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思考

2024-06-19

浅议思考(精选12篇)

浅议思考 篇1

当今社会, 企业想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与壮大, 想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如果仍然依靠过去那种一味扩大投资、扩大人员数量、扩大产品生产的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企业当前发展需要和未来发展, 企业想要实现再发展就必须从内部管理工作质量提升入手, 必须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内部管理工作方面, 必须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规范化与科学化。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当中, 固定资产管理一直是管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效率及水平, 与此同时, 固定资产的管理及使用又渗透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 因此管理难度可想而知。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固定资产不好管就不想管甚至不愿管, 这种思想只能造成固定资产在管理方面的问题日趋严重, 我们应该知难而上, 迎难而上, 在逆境中求发展, 在难题中找突破, 从而通过提升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水平来有效提升企业的全面经营管理水平。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全面发展, 但是具体而言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继续研究。如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尚未有效树立, 许多企业管理者虽然明白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 却不知道如何在实际工作中体现这些重要, 从而让固定资产管理难以得到切实的水平提升。此外在管理人员队伍素质方面也有所欠缺, 同时在具体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方面也未能做到精细化、科学化与有序化。

二、提升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质量的措施研究

前文我们提到了当前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不仅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提升同时也极大的影响企业的总体发展,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有的放矢的进行对策研究, 加强针对性措施的工作力度。

(一)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提升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我们不用多说, 但是知道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很重要和真正树立起了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之前仍然存在诸多差距。因为知其然不一定就知其所以然。所以必须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在日常工作当中的具体表现。企业领导者与经营者应该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从而站在更高的高度上来指导整个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工作, 同时还要加强其他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知识学习, 让她们深刻感受到固定资产有序管理对自身本职工作的实际影响, 从而提升对固定资产制度执行的力度与决心, 只有这样才能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推行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二) 加强信息化管理手段提升

固定资产管理不是财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坐在办公室里的被动管理, 也不是闭门造车的静态管理。企业的各项生产运作及经营活动都离不开对固定资产的使用, 因此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也必须加强财务管理部门与其他工作部门的有效联系, 这就需要企业大力推进信息化管理手段升级, 因为在当今社会, 企业的各项运作及管理工作都离不开对各种信息数据的有效掌握, 部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信息也随着规模扩大、领域延伸而呈现出几何数的增长态势, 想要及时掌握这些数据并借此来开展有效的管理工作如果仅仅依靠人手人脑是万万不行的, 所以企业必须加强内部网络建设, 要大力加强财务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效率, 实现信息及时传输, 同时还要加强对办公自动化软件、财务管理软件的定制与选择, 要针对企业自身运作模式以及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方面的特殊要求来寻找适合自己的软件, 让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切实符合企业的生产实际, 从而发挥信息化管理的最优作用。

(三) 加强人员素质提升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必须切实加强管理队伍的素质建设。当前许多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都是由财务管理人员兼任, 虽然固定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部分, 却也是极具专业性与规范性的工作项目。所以企业应该针对固定资产管理要求加强对兼具财务管理知识、会计专业知识、企业管理知识、资产管理知识以及资源管理等各方面知识的综合性人才引进力度, 同时还要根据企业自身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具体情况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 为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建立一支专门化的人才队伍, 从而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合理、科学、有序。

(四)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具体方法改进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想要切实提升其工作水平还必须从细处着手, 加强管理各个环节的质量提升。

在进行固定资产的具体管理工作之前, 首先要参照国家相关规定对企业内部固定资产进行有效核查, 要将不符合固定资产新单价标准的资产从固定资产名录中清除出去。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主要包括了采购、验收、管理、使用及回收处置等几个部分。

在采购环节, 要建立专门的固定资产采购部门, 各部门不得自行进行固定资产的采购工作, 在采购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价格对比, 对于单价较高的固定资产采购项目, 应该推行招投标制度, 并加强对投标企业各项资质的审核力度, 避免采购人员与供应商之间的暗箱操作, 实现固定资产在采购环节的有序控制。

在验收方面, 必须坚决执行国家相关规定, 要组建专门的验收小组, 杜绝采购小组人员参与资产验收工作, 要将资产名称、数量、规格、价格、性能以及预估使用方向、使用周期等都认真填写在验收单据之上, 同时要联合具体技术人员进行设备、仪器的性能验收, 在实物切实符合采购方案内容之后方可入库, 入库之后还要就每一项固定资产进行建档管理, 方便跟踪今后的具体使用情况, 施行精细化、全程化管理。

日常管理工作当中要有关维护、维修、使用等方面的计划制定, 并落实具体管理人员、使用人员以及责任人, 确保管理及使用过程中能够问责到户, 避免权责不清的问题发生。在固定资产盘点工作当中, 要制定盘点周期、盘点负责人、盘点项目以及对盘点结果和使用结果进行有效分析, 加强使用效率提升、避免过度消耗, 并且最终将盘点结果记录在案, 便于以后进行核查与对质。

在固定资产回收处置方面, 要严格审核申请报废的固定资产其性能、使用情况及磨损情况, 杜绝违规报废等损公肥私现象发生, 对于闲置固定资产应该开动脑筋发挥其经济价值, 可以采用租赁融资的办法将固定资产的经济价值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为企业融资筹资寻找新通路。

其次, 要加强固定资产凭证管理, 原始凭证有效管理能够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在购置预算编制、具体管理措施制定、固定资产报废与退出等一系列环节的控制力度, 所以必须加强各个环节的凭证审核与管理, 同时应该建立纸质凭证与电子凭证双重管理模式, 确保凭证在适用与管理方面的安全可靠。同时还要加强固定资产年终报表的编制与审核工作力度, 报表中应该包括对每一项固定资产年度使用、维修、保养、经济价值等多方面数据的归纳收集, 从而为下一期的管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浅议思考 篇2

【摘 要】群文阅读可以说或是阅读方式的一次革新,能够有效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从简单的“读懂”提升到“读通”,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着很大的帮助,能够让学生的语文基础更加扎实。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除了能够平常在电视、媒体以及社交中了解一些综合性知识之外,小学语文教育可以说是让孩子们认识世界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学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语文文章中主人公良好行为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模仿。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学习社会知识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更多方面的内容。

一、小学群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滞后

目前虽已有很多学校引入的群文教学模式,但是传统教学理念依然严重,学校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导致教学指标受到影响,无法发挥出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质作用。虽然老师们也实行了群文阅读教学,但一旦考虑到期中、期末考试,便又换回了传统的讲解、复习模式,无法将群文阅读教学彻底进行,只是作为一种形式性的存在。

(二)群文阅读教学作品数量少

很多已经引入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学校在阅读作品的数量上也存在欠缺,大多都已传统教材为主,并没有根据教学要求对其内容进行相应的更新。在教学过程中,也往往只是安排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对几篇文章进行阅读,这样,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便无法合理安排,往往在教学前期便已经将大部分内容讲完,而剩余的时间只能做复习,这样不仅导致学生对语文内容失去兴趣,也使得原本有优势的教学模式变得消极。

(三)群文阅读教学中作品杂乱无章

即便是在群文阅读作品数量达标的前提下还存在着一个主要问题,即作品之间主题没有联系。很多老师在选择作品是都是随便挑选一些看似相似的文章让学生阅读,但在后期讲解中没有将其有效关联,在这样的形式下,学生无法对这些作品的意义进行深入理解,往往学习完之后也是糊里糊涂,将原本提高教学质量的模式变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的工具。

二、提高小学群文阅读教学效率的解决对策

(一)更新教学理念

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不能过分强调学生的成?分数,应改变教学理念,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群文阅读教学也能对小学生个人潜能发挥作用,一般来说,小学生对社会上的知识没有过多的了解,而语文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对祖国以及社会的认知,这也是语文课程的主要价值之一,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与学校所倡导的“口号式”的教导学生不能做不好的事情不同,语文教育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例如,小学生当中发生过的公共安全案例有很多,基本上都有教育不到位因素的影响,若能够在语文教学中加入公共安全认识,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公共安全问题的发生率。并且,在群文语文作品当中也可以加入一些学生行为规则的引导,通过文章让学生认识到主人公的行为善?海?从而做到律己,在许多类似作品的影响下,学生的行为会变得更好、更有意识。因此首先要更新群文阅读的教学理念,不能让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影响了该模式的应用。

