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育

2024-05-25

有教育(共12篇)

有教育 篇1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于教师来说, 第一要素就是“爱”。“师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 是教育的根本。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翻译的《爱的教育》就有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 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 就不成池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想这就是教育的真谛所在。那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怎样做才是真正地爱学生呢?在人类爱的海洋中, 师爱是一种高层次的无私、高尚、圣洁的情感, 她的存在与表现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进行, 她不仅对学生在校时的健康成长有直接作用, 而且对学生的一生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一师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其教育对象是富有情感的活生生的学生, 因而教师的职业道德首先应表现为对学生的爱, 教师只有先施爱于学生, 学生才能亲师、尊师。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把热爱学生看做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教师热爱学生这种美好的情感一旦形成, 就会感染学生用同样的情感对待周围的人, 学生热爱同学、师长, 热爱祖国的情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建立和成长起来。无论教师用哪种教法, 都需要对受教者投入情感, 因为师爱能让学生健康成长。离开了师爱, 教育教学工作便显得苍白无力, 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师爱是教育永恒的旋律

1. 关心、爱护学生

在思想、学习、生活上关心每位学生, 用心平等地对待他们。不论是成绩好还是成绩差, 不论他是否犯过错误, 教师都要一视同仁, 而且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同学, 融洽师生关系, 增强师生情感, 让学生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 这样他们才能好好学习, 才会有学习的动力。

2. 尊重、信任学生

“感人心者, 莫过于情。”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使其在感情上、心理上得到满足, 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 但尊重是相互的。“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也就是说:学校教育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 视平等对待是学生的主权所在, 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尊重学生的实质是把学生当做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 从尊重学生出发,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 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 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 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 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 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 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 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差生同样是人, 同样有自尊, 他们缺少的不是批评, 不是讽刺, 而是帮助与鼓励。当一个人受到他人尊重时, 就会滋生出一种幸福感, 并升腾为一种回报欲, 并汇聚无穷的力量, 激活全部的智慧。

3. 和风细雨

做学生的工作, 不能急躁, 特别是孩子, 应细雨滋润, 这样学生容易接受。现在的中学生, 喜欢尊重科学, 当他不理解老师对他的说教时, 是不容易接受的。与学生谈话时, 不能发脾气, 要从真心实意出发, 寻找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钥匙, 探索解决问题的新路子。做学生思想工作, 应曲径通幽, 这样教师的教育就如同涓涓溪水流入学生的心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我曾接过一个纪律差的班级。记得开学第二天早晨, 生活委员急匆匆地来到教室, 告诉我说:班上新领的一盒彩色粉笔不见了。早读刚开始, 我来到教室, 同学们议论纷纷, 都提出要彻底清查一下, 一定要严惩偷粉笔的人。面对同学们的要求, 我恳切地对同学们说:“粉笔丢了, 这说明我的班主任工作没有做好, 但我郑重地告诉大家, 你扔掉的不仅仅是一盒粉笔, 而是丢失了一个人的人格, 这位同学一时糊涂, 以后别开这种玩笑了。”第二天, 我早早来到教室一看, 一盒完整的彩色粉笔已回到了讲台上。早读时我激动地对大家说:“尽管我不知道是哪位同学找回来的, 但我为他感到高兴, 因为他找回了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学生犯小错误, 在所难免, 也属正常, 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地教育和引导。

如果说, 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那么师爱就是教育的光辉;如果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那么师爱就是教师的灵魂。“爱”源于高尚的师德, “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教师对学生的爱, 不仅是出自个人的情感, 也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责任。这种爱是稳固、深厚的, 是与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

参考文献

[1]叶一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原理——教师通识读本[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8[1]叶一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原理——教师通识读本[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8

[2]胡瑞丽.师爱——教育之魂[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09 (9) :66[2]胡瑞丽.师爱——教育之魂[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09 (9) :66

有教育 篇2

2、棒头出孝子,箸头出忤逆。

3、礼节及礼貌是一封通向四方的推荐信。

4、施恩无念,受恩莫忘。

5、重财轻义非君子。

6、给学生一个世界,给老师一片天空。

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

9、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10、心地纯洁的人日夜坦然。

11、无益世言休着口,不关己事少当头。

12、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

13、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14、脸不在大小,只在于厚薄。

15、恭可平人怒,让可息人争。

16、房氏后裔起名,班辈按一字居中,一字居后,不得紊乱。

17、千经万典,孝义为先。

18、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19、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20、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21、不要原谅自己,但对别人应宽容。

22、学礼仪,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

23、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

24、针越用越明,脑越用越灵。

25、爱就是教育,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26、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2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28、人生最大的悲痛,莫过于辜负年华。

29、读一书,增一智。

安全教育有形式更要有内容 篇3

按说如此细致的教育和预防措施应该能很好地避免一些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我们的这些安全教育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教育预防效果,一些本应避免的学生安全事故依然重复出现。面对这一结果,我们的很多管理者、老师都是一脸的不解:该有的制度我们都有,该签的责任状我们也都签了,设立的警示牌也是足够醒目的。可为什么我们如此细致的教育就不能取得理想效果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我们的安全教育“有形无实”,在更多时候我们的安全教育仅是喊在嘴上,挂在墙上。

要想让校园成为最安全的地方,我们就必须要杜绝形式主义,从内容上提高安全教育质量,让安全教育既有形式又有内容。

首先,我们必须消除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切实打好安全思想根基。一是,要在思想上清醒认知,安全教育不是作秀,也不能作秀,安全教育来不得半点虚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不能走过场。二是安全教育不能纸上谈兵,学生安全意识的提升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更不是仅靠开展几次安全教育活动、制定几条规章制度和搞几回安全检查就能实现的,必须融汇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而系统的实践工程,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地落实每个环节,重复每个环节,时刻做到把纸上写的、嘴上说的变成日常工作中的一举一动,才能有效预防、减少事故。

