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作文教学的利弊

2024-09-19

网络作文教学的利弊(通用9篇)

网络作文教学的利弊 篇1

作文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 也是难点。在实际教学中, 作文目前处在一种教师不会教、学生不会写的状态。学生每次上作文课时总是没话说, 提不起写作兴趣, 而老师亦不知该如何下手指导。面对这样的问题, 教育者们在不断地研究探索。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网络、多媒体等对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也推动了语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特别是网络覆盖面越来越宽, 为困扰人们已久的作文教学提供了新颖的教学环境、独特的教学思想。这就是利用网络来进行作文教与学的方法——网络作文教学。

它是以计算机网络作为作文活动的平台和环境, 利用网上丰富的写作资源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一出现, 就以其独特性吸引了大多数教师的目光, 一时好评如潮。它克服了传统作文教学的多方面不足, 利用网络技术, 解决了传统作文自身无法解决的一系列难题, 它与传统作文相比, 有着十分显著的优势。

一网络作文教学的优势

1. 网络上丰富的创作资源, 为学生写作文提供了源头活水

学生写作文没话说, 一方面是因为生活经历和社会体验少, 另一方面是阅读课外书籍少。首先, 网络资源包罗万象, 浩如烟海, 学生可以查找写作文所需的各种材料, 然后根据题目进行筛选。其次, 倘若面对作文题目没有思路, 学生还可以在互联网上寻找与之类似的范文进行阅读。阅读范文有助于发散学生思路,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审题, 从而找到自己的写作灵感。网络上丰富的电子书籍资源也解决了学生无处寻找课外书籍的问题。只要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书名, 就能找到自己想读的名著, 随时随地都可阅读, 还不用花费额外的购书费用。

2. 便捷的文档操作使作文修改更方便

好的文章都是改出来的。曹雪芹写红楼梦曾“批阅十载, 增删五次”, 老舍在写剧本《春华秋实》时, 曾重写过十次, 海明威《永别了, 武器》的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九遍才最终满意。名人大家尚且如此重视文章修改, 更何况学生呢?但传统作文因为受手抄的限制, 学生一般都不会主动地多次修改。所以就会导致老师的作文评讲不能认真贯彻执行, 最终落于空谈的局面。利用多媒体技术, 这就不再是问题。通过键盘输入文字, 依托计算机对文档的处理功能, 学生可以随意增删, 可以随时咨询教师的意见进行修改, 简单易行, 无须牺牲文面, 也无须增加抄写负担。作文的数量不在多, 而在精。严谨认真地修改一篇比敷衍了事地写十篇更能加深学生对作文的认识。

便捷的文档操作还打破了传统作文的写作步骤, 学生可以随意下笔, 不受思路限制。既可以从文章开头下笔, 也可以从自己感受最深刻的正文入手, 只要最后根据格式的需要整理、完善文章结构即可。

3. 直观感受修改, 作文讲评更高效

在课堂上讲评作文时, 利用多媒体设备, 老师可以在大屏幕上通过变换字体、颜色、字号, 加粗、倾斜文字, 在文字下方添加下画线、波浪线, 闪烁文字等多种手段, 更直观地展现学生作文的优点与不足。学生也可以通过计算机屏幕观看老师对作文的删、补、调、换, 从而获得一种“手把手”教作文修改的感觉。

4. 利用网络共享, 展示学生成果

作文在网络上的公开发表, 一方面使学生作文成果化, 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进而更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作文的保存。传统纸质作文由于材质的限制不易保存并且占用空间, 但是发表在网络上就无需多虑了。同时发表在网络空间的作文, 其评改也由原来单向的师生互动, 拓展为多向的师生、生生互动, 这样更有利于同学之间的交流学习。

5. 新型作文的产生

多媒体技术集声、色、图、像于一体, 从听觉、视觉、触觉等多方感官刺激着学生的接收器官, 大大拓宽了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 多角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此也衍生出一种新的作文类型, 即多媒体作文。这是一种将声音、图片、动画、视频与文字糅合在一起的新型作文。学生在写作时可以根据需要插入不同类型的东西, 形成一篇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作文。例如在写游记时, 可以附上自己在旅途中拍下来的美食美景;在介绍小动物时, 可以插入相关的视频链接等等。这与传统的纯文字作文大有不同, 而且新颖的作文风格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吸引他们去读、去写、去创造。

二网络作文教学的不足

然而, 尽管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给作文教学带来了如此之多的便利, 但作为教育领域的新事物, 它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又产生了新问题。

1. 硬件问题

网络作文教学的开展与实施对学校的硬件设备是有一定要求的。首先多媒体设备的数量必须满足全校学生的使用需求, 而且与之配套的硬件、软件维护也需要一大笔开销。这些费用对于大城市的学校来说也许没问题, 但是对于中小城市以及偏远地区的学校而言, 实在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由此看来, 网络作文教学在推广上就会遇到阻碍, 而这一问题如果不能顺利解决, 就会进一步拉大教育资源配置在地域上的差距, 甚至影响教育的公平性。

