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得

2024-08-23

教育教学得(共12篇)

教育教学得 篇1

英语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小学英语为学生更早接触英语、学习英语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同时, 小学英语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 对学生今后的终身英语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农村小学教学条件落后、学生综合素质比较落后和家庭教育基础薄弱, 为农村小学英语的有效教学设置了重重障碍。城乡之间客观、主观条件的差异无法避免, 如何在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打开学习英语的大门, 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这块广阔的天空中不落后于城市学生, 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让学生有效地掌握英语语言知识, 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能力, 我们广大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责任重大。因此,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笔者认为要尊重学生, 注重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 运用多样趣味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扎实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自信心和学习习惯, 使得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全面提升。

一、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

一个好的老师对其教学工作要饱含热情, 一个好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更要以饱满的热情和激情对待英语课堂教学。教师的激情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教师要以自己满腔的热情、夸张的语言、多变的动作来演绎这门外来的语言文字, 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英语的热情;只有教师饱含激情才能让课堂教学彰显活力, 让课堂教学迸发情感、撞出火花, 让学生的心和情随之荡漾, 让课堂成为滋润学生情感的沃土, 让课堂中教与学的活动充满着生机。因此, 面对腼腆的农村娃娃,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更要调整自己的状态, 带着火一样的热情去感染学生, 调动学生的情绪, 让学生high起来, 学生才愿意敞开心扉, 才能在英语课堂中富有激情地学习, 大胆开口、大胆展示自己, 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课堂中来。例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 6A PE lesson语篇教学中, 笔者就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自己由英语教师转变为体育教师, 让学生从心里激动起来, 然后再在体育课的教学中逐步呈现“Put your feet together.”“Turn left and right.”“Lie on your back.”等祈使句。边学边做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从内心感到兴奋、激动, 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 教师饱含热情的上课方式也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二、课堂以真实的情境打动学生

语言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体现其工具性和交际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只有创设有效的英语语言情境;让学生处于具体的语言情境中;让学生学习的不是孤立的语言符号, 而是具有实际交际意义的语言;让学生在情境的帮助下更好地体会、理解语言意义;让学生在情境中深入语言, 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语言的建构;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轻松、学得有效;才能让英语教学变得省时省力。同时, 创设语言情境, 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于模拟交际, 在情境的帮助下学会表情达意, 继而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让学生在情境的帮助下能够学以致用。农村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和范围有限, 因此小学英语教学中更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具体的教学内容,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为学生创造生动有趣的英语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在情境中获得更多的语言信息, 凸显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 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例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6Planning for the weekend的教学中, 笔者就创设了“圣诞节即将到来, 我们举办圣诞晚会, 需要准备一些物品”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在“What are we going to eat for Christmas party?”的具体情境中, 学习be going to的结构, 在学生初步领悟了一般将来时的知识后, 笔者就结合这一情境, 让学生运用be going to的结构讨论设计“What toys are we going to have for Christmas party?”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 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语言知识,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教学以趣味的活动激活学生

小学生生性活泼, 喜欢参加趣味、有吸引力的活动, 若是在英语教学中, 将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趣味活动相结合, 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热情, 同时也使得英语教学事半功倍。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 选用易操作、易激趣、有实效的趣味活动激活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激活学生相应的知识储备, 激活学生的思维, 激发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和高效。例如, 可以选用一些趣味的游戏活动:“What’s missing?”“Listen and do.”“Magic eyes”等;也可以选用易操作且非常有效的儿歌或歌谣等:《Bingo》、《Twinkle twinkle》、《Little star》等耳熟能详的儿歌, 在课堂教学中的恰当环节的使用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趣味的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获得英语学习的强大的内驱力, 让学生爱上英语, 同时也帮助学生有效地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 帮助学生内化所学的语言知识。

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克服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 要始终富有激情地带领学生畅游英语学习的乐园, 用自己的热情, 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去感召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英语的学习。

教育教学得 篇2

也要看到,职业教育依然是我国教育领域的软肋。一些人对职业教育的傲慢与偏见还普遍存在。寒假期间,浙江海盐某中学向学生群发短信,提醒“不要和职高生混”。这虽然是个案,但也反映出社会观念的滞后和少数教育者的偏见。职业教育要想找到自己的蓝海,需要通过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接轨,与市场需求结合。“在黑板上耕田”“在课本上开机器”,职业教育这朵“野百合”就不会有春天;只有站在田埂上、守在机床旁、蹲在车间里,紧贴结构调整、密切服务城镇化和中小企业发展,精准对接社会发展用工需求,才能为职业教育赢得应有尊重。

在经济结构处于调整期的今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更加精准。春节过后,广州某制衣厂日工资400元招工遭受冷遇;福建泉州某工艺品公司月薪4000元并包住宿,也鲜有人问津;与此同时,四川成都不少“火锅厨师”却过剩了。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折射出我国技术人才、专业人才培养的滞后,也在拷问职业教育的精准性。尤其在今年去产能、清理“僵尸企业”、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不能缺位。通过创新农学结合、弹性学制模式,促进下岗工人走进职业教育课堂等方式,有助于培厚人力资本的土壤,真正实现职业教育和产业实践的精准结合。

打造“职教升级版”,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也是面对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经济转型升级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这同样是其他国家正在采取的做法。比如,去年,日本文部省决定关停一些院校文科专业,侧重培养实用型人才,就是这一趋势的反映。20xx年,我国提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xx―20xx年)》,正是为了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建立巩固的、可持续的人才和技术竞争优势。为了对接“中国制造20xx”的国家战略、适应“机器换人”催生的人才需求,各地已开始迅速部署。如浙江绍兴职业技术学校推出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沈阳中德新松职业教育集团并购了有百年历史的德国陶特洛夫职业培训学院,等等。顶层设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当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环环相扣,高质量技术人才输送的途径就会更加畅通。

