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识论

2024-07-10

社会认识论(共12篇)

社会认识论 篇1

摘要:本文提出和说明一个命题, “社会思故社会在”, 认为它是社会认识论与社会信息科学的逻辑出发点。生命世界具有层次结构。站在人类个体的层次上观察, 个人通过他的大脑在思维着;他的每一个细胞都不能思维, 即使神经细胞也不能;他所身居其中的社会不能思维, 因为社会本身没有类似于人脑的社会脑存在。但是, 从理论信息学的角度看, 社会、个人、细胞、甚至DNA和生物分子具有“输入-处理-输出” (IPO) 的共性, 都在“思维”着, 其间的区别只是思维的结构和内容不同。如果说工业时代的个体认识论的第一假设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那么信息时代的社会认识论和社会信息科学的第一假设就应当是"社会思故社会在"。

关键词:思维,主体,认识论,社会信息科学

1 引言

在传统认识论者看来, 并不存在社会认识论 (social epistemology) 这一门学科分支。就认知主体而言, 存在着"个体的认识"与"社会的认识"之分。传统认识论认为, 知识是自治的, 只有个体或者自我才可能获得可靠的知识。无论是笛卡尔、康德还是胡塞尔, 都认为把握知识的主体只能是单个的自我, 区别仅在于获取知识方式的差异。甚至可以说, 整个近代认识论传统都是一种"个体的认识论"。社会没有"大脑", 社会本身不能思维, 社会并不能实现自我把握与自我认识[1]。

从理论信息学的立场和宇宙智能谱的观点看, 不仅个人有思维, 任何生命体都有"思维", 一切负责传承DNA和文化的生物群体, 都能够思维。其间的区别只在于信息处理过程 (IPO) 的内容、语言、结构和功能范围的不同, 而这些有区别的思维构成一个完整的进化着的链条[2]。"个体脑"是由一个又一个不能在个体层次上思维的神经细胞 (细胞脑) 构成的网络, "社会脑"是由一个又一个不能在社会层次上思维的"个体脑"构成的网络。如果说工业时代的个体认识论的第一假设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那么信息时代的社会认识论和社会信息科学的第一假设就应当是"社会思故社会在"。

2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提出直角坐标系概念, 通过方程式和几何图形的对应把"数"与"形"联系起来, 开创解析几何学研究、为微积分学奠定基础的大数学家笛卡尔, 试图用数学的精密性来装备哲学, 解决人类理智的确定性问题, 给哲学提供一个新的出发点, 进而重建一切哲学, 从而成为"近代哲学之父"[3]。

笛卡尔指出, 在哲学中很难有确定性的解答, 存在着无数的冲突, 因为它没有坚实的基础。建立确定性的唯一方法是演绎的数学方法。如果哲学要成为一个演绎体系, 像欧几里得几何学一样, 我们就必须找到完全确定而真实的前提 (公理) , 因为在一个演绎体系中, 如果前提不确定、半对半错, 结论 (定理) 就没有多少价值。因此, 笛卡儿从数学和科学方法的演绎成分中借来的科学理想, 导致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如何才能为这种演绎的哲学体系找到绝对确定的前提。

如果能够找到逻辑上无可怀疑的命题, 我们就可以把这个命题当作演绎体系中的前提来使用。注意, 这里强调的是在逻辑上命题的不可怀疑性, 而不是在内容上命题本身的合理性。换言之, 笛卡尔式的"怀疑"所要发现的不是"怀疑什么是合理的", 而是"怀疑什么是逻辑上可能的"。对于笛卡尔来说, 他的怀疑具有确定的预设:个人, 而不是 (比方说) 一个研究者共同体, 是提出问题的单个的思维主体。因此, 答案, 也就是终止笛卡尔的怀疑的那种确定性, 就是思维着的个人的确定性。

笛卡尔说, 他可以怀疑一切, 但是不能怀疑他"在怀疑"这个事实本身, 他自己是有意识的, 他存在着。于是, 他在怀疑证实了他自己的存在。他把这一点表达为一个短语:"我思, 故我在" (拉丁文为cogito, ergo sum, 英文为I think, therefore I am) 。我思故我在证实了我的思维本身的存在。但究竟什么是"我"呢?显然我是一个思维之物。什么是思维之物呢?就是一个在在感觉、在识别、在怀疑、在理解、在肯定、在否定、在意愿、在拒绝、在想象、在计划、在评价之物。因为, 思维是一个过程, 一种活动, 任何思维不能够离开思维之物而存在, 那么就必须有一个思维者, 一个思维的东西。这个"东西"不是身体, 而是思维的实体, 为了它的存在不需要任何位置, 它也不依赖于任何物质的东西。

需要说明的是, "我思故我在"不能理解为从一个既定的前提推导出来一个结论, 也就是说, 其中的"故"并不指向一个从"我思" (作为前提) 到"我在" (作为结论) 的逻辑推论。"我思故我在"所蕴涵的一个洞见是:我作为怀疑者, 同时既在思考, 又存在着。把思维着的个人当作认识论的出发点, 是早期近代许多哲学的特点, 唯理论和经验论都包括在内[4]。但是这个出发点基于一个确定的预设:"个人, 而不是 (比方说) 一个研究者共同体, 是提出问题的单个的思维主体。"如果说颠覆殴氏几何第五公设, 得到了一个完整非殴几何的知识体系, 那么颠覆"个人思维"这个"确定的预设", 同样地可以建立一套全新的理论体系。

现在, 我们已经看到:如果颠覆个人是思维的主体这个确定的预设, 那么不仅个人, 还有团体, 组织, 社会就都可以思维了。事实上, 笛卡尔以后, 在以历史为取向的黑格尔那里, 以及皮尔斯那里, 他们的兴趣在于研究者的共同体和科学认识的进步。卢卡奇把马克思哲学归结为"社会存在本体论", 已经明确地提出了"社会意识"是存在关系的传播器, 不是物质的作用, 而是意识的作用使社会得以形成。所以, 他强调, 在社会的形成中, 也像对于人的形成一样, 意识不是孤立在外或漂浮其上的随附现象 (副现象, 或第二性特征等等) , 而是从一开始就积极参与其事的创造因素[5]。

在关于社会认识论和社会信息科学的研究中, 我们逐渐明确地认识到: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明确和强化"社会的思维"和"思维着的社会"等观念, 是适时的、必要的。"社会思, 故社会在"应当成为信息时代的社会认识论和社会信息科学的第一假设。如上所述, 在一个演绎体系中, 如果前提不确定、半对半错, 结论 (定理) 就没有多少价值。在笛卡尔的演绎体系中, 肯定"我思"与"我在", 是对的;而他断言可思之物不能是研究者共同体, 实际上就拒绝了一个能思维的社会存在着这样一个事实, 则是错的。他的结论是里程碑式的, 伟大的;但是可以预计, 它与社会认识论和社会信息科学所能够达到的高度相比, 不可同日而语。

3 信息时代的"社会思故社会在"

3.1"思维"小考

据汉英双语《现代汉语词典》 (2002年版) 解释, "思"的第一个、主要的意思是"思考", 英文为think, conceive, consider, delibtate。它说, 思考是"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 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美国韦伯英语词典 ("大学版"第3版) 解释, 作为及物动词的think的第一个含义是:在心灵中制作或得到;例如, "想出好主意"。think与conceive (构想出主意、计划等) 是同义词。 (think:vt.1 to form or have in the mind;conceive[thinking good thoughts]) 。英国柯林斯英语词典 (2000) 解释think为思考, 判断或认为, 给出例句"他认为我的想法不切实际" (to consider, judge, or believe:he thinks my ideas impractial) 。加拿大彭桂恩英语词典 (2004) 解释为使用精神的力量;在心灵中形成或加工思想 (to use mental power;to produce or work on ideas in the mind) 。

在个体认识论观念的指引下, 思维当然只能是个人的心灵活动, 不能解释为社会的思维。在"知"与"行"相对应的意义上, 人类心灵的活动和躯体的活动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思维总是与"目的"和"意向"有关;思什么, 不思什么, 是有选择性的。这样, 思的第一任务便是"目的设定"。目的设定可以指向物, 也可以指向人, 即去影响别人的目的设定。通过对别人的目的设定的影响, 协调人与人的关系, 建立起人与人的社会联系, 从而实际地建立起人类社会, 形成能思维的社会。

3.2 我思与神经元之思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 实现"我思"功能的人体器官是大脑。它是调节人体机能的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细胞) , 每一个神经细胞是独立的实体。大脑由大约140亿个细胞构成, 大约重1400克, 其皮层厚度约为2--3毫米, 总面积约为2200平方厘米。它虽然只占人体体重的2%, 但耗氧量达到全身耗氧量的25%, 血流量占心脏输出血量的15%, 一天内流经大脑的血液为2000升。

思维是我们从主体的日常行为中分解出来的, 具有自身特殊规定的行为。它不仅是主体生存意识主导下的行为, 而且是主体思维意识指挥下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行为, 是生存意识和思维意识的共同表现形式。思维是思维命令的执行, 是思维意向的实现, 是思维方案的落实, 是生存意识和思维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自然展现。

在社会性的劳动、实践、价值创造的背景下, "我思"服从于、服务于"我需"。从理论信息学的角度看, 我思的主体是"整体我"的信息子系统, 而在我需中的我却包括整体我的物质子系统与信息子系统。整体和局部的需要和利益, 通常是一致的, 但有时可以是相互抵触的, 就像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情形那样, 有时为了整体利益而牺牲局部利益, 为了整体需要而忽视局部需要。在这个意义上, 即使我们认为, 自己的每一个神经细胞能够思维, 那么它们与整体我的思维也不是一样的。

除成熟的红血球外, 所有细胞都有一个细胞核, 是调节细胞作用的中心。神经细胞一般包含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它是一种可兴奋细胞, 其基本特征是: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沿轴突传送出去。神经细胞之间通过突触相互联系。长颈鹿的神经细胞的长度可以达到3米以上。大脑的神经细胞的神经冲动传递速度超过400公里/小时。有时, 一个神经元有几个突触作用在上面, 有的引起去极化, 有的引起超极化。最后, 在这个神经元的轴突上能不能形成冲动发放, 要看全部突触后电位总和的结果。对于一个典型的运动神经元, 容易明显地把它分成三个组成部分: (1) 计算, 即整合全部突触的结果; (2) 通信, 即冲动发放的信号迅速传导; (3) 控制, 即在神经末梢的神经冲动在肌膜上引起一个动作电位, 该动作电位传播到肌纤维内部时, 就引起肌肉的收缩。这里, 有一个明显的形成指令、传递指令和执行指令的过程, 其中在神经元级别上的"思维", 是全部过程的起点。

按照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观念, 具有思维特征的心灵是可以思的, 而具有广延特征的身体肯定不能思。如果把心灵看成一个系统, 那么思维是整个心灵的涌现论特征, 该系统的任何局部并不具有整体的特征。在个人决策、社会认识和社会信息处理的层次上, 个人生物机体的单个细胞, 以及神经细胞都是不能思维的。如果我们把单个的细胞作为考察的对象, 那么它具有十分复杂的信息现象, 有着各具特色的信息输入-处理-输出过程。所以, 我思和细胞之思都是成立的, 只是他们发生在不同的级别上。

3.3 我思与社会之思

根据笛卡尔, 个体的人存在并且思维着。上一节中, 我们从理论信息学的角度说:人类个体思维本质上是一种信息处理过程;在生命进化的低一级的层次上, 细胞也在思维着, 神经元专司信息处理的功能。按照这个思路, 容易猜测到:社会也能够思维, 只是采取了与细胞和个体不同的形式与内容[6]。

人类个体总是作为一个家庭、团体、组织、社会的成员而存在。换句话说, 在适应环境、追求发展的过程中, 社会、组织、团体、家庭等, 都必须协调自身, 应对竞争和挑战。如果没有这种信息处理和创新的能力, 人种必然被自然和环境所淘汰。就像DNA把生物个体作为运载工具一样, 社会文化也把人类的个体作为继承和发展的工具。我们个人的生命历程是短暂的, 但是在DNA和文化的接力赛中, 一个种族在不断地完善自身, 优化生存条件。换言之, 既然人类社会在发展, 那么他就不仅仅思维着, 而且思维创造的成就斐然。

我们可以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考察社会的思维。从结构上看, 如同细胞的网络构成了思维的个人, 人群的网络构成了社会思维的网络。人体网络首先是由细胞间稳定的和固定的物质联系所组成, 由物理学和生物学的规律所维持, 进而成为信息联系的前提条件。而在社会网络中, 起决定作用的信息联系, 人们的利益和需要决定了他们之间关系, 决定他们之间是不是需要某种物质上的联系。从功能上看, 就像其他的动物物种, 我们需要生存和发展, 人类社会整体就必须适应环境, 应对灾害, 就必须具有知识和智慧, 解决局部和全球所面对的困难和危机。2009年联合国组织全球性的合作, 应对金融危机和甲型流感, 是非常典型的例证。

与上一节从个人看细胞的情形类似, 这里一旦形成了社会思维的概念, 我们再看个人思维, 倒成了社会整体的一种"细胞性"的思维了。一个人从娘胎里来到世界上, 不会讲话, 不能认字, 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中, 他才不断地被"社会化", 成为共享社会文化的一个成员。然后, 他才有可能按照社会提倡和允许的方式进行思维。如果他反人类、反社会, 那么他就没有作为一名社会成员的资格、就要被社会除名, 就没有继续思维的可能了。我们人类思维的顶尖高手、文化与科学的巨匠, 一批又一批地逝去, 社会思维不仅没有停止, 反而加快了前进的步伐。

