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精选7篇)
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 篇1
1 4PL概念由来
第四方物流 (4PL, Fourth Party Logistics) 的概念最早是由Anderson咨询公司提出的, 其定义为 “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 他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 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
2 4PL是对现有供应链“外包”职能的进一步发展
现代物流从企业自营到第三方物流 (3PL) 再到第四方物流的出现, 总体上遵循着供应链外包的趋势。图1较好地显示出物流外包的演进过程及在自营、3PL、4PL三种运作方式下与客户关系的比较。从图中可以看出, 4PL是对现有供应链“外包”职能的进一步发展和对3PL职能的进一步加强。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内制”转向“外包”, 将其整个供应链系统外包给第四方物流, 由他们评估、设计制定和运作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第四方物流集成了第三方物流供应商、IT服务商、业务流程管理者及客户自身的能力管理与控制客户公司的点到点式供应链运作, 在客户和他的物流和信息供应商之间充当唯一“联系人”或者“交响乐团总指挥”的角色。第四方物流不仅控制与管理特定的物流服务, 而且对整体物流过程提出策划方案, 并通过电子商务将这一过程集成。
3 4PL的主要特点
第四方物流主要有以下特点:
(1) 第四方物流可以提供一整套完整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与第三方物流相比较, 第四方物流能运用供应链运作的战略专长和整合供应链流程的相关技术, 在最大范围内集成包括第三方物流、信息技术供应商、客户及其自身的能力、资源, 提供一个符合客户需求的、前所未有的、使客户价值最大化的统一的供应链管理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运作。
(2) 通过影响整个供应链来获得价值。
第四方物流能够为整条供应链的客户带来利益。通过供应链一体化的思想, 改善影响客户利益的四个关键方面:①利润增长。②运营成本的降低, 即通过整条供应链外包功能达到提高运作效率、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③工作成本降低。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科学的管理流程和标准化管理, 使存货和现金周转次数减少, 工作成本大幅降低;④提高资产利用率。
(3) 为客户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
由于第四方物流服务商是一个协调供应链各环节的统一单位, 它将供应链的资源和潜能以及所应用的技术组织起来外包给第三方物流, 进行统一的管理, 并提供综合性的、能满足不同需要的有特色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使客户得以解脱出来, 专注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所以, 第四方物流在供应链中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中间“枢纽”代表客户管理物流和供应链活动。
(4) 以网络信息平台为依托, 整合社会资源。
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能力是第四方物流运作的基础。因为网络平台信息传递的及时性、高效性、广泛性等特点, 通过互联网很容易达成信息共享;信息共享的优势又可减少信息不对称, 使中小物流企业也能够获益, 因而可减少交易成本, 实现最大限度的物流资源整合。
4 4PL运作模式
从服务对象角度来看, 第四方物流可以提供面向第三方物流、面向客户企业、面向整个行业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1) 面向3PL:
如图2 (a) 所示, 第四方物流进入第三方物流内部, 他们以联盟或者合同的方式构建合作关系, 两者共同开发市场。第四方物流向第三方物流提供一系列的服务, 包括技术、供应链策略技巧、进入市场能力和项目管理专长等。
(2) 面向客户企业:
这是第四方物流最核心的运作模式。
4PL直接面向客户企业, 它作为客户与服务商之间的衔接枢纽, 集成自身和3PL和技术以及技术服务商的资源、能力, 为客户运作和管理整个供应链解决方案。3PL通过执行4PL的解决方案, 为客户提供服务。如图2 (b) 所示。
(3) 面向行业:
这是三种模式中最为复杂的一种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 4PL会通过卓越的运作策略、技术和供应链运作实施为同一行业中的多个客户发展和执行一套聚焦于同步化和合作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在这里, 4PL的责任非常重要, 因为它是上游第三方物流集群和下游客户集群的联系纽带。由于其工作模式的复杂性, 即使对最有能力的4PL而言, 这种模式也是极富有挑战性的。如图2 (c) 所示。
5 面向客户企业的4PL运作流程
5.1 “面向客户”的完整的4PL运作流程
(1) 对客户企业展开调研, 进行前期可行性论证。
面对客户的需求, 第四方物流企业需要考虑客户公司的供应链外包有无必要是否可行;第四方物流企业有无可利用的能力、资源 (包括自身、客户、3PL及管理咨询商) 达到客户所要求的成本、服务指标;是否有必要进一步与客户企业协调沟、通调整合作要求等。如果第四方物流企业确信自己能够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双方签订合作协议。
(2) 制定供应链解决方案。
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后, 第四方物流工作小组对客户企业的供应链展开研究, 制定切实可行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第四方物流制定供应链方案的过程是从总体设计到职能再造再到策略拟定并使各项内容逐步细化的过程:
①首先进行供应链的再设计。第四方物流依据供应链战略目标对供应链总体框架进行创造性的重新设计, 使得公司的业务策略和供应链协调一致。
②进行职能再造。第四方物流根据总体设计着力对供应链具体职能进行改善, 包括制造、配送、营销、产品开发、供应链技术等方面的更新与调整。
③策略拟定。根据职能再造战略制定具体的流程优化解决方案, 包括生产、采购、配送、组织管理、需求预测、信息技术、库存、顾客关系管理等方面的策略, 以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
拿配送流程来说, 第四方物流对配送流程的优化主要涉及人员、车辆和路线三方面的问题。
配送路径优化:根据配送点的空间分布, 运用适当的路径优化理论, 选择可行的配送路线。
运输载体选择:根据货物的性质、种类、客户对时效性的要求、运送成本的考虑、现有物流资源及4PL的运输总体安排等, 选择合适的运输载体;同时也要考虑到对载运货物的合理配载。有时考虑到运输载体选择的限制性条件, 需要对配送路径重新进行优化选择。
人员问题就是3PL的选择。根据配送的优化方案, 对满足条件的3PL, 建立指标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同时3PL的指标评价体系随着时间作动态调整, 评价结果也将随着物流业务的进行, 按照3PL的表现不断修正。第三方物流的选择是个很关键的过程。“如果承运人和配送商或是其他环节无法实现你对客户的承诺的话, 那你提供的就是一个失败的4PL服务。”
(3) 实施供应链解决方案。
为有效实施所制定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第四方物流将根据拟定的具体措施接手客户转交的相关业务, 对客户组织机构进行重组、整合本身与客户的信息系统, 实现物流业务从客户到第四方物流运作的转换。
拿上述配送流程优化来说, 3PL被确定之后, 与客户签订合作协议, 执行具体的优化方案。3PL执行配送优化方案的过程实际上是第四方物流为客户管理和监督3PL的过程。第四方物流一方面与客户保持联系沟通, 让客户实时掌握物流业务的执行情况;另一方面负责监督管理第三方物流以及与物流相关的财务管理。
3PL执行优化方案只是4PL实施供应链解决方案中的一小部分。第四方物流可以承接多个供应链职能和流程的正常运作, 其工作范围远远超过传统的第三方物流的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的运作, 包括制造、采购、库存管理、供应链信息技术、需求预测、网络管理、客户服务管理和行政管理等职能, 4PL一般只是执行供应链功能和流程的一些关键部分。
5.2 4PL运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策略
(1) 进入门槛高。
国外研究表明, 要想进人4PL领域, 企业必须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具备很强的核心能力, 世界水平的供应链策略制定, 业务流程再造, 技术集成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在集成供应链技术和外包能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在业务流程管理和外包的实施方面有一大批富有经验的供应链管理专业人员;能够同时管理多个不同的供应商;具有良好的关系管理和组织能力;全球化的地域覆盖能力和支持能力;对组织变革问题的深刻理解和管理能力;并且有能力通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很容易地进入其他行业和领域, 通过整合各种不同的管理资源最优化行业运作绩效。显然, 4PL是一种综合供应链服务提供商, 这并非大多数企业所能立刻实现的。
解决策略:
积极鼓励和培育3PL、物流咨询、IT机构等, 为4PL 打好基础, 提升其综合管理能力从而突破4PL的高进入门槛。
(2) 建立合作机制, 双方面临风险高。
①客户企业面临机密泄露或企业渗透风险。
大企业如果选择4PL来管理他的全部业务, 就意味着要与4PL、自己的同行业竞争者或其他同类企业成立合资形式的机构, 就可能意味着要承担企业内部管理运作的机密会泄露给外部的风险, 或者存在着让外部企业渗透到企业内部运作管理的风险, 那么他们宁可选择彻底的外包或内部物流来组织物流供应链服务。
策略:合理地设计组织结构、流程、规制形式以及协调性的企业关系体系, 建立起有效的防火墙机制, 以确保任何委托企业物流运作的机密不会泄露, 如建立独立、完全保密的物流供应链信息系统等, 才有可能为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②客户退出障碍大—— 转换成本过高。
委托客户加入4PL时签定了长期合作协议, 由于很多具体的物流运作和管理是由第三方代理提供的, 所以, 一旦客户对部分业务产生不满, 想寻求更高绩效物流服务提供商时, 这种契约就将成为委托企业最大的阻碍, 隐藏着转换成本很高的风险。
解决策略:
要利用4PL组织的动态柔性的特点, 如客户对4PL 的服务不满, 想寻求更好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商时, 可按照约定的程序或进行协商, 解除原有的合作契约关系, 以尽可能降低客户的转换成本, 做到进出有序、来去自由。
③业务流程的再造或重组, 可能造成委托客户企业经营中的振荡或波动。
在4PL为委托客户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 要重新整合委托企业内外的管理资源和物流活动, 势必涉及到业务流程的再造或重组, 这样就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造成委托客户企业物流运作的振荡或波动, 而这种振荡波动的幅度越大, 对4PL企业运作与发展也就越不利。
