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论基础

2024-07-27

认识论基础(精选12篇)

认识论基础 篇1

最近读了王红、吴颖民两人合作的《美国基础教育的再认识》一文。文章的观点很有见地, 对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建立科学辩证的自我认识, 对深化教育改革都很有参考价值, 同时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新认识。

观点一:能让学生每天都愿意来的学校就是好学校

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美国校长的回答是:“能让学生每天都愿意来的学校就是好学校”。答案虽然简单, 内涵却不简单。这一理念决定了美国学校的生活特点。为了能让学生愿意到学校来上学, 就必须想方设法吸引他们, 比如教师在课堂上的教

国学活动总是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 以各种生动灵活

视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室的布置也尽野量多姿多彩。让学生“愿意”来, 意味着“上学”不仅

仅是出于一种理性的选择而是出于一种情感上的归属, 是教育由“他主”到“自主”的最基本体现。

这一观点和我的教育观不谋而合。我一直认为, 最好的教育就是:就学生而言, 每天盼望上学, 高高兴兴到学校;听到上课铃声喜欢进教室, 喜欢自己的老师 (把学习看成为很有趣的事, 看成是自己要做的事) 。就老师而言, 每天早晨盼望上班, 想着孩子在等待我;到了下班时间愉快地回家 (有强烈的教育责任感, 有足够时间回到家庭与家人幸福相聚) 。

30

观点二:有效教学不等于游戏教学

实际上, 美国的课堂教学并不像一些媒体渲染的那样总是以游戏教学和活动教学为主, 对于某些不适宜采取游戏和活动的教学内容, 严谨、系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在美国同样是不可缺少的。只不过美国的教师总是会想办法用表情、声音、语调以及各种身体语言展现一种轻松的气氛。在我们对美国的游戏式课堂教学津津乐道、羡慕不已时, 美国的校长对这种教学方式也不无担心。他们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往往会因为过分轻松和松散而降低教学效果。

这个观点值得我们深思。对于课改以来出现的形式大于内容, 活动重于实效的课堂状况, 我们一直在担忧。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绝没有要求大家因为“自主”所以就可以放羊, 因为“合作”所以就只有分小组、转身讨论的形式, 因为“探究”就不管是否需要都要挖一口井, 为了考试教学, 提早讲高度、求深度。课堂上的热热闹闹不是课改的追求, 把这种现象的存在且有弥漫之势的过错都推给课程改革, 是一种缺少自省的不负责任的作为。

倒是我们的教学过多的讲求正统, 生硬的表演居多, 自然、生活化的互动较少, 缺少应有的幽默和生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2008年暑假期间的海内外国际基础教育研讨会, 来自美国的老师, 无论是高校教授 (如史密斯) 还是中小学教师, 他们的课堂语言、语调和表情、身体语言的丰富是我们难以企及的。

观点三:美国学生并不轻松

一般来说, 美国小学的课堂多数都比较轻松愉快, 做作业的时间也很短。

但是到了初中和高中就大不一样了。通常情况下, 初中和高中学生在放学后都有两到三个小时的作业。尤其是那些立志上美国一流大学的学生, 对他们来说学习到深夜也是常有的事。

这一现象提醒我们, 小学课堂是绝对应该轻松的, 绝对应该让孩子感到课堂是有趣的, 让他们觉得学习很好玩, 以至很高兴到学校、进课堂、玩学习。对于中学生, 适当的负担是一定必须有的。我们现在的负担之变形, 是因为做的作业大多是机械训练, 题量很大, 重复演练, 以致学生对作业毫无兴趣, 自然而然地把作业训练视为一种负担。

观点四:美国学生基础并不差

我们比较中美基础教育, 结论往往是:中国学生的基础好, 美国学生的创造力强。得出这一结论的证据主要论据是一些国际比赛 (比如奥赛) 的成绩。但是我们忽视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参赛选手的选拔机制和普遍代表性不一样。

美国学校没有统一的教科书, 教学内容由教师自己掌握。在一些普通学校里, 教学内容的确非常简单。而在一些好的学校, 教学内容难度也很大, 和中国的重点中学比一点也不逊色。说“中国的学生基础比美国的学生好”这个结论不一定站得住脚, 在某种程度上, 确如数学家丘成桐教授所说, 这是一种“可怕的自我麻醉”。

对于中国学生的基础问题, 历来有杨振宁和丘成桐为代表的两种说法。

纵观历史, 中国人遇事总喜欢找出自己的长处, 足以压人一头, 心理上才平衡, 尤其是对那些比自己明显强的对手, 总要试图找出某方面的优势来。关于中美两国中小学生的基础强弱结论也是这样, 就是不肯示弱。

其实, 这恐怕是一种民族心理作祟。

美国学校没有统一的教科书, 这和我们现在实行的“一标多本”有某种相似之处。关于教学内容, 不同的学校, 特别是普通学校就是很简单。这是需要勇气和胆识的。我们的学校特别是普通学校, 就是不愿意承认差异。再差的学校也要按照“课标”要求上难度, 再弱的学校也喜欢用重点学校的题考试, 再后进的学生也不愿意分层选择考低档难度的试卷。不愿示弱, 在这里, 其实和不切实际、自欺欺人是同义词。

不同的学校就是要有不同的教学标高, 而且要毫无愧色地实行, 这才是我们应取的科学态度。海口长流中学提出的“八八六十四”之说, 是有科学道理的。

观点五:高考指挥棒在美国的作用

对于“追求升学”, 中国校长的无奈让美国同行感到惊讶, 在他们看来, 一所学校 (尤其是学术性中学) 关注毕业生的高考升学率是必然的选择。美方的 (学术性中学) 校长从来都不惮于承认自己的学校是高校的预科。

大学的引导和指挥棒作用对中小学的影响其实是无所不在的, 是跨国界跨文化的, 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和如何指挥。与其言辞犀利地批判中小学追随高考指挥棒, 不如认真研究如何使高考指挥棒指挥得更科学。

美国大学的多样化、大学要求的多样化决定了中小学课程的多样化。

对于这样一个沉重无比的话题, 我们总是想试图摆脱它, 总是寄希望于考试部门的改革, 而没有从改变自己的角度来思考。

这里首先是一个定位出错的问题。

一是家长定位失当:经过了义务教育九年学习后, 中考成绩出来, 没有多少家长心甘情愿地让孩子读职业高中。成绩再差, 学习再困难, 都要想方设法挤进普高, 至于孩子日后的学习是多么困难与痛苦, 那是不必管的。在家长们看来, 读职高是下下之策, 没有颜面。甚至有的家长还认为音乐、美术、体育院校都不能算正规大学。正因为如此, 海南的艺术类考生特别地少。

二是孩子定位迷茫:

中国的孩子没有自己的想法, 考试填报志愿往往是家长包办代替, 为此孩子没有 (不需要有, 有也不行) 自己的志愿志趣。既然家长都说普高好, 那就为了家长读一回呗。

三是学校定位陷入误区:

不管哪一层级的学校, 都把高考升学定位自己的终极目标, 而且都把考清华北大、名牌高校作为第一追求。于是乎, 教学和训练一定要有高度、宽度、深度和强度。教学只是奔着高考要求, 就是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可能, 只是为了几个尖子生几个高分生, 而让所有的的人为之陪读。实在是残酷!实在是弱智!

当然, 课程的多样化如何与高校招生的多样化相对接, 高校的招生录取如何为中学提供更多的方便之门和拓展空间, 是我们应该着力考虑的。

观点六:美国教育越来越重视考试

在我们看来, 好像美国搞的素质教育就是不用考试, 不用背大书包。实际情况是, 在美国, 无论中学小学, 哪一所学校的学生都会背一个大大的书包, 里面装有五颜六色的书, 高中生的书包几乎都超过5公斤———很多学生因为书包太重, 直接用一个拉杆箱做书包。一位中方校长拉了一下一些学生的书包, 深有感触地说:“比我们学生的书包重多了!难道这就意味着学生的负担重吗?”美国同行不以为然, 他们认为, 课程多与少, 书包重与轻并不必然说明学生负担的轻重:如果学生学得愉快, 再重的课程也可以上得很愉快, 再重的书包也可以背得很轻松;相反, 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得沉闷、不愉快, 再轻的书包、再少的课程也一样难以承受。

至于对待考试的态度, 美国校长们搬出了2002年布什总统颁布的《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作为背景。关注考试的氛围在美国日渐加强, 并日益被社会、被教育界认可。

我们现在的教育呼唤“减负”之声一直不绝于耳, 但是越减越重, 减一回重一回。于是乎书包重量也成了遭受挞伐的对象。

这与我们的思维方式单一有密切关系。在我们看来, 考试压力, 课程繁多, 书包加重, 负担不堪, 都是一个“重”字闹的。其实任何问题都是辩证的。我们的书包也许并不比美国学生重, 为什么我们的负担就是觉得比美国学生重?关键是我们书包里那些五颜六色的书, 其实都是一类:教材教辅。没有文学作品, 没有科普著作。如果有一点教材教辅之外的, 大多是一些动漫、口袋书一类的短时消遣之作。这才是问题的症结!任何人长时间读一种书, 长时间做一样事, 不变得烦躁、压抑、郁闷那才是不正常的!

问题不在书包轻重, 而在我们的学习制度、教育体制出了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又不能期待一日之间解决, 更不能等问题解决了我们再做事。

即便是考试, 我们也要科学对待。考试不在多与少, 关键在于怎么考, 考什么, 考了以后做什么。

注释:

(1) 观点材料节选自《基础教育参考》2009年第4期, 原题为《中美中小学校长观念的差异与碰撞》

认识论基础 篇2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结合实际阐述四方面内容

我们知道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谈到实践,我就想起自己的兼职经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确在我的兼职经历中,碰到的各种人和事,让我有了对这个社会的重新认识,也改变了我的一些在学校体会不到的人生价值观。真是这些经历,也让我的认识进一步发展,推动着我的思想不断成熟,实践就是我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性的唯一标准,或许之前我们都会有这样的认识,社会是多么的残酷,竞争多么的激烈,可作为学生的我们也不确定这些认识是否真确,只是从别人那里听说而已,通过自己的兼职,我明白了,社会的确是这样,只有足够的努力才能换来回报,社会是无情的,竞争压力很大。最初我想兼职也是为了锻炼自己,就是因为这样的想法,也让我去不断去尝试突破自我,去兼职,去磨练自己,所以说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重新认识美国基础教育 篇3

[关键词] 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多元化的体系

[中图分类号] G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9)06-0050-06

一、为什么要重新认识美国基础教育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美国一直领导着世界科技进步的潮流,在众多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它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成就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在世界排名最前的10所大学中,美国的大学有8所;在世界排名最前的50所大学中,美国的学校占68%。目前,70%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美国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

美国在科技和高等教育领域的地位是世界领先的,相比之下,它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声望则差得多。在一次次国际中小学生比赛中,美国学生的成绩经常排名在后。在2006年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和伙伴国针对15岁学生的测试中,美国学生的成绩低于平均值,几乎排在最后。随之而来,世界上就形成了一种普遍看法,认为美国基础教育不好,对学生要求太低,美国学生只会玩而不会学习。特别是每当谈到美国中小学生的数学和科学基础时,人们对美国基础教育质量的否定声音就更加强烈,似乎美国的基础教育已经彻底垮掉了。

美国人对自己的基础教育质量也十分不满意,批评声音一浪高于一浪。早在25年前,美国就以《国家处在危险之中》(A Nation at Risk)为题,对美国基础教育进行了深刻分析,认为美国在基础教育领域面临着危机,呼吁社会各阶层关注和重视基础教育。2005年,美国科学院又发表了《迎接风暴》(Rising above the Gathering Storm)一文,仍然延用与以往类似的语言来形容和描述其基础教育。同时,美国正在试图通过联邦政府改变基础教育的现状,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

事实到底如何?试问一下,如果美国基础教育真像他们所报道的那样差的话,美国能否继续成为科技强国?如果美国基础教育已经垮掉的话,美国可不可能存在一个令世人瞩目的高等教育体系?众所周知,外国移民为美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美国当今科技的领军人物多在美国接受教育。作为世界教育的明珠,美国高校确实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外国学生前去学习。但据最新统计数据,1800万美国在校大学生中,外国留学生只有60万,可见外国留学生占美国学生总数的比重并不高,美国高等教育的学生绝大多数仍是由美国基础教育所培养的。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美国基础教育仍然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基石。

那么,应该如何把握和认识美国基础教育呢?

二、美国基础教育面临的困局

美国基础教育现在面临的问题的确不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水平普遍不高。由于中小学教师待遇比较低,美国高中毕业生中学习成绩位列后1/3的学生才选学教育专业;二是中小学教师中数学和科学等专业毕业生太少,很多数学和科学课程由非专业毕业生担当任课教师;三是美国学生普遍对数学和科学课程不感兴趣,因此在大学学习这些专业的美国学生越来越少;四是一大批美国高中毕业生因在高中阶段没有得到足够的训练,到大学后还必须重新进行数学和英语补习,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浪费;五是每年都有近百万高中学生辍学,这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美国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美国教育部前部长斯佩琳斯(Margarent Spellings)多次指出,90%增长速度最快的就业机会需要从事者接受过高等教育,到2025年,美国需要再增加2000万大学生,面临未来需求和竞争的压力,美国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高中毕业率;六是美国基础教育发展极不均衡,导致区域差异十分明显,好的学区和坏的学区如同两个世界,而种族和家庭经济状况又是造成学生成绩不佳的客观原因,家庭条件差的少数族裔学生的成绩一直不佳,而住在富有郊区的学生成绩可以和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学生的成绩相比,教育不均衡对美国来说是一个严重的挑战,这意味着美国有1/3的劳动力得不到很好的教育。

三、美国基础教育的现状

美国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是现实存在的,但人们对美国基础教育的认识一直存在偏差和不够全面。分析造成偏差的主要原因。一是美国基础教育体系过于庞大和复杂,由于缺少国家层面的统一要求,要想真正全面认识美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是一项十分艰难的任务。如果想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美国基础教育进行全景描述,那注定是一件更加艰难的事情。二是由于地方自治成了美国举办基础教育的核心思想,观察者了解的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美国基础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不均衡和不平等的现象。富裕的社区把学校办得越来越好,而不断衰败的城市不得不眼看自己的学校走下坡路,却又无能为力。三是美国在教育上强调全人(Whole Person)教育思想,重视的是通识教育和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在教育过程中相对忽视的是学生的做题能力和考试能力。因此,美国学生在国际测试中的成绩一直不佳。

