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得

2024-07-03

教育得(共12篇)

教育得 篇1

当下, 真人秀体验类节目热播, 使“吃苦教育”体验式学习”等教育方式再次引起社会热议。有人认为这种教育方式培养了青少年的吃苦精神, 有人则认为此类做法违反教育规律。中国青年报通过网卷, 对2017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1.8%受访者赞同父母对青年少进行“吃苦教育”, 65.7%受访者认为“吃苦教育”对孩子有很大帮助。

在受访者眼中, 体验农村生活、野外拓展训练是受访者选择吃苦教育的主要方式。同时, 暑期打工、家庭劳动、贫困地区短期生活、参访革命老区等也是受访者选择的吃苦类型。当然, 要能参加真人秀最好, 但是有没有资格、有没有本事去秀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可是, 即便参加这样的活动, 体验一下生活, 就真的受到了吃苦教育、培养了吃苦精神吗?日本幼儿园的孩子, 冬天都要穿短裤, 这样使许多孩子都感冒了。但是家长没有一个反对的, 他们认为孩子多受生病之痛, 多次感冒产生了抵抗力, 久而久之孩子反而越来越健康。幼儿园的游戏之一就是孩子之间的摔跤打斗。而且, 不管冬天多冷, 体育课不许在室内上, 一律都得穿短裤。

“吃苦教育”是潜移默化点点滴滴浇灌到心灵、熔铸到血液的漫长工程, 它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转变思维、更新观念。荧屏秀、生活秀都太皮毛, “吃苦教育”且得从长计议呢。

教育得 篇2

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儿童发展”,是“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生命”。听了《教育走向生本》这一节课,我感触很深。认识到生本教育就是真正认识把握学生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价值原则。教育必须尊重学生,必须依靠学生,必须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这给予我很大的启示。

在生本教育中最重要的仍是观念的转变。因此,我们做教师的就要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师观、教材观和学生观,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树立现代教学观念。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不仅把学生作为认知主体,而且把学生作为具有发展权利的主体。使他们能够充满自信、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发展。讲要精讲,讲方法、讲思路、讲规律。教师要变多讲为少讲,直至不讲;学生要变多听为多说,多动脑、多思考。教师还要采取区别指导、分层教学,不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允许学生通过不同途径、多样的方式实现有差异的发展。走向生本教育体系,实质上是从控制生命走向激扬生命。当学生的生命潜能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激发的时候,收获的将不仅仅是出色的考试成绩,更多的是教育改革将迈出新的步伐,人的素质将得到全面提升。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变得聪明、变得智慧。为此,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发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自我、自主、主动的意识,注重发展学生的天性和潜能。一个人依靠自己学习天性来思考,往往要比在种种后天的框框和局限里的思考宽广得多、敏捷得多。生本的课堂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上老师说得少,学生就说得多,老师做得少,只是引导学生观察、活动、阅读、思考,学生从中感悟了,就形成他们头脑中稳定的精神财富。一切相信学生,高度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老师是依托学生资源,唤醒学生,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焰,让他们自主地学习。

作为教师,我体会到要终身学习,平时要勤读书、勤思考、勤动笔。只有及时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面对竞争和压力,我们才可能从容面对,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同时还要学会以“诚”待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要靠自己用心经营的,和家长真诚地沟通,懂得顾及家长的感受,有责任心、公平心,这样家长就会慢慢地信任你,对待学生要公平、平等、不高高在上,要有威严、言出必行,做孩子的表率。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成长于不同的环境,拥有不同的个性,这是要成为优秀教师必须知道的非常重要的基石,永远不要看到一个侧面就觉得了解一个人的全部,而对学生做出不客观的评价。我们应尽量多关心他们,从而达到进一步的了解,以实现了如指掌的境界。

教育孩子得讲究火候 篇3

第一页上有只鸭子,旁边写了个“1”,儿子喊了声“1”。翻到第二页,儿子刚想数数,妈妈就说:“不用数了,有两只,你看旁边有个‘2’”。儿子闭嘴了。翻到第三页,儿子说:“妈妈,有三只小鸭子。对吗?”妈妈高兴地夸儿子聪明。

儿子看到桌上有苹果,合上书去拿苹果。刚想吃,妈妈又指导上了:“吃红的,青的可酸了!红的甜。”儿子倒是听话,拿起红的吃上了。

我觉得这样陪孩子玩很不好,但妈妈却说孩子小,就应该多帮助。到底谁对呢?

A:这位妈妈能抽出时间来陪孩子玩,很好,赞一个,但做法待商榷,指导、教育孩子,得讲究火候。

比如跟孩子一起“搭套塔”。可以先让孩子自己看着搭套塔的图案搭。如果孩子能自己搭起来,让他自己搭就是了,没必要指导。如果搭了半截塌了,这时候再告诉孩子“要先搭大的,再搭小的,这样就不会垮塌”,并且帮孩子一起实践一下,效果会好很多。

因为套塔倒塌时,孩子肯定会想:“为什么倒塌了呢?”他在积极思考找答案,这时候家长的指导犹如“及时雨”,孩子会很容易理解、接受,印象深,收获大。

这就是抓住“教育机会”的教育艺术,在恰倒好处的教育时刻或场合给孩子指导。家长如果操之过急,人家还没想让人帮助的时候非要去帮,孩子可能会烦,所以应该学会耐着性子等待教育时机出现。

当然也可以创造教育时机,就是常说的“启发式教学”;但最好是没有人为的痕迹,让孩子不觉得是强行灌输,这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

这位妈妈在教孩子“数数”的时候,也过于着急了。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数,非要着急替孩子说出答案呢?不是教得越多越快就越好,那样会剥夺孩子自悟、自学的机会,阻止孩子主动积极的思维。

当心呐,凡是家长教得太多太急的孩子,一般都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缺乏发展的后劲。等到孩子对啥都提不起学习兴趣时,再后悔就有些晚了。

孩子吃苹果这事,就更应该让孩子亲口尝尝了,至于他选择甜的还是酸的,还得人家说了算,说不定人家就好酸的这口呢。

总之,家长在教孩子生活常识或知识时,要讲究“教育艺术”。要学会等待机会,要尽可能让孩子亲身体验,在实践和体验中提出问题,产生求知欲望,然后再教,“雪中炭”“及时雨”,最爽了。

引来教育活水 润得桃李满园 篇4

一、理论培训, 开阔视野

此次培训, 我们先后聆听了13场高品质、高品位的专题讲座, 分享和感悟了各位专家、学者的先进理念和思想以及他们博学、睿智、挥洒自如的大家风范。如有北师大姚计海博士的《领导与教师的心理沟通》, 国家行政学院胡冶岩教授的《认知领导角色, 提升协调能力》, 北师大周仁来教授的《教育管理干部的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 北京教育学院季萍教授的《在学校发展自我诊断中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国家人才研究会研究员、清华大学特聘教授郭驰的《与领导者谈管理之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 国家行政学院路杰教授的《领导者的创新思维》, 原海淀教育党校校长辛的《国人的三维立体思维》以及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Jukka Alava教授的《学校领导力新视角》。这些讲座涉及了教育、管理、心理、决策、领导力等诸多领域, 引领我们接触到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最新、最前沿的理论和思想, 使我们从一个更高的视角了解、感悟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此外, 海淀教育工委张卫光书记的开班讲座《解读海淀, 解读海淀教育》、北京教育学院王红教授的《北京文化》、礼仪培训专家杨金波的《公务礼仪》、国防大学教授杨毅将军的《国家安全战略》等讲座, 也都以其大容量、大信息、深邃的文化内涵与高端的前沿知识, 听来让人耳目一新, 甘之如饴。