其次,我们要创新教育的方式,增强安全教育效果。一是创新教育方式,突破以往固定、枯燥的单一说、教、听、读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有声有色有动、学生易于接受的寓教于乐的方法,如:知识讲座、模拟事故情境培训和自救互救演练、播放安全教育影视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等,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持久地对其进行安全教育,这样学生就会从不同角度感受安全教育。二是创新安全教育的内容,变照本宣科为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素质等因材施教,尤其要重点针对学生学习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安全问题,如防交通事故、防拥挤踩踏、防触电火灾、防溺水、防食物中毒等等,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强化训练。通过训练教育后,学生的心理安全意识和行为安全技能必然会在不知不觉之中提升。

再次,要建立安全教育长效机制。一是开设学校安全教育课程,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学内容,并切实做好安全教育课程的教学管理、课程质量考核与评价工作,确保安全教育上课表、进课堂,让所有学生都能接受高质量的安全教育。二是整合资源,要把安全教育作为学校文化建设、常规教学和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让安全教育与其他各项工作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通过潜移默化使学生自觉地认同、接受并内化学校安全教育。三是拓宽教育的渠道。充分挖掘学校、家庭以及社区资源及其交互资源,让学校、家庭、社会,教师、学生、家长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闭环,让学生安全教育少受甚至不受时间、空间和形式的限制,进而切实提高安全教育的可持续性,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各类校园安全事故。

安全教育不是“作秀”,只有把安全教育从“纸上教育”和“口中教育”中解放出来,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才能有效预防事故。安全教育有形式更要有内容。

有教育 篇4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最近在一次讲座中指出, 中国的问题, 更多的是要问社会, 而不是仅仅问大学。“钱学森之问”不是问大学, 而是问社会。他说, 中国现在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在全国各地的媒体和我们日常言谈中, 教育是最容易受到批评的。这就出现了很奇怪的现象, 一方面大家都在讲素质教育, 但另一方面又觉得素质教育行不通。减负讲了多少年, 甚至教育部也发了文, 但是负担减得了吗?

葛剑雄教授的观点有一定的代表性。近年, 不少教育官员、大学校长都有类似的看法, 如中科院院士、南开大学原校长绕子和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反观当今高等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 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归咎于社会的大气候和大环境, 这其实是在几乎所有领域都存在的现象, 令人痛心。”概括而言, 就是大学的问题、教育的问题, 更多的是社会问题。

这些观念乍一听上去颇有道理———社会不诚信, 学校能独善其身吗?中国是“官本位”社会, 你能要求学校摆脱行政吗?国家为减负想了那么多办法, 可减负根本减不下来, 老百姓也不答应……而沿着这样的思维推论下去, 教育改革也就没有什么戏唱了:大学自主招生改革、社会评价体系建设, 必须等到社会诚信恢复之后;大学去行政化、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 必须等到整个“官本位”社会观念转变;要减轻学生负担, 得消除“名校情结”。事实上, 这也正是不少教育系统内部人士的“教改看法”。

不得不说, 这些看法对教育改革的推进, 还是会有一些消极影响的, 大家都会等待整体改革, 而忽视了自身的改革责任。甚至大家也会逐渐对教育存在的问题, 变得心安理得———社会都是如此。对于教育和社会的关系, 教育改革和社会观念转变的关系, 需要政府官员、教育人士有更清醒的认识。

教育会受到社会的影响, 但教育的责任是推进社会改变

毋庸置疑, 作为社会的一部分, 学校肯定会受到社会制度、风气的影响, 但是学校办学的重要使命就是防止社会对学校产生负面影响, 并以学校的风气、人才培养去影响、推动社会的发展。大学之所以要保持独立性、自主性, 以及大学之所以被称为社会的灯塔, 正是缘于这种办学使命。

我国历史上的教育家, 在推动教育改革时, 并没有把教育的问题归于社会, 而是从教育改革做起, 去推动社会进步。1917年,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着手改革北京大学, 他采取“兼容并包”的方针, 不拘一格招聘大家。关于北大改革, 蔡元培说:“要有良好的社会, 必先有良好的个人, 要有良好的个人, 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这已经清晰地说出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国外一流大学的办学, 也是如此。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在哈佛大学350周年校庆时讲话中谈到, “大学的职责是为养育自己的社会服务, 问题是如何才能为社会做出最大贡献, 以及所需的条件到底是什么。校外的集团时常错误地认为, 既然大学成功地进行了教学和研究工作, 那么他一定可以操纵政治机构, 或者解决社会问题。他们时常迫使大学冒牺牲自己独立性的危险而参与政治斗争, 或者要求他们做一些有损学术公开和自由的事情, 而公开和自由正是一个健康研究环境必不可少的特性。在这种情况下, 问题已不在于人们寻求大学的帮助以解决社会问题, 而在于人们要求大学所作的与大学的性质相矛盾, 从而对大学的基本功能构成了威胁”。简言之, 就是大学要避免成为社会利益共同体。

但我国当今的大学, 却是缺乏这方面的反思的, 甚至大学甘于成为利益共同体。而在利益驱使之下, 大学忘却了自己的责任, 也不愿意打破现在的利益结构, 于是把教育的问题推给社会, 并在社会问题的掩盖之下, 继续制造教育的问题, 从问题中谋求各自的利益。

学校不能成为教育改革的阻力, 而要成为推动教改的力量

我国的大学, 从校长、教授的表态上, 都是欢迎教育改革的, 但真正推进教育改革, 却以各种理由阻碍。比较集中的表现就是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 以及取消科研提成, 前者牵涉行政利益, 后者牵涉教授的收入待遇。

对于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 校长们是极力反对的。反对的理由是, 在当前“官本位”社会环境中, 取消级别只会贬低教育的价值, 学校的地位将更低, 获得国家的资源将更难。现在好歹高校校长有副部或正厅的级别, 政府部门官员不敢懈怠, 而一旦失去行政级别, 学校将更难与政府部门打交道。

这给人的感觉是给教育争地位, 但说到底, 是争取领导的利益———级别意味着待遇。从教育的地位出发分析, 有行政级别, 恰恰是贬低教育的地位, 这把学校纳入行政体系, 变为一级政府部门, 从而让学校失去独立性和自主性, 而独立性和自主性是学校的灵魂所在。可当学校没有级别, 不听行政指挥、指令, 这是教育有地位, 还是没地位?