美国基础教育通常被称为K-12教育,分为公立和私立两个不同的体系。公立中小学构成了美国基础教育的主体。全美共有公立学校9.7万所,分布在1.4万个学区内。有5000万学生在公立教育系统内读书。全美共有私立学校2.8万所,共有6万名学生。私立中小学教育系统完全独立运行,每一个学校都是一个具有办学自主权的教育实体。除此之外,美国还有一百多万学生在家里接受教育。基础教育的投入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州政府拨款,二是当地社区的税收收入。二者几乎是各占一半。除此之外,联邦政府每年对基础教育也有一定的投入,占总投入的10%左右。

美国公立基础教育从管理结构上看,分为三级运行:州、学区和学校。各州教育委员会负责制定本州教育发展的宏观目标及相关教育政策。比如教师资格证制度,就是由各州教育委员会据本州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师任职的条件、标准及有关程序,而学区才是美国公立基础教育在运行层面的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办学有关的规定,如学区内的学校开设什么课程的决定就是由学区会同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做出的。学校在内部事务管理上也具有很大的自主权。以芝加哥市北高中为例,该校是芝加哥市公立教育系统的一所重点高中,在全美公立高中排名第24位。这所学校就将周三设为半日制,上午的时间也并非用于传统课程的教学,而是用来让学生参加由教师根据自己爱好和特长组织的研讨班。研讨的内容也多种多样,旨在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该研讨班为高中毕业生必修课程之一,但成绩并不计入学生的总平均成绩中。然而,市内的其他高中并没有此类课程安排,这足见美国学校在教学层面的自主权还是很大的。

需要说明的是,美国联邦政府尽管设有教育部,但它既不直接负责管理高等教育也不直接管理基础教育;它的职责是推动和引导教育发展。每年通过设立配有资金投入的项目,来推动教育向前发展。如美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关键语言项目”就是联邦政府为了引导更多的学校开展汉语、俄语、阿拉伯语教学而设立的项目。

尽管联邦政府不直接负责管理中小学和大学教育,但每当美国教育面临挑战或出现问题时,联邦政府都会及时做出反应。如1957年前苏联卫星上天后,美国政府就及时于1958年颁布了《国防教育法》(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快速推动了美国教育的全面发展。今天当美国发现自己的基础教育质量下降时,又于2002年颁布了《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

四、美国基础教育的特点和优势

尽管美国基础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但是它的特点和优势还是十分明显的。正如新加坡教育部长对美国同行所说的那样,“新美两国建立的都是精英体制”,“美国建立的是以人才为基础的精英制度,而新加坡建立的是以考试为基础的精英体制。我们新加坡知道如何训练学生去考试,而你们美国知道如何把人的潜能发挥到极致。智力的相当一部分,如创造性、好奇心、冒险精神和抱负是无法测试的。”

美国基础教育有三个特点值得注意。一是多元化的体系;二是灵活、自由、充满选择性的机制;三是全人教育的理念。

多元化体系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在美国,市场上只要存在某种需求,就一定会有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出现。事实上,在任何社会里,对基础教育的需求本身就是多种多样的。要想用一个尺寸或一个标准来满足所有人的要求是不现实的,而且也是不科学的。我们常说的“不拘一格降人才”和“因材施教”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这一点上,美国就是通过公立和私立两个不同体系分别满足了大众和精英的不同需要。

公立教育体系在结构组成上体现的也是分级分类、多种多样的原则。在公立的9.7万多所学校当中,就有四千多所特许学校,这是一种介于公立和私立之间的教育模式。随着美国城市的衰落,美国城里的学区都在试图通过建立重点校和天才班的形式来留住好学生。在满足大众需求的前提下,又在公立教育体系内建立了精英培养轨道。郊区公立学校一直是美国公立教育的核心,构成了公立教育的主体,与城里的普通学校相比,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财政投入和学生质量方面都要好许多,主要满足的是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对子女教育的实际需要。总体上讲,郊区学校是美国公立教育体系当中质量最有保证的一类学校,当然其中也存在质量上的差异。

美国私立中小学完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教育被作为有偿服务提供给了用户。好的私立中小学每年收费5万~6万美元,普通的学校收费2万~3万美元,较次之的收费在1万美元左右。那些好的私立高中往往成为美国著名高校的预备学校。

多元化体系还体现在课程安排上。认识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和实际需要不同,美国有条件的高中都将课程分为三个不同层次来教,即基本层次、荣誉层次和大学预选层次。课程的主要区别在于要求不一样。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选修难度较大的课程,学校通过变化权重的方式将不同层次的同样课程做了区别。基本层次课程的A级为4分,荣誉层次课程的A级为5分,而大学预选层次课程的A级为6分。为了帮助优秀学生在高中阶段脱颖而出,将高中与大学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美国大学理事会又设立了大学预选课程的全国性考试,分为5分制。3分成绩是一般普通大学承认预选课程学分的基本标准,而4~5分成绩是好的大学承认预选课程学分的基本标准。但是否同意接纳高中阶段预选课程的学分,这一决定完全由大学自己做出。

多元化体系还体现在学生和教师的组成上。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一直重视多元文化体系的建设,认为包容性是每一个人应有的品质。同时,美国还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角度强调多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指出只有文化上真正了解对方才可能与对方展开竞争,乃至战胜对方。因此,美国在教育领域里积极推行多元文化政策,采用择校、平权法案、招收外国留学生等一系列措施来增加少数族裔的学生和教师的比例。

灵活、自由、充满选择性的运行机制是由美国实行地方自治原则所决定的。由于学区和学校是办学的主体,拥有的自主权特别大,因此,每一个学区都在按照各州制定的教育目标和规定,根据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并结合当地实际办学。以芝加哥教育系统为例,它是美国第三大学区,共有600多所学校。该系统相比其他学区而言特别重视汉语教学,认为掌握汉语是21世纪人才所必备的技能之一。在几年的努力下,该系统的汉语教学项目已发展成了美国第一大汉语教学项目。

灵活性在高中阶段教师授课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一门课程不同的教师教,其基本要求可能完全不一样。学校对每一门课程只有目标和内容上的要求,任课教师有权根据自己对教学大纲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特点和经验,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往往是在授课的第一堂课上,任课教师就会将所有要求以书面的形式发给学生。如果学生发现要求太高,可以在三周之内提出换课。否则的话,学生就必须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这门课程。这种灵活性不仅给予教师授课的自由度,而且让学生有了很大的选择空间。

选择性是美国高中教育的明显特征。选择性是实施通识教育理念的必要前提,也是开展创新教育的有效手段。选择性体现在美国基础教育的各个层面。学校可以根据本州高中毕业要求做出本校的相关规定。例如,伊州要求学生高中毕业时必须完成:4年英语,3年数学,3年社会科学,2年外语,2年艺术(1年音乐,1年美术),2年体育,3年选修课,40小时社区服务。而芝加哥市北高中则建议学生必须完成:4年英语,4年数学,4年科学,3年社会科学,3年外语,2年艺术,2年体育,3年选修,1年计算机,40小时社区服务。可见芝加哥市北高中的要求比伊州的总体要求高许多。

美国高中阶段完全实行了学分制管理。传统的班级概念已不再存在。虽然学生入学后还会分班,但所在班的同学只是每早聚会10分钟,由带班教师做情况通报。之后,学生根据自己的选课计划去上课。学生只要达到规定的学分,就可以申请毕业。达到学分又不想尽快毕业的学生可以利用余下的时间,经申请到海外做文化体验或做义工积累社会经验。学生有权自由分配自己的时间。

美国基础教育的第三大特点就是在整个过程中强调的是全人教育理念。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外,学校特别重视对学生品行的培养。每一所学校都根据学生的要求,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课后文体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美国校园课后更加充满生机。学校既重视联赛成绩,组建了有本校特长的运动队,又关注学生的参与面,发展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项目。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和毅力。而且,需要提及的是,几乎所有运动项目的教练都是由本校教师担任,教师这种奉献精神本身对学生就是一个积极的影响。学校乐队和合唱队的活动与体育活动一样积极活跃。

美国基础教育的优势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从物质条件层面看,学校规模小(小学平均500人,高中平均700人),班级学额小(高中阶段,每班最多上课人数不得超过24人),师生比低(1∶16),教育投入高(生均花费1万美元左右)。从制度层面看,美国社会的成熟性在教育层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教学质量是通过制度得以保证的。在调研中发现,我赴美留学生普遍反映,在中国学习时有“混”的空间,尤其是在大学更是如此。学生可以很长时间不认真学习,只要期末考试前努力一下,就可以混一个中等成绩。在美国就行不通了,成绩完全分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做的每一个作业,每一个项目,每一个小考及期中、期末考试都按比例计入课程的最终成绩里。如果学生平时不学习,最终的结果肯定是不及格。从理念层次看,美国在办学上更尊重教育规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重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为知识学习是每一个人一生的事情,学生必须要掌握如何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具有竞争力。在美国的教育体制下,教师是引导者,而不是坐在台上通晓一切的智者。我们在接触中不难发现,美国学生一是具有很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愿意并敢于提出问题;二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强;三是沟通和表达能力比较强;四是组织和领导能力比较强;五是具有很高的公民意识。

五、美国大学招生录取机制对高中教育的影响

美国共有4000多所大学,除了1000多所社区学院和1000多所以营利为目的的大学之外,还有2000多所传统概念上的学院和大学,其中包括300多所选择性特别强的学院和大学。尽管70%的美国高中毕业生念大学,但真正的竞争在于能否被这300多所好的大学所录取。因此,他们的录取标准对高中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美国大学遵循的是自治原则,招生录取的标准和规定由每一所学院或学校做出。因此,美国大学在录取标准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就其共性而言,美国大学在招生录取时,强调的核心是选拔适合在本校学习的那类学生。他们往往从七个方面来考核学生。第一重要的考核内容,是学生四年高中的课程难度、成绩及在学校的排名。第二重要的是全国性标准化考试成绩(SAT或ACT)。第三是教师的评价,要求学生分别找一个文科教师和一个理科教师写推荐信。美国作为一个建立在以诚信为基础的社会,特别重视推荐人的评价和作用,辅导员的推荐是必须的。第四是学生的社区服务和领导才能。学生是否有爱心,是否愿意献爱心,学生组织了什么活动,扮演了什么角色,都是考核的重要内容。第五是文体活动。学生是否积极参加课后的文体活动是大学必看的一个方面。第六是学生自己提交的关于自己的作文。一般情况下,题目是开放式的,要求学生写体验最深的经历。学校关键想看学生本人是如何认识和看待自己的。第七是学校面试。眼见为实是美国大学审核学生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总之,学生申请大学时,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讲述自己的故事,向学校证明自己正是学校所需要的那类学生。

美国大学录取标准实际上成为了美国高中实施教育的导向。好的高中一定设法多开设一些荣誉层次和大学预选层次的课程。学生是否愿意挑战自我,选难度大的课程,是录取过程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得分点。同时,学生不管学习压力多大都要尽可能去参加公益活动,主动去担当领导者。几乎所有希望进入好大学的学生都要参加一些文体活动。由于美国学生要在方方面面做出努力,加上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多是一些项目,因此,美国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很大。他们经常是晚十二点睡觉,早六点起床。

六、结论与启示

美国基础教育面临的挑战的确很多,但发展不均衡和不平等是美国基础教育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美国私立学校、郊区中小学、城市里的重点校不但没有出现质量下降,而且随着国际竞争的激烈变得越来越完善。作为一个成熟的体制,美国中小学培养出的学生更具全球竞争力。问题的实质是,城市里的普通学校在彻底衰败,导致了1/3的美国学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新的就业机会需要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去承担,这是美国在基础教育领域不得不认真对待的问题。美国基础教育体系的庞大而复杂及教育发展上的不均衡是造成人们对美国基础教育认识上出现偏差的原因。

对于我国来说,有以下启示: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应该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要通过改革我国高校录取机制来促进普教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真正把教育的重心转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高考作为维护教育公平的底线不能废除,但高校可以通过引进美国高校招生录取的一些做法,按不同权重系数,在完善操作机制的基础上,进行人才选拔。机制固然重要,但如何运行更加重要。过程透明、监督到位、强调问责是确保机制运行的根本。

德育必须放在教育的首位。培养具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应该是我们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没有德育的教育是危险的。一个学生品行的好坏对社会的影响是直接的。德育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要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要鼓励学生服务社区,让学生在服务实践中掌握做人的标准。学校应同时有奖励积极服务社区学生的相应措施,将利益与道德紧密联系在一起。

教育发展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一切教学活动和要求都要围绕学生到底是怎样学习和怎样才能学得更好去展开。教学方法也必须改变,一定要将学生变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如何去获取知识,不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透明的教学管理机制至关重要。学生成绩的评定、记录和管理必须透明,制度化。需要不断强化的概念是,一切结果都是通过一个过程产生的。

教育公平是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如果教育发展不均衡,深受其害的不仅是学生本人,而且是社会。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发展的未来。

认识论基础 篇4

1947年10月, 维纳写出划时代的著作《控制论 (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 》。1948年, 《控制论》由美国技术出版社和约翰威利父子公司联合出版发行。这是控制论的奠基之作, 从此标志着控制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这是一门以数学为纽带, 把研究自动调节、通信工程、计算机和计算技术以及生物科学中的神经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学科共同关心的共性问题联系起来而形成的边缘学科。维纳的控制论思想对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哲学以及社会学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控制论诞生后, 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迅猛发展,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之后, 控制论进入大系统理论时期, 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这一时期控制论由工程控制论、生物控制论向经济控制论、社会控制论发展。

任何学科都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 总有其产生的原因和背景。控制论诞生于上个世纪中叶, 其思想认识基础来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在美国的一次科学思想史上的重要转型:以笛卡尔和牛顿为代表的确定性的终结和以爱因斯坦、达尔文和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偶然性世界观的确立。

1关于确定性的神话

在《人有人的用处》一书的序言部分, 维纳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一个偶然性的宇宙观念”的哲学命题。这个命题即“规律—事件”的二重性, 是西方思想史上自苏格拉底以来一直到现在争论不休的核心问题。到了笛卡尔, 开始了对一种不同类型确定性的探索, 他认为, 数学因其“所特有的那种确定性”, 是“哲学方法的典范”;同样, 以数学为基础的科学则是达到确定性的途径。在笛卡尔看来, “关于自然界中的一切, 以至生理过程和情绪, 都必须采用机械的解释”。

笛卡尔对确定性的追寻在牛顿身上得到了体现。到了牛顿时代, 规律 (连续性、可理解性、确定性) 占据了主导地位, “牛顿物理学从17世纪末统治到19世纪末而几乎听不到反对的声音, 它所描绘的宇宙是一个其中所有事物都是精确地依据规律而发生着的宇宙, 是一个细致而严密地组织起来的、其中全部未来事件都严格地取决于全部过去事件的宇宙。”也就是说, “牛顿力学是一个时间对称、决定性的理论”, 牛顿的宇宙是一个必然性的、规律性的和确定性的宇宙。确定性的世界观成为那个时期自然科学界的主导范式, 甚至在哲学和社会科学界也是如此。

