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生态旅游

2024-09-24

喀斯特生态旅游(精选12篇)

喀斯特生态旅游 篇1

随着生态旅游业持续升温,贵州省境内各喀斯特地区相应出现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热。位于贵州省南部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简称黔南州)也以其优越的喀斯特自然环境越来越受到旅游者青睐。基于喀斯特景观较为脆弱,极易受旅游环境地表和地下双层结构影响的特殊性,如何合理开发喀斯特生态旅游业也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喀斯特环境中的生态旅游资源生成优势、开发目标定位及开发现状切入,结合黔南地区喀斯特生态旅游业的实际情况探寻一条促进本地区喀斯特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的有效途径。

1 喀斯特环境中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及开发目标

贵州省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区的核心地带,有喀斯特分布的县市共83个,占全省县市总数的95%,其中尤以黔南州最具特点,全州十二个县(市)都拥有富足的喀斯特自然资源,神奇的地貌景观和宜人的气候特征成为本地区最大特色,具备发展喀斯特生态旅游产业的巨大潜力,在21世纪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产业开发中,喀斯特生态旅游将成为黔南州旅游支柱产业,对推动黔南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1 喀斯特生态旅游开发的资源生成优势

生态旅游是一种以欣赏和研究自然保护区的景色、野生动植物及其文化特点为目的所进行的有助于自然保护的自然旅游方式。[1]喀斯特地区生态旅游主要以喀斯特自然景观为基点,以生态思想为指导,集环境教育、管理于一体,着重突出“喀斯特”神奇而又独特魅力的可持续旅游体系。它追求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就黔南地区而言,笔者通过对喀斯特重点生态旅游资源现场调查,依据(GB-T 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体系,对黔南2233个喀斯特生态旅游资源单体进行分析,其中地文景观类755个,占所有旅游资源单体数量的比例为33.81%;建筑与设施类664个,占所有旅游资源单体数量的比例为29.73%;水域风光类294个,占所有旅游资源单体数量的比例13.17%;人文活动类174个,占所有旅游资源单体数量的比例为7.79%;生物景观类165个,占所有旅游资源单体数量的比例为7.39%;遗址遗迹类108个,占所有旅游资源单体数量的比例为4.84%;旅游商品类59个,占所有旅游资源单体数量的比例为2.64%;天气与气候景观类14个,占所有旅游资源单体数量的比例为0.63%。从黔南州喀斯特旅游资源类型的数量结构看出(见图1),本地区喀斯特生态旅游资源生成丰富,具有发展喀斯特生态旅游的潜质。

1.2 喀斯特环境中生态旅游开发的目标定位

黔南州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向广西丘陵过度的斜坡地带。地势西、中高,北、东、南低。全州总面积26197平方公里,97%以上的面积为高山、峡谷和丘陵,喀斯特地貌发育好,是世界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广、类型最全、发育最好的地区之一,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旅游价值。

喀斯特地貌的自然优势成就了黔南地区的生态旅游业,同时如何合理开发也成了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应把开发目标定位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前提上,它包含三方面内涵:

一是开发应具有节制性。黔南地区属碳酸盐岩分布区,生态环境本底脆弱,发展喀斯特生态型旅游应寓生态保护于旅游开发中,旅游产品开发可在强度上控制性开发,在方式上选择性开发。以开发的节制性为前提,保护本底脆弱的喀斯特自然生态环境。

二是开发应具备效益性。喀斯特地区生态旅游应以保护旅游资源为基础,使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相协调,使旅游经营活动尽可能减轻对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开发目标的效益持续增值。

三是开发应保持持续性。保持生态旅游开发远期目标的可持续性是建立在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环境可持续三者统一发展的基础上的。生态旅游开发不仅能为本地区剩余劳力找到就业出路,还能带动周边社会经济发展,引导邻近周边的世居民族成为热心拥护者和参与者。

2 喀斯特地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目前,黔南州正在探寻以喀斯特生态观光为主体,民族文化体验为补充的喀斯特生态旅游产品体系,旅游产品知名度及服务水平较以前有较大提升。尽管旅游发展的整体实力呈上升趋势,但资源开发现状仍存有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喀斯特生态环境容量较小

黔南地区特殊的地球化学特征极大限制了喀斯特生态旅游业发展,景区内土壤侵蚀强烈,植被易受破坏,生物承载量低,导致承载游客量低、经营成本高,特别是溶洞旅游区和喀斯特森林旅游区,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转换途径脆弱,极易造成景区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弱等制约发展因素。

