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有

2024-06-14

教育教学有(精选12篇)

教育教学有 篇1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于教师来说, 第一要素就是“爱”。“师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 是教育的根本。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翻译的《爱的教育》就有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 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 就不成池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想这就是教育的真谛所在。那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怎样做才是真正地爱学生呢?在人类爱的海洋中, 师爱是一种高层次的无私、高尚、圣洁的情感, 她的存在与表现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进行, 她不仅对学生在校时的健康成长有直接作用, 而且对学生的一生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一师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其教育对象是富有情感的活生生的学生, 因而教师的职业道德首先应表现为对学生的爱, 教师只有先施爱于学生, 学生才能亲师、尊师。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把热爱学生看做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教师热爱学生这种美好的情感一旦形成, 就会感染学生用同样的情感对待周围的人, 学生热爱同学、师长, 热爱祖国的情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建立和成长起来。无论教师用哪种教法, 都需要对受教者投入情感, 因为师爱能让学生健康成长。离开了师爱, 教育教学工作便显得苍白无力, 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师爱是教育永恒的旋律

1. 关心、爱护学生

在思想、学习、生活上关心每位学生, 用心平等地对待他们。不论是成绩好还是成绩差, 不论他是否犯过错误, 教师都要一视同仁, 而且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同学, 融洽师生关系, 增强师生情感, 让学生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 这样他们才能好好学习, 才会有学习的动力。

2. 尊重、信任学生

“感人心者, 莫过于情。”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使其在感情上、心理上得到满足, 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 但尊重是相互的。“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也就是说:学校教育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 视平等对待是学生的主权所在, 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尊重学生的实质是把学生当做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 从尊重学生出发,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 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 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 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 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 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 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 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差生同样是人, 同样有自尊, 他们缺少的不是批评, 不是讽刺, 而是帮助与鼓励。当一个人受到他人尊重时, 就会滋生出一种幸福感, 并升腾为一种回报欲, 并汇聚无穷的力量, 激活全部的智慧。

3. 和风细雨

做学生的工作, 不能急躁, 特别是孩子, 应细雨滋润, 这样学生容易接受。现在的中学生, 喜欢尊重科学, 当他不理解老师对他的说教时, 是不容易接受的。与学生谈话时, 不能发脾气, 要从真心实意出发, 寻找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钥匙, 探索解决问题的新路子。做学生思想工作, 应曲径通幽, 这样教师的教育就如同涓涓溪水流入学生的心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我曾接过一个纪律差的班级。记得开学第二天早晨, 生活委员急匆匆地来到教室, 告诉我说:班上新领的一盒彩色粉笔不见了。早读刚开始, 我来到教室, 同学们议论纷纷, 都提出要彻底清查一下, 一定要严惩偷粉笔的人。面对同学们的要求, 我恳切地对同学们说:“粉笔丢了, 这说明我的班主任工作没有做好, 但我郑重地告诉大家, 你扔掉的不仅仅是一盒粉笔, 而是丢失了一个人的人格, 这位同学一时糊涂, 以后别开这种玩笑了。”第二天, 我早早来到教室一看, 一盒完整的彩色粉笔已回到了讲台上。早读时我激动地对大家说:“尽管我不知道是哪位同学找回来的, 但我为他感到高兴, 因为他找回了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学生犯小错误, 在所难免, 也属正常, 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地教育和引导。

如果说, 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那么师爱就是教育的光辉;如果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那么师爱就是教师的灵魂。“爱”源于高尚的师德, “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教师对学生的爱, 不仅是出自个人的情感, 也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责任。这种爱是稳固、深厚的, 是与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

参考文献

[1]叶一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原理——教师通识读本[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8[1]叶一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原理——教师通识读本[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8

[2]胡瑞丽.师爱——教育之魂[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09 (9) :66[2]胡瑞丽.师爱——教育之魂[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09 (9) :66

教育教学有 篇2

举办“祖国新变化”绘画展

引领学生们用画笔来探索改革开放以来祖国所发生的变化,带领学生们从视觉上来体会祖国发展繁荣的景象,把高雅艺术带进学校,提升学生们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歌颂祖国”朗诵活动

以“歌颂祖国”为主题开展朗诵活动,提高学生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将爱党爱国之情注入到言语当中,提升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

学唱红歌

带领学生们学习、演唱改革开放红歌,潜移默化的引领学生接受艺术熏陶,启发学生乐观向上、不畏困难、积极进取、勤奋学习,并提升学生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祖国,我想对您说

将同学们想对祖**亲说的话录制下来、并制作黑板报展示出来,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积极参与到爱国主义教育当中来,形成自己的思考。

举办“改革开放40年,少年奋进正当时”主题班会

开展以“改革开放40年,少年奋进正当时”为主题的班会,让同学们学习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进一步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具体含义,提高知识储备,加强爱党爱国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

观看《辉煌中国》纪录片

安全教育有形式更要有内容 篇3

按说如此细致的教育和预防措施应该能很好地避免一些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我们的这些安全教育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教育预防效果,一些本应避免的学生安全事故依然重复出现。面对这一结果,我们的很多管理者、老师都是一脸的不解:该有的制度我们都有,该签的责任状我们也都签了,设立的警示牌也是足够醒目的。可为什么我们如此细致的教育就不能取得理想效果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我们的安全教育“有形无实”,在更多时候我们的安全教育仅是喊在嘴上,挂在墙上。

要想让校园成为最安全的地方,我们就必须要杜绝形式主义,从内容上提高安全教育质量,让安全教育既有形式又有内容。

首先,我们必须消除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切实打好安全思想根基。一是,要在思想上清醒认知,安全教育不是作秀,也不能作秀,安全教育来不得半点虚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不能走过场。二是安全教育不能纸上谈兵,学生安全意识的提升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更不是仅靠开展几次安全教育活动、制定几条规章制度和搞几回安全检查就能实现的,必须融汇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而系统的实践工程,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地落实每个环节,重复每个环节,时刻做到把纸上写的、嘴上说的变成日常工作中的一举一动,才能有效预防、减少事故。

其次,我们要创新教育的方式,增强安全教育效果。一是创新教育方式,突破以往固定、枯燥的单一说、教、听、读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有声有色有动、学生易于接受的寓教于乐的方法,如:知识讲座、模拟事故情境培训和自救互救演练、播放安全教育影视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等,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持久地对其进行安全教育,这样学生就会从不同角度感受安全教育。二是创新安全教育的内容,变照本宣科为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素质等因材施教,尤其要重点针对学生学习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安全问题,如防交通事故、防拥挤踩踏、防触电火灾、防溺水、防食物中毒等等,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强化训练。通过训练教育后,学生的心理安全意识和行为安全技能必然会在不知不觉之中提升。

再次,要建立安全教育长效机制。一是开设学校安全教育课程,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学内容,并切实做好安全教育课程的教学管理、课程质量考核与评价工作,确保安全教育上课表、进课堂,让所有学生都能接受高质量的安全教育。二是整合资源,要把安全教育作为学校文化建设、常规教学和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让安全教育与其他各项工作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通过潜移默化使学生自觉地认同、接受并内化学校安全教育。三是拓宽教育的渠道。充分挖掘学校、家庭以及社区资源及其交互资源,让学校、家庭、社会,教师、学生、家长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闭环,让学生安全教育少受甚至不受时间、空间和形式的限制,进而切实提高安全教育的可持续性,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各类校园安全事故。

安全教育不是“作秀”,只有把安全教育从“纸上教育”和“口中教育”中解放出来,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才能有效预防事故。安全教育有形式更要有内容。

教育教学有 篇4

因此, 要实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真正让阅读探究教学实现个性化, 那么, 我们的阅读探究教学必须要求一定的深度、广度和热度。

一、阅读探究教学要讲究深度, 提高品味文字的功夫

阅读教学的落脚点是“读”, 只有细读文本, 涵泳省察, 才能深谙其味, 有个性化的收获和理解。

“涵泳省察”是朱熹提出的读书方法, 曾国藩在家书中对“涵泳”作了以下解释:

“涵者, 如春雨之润花, 如清渠之溉稻。雨之润花, 过小则难透, 过大则离披, 适中则涵濡而滋液。清渠之溉稻, 过小则枯槁, 过多则伤涝, 适中则涵养而縨兴。泳者, 如鱼之游水, 如人之濯足。……善读书者, 须视书如水, 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 则“涵泳”二字, 庶可得之于意言之表。”

