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几点心得

2024-07-13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几点心得(精选12篇)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几点心得 篇1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几点心得

武穴市四望中学刘友强 摘要:

倡导生物实验教学,老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及时总结。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预习实验内容,明确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力求学生实验“个个精彩,人人熟练”。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心得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所以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生物学实验可以向学生提供生物界的感性认识,培养初中生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技能和观察、分析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可以激发初中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能在初中的起始阶段,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养成正规的实验习惯,逐步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将使学生终生受益,同时也为将来进行物理、化学实验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怎样培养初中生的生物实验技能呢?

一、首先要培养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初中生对实验课具有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每当进到实验室,许多学生都兴奋异常,东摸西看,自觉性与自制力很差。因此,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是上好实验课的保证。如果教师忽略了课前实验规范的教育,实验过程中就常常会出现一片混乱的景象,学生的实验效果明显降低。为了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使实验顺利进行,必须向初中生强调遵守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的重要性。并要向他们讲清道理,反复教育,使学生明白并自觉遵守,保证实验室内环境安静,以免干扰到其他小组的实验操作。如本人实验完毕或有事要离开,须报告实验教师。总之,要养成有组织,有纪律的良好实验习惯。

此外,在第一次做实验前,教师应编好实验小组。根据学生情况,选好实验小组长,让他们在实验中起到引导和管理的作用。在实验进行中,教师在巡堂中应适时表扬纪律良好、操作正确的实验组,唤起学生的遵守纪律的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且注意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让他们管理好自己的组员,对表现欠佳的组员进行提醒,通过集体的力量来促使学生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取。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培养,学生就会逐渐养成了规范的实验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实验作风。

二、预习好实验内容,明确实验过程

实验教学和一般的授课有不同的要求,而生物教材又往往受到地方性和季节性的限制,有些生理性实验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结果。只有让每个学生弄清了每个实验的内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实验目的和每个实验的全过程,这样学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进入实验室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操作。同时对于难度较大的实验,教师要事先进行实验难点和要点的讲解,以使学生掌握要领,使实验达到

预期目的。如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中,对初中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显微镜使用不当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实验。初一新生对第一次接触到的显微镜,有着浓厚的兴趣,总是急切地想了解它,使用它。怎样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之能够尽快地学会熟练使用显微镜呢?要想达到熟练使用显微镜的目的,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实验过程。教师可利用活动时间提前培养好实验小组长,再由这些骨干学生去辅导带动其他同学做好实验。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运用挂图和实物这两种直观教具,带领学生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逐一对各结构进行辨认和识记,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对实验过程及方法步骤做到心中有数,为下节实验课作好准备。学生预习得好,将来做实验就能减少操作时的困难,大大缩短操作时间。

三.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生动的感性认识形式,它往往通过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并在思维的参与下进行的。初一新生在观察时,必须对观察者预先提出一定的目的或任务,拟定一定的计划,按计划仔细地观察,提出问题,寻求某种答案,这样才能保证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事物中。例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观察前教师应强调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壁上不易辨认,有些细胞核也不太清楚,要调好光圈,光线强弱要控制适当。使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目的要求去观察。

生物学为观察提观察结束后,还要指导学生整理好当天的观察记录,完成实验报告,师生共同分析和研究实验的结果,以及实验成败的原因,让学生逐步懂得如何改进以后的观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

供了丰富的材料。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观察条件,如标本、模型、挂图等等,特别是活生生的实物,以此来加强直观教学,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不知不觉就被培养了观察能力。

四.学生实验力求“个个精彩,人人熟练”

学生实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实验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以及动手操作技能都得到了锻炼与提高。我们大多数教师总舍不得拿出时间让学生去做实验,总是教师做、学生看,或是很多实验攒到一节课做。这样时间倒是省了,而学生又能记住多少呢?相比而言,学生实验协调了“学”与“习”的关系。在实验中让学生体味了生物课其乐无穷,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古人云“往事开头难”,只要初一新生养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严谨的实验态度。相信学生实验会个个精彩,人人熟练的。

总之,只要每位教师对生物实验教学予以高度重视。从教与学的实际出发,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找到最佳的教育方法,帮助初中生尽快地掌握基本的生物实验技能,为他们学好生物学,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几点心得 篇2

一、科学的生动性

科学的生动性, 即建立在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之上的语言生动和形象幽默, 它是初中历史教学的核心。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明显地弱于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若用严密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关注课堂中要学习的知识体系很可能适得其反。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有采用生动的语言, 利用幽默的形象, 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述或对学生耳熟能详的事例的陈述等方式把抽象的历史问题具体化, 才能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此, 教师应苦练语言的表达能力, 将历史课本中艰涩、难懂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转化成有趣的历史故事、幽默的人物形象传达给学生, 给学生展开想象的空间, 等待学生绘声绘色的反馈。当然, 也可以借助其他各学科的内容进行交叉分析。例如, 在教学“七七事变”一课时, 教师可通过语文课本中的《卢沟桥》一文进行互动介绍。又如, 在教学“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内容时, 教师可采用语文课本中的《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一文中的内容进行辅助分析。

二、逻辑的形象性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必然要套用政治经济学的知识和哲学原理的内容对历史知识进行分析与讲解, 但初中学生没有学过这些知识和内容。过去教师还可借助社会发展简史的内容帮助初中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而今初中历史教学改革, 教材改变, 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崭新的教学方法。具体而言, 方法有二。

1. 把逻辑性较强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为了便于初中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知识, 教师应把逻辑性较强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例如, 在教学“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社会属性”这一内容时, 可通过在菜场卖菜的实例让学生感悟计划经济的微观性和滞后性、市场经济的宏观性和前瞻性。又如, 在教学“姓‘资’还是姓‘社’”这一内容时, 可通过邓小平提出的“黑猫白猫”论 (不管黑猫还是白猫, 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讲解经济形态与社会属性的关系。