2偶然性世界观的确立

1900年, 是科学思想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必然性或者说确定性的宇宙观正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这段时间遭到了严峻挑战。普朗克的量子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都否认有一个必然性世界的存在。维纳回忆说:“没有多少年之前, 第一流的科学家还认为, 未来的世界将只是致力于使业已存在的物理理论达到小数位不断增加的精确度。然而在1900年前后, 量子论开始打破辐射领域中的某些连续性概念。”奥地利的物理学家玻尔兹曼和美国的物理学家吉布斯的统计力学已经顺利地用一种有限制的非决定论来取代决定论, 他们把统计学引入到物理学中, 并提出了明确的方法来考察事件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值得注意的是, 不仅物理学家, 还有许多大数学家也明白有必要克服决定论。波莱尔指出, 对孤立系统的考察总是理想化做法, 只要我们离开这一还原论观点, 决定论就会垮台。

统计力学引发了20世纪物理学的第一次革命。其影响, 按照维纳所说, 就是不再要求去探究那种总是会发生的事情, 而是去探讨将以绝对优势的概率而发生的事件了。事件在这里代替了规律, 它意味着某种程度的任意性、概率以及不可逆的演化。正如普利高津所言,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是居住在一个二重性的宇宙里, 这宇宙既牵涉到规律, 也牵涉到事件, 既有必然, 也有或然。”不仅宇宙是如此, 人的行为也是如此。承认世界中有着一个非完全决定论的几乎是非理性的要素, 和弗洛伊德承认人类行为和思想中有着一个根深蒂固的非理性成分是并行不悖的。弗洛伊德认为, 无意识思维过程对人的行为起着一种决定性的作用, 这一观点大多数心理学家现在已经确信无疑。至此, “可预言性、确定性, 这些几百年传下来的神话, 这样一来再也站不住脚, 一个钟表式的宇宙就更不用谈了。”而达尔文的“进化论的伟大原理之一就是熵永远在增加”, “这就是说, 更多的类型在出现, 不同的类型结成不同的组合, 宇宙越来越复杂”, “这就在物种起源上排除了目的论的解释”。根据达尔文的解释, 进化是通过盲目的方式发生的, 没有任何内在的目的决定生物物种的起源和存续。

结语

至此, 共识业已形成——严格的决定论必须推翻;取而代之的是如下一个世界观:它和我们对世界的经验是一致的, 它里面的未来是开放的, 那个未来具有真正的演化和创新, 能产生我们在大自然中看到的各种美丽图案, 从黏菌的蠕动到错综复杂的全球天气系统, 乃至宇宙本身由以产生的过程。维纳控制论的思想正是以此为核心而开始发展起来的。它伴随着一个“必然性”的宇宙观的丧失和一个“偶然性”的宇宙观的来临:我们不再有一个僵硬的决定性框架和固定的预言本领, 我们被“降级”到统计层次, 那里不存在决定性, 那里的未来行为只是在一种概率意义上可预测。

摘要:维纳的控制论思想对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哲学以及社会学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揭示了机器中的通讯和控制机能与人的神经、感觉机能的共同规律;为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提供了崭新的科学方法;它从多方面突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 有力地促进了现代科学思维方式和当代哲学观念的一系列变革。本文所探讨的是产生维纳的控制论思想的认识论基础。本文认为, 作为一门多元的新兴交叉学科, 控制论思想的来源也是多元的, 但控制论的认识论基础则是确定性的世界观终结和一个偶然性的世界观的确立。

关键词:控制论,确定性,偶然性

参考文献

[1][美]维纳;郝季仁译.控制论 (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年

[2][美]维纳著;陈步译.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

[3][美]梯利著, 伍德增补;葛力译.西方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年

[4][英]彼得.柯文尼, 罗杰.海菲尔德著;江涛、向守平译.时间之箭.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年

[5][美]维纳著;周昌忠译.我是一个数学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年

[6][美]伊利亚.普利高津著;湛敏译.确定性的终结——时间、混沌与新自然法则.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8年

[7][美]威尔伯.施拉姆, 威廉.波特著;何道宽译.传播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

提高认识 落实责任 夯实基础 篇5

力奋斗

——在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公司2012年安全工作会上的报告

副总经理 刘平(2012年1月7日)

同志们:

今天,集团公司隆重召开2012年安全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回顾总结2011年安全工作的经验和成绩,认真剖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统筹安排部署2012年安全工作。动员全体员工进一步提高对安全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落实岗位责任,夯实工作基础,提升管理水平,为集团公司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受集团公司委托,我向大会作安全工作报告。

第一部分 2011年安全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集团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转型跨越发展目标,按照“12345”发展思路和“三步走”战略步骤,扎实工作,整体推进。全年生产原煤4100万吨,完成进尺39.2万米,百万吨死亡率0.22,实现了0.3的控制目标。杜绝了重大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保持了稳定有序的发展势头。

纵观2011年的安全工作,成绩与特点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

一、确立科学办矿理念

集团公司针对矿井多、分布广、资源少、地质条件复杂的客观实际,确立了“办大矿、办安全高效矿、办现代化本质安全型矿”的办矿理念。明确无论矿井生产能力多大,一定要按照现代化本质安全型矿井的标准设计、建设、装备和管理,真正把矿井建设成为“系统合理、装备先进、管理到位、操作规范”的本质安全型矿井。“办大矿”理念内涵丰富,顺应煤矿安全发展潮流,切合集团公司跨越发展实际,符合科学发展观内在要求。长治三元、晋神磁窑沟、忻州泰山隆安等一批煤矿,大胆实践,扎实推进,经过努力,现代化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已经初见成效。

二、明确“六大阶段性目标”

践行科学办矿理念,立足集团公司实际,明确全面建设现代化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六大阶段性目标”。实现六大阶段性目标,一井一面是核心,装备技术现代化是途径,专项治理措施落实是保证,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是基础,控制入井人员数量、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是根本,组织正规循环作业、严禁超能力生产是关键。制定《山西煤销集团实现矿井安全生产“六大阶段性目标”的有关规定》,使“办大矿”理念在实践中更加明确、更具操作性和指导性;建立矿井设计优化制度,分别对集团公司确定的34座重点建设矿井和27座市公司、涉煤公司确定的重点矿井进行设计优化,有效推进了“六大阶段性目标”落实。

三、抓住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建设关键

突出煤炭产业支柱地位,推行扁平化管理,集团公司设立了煤炭产业专业职能部门(总调度室、生产技术部、机电部、基建部、一通三防与瓦斯治理中心、地质与防治水中心、技术中心、质量检验部和洗选加工部)。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成立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煤矿安全监察局,下设六个职能处室(监察一处、二处、三处,技术处,应急救援处和综合处),两个机构一套班子、合署办公。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队伍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专门设立负责非煤产业安全监管工作的监察三处,加强对非煤产业安全监管,构建大安全监管格局,安全监管工作覆盖了集团公司所有产业。各市公司、涉煤公司充实分管煤炭产业领导成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分管安全副经理、总工程师进入领导班子,强化对安全工作的领导,安全工作管控能力进一步加强。

四、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以《山西煤销集团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煤炭安全生产系统部门职责》为核心的安全管理基础制度,完善“一岗双责”安全责任制体系,明确集团公司、二级公司领导及部门、部门负责人、煤矿负责人工作职责和安全职责。建立煤矿安全工作包矿监督管理体系,成立13个包矿工作组对165座矿井确定分级包矿责任人,实现了安全工作重心下移、责任到人。

修订《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会议制度》等16项安全管理基本制度,严格执行《个人安全风险抵押奖罚考核办法》和《管理人员下井及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夯实安全基础,规范安全工作。

制定《一通三防管理规定》、《关于加强过渡期煤矿安全生产防治水工作的特别规定》等技术文件,建立报表、图纸上报制度,加强对各二级公司、矿井技术业务考核,技术管理进步显著。

印发《基本建设管理办法》和《示范矿井、达标投产矿井、重点建设矿井考核办法》等文件,明确工程建设、施工、监理、设计、质量监督各方安全责任,建立建设工程统计上报制度和工程图交换制度,做到了对建设工程适时管控。

制定《煤矿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和使用原则。前三个季度,各煤矿共提取安全费用5.95亿元,全部用于隐患的治理,有效保证了隐患及时整改。

五、创新安全管理方法

集团公司2011年有104座煤矿领取开工报告,87座煤矿开工建设,19座煤矿生产或进行技术改造。针对部分煤矿安全基础条件差、技术力量薄弱、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保障不足的实际,出台《煤矿安全准入条件和实施办法(试行)》,对矿井生产建设提出明确标准要求。截至目前,现场准入验收煤矿46座,省外公司和盛煤业、晋神沙坪煤业、三元煤业、阳泉上社公司、临汾吉县盛平煤业、大同帽帽山煤业等33座煤矿通过验收,领取了《煤矿安全准入资格证》。通过安全准入工作,矿井生产、建设的安全基本条件得到进一步保证,人员队伍进一步充实,安全基础得到加强。

制定示范矿井建设标准和考核奖励办法。规划长治三元、三元王庄等首批11座矿井建成示范矿井,发挥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作用,推动集团公司所有矿井向着实现“六大阶段性目标”迈进。列入规划的矿井严格按照《示范矿井建设考核细则(暂行)》规定,明确责任,确定流程,对标管理,努力工作。长治三元、三元王庄、三元中能、晋神沙坪、磁窑沟、泰山隆安6座矿井实现示范矿井建设达标。

建立“主题安全例会”制度。每月一个主题,每次一个重点,组织现场观摩,聘请专家授课,传达集团公司工作思路,统一工作思想,明确工作重点,效果明显。

六、突出重大灾害防治措施落实

建立重点隐患治理上报制度。集团公司对165座煤矿的基本情况和重大隐患进行调查,每周对存在高瓦斯、矿井水患、火区威胁、开采容易自燃煤层、大斜坡运输和雨季洪水灌井隐患的煤矿,隐患整治情况进行摸底,及时协调,督办落实,促进了重点隐患及时整改。

严格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行“区队每日排查、矿井每周排查、二级公司每月排查、集团公司每季排查”制度。集团公司全年共组织安全大检查8次,检查矿井331座次;专项安全督查15次,检查矿井23座。对临汾汾西煤气化公司、古县鸿金有限公司(洗煤厂)、安泰物流有限公司等非煤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对存在严重安全生产隐患的矿井进行停产整顿;对整改不落实的矿井进行通报批评;对不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系统抗灾能力薄弱的矿井进行安全约谈。确保隐患及时整改,杜绝重大事故发生。

针对煤矿高瓦斯、小窑积水、古空积水、承压水区域多的现状,牢牢把握瓦斯治理、矿井水害防治两个重中之重不放松。分级建立“一通三防”、“地质防治水”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配备专门设备,保证两大隐患有效防范和治理。

学习推广三元王庄煤矿“一查一震二电一钻”防治水工作经验。7月、12月召开了煤矿瓦斯治理和防治水工作专题会议和总工程师主题会议,聘请防治水专家和瓦斯治理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对10座矿井进行瓦斯会诊,对62座矿井进行防治水会诊,提出治理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晋中夏门煤业采用瞬变电磁进行现场探测,圈定隐患区域,针对性钻探,全年共探放积水560300m,消除了重大事故隐患。阳泉保安煤业使用双U型通风系统加底抽巷抽采瓦斯,解决工作面长期以来存在的瓦斯超限问题。

七、实施全员素质提升工程

加强“三项岗位”人员安全培训。集团公司分管煤炭产业领导参加国家安监总局组织的安全资格培训,领取了安全资格证;煤矿主要负责人和A类安全生产管理人员343人次参加了培训;组织部分煤矿“六长”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专业素质提升培训;临汾公司、三元公司成立三级培训中心,为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奠定了基础。

全方位开展员工素质培训工作。集团公司编制了加盟全国煤炭行业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网实施方案。阳泉上社煤矿委托阳泉煤专举办职工大专班;晋中、临汾、长治等公司与煤炭专业院校签订委培和招生协议,变招工为招生迈出新步子;磁窑沟煤矿大中专毕业生达到员工总数的76%以上,大学生区队和大学生矿井建设有了雏形;集团公司利用主题安全例会,举办“手指口述”和“精细化”管理知识培训,提高了管理干部业务工作能力。

强化班组建设工作。出台《煤矿班组安全建设管理办法》,组织了班组安全建设及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培训。下发《关于集团煤矿推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工作法的通知》、《手指口述参考资料》和《手指口述》DVD学习光盘,组织代表外出参加“手指口述”观摩学习,召开专题安全例会,交流吉县盛平和四通煤矿“手指口述”工作经验,推动“手指口述”工作法向纵深发展。

八、营造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安全氛围

培育优秀安全文化。集团工会成功举办职工技能大赛,参加了第一届煤炭行业“焦煤汾西杯”职工技能大赛,获得团体第四名的优异成绩;建立安全生产群监网,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组织安全活动,把安全理念、安全文化送到千家万户和生产一线。

共青团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示范岗活动,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举办“青年安全示范岗争创集体负责人培训班”,激发青年员工学习安全技术知识的热情。

宣传部门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中,举办“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安全责任,重在落实”“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员工大签名活动、安全宣传展板竞赛等,有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2011年成绩来之不易,得益于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得益于集团公司领导对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得益于各级干部思想认识提高;得益于办矿理念科学;得益于全体员工辛勤工作;得益于地方政府严格监管和鼎力支持。在此,向一年来为集团公司安全工作呕心沥血、勤于奉献的各级领导和默默无闻、出力流汗的全体员工致以深深谢意和美好祝福!

