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环境

2024-07-03

思考环境(精选12篇)

思考环境 篇1

一、旅游环境问题简述

随着旅游环境问题的出现, 分析和探讨旅游环境问题的学术著作和论文不断涌现。加拿大学者Geoffery Wall和Alister Mathieson[1]分析了旅游活动与环境的共生关系和冲突关系, 冲突关系主要指旅游活动对植被、土壤、水质、野生生命、地质等干扰和破坏, 对海岸线、海洋生态系统、山区、极地环境、热带雨林等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汤春琳和唐翀[2]从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土壤板结五个方面分析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汪朝辉[3]认为目前旅游发展中暴露出来的环境保护问题主要表现在生态破坏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环境承载力超载、政府管理不到位、环境监测系统有待完善等方面。陈国生[4]认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利益驱使的短期行为已严重危及旅游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因缺乏合理规模和有效规划, 近年来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也破坏了旅游业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由于超容量接待游人, 也造成了严重的旅游环境问题等。孟永琴[5]认为造成旅游资源破坏和旅游环境质量下降的因素主要来自片面强调生产造成旅游环境破坏和旅游活动本身带来的环境问题。总的看来, 旅游环境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有:

1. 旅游企业的忽视。

许多旅游企业在开发景区之前缺乏详细周密的规划, 对景区定位不明确, 目标市场不清晰, 导致在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和对景区特色的削弱。可能出现由于开发者的无知, 导致濒危物种的灭绝。例如张家界核心风景区内有两条高空游览索道和近四百公里的高标准游道不仅破坏了森林植被, 将区域生态环境弄得支离破碎, 而且压缩了珍稀动物的生存空间, 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还有些企业一味地追求景区的经济效益, 不考虑旅游的社会效益和景区环境承载力的阀值, 由于旅游者的大量涌入导致了景区植被的破坏和土地的板结, 特别是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如由于大量游客的涌入故宫的门槛都被踏平。

2. 政府部门的管理不到位。

自改革开放旅游业加速发展以来, 中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旅游环境保护法规的出台, 虽有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等环境保护法规。其次, 相关政府部门对旅游法律法规的实施管理不到位, 虽然有法可依, 但没有做到有法必依。再次, 没有权威的旅游环境管理部门, 一个景区往往由几个部门领导, 管理机构和管理层次混乱, 这些给旅游环境保护带来极大的不便。例如黄山风景区的多头管理现象给旅游环境保护带来的不便。

3. 来自旅游者的破坏。

由于大众旅游的兴起, 特别是旅游旺季, 大量游客同时涌入景区, 由于游客人数超出了景区接待能力, 使得一些历史古迹和自然风光受到严重破坏。如长城上的台阶已磨得高低不平, 越来越薄。再者, 由于旅游者个人原因的限制, 没有意识到个人对环境小小破坏的严重性。如有些人随手摘下一朵花、随手扔一个塑料袋等等。

二、旅游环境保护的现状

面对以上分析的众多旅游环境破坏问题, 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企业等意识到问题存在的严重性和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并且提出了一些保护措施。许多专家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林越英[6]着重从经济方面考虑, 提出十种旅游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 如旅游税、旅游发展基金、旅游风景区资源税、信贷、保证金与押金、排污收费制度、保险、环境污染和破坏罚款赔款和物质奖励。张国勇等[7]从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的法律与行政管理工作, 搞好对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规划和控制景区的环境容量等三个方面提出保护措施。汤春琳和唐翀[2]提出完善现有的相关旅游法律法规;引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加强旅游企业和政府间的相互合作;加强宣传和教育, 提高旅游地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重视导游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王木树[8]强调旅游环境的科学保护、生态保护、文化保护和审美保护等。肖红根[9]提出对一个景区的旅游环境保护, 应和该景区的发展演变的历史阶段相对应, 呈周期循环保护状态。即根据景区发展的每个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 各个击破。笔者认为旅游环境问题的出现, 其内在原因是人们缺乏环境伦理意识, 以人为中心, 其他非人类存在物 (诸如树木、花草、动物、生态环境等) 都是为了人类生活得更好而存在的。在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下, 旅游环境保护只得依靠经济手段、政策手段等外部措施来制约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因此, 本文将从环境伦理学的视角来探讨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

三、旅游环境保护的环境伦理思考

中国古代的游记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伦理学思想, 比如中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游历楚地时看到“自州至永明, 松之夹道者七十里”, 不禁由衷地赞叹“栽者之功, 亦不啻甘棠矣”[10]。这流露出人应爱护自然、珍惜资源的思想。然而, 大自然的经济价值可以换算成金钱, 审美价值则根本不能换算成金钱。任何自然的经济价值是有限的, 而自然的审美价值是无限的。特别是, 自然物的审美价值是不可再生的, 已经破坏, 任多少金钱的投入也无法恢复[11]。然而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过程中, 大多数开发者只注重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开发或优先考虑经济价值, 而忽视旅游资源审美价值及其他价值的开发和保护。1999年10月, 《全球旅游伦理规范》在世界旅游组织第13次大会获得107个与会成员的“一致通过”, 并于2001年12月21日得到联合国大会决议 (A/RES/56/212) 的核准[12]。这标志着伦理思想在旅游业中的逐步受到重视。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过程中, 应把环境伦理思想的贯彻放在重要位置, 这才能从根源上消除旅游环境的破坏。只有人人都意识到旅游环境的重要性和旅游资源的稀缺性和价值性, 才能人人做到自觉地保护旅游环境。具体看来,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环境伦理教育。旅游从业人员是旅

游环境保护的主打力量, 环境伦理思想应成为其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景区景点的开发规划人员、导游人员和景区的管理人员, 环境伦理思想应成为其工作的基础理论知识。只有人们把环境伦理当成是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后, 在具体的实际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才有望从根本上消除。

2. 对政府主管部门的从业人员的环境伦理教育。

旅游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能否避免只看重旅游资源和环境的经济价值的缺憾, 能否平衡资源和环境的众多价值, 能否做到善待自然和生态系统, 都有赖于政府主管部门从业人员丰富的环境伦理知识。因此, 政府主管部门从人员的环境伦理认识水平的提升, 也将促进旅游环境保护和避免不必要的破坏。

3. 在大学开设环境伦理的相关课程。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 国内外许多大学都设立了旅游学院 (系) 。在学校课程的设置方面, 应把环境伦理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 使其成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 我们需要更多的人从事环境伦理方面的研究, 丰富环境伦理思想。而旅游伦理思想的研究则更加迫切。

4. 在景区景点设置小标语, 随时提醒游客。

在景区景点游览的时候, 我们经常看到许多路标指示牌, 提醒游客各个景点的具体位置。那么我们也可以在景区景点设置许多小标语, 随时提醒游客善待花丛树木, 善待大自然, 善待生命。比如, 在坦桑尼亚门雅拉湖国家公园有这样一则告示:“我们不想提醒您, 那样会使您羞愧;在你来到这里之前, 这里的一切都很完美。”当然, 这些标语告示的设计和在景区的具体位置需要景区开发管理人员的智慧和理论知识的积累。

5. 在导游的讲解过程中, 注重环境伦理思想的讲解。

导游人员对景点的讲解过程中, 除了注重讲解景点的特色和与之相关的典故等内容之外, 还要注重讲解过程环境伦理思想的应用, 特别是在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动植物园等以自然资源为主的景区, 善待生命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应成为自然保护区讲解的重点内容。对游客的环境伦理思想的灌输除了游客自觉学习以外, 主要通过导游的讲解、标语的提示等间接手段来实现。

摘要:旅游环境是指在旅游活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各种因素的存在状况和综合作用的结果。就范围而言, 它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和相关的旅游依托地;就内容而言, 则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状况以及与旅游活动有关的自然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因素。许多学者从经济手段和政策手段等方面探讨旅游环境保护的问题。旅游环境遭到破坏的根源是人们没有意识到旅游环境的重要性和不具有环境伦理思想, 未从环境伦理学的视角来思考关于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问题。

关键词:旅游环境,保护,环境伦理

参考文献

[1][加]Geoffery Wall, Alister Mathieson.旅游变化影响与机遇[M].肖贵蓉, 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43-178.

[2]汤春琳, 唐翀.中国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思考[J].法制与社会, 2008, (7) .

[3]汪朝辉.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对策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9) .

[4]陈国生.旅游环境保护与政府干预[J].旅游科学, 2004, (9) .

[5]孟永琴.浅谈旅游环境保护[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 (8) .

[6]林越英.论旅游环境保护的十大经济手段[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 (6) .

[7]张国勇, 张建立, 燕浩鹏.浅析旅游环境保护[J].商场现代化, 2006, (10) .

[8]王木树.谈旅游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1, (1) .

[9]肖红根.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 (2) .

[10]徐弘祖.徐霞客游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55-1262.

[11][加]艾伦.卡尔松.自然与景观[M].陈李波, 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6.

[12]夏赞才《.全球旅游伦理规范》的脆弱基础和错误主张[J].伦理学研究, 2007, (11) .

思考环境 篇2

摘要: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性产业,农业的良好发展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同时,农业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农业发展的成败。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日益建成,我国的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一些工业城市已经出现了严峻的环境问题,同时,这些问题也在逐步的向农村转移,加上农村原本存在的一系列错综复杂的问题,使得农村的环境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在本文中,我们从农村目前环境问题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和政府的只能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性意见。关键词:农村、环境问题、政府职能

一、农村环境现状

2013年是一个全民关心自己生活环境的重要一年,从年初到年尾这两个时间段,全国各主要工业城市频繁刮起雾霾天气,到PM2.5数值全国数据普遍偏高。这表明现在的国民越来越关心起自己生活环境的质量。然而目前的从各个机构披露的数据来看,问过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不乐观,面临的问题越来越错综复杂。尤其是农村地区。

我们知道农业的健康发展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近年来,中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已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其中大部分是通过使用化学投入(化肥和农药)和良种来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随着生产率的提高,农村环境状况恶化已经到了很危急的情况,少数地方已经造成不可恢复的环境问题。

目前,针对农村地区存在的各种各样的情况,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定和相关法规,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

[1]出的农村环境问题的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都对农村环境保护提出了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

在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有效成果的同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二、农村环境治理的意义

2.1农村环境治理的好坏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落实

农村环境治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实施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国内外对环境指标的要求的提升,只有维持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吸引外资、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流向农村,促进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和繁荣,并未农村带来新的技术和思想,提高农村群众的生存和生活能力,促进农村群众就业以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农村去中收入的来源和数量。农村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村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减少化肥、农药等的污染、节约农业用水等,促进“绿色农业”的成长和发展;村落的合理布局、村容、村貌的改善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明确指标,这也是农村环境治理的落脚点,治理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农村的整体面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

/ 5

2.2 农村环境治理的好坏关系到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和谐

农村环境问题及思考

实践证明,单纯的“以物为中心”和“一人为中心”的发展道路是不可取的,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党提出了一个新的发展理念“人与物和谐发展”,这也可以作为农村环境治理的出发点,以谋求农村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农村环境治理是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绿色GDP的增长和健康社会风气、文化氛围的形成,以促进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共同发展,以此为目标,将会有力的维护和创造良性农村生态环境,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提供支持,保障农村群众的身体和生命健康,[2] 从和谐发展的角度来看农村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经济发展意义和社会伦理价值。