2. 时间问题

利用网络来搜集写作素材, 阅读课外书籍, 这当然是对学生大有裨益的。但是现实生活中, 学生必然没有那么多时间与精力花费在网络上。因为考虑到升学问题,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校园里, 在传统课堂上。课外供学生自主分配的时间本来就不多, 而完成各科家庭作业早已占据了大部分时间, 因而留给网络的空余是少之又少。网络作文的材料搜集、文字输入、作文修改等环节又无一不需要依靠电脑来完成。因此, 在时间分配上, 教学理想与现实是有冲突的。如何调解这一矛盾, 使时间分配更合理有效仍需磋商斟酌。

3. 惰性思想滋生

丰富的网络资源, 如果不给予正确的引导, 就有可能使学生反其道而行之, 滋生惰性心理。随意搜索几篇范文, 简单地粘贴复制, 就能轻松拼成一篇作文, 而自己却不动一点脑筋。更有甚者, 会有学生在网站发帖悬赏代写作文者, 进行虚拟交易。甚至会出现一些所谓的写作软件, 只需输入几个关键词, 就能生产出一篇差强人意的文章。如此利用网络, 实在是有违教学初衷。针对这一问题, 要防微杜渐, 赏罚并用, 将学生的不良想法扼杀在摇篮里。

4. 评价的接收不及时

很多网络作文的倡导者都认为, 将文章发表在网络上, 学生可以收到老师、学生、家长, 甚至陌生人的多方评论, 并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但是, 这只是理论层面的憧憬。而实际上, 学生在校期间以及回到家中, 接触电脑的时间是有限的。他们并不能随时随地守在电脑旁与读者互动, 因而网络作文评价的有效性并不能得到保证。

5.“失写症”的出现

采用键盘输入的方式来完成作文, 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疏于对汉字的书写, 从而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 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失写症”。这种现象在长期使用电脑的白领人群中已屡见不鲜, 他们因为长期连续地面对电脑打字, 单调且重复地刺激大脑皮层, 造成了对手写汉字的暂时性失忆。从教育层面来讲, 写好规范汉字是一名学生应有的基本素养,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也是培养学生道德修养的途径。从文化层面来讲, 作为表意体系的文字, 汉字承载着我国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写好汉字也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随着网络发展而出现的“失写症”已经向人们提出预警。虽然在校园中尚未出现这种症状, 但教育者必须未雨绸缪, 针对汉字书写的考查与网络作文教学的推广, 要做到“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

另外, 新型的多媒体作文,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但是对声色画面等的重视, 有可能导致学生走上形式主义的道路, 将关注点放在如何使文章的画面更绚丽, 声音更悦耳, 反而忽略了对内容的打磨。

综上所述, 不可否认, 新的教法一定会给陷入僵局的作文教学带来活力与创新, 但是我们也不能一股脑地去追捧、去盲从。因为新事物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慢慢去磨合。教师要保持“热心肠, 冷头脑”, 怀抱积极的心态去发现新方法的同时能冷静客观地看待新事物。网络作文教学既有利又有弊,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全面客观地去认识它, 从而扬长避短, 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高辉.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激活作文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 (25)

网络作文教学的利弊 篇2

在弊的方面,有一位大学生因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成绩一落千丈,甚至花光了父母给的钱,也没有去上课,最后他被学校开除了。当他终于醒悟时,已经晚了,他知道他愧对他父母,他已经回不了头了,所以他选择自杀。这就是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而造成的一个悲剧。

在利的方面,有一个小女孩,她不知道是患了什么病,总是吃完就吐,而且都没有什么胃口。但是当地的医生却检查不出这是什么病。于是她的父母把她的病发到网上去,希望有人知道这个病,并且有解决方法。过了几天,一个医生看到了这个帖子,于是他联系了女孩的父母,告诉他们这是一个罕见的病,所幸的是,他曾经医治过,所以他知道有什么解决方法。于是,她的父母就带小女孩去医生任职的医院去找他。治疗了一段时间后,小女孩终于恢复了健康。这就是正确使用网络的一个例子。网络的利大于弊,只要我们能正确的去面对它、使用它,那么你就能从网络上收获到很多。

网络教学的利弊与网络课程的建设 篇3

通过分析网络教学的特点间宿舍网络教学信息资源系统,已实现多媒体新的的存储管理、快速插叙等;同时依托网络信息资源系统,开展网上教学、网上考试等教学活动,实现教学资源的充分共享和有效管理。

1 网络教学的定义

网络教学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网络,将教师和学生联系起来,利用计算机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进行多向交流的教学方式。它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言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和视听技术集合在一起,通过多媒体手段来传递文本、图像、声音、动画及视频信息,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相结合,扩大了信息量。

2 网络教学的优点

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以先进的技术为基础,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进行学习、存储、控制、查找和检索资料。其具备的优点有:

2.1 网络教学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使教学时空发生了变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选择任何自己喜欢的课程学习,无论在家里、办公室,甚至路上都可以通过网络即时的获取信息。

2.2 网络教学讲将受教育的群体扩大到全社会

网络教学的受教育者可以得到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信息,打破了传统观教育中受教育者受学校、教室以及教材的限制,将教育推向整个社会。