当然, 宇宙间生命进化的阶梯也许还有一个层次, 它就是从地球村到"宇宙村"的进步。地球人类正在探索可能存在的其他类似于地球的行星, 那里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甚至可能具有像地球人类一样的智慧生命。当地球社会与X球社会, Y球社会等等联合起来, 互通有无, 互相促进的时候, 地球上的社会思维就可能变成另外一个模样。

3.4 两次跃升的比较:从细胞思维到个人思维, 再到社会思维

以我思故我在为起点, 在信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引下, 我们容易承认和理解细胞思维与社会思维。这三种思维形式发生在生命进化阶梯的不同的层次上。通过比较, 我们可以看到:从细胞思维到个体思维的进步是跨进了一大步, 而从个体思维到社会思维只前进了一小步。换言之, 在一定的意义上说, 社会思与我思的"距离", 比我思和细胞思, 要小得多。明确这一点, 对于我们理解社会思维, 是十分有益的。

首先, 从基本组成单位的数量方面比较。根据系统论的观点, 如果系统的组元 (元素) 越多, 其间的关系网络越复杂, 那么整个系统的复杂性越高, 系统的协调与控制的难度越大。人体系统的元素是细胞, 社会系统的元素是个人。一个人的全部细胞总数约为40万--60万亿个, 当前地球村的人口为63亿。单个人体细胞的数目将近是人类社会成员的一万倍。显然, 协调和控制细胞社会思维的难度比人类社会思维要难得多。

其次, 从空间尺寸的比例方面比较。20世纪60年代初科学家借助于人造卫星和电子计算机, 算出了地球两极直径是12 713 884米。1976年, 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宣布了地球赤道半径的数字, 根据这个数字推算, 两极直径应该是12 713510米。为了计算简便, 我们假设地球南北极直径为13 000000米, 两个人分别站在南极和北极相互联络。如果假设个人的身高为2米, 那么地球两极之间的直线距离是个人身高的6 500 000倍。现在已知最小的细胞是支原体, 它的直径仅约0.1微米, 要用电子放大镜才能看到。为了计算方便, 我们仍然假定个人身高为2米, 那么从人的头顶到脚板的距离是最小细胞直径的20 000 000倍。于是, 个人与细胞尺寸的比值是地球与个人尺寸比值的三倍。

第三, 从新旧成员的生死交替的数目上看。在一个人体中, 每分钟有1亿个细胞死亡。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有的只能活几小时。肠粘膜细胞的寿命为3天, 肝细胞寿命为500天, 而脑与骨髓里的神经细胞的寿命有几十年, 同人体寿命几乎相等。世界人口一年的死亡数目不足一亿个。细胞社会的成员的死亡率比人类社会的死亡率要高得多。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从"我思故我在"进步到"社会思故社会在", 是由细胞社会之思到人类社会之思的进步, 也是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中必然发生的认识主体的跃升。社会认识论必然要确定社会为认识主体。我们在这里侧重于讨论社会思和社会在, 至于社会思维的结构、内容、机制等等, 是社会思维前提确立之后的问题, 本文没有涉及。

欧阳康教授在国内较早从事社会认识论研究, 他认为目前大致存在着三种意义上的社会认识论。第一种是指"社会的认识"或者"社会性的认识", 认为人类的认识是在特定社会条件下借助于特定社会工具的指向特定对象的认识, 从认识形式、认识手段和主要内容而言, 都强调认识的社会性。第二种社会认识则是区别于以个体为认识主体的认识, 而专指以社会为主体的认识, 他所强调的是认识主体的层次性。第三种社会认识就是以社会为对象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关于人们如何认识社会的学问就是社会认识论[7]。如果说, 过去第一、三两种社会认识论发展较多, 那么第二种社会认识论将要上升到突出的地位, 获得迅速发展。

近些年来在俄美日中先后开始了关于社会信息学的研究。以2009年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的"首届国际社会信息与系统科学研讨会"为契机, 一个国际性的研究"社会思维"的潮流即将形成。在华中科技大学社会信息科学研究中成立暨学术研讨会上, 欧阳康曾经指出:"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社会认识就是对社会信息的采集、识别、处理和传播的过程, 社会认识论研究的任务就是揭示社会信息的复杂性并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置社会信息。社会认识论与社会信息学研究的具体对象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但其目标是一致的, 二者的研究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它们的研究可以互相补充, 相得益彰[8]"。

我们相信, 由于"社会思故社会在"命题的确立和确认, 社会认识论和社会信息科学研究将会获得自己的逻辑出发点和第一假设。随着关于"社会思维"问题研究的深入, 将标志着社会认识主体自身的发展和飞跃。

参考文献

[1]潘斌.《当代西方社会认识论研究的拓展与深化》.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年第1期.

[2]李宗荣.《理论信息学:概念、原理与方法》.载《医学信息》, 2004年第12期.

[3]S.E.斯通普夫, J.菲泽:《西方哲学史》, 中华书局, 2006年, 第333-334页.

[4]G.希尔贝克, N.伊耶:《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一世纪》,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版, 第235-251页.

[5]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论》,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1年, 第365-381页.

[6]李宗荣.《理论信息学:概念、原理与方法》, 载《医学信息》, 2004年第12期.

[7]欧阳康.《社会认识论导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年版, 第1-3页.

[8]欧阳康.《社会信息科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思路--在华中科技大学社会信息科学研究中心成立暨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

社会认识论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2、发展幼儿细致观察和认知的能力。

3、引导幼儿认识有关安全的标志,帮助幼儿掌握防火、防电等安全常识。活动准备:

安全标志挂图,幼儿园环境中张贴安全标志。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生谈话,“小朋友见过哪些安全标志?”

二、展开:认识各种与幼儿相关的安全标志。

1、幼儿自由观察,提问:你认识那种标志?这些标志有什么不同?

2、认识安全标志及作用。

(1)哪些是安全标志?请幼儿了解、认知。

(2)安全标志有哪些作用?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中会有不同的安全标志?

3、请幼儿进行意愿画,设计不同的安全标志。要求:要有自己创造性的体现、注意绘画的姿势。

4、参观绘画作品,教师幼儿共同讲评。从创造性和用途方面讲评。活动结束:

你在社会上认识几个人? 篇3

社会资源是依循社会网络分布的,社会网络仿佛一根藤,社会资源就是那些瓜,要想吃瓜就得顺着藤去摸。问题是,你有藤吗?在大学期间,“建藤”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

我常常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发名片。发出一百张,会有多少人回赠名片?40%。你给这些人写邮件,有多少人会回?15%。回邮件的人中,有多少会成为你有一定交往程度的朋友?1/5。一年发出100张名片,意味着每年你会增加一到两个社会上有一定交往价值的朋友,四年下来就会有五六个,咱道儿上有人了!衡量社会关系时,你不要全交一个行业的朋友。你的社会关系中有个体户,有公务员,有大学教授,有媒体记者,不同行业的人越多,意味着可能给你提供的机会就越多。

认识陌生人的方法很简单。第一,要干净,身上别有味(尤其对于男生来说),人家才愿意接近你。我们有那么多机会坐公共汽车、坐火车、坐飞机,隔壁的那个人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愿意与你认识的,只要你肯主动。第二,如果你担心,要认识的陌生人是坏人怎么办?人本来有一半是坏的,一半是好的,要看在什么条件下、他的哪一部分发生作用。你要是老给人家送书,人家也会变成知识分子;你要是老给人家行贿,人家当然会变成受贿分子了——互动关系决定性质。

还有,担心跟陌生人交往受到损害?如果你3岁就跟异性打交道,那一般的色狼还真对你下不了手。要是到了23岁还在想不能跟男人打交道,你知道谁是色狼?你以为不是色狼的那个,恰恰有可能就是。

我21岁读研一时,去北大拜访著名法学家、宪法行政法权威龚祥瑞先生。我跟龚教授素不相识,他在家里开课,我就到他家敲门,听完课后举手发言。后来我收到教授的信。当时,龚教授78岁,信的抬头竟是:“岳弟台端:北京一晤,闻弟数言,受益匪浅……”写了满满一页纸,署名:兄祥瑞。

在读本科和研究生期间,我认识了十多位这样的教授。

很多事情,你一个人在黑暗中痛苦地摸索,时间成本太高了,就算多活20年,也摸索不出什么名堂。遇到合适的人,特别是在江湖上还有些地位、明白一些奥妙的人,给你一些指点,你就有了所谓的捷径,直接跟着走就是了。

认识陌生人不只是简单地积累社会经验,而是当你重构人生版图时,可以使用和同龄人不一样的方式。一个70岁的老人,知道自己的生命进入倒计时,就会想,我的资源应该给谁?所以,我鼓励大家去结识忘年交,往上的忘年交,往下的忘年交。

社会认识论 篇4

一 当代社会认识论的思想根源

“社会认识论”是对相关于知识的社会关系、社会作用、社会利益和社会体制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哲学研究,或者说它是知识与信息的社会维度的哲学研究。尽管“社会认识论”一词系统地使用的时间并不长,甚至直到80年代这一学科才开始兴起,然而从历史上看,至少在哲学史上的不同时期,都出现过涉及到对知识或理性信念的社会维度进行的哲学探索。对社会认识论的研究来说,追溯其问题的思想根源,找到其思想的来源出处,就显得必要而富有意义了。

(一)社会认识论的发展脉络

对认识论的社会维度的关注,至少可追溯至古希腊的柏拉图。在《查密迪斯》对话篇中,柏拉图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外行人如何能够判断谁才是某一领域的专家?某人声称是一个领域的专家可以为真吗?对专家或权威性的依赖进行考察,是社会认识论视域中的基本问题之一,即“陈词”(testimony)问题。可以说,柏拉图是最早对这一领域进行探索的哲学家。随着历史的发展,新科学的出现打破了亚里士多德常识意义上的世界图景,伴随而来的更为深入的研究内容和全新的实验研究方法,促使人们重新思索知识与意见之间的联系和差异,陈词问题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17、18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John Locke)、休谟(David Hume)以及里德(Thomas Reid)都对“陈词”的认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洛克更多强调了理智上依靠自己的重要性,而对于赋予他人意见以权威一事则表达了强烈的质疑。[1] 休谟承认,我们依赖他人的事实陈述是理所应当的,但坚持认为只有在我们拥有充足理由的情况下,在这些陈词可以信赖的程度内,这才合理。休谟的经验主义导致他需要这些基于个人观察的陈词,而正是这些观察确立了人类陈词的精确性。[2] 相反,里德则声称,即使我们对他人的可靠性一无所知,我们仍可合理的信任他们的意见和态度。陈词,至少是真诚的陈词,乍看上去总是可信的。[3]所有这些观点都是早期社会认识论的一部分,以现在的角度来看,它们并不是理想的或纯粹的社会认识论范式,然而它们却是最早认识到知识辩护具有社会维度的哲学思想。

进入19世纪,知识具有“社会性”的主张在更为社会化或政治化的背景中,呈现出一个完全不同的传统,即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解释。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不仅是表达统治阶级意愿,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使其统治合法化的社会意识形式的总称,同时又是一个信仰、观念、价值的体系,是人们在阶级社会中完成自己角色的方式,是把他们束缚在其社会职能上并阻碍他们真正地理解整个社会的那些价值、观念和形象,它自由地漂浮于他们的物质基础之上,并否认其基础的存在。因此,一个意识形态就是一套信念、一个世界观或者一种某一方面的意识形式,产生这些信念或者世界观的原因,就是信奉者所处的社会位置以及利益。正如意识形态理论所描述的,其关注到信念的真与假。至少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马克思的这种意识形态理解为是一种经典的社会认识论。

知识社会学创始人曼海姆(Karl Mannheim)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扩展至知识社会学。在曼海姆看来,思想或知识表面上是从思想家个人头脑中产生的,而实际上,它们终究由思想家所处的各种社会环境、社会状况决定。因此知识社会学必须致力于探讨“思想的社会决定”或“知识的社会决定”,曼海姆称之为“社会境况决定论”。人们将这一观点同马克思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相提并论,并称为“马克思-曼海姆观点”。这样,当社会集体的思想可以被追溯至集体的社会境况时,意识形态研究就转化为社会决定的研究。如果可以把这些对社会境况的描述理解为一种社会认识论的话,那么意识形态批评则肯定是一种社会认识论的形式。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就是对此种思想的尝试,其目的在于人类解放和启蒙,通过使行动者意识到他们所处的环境中隐藏的高压政治,能够使他们决定他们真正的利益到底在哪里。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引入了“理想言语情境”(ideal speech situation)的思想,它是一种在彻底的自由与平等的人类行动者之间,绝对无强迫和无限制地进行讨论的假设情境。这样一种情景是民主的模型之一,由于人们之间的交往借助于语言,如果要把这种能力用到极限,我们就必须全都平等地参加有关政治和社会生活的辩论,其结果就是我们必须拥有平等的了解相关信息的途径,必须拥有平等的辩论途径以及平等的被听的权利,这样的情境就可能发展成一种先验的标准,并以此去衡量存在的社会形式,而这正是社会认识论的研究内容。

