中,及时捕捉他们真实的瞬间的情绪,以此教会学生表达真实的感受。当学生在情境中重回历史,真实地感受那段苦难,当他们的心灵被震撼后,他们的情绪被激发出来了。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注意教会学生多种搜集资料途径,以及简单的整合资料、分析资料的方法,让他们能够在历史题材课文的学习中融会贯通。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安排历史知识的真正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历史知识、而是要在历史题材教学中立足于品德教育,将历史内容的学习作为一个桥梁,把知识与品德融合起来,其最终目的是发挥历史特有的品德性,让儿童通过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形成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这过程中,自然就体现了‘历史题材品德教学的品德性了。
【参考文献】
[1]郑爱华.搭建历史和现实生活的桥梁[J].小学德育,2008.8
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心得 篇7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和学生观的转变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实施者和研究者, 因而我努力转变观念, 正确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为新课改教学的实施提供先决条件, 认识到“学生是发展的人”。本人在思想上已把学生看作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性且可以教育引导的人。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 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创造力的。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要面对全体学生, 对每一个学生充满信心和爱心, 充分利用新教材中的“动脑筋”和“活动与探究”锻炼学生的动脑、动口和动手能力, 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训练和展示自己的独特才能, 让他们能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成功和被其他人欣赏的滋味。在学习“昌盛的秦汉文化”一课时, 我让学生观看教材第八十九页的四个兵勇, 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 用黄泥制作出来, 然后将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进行评奖。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加强, 同时使他们学历史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学生更愿意上历史课
传统的行为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讲授占据了大部分课堂时间, 尽管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口干舌燥, 但是学生还是心不在焉、神情漠然。学生抱怨历史课枯燥难学;教师抱怨学生顽劣难教。历史课堂教学为什么会陷入这一怪圈呢?究其根源, 原因在于传统的行为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看成学习的机器,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 而是根据已有经验, 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 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教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把课堂主角地位让给学生, 才能从根本上跳出这一怪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方法很多, 如讲历史故事、表演历史剧、编历史小论文、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 借助地图、图片、电视、多媒体等。如我在教学“远古的人类———北京人”时, 让学生表演历史课本剧“北京人的一天”;在教学“司母戊鼎”时, 我让学生用手比画它的长、宽、高, 借助课桌, 想象它的重量;遇到探究课, 我就让学生展开活动, 如“了解身边的历史”, 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主体意识被唤醒。又如, 教学《中国远古人类》一课时, 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打磨石器, 他们乐于参与, 并从实践中感受到原始人生活的艰辛, 体会也很深刻。再如, 教学《秦的统一》一课时, 学生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制作旧中国七雄拼图, 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掌握了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由原来被动接受式的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式的学习。这样, 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大大增强, 课堂教学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三、历史教师的素质更高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 树立以学生为主, 不断探究的学习理论。光凭一本书、一张嘴走进课堂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 充分备好每一堂课, 精心设计每一个探究性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历史课堂充满激情和生机。如我在教学“萨拉热窝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时, 没有让学生充当课程的聆听者, 而是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积极探究, 主动完成对意义的建构。我先让学生欣赏电影《萨拉热窝事件》片断, 然后提出三个问题:你同意普林西普的做法吗?怎样评价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你认为普林西普刺杀行为 (萨拉热窝事件)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联系吗?