2. 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 充实和丰富历史知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教师要合理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 在对某些历史事件的特征进行形象而直观的描述的同时, 使所教学的历史知识变得充实而丰富。例如, 在教学“最可爱的人”一课时, 教师可通过叙述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 告诉学生谁是最可爱的人。不过, 课文中展示的黄继光、邱少云的例子更多地凸显了中国志愿军战士高大的英雄形象, 而其可爱的一面似乎展示不足。这时, 教师就应合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 充实和丰富所教学的历史知识。为此, 教师可选择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请学生朗读, 让学生体会文中表达的情感, 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 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又将教学过程情感化, 在教学历史知识的同时, 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情感。

三、教学的互动性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在这个活动中, 教师传授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领悟理解并形成反馈。教师在学生的反馈中感知学生的心理活动, 从而不断地重组、缩小或拓展知识范围, 以适应学生的爱好和兴趣, 使学生理解、掌握并正确应用课堂知识。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可将理论性较强的难点和重点内容,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切身体会、感悟学习。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甲扮演投资兴办企业的资本家, 资本家的目的就是剥削雇佣工人、榨取剩余价值;让其他学生扮演雇佣工人, 雇佣工人受雇于资本家, 并被资本家奴役和剥削;最后, 雇佣工人群情激昂地反抗资本家。通过这种角色扮演的方式, 不仅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的形成过程, 更让学生融入其中并深刻地领悟历史课本中所包含的知识难点, 还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 所收到的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生物教学的几点心得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230-01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于激励、唤醒、鼓舞。——教育家第斯多惠如此说。我是这样来理解这句话的: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受教育者多少知识和本领,教育最基本的任务是教他们去发现生活世界中的“真”、“善”、“美”,教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热爱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下面我就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促使他们的身心全面发展,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1 关爱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平日,教师要注意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与他们成为朋友,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之间的差距,真诚地关怀和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质疑问难,对他们充满爱心、关心、热心、耐心和信心,巧妙拨动学生的情绪之弦,使学生愿意亲近老师,相信他讲的道理,喜欢听他的课。 如生物复习课,单靠教师的讲评,很多时候会使学生感到疲劳并产生厌烦情绪,教学中尽量放手,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主动地学,不但能激活思维,展现个性,还能拓展知识领域。如高三总复习开始,即根据学生能力的高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所学每个章节的知识进行归纳,使之形成体系,同时提倡用图、表等表现出来,并要求一组学生评价其他组的成果,与老师的归纳结果进行比较等,最后完善自己的总结。这种复习策略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在增强生物学知识同时,情感交流也得以较好的实施。

2 激情昂扬,感染学生

教师的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试想,一个教师上课表情平淡冷漠,严肃有加,那么必然会产生冷淡、沉闷的课堂气氛,必然会抑制学生学习兴趣,窒息学生的思维。所以,我们必须让课堂充满激情,焕发生命的活力。 当教师面带微笑的站在讲台上的那一瞬间,这种和蔼可亲的教态便可将部分精力尚未完全集中同学拉回到课堂中。这样的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师生已经有了心灵沟通,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便是顺理成章的事。 当学生精神不振时,我就暂时停下来,讲个故事给他们听听,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茫无头绪时,我会让学生分组讨论,发挥集体的力量,启迪每个同学的思维;当学生没有信心时,我会用微笑来鼓励他,唤起他前进的力量;当学生有了进步,哪怕是细微的进步和变化,我都及时地给予赞许的目光……在这样洋溢着激情,充满着情感与智慧交织的课堂上,学生学会了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知识的惊喜,获得多方面的满足与发展。试想: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清醒理智的人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呢?陶醉观众首先得陶醉自己。学生的思维一旦和你协调,那么就会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美好境界。

3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转

第一,教师要加强生物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认真思考,刻苦钻研,发掘教材中与情感教育相关的内容。如果教师没有渊博的知识,掌握的教材程度只能供学生体验他所知道的那点东西,那么学生的心灵对于知识的感触就是迟钝的,而在心灵没有参与到精神生活里去的地方,也就没有信念。第二,教师要研究青少年的智力发展和身体发展的个人特点,进行学科教学与情感教育。只有了解他们的生理条件和心理状态,了解在讲课与科学实验中认知规律,教师才能引导学生把知识加以应用,激发其活跃的思维,使之体验到探索的乐趣。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对学生充满真挚的爱。第三,提高教师自身语言修养。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充满感情,生动形象,能感染每一个学生。多年来,我们的教育着重知识的传授,忽略情感的培养。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要启动学生的真情,课堂教学语言至关重要。

4 实施多元评价

生物学科在课堂教学外,还可采用多种实践手段促进学生情感的内化。如组织野外考察可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调查中学生视力,培养保护眼睛意识;还可通过制作标本、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等课外教学方式,开展情感教育。另外必须重视实验,通过实验,学会科学、客观地认识自然与社会。通过小组成员的交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激发兴趣,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智,使他们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可见,由于生物教学的多样化,以单一考试评价学生能力是难以实现其教育的全方位作用的,只有在教学中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才能达成教育目标。教师评价:教师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水平是否提高,教师的评价应该多激励,少批评或不批评,立足于班级,既要将学生放在一个班级中做横向对比,同时与其本人的过去作纵向对比,找出优点加以表扬。学生自评:学生要自我反省,看自己的情感品质是否进步,存在哪些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过程评价:教师既要关注教育结果也要關注情感的形成过程,摸清情感发展规律。

结果评价:教师通过分析、比较学生的情感状况,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5 结语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几点心得 篇4

教学的几点心得

语文课,究竟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我们究竟应该建构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呢?毋庸置疑,在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随着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一线语文教师在逐渐理解、消化新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过,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也普遍地存在着“对着新标准,苦想教什么;捧着新教材,不知教什么;举着新理念,还教老一套;搬着新教法,自己也搞不懂在教什么”的现象。于是,有人感慨语文教学中出毛病最多的,正是教师冥思苦想所“成就”的“教什么”的内容,有人惊呼语文课教给学生的大多是“伪知识”,也有人感叹语文越教越不会教,越教越不知道该教些什么。