二、走进名校, 探求真经

我一直渴望有机会近距离接近名校, 揭开名校神秘的面纱, 探寻名校的成功之道。这次培训, 海淀教育党校为我们精心安排了十一学校、北理工附中、育英学校、101中学四所名校的观摩学习。通过校长 (101中学是书记) 的介绍与实地考察, 我们切实领略了名校风采, 感受到这些名校在发展内涵、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进程中显现出的独特魅力, 解读了他们在办学思想、高效管理、质量提升、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

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大力践行“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片自己能够自由翱翔的天宇。学校坚持教育的主体性, 实施不被拒绝的教育, 致力于培养志远意诚、行圆思方的民族脊梁和社会栋梁。教学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 重视教学常规, 敬重教学规律, 全面推行走班制教学, 创造一切条件, 让教室成为学生最喜欢的地方之一, 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不为高考, 赢得高考, 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 促学生多元发展, 多向成才。在“十一”,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乐园, 更是师生的精神家园。

北理工附中陆云泉校长以“加强教学方式变革的领导, 提高常态课教学的有效性”为题, 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学校在新课程改革方面的一系列创新举措。该校以“人文奠基, 理工见长”为特色, 全力构建“钻石型”特色课程体系, 包含学科基础类、学科拓展、CPS活动及人格养成四类, 其中书院课程、荣誉课程、社会服务类课程等别具特色。同时, 学校还革新人才培养模式, 与北京理工大学联合创办“理工实验班”, 吸纳优质教育资源, 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 实行“双导师制”“双学分制”, 使学生提前感受大学教育, 体验大学生活。学校的课外活动也开展得生机勃勃, 我们参观了天文教室、机器人教室、佰艺坊、悲鸿画院、陶吧等, 所到之处, 总是被学生们洋溢的那种青春、自信与创造的快乐深深感染, 实实在在感受到北理工附中关注每个学生与众不同的发展潜能、开放多元的育人模式。

101中学坐落于圆明园遗址, 有着得天独厚的优美自然环境, 育人目标是“培养未来的担当人才”。这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 更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承担了奥林匹克青年营的任务, 彰显了学校综合的办学实力。

而育英学校, 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感悟与感动。作为当年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开办的第一所学校, 它已走过65载春秋。曾激励几代人的“好好学习”正是当年毛泽东主席给这所学校的题词。于会祥校长上任的两年, 对这所十二年一贯制的学校进行了一场深入人心的教育改革。他说, “我的理想是办一所学生放学后不想回家的学校。”他移走冬青树围, 把校园还给学生;小学部广场设计了专门供学生玩耍攀爬的人造假山;小花园内的环岛改建成了森林音乐广场, 圆形的平台, 梯田式的座椅;图书馆前的松树树围被设计成上下两层的木质写字台和靠椅;世纪之林里, 用整块石头雕刻成精美的棋桌, 白石沙代替了原来丛生的杂草, 学生可以自由出入其间, 快乐嬉戏……不只是活动空间, 主楼思明楼正门西侧, 学生的“育英时评”替代了原来的学校荣誉墙, 把最显著的位置让给学生一展风采。学校还倡导“成长伙伴计划”, 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开展“伙伴寻宝”趣味运动会;六年级学生加入《学生互助就餐计划》, 照顾三年级的学弟学妹吃午饭。在于校长的观念中, 学校应当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教育就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 (泰戈尔语) , 学校是允许学生犯错误的地方, 是学生寻找伙伴的地方, 是学生走向社会之前的实践基地。徜徉在育英校园, 温馨、温暖。美, 无处不在;爱, 无处不在;教育, 无处不在。

四所名校, 风格迥异, 但完善的管理制度、浓厚的文化氛围、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及那种向真、向上、向美的气质, 那种大气、包容、开放的精神是一致的, 窥斑见豹, 让我们对海淀的名校, 对海淀的教育有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感佩至极。

三、谋求发展, 反思提升

反思一:“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决定着他的教育方向, 决定着他的价值观、教师观、学生观, 引领着他去做教育决策。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校长的境界决定学校的境界, 校长的思路决定学校的出路。校长需要有专业智慧, 而这种智慧应该来自底蕴, 来自好学, 来自敬业, 来自实践, 来自研究, 来自体验, 来自明辨, 来自胆识, 来自创造。

反思二:“何谓名校?”名校之名, 不在于学生多少, 校园大小, 设备如何, 也不在于其历史的光辉灿烂, 而在于它必须是当今教育潮流之中敏锐的思考者, 稳健的实践者, 引领未来的改革者。名校需要有自己的精神和文化, 有自己的特色, 自己的课程, 名校之名, 就是把大众对教育的理想追求变成了现实, 换言之, 就是解决了一般学校所不能解决的教育难题。要真正做到这一点, 学校必须心中装着学生, 淡化功利, 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 为社会的未来奠基, 可以说, 为学生创造的发展空间有多大, 学校就多有名。

反思三:“学校教育为什么, 到底有什么用?”学校教育不可能无所不在, 无所不包, 但它有自己不可替代的功用。学生是一个个生命个体, 也是社会中人。面对未来, 除了掌握书本知识之外, 他们还有许多能力需要习得, 许多品质需要涵养, 教育的本质在于灵魂的感召, 精神的唤醒, 在于鼓舞激发每一个学生所具有的丰富潜能, 学校教育要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 有大作为。

安全教育学习心得 篇5

红灯停绿灯行,在我谬马路的时候不要急急忙忙的冲过去,来往的车辆多,速度快,一个不小心就容易发生事故,在马路上安装的红路灯就是指引我谬马路的,我们要时刻遵守这些规则,当红灯亮起时禁止前行,当绿灯亮起是才开始走,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上天不会给我们再来一次的机会,出现了事故在后悔将后悔莫及,做到遵守佳通规则做一个文明礼貌的人,一次短暂的等待,一次安全的出行比什么都重要,时间再急也没有生命重要,无论是上班,还是上学再过马路是一定要走斑马线。不要和车子赌气,不要和车子硬撞,发生安全事故后悔的将是自己。

遵守安全交通规则,宁可迟走一分钟,也不要早走一秒钟,不要成群结队的过马路,不要自以为是的横穿马路,你不注意这些安全后悔的时候将无法挽回。来来往往的车辆,急急忙忙的人群,穿插路过的各处,安全永远都是第一位,没有什么是比安全更重要的,我们的安全是一家人开心的保障,发生了以外将后悔莫及。