总结成绩和经验至关重要,但同时更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部分干部对安全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把安全工作真正摆在突出位臵。对煤炭专业干部配备、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建设不积极、不主动、长期不落实。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与效益的关系;基建矿井不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安全工程没有做到“三同时”;一些矿井发生事故后,主要领导不到现场,不参加事故分析,追查事故不挖根源,不利于吸取事故教训。

2、部分公司、煤矿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到位,安全责任制难以落实。11个市公司、4个涉煤公司中仅8个公司配备了专职安全副经理;部分煤矿“六长”配备不齐全,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只有科长,没有工程技术人员,安全监管“四支队伍”人员短缺,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难以胜任岗位职责。

3、一些单位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执行不严格,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根据分工具体抓的“一岗双责”责任体系没有完全形成。一些干部下井没有目标,走马观花,发现不了隐患,解决不了问题,前脚走后脚出事故。一些矿井处理隐患不主动,一些隐患长期得不到整改,安全生产风险不能有效控制。

4、培训工作不到位。集团公司上下没有形成健全完整的安全培训体系,培训基地不足,培训机构不全,培训教师匮乏;培训工作没有计划、没有针对性、没有实效。

5、生产工艺、装备水平落后,小煤窑式粗放管理痕迹存在。一些管理人员观念落后,满足于过渡井的小打小闹,不重视基本建设,矿井建设速度与集团公司转型跨越发展速度不相适应。个别矿井在旧系统改造、维护上舍不得投资,达不到安全生产基本条件;一些矿井采煤方法落后,采煤、支护、运输、供电环节互相制约、卡脖子,既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也不能保证安全生产。

第二部分 2012年安全工作安排 2012年是集团公司煤矿建设攻坚年。集团公司有36座生产矿井、86座建设矿井,还有焦炭集团、晋银公司、铁路站台、大型运输车队以及医药、服装、机械加工、宾馆酒店等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管理涉及区域广、行业多、难度大、任务重,需要我们坚定信心、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全力以赴。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坚持科学办矿理念,落实安全责任,夯实安全基础,创新管理方法,培育安全文化,全面建设“系统合理、装备先进、管理到位、操作规范”的本质安全型矿井和本质安全型企业,为实现集团公司2012年安全工作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目标

1、杜绝较大伤亡事故,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25以下。

2、杜绝一级以上非伤亡事故。

3、实现各产业质量标准化规划目标。

三、工作思路

强化三个重点、抓住两大关键、确保一项落实。强化三个重点,即:(1)强化以安全组织机构、安全管理队伍和安全基本制度三项建设为重点的安全基础工作;(2)强化以推进实现“六大阶段性目标”为核心的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3)强化以提高员工队伍综合素质为重心的培训教育工作。

抓住两大关键,即:抓住矿井瓦斯和矿井水患两大灾害防治。

确保一项落实,即:确保“一岗双责”为主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

四、主要工作与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做好安全工作信心和决心 实现安全发展是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提高对安全生产极端重要性的认识是实现安全发展的思想保障。要认识到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事关集团转型跨越发展大局。

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第十次党代会、省政府安委会第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和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上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煤炭产业机械化开采、信息化管理”和“全面安全、本质安全、持久安全”目标要求。牢固树立“大安全”思路,既抓好煤炭安全生产,又切实抓好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消防火灾、施工建设等产业的安全,使抓好安全生产是第一要务成为干部群众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二)健全安全机构,充实安全人员,落实安全制度,夯实安全基础

集团公司、各市公司(直属公司)、煤矿(包括非煤企业)要分级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监察机构。根据国家和集团公司有关规定配齐安全管理和安全监察人员。各单位行政一把手全面负责此项工作,分管安全副职负责监督落实。

煤炭产业严格执行集团公司有关文件规定,必须设臵生产、技术、机电、运输、一通三防、地质防治水、基本建设、调度等职能部门和安全监察部门。煤矿要加强安监队伍、通风队伍、防治水队伍、机电防爆队伍建设,设臵机构,配齐人员。

非煤产业必须按照《安全生产法》和行业规定要求,设臵安全监督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建设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安全绩效考核。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到位的单位,对主要领导进行问责,扣减领导班子安全绩效奖励。

全面推进依法依规管理,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基本制度。重点落实好管理人员下井及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安全目标管理制度、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安全生产问责制度、安全绩效考核制度、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等规章制度,做到制度管企、责任到人。各级安监部门要把监督检查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的落实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做到一级监督一级、层层督促落实。

落实“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建立完善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业务保安)、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安全工作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落实《煤矿安全规程》等技术、标准制度,强化以总工程师(主要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管理责任体系,严把设计入口关,规范工作流程,强化过程监管,实现业务保安。

集团公司每季度组织一次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检查考核,考核结果纳入领导班子季度安全绩效考核。

(三)强化标准化工作,提升标准化水平,建设示范矿井

强化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组织领导,建立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集团公司全年建成3座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13座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19座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生产矿井要制定达标方案,明确责任,严格落实,确保达标。基本建设矿井要做到标准化与建设工作同步进行,矿井投产之日就是标准化达标之时。集团公司继续按照0.5元/吨煤标准提取专项奖励基金,用于对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奖励。

强化示范矿井建设,规划建设12座示范矿井(大同李家窑、忻州天和、晋中亨元、吕梁金达、阳泉保安、阳泉上社二景、三元福达、三元小常、晋城南河、晋城裕兴、临汾昊兴塬、省外野川)。在此基础上,把阳泉保安煤矿建成瓦斯治理专业示范矿井,三元王庄煤矿建成防治水专业示范矿井,忻州天和煤矿建成露天开采专业示范矿井。推动集团公司煤矿生产建设向着实现“六大阶段性目标”快速推进。规划矿井要制定建设措施,报集团公司备案。集团公司对示范矿井和专业示范矿井半年一检查、年终总验收,达到标准予以命名、挂牌、奖励,对完不成规划目标的进行处罚。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严格按照集团公司要求,深入开展安全标准化达标工作,在2012年底至少达三级标准。其他非煤生产企业也要按照行业标准,开展安全标准化达标工作。焦炭公司、晋银公司及其他直属公司都要根据实际建立安全标准化考核奖罚机制,推动安全标准化工作落实到位。

(四)推进用工改革,落实岗位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全面推行先入校后入矿、变招工为招生制度。集团公司及各公司、煤矿要主动深入煤炭高校组织毕业生招聘工作,通过校企联合办学、委托培训、对口单招、订单培养等方式为煤矿培养主体专业人才,从源头上把好从业人员入口关。

加快教育培训基地建设,集团公司要建立二级培训机构,各市公司要建立三级培训机构,有条件的矿要建立四级培训机构,同一县(区)范围内的煤矿至少要建立一座四级培训机构,配备师资力量,健全培训体系。集团公司加入煤炭行业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网,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大煤矿基层教育培训工作力度,争取6月底建成覆盖集团公司、各市公司(涉煤公司)、煤矿的三级远程教育培训网络。

继续抓好“三项岗位”人员安全培训,严把安全资格准入关。企业主要负责人和A类安全管理人员(主要是煤矿“六长”)重点做好专业技术培训,实现安全生产管理过程的业务保安;企业安全监管人员重点做好安全法规、专业知识、监察业务培训,实现安全监管依法管理;特种作业人员重点做好岗位操作技能和应急知识培训,达到操作规范。

强化基层班组安全培训工作,加强员工岗位安全应知应会和岗位操作技能培训,坚持不懈地推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工作法,进一步规范员工操作行为,实现作业过程自主保安。

加强安全培训考核工作。集团公司要将安全培训教育、人员素质提升工作列入同级安全绩效指标考核体系,严格考核。

(五)抓住两大关键,加大安全投入,落实隐患整治

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存在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水患、火区威胁、开采容易自燃煤层、大斜坡运输和雨季洪水灌井隐患的煤矿,必须制定隐患整治专项措施,建立隐患监控制度,完善隐患整治档案。每周向市公司或涉煤公司汇报隐患整治情况,市公司、涉煤公司每周向集团公司汇报整治情况,实现重点隐患全天候监控。

隐患整治必须始终抓住瓦斯治理和矿井水患治理两个关键,确保瓦斯和矿井水患治理专业机构到位、人员到位、装备到位,集团公司继续组织对存在重大瓦斯、水害隐患的矿井开展专家会诊工作,制定防范措施并加以落实。

瓦斯治理贯彻“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方针,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工作体系,做到“低瓦斯矿井高瓦斯管理,高瓦斯矿井高标准管理,高瓦斯矿井低瓦斯开采”。制定瓦斯治理规划,建立“一通三防”和瓦斯抽采达标评价工作体系,为科学制定瓦斯治理方案和合理通风设计提供基础;严格瓦斯等级鉴定,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不得降低瓦斯鉴定等级;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建立瓦斯实验室,为准确评价瓦斯抽采达标、实施防突效果的检验提供保障。

矿井防治水工作要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治水工作的规定》等文件要求,健全地测防治水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完善地测防治水基础资料,编制《防治水中长期规划》和《防治水计划》。重点查清井田范围内及周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查清矿区及其周边地面水流系统汇水情况、疏水能力,掌握当地历年降水量和最高洪水位资料。为矿井安全开采和矿井水害的防治提供基础依据。对带压开采区域必须进行三维地震勘探、电法勘探等有效勘探手段,做到开发前初步摸清区内地质构造及其导水性,指导设计和施工。探放水工作要采取“物探先行、化探跟进、钻探验证”的综合探测手段,保证探放水效果。

规范安全投入保障机制,严格执行一般矿井按吨煤不低于30元、高瓦斯(或突出)矿井按吨煤不低于40元标准提取安全费用。安全费用严格按规定进行使用,专款专用,严禁挪作他用。

从事危险品生产、建筑施工以及道路交通运输等非煤产业单位,严格执行《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集团公司加强对亏损企业或微利企业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的监督,确保生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六)加强绩效考核,严格奖罚兑现,促进责任落实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集团公司“两级架构、三级管理”的体系已经建立,“区域性公司+专业化管理”的模式正在形成,做实、做强二级公司,成为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各二级公司必须切实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对所属企业的监督管理,实现从“要我管”到“我要管”的转变。集团安监局要从大包大揽向突出重点转变,从管理为主向监管为主转变,把工作重心放在监督二级公司的流程制定、标准贯彻和责任落实上,实现从“演员”到“导演”的转变,从“撒胡椒面”到“牵牛鼻子”的转变,真正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充分调动起二级公司管理安全的主动性。

2012年,集团公司对市公司、直属公司改革安全抵押考核办法,建立安全绩效分级考核制度:集团公司对市公司、直属公司领导班子集体进行安全绩效考核,市公司、直属公司对本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及所属企业领导班子进行安全绩效考核,各企业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绩效考核。安全绩效考核根据公司规模、安全指标等因素,确定班子安全绩效奖励总额,按季考核,部分兑现,年底考核兑现全年的安全绩效奖励总额。考核坚持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考核季度发生事故的公司本考核季度安全绩效奖励为零;超过控制指标,安全绩效奖为零。集团公司对二级公司的安全绩效考核方案,由集团公司制定;二级公司对所属企业的安全绩效考核方案,由二级公司制定,报集团公司备案。

(七)依托科技支撑,提升装备水平,推动数字化矿井建设

全力提升矿井装备现代化水平。规划建设三元王庄、上社二景、晋城裕兴、晋中亨元、临汾盛平、吕梁金达等一批数字化矿井,推进矿井综合自动化、信息化建设。

各业务部门要积极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完善矿井综合监测监控系统,实现供电、提升、运输、排水、通风、压风等系统设备远程控制,提高自动化水平。推进各级调度指挥中心建设,实现集团公司——市公司——矿井联网工作,通过科技投入实现减人增效和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目标。

(八)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培育特色安全文化 各级党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带头作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积极推进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大安全”文化建设。党员干部实施“安全思想教育责任包企包区包队制度”,党政配合从机构、人事、制度、资金等各方面形成安全保障机制。工会组织抓好群监网建设和员工权益、劳动保护职业卫生监督工作,组织开展“安康杯”等劳动竞赛和技术比武活动。共青团组织要重点抓好青年示范岗建设,开展青年文明岗竞赛活动。员工之间要互相监督,开展“结对联保”活动。纪检监察部门抓好效能监察工作,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宣传部门发挥宣传媒体公开、时效、影响力等优势,加大安全舆论引导,形成宣传教育强大合力,真正营造全员一起抓安全的良好氛围。

春节即将来临,各单位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各级领导要减少应酬、坚守岗位、专心致志,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安全生产上,确保广大员工家属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喜庆的节日。

同志们,安全工作是决定山西煤销集团能否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我们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神圣。会议印发的集团公司1号文件,是指导全年安全工作纲领性文件,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执行。要把文件确定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部门、每个岗位。让我们在集团公司党政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工作会议和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勇敢担负起十万煤销员工的重托,不断提高安全认识,真抓实干,扎实工作,为实现集团公司的安全生产持续稳定而努力奋斗。

现代数学基础教学的若干认识问题 篇6

关键词:现代数学教学;超现实性;认知规律;价值观;美学内蕴

在当今的大学里,数学几乎已经进入了一切专业的课堂,其作为基础课程的地位,日重一日。然而数学在教学上的困难,却并不因为其重要性和地位的加重而有所改善。几十年来,不少有志的同仁在实践上作出了许多改革尝试,企图改变现状,但均收效甚微。看来数学教学所呈现的,并不只是技术和方法上的问题,而有其深刻的科学和文化上的渊源,需要我们去作认真的思索与解析。

一、数学的超现实性

所谓学习,从心理科学上来看,乃是人的大脑的一种认知活动。因而说数学难学,就意味着在数学认知上有不同寻常的难度。为什么会有这个难度?为了探究其缘故,并寻求克服的途径,我们须要考察一下这个认知过程中的客体——数学。现代抽象数学的任何分支,其内容是完全形式化的,这就是说其符号与语言,没有任何现实的物质含义,这就使得数学呈现出一种“超现实”的品格。而就是这个“超现实性”,使得人们弄不清数学是从哪里来的?有什么用?它究竟是一种什么“学问”?当这些疑问得不到明白的解答,人们在心理上就会形成一种很大的阻抗,阻滞数学知识的灌注和吸收。这一切说明做一名数学教师,不是仅仅照本宣科去讲清楚数学推理就够了,他需要自己先去弄明白上面的道理,去给学生疏通数学认知的通道。

现再回过头看数学的“超现实性”。数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的任何分支都是更初级的内容演化发展的结果,追本溯源,它们都是自现实发端的有源之水,因此数学不可能是真正“超现实”的。它之所以具有“超现实”的形式,事实上,这是由于它的极端的抽象性,即它对物质的无限高度的概括性,这就造成了它失去了一切物质属性。一名数学教师,应当认识并探索数学的哲学内蕴,这是一种既与数学相关又在数学之外的学问,我们应当把这种学问与数学课程内容有机地调和在一起,才可以使数学课变得有生气和可理解。

二、数学的认知规律

现在来考虑数学认知过程的另一方面,即人的大脑——认知过程中的主体,在接受数学这种特殊的知识时的表现。显然这个过程是不同寻常、非常复杂的,然而却仍然遵循着严格的规律性,这里称之为数学的认知规律。我们的教学行为,若符合这种规律性,就会有效果,若不符合这种规律性,就会事倍功半。在实践中,我们看到有的人,在讲授抽象数学时,自如而游刃有余,可说是把握了数学教学的“门道”,这事实上也是表明他们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掌握了数学的认知规律。因此,认识并掌握数学的认知规律,是提倡并实施科学的数学教学的基础,也是摆脱数学难教难学这一困惑的正确途径。那么,我们怎样去学习掌握数学的认知规律呢?数学的认知,虽然是一个非常现实且有实践价值的课题,但是它同时涉及现代数学和现代心理学两门大学问,因此据笔者所知,迄今尚未见有人对之进行过系统而有成效的研究,这是很遗憾的。另一方面,认知规律属于精神的或认识领域中的问题,与我们所熟悉的物质运动规律是完全迥异的,它的现象间的因果联系十分复杂而多元,更不能量化,因此不可能指望它能够像物质的机械运动那样,写出几条定律公式来。上面所述说明了,要把握它,主要还须靠我们自己在实践中去思索、揣摩和总结,至少在当前是如此。