三、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原因 3.1农村环境所存在的问题

农村环境与城市环境相比,其污染呈现“面广、点多、污染来源复杂”的特点。“面广”是指凡有人居住及有种植业、养殖业的地方几乎都有污染;“点多”是指农村中污染企业多而且分散;“污染来源复杂”指的是城市中的污染源在农村都存在,且农村还有其他污染源,如生活污水和垃圾,秸杆、畜禽粪便等各种农业废弃物的排放,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的不合理使用以及工业企业的污染。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①水环境污染。村镇周围及村内水塘污染严重,水花生、水葫芦等有害水生植物蔓延腐烂,淤泥堆积。②固体废弃物污染。农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远远超过工业废弃物。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率尚不足5%,利用率不到60%;农作物秸杆产生量约4500万t/a,还田率不足1/3。③农用化学品污染。农药、化肥大量流失及农膜、除草剂等的大量施用对土壤和农作物危害极大,也加剧了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④工业企业污染。农村中的工业企业,特别是化工、印染企业的污染对农业和生[3]态系统的影响很大。

3.2 农村环境问题存在的原因 3.2.1 重视不够,农民环保意识薄弱

困扰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农村的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农民的环保意识薄弱。近年来,国家一直在提倡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各地政府在具体的落实政策时,对农村环境问题重视不够,尤其是经济发达乡镇、村,特别是城市近郊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在农村的生产生活中,由于受生产技术落后,信息资源匮乏,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居民随意堆弃垃圾、滥用化肥农药、畜禽养殖污染物直接排放的现象日益严重。全体居民的整体环保意识普遍不高,这也是阻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因素。

3.2.2农村环保投入严重不足,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没有形成合力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对城市环保投入已开始重视,但对农村环保投入还严重不足。除各种创建示范点有少量投入外,绝大多数市(县)农村环保投入均为空白。乡村生活污水、生活

垃圾没有固定的治理资金来源和明确的投入引导政策,对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农业面源控制等也缺乏普遍而明确的鼓励政策或财政补贴。

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和村级财源减少,大多只有财政转移所得,没有资金进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当前,地方政府和各相关部门都在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如改水、改厕、“三清”工程、清淤工程、创建卫生镇(村)和环保“三创建”工作等,为改善农村环境质量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从总体看,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整合,力量有所分散,资金使用效益受到影

[3]响,导致农村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实际效果不明显。

3.2.3 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欠缺,执法力度不够

我国虽然制定了相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但是由于环境保护牵扯到的部门和地区比较多,使得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仍不健全,虽然有些地方制定了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地方法规或规章,但是由于现行法律中的一些规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给农村环保执法和环境问题的解决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总之,农村的各类环境污染呈现出与城市污染迥异的特点。排放主体分散、隐蔽,排污随机、不确定、不易监测,污染种类繁多、产生量大、分布面广,治理难度较大。同时,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上,对农村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够,加之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

[4]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

四、农村环境治理中政府的职能定位

当前,农村环境管理采用的是国家统一管理与地方分级管理相结合、环境主管部门统一监管与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政府主导型环境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三个层次:(1)各级人民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16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2)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7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3)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对资源、环境实施监督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7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从纵向关系上看,中央政府统一领导各级地方政府的环境工作,地方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职责和权限负责实施本辖区的环境工作。地方政府既是中央政府的代表,又是本辖区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地方政府既要行使中央政府的各项命令,又要表达本辖区内非政府组织的意愿;地方政府既是各项规章制度的具体实施者,又是当地民众、企业和相关主体的直接接触者。从横向关系上看,这是一种双重的领导体制,即下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受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业务指导的同时,又要受同级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地方政府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管理。但由于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的领导任免、职位晋升以及经费开支主要来自于同级的地方政府,因此,地方政府在[5] 农村环境治理中处于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

五、农村环境治理的若干建议

5.1健全地方政府环保机构,完善基层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农村环境治理是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农村环境管理基层机构,处于农村环保一线地位,其行为直接决定了农村环境管理的成效。一方面是完善县级农村环境管理机构,突出其在县级政府行政机关中的地位,并根据生态功能分区和农村环境管理的需要设立派出机构,负责协调和参与乡镇环境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是强化乡镇级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在乡镇设立农村环境保护办公室,配置办公设备和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对农村、乡镇企业进行环境执法监察,受派出机构的监督和领导,并及时上报上级环境管理部门备案、审查。

完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促进基层政府转变职能。把农民的饮水安全、农村环境卫生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的要求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中,从而把基层领导的注意力转移到切实改善群众的生活、生产环境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

5.2 健全和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从法律层面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工作

要把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重要而义紧迫的课题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位置来抓.并纳入全同环保和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要加紧建立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农药污染、畜禽养殖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在执法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对农药在生态环境和食物链中残留、富集和迁移的监测,尤其要加强对饮用水源、蔬菜、粮食、畜产品的监测,并以监测为基础,建立预警系统,预防重大农药污染„ 要理顺环保管理体制,不断提高各级执法队伍人员的政治觉悟和大局意识,更新执法人员知识结构,加大环保科技投入,充分调动环保执法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保证农村环保T作落到实处。

5.3 建立多元化农村环保投入机制

以创新的思维改革公共财政分配政策,增加对农村的财政转移,将其中一部分(包括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要打破地区行政分割和城乡分割,统筹重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使城乡共享发展的成果。要改革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后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使失地农民和地区能长期受益,其中一部分应以基金或其他合适的形式积累后用于农村环保。要增强基层财政活力和自主权,增加对农村环保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投入。鼓励民间、社会和境外资金投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整治保护工程、生态农业建设工程等。对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的生产制定税收、价格及信贷方面的优惠政策。改革部分“扶农”资金的发放办法,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5.4 发挥媒体舆论宣传优势,提高全民环保素质教育,大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是我困国民的主体部分。而面向农村的环保传播作为“一块被遗忘的角落”,非常有必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站等舆论宣传优势,加大农村环保传播的力度和广度,通过多样化、多层次的传播,提高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培养新世纪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型农民。一是要加强以农村环保知识为中心的传播。引导农民保护环境、热爱环境、建设环境,增强环境意识、弘扬绿色文明、倡导绿色观念;二是要用典型事例教育农民群众增强环保意识。把环境事件的内幕揭示给人看,给人一种现实的警醒与行动。三是要从媒介本位转向农民本位。改变过去媒体只是典型宣传、科教宣传或是呐喊的模式,选择好适当的媒介形式。同时。媒体也可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搞一些大型的宣传农村环境保护实实在在的公益活动。

总之,透过农村环境的现状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持续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在政府的主导、社会各界的帮助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下。综合运行法律、行政等各种手段,才能还农村的山青、天蓝、水绿。

六、总结

近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聚焦于三农问题,这充分说明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农村的环境又对农业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切实抓好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治理和改善在这里就显得十分的重要,这同时也关系到我国八亿多农业人口的生命健康问题。首先从法律层面建设好,做到农村环境治理有法可依;在政府管理方面,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制度和工作方法,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央关于治理农村环境的政策;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增强全国人民的环保意识。还祖国大地一个青山绿水。

参考文献:

1、李书舒,陈锐.农村环境治理关键问题分析[J],生态经济,2012(6):185~187.

环境法治引起的思考 篇3

【关键词】 环境法治 公众参与 环境立法

“环境法治”的概念,意指在环境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的一系列活动中,应贯穿环境保护的价值目标,使环境法在环境保护中发挥主导的调整作用;将环境道德、生态伦理与环境法律结合起来,在环境道德、生态伦理的思想意识基础上,制定和完善有关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资源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法治秩序,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法治国家和环境法治社会。

一、中国环境法治的困境

1979年我国出台了第一部环境保护法,从此揭开了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序幕,经过 30年的发展,中国的环境立法从无到有,从抽象到具体,从个别到一般,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中国环境法的发展,一直受到非理性思路的重大影响,在这种思路下,既缺乏立法内在体系化的思考和设计,也缺乏立法的基础性分析和实证性研究,更缺乏厚实的理论基础。其结果是必然的:一是中国环境立法变动性大,往往容易就一时一事做出规定,缺乏对某一社会现象全面完整的规定;二是立法的合理性差,各职能部门分别从有利于自己的角度推出于己有利的法律法规,缺乏对法律运作规律和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

在中国并不缺少环境法,而是缺少能够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的合理的环境法。” 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国仍将面临着环境困境:一是环境污染蔓延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二是从总体上看,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还在加剧;三是资源衰竭与浪费问题相当突出。中国环境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条件的因素,也有主观原因。其中环境法不能起到应有的规范和教育作用,难以实现环境法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二、由困境引起的反思

众所周知,自然环境既具有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经济价值、又具有维持人类社会生存的生态价值。在环境的这种双重价值中,前者的利益往往可以有形物的形式通过市场交换实现,后者的利益则因其分散性和无形性而无法直接进入市场,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因此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并不能对其利益进行调整和分配。这正是环境问题在中国乃至全球无法从根本上得到遏制的重要根源之一。

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环境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两个基本的工具手段:科学技术和法律政策。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仅从法律的观点看,由于环境法的保护对象是整个人类生存环境及其各种环境要素,再加上环境法本身不仅要符合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状况和要求,而且还必须遵循自然生态客观规律,因此,环境法的实施过程,实质上就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行政执法、司法、守法等多个环节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使人们的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符合生态等自然客观规律的要求,從而达到协调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过程。

现行我国环境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立法的可操作性较差。长期以来,我国立法机关在立法工作中普遍奉行“立法宜粗不宜细”的思想,认为法律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至于一些具体问题或细节,可以另行制定实施条例或细则,或者由执法者根据特定的情形来确定具体的对策措施,而这种思想这在环境立法中得表现尤为明显。多数环境资源法律条文的规定过于原则、笼统,可操作性差,不利于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还有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有效约束的行政程序法尚不够完善,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又得不到法律和社会的有效监督和制约,一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和管理素质仍有待提高等种种因素,往往导致环境法实施上的不完整性、不充分性。

第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较为薄弱,不重视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和作用,未能真正建立起政府控制与公众参与、社会制衡相结合的混合型、开放式的环境管理体系和法律实施机制。在环境资源管理法律实施机制上,我国一直坚持以政府的直接行政控制为主,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较为薄弱,民间环保组织很不发达,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和保障措施也未真正建立起来。再加上很多直接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开发建设活动是由企业和政府联手进行或者由政府单独进行的,经济增长的动机往往非常强烈,重经济效益轻环境效益、甚至牺牲环境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较为普遍,致使公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甚至财产权、生命健康权等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的维护。

三、环境法治前程漫漫

环境法制建设作为一个涉及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综合工程,也是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一系列法律活动或行为作为这个系统的要素而存在。它们一方面各自具有特定的功能,对环境保护起到各自不可或缺的作用;另一方面,它们之间又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凭借有序组织运作而形成的合力加速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同时,环境法制系统是存在于整个中国大的法制系统中的,其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其他法制系统的影响。