解决策略:
这就要求4PL设计供应链解决方案时基于客户的实际情况, 尽可能细致周到, 另一方面要长期和客户有效沟通, 在实施方案前和实施方案中加强对客户员工的教育培训, 提高其素质, 以求得客户方的认同和配合, 尤其是涉及人员变动、组织结构及企业战略方针改变时, 更应该如此, 以减少或避免深度介入时引起的震荡和波动。
④在众多客户中难以保证自己的独立性。
在4PL与众多企业形成合资关系的过程中, 4PL应处于企业内部物流与物流业务外包的中间状态, 进而充分发挥这两种形态的优点, 克服其缺点, 如果稍微顾此失彼, 出现了组织地位的倾斜, 就难以保证自己企业的独立性, 其优势也就不存在了, 很难吸引其他客户企业进入。这样4PL自身发展的空间就受到了限制, 这成为4PL在合资组建和运作过程中的难题。
解决策略:
在服务过程中首先对所有客户要保证一视同仁, 对股权客户要按照章程和合同的约定, 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同时使股权客户有较好地发展;对非股权客户同样也要全力服务, 以显著的变化和收益, 尽力消除其潜在的非股权客户受歧视的心理。要尽量避免组织地位倾斜, 保证自己的独立性, 从而吸引更多非股权客户的进入。
6 结论
4PL出现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指出了3PL的局限性, 4PL是对现有供应链“外包”职能的进一步发展和对3PL职能的进一步加强。从宏观角度来看, 第四方物流模式的发展满足了整个社会物流系统的要求, 最大限度地整合了社会物流资源, 提高了物流的效率, 同时也减少了环境污染, 符合绿色物流的基本要求。所以, 第四方物流具有极其诱人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陈建清, 刘文煌等.第四方物流现状及决策支持初探[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2, 23 (9) .
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 篇2
我国第四方物流的运作模式
协同运作模式。在该模式下, 第四方物流服务供应商与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进行内部合作。即由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直接与客户接触, 第四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在第三方物流企业内部工作, 通过第三方物流这样一个具体实施者来实现其方案和策略, 提供第三方物流缺少的技术和战略技能, 包括:供应链解决方案、物流运作流程再造、进入市场的能力和项目管理的能力。这一模式有着明显的联盟特征。第四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一般会采用商业契约的方式或者战略联盟的方式进行合作。
方案集成商模式。在该模式下, 第四方物流服务供应商, 直接面对客户提供物流服务, 成为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与客户的连接枢纽。第四方物流集成多个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能力和客户的资源, 直接对物流运作进行规划管理, 提出可行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对第三方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与统一规划, 最终目的是为企业客户提供运作和管理整个供应链的最优解决方案。
行业创新者模式。在该模式下, 第四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将第三方物流服务加以集成和整合, 利用其系统基础设施和公共信息平台对同一行业的多家供应商、制造商和下游客户进行物流管理, 以整合行业供应链为重点, 提供行业整体物流的解决方案, 使整个行业在物流规模化运作上获得收益。
我国第四方物流发展障碍分析
从第四方物流的运作模式及业务流程可以看出, 第四方物流供应链管理和社会物流资源整合的效果直接受第三方物流实际操作效果的影响, 同时第三方物流运作效率又受到第四方物流提出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水平的影响, 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第四方物流的发展要以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为基础。西方国家物流业发展的经验表明, 成熟、完善的第三方物流业是一国物流产业形成的真正标志。在此基础上第四方物流才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而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还处于转型和发展时期, 功能比较单一, 发展比较分散, 规模普遍较小, 业务量占社会物流总量比重较低, 设施比较落后, 信息标准化水平较低, 无法为第四方物流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可以说这是对第四方物流发展最为不利的影响因素。
我国第四方物流的发展尚处于萌芽阶段, 尚无成熟的实践经验可以借鉴, 目前一些所谓的“第四方物流企业”多属概念炒作, 或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功能的扩展, 不能提供真正意义上的第四方物流服务, 也不具备对供应链进行整合运作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 成熟的第四方物流服务供应商更是凤毛麟角。
强大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是第四方物流开展业务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在信息技术方面相对落后, 不可避免的影响了第四方物流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核心技术的不成熟, 以及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台。
目前有部分企业还没有认识到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的作用, 改进物流管理能够大大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利润与市场竞争力, 使得大量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和刚兴起的第四方物流服务服务商失去市场存在的价值。此外, 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各自为政, 缺乏合作意识, 更谈不上供应链运作的战略, 甚至将第四方物流服务供应商视为竞争对手, 对第四方物流服务供应商缺乏信任和正确的认识。这些都导致大量潜在的第四方物流需求不能转化为有效的市场需求。
高素质的物流人才是第四方物流发展的关键所在。第四方物流在实施过程中, 要为企业提供完善的物流解决方案, 需要具备物流技术、供应链流程、信息技术系统及电子商务技术、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综合知识背景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但目前我国拥有国际权威认证机构 (如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美国运输与物流学会) 颁发的物流专业管理资格证书的职业经理人不足百名, 而社会对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为3~4万人, 供需缺口很大。高素质物流人才的缺乏严重抑制了第四方物流的发展, 使企业运作起来力不从心。
我国第四方物流的发展路径
只有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 提高物流产业的水平, 第四方物流才有发展的基础。针对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状况, 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改善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环境。宏观方面主要指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和指导作用, 合理规划建设道路、场站、港口等基础设施, 为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硬件基础, 并发挥其组织、协调、规划职能, 建立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现代物流中心, 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微观方面则要加强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与物流服务需求企业的建设。
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具体建设上, 由于第四方物流服务供应商需要制定合适的信息技术策略, 提供实时信息, 帮助用户对供应链上的各个层次的绩效数据进行量化, 故物流信息平台在内容上应包括采购、仓储、配送等所有的环节, 在层次上应包括业务层、优化层、控制层和接口层等四个层面。业务层主要面向客户和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 为其提供良好的服务;优化层是根据业务层中客户订单的要求确定最优物流解决方案;控制层主要对业务实施情况进行跟踪, 保证业务顺利实施, 同时获得客户的反馈, 便于加以改进;接口层主要完成第四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银行系统的信息共享。
我国目前的物流教育还相对落后, 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要解决目前专业物流人才缺乏的问题, 较好的办法是加强物流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 加快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与此同时, 国家、教育机构和企业要大力开展职业培训, 以不同的方式提高整个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以适应和满足物流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此外, 还可以从海外引进高素质的物流人才, 以满足我国近期对不同层面物流人才的需求。
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 篇3
一、第四方物流的含义
第四方物流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安德逊咨询公司(Andersen Consulting)提出的,该公司还对该术语进行了商标注册。美国物流经济学家约翰·伽托拿(John Gattorna)最先在其专著——供应链战略联盟中提出了第四方物流的定义:“第四方物流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能进行整合和管理,并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应该说,该概念是在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现代物流管理理念不断提升的基础上提出的。我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深入理解第四方物流的含义。