三、数学的价值观和教学主导思想

数学教学,除了要研究它的认知过程,以实施科学的数学教学这个问题之外,尚涉及数学的价值观或教学的主导思想,即主要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这是一个教学的核心问题,每一位从教的教师,不管他是否自觉到,都必然具有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的思想。这个思想显示出的价值观念,对于数学这样一门抽象的理论学科,尤显突出。当今的数学,已是一个庞大无边的理论体系,它是人类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是今天人们汲取知识与智慧的无尽源泉。数学就似一座宝山,一个人有幸进入这个宝山,立刻就会产生一个问题,他应当检取些什么,才是最有价值的?当然他倘使不识宝,就可能“入宝山而空返”。由于数学的内容,都是一些空泛玄虚的符号,完全不是实物,因此,它们究竟是什么“宝”,价值是什么?这种鉴别力,即前所提到的“主导思想”,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一般认为,教学就是知识的传输,因此数学教学,就是数学知识的传输。然而“数学知识”是一个很大的范畴,现在有的人却把它理解得十分狭窄,认为它们只是指一些“有用”的公式、实例之类,如微积分中的计算体积面积的公式等。这种理解就把数学课变成了一种物算的“雕虫小技”。数学本来就是一种理性的学问,它的丰富的思想、方法是不是应该算为“数学知识”传输给学生?现代的教育学,更视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输,且也是能力(实验、理性思维……等)的培育,而能力的方面甚至比知识方面更重要。若是按这种标准看问题,那么对数学教学而言,这“能力”又是指的什么呢?现在数学界中很多人有一个共识:学习数学,死的公式、教条是无关宏旨的,重要的是要学会从现实中抽象出数学的能力;发展并完善数学的理论体系的能力;和将数学作用于实际的能力,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须要在教学中坚持严格的数学逻辑演绎思维的训练。我们可以见到有一些教数学的人,让学生背了一堆名词术语而一无所能,可谓入数学的宝山而空返。看来,数学教学中的价值观问题,也是一种不寻常的学问,它涉及的不仅仅是数学功底本身,还关联到自然科学的知识水平和哲学的见地。

四、数学的美学内蕴

谈到数学教学,我们就不能不提到数学的美学内蕴。不少人把数学看成为枯燥乏味的代名词,避之唯恐不及,这是极大的误解!这有点像中国古代一位楚王,把和氏璧当成顽石的故事。和氏璧看去是一块顽石,但经过解剖、雕琢以后,就成为天下美玉中的极品。数学,作为人类文明与智慧的标识,从它产生之日起,就以其固有的品格——结构的无比严密精巧、论理的美妙绝伦以及内容上惊人的统一性等等,令人叹为观止。许多大家把数学直称为一种艺术。人们或许会问,数学是一种没有形体的东西,它的“美”又是什么呢?数学的美,是一种不同寻常的、另一种性质的形态感受,是一种理性主义的结构美。它并不是天赋的自然造型,不是人人能够鉴赏的。数学的美学内蕴,也许是数学教学所涉及的最深层次、最本质的一个问题了。一个从事数学教学的人,不仅要认识到数学的哲学内蕴,也应认识到数学的美学内蕴,这是他得以实施数学优教的重要基础。一个数学教师,不仅要从认识上讲清数学的源流,而且要能从感情上将自己对数学的美学感受,随时传注给学生。

综上我们分析了数学教学的四个方面的问题:数学的超现实性;数学的认知规律;数学的价值观和教学主导思想;数学的美学内蕴等。由上简述可见,数学的教学,本身就是一宗具有相当深刻性的学术,并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更重要的是它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兴趣。本文的宗旨就是希望与广大的读者来共同探索这些问题。

认识论基础 篇7

加强人才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其管理水平是当前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其具体工作便是大学人事管理,而大学人事管理的基本要义在于成熟的制度建设。我国的大学人事制度改革已经开展多年,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如: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推进步伐缓慢,实质性突破不明显,有的甚至流于形式;改革不平衡。具体的表现:一是改革不同步,教师队伍在先,管理队伍滞后;二是一手软一手硬,即管理干部队伍过宽过严,管理教职工队伍过重过严;三是高校人事制度建设不健全,导致制度体系弊端突出而严重影响教师队伍稳定和健康发展;四是政府相关法规滞后,导致高校人事改革中存在“土政策、霸王条款、霸王合同”,凸显人才引进中的无序现象及不正当行为蔓延,校际间恶性人才竞争、不正当竞争加剧[1]。因此,诸多问题的存在一方面严重阻碍了大学将人事制度改革推向深入,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对这一制度建设缺乏理性思考,缺乏统一的制度改革指导纲领和价值导向。成熟的制度设计不仅包括完善的外显的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还包括隐含于制度之中丰富的价值内涵,这些价值虽不直接对人的行为起约束或规定作用,但是否有丰富价值却是判断一个制度是否成熟、完善,以及这个制度能否较好应用于实践、较好地规范人的行为、较好地实现制度预期的基本前提。对于大学人事制度来说同样如此,其根本的目标在于通过相关外显制度内容规范大学人事行为,同时,蕴含其中的价值内涵不仅对于大学人事行为有隐性的导向作用,而且还是其能否顺利付诸于实践的关键。在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时代,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是基本前提,现代大学人事制度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现代大学人事制度建设不仅是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也是实现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任务之一。基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背景,对现代大学人事制度内在价值的深刻理解和分析是成功构建具有丰富价值内涵、科学合理的制度规则和规范、减少人事制度改革阻力并增强其制度效力的基本前提。

二、“大学人事制度”价值认识方法论探析

对事物做出价值认识及价值判断是指导相应具体实践行为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在进行现代大学人事制度改革实践行为时,必须对其价值有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对大学人事制度进行价值认识涉及具体的方法问题,持不同方法论便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结果。所谓价值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就是研究价值哲学的思维模式[2]。在对一事物进行价值认识之前要有明确的思维模式,因为一定的思维模式决定了具体的思维方法,如,对认识对象主客体的界定、主客体关系的确定。100多年来,价值哲学研究的方法论主要有五种,即关系说、实体说、属性说、系统说和功能说[2]。具体来讲,经过价值哲学研究者不断的探索和争论,形成了三种影响较大的价值认识方法论,即主客体关系认识论、实体认识论和属性认识论。

1.主客体关系价值认识论。主客体关系价值认识论认为:事物的价值属于关系范畴,而并非事物固有的属性;价值是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发生关系而产生的;价值是主体和客体在实践、认识中达到的一种统一,主体在实践中形成对客体的认识是价值产生的基础[3]。广义的关系说认为价值是事物(或人)相对于人或事物而言的。狭义的关系说认为价值是对象或者客体相对于人而言的。这种狭义的关系说也被称为主客体价值关系说:它既肯定价值主体的作用,又肯定价值客体的作用,认为价值来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在主客体关系价值认识论中,主体不仅与客体发生作用,还与其他主体发生作用,即产生主体与主体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同样,客体不仅与主体发生作用,也与其他客体发生作用,即产生客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只有深入研究主客体关系,又深入研究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和客体与客体的关系,才能全面地把握主客体关系,也才能全面地从不同的维度和角度认识客体的价值内涵。

基于主客体关系价值认识论,大学人事制度作为价值认识客体,大学人事制度所对应的主体自然就是与这一制度相关的大学内的人,即各级各类大学教师、大学行政管理者和服务人员。因此,在认识大学人事制度价值基础时,首先要厘清各种不同的关系,因为价值正是各种不同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明确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就大学人事制度来说,分别有以下不同主体关系:大学内不同层级教师之间的关系(教授与副教授、讲师、助教);行政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教学科研服务人员之间的关系;行政管理者与教学科研服务人员之间的关系。其次,还要明确客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就大学内部管理制度系统来说,作为客体的大学人事制度要与以下一些制度客体发生较为密切的关系:人事制度与学术评价制度、人事制度与财政管理制度、人事制度与教师权益保障制度等。深入和全面分析主体与客体之间及其各自与相应主体与客体所形成的各种关系,发生作用而产生的价值,是科学、理性地进行大学人事制度价值认识的基本要义。

2.以人为本的主体中心价值认识论。主体中心价值认识论也叫唯主体价值认识论,其典型的一种表现是西方的主观主义价值论。这一价值认识论的基本逻辑为:以人为中心,以客体事物所具有的属性能否满足人的欲望、情感、意志、兴趣等主观需求来判断其是否具有价值的基本依据。客体事物能满足主体主观需求则有价值,满足程度越高价值越高,反之亦然。唯主体论认为:价值是主体对客体的作用的方面,即主体性的内容和尺度,价值事实不是客体性事实,而是主体性事实。这种价值认识论的出现符合人类认识的最原始逻辑:因为能满足自己需求的东西才是自己感兴趣的,也才会赋予其价值。但这种价值认识论存在较为明显的局限:首先,价值是主客体双向的产物,只讲主体对客体的作用,不讲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显然是片面的。同样,说价值事实是一种主体性事实,忽视价值事实的客体性,也是欠全面的,这种观点虽然坚持关系说,但其本质是唯主体论。其次,主体性是一种事实,而价值不同于事实。主体性需求并非都是合理的,并非都是善的,而人们通常所说的价值指的是正价值,在这个意义上价值必定是善的,因此把价值理解为一种主体性的内容,在理论上也说不通[2]。

基于主体的主观价值认识论,作为客体的大学人事制度是否有价值、有什么样的价值、价值量的大小均取决于其相对的主体的需求,以及大学人事系统内各种类型的人,包括各级各类教学科研人员、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教学科研辅助服务人员。因此,不同主体基于自身的立场和利益,便会得出不同的价值认识和理解。所以,在主观价值认识论下,由于大学人事系统内主体所具有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基本特征,导致对人事制度客体价值认识也呈现出多样性及复杂性特征,不同价值之间还存在冲突和矛盾,这也是阻碍大学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因素。因此,基于主体需求的主观价值认识论由于自身存在的缺陷,不应该成为认识大学人事制度价值内涵的方法。

3.客体中心实体价值认识论。这种价值认识论的核心观点为:认为价值是认识客体所天然具有的属性,把价值等同于客体存在。英国伦理学家摩尔曾说过:“许多的不同事物本身就是善的或者恶的。”[4]摩尔认为善或恶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这其实是一种唯客体论的实体说,这种观点是西方客观主义价值论的一种基本观点。从价值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性质出发,实体说认为事物本身具有不依赖于外在条件(包括人在内)的内在价值,即“就其本身而言是善的”[4],或者说事物的价值完全取决于这一事物内在的本性。内在价值就是目的价值或者目的善,与之相对应的是工具价值或手段善或外在价值,它是作为达到善事物的手段的价值,即作为手段是善的。对此,罗素批评说:“根本不可能找到任何可以证明这个或者那个具有内在价值的论据。”[5]摩尔所说的事物自身具有的不变的内在价值是不存在的,这种认为内在价值是许多事物自身固有的观点,也无法解释价值因人而异的现象[2]。

基于客体中心实体价值认识论,作为认识客体的大学人事制度的价值就取决于这一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其价值脱离于主体的人而客观存在。这种认识论有其一定的价值,承认了客体价值的客观性存在,但其仅仅以客体属性作为价值认识的依据也是不合理的,因为任何事物只有与人发生关系,发挥其应有的功效之后,其价值才能体现出来。所以,大学人事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也需要通过与其主体和其他客体相互发生关系之后,才能体现出其价值。因此,客体中心价值认识论也不应该是大学人事制度价值认识的方法。

基于上文对当代价值哲学研究三种主要方法论的分析,可以较为深入地了解各个方法论的基本内容和具体思维模式,其中主体中心价值认识论和客体中心价值认识论由于各自所存在的缺陷,不应该作为大学人事制度价值分析的研究方法。而主客体关系价值认识论,在进行事物价值认识时坚持将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主体、客体与客体相联系,全面理解和认识其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价值,具有价值认识全面性、客观性特点。由此,在价值哲学研究中,不仅需要坚持关系思维,而且需要正确地坚持关系思维。只有用主客体双向作用的观点、主客体统一的视角,才能正确地坚持关系思维,才能坚持全面的彻底的关系思维,才能科学地把握价值的本质[2]。

三、现代大学人事制度价值关系分析———基于主客体关系价值认识论

基于本研究所选定的价值分析方法论,其价值认识的关系性特征决定了在对一事物进行价值分析和认识时,必须首先明确主客体相互间所形成的各种关系,具体来说包括: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客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将价值分析置于不同关系之中,不同关系相互发生作用便会形成不同的价值结果,因此才能获得对事物价值立体、全面的认识。就本研究对象现代大学人事制度来说,就要将其置于现代大学制度背景下,厘清研究对象大学人事制度与主体,以及与其他客体即大学内其他制度之间的关系,即现代大学人事制度价值认识的基本前提就在于各种不同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基于对大学人事制度主客体身份的确定,本研究试图构建出以下几个主客体关系,以此作为价值分析的基本依据。

1.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不同主体基于各自立场和利益均会与作为客体的大学人事制度形成不同的关系,并相互作用。现代大学人事制度基本价值内涵便蕴含于这不同维度关系之中,各主体与客体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发生什么样的作用,便会要求客体的大学人事制度有什么样的价值内涵。

(1)大学教学科研活动实施者的各级各类教师和科研人员与大学人事制度发生关系并产生作用主要体现在各级各类人员的聘任、使用和解聘这三方面:

在聘任方面,现代大学人事制度与各主体之间是一种开放的关系,即大学通过制定开放的人事招聘制度不拘一格地吸引各级各类优秀人才进入到大学,从事大学的教学科研等工作;同时还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各优秀人才拥有获得大学教学科研职位平等的竞争机会,通过大学人事制度建设保障每一位应聘者均能获得公平的对待,以能力和素质为基本考核标准;第三,还应该是一个权责均衡的关系,即应聘者承担多大的责任,相应地也应该享受多大的权利。

就职过程中,现代大学人事制度与各级各类教学科研人员之间首先是一种发展性的关系,即各级各类人才在此制度设计下均能拥有职业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其次是平等的关系,人事制度不仅要保障教授及高级研究人员的权益,同样也要保证副教授、讲师,中级和初级研究人员的权益,平等地接受相应的考核并享受相应的待遇;第三是流动性关系,在现代大学人事制度下,要求大学教学科研人员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程度的流动性,以此保持大学教学科研队伍的活力和竞争性环境,促进各级各类教师不断积极进取。如美国当前一些大学实施的“非升即走”政策就是一种具体体现。