(二)充实语文教材的作品量

教材数量是保证群文阅读教学模式顺利进行的基础。群文阅读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同时阅读几篇作品,老师利用其时间来解释作品,教学速度很快,因此必须保证作品的数量,否则便会出现学习前期便已将整本内容都讲完的情况,而中后期则无事可做,导致教学出现极端。因此,面对这种情况,教育部门也应对教材进行及时的更新,在对作品主题相关性的前提下增加作品数量。若教育部无法对教材进行及时的更新,也可以通过多便携一般教材来解决这一问题,其主要目的是提供阅读教学的使用,并且教材应与现有教材相吻合,同时考虑教材与现有教材的搭配。

(三)采用多种方式有效组合阅读文本

群文阅读的高效开展需要教师合理组合阅读文本,以使教学向纵深发展,实现系统性知识体系的构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开展群文阅读可采取如下文本组合方式:

第一,根据主题进行文本的组合。群文阅读不是对文章的堆砌,而是要根据一定的阅读中心进行文本的整合,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之读后能有所感、所悟,具有交流的欲望。因而,教师可基于同一主题来组合文本,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第二,根据文本多样性进行组合。不同的文本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对于同一事物的描述,不同的文本也会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体现出不同的特色,教师若能有效进行多样化文本组合,则能使学生更好地区别和感受不同表达方式的差异性,实现对文本知识的更深入的理解。例如,在教学《瀑布》这首诗歌时,教师可以加入描写瀑布的散文、古诗或寓言故事,实现多样性文本的对比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其认识。

第三,根据某一观点组合文本。语文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对于同一文本,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理解,对此,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文本并发表观点的基础上,选取观点相似或不同的文章进行阅读,使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提出疑问,并进行探讨。

(四)指导学生群文阅读的有效方法

群文阅读与传统的单一文本阅读不同,传统单一的文本阅读注重?化文本讲解,是一种精读式教学,而群文阅读是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更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为学生留出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读。通常而言,群文阅读主要有浏览、跳读、默读、圈画、诵读等多种阅读方式,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文本进行不同的阅读方法指导。此外,对于同一主题的群文阅读教学,教师还可采取对比阅读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发现不同文本的异同,学会多种表达方式,有效提升阅读能力。

(五)适当设置阅读问题,提高阅读实效

在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采用问题引导法为学生提供阅读思路,使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提高阅读教学实效。对于同一主题的文章,教师可围绕中心主题设置比较性强之问题,或是设置具有一定的冲突性或者迁移性之问题,以利用问题整合多篇文本,促进学生多角度思考,提升学生整体思维能力。

总之,群文阅读是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方式,需要教师不断研究和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加高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浅议对小商小贩结社维权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小商小贩;社团;维权

中图分类号:D63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126-02

一、我国小商小贩当前的法律地位和生存现状

毫无疑问小商小贩是我国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的小商小贩大约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诗经-卫风-氓》中就有记载,“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用白话说就是:“小伙子拿着布来换丝。不是来买丝,而是来找我谈亲事”。从这句颇具喜剧色彩的古文我们可以看出,小商小贩由来已久,并且已经深深融入到我们老百姓日常生活当中去了。然而来到当今的社会,小商小贩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我国现阶段通常把小商小贩以个体工商户来对待[1],公民只有依法核准登记才属于个体工商户,否则国家不予认可。现实是城市中存在着大量没有营业执照的小商小贩,而且当地政府并没有严格取缔无照的商贩,而是允许小商小贩进行经营活动。这在事实上已经承认了无照经营小商小贩合法地位。再者说,成千上万计的商贩都去登记造册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但是正是由于这种法律与现实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管对商贩的粗暴执法,城管仿佛有了“尚方宝剑”。笔者认为,小商小贩的经营活动和我们普通公民进行以物换物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只是商贩的经营活动可能会损害公共利益,法律和城市管理者在这些方面予以规制和管理就可以了。

经常在媒体上看到城管对小商小贩粗暴执法的片段,小商小贩和城管仿佛成为不共戴天的仇人。小商贩们处处东躲西藏,忍受着身体与精神上双重折磨。生存环境不容乐观。当今社会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由于历史和环境的原因使一些人处于社会的底层,他们为的只是生活得好一点。他们没有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没有“一技之长”,小商贩这个“低门槛”的职业无疑为他们开辟了一条路。任何一个社会都要容忍“下层人生活”,因为社会并没有让他们得到“安全感”[2]。

二、小商小贩结社维权的价值分析

我们常常在媒体上看到某地方爆发“群体性”事件,企业职工罢工,出租车司机罢工。这些事件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但从事实上确实促进了问题的快速解决。究其原因,“人多”是个不得不提的因素。因为“人多”使得政府,相关部门更加予以关注,不敢“草草了事”。这种现象是“病态”的,但却是客观存在的,表明在法制建设还不完善的今天,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通过组建社团就很好地利用了“人多”这一点,而且还能避免“群体性”事件的盲目性,有利于社会稳定。小商小贩们通过结社,推举代表人来与相对方(往往是城管)进行交涉,甚至诉诸于诉讼。社团是个人的联合,个人做不了的事,社团或许能因其人力、智慧、财富、影响上的优势轻易实现[3]。我国的近邻印度(同样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就为我们作了结社维权的榜样。在印度举办英联邦运动会之际,印度政府为了城市形象,下令驱逐孟买等大城市一千万小商小贩,这些街头小贩都是些当地贫苦居民。在这个对于小商贩们似乎有着灭顶之灾的时刻,“印度全国街头小贩联合会”代表小贩向政府进行了诉讼。诉讼的结果是令人欣喜的。印度最高法院正式作出裁决:禁止政府基于各种行政决策,剥夺街头小贩诚实经营的权利。判决认为,不能因为路边摊贩贫穷,无组织,就让他们应享有的这些基本权利处于混乱状态,也不能用不断变化的行政规划来决定他们的基本权利。这个判决为我国小商小贩结社维权的道路带来了信心。

现阶段我国公民的救济途径分为“私力救济”和“公力救济”。私力救济指的是权利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靠自身的实力,通过实施自卫行为或者自助行为来救济自己被侵害的合法权益。小商小贩之所以选择街头贩卖这种行业正是因为自身“实力”的缺乏。由于小商小贩知识的(尤其是法律知识)匮乏和维权意识的淡薄,小商小贩在与城管的交涉中常常显得胆怯,不敢积极去争取自己的权利。当受到不公正待遇时,默默地接受往往是最后的选择。社团可以代表个人去跟城管部门进行交涉和协商。因为社团在“实力”上是有优势的,派去的代表对于法律和相关政策相当精通。在与城管部门的交涉中能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个人争取最大的利益。公力救济指的是权利人行使诉讼权,诉请人民法院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小商小贩的诉讼往往牵涉到行政诉讼,就是常常讲到的“民告官”。小商小贩通过诉讼途径进行维权面临着成本高,收益小的风险。仲裁费、诉讼费和律师费对于收入较低的小商小贩来说也是难以承受的。小商小贩通过单个力量难以实现权利救济。社团却能给小商小贩们带来曙光。社团可以为小商小贩诉讼活动提供财力上和智力上的支持,或者以社团名义直接参与诉讼。社团因其人多财多,丰富的诉讼经验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在胜诉率上与个人相比有较大的提高。总的来说,社团在私力救济和公力救济上对个人的帮助都是切实可行的。社团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个“大家庭”。因为社团的组成人员大多有着相同的背景,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城市中的小商小贩大部分来自郊区、农村。他们背井离乡,他们也需要精神上的交流,需要朋友间的关爱。社团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强烈的认同感使得他们交流更加顺畅。俗话说“同行是冤家”,那是建立在缺乏沟通的情况下。沟通使得关系融洽,沟通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团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城市摊贩的和谐作出了贡献。