2.3 网络教学有利于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实现。

网络教学改变了学校教学的单一模式,使班级授课制和个性化教学、协作教学、自学等形式结合起来,为开发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每个人一生都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而网络教学跨地域、跨文化、跨时空的优势充分满足了每个人终生学习的要求。

3 网络教学的缺点

3.1 网络教学缺乏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受教育者通过情景牢记知识,达到终生不忘的目的。而网络教学中,受教育者面对的是冷冰冰的数据,这就是网络教学中的信息孤独[1]。

3.2 网络教学对硬件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其大量的信息存储、人员访问,以及24小时的运转,不仅对网络设备、服务器提出了要求,更是对管理者、维护人员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3 网络教学使受教育者易患“信息综合症”网络教学中庞大

的信息量以及长时间的使用电脑,易使受教育者产生沉迷、恐惧、心里障碍等各种症状[2]。

4 网络信息资源系统的定义

4.1 建设的原则

4.1.1 可靠性

教学资源的可靠性对网络课程教学来说至关重要,为保证其24小时安全不间断运转,系统必须采用大型的商业数据库。

4.1.2 灵活性

网络教学素材的管理在数据管理方面应具备较大的伸缩性和扩展性,以减轻管理者和维护者对庞大的数据量进行方便快捷的修改和维护。

4.1.3 开放性

针对网络教学受教育者数量大,所涉及专业领域宽以及教学内容的形态需求复杂的特点,其软件体系结构应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的网络模式,建立在开放的网络标准之上,遵循http、ftp、xml等普通网络协议和数据格式进行消息处理和数据交换。

4.1.4 安全性由于网络教学都是通过互联网远程进行,其安全性也显得尤为重要,它包括保密、完整性保护、身份验证、授权。

4.2 系统结构的技术实现

4.2.1 网络信息资源的呈现方式

现阶段常用的呈现方式为窗口模式和网页模式。窗口模式即windows,如编辑文档常用的word软件。网页模式,即使用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打开的网页形式。两者各具优缺点,但考虑到使用者的方便性(网页模式无需安装客户端,任何带浏览器的系统都可立即使用),推荐使用网页模式,microsoft公司成熟的.net平台能很方便的开发和维护网络信息资源系统。

4.2.2 课件播放的支持

Windows media service技术能够实现教育新闻和教育视频的播发。在媒体服务器启动了媒体服务器启动Media unicast service服务,并且工作在On demand unicast模式下时,受教育者即可启用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发布的已编辑存储好的asf视频文件。当要进行授课现场直播时,启动服务器Station service服务,直接发布用Windows media enconder制作成的asf流。

4.2.3 数据的存储技术

由于网络课程多媒体数据多、数据量大、使用者多,传统的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技术存在初始化慢、管理复杂、在线添加容量影响网络运行等缺点已不适合于作为网络课程系统的存储服务器,所以推荐使用具有网络相应请求快、并发性强的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技术。

5 结束语

建设丰富稳定的网络信息资源是基础,而开展网络媒体教学才是目标。网络课程的建设不仅需要资金的投入,更需要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建立和完善网络教学的规章制度,是网络教学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

摘要:网络教学已成为继传统教学后的一种有效的新的教学方式。本文立足教学实践,在浅要分析了网络教学的利与弊的基础上,为如何建设网络信息资源系统提供了建设原则与技术实现,意在指导实际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网络教学,网络课程

参考文献

[1]刘宇文,方明军.论网络教学中的信息孤独[J].中国教育学刊,2002,(01).

网络的利弊作文 篇4

在网络中传播信息的交互性、及时性、全球性,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权威。在传统的交流和通讯方式上无法达到真正程度上体现的民意,而在互联网上,你可以在同一事件上听到各种声音、不同的观点和建议,同时,网络这一媒介不仅大量节约了传播成本、提高了效率,而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教育的开展,加速人们知识的传递。

(二)网络言论自由的弊端

在这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它的内容就像人类的思想一样丰富多彩,千奇百态,网络言论的虚拟性,使网络上有些观点带有较大的片面性,可能会混淆人们的视、听、失去自己的正确判断。有些网民的成分比较复杂,像80、90后,他们有激情、有理想、也易冲动,容易受到情绪化的影响,网络信息一般都是因为群体效应而产生的,从而使其好心被人所利用。他们的观点缺乏理性和广泛的代表性。

(三)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度

在这网络的开放时代,针对网络言论特定的即时性和随意性,相对传统媒介而言,在网络言论中,更享有宽松的言语自由,网络言论比现实社会的言论享有更大的自由,但任何权利和自由都是相对而言,宪法在保护公民言论自由的同时也对其给予了限制。而言论自由也是相对的,有着内在的制约。我们知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要使它能够尽量发挥其积极效用,避免其消极影响的发生,让它在规范的轨道上运行,所以网络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而网民言论更具有人格道德底线,只有在建立良好的网络伦理的基础上,完善网络法律的态度。

网络教学资源特点与利弊分析 篇5

一、网络教学资源的特点

网络教学资源作为信息时代发展的产物,在课堂教学中之所以能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是因为它具有传统教学资源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特点。

1. 丰富的共享资源:

信息量大是网络资源的突出特点。全球相连的信息网络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共享,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了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学习者通过上网可随时访问教学资源,查找所需知识,并利用Web、E-mail、BBS、QQ、Blog等形式,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阅读或讨论,感受网络的便利。

2. 良好的交互性能:

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通过E-mail、BBS、FTP、Net Meeting、QQ、Blog等交流工具实现人机对话和远距离的人人对话,实现双向人机交互、互动学习和多边互动的网络教学新模式。

3. 多样的媒体展示:

网络教学资源以计算机为核心,将文本、图形、动画、影像和声音等多种媒体形式有机地联系到一起,多以超文本的形式呈现,集各种媒体之长,图文并茂,生动有趣,使抽象事物形象化或半形象化,能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 逼真的虚拟表现:

虚拟化是网络教学资源的另一突出特点。采用网络技术能模拟再现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利用网络教学资源,采用3D虚拟技术,可以将具有危险性、现实演示代价太高的操作,或者一些演示性强、试验效果高的细节问题生动、逼真地模拟出来,使学生易于理解,创造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巨大的网络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了尽可能多的资源,这种学习形式与学习条件为组织者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可以使他们在检索、提取、整理信息中完成任务,使学习者在充满自由和乐趣的知识构建中达到学习目标。

二、网络教学资源的利弊

在实际教学中,教学资源可以是学校内服务器提供的资源,也可以是外网上根据教学需要调用的资源。由于网络资源的上述特点,它为学习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如下优点。

其一,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网络资源库的内容可以涵盖全日制中小学各学科最新版本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知识点,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课件、课堂实录、教案等。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师生都可以在网上各取所需,既便于教师的教学,也便于学生的自主探究。

其二,以多媒体形式承载表现信息。网络资源的承载方式有多种,能激发学习者极大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优化学习效果。

其三,支持在线搜索,方便学习者探究。无论是本地文件的检索还是网络信息的检索,使用专门软件能够最大限度、快速地找到需要的相关材料。

其四,为学习者提供多种交流方式。各种交流工具(比如论坛、博客、BBS、E-mail、QQ、MSN等)为学习者的远程协作与讨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可为教学材料的搜集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广阔的选择空间。比如用“朱自清”作关键字,使用百度可搜索出1 8 7万多个相关条目;用“朱自清+荷塘月色”可搜索出25万个条目;用“乡愁”(余光中)可搜索出306万个条目。内容涉及作者简介、文集、背景、作品赏析、相关视频、音频、教案、说课等方面。在理科的物理教学中,如在学习弹簧这一章节时,用“弹簧振子”作关键字进行搜索,可搜索出涉及弹簧制作、原理、效果、实验、公式、教学课件、作业答疑、训练等多达四万多个相关条目。这为资源的筛选和学生的自主浏览、深入探究、知识构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也不能说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就至善至美了。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资源提供者水平的差异、知识的繁杂、网络技术的局限性,当前的资源库建设还存在着一些弊端。

1. 资源繁多,课件堆积,条理不清,导致学生“迷航”

网上资源琳琅满目,但提供者多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资源进行分类与定义,所以造成了分类标准不统一。另外,针对某一教学内容专门开发的系列课件与针对某一具体知识点制作的积件素材丰富多彩,制作水平也参差不齐,往往令人眼花缭乱,造成学习者检索到的信息混乱,产生信息“迷航”。

2. 检索困难,导致信息搜索效率低下

在网络上,大多数网站都提供了检索的功能,也有专门提供检索的网站,但使用这些搜索引擎需要一定的技巧。学生由于不能正确、有效地使用,导致他们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找到合适的学习内容,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此外,网络上不良垃圾信息的负面影响形成了学习上的误导,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都降低了学生完成任务的效率,为学习制造了障碍。

3. 资源失衡,有待补充与完善

由于网络信息自由发布的特点与各学科制作人员发展的不均衡,开发与发布资源缺乏统一规划,导致资源的不平衡。

由于以上原因,学生在实际中面对上万的相关条目时,由于其认知基础的差异性或构建能力的局限性,以及非主流信息的干扰,得到的结论就参差不齐,甚至五花八门,对教学活动构成阻碍。此外,学生对大量信息的甄选过程往往缓慢,甚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要占用十几分钟,这就更降低了学习效率。还有,相当一部分资源库是以量取胜,制作水平良莠不齐,有的知识点找不到可借鉴的合适素材。教学设计人员就要考虑这些弊端,扬长避短,及时在教学活动中做出引导,严防学生“迷航”,保证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和知识的正确构建。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教师不仅要借助于网络资源,也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教材实际、教学特点、学生基础、建立好本校内的教学资源库。在此建设中为克服以上弊病可采取以下措施。

1. 统筹规划,整理资源

学校应该组织熟悉网络管理和课件制作的教师专门对资源库进行建设与维护。把本校已有的教学素材、教学案例以及学生的优秀作品等教学资源进行统筹规划与分类,发布到学校的网络服务器上。政府部门也可以组织一些专门从事有关业务的杂志社、学术委员会、专题网站建设人员等,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有关资源素材的提交、评比、整理、发布等,为网络提供优秀的作品。