在解聘过程中,现代大学制度与各级各类科研教学人员之间首先是自由的关系,即各类人员有选择不同就业单位和岗位的自由,应该充分尊重从业者这一自由;然后是平等的关系,双方在权益上是对等的,现代大学人事管理制度要充分保障从业者的权益,同时从业者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2)应建构全新的行政管理人员与人事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在现代大学制度背景下,要求行政权与学术权相分离,学校行政管理者存在的价值在于维护和保障学校运行的正常秩序,获取办学所需各种资源,确定学校办学目标和方向等,但并不直接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等活动。因此,在现代大学制度背景下,学校行政管理者与大学人事制度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制定与被制定的关系,同时也要求大学人事制度通过具体的制度内容约束和规范行政管理者的行为。行政管理者和其他教学科研人员一样,与人事管理制度有相同的关系。

(3)要理清学校教学后勤服务人员与人事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现代大学制度背景下,要求不断提高学校后勤服务人员的工作质量与工作积极性,同时给予各服务人员享受相应的发展机会与权益。

2.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在现代大学制度背景下,准确建构和定位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全面认识和发掘现代大学人事制度价值的重要前提。

首先,合理定位各级各类教学科研人员与学校行政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在传统大学管理制度下,大学行政管理者与教学科研人员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即双方在权力上是不对等的关系,学校行政管理者通过制定不对等的学校管理制度管理和约束教学科研人员的行为。而在现代大学制度背景下,两者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权力是对等的,只不过其工作内容各有不同而已,即学校行政管理者是学校顺利开展教育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活动的外部保障者,而教学科研人员是直接参与者。

其次,大学后勤服务人员与学校行政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在现代大学制度背景下是相互协助关系,其共同的目标是为了保障学校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教育与科研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之间的关系也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双方在权益上是对等的,同样有权利获得学校所提供的相应的发展机会,得到相应权益的保障。

3.客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在大学制度框架下,所谓的客体即指大学内部不同的制度,包括人事管理制度、财政管理制度、学术成果评价制度、学校日常秩序管理制度等,各个制度基于各自不同的内容,行使各自的制度职能,共同起作用以保障一所学校的正常运行,实现其办学目标。基于本研究的具体内容,笔者选取与人事管理制度相关度相对来说较大的另外两个制度客体进行讨论,即学术成果评价制度和财政管理制度。在此详细讨论这两个客体与人事制度这一客体之间的关系。

(1)人事制度与学术成果评价制度关系探索。与大学人事制度最密切相关的制度之一是学术成果评价制度,因为学术研究是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的主要职能之一,拥有高素质的学术科研人员是判断一所大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大学教师与科研人员是否有学术生产能力成为人事管理的基本依据。为此,在现代大学制度背景下,需构建起人事制度与学术成果评价制度的新型关系,在这一新型关系相互作用下蕴藏新的价值内涵。传统大学制度下,在实施人事管理过程中,大学教师及研究人员拥有多少科研成果几乎成了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具有很强的数量导向作用。而在现代大学制度背景下,科研成果只不过是进行人事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在进行科研成果评价时更要注重质,而并非仅仅是量。人事制度与学术成果评价制度之间不仅仅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应该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即通过合理的人事制度建构尽大程度地释放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学术生产力,激发其学术生产活动积极性,同时也通过科学的学术成果评价制度促进建设具有活力和学术生产力的人才队伍。简而言之,在现代大学制度背景下,两制度客体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建构的关系。

(2)人事制度与财政管理制度关系探索。与人事制度这一客体关系密切相关的另一客体便是大学财政管理制度。具体来说与人事管理制度密切相关的是大学人员薪酬管理制度。薪酬管理又指薪资管理,是指企业制定的合理的工资发放制度及系统,包括不同员工的薪资标准、薪资的明确组成部分、发放薪资的政策、薪资发放办法和原则、对该员工工作评价制度和薪资评价制度等,薪资管理针对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模式,薪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6]。因此,在现代大学制度背景下,重构人事管理制度与薪酬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也是发现现代大学人事制度价值的基本要义途径。传统大学制度背景下,大学薪资分配基本特征是“按级分配”,即学校内各级各类人员所获收入多少是以行政级别高低、职称高低为基本标准,在此制度背景下,大学人事制度与薪资分配制度之间是单向决定的关系,即人事制度所形成的结果决定薪酬管理的结果,两者之间缺乏有机互动性。而在现代大学制度背景下,需要这两制度客体形成互动关系,通过制度内容的重新设计,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激励的关系。具体来说,大学教职员工薪资分配不能仅以级别高低为标准,还应纳入绩效考核薪资制度,各级各类工作人员均能通过自己的工作内容和绩效获得相应的薪资报酬。这一方面能极大地激励人力资源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工作效力,达到人事管理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大学财政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四、现代大学人事制度价值体系

(一)现代大学人事制度基本价值内涵分析

在明确上述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现代大学人事制度的基本价值内涵,并最终构建起价值体系,可为现代大学人事制度改革提供基本纲领和价值导向。

1. 平等性。

“平等性”是现代大学人事制度最基本的价值内涵。所谓平等,就是指在前文的主客体价值关系分析中,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具体是指在现代大学人事制度下,与人事制度这一客体相关的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一方面平等地受到人事制度安排的约束和管理,另一方面也平等地享有人事制度给予的福利与发展机会。即首先在同一类别内不同层级人员之间的平等,如在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上,讲师及副教授与教授均应接受相应的考核和评估,同时也均有享受相关福利的机会;其次不同类别人员之间的平等,即人事制度管理不仅适用于学校教学科研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也应适用于行政管理人员,平等地接受人事制度安排的规范和管理;第三,在大学人事队伍建设过程的平等,即大学内各级各类职位平等地面相社会各类人才,公开、公平地选拔学校所需人才,实现能者在其岗的目标。大学人事制度只有蕴含了“平等”这一基本价值内涵,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事制度改革所带来的阻力和风险,各级各类优秀人才才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到大学人事岗位的竞争之中,实现人才结构的最优化。当前大学人事招聘过程中的“出身决定论”就是现有大学人事制度不具有“平等”这一价值内涵的具体表现。

2. 发展性。

“发展性”是现代大学人事制度蕴含的另外一个重要价值。这一价值在大学内体现为:人事制度设计中应蕴含具有促进各级各类人员个人在职业上有成长、使学校在办学实力上有增强的价值。简言之,通过建构现代大学人事制度,使其蕴含“发展”的价值,一方面促进大学内各级各类人员不断成长,另一方面以此促进学校整体实力的增强。“发展性”这一价值是作为客体的大学人事制度与其他制度客体之间发生关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大学人事制度与大学学术评价制度这一制度客体之间存在关系,这两者之间通过具体的制度内容建设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使大学人事制度具有“发展性”这一价值内涵。是否具有“发展性”这一基本价值是判断大学人事制度是否科学、是否具有制度效力的基本标准。在现代大学制度背景下,应不断增强大学人事制度所具有的发展的效力,促进大学内部各级各类人力资源的发展,释放和激发其最大生产力,最终实现人力资源建设的效用最大化。

3. 可塑性。

现代大学人事制度应具有“可塑性”这一重要价值。其在大学人事管理制度上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大学人事制度本身作为一制度客体,在与其他制度客体发生关系、相互作用过程中,能及时根据其他制度客体的变化而相应发生变化,对制度自身结构和内容具有自我塑造性,从而能形成和谐统一的大学制度管理体系;另一方面,是指大学人事制度在与各级各类主体发生关系过程中,其对于主体行为的规范和调适过程中所具有的塑造性作用,将主体行为塑造成为符合现代大学制度管理要求的状态。现代大学人事制度所具有的可塑性价值内涵,一方面能促进制度建设自身的不断完善,实时根据其他制度客体的变化而做出调整;另一方面能塑造制度主体的行为,是实现制度目标的重要因素。

(二)现代大学人事制度价值体系建构

1.“平等性”价值内涵产生于与人事制度这一客

体相关的各级各类主体之间的相互发展关系、相互作用,反过来要求各级各类制度主体具有平等的地位,平等地接受人事制度的约束和规范。按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平等性”价值内涵为保健因素。保健因素就是促使人们不产生不满的因素,是指和工作环境或者条件相关的因素。如果对这些因素处理不当,或者说这类需要得不到基本满足,会导致员工的不满,甚至严重挫伤其积极性,若满足这些需要则只能防止员工产生不满情绪[7]。因此,“平等性”价值内涵能满足大学内各主体对于制度公平性的最基本要求,能避免不同主体因为制度设计的不公平产生不满因素,从而缓解制度实施过程带来的阻力和矛盾。因此说“平等性”价值内涵是人事制度改革成功与否的基本价值内涵,也是所谓的保健性价值。

2. 现代大学人事制度仅仅具有保健性价值还不

够,还需有激励性价值,即通过相应人事制度建设达到激励各级各类人才工作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价值的目标。所谓“激励因素”是指能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因素。激励因素的改善,往往给员工以很大程度的激励,产生工作的满意感,有助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7]。前文所析“发展性”价值内涵即是所谓的“激励性价值”,是人事制度这一客体与其主体所形成的关系、并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这一价值内涵反过来也要求各级各类制度主体能得到发展,具体来说包括大学内各类人才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大学整体实力的增强和发展。在实践中,通过相应人事制度设计,给予各级各类人才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并有相应公平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回报,以此实现激励其在各自岗位恪尽职守,最大程度地激发各类人才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挖掘各类人才的潜能的目标。同时,“发展性”这一“激励性价值”还能增强大学内各级各类人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其集体使命感,愿意为各自所在团队做出自己的贡献,自觉维护团队的荣誉和利益,从而最终实现建设一支个体能力强、具有团队协作意识、集体荣誉感的人才队伍。

3. 现代大学人事制度价值体系中还有一维重要的价值内涵,即“可塑性”价值。

相对于“平等”和“发展”这两个价值内涵,其价值目标更多着眼于对制度主体行为的导向和规范,“可塑性”价值内涵则更多地着眼于对人事制度本身的完善和成长。判断一个制度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便是其是否具有“可塑性”基本价值内涵,能否根据变化了的客观实践不断进行制度内容的调整,能否与组织内其他制度客体形成有机统一的互动关系,并以此作为实时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的重要依据。在现代大学人事制度建设过程中,赋予其“可塑性”这一价值内涵,也是保障“平等性”和“发展性”这两个价值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重要条件。

“平等性”这一“保障性价值”是决定大学人事制度改革能否顺利和成功的基本前提;“发展性”这一“激励性价值”是决定大学人事制度能否发挥其制度效力、达到人才管理目标的基本保障;“可塑性”这一价值是决定大学人事制度本身是否具有生命力和自我完善力的重要基础。这三者互为条件、相互作用、共同起作用,构成现代大学人事制度的有机价值体系。

五、结语

大学事业发展的核心在于人才队伍,而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在于成熟的人事制度建设。当前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核心为对办学资源、对优质生源、对学术国际话语权的争夺,而其中对办学资源的争夺更为激烈,也是决定其他方面争夺能否成功的关键。办学资源分为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其中由于人才资源在国家和区域间更具流动性特征,其争夺更为激烈。因此,在此背景下,各国和地区高等教育管理者均十分重视人力资源的建设和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判断一国或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高低的核心指标之一便是是否拥有一定量的高端人才队伍。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要义在于成熟的制度建设,通过建设具有丰富价值内涵的现代大学人事制度,实现建设和管理人才队伍的目标。大学人事制度只有基于现代大学发展的宏观背景,基于主客体价值关系认识论,立体地认识其价值内涵,才能形成建设现代大学人事制度的价值导向。

参考文献

[1]杨昌荣.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问题的再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08).

[2]王玉樑.论价值哲学的方法论问题[J].哲学研究,2007(05).

[3]修丰东.略论当代中国价值哲学研究方法的主要问题及出路[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05(03).

[4]摩尔.伦理学原理[M].长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5]罗素.宗教与科学[M].徐奕春,林国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6]百度百科.薪资管理[EB/OL].[2012-11-13]http://baike.baidu.com/view/538426.htm.

关于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 篇8

一、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

1、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适应经济发展要求, 改善企业经营管理, 维护市场秩序的需要。

公平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提供客观、及时的财务信息, 会计工作能够满足上述要求为改善经营管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服务。而会计行为的规范化和会计信息的质量, 完全取决于会计基础工作。因为会计基础工作的好坏、从业人员道德素质的优劣及职业技能水平的高低, 影响到的不仅仅是单位内部决策和管理行为, 还影响到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及时知悉和有效利用会计资料的合法权益;影响到会计信息在加强宏观调控、防范经营和财务风险、改善经营管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作用的发挥;甚至影响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 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秩序。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和完善会计基础工作, 保证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确保社会经济的有序运行。

2、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规范会计工作,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需要。

完美的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有了健全的会计基础工作制度, 严格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各环节, 使得收集、处理和使用的会计信息保证最基本的有效性特征, 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 为改进和加强经营管理服务, 发挥会计工作应有的作用。而且通过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培养会计人员重视会计工作最基本环节的意识, 可以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 杜绝徇私舞弊和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生, 提高可信度, 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3、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 落实内部控制制度的需要。

严格规范基础工作可以保证较复杂工作环节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减少不法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严密的组织制度和工作流程, 使得各环节责任明确, 发现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迅速消除不稳定因素, 从而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 使企业获得长期利益, 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企业会计基础工作面临的问题

整体来看, 我国企业会计工作能够为自身的经营活动服务, 基础工作做得比较到位。但仍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

1、领导对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不够重视。

因为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对企业的发展往往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不像其他筹资、筹资等经济活动带来的利益那么直观, 所以认为会计就是统计, 可有可无, 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时, 不能给予财务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相应的地位, 财务工作环境差, 缺少必要的硬件设备和财务软件, 很多分析、复核、测试工作无法进行, 也就不能报送有价值的财务信息, 形成恶性循环。而且各种既定的财务规章、制度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有效执行, 财务部门和会计人员的独立事务受企业其他部门影响严重, 甚至不是按规定来, “谁的权力大、呵斥声高就服务于谁”, 任意伪造、变造虚假的账簿、凭证、报表, 私立“小金库”和“账外账”, 按照个人利益操纵会计数据, 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会计信息失真严重。

2、会计人员缺乏学习进取精神, 总体素质偏低。

财务工作的特殊性使得很多企业在建立初期就吸纳亲信或“自己人”担任财务工作, 这样很多会计人员的学历层次较低, 没有受过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的正规训练, 搞不清科目的属性、账簿和会计报表之间的对应关系, 大多是在工作熟悉之后自己总结的工作小窍门、记账小技巧, 业务稍复杂就束手无策。也有的会计人员虽有一定的业务水平, 但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也是安逸心理作祟, 认为会计工作容易找, 缺乏学习进取的动力, 忽视新的业务知识和会计法规的学习和领会, 业务素质停滞不前。在业务情况多变, 处理更加繁琐时无法适应企业发展要求, 敷衍了事, 甚至涂改编造数据, 影响了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降低了会计工作的质量, 会计失去其基本的监督核算职能。