有些小商小贩抢占道路随意摆摊,制假售假,食品卫生存在隐患。这些现象确实影响了城市的美观,也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甚至可能还会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这也是有些城市想取缔小商小贩的原因。社团是个社会组织,也肩负着社会责任。作为小商小贩的社团可以对商贩们进行教育,宣传相关法律政策,认识到一些做法的违法性,使之规范自己的经营活动,提高自身素质,自觉遵守城市管理。提高小商小贩的经营自律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做有利于节约行政资源,避免冲突,促进和谐。小商小贩是城市中的“边缘人”,受到城市排挤。小商小贩频频与“污染市容”、“扰民”等不良现象画等号,但小商小贩毕竟是城市中的一分子,为城市繁荣作出了贡献。社团是一个群体组织,也是这个群体的“城市标签”。作为小商小贩的社团有义务提升所代表群体的正面形象。社团加强对小商小贩的正面宣传,转变城市居民对小商小贩的歧视心理。总的来说,社团功能不仅仅在于维权,社团可以替代政府某些功能,为社会大众服务[4]。

三、对于组建小商小贩社团的几点建议

我国规范社团法律主要是《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的规定对于小商小贩组建社团制造很大的阻碍,主要表现在限制条件过多,政府干预过多。诚然现阶段的中国,对于社团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干预,否则可能会造成社会管理混乱。但是政府的干预与限制应该是有限度的。如果门槛过高或者登记制度过于复杂,则会对社团发展不利。《条例》对于小商小贩的结社的阻碍主要有三点:社会团体在成立之前需要挂靠单位,需要具有法人资格,需要核准登记取得登记证书。小商小贩对于这些阻碍几乎是难以逾越的,因为小商小贩在城市属于边缘群体,自身在城市的合法性都成问题,社团被主管单位所接纳则是难上加难。应对上述障碍,需要国家在制度上进行变革,政府需要转变观念,秉承服务型政府信念,放松对结社的限制。在立法上,要减少对社团组建的限制,免除一些不必要的条件。笔者认为,社团的组建与管理仅需要由登记管理部门的监管,取消挂靠单位。这样才能为我国社团繁荣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各个阶层的结社维权消除后顾之忧。

小商小贩社团是有其组织性的,社团经费是为了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营以及更好为其成员服务。既然是组织,组织成员必然要缴纳一些费用。考虑到小商小贩的职业背景与家庭环境,缴纳的费用不宜高,或者说是象征性的,由于城市小商贩的数量庞大,这笔资金也是十分可观的。如果社团成员不缴纳会费,则会造成成员的归属感不强,也丧失了社团的一些阶层属性。政府对于一些弱势的群体社团也需要予以资助,社团的存在分担了一些政府职能。某种意义上来说,社团属于政府的“一部分”。给予社团资助也比直接救济显得更有意义。作为小商小贩的社团,其成员毫无疑问要以城市中现存的小商小贩为主。社团是他们的第二个家,这是他们自己的社团,是他们维权的依靠。由于小商小贩自身的局限性,一些维权事务显然是大多数的小商小贩所不能胜任的,这就需要吸入社会成员。以笔者的构想,社会成员的吸入主要面向大学生和一些法律工作者。大学生有知识,有热情,也有社会责任感。参与社团事务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法律工作者则有经验,有能力,能够更好地为小商小贩维权。社会成员的吸入方式是邀请式或者是自愿加入式的,他们并不是真正加入社团而是帮助社团,是志愿者性质的。我们这个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想成为志愿者吗?何不从帮助弱势群体社团开始。

四、结语

在我国法治还不完善的今天,通过结社维权不乏为一条出路,尤其是对小商小贩这些弱势群体。

参考文献:

[1]喻容,张力.论我国小商小贩的合法化[J].法制与社会,2012,(2).

[2]梁振民,冯维波,刘新智.坚持以人为本对我国城市多样性的反思[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3).

[3]汪地彻.对农民工结社维权的思考[J].新疆社科论坛,2006,(5).

浅议税务代理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篇4

本文拟分析当前税务代理存在的问题, 旨在寻找一条适合我国税务代理发展的道路。

一、当前税务代理存在的问题

(一) 税务代理机构先天性带来的不足

税务代理机构是税务代理人的工作机构, 是在税务机关指导下独立开展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根据《税务代理试行办法》规定:“税务代理机构为税务师事务所和经国家批准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和税务咨询机构所属的税务代理部。”从理论上讲, 独立、客观、公证是税务代理机构生存、发展的灵魂。它既不应为征税方所制, 也不应为纳税方左右, 而是依据税法公正地帮助纳税人处理纳税事务、协调征纳关系。但从实际上看, 多数税务代理机构 (主要是税务师事务所) 是由税务部门发起组建的, 使得代理机构在业务上难以自产, 无法面向社会公众开展业务, 强制代理行为时有发生, 不利于其进一步拓展业务。

(二) 税务代理的营利性增加了法律风险

税务代理人既要代表纳税人的利益, 又要维护法律尊严和国家利益, 这就要求代理行为必须以法律为准绳, 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 平衡纳税人与国家之间的利益。然而, 纳税人是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 其委托代理的意向往往与法律规定存在一定的偏离度。同时, 市场经济下的税务代理是自愿、有偿的中介服务, 税务代理人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营利性法人组织。而现阶段我国的税务代理与发达国家税务代理相比, 我国税务代理率普遍较低。据抽样调查测算, 全国委托税务代理的纳税人约占9%, 全国税务代理市场不旺, 纳税人请税务代理的意愿不强, 而日本85%的企业、美国50%的企业, 几乎100%的个人都委托税务代理。所以, 税务代理人迫于竞争的压力和利益机制的制约, 可能会铤而走险, 游离于法律边缘打“擦边球”, 甚至是不惜违法犯罪以争取客户, 这样必然会打破税务代理人双重属性的平衡, 增加了代理活动的法律风险, 加重其法律责任。

(三) 税务代理的内部建设存在着不足

税务代理事务所规模过小, 从事税务代理业务的人员良莠不齐, 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总体上不令人满意。从事税务代理业务的人才需要具备至少以下四项相关素质:1、具有独立、公正的中介职业立场。2、具有较强的会计、审计方面的业务能力。3、通晓国家有关税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4、具有广博、丰富的经济领域知识。但经调查显示, 大量规模较小的税务代理公司, 从开办者到聘用的工作人员, 大多和相关政府部门有各种各样的关系, 如亲属、朋友等。这些公司中的大多数人没有代理资格, 聘用的人员也大多没有执业资格。这一现象反映出了我国的税务代理业无论在机构规模, 职业人员的素质, 还是管理制度方面, 都与国家要求相距甚远, 难以适应经济形式发展的需要和我国加入W T O后的市场竞争环境。

(四) 税务代理的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

税务代理定位不清, 人们对税务代理的性质还有不正确地认识, 税务机关也没有正确处理与税务代理机构之间的关系。尽管从1999年8月以来, 对税务代理行业的清理整顿和脱钩改制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 我们却看到, 相当税务代理公司和税务部门之间, 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的人甚至把税务代理公司当作避难所, 这恰恰反映了税务代理公司定位不清, 对税收筹划这一概念的曲解。税务筹划的目的是为企业节约开支, 而不是帮助纳税人偷、逃税款。税务代理要遵守合法和有效的原则, 这是税务代理取得成功的基本前提。税务代理机构应该做到既要维护国家法律, 指导企业依法纳税, 又要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同时, 税务机关是税务代理法律关系的主体, 它无权参与到税务代理法律关系中来, 但税务机关在税务代理活动中享有监督和管理的权利。所以税务机关必须与税务代理机构彻底脱钩。

(五) 税务代理的行业约束有待优化

税务代理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 税务代理资格认定和税务代理人确认的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大漏洞。税务代理是一项政策性强、受法律约束较强的工作, 因此受托代理机构及代理人的资格认定, 未经国家税务总局及其授权部门确认批准, 所有机构不得从事税务代理。另外, 在实际工作中, 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很难分辨前来办理涉税事宜的人员是企业内部人员还是代理人员, 很多没有代理资格的公司和人员利用这个管理上的漏洞, 从事非法的税务代理业务。有的地区在确认代理人资格管理方面, 没有明确的标准和规定;有的部门, 在代理人前来办理涉税事宜时, 不是承认注册税务师管理机构的注册登记, 而是认可工商局发放的代理证件。