语文课堂教学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有机整体,但如果只讲究科学性忽略其艺术性,必然导致教学的凝重、呆板,缺少那么一份活泼、隽永。我以为,授课者应以艺术为载体,把教育与美妙的艺术结合起来。教学的艺术性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下面仅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良好的课堂气氛

有效的教学必须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营造出轻松、自然、亲切和谐的课堂气氛,而且可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如果授课过于严肃或油滑、轻涪松散等都不适宜。好的气氛应有张有驰、有放有收,学生在轻松中紧张思考学习,在活泼中自觉发展能力,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春风化雨中得到情感的愉悦和知识的满足。

然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并非一件易事,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个性鲜明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具有使课堂气氛继续保持和谐的艺术。例如:有天,我在上课时,一只蝴蝶飞进了教室,并且围着窗户玻璃飞来飞去,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就随着蝴蝶转来转去。于是我停下课来说:“我现在提一个问题大家回答,你们说为什么这只蝴蝶在教室里飞来飞去不愿离去?”学生们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好。我接着说:“这就是蝶恋花,因为,你们都是祖国的花朵嘛!”学生们会心地笑了。在这笑声中,一个学生打开窗户放走了蝴蝶,大家的注意力又重新集中了。轻轻松松,一语飞渡。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善于创设情境,提升学生心灵参与程度,让学生真正地“自由表达”才可能出现“有创意的表达”。为此,我在作文指导中,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我先出示了作文题目《我是________》,然后作了自我介绍:“我是一名教师,我的爱好广泛„„那么你呢?”学生顺理成章地想到了习作“介绍自己”,他们的回答自然也是水到渠成。这时,我话锋一转,“同学们都知道孙悟空有七十二变,我也有一变,你们信吗?”同学们大都微笑着摇头,目光中充满了好奇,有的同学故意“挑衅”说:“那快变吧!”“我是一棵梧桐树,我生活在一条小溪边„„”伴随着舒缓的音乐,我的“自我介绍”打破了思维常规,把学生带入一个想象的世界,令他们眼前一亮,犹如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立刻溅起美丽的水花。学生用目光告诉我他们喜欢这富于创造性的表达。于是,同学们踊跃发言,同样富有创造性地介绍了“自己”。我见时机已经成熟就补充说:“你们只是一棵普通的树还不够好,你们可以充分地发挥想象,最好有自己的特点和思想,你们想了什么?说了什么?在你们身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特别的事吗?”这么一说,学生的思想闸门立刻打开了,他们的发言也丰富起来,他们有的描述了“自己”一年四季的变化“„„秋天,我的叶子逐渐变黄了,不久,‘小淘气们’纷纷和我告别,他们追逐着,嬉戏着,你撞一下我,我撞一下你,直到投入大地的怀抱他们才安定下来„„”;有的倾诉了“自己”被砍伐的遭遇;有的想象了“自己”童话般的经历。普普通通的树被学生们赋予了新的生命,充分展示了他们的个性,寄托了他们的希望。一节作文课在愉悦的氛围中结束了,学生们还觉得意犹未尽,课后,学生们围住我,继续和我交流着。

语文是一门学科,语文教师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这才是对语文教育的尽责,对学生的负责。坚持正确的语文教育观,在任何时候都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分析各种观点与教学现象,不迷信任何权威,不亦步亦趋,迷失自我。课改中层出不穷的教法,花样迭出的课型,为的是体现一个“新”字,当然,也因此让学生“动”了起来,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但其中不乏有歪曲语文的做法,如形式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美其名曰的多媒体现代化教学,热闹非凡的活动课,脱离教学实际,追求形式,花里胡哨,误导学生。语文教学要注重实效,要突出学科特点,必须教出“语文味”来,让学生具有文学的感觉、艺术的感觉、美的感觉。我觉得教师必须在钻研教材、研究学情上下足功夫,不应在琢磨形式上费尽心思。再者,我们还充分地认识到语文学科有着与其他学科所不同的特点:语文学习强调无形习得、日积月累,教师教了、导了,学生学了、读了,功到自然成。如果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应,那将不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语文教学的质量也会因此大打折扣。

语文教师能否在课改中发挥好主导作用,尽好主导之责,个人素质、教学技能的高下是关键。引领学生走进语文天地,不是靠发号施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亦不是靠苍白无力的说教;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更不是靠题海战术。要让学生爱上语文,学好语文,靠的是教师自身丰富的学识及娴熟的教学技能。如果缺少文化、文学底蕴,课堂语言将空洞贫乏,学生的胃口调不起来,对语文毫无兴趣;如果不讲究技巧技能,就不能把语文教好教活。具有文学素养,就能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功,使学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浸染;掌握了教学技能,传授知识就能信手拈来,左右逢源,驾驭课堂得心应手。要全方位地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全程,语文教师更需不断充电,要广闻博览,涉猎经典,学习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加教学教研活动,才能以自己的教学智慧来感染学生,吸引学生,让学生既喜欢语文,又喜欢语文课,真正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几点心得 篇5

【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历来是困扰广大师生的一大难题,也是高考重要的一大内容。语法是框架,没有它就无法建设起语言的大厦。本文是结合课堂教学实例,探讨了英语语法教学的策略,即情景法,游戏活动法、任务型活动法、观察总结归纳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心得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法,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任务之

一。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说:“没有词汇,人们无法表达事物,而没有语法,人们表达的事物将寥寥无几。”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不像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学生难于真正理解所学的语言教材。因此,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运用和发展语言能力。

一、创设真实情景,增强语法学习的生动性

情景法是借助体态语、表演等,利用图片、多媒体和实物等具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的一个真实生动的情景。这样子不但可以有效的避免语法教学的枯燥性和单一性,而且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虚拟语气时,首先教师口头造一句子:If I were a bird, I would flyIn the sky.(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就能在天空中飞翔。)此时学生会好奇:主语是I,be动词却是were,通常情况下是用am或者是was,会不会弄错了呢。这样子就把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

教师根据所教语法项目的这个交际功能,去创设运用这个语法项目的情景,将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活动结合起来,将语法知识的学习综合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比如说,教师可提出下列三个话题,供学生围绕话题根据语法结构来设计对话、语境:

If you became the head of the United Nations, what would you do first? If you were the mayor of our city, what changes would make?