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思考 篇4

环境监测主要包括对环境背景的调查、监测方案的确定、监测点的布设优化、现场监测采样、样品保存运输、数据搜集和试验分析、综合总结等等内容, 这种通过计划、采样、分析和结果的信息过程最早实际上是污染源监测, 其最早应用于50年代的污染物的分析, 当时环境污染物含量低, 主要采取分析化学方法来辅助监测, 随后人们开始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复杂多样性, 70年代到现在, 环境监测技术开始与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并行发展, 国家也逐步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自动化环境监测体系, 这个自动监测阶段不仅运用了各种化学、物理方法, 还运用了生物手段, 其监测也包括环境质量监测和环境污染源监测, 其主要目的就是本着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战略思想, 为改善我国酸雨、臭氧层空洞、沙尘天气、全球变暖等状况提供科学数据支持, 这对我国环境治理有着莫大的好处。

1环境监测内涵及其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

环境监测就是间断性或持续测量某目标环境中相关污染物或者某种物质的浓度变化, 通过观察该物质及其变化对整体环境造成的影响的工作, 通过这项工作就能够本着科学可持续发展原则, 来为环境保护治理提供科学有效依据。环境监测内容比较广泛, 有水体监测、大气监测、土体监测、噪声监测、自然灾害变化监测等等。

在环境治理工作中, 有效进行环境监测就能够掌握环境质量变化趋势、了解监视环境治理实施效果、评级环境质量健康状况, 综合采取针对性环境防治对策, 判断环境治理是否达标, 掌握环境污染程度、污染物分布及污染原因, 以便于制定相应政策来减少相关污染物的排放, 有助于提升环境质量改善效率。此外, 环境监测还能够直观显示污染物给人们带去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效益损失, 环境治理团队就能够合理划分环境污染重难点来提出合理治理政策, 还能够根据其监测数据的变化来判断该政策措施的有效性, 以便后期改进完善。

2 目前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当前环境监测还缺乏资金和技术人员的配备, 尤其是当前环境监测任务众多, 不少基层监测站都因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经常几个人开展数十个环境监测项目, 这直接影响了其环境监测任务完成效率和质量, 也无法更快适应实现日益突出的各种水污染、噪音污染和环境空气质量低下等问题。

2.2 伴随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我国环保力度和环境治理力度也日益极大, 然而新增污染物的增多就必须要借助的大量新型环境监测设备仪器来辅助检查治理, 然而因多方面原因导致其仪器设备配备不足, 也缺乏先进性和紧密性, 进一步阻碍了我国环境监测水平和环境治理进程。

3 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工作的促进

环境治理业内人士或者相关专家介绍, 其治理首要工作就是进行环境监测, 不讳言的说环境监测是环境治理工作的基础、必要、核心手段, 其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的地位日渐提高。总结以往环境监测在环境治理工作中的状况, 其对环境治理工作的促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3.1 环境监测工作中会对某检测对象进行采样, 收集数据处理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科学分析, 这种获取信息过程和所得科学结果有利于业内人士科学评价了解所测地域环境状况和质量等级, 从而更科学、更针对性开展环境治理。比如在日常生活饮用水源、水体污染的防控工作中, 工业废水的排放治理中、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中、热污染、电磁污染、放射性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的有效控制中国、大气污染的治理中等等都需要准确、真实的大气、水体、污染物、污染源等等信息, 这就依赖于环境监测工作, 通过环境监测的高新技术和遍布全国的环境监测站的全方位实时监测网络, 城市建设管理人员和环境治理人员就更能够得到其所在区域内污染指数、污染物分布及含量, 通过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就能够查找这些诶污染物形成过程和原因, 从而在源头和根本进行有害物质的治理, 大大提高其环境治理措施的稳定性、质量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例如, 在2014年山东省迎接全国淮河流域检查中, 我们沂南县莪庄河的水治理工作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莪庄河虽然水量不大, 但超标较严重, 河水质量COD、总氮、氨氮超标有时到几十倍, 数家治理企业提供了各种方案都不能彻底解决河流污染问题, 后来我们沂南县环境监测站对该河流进行了分段, 设置多个监测断面, 每天对河流断面和入河口、污染源排口进行定点监视监测, 分析了污染物特征及各污染点的影响贡献, 找出了污染原因, 为后期治理方案提供了可靠有效的科学理论依据, 降低了治理投资, 也大大加快了污染治理进程, 目前该河流水质治理工作已经取得良好效果, 水质也已稳定达标。由此可见, 环境质量监测中大多数据和环境指标都能够用于环境管理中, 如果缺乏环境的实时动态监测和管理, 环境问题和其他相应指标的科学管理就无法实现, 也就不能进行系统、全方位科学有效环境治理。

3.2 环境监测工作不仅要确保采集样本的真实性、代表性和可靠性, 还要对样本处理结果进行严密分析, 这一方面能够提高环境管理工作的严谨性, 使得环境管理和治理工程每个环节细节都做到位, 另一方面也从根本上杜绝了环境治理工程干扰因素, 有利于环境治理工程的顺利实施。比如城市环境改造工程、城市地区绿色建设, 就可以利用环境监测开展地区气候环境信息的调查, 能够指导施工建设中的生态环境的营造;如不同环境工程选择更合适的植物景观, 高速公路隔音带选取更好的高杆植物来防护。

3.3 众所周知, 环境监测工作涉及诸多领域知识, 已经运用多种先进高超检测分析技术, 例如运用水污染检测、生物传感器检测到环境管理中, BOD生物传感器就能检测某物质初始氧化速率等, 这种实验研究和应用案例不胜枚举。一方面这些高新环境检测技术能够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全面具体认识, 另一方面综合这些检测数据信息, 就能够从全局出发理性分析制定具备战略大局观的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这种行业趋势也充分证明了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的应用价值和环境保护行业对该技术广泛而深入应用的认可和推广, 也代表了环境监测对环境管理应用中可行性、必要性和促进性。这同样能够大幅度提高促进环境管理工作的升级优化, 促进环境保护治理工程上升到全新层面。

3.4 通过环境监测, 就能够及时有效察觉和反馈环境问题, 也有利于当地保护组织和城市建设人员更好的制定颁布环境保护制度和法律条文, 从而有效督促环境管理工作的正常顺利进行。此外, 进行环境管理具体工作和业务操作也离不开环境监测提供的各项数据, 尤其是高耗能、高污染和高危险的工业行业和石化能源行业, 通过具体分析不同各行业污水废弃排放状况和不可理污染物排放, 能够帮助相关治理人员更深入具体掌握污染程度, 也有助于监督工业行业污染治理整改效果, 这也是我国环境治理首要核心任务, 对我国未来生态环境的良好建设有着十分重大的促进效益。

4 结语

从上面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环境监测不仅对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决策提供了有效的科学数据支撑, 还能够通过动态监测数据来确定环境污染状况, 有助于我国其他经济行业的大力发展, 如农业、生态畜牧业等等, 这些绿化健康生态经济行业大力发展能够有效实现我国环境优化目标。除此之外, 环境监测还对我国环境管理有着极大的促进性作用, 其不仅能够分析企业对环境改造工程中所发挥的影响力, 还能够进一步以环境监测督促环境治理工作, 使得我国环境管理和治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也能够给其他环境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便利。

摘要:现代社会环保意识和健康生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然而城市雾霾天气、水环境和空气污染指数还是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首要头疼问题, 在万众瞩目的大环境下, 加强环境治理, 改善生态自然环境就成为与经济并重的重要课题, 尤其是城市文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们开始利用环境监测技术手段来分析城市环境污染现状, 从而提出科学性、针对性强的改善方案和治理措施。换句话说就是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性作用和影响, 下面本文就以此为话题进行思考探讨。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治理,促进作用,思考分析

参考文献

[1]甘毅.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探讨[J].农业与技术, 2013 (12) .

环境问题的哲学思考 篇5

环境问题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环境污染、破坏,从而对人类或生物圈造成负面影响,需要防止、改善以适合生物与人类生存的那部分环境现象的总称.环境问题是个集合概念,是各种具体环境事件及其相互作用的集成;也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于人类乃至生物圈而言的,如果超出这个基点,环境问题也就不成为问题.

作 者:罗孝高 作者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科技哲学专业研究生,湖南长沙,410006 刊 名:湖湘论坛 英文刊名:HUXIANG FORUM 年,卷(期):20xx 17(2) 分类号:B0 关键词:

 

网络环境下声乐教学思考 篇6

【摘 要】本文对在网络环境下将网络与声乐教学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素养和能力。

【关键词】网络;声乐;教学模式;信息素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声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环境下声乐教学走向的思考这三个维度对网络环境下的声乐教学模式进行探析。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媒体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三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師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者,学生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媒体传递则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为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了新领地。当下,网络作为现代化的一种教学方式,实时、高效采集和加工处理以及播放图、文、声、像信息,充分发挥人和设备的潜力与整体效能,达到教学信息资源和设备资源共享的目的。将网络与声乐课堂教学结合,体现网络的准确、客观、迅速、高效等优势和多途径性、可控性、创造性、灵活性等特点,且这些特点都完善了人及音乐方式之所不及。

1.立足于民族性和多元性,将网络教学和音乐教学相结合

前苏联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深刻地指出,音乐教育的中心材料,必须从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现代音乐三方面来选择,但首先必须立足于本国音乐。完善声乐教学教育性与艺术性统一,力求经典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音乐作品,使学生在欣赏和学习人类音乐艺术精品的同时,得到思想品德的感染和熏陶。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网络平台,让学生接触到不同文化背景中千姿百态的音乐,使他们认识人类创造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进而实现以多元音乐塑造学生正确的音乐文化价值观,即现代文化人类学和音乐文化价值观,唤起学生对多元音乐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紧迫性认识,树立起接续传统、面向未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2.网络教学和音乐教学的结合,有力的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能力包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力。人的素质虽含有知识与能力,但知识与能力并不等同于素质。从知识教育理念到能力教育理念,再到素质教育理念,这反映了教育理念的重大进步与发展。它把教育对象视作为能动主体,强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因此,要真正有效地开展素质教育,就必须熟悉和重视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网络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启发学生随着音乐展开想象时,而且常常要煞费苦心地设计一些问题。如曲子表现了怎样的意境?风格怎样?音色、力度、速度是怎样变化的?运用网络指导学生歌曲演唱和创作实践。首先体现在指导学生歌曲演唱方面。演唱声乐作品是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根据创作背景离不开生活,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源泉。在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时,为使学生尽快熟悉音乐风格,教师运用网络辅助教学,给学生提供民族音乐、 民族文化等文字资料,欣赏民族多声部无伴奏山歌。其次,体现在指导学生的歌曲创作方面。面对信息社会的到来,教育专家们已经注意到,信息社会的教学,已不再只是教学生学习的问题了,而且还要教学生寻找信息,使这些信息相互联系起来,并且以批判精神对待这些信息。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生活的社会信息化进程更为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正悄悄地改变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和方式。