1. 第四方物流首先是“物流资源”的整合者。
虽然在第四方物流概念的内容中没有提及物流,但是概念本身却含有物流二字,究其原因在于该概念是在第三方物流局限性日渐明显的环境下提出的。换言之,该概念提出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解决第三方物流的局限性,进而满足不断变化的物流需求。
第三方物流由于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使得物流需求方能够专注其主营业务,得到了各行各业的广泛认同,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随着企业管理和服务能力的不断延伸,特别是企业经营面临的业务内容越来越复杂,活动越来越细,客观上要求物流管理不仅是针对某项或某几项物流活动进行有效的运作和管理,而是能有机地整合各种物流活动和相应的业务以及信息,从事多功能、系统化的物流管理。而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所能提供的服务主要集中在运输,仓储等功能化服务方面,而且服务功能往往较为单一,已经无法较好地满足当今社会对物流的要求。因此,第四方物流应首先通过对现有物流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进而为物流需求方提供多功能、系统化的综合物流服务。
2. 第四方物流应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整合资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供应链管理的理念逐渐被广大企业认同。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将其经营管理的重点由企业内部的一体化转变为企业内、外部的一体化。竞争已经从企业间的竞争转变为不同企业所处的不同供应链间的竞争。在这种环境下,物流企业不能仅限于为某一企业提供多功能、系统化的综合物流服务,而应站在供应链的角度,为供应链上的多个甚至全部节点企业提供多功能、系统化的综合物流服务。因此,第四方物流也必须站在供应链的角度去整合物流及相关资源。
基于上述两方面的分析,第四方物流也可做如下表述:第四方物流是供应链管理理念下物流及相关资源的整合者,它的服务对象不是某一企业,而是由若干企业所组成的供应链,它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提供满足供应链整体物流需求的物流服务,进而提高其所服务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二、供应链管理理念下第四方物流主体的运作条件
在供应链管理理念下,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间的关系由竞争关系转变为战略合作关系。在战略合作关系下,供应链的稳定性明显增加了,组成供应链的各个企业间通过信息共享提高整条供应链的快速反应能力,增强了供应链的竞争能力,提高了最终用户的满意度。这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根本目的。而战略合作关系的形成是以战略选择合作伙伴为前提的。换言之,只有具备供应链管理基本条件的企业才能在供应链中稳定地存在,进而稳定地发挥作用。因此,第四方物流作为供应链管理理念下物流及相关资源的整合者,作为面向供应链的综合物流服务提供者,其有效运作的条件应至少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具有强大的物流资源整合能力。
这是第四方物流有效运作的根本条件。只有强大的物流资源整合能力才能应对整条供应链上多个企业所提出的大范围、大规模、综合化的物流需求。第四方物流服务的提供过程本身就是通过物流资源有效整合获得强大的物流服务能力,进而达到供应链上大范围、大规模、综合化物流需求有效满足的过程。
2. 具有战略合作的理念。
这是第四方物流为供应链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思想基础。第四方物流应清醒地认识到它同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之间不是简单的物流服务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关系,而是战略合作关系。它应该成为供应链上的一个节点企业,通过战略合作实现信息共享进而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3. 具有供应链综合服务方案的策划能力。
由于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物流需求往往是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的,按这种需求提供的综合物流服务往往不能实现供应链物流系统最优的目的,从而影响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因此,第四方物流除具备整合物流资源,为整条供应链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能力外,还应具备站在供应链整体的角度对供应链综合服务方案进行有效的策划的能力,进而确保供应链上物流系统的最优化。
4. 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
这是第四方物流有效运作的技术前提。
(1)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是建立在有效的信息共享基础之上的。没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实现第四方物流同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信息共享,第四方物流是无法成为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的。
(2)现代物流就是以高效的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的,正是诸如自动识别系统、货物跟踪系统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才有效地提高了物流管理的水平。
(3)第四方物流要整合物流资源,需要有各参与者都可以共享的信息平台,才能高效整合并利用各参与者的物流资源。
三、第四方物流运作主体发展趋势分析
1. 关于第四方物流运作主体的两种认识。
目前业界对第四方物流的主体,即第四方物流服务的真正提供者有两种基本认识。第一种认识认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和信息技术公司均可能成为第四方物流的主体。第二种认识认为第四方物流的主体应是上述三种企业的动态联盟,也就是多个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和信息技术公司的所组成的动态联盟。然而,本文认为,上述两种认识均存在不足之处,在我国实现的可行性较低。
(1)虽然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和信息技术公司都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第四方物流的运作条件,但它们往往不能全面地满足条件。而第四方物流是供应链管理理念下,面向供应链的综合物流服务提供者,仅满足部分运作条件的任何组织都不能成为第四方物流的主体。因为这种组织在为供应链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各类局限性。
(2)虽然第二种认识是基于全面满足第四方物流有效运作条件的思想提出的。但是由于在我国现代物流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物流策划能力或信息化水平方面明显高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管理咨询公司和物流信息技术公司还非常少见,因此动态联盟很难实现。而且,即使现代物流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许多高水平的物流管理咨询公司和物流信息技术公司,也还需要对物流资源、管理资源与信息资源的合理整合才能使上述动态联盟有效运作,其难度不言而喻。
2. 我国第四方物流运作主体发展趋势的提出。
适合我国现状的第四方物流主体的提出应遵循两条基本原则:第一要具备第四方物流有效运作的基本条件;第二要具有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基于上述两条基本原则,本文认为:我国第四方物流的主体应在第三方物流企业中产生,但是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其应是大型“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这里的“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是指依据现代物流理念、能够为客户提供如运输、货运代理、仓储、配送、物流信息管理、物流咨询策划等多种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而“大型”是指在企业规模、服务范围、人力资源等方面均占竞争优势的物流企业,该类企业往往在某一区域或行业内处于物流行业领导者的地位。
大型“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将成为第四方物流运作主体的发展趋势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强大的物流实力使得该类企业比管理咨询公司和信息技术公司更有机会获取供应链综合物流服务订单。首先,该类企业已经在物流服务提供的过程中积累较多的客户资源,其次该类企业本事具有较为强大的物流实力,很有可能业已具备为某条供应链上多个节点企业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能力。同时,当自身资源不能完全满足供应链上综合物流需求时,该类企业可凭借其对物流供应市场的了解,通过对社会物流资源的整合来满足需求。目前“转包”、“互用物流资源”、“物流战略联盟”等已经成为该类企业常用的物流资源整合模式。
(2)多数的大型“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战略合作的重要性,它们在提供综合化物流服务的过程中逐渐同供应链的链主及其他节点企业形成了战略联盟关系,加之它们在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使其业已具备了供应链综合服务方案的策划能力。
(3)物流信息化是物流企业实力的具体表现。大型“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的物流管理都是建立与本企业向适合的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的。因此,当其同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关系后,完全可以通过信息共享,为整条供应链提供高水平的综合物流服务。
(4)大型“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在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已经逐渐拥有的向供应链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理念,例如安德物流等企业已将自己战略定位为第四方物流企业。与此同时,部分“大型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已经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四方物流企业。新近在深交所上市的深圳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它们中的典型代表。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它有力地证明了大型“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在实际超作上的可行性。