二、不盲目冒进

现在在大街上有一些自大的人经常横穿马路,在密集的车流当中横穿马路,只为图一个方便,但是却没考虑到,在这么密集的道路中,司机看到突然出现的人,不一定能够及时的做出反应,一旦刹车失手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轻则断胳膊断腿,重则丧命,看到横穿马路的人不要向他们学习,看到有人横穿马路自己也去闯,这样不但会影响正常的交通也会引发交通事故,我们会经常在新闻电视上看到那些横穿马路的行人被迎面而来的车子给撞飞鲜血横流的场面,看到那些因为刹车不及时而造成两车相撞的情况,惨烈的现场,鲜血横流的局面难道这是我们所想要的吗?谁都不希望想那些人一样横死当场,或者落下残疾,一旦发生将后悔终生,每一个人都有家庭,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家人突然传来噩耗,也不希望自己给家庭带来永远的伤痛。

三、学习交通规则

在我们日常中有很多的交通标志,有的是以文字书写,我们可以明白,也有些是图片数字,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明白这些东西说表达的意思,弄清楚这些意思可以让我们知道我们该怎么去做,牢记交通规则秩序,维护交通安全,让危险远离我们的身边,让我们能够快乐的工作学习,通过电视网络学习各种标志符号,做好危险防范,做好文明交通,营造一个和平安全的交通环境。

教育得有精气神儿? 篇6

1904年,张伯苓和实业家严修一起创办“私立中学堂”,后称南开中学。1919年,经过十余年筹备,私立南开大学宣告诞生。张伯苓制定南开校训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主张学生“不单是要从书本上得到学问,并且还要有课外活动,从这里得来的知识学问,比书本上好得多”。南开中学的社团如雨后春笋,如敬业乐群会、摄影研究会、新剧团、武术社等。当过海军的张伯苓格外重视体育。当晚清的知识分子还是一袭长袍马褂、一步三摇时,张伯苓就要求学生进行跳高、跳远、踢球、赛跑等体育活动。一开始没有体育设施,就在院子里放两张木椅,上面架一个鸡毛掸子的长竹杆,作为跳高的横杆,让学生把长辫子盘在头上,撩起长袍的衣襟,学跳高。张伯苓还经常与学生一起踢足球,亲自带领学生参加比赛。他认为“足球比赛是一种团结合作性很强的运动……我们以此来克服‘一盘散沙’,不失为一副良剂”。陈鹤琴是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却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儿童教育之中。1920年,他以长子一鸣为对象进行研究。他当时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为掌握第一手资料,特意请假在家,将一鸣每天从早到晚的活动,都作了摄影。一鸣自幼喜欢画画,有时边画边说。他就把一鸣作画的日期、年龄及对画的解释都记下来,完好地保存了100多幅。他连续花了808天的工夫,剖析了孩子的身体、动作、心理、性格和言语等方面的发展规律,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和《家庭教育》两本著作。1923年秋,陈鹤琴创办中国第一所幼稚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1929年又发起成立中华儿童教育社。他提出“活教育”的口号,提倡“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1982年,走到生命尽头的陈鹤琴在说话都困难的情况下,还写下“我爱儿童,儿童也爱我”的肺腑之言。

北伐时期,我国提出收回教育权,在美国留学的吴贻芳应邀回国。担任金陵女子大学校长,立志要“为中国女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她将“厚生”定为金陵女子大学的校训,认为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活着,而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社会。这样不但有利于别人,自己的生命也因之更为丰富。金陵女大实行主辅修制度,做到文理相通。文科先要掌握一定的理科知识,理科生也要选修一定学分的文科课程。这样,就打破了当时社会对妇女就业的种种限制。金陵女大毕业的学生,很快便适应工作岗位并做出成绩。金陵女子大学规定每个学生在学期间都要从事一定的社会服务工作。在南京,学校组织学生成立了农村服务部,每逢农忙,她们就培训当地乡村十几岁的女孩子办幼儿园。她们还开办妇女部,教妇女们识字、卫生常识等。吴贻芳在任近30年,一批又一批的金陵女大学生带着校长的“厚生”精神走向社会,各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对国家社会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

鞠思敏被誉为“山东的蔡元培”,曾在济南创立正谊中学。当时,社会上流行着“破正谊,烂育英,顶呱呱的一中”的顺口溜,这个“破”字恰恰是正谊平民教育理念的最好写照。学生们经常看到鞠校长亲自打铃、扫地、上课,身兼数职。大明湖边蚊子多,据说他一床几十年的破旧蚊帐,补了又补,没有换过。1929年,鞠思敏在考察过晓庄师范之后,成立了山东省第一乡村师范。他延聘教师,只看学问,不计政治信仰,教师与学生中有共产党员的活动,他不但容纳他们,而且多方设法保护。当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与教育厅当面斥责他“昏庸老朽”,迫令他开除进步学生,他以“办教育以来从不开除一个学生”为由将当局顶回去,最终被撤职。抗战爆发后,日本人请他出任山东教育厅厅长,他严词拒绝。季羡林在《怀鞠思敏先生》中写道:“我每次想到济南,必然会想到鞠先生。他自己未必知道,他有这样一个当年认识他时还是一个小孩子、而今已是皤然一翁的学生在内心里是这样崇敬他。”

齐心协力把《教育艺术》办得更好 篇7

我生于文学世家, 教育世家, 又生于新闻世家。先父在大学、中学教书期间, 数度在报社兼职, 担任编辑。在我幼年, 家中不仅仅有《儿童世界》、《小朋友》等儿童刊物, 也有《民国日报》、《大公报》、《益世报》, 还有《新青年》、《观察》, 乃至《宇宙风》、《人间世》、《逸经》, 甚至也有《沙漠画报》、《369画报》, 总之幼年生于书中, 长于杂志、报纸中。后来, 我爱上了文学, 读了鲁迅、郭沫若等名家的作品, 发现他们在写作的同时也都在编辑报刊。以郭沫若为例, 他不仅写诗著文, 研究历史, 而且办《创造》月刊……这些对我都有很大的影响。

后来, 在北京读小学、中学期间, 上的都是北京东城区的名牌学校, 老师们基本都来自名牌大学, 他们都希望学生在读书时就能接触社会, 了解社会, 特别是希望学生们在校期间能创办文学社团或编印刊物。在老师们的影响下, 我在小学六年级创办了《国光周刊》, 亲自担任社长;在初中时, 又创办了《血轮周刊》, 又亲自担任社长。在办刊过程中, 经常要动手写文章, 写诗, 这些为我后来创办《艺苑蓓蕾》、《自学讲义》 (即后来的《中学语文教学》) 《教育艺术》等刊物打下了基础。“文革”结束后, 我边教书边办刊, 至今已有35载。特别是, 1989年与一批志同道合者共同创办了《教育艺术》杂志, 完全是白手起家, 自费创刊, 自负盈亏, 现已成功出刊206期。

办刊过程中有甜有苦, 当然更有乐。特别值得欣慰的是, 我们的刊物一直得到从中央领导、市委领导到首都师大党委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 帮助我们克服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当我们看到一期期杂志散发着油墨清香出版时, 当听到各界读者热情的肯定与赞许时, 我们都会感到办刊的辛劳顿失, 精神倍加振奋, 信念倍加坚定。