教师设计题目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感受曲子的优美,感受曲子的变化,让学生欣赏音乐时完全进入角色。这种题目形式和语气,便于拉近师生关系,教师将教育的意图变成学生自身求知的需要,有利于引发学生自身学习的动力,师生平等互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网络环境下,注重学生思维的开发,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任意的发挥。突出“趣味性”,激发音乐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音乐活动打破课堂的局限,通过网络上丰富多彩、活泼趣味的内容和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生活。而突出“趣味性”,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精心选择音乐作品;精心设计活动形式;适当的组织课外音乐活动,课外音乐活动特具“开放性”,不受时间、空间和教材的限制,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解放,使学生在广阔的音乐领域中自由而又愉快地感受、欣赏和表现音乐,发展音乐才能。走出课堂。把学生带到清澈的小溪旁、幽静的柳树下、美丽的花坛边,让学生在潺潺的流水声、沙沙的树叶声中去听音乐、赏音乐、学音乐。充实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空间,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总之,网络环境下的音乐教学应采用较为灵活的教学手段,由于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思维方式、认知能力、表现特征等的差异,学生对不同的内容当然也就有不同的兴趣。采取了个别化的教育方式进行帮助和引导,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图书、实物、音像等资料进行问题研究。例如:有同学对约翰·施特劳斯家族的音乐非常感兴趣,通过网络操作,小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和老约翰·施特劳斯(1840-1849)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约翰·施特劳斯家族的历史,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地位,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代表作和在约翰·施特劳斯家族中的地位等。在这个师生相互协作的过程中,师生对约翰·施特劳斯家族的音乐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对信息进行获取、整理、加工、创新。 [科]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赵岩.音乐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概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城市生态环境的思考 篇7

随着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 越来越多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中, 由此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如土地资源的稀缺, 道路拥挤, 能源匮乏, 环境恶化, 人口膨胀。人们都将生活在一个亚健康的城市里, 城市的生态环境急需改善, 如何和自然共生是城市继续在自然界中继续生存的关键。

一、城市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中国目前许多大城市都为了迅速发展经济而一味地扩建城市, 使城市成为了钢筋混凝土森林, 几乎很少有开敞的广场绿地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随着车辆的增多, 城市只能一味地扩建道路、修建高架桥来减轻交通压力。汽车废气、工业的发展使室外的环境越来越恶劣, 甚至空气中的PM2.5已经超过了国际标准。恶劣的室外环境使更多的人不愿意外出, 人们都只愿意待在自己营造的小空间里, 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薄。

城市中人口的迅速膨胀, 使城市中各种资源都面临紧张。水资源尤为突出, 不仅水资源稀少, 更多的流域都被污染破坏。我国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 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数的四分之一, 600多个城市里有400多个供水不足。被誉为高原明珠的滇池流域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70多立方, 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八分之一, 作为昆明城市水源的主要来源, 滇池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已达到60%。而根据国外的经验, 一个国家和地区用水超过水资源量的20%时, 就可能出现水危机。

环境污染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有人质疑环境学家们危言耸听, 认为目前的环境状况并不糟糕, 等污染了再来慢慢治理也来得及。然而, 如果一味地发展经济, 对环境问题置之不理, 那么如果污染超过了这个地域生态承载力的话, 这个地域的生态自我修复功能将不可用, 城市也变的不再适合人类居住, 随之而来的只有这个城市的衰亡。

二、人们对生态城市的渴望

城市经济的的迅速增长, 也使越来越多的居民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们渴望亲近自然, 渴望与自然对话, 渴望生活在一个发达而又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城市中。

一个城市, 无论其现代化程度有多高, 都不可能是空中楼阁, 而必须依托大地。中国人讲究的是接“地气”, 与自然结缘, 面对越来越高遮天蔽日大厦, 人们更加渴望去崇尚青山碧水的自然。在很多发达国家, 已经有城市郊区化的现象, 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到郊区居住, 使城市中心出现空洞。

“让生活之树常绿长青”, 这一观念使人感受到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也是人对生活的希望。这棵树可以用来表示我们生活的城市, 生态城市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 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合理的规划设计城市, 使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 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 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 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 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三、城市环境

1. 居住环境

居住是城市居民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对城市来说是城市的主要功能之一。居住属于人类自我保护的需要, 发展的社会也使居住的含义更加宽泛, 不仅仅只是需要得到保护, 还需要舒适、卫生、安全、优美等。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结晶, 居住的主要场所即为建筑, 还可扩大到与建筑相关联的各种室外环境, 总称居住环境。

人们随着历史的发展过程逐渐学会了选择良好的生态环境来居住, 地势低的地方, 水的容量越大;生存条件好的地方, 聚集的人会更多, 由此也产生了人口问题, 也就是环境容量问题。容积率越高, 可容纳人员越多, 但是人口的膨胀对建筑环境而言是雪上加霜。猛增的人流需要更多的交通空间, 人类的居住环境的建设只能在一块限定的地上进行, 只能拆建筑扩建道路, 道路扩建后地价升值, 带来新一轮的开发修建高容积率的楼房。所以同步控制建筑密度和交通容量是营造一个好的居住环境的前提。

然而城市工业和汽车的发展使得城市空气污染变得严重, 空气质量下降, 空气中含有害气体和大量的粉尘, 使天空的能见度变低。提高空气质量也是改善居住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 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 降低人口密度, 对提高空气质量具有前瞻意义。城市中除空气污染以外, 各种污染都普片增加, 水污染, 垃圾污染, 噪声污染, 光污染等都不利于建造一个适宜居住的环境。

居住环境的质量还在于良性的生态气候。居住地区的气候环境影响人的气质和身体健康, 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改善气候条件, 适应自然变化, 才是人类生活的基础。

居住区的规划应该遵循自然的法则, 依照自然的承载能力适度发展, 巨型城市不但不利于居住生活, 也不利于人们对追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文明。人类喜欢居住在自然的环境中, 与自然打交道, “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也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渴望。建造一个生态的居住环境, 使人类亲近自然, 才是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2. 公共环境

人除了居住、生产以外, 还需要到各种公共空间中进行活动。城市公共空间狭义的概念是指那些提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等。根据居民的生活需求, 在城市公共空间可以进行交通、商业交易、表演、展览、体育竞赛、运动健身、消闲、观光游览、节日集会及人际交往等各类活动。

(1) 交通环境

城市中的道路是一个城市的动脉, 各交通干道的正常运转关系到城市的各种活动的正常进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随着交通工具、设施的不断更新而缩小, 人口、物质流动的需要为交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人口的增多随之而来的就是交通量的增加, 汽车的增多使本来就被污染的空气更加严重, 噪声、尾气、安全因素使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选择步行, 而是驾车, 但太多的汽车会影响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 使人们不愿意选择公交而是选择驾车和自行车, 然而私家车和自行车的进一步增多又会恶化已经很糟糕的情况。

城市交通流量的巨大超过了城市道路的承载力, 所以很多城市都采用了高架桥的做法, 希望通过复线交通来改善城市的交通拥挤状况。但是大量的高架桥的建设使高架桥周边的环境变得恶劣, 失去商业价值, 并且高架桥还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城市景观, 加剧高架桥附近的环境恶化。

所以改善道路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在快速路两旁进行带状绿化, 高架桥、立交桥、过街天桥等都要设计垂直绿化, 形成与道路为一体的垂直绿化系统。部分高架桥附近应开辟大面积绿地系统, 作为城市的呼吸系统, 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能否形成便捷有效的城市交通体系, 是衡量城市建设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 绿色环保的交通系统肩负着重塑城市形象的重任,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体系更成为了城市发展、城市建设追求的目标。

(2) 广场环境

广场被誉为城市的客厅, 修建尺度、功能、形象与城市相符的广场对城市的环境改善也很重要, 城市广场的形象特征、文化品位集中体现了该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 美丽的城市广场既是市民的自豪, 也是打动来该城市旅游的游客们的城市品牌。

城市中密集的高楼越来越多, 人们就会失去更多自由活动的户外开敞空间, 使人们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住所和在拥挤的场所工作。而人们的相互作用和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 城市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这要才能使城市有城市自己的活力。

目前, 我国都出现了广场热, 在其中确实不乏一些优秀的作品, 可是也有的广场仅仅只是为了某领导的面子工程, 一味的大, 不管广场的选址和定位, 使修建出来的广场空无一人, 甚至有的广场造价过高而半途终止。

现代都市人对城市生活的交往性、娱乐性、参与性、文化性和多样性的追求赋予了广场多功能、多景观、多活动、多信息, 以及大容量, 城市居民渴望走出狭小的住宅而又能躲避喧闹的城市繁华, 进入开敞的自由空间和能够欣赏大自然的景色, 城市公共广场提供了市民开敞的空间, 为城市增加了更多的空气和阳光, 打破了建筑的密集感,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提高人们的居住质量。

四、生态城市与自然共生

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 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 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另一方面, 更主要的是,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界的支撑,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生产, 向自然界索取满足自身生活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 也在同时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

现代生态学理论告诉我们, 生态系统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它的结构和功能, 包括生物种群的构成, 各个种群的数量比例, 以及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等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就是生态平衡。这种平衡是有生态系统自身的自动调节能力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 其自动调节能力取决于组成生态系统物种的生物潜能。这就要求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符合生态学法则, 对环境的保护要遵从生态系统运动的规律。因而, 如何尽快而有效地缓解生态危机, 保持生态平衡而维护生态系统, 正确地运用生态规律来调节和发展生产, 实为当今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课题。

共生哲学是主张对被现代建筑所抛弃的双重含义和多重含义的性质进行重新评价的哲学, 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 应当赋予自然界新的道德和价值标准。城市是属于自然的城市, 城市要想继续生长和发展, 首先必须要遵循客观的自然生态法则, 适应自然, 而不是一味地改造自然, 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城市是没有发展前景的。

城市和自然和谐共生, 形成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城市, 有历史的传统, 有新的文化艺术的发展, 有能够支持文化发展创新的文化设施;有自然形成的景观, 有人工建造的景观, 有能够是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和谐共生的载体。城市中有自然, 自然中有城市, 城市与自然共生, 自然与城市共同生态发展。

五、结语

自然不是城市的自然, 而城市是自然的城市, 城市不能脱离自然单独发展。在漫长的人类岁月里, 人类一直认为可以改造自然, 然而自然却已经在开始报复人类。只有让城市跟随自然共同发展, 城市的发展才能继续永存。

建设一个生态型的城市环境, 针对城市各种复杂要素之间的综合考虑, 使城市纳入到自然中与自然共生, 使人类居住在优良的自然环境中, 营造一个以人为本、生态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生态城市设计与实践.《城市环境设计》, 2008, 24

[2]成涛.城市环境艺术.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8

[3]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环境法》原则的思考 篇8

( 一) 协调发展原则

这是《环境法》中的首要原则, 根据常识我们可以得出, 放在首要位置的原则必然有其重要意义。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 我们非常重视经济发展的速度, 因此在某些方面付出了环境的代价。随着时间的发展, 我们认识到这种做法是不可谋取的, 所以《环境法》中的协调发展原则也称之为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相协调原则。

( 二)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

众所周知, 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或者是由于认识不正确的原因, 导致了一些环境污染, 在治理环境污染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但是取得成效差强人意。这也就提示我们不可以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套路, 这种做法是违背科学发展规律的。但是我们可以在发展的过程中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以预防为主, 采取防治结合以及综合治理的原则, 这样就可以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三) 环境责任原则