上述的原因分析充分证明了“大型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能够较好地满足第四方物流主体运作的基本条件,其理应成为我国第四方物流的运作主体。而每一个“大型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都应清醒地认识到提供满足供应链整体物流需求的服务不应仅是企业的一种想法,而应将其作为自身发展的必然目标。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中国物流市场上,发展成为第四方物流企业应是每一个“大型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的战略定位。
参考文献
[1]GATTORNA J.Strategic supply chain alignment[M].Aldershot,Hants,England:Gower Pub Co.,1998.45~60
[2]黄亦:浅谈第四方物流及其在我国发展[J].商业研究,2006(5):177~179
[3]梁文宾,卢丽,程航东.基于供应链整合服务的第四方物流[J].中国农机化,2007(3):13~15
[4]欧阳文霞.我国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6(6):122~123
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 篇4
第四方物流是一种现代物流运作模式, 它是指物流客户将整个供应链的物流管理外包给具有集成管理、信息技术、第三方物流运作等知识能力的第四方, 即由第四方来拟定一套供应链整合方案, 并负责对解决方案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 以便提高供应链的整体运作绩效[1]。第四方物流作为一种专业的物流运作模式, 其核心是整合物流服务资源和能力, 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综合的物流服务。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是第四方物流企业在开展物流服务活动时的组织模式、运行模式、运行机制和支撑体系的有机综合体, 其运作效率直接影响着客户对第四方物流企业的满意度及第四方物流企业的效益。
目前, 第四方物流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已经成为学术界和行业界研究和关注的焦点。当前, 针对第四方物流的运行模式[1,2,3]、第三方物流选择评价[4,5]、以及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6]等方面已经展开了大量的研究, 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同时, 面向服务计算技术已经在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方面得到了初步的应用。但是, 如何有效集成现代服务理念、供应链集成管理思想及面向服务计算等信息技术, 构建一种一体化的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和流程还有待深入研究, 同时, 当前针对第四方物流的运行模式研究还停留在理念层面, 如何提炼一种理念先进、操作可行的第四方物流流程是当前开展第四方物流研究和实践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 基于第四方物流运作的物流服务
在信息化环境下, 随着互联网在物流行业的深入应用, 物流服务提供商必然要在互联网上为客户提供标准化的物流服务, 这也是第四方物流运作和供应链集成的必然要求。面向服务架构和Web服务技术的出现为网上提供一体化和标准化的网上物流服务提供了技术的保障。下面将基于面向服务架构和Web服务技术, 提出基于第四方物流运作的物流服务的概念。
基于第四方物流运作的物流服务是以面向服务计算和Web服务技术及服务外包理念为基础, 以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及相关的IT集成商、咨询机构、物流行业协会及社会公共服务机构的物流资源和物流能力封装为手段, 具备一定粒度的以第三方物流企业及相关机构提供的物流服务功能为基本服务单元, 能够基于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实现服务语义表达、网络化注册、智能匹配与选择、以及服务自动组合与执行的物流功能实体。
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及相关的IT集成商、咨询机构、物流行业协会及社会公共服务机构是物流服务的提供商, 供应链的全球一体化必然要求作为供应链综合解决方案的第四方物流能够有效地整合地域上分散的、异构的物流服务, 而基于第四方物流运作的物流服务的实现有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及相关机构快速地发布自身的物流服务能力, 使第四方物流运营商通过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快捷地根据特定的市场物流外包需求形成供应链的综合解决方案, 并通过标准的协议和技术进行物流过程的协同。
物流服务是第四方物流运作的核心, 物流服务的功能及技术实现直接决定着第四方物流的运作效率和效益。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及管理方式的发展, 使物流运作打破了传统的企业及地域的界限。同时, 物流服务的专业化分工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 也使物流服务呈现了一些新的特征, 这些特征主要包括:分布性、异构性、动态性、竞争性、协同性和可重构性等。物流服务的这些特性对第四方物流的敏捷化运作和协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了支持更快地选择合适的物流服务、更好地实现运作过程中的协同, 客观上要求对物流服务建立一种准确的、基于统一技术标准的模型, 具体的需求包括:
(1) 针对物流服务分布性、异构性以及可重构性的特点, 为了实现物流服务远程的协作和良好的互操作与集成, 物流服务应该采用一种统一的基于标准的描述规范和通信协议, 并实现物流服务的接口描述和服务实现的分离。
(2) 针对物流服务动态性的特点, 物流服务模型应该支持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相结合的描述模型, 既能反映物流服务的静态特性, 同时又能反映物流服务及物流资源的动态特性。
(3) 为了增强第四方物流对市场的敏捷性, 支持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要的备选物流服务集, 物流服务模型应该具备机器可理解和处理的语义信息, 从而增强服务检索的智能性和检索结果的准确性。
(4) 为了支持快速地从备选的物流服务集中选择合适的物流服务, 物流服务模型除了具备服务功能模型语义描述以外, 还应该具有决定服务选择评价标准的非功能性描述, 即服务质量QoS (Quality Of Service, QoS) 信息描述。
2 基于物流服务的第四方物流运作流程
基于物流服务的第四方物流运作流程是面向服务的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运行的主要过程, 它的运作涉及到物流客户、第四方物流服务平台、物流服务注册中心UDDI、物流服务提供商及政府、银行等公共服务机构。基于物流服务的第四方物流运作流程的实现由物流服务封装与发布、物流外包任务提交与任务规划、物流服务链建模与生成、以及物流服务链执行过程监控与绩效评价4个主要过程构成。
2.1 物流服务封装与发布
在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下, 物流服务的提供者既包含传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也包含IT集成企业提供的系统集成资源与服务以及咨询机构提供的智力资源和管理咨询解决方案, 这些物流服务的提供商提供的物流服务在地理上是分散的, 而且这些物流服务的表达方式在语法及语义上往往是异构的。为了有效地实现对物流服务高效查找和优化配置, 面向服务的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将通过两阶段建模的方式对所有的物流服务进行建模和表达, 即应用Web服务的相关技术, 把第三方物流、IT系统集成商及咨询机构提供的物流服务进行Web服务封装, 通过标准的WSDL描述语言对所有的物流服务进行统一描述, 并对物流服务的初始物流服务质量QoS信息进行定义, 在此基础上, 把带有QoS信息的物流服务在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的服务注册中心进行注册, 以供后续的物流服务的查找、匹配和调用。
2.2 物流外包任务提交与任务规划
物流外包任务提交与任务规划是接收客户提交的物流外包任务, 并进行物流外包任务的初步规划形成满足用户需求的物流子任务的集合并进行规范化的描述, 其运作过程由以下3个阶段构成。 (1) 物流外包任务的接收, 客户可以通过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直接提交物流外包需求, 或者第四方物流运营商根据客户物流外包的需求, 接收到物流外包合同后在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中进行信息的输入; (2) 基于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 通过调用历史的案例库、知识库及物流任务分解引擎, 第四方物流运营商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物流外包任务的综合规划与分解, 具体的任务包括根据合同要求分析和进行货物从送货地点到目的地的路线规划、运输方式选择以及各物流环节的职能规划 (如运输、存储、流通加工等) , 从而形成面向全局和过程协作的物流子任务; (3) 应用任务描述语言对物流子任务的功能和需求进行规范化描述, 并基于领域本体对物流子任务的功能和需求进行语义标注。
2.3 物流服务链建模与生成
面向服务的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围绕着物流服务链展开, 物流服务链建模与生成阶段包含物流服务链概念建模、物流服务匹配与选择以及物流服务链生成3个过程。 (1) 根据物流外包服务在时间、质量、成本等约束条件下, 根据各分解的物流子任务在时序上的约束关系, 建立物流服务执行的网络计划模型, 即物流服务链的概念模型; (2) 以物流子任务的需求为输入条件, 调用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的服务匹配引擎进行物流子任务与物流服务的功能和QoS匹配, 匹配的结果形成针对每项物流子任务的备选物流服务集, 并以物流服务的执行时间、服务质量、物流成本、可靠性、服务信誉等作为评价指标, 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对备选的物流服务进行综合评价, 选择适合的物流服务; (3) 基于物流任务的物流服务执行链概念模型及选出的物流服务, 应用物流服务组合技术 (如OWL/S、BPEL等) 生成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环境下的可执行的物流服务链。
2.4 物流服务链执行过程监控与绩效评价