If you could travel anywhere, where would you go and what would you-1-

do ?

这种教学方法符合新教材教学特点,有利于学生观察、思维、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探讨研究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它要求教师增加自身的知识,进行充分的备课、思考怎样教好学生,让学生在情景英语中自然的使用语法。

二、设计游戏活动,增强语法学习的趣味性

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堂意识,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枯燥的语法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1、在歌谣中学习语法。

在优美的歌曲中找出歌词中包含的语法现象的句子:在哼唱中记住该句子和语法运用规律。让学生心情愉悦地感受语法,避免了单纯的说教和被动的接受。比如,“AN ANGEL ”这首歌,就是一个复习虚拟语气的很好利用。

2、在故事中学习语法

故事可以让枯燥无味的语法课堂教学变得灵活、生动。例如,在讲解一般过去时态时,我们可以让同学先复述白雪公主的故事,然后引出时态:Long long ago, there lived a girl named The Snow-white.同学们听的津津有味,不但从中掌握了一般过去时的用法,而且提高了他们英语表达能力及学习积极性。

三、设计任务型活动,增强语法学习的交际性

在语法教学中,教师有必要通过任务型教学来巩固语法教学项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这种任务可以是填空练习、英汉互译、造句练习、做游戏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快速反应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所学语法现象的记忆。

例如,教学一版将来时态 be going to 和will时,教师设计如下任务型调查活动:明天是星期天,你要做什么?圣诞节将至,你打算给你的父母和朋友买什么礼物?学生在调查中,理解了一般将来时态表达的意义,练习了所学句型,还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运用观察、总结、归纳法,增强法学习的完整性

学生通过观察,然后总结和归纳语法的规律,有利于他们的知识系统化,这样就会促进学生口头表达和笔头表达的准确性。如我在教语法一致原则时,先

列出两组句子让学生观察,“Our group are all going to visit the chimps in the forest.Our group includes six boys and five girls ”,学生通过观察后会发现虽主语同是our group。而前者用了复数,后者用了单数。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再给了一组句子,“The family is very big.The family are early risers.”在观察中,学生会总结和归纳出:group,family有两个用法,一个指整体用单数,一个指个体用复数。如 class,government,team 等。这样的学习方法,比老师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强,学生懂得发现问题,然后归纳总结规则。

总之,在英语教学及高考题中语法贯穿始末,有了准确的语法知识,学生才能正确的运用语言。教师要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精讲精练,以学生为中心,创设课堂生动活泼的气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地参加课堂学习活动,使语法教学生动有活力,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打下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1全日制义务教育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正动,解析语法教学的困惑,2008(17)

(3)卢丽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改进英语课堂教学,2009(4)

浅谈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的几点心得 篇6

摘要:小学英语作为语言学习的起步,其中单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基础,要学好英语就必须掌握一定量的词汇。本文从单词的呈现,巩固和记忆三方面,谈了自己在单词教学中的一些方法,帮助学生攻克英语单词学习中的难关。

关键词:呈现

巩固

记忆

方法

万丈高楼都是有一砖一瓦平地而起的,所以小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来学习,单词就是那一砖一瓦,要学好英语就必须掌握一定量的词汇,为学好英语这座语言大厦备足“砖瓦”。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尝试多种教学形式,优化巩固过程,传授学习方法来调动学生潜能,发展学生能力。

一、呈现单词

对语言材料的感知和理解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呈现材料的方式。教师根据需要,以不同形式呈现单词,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可以为单词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下面介绍几类单词的呈现方法:

1、名词教学

小学英语单词中很大一部分是名词,名词包括人名、地名、物名、行为名称、职业称呼或抽象概念。小学阶段中的名词主要包括地名、物名和职业称呼等。由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对于这几类单词很多时候可以采用直观呈现的方法。实物、图片、简笔画、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这些形象化的事物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使学生把英语与实物直接进行联系,便于他们理解词义,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如:在教学sweet这个词时,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糖果,并事先不让学生知道。当要教sweet这个词时,我先拿出单词sweet让学生拼读,当学生们能整齐地把这个词拼读出来后,我拿出糖果说:“sweet!sweet!”我一边让学生操练,一边奖励读得好的学生一颗糖,只见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学习兴趣很自然地就被调动起来了。当然除了可以采用实物呈现,有些单词还可以通过教具呈现,如:bike,plane,car,bus等。此外对于一些不常见的事物,我们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来进行呈现,如:lion, tiger, bear, rabbit, panda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 课堂中除了语言环境以外,十分重要的就是通过生动形象的直观事物辅助教学,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另外,在学生进入中高年级后,将语音和归类教学纳入到单词记忆中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例如在职业名称中,很多单词末尾都有-er或-or这一词缀,发音也基本相同。

2、动词教学

在人类交往的过程中,肢体语言也是一种很好的形式。通过肢体语言来呈现一些表现动作或状态等的实义动词是再恰当不过的。学生开始可以通过模仿老师的动作和单词读音学习单词,进而可以自由发挥动作。如,在教学sing,dance,write,draw等动词时,我就直接做动作,让学生边听边看。我做出跳舞的动作说:“Dance!Dance!I can dance.”我还可以做出书写的动作说:“Write!Write!I can draw.”对小学英语教学来说,体态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很容易把动作和单词联系起来,便于记忆。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是学生的模仿对象,我们在运用肢体语言时,要多花心思,力求做到恰到好处。太拘谨则表达不出想要表达的意思,太过夸张又会弄巧成拙,这都达不到教学的效果。

3、形容词的教学

形容词是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和特征的词。在我们课堂上,教师教学这类单词的时候,学生一般用“听觉”来学习,就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来理解词义。这样的教学方法是片面的,学习效率也很低,因为在学生头脑中,这种抽象的讲解很难把单词和词汇丰富的含义结合起来,学生有可能会读、会写,就是不会用,或者不会灵活运用。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枯燥的单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围绕单词的意思画一幅画。这种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记住单词的同时更好地发展了他们的视觉空间智能。有时还可以鼓励学生用不同的颜色、字体及其他形式来表现这些词语的意思。例如“small”可以写得非常小,“big”可以写得很大,“lovely”可以用粉红色的曲体字来书写,“pretty”可以用几种色彩来书写。此外还可以和其他学生一起讨论和交流自己的想法,通过讨论自己对同一个词不同的看法和表现形式,让他们明确在不同的表现形式中,这些词的表达效果又不尽相同,从而做到“活学活用”。