在我创设的历史情境中, 学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并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一部分学生认为普林西普的行为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另一部分学生认为这与“9.11事件”是性质相似的恐怖主义行为。看到学生思维这样活跃, 我马上组织了小组辩论, 通过辩论, 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 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另一方面, 通过探究、辩论, 得出了“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的结论, 完成了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四、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经过近一年对历史新课程标准教材的教学和反思, 我体验到一节好的历史课, 不在于教师个人滔滔不绝的讲述和眉飞色舞的表演, 而在于学生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 是否和教师一起走进特定的历史情景同喜、同悲、同忧。要达到如此境界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1. 划分活动小组, 建构合作式课堂。
如我在教学《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一课时, 在课前我和学生共同制定了学习的主题:“流金岁月, 寻找英雄”。学生根据学习任务, 分成五个学习小组, 通过网络、报刊、书籍、寻访老人等方式去查找资料, 然后将查找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类, 在课堂上用各种形式加以汇报, 他们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再现了焦裕禄、王进喜、雷锋等英雄人物的事迹。通过合作, 学生在课堂上既展示了自己的成果, 又通过成果共享获得了“他人的帮助”。同时, 全体同学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彰显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当然, 合作的具体方式灵活多样, 选择什么时机合作, 以什么样的方式合作, 要由具体的学习内容而定, 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合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促进学生对意义的建构, 否则只能是流于形式, 事倍而功半。
2. 营造和谐氛围, 建构情感化课堂。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呆板、抽象, 但历史是过去的现实, 是由活生生的画面构成的, 历史人物也是鲜活的, 具有一定情感的。因此,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应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的距离, 让学生与历史人物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和情感交流, 深刻认识到历史有着重要作用。历史课堂教学中情感的合理运用, 可以为教学活动注入催化剂, 有了它,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可以更好地步入学习的佳境。如我在教学“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海战”时, 通过播放电影《甲午风云》片段, 再现历史情境, 使学生通过对具体的战争细节了解、感受民族英雄邓世昌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大无畏的气概。这样, 学生自然而然地与英雄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学生对于“中日甲午战争”的意义建构顺其自然地完成了, 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是很难产生的。
3. 主动参与乐于研究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他们多采用“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来学习历史知识, 结果是“背完就忘”。学生用这种方法学习历史, 不仅所学的知识质量不高, 而且记忆的牢固程度也很低, 降低了学生的兴趣, 限制了其思维的发展, 与时代的要求、素质教育的目标也是背道而驰的。作为历史教师, 寻找符合研究式学习模式并能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 我认为适当地让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办法, 而撰写小论文恰恰属于研究性的学习方式。如在学《秦的统一》时, 我让学生编写秦始皇的小论文, 然后在班里进行评论。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不仅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研究的积极性, 课堂上形成了浓浓的学习氛围, 而且与学生平等交流, 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得到尊重, 建立起了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生和谐的关系得以巩固。
五、把学生当作朋友, 尊重学生的独特性
1. 要想使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人”, 使教
师自己转变为“伴奏者”“研究者”及“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那么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就必然要把学生当作朋友式的合作关系平等对待, 教学中要用心倾听学生的观点、见解, 即使是错误的看法, 教师也要耐心倾听。教师要艺术性地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 与学生交换看法, 纠正其错误观点, 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朋友关系, 而不是传统被动式的师讲生听、师主生从的关系。也只有这样, 学生才可能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 才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并向传统观念发起挑战。这样良好的师生关系就会渐渐固立, 学生也敢于发问, 敢于主动向教师质疑。在这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展开的教育教学能够刺激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 正好达到了使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人”的目的。学生的心灵得以开放, 个性得以张扬, 创造力得以开发, 这也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梦寐以求的。