曾国藩的意思是, 读书须把语言文字当作水一样, 让心涵濡浸润于其中, 既不能淹得过深, 钻进文字的死角落, 又不能浮于浅表, 走马观花, 没有深刻领会。

朱熹还说:读书“宁详勿略, 穷尽其词”。钱理群先生关于经典作品教学也这样提出:“应引导学生读原著, 一字一句地疏通, 一篇一篇地老老实实地读, 弄清原义、原意, 培养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和习惯, 不要抽出而讲之, 作不着边际的发挥。”

可见, 阅读探究教学, 首先应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 让他们空虚心境, 不掺杂念, 细细看书, 咀嚼文字, 并且联系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 深入思考感悟。

其次, 要教会学生捕捉富有表现力的词句, 探究其中内涵。语言不是单纯的载体, 它是意识、思维、心灵、情感、人格的合成。语言和思想、情感同时发生, 要把语言和它的内涵硬剥离开来是不可能的。尽管有些文句看上去很平实, 但稍加咀嚼, 便会发现它是文中精魂, 是点睛之笔。如梁衡的《把栏杆拍遍》第一段:“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 以武起事, 而最终以文为业, 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 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其中关键词“行伍出身, 以武起事, 最终以文为业”十四个字, 画出了辛弃疾的生活轨迹, 确定了辛弃疾在历史文人中的“独一无二”性, 可谓概括得当, 视觉敏锐, 以之总领全文, 落笔大气豪爽。但有的文章的咀嚼品味不能停留在个别词句上, 还要对成段成片浓墨重彩的特征放大描绘加以有意识的品读悟察, 才能印象深刻, 品出语言的独到功力。如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用了整整四段文字集中写了托尔斯泰的“灰色小眼睛”, 从而写出了他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他的能量与矛盾。还有些文章须通篇欣赏, 难以找出三五句作为文章的框架。如《安塞腰鼓》, 一篇如腰鼓一样狂热得不可按捺的诗样散文, 只能在句句行行中去领会其激荡感情。

第三, 要理清难点, 帮助学生化解难点, 以便真正读懂语言, 理解文意, 领悟写作技巧, 得到启发感染。在不同文章中, 难点有其不同呈现方式, 有的文字略显艰深, 有的内容深奥复杂, 有的表达曲折多变, 还有的写作背景不为人知。这些, 既不能绕道走, 也不能马虎从事, 要在清楚、清晰上下功夫。如鲁迅先生的《“友邦惊诧”论》, 由于年代久远, 鲁迅语言笔法独特, 故文字、内容、表达、背景皆难理解, 应花一点时间解释背景, 多用能激发思考的小问题化解语言含量较为丰富的文句、段落。在讨论中理清相关人事, 把握语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锤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辨析能力, 提高他们的阅读质量。

二、阅读探究教学要讲究广度, 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

学习是个开放的系统。学生不可能仅从学校和老师所提供的教学范式中受到教育和学到知识, 而应从一切他们所能接触到的人、事、物中受到感染, 积累知识和能力。同样道理, 阅读探究教学要讲究广度, 不能让封闭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束缚了学生个性的表现。只有具备了开放的环境、开放的内容、开放的问题、开放的学习方式、开放的思维, 学生才可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个性特长, 自己的家庭条件和喜好习惯, 有选择地学习, 主动而灵活地探究和解决问题, 提高其综合的实际运用能力。

但是, 受应试因素的影响, 我们的语文教学十分重视教材, 生怕学生没有把书本知识学会。殊不知语文教材对学生来说, 仅是一种极有限的教育资源, 这有限的知识难以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因而, 他们对一些课外杂志津津乐道。阅读探究教学要有广度, 首先要利用他们这种兴趣。我们可以开设课外阅读课, 介绍一些如《读者》《青年文摘》等有名的杂志以及当红的名人作品, 让学生自主阅读、摘抄、点评, 来陶冶心灵、启迪心智、历练意志, 引导学生产生向真、向善、向美之心。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有选择的网上阅读, 享受多媒体视听艺术。在进行课内阅读探究时, 可以让学生广采博引, 把课外学到的知识用到课内来, 丰富学生的学识, 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

阅读探究要有广度, 还得注意学科渗透。《语文课程标准》说:“应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 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本的文章本身涉及面广, 政治、历史、伦理、道德、自然科学、文化艺术, 无所不包, 因此, 学生应广泛涉猎, 积累知识底蕴。再说各门学科中也都有语文因子, 语文阅读探究注意学科渗透还可推动各科学习,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只是在学科渗透中须注意不要喧宾夺主, 还应以语文学习为主线, 免得上成“非语文”或“泛语文”的课, 要加重“语文味”。

其三, 阅读探究要有广度, 须在探究形式上多样化。现代学生应利用现代科学手段来学习。例如, 除了从一般媒体上获取信息外, 还可以利用新型媒体——网络来搜索资料, 并可用制作网页的方式, 整理已有资料, 处理有关信息, 向外宣布和交换探究成果。再如, 可以制作表格示意图, 用题板展示来互相交流。还可以用制作幻灯片、现场采访、辩论会等多种形式探究, 在综合运用下, 加强探究效果。

其四, 阅读探究要有广度, 须深入生活, 深入“文化现场”这个文本。要问余秋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恐怕只有“亲临文化现场”这六个字。所谓“心物感应”, 在亲临现场, 面对文化实物的过程中, 余秋雨先生才写出了《废墟》, 写出了《文化苦旅》。就语文教学而言, 广阔的社会生活就是“立体的课本”, 就是学生的“文化现场”。语文学习生活化, 应是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学生应多关注媒体, 走进生活, 体察社会, 写出调查考察笔记。打破从文本到文本的传统语文学习方法, 重生活体验, 重社会实践, 在生活中寻找源泉, 这本身也是合乎创作规律的。

其五, 阅读探究要有广度, 得多注重人生感悟。凡成名的作者和作品, 都出于苦难中深层的思考和感悟。“文学即人学”, 没有人对人生的省察, 哪来文学?阅读探究须注重人生感悟, 感悟越多, 悟得越深, 越能体现文学作品的价值, 这是由文学作品的本质特性决定的, 因为它能激发人们联想, 阅读时须进行二次创造。再说, 学校教学的本质也告诉我们, 培养人应以人为本, 要把学生的需要和情感放在第一位, 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文化品味及人文素质。感悟本身是语文教学要培养的一种能力和目标, 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体现。让学生在感悟这个认知和情感的活动过程中, 充分发挥其个性化意识和创造精神, 悟出真话, 阅读探究才算取得了真的成功。

三、阅读探究教学要讲究热度, 培养热忱贯注的人生态度

“热度”指的是在阅读探究中学生个体要有热情投入, 相互之间要有融洽热烈的气氛, 教师要为这种“热情”和“热烈”加油加温, 让它更猛烈地燃烧。

在阅读探究中, 点燃热情加强热烈气氛的方法因课文不同而异:有的可抓住关键词语, 重锤敲打, 溅出耀眼火花;有的可深情诵读, 读出意味, 读出气势, 读出吐露心声的感情;有的可紧扣语言和写作技巧, 谈各人的独特感悟, 互促互补, 凸显集体智慧;有的可生动流畅地描述, 开展联想和想象, 使文中人、事、景、物得到栩栩如生的再现, 感受文学魅力等等。

要想使学生交流语言、碰撞思想达到热气腾腾的最佳境界, 要注意做到四个方面:一是教师要把握住作者的匠心, 顺文章脉络层层推进, 根据学生要洞悉底细的情绪,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作好铺垫, 让情感的激越一步步推上去。二是教师要善于倾听, 耐心听学生发表看法, 保护其求知的旺盛欲望, 切忌随意打断, 越俎代庖地讲自己的。三是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把学生看法中哪怕是一丁点儿正确的内容都提炼出来, 聚集起来, 增强学生发言的自信力;善于适时适度地表扬, 鼓励;善于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地激励。四是教师不能大量填补知识, 而要充分利用原有教材, 使之通过教师的点化伸出无数的触角, 去触碰学生的灵感, 使学生多一份想象, 多一份体会, 多一份思索, 多一分收获。通过你的点化, 使学生“不得不愤, 不得不悱” (陶行知语) 。

在这样的课堂上, 气氛宽松、和谐, 学生情绪高昂, 求知中的欢乐, 入库赏宝的喜悦难以言表。这种课有无限的张力, 使学生热情高涨, 浮想联翩, 神思遐举, 以致在一堂课上完后, 还不断地有新想法, 新体会。这种高热度的课, 还可以培养学生热忱的人生态度, 包括热忱地学习、热忱地工作、热忱地交友、热忱地帮助别人、和别人热忱地合作, 共同面对人生的一切难题。

拙文浅议了语文阅读探究教学的三个“度”, 希望能提高学生品味文字的功夫、综合运用的能力, 并培养热忱的人生态度和情感, 表达了笔者对语文新课改的一点心得和看法, 期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参考文献