20世纪的科学社会学以及强纲领都可以被看成是社会认识论的形式。对科学社会学来说,普遍上把科学视为一种关于知识生产的事业,而且认识论始终关注着知识,因此决定科学的社会因素理应得到关注,并可以合理地在社会认识论的框架内得到研究。爱丁堡学派的巴恩斯(Barry Barnes)和布鲁尔(David Bloor)阐述了“对称性”(symmetry)原则,即应该把所有理论、证据或事实都看作需要加以解释的“信念”,这种解释不仅是理性的学科内部的解释,而且需要诉诸社会的、心理的因素。因此,科学信念与构成解释的其他信念相比并无不同或特殊之处。在这种研究指导思想下进行的许多历史案例的研究,都试图表明科学家是如何被阶级利益、政治利益、以及其他通常被认为对纯科学来说是外在的因素所影响或改变。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的出版,更是将“科学信念中历史转换的认识(包括科学观自身的转换),以及社会过程在科学共同体产生这种转换过程的作用,引入到了争论的核心”,[4] 表明了相互竞争的科学理论或范式之间的争执并不能够用单纯的、纯客观的分析加以解决,科学革命的过程必然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作为大陆哲学的代表人物,福柯(Michel Foucault)发展了一种更为极端的知识或科学的政治观,认为追求知识的实践,实际上就是服务于权力和社会统治的目的。他甚至认为知识是权力的产儿,而不是理性认识外部实在的结果,因而它们并不具有任何客观性与确定性。他断言一切人文科学知识都是权力产生的,压制并统治着人们的思想,一切自然科学也是权力产生的,起着统治人们的权力的作用。所有这些思想家都毫无例外地从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角度对知识进行了新的解释和批判,从而在解构传统知识论的基础上,凸现出社会科学实践方法论的自我意识,重新将知识与科学的社会研究纳入到了活跃而令人兴奋的中心领域。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把这些思想家都看成是“社会认识论者”,尽管他们自己并未使用这一术语。

(二)社会认识论的研究进路

“社会认识论”一词于1952年最早出现在图书馆学家谢拉(Jesse Shera)和艾甘(Margaret Egan)的著作中,他们认为“社会认识论就是记录知识得以在所有可知的学科领域中被理解的工具,是信息与知识交流的中介机构,所以作为知识的知识,社会认识论要对知识进行有效管理以发挥知识的最大效能”。[5]谢拉指出,“社会认识论是社会中对知识的研究……,这门学科的关注点应该集中于所有社会构造中各种交流形式的生产、流动、集合以及消费。”[6]谢拉对于社会认识论和图书馆学之间的亲密关系特别感兴趣。但是,他并没有构建一种具有许多明确的哲学或社会科学轮廓的社会认识论概念。直到20世纪80年代开始,社会认识论这一思想才逐渐开始进入了哲学和社会学领域,开始关注社会认识及其本质、社会认识论和传统认识论的区别等基本问题。事实上,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认识论的研究逐渐从关注个体的传统认识论开始向关注社会的社会认识论转变,但是这种社会化转向却是由两种不同的研究进路所组成。

其一,个体与社会相区分的研究进路。美国学者富勒尔(Steve Fuller)认为社会认识论类似于生产活动,是一种需要组织的社会活动,因此从事这种活动的主体就决不可能是传统的认知个体,而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所以,对认知主体的分析就决不应该只集中于个体层面而应关注于个体群,关注不同认知能力、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所构成的领域。为此,富勒尔把社会认识论看成是知识论的元理论,社会认识论区别于其他知识论就在于“它认为知识不仅仅是由个体的认知者而且是由可跨越时空的特定关系所同化的认知者所生产出来的”。[7]在富勒尔看来,社会认识论强调个体间的合作,强调各个学科之间、各个共同体之间的合作。换言之,只有在社会中达成共识的知识才是有意义的知识。美国学者戈德曼(Alvin Goldman)更是明确将认识论分为个体认识论和社会认识论两个相对立的研究阶段。他认为,鉴于知识追求所具有的深度合作性及互动的本质,尤其在现代社会中,个体认识论更需要一个社会对应物即社会认识论。在他看来,“社会认识论的社会性表现为:第一,社会认识论关注的是知识的社会路径;第二,社会认识论并不把自身限制在单独的信奉者那里,它常常关注于一类集体、群体并检查团队成员间信息或错误信息的传播。它强调在更大的社会群体中知识或错误的分配。”[8]4 如果说个体认识论主要与认知科学相联系,研究认知的起源、感知觉形成的话,那么社会认识论就是与研究知识的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的社会科学与政策学科相关,它更关涉于认识的交流和科学的认识活动。

其二,陈词问题的研究进路。陈词问题是有关辩护的问题,是解释听众接受他人报告和陈述的原因,“狭义地理解,陈词是站在证人的角度给出的证词,但在最宽泛的意义上,陈词代表了我们的认识依赖性,作为认知者我们在多种方式上依赖于他人。”[9]从认识论的历史上看,传统中我们要么给予陈词信念一种次要的从属地位,将它与专家权威、一致性、常识等置于一起,要么就干脆否认它具有认识论的地位。无论是古希腊的柏拉图还是近代的笛卡尔、洛克,都共享了这样一种知识概念:知识来源于正确的方法或仪器的正确使用。如戈德曼所指出的,“知识是通过正确的方法方式或来源而达到的真信念。合适的方式是可靠的方法,是产生真信念的具有通常属性的方法。而知识的生产的方法或来源既可以是向内的,也可以是向外的,向内就包括感觉、记忆和推理,向外就包括陈词和其他人的话语。”[10]

不过在认识论的发展史上,个体认识论所推崇的是孤独的认知者亲身体验到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才是真知识,而从别人那里听到或得到的知识就不具有知识的合法地位,这样的信念就是谬误。因而前者占据统治地位并往往被认为是知识的来源;而后者只是人际间的资源,因而长期不受重视甚至被忽视。随着科学的发展与进步,科学研究超越了单个个体所能从事的范围,因此对他人的实验数据、实验报告的支持和依赖就使得陈词在认识论中的地位凸现出来。通过对陈词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对陈词的辩护,就使得合格的专家所做的陈词成为了接受的证据或理由,并使得陈词成为知识的来源或主要来源。在确立了陈词在认识中的地位与作用之后,认识论就突破了个体主义认识论,从而进入到具有社会性质的认识论之中。把陈词置于感觉、记忆、推理的同等地位上,意味着认识论脱离了个体范畴而进入了社会范畴。

二 当代社会认识论的形成原因

在20世纪的哲学发展历程中,作为研究人类活动规律的认识论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认识论的研究范围不再局限于个体而是扩展至集体和社会,认识论的主题也在“应如何”和“是什么”之间转移,这一现象所凸现的不仅仅是认识论所固有的描述与规范之间的关系问题,同时也表明认识论随时代的发展进步而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紧密结合,显现出了认识的自然化与社会化的转向态势,显示出了自然化认识论向社会认识论的发展转变。

(一)由个体认识论向社会认识论的转向

近代以来,认识论更多时候表现出个体认识论的特征,普遍认为:个体知识是所有知识的出发点;个体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建立在内省知识的基础上;无须依赖他人知识就可以对真理的内容和有效性做出判断等等。由此,认识论的表现方式体现为两个过程:第一,对认识主体所具有的认知资源例,如感觉、记忆、推理等等做出调查与评价;第二,在分析与评价过后,对认知主体的信念是否可以认定为知识以及知识的局限做出决定。因此,处在这种传统中的认识论经典问题包括了知识的分析和怀疑,而对知识的分析和怀疑始终是认识论发展的主要线索,对它的研究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理论定位。

其一,古典的知识论。自苏格拉底开始,知识就是一种获得辩护的真实信念。其理论特征为:知识一定程度上独立于人们和社会的偏见;知识领域是一种由真理信念长期累积构成的远离意识形态、道德信念等的自为领域;知识决不等同于主观的信念或意见,它不仅仅体现为信念或意见,更重要的是它是得到辩护的信念。由此,客观方法成为对知识的一种标准理解,它把“真理”、“辩护”、“证明”看成是独立于人与社会的因素。“强化这一需求的传统主张就是增加一个辩护的需求。一个真信念并不是知识,除非它得到了辩护。”[11]

其二,激进的知识论。自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出版及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兴起,非客观的方法在后库恩主义者、后现代主义者的支持下影响日益增大,认为真理与历史、社会环境相关联,社会与政治力量会影响到科学理论的形成。虽然社会建构论的观点因其偏激而遭到众多批判,但在批判的过程中人们也逐渐认识到社会因素在知识的产生中的作用绝非可有可无,传统的认识论是一种消解社会因素的理想认识论,由此就为认识论的社会化研究开启了大门。

伴随着对知识的文化研究,更多的认识论者注意到了认识论的社会维度,尽管他们始终维护着传统观点的核心特征,并把这种对传统的肯定认定为必要乃至重要的,然而他们确实相信传统的认识论对人类知识的解释并不充分。“成人的世界观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的社会世界,并追溯至社会互动,追溯至其他学者施加的影响,特别是这些互动与影响都是通过语言这个工具,因此对认识论来说,拥有一种社会维度就是必然的,而那些只关注于个体、将社会排除在外的认识论是不合适的。”[12]传统的认识论是个体主义的,而人类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因此无论是人类知识的生产还是知识的传播,自然就具有了重要的社会维度,这一点在以往的认识论体系中往往被忽略。事实上,认识论在下述两个方面都具有社会维度。

首先,知识的产生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活动。知识模型过去往往预设了孤独的个体有能力获得各种内容复杂的知识,而他人只是帮助检查他的知识。但事实上,科学活动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表现在:(1)知识理论往往通过集体来生产,它们跨越时空并在共同体内部传递,因此具有很强的共有性。(2)知识理论往往是在社会组织的分工中产生,因此具有很强的协作性。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科学家应该避免个人的经验限制,应考察认知的集体维度。如果忽视后者,那么也就忽视了科学知识产生所具有的十分重要的社会本质。”[13]

其次,知识的获得更多的是一种社会活动。我们居住在一个与他人共处的世界之中,因此我们的知识更多时候是在社会的交往中得到,“只有在与他人相互合作时,我们才能意识到我们所具有的偏见,通过使用不同的假设,我们才可以跳出四种假相从而意识到我们自己”。[14]另一方面,知识来源于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在现代社会中这表现得尤为明显,我们所获得的绝大多数信念都是通过书籍报纸及新闻媒体,而这同样内在于知识的社会维度中。从这个角度来看,当人们检查知识或信念的社会性时,在认识论上自然就强调了其固有的社会维度的特征。

(二)由自然化认识论向社会认识论的转向

传统的认识论一定意义上可以称为基础主义,其主要任务就是研究知识基础,但无论是近代唯理论还是经验论,都遇到了许多无法回避的难题。因此,奎因在1969年发表的《自然化的认识论》中,主张用自然科学的知识,主要是心理学和认知科学来加以取代。自然化的认识论一经提出,支持者有之但也遭到众多批判。比如,戈德曼就对奎因提出了批评,他认为“包括心理学在内,没有一种经验科学的分支能够承担起对规范、条件或辩护和知识进行详细说明的任务”。[15]事实上,仅仅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解释人类复杂的认识过程,无论是解释的深度还是准确性上,都不够也不充分。同时自然化认识论自身也存在着一些无法克服的缺陷。这表现在:

其一,认识论与科学之间的循环问题。自然化认识论从具体科学入手,用心理学、实证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来处理认识论问题,将认识论自然化、科学化和经验化,因此“在心理学之后,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留给认识论,认识论之于心理学就像炼金术之于化学”。[16]据此,用大量的自然科学事例来研究认识论就是理所应当的,但是认识论是用来决定人类知识的本质、范围、来源以及限度的,是用来断定知识之有效性的,因此这就意味着在科学与认识论之间形成了一种循环,从科学中抽象出来的认识论规范只可能是一种早已蕴含在科学研究中的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然化认识论不可避免地是循环的。但“科学方法不能在任何循环论的基础上证明科学方法是合理的,必须事先诉诸一些确证概念或合理性概念,而这些绝不是来自于科学的实践。”[17]

其二,科学知识缺乏自我辩护能力。传统的认识论最直接的优点就在于它对科学知识的辩护。但是随着基础主义的衰落和自然主义的兴起,科学事业的自我辩护与科学知识合法化的问题同时凸现出来。自然主义者认为,对知识进行自然化或科学化的理解,可以给予我们对知识的全部解释,认为“在科学之外没有任何先在的东西,以此为基础,科学就可以获得辩护或得到理性重构”[18]。从这个角度来看,科学知识要么不存在辩护,如果存在也只是来自于可靠性,即从事实中经过归纳判断得出。但这种辩护也存在两个问题。首先,什么是事实?其次,辩护的标准必须是客观的且不能依赖于主体预设的知识。显然这样的辩护仍存在困难。但是科学知识需要有辩护,正如戈德曼指出的“辩护对知识的获得是必要的,并且与它密切相联”。[19]如同经验主义无法单纯用经验来回答认识论问题一样,自然主义也同样难以解决辩护问题。