二、巩固单词

在呈现了单词,学生掌握了单词的读音后,我们就要进一步运用各种方式操练巩固单词。要让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巩固单词,而不是被迫机械地模仿单词读音,用多种富于变化的练习来让他们喜欢开口,乐于开口,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下面介绍几种巩固单词的方法:

1、看口型猜单词

在学了若干个单词之后,老师不发音,只做口型,要求学生仅通过口型来判断老师说的是什么单词。让学生保持安静,教师在发元音和辅音的时候注意口型到位。当学生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后,还可以在小组或同桌位之间展开操练。

2、听节奏猜单词

在掌握了单词读音和字母组合后,教师可采用音乐课上打节奏的方式来让学生猜单词。在打节奏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多音节单词,要让学生听清楚各个音节,一方面便于猜测,另一方面便于让学生通过音节来巩固单词。如:computer这一单词,教师可以这样打:“嗒嗒嗒-嗒嗒-嗒嗒嗒”。

3、连字母成词

这种练习和上一种方法一样有一定难度,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单词的拼写后才可以做。例如,给出字母串m a p t s,要求学生把它串成一个单词,对单词熟悉的学生很容易找出答案stamp。这类的练习可以检查学生对单词的熟练程度。

4、单词接龙

不同单词可采用不同方法来巩固,如在教学了计数词、序数词、月份、星期此类单词后,可以通过单词接龙来进行巩固,可以让学生一个接一个地按顺序快速说出这些单词,当然也可以按照倒序来说,也可以按照奇偶来接龙。顺着说还是倒着说看学生熟练程度来采用不同方法。

5、中英互译

在学生掌握了新单词后,为了巩固单词中英文的对照,可以快速地让学生进行英汉互译。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是教师说英语单词,学生说出中文,然后反过来。师生对话后还可以采用小组活动,增加巩固密度。

6、歌谣说唱

小学英语的新授课很多时候容量也不少,一堂课上学生常常要学八到十个甚至更多的单词。在单词新授后,我们可以把这些零散的单词编成有一定节奏感的歌谣,使之琅琅上口,甚至还可配上一些画面或动作,增加单词记忆的趣味性。例如,在学习了颜色类单词之后,可以这样进行巩固:Red,red是红色,红红的太阳挂高空;Blue,blue是蓝色,蓝蓝的天上白云飘;Green,green是绿色,绿色的树木真茂盛;Yellow,yellow是黄色,金黄的稻谷黄澄澄;White,white是白色,白色的墙壁真干净;Black,black是黑色,黑色的辫子粗又长;Orange,orange是橙色,橙色的橘子香又甜;Brown,brown是棕色,棕色的巧克力真好吃。

三、记忆单词

在英语学习中,很多学生害怕记忆单词这一内容,而不少教师帮助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就是让他们抄写背诵等,学生一味死记硬背,不仅学习效率低,而且会产生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率,更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句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时候,也应该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知识的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记忆单词的方法:

1、新旧联系

小学英语在进入四年级后,单词的词汇量开始大量增加,要让学生记住这些单词,记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让新单词与学生已学过的旧单词联系起来,对新旧单词进行比较和归纳,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例如,在学习了新单词toy后,我向学生出示以前学过的boy,让学生对它们进行比较区别。通过比较学生很快发现新单词和旧单词之间只相差一个字母,这样学生很快就能记住toy这个新单词了。相似的单词有很多,如light-right-night,there-where,tall-ball等。还有的单词可以变换词尾进行学习,如cap-cat,sit-six。另外一些单词,可以加一个字母成为一个新词,如ear-hear,son-soon,bus-busy。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常常归纳总结新旧知识,让学生在记忆新单词的时候温故而知新,让“知识点”在新旧联系中成为“知识链”或“知识块”。

2、拆分单词

小学牛津英语中不仅词汇量大,很多单词还很长。若不讲究方法是很难记住这些长单词的。在教学中我常常教给学生拆分单词来进行记忆的方法。如:记watermelon这个单词,就可以拆分为water-melon;记supermarket这个单词,可以拆分为super-market。类似此类的单词还有很多,如pineapple,strawberry,bookcase,bedroom,notebook,storybook等,遇到长单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想办法,而不是产生为难情绪懒于记忆或放弃记忆。

3、音标辅助

小学阶段虽然不提倡全面地教学音标,但在单词教学中还是可以适当地渗透一些常见的元音和辅音音标,如:初步让学生了解五个元音字母在开音节中就发字母本来的音,听到发音/p/、/b/、/h/知道是字母p、b、h发的音等。这样在记忆单词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对单词划分音节,然后根据单词发音来想字母组合。当然这一方法要依赖于教师平时在呈现新单词的时候对音标进行早渗透的基础上。虽然有一定难度,但只要平时教师引导得当,对学生记忆还是很有帮助的。

初中英语教育的几点心得 篇7

关键词:英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初中阶段是基础教育的关键时期, 学生的独立意识日益增强。作为初中阶段的教师, 应该从对该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变化出发, 转变教学方式, 创新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挖掘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建立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 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初中英语教育同样也不例外, 英语作为一外来语种, 无论是语言环境还是学生对英语的认知程度, 都需要我们去研究、摸索出一条更加适应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的教学思路。凭借自己对英语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我归纳几点心得供教育界同仁探讨。

一、分清角色, 努力打造“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英语教学中, 教师是课堂教育的主体, 教师用自己的思维施教, 用自己“领导者”的姿态授课, 用自己的“填鸭式”灌输知识, 这样下来整个课堂都是教师在做主演, 学生做配角, 教师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做, 搞得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没有一丝生机, 一堂课下来, 学生真正记住、吃透的知识微乎其微, 教师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疲惫不堪。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就是要改变这一状况。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 如何充分利用好课堂的45分钟, 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