2. 师生共建,保质保量

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应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和学生搜索和整理网上的教育资源,利用优秀网站的健康信息资源进行本校教育资源库建设。教师作为管理者,把自己和学生收集的适合教学的资源进行合理分类,发布到校园网资源库中。也可把已有的CAI课件、音频资源、视频资源、图片资源,通过专门的编辑工具、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进行加工处理和改造,并通过教学实践检验提高,使之成为学校教育资源信息的重要来源。

3. 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资源库的建设是为了能优化教学效果,但究竟效果如何,要依据师生的反馈信息,对教育资源库中的内容进行不断更新,删除经常不用的资源。对需要改进的课件进行修改,对教材中新增加的教学章节进行相关课件的开发与补充。

构建良好的、丰富的教学资源是资源库的生命力所在。根据网络资源教学的特点,建设利用好网络资源库,对积极推动以学生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实际应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探索,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建洲.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网络教育资源特征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01,(7).

独立院校多媒体网络教学利弊研究 篇6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在独立学院这一形式的学校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结合近几年的教学体会, 倡导现代化科技武装的教学方法应该切合实际需要, 趋利除弊, 发挥其最大作用, 更好地为外语教学服务。

关键词:独立学院,多媒体网络教学,优势,弊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

[2]刘慧, 徐素云.二本与三本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比较研究[J].新西部.2010 (08) .

[3]彭前, 多媒体与网络英语教学中山大学学报论丛[J].2005 (25) .

谈网络会计的利弊及发展对策 篇7

1. 网络会计是指依托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

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 是全面运用电子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信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储存、传输和应用。

2. 网络会计的优越性

(1) 信息传递网络化:网络会计实现了实时跟踪的功能, 可以动态的跟踪企业的每一项业务变动, 及时提供会计信息。外部信息使用者可通过上网访问企业的主页, 随时掌握企业相关的财务信息, 减少决策风险。

(2) 信息披露全面化:网络会计按照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既提供对企业有利的会计财务状况, 也披露对企业不利的财务会计信息, 使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 资源利用共享化:一是硬件共享, 网络配有一台高性能服务器后, 其他工作站配置要求可大幅降低, 若干台普通工作站可在网上共享CPU的高速度。二是软件共享, 网络会计利用网上计算机可省去财务软件购买、安装过程及软件的运行维护, 从而提高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4) 信息处理协作化:网络为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及时交流协作创造了条件, 一是使信息的获取过程具有交互性, 提高了信息利用的效率。二是网络会计可将一项复杂的工作由网络上不同的计算机同时分别处理, 在不同的工作站上录入, 在同一服务器上存贮, 既保证数据存储的统一, 又减少了单机版造成的数据冗余。

二、网络会计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难以监控问题

在网络传输和保存中, 对电子数据的修改、非法拦截窃取篡改转移伪造删除隐匿等可以不留任何痕迹, 网络计算机集成化处理促使传统手工会计中内部控制制度的效力逐步削弱, 网络系统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加大了审计取证难度, 使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保密性难以保障。

2.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问题

企业的网上交易, 时刻面临风险, 一是泄密, 未授权人员非法侵入企业信息系统, 窃取企业的商业机密。二是恶意攻击, 包括网络黑客的蓄意破坏和病毒的感染。

3. 会计从业人员的适应性问题

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 网络会计系统向网络多用户和管理信息系统深化, 运用网上其他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有效的比较分析, 这些都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重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 会导致会计从业人员无法适应。

4. 内部控制的失效风险问题

网络会计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和存储都集中于网络系统, 光、电、磁介质导致其所载信息能不留痕迹地被修改和删除, 这种授权方式的改变, 潜伏着巨大的控制风险, 同时原始凭证的数字化, 使得会计信息易于被篡改或伪造, 因而给内部会计控制带来了新难题;而内部控制的程序化, 有可能使同一种差错反复产生。

5. 网络会计法规缺乏问题

我国企业网络会计刚刚起步, 在会计程序和方法上具体如何进行操作, 理论界和实务界尚在探索。目前的法律及会计制度与网络会计的发展不相适应, 缺乏能够保证计算机安全、正常发展的法律制度和相关的经济法规, 这制约了网络会计的发展。

三、发展网络会计的对策

1. 强化网络技术、安全管理,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在建立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时, 应从技术上和管理上考虑安全措施。对于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应加电磁屏蔽, 制定计算机机房管理规定, 如采用电子门锁、指纹核对、用计算机控制进出并登录进出人员的姓名和时间等, 加强磁介质档案的保存管理, 防止信息丢失或泄露, 强化对数据输入的管理、控制, 保证数据录入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和处理的及时性。

2. 强化网络安全控制措施

首先, 会计信息安全可通过信息存取安全技术和会计数据加密来达到, 建立可自动识别有效终端入口的系统, 网络存取技术主要有:回复技术、鉴证技术、标识设备技术和保密技术, 数据加密是网络会计系统中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最基本的防范技术;其次, 要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防范能力, 可采取防火墙技术和端口技术, 将病毒及非法访问者挡在内部网之外;最后, 努力使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向更高领域发展基础, 对于会计资料的保管采用多种形式的会计数据备份, 防止网络财务系统意外事故。