正是看到自然化认识论的弊端,看到其忽视知识的社会维度,忽视知识产生所具有的十分重要的社会本质,20世纪末期,对知识进行社会化的理解应运而生。如果说自然化的认识论通常处理的是个体心理过程的话,那么将自然化观点延伸并不困难,“在我看来,社会认识论是自然化方法对认识论的一种直截了当的延伸,无可否认社会因素在人类认识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如自然主义者认为在正确的心理环境中看待知识是很重要的一样,我们也认识到其社会环境的重要性”。[20]事实上,很多自然化认识论者都把社会认识论看成是自然化认识论的延伸,但毕竟二者之间并不相同。与关注认知个体心理过程、关注自然科学特别是心理学描述的自然化认识论相对比,社会认识论更关注对知识的规范理解、关注知识产生的社会维度,而从哲学史上来看,不同时期的认识论对描述性和规范性的侧重不尽相同。

首先,自古希腊时代起,传统认识论就都具有规范性的鲜明烙印,因此其显著特征就是认为世界及其研究对象是可以认识的,而这种认识过程存在某种支配该活动的规范,科学的进步或认识合理性就在于对这种规范的遵循。认识论者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寻找这种规范并精确地加以提炼,使哲学家和科学家在各自的认识活动中自觉遵循,以便更好地使认识深化和科学进步。

其次,从自然化认识论兴起之后,哲学家不再把人类认识看成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一种自然现象,同其他自然现象相比,认识论并不存在任何特殊之处,那么对它的研究完全可以采用实证的方法和手段,这样一来,研究方法就变为从具体科学认识活动中阐明认识合理性。其后果就是哲学家不再寻找或提炼规范,而转为忠实地描述历史上和现实中的认识活动,由此表现为自然化认识论重描述轻规范。

但是认识论毕竟是用来为认识原则进行辩护的,它的主要目的就是用来告诉人们如何形成一种正确的信仰,因此单纯地对历史事件、人类行为的描述并不适合。此后,认识论的社会化进路(除去知识社会学)更多地采纳了规范性的研究,遵循了认识论的规范观点。而这就使得社会认识论区别于其他社会研究领域,如知识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规范的社会认识论自然就拥有了它自己的学科内容、研究方法,从而成为一门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的自治的研究领域。“可以看到社会认识论试图辩护、阐述和管理知识追求的原则,而这些原则就适合于认知目标追求时涉及到的社会行为、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社会认识论不仅对科学有清晰的意义,而且它也适合于其他指导知识的社会制度。社会认识论所研究的规则就包括了科学方法、控制信息流动与交流的规则、分配社会资源分配认知劳动的原则、认识权威性的标准以及论证与修辞的规则。”[21]可以看出,社会认识论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表现出明显的规范性的特点,尽管社会认识论的研究内容与方法有别于传统认识论,但是传统认识论的研究特点在社会认识论中却得以体现。

三 当代社会认识论的理论特征

20世纪80年代社会认识论兴起,对它的理论定位也表现为两个层次:其一,将之视为传统哲学发展出来的新领域,视为哲学的新增部分,它的问题与理论是新鲜的并且处于快速的变动之中,吸引了众多学者投身其中;其二,将之置于更为广阔的视角内,看作一门交叉学科,其研究方法既包括哲学、社会学的传统方法,同时也借鉴了包括心理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在内其他社会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手段。同时,对社会认识论的学科定位也表现为两个不同的层次:其一,从较宽泛的角度和意义上看,社会认识论与知识社会学联系紧密,拥有重合的研究内容,二个领域交叉在一起;其二,从较狭窄的角度和意义上看,二者是完全独立各异的两门学科。知识社会学更多的是经验性质的,是一门纯粹描述性的学科,而社会认识论则是规范性质的,是纯概念性的研究,它是共同体对知识相关性的哲学研究。社会认识论者通常把自己的理论看成是一种哲学的科学政策,或者说是一种形式的科学研究派别,尽管众多社会认识论学者观点不尽相同,但有两点是大致一样的:(1)认为科学哲学与知识社会学的传统认识论预设了理想化的科学研究观,但这种科学研究观无法得到科学实践的社会历史的支持。(2)认为需要在规范的意义上对科学的目的和手段进行详尽的阐述,使科学在更大的社会范围内成为理性的典范。[22]然而由于对其关注的角度不同、研究方法也各异,在社会认识论内部出现了不同的社会认识论的研究进路,体现出独到的理论特征。

(一)戈德曼的社会认识论研究

美国学者戈德曼认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做的就是寻找真实准确的信息,也就是通常我们讲的寻找真理或尽可能接近真理。比如,提问题是人类交流的普遍特点,而提问题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从回答者那里了解到准确而真实的答案,可以说,人类对真理的追求直接或间接都具有社会性。传统的认识论高度强调孤独的或独立于他人的认知者的精神活动,是一种个体认识论,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知识追求所体现出的鲜明的合作性和互动性的本质,个体认识论需要它的社会对应物,这就是社会认识论。

1.求真维度

戈德曼除了把社会认识论看成是与个体相对立的概念之外,还指出了社会认识论的两个维度:社会维度(Social Dimension)和求真维度(Veritistic Dimension)。求真维度,即对真理决定的定位,它关注的是知识的生产,关注的是真信念(知识)、假信念(错误)以及空信念(无知)。由于知识就是弱意义上的真信念,因此戈德曼的社会认识论本质上是一种求真社会认识论。照此,对社会行为的评价,就要根据它之于认识论上有价值的真理或知识之类的事物,是起到促进还是阻碍的作用来进行。在戈德曼看来,认识论能够也应该是以真理为基础的。为了辩护他的思想,他具体批驳了六种反对真理为基础的认识论观点。[8]10这些观点包括:真理是协商的结果,信念是社会建构与制造的产物而不是客观外在;真理、知识是语言的产物;真理是不可能达到或知道的,等等。

戈德曼提出了求真社会认识论的五项标准,来衡量实践对真理的作用及社会制度与实践的评价,这些评价标准都与求真性相结合从而构成他的理论基础。这包括:其一,可靠性。它由实践所产生的真理与信念之比来衡量。其二,力量。即认识者解决问题和回答问题的力度,也就是说信念能否有助于认识者发现问题的答案,比较有效地形成解答问题的答案并使人相信其为真。其三,创造力。它表明一个社会中公众的文化教育水平。其四,速度。它是发现问题答案的智力标志。其五,效益。它是社会实践和制度以最小的成本获取真理并提供给群体的方式。[12]195-196戈德曼坚持认为社会认识论应该以真理为基础,用真理来定位,因此在他看来无论是个体认识论还是社会认识论,都需要面对求真问题,从而选择出对知识相对有利的实践,无论该实践是个体实践还是社会实践。

2.信念状态分析

为了更好地分析求真社会认识论,戈德曼引入了求真值(Verististic Value)概念,并试图根据求真值的不同及其变化来分析社会实践对求真结果的影响,根据社会实践的求真结果来评价社会实践。由此,对求真结果的评价首先表现为对具有基本求真值信念状态(belief states with fundamental veritistic value),如知识、错误及无知的分析。

对基本求真值的信念状态进行分析可使用两种方式。首先,三分法图示。它可以对一个命题提供出三种信任态度,即相信、拒绝和保留;其次,信念度图示。采用类似坐标的方法,在0和1之间允许其中度数代表信念强度。在构建求真值状态模型时,当行动者S对于一个是/否的问题感兴趣时,这个问题就可以缩写为Q(P/-P),在问题判断形成之后,就可以用这两种方法分别对Q(P/-P)做出分析:[8]89-90

第一,用三分法图示对基本求真值的信念状态进行分析。如果行动者S在时刻t1对于Q(P/-P)感兴趣,此时他的信念强度是W(P/-P),即他保留了判断,那么在时刻t1他的求真值Q(P/-P)就是0.5;而在时刻t2他对命题P形成了一个信念,此时他的信念强度是B(P/-P),那么在时刻t2,如果命题P为真,他的求真值就是1.0,如果命题P为假,他的求真值就是0。这样通过从时刻t1到时刻t2的信念状态的改变,依照命题P为真或为假,对问题Q(P/-P)而言,他要么就提高了求真值要么就削减了求真值。

第二,用信念度图示对基本求真值的信念状态进行分析。假定在时刻t1,行动者S对Q(P/-P)产生兴趣,他的信念度为0.33,在此后的时刻t2,他的信念度增加到0.75,由于在信念度图示下求真值数量等于信念度,因此当命题P为真时,其求真值就增加了0.42,而当命题P为假时,其求真值就损失了0.42。由此,就可以通过信念状态的变化做出真理获得与否的判断。

3.实践分析

对求真结果的评价,还有一种表现就是对具有工具求真值实践(practice with instrumental veritistic value)的分析。信念状态的获得需要实践,无论这种实践是个体还是社会的,对这些实践的求真评价需要从工具性角度进行,也就是根据实践应用对行动者信念状态的影响来评价实践,根据单一行为应用前后求真值的增减,就可以对这一行为所产生的信念度变化做出分析。除了对单一行为的求真值做出分析之外,还可以对相互竞争的行为做出对比,前者称为抽象模式,后者称为比较模式。比较模式可以对以不同方式解决相同问题的两种行为做出比较,并分析哪一种在求真值上更好。如果一种行为的求真值变化要好于来自另一种行为的变化,那么在这个应用上前者从求真值上要好于后者,或者说前一种行为要好于后一种。这样,通过求真值变化的比较,人们就可以系统的做出更优的决定,从而可以在认识论的求真结果上得出更好的结论。

以上的分析限于单一的行动者,事实上,社会认识论考虑更多的是行动者共同体的实践影响。由于社会行为往往作用于多个行动者构成的共同体,因此行为对象的承担者就不再局限为单一个体,对行动者共同体求真值变化的衡量就成为求真社会认识论的主要目的和研究内容。以一个小的共同体S1-S4为例,根据某一行为π应用前后两个时刻的信念度变化,就可以对共同体的求真值变化做出分析,从而可以对这一行为对共同体的信念获得做出评价:[8]93-94

如何衡量这个共同体中求真值的平均水平,如何判断t1-t2的时间段内求真值的变化?简单的方式是求平均求真值。在时刻t1,该共同体对Q(P/-P)的平均信念值是0.55,所以其平均求真值也为0.55;在时刻t2,其平均求真值为0.75,因此在应用行为π后,其平均求真值就增加了0.20,也可以认为该行为π的应用有助于平均求真值的增加,因此行为π促进了该共同体对真信念的获得。

社会认识论 篇5

同学们,我今天这个话题,实际上是从贝宁他刚才讲到的,关于高考开始的。我是比较早的,当时是七七级、七八级,因为这两级的时间特别近,大概一次是1977年,其实到年底了,一次是1978年夏季。那么对我来说,我当时实际上是下乡九年。1968年的7月1日,我就到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大概坐了三天三夜,昏天暗日的,就坐的火车啊汽车啊,拉到一个地方。现在想起来,那个地方连地名也没有,就是在黑龙江的边境。所以我实际上是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农村度过的。

然后1977年回来,当时还很茫然。因为我们这么大年龄,能不能让考试,其实不是很清楚。我印象1978年,大概春节前后的时候,那时候有一个亲戚,他在一个汽车公司工作,他说这样吧,你到我北京市人民汽车一厂来吧,将来能开汽车。因为我们那个年代,什么叫好工作呢?有两个事情肯定是好的,一个叫手拿方向盘,一个叫手拿听诊器,这很厉害对不对。我说那好啊,于是我就在好像春节前后,就到他那一块儿去工作了。但是到工作才知道,说你要想开汽车呀,得先当售票员,那怎么办?那就当吧。

后来当了一两个月售票员,突然意识到可以报名高考了,然后就得找材料。那时候不像现在,说你还能到街上买一本复习考题,那时候哪有这些东西呀。所以我印象就是说找几个好朋友,然后大家你有一道题,抄下来,有一个笔记本专门抄题的,每门课都有一个笔记本。因为你不知道别人怎么考你啊,于是你就找各种考题温习,参加高考的。那个时候,选拔人才的机制都没有了,谁也不知道谁有什么本事,没有办法,所以我认为,高考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人才筛选的办法。如果没有这个机制的话,那么实际上我们真的没有办法来识别人才。有了高考以后,七七级,七八级,其实因为这两级当时就隔半年,所以这两级基本上学的时候,也很密切,在一块了。我所在的人民大学是1978年复校,所以我算是很幸运,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复校后的第一届学生。

那么我那个年代,真的是对知识非常渴求,其实大家想想,我下乡九年是十八岁去,二十七岁回对吧,这是人生多灿烂一段时间啊,所以你能理解我们到了以后对知识的渴求度。当时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书啊,那个时候看书杂乱无章,今天是《安娜·卡列尼娜》,明天突然拿一本叫《电工原理》,后天是《卓别林——不朽的流浪汉》,完全没有关系。那时候渴望知识嘛,而且那个时候书很少,所以我印象就是一本书,翻到最后的时候都得小心翼翼,再翻那本书就翻烂了。而且这本书到你手里以后,你必须一夜把它看完,因为第二个人,早上就在你那里盯着呢。所以你尽管干了一天的`劳动,那简直疲乏得要命,晚上熬着夜也得把它看完。