物流服务链执行过程监控与绩效评价是第四方物流运作管理的主要内容, 整个过程基于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开展, 其实现的功能包括物流服务执行状态管理、物流执行过程协同、物流绩效评价管理以及物流执行链重构管理等功能。其中, 物流服务执行状态管理通过GPS、GIS、RFID等技术手段主动采集物流服务执行状态、以及物流服务提供商输入物流状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物流实时状态的采集, 并可以实时地对物流执行链的执行状况进行监控和管理, 客户可以通过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实时查询服务任务的执行进度和状况。物流执行过程协同是在物流服务执行链的综合调配下支持3PL供应商、IT系统集成商及物流咨询机构在物流服务执行过程中实现物流信息、流程以及知识的协同。物流执行链重构管理是在物流服务执行链执行过程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快速地启动物流服务链的重构、物流服务提供商匹配、选择以及物流服务执行链的再生成功能, 以保证物流服务按客户的要求顺利执行。物流绩效评价则是对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的综合评价, 既包含整个物流服务执行链的执行效率与绩效评价, 也包括对物流服务链执行过程中各物流服务提供商的绩效进行评价, 并把相关的绩效评价结果更新到物流服务的QoS描述库中, 为以后的物流服务评价与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3 基于物流服务的第四方物流运作流程支持技术
作为现代物流运作模式的第四方物流, 其优化运作及供应链优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是现代服务理念、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基于物流服务的第四方物流运作涉及到大量的关键支撑技术, 本文结合第四方物流的特点及面向服务的第四方物流的本质特征, 从第四方物流优化运作的层面提出了基于物流服务的第四方物流运作流程关键支撑体系, 该支撑体系包括第四方物流运作技术、物流管理技术和信息支撑技术三大类关键支撑技术。
3.1 第四方物流运作技术
第四方物流运作技术是第四方物流区别于第三方物流特有的相关关键技术, 包括面向网络动态联盟的第四方物流组织管理技术、基于Web服务的物流服务管理技术、面向客户需求的物流任务管理技术、基于流程化运作的物流服务链运作技术以及第四方物流服务绩效管理技术等。
3.2 物流管理技术
物流管理技术是面向服务的第四方物流运作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物流职能的管理和运作技术, 包括商品的仓储管理、商品的运输管理、流通加工、物流方案的规划以及物流运输路线的规划与优化等。
3.3 信息支撑技术
信息支撑技术是构建第四方物流运作平台的基础, 也是进行物流信息管理、信息协同和货物跟踪实现的关键性技术。具体包括Web服务技术、工作流技术、系统集成技术、RFID技术以及GIS、GPS、GS技术等。
4 结束语
第四方物流是现代物流的一种重要运作模式, 本文在分析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对基于物流服务的第四方物流运作流程进行了研究, 取得以下结论。首先, 提出了一种集成现代物流管理和面向服务计算技术的第四方物流服务的概念及其在信息化环境下运作的需求。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面向服务的、以物流服务链运作为核心的第四方物流运作流程, 该运作流程包括物流服务封装与发布、物流外包任务提交与任务规划、物流服务链建模与生成、以及物流服务链执行过程监控与绩效评价等4个过程。最后, 构建了包括第四方物流运作技术、物流管理技术和信息支撑技术的基于物流服务的第四方物流运作流程支撑技术体系。本文的研究为第四方物流的实施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运行流程和支撑技术体系。
参考文献
[1].李秀, 应维云, 刘文煌等.第四方物流的体系结构和运作模式研究[J].计算机集成物流系统, 2004, 10 (10) :1233~1237
[2].刘伟.第四方物流的运作模式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3
[3].吴玮, 倪卫红.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及核心竞争力研究[J].经济师, 2005, (10) :62~64
[4].朱丹.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物流能力构成探讨[J].物流科技, 2007, (4) :48~50
[5].张战峰, 王勇.基于客户满意度最大化的4PL选择3PL的决策模型[J].工业工程.2008, 2 (3) :125~128
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 篇5
电子商务及网络购物的发展需要强大的物流体系的配套支撑, 但是, 从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 物流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不能满足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需求, 多次出现促销期间快递“爆仓”的现象。而对于直接面向电子商务终端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的配送, 更是问题重重:对消费者来说, 快递不快、不准时的问题时有发生, 用户体验较差;对电商来说, 由于消费者无法及时签收等原因而导致了重复配送和多次配送, 随之而来的将是巨额的配送成本。因此, 建立第四方物流, 将多个快递公司的快件合并配送, 能大大提高配送效率, 降低配送成本。
二、第四方物流模式的概念与责任界定
1. 第四方物流的概念。
现有的物流电子商务下“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模式一般而言都是各快递公司负责自己公司快件的配送, 各快递公司互不相关, 只对自己公司的快件承担责任。而如果能够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 将多快递公司的快件合并在一起, 各公司明确利益和责任, 共同承担该区域的快件配送工作, 不仅能提高快件的配送时效, 还能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企业效益。我们将这种配送模式称为共同配送, 即第四方同城快递企业配送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以目的地中转站为起点、以客户为终点, 多快递公司的包裹由第四方物流企业进行分拣、存储、配送。
2. 第四方物流的责任界定。
快递送货上门时, 客户在签收快递且支付货款的情况下可开箱验货, 若出现货损货差的现象, 客户有权拒收货物;或者在“最后一公里”的派件过程中, 出现丢件的情况, 快递公司应依据客户投诉追溯配送流程从而界定责任。但是第四方同城快递企业配送模式的引入使得整个物流配送多了一个环节, 而上游快递企业和第四方配送网点对货物有没有所有权, 导致二者在交接时无法进行开箱验货, 在发生客户投诉货损货差现象后他们之间就难以明确责任归属。因此, 我们提出引入第三方保险公司, 每件包裹根据价值投保。这样, 如果包裹被确定遭到毁坏或丢失, 可以找保险公司进行理赔。
三、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
1. 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实施前提。
在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配送方案中, 其实施前提是需要联合多个快递公司。首先, 第四方物流要与联合的各快递总公司负责人进行商议, 签订具体的协议。第四方物流接受多个快递公司的委托, 负责对其各类快递件的“最后一公里”分拣以及配送工作。多快递公司物流与第四方物流本着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态度进行合作。
2. 第四方物流运作流程。
多快递公司把各自达到城市的包裹送至第四方物流的中转场进行统一的分拣。第四方物流的工作人员会在一个规定统一时间将包裹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分拣。完成上述分拣后, 我们将对各小片区为单位对货物进行扫描, 将包裹信息录入系统, 系统自动将包裹进行整合。然后向客户统一发送信息, 告知客户包裹将在第二天进行派送, 请客户选择合适的接收时间段或延迟派送, 系统根据客户的反馈信息, 再次将包裹进行划分, 等第待二天的派送, 同时反馈给客户一条12位数字代码, 客户凭此代码可直接领取, 无需出示身份证件。
3. 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的增值服务。
现阶段的快递公司每天最晚的派送时间一般为晚上六点。在晚上六点之后的件, 就算已经到达末端配送点, 快递人员也会在第二天再进行派送。但现在渐渐有客户反应有的急需的件, 因为这样的配送规律耽搁在了最后一公里, 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足以说明现阶段的物流配送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 针对客户的此项需求我们提出了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增值服务, 即可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 适当的增加企业收益。
四、第四方物流模式的优势
1. 资源利用合理化。
目前物流业务流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比如:节假日易爆仓、配送效率低、城市拥堵严重。这些问题通常都与资源的利用有关。第四方物流企业则能够有效整合本地资源。在强调提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当今社会, 第四方物流可以视为电商发展的一个必要途径。
2. 降低配送成本。
第四方物流企业从目的地中转站接收多快递企业的包裹, 并且将客户当天的多个不同快递公司包裹一次送达, 可以有效节省人力物力、提高配送效率。
3. 专注于“最后一公里”。
以第四方物流平台为支撑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 有利于促进城市配送的发展, 稳定市场秩序。所谓“术业有专攻”, 第四方物流更具有专业性, 其业务范围更集中, 基础设施、技术水平更完善, 对于整个城市“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模式具有统一的规划, 运作水平将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4. 避免恶性竞争, 互利共赢。
我国对于快递行业未出台相关的监管政策。在快递业务量快速增长的情况下, 某些快递企业之间通过更低的价格吸引客户。这样不计成本的恶性竞争使得如今快递企业的服务质量愈来愈差。在传统“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中, 货主及配送企业观念单一, 缺乏上下游对话合作共赢意识表现在:城市配送企业之间、企业与卖家之间缺乏有效合作, 信息不能共享。
5. 提高客户满意度。
如今极少的快递企业为客户提供对配送过程进行满意度评价的渠道, 企业的客服电话的接通率也较低。这些现象说明客户满意度并没有引起快递企业足够的重视。我们提出的第四方物流企业, 专注于“最后一公里”配送业务, 以客户为本, 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杨岩.我国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4 (10) :90-91.