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关乎国计民生。曾指出,要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相信随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职业教育这朵“野百合”,一定会开遍原野,让更多的“大国工匠”,为更高更强的“中国制造”筑基。

面对经济新常态,要达到教育新常态,职业教育需要作出如下努力:

第一是改革教学管理的制度。互联网+双创,开放了平台,但在具体的落实中,还需要更多地投身实践能力。首先,全体学生要进行创新创业的教育,并分别配备相应的学分和课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就像中学时教音乐课是一样的状态。不是每一个人都要成为音乐家,但是音乐学习是让大部分人都终身受用的教育。

第二是给学生减负要落到实处。要不然发挥创新能力也是空话。

第三是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培养起来了,也会一定程度提高关于创新创业的能力,教师会有很实际的东西去讲。

教育孩子得讲究火候 篇3

第一页上有只鸭子,旁边写了个“1”,儿子喊了声“1”。翻到第二页,儿子刚想数数,妈妈就说:“不用数了,有两只,你看旁边有个‘2’”。儿子闭嘴了。翻到第三页,儿子说:“妈妈,有三只小鸭子。对吗?”妈妈高兴地夸儿子聪明。

儿子看到桌上有苹果,合上书去拿苹果。刚想吃,妈妈又指导上了:“吃红的,青的可酸了!红的甜。”儿子倒是听话,拿起红的吃上了。

我觉得这样陪孩子玩很不好,但妈妈却说孩子小,就应该多帮助。到底谁对呢?

A:这位妈妈能抽出时间来陪孩子玩,很好,赞一个,但做法待商榷,指导、教育孩子,得讲究火候。

比如跟孩子一起“搭套塔”。可以先让孩子自己看着搭套塔的图案搭。如果孩子能自己搭起来,让他自己搭就是了,没必要指导。如果搭了半截塌了,这时候再告诉孩子“要先搭大的,再搭小的,这样就不会垮塌”,并且帮孩子一起实践一下,效果会好很多。

因为套塔倒塌时,孩子肯定会想:“为什么倒塌了呢?”他在积极思考找答案,这时候家长的指导犹如“及时雨”,孩子会很容易理解、接受,印象深,收获大。

这就是抓住“教育机会”的教育艺术,在恰倒好处的教育时刻或场合给孩子指导。家长如果操之过急,人家还没想让人帮助的时候非要去帮,孩子可能会烦,所以应该学会耐着性子等待教育时机出现。

当然也可以创造教育时机,就是常说的“启发式教学”;但最好是没有人为的痕迹,让孩子不觉得是强行灌输,这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

这位妈妈在教孩子“数数”的时候,也过于着急了。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数,非要着急替孩子说出答案呢?不是教得越多越快就越好,那样会剥夺孩子自悟、自学的机会,阻止孩子主动积极的思维。

当心呐,凡是家长教得太多太急的孩子,一般都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缺乏发展的后劲。等到孩子对啥都提不起学习兴趣时,再后悔就有些晚了。

孩子吃苹果这事,就更应该让孩子亲口尝尝了,至于他选择甜的还是酸的,还得人家说了算,说不定人家就好酸的这口呢。

总之,家长在教孩子生活常识或知识时,要讲究“教育艺术”。要学会等待机会,要尽可能让孩子亲身体验,在实践和体验中提出问题,产生求知欲望,然后再教,“雪中炭”“及时雨”,最爽了。

教育教学得 篇4

在教育教学中, “习得无助”指学生经历了某种体验后, 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心理状态。“习得无助”产生的根源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太多的失败, 很少或根本没有体验过成功, 挫折感强。那么, 怎样防止学生过多挫折感的产生呢?

一、谨防惩罚过度

惩罚与表扬都是教育学生的有效手段, 二者的使用都应讲究艺术。惩罚要适度, 表扬应及时。人们对失败的容忍是有限度的, 特别是未成年的孩子!失败太多, 就很容易打掉孩子的自信, 如果孩子失去了自信, 就会对任何事情缺乏成功的渴望, 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 在各种活动中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进而更加不自信, 形成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就难免陷入“习得无助”, 纠正起来就格外困难了。因此有人把“失败是成功之母”改成了“成功是成功之母”, 这不无道理。老师要注意把握惩罚的限度,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对进步行为及时表扬。不吝啬对学生的鼓励, 采用各种措施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 帮助他们重新燃起学习热情, 例如, 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 如爱看小说、爱玩电脑、爱打球、喜欢语文等特点, 巧妙实现动机迁移。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品尝更多的成功, 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激发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 帮助学生在不断进步中树立信心。就像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 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桃子才有成功的喜悦, 要是跳起来总是摘不到桃子, 那么学生就失去了信心, “习得无助”也就不可避免了。