3. 培养一批复合型的网络会计人才

应注重既懂得网络信息技术, 又具备商务经营管理知识, 且精通会计知识的高层次、高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网络会计发展需要。

4. 建立健全网络系统内部控制机制

建立组织控制、手工控制和程序控制相结合的网络系统的内控机制, 将监控与操作分离, 实现系统内部的有效牵制。在操作系统中建立数据保护机构, 调用计算机机密文件时应登录户名、日期、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果, 修改文件和数据必须登录备查, 健全日志机制。

5. 建立完整的网络法律体系

为应对网络犯罪, 保护信息使用者的权益, 国家应制定并实施计算机安全及数据保护法律, 从宏观上加强对信息系统的控制, 对危害计算机安全的行为进行制裁, 为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 网络环境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支持, 使网络会计呈现出巨大的优越性, 本文从网络会计风险控制等几个方面论述, 试图寻求解决方法。

关键词:网络会计,优越性,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网络作文教学的利弊 篇8

P2P平台主要的借贷群体是小微企业主以及工薪阶层、学生群体等资产状况相对较差的群体, 他们一般在银行等金融机构难以便捷地获得贷款。P2P平台与这些金融机构形成“错位竞争”, 是对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补充, 有利于推进我国普惠金融的实现。但由于平台公司尚未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无法通过征信系统查询借款人的信用记录, 也不能将借款人的信用记录纳入征信系统, 因此要评估平台借款人的信用度和还款能力显得非常困难, 从而给整个行业带来极大的信用和运营风险。

一、P2P平台接入征信系统的利弊分析

(一) 有利方面

1. 有助于推进普惠信用的实现。

P2P平台以微型企业和中低收入人群、个体工商户、农户、学生等为目标对象, 有利于唤起社会对于收入较低群体信用价值的关注和认可, 让信用真正成为体现价值的载体, 促进中国城乡地区普惠信用的实现。[2]

2. 有助于社会闲散资金的合理配置。

P2P平台使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用的传播者和使用者, 信用交易可以很便捷地进行, 每个人都能很轻松地参与进来, 将社会闲散资金更好地进行配置, 将中高收入人群的闲余资金合理地引向众多信用良好且需要帮助的中低收入人群。[3]

3. 有助于完善征信系统数据信息。

P2P平台基于互联网技术, 其用户遍布全国各地, 信用数据包括资金借出者和借入者两个层面, 虽然大部分用户借贷金额较小, 但是次数较多, 这种“小而美”的信用数据更能反映个人信用的细节信息。将P2P平台客户的信用数据录入征信系统, 有利于扩大征信系统的信息规模, 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外贷款提供更充分的信息支持, 降低不良信用客户的贷款风险。

(二) 不利方面

P2P平台缺乏明确监管, 接入后可能影响征信系统的安全。目前的P2P平台属“无行业标准、无进入门槛、无监管机构”的“三无”行业, 存在法律法规缺失、政府监管空白、商家资质良莠不齐等问题, 在信用和运营上存在较大风险。如“淘金贷”创办人在平台上线一周后携款百万跑路, “优易网”在上线4个月后卷款2000余万跑路, “众贷网”上线仅一个月便宣告倒闭等。若向P2P平台完全开放征信系统, 一些不良的P2P平台公司有可能将征信系统的个人信息泄露或卖出牟利, 或录入一些虚假信息, 从而影响征信系统的信息安全和权威性。

二、P2P平台接入征信系统的条件

鉴于P2P平台对完善我国金融体系、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为更好地推动该行业发展, 应允许其逐步接入征信系统。但考虑到P2P平台接入征信系统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建议在满足以下条件后才允许接入。

(一) 具有完善的行业法规和明确的监管主体

此为P2P平台接入征信系统的先决条件。P2P平台作为经营借贷业务的中介, 目前在法律上并无明确的行业规范。对于平台明确的法律定位、监管主体和监管标准、平台运营是否应取得相关金融业务许可、平台资质和技术标准、平台客户信息保护等方面必须予以明确, 才能降低接入后对征信系统可能带来的风险。

(二) 具备完善的内部管理和可靠的技术系统

此为P2P平台接入征信系统的基本条件。目前P2P平台的商家良莠不齐, 应在满足先决条件的基础上, 逐步允许那些在经营实践中树立良好商誉、内部管理完善、技术系统可靠、信息保密措施严格的P2P平台接入征信系统。

三、具体操作建议

(一) 完善行业法规, 明确监管主体

P2P从本质上属于民间借贷, 建议有关部门完善民间借贷法律法规, 将P2P纳入相关法规中。同时, 建立起由人民银行、银监会、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共同管理的监管体制, 从平台设立、牌照审批、业务监管、退出管理等各个方面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在此基础上, 人民银行可参照小额贷款公司接入征信系统的要求, 适时公布P2P平台接入征信系统的具体条件, 对符合条件的P2P平台, 逐步允许其接入征信系统。