[1].袁爱国《涵泳体察:让个性化阅读教学返魅》, 《语文教学通讯》2008.5B。

[2].于漪《深究底里, 准确把握》,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4。

[3].于满《让课堂精彩起来》,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6。

[4].侯颖《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4。

[5].唐道明《谈当前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问题》, 《语文教学之友》2008.5。

[6].储建明陈平《寻找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无锡教育》2000.5。

[7].周仁良《语文教学的艺术性之我见》, 《无锡教育》1997.1。

家访故事演讲稿《有爱才有教育》 篇5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有爱才有教育》。

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的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能融化”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我才真正渐渐明白了这个道理。

故事应该从我们班一个叫小雨的孩子说起,在我的印象中,小雨黑里透红的脸上总感到有些没有洗净的灰尘;说话的声音也怯生生的,那件褪色的旧衣服很少换过洗,胸前的纽扣也是后来补上去的。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我发现他很不合群,下课后总是自己一个人乖乖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集体活动中也总是找不到他的身影,仿佛故意回避着什么。从他稚嫩的眼神中我读到了他内心的孤独、胆怯还有一份渴望,对于这个孩子我内心有种说不出的愧疚和心疼。从一个教师的直觉,我可以感受到他内心肯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伤心故事,也许是出于一个教师责任心的驱使,我在内心告诉自己:一定要唤醒他那颗本应天真活泼的童心,一定要让他回到同学们的快乐大家庭中来。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踏上了去小雨家的路,在一条狭长的小巷深处,终于找到了他的家,那是一间简陋而窄小的棚户房。家里只有他和爷爷两个人,我的突然出现让他感到很吃惊,愣在那里不知所措。停顿片刻后跑去喊爷爷:“老师来了。”声音极其微弱而羞涩。老人慌忙地从屋里出来,还以为是小孙子在学校犯了什么错误。等我说明来意以后,老人才终于放松了神情。从老人的谈话中我才了解到:两年前,小雨爸爸在一场意外的车祸中离开了人世。没过多久,孩子的妈妈离家打工,再也杳无音讯。从此,小雨变成了一个失去了父爱和母爱的可怜的孩子,只能和爷爷相依为命,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创伤,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孤僻。他沉默寡言、羞怯怕生人,脸上少有笑容。说到这里,老人哽咽了。老人告诉我,这孩子很懂事,他知道爷爷赚钱不容易,从来不向爷爷要求吃穿,两年来爷爷买什么衣服他穿什么,爷爷煮什么饭他就吃什么,还经常帮着爷爷清理捡来的塑料瓶。谈话中,老人强忍着眼里滚动的泪水不让流下,我默默地听完老人的诉说。第一次这样亲身经历在书中才看得到的故事,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对老人说,请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地照顾辅导小雨,那一刻老人再也没有忍住眼角的泪水,他用力地握着我的手不住地说:“谢谢!谢谢老师!感谢老师!”

回学校以后,我将小雨的情况写成书面材料反映给了学校,不久学校就帮小雨解决了学费和生活费上的问题。我时常有意地从家里或超市里买一些水果和糖给他带回家,起初,他不肯接受,后来我说这是奖励给表现好的同学他才慢慢接受。上课我也鼓励他多发言,常常在他发言后有意识地给予一些表扬。为了让他和班上的同学打成一片我特意选他为我们班的劳动委员,可能是怕辜负了我们的期望,每次班级大扫除,他都和同学们像小主人一样,眯着眼睛瞄了又瞄,将桌椅摆得整整齐齐。不到半年时间,小雨已经和同学们打成了一片,不管是学习还是劳动,不管是做游戏还是其他集体活动,我都能从他眼中感受到自信的眼神,我心中涌起一股无名的感动。

我开始明白:每一个孩子都是可以教好的,只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寻找那把开启他们心扉的钥匙。看着小雨一天天地成长,我内心感到无比的有成就感。这种欣慰不是自己拿多少报酬可以换来的。

一次,在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小雨在他那篇题目叫《我的爸爸》中写道:

“我的爸爸是个老师,他很高大,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我都会想起他,我很喜欢每天在学校里看到他,我很想叫他一声“爸爸”。

看到这里,我的眼角湿润了,我没有想到自己竟会成为学生笔下的那位“爸爸”。其实,我只是做了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事情,如何承受得起孩子的这一声“爸爸”的分量?

教育的岗位虽然平凡,但是,这里却承载了多少父母的期望和孩子的未来,与孩子们在一起相处久了,我时常被他们的单纯所感动。看着孩子们的成长,就像是看着自己在园中播下的一粒种子在春天中慢慢发芽,那是一种无以言表的幸福,那以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满足。

老师们,听完这个平凡的故事,或许你会动容;或许你会欣慰;或许你只是觉得它微不足道。但是,我想说的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一切都在飞速地改变。然而,教育不应该失去它应有的本色。教育应该给所有的孩子和家长一片蔚蓝的天空,让理想的翅膀能够自由翱翔!

对于教育,我们不需要多么雄壮的口号。

对于教育,我们不需要多么伟大的目标。

对于教育,我们只需要倾注点点滴滴的关爱,用我们对待自己子女的关爱去呵护每一个学生。

教育学生有妙招 篇6

首先学会做一个放大镜,即放大学生的优点。即使是初中学生,他们的心智也并未完全成熟,還仍是个孩子,所以还要引导,增加他们的自信,如能发现他们的优点,立即表扬,这样他们的进步会很快。

我班有一个学生,家境不好,很自卑,和同学也不大合拢,学习成绩也不好,虽然屡次找他谈心给他鼓励,但效果不佳。当冬天来临,学校教室生炉火,我就尝试让他参与做主角,刚开始他还很迟疑,但最终也答应了。在多次观察中我发现他来学校比别人早,放学回家总在最后一个,而且炉子生得很旺,老师和学生都很满意。我及时抓住契机,对他进行鼓励表扬,让他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勇敢地融入集体,结果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他的学习进步了,更重要的是他敢于和大家相处了。

其次,学会主动和学生交流。往往我们有这样一种心理,学生就必须尊重老师,见到老师要讲礼貌,先说话,否则教师就会颜面扫地,其实在生活中往往出现学生见到老师躲着走,不愿打招呼。为此,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在查阅日记时偶发一段这样的文字:“对于王老师,我特别害怕,见到她时我不知道说什么,有一次在街上碰见了她,她朝我微微一笑,我心里暖洋洋的……”一个小小的微笑都能让学生如此感受深刻,我还有什么不能主动呢?所以,以后碰到学生,主动打招呼,询问情况,久而久之,学生乐意和我交谈了,表情也自然了许多,关系也融洽了。

第三,学会做表率,罗曼·罗兰曾说:“要想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自己心里必须先有阳光。”曾经由于身体原因,上课时我一脸严肃,没有笑容,而且愁容满面,使学生对我惧怕几分,对所教的语文学科也失去信心。后来我发现了这一状况,上课时不管病情如何我都面带笑容,而且敢于和学生畅谈我的病情,交流我的想法,这样学习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大家也乐于和我交流、倾诉,久而久之,我的办公室几乎成了心理咨询室。师生关系和谐,学生的成绩自然也提高得快。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我认为师者更是拯救心灵的职业,只要我们愿意俯下身去细心研究,一定会找到妙招的。学会倾听,学会爱,学会交谈,学会付出,你会发现收获的是一片灿烂的天空。

(作者单位 山西省阳城县河北镇中学)

教育教学有 篇7

一、信息技术让教学内容“新”起来

《品德与生活》教材内容丰富,图画生动,活动多样,但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内容吸引力是远远不够的。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比起无声的图画来,他们更喜欢有声的世界。教学内容既有图像,又有声音,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眼耳同步,对教学内容有直观的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呈现给学生全“新”的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冬爷爷在哪里》这一课时,我事先搜集了许多有关“冬天”的图片,找到了一些有关“冬天”的歌曲和动画,并利用这些布置了教室。在上课时,我呈现给学生的就是一个“冬天”的情境。那一幅幅精美的图画,一个个生动的动画,一首首动听的歌曲,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让学生沉浸在冰雪世界之中,受到了美的震撼。

二、信息技术让教学过程“活”起来

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往往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于一体,组成一个全方位的交互系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操作性比较强。在课堂教学时,教师恰当、巧妙地进行运用多媒体,就可以使教学过程鲜活、生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利用信息技术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在学习《眼睛与耳朵的诉说》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欣赏动画《眼睛与耳朵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眼睛和耳朵的作用,导入新课的学习。在欣赏动画的时候,学生一个个看得是津津有味,一双双小眼睛也发亮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接下来学习下面的内容时也就更加有劲了。