夜里怎么看书呢?就是拖拉机上有那个煤油,把那个煤油拿来,弄一个棉花的小灯捻,然后就在那个豆大的灯捻下,看一夜书。第二天早上你看吧,两个鼻孔都是黑黑的,所以可见就是说,我们那个年代真的是对知识非常渴求。谁要是能回一趟北京,头一件事就是把书带回来。有一次,我碰到作家梁晓声,他好像跟我经历差不多。他说当年回北京头一件事,就是找书,把书带回来。他说他有一次好容易带了一提包书回来,结果没想到,刚进村,你想大家都渴望书啊,结果书就被别人抢走了。有一本书,不知道被谁抢掉了,后来始终没还他。他跟我说的时候还耿耿于怀。所以我感到,我那个年代上大学,享受在知识的海洋里,真的是享受,真的觉得太好了。这样一个时代,终于可以有一个文明的,有系统的梳理了。我们读过无数的书,但那个书杂乱无章,你没有被真的高手梳理过,这个知识的体系和知识的进程,这个事我觉得是挺重要的。

但是图书馆的书显然不够,因为刚刚复校嘛,书不够,于是就去北大图书馆去找,因为都是邻居。最后终于找到一个地方,发现书最多了,叫作北京图书馆,这个地方现在已经更名,叫作国家图书馆了。每次真的我自行车后面,高高的一摞书啊。我都不知道有多少次,我骑着自行车,也可能是刮风下雨的时候,骑着这个车就往返于人大和北图。所以可见我们那个时候,真的跟大家今天不一样了。今天我估计不是没有书的问题,是浩如烟海的书,到底怎么来看的问题。而且我觉得今天可能大家,对纸质书都没有太深的感情了。因为天天大家拿一手机,天天扫那个微信,好像纸质书不是那么重要了。但是我上大学的时候,我觉得那个书对我们来说,还是非常神圣的一件事情。

大家如果读过作家高尔基的“三部曲”,他曾经写《大学》。高尔基没上过大学,但高尔基的大学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他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经历。所以我认为我有两个大学,你想我是1968年下乡,1977年回来。我今天思考起来的话,如果我后来学的不是社会学,假设我学的是物理学,是化学,是数学,是其它学科,那九年顶多也就是一个生活阅历,也就是一种品格,意志的培养等等,它跟学问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后来我做的这门学科恰恰叫社会学,所以想起来的话,跟我关系还真是深刻。因为我们社会学有一个看家本事,就是说像一个研究生,你想写一篇社会学的硕士论文,头一件事你先去“田野工作”,你在一个村庄你都没待过一年,你在一个地方都没做过深入研究调查,你怎么敢写文章?这个东西有个英文词叫,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叫参与式观察。实际上后来我仔细想想我那九年几乎是做了九年的参与式观察。

实际上我上人大的时候,还没有社会学,我最初学国际政治。大家说那你学国际政治转社会学,这挺大的转变。一个是研究国外,一个是研究国内,这不一样啊。毕业的时候,我就仔细在思考这个问题,就是说我的优势在哪里?那么我仔细一想呢,其实我在国际上没有什么优势,我连美国都没去过,我还研究美国,欧洲也没有去过。所以我很质疑,我对于所谓国际问题的研究。而我仔细想我可能最了解的还是中国吧,所以这也是促使我很大程度上,后来做社会学研究的。我怎么知道社会学的呢?其实是上大学的时候,1979年,当时有一个国际图书展。那个时候改革开放了,大量的图书开始被引进到国内了。那么我去外文图书展,我发现有一面架子都是这个社会学,Sociology。觉得这很有意思,一看艾瑞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那一想我是哪阶段啊。因为那之前没有这种学问啊,所以我逐渐意识到了,还有这样一门学科,它告诉你怎样认识你自己,怎样认识社会,我觉得很精彩。

所以我后来很自然地就觉得,人大正好有社会学,我就在社会学系当老师。社会学让一个人认识自己,这挺重要的,就你先想好了,我究竟是什么样的,这个判断很重要,自己为什么要学。

我自己从到清华,后来我做社会科学学院的院长,每年就要给学生讲话,所以今天我也给大家分享一个清华故事。

这故事发生在1937年,大家知道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日军就攻进宛平城,清华校园被占了。这时候清华的一个教授,叫赵忠尧,物理系教授。他突然意识到有一个东西落在实验室里面了。什么东西呢?就是放射性的镭,这是他当年在剑桥大学的时候,他的导师是出于对中国人民很友好,把大概五十毫克的放射性镭放在一个铅管里,在那个实验室里面。

七月中旬的一天晚上,赵忠尧教授就匆匆忙忙来到梁思成家。因为梁思成条件比较好,他有辆小汽车,因为大家知道城里离清华也很远。赵忠尧说,恐怕咱们必须得把这个取出来,两人商量好了,夜闯清华园。然后就把一个小铅筒取出来,他就拿一个咸菜罐子,把这个藏在那个咸菜罐子里。后来一路其它东西都丢掉了,终于跑到长沙,找到清华的梅贻琦校长,讲他一路的艰辛。赵教授热泪盈眶而出,然后梅校长也热泪盈眶而出。所以我们能理解,清华是一个有理念的学校。那么我们作为老师,总是给学生提出一些希望,学生其实无论能力大小,知道自己的奋斗目标,就是一个有理念的孩子。

今天的演讲是从我们高考开始的,所以我们再回到高考上来。我当年高考的时候,1978年,我查了一下数据,我们叫高校毛入学率,它的概念就是说同龄人口中,究竟有多少人在大学里上学。我查了一下1978年,高校毛入学率只有1%,我们国家发展非常快,10%,20%,30%,高校扩招,那么大家知道本来我们国家原来预定才能达到高校毛入学率40%,结果我们提前达到了,我们高校毛入学率40%。所以我觉得在座的同学们是很幸运的一代,也就是说想上大学的,差不多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你们有了更多的机会,但是社会对你们提出的挑战其实也是更多了。比如说知识结构加快了,大家意识到了吗?越是专一的技术,被淘汰的速度越快。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篇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

关于对国情的认识,我国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有经验和教训。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怎样认识国情作过有益的探索。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党“对基本国情作了错误的判断”。比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对国情认识偏颇,使得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现在搞建设,要适合中国国情,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980年,邓小平在谈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时提醒人们:“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的论断。1982年,党的十二大着重从物质文明还不发达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两方面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基本特征、根本任务和指导方针等问题。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纳入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中。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再次强调指出,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就社会性质而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就社会发展程度而言,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这种不发达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三、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

任何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都有自己特殊的历史条件。我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建设的。从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我国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现代化,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质上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的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即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时间(1956年底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到本世纪中叶)。我们必须明确,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只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政治条件,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开始。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都取得伟大成就,但并不能表明我国已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江泽民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将来条件具备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种种矛盾,但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社会生产,即一定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又有反作用。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的发展是引起生产关系以至整个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社会生产”与“生产力”两个概念之间有联系但不能等同,不能把“社会生产”改为“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目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现阶段阶级关系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的状况与目前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之间的矛盾。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发展很不平衡,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要解决我国目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入手,一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二是坚持改革开放,改革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以,为了解决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党和政府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确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

六、认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意义

社会认识论 篇7

1987年, 女性主义哲学家桑德拉·哈丁的著作《女性主义和方法论:社会科学问题》将女性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依据认识论分为三大派:经验主义, 立场认识论和后现代主义。其中立场认识论指出因为我们所处的社会位置不同, 我们对于所生活的社会和世界有着不同的认知, 社会由等级制度中的不同地位构成。而个人在社会位置的不同则会影响他们的社会认知, 角色以及活动。立场认识论支持女性主义经验论的观点, 认为性别主义和男性中心的偏见导致了社会偏见的产生, 女性要么屈从于男性的世界中, 放弃自由主义所标榜的自由和平等;要么屈从于男性这个特定阶层下成为二等公民, 变为社会秩序中的另类。由此男性与女性成为从属关系, 这成为男性压迫女性的根本方式。在私有制出现后, 男性仍不满足居于人类繁衍的从属地位, 以科学的名义“证明”人类在男性精子中已经成形, 只是在女性的体内哺育长大, 世界许多民族流行的“产翁制”便是典型的例子。瓦西列夫《情爱论》中剖析了“产翁制”的实质, 这种习俗赋予男性的主宰权力以更大的说服力, 使人们相信男人不仅能支配生命, 而且能创造生命。它其实只是在确立父权制方面起重要的社会心理作用。男性在政治经济, 文化, 生育主导权等都取得主导权后, 社会偏差不断扩大, 女性也离国际政治舞台愈发遥远。女性主义经验论学者认为坚持规范和秩序, 提高女性的观念才能消除社会偏见, 也因此支持女性参与政治, 科学研究工作。立场认识论学者认为, 应结合女性的经验和从女性的日常生活为立场, 提高女性的观念, 纠正社会偏见, 打破男女从属关系重新建构社会结构。

在当前男性主导国际政治话语权的情况下, 国际政治的制度和规范都受到男性气质和世界观的影响, 倾向于国际冲突。立场认识论学者认为女性的权力应该被赋予, 女性也应该重新规划国际政治, 因为女性热爱和平, 参与养育, 所接受的社会养育文化让她们也更加了解社会疾苦。国际政治中女性的是否缺席, 成为国际冲突能否改善的重要因素。第一, 女性的入席会打破单一的男性侵略和等级的意识观念。第二, 女性作为养育者的价值能够得到重视, 社会养育文化会使女性在国际问题决策方面更趋于和平处理。

二、女性主义立场认识论和建构主义

(一) 本体论的认同。

建构主义和女性主义有着共同的本体论认同基础, 这是两者对话的基础。一是两者都以理念主义为本体论的基础, 重视观念的作用, 认为物质因素通过观念而生效。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 本体论的研究主要探寻世界的本质或本源。在国际关系学中, 建构主义学说更多的是一种思索国家本体地位的方法, 它以本体论为基点, 质疑已经存在的国关概念, 如:国家, 无政府状态, 权力等等。与以经典经济学为基础的理性主义不同的是它更主张以哲学的理念研究国际政治, 主张人性的回归来释放政治的本质。女性主义立场认识论从女性的角度出发, 强调女性作为人类不可或缺的另一群体, 必须回归政治;从女性的观念出发, 打破从属制的观念, 强调以人为本的行为体的实践活动会使国际体系发生变化。二是两者均强调国际关系的社会性。个人构成了群体, 进而组成国家。个人间的互动构成了社会, 国家间的互动则形成了国家社会。建构主义和女性主义的结构都是社会意义上的结构, 是观念的分配。前者描述世界是逐渐建构的, 后者认为性别是一种社会建构, 社会性别是核心概念, 由社会建构而成。波伏娃《第二性》中就解释了社会性别中的等级关系是不平等的, 女性的等级不是自然生成的, 而是社会和男性观念下形成的制度促成的。女性在社会互动中被建构, 被从属于男性权威, 造成了社会性别的不平等。建构主义的社会性质强调施动者对结构的形成作用以及结构对施动者的建构作用。施动者的互动构成了结构, 结构又反过来建构了施动者的身份和利益。施动者如果没有互动就没有交集, 也不会产生结构。但一旦互动, 双方会产生观念, 所产生的观念将会决定施动者的行为和身份。同时, 施动者的身份也只会在该结构建构中完成, 这与女性在社会结构中被建构不谋而合。例如, 包税人能成为包税人只有在政府许可, 农民既定, 包税制这种制度存在的情况下形成, 也才能实施他作为包税人身份的行动。

(二) 权力的认同。

共同的本体论认同, 使两者的研究都关注于一些概念, 例如:权力, 身份, 制度, 利益等。但两者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却迥然不同。两者对权力虽都以本体论为基础, 但是建构主义学者并不将权力作为研究的中心, 而是将其过渡为对身份的研究, 简单地划定为物质资源或是国家制度:在国外是物质资源, 在国内是合法的权力, 国家的制度。温特从建构角度而非因果角度考虑权力, 认为只有在利益使权力具有意义的情况下, 权力才能够解释所要解释的现象。人类得到权力是因为要实现志向和希望, 要消除恐惧。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正是人类的希望, 志向和恐惧, 而不是单纯的物质力量。由此建构主义学者温特得出利益和身份是由存在于体系中的观念分配和物质力量构成。权力并非充斥于社会互动中, 是由观念和文化情景建构而成, 因此意愿认知成为建构身份的重要因素, 权力和利益凭借缔造它们的观念而发挥作用, 由权力建构的身份, 而不是权力本身成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女性主义学者将权力视为社会结构, 因为权力总是出现于社会建构的过程中, 女性拥有权力才能建构出自身的身份和价值。权力是一种身份结构和主从关系的体现, 它在社会互动中是无处不在的。同时女性也将性别理解为权力规范, 作为分析国际关系的重要变量。两者的研究中心不在一处, 前者侧重于权力建构的身份, 后者侧重于权力本身。立场认识论学者很少强调身份是作为解释变量, 而是身份的识别过程。身份的形成引起了性别权力, 性别是结构性的充斥在实践和话语中。因此, 重要的不是道义上宣称“对女性好点”而是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宣称:权力是什么和权力如何运作?忽视性别, 建构主义学者会错过这一问题的关键要素。权力意义和利益的内容绝大程度上是由观念所决定的, 而男女观念的迥异会造成权力意义和利益内容的变化。