近年, 国家启动非时政类刊物转企的文化体制改革, 《教育艺术》杂志已成功转企。我们共同的想法是, 在今后的日子里, 一定要把刊物办得更好, 过去我们办刊, 没有要国拨经费, 没有用国家物资, 没有占国家编制, 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创办了这样一本在海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刊物。今后, 我们有了施展才华的更广阔的天地, 更自由的空间, 我们只能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把刊物办得更好。首先要进一步组织好“四者“队伍, 即:编者、记者、作者、读者的队伍。没有这四者就没有刊物生存发展的空间。在平面媒体受到多媒体严重冲击的大背景下, 要想办好一个刊物是非常不容易的, 所以我们要尽最大努力把四者团结好。要有一支高水平的编者队伍, 要认真负责, 要有远见, 要有才干, 要真抓实干。要有一支高水平的记者队伍, 要按中央精神认真进行“走、转、改”, 要深入基层, 要敏锐, 要勤奋, 要讲真话, 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有一支好的作者队伍, 他们既是一线实践者, 又是理论创新者。

初中英语教育的几点心得 篇8

关键词:英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初中阶段是基础教育的关键时期, 学生的独立意识日益增强。作为初中阶段的教师, 应该从对该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变化出发, 转变教学方式, 创新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挖掘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建立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 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初中英语教育同样也不例外, 英语作为一外来语种, 无论是语言环境还是学生对英语的认知程度, 都需要我们去研究、摸索出一条更加适应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的教学思路。凭借自己对英语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我归纳几点心得供教育界同仁探讨。

一、分清角色, 努力打造“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英语教学中, 教师是课堂教育的主体, 教师用自己的思维施教, 用自己“领导者”的姿态授课, 用自己的“填鸭式”灌输知识, 这样下来整个课堂都是教师在做主演, 学生做配角, 教师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做, 搞得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没有一丝生机, 一堂课下来, 学生真正记住、吃透的知识微乎其微, 教师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疲惫不堪。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就是要改变这一状况。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 如何充分利用好课堂的45分钟, 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

1. 做好英语课堂教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 有部分同学对英语存有抵触情绪, 一听上英语课脑袋首先就发懵了, 大脑一片空白, 久而久之, 英语成绩自然是低得可怜, 更谈不上用语言去交流了。英语教师如何去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我认为课堂准备工作尤为重要。首先是“引导”准备,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准备一些与本课有关的内容, 让学生带着“任务”来上这堂课;其次是“兴趣”准备, 我见过有的老师一上课就说“请同学们翻开书……页”“我们今天学习……课”。这种教学引导也太直接了, 学生没有什么兴趣可言, 如果老师以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个适宜青少年的能吊起学生胃口的开场白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的话, 学生就会提起精神, 进入状态;再次就是“信息”准备, 也就是准备好与课程相关的各种道具、教学设备等, 让学生全身心高度紧张的去学习, 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应该没有几个同学上课睡觉, 做小动作了。

2. 一个开放式的课堂, 必定是学生主体能充分发挥的课堂;

一个活动型占优势的课堂, 必定是学生感兴趣乐于参与的课堂;一个以学习能力培养为主、基础知识学习为辅的课堂, 必定是学生能力得到提高的课堂。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精美的课堂导语好比优美的文章开头, 没有好的开头, 读者何以继续往下读你的文章?要让学生对这堂英语课一见钟情, 起到先声夺人之效, 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 用生动的画面去吸引他们, 学生在声图并茂的感召下, 自然兴致倍增, 气氛上来了, 思考和回答问题就会相当积极踊跃, 这样一堂45分钟的英语课, 学生就会觉得意犹未尽, 期待着下一堂英语课的到来。

3. 不断增强教师对学生的“爱心”。

一个没有爱心的老师是不能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 如果没有爱心, 老师会从心理上轻视课堂教学, 认为我把课程教完就没我什么事了, 谈什么会不会的问题;如果没有爱心, 老师会把整个课堂搞得特别压抑, 没有什么人会在一个压抑无比的环境下调动自己的五脏六腑各个系统去学习的, 自然就会学而无获;如果没有爱心, 发现学生上课睡觉、做小动作, 都会置若罔闻, 熟视无睹。

二、创新思维, 努力改进“课上为主, 课外为辅”的教学方法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本领的主阵地, 但短短的45分钟时间, 学生很难把教师所授内容彻底消化, 所以就要开辟一条课外教学之路。有的人会说, 那就给学生补课, 增加课程安排, 加大授课程度, 我认为这种方法也许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即使学生不烦, 老师也会有想法喽。所以, 我认为:

1. 充分利用好课上的45分钟, 把学生全身心调动起来, 做到“授之以渔”。

我建议老师在课堂上有选择性地精讲。传统教学方法是老师见什么讲什么, 这样自己浪费了时间, 又导致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时间, 只是“填鸭式”的灌输。对于比较简单的课文, 不求通篇全讲, 而是采取让学生提问的方法, 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 这样学生就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自信和乐趣。注意对学生自我教育的培养, 学生一看就会、一点就通的知识尽量少讲, 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学会体会和总结。在做句型练习时, 采用精讲多练的方法, 精讲就是讲解要精辟透彻, 画龙点睛, 抓住实质, 依靠大纲, 钻研教材, 落实每篇课文知识点, 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多练就是指帮助学生在初步理解知识的基础上, 充分进行大量有实效的练习, 并在练习过程中做到内容适当集中, 内容逐步加深, 单项练习与综合练习并举, 关注同学的反映, 为学生当堂解决问题。

2. 拓展课外教学, 让学生把课上所学内容在课外实践运用, 从而加深学习内容的记忆程度。

方式有: (1) 布置课外作业。要注意作业的内容不是死记硬背课本知识, 而是让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东西, 就运用所学句型去说去练, 或者和家里懂英语的人去做简单的对话练习; (2) 在学校设立“英语角”, 为学生创设一种英语交流的情境, 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 掌握语言的应用。

教育得 篇9

在教育教学中, “习得无助”指学生经历了某种体验后, 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心理状态。“习得无助”产生的根源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太多的失败, 很少或根本没有体验过成功, 挫折感强。那么, 怎样防止学生过多挫折感的产生呢?

一、谨防惩罚过度

惩罚与表扬都是教育学生的有效手段, 二者的使用都应讲究艺术。惩罚要适度, 表扬应及时。人们对失败的容忍是有限度的, 特别是未成年的孩子!失败太多, 就很容易打掉孩子的自信, 如果孩子失去了自信, 就会对任何事情缺乏成功的渴望, 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 在各种活动中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进而更加不自信, 形成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就难免陷入“习得无助”, 纠正起来就格外困难了。因此有人把“失败是成功之母”改成了“成功是成功之母”, 这不无道理。老师要注意把握惩罚的限度,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对进步行为及时表扬。不吝啬对学生的鼓励, 采用各种措施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 帮助他们重新燃起学习热情, 例如, 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 如爱看小说、爱玩电脑、爱打球、喜欢语文等特点, 巧妙实现动机迁移。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品尝更多的成功, 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激发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 帮助学生在不断进步中树立信心。就像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 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桃子才有成功的喜悦, 要是跳起来总是摘不到桃子, 那么学生就失去了信心, “习得无助”也就不可避免了。