在《环境法》中, 环境责任原则就具有这样的法律效率。环境责任原则规定了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养护、破坏者恢复, 即我们常说的“谁污染、谁治理”。这一原则的规定, 直接明确了环境破坏和环境利用的责任, 迫使每一位环境利用者衡量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平衡。

( 四) 环境民主原则

《环境法》中的环境民主原则也称之为公众参与原则或者是环境保护的民主原则。从这一原则中我们可以看出, 环境保护并不是政府独立完成的事件, 它和每一位公民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环境民主原则是民众权利救济的一个有利支持点, 这可以促使人民在法律的保护之下更加规范的行使自身权利。环境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只有我们自身时刻注意环境问题, 才能保护自身的环境利益不遭到侵害。

二、《环境法》原则运用的思考

( 一) 协调发展原则的运用思考

既然《环境法》中协调发展原则的核心内涵是协调发展, 那么我们就必须在任何工程项目中考虑到环境因素。首先, 在进行综合决策之时, 我们需要思考环境与发展是否具备关联性。只有处理好这种关联性, 我们才能切实做到环境保护与经济技术政策实施的科学性。因为科学技术是环境保护的有利支撑点, 只有做好这个支撑点, 才能为接下来的环境监督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 二)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的运用思考

在运用这一原则之前, 首先要明白“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会很难消除环境恶劣带来的社会影响。并且, 这种环境问题是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消除的, 所以有必要加强这一原则运用的实际思考。在实践中, 需要利用科学技术规划好、布局好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在这一过程当中, 严格控制环境无限制的开发, 积极治理已经遭受破坏的环境, 综合整治重点环境问题, 完成好环境监测工作, 切实达到综合治理原则规定中的标准。

( 三) 环境责任原则的运用思考

《环境法》原则的思考中, 要重点考虑环境责任原则的运用, 因为只有运用好这一原则, 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好环境。通过立法将环境侵权责任的具体化, 可以有法可依, 健全我国的环境民主制度可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 舆论监督是非常具有震撼性的。广大群众的环境诉讼权利一旦得到扩大就可以得到全民族环境保护的支持, 这种力量会对环境破坏者造成很大的压力, 并且诉讼带来的法律成本也让环境责任原则的运用不断成熟起来。

( 四) 环境民主原则的运用思考

环境民主原则运用的主要特点就是环境公众听证制度的实施。听证, 已经成为了我们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但是环境公正听证制度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随着《环境法》中环境民主原则运用的不断深入, 这种听证制度不仅仅在于民众的“听”, 更多的是进行讨论和提出意见。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相关部门也需要对这些意见进行论证和答复, 那么这样就可以切实的保护好民众应有的环境资源利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原则是处理事情的基础, 在法律规范当中, 原则的设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其原则进行一定的阐述, 更是对《环境法》原则运用进行了重要的思考, 希望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具备《环境法》原则的意识, 更要将这些原则付诸于实践, 以此来确保可以更加有效的发挥法律原则应有的公平和效率。

参考文献

优化社区消费环境的思考 篇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再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我国十一五规划指出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改善消费环境,就必须确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文明消费观念和科学消费方式,提倡对各类资源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和绿色消费。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从科学发展观到建设生态文明,既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又重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保障发展的代际循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也是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生态文明的最终归宿是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促进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的和谐发展。而消费是社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归宿和根本动力[1]。社区作为社会的最基本单位必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归宿。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社区消费和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居民越来越重视日常消费环境和消费质量,营造和谐的社区消费环境,是社区居民满足日常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最根本的要求。社区消费主要包括:社区生活购物消费、社区餐饮消费、社区家庭服务消费、社区生活消费、社区娱乐休闲消费、社区医疗保健消费、社区维修服务消费、社区教育消费等。和谐社区消费环境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

二、目前社区消费环境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商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社区商业基础设施主要是与社区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息息相关的非生产性服务设施,包括小超市、连锁超市、24小时便利店、生鲜副食土产店、肉制品专卖店等零售商业。由于社区商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区居民购物难的问题还难以解决,造成社区居民消费的不方便。社区商业基础设施完善与否,不仅直接影响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而且影响到社区消费需求的增长,制约着社区家庭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从目前我国社区商业发展来看,不科学的发展规划、社区商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以各种低水平、低投入、低保障、低安全的路边店、夫妻店、马路市场、卷帘门商铺、初级农贸市场为主要形态的不正规业态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和谐社区消费环境建设。

(二)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随着社区市场的不断发展,社区居民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一些与人们生活日益相关的社区消费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如:餐饮店、早中晚餐摊贩、夜市、以及其他各类型的小摊点、小商贩、小型加工装配修理店等。由于这类商家发展中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因素,如污水、烟尘、噪声等,必然对社区消费环境造成污染;一些社区小型加工装配修理业和小摊贩占道经营、噪声扰民现象严重,造成了城市交通拥堵,引发了对社区消费环境的二次污染。一些商家由于规模小、对资源的利用率低或是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造成了对于有限资源的极大浪费。如社区中的洗车行业对水资源的浪费,城市当中一些中小的餐饮业、零售商业、小摊贩往往使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包装袋造成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

(三)假冒伪劣商品多,存在严重的消费安全隐患

由于社区管理滞后以及社区消费环境建设自身存在的问题,导致了社区市场秩序混乱,假冒伪劣产品相对较多,危害了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由于工商、质检等部门的监管不到位,相当多数的社区市场成为监管盲点,从而给假冒伪劣产品提供了生存的沃土。一些社区经营者采用虚假广告、包装、说明书等形式,隐瞒产品的真实性能、主要成分、使用方法等,对必须说明的内容含糊其辞或故意扩大功效,引诱消费者上当;社区中一些餐饮、娱乐业等小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基本的卫生、安全保障措施投入不够,甚至不投入,所提供的产品问题较多、品质难以保障,严重的损害了国家、集体、社区居民的利益。

(四)过度消费、庸俗消费以及依赖消费问题较为突出

由于社区中一些以文化娱乐消费为主的行业,原本对于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这些行业的经营者出于对利益的追求,提供庸俗低级的消费品,导致社区居民过度消费、庸俗消费、消费依赖问题严重,甚至引发了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如:黄、赌、毒、网络游戏聊天等“电子海洛因”。这些社会问题危害了社区乃至社会的治安与稳定。一些游艺娱乐业、音像制品业、以及网吧在经营过程中,为了招揽生意、牟取暴利,不注重精神消费品的健康性,听任青少年和儿童在网吧打网络游戏、聊天、浏览不健康的网站,导致部分青少年对网吧的依赖性消费和过度消费,极大的阻碍了这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成为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五)不公平交易问题较为突出,社区居民消费权益难以保障

与商品房、汽车、医疗、电信等消费者反映强烈的存在价格欺诈行业不同,目前社区消费市场中的欺诈现象主要表现在小摊贩的计量器具欺诈、价格欺诈现象普遍,社区服务业的服务不规范等问题引发的欺诈,这些问题虽然不至于严重损害社区居民的权益,但是助长了不良的社会风气,不利于和谐社区消费环境的构建。

三、优化社区消费环境的重要意义

(一)优化社区消费环境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

社区消费环境的改善,意味着社会主义社会基层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改善。马克思指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人所需要的丰富性正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1]。并指出: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这样生产就没有目的。生产与消费的这种“直接同一”,又“直接两立”的关系决定了消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应该注重社区基层的市场经济秩序,而社区消费环境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因此,和谐社区消费环境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长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优化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增长[3,5]。

(二)优化社区消费环境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说到底必须实施消费和谐,消费和谐必然要求营造和谐消费环境[4]。社区作为社会的基础,社区消费环境是社会消费环境的缩影。因此,和谐社会首先需要和谐的社区消费环境,社区消费环境和谐是国民经济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与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消费文明,促进社会文明与社会进步[5]。

(三)优化社区消费环境是社区居民、商家、生产者的共同要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居民越来越重视日常消费环境和消费质量,营造和谐的社区消费环境,是社区居民满足日常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最根本的要求。和谐社区消费环境建设离不开商家和生产者的共同努力。营造社区居民、商家、生产者三方面和谐关系是让广大社区居民放心消费,商家安心经营、生产者专心生产的客观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地扩大社区消费,实现和谐消费、和谐经营、和谐生产。因此,从根本改善社区消费环境是社区居民、商家、生产者的共同要求,有利于从根本上维护消费者权益。

四、优化社区消费环境的主要策略

(一)加强社区消费环境的规划,加大政府对社区消费环境改善的投入

政府规划部门应该加强对社区消费环境的规划工作,加大政府投入,这是社区消费环境和谐发展的有力保障。社区消费环境的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要以城市商业服务设施建设分区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为基础,结合社区划分,统筹构建社区消费环境。社区消费环境要与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社区居民购买力水平相适应,避免贪大求多、重复建设;要充分考虑市场环境、现有社区消费网点状况及社区消费水平;既要着眼于长远,科学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又要从实际出发,合理配置消费网点总量、规模、档次和业态,构建现代社区消费网络体系。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那些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社区消费品,特别是在社区医疗、社区教育、社区养老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区居民对这类消费需求的全面增长与其供给的严重短缺,已经制约了社区消费的增长, 成了制约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大社区消费网点规划、为社区居民提供满足其基本需求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是营造和谐的社区消费环境,加速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加强市场监管与执法力度,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由于社区中不良的市场秩序,恶化了社区消费环境,影响了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因此,当前整顿和规范社区市场经济秩序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政府主管部门要切实作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特别是对那些社区居民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制假售假、生产销售劣质消费品等突出问题,要严加惩处,严重的还要追究其刑事责任,令那些违法者不敢再犯。同时政府主管部门还应该积极推行市场准入制度,积极建立企业信用制度,对于那些达不到安全、卫生、质量和环境标准、浪费和污染严重、欺诈顾客的社区商家,要记录在案,要求其整改,整改不过关或是记录超标的必须严格清理,不准其再次进入该市场。如对于文化娱乐市场的整顿,可以采取这种办法,对于存在“黄赌毒”的商家和违规经营的网吧,要对其严格整改,整改不达标的要禁止其营业。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除了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外,政府还可针对当前一些具体情况和问题,拟订一些具体的规定,开展专项整治,如:2005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 2006年2月,国家工商总局出台了2006年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对加强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做出了重大决策和部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规范厂商经营行为,营造绿色消费环境

追求利润是商家的本性,社区中部分商家采取不正当手段谋求利润,损害的不仅是社区居民的利益,从根本来看也损害了商家自身的利益。由于交易环境较为公平的大型超市距离居民社区相对较远,社区成为居民日常生活消费的重要区域,一些社区经营商户为了谋求高的利润,在产品质量、产品售后服务、保存方面投入不足,甚至是欺诈经营[6]。从长期来看,失去了社区居民的信赖,商家无法获利就更不用说生存了。中华民族自古是一个崇尚道德、注重个人操守的民族。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也要求公民遵循“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基本道德规范。我国的各种法律明确社会主义商业道德的准则包含“公平自愿、诚实信用、合法经营”。任何一个社区商家在经营过程中,首先应该讲求社会道义,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履行社会职责,符合大众利益。在经营过程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社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利用,注重社区消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应面对市场需求,以安全保障为基础,开发、制造档次较低、层次较多、覆盖较宽、较大众化的绿色产品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把商家、消费者和社会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营造和谐的社区消费环境。

(四)加强社区消费相关法制建设,培养健康消费观念和维权意识

优化社区消费环境应该加快制定与社区消费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注重社区居民消费权益的保护。用法律来维护社区居民的消费权益不受侵害,给社区消费环境构筑起坚实的法律保障。同时,还要使社区中各类消费者摈弃那些不道德的、庸俗的、过度依赖和沉迷消费行为,加强对社区居民的消费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消费维权意识,其中主要包括社区居民消费权利意识、科学消费知识、消费文化知识、环境保护知识等,以提高社区居民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7],提高社区消费质量,为优化社区消费环境创造有利的条件。

摘要: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然要求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消费。营造和谐社区消费环境,是构建和谐社区乃至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与基础。目前,我国社区消费环境存在的问题制约了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的合理发展。优化社区消费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解决社区消费环境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加大社区商业投入、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商家经营行为以及不断进行消费教育。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社区,消费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3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4-96.