2. 利用信息技术学习新课,深化认识。

在学习《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一课时,我在学习新课过程中先让学生观看短片,感受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爱;然后让学生欣赏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欣赏儿歌《我的好妈妈》,感受小乌鸦和小朋友对爸爸妈妈的爱。这样化静为动,使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评价,新颖独特。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尝试着利用信息技术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学生发言精彩的时候,在学生展现作品的时候,在学生表演成功的时候……我不再是单调、枯燥地说:“很好!”“你真棒!”……而是播放一段喜庆的音乐或展现一个有趣的动画场景,来表扬学生、祝贺学生。在学生不敢发言的时候或制作不够成功的时候,我还利用另外的一种音乐或者动画来鼓励学生。

这样有“声”有“色”的课堂教学彻底改变了原先那种“一块黑板一支笔,一册课本一张嘴”的空洞说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看得清楚、听得真切,感受得到,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优化。

三、信息技术让学生学习“动”起来

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材内容;学生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而非仅仅靠听讲来学习。因此,在课堂上,只有教师的“教”还不够,主要还在于学生的“学”。信息技术的介入可以使学生在上课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使学生学习“动”起来。

例如,在学习《巧手剪秋天》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欣赏“百果图”、“昆虫世界”、“种子王国”、“树叶之家”等,感受秋天的美丽、富饶;接着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树叶书签、昆虫标本和学生的手工作品。看到这些精美的图画时,学生连连赞叹,兴趣高昂。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我再让学生来画一画、剪一剪、做一做、动一动……最后,在实物投影上进行优秀作品的展示,大家来开一个“秋色博览会”。这样的一番活动下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又动脑,在“动”中感悟,既激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又培养了大胆创新、善于实践的精神。

四、信息技术让学生学习“乐”起来

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能提供直观的图画和生动的图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能伴随着图像的变化、动听的音乐,诱发学生愉快的学习情绪,让学生的学习“乐”起来。

在学习《夏天的小虫》一课时,我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把教材中的静态昆虫图画转变成动态的图像,让学生来观察各种昆虫的颜色和样子,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播放有关的昆虫生活场景和昆虫的故事,同时还伴随着动听的音乐。一节课下来,学生动静结合、情趣交融。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上课,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样的课堂教学寓学于乐,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愉悦。

五、信息技术让学生思想“深”起来

在品德与生活教育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它最终还是要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的。

教师在课堂上恰当、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加强对学生的行为引导,使学生的学习有“情”有“行”,让学生的思想深刻起来。

在学习《过去的故事》一课时,因为学生只有八九岁,而这些故事发生在几十年前,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遥远,教师如果只靠讲和听,难以使学生产生直观的感受,自然也就难以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这一课之前,我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进入班级内的“小影院”,欣赏《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鸡毛信》等优秀儿童影片;让学生进入“小歌厅”,听赏《歌唱二小放牛郎》等爱国主义歌曲;让学生在电影中、在歌曲中,去回忆过去的故事,去寻访心中的英雄,去感受那战争的年代……有了这些内容的铺垫,在上课时,我再让学生来讲讲本市的一些革命英雄事迹,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使学生从中深刻地感受到了新中国诞生的艰难,情感得到了酝酿,激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总而言之,教师恰当、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可以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使学生学习有“情”有“行”,并最终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7, (1) .

[2]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8, (1) .

教学要有原则学习要有兴趣 篇8

一、授课要引人入胜, 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们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活动动机所引发和推动的。学习也不例外, 学习动机中最现实, 最活跃的成分是兴趣和求知欲。俗话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每个兴趣的发生是以一定的需求为基础, 是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学习兴趣也是一样, 只有当一个人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热情, 他才能积极地把注意力引入进去探索和研究, 最后达到掌握的目的。作为一名实习教学的老师, 如何才能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使其在长期乏味、枯燥的基本操作练习中提高成绩呢?我认为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激发学生的兴趣, 并非是一味地追求个人的爱好使其任意发展, 而是要根据教学特点、内容具体加以引导, 同时提出一些有趣味的问题, 制作一些有趣味的课题, 以启示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归纳等。例如, 钳工学生在刚上实习课时对所学的工种比较陌生, 不懂什么叫钳工, 钳工都做些什么。这时你可以根据大家都常见到或常听到的社会工作例子加以举例说明, 钳工涉及范围小到修锁配钥匙, 大到军舰的安装调试。可以说任何一种机器产品的加工都不能脱离钳工这个工种。这就是人们为什么把钳工冠誉为“万能”工种的理由, 以此达到教师讲授课题的最初目的。然后, 再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传授入门知识课。做一些较容易的小课件, 如在铁皮上先学会平面划线以后, 再根据铁皮的大小适当制作一些像小肥皂盒、小铁锹、小簸箕等手工艺制品, 这样一来既不浪费原材料, 又让学生对实习课产生兴趣和期待。所谓趣味先行就是让刚接触本工种的学生对自己的所学工种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引发心理上的自豪感, 因此也就对实习课程产生极大的渴望心理, 给教师今后的授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掌握实习教学原则, 完成教师职责

根据技术院校生产实习的特点和规则, 生产实习教学应该突出四个教学原则。即实习结合生产原则, 理论结合实际原则, 实习结合教育原则, 安全文明生产原则等, 而实习结合生产原则是最基本的原则。总之, 这些原则和普通教育有共同点, 也有其特殊的体现性。生产实习教师应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结合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 进行科学技术更新。

1. 生产实习教师要善于学习

如果实习教师对本学科知识了解肤浅, 对与本学科密切相关的其他学科一无所知, 或者掌握本学科的操作技能较差, 都是无法承担学习教学任务的。所以实习教师既要通晓本学科和相邻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 也要熟练地掌握本工种的专业技能技巧。既要精益求精, 又要博览群书, 不断地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更新陈旧过时的知识, 做到教学相长。

2. 实习教师必须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

采用各种可行手段,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他的学习热情, 发掘学生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品质, 做到“既教学又育人”。

所以, 生产实习教师应该认真备课, 精心讲解, 深入指导和评定学生的成绩。还要不断地积累和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 吸取其他教师在教学方面的长处, 以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总之教师的影响能力非同小可, 而要很好地发挥这种影响作用, 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

三、课堂授课

实习教师的备课与课前准备工作, 体现在课堂的效果上, 在生产实习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根据教案遵循实习教学环节进行教学。教学环节是指组织教学、入门指导、分配任务、巡回指导和结束指导等工作。

1. 组织教学

在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 组织教学是主要的一环, 没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纪律, 教学就不能顺利进行, 教学任务就无法完成, 尤其是在生产实习课程开始讲解前的组织工作, 就更重要。目的是使学生在思想上、物质上, 都作准备。

具体做法是组织学生进入为上课实习场地, 安排听课位置, 点名检查学生出席情况, 填写考勤簿。检查工作衣、帽、鞋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等。在上课过程中, 也需要做好各项组织工作, 使其有计划, 有组织地进行。任何类型的实习课, 都必须做好组织教学。

2. 入门指导

入门指导主要包括讲授新课、示范操作、分配任务等工作。在这个环节中, 备好课、讲好课是实习老师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要任务。为此任何没“吃透”的教材都不能到课堂上去讲。另外在讲课时不要太死板, 在不脱离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要增加一些使学生感性趣的, 能增加知识提高技能的课题。例如, 在讲锯割速度这个课题时, 你必须要提问:“为什么要把锯割速度限定在30~40次/分钟左右?快了怎么样?慢了又怎么样?”让学生有个思考、讨论回答的过程。然后, 由老师分析和总结。这样讲课的效果必定会吸引同学们的求知注意力。假如这次课让我来讲, 那么我就会根据人的生理特点, 和心脏跳动的规律来分析这个问题。因为成年人的心脏跳动规律大约都是在每分钟67~80次左右。如果在锯割时速度正好与心脏跳动规律相吻合, 也就是说心脏跳动两次锯削速度正巧是一个往返过程, 那么, 你就是连续锯削两个小时, 也不会感觉太累。如果速度过快会使心率紊乱、心力不济、心脏负荷增大, 造成心慌、心悸、手脚麻木和酸痛等, 使人过于疲劳。另外锯割速度过快还会导致锯条产生过热现象, 造成锯条退火而不锋利, 不能再进行正常切削。速度过慢, 会影响工作效率, 等等, 使学生能学习和了解一些他们在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 从而吸引他们听课的注意力, 引起他们的兴趣。