2. 教师在教育教学行为上, 要以尊重、理解、宽容、赞赏的态度来处理师生关系。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情绪情感、个性特点, 尊重学生的选择、判断和意愿, 维护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尊严, 同时还应该学会宽容, 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多样性, 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会欣赏他人。
小学历史教学心得 篇8
一、对恩师的教学体会
龙教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教学认真负责,尤其是学术上的独到见解和讲课的深入、生动,印象极为深刻,至今仍历历在目,终生难忘,现追忆如下:
1. 讲解透彻。
关于建筑历史问题,特别是对中国文献资料,宜“吃透弄通”。例如人们所熟知的影响历代都城制度的《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图1)即使一些专著,迄今仍多作字面解释:“宫城前面为外朝,后面为市。宗庙、社稷则据主轴线对称设置在宫城前面的两侧,这便是宫、朝、市、祖、社五者的相对规划位置和它们之间的关系”[1]。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位置关系?恩师讲得明白:其布局意图是:“前以明礼,后以明利”,布局效果则是“前静后闹,前呼后拥”,这种规划原则是符合当时朝政要求的。又如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一般多就“明五暗九”形式和“叉柱造”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恩师还从型制上加以阐明:“(1)隋唐时期的木塔平面多为方形(如日本的实物),而此塔是八角形;(2)塔方向朝南,与辽代的习俗不合,足证晚期辽人的汉化。”(见恩师自编讲义P33)讲解极为深刻、透彻。
2. 见解独到。
恩师在治学方面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古代建筑的研究中。早年发表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35年5卷4期的《开封之铁塔》,用现代力学概念来论证该塔(即宋祐国寺塔)的结构稳定性,极有见地,为学者所共知。晚年发表于《建筑学报》1963年第1期的《我国古代建筑的避雷措施》,则进一步采用数理量化方法(数学公式推导)来探讨古建筑的安全防护,很有研究价值和启发意义。联系到中国建筑史的讲课中,常结合诸如高台基、石柱础、出山顶等防潮、防水、防火以及抗风、抗震等防灾问题,均有独到的见解,为后人的研究、教学帮助很大,至今仍记忆犹新。
3. 分析全面。
建筑历史的教学在占有了一定的材料之后,就要善于发掘,做深入、细致的分析,才具有说明力,也才能使学习印象深刻。例如古希腊建筑何故产生三种柱式?恩师是从历史背景、社会生产方式、自然条件、民族特征,乃至当时各国的文化交流等作多方考察,分析十分周到。讲到帕提农神庙(Parthenon)廊柱样式为何要做凹槽?至今本人保留的片断笔记中还写道:“从自然条件的影响来看,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之凹槽,可减少“矮劲儿”(这是恩师当时讲课的生动术语),在天气睛朗之时有阴影加强其直立感;而且这种柱式是用白色大理石制,此在南方太阳照耀下显得柱子更加优美、柔和,与整个自然环境是非常调和的。“又如,关于“斗拱”的功能,当年所发梁思成先生《中国建筑史》油印讲义解释是:“以斗拱为结构之关键,并为度量单位……,其功用在以伸出之拱承受上部结构之荷载,转纳于下部之立柱上,故为大建筑物所必用。”(现见百花出版社正式出版本P14)而恩师在讲课中还补充了斗拱构架的“免震”性能与作用,实属全面。
4. 扩充内容。
关于中国建筑史的教学,给人的印象是:前期多为宫殿、庙宇、陵墓,后期则是城市、民居、园林,仍感类型偏少,不及外国品类丰富,特别是缺少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即使某些历史教材、论著亦似如此,需要加以补充。恩师早年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在讲课中突出讲了隋河北赵县安济桥、元河南登封告成镇观星台,以及木构架和斗拱的定型化、模数化与力学性能:并着重介绍了宋·李明仲《营造法式》、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及明·计成《园冶》、清·李渔《一家言·居室部》等专著,不仅扩充了内容,更增添了科技含量,说明中国建筑确实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科技文化。
二、《中国建筑史》的教学方式
现时选购教材《中国建筑史》已出潘谷西主编第五版本,内容丰富,但仍让学生去图书馆借阅参考教材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或自作一些资料互为补充。原因是在“古代建筑史”部分我们没有按照原书类型学编排来讲课,而是师承一脉相传的采用断代史的教学方式,这并非“沿袭”或“守旧”。而是因为:
1.“中国建筑史”既然是把中国建筑当作历史来看待,就应运用史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探求它的发生、发展、主要成就……,尤其是强调建筑与文化的关系,将建筑放到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中去研究,按原始、奴隶、封建、近代和现代社会五个大分期,其中封建社会较长,又分早、中、晚三个小分期,这样既照顾到各个朝代建筑的实际情况,也符合建筑本身的发展阶段特征,亦是“外国建筑史”和一般史学的教学方式。
2. 用断代史讲课,可将中国建筑起源、传承的来龙去脉作广泛、系统的整体考察,使我们仿佛走进了那个时代。迎面接触到的是一定社会所独有的建筑状态和特色,脉络清楚,一目了然。更有一层意思,是将中国建筑置于世界建筑之中,看到中外建筑文化的交流、吸收,也可突出中国建筑在世界之林中的地位和影响,既不孤立,又使古代和近现代建筑的过渡与衔接自然贴切,不致感到突然和生硬(见图2)。当然,各个时期的建筑类型应有所择重,尤其是存有实物的要详讲,分析透彻,而不是面面俱到。一般唐宋以前实物较少,宜从文献资料分析着手,唐宋以后实物较多,应用实物对照进行讲课。至于近现代建筑,因距离我们较近,比较容易理解,且后续课程《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多有涉及,更由于教学时数有限,一般只作概括性、启发性的重点讲解,以学生自学为主。
3. 随着社会现实和历史的嬗变,“中国建筑史”的教学早已由过去的“营造技术史”转为现在的“变迁发展史”,除专门研究或古建修缮需要外,对古代木构架多作一般性描述,主要着重整体、系统的讲授与今后潜移默化的运用;况且学生在中小学已对中国历史有所了解,学起来也比较容易接受和记忆。顺便提及的是,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1版1978年3月,正式教材由该书编写组编《中国建筑史》1979年7月出第1版,在此之前的讲课或现今年岁较大一点的教师多以梁思成先生《中国建筑史》讲义或自编断代史作教材,讲起来似较熟练与顺手,可以做到教、学相长。