3、会计制度不健全、核算不精确、监督不到位。

一些企业制定会计制度只是作为企业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 达到具有完整的企业制度的要求。整个制度设置流于形式, 缺乏内部牵制制度、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不健全, 整项工作缺乏纪律性和严肃性。这种制度上的欠缺直接后果是会计人员得过且过, 工作缺乏积极性和责任感, 会计工作实际上处于无人监管、无人问责的境地, 会计基本的核算工作都不能保证准确性, 其监督职能就更无从谈起。

4、会计机构设置不健全, 人力资源无法适应业务发展需要。

一些企业或者不理解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或有意为减少费用开支或其他原因, 不按规定设置会计机构和会计工作岗位, 配备人力资源。会计人员没有从业资格证书, 出纳兼会计, 报账员既管钱又管账的现象普遍, 无法保证会计的可信性。也有的企业人事变动频繁, 不相信聘请的外部财会工作者, 权责不对称, 造成会计人员不能安心踏实地工作, 积极性也不高, 业务开展的滞后性影响较严重, 直接弱化了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

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建设的对策

1、提高认识, 关注企业会计基础工作

态度决定一切。管理层作为企业制度的最高决策者, 应该纠正传统的会计等于记账的观念, 提高对会计工作职能的认识, 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既是企业的内部管理行为, 也是社会管理行为, 重视加大对会计基础工作的人力、物力投入, 从而使会计基础工作得到应有的尊重, 保证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 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提供帮助。

2、科学设置职能部门, 加大人力资本投入

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而不是机械地按照会计规定进行机构设置, 科学合理地设置会计机构, 配备必要的会计人员, 切忌不加变动照搬先进企业的管理模式, 以保证机构设置和职工能力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并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 切实保障会计基础规范化工作顺利实施。在招聘财会人员时有严格的聘用条件, 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 坚持在岗会计人员都持有会计丛业资格证书, 凭证上岗。在吸纳入职后, 每年预算要包括充足的人力培训费用, 提供财会人员学习和了解新制度、掌握新的财务软件处理方法的机会, 建设一支与时俱进的财务人才队伍。

3、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会计人员的岗位设置必须遵循相互制约与相互牵制的原则, 根据企业业务发展需要设置相应的岗位, 配备足够的能够胜任工作的职员。为加强人事管理, 提高会计人员的责任心, 调动财会人员学习和工作积极性, 可以推行会计人员委派制, 会计人员由所有者统一委派、考核、任免和管理, 代表所有者对企业实施直接监督, 换岗交接严格按照程序进行, 人事变动由专人负责办理手续, 做到业务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从体制上保证会计人员的独立性, 强化会计人员对企业的会计监督。

4、完善企业会计制度, 强化监督控制职能

进一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必须健全企业管理制度, 使财务管理制度和其他制度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 各部门各司其职, 各项工作有序进行。随着业务中风险因素的增加, 企业应建立检查和监督制度, 可以引进财务软件, 构建信息化会计系统, 实现会计的实时控制, 健全会计内部控制职能,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政府各级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基层会计工作规范化的监督检查力度, 督促企业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5、加强与监管部门的合作, 提高会计工作管理水平

会计人员工作意识的强化和业务素质的提高还应该与相关管理部门和专业服务机构配合, 如加强与税务、工商、司法等部门的合作, 借助管理部门的权威, 利用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查处会计工作中内部控制不能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 保证会计工作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也可以与有关咨询机构联系, 安排专业的讲座和培训, 为企业会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 提高工作人员处理业务的能力。

面对问题最理智的做法是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企业应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在今后企业建设中, 正视企业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研究解决, 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进而推进会计工作的全面发展。

摘要:会计基础工作是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提供真实会计信息、维护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 会计行为的规范和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取决于会计基础工作。实践证明,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对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提升内部财务管理能力、发挥会计职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概括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 然后分析企业中会计基础工作面临的问题, 针对发展现状提出改进对策。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会计信息,职能,规范

参考文献

[1]、娄涛.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探讨.会计之友, 2009年第6期上

[2]、颜秀文.浅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规范.经济研究导刊, 2008年第13期

[3]、蒙学英.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探讨.大众科技, 2009年第11期总第123期

认识论基础 篇9

一、《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学科的知识体系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学科主要研究的是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精度, 来保正零件的使用性能, 即互换性的要求。加工精度主要包括:尺寸精度 (尺寸公差) 、形状精度 (形状公差) 、位置精度 (位置公差) 。表面质量精度主要是表面粗糙度要求。因为零件在加工的过程中, 由于机床的精度、计量器具的精度、操作人员的水平及生产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不可避免要存在着一些几何量误差, 这些几何量误差主要有:尺寸误差、形状误差、位置误差和表面微观形状误差等, 这些误差将会影响零件的使用性能即互换性要求, 对其必须严格的控制, 所以在加工零件时, 一般都有相应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尺寸公差控制尺寸误差、形状公差控制形状误差、位置公差控制位置误差、表面粗糙度数值控制表面微观形状误差。为了实现互换性, 这些公差已标准化。本课程的意义就是学习这些公差标准使生产的产品具有互换性。同时, 为了保证互换性生产, 对零件的技术测量是必不可少的。本门课的一、三、四章研究的就是这些标准:《极限与配合》标准、《形位公差》标准和《表面粗糙度》标准。第二章是技术测量的相关知识。它的知识框架如下:

二、《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

1.《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的第一章是光滑圆柱形结合的极限与配合。本章是本学科最基础最重要的章节。主要研究的是《极限与配合》标准的术语和基本规定。这些术语和规定主要是:尺寸的术语及定义、偏差及公差的术语及定义、配合的术语及定义以及标准公差、基本偏差、基孔制、基轴制等基本规定。在这些知识中, 术语部分难度适中, 容易接受, 但是概念、公式较多, 初学者容易混淆。基本规定部分, 涉及到国标的一些规定和相应表格的查找, 初学者容易思路混乱。所以本章的难点在于挖掘各术语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明确的概念;明确各规定和各表格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在解题时建立一个清晰的思路。这就需要教师上课前一定要潜心研究, 把握整章的思路, 弄清每个术语和定义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思考教学方法, 精心设计习题来突破难点。例如, 术语部分需要辨析的概念有:孔与轴;基本尺寸、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 、实际尺寸;极限偏差 (上偏差和下偏差) 、实际偏差;偏差和公差;间隙与过盈;间隙配合、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公差和配合公差等等。基本规定部分, 表格很多, 在归纳和总结区分它们的功用, 可设计一些练习题:例如查表确定极限偏差: (1) Φ50H6 (2) Φ50f5 (3) Φ50h6/f5 (各两种方法) , 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章虽然知识难度不大, 但是教师讲好它, 学生学好它, 还需要我们每个教师进一步钻研探索, 积累经验。

2.《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的第二章是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计量器具。对零件的测量是机械制造中不可缺少的步骤, 要根据图样或技术文件中所规定的对零件的加工要求, 确定合适的测量方法, 选择相应的计量器具, 对零件的几何量进行测量, 只有测量合格的零件装在机器上才能保证机器的使用性能, 从而保证零件的合格性。这一章很有实际意义, 它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测量的基本知识和一些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如计量单位、计量方法和计量参数等基本知识和量块、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万能角度尺等的使用方法和原理。由于每种计量量具的测量原理是一定的, 因此它的读数方法也是一定的。而大部分学生掌握计量器具的读数原理有些困难而读数方法比较容易。这个难点我们可以忽略, 因为在实际生产中, 只要会操作和读数就可以, 就像我们使用电脑一样, 知道原理固然好, 但不知道原理也不会影响我们的正常操作。还有个难点就是量具短缺, 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本章优势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比较爱学。但是由于教具短缺, 四五十个学生只有四五把教具, 而且有些教具已是废品, 在实际操作时有些学生只是看热闹, 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又加剧了课堂管理的难度。实际上, 这样的课应在专门的试验室上, 既规范又便于管理。可能学校资金有一定的困难, 但是虽然不能大批量的购买, 也应该解决教师最起码的一些演示教具问题, 像量块、量规、水平仪、百分表、正弦规等。实物的演示过程要比空洞的讲解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

3.《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的第三章是形状和位置公差。这一章是本学科中最难的一章。它主要研究零件的形状和位置精度。主要内容有:形位公差的项目分类、名称和符号, 形位公差代号及基准符号的组成, 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形位公差项目代号的解读以及形位误差的检测等。其中难点是形位公差项目的应用和解读。形位公差项目的应用和解读部分的特点是公差项目多 (14个) , 典型实例更多 (30个) , 每个项目都要求从识读、公差带和设计要求三个方面讲解。一节课中重复的音符太多, 这样重复两三周, 学生也烦了, 教师也乏了。而且这部分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对于初学者来说也是个难点。我一直尝试着采用一些教学方法来突破这个难点, 如精讲多练、问答式分析、学生试讲等等, 虽然有些效果, 但是我认为还没有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理论和实际的结合。经过几轮的讲解我觉得应大胆脱离教材的干扰。精选三四个例子, 把十四个形位公差项目囊括在内。重点讲解这几个例子, 第一步形位公差识读;第二步形位误差检测;第三步形位公差带和设计要求分析。这样就解决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 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而学, 学什么。通过几个实例的讲解教会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这就是所谓的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书上的实例完全可以作为课后作业加以巩固练习。我想这种方法的效果应当不错, 打算加以尝试。

4.《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的第四章是表面粗糙度。它是从微观上描述零件表面的形状误差。重点应掌握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表面粗糙度的标注及表面粗糙度的代号解读。难点是表面粗糙度的代号解读。因为表面粗糙度标准的修订, 使新旧国标有了一定的差别, 而且旧标准在工厂中仍然使用。所以教师对新、旧标准要对比讲解, 给初学者带来一定的记忆困难。这部分必须对比练习。

5.螺纹结合的公差与检测 (学生了解) 。

三、《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特点和学习方法

本课程是由互换性原理和测量基础两部分组成。互换性是零部件精度设计的基本内容, 它和标准化关系十分密切;技术测量基础属于计量学的范畴, 是论述零部件的测量原理、方法等内容。因此本课程的特点是:术语定义多, 符号、代号多, 标准规定多。所以对初学者来说, 往往感到概念难记, 内容繁多。但是正像任何东西都离不开主体,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主要矛盾一样, 本课程尽管概念很多, 涉及面广, 但是各部分都是围绕着以保证互换性为主的精度问题, 介绍各种精度概念和标准规定。所以在学习中应注意及时总结归纳, 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学生要认真按时完成作业, 掌握各种量具的使用技能。此外, 在后续课程中应正确、完整地把本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去。

认识论基础 篇10

1. 加强对地理学科教育价值和功能的重视

地理学是一门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科。从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到当代地理学, 它不断地衍生出新的学科分支, 又不断地拓展新的研究领域, 它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观念逐渐更新, 不仅是对人文社会各种地理现象的研究, 即使是自然界自然存在的地理事物与现象, 对它们的成因、变化过程、发展趋势等的认识也在改变或深化。而在不断地深入探索与开拓创新的过程中, 地理学研究的思想方法逐渐形成了这样的品质:综合、区域、空间、联系、批判、形象、前瞻以及追求新结论。

地理学的思维品质为人类思想方法做出了最有价值的贡献。它丰富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视角, 拓展了探究问题的思路, 开辟了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升华了表述或研究问题的形式和方法。这种思维品质或方式因地理教育的实施而不断被继承、建立、传递和发展, 毫无疑问, 这是地理教育最具价值的价值。

当然, 地理教育的价值是应该直接体现在地理教育过程中的。学校的地理教育, 可以为学生提供坚实的地理科学基础、素养和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的、多角度、多层次考虑问题的思维品质。在教学过程中, 逐渐地将对地理事实、特征和区域差异的感知和理解升华为理性的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认识, 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 从而构成一种对人类的生存观念和方式产生重大影响的意识——环境意识。德国著名地理学家阿尔芙雷德·赫特纳说过:“它 (地理学) 既教我们认识到人类改造自然, 也让我们了解人类受制于自然, 使我们相信人类不是在自然以外而是在自然之中, 要服从自然的规律, 构成宇宙的一部分。它 (地理学) 指出, 人类在掌握自然中做出了多么大的进步, 而这些进步却又如何受制于地区的自然环境, 并且正在越来越圆满地利用和适应自然环境……这就是地理认识对于教育和品德的另一种价值。”这也是学校地理教育的使命。

目前, 我国地理学科仍处于从属地位, 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要改变这种局面, 关键在于人们对现代地理教育价值和功能的认识。所以非常有必要对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和功能做进一步的澄清。鉴于此, 我国的地理学家和广大的地理教育工作者应加大地理学科教育价值和功能的宣传力度, 摆正地理学科在我国学校课程中的地位。

2. 将可持续发展教育渗透到基础地理教育过程中

近年来, 在全球范围内倡导可持续发展, 特别是推行环境保护教育, 为基础地理教育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基础地理教育应包容环境教育, 并置其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之中。可持续发展教育应成为中学地理教育的主旋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 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增强社会责任感, 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 这是时代赋予基础地理教育的使命。

我国以往的地理课程突出“学科中心”“知识本位”, 导致地理课程的内容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 忽视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关注, 造成地理教育价值的缺失。在课程改革中, 应积极应对国际地理教育改革的这一趋势, 旗帜鲜明地提出“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这一基本理念, 要求地理课程要“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 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 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珍爱地球, 善待环境”。

3. 由知识传承向探究式学习转变, 重视培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地理探究学习是主动求知探索的过程, 也是具有挑战性、快乐和有趣的过程, 而探究结论的得出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世界。尤其是在对现实问题的探究中, 学生直接面对由于人地关系不协调而产生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人口问题的真实情境, 可以深深触动学生的内心情感, 使学生渐渐领悟环境道德、资源道德和人口道德的深刻含义, 理解人类社会采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意义, 进而促进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 同时, 在对科学的亲身体验中, 使学生逐渐理解科学过程与实质, 在潜移默化中领悟求真、求实、敢于批判和怀疑的科学精神。另外, 在有关全球性问题、地域联系等内容的探究学习过程中, 可使学生不断增进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形成的理解, 从而能够接纳他们, 进而积极借鉴他们的精粹,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意识。