2.2 景区之间通达性较差

黔南州是贵州省南大门和西南出海的黄金通道,虽具有良好区位优势,但州内各景区、景点之间交通网仍有待进一步健全。如荔波县的茂兰喀斯特景区位于黔桂交接处,远离中心县城,通往景区主要干道路况较差,有待修缮[2]。

2.3 欠缺整体规划

黔南州旅游整体规划尚需健全,现阶段虽已开发荔波大小七孔至瑶山二日游、掌布救星石景区至甲茶景区至卡蒲毛南族风情园二日游、掌布救星石景区至荔波大小七孔三日游、荔波大小七孔至水春河漂流至瑶山三日游等黄金旅游线路;但并未形成整体旅游网络,旅游产品多样性亟需有计划地整体开发。

2.4 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需加强

黔南州从喀斯特生态旅游开发至今一直在努力完善各种旅游配套设施,但仍存在导游人员素质、旅游区保护与开发、旅游区与区内居民利益关系管理等有待协调解决的问题。

3 喀斯特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开发构想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热门话题,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又是人们新世纪面临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喀斯特生态旅游开发应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目标上,着力打造喀斯特特色生态旅游产品。

3.1 喀斯特生态旅游产品的可持续开发方向

黔南州在未来的旅游产品开发中,可深度包装多元化、个性化的喀斯特生态旅游产品,塑造“山水黔南”整体生态形象。其旅游产品系列可拟朝以下四个方向开发:

3.1.1 喀斯特神奇之旅

依托黔南地区神奇壮观、丰富多样的喀斯特奇观,充分利用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樟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斗篷山-剑江国家风景名胜区、掌布救星石旅游区、大贵州滩奇观旅游区等重点景区作支撑,推出独具特色的喀斯特神奇之旅生态观光旅游产品系列。

3.1.2 喀斯特休闲之旅

依托黔南地区丰富山水资源和优良的气候资源,打造贵州省休闲度假产品。以音寨民族风情旅游区、洛北河漂流旅游区、石门湖休闲旅游区、甲茶风景旅游区、杜鹃湖休闲度假区、龙里高山草原休闲度假区、青云湖风景旅游区、翠泉休闲度假区、百鸟河生态旅游区、龙架山森林休闲度假区、黄丝鼎罐城旅游区、野梅岭休闲度假区的开发为主线,构建休闲度假产品体系。如充分利用西部县(市)已纳入省府贵阳环城游憩带的区位优势,开发生态山水资源推出喀斯特休闲之旅,形成以贵阳客源为重点,重庆、四川为补充的休闲旅游市场。

3.1.3 喀斯特激情之旅

针对中高端市场,以喀斯特地貌所形成的独特秘境氛围下的原始森林、峡谷、天坑、暗河、洞穴、峡谷为支撑,利用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平塘掌布国家地质公园峡谷、大小井风景名胜区暗河、溶洞和天坑群、樟江风景名胜区以及众多适宜漂流的洛北河峡谷、蛤蚌河峡谷、凤啭河等景观,推出集峡谷漂流、原始森林探险、峡谷探险、天坑探险、洞穴探险、暗河探险、登山探险、攀岩探险等喀斯特激情之旅产品系列,提高本地区喀斯特探险旅游知名度。

3.1.4 喀斯特绿色之旅

以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樟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斗篷山-剑江国家风景名胜区、青云湖风景旅游区、翠泉休闲度假区、百鸟河生态旅游区、龙架山森林休闲度假区、野梅岭休闲度假区为开发基地,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创造返璞归真的旅游氛围,开展生态型的参与性旅游活动(如登山、野营、垂钓等),丰富生态观光度假旅游产品的内容。

3.2 喀斯特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开发建议

2009年是“中国生态旅游年”,黔南州喀斯特生态旅游业应抓住这一契机,合理利用大自然赐予的最好礼物,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喀斯特生态旅游产品类型,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此,笔者认为今后在喀斯特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旅游开发中应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3.2.1 信息保障

旅游业是一个信息密集型产业,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信息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有力的科技保障,黔南州可根据全州旅游业发展情况和规划目标建立一整套喀斯特生态旅游信息系统(包括黔南州旅游公共信息网、黔南州旅游电子商务网、黔南州旅游行业综合信息网三大子系统),通过互联网向全国乃至全球推广喀斯特生态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提升黔南州喀斯特生态旅游可知度。同时,还应建立一整套喀斯特生态旅游信息系统,对景区进行生态化管理,有效控制旅游景区环境容量,构建新型绿色旅游体系。