二、谨防期望过高

学生挫折感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家长或学生自己对学习的高期望。有时, 教师不自觉地用过高的期望去要求学生, 无形中也使学生对自己产生过高估计。当现实达不到要求时, 自然就增加了学生的失败体验。例如:同样考试得了85分, 期望得80分的同学会体验到成功的幸福, 而期望考100分的同学则会感到失败的痛苦。在沮丧的心情下, 一个正常的错误或小小的失误很可能被放大成一个大问题。尤其在对待后进生上, 由于急功近利, 教师往往会放大缺点, 缩小优点。最可怕的是, 教师的这种行为会有意无意地让学生自己也只看到自己的缺点而找不到优点。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 不考虑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 盲目与别的孩子攀比, 给孩子增加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长时间处于教师、家长的高期望中, “习得无助”现象的发生就防不胜防了。新课程强调评价应突出发展、促进的功能, 教师的评价多一把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 但不管用怎样的尺子来衡量, 更多的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 总有在尺子之下的学生, 所以教师要树立“进步即成功”的观念, 把尺子竖起来看学生。这样我们的学生, 人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谨防不当归因

挫折不见得都来自外界, 有时是自我挫折感太强造成的。这表现为学生对自我缺乏正确的认识, 如“我天生就‘没希望’、‘没用’、‘脑子笨’”等, 其实这些都是不当的归因。教师应通过对学生积极的评价, 最终引导学生正确审视、评价自我。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一个正常的孩子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 都拥有美好的前景和希望, 都有各自的可爱之处, 都有完成学业的智力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培养学生用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暂时的挫折, 学会从积极的方面看待问题, 帮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 使学生认识到引起失败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如成绩不好是因为方法不当, 基础不扎实, 一时粗心等, 而不要仅仅归结于脑子笨。采用各种措施, 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归因, 渗透“成功源于努力程度”的意识, 澄清学生不合理的归因, 消除学生失去在学习上的无助感和无力感, 增强学业自我效能感。

四、谨防失去关爱

一年教育教学工作得与失 篇5

岁月如梭,一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留给我的将是新的思考和更大的努力。学期初,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我担任了初二五班英语科目的教育教学工作,在这一学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感慨万千,这其中有苦有乐,有辛酸也有喜悦,失败与成功并存。我觉得我自己是过得紧张又忙碌,愉快又充实的.静静反思一学期的得与失,真是难得的一次给头脑照镜子的机会。

首先是非常庆幸自己能成为米山中学这个充满活力的大家庭的一员。学校就像一个温度极高的熔炉在锻造着我,使自己不断地燃烧着。从校长到同事,从家长到学生,从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感受到强大的气场,使得我无法拒绝这里的任何一项挑战,因为在这里我感受到生命成长的喜悦!无限的希望在召唤!,在各位领导和老师的热心支持和帮助下,我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在这一学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注重自己思想水平的提高,努力把自己塑造好,提高自己的理性认知能力。我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现对一学年以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各个方面作一个全面的总结。

一、师德表现

平时积极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认真学习学校下达的上级文件,关心国内外大事,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我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并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结合工作需要,虚心请教,努力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教学工作中,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新课程培训,并做了大量的政治笔记与理论笔记。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从不缺勤。服从安排,人际关系融洽。业余不从事有偿家教及第二职业。本学全勤。

二、教育教学情况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更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但不能只做一个“教书匠”,更要做个“教育者”,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各个时期的心理状态并进行及时适度的处理,让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现在,我就把我在这一年中所做的工作与体会进行总结,力求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和进步

在教学工作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并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我认真钻研教材,把握住知识点,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书,我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讲授本课程的内容,学生学习才会有依据,学生在课堂上跟不上老师时可以参考教材重新整理思路,跟上老师的思路,所以应该重视教材的钻研。在备课过程中,在不离开教材的原则下,可以参考其他教科书,对比它们的不同之处,寻求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法,有了这些教法后,上课之前应与有经验的老师多交流讨论是否行得通,总之单兵作战很容易钻牛角尖,教学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应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讨论。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生动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课堂上说练结合,布置好课外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3、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初二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多做思想工作,从生活上关心他。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4、多听课,学习有经验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水平的提高在于努力学习、积累经验,不在于教学时间的长短。老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积累了许多教学技巧,应多向他们学习,尽快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听课的同时,认真做好记录,并进行评课。听完课后写听课心得,哪些地方是自己不具备的,哪些地方可以怎样讲可能有更好的效果等等。务求每听一节课都要有最大的收获,必要时,还可与讲课教师进行讨论,以了解其讲课安排的依据。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本学年平均每周听课二到三节,对自己的教学促进很大.5、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应用于课堂,做到学有所用,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也使我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在教学工作中,我努力提高自己对学生的亲和力,与学生建立和睦友好的关系。我信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只有真正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跟学生做朋友,心心相通,学生才会愿意接近你、亲近你,才会乐意地去学习你所任教的科目。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总是努力去做到这一点。我觉得只有跟学生的关系搞好了,学生才愿学、乐学,成绩也就自然地上去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存在的不足之处:①未能在学生奖励方面做出更有效更新颖的尝试,下学期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用力,需要早作准备以图下学期能更进一步!②网络应用需要及时跟上,博客的开发和使用,需要下大力气和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如果抓住这个机会,将会使自己的工作更上层楼。③未能养成搜集学生试卷和作业纸的习惯,这个工作细节决定了工作标准的高低,自己还需努力提高。

改进措施: 1.注重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学生已经形成了厌学的习惯,顶多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算了,有些甚至是抄袭的,对于容易掌握的内容他们也不敢沾染,所以必须严格要求他们。由于学生缺乏学习自觉性,所以上课时间是他们学习的主要时间,教师应善于组织、调动学生进行学习,更充分地利用好上课时间。2.对于学过的内容也可能没有完全掌握,则可以花时间较完整地复习学过内容,然后才学习新知识。作业的布置也以基础题为主。3.运用多种技巧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利用学生热情好奇的这一特点,从日常生活中的口语出发,尝试用英语与学生对话,或用趣事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兴趣,使学生对本课程产生兴趣。并且,在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意听力与口语的训练。

妙得语文教学之“趣” 篇6

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目标诱发学习兴趣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每逢佳节倍思亲》(学生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题选自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一句(出示诗句)谁来读一读这首诗?指名读。

3.学习一首诗,只能读正确流利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板书:知诗意、悟诗情)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

【思考】上课伊始,就给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目标,这样不仅教师做到目标明确,在教学过程中目标指向性强,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学生上课就开始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学习有方向。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

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师:读好这首诗是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这里面有秘诀,想知道吗?