4. 我们这样做的目的,还在于将现有的研究再往前推进一步,就是扩大到形成那个朝代的建筑活动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特别是把儒、道、释三家的思想同当时社会生活酿成的建筑状态更切实,更自然地结合起来,如“天人合一”自然观、“以和为贵”伦理观等在建筑中的体现;也就是说,将“技术”融于“思想”中,把“思想”贯于“技术”中,使听者觉得中国建筑确有个性和特色。对此,也不致为那些枯燥、生硬的专有名词所绊羁,讲起来就比较自然、生动。
三、当前建筑史的教学
建筑史作为人类物质文化一部分的建筑的历史,过去曾受滚滚商潮的冲击,一度受到冷遇,但在建筑专业的教学中始终处于主干课程的地位,不容忽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知识的扩展,加上古今对照、史料丰富,须用历史辨证的观点、方法看问题。因此如何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来提高教学质量,有如下深刻体会:
1. 观念更新。
建筑历史既是一门专门学科,就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特性,绝不能等同与政治史、思想史,更不能机械地套用“阶级斗争论”,对此要剔除偏见,更新观念。例如上述《周礼·考工记》周王城规划布置,虽是古代宗法礼制思想所致,但不能误解把“市”放在“朝”后引伸为“重礼轻利、重农轻商”的源头。从总体布局来看,“祖”、“社”在前固然重要,但居“朝”宫的左右为其陪衬。而“市”场在后考虑安全与安静稍有隔阻,却与“朝”并列在主轴线上,地位显要,足见当时对商业的重视,因为“王室在都城中央,其前为行政区域,其后为商业区域,在人事简单的古代,城市能如此配置整齐,也可算十分完备。”(亦见恩师自编讲义P15)又如古代从北到南的“四合院”民居,过去一直认为表现封建社会“内向”性格和“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等级观念,事实上这种“封闭性”布局适于当时“一户一宅”的家庭组织,“四世同堂”融于一庐,既方便灵活,又安静安全,且体现尊老爱幼美德,极富人情味,亦为当今家居生活所必需。
2. 深入发掘。
当代建筑历史的教学不能“以史论史,为史而史”,而是要以历史为载体,引导对今天的创作有所借鉴和启示,为学生在校的学习和尔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为此,就要同恩师当年治学、教学那样,对古代建筑作深入、细致的分析;尤其是我国封建社会较长,更要注意发掘其间民族建筑文化的潜能和精华,以发扬光大。例如群体布局典型的北京故宫强调中轴线,左右绝对对称,创造出雄伟、壮丽的王者风范;而苏州园林强调对景与借景,曲径通幽、以小见大,呈现出向往大自然的山水情趣。至于个体建筑,如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出檐深远的气势,河北正定隆兴寺“四出抱厦”的造型……,特别是独特运用匾额、楹联、旗幡等辅助手段来强化主题,产生深远的意境,都值得我们学习、吸取。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对这些古典建筑作重点讲解,另一方面也要结合现实的建筑作品来评析,不致“闭门造车”。例如近现代著名建筑南京中山陵、广州白天鹅宾馆、北京香山饭店等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古典建筑的创作手法和技巧,就是极生动的例证。我们可以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3. 综合分析。
对中、外建筑历史,应根据各自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结合实例进行古今、中外建筑对照、比较,以显示事物的清晰度和识别性,加深学习印记。尤其讲“中国建筑史”,常可应用古代诗词、文论加以补充,更具深邃的哲理意义。例如《礼记·乐记》所言:“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将个人、社会,乃至整个宇宙(即天、地、人三者)贯通,其中“以人为本”,“人道”顺应“天道”,形成“天人合一”自然观,致使建筑与山川地貌、风土人情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使之人与自然统一,也即今天所要求的人、建筑、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和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此外,还应突出中国古代讲求虚实相渗,阴阳相合,以及气韵生动、妙趣横生诸多构思妙谛和艺术手法。正如王安石《洪畴传》中举言:“耦之中又有耦焉,而万物之变逐至于无穷。”比较中外园林,西方多为几何构图,对立自然,一览无余;而中国则具太极图意,师法自然,含蓄幽深,即可得到证实。又如,学生常问到为何西方多用山墙;而中国惯用面阔作建筑主(正)立面?这就要从双方构图手法不同来阐释。因西方建筑无论横、竖方向多数间距相等,只有节奏感形成的等分阶调,须用山墙山尖来加强其中心感,而中国建筑开间、层次多是由大到小逐渐收敛、明显具有韵律感,不看上部檐脊就能找到趣味中心,更是技高一筹。这一则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国建筑的热爱;另则也可引起学生对西方建筑的兴趣,各有所长。
4. 正确引导。
关于建筑历史的教学效果,一般只要深入浅出讲课生动,又能进行实例分析,学生都愿意学;并且很感兴趣,上课能认真做笔记,考试成绩也较好,但学习心态则有两种:一是一般学生满足教学计划内容;另是考研生希望增加一些篇章,特别是中国古典建筑名词解释。从搜集到的硕士考题来看,诸如解释“市朝一夫”、“重檐三滴水”,比较“市井与市”、“出跳与出踩”等,确实要下一番功夫。这里牵涉到两个问题:一是受学时限制,不可能讲全,需要额外辅导;二是要规范试题,按照教学大纲内容,根据选购教材出题,切勿出偏题、怪题。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教学一方面是传播知识,让学生掌握建筑历史知识;另一方面是传导思想,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当前由于社会热衷于建筑表面形式,业主看重的就是建筑外型和豪华装饰,造成建筑教育极端注重形式和急功近利思想,这样就从建筑历史中拿来一些古典构件当作符号到处套用,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譬如当前盛行的“欧陆风潮”即是如此。我们的责任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建筑本质与形式、现实与潮流,努力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紧跟时代步伐,革新创造,使建筑历史的教学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是我国学子尊师传统的写照,也是崇高师德的体现。今天我们纪念龙、夏、陈三位教授诞辰105周年,一则要学习先辈们治学、教学、为人、敬业精神,另则也要承前启后,以新的姿态、起点、面貌和毅力刻苦钻研,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获取教学、科研新成果。我想,如能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当为最好的纪念!