至于取消行政级别之后, 学校的资源问题, 这并不难解决。其一, 建立国家教育和地方教育拨款委员会, 剥离政府的拨款权, 由拨款委员会负责预算, 并监督政府拨款。在这种情况下, 拨款是政府的责任而不再是权力, 也就不必再“跑部钱进”。其二, 获得独立、自主办学空间的大学, 会恢复学校的教育声誉, 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资金支持, 而不再靠政府投资办学。目前我国大学获得的社会捐赠很少, 学校将问题推给社会缺乏慈善意识, 而根本的原因是学校的行政体制, 让捐赠望而却步———这些捐赠会用到教育中吗?还是被挥霍、浪费掉?

取消科研提成, 这也是一个老话题。这种曾经对科研起到激励作用的制度, 现在成为制造科研经费黑洞的温床。建立年薪制, 实行教授阳光工资, 是大势所趋, 但在推行年薪制的过程中, 一些骨干教授都表示反对, 原因在于相比于提成得到的收入, 年薪少了许多。这是十分令人悲哀的!很多教授在各种场合质疑科研经费没有用到学术研究中, 但在目前科研体系中, 获得经费最多、拥有更多学术话语权的教授却一直在维护目前的体系。

当然, 这并不代表所有学校教师的看法, 而只是学校行政领导和“骨干”教授们的看法, 而学校行政领导和“骨干”教授, 正是当前教育体制的既得利益者。如果换成是普通教师, 他们当然对取消行政级别、取消提成, 实行年薪制表示欢迎, 但遗憾的是, 他们的声音被“沉没”了。

教育改革措施, 必须触动根本的权力和利益结构

不少教育人士通常会说, 我国已经推进了那么多教改措施, 可教育局面并没有多大好转, 这显然是社会的问题。其实不然, 教育局面没有多大好转, 是因为我国已经推进的教改措施, 没有一项是真正的教改, 几乎都是打着教改旗号的伪教改, 甚至是借教改名义牟利的反教改。

拿社会的“名校情结”来说, 大家对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已经超过3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31%的背景下越演越烈的“名校情结”深感不解, 最后分析原因, 是社会存在不健康的劳动等级观念, 行业收入差距大、社会福利差距大, 还有家长存在不健康的望子成龙心态、虚荣心等。这有一定道理, 可名校情结的根源说到底是“身份教育”惹的祸。在高等教育领域, 我国人为地把学校分为“985”、“211”、一本、二本、三本、高职高专, 学校获得的国家资源不平等、地位也不平等, 如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高等学校取消所有的行政计划、工程, 没有分批次录取, 各高校完全平等竞争, 还会有这么严重的“名校情结”吗?学校获得平等发展空间之后, 高等教育也就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还会盯着名校一条路吗?至于用人单位招聘人才, 没有了教育领域自己制造的等级、身份, 他们何来学历歧视?

减负的“改革”也是如此。教育部发布的减负令, 起不到作用, 是很正常的, 因为这种减负禁令, 就是行政治理思路。而要治理减负, 需要的是政府放权, 彻底放权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和升学考试制度改革。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方面, 要制约政府配置教育资源的权力, 建立地方教育委员会负责教育重大发展战略决策, 建立地方教育拨款委员会, 负责拨款预算, 这就从根本上转变政府说了算的教育发展模式, 也转变传统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在推进高考制度改革方面, 需要政府行政部门把考试组织权交给社会机构, 把招生自主权交给大学, 把选择权交给学生, 尤其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

教育与社会不能彼此推诿, 应达成共识形成教育改革合力

当前,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 有各种不同的观念、声音, 是很正常的。但是, 对于教育改革, 必须改变教育、社会互相推诿、指责的局面, 而应该达成共识, 形成改革合力。

社会要给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而不能把所有教育问题都归于学校教育。学校不是无限责任主体, 只能承担其应当承担的功能, 如果将更多的功能让学校承担, 必然会导致学校教育的异化与扭曲。比如, 现在有学校开运动会, 学生在长跑比赛中猝死, 所有舆论都把责任推给学校, 结果是学校取消运动会的长跑项目。而其实, 如果学校做好了运动会的安保工作, 学生是因自身疾病猝死, 学校是不应当担责的, 对学生进行赔偿, 应由保险公司按照校园意外伤害险赔付。类似的事还有很多, 最后让学校不堪重负。

学校也应该理解社会、家长对教育的批评、质疑, 从自身做起, 改变家长、社会对教育的看法。同样以学生猝死为例, 之所以会演变为家校矛盾, 这与学校没有实行民主管理与依法治校有关。如果实行民主管理, 学校建有家长委员会 (大学则实行学生自治) , 家长可参与学校办学管理、决策 (学生可通过自治组织维护权利) , 那么, 发生这样的事, 是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 (学生委员会) 处理的, 而不是由家长个体以“吵闹”方式维权;如果实行依法治校, 教育的事按教育规则处理, 法律的事按法律程序处理, 那么, 也不会出现法律、教育的纠缠。而这些正需要通过教育改革加以解决。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实行学校的民主管理, 正是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所确定的教育改革内容。