讲授新课阶段要求教师做到目的明确、内容具体、方法正确、语言简练、重点突出、条理清楚等。

3. 示范操作

示范操作的作用是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 加深学习内容的印象。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联系起来。示范操作是重要的直观形式, 也是实习教学的主要步骤, 它可以使学生具体、生动、直接地感受所学对象。教师在进行示范操作时, 要组织好学生的观看位置, 使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教师的操作示范, 要严格按照教材的要求进行, 边示范、边讲解, 使讲、做严格一致。可以进行慢速演示、重点演示、重复演示、纠正错误演示等。示范操作要做到步骤清晰、动作准确。

4. 分配任务

教师在讲解和操作示范后, 要分配给学生实习位置和实习内容, 并要求学生对自己使用的设备、工具、电器安全、材料、图纸等全面检查, 作好操作的准备。

5. 巡回指导

巡回指导, 是生产实习教师在对课题讲解与示范的基础上在学生进行生产实习操作的过程中, 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对学生实习作全面的检查和指导。在指导中既注意共性的问题, 又要注意个别差异。共性问题采取集中指导, 个性问题做个别指导。

6. 结束指导

结束指导是指在一天实习课程结束时, 由实习教师验收学生工作, 检查学生在课程进行时是否按安全文明生产要求, 清扫现场和做好机器设备的维护工作。对于学生在整个生产实习当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成绩考核和讲评, 并留下必要工作。它是对实习情况的最后总结, 对学生起促进和鼓励作用。

实习教师在实习教学中要填写“实习教学考察簿”, 把学生在实习中个人的成绩和主观的质量及其他方面的问题, 及时填入簿内, 作为平时成绩考察的依据。

四、教学要有原则, 学习要有兴趣

教育教学有 篇9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最近在一次讲座中指出, 中国的问题, 更多的是要问社会, 而不是仅仅问大学。“钱学森之问”不是问大学, 而是问社会。他说, 中国现在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在全国各地的媒体和我们日常言谈中, 教育是最容易受到批评的。这就出现了很奇怪的现象, 一方面大家都在讲素质教育, 但另一方面又觉得素质教育行不通。减负讲了多少年, 甚至教育部也发了文, 但是负担减得了吗?

葛剑雄教授的观点有一定的代表性。近年, 不少教育官员、大学校长都有类似的看法, 如中科院院士、南开大学原校长绕子和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反观当今高等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 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归咎于社会的大气候和大环境, 这其实是在几乎所有领域都存在的现象, 令人痛心。”概括而言, 就是大学的问题、教育的问题, 更多的是社会问题。

这些观念乍一听上去颇有道理———社会不诚信, 学校能独善其身吗?中国是“官本位”社会, 你能要求学校摆脱行政吗?国家为减负想了那么多办法, 可减负根本减不下来, 老百姓也不答应……而沿着这样的思维推论下去, 教育改革也就没有什么戏唱了:大学自主招生改革、社会评价体系建设, 必须等到社会诚信恢复之后;大学去行政化、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 必须等到整个“官本位”社会观念转变;要减轻学生负担, 得消除“名校情结”。事实上, 这也正是不少教育系统内部人士的“教改看法”。

不得不说, 这些看法对教育改革的推进, 还是会有一些消极影响的, 大家都会等待整体改革, 而忽视了自身的改革责任。甚至大家也会逐渐对教育存在的问题, 变得心安理得———社会都是如此。对于教育和社会的关系, 教育改革和社会观念转变的关系, 需要政府官员、教育人士有更清醒的认识。

教育会受到社会的影响, 但教育的责任是推进社会改变

毋庸置疑, 作为社会的一部分, 学校肯定会受到社会制度、风气的影响, 但是学校办学的重要使命就是防止社会对学校产生负面影响, 并以学校的风气、人才培养去影响、推动社会的发展。大学之所以要保持独立性、自主性, 以及大学之所以被称为社会的灯塔, 正是缘于这种办学使命。

我国历史上的教育家, 在推动教育改革时, 并没有把教育的问题归于社会, 而是从教育改革做起, 去推动社会进步。1917年,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着手改革北京大学, 他采取“兼容并包”的方针, 不拘一格招聘大家。关于北大改革, 蔡元培说:“要有良好的社会, 必先有良好的个人, 要有良好的个人, 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这已经清晰地说出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国外一流大学的办学, 也是如此。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在哈佛大学350周年校庆时讲话中谈到, “大学的职责是为养育自己的社会服务, 问题是如何才能为社会做出最大贡献, 以及所需的条件到底是什么。校外的集团时常错误地认为, 既然大学成功地进行了教学和研究工作, 那么他一定可以操纵政治机构, 或者解决社会问题。他们时常迫使大学冒牺牲自己独立性的危险而参与政治斗争, 或者要求他们做一些有损学术公开和自由的事情, 而公开和自由正是一个健康研究环境必不可少的特性。在这种情况下, 问题已不在于人们寻求大学的帮助以解决社会问题, 而在于人们要求大学所作的与大学的性质相矛盾, 从而对大学的基本功能构成了威胁”。简言之, 就是大学要避免成为社会利益共同体。

但我国当今的大学, 却是缺乏这方面的反思的, 甚至大学甘于成为利益共同体。而在利益驱使之下, 大学忘却了自己的责任, 也不愿意打破现在的利益结构, 于是把教育的问题推给社会, 并在社会问题的掩盖之下, 继续制造教育的问题, 从问题中谋求各自的利益。

学校不能成为教育改革的阻力, 而要成为推动教改的力量

我国的大学, 从校长、教授的表态上, 都是欢迎教育改革的, 但真正推进教育改革, 却以各种理由阻碍。比较集中的表现就是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 以及取消科研提成, 前者牵涉行政利益, 后者牵涉教授的收入待遇。

对于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 校长们是极力反对的。反对的理由是, 在当前“官本位”社会环境中, 取消级别只会贬低教育的价值, 学校的地位将更低, 获得国家的资源将更难。现在好歹高校校长有副部或正厅的级别, 政府部门官员不敢懈怠, 而一旦失去行政级别, 学校将更难与政府部门打交道。

这给人的感觉是给教育争地位, 但说到底, 是争取领导的利益———级别意味着待遇。从教育的地位出发分析, 有行政级别, 恰恰是贬低教育的地位, 这把学校纳入行政体系, 变为一级政府部门, 从而让学校失去独立性和自主性, 而独立性和自主性是学校的灵魂所在。可当学校没有级别, 不听行政指挥、指令, 这是教育有地位, 还是没地位?

至于取消行政级别之后, 学校的资源问题, 这并不难解决。其一, 建立国家教育和地方教育拨款委员会, 剥离政府的拨款权, 由拨款委员会负责预算, 并监督政府拨款。在这种情况下, 拨款是政府的责任而不再是权力, 也就不必再“跑部钱进”。其二, 获得独立、自主办学空间的大学, 会恢复学校的教育声誉, 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资金支持, 而不再靠政府投资办学。目前我国大学获得的社会捐赠很少, 学校将问题推给社会缺乏慈善意识, 而根本的原因是学校的行政体制, 让捐赠望而却步———这些捐赠会用到教育中吗?还是被挥霍、浪费掉?

取消科研提成, 这也是一个老话题。这种曾经对科研起到激励作用的制度, 现在成为制造科研经费黑洞的温床。建立年薪制, 实行教授阳光工资, 是大势所趋, 但在推行年薪制的过程中, 一些骨干教授都表示反对, 原因在于相比于提成得到的收入, 年薪少了许多。这是十分令人悲哀的!很多教授在各种场合质疑科研经费没有用到学术研究中, 但在目前科研体系中, 获得经费最多、拥有更多学术话语权的教授却一直在维护目前的体系。

当然, 这并不代表所有学校教师的看法, 而只是学校行政领导和“骨干”教授们的看法, 而学校行政领导和“骨干”教授, 正是当前教育体制的既得利益者。如果换成是普通教师, 他们当然对取消行政级别、取消提成, 实行年薪制表示欢迎, 但遗憾的是, 他们的声音被“沉没”了。

教育改革措施, 必须触动根本的权力和利益结构

不少教育人士通常会说, 我国已经推进了那么多教改措施, 可教育局面并没有多大好转, 这显然是社会的问题。其实不然, 教育局面没有多大好转, 是因为我国已经推进的教改措施, 没有一项是真正的教改, 几乎都是打着教改旗号的伪教改, 甚至是借教改名义牟利的反教改。

拿社会的“名校情结”来说, 大家对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已经超过3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31%的背景下越演越烈的“名校情结”深感不解, 最后分析原因, 是社会存在不健康的劳动等级观念, 行业收入差距大、社会福利差距大, 还有家长存在不健康的望子成龙心态、虚荣心等。这有一定道理, 可名校情结的根源说到底是“身份教育”惹的祸。在高等教育领域, 我国人为地把学校分为“985”、“211”、一本、二本、三本、高职高专, 学校获得的国家资源不平等、地位也不平等, 如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高等学校取消所有的行政计划、工程, 没有分批次录取, 各高校完全平等竞争, 还会有这么严重的“名校情结”吗?学校获得平等发展空间之后, 高等教育也就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还会盯着名校一条路吗?至于用人单位招聘人才, 没有了教育领域自己制造的等级、身份, 他们何来学历歧视?