参考文献
小学历史教学心得 篇9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1]然而, 调查研究显示, 我国小学作文的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 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真情实感、缺乏个性等问题屡见不鲜。小学作文到底该怎么教是困扰一线教师们的一大难题。虽然关于此问题的研究比比皆是, 层出不穷, 但小学作文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在这里, 我尝试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小学作文教学变革的回顾与反思, 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点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二、对我国小学作文教学历程的回顾
根据我国语文课程的整体发展脉络, 可将我国小学作文教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初步探索阶段 (1949年—1958年) ;曲折发展阶段 (1958年—1976年) ;恢复发展阶段 (1976年—2000年) ;新课程改革阶段 (2000年至今) 。
(一) 初步探索阶段 (1949年—195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教育战线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 因此迫切需要编写一部新教材供全国使用。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的努力下, 新的教材把修订的《国语》改为《语文》, 从此, “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正式确立起来了。这一改变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 更是教学思想的改变, 就像当时主持教材编审工作的叶圣陶所说的“语就是口头语言, 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 就叫语文”[2]。小学作文也随着教材名称的变革走上了正轨。
(二) 曲折发展阶段 (1958年—1976年)
1956年的教学大纲实施没多久, “左”的思潮便席卷而来, 将教育带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片面强调政治, 片面强调阶级斗争, 严重干扰了正常的语文教育。这股极“左”的思潮也冲击到小学作文教学中来, 在中小学的作文教学中找靶子、抓典型, 积极地与社会上的批“毒草”运动相配合。从此, 中小学的作文教学过分片面强调政治性、思想性, 致使中小学的作文质量严重下降[3]。
随着“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左”的思想逐步被认识、被改正, 教育战线也开始纠正“乱、糟、偏”。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草案) 》, 第一次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大纲对小学作文做出了明确的界定, 说明了其重要性:“作文是用词, 造句, 篇章结构的综合训练。学生语文学得怎样, 可以用作文作为衡量的尺度。因此作文教学十分重要。”大纲还提出了作文教学的要求, 即“作文要从写话入手, 要注意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要教学生听普通话, 说普通话”。
但是, 好景不长, 1966年到1976年中国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 整个中国陷入了空前的浩劫中, 教育也不例外。刚刚端正方向的小学语文教学又被这场风暴卷到了政治化的道路上, 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大破坏。小学作文教学也未能幸免, 学生作文水平极低。
(三) 恢复发展阶段 (1976年—2000年)
粉碎“四人帮”之后, 我国进行了拨乱反正。教育部于1978年颁布了新的大纲。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 社会的一切迅速发生变革, 在语文教学方面, 人们也在试图寻找写作教学可直接依傍的程序或可操作的步骤。因此, 随着强调基本技能训练教学理念的发展, 逐渐形成了序列完整、便于教师操作的作文教学体系。例如,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张田若的“作文分步训练”序列;杭州大学朱作仁、李卫民的“小学作文程序训练”实验;山东烟台李昌斌等等人的“小学作文四步训练”实验;上海吴立岗、贾志敏的“作文素描训练”;丁有宽的“读写结合五步系列训练”等等。这些改革对快速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质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 人们还不断吸收外国 (尤其是苏联) 的写作教学思想, 并借助心理学和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 不断改进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 使得写作教学朝着科学性和有效性前进。
(四) 新课程改革阶段 (2000年至今)
20世纪末,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文主义关注取代了工具理性主义思维, 写作教学也开始暴露出一些严重的问题,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再一次促使人们反思写作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探索改革之路。2001年, 教育部编制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对小学作文进行了重新定位, 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并且, 制定了小学三个学段的分目标。这一新课程标准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构建教学目标, 摆脱了过去那种单纯重视写作知识和写作技能的倾向, 较为全面地规范了小学的写作教学。
三、反思我国小学作文该怎么教
回顾我国建国以来小学作文教学的历史, 对于小学作文的重要性的认识还是比较一致的, 历来的语文教学普遍重视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我认为, 小学作文教学说到底其实就是三件事情, 把这三件事情做好, 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不愁提不上去。第一件事, 让学生“想写东西”, 也就是让学生产生想写作文的愿望, 激发学生去表达自己想法和感情。第二件事, 让学生“有东西可写”, 也就是引导学生去发掘作文的内容。这些内容从哪里来呢?毋庸置疑, 写作的素材总是来源于生活。所以, 教师首先就是要丰富学生的生活, 另外还需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身边的生活、善于思考身边事情的习惯, 这两者相结合, 学生的作文就不愁没有内容可写了。第三件事, 让学生“能写出东西来”, 也就是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和感情用文字清晰地表达出来。当拥有了质料和形式, 再加上一个想建高楼大厦的欲望, 何愁高楼大厦不能耸立云霄呢?