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 篇6
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4PL)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及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4PL以整合供应链为己任,向企业提供完整的物流解决方案。借助4PL的参与,融通仓能够弥补仅有3PL参与的不足,满足融资企业对运输路径、载体、方式及存储条件、仓储位置、监管方式等的个性化需求,满足银行对信贷安全、信息共享、优化方案、风险控制(包括确定合适的贷款价值比率、监督3PL和融资企业的经营状况、质押物的波动等)的需要,提高融资企业和银行开展该业务的积极性,更好地推动融通仓业务的发展。
1 仅有第三方物流参与融通仓的不足
1.1 缺少最优的整套业务方案
我国3PL大多从传统的物流企业演变而来,主要业务仍为运输、配送、仓储等传统业务,增值服务薄弱。而融通仓内容丰富:存货质押、保兑仓、仓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每项业务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一套方案以供银行和融资企业参考。就存货质押融资业务而言,其内容就包括质押物的评估、运输、记录、储存、监管、处理等诸多任务。由于3PL自身能力的限制,要完成涉及质押物的一系列任务,并为每个环节提供一套最优的运作方案恐有困难。这可能是我国融通仓业务发展缓慢、银行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重要缘由之一。站在融资企业的角度来看,由于3PL缺乏系统综合的技能、整合应用技术的局限性以及全球化网络和供应链战略的局部化,使得融资企业在开展融通仓业务时不得不忍受由于单个3PL局限性所增加的成本压力。
1.2 信息共享不够充分
一方面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3PL不愿意把私有信息与银行共享。此外,由于3PL与银行多是暂时的合作伙伴,缺乏长期有效合作机制的约束,加上3PL信息技术能力的限制及建立信息应用平台需要巨大资金等因素,其不愿与银行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导致银行无法迅速找到所需的3PL。另一方面,融资企业需求日益特殊化和复杂化,这就加大了银行选择合适3PL的难度,增加了银行的搜寻成本,从而减弱了银行参与该业务的积极性。同时由于信息共享不够充分,银行不能及时获知融资企业生产经营及质押物情况,不能及时做出应对决策,增加了银行潜在的风险成本。而4PL集成商之一就是信息技术公司,具有处理及收集信息优势;且4PL注重与银行和融资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和长期绩效,这都有利于减少银行不确定因素,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
1.3 缺乏服务整个供应链的能力
融通仓的一个优势在于:不仅能为单个企业解决资金困难问题,而且也能很好地融入到该企业所在的供应链中,为整个供应链提供服务。3PL在为局部或单个企业,即点对点的服务时可以应付,但为多个企业,即面对面的服务时,则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单靠3PL整合整个供应链上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很困难。而4PL的核心能力是提供一整套完善的供应链解决方案。4PL集成了3PL、信息技术提供商、咨询服务商及其他服务商的资源,通过执行、实施、变革和再造四个环节服务供应链各节点企业,见图1。
2 第四方物流参与的可行性分析
2.1 融通仓业务国际背景良好、国内前景光明
(1)作为融通仓主要业务的存货质押等在国际上起步较早,发展也比较成熟。西方有深入广泛的理论研究:不仅涉及法律法规、业务模式和监控方式等方面[4、5],还包括应用信用评级技术、设计贷款合约(如贷款价值比率、平仓线、银行利率的制定)等在内的风险控制研究[6,7,8];实际操作经验也相当丰富:西方有着成熟的制度环境、行业环境、高水平的业务基本要素(融资主体、质押品种、融资对象)和业务控制方式(仓储方式、监控方式、风险控制)[9]。
(2)合理开展融通仓业务,能为参与各方带来诸多好处。就融资企业而言,首先融通仓服务可以帮助其消除资金融通的劣势,提升其信用等级,从而获得更多、更便利的信贷支持。其次,可获得专业物流服务,减少物流成本;就银行而言,开展融通仓业务不仅可以拓宽对象范围,扩大信贷规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而且可以获得3PL专业化的运输、仓储、监管等服务,降低信贷交易成本;对3PL企业来说,开展融通仓业务的最大好处是可以给本企业带来更多、更稳定的客户,扩大物流服务的品种和规模,增加企业的增值收益。正因如此,近些年存货质押融资业务在我国获得了很大发展[10]。2005年11月,央行公布的《中国信贷人权利的法律保护报告》中,更是明确指出动产质押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
总之,融通仓业务不仅拥有良好的背景,而且具有“一石多鸟”的效果,其前景必然光明,这也为4PL参与融通仓业务提供了现实基础。
2.2 4PL在中国兴起
尽管4PL在我国还是一个较新的话题,但其以强大的资源集成和整合能力已引起理论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理论上,对4PL的研究(包括网上文章)主要集中在4PL出现的原因、概念、分类、作用、功能、特点、构建体系、组成框架、发展战略、对策和运作方式等方面[11,12,13,14,15,16,17]。2002年11月1日,广州安得供应链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我国具有实际业务和运作实力的第一家4PL公司。2002年12月12日,海尔集团物流有限公司与寰宇空港物流签订北京首都机场的物流合作项目协议,也标志着海尔物流已进入4PL领域。2002年12月19日,深圳首家4PL公司—新产业综合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这些为4PL参与融通仓业务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2.3 金融业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金融门槛的降低,国外许多金融机构纷纷落户我国,抢占市场份额,加上我国金融机构股改的实施,金融机构逐渐脱离依靠政府扶持而生存的情形,这势必会加剧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程度,增加生存压力,故金融机构需要广开利润来源。融通仓业务前景广阔,是我国金融机构未来不容忽视的利润来源,金融机构需要开展该业务,不过目前许多金融机构对此持观望态度。可能因为:(1)融通仓业务在我国才刚刚起步,缺乏相关理论借鉴;(2)信息不对称,银行无法准确了解3PL及融资企业的信用等级、经营情况等;(3)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4)3PL由于能力限制不能提供完善的系统的质押方案。以上问题在4PL的参与下可望得到有效解决:首先,4PL可为银行提供一整套的质押融资方案,且每一环节都可得到最优的方案,并利用其强大的信息平台及信息处理技术使银行及时了解融资企业的经营情况及质押物状况,确保信贷资金安全。其次,4PL可利用对3PL的熟悉来协助银行监督3PL和进行风险控制。此外,4PL以自己的信用及3PL做担保,使银行信贷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使风险降到最低。
2.4 该业务对3PL生存发展影响很大
我国3PL多而小,据统计,我国物流企业有一万多家,但大多都是规模小、技术差、条件劣的小企业。它们普遍面临严重的生存压力,需要不断扩宽增值服务、扩大利润来源。融通仓的出现为3PL增加利润收入指出一条有效路径,能否抓住融通仓业务,是物流企业生存与否的重要一环。但是如何抓住该业务获得利润来源呢?由于规模小、条件差等原因,凭自身状况直接向银行申请该业务可能要失败,超级经理人—4PL的出现解决了3PL的这一困境,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它们也愿意与4PL形成联盟,互惠互利。
3 第四方物流参与下的融通仓运作模式
3.1 委托模式融通仓
所谓委托模式融通仓是指银行把一些不擅长的业务(如质押物的价值评估、运输、仓储、监管、风险控制及拍卖等)外包给4PL,4PL则根据银行的要求及质押物的特征制定一整套优化方案,并协助银行进行风险控制及对3PL和融资企业进行监管。其基本流程如图2所示。