《有爱才有教育》的小学读后感 篇5

李老师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我也都曾做过。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而我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庸,这当然有本身素质的差异,但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

教育,仅有爱心是不够的。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了解了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了他们的个性特征,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天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在爱心的背后,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甚至有对学生必要的惩罚。而李老师广博的知识,深厚的学养,更使得李老师的思考超出一般成功教师,而进入到了对教育本质,特别是德育本质的思考,让我们携起手来,走向真正的教育,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

教育有什么用? 篇6

这不禁使我想起20多年前的往事。那时,北京中小学的艺术教育还相当薄弱,除了个别校外教育机构外,学校里没有多少文艺社团活动,流行音乐占领了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阵地。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陶;台学生的情操、推动群众性艺术活动的开展,北京市教育局决定首先在一部分学校中成立一些高水平的文艺团体,以发挥引领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民乐、管弦乐、舞蹈、钢鼓乐、合唱等文艺团体相继在一些学校成立起来。这些文艺社团统称“金帆艺术团”,寓意是: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才的彼岸。当时就有人问,开展这些活动有什么用?今天,秦熙老师对艺术教育活动的传承与发展,算是给那些提问者一个响亮的回答吧!

走出东直门中学的校门,我又想起一件令我深受触动的亨。

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初,台北一女中的乐仪队到内地访问,这是一个有较长历史和较高素养的学生表演团体,他们在北京的演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当时,北京除了少先队的鼓乐队以外,中小学还没有行进的乐仪表演团体。因为乐仪队表演既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演奏水平、较好的身体条件,还要有很强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我们看到这项艺术活动很有教育价值,就倡导北京有条件的学校尝试开展这项活动。近20年过去了,2009年春节,我非常高兴地看到这项倡导取得的成果。

2009年春节期间,澳大利亚悉尼市政府依照惯例,为华人、华侨举行了欢度佳节的传统活动——花车游行。每年这项活动都会有极少数法轮功分子捣乱,今年他们也雇了一些乐手,吹吹打打,试图制造混乱。但是,一支身着镶着金边的白色礼服、在指挥引领下行进的铜管乐队阔步走上街头。他们以风发的意气,雄壮的乐曲,精心编排、不断变换的队形,吸引了悉尼街头观礼的广大市民。市民们用欢呼声、喝彩声,表达了对这支队伍的高度赞扬,没有人再去理睬那些捣乱者。这支乐队就是北京中学校的行进乐队之一——北京二中的铜管乐队。孩子们用自己的才华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由此我想到,教育当然是有目的的活动,但我们不可对教育的目的做简单的理解。我们常常遇到有人质疑:学这个有什么用,学那个有什么用。这使我想起一个传说:据说,富兰克林用风筝在雷雨天取电成功时,旁边有一位抱着小孙儿的老奶奶问富兰克林:这有什么用?富兰克林反问老奶奶:您抚养孙儿长大,他将来有什么用?老奶奶回答说:我现在说不出,但他长大了肯定会有用!富兰克林说:我的发现也是一样,我现在说不出它有什么用,但我相信,它将来总会有用处。后来,电的使用几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其实教育就是这样,也许我们不能简单地回答所有教育活动的直接用处,但是只要我们为学生打好基础,将来总会对他的一生发展有用。所以,我们的目光不能只局限于教育活动的简单的实用价值,这大概才是真正“大气”的教育吧。

回到教育原点有多难 篇7

孩子什么时候认识“O”是可以讨论的, 但关注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故事阐释出这样的道理:教育过程中, 所有施教者始终不应忘记, 教育的本质是成就人的丰富心灵, 教育的原点是关注人的发展。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 最近几年, 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与投入前所未有, 但一些老大难问题, 如素质教育的推进、学生课业的减负却始终无法找到解决的根本路径, 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

恐怕, 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就是多年来教育实践大踏步前行, 来不及回头望望与静下心来想想, 于是, 不经意间已同教育的初衷渐行渐远, 失去了教育原点处最单纯的美好。

让教育回归原点。回归的路, 有多难?

曾有一位教育局长这样说:办教育很简单, 管好3个数, 即“考试的分数、升学率的人数和基于分数、人数的奖金数”就行了。试问, 当教育沦为用“人数、分数、钱数”来衡量, 让教育回到原点, 怎能不难?

有个男孩去农村过暑假, 见一个老农把牛拴在一根又细又矮的木桩上。男孩着急地说:“爷爷, 不行, 牛会跑掉的!”老农呵呵一笑, 说:“放心吧, 不会的。”男孩说:“这么小的木桩怎么能拴住这么高大的牛?”老农对男孩说:“这头牛还是小牛犊的时候就被拴在这根小木桩上了。刚开始的时候, 它不肯老老实实地呆着, 刨蹄子、打喷鼻, 不断地撒野, 企图把小木桩拔起来。可是, 那时候牛的力气小, 折腾了一阵子还是在原地打转, 不久它就不再折腾了。后来, 它长大了, 个子高了, 力气大了, 可是它已经不想再去拔这小木桩了。”试问, 当我们的孩子被用这样的方式来教养, 让教育回到原点, 怎能不难?

一些有识的教育家努力探索素质教育的推进、努力尝试打破“唯分数论”的现行评价模式, 却遭遇家长的不解, “耽误了我们孩子的升学, 你来负责啊?”遭遇了同行“善意”的劝解:“别冒险了, 应试教育是老路, 轻车熟路, 风险小。”试问, 失去了回归的土壤, 让教育回到原点, 怎能不难?