4. 提高对地理学活动的重要性

地理学活动是相对于地理课堂教学而言的, 地理学活动能够使学生获得自然与人文地理的有关知识, 了解全球及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培养学生的基本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 能使学生独立或与人合作, 运用地理学观念、知识和技能, 对地理事物作出判断和评价, 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我国在参与国际地理赛事的过程中, 也逐渐认识到了地理学活动的重要性。例如2000年8月, 我国首次组队参加了在韩国汉城举办的“第三届国际地理竞赛”。其中暴露出的诸如学生的野外独立工作能力不强, 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淡薄, 主动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弱等问题, 得到了我国教育界的高度关注。此外, 在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地理学竞赛活动的同时, 我国也积极学习和借鉴英国、俄罗斯等国在本国开展中学生地理竞赛活动的经验, 积极创办我国的中学生地理竞赛活动。

5. 建立科学的地理教育评估体系

完整的地理教育工作应当包括地理教育目标、地理教育活动和地理教育评估, 建立与完善地理教育评估体系在目前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高考全面实行“3+X”考试模式, 从各省升学地理课程会考以及全国高考综合课考试中与地理相关的内容等情况看, 我国中学生掌握中学地理课程内容的总体水平在逐渐提高, 教师从事中学地理教学的质量也在逐渐提高。尽管如此, 全面实现从应试地理教育考试评估, 到对地理教育水平的综合评价, 仍然面临着诸多体制与机制上的障碍。我们必须从转变地理教育评价观念入手, 充分认识教育评估在推动中学地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要树立将效果评价同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结合起来进行整体评价的观念, 树立评价学生学习地理课的效果首先就要评价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和情感、态度、地理价值观的变化这样一种全新的评价观念, 因此, 在设置地理课程、编制地理试卷, 以及开展地理考察、社会调查、社会宣传等地理实践活动过程中, 应逐步建立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地理价值观等全新的地理评估方式, 从而为推动基础地理教育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出一条新路。

认识论基础 篇11

关键词:多元艺术 造型基础 再认识

造型基础的学习是所有艺术院校的必修课。随着世界上第一所艺术院校的出现,就奠定了绘画造型课程的基础地位。时代在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念也有了新的变化,造型基础的内涵也有了新的意义。对造型基础的不同理解,成为多元艺术语境的重要因素。今天的中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艺术形式百花齐放,各种文化形态和意识形态得到迅速变化和发展,艺术教育也在朝着现代化的方向不断推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改变思路,改革艺术教育造型基础的训练内容与方法,赋予“基础”新的含义和意义。

一、造型基础的当代意义

对造型基础的再认识,必须将其放在全球文化和多元艺术语境的背景下进行阐述。在我国,艺术教育也先后受到来自西方各种艺术思潮、观念的影响和冲击。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造型艺术在中国的研究处于稳定的状态。研究以透视、色彩、构图等为基础,画面充满理想主义的风格,追求装饰感,以客观的再现为目的。这些思想后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创作和审美思想。

中国对外开放后,人们慢慢察觉以前固守的所谓规范只是整个艺术世界的一角,于是开始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对艺术形式语言的研究。在几年的时间里,从印象派到达达派的所有的现代主义艺术样式都被引入到了艺术创作领域,艺术的视觉因素及其表现价值也开始被关注。用这样的方式反观我国的传统艺术,人们发现传统艺术在形式上的纯粹性和重表现的特征,与西方现代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之间存有某种关联。因此,艺术院校开始自发地把现代主义艺术语言的多样性研究引入到造型基础训练课堂。传统的国画专业开始回归到传统笔墨和形式的研究,设计类专业则将形式构成原理以理性和规范的方法纳入到造型基础课的教学之中。

现代艺术的理念是:艺术是精神活动,创造性是它的灵魂。那么我国以前的造型基础教学是怎样的方式呢?老师给定一个规范,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照着做就行了了。结果是千篇一律,形式上统一,内容上没有任何创新,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发挥更无从谈起。这种局面的出现,使一些有见识的人开始呼吁:要尊重学生,艺术上要追求个性发展,在基础训练阶段应注重学生的创造性,写实或再现已不再重要,表现成为新的研究内容。这种对创新性和个人表现的尊重,加快了艺术语境多元化格局的形成。

新媒体艺术也开始对艺术教育形成新一轮的冲击。视觉符号的展现多姿多彩,照相机、数码相机、电脑、高清电视等多种多样的方式使我们享受着视觉盛宴,现在的年轻人用手机上网、听歌、看电影等,小小的手机传递着丰富的视觉信息,数字化技术的兴起为视觉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一方面,数字图象技术已经作为一种基本语言和工具涉入纯艺术和设计门类,如Photoshop、CorelDraw、3Dmax等电脑绘图软件的出现,给设计提供了快捷和便利。另一方面,数字图象的虚拟及真实也改变着人们对传统视觉语言的认识,冲击着人们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态度。这种变化让我们对造型基础的训练意义进行更为全面的反思。

二、多元艺术语境下造型基础的含义

造型基础是什么?在新的视觉技术不断更新,艺术门类五彩纷呈的环境下,作为造型基础课程的学习与训练,是否要把以前的技法和电脑处理技术作为造型基础——演练呢?这些质疑正在动摇着以往造型基础的概念、规范和思维方法。

观念艺术令我们关心人类共同的问题,新媒体艺术则令设计成为全球性的语言,实际上造型基础与文化价值取向有着极密切的联系。造型基础训练并非一般的技能技巧的学习,它是以人的心灵为皈依的。对于学生而言,经过学习和训练会形成某种定向的思维,这种思维模式已经暗含了一定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造型基础一经给定,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现在学院艺术教育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一方面,艺术教育的个性化培养使文化认同、人文关怀等终极关怀归返到个人范围;另一方面,人类文明成果的共享,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教育以自己特有的历史文化眼光反观基础的含义,即赋予基础以当代的意义,又赋予基础以不同的文化特色。

从全球化的角度追问基础的含义,我们认为:(1)造型基础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有着不同的概念和意义。(2)造型基础要培养学生的是一种观念,创新性是最重要的。(3)造型基础是对造型诸要素及其构成形式、原理的把握,而不是简单的验证。(4)造型基础是建立在不同文化背景和多元艺术语境下的选择,是人文关怀的体现。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我们的艺术教育改革才能更好地回应时代变化,创造合而不同的艺术教育特色。

三、造型基础训练的问题

(一)技术与观念

造型基础训练是从技术入手,我们以前的课堂上,学生和教师只关心技术技巧,所作的训练只是对某种理论的验证或模仿。天长日久,就形成了所谓的“学院风格”。学生关心的只是考试的重要内容,没有心思去关注和思考艺术问题,更不会关心当代艺术的发展变化和前沿动态。学校的教学计划,会考虑课程或学生作业的效果,最终造成造型基础训练单纯解决技术问题。笔者认为,必须要重视理论知识,并且要不艺术史论与训练过程同步进行。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先使学生了解基础训练的目的和意义,在过程中将技术、形式与艺术观念、精神内涵联系起来。为了开拓眼界,应该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到生活中去体味,到博物馆中去学习。学校也应将一些有关的讲座、课堂讨论贯穿于整个技术训练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艺术问题进行理性思考的兴趣和习惯,从而提高学生专业的批判能力和鉴赏能力才是至关重要的。

(二)综合素质的提高

nlc202309032100

基础训练的分类越来越细,有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素描、色彩等,单一性“基础”训练的结果,是将本来具有丰富内涵的艺术学科引向偏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会受到影响,其适应性和创造力必然大打折扣。笔者认为学生在艺术上的发展前途,取决于其艺术本质的深刻理解,取决于其良好的视觉意识,对艺术的理解力、想象力和表达力,而视觉技术是不断发展、更新的,学科和专业间也是不断融合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能力和适应能力。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提高,在基础的学习中才不会造成某门课程偏科的现象。

(三)创造性的培养

艺术是没有法则的,学院却是传授法则的地方;艺术是保护和尊重个性和创造性的,学院却将统一的知识、技能通过造型训练传授给学生。对于艺术专业学生而言,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其未来从事艺术工作的必备条件之一,也是进行艺术创作的必要准备,是不可偏废的。问题是学院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对于学院而言,在提供一个知识学习平台的同时,提供一个宽松的、充分尊重个性、鼓励创造的学术环境更为重要。在课题设置、习作评价的基础上,注重学生个体意识和自我学习的态度比注重学生智性知识摄入更为重要。对于学生而言,首先应该明自:学院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并非是不可动摇的真理和不可逾越的规范。任何被动的模仿,都是不可取的。第一,创造性首先是一种姿态,一种精神,其次才是一种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特别是非逻辑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掌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大量的创造性思维的素材,掌握一定的创造技法,并把其融入教学过程中。创造技法是多种多样,使学生在主动的质疑和释疑中掌握知识、学会思维、发展智能、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质疑激思法:注意培养学生自学和探索能力,训练学生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的学导式教学法;注意激发学生非认识因素的发展,通过独立探索,发展智能的引导发现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创精神的探究一研讨法等等。第二,学生的个人体验是最重要的,在此基础上去解决问题,生成一种真实、自然、独特的表达方式,才能更好地体现个人的创造性。

(四)个人体验与整体文化认同

如前所述,个性化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大特点。在造型训练中,学生的个人体验、学生对造型语言的个人化选择受到鼓励和尊重。然而,这是否意味着学院无须执守各自的历史文化特色?是否可以认为文化关怀、价值尺度等关于终极关怀的问题也可以退回到个人化的领域去呢?笔者认为:在艺术教育,对个体的尊重有两个基本前提,其一是艺术语言的国际化,艺术是人类进行无障碍的心灵交流的途径,个人体验的被尊重和艺术语言的个性化选择,必须建立在可以相互沟通,彼此理解的知识平台上。艺术交流的全球化意味着对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的看待,意味着对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在平时的学习中,可以培养学生通过创作去综合运用个人的能力,找寻适合于自己的感受点,带动其他因素,诸如技巧、材料、载体等。创作的优势在于激活其内因对生活、对社会反映的敏感力、认知力、艺术表现力和责任感。为了共同创造一个共同研究的氛围,可以请学院内外的艺术家、批评家和策展人做后现代艺术讲座。鼓励学生相互之间多交谈,谈艺术、谈社会、谈人生、谈一切感兴趣的内容。如果没有以上两个前提,所谓的个性化培养就失去了文化根基。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如何将其融入到造型基础训练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造型基础训练不是对过去形式的简单模拟而应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内化,我们要建立的是能够回应当下生存环境和现实问题的活的历史感。例如:关于“形”、“神”、“意”的关系,强调艺术的个体意识和表现性,强调以诗意的心灵观照对象,强调技艺在人类生活和人生修炼中的意义。这些思想既古老又现代,如果我们用这样的思想观照我们当下的造型基础训练,就能够找到传统与当代的结合点,有效的防止个人经验与整体文化认同之间的疏离。

对造型基础的认识和把握,是我们进行艺术教育改革的前提,然而“基础”是个演变和延伸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我们对“基础”的研究也将不会停止。

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 篇12

一、新课改的原因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 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为了培养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 保证教育质量, 就必须根据新世纪社会变革来探索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从根本上说, 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 我们若不想被淘汰, 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再者, 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 基础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基础教育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强调的。此外, 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 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

二、新课改的进展情况

(一) 新课改取得的成就

1、新课改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新课改的实施需要教师转变专业角色, 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变为积极的学习者、研究者和反思性实践者。因为新课程是对知识与教学概念的重构, 所以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完善自己。新课程设置丰富、新颖, 必然需要教师边实践、边探索、边反思, 在反复的实践反思中提高能力。

2、提供多种选择, 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新课改条件下, 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的基础上, 有很大的课程选择权。传统的课程设置, 不论学生的基础和潜质, 也不论兴趣、个性和特长, 所有学生学习的内容、进度都是一样的, 这种课程体系最大的弊端是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新课改课程本着培养多样化人才, 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的需要, 设置了必修课和选修课, 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 分层次设置若干选修模块, 供学生选择, 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能开阔视野, 提高能力。实现“讲课的是学生, 听课的是老师”, 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思想。

(二) 新课改存在的弊端

1、过于强调个性, 导致基础知识不扎实

新课改的要求强调人文性, 强调自主性, 结果学生放任自流, 致使学生的基础认识不扎实。有的时候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活动也没有进行科学有效地引导和控制, 全由学生的兴趣牵引。学生到底有哪些收获不清楚, 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不知道。新课程提倡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重视课堂教学的原生状态的构建, 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 鼓励学生大胆地批判质疑, 发表不同意见, 但是, 教师的点拨、疏导、总体构思和总体控制也是不可或缺的。能力是活的, 但有些知识的的确确是死的, 需要掌握和牢记。

由于对新课改理解的偏差及有限的资源, 使一些课堂缺乏本真性和自然性。尤其一些老师故意用装饰出来的声调和拖腔, 这样扭曲了新课程的精神和课堂教学的本来面目, 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很大。

在有些时候, 教师的教学“效度”并不高, 浪费了很多时间, 所学的知识并不扎实。教师组织的一些教学活动, 有些是无效劳动, 几乎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大。但又耗费师生精力过大, 整个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和信息传递量较少。所有这些, 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2、辅助工具频繁利用, 本末倒置

新课改要求课堂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课件、表演、讨论等进入课堂。课件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 适当运用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课堂效果。课题用课件播放, 重要知识点和其他重要信息用课件播放, 教学过程用课件展示, 作业、训练题在课件中显示, 甚至训练、推演的结果也在课件中演示, 致使师生互动退居次要地位。一堂课中, 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课件的演示上, 文本研读淡化了,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冲淡了, 学生的思维、情感活动被压抑了, 师生、生生对话消退了, 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削弱了。

唱歌、表演、配乐朗诵、法庭辩论等形式的运用, 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情感。但大量教学现实中, 教师设计活动却是为装潢门面, 偏离了课堂教学的目标。

3、轻教学过程, 重应试训练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 进行个性化的独立思考和学习探究, 并能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和结论。独自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有必要提交小组讨论, 并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解决问题。但是, 许多时候都是小组讨论代替了个体的独立思考。

三、对新课改的几点建议

对于课改的研究者来说, 应该采用多元的、整合的多个视角对新课程改革进行研究。研究方式方法来研究课程改。多种研究方法的整合才能使教育理论出现不同的研究范式, 才能从更多的角度透视课程改革事实。因此, 将多种方法进行整合来研究课程改革将是我们以后的研究努力的方向。这也将是教育研究的必然趋势。课程改革既是一个教育问题, 也是一个复杂的哲学问题、社会问题, 是教育科学所不能完全分析透彻的。因此, 对于课程改革的研究, 我们应该秉持一种自由开放的态度, 跨越专业边界, 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等多个视角进行整合研究, 从而展开课程改革研究的全景。

对于教师来说, 我们应该牢牢把握三个维度, 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 体验过程, 培养能力, 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课程内容方面, 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 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课程实施方面, 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参考文献

[1]晏燕平.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的反思及建议

[2]郝小洁.新课改条件下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8, (03)

上一篇:过渡段处理下一篇: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