二、谨防期望过高

学生挫折感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家长或学生自己对学习的高期望。有时, 教师不自觉地用过高的期望去要求学生, 无形中也使学生对自己产生过高估计。当现实达不到要求时, 自然就增加了学生的失败体验。例如:同样考试得了85分, 期望得80分的同学会体验到成功的幸福, 而期望考100分的同学则会感到失败的痛苦。在沮丧的心情下, 一个正常的错误或小小的失误很可能被放大成一个大问题。尤其在对待后进生上, 由于急功近利, 教师往往会放大缺点, 缩小优点。最可怕的是, 教师的这种行为会有意无意地让学生自己也只看到自己的缺点而找不到优点。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 不考虑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 盲目与别的孩子攀比, 给孩子增加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长时间处于教师、家长的高期望中, “习得无助”现象的发生就防不胜防了。新课程强调评价应突出发展、促进的功能, 教师的评价多一把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 但不管用怎样的尺子来衡量, 更多的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 总有在尺子之下的学生, 所以教师要树立“进步即成功”的观念, 把尺子竖起来看学生。这样我们的学生, 人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谨防不当归因

挫折不见得都来自外界, 有时是自我挫折感太强造成的。这表现为学生对自我缺乏正确的认识, 如“我天生就‘没希望’、‘没用’、‘脑子笨’”等, 其实这些都是不当的归因。教师应通过对学生积极的评价, 最终引导学生正确审视、评价自我。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一个正常的孩子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 都拥有美好的前景和希望, 都有各自的可爱之处, 都有完成学业的智力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培养学生用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暂时的挫折, 学会从积极的方面看待问题, 帮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 使学生认识到引起失败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如成绩不好是因为方法不当, 基础不扎实, 一时粗心等, 而不要仅仅归结于脑子笨。采用各种措施, 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归因, 渗透“成功源于努力程度”的意识, 澄清学生不合理的归因, 消除学生失去在学习上的无助感和无力感, 增强学业自我效能感。

四、谨防失去关爱

高职高专品德教育的几点心得 篇10

1. 教育对象的独特。

同样是学生, 但是我们面对的不是可以叫他们念“人之初, 性本善”的小学生, 也不是懵懵懂懂的中学生, 而是有自己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大学生虽然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不是那么健全和牢靠, 但是经过高考的洗礼, 他们很容易认为自己已达到不需要再听老师和家长说教的程度。

2. 教育内容的独特。

德育不是背几篇古文记几道公式做几张卷子那么简单, 它的内容虽然不是抽象的, 但也绝不是具体的。德育的内容是情感式的, 深沉却又“苍白”。学生很容易用他们年轻的眼光发现苍白, 忽视背后的深沉。

3.教育方法的独特。

因德育内容的独特, 必然导致方法有其独特性。“兵来将挡, 水来土掩”, 合理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死记硬背不是万能钥匙, 它打不开德育这把锁。

很长时间以来, 家长、学校甚至整个社会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 结果教育并不成功。成功的教育才能培养成材的学生, 联合国把成材制定出一个标准, 仅仅四条: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学习。除了学会学习, 前三项都是德育的范畴。

人类的道德所包含的内容广泛, 建立这套共同的体系用了一万年。最原始的道德包括不能相食等残酷生存必然遇到的问题;而最崇高的道德一定是舍己救人, 以生命的光芒给别人以生命, 给社会以温暖。一个人的道德水准显然是文明社会的第一要求, 顺理成章地成为成材的第一标准。我们可以没有文化, 但不可以没有道德。

清人贾存仁修订《训蒙文》为《弟子规》, 在“谨”“信”篇讲的就是学会做事。从穿衣戴帽到拜访别人, 从说话的语气语速到面对困难的态度, 古人都给我们列举出规范。这些规范可以简单概括为三个字:条理性。为什么西方人总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让学生不断地实践, 实际上这就是条理性的早期锻炼。走向社会, 条理性的问题日趋复杂, 几乎处处设障。大部分刚刚走上社会的莘莘学子都遇上同样的问题, 不太适应。其实学会做事, 就是学会梳出条理性。

我们今天的文化培养着一代有独立精神的新人。独立思考重要, 但合作精神更重要。独立精神仅是一种人格体现, 并不是处世法宝。我们的处事法宝理应是合作。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的繁荣, 是相处的结果。人们在相处中学会积极向上, 学会利用资源, 学会团结就是力量, 学会与人方便, 与己方便。学会相处, 会使人感受到社会的美妙, 会使人知道每个人在集体中的位置, 因而立于不败之地。

作为一名高职高专的班主任, 既有了德育的目标和蓝本, 在实际操作中, 我也有几点自己的心得。

1.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

班级作为一个群体, 具有群体的一般特征, 即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 在感情上互相依赖, 在思想上互相影响, 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班集体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可以促进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养成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但班集体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因为每一个成员都是处在成长过程中的人, 且每个学生个性差异很大。我对学生提出的对待同学的态度只有两点:尊重和平等。由于家庭条件、文化素质、思辨角度和理解力等综合因素的差异, 在探讨一个具体问题时难免会出现意见上的分歧, 只要坚持尊重和平等, 即使有面红耳赤的场面, 却不会有不欢而散的结局。尊重别人, 才会赢得别人尊重;给别人平等, 就等于给自己谋求平等。

2. 从生活的点滴启动教育, 有区别地进行教育。

在教育实践中, 利用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所蕴藏的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在去年的国庆节前我问学生对于国庆节有什么感想, 学生异口同声:“国庆长假!”面对眼前一张张年轻不会撒谎的脸, 我说:“是的, 我祝你们国庆长假快乐, 但此时我们一起唱一遍国歌怎么样?”学生起立, 教室里响起了雄壮的国歌。他们的表情越来越严肃, 声音越来越响亮。唱过国歌, 有学生说:“一下子觉得肩膀上有了担子。”我觉得那就是对国家的情感, 一个公民最简单的道德。在教育过程中, 我发现个别学生的承受力非常差, 仅仅因为失恋就情绪低落至寻死觅活。我带他到学校组织的各种社团看活动和比赛, 在转移他注意力的同时, 重新让他认识到生活中还有无数美好值得珍惜的人和物。在他逐步找回自我后, 我推荐他看一些励志类书, 比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看过这些书, 他的心理承受力有所加强, 并且对未来有了信心和更多的期望。他对我说:“老师, 我觉得我现在可以扛八级地震。”是的, 心理比起身体可以更坚强。

3. 读书, 读好书是提高道德综合素质最好的途径。

比如关于爱国主义的教育, 如果对中国历史一无所知, 就不可能形成深厚的爱国情感。季羡林先生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有爱国主义和气节, 是我们极其珍贵的全民的财富。我们今天对高校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这二者就是我们的本钱。我们必须善于利用。”台湾作家刘墉在写给女儿的文中说:“什么是中国人的优势?那当然是中国文化!”我建议学生买好书读好书, 但有的同学说他从不买书, 凡事上网都能解决。果真如此吗?如果通过网络能汲取书的营养, 而你又习惯这种汲取营养的方式, 那就与读书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 目前网络很坏, 随时有不应该看的东西诱惑你, 干扰你。你点开网络, 试图找你想看的知识时, 路径上一伙又一伙的知识强盗打劫, 常常把你带到其他不健康或没用的地方闲逛, 毫无意义地把时光消磨掉。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垄断了互联网85%以上的信息资源, 全球的传播体系是以少数发达国家的语言、思想和文化为核心的。面对着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 不少学生对西方文化所宣扬的价值观无法或根本就没有鉴别判断, 就照单全收, 这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 培养民族精神和民族美德也成了一句空话。所以我认为应先读书, 少去网络闲逛。马未都先生说图书室里总是很静, “不是读书人有修养, 而是书有不能描绘的尊严”。在好书的感染熏陶中, 人自然就有一种高尚的品格。