减负的“改革”也是如此。教育部发布的减负令, 起不到作用, 是很正常的, 因为这种减负禁令, 就是行政治理思路。而要治理减负, 需要的是政府放权, 彻底放权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和升学考试制度改革。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方面, 要制约政府配置教育资源的权力, 建立地方教育委员会负责教育重大发展战略决策, 建立地方教育拨款委员会, 负责拨款预算, 这就从根本上转变政府说了算的教育发展模式, 也转变传统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在推进高考制度改革方面, 需要政府行政部门把考试组织权交给社会机构, 把招生自主权交给大学, 把选择权交给学生, 尤其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

教育与社会不能彼此推诿, 应达成共识形成教育改革合力

当前,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 有各种不同的观念、声音, 是很正常的。但是, 对于教育改革, 必须改变教育、社会互相推诿、指责的局面, 而应该达成共识, 形成改革合力。

社会要给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而不能把所有教育问题都归于学校教育。学校不是无限责任主体, 只能承担其应当承担的功能, 如果将更多的功能让学校承担, 必然会导致学校教育的异化与扭曲。比如, 现在有学校开运动会, 学生在长跑比赛中猝死, 所有舆论都把责任推给学校, 结果是学校取消运动会的长跑项目。而其实, 如果学校做好了运动会的安保工作, 学生是因自身疾病猝死, 学校是不应当担责的, 对学生进行赔偿, 应由保险公司按照校园意外伤害险赔付。类似的事还有很多, 最后让学校不堪重负。

学校也应该理解社会、家长对教育的批评、质疑, 从自身做起, 改变家长、社会对教育的看法。同样以学生猝死为例, 之所以会演变为家校矛盾, 这与学校没有实行民主管理与依法治校有关。如果实行民主管理, 学校建有家长委员会 (大学则实行学生自治) , 家长可参与学校办学管理、决策 (学生可通过自治组织维护权利) , 那么, 发生这样的事, 是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 (学生委员会) 处理的, 而不是由家长个体以“吵闹”方式维权;如果实行依法治校, 教育的事按教育规则处理, 法律的事按法律程序处理, 那么, 也不会出现法律、教育的纠缠。而这些正需要通过教育改革加以解决。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实行学校的民主管理, 正是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所确定的教育改革内容。

回到教育原点有多难 篇10

孩子什么时候认识“O”是可以讨论的, 但关注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故事阐释出这样的道理:教育过程中, 所有施教者始终不应忘记, 教育的本质是成就人的丰富心灵, 教育的原点是关注人的发展。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 最近几年, 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与投入前所未有, 但一些老大难问题, 如素质教育的推进、学生课业的减负却始终无法找到解决的根本路径, 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

恐怕, 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就是多年来教育实践大踏步前行, 来不及回头望望与静下心来想想, 于是, 不经意间已同教育的初衷渐行渐远, 失去了教育原点处最单纯的美好。

让教育回归原点。回归的路, 有多难?

曾有一位教育局长这样说:办教育很简单, 管好3个数, 即“考试的分数、升学率的人数和基于分数、人数的奖金数”就行了。试问, 当教育沦为用“人数、分数、钱数”来衡量, 让教育回到原点, 怎能不难?

有个男孩去农村过暑假, 见一个老农把牛拴在一根又细又矮的木桩上。男孩着急地说:“爷爷, 不行, 牛会跑掉的!”老农呵呵一笑, 说:“放心吧, 不会的。”男孩说:“这么小的木桩怎么能拴住这么高大的牛?”老农对男孩说:“这头牛还是小牛犊的时候就被拴在这根小木桩上了。刚开始的时候, 它不肯老老实实地呆着, 刨蹄子、打喷鼻, 不断地撒野, 企图把小木桩拔起来。可是, 那时候牛的力气小, 折腾了一阵子还是在原地打转, 不久它就不再折腾了。后来, 它长大了, 个子高了, 力气大了, 可是它已经不想再去拔这小木桩了。”试问, 当我们的孩子被用这样的方式来教养, 让教育回到原点, 怎能不难?

一些有识的教育家努力探索素质教育的推进、努力尝试打破“唯分数论”的现行评价模式, 却遭遇家长的不解, “耽误了我们孩子的升学, 你来负责啊?”遭遇了同行“善意”的劝解:“别冒险了, 应试教育是老路, 轻车熟路, 风险小。”试问, 失去了回归的土壤, 让教育回到原点, 怎能不难?

有这样一句话说了无数遍:决定一个人最终“胜负”的, 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 而是人生的境界与视野, 信仰与责任, 以及自由的心灵。

钱学森之问, 问出了我们孩子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事实。中华民族的复兴, 有赖于对我们最丰富的资源13亿人的想象力资源的开发。这一切, 取决于我们的教育, 取决于我们是否能让教育回归释放人自由心灵的原点。

可喜的是, 《教育规划纲要》传递出这样的气息:鼓励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 鼓励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鼓励大胆创新、锐意改革……

那么, 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期待教育重新承担起这样的任务:发现孩子并解放孩子。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努力促成教育回归育人原点, 实现教育觉醒, 寻找让教育回家的路!

有爱,才有教育 篇11

刚刚送走了一个毕业班,又接了五年级的班主任工作。接手班级时,校长对我说:“小韩啊,这个班是全校较乱的一个班,要想当好这个班的班主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不以为然,一帮孩子,能难管到哪去。事实证明,校長说的的确不错。两天以后,孩子们的好奇心消失了,许多不和谐的音符显现了出来。小彬不做作业,表面一套——俯首认“罪”,背后一套——我行我素。任尔三令五申,管你苦口婆心,每天收上来的那摞作业里,依然找不到属于他的那本。更有甚者居然在课堂上出尽“风头”,让我无限的难堪。记得那是开学的第4天,统计家长姓名,我要求学生把家长姓名写到一张纸上交给我。小彬却把姓名写在了一张硬纸壳上,写完后问我:“老师怎么给你?”说完就把纸壳扔在了我的头上。这件事发生以后,学生更加肆无忌惮了,又接二连三地出了很多事情,一时我真有些招架不住,只得来向校长求救了。校长说:“孩子们也是有感情的,只要你肯为他们付出,他们会认可你的。”既然校长这样说了,那我就试着换个角度去对待他们。就先从最难“对付”的小彬“下手”吧。小彬总是偷拿家里的钱,然后带领其他学生去网吧玩游戏,有时还请同学们吃、喝,家长每次知道后就是一顿打,但是也无济于事。家长为这事伤透了脑筋。我得知后曾单独找他谈过几次,也未见效果。于是,我换了一种对策。我开始去学生家家访,从侧面了解小彬,并让同学一起监督他。只要他一拿钱,不到半天就有同学告诉我,我便无论多忙,都抽时间去他家。小彬渐渐发现,每次他偷家里钱,我都会知道。他曾胆怯地问过我:“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我神秘地说:“小彬,老师有三只眼,只要你拿钱,老师就会知道。”我借机教育他:“小彬,父母挣钱多么不容易,你却偷他们挣的钱给别人花,你知道你父母有多伤心吗?”说到这我发现小彬的眼角有了泪花,“老师知道你也非常后悔。不要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能改正就是好孩子。”他听后,向我表示一定要改掉这个不良习惯,并要求我监督他。为了鼓励他,我和小彬打赌,只要他在一个月内不再偷拿家长钱,我就输,否则他输。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他没有再偷拿家里一分钱。小彬的学习是我下一个要解决的问题。课堂上,他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我,大有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的意思。但是,从他略显凝滞的眼神中,我知道那不是在专心听讲,而是严重的溜号了。一次下课,我很随意地找他聊天:“小彬,你上课时在想些什么?有什么心事吗?是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如果是,可以说出来,老师帮你解决一下,好吗?”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交流,小彬已经不像以前那么“难缠“了。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用蚊子似的声音说道:“老师,我恐怕是追不上来了,我很笨的,不是学习那块料,您就别管我了,去辅导其他同学吧。”“小小的年纪,就这样不自信,这还了得。没有努力就放弃,这是自暴自弃。老师相信你行,但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相信自己能做好,老师刚刚在班会上表扬你能克服自身缺点,是个有毅力的男子汉,你可不能让老师失望啊。”小彬把头埋得更低了,好像在想着什么。在以后的日子里,他确实改变了许多,上课认真听课,并积极回答问题。虽然偶尔还会走神,但只要看到我凝视他的目光,就会不好意思地一笑,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不久之后,小彬在与同学们玩耍中,不慎将右臂摔折了,他只能回家养伤。养伤期间,他还不忘给我打电话,问我一些题的解答方法,我也利用空闲时间去给他辅导。一个月以后,他回到班级,但是距离期末考试只有十几天的时间了。我利用住学校家属院的便利条件,让他陪我一起学习(小彬家就在学校附近),这样,我可以充分利用时间给他补习。短短的十几天时间很快过去了,在其后的期末考试中,小彬取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在总结会上,我将我的一本大词典拿出来,说道:“这本词典已经陪伴我6年了,我很喜欢它。但是,今天,我要把这本词典奖给小彬同学。这本词典尽管有些破旧了,可我还是希望小彬能借助这本词典,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新的学期很快来了,小彬学习更加认真了,劳动上哪儿最累哪儿就有他的身影,期中考试中他又有了很大进步,其他同学一至推选他做我们班的班长。就这样,这个调皮捣蛋的“领头羊”变成了我得力的左膀右臂。他主动帮助我管理班级,班级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安静,我真是看到眼里,乐在心上。感动着这个孩子给我带来的感动,心里不禁涌动着许多思考。教育的本质不是高超的教学技巧,而是“爱”。只要有一颗真诚的充满爱的心,坚冰也会融化,枯木也会发芽。参考文献:[1]熊华生《小学班主任工作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3]麦志强 潘海燕《班主任工作创新》。[4]李岩《经典案例评析》