首先,中小企业向银行说明质押物的特性、质地、大小、价值、价格波动等状况,银行把质押物的情况通过信息平台告诉给4PL。然后,4PL根据融资企业质押物的特点,分解任务,就每一项任务向所属的3PL发出通告,让3PL根据自身的资源状况,如:评估能力、仓储能力、监管技术、运输能力、仓库位置等向4PL申请该业务,4PL根据3PL反馈的信息进行决策,如果4PL认为可行,则赋予3PL任务,否则不予分配。其次,选定3PL后,中小企业根据4PL的要求把质押物运送至3PL仓库中,在收到3PL对质押物的评估报告并验收合格后,4PL向中小企业开据质押物证明,据此中小企业可向银行申请贷款。当中小企业向银行归还贷款本息后,银行会给4PL下达指令,让其解除对质押物的质押,归还中小企业,同时注销融资合同。最后,银行根据中小企业的满意度及任务完成情况对4PL进行考评,并记录在案,以此作为下次与4PL合作与否的依据。
3.2 统一授信模式融通仓
统一授信模式融通仓是指银行根据4PL的规模、信用等级、经营状况、业绩水平等,除把一些不擅长的业务外包给4PL外,还授予4PL一定的信贷配额,并和其签订信贷协议和承担无限责任合同等。4PL在获得贷款后,同申请质押贷款的中小企业直接谈判并根据中小企业的要求及质押物的状况,分解任务,结合所属3PL的资源状况进行合理分配任务,以达到最优化配置。
如图3所示,首先,中小企业把质押物存放在经4PL认证选择的3PL仓库内,3PL将质押物的评估状况报告给4PL,由4PL根据中小企业的质押物、信用等级、运营及财务等状况给予其相应的信贷额度。当中小企业将贷款本息直接偿还给4PL后,由4PL发出指令给3PL,以解除质押物的质押并归还给中小企业,同时注销合同。在这种模式中,4PL与中小企业直接接触,谈判并有权决定选择哪些中小企业以及给予多少信贷额度。此外,在动态质押过程中,质押物的置换只需4PL同意即可,这样缩短了中小企业的提货、贷款周期,有利于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及销售。其次,4PL比较了解中小企业,因而可以较好的判断选择哪些企业进入业务体系,并能有效的监管和了解中小企业的运营状况,从而能更好的控制风险,方便业务的开展。再次,4PL熟悉市场交易状况,因此在中小企业违约情况下,可以及时销售质押物以获取信贷款,进一步确保信贷安全。
由此可知,统一授信模式相比委托模式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区别:(1)银行为确保资金安全,则要求4PL的联盟企业3PL进行担保。因为4PL的一种形式是由咨询公司、IT公司等组建,这种4PL没有实体,所以银行要求担保亦在情理之中。(2)融资企业质押物的汇报、置换等不需银行过问,直接向4PL说明和申请即可。这种模式一方面简化了业务程序。另一方面,能给信用好的融资企业更多信用贷款及更好的物流服务。
4 结语
融通仓业务具有“一石多鸟”的效果,合理开展融通仓业务,不仅能够改善银行的信贷结构,解决银行惜贷的矛盾心理,而且能够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而且还能使物流企业获得更多、更稳定的客户来源,提高仓库的利用效率,增加增值收益,从而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完善融通仓业务理论和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仅有3PL参与融通仓不足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4PL参与融通仓业务的可行性。最后,本文提出了委托模式和统一授信两种有4PL参与的融通仓运作模式。
现实中,融通仓在我国发展比较缓慢,银行参与积极性不高,多是持观望态度。有这种心理,不是担心该业务能否带来收益,而是担心风险。担心风险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对融通仓相关问题的研究还较少,有关理论还不完善,无法给银行相关指导,同时又缺乏实践经验,所以银行积极性不高也在所难免。有3PL参与该业务解决了传统动产质押融资业务的瓶颈,促进了融通仓业务的发展。但该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又对物流企业提出了更高、更复杂的要求,此时仅3PL参与融通仓业务的劣势开始显现。这样,新的物流模式—4PL参与进来就顺理成章,成为必然趋势。
摘要:在分析仅有第三方物流参与融通仓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第四方物流参与融通仓业务并详细分析其参与的可行性,最后给出委托、统一授信及联盟三种基于第四方物流参与的融通仓运作模式,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融通仓理论。
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 篇7
1 基于第四方物流的VMI模式
1.1 第四方物流
美国埃森哲公司这样定义第四方物流:“一个调配和管理组织自身的及具有互补性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与技术, 来提供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供应链集成商。”提供一整套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运用规范化的标准体系使各个节点企业的配合更加默契, 从而为各分支企业提供更大的空间发展核心竞争力, 解决诸如配送、路径选择之类的后顾之忧。但是在实际供应链管理中依旧存在着不少的难题, 亟待解决与完善的问题。
斯科特和韦斯特布鲁克将供应链这样描述:“一条连接制造与供应过程中每一个元素的链, 包含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品的所有环节。”但是各级企业的订货波动相当大, 并在供应链上下游传递中不断增大, 这种现象称之为“牛鞭效应”, 即“需求变异加速放大”现象。牛鞭效应造成供应链上库存费用加急, 致使企业营运成本增加, 严重的导致整条供应链瘫痪。
1.2 VMI模式理念及其在第四方物流中的应用
VMI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是解决“牛鞭效应”在近几年来提出并不断完善的模式。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 并不断监督协议执行情况和修正协议内容, 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地改进的合作性策略。供需双方共同建立VMI执行协议框架和运作规程, 在第四方物流整合供应链的过程中, 库存策略由供应商根据供应链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同时密切观察其分销商的库存情况, 由供应商确定库存补充时间和数量。
通过实施VMI模式, 分销商减轻了监视库存、采购订货的负担;供应商由于需求信息误差的减少, 降低了安全库存水平, 降低了管理成本。从整体上降低了供应链成本, 整合供应链, 实现第四方物流的优势。
2 VMI模式下影响库存因素分析
VMI模式是由供应商管理库存, 各节点企业库存均由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担负的责任更加重, 对于供应商而言, 如今库存管理是需要比以往更加大的力度控制成本, 虽然信息误差在信息共享的前提下减少了不少, 但是如果因此没有合理的控制库存, 出现库存增加, 对于供应商一方是加重成本, 对于零售商一方同样会加重缺货成本。
在影响库存的因素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入库周期:货物从订货企业的发单开始到企业收到货, 货物登记入库为结束的时间段, 直接影响货物是否能够及时到货的因素。
(2) 入库量是到达订货企业的实际货物量。
(3) 补货量:VMI模式下, 信息系统的完善使订单流程简洁化。通过信息网络, 供应链各个节点企业能够第一时间知道下游企业的需求, 从而实施实时的配货订货。
(4) 订货批次是以年为单位。如一年内, 一个季度内的订货次数。订货批次在供应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订货批次多, 意味着货物的周转量大, 资金的流动性大。
(5) 供应商管理库存是VMI模式较之传统意义上的改变最大的一部分。也是在模型中需要重点考量的一部分。零售商管理库存同供应商管理库存是相反的趋势。
以上的变量不管是直接或是间接的影响供应商或零售商, 都会对整条供应链造成库存积压, 对于第四方物流整合供应链无法起到积极的作用。VMI模式的实施, 要求企业在观念上达到目标一致, 明确各自责任、义务。具体的合作事项都通过框架协议明确规定, 以提高操作的可行性。所以本文通过VENSIM软件构建模型, 对各项参数有更直观的分析。