(二) 统一规划和领导个人信用制度建设

考虑由人民银行与政府有关部门联合组建个人信用实施领导小组, 负责全国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的推广、管理工作, 分别协调金融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关系, 协同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个人信用的有关法规, 充当信用立法方案的提议人, 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等。[4]

(三) 推进行业标准与自律组织建设

一是推动在P2P行业内建立征信信息共享和黑名单公示机制。可考虑由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联合若干家大型的征信公司, 如上海资信有限公司、深圳鹏元征信公司等, 建立一套针对P2P内部的征信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 将征信数据和黑名单在P2P平台内共享。其次, 推动成立必要的自律性组织, 由自律组织对征信共享机制形成共识, 制定初步的行业标准, 并承担道义监督和警示责任。

(四) 加强征信配套制度建设

一是大力发展个人信用信息评级服务市场, 解决网络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 增加借款人的违约成本;二是参考温州做法, 建立民间融资借贷的登记服务制度;三是加快推进个人财产申报制度、个人破产制度的建设, 为个人信用制度的健康运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潇, 黎华联.网络贷款平台成监管真空带众贷网上线一月即告破产[N].金羊网-新快报.2013-04-03.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30403/7862278.shtml.

[2][3]郝巧玲.“P2P”用征信来借款[N].大河网-河南商报.2010-07-13.http://news.163.com/10/0713/04/6BER3DJA00014AED.html.

网络作文教学的利弊 篇9

关键词:社交网络,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随着英特网的迅猛发展和个性化推荐技术的广泛应用, 各种SNS社交平台孕育而生, 如人人网、朋友网、珍爱网、新浪微博等等。社交服务网站的发展验证了“六度分隔理论” (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 即“人际关系脉络方面你必然可以通过不超出六位中间人间接与世上任意先生女士相识”。作为网民年龄段分布最密集的群体, 当代大学生自然对社交网络产生出极大的兴趣, 可以说大多数大学生都已经注册过人人网或新浪微博。在个性化推荐技术的推动下, 社交网络给大学生们带来交流的便捷, 受到大学生们的亲睐。与此同时, 社交网络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理想、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冲击着他们的行为模式和个性心理。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了解社交网络, 从而知道如何因势利导、扬长避短, 充分利用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

一、社交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积极影响

2006年春季, 校内网 (人人网前称) 介绍名片在中国各高校校园中随处可见, 自那时起社交网络渐渐步入中国大学生的视野, 经过7年的发展, 人人网已经风靡全国。其他社交网络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如朋友网、新浪微博都有着过亿的注册用户。

为何社交网络受到当代大学生如此青睐?据调查显示, 大学生在人人网中使用最为频繁的功能是在查找朋友栏中的个性化推荐系统, 因为社交网络使用的是非强制性实名制, 用户的相关信息都填在了系统中, 个性化推荐系统能够准确地找出具有交集信息的用户, 注册用户就能够实现“联系到老同学、老朋友”的愿望。同时, 大学生借助社交网络发布状态、上传照片、发表日志等等, 这样很容易受到自己同学、朋友的关注, 也很容易知道别人的新鲜事。可见, 社交网络在同辈群体具有广泛的社会化影响力, 增强了大学生之间的联系与互动。

当代“90后”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平时学习压力大, 寒暑假独自在家更容易感到寂寞孤独。使用社交网络有利于扩大朋友圈, 不仅方便与家人朋友联络感情, 而且通过写博客或传相册等充分展现自我, 从而获得好友的关注, 得到问候与关心。通过社交网络, 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需求都得到了满足, 这也是社交网络魅力之所在。一是社交网络有利于减轻学校压力放松心情, 通过社交网络能够分享信息资源, 也能了解好友的动态, 为枯燥的生活学习增添了乐趣。如人人网上有分享功能、照片上传、好友留言、写日志、发状态、送虚拟礼物等等, 让大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和自己的朋友交流。二是大学生利用社交网络这个舞台表达出自己喜怒哀乐, 分享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表达出自己的心情发泄出自己的情绪。在网络上能够通过文字或图片的形式, 无拘无束地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出来, 并得到身边真实存在的朋友的支持和认可, 这在某种程度上让他们感到兴奋和新奇。三是社交网络中的内容五彩缤纷, 有最新的朋友推荐国内外时事政治, 各种体育新闻、娱乐资讯等等, 这无疑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二、社交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消极影响

社交网络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随之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