期盼有更好的教育 篇12

何为“更好的教育”?岁月荏苒, 追问从未间断;古今中外, 探索从未止步。“更好的教育”, 在苏格拉底的心中就是“点燃火焰”, 在柏拉图的眼里就是“心灵的转向”, 在亚里士多德话语间就是“人性的改良”, 孔子将其定位于“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孟子的解释是“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 许慎则赋予其起点意义在“教, 上所施下所效也;育, 养子使作善也”。掩卷深思, 不难发现中外圣哲们心中“更好的教育”的深层价值均聚焦于“帮助人以一切可能的方式成为实现他自己潜能的主人”之上。因此, 从现实的微观语境出发, 我感到:“更好的教育”就是构造“一方池塘”、服务学生“自然成长”的教育, 就是点燃“一束火焰”、启迪学生“自己成长”的教育, 就是敲打“一块燧石”、引领学生“自由成长”的教育, 就是推开“一扇大门”、促进学生“自觉成长”的教育。

一、“更好的教育”就是构造“一方池塘”、服务学生“自然成长”的教育

美国思想家梭罗认为“更好的教育”是“一方池塘”, 这方池塘“最生态”, 是学生“自然成长”的天堂。裴斯泰洛齐曾说:“人的全部教育就是促进自然天性遵循它固有的方式发展的艺术。”卢梭强调“教育即自然成长”, “除了成长, 别无目的”。叶圣陶视教育“是农业, 不是工业”, 其意是指教育既少不了, 也快不了, 切忌抄近路、违背规律、拔苗助长, 切勿走捷径、急功近利, 要善于等待、“自然成长”。因此, 构建服务学生“自然成长”的“一方池塘”应从以下三个层面切入:

首先, 构建荡漾着“自由”之波的“一方池塘”。“自由是教育的必然目标之一”, 怀特海强调“通往智慧的唯一道路是在知识面前享有自由”。这自由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全新文明状态”, 即“不受压迫和剥削”, “不被生存奴役”, “除了公共秩序需要遵守之外可以任由行动不受追究”, “闲暇的时间的自主支配”, “一切发展创造潜能迸发而个性张扬”。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的教育应是一种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教育”, 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环境宽松才有精神自由, 精神自由才有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才有独立人格。精神束缚, 人格扭曲;精神压抑, 人格萎缩。萎缩的人格不会有优秀的精神创造和文化创新。由此可见, “更好的教育”就是通过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兴趣和爱好还给学生、把健康和快乐还给学生, 进而促进其“自然成长”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教育”。

其次, 构建涌动着“创新”之泉的“一方池塘”。创新之泉离不开创新思维之水。丹尼尔·平克在《全新思维》一书中写道:“现在, ‘左脑’统治的逻辑、线性、计算能力为主的‘信息时代’即将过去, 我们正在迈入‘概念时代’。……这是一个全新的以创意、共情、模式识别、娱乐感和意义追寻等‘右脑’能力为主导的时代。这个时代拥有一种全然不同的思维形式和生活方式, 这就是‘高概念, 和‘高感性’。”科学史启示我们:科学每次重大突破均是“高概念”和“高感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前者是指逻辑思维, 后者是指形象思维。钱学森把创新看成是“源于形象思维, 终于逻辑思维”, 法国哲学家马利坦认为“所有伟大的数学家的著作中都蕴含着诗”, “没有诗的帮助, 亚里士多德不可能凭经验完成他的关于菱形基本定义的推断”。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双翼, 而想象力则是形象思维的核心。列宁强调“成功的创造发明都离不开想象力”, 这是因为想象力是创新的激振器和催化剂, 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实验。法国思想家狄德罗视天才为“精神的浩瀚, 想象的活跃, 心灵的勤奋”。爱因斯坦在总结创立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学说时强调“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而想象力与审美教育密不可分, 叶圣陶曾说“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帮助优秀人性的自然生成”, 而“美育正是帮助学生的美好天性自然生成的最好方式”。“更好的教育”一定是重视美育的教育, 既“呈人之美”, 又“成人之美”, “让美的力量蓬勃生长”, 引导学生与自然和谐共处, 珍爱永恒的自然美;通过感知求索, 创造动人的艺术美;不断追昔抚今, 体察幸福的生活美, 进而提升以形象思维为核心的创新思维水平, 为创新之泉注入不竭的“源头活水”。

再次, 构建游弋着“快乐”之鱼的“一方池塘”。潘光旦认为教育就是“让学生像小鱼那样在池塘中快乐游弋”, 如何才能达到这种状态呢?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程颢、程颐则说“学至于乐则成矣”, 这是因为快乐就如康德所言“是需要得到满足”、伊壁鸠鲁所称“是最高的善”、弗里伊德所说“是生命愿意成长的原因”。在教育过程中, 人的精神快乐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智力活动的快乐, 而智力活动的主要因素是神圣的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现在不少学生厌学, 主要是因为体验不到智力活动的快乐。有位学者曾尖锐地批评基础教育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堪称最成功的商业忽悠”, “很多聪明可爱的孩子在教育过程中, 一半被学校毁掉, 一半被家长毁掉”。其言之锐, 启人深思。教学要求“超标”、教学时间“超限”、课外作业“超量”是导致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学者史蒂文斯认为“低认知水平的频繁考试和高度竞争是造成老师和学生负担过重、快乐感下降的深层原因”。“更好的教育”一定会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通过打造充满着爱、洋溢着情、体现着乐的课堂, 营造出“名师出高徒、兴趣出高分、激励出高兴”的良好氛围。

二、“更好的教育”就是点燃“一束火焰”、启迪学生“自己成长”的教育

苏格拉底认为“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 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 这是因为学生成长归根到底是“自己成长”。因此, 苏格拉底强调“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太阳, 教育应是能把学生内心太阳释放出来的努力”, 这种努力的最有效方法“不是告诉学生答案, 而是向学生提问”, 这种努力的最高境界“不是灌输, 而是点燃火焰”。那如何通过点燃火焰来达到这种最高境界呢?一是点燃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火焰。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成员基于对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切所形成的自觉为社会尽责的意识, 以及在这种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经常性行为动机。它是道德认识、道德信念、道德感情、道德意志的有机综合统一, 对人的行为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曾说:“生活的全部高尚寓于对责任的高度重视, 生活的耻辱在于对责任的疏忽。”日本学者池田大作认为:“生命中有一种能力, 能将外在的偶然化为内在的必然。……就是蕴藏在生命中的最伟大的力量:使命与责任的觉悟。”在耶鲁大学的校园里伫立着一尊美国民族英雄、该校校友内森·黑尔的雕像, 底座上镌刻着他的一句名言:“我唯一的遗憾就是我只有一次生命献给我的祖国。”马克思曾慨叹:“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 但缺少有责任感的人。”联大校友柴如金在《校庆忆旧》一文中写道:“我不能忘记这所大学, 它确实既不得了, 又了不得 (林语堂曾说:联大师生物质上不得了, 精神上了不得!) , 它是20世纪中国的骄傲。”在我国现阶段, 社会责任感的基本内涵就是对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就是核心价值观现实化的过程。“更好的教育”就是要善于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师生的价值观, 自觉按照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行动, 以核心价值观作为检验师生言行的价值标准, 引导师生肩负起对自己和他人、家庭和社会、国家和人类、当代和后代等责任, 自觉为实现“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终身学习, 人人成才”的教育梦而努力奋斗, 在“大爱无言, 大德无痕, 大责无疆, 大智无价”的氛围中, 让学生成为“自己的自己、更高大的自己、对人类有更大贡献的自己”。