4. 关注新闻, 关注社会, 培养并提升责任感。

去年的“5·12”大地震发生后, 不少学生自发组织募捐并主动献血, 感染了很多市民。这除了血浓于水的民族亲情外, 就是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这里的责任感不仅是认真负责的态度, 更多的是关注社会、具备爱心和助人为乐的道德品质。“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只有关心他人关心国事, 才是这个社会里合格的一份子。而关注新闻, 不是津津乐道于网络上的八卦, 是关注国家关注民生关注需要我们帮助的人。

5. 立足现实, 面向未来。

这绝不是一句大话空话我们的教育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学生毕业后成为对社会有用被社会欢迎的人。高职高专的学生特别关注就业去向, 把主要精力大多用在有利就业的专业课学习和外语水平的提高上;他们热衷于考各种资格证书和等级证书, 往往不重视和忽略思政课的学习。学校和班主任老师应该结合学生所学专业, 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到工厂学习和实践职业道德, 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 端正职业态度, 遵守职业道德, 掌握职业技能, 养成良好的职业作风。这样把思政课和职业道德结合起来就是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把学习和就业结合起来, 学生会逐渐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作为高职高专的班主任, 我希望我的学生不一定要做好的工作, 但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因为对于走上社会的学生来说, 做事就是做人。

音乐基础教育的几点心得 篇11

音乐新课标是基础音乐教育的航向标。确立新的教学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所有的问题产生于教学实践,也必定在教学实践中解决。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基础音乐教育的几点心得体会,作一些理性思考。

一、基础音乐教育作为广义音乐教育的基础,有其特定的涵义和界定

基础音乐教育比任何一种形式的音乐教育都更能体现音乐教育的本质。它坚定不移地把自己的目标投向对“人”的塑造方面,“育人”而不是单纯“育才”,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这就是说,基础音乐教育不是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不以造就音乐家为己任(但尊重每个孩子都有成为音乐家的这种可能),它的基本目标是育人。这种教育思想,不仅揭示了基础音乐教育的本质,同时也间接地阐明了基础音乐教育与其他形式音乐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

基础音乐教育要实现“育人”的目的,需要解决一个重要的观念问题:真正把美育作为目标,体现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的“育人”目的是通过美育的方式实现的,因此,音乐教育的全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应贯穿着所有的审美因素,并应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这样,在长期的、多次的美感发生和发展中,音乐教育才会影响学生的情感心态和意向,形成审美情操,从而完善了人格发展。对于音乐教师来说,最重要的工作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帮助学生发展美感。对于学生来说,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

二、基础音乐教育的任务和基本特征

依据基础音乐教育的性质和价值,基础音乐教育所承担的任务可概括为:通过提供给学生感觉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之中,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习最根本的音乐文化知识技能技巧,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奠定其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通过音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以及合作意识;陶冶高尚情操;发展创造力;并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

因为基础音乐教育承担着上述任务,因此其教育观念指导思想及其具体的行为方式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基础性。使学生热爱音乐,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奠定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可待续发展的基础,包括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自身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这是音乐教育基础性的要义所在。

第二,民主性。音乐教育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包括弱智、残疾儿童在内的所有学生都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承认和维护学生在音乐方面的个性差异,为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学习和自由发展,创造宽松的时空环境,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本。

第三,开发性。学校音乐教育要把社会音乐教育环境和家庭音乐教育主动纳入自己的视野,使三者形成合力,把音乐教育与学生的日常音乐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内容的选择、要求的确立、教材的编排等方面不过份追求系统、全面和整齐划分,为教学留有足够的接口和创造余地,并虚心学习和借鉴世界先时的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

第四,科学性。小学音乐课程必须科学地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使之切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需求,并能很好地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要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在优化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借助现代高新技术(声像教材、多媒体、互联网),努力探索并尝试新的音乐教学形式和方法。

第五,实践性。音乐课程在小学教育中是活动性、实践性最强的课程之一。因此,小学音乐教学不应该理性化或学术化,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音乐生活化,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有趣地、令人开心地掌握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即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从做中学”、“从乐中学”,让音乐充满人生,让快乐伴随终身。

三、培养兴趣是基础音乐教育的重要理念

兴趣是人对事物或活动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态度,并由此产生参与、认识和探究的心理倾向。因此,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

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学生音乐的兴趣就成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甚至是惟一动力,学生没有音乐学习兴趣,音乐课程就有可能成为虚设;没有兴趣做基础,包括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内的音乐教学的基本任务就难以完成;就终身教育而言,音乐兴趣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即是学生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自身音乐能力的动力催化剂。学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个学习阶段,已经步入终身学习时代的当今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内容更为重要。从“学会音乐到会学音乐”更需要把学习兴趣归还给学生。因此,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便成为音乐中的首要问题。

基础音乐教育对音乐兴趣的关注,必将带给音乐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的革新与变化。所谓教有法而无定法,教什么,怎么教,用什么方法评价这些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每个音乐教师都是必须面对和认真回答的问题。在课改实践中,有不少有特色的音乐课实例,在音乐课上把语言、历史、科学、手工、游戏、表演等结合进去,这里面体现了广大教师追求创新的一种精神,只要适度把握,始终以掌握基本技能与知识为导向,以审美为中心,都是值得肯定的。围绕着兴趣走进音乐课堂,让学生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学海无涯‘乐作舟”,音乐课堂便成为学生精神上的家园,音乐将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中,成为其心灵里美好的东西。

教育得 篇12

见义勇为最早见之于《论语·为政》:“见义不为, 无勇也。”见义勇为自古就是侠义之士所恪守的行事原则, 在西方有骑士, 在中国有侠客。一部《水浒传》更是把梁山好汉的侠肝义胆、古道热肠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现代社会人际交往频繁、公共生活增多、信息传播快捷, 见义勇为的争论和困惑凸显。作为未成年人, 中小学生品德教育中的见义勇为更是一个值得推敲的命题, 既要使其准确地把握见义勇为的完整内涵与时代特征, 又要基于其身心特点和社会角色定位, 防止认识和行为上的偏颇。

一、“见”

1. 直接“见”