生:想!

师:秘诀就是——读书。

生:(笑)

师:从大家的笑声中我知道,你们看不上我的秘诀。不过,我还没把话说完呢。我所说的读书要经历三个过程,可不是简单地读一遍就算了事。第一遍轻声读课文,初步感受古诗跟前面课文之间的关系:第二遍默读课文,圈画能体现古诗意思的句子,标上序号;第三遍出声读课文,把圈画的句子跟古诗一一对应,检验你的学习成果。心动不如行动,赶快开始吧,看哪个小朋友最会学习!(生自学,教师巡视)

【思考】在语文教学伊始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优质的问题情境要体现三个指标:一是有目标,即问题情境体现学习的方向;二是有方法,即问题情境指明学习的方法;三是有意思,即问题语言的表述富于儿童化,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愿望。上述教学片段中的问题创设就体现了这三个指标:“理解课文中的古诗,读好这首诗”揭示了学习的目标。“第一遍轻声读课文,初步感受古诗跟前面课文之间的关系;第二遍默读课文,圈画能体现古诗意思的句子,标上序号;第三遍出声读课文,把圈画的句子跟古诗一一对应,检验你的学习成果”提供了学习方法。“学习有秘诀”、“心动不如行动,赶快开始吧,看哪个小朋友最会学习”等语言充分体现了趣味性。在这种问题情境的引领下,学生自然学得兴趣盎然。

三、合作分享、反馈点拨——文本探究充满情趣

1.释词见情趣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课文哪些语句写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意思?

生:我圈画的句子是“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师:你有一双慧眼!这句话大体写了第一句诗的意思。从这句话中,你能读懂“异乡”的意思吗?

生:“异乡”就是“家乡”。

师:独在异乡为异客,王维在家乡写的这首诗吗?

生:不是。

师:在哪里写的呢?

生:在京城长安。

师:那么,“异乡”指的是哪里?

生:京城长安。

师:说得对。王维的家乡在山西蒲州,今天的华山东面;京城长安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两地相距千里。异乡不是家乡,指的是家乡以外的地方。那么,身在异乡的人就是——

生:异客。

师:真聪明!我们一起来读第一句诗。

生:(齐)独在异乡为异客。

【思考】“异乡”是理解的难点。当学生把“异乡”理解为家乡时,教师并没有简单地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把诗句和文本对照进行阅读验证,得出“异乡”在诗中指“京城长安”。在此基础上教师补充相关资料,引出“异乡”的一般意思,即“家乡以外的地方”,进而顺势理解了“异客”的意思,水到渠成地突破了又一难点,并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情感铺垫。

……

四、总结提升、适当拓展——教学收尾培养志趣

师:王维年少离家,求学求官,历经坎坷,多年没有回家。当他见到从家乡来的人时,又会用怎样的诗句表达思乡之情呢?(出示《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然后教师领读,强调“绮”、“著”的读音)

师: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君”是谁?

师:君的意思是“你”,指从家乡来的人。

生:“绮窗”是什么意思?

师:就是雕刻着精美花纹的窗户。

生:什么是“著花”?

师:就是开花的意思。现在谁能大体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生:你从家乡来,应该知道家乡的事情。你来的时候,窗前的梅花开了没有?

师:语言简洁,意思清楚。这首诗简单吗?

生:简单。

师:这首诗看似简单,其实很耐人寻味。“君”可能是谁?王维多年没有回家,要问的事情、要问的人有很多,为什么偏偏问窗前的梅花?王维难道不知道自己窗前的梅花什么时候开放吗?既然知道了还去问,他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请教他人,读一读、品一品、背一背这首诗。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结合这首诗编一个像课文那样动人的小故事。

【思考】在《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教学结尾处,教师巧妙地拈连出王维的另一首思乡诗。在质疑、解疑、大体知晓诗意的基础上,提出“‘君可能是谁、王维为什么偏偏问窗前的梅花、王维难道不知道自己窗前的梅花什么时候开放吗、他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等一连串富有刺激性、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另一番天地。

吃苦教育得从长计议 篇7

在受访者眼中, 体验农村生活、野外拓展训练是受访者选择吃苦教育的主要方式。同时, 暑期打工、家庭劳动、贫困地区短期生活、参访革命老区等也是受访者选择的吃苦类型。当然, 要能参加真人秀最好, 但是有没有资格、有没有本事去秀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可是, 即便参加这样的活动, 体验一下生活, 就真的受到了吃苦教育、培养了吃苦精神吗?日本幼儿园的孩子, 冬天都要穿短裤, 这样使许多孩子都感冒了。但是家长没有一个反对的, 他们认为孩子多受生病之痛, 多次感冒产生了抵抗力, 久而久之孩子反而越来越健康。幼儿园的游戏之一就是孩子之间的摔跤打斗。而且, 不管冬天多冷, 体育课不许在室内上, 一律都得穿短裤。

教学中的几点心得 篇8

讲台是教师的舞台, 教师要想把这台戏唱好, 必须预先进行创作、设计。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设计是一个不断改进、日趋完善的过程。