二是点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火焰。点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火焰, 关键在于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重传承而轻创新、重选拔而轻选择、重理论而轻实践、重灌输而轻探究, 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是给学生以自由, 有自由才有选择;给学生以兴趣, 有兴趣才有学习;给学生以主动, 有主动才有进步:给学生以探究, 有探究才有创新。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坚持因材施教, 改革接受性学习;坚持学思结合, 拓展研究性学习;坚持知行统一, 增加体验性学习。“更好的教育”就是通过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合理设置课程、加快建立以课程标准和学生全面发展标准为主的评价体系等举措, 推动由注重传承的教育向注重创新的教育、由注重选拔的教育向注重选择的教育、由注重文本的教育向注重实践的教育、由注重灌输的教育向注重启发的教育转变, 让学生真正地具有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创新精神。

三是点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火焰。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 而实践能力则是主观见之于客观过程所需的能力, 它是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它具有实践性、情境性、综合性、外显性。点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火焰, 首先, 让实践满足学生对真理的渴望。认识和掌握真理, 既离不开知识, 更离不开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通过实践, 才能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实践智慧, 把别人的经验或教训变为自己的财富。其次, 让实践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新鲜有趣、引人入胜的事物能调动学生的情绪, 让学生乐而忘返。在实践过程中, 可见的不可见的、可测的不可测的东西都能让学生感到新奇美妙, 进而引发探求兴趣, 使学生产生出实践无限好、探索真奇妙的快乐。再次, 让实践使学生体验到运用的乐趣。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运用所学的知识成功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乐趣是单纯学习书本知识很难体会得到的。只有在实践中, 学生才能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获得“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情怀。

三、“更好的教育”就是敲打“一块燧石”、引领学生“自由成长”的教育

陶行知早就呼吁教育要实现“六大解放”, 即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 引领学生“自由发展”。爱因斯坦认为“在一切伟大的精神创造者身上, 都鲜明地保持着两种特质:一种是神圣的好奇心, 一种是内在的自由”, 他认为“这两种特质要靠‘外在的自由’作保证”。因此, “更好的教育”应自觉以“外在的自由”来保证学生成长的“内在自由”, 注重引导不左右.注重影响不支配, 注重感染不教训, 注重解放不控制, 促进学生“自由成长”。马克思曾说:“最好把真理比做燧石, 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 发射出的光芒就越灿烂。“更好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更好的教育”善于敲打“公平”的燧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 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更好的教育”须以“有教无类”促进“起点公平”, 突出“为了一切学生”, 提供面向全体的公平教育;以“因材施教”促进“过程公平”, 突出“一切为了学生”, 提供适合多样的优质教育:以“人尽其才”促进“结果公平”, 突出“为了学生一切”, 提供相互衔接的全面教育。在进一步办好义务教育的基础上, 不断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国家助学制度, 切实解决特殊群体孩子的上学问题, 进一步完善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口子女上学的政策, 切实关心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上学问题, 保障残疾孩子平等接受教育。

“更好的教育”善于敲打“质量”的燧石。冯友兰说过:“由于一个学校所特有的特性, 由那一个学校毕业的学生, 在他的脸上就印了一个商标、一个徽章, 一看就知道他是哪一个学校毕业的。”茅以升从唐山路矿学堂毕业后到美国康乃尔大学读硕士研究生, 开学典礼上校长问其毕业于何校, 茅以升回答后, 校长感到茫然。两年后, 茅以升以全优成绩毕业, 在毕业典礼上, 这位校长拉着茅以升的手说:“以后中国唐山路矿学堂的毕业生到康乃尔大学读研究生不用考试。”这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唐山路矿学堂“精勤求学, 敦笃励志;果毅力行, 忠恕任事”的优良办学传统所结出的质量之果。

“更好的教育”善于敲打“可持续”的燧石。“更好的教育”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首先是优先发展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和人才强国需要教育支撑, 实现教育崛起离不开必要的物质保障。有钱未必能办好教育, 但没钱肯定办不好教育。教育是不能等待的事业, 也是不能欠账的事业。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坚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 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 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其次是信息化支撑的教育。面向未来国力竞争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努力为每一名学生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开发应用优质数字教学资源, 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全面深度融合, 以信息化引领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创新。再次是科学管理的教育。古人云:小智善于治事, 大智善于用人, 睿智善于立法。华盛顿的国会图书馆的天花板上写着“秩序, 是天国的第一条法则”, 而秩序来自科学管理, 教育也不例外。孙子曰:“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识众寡之用者胜, 上下同欲者胜, 以虞待不虞者胜,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这就要求教育管理者做到老子所要求的“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政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 坚持以人为本, 自觉遵循规律, 合理配置资源, 调动积极因素, 全面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四、“更好的教育”就是推开“一扇大门”、促进学生“自觉成长”的教育

学生的“自觉成长”就如孔子所言“从心所欲, 不逾矩”, 就如西方哲学家尼采所提出的精神成长有骆驼、狮子、婴儿之“三变”那样:骆驼所听到的是“你应该如何”, 狮子面对的是“我要如何”, 对婴儿意味着“完美的开始”, 提供了所有的“生长可能性”。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曾说“更好的教育”应是一扇大门, 推开它, 满是阳光和鲜花, 它能给孩子们带来自信、快乐, 引导学生自觉地成长”。那如何推开“更好的教育”的“一扇大门”呢?

推开“更好的教育”的“一扇大门”仰于名师。中国古代老聃、孔丘、墨翟等都有成群的学生相随, 古希腊之苏格拉底、柏拉图亦然, 这是因为“亲其师”而“信其道”, 师生在教育过程中实现了“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在就职演说中说:“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在现代科学史上的地位无可匹敌, 其原因在于古今100位影响最大的科学家中有8位在该校工作过。教育家夏丐尊非常推崇李叔同, 他说:“李先生教图画、音乐, 学生对图画、音乐, 看得比国文、数学等更重。这除了人格作为背景的缘故外, 是因为他的诗文比国文先生更好, 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更好, 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更好……”钱学森曾回忆说, 在他的一生中有17个人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深刻影响, 其中老师就占了8个。

推开“更好的教育”的“一扇大门”依于校长。美国总统杰弗逊墓碑上的铭文是:“这里埋葬着托马斯·杰弗逊, 他是《独立宣言》的作者, 《弗吉尼亚州宗教信仰自由法案》的起草人, 弗吉尼亚大学之父。”杰弗逊在他的墓志铭中, 没有强调自己曾经担任过的国家公职, 他认为“自己的一生三大成就都超过做美国总统, 而且都是思想创新方面的工作”。蔡元培深造于洪堡大学, 他最早将洪堡精神和制度带到了中国。蔡先生的伟大之处在于, 他把“学术自由”发展为“思想自由”。在他任北大校长后不久, 欧洲就有人评价“中国虽无一流大学, 但已有一流大学校长”。1950年初傅斯年在《台湾大学校刊》上发表了《几个教育的理想》文章, 内容分“平淡无奇的教育”、“性品教育的初步”和“公平”三大部分, 分别阐述了自己办学的三个原则。在文章最后他说:“这些意思可以用一句笑话来概括, 那就是‘有房子住, 有书念, 有好玩的东西’。”

推开“更好的教育”的“一扇大门”基于文化。斯普朗格曾说“教育是一种文化过程”, 文化是教育存在的标志、教育本质的反映、教育传统的体现、教育发展的核心, 是“流淌在师生心中的一股清泉”, 既是一种气质, 也是一种气魄, 更是一种气韵。龙应台曾说:“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 如何对待他人, 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 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 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 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 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文化是“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普林斯顿大学校园内有一组雕塑是一群没有头的人, 其寓意是希望学生从学校毕业后, 不要成为没有头脑、没有思想的人。哈佛的校门很小, 其中有一扇很小的校门上, 正面刻着“入门以增长智慧”, 反面刻着“离开以后更好地回报祖国与社会”, 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上一篇:选型方法下一篇:秘书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