第一, 部分大学生喜爱在社交网络中向好友分享自己的新鲜事, 把自己的照片用美化软件反复美化修改后传到网站相册中, 或是将别人写的文章放在自己的日志中, 在无形中已经成为一名“晒客”。这些“晒客”从社交网络中得到的并不是快乐, 而是自己虚荣心的满足, 得到的关注越多他们就越是高兴, 这会让他们自我膨胀, 在虚拟世界里狂妄自大, 自己的内心却没有得到真正的充实。有些大学生非常在意自己博客中“粉丝”或是人人网中的“好友”数量, 宅在家里修修照片就能拥有几千个或是更多的粉丝好友, 这样的粉丝好友又意味着什么呢?有几个是真正的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呢?当朋友的数量成为单方面的炫耀资产, 不如说这是一种自欺欺人, 身形孤僻的总是渴望找到朋友的关注, 尤其是异性朋友, 然而这种自我麻醉是不能得到朋友真正的关心的。如果褪去喧嚣聒噪的外壳, 安静而认真地认识自己的内心时, 是否会发现满满一屏幕的好友, 却找不到一个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盲目炫耀的攀比心理不仅导致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迷失的方向和理想, 而且易产生社交网络依赖症, 据调查, 半数大学生每天都会登陆社交网络, 有的甚至一天登陆数次, 还有部分同学三天不登陆社交网站就会觉得不适应。如果上社交网络的主要目的就是看看朋友的新鲜事, 这倒是无可厚非, 可有的大学生登陆社交网络的目的是看有没有好友来关注自己, 有没有给自己留言。这种依赖症是虚荣的产物, 已经影响到大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

第二, SNS社交平台的非实名制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社交网络的非强制性实名制, 将原本虚拟的网络变得真实起来, 有利于大学生找到自己的真实好友。然而另一方面, 非强制性实名制容易导致大学生的个人信息泄露, 大学生群体还没有步入社会, 社会经验相对欠缺, 信息不安全性让社交网络成为网络诈骗的温房。

第三, 据调查显示, 社交网络中的灰色信息、网友舆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一定影响, 很多大学生表示在社交网络中看到有用户发表不符合社会主流的观点或者偏激的文章和评论, 有的甚至会针对这样的信息起哄、给予支持。有的大学生认为在社交网络上, 好友的言论会对自己认知事物的看法有所影响, 会有一定的潜移默化作用。因为社交网络基于六度分隔理论, 故具有复杂网络中的小世界效应, 较高的聚类系数使得信息能够迅速扩散, 传播有害信息会让朋辈好友疏于防范。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价值观念、自我认知形成的时期, 有些不法分子在社交网络上不断宣传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 恶意丑化政府官员, 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 这些错误的观点、信息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判断力, 改变他们的思想观点, 弱化他们的理想信念的力量。

三、科学引导大学生网络道德与心理教育

(一) 利用社交网络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

通常学生在老师面前都尽量展现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 摆出一副积极向上的姿态, 用学生的话说就是“我趴在桌上, 看不看书不重要, 关键是要摆个姿态给老师看看”, 还有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羞于在老师面前表达自己, 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作为思政工作者, 应深入学生群体, 了解学生思想和心理状态,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社交网络来进行。这就要求思政工作者不断提高自我、且行且思, 向学生学习, 到学生中去, 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网络知识, 学会应用新媒体技术, 顺应信息时代的潮流。例如可以注册腾讯微博、人人网等学生常访问的社交网站, 主动去学生主页访问, 看看学生的日志和照片, 倾听大学生的心声。这样才能知道学生关注什么, 才能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心理存在的问题, 在及时对网络舆论信息作出判断后引导学生的思路向正确的方向走。

(二) 通过社交网络引领大学生的思维。

舆论引导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部分。社交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参与公共舆论的重要方式之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在对社交网络中的舆论主流充分掌握的基础上, 做好社交网络的舆论引导工作。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网络舆论引导要注意策略, 加强舆论引导氛围和内容的开放性, 引导方法的民主性和引导内容的人文性。高校思政工作者当从当前社会整体舆论环境出发, 并且结合处于网络舆论环境中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及他们成长需要出发, 对社交网络舆论中存在的各种偏颇、情绪化观点、态度、行为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充分利用社交网络这一平台, 通过开设自己的社交主页, 运用微博状态、发表日志、上传照片等功能在社交网络中发表专项引导、指导信息, 对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例如借助社交网络平台表达自己对中国梦的看法、传递有正能量的照片, 把党和国家的政策制定、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教师和家长对大学生的希望等更广泛地传播, 创作多元的开发性的教育空间和交互性的育人模式。

(三) 增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大多数SNS社交网络采用的注册方法是非强制性实名制注册的, 表面上看这无疑给原本虚拟、不真实的网络带来了交友可靠性, 然而实际上却极大地提高了诈骗的成功率。由于社交网络中的好友大都是生活中的真实好友, 大学生和自己交流时, 即使通过网络戒备性也不高, 一旦好友账号被黑客盗取, 模仿好友口吻进行诈骗活动, 涉世不深, 社会阅历较浅的大学生们往往容易上当受骗。

SNS社交网络的飞速发展, 给学生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应当指导大学生提高对网络环境的信息辨别能力、选择能力, 鼓励他们了解利用媒介进行传播的相关知识, 并且要求他们建立获得正确媒介信息和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 让大学生成为SNS网络活动的主动参与者, 而不只是媒介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只有这样才能够积极抵御网络对大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 充分主动地利用社交网络学习和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丽璇, 王同奇.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及科学引导研究[J].北京教育 (高教) , 2011

[2] .刘建国, 周涛.个性化推荐系统的研究进展[J].自然科学进展, 2009

[3] .林琳.浅谈校园SNS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影响[J].华章, 2012

[4] .郭世泽.复杂网络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

上一篇:话题作文教学策略下一篇:瘢痕子宫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