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

在赏识教育中, 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 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 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 学生才有了安全感, 才能充满信心, 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 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 敢于质疑。这样, 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 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 即亲其师, 信其道。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 如温柔的目光、亲切的抚摸、殷切的希望, 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使学生更加依赖老师, 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 这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

二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 一个数学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

在数学课中, 如何体现数学学科的人文性, 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 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 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 尊重需要, 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 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在教学平行线时, 利用多媒体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起欣赏, 当可移动平行线呈现在学生眼前时, 我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未知的知识了!我适时地提出:“你们想问平行线什么呢?你们还想了解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 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 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数学之中, 也就是“融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 有了它, 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理解佳境。

三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表明, 教师给学生自信, 学生就会有很高的成就。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 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 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 而教师的作用, 就是要唤醒学生的自信。

四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 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 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 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 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 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 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2. 注重实践, 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那么, 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 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 只有在实践中, 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得到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 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 推荐给学生阅读。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 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理解和思考把感情表达出来, 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3. 在生活中学数学

“让数学走进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一直以来,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数学离我们很近。这样, 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应用数学的地方。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眼里有资源, 心里有数学, 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五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科学地评价每一个学生。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 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 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评价不是为了证明, 而是为了发展。淡化考试的功能, 淡化分数的概念, 使“考、考、考, 老师的法宝, 分、分、分, 学生的命根”这句流行了多少年的话成为历史。

评价学生应该多几把尺子。尺子就是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工具。如果用一把尺子来量, 肯定会把一部分有个性发展的学生评下去。

评价中应遵循“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的原则。学生在这种只有更好的评价激励下, 会不断地追求, 不断地探索和攀登。这才是评价的真正目的。

语文教学的“舍”与“得” 篇9

一、舍出时间———给学生尝试的机会

教师要善于策划, 设计好每一堂课的各个环节及时间安排, 做到少讲、精讲, 留给学生自己探讨的时间, 去阅读文本、思考问题、发现新知。要相信学生有独立的能力, 敢于放开手, 让他们去尝试。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蒲公英》一课时, 我放权给学生, 让他们尝试用各种语调去朗读, 读出蒲公英妈妈、太阳公公、小蒲公英、两颗特别的蒲公英, 她们说话的口气、节奏、音调。学生们通过试读、比较, 得出“蒲公英妈妈善良温柔, 太阳公公慈祥慢吞吞, 小蒲公英欢快”的结论。对于那两颗特别的蒲公英, 由于不听太阳公公的劝告, 一颗飞到金色的沙漠, 另一颗飞到波光粼粼的湖水里, 结果分别被旱死、淹死。小朋友们产生了争议:“这两颗蒲公英只是看到了沙漠、湖泊外表的美丽, 他们不听太阳公公的话, 才得到这样的下场。”“可是他们有自己的主见, 并且对美好的事物充满好奇, 敢于去尝试, 这也没有错呀。”“他们是不听老人言, 吃亏在眼前。”“我们也不能轻信别人, 要走出自己的道路。”对于这样的争论, 教师巧妙引导,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通过辩论, 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

舍得腾出时间给学生, 使之投入文本, 阅读品味, 体验争议, 学生不再被动听讲, 学习的积极性被唤醒, 课堂活了起来。这样的课堂效率, 不降反增, 得到的会更多。

二、舍出权威———给学生探究的舞台

课堂上, 教师需要调整自己的身份, 把学生推上舞台的中央, 让其主动探究, 去获取知识, 体验成功的愉悦。教师要做好导演和组织者, 对学生的活动适当引导, 驾驭好前进方向, 使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快步前行。

如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槐乡五月》时, 因为这是一篇语言优美、文字精炼的散文。它生动地描写了槐花飘香的季节以及槐乡孩子的勤劳、好客、淳朴, 全文行云流水, 语言隽永, 读来琅琅上口, 适合孩子们朗诵。采取不同形式让学生去诵读, 先是初读, 教师提出问题:“看到槐乡五月这个标题, 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情景?”学生不出声的默读, 边读边想, 在脑海中构思出一幅槐乡五月的画面。之后分自然段朗读, 归纳出描写槐花多 (山山洼洼、坡坡岗岗) 、形 (玉雕、圆球、小辫) 、白 (瑞雪初降、白茫茫) 、香 (香喷喷、香气扑鼻) 的词语。再次自由朗读, 选自己喜爱的段落读。细心的学生发现了问题:“槐乡的小姑娘飘到哪里, 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为什么说飘呢?”这时不急着宣布答案, 而是抓住这一课堂生成的契机, 引导学生探讨“飘和走有什么区别呢?小小子能不能用飘呢?”一同学说:“飘是走得轻、快, 形容姑娘的灵巧。”另一同学补充“小小子大大咧咧的, 不能用飘。”对于意思相近的清香、醇香、浓香, 也是让学生自己去读、去体会, 明白香的程度逐渐加深。

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承担引导者的角色, 引导学生去研读, 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去建构, 这样获得的知识就是活的、可持续的, 从中形成的学习能力也更持久、更有力。这样长期坚持下来, 就能积累起深厚的语文素养。