3 VIM模式下的第四方物流库存优化分析
3.1 供应商-零售商因果模型构建
3.1.1 VENSIM软件简介
Vensim是一款在明确建立模型目的的条件下, 对系统的事件以及实际存在的行为模式, 提出假设, 作为改善和调整结构的目标;由行为模式, 提出系统的结构架设, 由假设设计系统的因果循环图, 列出方程, 定义参数;对一系列的行为表达成数学关系集合的软件。最后通过试验参数和结构的变化理解结构和行为的关系。
本文运用该软件的目的是分析在VMI模式下, 通过试验供应商—零售商之间众多的库存管理项目参数, 在进行调整和干预之后进行比较分析, 从而得出影响库存最大的因素。进而进行分析如何使该因素可能会造成的影响最小化。
3.1.2 运用VENSIM软件构建供应商与零售商行为模式的因果循环图
上文中提到对于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行为变量中有以下几个部分:入库周期、入库量、补货量、订货调整期、销售量、库存差额、供应商 (零售商) 管理库存。
在VMI模式下供应商管理库存, 供应商在配送货物、制定计划等方面是较于传统是为重的, 其库存量由于在信息平台信息共享的条件下减少了误差和安全库存量, 总体上降低了成本供应商和零售商成本, 实现双赢。
3.2 因果循环图实际案例分析
本文以带给计算机行业革命性改变的DELL为例。在实施V M I之后, d el l同中国的I T业巨头联想相比, 戴尔的库存时间比联想少18天, 效率比联想高90%[14]。戴尔的营销策略如今已然成为了一种模式, 戴尔的竞争力显然很大程度就是库存的降低。
本文依靠“戴尔模式”中降低库存战略中的数据进行分析[14], 观察对于库存管理中影响最为深刻的一个参数。以此本文利用VENSIM的结构概念结合戴尔实现VMI所需的参数构建出供应商-零售商的因果循环图。
(“+”表示正反馈, 同增同减;“-”则反之。)
3.2.1 设定参数方程
本文根据戴尔内部数据[13], 转化为各个变量方程: (1) 销售量S=INTEGER (RANDOM UNIFORM (0, 3.53867e+006, 117956) ) (2) 库存差额K=销售量S-零售商库存I (3) 订货批次W=9天/次 (4) 订货量R1=INTEGER (库存差额K/订货批次W) (5) 入库量R2=供应商管理库存M。
3.2.2 调整参数
本文主要目的是基于对参数的调整, 观察供应商管理库存和零售商管理库存两者的变化。所以本文首先进行的是对于图1中R1, R2, W, K, S进行参数改变, 观察I与M的变化。发现订货批次W的变化对于零售商和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变动是最大的, 所以本文着重通过针对订货批次改变之后的比较, 观察分别对于参数零售商库存和供应商库存的影响。
假定订货批次由原来的9天/次调整为4天/次。
3.2.3 输出图表分析
(蓝线表示调整之后的变化, 红线表示在订货批次未调整的变化)
3.2.4 图表分析与综合分析
(1) 变化时间节点不同。本文以30天短周期计算, 横截面观察变化情况。零售商库存:0-9/day up, 9-22/day down, 22-30/day up.供应商管理库存:0-5/day down, 5-15/day up, 15-25/day down, 25-30/day up
由图2和图3进行了对于订货批次改变之后的库存量比较, 由以上数据得到, 各个数据的峰值都发生了前置的变化, 说明库存的周转率明显升高。
(2) 零售商库存的变动幅度分别为9, 13, 8天, 平均以5天为一个周期, 即5天为一个货物周转的期限, 图3中明显可以看出, 在同时间内供应商管理库存为5, 10, 10, 5天, 在四个时间段, 是呈梯形形状变化, 变化浮动相对较小。这说明在订货批次改善之后, 订货产生的市场风险得到规避, 相对平稳的库存变化浮动是企业之间无间合作的证明。而这即是在VMI模式下, 信息共享后的优势。
(3) 蓝色的幅度明显比红线的起伏要小。在零售商库存中, 库存的极差要达到0.1billion, 但是在订货批次改变之后, 极差只有5.5M;同样在供应商管理库存中, 未变化之前的极差是3M, 变化之后的极差1.2M。说明对于库存的需求相对比较稳定。总体库存量下降了6.3M, 库存下降了近50%。
3.3 存在问题分析
订货批次的改善对于第四方物流供应链整合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针对DELL的案例以及上述图表在分析出订货批次的重要性之后, 得出以下几点企业在中国所遇到的问题: (1) 对于中国市场而言, 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 完善的行业体制和正确的行业导向, 供应链发展滞后。 (2) 对于企业而言, 实施信息共享从而压缩供应链总体成本的战略依旧是属于应当规避的风险模块, 企业没有勇气完全公开信息。 (3) 补充订货时间过长, 没有相应的系统辅助, 行业内相关的技术人才紧缺。 (4) 订货流程不完善, 流程冗余或者缺少。 (5) 库存没有分级制。
4 库存优化解决方案
订货批次合理安排是影响资金利用的十分重要的根据, 所以针对图表分析以及综合的后续分析, 本文对如何改善订货批次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方案:
4.1 实行5S流程管理
流程管理在国外已经相当普及, 但是无法融入中国市场。事实上, 当一个步骤出现错误之后, 最应当实施的找出出现的问题的根源, 然后将问题解决。但是中国企业一般的步骤是员工替换, 先行奖惩, 其实是有悖于企业成长的。针对问题 (2) , (3) 可以运用5S管理进行流程优化, 为设定完美的订货批次扫清障碍。
4.2 实行3C原则
包括concern, cause, countermeasure, 从三个方面解决订货批次的问题。企业应当首先找到问题的所在, 利用精益管理找到原因所在, 根据RCA的分析方法剖析出企业在正确的订货方式以及订货批次。
4.3 摆脱鸵鸟心里, 实现信息共享
中国企业往往有“韬光养晦, 自营自负”的原则, 事实上合作才能达到1+1>2的效益。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存在的不仅仅是合作关系更是共赢关系, 如何规避市场风险, 就需要订立约束点与点企业之间的诚信合同, 按照合同履行各自的义务和权利。
4.4 人才储备要跟上, 政府部门需支持
物流产业链发展到21世纪已经不是简单的运输的点到点或点到线的定义。现代物流已经融入了计算机, 网络等高新技术, 同样对于订货批次而言, 可以从一系列的算法以及计算机辅助工具进行最优化设计。然而现如今, 中国物流人才的匮乏是物流行业的软肋, 实现供应链的整合必须要物流人才的支撑。因此政府部门的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
5 结语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带给企业更多机遇发展的同时, 也给企业带来不少的麻烦, 因为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正如引言中所说的, 当下从库存管理中压缩成本是企业应该考虑的问题。第四方物流的发展虽然属于朝阳, 但是基于如今的信息化发展, 未来的走向不可同日而语。本文从优化库存管理入手, 基于VMI模式, 以供应商-零售商这条短供应链作为截面入手, 通过建立两者各参数的数学关系集合, 发现改变参数订货批次影响库存水平最高。于是对订货批次的合理化提出方案。在VMI模式下, 使各节点企业管理的库存水平均能保持最低化。由此使供应链中“牛鞭效应”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缓解, 对整合供应链, 优化第四方物流提出在库存领域的解决方案。
然而实际企业管理方案和理论有着千差万别。实际的市场容量都是需要企业更精细的数据分析。第四方物流整合供应链之路任重而道远。
摘要:第四方物流日趋成熟, 供应链竞争日渐激烈。在压缩成本方面, 对运输成本的控制已经逐渐消弭, 作为物流产业链中第二大可控成本的库存管理已然成为第四方物流整合供应链中必须考虑的最大因素。本文通过在供应链管理中对VMI模式的应用, 使用Vensim软件, 构建模型, 分析在VMI模式下影响库存的重要因素。从而提出方案, 使影响因素尽可能最小化, 尽可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
【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推荐阅读:
第四方集成商10-21
第四方关系人09-23
我国物流运作模式07-04
循环物流运作模式09-25
物流公司运作模式11-16
校园物流运作模式研究论文08-09
电子商务的现代物流运作模式07-14
四方协同09-26
红四方面军06-18
夏季养心四方面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