四、结语
小学作文教学经历一路坎坷, 走到今天, 实属不易。几十年来, 其兴盛过, 也衰败过, 但仍然能够一次又一次复活。我想, 这与其本身的独特价值是密不可分的。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 作文的好坏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成绩的高低, 更关键的意义在于, 它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无可替代的影响。而小学是打好作文基础的关键阶段, 所以, 小学作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未来的语文教育工作者, 我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历史进行深刻的总结和反思是必要的, 也是必须的。但是, 回顾和反思不是目的, 目的是要能从中汲取有益于今天作文教学的经验。当然, 过去的很多经验并不是拿来就能用的, 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再次加工和创造, 形成符合我们需求的、能为我们创造价值的东西。
摘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新课程改革中, 小学作文教学是大家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回顾过去, 自建国以来, 我国的小学作文教学走过了一段艰难漫长的变革历程, 这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的地方。本文通过对小学作文教学自建国以来的变革历程进行回顾和反思, 提出一点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以期引起学者和教师们的反思, 为小学作文教学改革提供一点启示。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变革历程,回顾,反思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第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7.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上册) [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138.
小学历史教学心得 篇10
一、国家宏观层面关于环境教育课程教学的要求
所谓国家宏观层面的要求, 主要是指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其各部门、全国性学会等非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总体性要求。
我国将环境教育的形式由社会宣传发展到中小学学校教育,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8年, 中共中央在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的相关文件中要求, 普通中小学要增加环境保护的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在随后编写的小学《自然》、中学《地理》和《化学》等教材中增加了环境保护知识, 在基础教育中开始渗透环境教育。
1981年,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教育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强调, 要在“幼儿园、小学、中学普及环境教育, 将环境教育知识普遍渗透到各有关学科的教育内容中去”, [1]表明对于环境教育走进正规教育、基础教育取得了普遍共识。
在1994年发布的《中国2l世纪议程》中, 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方案, 其中就包括在小学《自然》、中学《地理》等课程中纳入资源、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这是对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2l世纪议程》所提出的“面向可持续发展重建教育”的积极回应。
1996年发布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强调, 要加强中小学各科教材环境保护内容的研究, 利用课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2011年4月26日, 环境保护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和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联合发布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 (2011-2015) 》, 明确提出要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环境教育, 推动将环境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的进程, “强化基础教育阶段环境教育, 在相关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 鼓励中小学开办各种形式的环境教育课堂。”这是为了增强全民环境意识、建立全民参与社会行动体系、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而提出的行动任务, 为未来五年我国环境基础教育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 近几年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课程教学的发展, 也印证了《行动纲要》发布的重要意义。
二、地方法规关于环境教育课程教学的要求
为了加强和普及环境教育、推进环境教育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宁夏首先提出了环境教育立法的构想, 于2011年12月1日经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教育条例》, 并于2012年1月1日正式实施, 填补了我国环境教育专门立法的空白。该《条例》指出, 学校环境教育是环境教育工作的基础, 学校应当组织落实环境教育教学规划和计划, 配备和培养环境教育师资力量和课外辅导员, 组织开展环境教育实践活动, “中小学校应当将环境教育纳入公共基础课程, 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关心环境, 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培养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2]
2012年9月11日, 我国第二部环境教育立法《天津市环境教育条例》由天津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于2012年11月1日起实施。该《条例》第五条列举了环境教育的多种形式, 首要形式即“开设环境教育课程”。[3]
上述两个条例用立法的形式强化了课程教学在环境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使开展环境课程教学有了法律依据, 是我国环境教育正规化、规范化、法制化的充分体现。
三、国家教育计划和教学大纲对于环境教育课程教学的具体规定