二、完善我国税务代理制度的几点思考

(一) 要正确认识税务代理的性质, 合理确定税务代理与税务机关之间的关系

税务代理是一种服务性的社会中介行业, 具有独立的地位, 而非税务机关的附庸, 这是世界各国的共识。在税务代理中, 税务师和纳税人是平等的契约关系, 为纳税人提供有偿服务, 但这种服务必须依法执行税法为前提。要正确处理两者关系, 就必须深化税收征管方式的改革, 实现国家税务总局1997年提出的“建立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 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 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改革目标, 转变税务机关的职能, 将本由社会中介行业承担的部分职能归还于社会, 从而使税务代理真正成为一种为纳税人服务的社会中介行业, 恢复其本来面目, 改变社会对“税务代理是税务机关附庸”的错误观念, 以赢得人们的信任。

(二) 要建立健全税务代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为税务代理的推行提供更具权威性的法律依据

目前我国有关税务代理的法律规范多是部门规章, 效力较低, 权威性不够, 严重影响其执行实效。而有关税务代理的职业道德、税务师协会、税务代理违章处罚、税务师事务所的内部制度建设等内容还没有法律规定。因此, 当务之急是制定出《注册税务师法》或《税务代理法》, 加强对税务代理行业的法律调整, 建立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准入制度及执业制度等, 提高税务代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规范, 充分发挥税务代理的作用。

(三) 要提高税务代理从业人员执业水平, 增强业务处理的法律责任意识

提高税务代理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是降低和防范税务代理风险的治本之道。首先, 要建立长期性、规范化的学习制度, 强化一线业务人员对各类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注重职业技能培训, 提升业务处理能力。其次, 增强从业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也是提高法律责任意识, 增强风险防范能力的必然要求。再次, 还应在大中专院校中设立相关的专业, 为专门造就优秀的税务代理人才服务, 把税务代理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四) 要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 改善税务代理的执业环境

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应当包括财务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业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等多方面。税务代理人通过制度建设, 既可以规范管理, 提高职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取信于客户及社会, 还能够通过制度的约束警示功能, 引导从业人员遵章执业, 建立预防法律风险的“防火墙”。

总之, 当前税务代理的发展面临良好的机遇, 新税制结构已经建立, 以纳税申报、税务代理、税务稽查三者相互协调影响的新征管格局正在形成。抓住机遇, 建立以纳税主体自愿委托为动力, 以代理机构依法服务为载体, 以行业协会自律管理为依托, 以税务机关法律监督为保证的基本代理格局, 应是经济体制改革过渡时期可行的税务代理模式。

摘要:税务代理属于中介服务的一个重要门类, 在我国属于新兴行业, 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应运而生的。我国的税务代理业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壮大, 对于加强税收管理, 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维护税收和经济秩序, 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其在机构自身、代理定位、代理业务, 政策措施、实践操作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本文针对这些不足, 对完善现行税务代理制度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税务代理,问题,思考

参考文献

[1]、赵恒群《税务代理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税务与经济》2000年第3期。

[2]、刘剑文著:《税法学》 (第二版) , 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浅议思考 篇5

学习是一个人获得知识、提高素质、增强本领的重要方式,是一个民族和国家传承文明,繁荣进步的重要途径。当前,团场党委在兵、师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目标,希望通过加强学习提高干部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在推进“三化”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大力提升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达到管好企业、管活连队、管富职工的目的。那么,如何打造团场学习型的党员干部队伍,是我们在新形势下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存在的问题

在兵、师、团开展的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通过认真调研,团场的领导干部在学风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干部在理论学习上存在浮燥情绪,忽视了知识能力的培养再造;学习方法不多,学习交流少,学习内容不够丰富,理论与实际脱节;学习不扎实,不深入,往往忙于日常事务。坐不下来,深不进去,在学以致用上脱节;对新知识,特别是市场经济理论研究不够,不能应用理论来科学、有效地指导工作。

二、对策和建议

(一)、党员干部要在思想上重视学习

学习问题,不仅关系党员干部自身的发展进步,而且关系国家、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知识创新、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强,重视和加强学习已成为一股世界潮流。如果不加强学习,不提高学习能力,落实好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唱响兵团精神、兵师团党委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这些方针政策,我们就会落伍。因此

1我们时刻对自己在学识、眼界、能力等方面的不适应保持警惕,要重视学习、认真学习,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通过学习促进工作、通过工作推动学习,在学习中提升人生境界、实现自我超越。

(二)、党员干部要在学习内容上丰富拓展

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执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长期的历史性课题。

1、要加强党的知识的培训教育。加强新时期党员意识和宗旨教育,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大局意识,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要加强“三史”教育,正确认识新疆民族、宗教问题,提高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要掌握经济建设方面的政策。要围绕中央新疆座谈会和兵团“三化”战略任务,深入学习和研讨兵师、团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明确发展思路,以围绕团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目标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能力。

3、要加强社会知识积累。要着眼于做好本职工作,重点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增强领导干部的法制意识,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围绕社会管理目标,重点对团连如何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进行研讨,提高党员干部的应急管理能力。

4、要掌握有效的管理知识。要学习高绩效团队打造及执行力、自我管理、有效沟通等管理知识,掌握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不断提高领导艺术和管理水平,使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履职能力和

工作水平。

5、要增强理念素养。要学习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保持身心健康,培养自律意识。改造管理模式和方法,使党员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思维习惯,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党员干部要在学习中起带头作用

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精心组织者、积极促进者、自觉实践者。

1、大兴勤学之风,探求善学之策。坚持潜心治学、坚持不懈求学、坚持勤奋好学、坚持执著善学。好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倍增器”。我们应深刻领悟前人的治学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加以运用。

2、端正治学之风,担当领学之责。党员干部既要作勤奋学习的表率,又要切实担负起带领大家学习的重任。尽好领学之责,必须做到倡学、导学、助学。领导要带头端正学风,在“真”字上下功夫、作表率,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3、坚持学习实践,提高学习效果。不仅要爱学习、勤学习,而且要善于学习,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学习要重思考,要联系团场实际及各项事业的发展要求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身观,更好地为最广大人民谋。

浅议思考 篇6

关键词主体性 角色换位 心理换位 人间至情

朱自清的《背影》感动了许多人,“父亲的背影”让学生记忆犹新。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也备受推崇,“母亲的形象”让人刻骨铭心。读这篇“至性”的美文时,内心所涌动着的,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冷静思考,所力求探究的,是其中一些体现哲理思辨和人文价值的深层意义。高一语文新教材中选作课文的,正是这两部分。从课文内容上看,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关系,展现了作者在特殊环境中对生命、生活的思考。第二部分写母亲博大深挚、毫不张扬的爱,以及作者对早逝的母亲痛彻心脾的思念。其中第二部分写母爱最细致入微,表达的母爱最深沉的。对母爱进行了夺人心魄、催人泪下的描写,其深刻本意应当是在向人们展示一个伟大民族道德传统上的当代人文价值观念,一种新型的人道主义思想。而《我与地坛》中作者母亲对于儿子的爱,就是这种新型人道主义思想的核心,是当代人文价值观念中最具感召力的精髓部分,也是高中阶段学生最不易理解的至情。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去引导学生体味呢?

一、师生角色换位。

教师的工作是充满创造的劳动。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角色的转变十分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成长的合作者、促进者和朋友。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探索了以下做法:

1.学生上台讲,教师台下听、评

学生讲时,我坐在学生的座位上一边听一边观察。学生下来后,我立即就他们的语言、板书、逻辑、课堂组织乃至手势音量等一一进行评价。到下课时学生意犹未尽,不少学生特别是没有上台的,要求下节课继续。由于这种师生角色换位,学生的主体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热情大大高涨。以下是课堂教学的摘录:

学生主持人:最能拨动我们心弦的还是文中写到的母亲形象。有人说母亲是一首不衰的歌,她让儿女们从古唱到今。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可能都写过好多回《我的母亲》之类的作文了。你是怎样写的呢?