有这样一句话说了无数遍:决定一个人最终“胜负”的, 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 而是人生的境界与视野, 信仰与责任, 以及自由的心灵。

钱学森之问, 问出了我们孩子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事实。中华民族的复兴, 有赖于对我们最丰富的资源13亿人的想象力资源的开发。这一切, 取决于我们的教育, 取决于我们是否能让教育回归释放人自由心灵的原点。

可喜的是, 《教育规划纲要》传递出这样的气息:鼓励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 鼓励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鼓励大胆创新、锐意改革……

那么, 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期待教育重新承担起这样的任务:发现孩子并解放孩子。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努力促成教育回归育人原点, 实现教育觉醒, 寻找让教育回家的路!

有教育 篇8

一、信息技术让教学内容“新”起来

《品德与生活》教材内容丰富,图画生动,活动多样,但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内容吸引力是远远不够的。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比起无声的图画来,他们更喜欢有声的世界。教学内容既有图像,又有声音,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眼耳同步,对教学内容有直观的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呈现给学生全“新”的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冬爷爷在哪里》这一课时,我事先搜集了许多有关“冬天”的图片,找到了一些有关“冬天”的歌曲和动画,并利用这些布置了教室。在上课时,我呈现给学生的就是一个“冬天”的情境。那一幅幅精美的图画,一个个生动的动画,一首首动听的歌曲,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让学生沉浸在冰雪世界之中,受到了美的震撼。

二、信息技术让教学过程“活”起来

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往往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于一体,组成一个全方位的交互系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操作性比较强。在课堂教学时,教师恰当、巧妙地进行运用多媒体,就可以使教学过程鲜活、生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利用信息技术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在学习《眼睛与耳朵的诉说》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欣赏动画《眼睛与耳朵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眼睛和耳朵的作用,导入新课的学习。在欣赏动画的时候,学生一个个看得是津津有味,一双双小眼睛也发亮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接下来学习下面的内容时也就更加有劲了。

2. 利用信息技术学习新课,深化认识。

在学习《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一课时,我在学习新课过程中先让学生观看短片,感受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爱;然后让学生欣赏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欣赏儿歌《我的好妈妈》,感受小乌鸦和小朋友对爸爸妈妈的爱。这样化静为动,使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评价,新颖独特。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尝试着利用信息技术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学生发言精彩的时候,在学生展现作品的时候,在学生表演成功的时候……我不再是单调、枯燥地说:“很好!”“你真棒!”……而是播放一段喜庆的音乐或展现一个有趣的动画场景,来表扬学生、祝贺学生。在学生不敢发言的时候或制作不够成功的时候,我还利用另外的一种音乐或者动画来鼓励学生。

这样有“声”有“色”的课堂教学彻底改变了原先那种“一块黑板一支笔,一册课本一张嘴”的空洞说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看得清楚、听得真切,感受得到,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优化。

三、信息技术让学生学习“动”起来

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材内容;学生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而非仅仅靠听讲来学习。因此,在课堂上,只有教师的“教”还不够,主要还在于学生的“学”。信息技术的介入可以使学生在上课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使学生学习“动”起来。

例如,在学习《巧手剪秋天》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欣赏“百果图”、“昆虫世界”、“种子王国”、“树叶之家”等,感受秋天的美丽、富饶;接着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树叶书签、昆虫标本和学生的手工作品。看到这些精美的图画时,学生连连赞叹,兴趣高昂。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我再让学生来画一画、剪一剪、做一做、动一动……最后,在实物投影上进行优秀作品的展示,大家来开一个“秋色博览会”。这样的一番活动下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又动脑,在“动”中感悟,既激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又培养了大胆创新、善于实践的精神。

四、信息技术让学生学习“乐”起来

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能提供直观的图画和生动的图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能伴随着图像的变化、动听的音乐,诱发学生愉快的学习情绪,让学生的学习“乐”起来。

在学习《夏天的小虫》一课时,我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把教材中的静态昆虫图画转变成动态的图像,让学生来观察各种昆虫的颜色和样子,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播放有关的昆虫生活场景和昆虫的故事,同时还伴随着动听的音乐。一节课下来,学生动静结合、情趣交融。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上课,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样的课堂教学寓学于乐,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愉悦。

五、信息技术让学生思想“深”起来

在品德与生活教育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它最终还是要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的。

教师在课堂上恰当、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加强对学生的行为引导,使学生的学习有“情”有“行”,让学生的思想深刻起来。

在学习《过去的故事》一课时,因为学生只有八九岁,而这些故事发生在几十年前,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遥远,教师如果只靠讲和听,难以使学生产生直观的感受,自然也就难以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这一课之前,我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进入班级内的“小影院”,欣赏《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鸡毛信》等优秀儿童影片;让学生进入“小歌厅”,听赏《歌唱二小放牛郎》等爱国主义歌曲;让学生在电影中、在歌曲中,去回忆过去的故事,去寻访心中的英雄,去感受那战争的年代……有了这些内容的铺垫,在上课时,我再让学生来讲讲本市的一些革命英雄事迹,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使学生从中深刻地感受到了新中国诞生的艰难,情感得到了酝酿,激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总而言之,教师恰当、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可以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使学生学习有“情”有“行”,并最终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7, (1) .

[2]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8, (1) .