环境教育课程教学的落实, 需要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在相应的教育计划和教学大纲中做出具体规定。1980年国家教委重新修订了《中小学教育计划和教学大纲》, 将环境教育内容正式列入计划和大纲, 标志着环境教育成为国家教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1987年, 国家教委在制定的《九年义务制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教学计划》 (试行草案) 中, 对环境教育课程教学做出了明确规定, 教学大纲要求将能源、环境、生态等教育渗透在相关学科教学中, 并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单独开设环境教育课程。
20世纪90年代初, 国家教委对中小学环境教育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在《对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中, 要求在小学《地理》课中加入有关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国情教育, 普通高中则开设环境保护的选修课, 并随后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环境保护》确定为高中选修课的教材。二是在1992年国家教委审查并通过的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各学科教学大纲中, 将环境保护知识渗透到相关学科中, 并在1993年秋季新编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教科书和教师参考书中得到了落实。
2003年, 教育部正式印发了《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 倡导在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基础上, 通过专题教育的形式开展环境教育, 并具体规定了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实施建议等。大纲规定, 专题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 共44课时, 按平均每学年4课时安排教学内容, 小学1—3年级、4-6年级、初中各为12课时, 高中8课时, 课时由学校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进行安排, 建议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的课时比例为3:l。
国家教育计划和教学大纲中的上述规定, 是中小学具体开展环境教育课程教学的直接依据。
四、环境教育课程教学实践个案举要
海南“生态立省”的核心思想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国家战略, 使得环境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为此, 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 (2003年) 、《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 (1999年通过, 2005年修编) 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 (2009年) , 适应海南生态文明示范省建设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需要, 遵循中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编写了海南省九年义务教育地方教材《生态文明教育》共四册, 第一册供三、四年级使用, 第二册供五、六年级使用, 第三册供七、八年级使用, 高中一册供高中一、二年级使用。该套教材在设计上突出生态文明教育的简明知识、事件案例、活动体验等, 形式上有儿歌、故事、游戏、图片和各种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活动, 内容上则是在国际国内大背景下, 介绍海南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 揭示海南存在的资源环境生态问题, 提倡绿色生产、绿色生活, 建设绿色家园、生态海南。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的不同, 各册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不同, 低年级教材注重感性、形象, 高年级教材侧重理解、思考、分析。
在对海南省各市县近20所中小学的实地调研, 以及向15所参加“国培计划 (2012) ———海南中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的教师当面咨询中发现, 领取了上述教材并开展了课程教学的学校, 主要集中在三亚市和陵水县的中小学, 如三亚市的第五中学、立才中学、梅山中学、妙联中学、民族中学、南岛中学、陵水县新村初级中学均领有教材。开展了环境教育课程教学的学校有三类, 第一类是专门开设了《生态文明教育》这门课, 主要由班主任授课, 如梅山中学、妙联中学、三亚市凤凰镇桶井小学等;第二类是通过班会的形式由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如立才中学、民族中学、南岛中学、育才中学、逸夫中学;第三类是在劳技课上由班主任授课, 如三亚市第五中学。还有一些中小学是在各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 如海南中学、琼山二中、三亚市天涯中学等。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依托的是其地理区位、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 生态文明是其核心定位, 因此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的基础教育尤为重要。在今后的课程教学中, 除了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教材进学校、进课程、进学生头脑的工作外, 还可以引进国际环境教育项目, 纳入校本课程。如山东实验中学校本课程之环境小硕士, 就是2009年引进的瑞典“环境小硕士” (YMP) 项目。具体选拔出来高一60名、高二60名学生, 分别在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和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到学校微机室上“环境小硕士”的课程。配备专门的课程教师, 学生以网络为平台与国外中学生探讨环境问题。该项目纳入校本课程, 体现了学校对环境教育的重视, 符合高中新课改的大方向, 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国家战略和国际定位, 亟须这样的国际项目, 以便开阔视野, 提升品质。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局宣传教育司编.中国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1 (358) 。
[2]《环境教育的重大制度创新——<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教育条例>解读》[M].中国环境报2012-02-27。
小学历史教学心得 篇11
关键词:学习卡片;小学历史;知识教学