指身临其境, 亲眼所看, 亲耳所闻, 近距离或零距离接触, 全方位感受。因刺激强烈, 震撼力、冲击力大, 有一定道德良知的人大多会在特定的情境中被激发起正义感, 变得勇而敢为。但中小学生本身是受保护的重点对象, 生存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比成年人差, 对自己的行为和后果不能进行合理预见, 缺乏行为的能力和经验, 学校、家庭、社会等应构建健全有力的保障体系, 减少中小学生直接“见”危触险的机会, 使其尽可能远离危险因素, 并教育他们“趋利避害”、逃生自保的生存技能, 切实维护他们所享有的生命权保护的优先权。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3条规定:“关于儿童的一切行为, 不论是由公私社会福利机构、法院、行政当局或立法机构执行, 均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一种首要考虑。”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不再倡导未成年见义勇为, 规定“公共场所和学校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 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

2. 间接“见”

涉世未深, 活动空间囿于校园的中小学生, 主要通过教师间接获取见义勇为的相关信息。间接之“见”要引发学生心理反应并诉诸行动, 有赖于教育者的传递力、倾向性和灵活性。教师应根据学生阅历和理解力, 恰当地选择针对性强、关联度高的典型案例, 传神地转述和渲染, 并进行恰当的分析和强化。还可通过学生的游戏活动, 角色扮演, 模拟体验见义勇为。教师结合行为过程和结果, 向学生提出反思问题, 进行讨论, 帮助他们理解见义勇为的应用技巧。由于有科学的参考和解读, 间接之“见”甚至会比直接之“见”更富有感染力和冲击力。

余明远

3. 预期“见”

着眼于更高层次, 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道德自觉和洞察力, 突破狭隘和短视的窠臼, 从小树立宏观和前瞻性观点, 放眼未来, 自觉关注和预防有可能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后果。如学生不仅身体力行, 自觉保护环境、节约水电资源, 而且挺身而出, 自觉劝阻和抵制, 乃至举报家人、亲属和邻居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等, 促使人们警觉和醒悟, 以有利于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

二、“义”

1. 符合传统美德要求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精华。见义勇为表现了一个社会对道义或道德价值目标的认识和实践态度, 基本的道义和道德价值目标是社会生活要求的理性凝结。历代的统治者尽管因自身的特殊利益需求, 对“义”的解读和强调各有侧重, 但从古到今, 符合大多数人利益要求, 代表历史发展潮流, 泽被后世的行为, 为“义”之主流内容。如先公后私, 利国惠民, 除暴安良, 扶危济困等, 既是“义”之最基本准则, 也是体现见义勇为最主要的特征。教育学生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合理内核, 便为见义勇为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

2. 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 “义”被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在秉承传统美德的基础上, 必须与时俱进。当今所谈之“义”自然具有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见义勇为是社会主义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教育学生超越江湖之“义”, 摈弃“哥儿们义气”, 体现公义, 抑或大义。教师应正确引导, 加强教育, 将青少年培育成为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一代新公民。

3. 必须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传统观点认为, 见义勇为是道德高尚人所为, 不应该谈利, 否则道德水准会打折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利益主体多元化, 物质利益地位凸显。要与时俱进, 打破传统的君子羞于言利的窠臼, 教育见义勇为者理直气壮地向受益人主张自己应得的报酬, 受益者应当向见义勇为者按其受益的大小进行物质补偿。国家在给予见义勇为者精神鼓励的同时, 也应予以物质奖励。真正确保见义勇为者流血不流泪, 减少后顾之忧, 激发更多的人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见义勇为者的行列。

但面向市场经济的教育, 容易倒向另一个极端。“教育在关注个人幸福的同时, 过多地迎合了个人的现实和当下的需要, 从而导致教育自身的平庸与肤浅, 表面的繁华热闹之中孕育的却是个体人格的萎缩与平庸化。”[1]从而弱化了中小学生见义勇为的动力。应通过教育, 使中小学生深刻领会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与社会的密切关系, 理直气壮地主张自身合法权益, 实现义与利的辩证统一。

4. 符合社会主义法律规定

如果说符合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要求是“义”的柔性要求, 那么符合社会主义法律要求则为其刚性要求或底线。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是好胜心强, 初生牛犊不怕虎, 容易见义妄为。见义勇为之“义”应纳入法律规范, 不能勇而莽撞, 为而违法;国家应明晰见义勇为行为的法律界定, 特别是健全法律制度, 使其有法可依, 规范有序, 规避纠纷和后遗症。教育中小学生依法行事, 并不意味着瞻前顾后, 见义不为, 而是要让其遵守法律, 在法律情境中晓义之理, 行义之举。

5. 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

我国对中小学生的教育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道德教育的目标又设虚高设定, 只注重道德终极目标的唯一性, 忽视了道德教育过程的层次性和多样性, 并且在道德教育方法上脱离了实际, 将教育对象单纯地视为道德规范被动的接收者, 忽视他们对道德义务和责任的认同, 忽视他们道德生活的需要, 因而缺乏应有的感召力。要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坚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展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生动活泼、灵活多样、持续有效的社会公德教育和见义勇为的教育, 在其内心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要通过道德榜样巨大的辐射力、感召力, 使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社会公德转化为人们内心的操守, 提高人们维护社会正义、抑制道德沦丧的自觉性。

为激励见义勇为, 有地方规定, 凡获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的考生或其子女参加高考可获加分照顾。这种单纯将利益机制同道德行为挂钩来鼓励见义勇为的举措, 对未成年人来说, 见“分”勇为是引诱他们铤而走险。

6. 属于岗位职责之外的正当行为

履行职务行为属岗位所系, 职责所求的责任和义务, 不为或消极之为都属失职、渎职。见义勇为当属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则产或其他权利免遭侵害或免受损失, 在面临危险情况下挺身而出, 所实施的制止侵害、保护合法权益等行为。见义勇为之“义”当属应尽职责之外的奉献和付出, 如此方为义举。生活中一些人常将此混淆, 比如巡警抓小偷, 120医生抢救路边病人, 消防人员扑灭火灾、教师辅导答疑等。要教育学生首先完成学习等本职任务, 其次力所能及地见义勇为, 不可将本职任务混同于见义勇为, 更不该置本职任务于不顾, 本末倒置, 以“见义勇为”哗众取宠。

三、“勇”

1. 敢于是“勇”之前提

爆发于一时, 孕育于平日。瞬间的反应、取舍和抉择, 恰是平时渐进式道德教育积淀的展示、浓缩, 也是对其严峻的考验和升华。见义勇为者的风采, “敢”当为点晴之笔。“小勇, 血气所为;大勇, 义理所发。”[2]小勇只是血气冲动的匹夫之勇, 大勇则是道义引领的理性之勇。学校要教育学生知荣明耻, 让浩然精神和无畏勇气在一代新人中发扬光大, 有胆有识, 敢做敢为, 危急时刻才能义无反顾, 果敢向前。

2. 适于是“勇”之能力基础

见义勇为的精神可以普遍性地倡导和弘扬, 而见义勇为的行为, 则应视不同年龄和行为能力区别要求。因为由心动转为行动, 行为主体必须具有相应的条件。特别是可塑性极强, 缺乏独立判断力和行为力的未成年人, 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和保护对象, 若不加区别地笼统倡导, 会导致盲目效法, 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学校在教育宣传中应该反思和汲取教训,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培养他们沉着冷静地处理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和应急能力, 采取力所能及的方式努力而为, 如正确拨打紧急电话、及时寻求帮助、保护事发现场, 记住犯罪嫌疑人特征等。