谈有灵魂的教育 篇9

著名的教育专家王杰说:“理想的教育应该是具有灵魂的教育,有灵魂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启迪学生的智慧。”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灵魂的塑造者的教师,我们是否做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去创办有灵魂的教育呢?我们必须进行反思,必须要求进步,必须要求教师自己要有灵魂。

一、教师要做到有灵魂,必须学会“关注学生”

能否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是发展的人,是有独特意识的人,是有着巨大潜力可以挖掘的人。所以,教学中我们不能要求整齐划一的“一刀切”,要尊重他们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让每一位学生在每一节课堂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都有成就感和愉悦感,这就是我们教学的成功。我们要努力地去创造环境,让学生发挥特长,让每一朵花都在春天绽放。

当面对学生不工整的书写、不够完美的答案、不够灵活的思维时,我们往往是批评又指责,气愤有加,很少静下心来去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心理需求以及已有的知识体验。我们真的应该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人去对待,当作一个与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合作伙伴去对待,而不应该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

二、教师要做到有灵魂,必须以“爱”为出发点和支撑点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陶行知先生用一生去奉行“爱满天下”的原则。这些教育家启发我们,要想教育好学生,首先要爱学生。因为有爱,我们才能俯下身子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因为有爱,我们才能放下架子与学生谈笑风生;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去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作为教师,我们要用爱心去唤醒学生的灵魂,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

三、教师要做到有灵魂,就必须关注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当今的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不仅仅是教书匠,我们要做教育教学的实践者和反思者,不仅仅是教教材,还要学会用教材,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不断更新(下转第36页)(上接第35页)我们的知识结构,不断思考,不断进步,要把学习和思考当成一种习惯、一种精神追求,努力完善自己,提升素质,争做知识型、反思型的优秀教师。印度哲学家奥修说过:“生命不只是应该变老,它应该成长。”承担着教书育人天职的教师,必须不断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们也需要有教育自信 篇10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国家正在进一步加强改革开放的力度。改革,就要革除阻碍我们前进的、陈旧落后的传统;开放,就要以宽广的胸怀吸收世界上一切先进的东西。但是,改革开放,需要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之上。在变革的同时,我们需要保持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联想到教育,也需要教育自信。对于数学教育来说,我们应从自己的实践中认识自己,树立一份真正的自信。最近,PISA成绩公布,上海在数学、阅读、科学的三项成绩均列第一位,数学更是遥遥领先。这一消息又一次证明,我们的教育自信并非妄自尊大,而是有事实根据的。

中国的数学教育之所以为世人所瞩目,有社会文化教育传统的基础性因素,也有改革开放、制度创新产生的影响,更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进行教学实践所获得的成果。西方学者对照中国教育后反思:为什么华人学习者能够取得优良的学习成绩,但是他们的教学过程看起来却非常陈旧?一方面是中国学生的学习成绩优良,而另一方面则是中国数学教育方式看起来很陈旧,似乎属于死记硬背一类。西方学者虽然认识到中国数学教育在实践上确实比欧美要好,但在理论上却不能回答为什么会这样好。那么,我们的任务就应该是以充分的民族教育自信,审视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兼容并包地加以吸收,并与中国的优良传统相融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中国数学教育道路”,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教育对人类进步所应做的一份贡献。

惩戒教育,有哪些学问 篇11

“纳悦式”惩罚更易被学生接受

抚远县寒葱沟中学 刘伟国

“检讨式”惩罚。当学生做了错事,并没有产生严重的后果,并且学生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时,我们可采用“检讨式”的惩罚。比如学生迟到、偶尔忘写作业等。惩罚方式主要有罚写犯错说明书、罚打扫班级卫生、罚在操场跑圈、罚为同学讲故事等。这类惩罚可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吸取教训。这应当是教师使用最多、也是使用最广泛的惩罚方式。同时这种惩罚方式也是易被学生接受,教育效果也最显著的。

“提醒式”惩罚。对那些常上课走神,做事丢三落四的学生,我们要及时纠正、提醒。我们可采用“提醒式”的惩罚,比如采用罚站、罚帮同学收作业等方式,使学生对自己的问题引起重视。但罚站的时间不应过长,可控制在30分钟内。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使学生明白教师的心意,不要让学生产生与教师对立的情绪。

“纠正式”惩罚。当学生犯原则性错误或某一错误多次纠正仍不改正时,教师就要加大惩罚的力度,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也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做的事要由自己负责。如学生无理由多次不完成作业,与同学打架,课堂上故意扰乱教学秩序等,教师可实施面壁反省等惩罚方式,通过严厉的惩罚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使其深刻吸取教训,同时结合与学生谈话等方式,转变学生思想,使学生健康成长。

惩罚学生的“三大绝招”当休矣

四川省武胜县街子初中 符礼科

“民主”“罚款”不可取。用“罚款”的方式管理班级是一些班主任多年的“经验”。此法运用起来省事、简单且特别有效。一般在征求学生意见时,一些学生会自动提出这种管理方式,班主任“顺水推舟”即可。“罚款”的班规完全可由学生民主制订,不须班主任费心。“罚款”的实际操作由班干部执行,班干部中应分别有记录违纪情况的、记账的、管钱的。罚来的钱可全部充当班费,尽管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可是完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似乎也是情理之中。

虽然“罚款”这种管理学生的方式已被主管部门禁止,但它仍被一些班主任广泛运用,大多数学生及家长也会默许这种有效的方式。可如果有学生或家长不赞成甚至揭发,班主任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虽然班主任没有挪用罚来的一分钱,顶多被批评教育一顿,之后退款了事,但这种方式终归是不够科学的。

“巧妙”地“撵走”要不得。某校一个女教师新任班主任,其所带班中有几个成绩很差且特别调皮的学生,于是有的教师预言:她会被那几个学生气得掉眼泪,然后中途向学校申请辞去班主任工作。然而这个预言却没应验。一年过去了,她仍然开开心心地当着班主任,而且据说她在班上的威信还颇高。那几个调皮学生被她转化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她私下里向同事们介绍了自己的“成功经验”:“对那几个学生,我刚开始还很耐心地教育,可他们屡教不改,我就想了很多办法,让他们在班上待不下去。在初二时,这几个学生一个辍学、一个留级、一个转学……”原来奥秘就是:她把那些不听话的学生“撵走”了。这招果然很灵,既剔除了“害群之马”,又能在班上“杀鸡给猴看”,现在她班上的纪律好极了。可是,这是多么可怕的经验!