(三) 性别的认同。

社会性别的建构是主从关系的一部分, 建构主义学者把性别概念排除在权力政治之外。女性将性别理解为权力规范, 权力现象。性别由社会和社会文化建构而成, 它作为权力分配的一种, 充斥于社会建构的国际世界和国际政治中。同时带有社会文化建构烙印的性别钳制住了女性角色和一些工作岗位, 例如:护士, 幼教等, 越来越多的人以性别去衡量事物, 造成了男性与女性上下不对等的从属关系。这样的关系属于垂直型:上层, 即男性一方拥有权力, 具有话语权;下层, 即女性一方无权, 没有话语权。权力和性别都由社会和社会文化建构而成, 权力和性别都能够被塑造, 是能动的, 是通过社会文化的影响而发挥作用的。费尔斯通的《性别辩证法》中处于社会文化中性别, 即社会性别, 会导致权力分配的失衡。男性代表权力和政治力量, 而女性则被边缘化。因此女性主义学者认为性别在研究女性受压迫, 不平等的关系和国际政治缺席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女性自身追求和平和养育文化的理念, 是解决当今国际冲突的良药。女性越是能进入权力政治的中心越是能减少国际冲突时武力和战争的发生, 性别的平等既限制了国际谈判时冲突的激增也减少了使用暴力的可能性。性别权力的增加无疑对国际政治冲突的缓解有着重要作用。

三、结语

女性主义以社会性别为研究中心, 认为性别由社会建构和权力构成, 权力总是出现于社会建构的过程中, 女性拥有权力才能建构出自身的身份和价值。权力是一种身份结构和主从关系的体现, 它在社会互动中是无处不在的。而建构主义则以身份为研究中心, 重视观念而弱物质轻权力。权力并非充斥于社会互动中, 是由观念和文化情景建构而成, 因此意愿认知成为建构身份的重要因素, 权力和利益凭借缔造他们的观念而发挥作用, 由权力建构的身份, 而不是权力本身成为主要研究对象。它们也把性别概念排除在权力政治之外。

女性主义和建构主义共同以理念主义为本体论基础, 前者以经验主义为认识论的基础, 强调性别的重要意义;后者以科学实在论为认识论的基础, 强调身份的重要意义。女性主义从建构视角提出以性别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政治体系结构理论, 以建构主义主张的观念和身份出发, 在社会互动中打破旧的男女主从关系体制, 建立新的女性形象和社会地位。女性的权力应被赋予, 让其重新涉足国际政治, 因为女性热爱和平, 所接受的社会养育文化让她们更加了解社会疾苦。国际政治中女性的参与不仅会削减男性侵略和等级的意识观念, 同时女性的社会养育文化会使女性在国际问题决策方面更趋向于和平处理。女性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融合性会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看待世界。

摘要:女性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从女性争取自身平等到自我批评, 自我反省, 最后从争取权力的社会运动转向理论建构, 产生了当代多样的国际关系理论流派。本文以女性主义立场认识论与建构主义的相同的本体论为研究基础进行比较研究, 探讨两种理论在对权力, 身份和性别研究的差异以及构建女性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同的互补性。女性主义立场认识论以构成性别要素的社会建构和权力为对象, 主张打破男女主从关系, 重新塑造女性社会性别和地位, 为女性重新回归国际政治打下基础。

关键词:女性主义,立场认识论,建构主义

参考文献

[1]小约瑟夫·奈著;张小明译.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2]克瑞斯汀·丝维斯特著;余潇枫等译.女性主义和后现代国际关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3]秦亚青.建构主义:思想渊源、理论流派与学术理念[J].国际政治研究, 2006, 3

[4]Locher, Birgit and Prügl, Elisabeth.Feminism and Constructivism:Worlds Apart or Sharing the Middle Ground[J].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2001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篇8

1. (2013·山东文综卷·25)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 关注发展质量、增加民生福祉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在城市形象宣传中, “幸福”“活力”“生态”等成了常见的宣传语。这说明

A.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语言的变化决定意识的变化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城市形象宣传中的“幸福”“活力”“生态”等常见宣传语属于社会意识, 经济社会转型则属于社会存在。伴随着经济社会转型, 出现了新的宣传语, 这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故A正确。B、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错误, 语言属于意识的范畴, 决定意识变化的只能是客观存在。

2. (2013·新课标Ⅰ卷·22) 2013年4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强调, 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 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从唯物史观看, 尊重劳动和劳动群众是因为

1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2劳动贡献是衡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程度的根本尺度3劳动群众能根据自己意愿自由地创造历史4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

A.12B.14

C.23D.34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 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 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故14符合题意。2中“根本尺度”说法错误;3的“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创造历史”说法错误, 背离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3. (2013·新课标Ⅱ卷·22) 有人把一块美玉献给子罕, 子罕不受。献玉者说:“我把玉给工匠看了, 他们认为是宝物, 所以才献给你。”子罕回答:“你把玉当作宝, 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给我, 那么你失去了玉, 我失去了 不贪的德, 大家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不如我们各自保有自己的宝物。”子罕拒玉的历史典故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1事物的价值是变化的, 因为其属性和功能具有不确定性2事物是否具有价值, 取决于人们的价值判断3人们的立场和需要不同, 其价值选择就不同4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A.12B.13

C.24D.34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错误, 事物的价值是变化的, 但事物的属性和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则是相对稳定的;2错误, 事物是否有价值有其客观标准, 不是由人们的主观判断决定的。献玉者献玉、子罕拒玉这两种不同的价值选择, 主要是由两人的立场和需要不同而造成的, 说明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故34入选。

4. (2013·浙江文综卷·28) 社会发展犹如列车前行, 需要正能量的驱动, 而正能量的积聚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微贡献”。这告诉我们

A.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 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条件

B.社会是个人组成的社会, 社会发展离不开个人的付出

C.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对社会和人生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只有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解析:本题考查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中, 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 个人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条件;社会由个人组成,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 个体的推 动。题意强调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微贡献”的推动, 说明个人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故B正确, A不合题意。C“只有”说法片面, 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具有导向作用, 但价值观性质不同导向作用也不同。材料没有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 故D不符合题意。

【考点精讲】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3.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价值、人生价值、价值观

6.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7.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应试策略】

2013年高考继续加大了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力度, 侧重于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考点看, 主要集中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观、人生价 值的实现。从命题立意上看, 试题强调能力立意, 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整体难度中等。从试题类型上看, 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平分秋色, 如山东卷第25题、福建卷第35题、重庆卷第12题、新课标全国卷Ⅰ第22题, 新课标全国卷Ⅱ第21、22题, 江苏卷第32、33题、浙江卷第28题为选择题, 广东卷第36题、四川卷第14题、重庆卷第13题、北京卷第39题、安徽卷第39题、福建卷第39题、福建卷第14题、海南卷第25题为非选择题。

2014年复习备考, 考生应着重把握一个核心 (即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认识一项任务 (即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 明确三对关系 (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价值观、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与人生价值 的关系) 。要学会运用时政材料分析阐释考点知识, 如根据国家重大政策的出台等, 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结合我国的改革, 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结合民生问题, 认识树立 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的必要性;通过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等, 认识人生的真正价值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等问题。

【创新演练】

2013年6月18日, 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对全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部署。回答1~2题。

1.会议强调,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贯彻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作出的重大工作部署和要求。从哲学上看, 这是因为

A.科学理论是推动实践发展的根本动力

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意识 对社会发 展起积极 的推动作用

2.会议要求,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 切实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 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切入点, 着力解决突出问题。这是基于

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社会历史的创造者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A.12B.13

C.34D.24

3.李克强总理在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发表的《以改革创新驱动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主题演讲中指出, 本届政府开门做的第一件大事, 就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 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今年以来, 我们已取消和下放了2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 把该放的权放开、放到位, 把政府该管的事情管好、管到位。政府的上述做法

1有利于使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应经济基础状况2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有利于使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4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A.12B.14

C.23D.34

4.“附着在大地上, 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 你是尘埃。”诗人林希这首蕴涵深意的哲理诗《土》给我们的人生启迪是

A.价值判断 决定着人 生价值的 创造和实现

B.实现人生 的价值离 不开正确 的价值选择

C.人的社会 地位影响 价值判断 和价值选择

D.投身实践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5.在第2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 正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 国事访问 的习近平 主席向全 国1400万教师致慰问信, 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些希望是基于

1事物的发展离不开意识的自觉选择性的发挥2意识的主动创造性能不断创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3具有能动性的实践能创造出有利的社会关系4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13B.14

C.24D.34

6.下列原理 能体现右边漫 画《定位:主观与客观》寓意的是

A.矛盾的同 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B.价值判断 具有社会历史性

C.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D.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和源泉

7.大场面、大投入、大 制作, 讲排场、比阔气、竞奢华……近年来, 一些地方举办的豪华文艺晚会和高成本节庆活动, 群众反映强烈, 中央高度关注。为此, 中宣部、文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 强调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和节庆演出, 明确提出严控党政机关举办文艺晚会等具体要求和监督检查职责。这是落实中央关于改进作风“八项规定”的重要举措, 是宣传文化系统边学边查边改、以实际行动反对“四风”的一次亮剑。

结合材料, 分析中宣部、文化部等五部门叫停奢华办晚会、狠刹奢靡之风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

8.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年学生素有光荣的爱国传统, 历来以爱国报国为己任。而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 当代青年具有新的时代特点, 他们正用新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爱意。

(1) 结合材料, 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 分析当代青年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的哲学依据。

材料二2013年9月26日,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结果揭晓, 引发社会各界积极评价和学习的热潮。各地干部群众表示, 要向身边这些平凡而伟大的道德模范学习, 从身边做起, 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本道德规范做起, 把良好道德行为落实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 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风尚。

(2) 根据材料, 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相关知识, 说明我们青年学生应如何学习道德模范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答案:

1.C材料强调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推动作用, C正确, D错误。A颠倒了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B强调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与题意无关。

2.B材料表明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13正确。2与题意无关;4“组织者”说法错误,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A材料中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是对上层建筑进行调整, 使之更好地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故12入选。材料没有涉及生产 力与生产 关系, 3排除;4“直接”说法错误, 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4.B事物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作用, 哲理诗《土》给人的启示是要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 在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实现人生价值, B入选。A中“决定”的表述错误。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5.B全国教师之所以要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就在于这些正确意识、价值观对社会、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故34入选。1错误, 事物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创新”说法错误, 因为规律具有客观性。

6.B鱼在小溪和大海里有不同感觉, 这表明价值判断随着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即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 故B入选。A错误, 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D错误, 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基础和源泉。漫画主旨没有涉及不同主体的认识, C排除。

7.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中宣部等五部门叫停豪华文艺晚会和高成本节庆活动是落实中央关于改进作风“八项规定”的重要举措, 这体现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些地方举办的豪华文艺晚会和高成本节庆活动, 群众反映强烈, 中宣部等五部门叫停奢华办晚会、狠刹奢靡之风, 是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的具体表现。3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中宣部等五部门叫停奢华办晚会、狠刹奢靡之风, 表明了要自觉地站在最广大的人民的立场上,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8. (1)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 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历史条件的变化发展, 使当代青年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具有新的时代特点。2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作为一种价值选择, 当代青年的爱国情感表达也体现了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2) 学习道德模范, 实现人生价值:1要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2第一,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立足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第二,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第三,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 性, 有顽强拼搏、自强不 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挥 自己的才能, 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 理想信念, 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引自己的人生。

社会认识论 篇9

2005年2月, 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应当关注贫富之间的差距持续扩大的问题, 以及由此带来的可能的社会摩擦或者对抗。中国的贫富差距是相对的, 也就是说, 低收入者的日子也比过去好多了, 而高收入者的财富增加得更快。根据联合国的统计, 过去二十年里, 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贫困人口是在中国脱贫的。《中国震撼》一书的作者张维为曾多次说过这样一个观点:你可以开车从北京或上海市中心出发, 往任何方向开, 只要不开到海里去, 不开出国境线, 开20个小时, 你会看到很多的城市和农村, 你把你一路所看到的贫困现象加在一起, 可能会少于你从印度的孟买、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尼日利亚的拉各斯、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市中心往城外开2个小时所看到的贫困。在那些国家, 你会看到中国绝大多数地区已经绝迹的那种赤贫:几十万人居住的贫民窟, 那种衣衫褴褛无家可归的赤贫。通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 中国赤贫人数大幅下降, 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远远没有做到这一点。温总理在2010年3月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讲了这样一番话:“社会公平正义, 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我认为, 公平正义比阳光还要有光辉。一个正确的经济学同高尚的伦理学是不可分离的。也就是说, 我们的经济工作和社会发展都要更多地关注穷人, 关注弱势群体, 因为他们在我们的社会中还占大多数”。

同时,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还有一个重大的理论贡献, 就是把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这一概括说明:第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意。第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和谐的社会。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