1. 做好英语课堂教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 有部分同学对英语存有抵触情绪, 一听上英语课脑袋首先就发懵了, 大脑一片空白, 久而久之, 英语成绩自然是低得可怜, 更谈不上用语言去交流了。英语教师如何去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我认为课堂准备工作尤为重要。首先是“引导”准备,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准备一些与本课有关的内容, 让学生带着“任务”来上这堂课;其次是“兴趣”准备, 我见过有的老师一上课就说“请同学们翻开书……页”“我们今天学习……课”。这种教学引导也太直接了, 学生没有什么兴趣可言, 如果老师以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个适宜青少年的能吊起学生胃口的开场白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的话, 学生就会提起精神, 进入状态;再次就是“信息”准备, 也就是准备好与课程相关的各种道具、教学设备等, 让学生全身心高度紧张的去学习, 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应该没有几个同学上课睡觉, 做小动作了。

2. 一个开放式的课堂, 必定是学生主体能充分发挥的课堂;

一个活动型占优势的课堂, 必定是学生感兴趣乐于参与的课堂;一个以学习能力培养为主、基础知识学习为辅的课堂, 必定是学生能力得到提高的课堂。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精美的课堂导语好比优美的文章开头, 没有好的开头, 读者何以继续往下读你的文章?要让学生对这堂英语课一见钟情, 起到先声夺人之效, 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 用生动的画面去吸引他们, 学生在声图并茂的感召下, 自然兴致倍增, 气氛上来了, 思考和回答问题就会相当积极踊跃, 这样一堂45分钟的英语课, 学生就会觉得意犹未尽, 期待着下一堂英语课的到来。

3. 不断增强教师对学生的“爱心”。

一个没有爱心的老师是不能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 如果没有爱心, 老师会从心理上轻视课堂教学, 认为我把课程教完就没我什么事了, 谈什么会不会的问题;如果没有爱心, 老师会把整个课堂搞得特别压抑, 没有什么人会在一个压抑无比的环境下调动自己的五脏六腑各个系统去学习的, 自然就会学而无获;如果没有爱心, 发现学生上课睡觉、做小动作, 都会置若罔闻, 熟视无睹。

二、创新思维, 努力改进“课上为主, 课外为辅”的教学方法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本领的主阵地, 但短短的45分钟时间, 学生很难把教师所授内容彻底消化, 所以就要开辟一条课外教学之路。有的人会说, 那就给学生补课, 增加课程安排, 加大授课程度, 我认为这种方法也许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即使学生不烦, 老师也会有想法喽。所以, 我认为:

1. 充分利用好课上的45分钟, 把学生全身心调动起来, 做到“授之以渔”。

我建议老师在课堂上有选择性地精讲。传统教学方法是老师见什么讲什么, 这样自己浪费了时间, 又导致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时间, 只是“填鸭式”的灌输。对于比较简单的课文, 不求通篇全讲, 而是采取让学生提问的方法, 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 这样学生就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自信和乐趣。注意对学生自我教育的培养, 学生一看就会、一点就通的知识尽量少讲, 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学会体会和总结。在做句型练习时, 采用精讲多练的方法, 精讲就是讲解要精辟透彻, 画龙点睛, 抓住实质, 依靠大纲, 钻研教材, 落实每篇课文知识点, 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多练就是指帮助学生在初步理解知识的基础上, 充分进行大量有实效的练习, 并在练习过程中做到内容适当集中, 内容逐步加深, 单项练习与综合练习并举, 关注同学的反映, 为学生当堂解决问题。

2. 拓展课外教学, 让学生把课上所学内容在课外实践运用, 从而加深学习内容的记忆程度。

方式有: (1) 布置课外作业。要注意作业的内容不是死记硬背课本知识, 而是让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东西, 就运用所学句型去说去练, 或者和家里懂英语的人去做简单的对话练习; (2) 在学校设立“英语角”, 为学生创设一种英语交流的情境, 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 掌握语言的应用。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几点心得 篇8

关键词:教学气氛;自由发挥;学生视野

手工制作是初中美术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其中包括剪纸、雕刻、拓印、面具、皮影、泥塑、风筝、编结等等。手工制作是一种整合民间艺术最极致的方式,它将各地、各民族的传统风俗,流行于大众生活的点缀装饰,统统以具体的物象表现出来,以体现人们的喜怒哀乐。手工制作充分调动了手、眼、大脑协调合作,使人在三维空间完成创造活动,进而挖掘创造者的潜力,培养其创造能力,是培养青少年创造能力的最佳手段。那么,如何通过开展手工制作课,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呢?下面是本人结合教学经验总结的一些个人看法。

一、教师亲切自然,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外部表情与内在氣质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当学生对教师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时,就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温和自然时,学生会受到感染,进而愉快、积极地学习。许多教师都知道,学生会从老师的微笑中感到关心、爱护;同时,也会受到鼓励,从而努力学习。所以,在学生面前,老师应永远是亲切、自然的,应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与学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美的教育,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

二、创建开放情境,让学生自由发挥

开放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先决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还要让学生的兴趣延伸到课外。要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向人们揭示了愉悦的心理才能激发认识和创造的动力。可见,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对此,我也深有感触。在《小摆设》课前,我收集了一些学生很熟悉的各种灯笼。上课时,我便把这些小玩意儿展示给学生;接着,我又把冰心的《小橘灯》这篇文章找出来让学生去读;我让学生根据文章的描述,亲自动手制作一个他们心中的小橘灯。课后,我留给学生一个小任务,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做一个适合自己家台灯的灯罩,并在下节课带来进行投票,选出一个最受大家欢迎的灯罩。这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了各式各样的灯罩,虽然有些还很粗糙简单,但都富有创意;学生对于自己的作品也很满意。所以,给学生创建一个开放的环境,能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