三、舍出结论———给学生体验的情境

教师不要做知识的灌输者,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验, 在亲身体验中生成新的认知。我们知道, 学生靠自己摸爬滚打得到的经验才最真实, 对他们终身有用。而教师费力填进的知识, 往往是不易消化的, 还会产生逆反。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海伦凯勒》的教学中, 就采取层层深入、亲身体验的方式, 引导学生走近海伦凯勒的内心世界, 从而得到震撼人心的体会。“自然界中, 山青、水秀、鸟语、花香, 多么美好呀, 可是当你看不见、听不着、也不能说, 将是多么悲惨的情景呀?下面我们和海伦凯勒一起去体验一下吧。”学生闭上眼睛, 塞住耳朵, 体会“无边无际的黑暗, 死一般的沉寂”。不一会儿, 好多学生都感到无法忍受了。“那么海伦凯勒是怎么做的呢?她通过自己的努力, 学会了阅读、写作、说话, 写下了十四部著作。”海伦凯勒“拼命地摸读盲文, 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 以致小小的手指头都磨出了血。”让学生闭眼摸、写, 体会她的艰难。“她把手放在萨勒的脸上, 用感觉来判断萨勒说话时舌头、喉咙颤动的情况, 以此来体会怎样发音。”孩子们也照做了, 一个同学张嘴说话, 另一个去摸, 体验到“听”懂一句话是多么的困难。当海伦凯勒喊出:“爸爸, 妈妈, 我回来了!”同学们都和海伦一起流下了幸福的眼泪。接着提出问题:哪些句子最能打动你?说说你对这篇文章的感受。你想对海伦凯勒说什么话?生:“她拼命的摸盲文, 如饥似渴, 连手指尖都磨出了血。她夜以继日反复朗读词语和句子。”让我很感动。生:“海伦凯勒热爱生活、刻苦学习的精神感动了我。”生:“我想说, 海伦你的不屈不挠感动了我, 你是最棒的。你很幸运, 遇上了沙利文这样的好老师。”

整个教学都是学生自己在体验, 在阅读中归纳, 最后得出结论, 而且把他们的亲身体会融入到主人公的世界里。在达成教学任务的同时, 也深深受到教育, 从他们的发言中, 处处体现着感动、敬仰, 结合他们自身, 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陶行知说:“真正的教育必须能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只有懂得舍———舍出时间让学生学习, 舍出权威让学生探究, 舍出结论让学生体验———才能有所得, 得到的将会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习能力的生成以及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小梅.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舍得”[J].学周刊.2011 (11)

教育教学得 篇10

【教材、学情分析】

“0的认识和0的加减法”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在这一单元中, 教材先安排了学生学习1~5的数的认识和5以内数加减法的内容, 之后安排学习“0的认识和0的加减法”。学生对数有一定的认识, 并且有较好的理解图意能力, 这样对于学习“0的认识和0的加减法”便有了很好的基础。所以这节课笔者先引导学生理解0的含义, 接着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用三句话来说说图意, 最后抽象出0的加减法。同时考虑到学生刚入学, 因此课堂上还将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的习惯。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 使学生初步理解0的两种含义:没有的含义和起点的含义, 会读、写“0”。

2.使学生理解有关“0”的加、减法的含义, 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分别出示小猴吃桃图 (1) 、 (2) 、 (3) , 请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

2.完整说说这几幅图的意思, 并出示相应数字。

3.揭题:像这样桃子吃光了, 咱们可以用0来表示, 0和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 今天咱们就要来认识数“0”。 (板书:“0”的认识)

(评析:将教材中的主题图化静为动, 按序逐一动画演示, 在说清每一幅图数量的基础上, 再让学生完整说说这几幅图的意思。这样, 学生置身在猴子吃桃的具体情境中, 感悟从有到无的变化过程, 深刻领悟桃子吃完了可以用数字0表示。)

二、体验含义

1.体验0表示“没有”。

师:除了桃子被吃完了可以用0表示, 还有什么时候也能用数字“0”表示呢?请小朋友们举例说一说。 (指名回答)

师小结:看来0可以表示东西吃完了、小鸟飞走了, 还可以表示很多很多意思, 其实简单说这些0都表示“没有”的意思。 (师板书“没有”)

(评析:通过举例, 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0可以表示没有, 还可以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

2.体验0的数序和数的大小关系。

师:有了0的加入, 数字宝宝们可开心了, 瞧它们在跳舞呢, 可是玩到一半, 它们发现队伍乱了, 你能给它们按顺序排一排吗?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 现在我们来读一读,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现在数字宝宝们是按什么顺序排的?为什么把0排在1的前面了?……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0<1。

师:0还小于哪些数呢, 请小朋友们说一说。

(评析:通过数字宝宝排队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数0和已学的1、2、3、4、5的大小关系。)

3.体验0表示起点。

师:看着数字宝宝们那么开心, 小兔子也在跳呢, 咱们来看看。它开始跳的位置用数几来表示?

师:像这样开始跳的地方我们把它称为起点, 看来0还可以表示起点, 对吗?除了跳远有起点, 跑步比赛也有起点, 起跑的地方如果用数表示的话, 也可以用0来表示。 (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演示跑步的动作)

(评析:0表示起点对于一年级学生的理解来说, 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尤其是教材里选择用尺子上的0来让学生理解0表示起点, 在学生没有学习长度的测量的情况下难度就更大了, 于是选择了小兔跳格子的形式, 这一素材既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降低学习的难度, 提高了学习效率。)

4.阶段小结:刚刚我们感受了0既可以表示没有, 还可以表示起点, 其实“0”还有很多作用, 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当中将会学到。

5.体验数字0的写法。

师:认识了0, 知道了0的神奇本领, 咱们肯定也很想来写一写数字0了, 老师先给大家演示一下。

师演示0的写法: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 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 写圆滑。

师:老师看到很多小朋友都迫不及待了, 就请小朋友翻到课本第30页, 找到“写一写”开始写吧。

反馈交流:写0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怎样能把0写得又好又漂亮?