3. 善于是“勇”之应有之义

教育无疑应当培养学生“勇”的品质, 但流血牺牲不是“勇”的最高境界, 勇敢不等于血气之勇、匹夫之勇。不仅要“勇”为, 而且要智为、巧为, 力求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果, 减少或避免无谓的损失和牺牲。一切有利于“为”之“勇”才是值得提倡的。传统教育忽视了从理性的层面看待生命权, 对毫发无损的“智为者”, 往往不如身受重伤甚至牺牲生命的“勇为者”期许和欣赏。不论新版还是旧版的《小学生守则》, 都没有体现要求学生善待和珍惜自己生命的内容。学校要教育和训练学生, 使之掌握一些防灾避险、自救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既有勇的气节, 又有勇的智慧。能够沉着冷静、随机应变、灵活机动地处置突发事件, 保护自己, 避免危险, 以智取胜。许多地方对未成年人的见义勇为进行了新的诠释。北京市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内容。广东省规定, 学校不得组织未成年学生参加救火、制止正在行凶的暴徒。湖南省将见义巧为纳入了教材。不提倡中小学生见义勇为, 不等于反对、不准许中小学生见义勇为, 更不是抛弃见义勇为, 而是基于未成年人特点, 倡导见义智为, 减少无谓的牺牲。

4. 乐于是“勇”之最高境界

见义勇为不应是偶尔为之, 也不应是出于个人功利或外在压力而勉强、虚假为之。学校应基于未成年人可塑性强的特点, 通过思想教育和熏陶, 营造宣传和鼓励见义勇为者的舆论环境, 形成一个健康的道德场, 对全体同学产生磁吸效应, 并普及我国有关见义勇为方面的法律、法规, 使学生预知见义勇为者应享有的合法权益, 从道德和法律两个层面满足见义勇为者的精神和利益诉求, 形成积极向上的内在驱动力, 激励和推动其迈向更高的道德境界, 将见义勇为变为中小学生自觉自愿、长期稳定的行为习惯, 成为一种道德享受和精神愉悦。

四、“为”

1. 依据行为的环节, 分直接“为”和间接“为”

(1) 直接“为”。置身于现场情境之中的人, 因被所触及的情形刺激而焕发出道德良知, 并进而外化为行动。直接之“为”更为普遍常见, 也最直接见效。未成年人崇尚英雄、模仿性强、容易冲动, 往往在危险来临的时候, 不顾自身安危, 不计行为方式和后果, 挺身而出, 容易导致不应有、得不偿失的悲剧的发生。因此, 在中小学生中盲目提倡少年英雄, 是道德教育缺乏理性, 狂热性的表现。对中小学生不宜倡导直接“为“, 而应依据其能力水平, 巧借外力, 积极设法配合“为“。

(2) 间接“为”。指行为主体并非身处现场, 而是立足自身条件, 以不同方式组成一张见义勇为之网。在信息日益透明便利, 服务机构专业化程度愈高的现代社会, “间接为”的普遍是必然趋势, 也是社会公德水平提高的标志。如汶川大地震后,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广大中小学生纷纷捐款捐物;我国筹办奥运会期间, 许多中小学生以各种方式关心、支持和参与, 当属此类的诸种表现。间接“为”者所受的刺激, 因中介环节多而弱, 它对行为者的道德水准要求更高。教师需要凭借科学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 使之具备较强的恻隐之心和移情能力, 能从狭隘的自身功利观的窠臼中跳出, 放大提升至类的范畴, 形成普适性道德情怀, 推己及人, 关爱他人。

2. 依据行为的缓急, 分激烈“为”和细微“为”

(1) 激烈“为”。从惯常或狭义的角度理解见义勇为, 往往将其定格为危急时刻、惊险刺激、生死较量、流血牺牲等。因为上述情形下常人往往回避和退缩, 危难见英雄, 为者难能可贵, 也最能凸显见义勇为者令人崇敬的品格和精神。珍爱生命不是懦弱的理由, 要倡导学生关爱他人, 热爱集体, 小我服从大我, 在特殊情景下, 该出手时就出手, 能够毅然决然作出必要的付出。

(2) 细微“为”。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见义勇为的适用范围广泛、方式多样。它既有激烈的行为和手段, 更主要和常见的是“平凡中见伟大”的细微之“为”, 它构成“为的主体内容。如平时同学之间的体贴照顾、互帮互助、同情关心等等, 甚至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关“为”, 均可包含和体现见义勇为的成分和因子。要教育学生立足实际, 着眼细微, 不应好高骛远, 不屑扫一屋, 只想扫天下, 大事做不来, 小事又不做。

3. 依据行为的主体, 分个人为、大家为和制度为

(1) 少数“为”。中国传统道德偏重个体修身养性和私德的完善, 公德教育薄弱。受这些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影响, 更多的同学甘于独善其身, 通常将见义勇为的主体狭隘地定位为少数品学兼优者有可能为的高尚之举, 缺乏学习效仿榜样的动力, 有些甚至沦为鲁迅谓之的道德闲客。由于社会转型的影响, 有碍于见义勇为的负面因素增多, 学生道德觉悟的整体水平有限且参差不齐。因此, 见义勇为虽然被大力提倡和呼唤, 却并未如人们的预期普遍自觉, 仍然曲高而和寡, 因稀缺而弥足珍贵。中小学生见义勇为的标准要符合实际, 树立的典型要有层次性, 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形成联动机制, 扩大见义勇为的参与面和影响力。

(2) 大家“为”。面对不法侵害发生的时候, 如果未成年人看到更多的是成年人的明哲保身, 见义不为, 那么学校和社会再义正辞严的教导也会显得苍白空洞。成人期望中小学生不仅敢斗, 而且善斗, “有勇有谋”, 实际是推卸自己的责任, 苛求未成年人超越其角色定位和能力水平。要在中小学校营造人人见义勇为的良好风尚, 学校和社会应积极承担相应的责任, 呵护未成年人, 作出示范和榜样, 培养社会责任感。当见义勇为成为中小学生普遍自觉的行为取向, 并以力所能及的恰当的方式投身其中, 等他们走向社会, 必将成为愿为、敢为、善为之人, 推动全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升。

(3) 制度“为”。在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利益受到不法侵害或意外事故时, 国家保障机制首先应承担救民于危难的责任。见危不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公共安全制度的缺失。目前我国公共安全制度建设最薄弱的地方之一是中小学校。见义勇为者固然可敬, 但一个社会的稳定如果亟需并严重仰仗见义勇为, 恰恰暴露出社会制度的非健全性, 以及社会公德的低下和社会秩序的脆弱。依法治国, 构建健全有效的公共安全保障制度体系, 是实现社会和谐, 确保长治久安最可靠的保障。当各职能部门恪尽职守, 各司其职时, 制度将发挥普适性、预防性的解危纾难效用。社会给见义勇为者预置的机会将更少, 社会对见义勇为的需求亦随之降低, 而这恰是社会向文明迈进的一个直观体现。

参考文献

[1]刘铁芳.面对我们生命中“平庸的恶”.读书, 2006 (8) .

上一篇:实用型护理人才培养下一篇:思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