美术是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这就必须强化直观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使教学枯燥乏味,如将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引入美术课堂,使教学媒体多样化,就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与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实施愉快教学,增强教学效果。例如,上“面具制作”一课时,我先给同学们播放了《说唱脸谱》这首歌。这些资料对于大多数学生是比较熟悉的,但学生还是看得津津有味。之后,我又将歌曲中对应的人物京剧脸谱一一展示给学生看,告诉他们脸谱颜色不同的含义;并且将我国主要的戏剧种类简单介绍给了学生,让他们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认识。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告诉我他们见到的各式各样的戏剧脸谱。后来,我又在课堂上拿出一些学生更为熟悉的卡通人物面具,顿时学生的兴致更高了,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这些面具上的人物叫什么名字,是哪些片子里的,课堂一下活跃起来,学生个个都想亲手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面具。果然在作业时,学生设计出一个个令我感到惊喜的面具,有些学生制作的面具还融合了戏剧中颜色的含义,很有个性和特色。因此,多媒体在手工制作方面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又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很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在初中的美术手工制作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保持自然亲切的态度,通过多媒体及各种形式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创建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其自由发挥;积极开展手工制作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让学生制作出更多的美术作品。

参考文献: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几点心得 篇9

一.语文写字姿势行为习惯的形成

语文写字教学中的基础内容是对于汉字笔顺结构的练习和笔画的形态,这是钢笔或者是铅笔写出的字体的美观关键点。因此,教师应该从汉字的感觉练习,字体笔顺的巩固,一直到写字姿势的形成进行语文教学。写字也和其他的行为一样,长时间的进行动作技能的锻炼,就会形成汉字书写的习惯和手感,经过一段时间的巩固练习,就会形成自己的写字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字体的练习就会增强字体的生动和美感。

二.写字中的切笔教学

由于我国的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形成现在的简体字,在这过程中我们的审美观念也在改变,对写字的要求也在提高。在写字时讲究横竖顺序,进行切笔可以使字体露锋起笔,是写出来的字体具有明显的笔锋和骨力,使得汉字书写的字体生动刚劲。首先,在字体的切笔方向上着手,在右下的45度角切笔搭锋急下,然后改变字体的笔顺方向,平稳的行笔,缓急有度的收笔。

三.写字教学中的顺锋书写

在语文汉字的教学课程中,为了满足书写便捷性要求,可以通过顺锋书写方式完成。也就是在连续横竖或者是撇捺的笔画里,可以在顺着笔画走向进入字体,笔锋可以由轻到重的落笔。这样的顺锋书写可以使书写动作轻快,字体的整体感觉干净利落。

结束语:

在小学阶段,为了让学生写一手好字,教师应该注意基础性教育,从以上三点着手,提低段小学生的写字能力。还有教师自身的教学影响力,也就是说教师自己应该以身作则,写一手好字,学生有了榜样,会增强学生的上进心,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字体,学生也可以进行临摹。这样会增强语文写字教学的效果,学生在日常的写字训练中会受到良好的审美氛围,做到提笔就是练字的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蒋文丽. 浅谈小学低段语文写字教学[J]. 新课程(教育学术).(12-18).

制作PPT的几点心得 篇10

这样可以自由发挥,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动,也好控制时间。

试想,全部照着念,万一时间没把握好,你就不好控制了。提纲式就不一样,可以多讲,也可以少讲。

实在是怕一紧张忘记了怎么讲,可以打印一份讲稿放在旁边,讲稿结构与幻灯片一致,这样确保不失就行。

例如之前做培训讲师,PPT中列出主要的流程,但是针对不同的人员,我可以在内容上进行缩减,只是针对涉及他工作的部分详细讲解。

心得:PPT只是思路的表现,重点在于演讲人自己的表述,而不在PPT中要描述的内容。切忌幻灯片中存在大量的说明文字。

2、幻灯片的颜色搭配

如果对颜色的搭配不内行的话,冷暖、明暗对比度强些就行。

忌幻灯片背景色和文字的颜色相近,对比不强。

比较好的用法有:

(1)深色背景搭配浅色字,如深蓝背景配白色、黄色字等;

(2)浅色背景搭配深色字,如浅黄、淡紧背景加黑色字、深红字等。

(3)PPT中用色时要有针对性,对观众的喜好要把握好。

譬如说,自己做报告或者答辩时,如果是评委5个人有4个是老专家,你最好不好太前卫。一般的大众场合,要以大多数人的喜好标准来着色,不要以个人爱好为中心。

不要认为很炫,花里胡哨的就是好的选择。

3、多用图片、图表,辅以适当的动画,使幻灯片图文并茂。图形和图表直观,如对比两种方案的优劣时,用表格能十分有效地达到目的。

再如方案论证和系统功能模块设计时,用示意图,可以很好地说明问题。

用图形和图表时,辅以适当的动画,效果会更好。

如比较两个方案时,区别在何处,你单击鼠标,出现一个横线或圆,指出不同之处,这样示意明白,形象生动。

凡事适度即可,切忌太多动画,或太多图像,并且颜色搭配不协调,这样会给人感觉很花哨。如果想在PPT里嵌入动画,也是可以完成的。

例如:动画已下载到本地,在powerpoint中选择“插入——对象——由文件创建”然后选择你要添加的动画就可以了。

4、模板的使用、母板的应用

系统默认的模板有些比较经典,但大家都用就没有新意。

可以从FTP上,互联网上下载其它的模板,保存在Powerpoint的安装目录就行了。

还有就是自己利用PPT中的母板功能,设置一个自己喜欢的格式,之后导入的每张PPT就会采用一种样式。

5、其它技巧: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几点心得 篇11

一、激情教学,营造氛围

其实许多学生特别是男生对与社会有关的知识是很感兴趣的,只是他们不喜欢教条式的、枯燥乏味的历史课罢了。想要在课堂上顺利开展教学活动,作为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创造良好的氛围,活跃学生的思维,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必须全情投入。如果教师始终以同一种语调或带着某种情绪上课,这节课肯定是哈欠声不断,不一会儿,班上的同学就“倒下一大片”了。但是,如果我们能用激昂的、抑扬顿挫的语调及丰富多彩的肢体语言上