[3]尹世杰.关于消费环境的几个问题[J].消费经济,2006(2).

[4]文启湘.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消费[J].消费经济,2005(4).

[5]同[3].

[6]Sanae Inagam,etc.Grocery Store Locations,Weight,and Neighborhoods.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Medicine[J].Volume 31,2006 July 10-16.

我国环境税征管问题思考 篇10

20世纪70年代以来, 环境税逐步从理论走向实践, 许多西方国家特别是北欧国家都引入了专门的环境税种, 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果和财政效果。环境税同时具备约束和激励的双重功能, 既可以涵盖生产活动, 也可以涵盖消费活动, 能有效地引导企业和家庭以有利于环境的方式生产和消费;同时环境税顺应了从命令强制手段向经济手段转变解决环境问题的趋势, 作为柔性手段被各国政府所青睐;在国际贸易中, 环境税也经常被作为贸易保护的工具来使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推动, 开征环境税已经被列入我国环境保护发展规划和“十二五”规划纲要, 可以预见, 环境税即将迈入实施阶段, 必将在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的环境税理论研究已经迈过了介绍与论证阶段, 正处于融合、创新、制度创建的新的时期, 有关机构和院校联合组成的课题组已经开始环境税具体税种的设计, 这些研究的重点是环境税的作用机制、实施效应分析、环境税种的选择、税制要素的设计等。虽然目前对环境税的理论研究成果颇丰, 但对环境税的保障性制度还没有展开充分研究, 一方面是因为当前环境税研究的焦点是主体税种的确定及实施路线图, 征管问题研究滞后于税制设计也就在所难免, 另一方面则可能是对环境税征管的特殊性认识不足, 对环境税特殊的征管要求还不够重视。环境税的征管工作是环境税实施的基础工作, 是环境税政策效果实现的重要保证, 而环境税的主体税种污染排放税的征管要求与现有税种有明显差异, 要保证环境税在十二五期间顺利推出, 就必须对环境税的征管特点展开分析, 对国内外环境税 (费) 征管经验进行借鉴, 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征管制度设计和征管能力建设。

二、环境税分类、征管特征现状分析

(一) 环境税的定义和分类

环境税的定义和分类是研究环境税征管问题的起点。国际上对环境税的定义较为宽泛, 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能源署和欧洲委员会将环境税称为“与环境相关的税收” (Environmentally Related Taxes) , 可以看出, 国际上通常所称的“环境税”不是一个独立税种, 而是以环境保护作为设计目标的税种的集合。国内学界关于环境税的定义, 根据其内涵的不同, 存在狭义说、中义说、广义说之分, 但综合来讲, 环境税是国家基于环境保护目的, 筹集环境保护资金, 调节纳税人环境保护行为而征收的税收和采取的税收措施, 具体包括:污染排放税、污染产品 (服务) 税、环境收入税、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税收措施。有学者将资源税也纳入环境税的研究范畴, 因为资源税更多的是体现资源租税和级差租税, 并且已经存在与之相配套的征管制度, 因此本文未涉及资源税的征管问题。污染排放税是指对直接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所征收的税, 是一种同所导致的污染的实际数值 (或估计量) 直接相关的环境税类, 如二氧化硫税、二氧化碳税、水污染物排放税、固体废弃物排放税、噪音税等。按污染物命名的污染排放税又称为独立环境税, 这一税类对排污的控制性较强, 但征管成本较高。污染产品 (服务) 税, 是指对使用过程 (服务) 中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 (服务) , 或者使用以后残留物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所征收的税。是一种针对污染产品生产或消费金额以及造成污染后果的服务行为营业额按比例税率或定额税率征收的环境税类, 是一种间接税, 如能源税、汽车税、农药税等。环境收入税是指以筹集环境保护资金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税, 是一种财政性税收, 一般是随已有的主体税种加成征收, 类似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税收措施, 是指能产生环境保护刺激或激励作用的税收手段, 如差别税率、税收优惠等。

(二) 环境税的征管特点

污染产品 (服务) 税可以通过增加消费税税目、营业税税目的方式开征, 其征管制度是比较健全的;环境收入税随主税种一起征收, 在征管上并没有特殊要求;只有污染排放税是一类新颖的税种, 有着独特的征管特性: (1) 征管对象的特殊性。污染排放税属于行为税, 发生排污行为的组织和个人都是环境税的纳税人, 排污行为的广泛性决定了污染排放税纳税人的广泛性。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可能涉及很多行业、众多企业, 消费过程中的污染排放更加面广量大, 大量非企业单位、家庭甚至个人都可能成为污染排放税的纳税人。 (2) 征管环节的特殊性。污染排放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的排污量, 而排污量一般只能在排污行为发生时才能记录下来, 如一些有害气体的排污量是通过记录排放浓度、排放时间等测算出来的, 如果未及时记录很难再推算出排污量。有些污染事件事后甚至难以确定排污者, 更无法确定计税依据。 (3) 征管规模的特殊性。从学者们提出的各种设计方案来看, 结合现有排污费的征收情况, 污染排放税的收入规模不会很大, 户均税额也不会太高;随着治污技术的提高和纳税人治污能力的增强, 污染排放税税基趋于收缩, 纳税人总体税负还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 (4) 征管技术的特殊性。污染排放税计税依据即排污量的确定有三种方法, 收入法是根据产品的产量核定排污量, 投入法是根据生产投入物中的化合物或污染物含量核定排污量, 监测法是根据生产过程中监测设备记录的数据确定排污量。根据理论研究的结果, 通过监测设备确定排污量是最准确, 而且是环境效应最显著的方法, 这种方法直接刺激排污者采取各种手段减少排污量, 有效实现环保目标, 因此在实际征收中应广泛采用。但监测法的技术性很强, 需要配备专业的测试设备和计算设备, 需要专业技术人员, 需要定期监测和采集数据;由于排污量数据不是建立在财务核算基础之上, 没有上下游企业可以调查比对, 一旦数据丢失, 计税依据难以确定。 (5) 征管目的的特殊性。开征污染排放税是为了将纳税人的边际生产成本提高到社会边际成本之上, 促使纳税人在权衡得失后开展排污治理减少污染排放, 因此环境税的环境目的高于组织收入目的, 即使单位税款征管成本很高, 仍然需要加强征管以保证排污行为机会成本的存在。 (6) 税收优惠的多样性。为了通过市场信号, 合理地引导微观经济主体自发地实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 以达到环境效果, 环境税通常都规定有许多税收差别和税收优惠政策, 纳税人如采取了规定的措施或排放达到了规定的标准将会获得税收差别对待或税收优惠。污染排放税是环境税的主要税种, 是一个国家税制是否绿化的重要标志, 也是我国引入环境税初期计划开征的主体税种, 因此在征管上必须予以特别的保障。现行的征管制度对行为课税的管理制度较少, 缺乏必须的制度建设, 同时征税机关缺乏专业设备和专业人才, 纳税人的检测设备安装远未普及, 征纳双方的硬件条件不能满足征管技术需求, 在征管准备上市场价格传导机制还不完善, 征纳双方乃至整个社会对开征新税种的心理建设非常不充分, 这些都将会对污染排放税的征收产生负面影响。

(三) 我国排污费征管制度分析

排污费是我国现行环保收费制度中规模最大征管最为规范的一种收费, 也是污染排放税征收前的过渡形式。2003年, 国务院发布了《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以行政法规的形式确立了排污收费制度;在《条例》的基础上, 有关部委陆续出台了《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排污费资金收缴使用管理办法》、《关于排污费征收核定有关工作的通知》和《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法规与规章, 与《条例》一起构成了较为完整的排污费征管制度。现行的排污费征管制度既有着鲜明的优点, 也存在明显的缺陷。 (1) 现行排污费征管制度的优点。第一, 实现了按污染物的种类、数量以污染当量为单位实行总量多因子排污收费。即实现了由单一浓度收费向浓度与总量相结合的收费转变;由单因子收费向多因子收费转变。第二, 规定了仪器监测数据可以作为征收的依据。《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 国家规定强制检定的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仪器对污染物排放的监测数据可以作为核定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的依据;并规定排污者安装的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仪器, 应当依法定期进行校验。2008年3月环境保护部颁布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管理办法》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运行管理作出了详细的规定。第三,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全国性的环境监测网络已经建成并逐渐完善。污染物排放监测技术水平得到不断改进, 监控手段已日渐成熟, 国家污染源自动监控计划稳步推进。第四, 实行了收支两条线管理。按照“环保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原则, 征收的排污费一律上缴财政, 纳入财政预算, 列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进行管理。第五, 规定了罚款和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的处罚手段。《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规定:对不缴或者欠缴排污费的, 责令限期缴纳, 逾期拒不缴纳的, 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并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 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2) 现行排污费征管制度的缺点。第一, 征管规定以部门规章的形式颁布, 法律层次较低, 且不具有完全的强制性, 导致在征收时阻力大, 协议收费、人情收费、行政干预收费现象严重;同时收费的性质容易与其他经营性费用相混淆, 在公众意识中也没有税收的地位高, 因此排污费难免会受到缴费人的排斥。第二, 征收成本高, 收费项目多而杂, 缓缴、减免范围各地不一, 征收效率较低;对一些生产工艺复杂、排污节点和污染因子多的大型企业, 排放的污染物种类不清, 排放量核定不准确, 计征的污染因子不够, 如对燃煤锅炉, 只征收烟尘一项, 而污染当量数较多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却没有计征。第三, 没有明确规定排污单位的申报义务。作为收费依据的排污量均由征收部门通过监测主动获取, 缴费人不但不需要主动申报排污量, 还想方设法隐瞒排污量, 导致漏征逃费现象非常普遍, 也严重挫伤了依法缴费人的积极性。第四, 目前环保性收费还存在“多部门征收”和入库级次不一的情况, 政出多门导致征管较为混乱。