(评析:0的书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 还是比较难把握的, 所以在这一环节教师先演示, 然后让学生独立尝试, 尝试完毕后再让学生来说说怎样才能把0写好, 这样, 即使在这节课中学生没有把0写漂亮, 但学生只要有这样的意识, 相信随着学习的深入, 定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0的加减法

师:看着小朋友们这么认真, 小鸟也出来了 (出示小鸟图) , 请小朋友们观察后用三句话来说一说。

师:请小朋友们用一个数学算式来表示图画的意思。 (板书:3-3=□) 请孩子们说说两个3分别表示什么, 3减3等于几, 为什么。

师:哪位小朋友能用图片代替小鸟来摆一摆证明3减3等于0 (出示圆片图)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能用三句话来说一说吗?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师:3-3=0, 4-4=0, 那还有□-□=0。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 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评析:从小鸟图到圆片图最后尝试□-□=0, 旨在让学生通过对算式的模仿和算式规律的探索, 更深入理解□-□=0这类有关0的减法的含义。同时, 教师不断要求学生用三句话来表达图意, 尽管学生还不能用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 但这对于学生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都能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诚然,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定能理解全部都被减, 结果为0。)

师:小朋友还记得夏天里我们常常会听到小青蛙在呱呱呱地叫, 对吗?今天咱们再来感受一下。 (出示青蛙图) 你能用三句话来说一说图的意思吗?

师:像这样把2片荷叶上的青蛙合起来咱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

指名回答并板书:4+0=□, 说说4和0分别表示什么含义、计算的结果是几、为什么。

师:可能还有小朋友没看明白, 哪位小朋友用手势来演示, 让大家看明白是怎么回事?

请同桌配合表演。

师:刚才咱们用4+0=4这个算式来表示, 那这个算式还可以怎么写呢? (指名回答并观察两个算式的特点)

师:刚刚是4+0=4, 老师还想考考大家, 请小朋友们根据老师的动作, 说说算式。有没有小朋友也想当小老师?来, 你做动作, 其他小朋友来说算式。

师:看来小朋友们都学会了, 老师还带来了小兔图, 谁能用算式来表示?

(评析:由于受前面小鸟图的影响, 学生很容易认为原来的4只青蛙跳入水中了, 于是荷叶上没有青蛙了。所以这一过程重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较好地理解图意, 理清有两片荷叶, 一片荷叶上有4只, 另一片荷叶上没有即为0只, 通过大括号让学生理解所求的问题是两片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为了更好地理解题意, 这一环节还设计了用手势表示图意, 用动作感受两部分合起来, 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以更好地促进理解0的加法的含义, 同时, 更进一步巩固掌握一般加法的含义。)

师:今天咱们班的小朋友可真认真, 学得那么认真, 老师再给大家讲个故事:有一天, 懒羊羊得到了4个神奇的水果蛋糕, 它好想吃啊, 假如它吃一个, 那还剩几个呢, 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说明吗?2个呢?

师:不过后来懒羊羊想到这没准是灰太狼的诡计, 于是它一个也没有吃, 也就是它吃了几个, 该用什么算式来表示?

指名回答并说一说:4-0=4中第一个4表示什么?为什么减0?最后的4又表示什么?为什么这里咱们用减法来计算?

师:确实这里没有两部分合起来, 而是原来有4个蛋糕, 吃掉了0个, 吃掉了求还剩几个我们用减法来解决。

(评析:本环节以故事的形式, 从一般的减法慢慢过渡到带0的减法, 学生学得很轻松, 理解得自然, 所以在解读的过程中很快就理解带0减法的含义。)

四、小结并完成作业

师:小朋友, 这节课已过去了大半时间了, 你觉得这节课咱们都学了什么呢?让咱们来试一试咱们的数学知识学得怎么样吧, 请大家完成数学书上的“做一做”。

师:今天咱们和数字宝宝0交上了朋友, 现在让我们再次来欣赏一下日常生活中的“0”。

教育得有精气神儿? 篇11

1904年,张伯苓和实业家严修一起创办“私立中学堂”,后称南开中学。1919年,经过十余年筹备,私立南开大学宣告诞生。张伯苓制定南开校训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主张学生“不单是要从书本上得到学问,并且还要有课外活动,从这里得来的知识学问,比书本上好得多”。南开中学的社团如雨后春笋,如敬业乐群会、摄影研究会、新剧团、武术社等。当过海军的张伯苓格外重视体育。当晚清的知识分子还是一袭长袍马褂、一步三摇时,张伯苓就要求学生进行跳高、跳远、踢球、赛跑等体育活动。一开始没有体育设施,就在院子里放两张木椅,上面架一个鸡毛掸子的长竹杆,作为跳高的横杆,让学生把长辫子盘在头上,撩起长袍的衣襟,学跳高。张伯苓还经常与学生一起踢足球,亲自带领学生参加比赛。他认为“足球比赛是一种团结合作性很强的运动……我们以此来克服‘一盘散沙’,不失为一副良剂”。陈鹤琴是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却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儿童教育之中。1920年,他以长子一鸣为对象进行研究。他当时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为掌握第一手资料,特意请假在家,将一鸣每天从早到晚的活动,都作了摄影。一鸣自幼喜欢画画,有时边画边说。他就把一鸣作画的日期、年龄及对画的解释都记下来,完好地保存了100多幅。他连续花了808天的工夫,剖析了孩子的身体、动作、心理、性格和言语等方面的发展规律,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和《家庭教育》两本著作。1923年秋,陈鹤琴创办中国第一所幼稚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1929年又发起成立中华儿童教育社。他提出“活教育”的口号,提倡“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1982年,走到生命尽头的陈鹤琴在说话都困难的情况下,还写下“我爱儿童,儿童也爱我”的肺腑之言。