3.2.2 服务质量保障

旅游服务质量是旅游业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保障。因此,提高黔南州旅游服务质量也是当务之急。政府部门应通过完善旅游服务质量标准、旅游服务质量认证与评定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建立旅游投诉与理赔机制,以此健全和完善黔南州的旅游服务保障体系,推动本地区喀斯特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2.3 体制保障

目前黔南州喀斯特生态旅游业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急需政府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快速发展合力。政府引导和创导作用是喀斯特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动力。

3.2.4 人才保障

随着游客旅游需求的提高,喀斯特生态旅游也迅速朝向文蕴层次迈进。笔者认为黔南地区薄弱的旅游人力资源条件已成为影响旅游产品向纵深层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政府部门应把旅游人才开发、培养力度提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只有这样,旅游产品系列开发才具有吸引力,最终实现旅游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3.2.5 资金保障

黔南州喀斯特生态旅游开发中资金保障作用不容忽视,政府可不断改善招商引资的软环境,培育多元化的投资主体,积极利用各种融资手段,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旅游业投融资体系,为喀斯特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总的来说,黔南州喀斯特生态旅游业虽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大部分喀斯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也刚刚启动,但只要能坚持可持续发展目标,遵循开发、利用、保护相结合原则,通过挖掘旅游资源永续利用潜力,促进生态环境优化。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丰收,实现生态型旅游州目标,达成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陆红青,张玉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态势与发展[J].北京:环境保护,1999,3.

[2]苏维词等.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J].北京:中国岩溶,2001,3.

喀斯特生态旅游 篇2

本文根据喀斯特地区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及区域特征,建立了一套符合贵阳市实情的生态承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决策权重、阈值法处理评价指标无量纲化、生态承栽力判定模型,估算出了贵阳市10个区(市、县)的承载压力度指数.通过评价它们的.生态承载力状况,得知贵阳市承载超负荷的地区占评价单元的40%.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和措施.

作 者:王密 何谋军 叶晓云  作者单位:贵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贵州,贵阳,550001 刊 名: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英文刊名: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年,卷(期): 34(6) 分类号:X826 关键词:生态承栽力   综合评价   喀斯特区域   贵阳  

喀斯特山地发展生态农业的建议 篇3

关键词:喀斯特山地;生态农业;建议

1.用产业化经营方式推动喀斯特山地农业发展

喀斯特山地农业具有资源分散,结构复杂,生产要素作用合力有限的特征,要向规模要效益,用生态提高效益,就要将分散的农户小生产组织起来,利用优势的生态环境条件,生产特色优质的农产品,将分散的绿色农产品有组织地推向国内外的高端市场,并创立自己的产品品牌,以优异的品质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和价格优势,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产业化经营是实现规模效益的有效的組织手段,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要在遵循生态规律和原则的大前提下,把相对独立的各个人工生态生产系统按产业化经营的形式与要求融合起来,进行统一安排和组织,实行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走“小群体-大规模-大品牌,小农户-大基地-大市场”的发展路子,使其在总体上既能获得优质、营养、安全的绿色产品,同时争取生产产量最大化,从而实现经济和生态运行的良性循环,实现品质、品牌、效益的有机统一。

2.用现代生态农业的生产模式进行生产

现代生态农业生产技术,能够减少产业污染,控制农业污染的发生,产业污染的科学防控与标准化生产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充分利用生态产业具有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循环的特征,在不同产业间做到资源共享,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形成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有机统一的科学体系,通过不同生物种类的作用与食物循环利用,配合相应设施的辅助处理,实现污染物在系统内形成的资源循环利用与全量回收,向系统外的污染零排放。

3.政策与科技扶持,是喀斯特山地生态农业发展成功的关键

一是建立生态农业生产积极的支持政策。把发展生态农业资金列入政府的财政预算,对实施生态农业的先进单位给予奖励,政府建立和实行多种生态农业补偿方式,包括财政转移支付、直接支付,通过项目对向生态农业体系转型的业主提供资金支持,并与相应的环保措施挂钩,加快产业壮大。二是高度重视生态农业科研和教育。注重以现代科技为支撑,密切结合生态农业科研与教学,加快成果推广,定向培养生态农业科研技术人员,资助生态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社会经济服务、田间试验等。三是加强生态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对生产者提供培训、信息和咨询服务,鼓励生产者发展生态农业,建立技术示范推广基地,推广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防治、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技术。引导消费,帮助消费者了解生态产品的价值和特点,促进生态消费市场形成并保持稳定增长。