“频繁”请家长不高明。在大家对“体罚”谈之色变后,一些教师再也不敢“惩罚”学生了,因为“体罚”和“惩罚”的边界至今也没有明文界定,稍不注意,“惩罚”就可能演变为“体罚”。于是,不少教师就有这样的想法:惹不起总躲得起。科任教师在课堂上发现学生违纪,除了当场尽量制止外,也不教育学生,下课后就告知班主任,让班主任去处理。班主任几次教育无效后,只要学生有违纪违规的问题,就打电话或发短信给家长,请家长在家里教育或到学校配合教育。换个角度看,其实是班主任把教育责任直接交给了家长,把对学生教育的烦恼直接转移到了家长身上,自己落得一身轻松。有的家长对教师频繁打来的“举报”电话无法忍受,觉得教师专门针对孩子和自己,又不好直接对教师“发火”,有条件的家长就想到了“转学”,让孩子到新的教育环境下学习;没有条件的家长只能怪子女不争气,最终选择“辍学”。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启蒙,一种唤醒,一种打开,一种点燃,是非常人性的,是不功利的。为师者当谨记:任何教育方法和策略都应该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根本,违背了这个基本的教育原则,那些自以为高明的做法其实是极其荒谬的。

“投其所好”惩罚法

省农垦总局宝泉岭管理局新华农场学校 李嵩颖

初中学生正处于告别了小学的天真,进入了青春的萌动期这样一个阶段,一旦惩罚不得当,可能就会造成孩子的厌烦,失去惩罚的作用。基于这些特点,我会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惩罚,我为其命名为“投其所好”法。

班里有几名淘气男生,个子高,爱动,尤其爱踢足球或打篮球。每当他们犯错时,我就罚他们围着操场跑步,并且只能利用课间或放学后,根据所犯错误的程度决定其跑步的圈数,完成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犯错的学生不用看着,都能主动找时间完成“任务”。被罚的学生每次都是汗流浃背、兴高采烈地到我面前复命。有些老师质疑我,觉得我罚得太轻了。可什么是好的惩罚?我认为,只要学生能够欣然接受,并且愿意为此改正错误,就是好的惩罚。

我会惩罚会写作的学生写诗歌,惩罚会画画的学生画校园分布图,惩罚会折纸的学生布置教室,还会惩罚不爱运动的学生跳绳……

我认为没有一成不变的奖励,也没有始终如一的惩罚。只要奖惩得当,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借分还“魂”

富裕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管静

临近期中考试,我望着我的41名学生,心里清楚:他们至少得有三分之一成绩不及格。怎么办?刚来职教的第一次考试就不及格,以后还能坚持学习语文吗?

nlc202309011738

“同学们,有谁担心自己期中考试不及格,请举手!”

有八九名同学举了手。

“这样吧,如果你们考试真的没及格,可以向我借分,及格为最高线。偿还的办法就是以后在语文课堂上要积极思考、认真回答问题,有意者可以来与我签约。如果不履行约定的话,借的分将从你期末的平时分中扣除。”

陆续有6名学生前来与我签约,白纸黑字,还按了手印。不知这办法能不能管用。

3天后,我讲评语文试卷,刚一进教室,卷子就被前排的同学“抢”走了。几名学生“瓜分”试卷后,陆续分发给其他同学。学生一脸紧张,我心里暗笑:“原来他们这么看重分数啊!”

“哎呀,我的语文第一次及格!”得到试卷的同学看到分数,凝重的面容舒展开了。

我开始点评试卷:“同学们,谢谢你们,让我分享到一篇篇感情真挚的文章。我看到了你们对父母、老师的感恩,对友情的眷恋,对自己的重新认识,以及对学校、社会问题的看法。更出乎我意料的是,一些同学用了调侃的方式,文笔幽默风趣。作为你们的语文老师,我被你们的真情感动着。但我更注重你们的学习过程,更注重你们平时的阅读习惯,分数嘛,我看得比较轻。当然了,分数高,我也欢喜。”

多数学生心满意足,因为试卷的成绩只占总分的70%,平时的周记、背古诗、完成练习册情况各占10%,绝大多数同学都可以及格。

讲评完试卷,之前跟我借分的学生,有的这次及格了,前来与我解除合约。有的真的没及格,明确了向我借的分值,纷纷表示今后一定认真学语文,期末把分还给我。

我窃喜,“借分”这招还真管用。谁要你们还分?我要的是你们认真学习的过程!

这次考试,有5名学生的成绩是个位数,试卷上仅有稀疏的几个字。我特意对他们说:“我尊重你们不愿意答卷的权利,或许是老师曾让你们讨厌。但语文是母语,听说读写,每个人都要用一生。从今天开始,我担任你们的‘语文敢死队’队长,好不好?”学生都笑了。

下课后,来向我借分的学生又多了两名。嘿嘿……遇上我,想不学语文都难!

之后的课堂上,这些借分的学生还真变了样儿,主动朗读课文、回答问题。尽管课文读得结结巴巴,问题答得不着边际,但每次我都鼓励着,赞赏着,努力激发他们微弱的学习热情。他们也喜滋滋的,常扒着记分册看自己加上分了没有。

我清楚,这些“小伎俩”只能管用一阵子,没关系,失效了我再想别的辙。说不准他们中的哪一位,在这期间就尝到了学习乐趣,那于我可是功德一件喽!