北伐时期,我国提出收回教育权,在美国留学的吴贻芳应邀回国。担任金陵女子大学校长,立志要“为中国女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她将“厚生”定为金陵女子大学的校训,认为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活着,而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社会。这样不但有利于别人,自己的生命也因之更为丰富。金陵女大实行主辅修制度,做到文理相通。文科先要掌握一定的理科知识,理科生也要选修一定学分的文科课程。这样,就打破了当时社会对妇女就业的种种限制。金陵女大毕业的学生,很快便适应工作岗位并做出成绩。金陵女子大学规定每个学生在学期间都要从事一定的社会服务工作。在南京,学校组织学生成立了农村服务部,每逢农忙,她们就培训当地乡村十几岁的女孩子办幼儿园。她们还开办妇女部,教妇女们识字、卫生常识等。吴贻芳在任近30年,一批又一批的金陵女大学生带着校长的“厚生”精神走向社会,各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对国家社会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

鞠思敏被誉为“山东的蔡元培”,曾在济南创立正谊中学。当时,社会上流行着“破正谊,烂育英,顶呱呱的一中”的顺口溜,这个“破”字恰恰是正谊平民教育理念的最好写照。学生们经常看到鞠校长亲自打铃、扫地、上课,身兼数职。大明湖边蚊子多,据说他一床几十年的破旧蚊帐,补了又补,没有换过。1929年,鞠思敏在考察过晓庄师范之后,成立了山东省第一乡村师范。他延聘教师,只看学问,不计政治信仰,教师与学生中有共产党员的活动,他不但容纳他们,而且多方设法保护。当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与教育厅当面斥责他“昏庸老朽”,迫令他开除进步学生,他以“办教育以来从不开除一个学生”为由将当局顶回去,最终被撤职。抗战爆发后,日本人请他出任山东教育厅厅长,他严词拒绝。季羡林在《怀鞠思敏先生》中写道:“我每次想到济南,必然会想到鞠先生。他自己未必知道,他有这样一个当年认识他时还是一个小孩子、而今已是皤然一翁的学生在内心里是这样崇敬他。”

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心得 篇12

一、科学的生动性

科学的生动性, 即建立在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之上的语言生动和形象幽默, 它是初中历史教学的核心。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明显地弱于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若用严密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关注课堂中要学习的知识体系很可能适得其反。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有采用生动的语言, 利用幽默的形象, 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述或对学生耳熟能详的事例的陈述等方式把抽象的历史问题具体化, 才能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此, 教师应苦练语言的表达能力, 将历史课本中艰涩、难懂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转化成有趣的历史故事、幽默的人物形象传达给学生, 给学生展开想象的空间, 等待学生绘声绘色的反馈。当然, 也可以借助其他各学科的内容进行交叉分析。例如, 在教学“七七事变”一课时, 教师可通过语文课本中的《卢沟桥》一文进行互动介绍。又如, 在教学“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内容时, 教师可采用语文课本中的《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一文中的内容进行辅助分析。

二、逻辑的形象性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必然要套用政治经济学的知识和哲学原理的内容对历史知识进行分析与讲解, 但初中学生没有学过这些知识和内容。过去教师还可借助社会发展简史的内容帮助初中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而今初中历史教学改革, 教材改变, 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崭新的教学方法。具体而言, 方法有二。

1. 把逻辑性较强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为了便于初中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知识, 教师应把逻辑性较强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例如, 在教学“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社会属性”这一内容时, 可通过在菜场卖菜的实例让学生感悟计划经济的微观性和滞后性、市场经济的宏观性和前瞻性。又如, 在教学“姓‘资’还是姓‘社’”这一内容时, 可通过邓小平提出的“黑猫白猫”论 (不管黑猫还是白猫, 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讲解经济形态与社会属性的关系。

2. 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 充实和丰富历史知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教师要合理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 在对某些历史事件的特征进行形象而直观的描述的同时, 使所教学的历史知识变得充实而丰富。例如, 在教学“最可爱的人”一课时, 教师可通过叙述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 告诉学生谁是最可爱的人。不过, 课文中展示的黄继光、邱少云的例子更多地凸显了中国志愿军战士高大的英雄形象, 而其可爱的一面似乎展示不足。这时, 教师就应合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 充实和丰富所教学的历史知识。为此, 教师可选择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请学生朗读, 让学生体会文中表达的情感, 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 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又将教学过程情感化, 在教学历史知识的同时, 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情感。

三、教学的互动性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在这个活动中, 教师传授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领悟理解并形成反馈。教师在学生的反馈中感知学生的心理活动, 从而不断地重组、缩小或拓展知识范围, 以适应学生的爱好和兴趣, 使学生理解、掌握并正确应用课堂知识。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可将理论性较强的难点和重点内容,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切身体会、感悟学习。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甲扮演投资兴办企业的资本家, 资本家的目的就是剥削雇佣工人、榨取剩余价值;让其他学生扮演雇佣工人, 雇佣工人受雇于资本家, 并被资本家奴役和剥削;最后, 雇佣工人群情激昂地反抗资本家。通过这种角色扮演的方式, 不仅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的形成过程, 更让学生融入其中并深刻地领悟历史课本中所包含的知识难点, 还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 所收到的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上一篇:ADSL网络下一篇:超高软岩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