三、我国环境税征管的政策建议

(一) 加强税款征收

(1) 征收主体的选择。主要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全部由税务部门负责征管, 第二种是税务部门负责征收和执法, 环保部门配合, 负责监测和提供排污数据, 第三种是环保部门代征, 税务部门只负责税款核算。本文倾向于第三种意见, 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其他部门如海关、财政代征税收已有先例, 二是因为环保部门已经有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监测设备, 有完善的监测体系, 税务部门再重复投入会造成极大浪费, 三是因为环保部门有征收排污费的场所和经验, 征收的软硬件都有一定的基础, 四是征收和监管集中于环保部门, 有利于职责和权力的统一, 便于提高行政效率, 降低行政成本, 也有利于形成环保部门和税务部门相互监督的良好机制。 (2) 申报和征收方式的选择。税收的征收方式有核定征收、查验征收、查账征收、委托代征、定期定额征收等几种方式, 申报方式有自行申报、定额征收、源泉扣缴等几种方式。环境税的申报和征收方式应实行以自行申报、查验征收加核定征收为主, 委托代征为辅的申报征收方式, 慎用定期定额征收方式。同其他税种一样, 环境税要以纳税人自行申报为主, 在对排污信息的掌握上, 纳税人比征收部门更具信息优势, 要吸取排污费征收的经验教训, 赋予环境税纳税人自行申报义务才能解决面广量大的排污者排污数据采集问题, 征税机关定期查验纳税人申报数据的准确性。当纳税人无法准确计量排污量, 或排污量信息丢失时, 征税部门采用合理的方法核定排污量作为征税的依据;对分布广泛税额不大的纳税人, 可以采取委托代征的方式, 提高征管效率, 降低征税成本。定期定额征收方式对生产型纳税人要慎用, 因为对于生产型纳税人, 定期定额方式实际上是同意这些排污人在缴纳固定费用后就可以无限制排放污染物, 显然这种方式不但没有收到环境效果, 反而起到鼓励污染排放的作用, 对按照实际排放量征税的纳税人也不公平, 对这一类纳税人可以按照用水、用电量或者营业额核定征收。 (3) 计税依据的确定。有监测条件的, 从自行检测、委托检测、环保部门监测中选择一种方式, 没有监测条件的, 按物料衡算法确定。自行检测是指排污人购入指定的或符合一定标准的检测设备并安装后, 经征收部门测试认可, 按照设备记录的数据征税;自行检测设备投入较大, 需要做好数据保管工作, 防止检测数据被篡改或丢失。委托检测是指排污人委托经过资质认证的社会中介机构或专业组织, 对排污人的排污情况进行检测, 经征收部门认可后, 按照受托人提供的检测数据征税;委托检测可以减少初期检测设备投入成本, 由专业人员进行管理能提高检测效率, 但委托检测需要定期支付费用, 而且防范排污人和受托人串通篡改数据也是一个难题。环保部门检测是指由环保部门购买并安装检测设备, 数据由环保部门实时获取或定期采集并传送给征收部门;这种方式可以减少纳税人负担, 但国家的征税成本较高。

(二) 修订征管法律

按照税收法定原则的要求, 国家向人民课税必须要有法律的规定。征收环境税不仅要制订实体性的环境税法, 还要根据环境税征管的特点, 制订必要的程序性的法律法规。本文认为, 可以通过对现行的《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进行修订来实现法律完备。一方面可以提高环境税征管制度的法律层次, 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另立新法, 浪费立法资源。内容包括:一是明确环境税的征管适用《税收征管法》;二是如果选择环保部门作为征收部门, 要将征收部门在环境税征管中的权力和义务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三是增加纳税人负有提供或妥善保管检测数据的法律义务和法律责任条款;四是增加纳税人故意破坏监测设备或者篡改监测数据的法律责任的条款;五是增加受托检测的中介机构法律义务和法律责任的条款;六是增加征收部门有责令违法纳税人停产停业整顿的处罚权的条款, 这样可以不削弱环保部门已有的执法权。除了法律的修改完善, 还要根据环境税征管的实际需要制订配套的征税制度, 如必须制订环境税特有的监测设备安装使用制度、委托检测制度等。

(三) 征管能力建设

环境税征管必须要有与其相适应的环境监测水平。环境监测是指运用物理、化学或者生物等方法, 间断或连续地测定环境中污染物的含量 (水平) , 并跟踪观察、分析其变化及对环境影响的过程;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一项基础工作, 为环境管理提供基础性资料, 同时为环境税的征收提供计税依据。环境监测是环境税征管的基础工作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说, 环境监测水平就反映了环境税征管水平。只有大力开展技术创新, 加快监测网络及点位、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化、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数据传送和处理的研究, 引入物联网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 才能不断提高环境税征管水平。

(四) 提供纳税服务

加大环境税法宣传力度, 使广大纳税人全面了解环境税的税制要求, 了解在环保和纳税上的权利和义务。环境税法宣传存在指引作用, 告知纳税人哪些是国家鼓励的, 哪些是国家限制的, 从而引导纳税人改变行为模式, 顺应环保需要, 同样有利于实现环境税的政策目的。环境税法宣传还要和环保宣传相结合, 广泛宣传环境税的环保功能, 使环境税获得纳税人的认可, 促进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征税机关还要经常开展环境税税收优惠政策的宣讲, 便于纳税人及时了解政策, 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五) 增加执法刚性

我国环境收费的强制性一直较弱, 环境税实施后要充分利用税收强制性的特点, 加强征管、严格执法, 通过执法刚性体现出税法的严肃性。环境税的计税依据储存在监测设备中, 容易丢失或被篡改, 监测设备也容易被关闭或破坏, 因此征收部门要加强对数据异常企业的监控, 发现偷税行为及时查处;对故意破坏监测设备或者改变监测数据的行为要按照法律规定, 单独予以处罚;对逃避缴纳欠税的, 按照征管法的规定给予处罚并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六) 提升征管效率

制度设计能够有效提升环境税的征管效率, 而且几乎没有实施成本, 因此应非常注重通过制度设计来提升征管效率、降低征管成本和征管难度。一般来说, 制度设计越简单、纳税人越少的税种, 偷逃税的可能性就越低, 征收率也就越高, 因此环境税的税种不宜设置过多, 主要选择排放量大、对环境破坏严重的污染物和污染产品征税;设定较高的起征点或免征额, 可以大幅度削减纳税人的数量;通过税收优惠或税收差别引导纳税人主动安装检测仪器, 提供准确的排污数据。当然环境税的制度设计也不是越简单越好, 环境税制度设计越细致, 它所带来的环境效果越好, 因此需要寻找环境效果和征管效率的平衡点。

(七) 做好开征准备

(1) 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只有健全的市场, 才能使环境税的变化通过价格波动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微观经济主体, 然后微观经济主体再根据价格的变化调整经济决策, 从而使政府能够利用环境税实现环保目的。如果市场不健全, 传导机制中的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使政策落空。 (2) 提高环境税制的透明度。借鉴国外经验, 开征环境税前必须提前一段时间公布环境税改革的细节, 高度重视环境税税制的透明度, 公众对环境税传导机制的理解和认知有助于环境税引导生产和消费功能的实现。环境税的征管工作对于征税机关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 除上述谈征管制度和措施以外, 还需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税务机关和环保机关、财政机关之间的交流和协作等, 只有做好充分的征管安排, 才能保证环境税平稳顺利地付诸实施。

摘要:本文分析了环境税征管的特性, 对我国现行排污费征管制度的优缺点和国外环境税费的征管经验进行了总结, 对环境税征管重要内容展开了讨论。认为我国环境税征管问题研究落后于税制设计, 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将会对环境税的实施产生不利影响。我国环境税征管应该立足于现有制度和资源, 借鉴国内外环境税费征管经验, 根据环境税征管特点, 有针对性地开展征管制度设计和征管能力建设。

关键词:环境税,税收征管,制度设计,征管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白:《试论现行排污收费制度的缺陷及改革》, 《环境保护》2007年第9期。

[2]于卿婵:《中国税制改革背景下的环境税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3]蒋海勇、秦艳:《发达国家环境税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启示》, 《税务与经济》2010年第4期。

[4]宋国君:《环境政策分析》,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5]李慧玲:《环境税费法律制度研究》,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思考 篇11

一、我国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实现科学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

我国现实的环境状况是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大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如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应在1074万吨以下,而2006年全国的排放总量为1428万吨。平均而言,几乎所有企业(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不能达二级标准。

另外,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量大面广,荒漠化、草原退化加剧,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二)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与环境质量改善程度低的矛盾日益突出

实现小康社会,环境质量也应达到一定的目标,通俗一点讲,小康社会的环境质量至少是人民群众喝的水是干净的,呼吸的空气是清洁的,吃的食物是安全的,生产生活的环境是良好的。但现实是1/3的农村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2/5的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也就是大气环境对身体健康有损坏作用的),土壤污染不断加大,农产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噪声扰民现象十分普遍。全国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

(三)构建和谐社会与环境引发的不稳定因素矛盾日益突出

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目前,每年都将发生几百起污染事件,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影响社会稳定,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央纪委已将环境污染作为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之一,各地、有关部门也已将环境污染问题作为保障人民群众权益的重点工作之一,充分说明了环境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已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履行国际公约与国内环境压力增大矛盾日益突出

履行国际公约,要求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生物多样性保护、荒漠化防治、湿地保护、臭氧层保护、持久有机污染物控制、核安全等。但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已居世界第二,与第一名的美国差距很小。虽没有减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但面临的国际压力越来越大,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产生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荒漠化不断扩大,湿地面积越来越小,核安全面临严峻考验。所有这些增大了履行国际公约的难度。

(五)环境形势愈来愈严峻与环境管理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

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管理上存在严重的不适应,一是环境保护法制不够健全,环境立法未能完全适应形势需要,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十分突出;二是环境管理体制未完全理顺,环境管理效率低下,监管能力薄弱,而且监管错位、越位;三是对污染防治的规律性缺乏深入研究,污染治理效果差,如淮河、太湖、滇池治了这么多年,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污染仍很严重,而且局部有加重的趋势;四是缺乏预警、应急机制,太湖、松花江等特重大事件充分暴露了上述问题。

二、环境保护工作总体思路

总体思路: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依靠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污染治理,提高效率。加强监管,建立长效机制。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

1. 将环境保护摆在重要战略位置。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痛下决心解决环境问题。

2. 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同样要靠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增强环境保护的物质基础。

3.协调发展。发展必须是协调、科学的发展,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否则,资源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人与自然的严重失调必将危及社会的稳定和谐。

(二)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1.发达国家工业化的一个重要教训是“先污染后治理”。国外的经验教训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宝贵财富,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预防是前提,治理是关键,综合措施是保障。

2.预防。就是要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倡导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在空间布局上,根据资源环境状况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在优化开发区内着力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化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在重点开发区内充实基础设施,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在限制开发区内实行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方针;在禁止开发区内严禁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

3.综合治理。一方面要以工程措施带动污染治理,根据“十一五”规划组织实施一大批重点污染治理工程,目前要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设施及烟气脱硫设施建设,力争完成和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约束性减排目标;另一方面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并确保污染治理的效果。

(三)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作为环境保护的重点

1. 饮用水安全。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

2. 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一是加强二氧化硫污染防治,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十五”期间没有完成二氧化硫减排10%的目标,“十一五”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实现减排目标,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否则,无法向老百姓交代。二是加大城市汽车尾气、颗粒物的污染防治。