课,那么效果会大不一样,因为学生会深受感染,自觉进入学习角色。其实,良好的课堂氛围一旦营造出来,也就意味着这节课已成功了一半。或者我们还可以多借助多媒体教学,多给他们一些感观的认识,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样效果也是不错的。例如:“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这一课,教材只是很概括地说了一下变化的表现和原因,很空泛。我制作了一个课件,用图片和视频客观形象地展示了每个阶段的变化,再通过前后对比让他们自己归纳变化的原因。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培养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真是一举多得。

二、架设知识“桥梁”,引“生”入胜

要使学生真正学好历史,提高教学质量,光有激情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知识“桥梁”,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

新课改后教材新的特点是结论性内容较多。一些老师认为历史课没有什么内容好讲,只需向学生灌输结论,让他们记住该记的内容就行了。其实,高中历史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记住结论,更重要的是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历史问题,从而真正做到正确认识社会,学有所用。所以,教师不能只充当“教书匠”,简单地将知识“复制”到学生的脑中就行了,而是要充当学生与知识之间的媒介,帮助学生架设通向教材的结论的桥梁,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原因”这一内容,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先展示了三段相关的材料:其一是经济危机发生前美国社会财富分配悬殊的情况;其二是危机前美国的各行业生产规模快速扩大及工人工资增长相对缓慢的材料;其三是危机爆发前美国股票价格不正常地暴涨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我适当地给予指导、点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的本性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在无政府干预下会盲目扩大生产。同时也因其贪婪的本性,使工人实际收入的增加根本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造成社会贫富分化悬殊,社会总体需求相对狭小,加上当时人们把投资证券视为发家致富的捷径,使股票价格飞涨,掩藏了供需矛盾,使危机更具破坏性。这样学生有了较深刻的理解,课堂效果明显好于“填鸭式”的说教。

多利用一些知识媒介,不仅能使枯燥的历史课变得“有血有肉”,让学生产生求知欲,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上的结论,甚至还能发现新问题,得出新颖的结论,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和思路,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平时多积累,课堂有“料”讲

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跟什么都沾上边。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讲纯粹的理论,课堂很快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听了也会感到没趣。我在课堂上,就会“天马行空”,例如:在讲述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时,会顺带告诉学生“种族”与“民族”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长”了一点见识;在讲解“绥靖政策”的影响时,我给学生念了美国波士顿犹太屠杀纪念碑前马丁牧师的一段铭文:“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起来为我说话了”,他们听后沉默无言……课堂上多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助于他们了解历史的“课外话题”常能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甚至着迷,这既增长了他们的见识,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无形中也增加了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平常应多注意各种知识的积累,各种科学知识要懂一些,时事要关注……可以说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我们都要有所了解,这样我们讲解历史所需的佐证才能随手拈来,在课堂上我们才能“激扬文字”“指点江山”。

以上是我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历史教学质量的几点尝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一起不断“尝试”吧。

化学新课程教学实践的几点心得 篇12

一、挖掘化学学科人文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酷爱科学的精神

化学的发展史是一部充满科学创新的历史,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内容.无数的化学科学的发明,都源于化学家那种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视科学如生命的崇高思想境界.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教授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提出了世界闻名的“联合制碱法”.这个方法既保留了索维尔方法的全部优点,又克服了它的全部缺点,使制碱法达到臻善臻美的地步.“侯氏制碱法”,在世界化学发明的宝库中,一个以中国人的姓名命名的发明,这是多么值得我们自豪啊!教师要善于挖掘化学教材中人文教育的内容,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与化学史上重大发现相关的人文教育,从而培养学生酷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二、营造宽松环境,培养学生敢想、敢问、敢质疑的精神

想象是创新能力的起点,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开始.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教师应根据这一特点,鼓励学生充分开动脑筋,想象、想象、再想象.从而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多问“为什么”,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然而,传统的教学,教师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唯书唯师,人云亦云,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盲目地服从和顺从课本、教师,被动接受知识,不愿提问,更谈不上质疑.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学中要改变教育观念,营造勇于探索、勇于争论、敢于质疑与相互讨论、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的良好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思维情景,巧妙设计疑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教学,让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产生各种猜想和疑问.例如,做“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方案一将装置倾斜后稀盐酸与碳酸钠接触,待充分反应后,气球膨胀,再将装置放回天平左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学生发现测出的数值与课本结论有出入,从而产生质疑,这一现象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教师注意适时引导学生讨论,在探索中获取知识.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质疑能力,激发和带动更多的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挑战.

三、创设实验条件,培养学生敢于动手、敢于实践的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敢想、敢问、敢质疑是创新的基础,而敢动手、敢冒险,勇于实践则是创新的关键.在化学的发展史上,化学家为了探究化学世界的奥秘,曾运用科学实验,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的规律.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放开双手,大胆实验,勇于实践,不怕失败.教师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动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获得足够的实验机会.化学小实验、小制作,题材广泛,材料丰富,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高,是一种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有益活动.例如,自制简易净化器:取一个塑料饮料瓶,剪去底部,瓶口用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塞紧.将瓶子倒置,瓶内从下向上分层放置洗净的膨松棉、纱布、活性炭、石英沙、小卵石等就得到一个简易的净水器.(注:滤出的水因没有杀菌消毒而不能直接饮用)同时,教学中经常开展这类竞赛,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面对困难挫折,培养学生顽强、坚毅、锲而不舍的精神

学生在学习、探索、创新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失败.而创新就不可避免地有失败,且失败往往大于成功.化学史充分证明,面对困难、挫折,没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很难实现创新的.例如,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门捷列夫,曾因他的老师和一些知名学者不支持他的研究,被告戒不务正业.但门捷列夫还是深信自己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不顾名家的指责和嘲笑,继续对周期律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直至死时手里还握着笔……门捷列夫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用他的格言“什么是天才?终身努力,便成天才.”和他的一生,告诉我们研究科学该怎样做.通过这些事例的教育,鼓励学生奋发图强,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挫折的精神.

上一篇:金道铭同志在全省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下一篇:市场营销强生第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