学生(1):大多写母亲对我学习、生活上的关心。比如她自己省吃俭用,却不忘给我买好吃的,说我学习辛苦,需要营养。

学生(2):往常看大家写母亲的作文,总是写天凉了,母亲给我送衣服;下雨了,母亲给我送伞;从学校回家,母亲总是忙着下厨房;回校了,母亲总是准备了一大袋东西,叮咛了再叮咛。(学生笑)

学生主持人:母亲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我们每一个人的母亲都是如此。现在请同学发言,讲述自己母亲的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

学生(3):我家里穷,父亲有病干不得重活,田里地里的活儿都靠母亲一个人。初中毕业之前,我不想考高中了,心想:反正考上了也读不起,还不如回去帮妈妈干活儿,妈妈一定会很高兴。不知谁把这事告诉了我妈妈,妈妈一听就急了,连忙赶来学校劝我,因走得太急,摔了一跤,造成腿部骨折,住进了医院。我赶到医院,看到母亲难受的样子,我也很难受(哭),我发誓一定不放松学习,争取考上重点……(哭得讲不下去了)

学生主持人:多好的母亲!大家说,我们该不该为天底下所有的好母亲鼓掌!

师生(齐声):应该!(热烈的掌声)

2.学生质疑与释疑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发现问题,我不直接解答,采取反问、追问、转问的方式让学生来回答,既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批判性。

学生主持人:按照我们的思维方式,体现母爱的情节非常多,但本文作者有没有写这些?为什么不写,对双腿瘫痪的儿子来说,不是更需要母亲生活上的照顾吗?

学生(1)是的。对一个在风华正茂的年龄上被夺去双腿的人来说,他的痛苦,精神上的摧残是难以言喻的。因此,此时他最需要的是有人在精神上给他勇气和鼓舞。如果失去了生的信念,那么即使在生活上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也是没有用的。

学生主持人:说得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听一段课文录音,思考:母亲给了儿子哪些精神上的关爱?

(放第二部分的录音)

学生(2):母亲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我”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所以宁愿自己忍受着煎熬,仍默默地支持“我”去地坛。

学生(1):母亲日日夜夜地替“我”担心,想知道儿子的想法,但她终于没问。她知道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

学生主持人:是的。母亲虽然极想走进儿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关心他,但她更尊重他。

学生(1):母亲自己承受着煎熬,但从来没有要求儿子“你替我想想”。

学生(2):母亲来找“我”,“她看到我了就不再叫我”,她怕伤了儿子的自尊心。

学生(3):她只要看到儿子安然无恙就放心了。

学生主持人:母亲给了儿子那么多的关爱和理解,而她自己在儿子遭遇不幸以后的日日夜夜又是怎样度过的?

二、学生与文学形象的心理换位

心理换位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教师在掌握教学规律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去思考问题,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验去体品味文章的主旨。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探索的做法:

1.把握课文,把教材剧本化

学生主持人:在作者心境的转变过程中,母亲做了些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我”上地坛,母亲送“我”;“我”在地坛,母亲忧“我”、找“我”。“送、忧、找”三个字写尽了母亲的悲苦与操心,使作者深深地感悟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正是母亲没有因为自己的担扰而剥夺儿子去地坛的机会,才使作者在地坛参悟生死获得再生。

学生主持人:走出生死界线的作者是怎样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怀念的呢?

学生:作者有四段表述:“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我真是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学生主持人:很好!谁还能补充吗?

学生:我还补充两点:“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诉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己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这园中不单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学生主持人:补充得很对!儿子残疾,母亲是多么悲伤啊!儿子不声不响地摇着轮椅走了,走向古园,却把担惊受怕和不祥的预感全部留给了母亲。为了不伤儿子的自尊心,母亲不能阻拦儿子,也不便公开地跟着儿子,只能偷偷地护着儿子。残疾的儿子活下来了,成了作家;但原本健康的母亲却过早地走了,作者只能用文章来祭奠自己的母亲,表达对母亲刻骨铭心的怀念。

2.模拟表演,把课堂戏剧化

学生将课文第二部分设计为三幕剧。它们分别是:《“我”上地坛,母亲送“我”》《“我”在地坛,母亲忧“我”》《“我”在地坛,母亲找“我”》。

以下是一些精彩的台词摘录:

学生(1):(慷慨激昂地)“母亲生前没有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恪守的教悔,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时光的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学生(2):(感情细腻地、动情的补充)一路坎坷,母亲走过,一生的痛苦,母亲也肩负起来。爱在无言中,然而爱又是如此刻骨铭心,当我停下脚步,回头望望走过的路,爱过的人让我感觉到了内疚。然而更多的是什么?是痛。母爱,似河水,愈深愈无声。(持久的掌声)

学生(3):母亲,这是怎样的一个名字!这个让我们任性的名字,这个常常被疏忽的名字,这个总是让人毫不察觉她的温柔的名字,这个将所有的疼痛掩埋,将所有的快乐酿出的名字……

学生主持人:这个名字,对全天下的人来说,都是一个令人心疼的名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英国玛格利特•魏德玛的《妈妈的牵挂》:(音乐中,学生(4)朗读,其他学生自己欣赏。)

学生(5):“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了,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面对大家,意味深长)我想我说的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好好珍惜吧!(掌声)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画外音)

教师:(总结)同学们演得都很精彩,我也受到了同学们的启发,我想:母亲走了,带着她对儿子的深深挂念,母亲走了,遗留给儿子永无偿还的心情。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这是稍纵即逝的眷恋,这是无法重现的痛苦,这是成千古恨的往事,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掌声)

在满文军的《懂你》音乐声中,本节课结束了。

结束语:用德来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让人世间最复杂、最博大无私、深厚无穷的母爱永驻人间,常驻我们彼此的心中!

参考文献

[1]郭元祥.教师的20项修炼.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

浅议思考 篇7

不论从事哪种工作, 要想干出点成绩来, 都必须具备一项基本素质, 那就是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一位教师要想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教师, 首先要热爱自己从事的工作, 这是做好教育事业的前提。对一名教师来说, 只有当他充分认识到教育工作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崇高地位时, 他才能深切地感到自己从事的工作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每一位选择了教师职业的人, 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 自己从事的工作是无私奉献的工作。人们经常用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伟大的教师职业,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职业无私奉献的特点。如果您不是一个淡泊名利、甘作人梯的人, 是不可能在三尺讲台上奉献终生的, 教师职业的崇高与神圣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现阶段, 要认识到教师从事的工作是关系到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未来的发展, 关系到每个学生的生命价值以及每个家庭的幸福, 因此要形成对事业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并且要在在这种正确理念的支撑下, 做到以素质教育为根本, 把发展学生的智力、开发学生的的个性放在首位;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方式, 寻求先进的教学方法, 并且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 创立一套独特的教育教学方式, 实现由单纯的“教书匠”向“专家型”教师的完美转变;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 把知识、智慧全部奉献给学生。

二、积极的教育态度和为人师表

有的教师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不满意, 从而对教师这一职业不喜欢, 对照别的行业, 为此经常感到心理不平衡;性格上过分内倾, 不愿意与学生打交道, 在于学生的接触中缺乏积极体验;工作中自我效能感较差, 自信心不足, 不能形成坚定的教育信念;缺乏进取心和责任感, 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 缺乏长远的打算, 得过且过。无论干任何事, 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要端正思想, 摆正心态, 充满热情的投入到这一环境中, 即要有积极的教书育人的态度。由于教师的工作特点是劳动者与劳动工具的统一, 因此其自身形象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外在示范性以及内在感染性。教师的教育魅力, 其一是源于他做人的楷模。教师的仪态言表、言谈举止, 都是教师良好素质的外化, 同时也是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素质的学习楷模。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因此, 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品质。教师不仅要热爱祖国, 更要对对祖国要有强烈的感情和深厚的爱, 对祖国的命运和前途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以及使命感;教师要有崇高的精神, 要具备为教育事业的进步、为现代化建设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 要把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三、良好的职业形象