从我国社会现状看是总体和谐的, 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

一是收入分配失衡导致的贫富差距扩大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贫富阶层之间的冲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发生的方方面面的变化是有目共睹。这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造就了一大批富人。“富”到什么程度?且看媒体公开曝光的几张“底片”。2006年, 一手创办步步高电子公司的段永平为了和“股神”巴菲特吃顿饭, 竟豪掷62万美元, 令世人吃惊不小。不过, 与素有“中国私募教父”之称的赵丹阳相比, 段永平不得不甘拜下风。两年后的2008年, 赵丹阳以211万美元的巨资拔得头筹, 获得了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殊荣, 在全世界富豪面前风光无限的露了一把脸。当一名即将回国的大款在巴黎戴高乐机场免税商店一口气买了价值近5万欧元的法国红酒时, 售货员几乎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事实。美国《华尔街日报》载文称:在“金砖四国”中, 中国富豪的数量已超过俄罗斯印度和巴西三国的总和。富豪人数快速增长当然是好事, 但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则绝对是坏事。中国目前还有多少贫困人口?按中国2009年重新确定的人均年纯收入1196元的标准衡量, 中国目前还有4000多万的贫困人口;如按世界银行人均日收入1.25美元的绝对贫困线标准, 中国则有2.1亿贫困人口。令人忧心忡忡的是近几年贫富之间的裂痕不仅没有弥合, 反而呈扩大撕裂的态势。先看城乡差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纯收入之比, 已从1985年的1.86:1增至3.31:1。再看行业差距:我国垄断行业职工大约833万人, 不到全国职工总数的的百分之八, 但其工资和工资外收入却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五十五。这意味着其余百分之九十二的职工拿到的工资却只占总额的百分之四十五。至于不同阶层件的差距更是达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上市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在18倍左右, 而国企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的差距竟高达128倍。有专家指出, 中国收入最高的百分之十人群和收入最低的百分之十人群的收入差距, 已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007年的23倍。从这些数据中, 我们终于看清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这些年来, 社会财富正以不可逆转的态势快速向权力与资本集中;而作为创造出社会财富的主体———普通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却在这场社会财富分配的博奕中几近缺席, 甚至丧失参与权与话语权。拉美国家已有的实践证明, 分配不公与贫富分化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社会动荡。近几年我国频发的群体性事件与校园血案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离开公平与正义, 社会断无稳定与和谐可言。

二是劳动关系失衡导致的“强资本弱劳工”格局, 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劳资之间的利益冲突。毋庸讳言, 改革开放以来, 为了解决我国资金短缺的问题并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我们对投资者给予了多方面的保护, 这种保护迅速提升了资本所有者的地位, 如某县级市就打出这样的标语:谁要是为难投资者谁就是和某市人民过不去。而劳动者的地位却在不同程度地下降, 在全球性的强资本弱劳工格局背景下, 我国的劳动关系在近二十年尤其是近十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 劳动关系已经处于不和谐状态, 劳资之间的冲突正在日益显性化。

三是城乡发展失衡导致的城乡扩大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城乡之间的冲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纯收入之比, 已经从1995年的1.86:1增至3.31:1.“三农”问题的突出, 表明了城乡之间的发展确实处于不协调与不和谐状态, 其妨碍的当然不仅仅是乡村的发展, 而且必然是包括城市在内的整个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四是地区发展失衡导致的地区差距扩大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地区之间的冲突。2004年中央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概念, 这是基于地区发展的失衡或者不和谐而作出的调整努力, 它一方面证明了地区差距的客观存在, 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这种差距及其带来的不和谐急切需要调整, 这是国家发展大局的需要。

五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失衡导致的价值观扭曲以及由此带来的道德滑坡。如官德、师德的下滑已经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 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 先富起来的群体形象急切需要改善等等。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专题复习 篇10

命题趋势:2014年的高考继续加大了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力度, 侧重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考查内容上看, 主要集中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观、人生价值的实现等知识点上。从命题立意上看, 试题强调能力立意, 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整体难度中等。从考查方式上看, 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也有呈现, 如海南卷 第18题、福建卷第35题、广西卷第31题、重庆卷第12题、新课标全国卷Ⅰ第23题, 天津卷第6题、江苏卷第26、30题、广东卷第35题、安徽卷第11题、四川卷第10题等为选择题, 山东卷第41-2题、海南卷第24-2题、新课标全国卷Ⅱ第39-3题等为非选择题。从试题选材上看, 大多以当下生活中的鲜活素材和最新时事热点为背景, 还涉及名家名言、漫画等人文素材。从考查类型上看, 有体现反映类、意义影响类、原因依据类、认识评价类等类型出现。

应对策略:2015年的复习备考, 学生应着重把握一个核心 (即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认识一项任务 (即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 明确三对关系 (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与人生价值的关系) 。要学会结合运用生活素材与时政热点去分析阐释相关考点知识, 如根据国家重大政策的出台, 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结合我国的改革现实, 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结合民生问题, 认识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的必要性;通过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 认识人生的真正价值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等问题。

【重难点突破】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3.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价值、人生价值、价值观

6.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7.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典型例题】

1. (2014·海南) “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烦恼, 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拣煤渣老婆子的辛酸, 饥区的灾民, 大约总不会去种兰花, 像阔老太爷一样……”鲁迅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1人们的社会意识反映人们的社会存在状况2人们的社会意识的差异根源于其社会存在状况的差异3人们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存在的发展方向4人们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A.12B.13

C.24 D.34

解析:本题以鲁迅的经典名句为背景考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 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难度较小。穷人没钱开交易所就没有折本的烦恼, 煤油大王没有拣煤渣的经历就不知道拣煤渣老婆子的辛酸……这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着人们的社会意识, 人们的社会意识的差异根源于其社会存在状况的差异, 12正确;正确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 3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4排除。

答案:A

2. (2014·江苏) 在人类文 明发展的 进程中, “创新设计”起着重要作用。以奔驰、通用、波音、西门子等为代表的汽车、飞机、电力电器设计, 引领了现代交通和电气 化社会;以英特尔、微软、苹果、联想等为代表的芯片、软件、智能终端设计, 造就了信息网络社会的生活方式。这说明

A.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发展

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创新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解析:本题以“创新设计”为素材考查社会意识的反作用等知识, 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 运用知识 的能力, 难度中等。“创新设计”属于社会意识, 相关设计引领了现代交通和电气化社会、造就了信息网络社会的生活方式, 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故选D, 不选B;题干体现的是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没有涉及创新对社会制度的发展和思维方式变革的作用, 故A、C不选。

答案:D

3. (2014·福建) 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 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下列选项能正确反映社会基本矛盾运行规律的是

1充分发挥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重要作用2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3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 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建设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A.3→2→4 B.2→1→3

C.4→3→1 D.1→4→2

解析:本题考查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知识, 意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难度中等。在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 生产力的发展, 带来生产关系的变化, 也就带来经济基础的变化, 而经济基础的变化又会带来上层建筑的变化。3反映的是生产力的变化;2反映的是生产关系的完善;4体现的是上层建筑的完善, 故A符合题意。

答案:A

4. (2014·广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重大举措和路线图、时间表, 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全面深化改革

1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2标志我们党完成了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任务3表明科学理论源于社会实践又反过来决定社会发展进程4是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 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A.12 B.14

C.23 D.34

解析:本题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背景考查改革的相关知识, 意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难度中等。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目的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正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只能通过改革来解决, 4正确;2中“完成了”的表述与实际不符, 不选;3中“决定”说法错误, 科学理论源于社会实践, 又反过来指导社会发展, 但不能决定社会发展进程。

答案:B

5. (2014·重庆) 马云说, 为赚钱顺便做好事, 还是为做好事同时赚钱,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以商业的心态去做事已经不行, 必须以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段才能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以公益的心态获得的回报越多, 个人的价值就越大2“心态”影响商业活动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3不同的“心态”决定着商业活动中的思维方式和成败4符合社会规律的意识能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物质力量

A.13 B.14

C.23 D.24

解析:本题以马云的经商感悟为素材考查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等知识, 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难度较大。以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段做事, 才能取得成功, 这说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只有符合社会规律的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物质力量, 对社会存在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故24正确;个人价值的大小主要在于对社会作出贡献的多少, 而不在于获得回报的多少, 1错误;“心态”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不能起决定作用, 3错误。

答案:D

6. (2014·新课标全国Ⅰ) 2013年12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习近平强调,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据是

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 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2价值观作为个人行为准则, 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规范作用3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 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4价值观作为一种理想追求, 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A.12 B.14

C.23 D.34

解析:本题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背景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难度中等。12正确表达了价值观对社会、对个人所具有的作用, 入选;事物的性质和价值是由事物自身的属性决定的, 3错误;价值观不能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4错误。

答案:A

7. (2014·江苏) 漫画 (图1) 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1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2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4价值观对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A.13 B.14

C.23 D.24

解析:本题以漫画为载体考查世界观与方法论、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等知识, 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难度中等。漫画中写字的人用“城市污水”写“经济”二字, 引发路人字臭、墨臭的感叹, 但写字的人觉得只要字好就不怕墨臭。漫画讽刺了只顾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的错误做法, 故24应选;漫画没有涉及有关真理实现需要条件的探讨, 1不选;漫画未涉及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3不符合漫画主旨。

答案:D

8. (2014·天津) “PX”即对二甲苯, 其毒性跟酒精差不多。可是有人却出于某种目的, 将百度百科词条中“PX”的毒性由“低毒”改成“剧毒”。清华大学化工系学生发现这一情况后, 连续6天日夜坚守, 36次修正被 反复篡改 的词条, 在网络上成功捍卫了“PX”低毒属性这一科学常识。这场特殊的科学保卫战表明

A.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正确的认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

C.正确的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D.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

解析:本题以“PX”为背景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 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难度较大。该学生经过6个日夜的坚守, 36次修正被反复篡改的词条, 终于成功捍卫了“PX”低毒属性的科学常识, 体现了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 D入选;A、B说法正确, 但不符合题意;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但正确的价值选择是有其标准的, C错误。

答案:D

9. (2014·安徽) 漫画 (图2) 揭示的哲理是

1价值判断超越社会历史条件2价值判断应基于价值选择3价值判断往往是因人而异的4要用正确价值观指引人生

A.12 B.14

C.23 D.34

解析:本题以漫画为载体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的主体差异性等知识, 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难度较大。漫画中的患者和医生对于“重物质、轻文化”现象的认识各不相同, 体现了人们价值判断的主体差异性, 3正确;漫画中的患者在畸形价值观的影响下呈现出畸形的发展, 说明要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引人生, 4正确;价值判断不能超越社会历史条件, 1错误;2颠倒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关系, 排除。

答案:D

10. (2014·广东) 漫画 (图3) 中, “幸运”壁虎对“中奖”经历应该作出的合理反思是

A.以哲学指导实践就不会犯错误

B.应该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C.认识主体立场不同结论自然不同

D.实践才是 检验认识 的真理性 的唯一标准

解析:本题以漫画为载体考查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难度较大。漫画中壁虎原本冲着 中奖进的 商场, 却被商家砍断了尾巴, 讽刺了一些人幻想不劳而获, 结果往往是不现实的, 启示我们应该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B正确;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以错误的哲学为指导就会犯错误, A错误;认识的主体立场不同, 结论也有 可能相同, 故C说法过于绝对;D不符合题意, 排除。

答案:B

11. (2014·山东) 建设生态文明, 关系人民福祉, 关乎民族未来。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为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 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将修改环境保护 法列入2014年立法工 作计划。

结合材料, 运用《生活与哲学》中“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 阐明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哲学依据。

解析:本题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素材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知识, 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难度中等。解答时要抓住“为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 活环境”等关键信息, 围绕“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知识范围, 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知识点给出答案即可。

答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要求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要求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是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12. (2014·海南)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建设美好家园, 让人民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优美环境中生活。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我国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 设示范区”建设, 截至2013年, 全国已建 成国家级 生态市 (县) 55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986个。政府还推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中央财政安排的生态补偿资金总 额从2001年的23亿元增加 到2012年的约780亿元, 累计约2500亿元。

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需要人民共同参与。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解析:本题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素材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相关知识, 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难度中等。本题为意义类题型, 解答时围绕“社会历史主体”知识范围说明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即可。

答案: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需要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 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创新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14年7月30日, 备受关注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正式公布。回答1~2题。

1.《意见》的出台, 标志着户籍制度改革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传统的城乡分隔二元户籍制度将被终结。有专家认为, 户籍制度改革将为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户籍制度改革体现了

1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上层建筑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4上层建筑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A.12 B.24

C.13 D.24

2.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本次户籍制度改革的核心。国务院要求, 户籍制度改革应把“人的城镇化”放到核心位置, 以切实实现几亿农民工及其他常住人口 的“市民梦”“创 业梦”和“安居梦”。这一要求是基于

1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要自觉遵循和创新城镇化发展规律2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4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A.13 B.23

C.14 D.34

3.人生因梦想而高飞, 人性因梦想而伟大。梦想是生命中无形的翅膀, 唯有梦想, 我们才会更加卓越。这说明

1意识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指导人们能动认识世界2梦想作为一种意识状态, 助推人们成功改造世界3凡符合规律的社会意识, 会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4梦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同时也具有相对独立性

A.12 B.34

C.14 D.23

4.2014年3月1日, 我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改革后, 取消对注册资本最低额度的限制, 使“零首付”“一元钱办公司”成为可能 (见漫画《轻松上路》) 。这表明

A.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B.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

C.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D.改革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5.恩格斯说过, 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 如同无数力的平行四边形形成的一种“总的合力”。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改革勾画新的蓝图, 提出必须树立“下好一盘棋”的整体思维模式。“下好改革一盘棋”, 正是为了激发“总的合力”。这表明

A.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B.人们通过实践解决社会 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生产方式 的变革决 定着社会 形态的更替

6.“时间都去哪儿了, 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 生儿养女一辈子, 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 让人们在感受浓浓亲情爱意的同时, 也开始反思个人的生活状态和人生价值, 开始了对时间和生命的哲学思考。这表明

1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价值判断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3社会生活本质上源自人们对内心的追问与生活的反思4寻找正确的价值观也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A.13 B.24