3. 有毒有害污染物处理处置。加快有毒有害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和处置场所建设,加强监管和监测,制定应急预案。吸取“非典”经验,加快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管,加快汞、砷、铬、镉等有毒污染物治理进程。

4. 防治土壤污染,保证农产品安全。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超标耕地综合治理,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用薄膜等,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保证农产品安全。

(四)坚持标本兼治,重在建立长效机制

1. 法律、法规、标准要切合实际。过高不利于经济发展,过低不利于环境保护;同时要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

2. 监管要到位,不错位。各部门必须各负其责,做好本职工作。环境保护部门要切实发挥好监管职能,当好“裁判”,彻底解决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问题。环保部门绝不能参与企业的污染治理,组织实施、安排污染治理项目,指定企业污染治理的技术工艺路线和设备。

3. 建立健全投融资机制。首先是各级政府的投入要保证;第二是政府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污染治理投资力度,要建立环保政策性贷款;第三是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鼓励各类所有制经济参与污染治理设施投资和运营。

4. 经济政策,主要是价格政策、税收政策和收费政策。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治理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对市场调节的价格也要进行有利于环保的指导和监管。使环境保护成本内部化,如电厂烟气脱硫成本能在电价中有所反映那样,其它污染治理成本都应在产品价格中有所体现。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增设环境税、生态税,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产品征收消费税等。对综合利用废弃物的企业、产品要给予税收优惠。收费政策要有利于调动企业治污积极性,有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应考虑累积制,或指数递增方式收费。改革排污收费目的,进一步研究零起点收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5. 采用市场机制治理污染。将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推向市场,引入竞争机制,由专业化治污企业承担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确保污染治理设施高效、稳定运行。

(五)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努力推进环境保护

政府:搞好管理,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企业:首先要守法经营,污染物必须达标排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承担污染治理的责任,公布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情况,争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公众:要提高环境意识,参与和支持环境保护事业。

三、环境保护工作建议

(一)强化环境管理

1. 严格标准。标准的确定要与目标相一致,不能脱离实际。

2. 把好环评关。控制新的污染物产生,今天的老污染,就是昨天的新项目。如果环评把不好关,今天的新项目,就是明天的老污染,也就不可能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现状。

3. 总量控制。科学合理地分配总量指标并及时调整,及时有效地监控完成情况。对超过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企业,暂停审批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

4.目标考核。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将“十一五”总量控制指标和环境质量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建立目标考核制度,实行年终“一小考”,三年“一中考”,五年到期“一大考”,并将考核结果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向社会公布。

5.责任追究。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奖惩、问责的重要依据,完不成环境目标的不得提拔、重用,并要承担相关责任。

(二)加大执法监督

1. 监测、预警。对污染物排放、环境质量要加强监测、预警,防止重大事故发生。

2.执法监督。加强日常的执法监督,对污染物超标排放企业必须采取停产整顿、限期治理措施。加强对污染防治设施的监督检查,要采取高科技、无线远程监控方式监控企业的排污情况。彻底改变目前污染治理设施“晒太阳”的现状,发挥投资和环保效益。

3.公众监督。企业要向社会公布环境状况,接受公众监督。重大项目、重大开发计划要听取公众的意见,建立健全鼓励公众举报环境问题的机制。

(三)健全管理体制

1.建立国家监察体制。加大国家对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情况的检查力度,强化中央政府协调跨省界环境问题的能力,督促检查突出的环境问题。

2.完善地方监管体制。地方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要加强监管力量,完善监管体制和机制。落实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实行严格的考核和问责制。上一级政府要监督下一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落实情况,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基层环保队伍建设,配备必要的执法人员,明确执法地位,规范执法行为。

3.企业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制。按照ISO14000标准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以健全的管理体系确保各项环境法律、政策落到实处。

思考环境 篇12

早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国际领域内环保浪潮的兴起、国内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积极干预和公众环境意识的逐步提高,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主要肇事者是企业。企业一方面利用先进技术,滥用自然资源,获取高额利润;另一方面又造成社会公害泛滥,空气、水质严重污染,给社会环境带来巨大损害。企业承担环境保护及资源合理使用的责任日益为社会所高度关注。美国经济伦理学家乔治·恩德勒就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包含3个方面: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其中环境责任是指“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消耗较少的自然资源,让环境承受较少的废弃物”。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环境保护要求企业依法承担环境责任,要求现代企业在谋求投资者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必须考虑增进投资者利益以外的环境公益。

一、何为企业环境责任

企业环境责任属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企业在谋求自身及股东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还应当履行保护环境的社会义务,应当对政府代表的环境公共利益负一定的责任。企业环境责任是指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企业必须承担的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资源的社会责任。企业履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充分利用已开采资源,减少对资源的采竭,保护生态平衡;第二,控制各种有毒物质及致病因子进入环境,以免对人类及其他生物造成损害;第三,保护和改善企业所在地区的环境质量,防止由于环境质量下降而使该地区生存条件恶化。

二、现代企业环境责任承担不力的原因

如前列举,现实中企业向陆域、海域和大气空间排放有毒害物质酿成的恶性环境事故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归纳有以下几点:

1. 对某些企业,科学发展只是一个口号。

传统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应追求的目标,其他都是附带的或是为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服务的,甚至为了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不惜损害社会利益。故绝大多数企业从选材到生产一直到销售没有建立起绿色环保体系,不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没有想到企业的再发展与这个社会的关系是“鱼”与“水”的关系,“水”被污染了,“鱼”还能活吗?

2. 企业违法成本过低。

从企业遵守环境责任后果的角度来看,国家没有对在经营中自始自终严格遵循环境保护责任的企业予以鼓励和支持,对那些不遵守环境保护责任的企业制裁也不力,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因法律制裁所付出的经济成本,所以只顾眼前经济利益漠视全人类长远利益成为大多数企业的惯常作法。

3. 传统企业没有建立绿色会计制。

从企业成本核算角度来看,由于受传统的环境资源无价值论的误导及现有会计制度中不将环境资源消耗算入成本中,对于在经营过程中贯彻环境保护理念,投入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减少环境损害的绿色企业而言,在现行的企业竞争机制下增加此项成本无疑会影响其竞争力,与其如此另类,不如随大流先生存再说,从而导致企业外部不经济性的恶性循环。

4. 未完全推行清洁生产制。

从治理范式角度来看,传统的经济模式强调企业只需尽遵守相应的环境标准、污染预防与治理的责任就可以了,所以“末端治理”就成为了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当然选择,而无法从长远出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真正实现保护环境。事实上从“源头”出发,直至产品废物回收再利用全程跟踪、监测治理,才是企业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案,是真正地将环境保护与合理使用资源之责任落实到位。

5. 大部分企业未建立企业环境风险控制体系。

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企业漠视环境利益、任意排放污染物和掠夺性开发资源的现象,如前所述大量环境违法案件中,企业向陆域、海域和大气空间排放有毒害物质酿成的恶性事件屡见不鲜,企业的这种过度消耗资源与能源,排泄大量的污染物和废弃物的行为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和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球环境,损失巨大,其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力很大,与环境责任相关的风险可能造成长久诉讼、高额赔偿、品牌形象的损失、市场的失去等后果,成为企业经营中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风险之一。而我国大部分企业未建立企业风险控制体系,为了应对这类风险,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自身的环境责任风险控制体系,从风险的预防、预警和应对等方面作出响应,使危机的影响最小化。

三、企业环境责任的新思考

鉴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阶段还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企业的环境素质还不够高,在现阶段我们若仅仅寄希望于从道德上要求企业自觉或自发地进行环境保护,这显然不太可能,故还是需要国家运用法律这一道德的底线来促使企业自身承担起环境责任。因此,根据以上分析的原因在今后的法制建设中我们要注意:

1. 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的发展目标,并要求实际贯彻。

要求企业科学发展,政府监管以及公众权益诉求皆不能缺位。特别对于“国字号”的企业,政府更应该加大监控。例如上面提到的大连油管爆炸事件,除却追究直接责任者外籍油轮,新港保税油库所属的中石油也应该担负责任。企业追求利润与发展及维护当代人的福利固然重要,但亦需考虑环境利益与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故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时应权衡收益与损失,以整个生态经济系统长期效益最大化为追求目标。

2. 加强监管,加大违法企业的违法成本。

完善法律法规,完善监管体制,加强环境执法,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改革和完善环境监管体制,摆脱地方保护主义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加强环境执法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对违法企业彻底清查,加重处罚,使其为违法行为付出高昂代价。建立长效严管机制,消灭企业的侥幸心理,使其为违法排污承担高成本、高风险,使企业逐渐走上规范经营和良性竞争。

3. 建立环境会计制度。

我们还应要求广泛推行企业建立环境会计制度,在企业内部将环境活动纳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中,用会计手段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的耗费,披露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企业环境保护责任的履行情况。环境会计能弥补传统会计存在的缺陷,考虑到企业生存的基础,企业的一切经济行为应该对整个社会负责,对企业业绩的评价,应站在全社会的高度上,从而使得企业清楚地认识到由于外部不经济而带来的损失与由于节约资源循环利用而带来的收益,从而为企业真正降低生产成本做出贡献,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4. 推行清洁生产工艺。

清洁生产是以污染预防为核心,将污染防治重点由末端治理改为生产全过程削减的全新生产工艺,也是一种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佳生产方式。此制度要求企业从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加工、流通、使用、报废处理到再利用的全过程,均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因此,在企业环境组织健全、体系完善的基础上,应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工艺以达到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的要求,从根本上解决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企业还应加强宣传,普及有关清洁生产方面的知识;建立专门的清洁生产领导机构,协调、指导清洁生产活动;广泛开辟资金筹集渠道,调动一切因素,解决技术难题,建立起立足于生态文明的现代科学技术管理体系和生产环境。

5. 建立和完善企业环境责任风险控制体系。

为了应对频发的环境损害的风险,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自身的环境责任风险控制体系。从风险的预防、预警和应对等方面作出响应。首先,企业在日常经营中,需要在产品设计、技术路线选择、生产、销售及售后流程的管理等各环节作出环境影响评价。其次,应设计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及时反映面临的危险,开展环境事故预防管理,提高企业环境事故预防能力。通过培训使管理者和员工识别异常和紧急状态下的环境因素,建立通畅的信息交流渠道、应急准备与响应机制。同时,在企业内部建立相应的制度跟踪法律法规和市场对环境责任要求的变化,保证企业的行为不但满足现有的强制要求,适应非强制性要求,也能预测未来的要求并提前进行准备。第三,企业要建立应对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危机反应机制,使危机造成的影响最小化。最后,企业应重视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这是以企业发生的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负的赔偿和治理责任为标的的保险。

实现可持续发展引发了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的重大变革和广泛行动。自从环境问题出现以来,各种国际组织和政府一直致力于环境法制管理,即通过制定有关环境公约和法制约束各国及国内的环境行为,并强制企业执行,以减少各种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危害。我国也应该在企业环境责任方面为我国乃至世界承担应有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马燕.公司的环境保护责任[J].现代法学, 2003 (05)

上一篇:教育得下一篇:《茶馆》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