我国基础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 决定了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而且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也决定了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这就要求按照学生的一般成长规律进行教育, 做到关心、爱护、尊重为一个学生。首先, 在学生的思想认识上。要认识到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并且是具有阶段性的。不同年龄的学生大致可分为幼年时期、少年时期以及青年时期。这三个不同时期具有向异性。学生的思想探索有敏锐性。利用求新求异的共同特点, 创造有利的条件, 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到科学的轨道上来。由于学生的阅历简单, 处理事物的不全面, 会造成伤害。针对这种这种情况, 教师要尊重学生单纯的处事方式并适当地加以正确的引导, 切不能以成人的思想和标准来评价学生。思维的不完善使得学生的精神生活经常会出现一些矛盾, 在肯定知识、理论的同时又推翻知识、理论, 并对事物轻易下结论, 又总是试图进行更为细致分析。看清楚这些矛盾, 是教师耐心地对待学生、正确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前提;其次, 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因为学生成绩平平, 而否定学生的能力。教师应该分析每个学生的个性, 分析学生的潜能, 努力调动学生内因的力量。努力开拓学生显露才华和展示身手的机遇和舞台, 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尝试“成功教育”, 建立自信心, 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尤为为重要;再次, 要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应在教学效果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为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创设良好的创新教学环境, 轻松、和谐、平等是前提。教师要处理好关心尊重与严格要求的关系, 要能做到张弛有度。对学生有困难的学生给予特殊关系。

四、全面的教育教学能力

决定和影响教育效果的因素很多, 教师是关键的的因素之一, 其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又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因为, 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为此, 教师要强化教书育人的思想。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根本任务, 我们不能只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教书匠, 应把科学性和思想性紧密结合起来, 把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要教好书就必须备好课。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积极活动的过程, 教师熟练地掌握教材还不能转化为学生的知识, 还须认真了解和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尊重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地位, 这是“育人”的前提条件。任课教师不能有这样的想法, 认为深入了解研究学生只是班主任的工作, 每一个教师都应充分地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体和学生集体。教师在对教材心中有数, 对学生心中也有数时才能“因材施教”和“因才施教”。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万福, 于建福.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0.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 篇8

一、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意义

(一) 开阔学生视野

够打破传统课堂那种沉闷的教学氛围,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多, 教学气氛更加融洽。各种先进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资源的运用, 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 能够了解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开阔了学生视野的同时, 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 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隐秘性, 需要人们去开发, 去探索。小学生也是如此, 小学生实际上拥有很多潜在的创新能力, 语文教师就是挖掘他们这些能力的人, 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新型教学技术能够促进学生能力的开发, 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的机会, 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影视资料, 根据这个资料提问,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 做出自己的判断, 最后教师总结。这样个过程中, 学生们独立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三) 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资源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学资源的丰富以及教学手段的更新, 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语言交流, 还能够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教师合理的选择影视资料, 学生通过观看这些资料和作品, 能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以及思维习惯。在观看影视作品的时候, 还会主动联想现实生活, 久而久之他们的作文就会富有情感, 更加真实和生动。

二、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

(一) 更新教学语言, 提升语言的规范性

作为学生的引路人, 教师首先要重视教学语言的典型性, 教学语言要做到精确、积极、正面, 只有做到了这些, 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掌握学习方法。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 主要依靠模仿, 此时, 他们所获得的大部分知识都是通过模仿获得的, 所以, 教师教学语言的典型性与正面性, 是奠定学生正确学习习惯与态度的关键。另外, 教师应该普遍使用普通话, 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健康的学习环境。

比如:在小学生语文教学中, 常常会出现教师将“香皂”说成“姨子”。以东北地区为例, 一些教师还会讲方言带进课堂, 比如发现学生没有注意听课, 教师会说:“某某同学, 你刚才在下面干啥呢?”,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上, 这样的不规范用语十分常见, 甚至有些不规范用语, 教师自己和学生都已经习惯, 明明错误的说法和叫法, 但是大家习以为常了, 这样学生也会在不知不觉中也会一直这样说, 也会出现吐字不清晰, 平翘舌不分, 书面语变成白话文的情况。所以说,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规范性非常重要。

(二) 引入多媒体技术, 提升课堂趣味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学语言的趣味性, 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表达方式上应该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并懂得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使用他们能够接受并喜欢的语言, 这样学生的心情会更加愉悦、轻松, 学习效率也会更高。

比如:在教学韵母“ɑ、o、e”时, 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充分运用教材中所配的插图, 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出来, 并伴有音乐和旁白, 引导学生结合插图说话: 清晨, 太阳出来了, 大家都开始了新的一天的生活, 大家看, 小妹妹在练嗓子了“ɑ、ɑ、ɑ”。此外, 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文插图编儿歌, 以此来帮助学生记忆字母的形状:“圆圆脸蛋扎小辫, 张大嘴巴 ɑ、ɑ、ɑ;太阳出来红通通。”这样可以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既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 又使学生加深了对字母的印象。

(三) 重视国学诵读, 不能够忽视根本

学习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中, 国学经典是中国语文教育的根本。教师必须要重视国学经典诵读的积累, 合理安排诵读时间, 每周可以安排一节课专门进行经典诵读练习, 每天上课之前, 安排“10分钟的早读”环节, 选择一名诵读能力优秀的学生作为领读, 全体学生一同诵读, 即回顾了中国教育的最基本形式——读声琅琅, 也提升了学生的文学修养和阅读能力。当然, 教师还可以结合各种游戏、音乐等方式, 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可以接龙读、配乐读, 还可以一边打拍子, 一边读, 这些丰富的诵读形式, 都能够有效刺激学生的诵读欲望, 帮助他们更好的诵读, 积累更多的经验。

总之, 在创新语文教学的时候, 教师既要夯实根基, 又要注意创新, 创新要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 不能是空中楼阁。新的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的不是悲哀, 而是兴奋, 是无限的光明, 我们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 不断总结, 不断改进, 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民生、贴近理性、贴近创新, 从而使它焕发出更加生机勃勃、更加光彩夺目的青春。本文以此做了几点分析, 希望可以为新时期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建议和参考。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很多学者开始关注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工作, 如何能够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思维以及教学资源, 完善和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 提升教学有效性, 成了目前小学语文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教学创新,小学语文,运用

参考文献

[1]杨扬.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现代交际, 2016 (2) .

浅议商务英语学科定位的新思考 篇9

一、商务英语学科定位

商务英语学科定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为学科定位,因为商务英语是英语学科中的一个分支,与一些职业发展存在紧密联系。商务英语学科专业主要以职业需求为定位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的计划性以及目的性。商务英语能够促进其活动与服务建设,它与商务发展存在较大联系,在定位发展中具有较为有意义的价值。其二为专业定位,商务英语包括的学科比较多,在各个领域中都能更好利用,在商务领域发展中,还能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去。因为不同的高校对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理论知识等认识不同,在专业定位中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商务英语学习中,要将与语言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这样才能促进商务英语学习形式的正确开展。

二、商务英语学科教学定位的新思考

1.教学模式。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商务英语学科建设成为当前发展的主要任务。目前,我国的学科定位还存在较为混乱的现象,所以,在商务英语专业化发展中,就要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深度分析,以体现科学性、规范性。所以,根据当前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现代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现实需要,以保证构建的教学模式符合时代的变化发展。

2.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在传统方式上主要以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主的,该方法导致学生与教师在交流中存在较大制约。因为口语教学最主要在实践训练中完成,所以,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为了加深教学深度,就要利用相关方法将其灵活运用。其一,利用情景交际法,该方法主要在教学过程中创建场景实施教学行为,以使学生之间能够相互交流。将语言学习与专业知识学习相互结合,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以使学生与教师在真实的场景中有效合作。在这种教学形式下,不仅能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还能促进其商务英语的创新发展,以保证在真实场景中完成语言交际。其二,内容依托式教学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对一些主题与内容相互融合。实现的是语言学习与内容学习,并保证将一些特定学科充分运用其中。该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语言教学能力以及专业知识学习,不仅能促进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实用性,还能提升与商务英语专业水平。其三,案例教学方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案例教学法主要是将现代化语言中的相关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并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以提高学生的国际素质。该方法不仅能为学生创建一个真实的教学场景,还能在共同分析期间,提高学生创造语言、专业知识掌握的能力。其四,任务教学法,该方法主要将学生与未来的职业发展相互连接起来,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交流,教师在其中不仅要对其积极指导,还要为学生的创造能力提供一定的展示平台,以提升人才在社会中的应用价值。