学习卡片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同时具有成本低廉、容易制作、灵活多样的特点,如果运用得当可以改善、优化小学历史的课堂教学,提高小学生的历史知识。
一、卡片在小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卡片让学生眼界更开阔、兴趣更浓厚
很多教师之前一直都不理解学习卡片的作用,认为卡片不过是敷衍小孩子的把戏罢了。而事实上,在多次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把学习卡片带入小学历史教学的课堂上,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还可以让教师拥有更多的教学手段,如果再配合同学们的合作学习功能,我们会发现课堂上会变成孩子的天堂。特别是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下,一些孩子在学习历史的过程过渡的依赖网络的作用,对学习形成依赖性,这样不利于孩子的学习途径,对他们的眼睛也没有什么好处。把卡片带入到课程上,通过卡片的便捷性,再加上教师的绘声绘色的教学,孩子自然被吸引,可以完美的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对于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用幻灯片来教学,我们发现,幻灯片在相对发达地区才会用好。而且幻灯并不能运用于所有的课型这也就意味着其需要有效的补充。我们有必要去寻求有效的课件、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小学历史知识教学中,使用这些简单的小卡片,会把课堂变成有意义的教学课堂。
(二)学习卡片的使用能够强化记忆,符合儿童发展的认知特点。
学习卡片简明扼要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鉴于小学生认知特点,小学生在三年至五年级的思维方式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过度阶段,而且学生会由于年龄及性别的差异,他们的认知能力也随之会有所不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水平已经逐渐从读图向读文字阶段过渡,因此根据小学生的记忆曲线,这一时期重复学习、强化记忆也是必要的。板书提示性语言,和幻灯片都不能直接明了的完成这一任务。
(三)学习卡片的使用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新课程改革之前国家统一制定教学课程的实施计划,教师统一的教,学生被动的学。实践证明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合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要求课程能够多样化,同时要求多视野、多角度进行课程的的深度开发与利用。随之获取知识多样性的方式也拓宽。例如开放的博物馆、图书馆、历史纪念馆、开发一些自然和人文景观等资源。学习卡片是必不可少的,并有效的为教学服务。学习卡片的使用能够引领学生更好的学习历史知识,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如何在历史教学中使用学习卡片
说到这,我们不得不总结下我们如何在小学历史教学中合理的使用好学习卡片,让孩子的学习成绩得到有效提高,对历史知识也不再那么毫无兴趣。其实我们作为教师,首先要明白,我们使用学习卡片的意义就在于在有限的课堂内发挥孩子最大的主观能动性,学习卡片虽为辅助教学工具,但是它经过了多年的教学洗礼,成为了诸多教师不可或缺的教学用具。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谈谈,如何具体的使用学习卡片,使之发挥最大的效能。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历史知识这一特定的教学内容,针对小学生这样特定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手段可以传递不同的信息,学习卡片应用到教学当中能够发挥很综合的作用。首先学习卡片能够涵盖了印刷读物,图片等,这一阶段的小学生已经能够独立阅读,通过阅读能够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典故等等,这些繁复的历史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反复印记能够引发思考,思考是主动需找答案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因此学习卡片可以促进自由的学习方式。为了保证课堂教学,学生必须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小学生的学习目标既可以由老师指定也可以由学生自己设定。
(二)扩展学生历史视野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和言语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而且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在言语发展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卡片在教学中能够促进教师积极去引导小学生去掌握一些词汇以及一些相关的内容。训练小学生言语表达能力使其规范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给学生们创造更多的表达能力提高语言水平。在课堂中提问卡片中的问题,要求小学生们回答、或者复述卡片中内容、要求学生记录资料内容等活动,长期以来无形中就会提高小学生们的语言表达的能力和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一些小学生能够接受的历史读物,好的内容进行摘记,组织小学的手抄报等活动,从而就进一步丰富学生词汇量加强学生的词汇理解能力,引导小学生准确的去理解并运用词义,学会恰当表达他们思想、他们的情感、从而促进小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随着小学生的认知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其已经由认识图片向识文字阶段过渡,因此,处于此阶段的小学生对文字的学习兴趣相对主动。仅仅通过图片来学习历史知识不能很好满足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通过文字学习卡来学习历史更能很好的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产生了兴趣这一前提下,才会更加主动去深究其内容,我们的小学历史教学才会启动初衷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吴徐建明著.谈生物教学卡片的编制[J].中学生物教学,1996,(3).
[2]治同著.教学卡片式教案[J].中国学校体育,1986,(2).
[3]秦俭,宗洁著.中学化学教学卡片编制之管见[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4,(2).
【小学历史教学心得】推荐阅读:
小学历史知识教学05-24
旗杆小学小学历史悠久10-29
小学德育历史研究管理08-08
历史教学工作心得总结10-24
历史名人小故事小学09-27
小学历史社团活动计划11-19
历史教师教学工作心得范例11-26
了解历史欣赏风景小学四年级作文08-24
美国中小学校长的历史考察09-01
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心得体会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