C.14 D.23

7.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这一代人都深受焦裕禄精神的影响, 是在焦裕禄事迹教育下成长的。我后来无论是上山下乡、上大学、参军入伍, 还是做领导工作, 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 也是全党的榜样, 他的事迹永远为人们传颂。焦裕禄同志的事迹表明

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B.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C.在特殊的环境中人的价值更容易实现

D.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统一

8.“附着在大地上, 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 你是尘埃。”诗人林希这首诗《土》蕴含的哲理告诉我们

A.价值判断 决定着人 生价值的 创造和实现

B.实现人生 的价值离 不开正确 的价值选择

C.人的社会 地位影响 价值判断 和价值选择

D.投身实践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器, 是破解转型期思想问题的导航灯。这告诉我们

1价值观是以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为基础的2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3正确价值观往往同光明的未来联系在一起4正确的价值观决定人生道路和人生价值

A.14 B.24

C.13 D.23

10.“家风是什么”, 不同的人对家风的诠释不同。学者说, 家风是道德起点;小朋友说, 家风是爸爸告诉我的百善孝为先;老人们认为, 家风是惟贤惟德, 能服于人。这说明

A.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B.价值判断因时而异, 具有历史性

C.人们的需要 和利益不 同, 价值判断 也不同

D.家风是一种主观体验, 不具有客观依据

11.对漫画 (图5) 的含义理解最贴切的是

A.医患双方维权意识的增强导致医患问题层出不穷

B.医生不应把救死扶伤当成商品, 要放弃个人利益

C.医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

D.处理医患问题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2.云南鲁甸6.5级地震, 造成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昭阳 区、永善县和 曲靖市会 泽县617人死亡、108.84万人受灾。灾情发生后, 除了国家的积极救援和当地干部群众自救外, 还有大量的民间公益组织、救援队、志愿者自发赶往灾区帮助抗震救灾、重建家园。他们忙碌的身影, 也是灾区中最美的身影。这表明了

1人的价值就在于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2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 又是价值的享受者3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4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

A.13 B.24

C.23 D.14

二、非选择题

13.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要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 主动适应时代变化, 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 使各方面制度 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014年7月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 将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

材料二2013年以来, 我国政府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创新管理模式, 简政放权, 取消或下放权力近600项行政审批项目;调整经济结构, 关、停部分产能严重过剩及高污染企业,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实现经济可 持续发展。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1) 结合材料一, 运用唯物历史观知识回答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并分析党坚持改革的根本原因。

(2) 结合材料二, 阐述政府在改革创新中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实践。

14.2014年3月31日, 中宣部授予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原党支部书记朱彦夫同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2014年4月1日山东省委决定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时代楷模”朱彦夫同志学习的活动。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朱彦夫同志14岁参军入伍投身革命, 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上 百次战斗,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了四肢和左眼。在和平建设时期, 他主动放弃荣军休养所的特护待遇, 回到家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长达25年, 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 建成远近闻名的先进村。退休后, 他用嘴衔笔, 创作完成了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他对祖国满腔热血, 对乡亲们一片真情, 自掏腰包发展教育事业, 常常倾其所有接济困难群众。他的先进事迹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 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结合材料, 从人生价值观角度, 分析朱彦夫的先进事迹所诠释的价值追求。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户籍制度改革属于上层建筑, 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3中“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说法错误;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 它就促进生产力发展, 推动社会进步, 4说法错误, 故选A。

2.D1中“创新城镇化发展规律”的说法错误;把“人的城镇化”放到核心位置说明要抓重点抓关键, 解决主要矛盾, 没有体现矛盾的主要方面的信息, 2错误。

3.C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正确意识才能助推人们成功改造世界, 2表述过于绝对;3“直接”说法错误,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精神力量才可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4.A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的改革属于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A正确、B排除;题中未提到人民群众的地位, C与题意无关;基本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D错误。

5.B改革作为实践的形式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推动社会发展, B正确;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强大动力, 而非直接 动力, A错误;C、D在题中均未提到, 不选。

6.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而非追求真理, 1错误;人们的内心追问与生活反思是主观的, 社会生活本质上实践的, 3颠倒了二者关系。

7.B材料强调了焦裕禄同志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的需要, 体现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即个人的社会价值, 没有体现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即个人的自我价值, 故B入选、D排除;A虽正确但与材料无关;C说法片面。

8.B诗《土》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 在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实现人生价值, B入选;A中“决定”的表 述错误;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9.D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表述错误;4“决定”表述错误, 价值观对人生道路选择和人生价值实现具有导向作用。

10.C材料里没有涉及价值选择, 故A不选;材料突出了价值判断因人而异, 但没有体现因时而异, 排除B;D错误, 家风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 源于社会生活。故选C。

11.D导致医患问题的原因有很多, 故A说法过于绝对;B“放弃”表述错误, 国家尊重医生正当的个人利益;C中主体表述错误, 应是国家要健全医疗保障制度。

12.B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包括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 因此1中说法片面;3中颠倒了 价值判断 与价值选 择关系, 错误。

13. (1) 1改革的根本目的, 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2第一,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 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 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党坚持改革, 使我国的经济体制机制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以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第二,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 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 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党坚持改革, 改革那些不适应时代要求的法律法规, 使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社会得到更全面的进步。

(2) 1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我国政府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创新管理模式, 切实转变职能, 简政放权, 改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部分, 有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我国政府在改革创新中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深化改革, 创新管理模式, 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3我国政府在改革创新实践中妥善处理个人、集体和社会三者利益关系, 充分认识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调整经济结构, 关、停部分产能严重过剩及高污染企业等, 必然会影响少部分个人或局部利益, 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实现可持续发展, 符合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14.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朱彦夫身残志坚、挑战极限, 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祖国和人民,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了精彩的人生。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朱彦夫投身革命、保家卫国, 带领乡亲 建设家园, 对祖国满腔热血、对乡亲一片真情, 正确地处理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了人生价值。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朱彦夫面对伤残和困难, 坚定理想信念、充分发 挥主观能 动性, 自强不息、顽强拼搏, 铸就了人生辉煌。

社会认识论 篇11

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在他们未成年的时候,我们更愿意他们多接触这个世界积极、健康、阳光的一面,而不愿意他们接触不完美,甚至是阴暗的一面。虽然父母这么做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完美和阴暗面本来就是一个完整世界的组成部分,我们只能暂时把它们和孩子的世界隔离,但是却无法永远屏蔽。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让未成年人接触和认识到世界的“另一面”呢?报道中这位初中生家长完全可以把女儿在街头扶起摔倒老人这件事,当成是教会她认识世界“另一面”的一个契机。

首先,家长或者老师,应该对孩子见到老人摔倒在地之后,毫不犹豫地上前救助的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告诉孩子这样的选择是正确的。其次,也要把这么做可能面临的风险告诉孩子,也就是把这个世界的“另一面”告诉孩子。至少,要教会孩子面对这种突发状况时的正确做法,就是培养孩子正确的自我保护意识。比如,可以请周围的人帮自己作证;可以用手中的手机拍下现场照片留作证据等等。同时,也要普及一下正确的救护常识。

成年人这么做,虽然不可避免有世俗的考虑在内,但从积极乐观的角度来看,这也算是一种见义智为,反而会对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产生积极影响。让孩子在认识社会“另一面”的基础之上懂得救助别人的时候保护自己,也是对社会负责的一种体现,无可厚非。

至于说什么时候才适合让孩子了解和认识社会的“另一面”,也没有定论,所以让一些家长陷入纠结与困惑当中。对于这个问题,一些教育、心理、社会方面的专家学者,应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成长规律,多给家长和一线教育工作者一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才对。

社会认识论 篇12

一、大学生村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认识过程

认识的过程是“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 并从抽象思维到实践, 这就是认识真理和客观实在并加以巩固的辩证途径”。大学生村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同样遵循这一认识论基本规律。

第一步是感性认识。 认识客观真理过程初级阶段就是感性认识, 这一步是不可逾越的。 因为“当一个唯物主义者, 就是要承认感官给我们揭示的客观真理”。 所以大学生村官首先只有直接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头脑中留下许多反映, 才能转化为自己的品行, 具体化为有血有肉的德行。

第二步是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只有凭借抽象思维才可以把握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 大学生村官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 个字, “经过思考、分析, 加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加工制作”中形成整体上的理性认识。

第三步是实践。 对于大学生村官而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来不是教条, 而是行动指南。 换句话说,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实践过程中, 不仅局限于单纯的自我实践, 更多的应要作为表率, 去传播正能量, 让不良行为关进牢笼。

二、大学生村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在大学生村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这一过程中, 并不是单纯消极灌输, 而是一个主动选择的过程;任何一个认识活动, 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 社会情景提供了认识主体了解客体的线索。 所以在这个认识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受到大学生村官自身局限性和现实的侵扰。

1.感性认识过程中受到 “认知情景”挑战。 人的感觉始终受思维方式制约, 而且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关系等无不渗透并影响着感性认识。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在我国境内出现了有益文化和腐朽文化相互交织的社会状态。 在这种文化信仰不稳定的局面下, 西方敌对势力向中国人, 尤其是青年大量灌输“资本主义价值观”。 他们选择的突破口就是感性认识层面, 妄图在认识的起点上就引导中国青年走入歧途。 他们通过电影、书籍、电视以及各样的传播方式蔓延敌对思想, 进而影响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方式。 作为刚离开象牙塔的大学生村官, 正处于建立自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时期, 不成熟的大学生村官在这样混乱的“认知情景”中, 是非常容易动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可的信心的。

2.理性认识过程中受到 “认知主体”挑战。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 它并不是作为一个摆设被提出的, 而是希望人民群众去运用它、让它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中。 而应用的前提在于全面、科学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但现实生活中违背这一原则的例子比比皆是。 由于一些大学生村官还没有做好从一名大学生向工作人员角色转换的准备, 他们将自己封闭在象牙塔中从事单纯的理论研究;一些大学生村官还没有学会从一名公仆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 他们只关注从理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纵向深入地诠释, 而未意识到将其转化为指导生活言行的真理;在没有实践经验积累的情况下, 一些大学生村官为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将其简单化、庸俗化,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为是一些概念的简单叠加, 这样大大地损害了其真理性和整体性。

3.实践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是大学生村官自身的不良行为, 例如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差、心理素质不佳等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难度。 另一个方面是农村本身就是思想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 现实生活中, 即便大学生村官充分地理解并自觉实践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现实生活中村民的不理解、不支持和不配合都有可能减灭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热情。

三、大学生村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实现路径

大学生村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过程中虽然存在各种现实障碍, 但这些障碍并不是不可跨越, 要想一一击破这些障碍就依赖于有效的路径和科学方法, 具体包括:

1.感性认识过程中抓住意识形态宣传的主动权, 改变 “认知情景”。 首先加大新媒体的宣传, 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和管理, 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村官中的覆盖面。 其次加强先进典型的引导, 运用最鲜活、最生动的感性认识素材教育、引导、带动大学生村官。

2.理性认识过程中, 使大学生村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向理性升华, 需要主体对客体的把握更全面、更具体, 需要主体自觉地学习辩证思维方法, “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概括出符合大学生村官的言行指南。

学习:“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 对学习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廉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 这是每一个领导干部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务实:“不唯上, 不唯书, 只唯实”, 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为民: 心无百姓莫为“官”, 要始终坚持执政为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成功之道在于锲而不舍, 应该不畏困难向前走。 这五个方面是每一名大学生村官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要将其融入生活、工作中。

3.实践过程中大学生村官在建设基层、发展农村的过程中, 解决诸多问题时需要上级的支持和帮助, 但是更需要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不断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学习:为政者应该“仕而优则学”, 要善学善思, 不断提高自己。 首先要向书本学习, “书中自有黄金屋”, 要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要学会巧读、深读。 其次向上司学习, 不要瞧不起身边的村里干部, 他们或许学历不高, 但他们掌握了村庄的第一手资料和具备了农村工作的丰富经验, 这是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最直接的途径。 最后, 向村民学习, 群众的实践是最丰富、最生动的实践, 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

廉洁:大学生村官手中的权力或许不多, 但如果用不好就会被沾染, 甚至不知不觉陷入“温水效应”中。 所以大学生村官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时刻注意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干干净净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大学生村官要求廉洁自律, 遵守纪律的同时, 也要接受组织和村民的监督。

为民:大学生村官要重民生、办实事, 解决村民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 要认真体察民情, 诚恳倾听, 要知道“群众利益无小事”, 特别是关心困难村民, 多做雪中送炭的事, 切实把村民家门口的事情办好。

务实:大学生村官干任何事情, 都要能够注重村庄的实际情况, 说实话、办实事、想实招、求实效。 要考虑到村庄环境的整治、配套设施的完善、公共服务的改善等各项建设。 防止搞不切实际的大建, 防止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坚持:在农村服务, 生活条件是艰苦的, 工作环境是复杂的, 再加上大学生村官面临工作待遇一般、前途不太明亮、职位不稳定等困难, 他们往往需要甘于奉献、坚韧不拔的意志去克服困难, 才能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

大学生村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过程, 是一个情感认知、理性认知、行为认知的统一。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 这是社会实践的常态。 大学生村官要坚信并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邢海晶.三维统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路径[J].理论探索, 2011 (01) :29-31.

[2]张丹.论走进基层的“大学生村官”如何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9 (02) :150-151.

上一篇:选矿工艺下一篇: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