自愿的体罚

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天润城分校 管福泉

一次,我到某兄弟学校参加教研活动,其间,我去了趟厕所,意外地发现,男厕所门口站着一位男生,标准的军姿,严肃的表情,脖子上挂着一根由烟盒串成的大“项链”。

这不是典型的体罚吗?这不是在践踏学生的尊严吗?

我环顾四周,没有看到老师的身影。没有老师,他还站得如此好?这孩子够自觉的!

我走过去,装作若无其事地问他:“同学,你这样站多长时间了?”

他礼貌地跟我问了好,然后直接了当地告诉我:“两节课了。”

“两节课了?还要站多长时间?”我有些惊讶了。毕竟,今天还有几十位兄弟学校的老师来听课。

“站到放学。”他淡定地答道。

“这么长时间?这不是体罚吗?”我脱口而出。

“老师,您说错了。这不是体罚,我是自愿站在这里的。”他一本正经地回答道,“早读前,我又没忍住,在厕所里偷偷地抽了烟,后来,王老师闻到了我身上的烟味。是我的错,我不应该抽烟,我又一次辜负了王老师的信任……”说着说着,男生流出了眼泪。我非常肯定,那不是委屈的眼泪,而是悔恨的眼泪!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了错误以后改正就好了。”我安慰他道。

“谢谢老师。”他抹了抹眼泪,端正了站姿说道。

我走了,他依然站着。

中午,当我们吃完饭后,我又想起了那个男生,我想去看看他。

在厕所门口, 我又看见了那个男生,他正站在那里静静地吃饭,身旁一位四十多岁的女老师(估计就是他口中的王老师)手里端着一碗汤,慈祥地看着他。不知为何,这一幕,竟让我有种莫名的感动和敬意。

我离开了这所学校,但这件事一直存在我的脑海中。

后来,这个学校的一位老师告诉我:“王老师带的这个班是由全校最差的学生组成的,但在王老师的努力下,这个班的学生进步明显得让全校老师惊讶。那个‘自愿罚站’的男生原来是学校一霸,打架斗殴、抽烟喝酒是家常便饭,甚至在校外剁了别人一根手指,由于未成年才被免于起诉……”

为什么这么一个“刺头”竟然如此甘于受罚?要知道,现在,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无限虔诚地崇尚赏识教育,体罚学生已成为教师的“雷池”,谁也不敢跨越。

那个老师后来的一段话给了我答案,他说:“王老师在半个月内对全班学生进行了家访,她能随口报出每个家长的电话和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每个学生的生日和兴趣爱好。她为生病的学生买药,为没吃早饭的学生买早饭……”

颁发空白的奖状

天津市蓟县下营中学 张国东

新学期伊始的表彰大会上,我开始宣读获奖名单,第一批表彰的是期末考试成绩优异者,第二批表彰的是在期末考试中进步突出者,第三批表彰的是上学期评选出来的优秀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让学生没想到的是还有第四批。我话音未落,学生便愣住了,表情好像在说:表彰已结束了,哪来的第四批?学生的反应是正常的,因为一般的表彰也就这三项。第四批是哪些学生呢?在他们猜测中我高声宣布:“请付同学、王同学、李同学、丁同学上台领奖。”

教室里沸腾了。“怎么给他们颁奖?他们可是……”后面的话没说完,但我知道是什么意思。还有的学生小声地说:“有没有搞错?”再看这四位同学,正面面相觑,呆坐在座位上。

教育,呼唤有思想的教师 篇12

有人说:“中国的教师大多数是缺乏教育思想的。”这句话虽然有些片面, 但也不无道理。长期以来, 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 “时间+汗水+题海战术”成为许多教师的法宝, 他们在教学中缺少反思和质疑, 疏于自我总结和思考, 缺少对教育的理性思考。

教育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 来解释教育现象, 揭示教育真谛, 预见教育的未来;需要有思想的领导, 制定具有可操作的, 符合实际的教育政策, 来推动教育改革;需要有思想的校长, 用思想凝聚人心, 创建先进的办学管理模式;更需要成千上万的教师, 用先进的教育思想, 教好、上好每一节课。

之所以要用思想来提升教育的品质, 是因为教育作为一种有着丰富的价值内涵和精神旨趣的活动, 其行为是有着明确的目标追求的。而目标的确定需要理性的思考, 需要对历史、社会、文化与人性的洞察;目标追求中的实际操作, 既受制于要达到的目标, 又受制于具体的环境。如果囿于操作的层面, 行为就是盲目的, 其效果就可能是低效的, 甚至是无效的。从活动到行为再到操作, 前者引导着后者, 后者受制、服务于前者。

教师绝不能只当“教书匠”, 而需要带着思想去教学。首先, 要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 “观念改变, 行动改变, 命运改变”远远不只是个人命运的改变, 而将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改变。其次, 要用思想去滋养学生的心灵。只有用思想才能培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 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 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 倘若有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去鼓舞人, 我们的事业, 我们的人生, 才更有趣味, 更有魅力, 我们才真正无愧于上苍给予我们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无比珍贵的生命。

教育思想是教育教学方法的升华, 一个有教育思想的人, 会有许多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教育教学方法。事实表明, 任何一个高水平的优秀教师, 都有“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教育思想, 能站在科学教育思想的高度, 高屋建瓴地认识问题, 分析问题。因此,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 一方面要引导教师钻研教材, 研究教法, 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学习、研究、积累、总结、反思, 构建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体系, 使他们成为有思想的教师, 对教育教学有独到见解并能自成体系的教师, 成为善思考、会思考的教师, 成为重视教学每个环节, 有扎实教学基本功, 尊重学生, 有个性和理想的教师。

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以思考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 以思考研究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 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 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 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进而发挥自己独特的教育追求, 积累个人的教学风格, 我们就可以成为有思想的教师。

上一篇: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施工下一篇:中国化工企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