3.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要建立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要促进商务英语的结合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应根据理论知识,保证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而且,由于现代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与商务企业的实际发展存在较大关系,因此,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并根据经济贸易等相关实践课程实施教学,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商务英语专业素质,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二,促进教学改革,受现代化经济的影响,各个高校都重视了商务英语改革,不仅在课程改革中体现了一定效果,还加强了教学方法的运用,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使商务英语与国际化发展存在较大联系,也保证先进文化与经济体制的联合发展。其三,加强实践课程的有效开展,在实践课程建设中,将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并实现合理的模拟教学,在这种模式构建中,学生能够在设定的场合中获取到更多的工作经验,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对商务英语应用与掌握过程中,能够提高其掌握的技能与运用能力。

4.教学评价。随着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评价也形成多种方式。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等相关问题。因此,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评价期间,首先,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的积极引导下,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并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能力。然后,实现创新性,针对语言技能,对学生的商务英语知识有效掌握,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培养。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不仅要给予学生鼓励,还要对语言质量积极考虑,并能够充分思考其中存在的相关要素,以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提高。

综上所示,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已经无法实现语言的操作性与训练性,并降低了学生的较强。所以,为了对学生的商务英语交际能力进行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为其营造一个合理的学习环境,并将其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充分融合,这样不仅体现了语言运用的真实性,还促进学生文化交流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吴代红,范亚刚.中国的商务英语:学科定位、课程设置及教学理念[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9(5):161-165.

浅议多媒体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思考 篇10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误区

近年来,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很多教师必不可少的工具。利用计算机将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综合利用, 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然而, 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 多媒体有其自身的特点, 部分教师在多媒体的开发和使用中, 存在着一些认识上和使用上的误区。

误区一:多媒体教学就是课本电子化

很多教师, 特别是新教师, 对多媒体教学都存在这样一个误解:多媒体教学, 就是将课本或者教案电子化、媒体化, 采用计算机的手段播放出来。再加上大多数教师没有足够的图片处理等技术功底, 对课件的制作技术不够熟练, 不少课件上的图片采用书本上的扫描图, 或简单的静态图片, 内容照搬原教材, 将多媒体当成了图片加文字的“电子板书”, 使多媒体教学失去了生动、活泼的优势, 学生看着电子化的书本更容易疲劳, 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大大打了一个折扣。有的老师虽然对课件的内容作了一些文字和图片上的修改, 但依然采用大段文字罗列, 原始图片粘贴等方式, 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电子板书”的模式。

好的课件应该是对教师在教学方式上的辅助, 能够对教师的教学起到推波助澜和画龙点睛的作用。它能够遵循教学规律, 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比如, 给学生讲解果树施肥的特点时, 在课件里直接绘制一个二维果树模型。通过动画的方式, 每次点击鼠标让果树从小变大, 开花结果, 然后结合果树不同的生长期讲解施肥的要点。这样讲解, 比直接从书上粘贴一段文字或者放一个简单的静态果树图效果要好很多。

误区二:课件中的多媒体元素越多越好

有的老师比较擅长制作多媒体课件, 而且也在素材收集上下了很多功夫。面对如此多的图片、短片、音频等, 教师在制作课件时, 这个舍不得扔, 那个舍不得删, 最后都堆砌在课件里。还有的老师简单地认为, 好的课件应该是图片多、文字少, 在制作幻灯时放入大量图片, 希望在声、光、色、图上做出美妙的效果。这些想法的出发点很好, 但实际课堂的效果却不一定理想。作为多媒体授课, 当然应该充分发挥它的声光色优势, 但这有个前提, 就是这些媒体元素能够很好地服务于课堂设计。教师的授课主线, 能够在各类图片或者音乐的配合下, 营造一种赏心悦目的气氛, 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为作为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课件应该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教师的观点和意图, 如果安插太多不当的媒体信息, 反而会起到喧宾夺主的效果, 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无意关注学习的重点。

误区三:多媒体教学就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

有些老师认为, 使用多媒体教学就是实现了教学技术的现代化,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太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或者为了迎合新技术手段, 赶上多媒体教育的潮流, 以至于原本可以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就可以讲述且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却硬要加工成多媒体课件, 反而使教学效果大大降低。

对于一些语言类或者文科类的课程,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让语言占主导地位, 用抽象的语言描绘高山流水, 鸟语花香, 语言所独有的意境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可以给学生以宽阔的想象空间。然而使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很方便地粘贴出多姿多彩的画面, 虽然使学生看到了具体、形象的内容, 但并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拓展。长此以往, 会使学生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 课件有什么, 学生看什么, 懒得动脑思考, 懒得梳理、归纳, 使学习的积极思维过程逐渐减少, 对于知识的理解运用更是效果不佳。

误区四:过度重视多媒体工具本身

这种以多媒体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限制了教师的教学理念的拓展, 也不利于学生作为一个课堂主体作用的发挥, 使学生的想象力、理解力、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都不能很好地进行, 更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浅议思考 篇11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教学实训 教学设计 教学改革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电脑的保有量逐年递增,已经从家家有电脑向人人有电脑的方向发展,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领域也就越来越向大众化普及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既是职业类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也可以作为其他专业的选修课。这门课主要培养学生组装和维护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能根据用户需要组装普通的家用机、商务机、游戏机,图形与影音处理机等不同的电脑,能对计算机的软硬件故障进行排除和维护,对计算机日常使用进行基本的维护工作,能跟进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适应计算机发展要求的岗位技能。

这门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不尽理想,因此想对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1.名称的界定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普通台式计算机的硬件组成,组装及硬件软件的维护部分。有些教材也定名为《微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内容大体相同。因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其实就是普通台式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对于计算机的组成结构来说,基本的原理部分是一致的,掌握了普通台式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对与其他微型机,小型机等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从理论的角度来说是可行的,但是从实际的角度來看还相差很远,所以在课程的名称上需要重新定位。

2. 教学模式

2.1弱化理论,强调实操

无论哪类教材,都不可能兼顾到职业类学生的特点,对于理论性强的知识一是不想学二是学不懂,因此讲理论的效果和不讲没有多大的差别,而且中职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高技术人才,而是培养一般的技术工人,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就能满足社会中的岗位技能的需求。因此大胆地弱化理论,尽量少讲理论,对于难懂的理论可以不讲。理论讲解简单化,把重点放在操作的示范讲解上和实训上。把一些纯理论作为阅读材料处理。尽量把课堂从教室移到实训现场。

2.2启发提问,锻炼思维

启发式教学是非常成功的传统教学方法,学习计算机维护从组装入手,不论是硬件安装或是软件安装,不正确的装法就导致了故障的出现,同一故障可能来自于不同的错误安装,在讲授安装过程的同时也进行了故障分析,并常常采用启发式提问,老师给学生创造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机会,为每个学生创造了表现自己的机会,思想和信息得到多向交流,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增强了,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2.3 任务驱动,小组协作

将班级按四人一组,小组成员之间能够有机地互动和合作;采取以具体的组装实例为任务,提出要求;以组间竞争等模式,设计教学过程。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提高学生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2.4 利用网络,追踪发展

停留在课本上的计算机组装教学,是满足不了当前计算机发展的需要的。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上网学习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在网络上学习,结合课本的基本知识技能,追踪计算机发展的动态,了解计算机发展的趋势。

2.5 市场调研,联系实际

在电脑市场上往往能看到最新的电脑硬件,学到最新的电脑技术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学生技能的更新,因此在学校的组装与维护教学中,组织市场调查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市场调查学习的方法,了解市场行情,逐渐掌握辨别真伪的能力,学会从最新硬件的说明书中学习最新的知识。

2.6 展开讨论,激发创新

讨论式教学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一些适合于讨论教学的内容进行课堂讨论。课堂讨论前先让学生明确讨论目的,布置讨论题目,要求学生根据讨论题目查阅相关资料、自学与讨论课题相关的内容,写出发言提纲;讨论时采用重点发言,随机提问、教师启发引导等多种方式活跃讨论气氛,讨论完后每人写一份讨论总结报告。例如:可以把不同的装机方案让学生讨论,让学生理解不同方案间的差异以及与用户需求之间的关系。

3.考核形式

取消期末理论考试模式,在平时的实验实训学习中对操作过程、与他人合作、人品和职业道德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到期末时把学生平时的评价汇总,作为学生学这一门课的总评成绩,这样的成绩突出了技能,突出了岗位能力,突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也解决了评价的及时性问题,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理论教学缩短,实训课程增多,解决了职业学生上课睡觉的问题;教学模式改变,实训课堂活跃了,学生能主动参与了;考试形式转变,学生不再无所适从了。通过教学改革,不但使学习成绩提高了,学生具有了岗位能力和知识技能更新的再学习能力,而且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袁福华. 任务驱动法在中职CAD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2011年教育硕士论文

[2] 成林娜.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的研究[D].2008年硕士论文

浅议思考 篇12

为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对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要求。我国分别于1994年、1996年、2006年、2010年等连续颁布了《劳动法》、《职业教育法》、《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实施办法,把提高全社会劳动者技能同实施国家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结合起来,在国内各行业推行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

近年来,随着企业不断地跨越式发展,企业对技能人才队伍的迫切需求,开始进行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工作,开展了技能人才选拔命名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技能人才队伍的成长,同时,从近几年的技能人才选拔、使用、评聘、考核过程中也反映出了我们在党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培养上、质量上、比例上及日常管理上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

1 目前企业党员技能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一是党员技能人才的培养认识上和考核体系还未达到要求。企业在党员技能人才管理的考核体系、人才培养范围的认识上存在一定差距,只注重技能人才在生产、运输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术技能工人中取得相应水平的人员,但经常忽视了党员队伍技能人才的培养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没有突出党员技能人才队伍的比例,降低了技能人才队伍的“含金量”。随着企业党员队伍的增加,对党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二是对党员技能人才评价质量不高,影响评价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权威性。党员技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造成培养质量不均衡,有“假、次、低”,即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以低顶高,没有真正起到约束评价作用。

三是党员技能人才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分析自我,缺乏严格要求自我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自律意识、危机意识、学习意识,没有按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要求,向大多数党员靠拢。因此,有存在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现象,阻碍了党员技能人才队伍的成长。

四是部分基层党支部书记对党员人才队伍的培养缺乏足够的认识,存在“短视”行为。个别单位党政领导只注重于工人技能人才的选拔,不注重党员队伍技能人才比例的培养、使用,尤其是在开展技能人才“亮身份、亮业绩、亮职责”的工作上,没有专门针对党员队伍采取相应的具体做法、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超前性,没有真正担当起对党员员工队伍的引导、训练、培养的职责。

五是党员技能人才培养方式、方法比较单一,还未形成如“党员技能人才带工制”等创新方式,缺乏对党员人才队伍培养的长远规划,只是在“危重险急”方面发挥“党员突击队”的作用,致使党员技能人才队伍的培训工作不能很好的结合实际企业发展的要求,适应各级层次技能人才队伍的成长。

2 党员技能人才管理和培养的几点思考

2.1 健全完善党员技能人才使用培养机制。

一是完善党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必须立足岗位成才,以生产实践锻炼为主,党的理论教育为辅,在培养中使用。一要强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使用和重大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工作中吸收党员技能人才,在生产实践中加快对党员技能人才的培养。二要开展党员岗位练兵、技能展示、技能竞赛等活动,发现和选拔一批党员技能尖兵进行重点培养。三要采用“送出去”的办法,把一部分优秀党员技能人才送到职业学校、党校进行深造,提高其政治理论和技术理论学习和实践。四要把党员技能人才纳入到企业年度培训计划当中,在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时充分考虑党员技能人才的需求,分层、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工作。

二是创新党员技能人才评价选拔机制。建立以岗位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重点,注重党员技能人才党的理论基础、职业道德、技能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党员技能人才评价选拔体系。一要在选拔方式上,建立以考为基础,考评结合的选拔模式,形成企业上下结合,多部门参与的多元化评价机制,保证党员技能人才的公认度。二是要在选拔内容,注重业绩、突出技能、强化理想信念,从完成岗位工作任务,解决生产难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进行量化,提高党员技能人才的选拔质量。

三是健全党员技能人才使用机制。搭台子、压担子、给任务、提要求,引导党员技能人才在企业生产经营建设中创造业绩。一要建立党员技能人才参与相应工作制度。二要各基层党支部要在党员月度考核的基础上,与党员技能人才签订党员业绩指导书,明确工作任务和考核要求,积极促进党员技能人才自觉钻研技能,积极参与企业发展与改造创新,努力做好才尽其用。三要加强激励与约束,在遵循企业考核的前提下,增加对党员技能人才津贴的发放,实行月考核,季评比,对作出突出贡献,考核优秀的党员技能人才进行表彰奖励。并在外出培训,评先评优等方面优先考虑,对月度考核不合格的党员技能人才,停发津贴,对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的党员要及时停发津贴,形成“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的优胜劣汰、能进能出、一年一聘的党员技能人才队伍动态管理和考核机制。

2.2 建立完善党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是创新党员技能人才队伍培训模式。以分层集中进行政治理论、理想信念学习,内培外送,党校老师授课为主要形式,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既要突出技术和技能培训,也要注重政治理论、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教育。企业要有计划地针对各类技能人才分层次轮训,特别是要强化对党员技能人才日常行为的教育;在培训方式上,既要有授课式教学,又要有案例式、体验式等等教学手段;在培训质量的控制上,既要事前对每一项党员培训项目进行可行性和实用性的综合评价,也要强化在培训过程中的控制和培训质量、包括调查与反馈,使党员持能人才队伍培训工作与日常安全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与党的事业对党员队伍的要求上紧密结合。

二是推广探索“竞赛式”培养方式。定期组织党员技能人才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竞赛活动,积极搭建党员技能人才成长平台,开辟党员技能人才成长的“快车道”。在竞赛前组织有关基层党支部书记积极开展政治理论培训、基层主任开展技术培训,从而达到以赛促培,以赛促练,从整体上提高党员技能人才的整体素质。对每年党员技能竞赛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党员进行表彰奖励,激发企业广大党员学技术、强素质、练技能的积极性。

三是积极探索在实践中培养的好做法、好经验、好亮点。一要紧密结合企业安全生产、党建工作实际,采取现场实战演练和政治理论考试、“我与企业共命运、同成长”演讲、参观革命教育基地、写心得谈体会、召开恳谈会等的培训方法,力求与企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二要积极推行党员技能人才担任项目负责人的制度、党员技能人才带工制等,把优秀党员技能人才放到生产一线和“急、难、险、重”的实际工作中去,让其在实践中进行培养和锻炼。

总之,党员技能人才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通过对党员思想政治工作、党建工作、培训管理的形式多样化的共同培养,达到国家与企业、企业与员工兴荣辱、共发展的良好格局。同时,党员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形成评价、培养、使用、激励等各个环节的有效联动,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企业推行党员技能人才的选拔、评聘、使用、考核工作,逐步改变部分党员队伍以往技能结构偏低、理论素质、理想信念淡化等不合理的现状,激发广大党员崇尚知识、重视技能、学习理论、提高素质的内在精神动力,形成整体良好氛围,扩大社会效应,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的企业环境,为国家、为企业党员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摘要:本文结合企业近年来在技能人才队伍培养上的有关政策、做法进行叙述,从个人认识的角度上阐述了企业在党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需要加强、创新和提高党员技能人才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对今后企业在党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方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上一篇:教学方法分析下一篇:GPS城市控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