4.发展绿色食品产业

绿色食品是生态农业的终端产品,生态产业在农业和食品工业中已经得到更广泛的重视。要保证绿色农产品品质,必须按标准化进行生产,即运用“统一、科学、协调、选优”的原则,充分利用喀斯特山地生产区域及区块相对形成的自然隔离的有利地形地貌特征,制订和实施科学的生产标准,把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产后加工、贮藏运输等各个环节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确保产品质量达到绿色及有机的级别高度。

5.发展喀斯特山地农业的主要措施

(1)建立规范科学的绿色农产品认证机制,充实和健全绿色食品管理机构,积极开展产品认证工作,加速进行特色生态农产品的产地及品质认证,以认证促品牌建设,实现产品品牌化。(2)根据国际和国家有关标准,结合各地的情况,制定和完善绿色食品生产、管理标准和加工操作规程,包括农产品原料产地的环境要求,肥料、农药使用、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以标准化管理来强化绿色产品的质量保障体系。(3)对农产品实行最低标准的无公害化生产,用无公害化生产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使农产品实现无公害化生产,对包括田间生产操作、机械应用和加工、保鲜、贮运、销售等各个环节,实行全程监控。(4)加强喀斯特山地农业生产发展,逐步实现清洁生产。从国内外市场需求分析,在现阶段和未来很长时间,都是喀斯特山区农业产业的主要方向。产品主要应定位在无公害化生产的层次上,逐步减少化学品的使用,加大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因地制宜开发区域特色有机肥料,增加对绿肥、饼肥、菌代料肥、农产品及食品加工废渣、沼液、畜禽肥、微生物肥,生物农药、化学农药等的使用补贴力度,加快以有机物替代化肥及化学农药的进程,实现清洁生产。

6.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推进喀斯特山地特色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作为对农业环境和环境问题的熟悉者、影响者、保护者、受益者,农民的生态意识,直接受到物质生活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自然农业低产、低效,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食品保障,农民缺少主动增加投入的动力;石化农业是以持续增长的高投入,获得高收益,这样的经营方式难以持久和主动调整,带来的是农村日渐严重的资源退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可见,生态意识淡薄,直接关系到农村生态环境的优劣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品质,涉及到全体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影响着工业发展和城市的现代化建设,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同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为农民生态意识的提高指明了方向。

7.建立区域生态环境补偿和奖励机制

喀斯特生态旅游 篇4

世界喀斯特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2%,中国是世界上喀斯特发布最广的国家,总面积达344.3万km2,其中裸露型面积为90.7万km2。热带和亚热带岩溶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以贵州为中心的西南八省区,连片岩溶面积达54万km2,该地区人口近1亿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500万人,是我国最大的边远贫困地区之一[1]。生态重建是指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针对一定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产业化发展的技术难点和技术方案,对新技术和新方案进行集成组装、建立既能恢复生态平衡,又能满足该地区人民生存和发展的技术体系,不同地域类型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态优化模式,实现社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一是对自然界而言,通过一定的社会物质和能量的投入,定向加速景观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二是对社会经济系统而言,面对固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和资源利用方式,进行合理的重组和调整,重新建立一种高效优化的社会经济体系[2]。

1 喀斯特山区地貌类型和生态环境的主要特点

1.1 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类型

喀斯特地貌包括4个典型类型:(1)峰丛洼地类型,云南、贵州、广西均有主要分布,石山山体巨大,山势险重,峰丛海拨可达1000m以上,比高可达600m,是生态治理难度最大、生态环境最为脆弱、人类生存条件最为恶劣的地区。(2)峰林谷地类型,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盆地的四周。(3)峰林平原类型,峰林低矮,比高一般在50~100m之间,主要分布在岩溶平原,如桂中的大部分地区,是旱涝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地区。(4)残丘陵型,即岩溶丘陵类型。

1.2 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特点

1.2.1 生物种质资源丰富,但资源总量却十分贫乏

西南地区植物种类有8000多种,而岩溶山区就有4000多种,其中药用、木本油料、饲料和水果等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种类超过2000种。野生经济动物种质资源也相当可观,其中陆栖脊椎动物有500多种,具有较大开发价值的经济动物也有70多种。但岩溶山区的森林覆盖率仅为12.9%。

1.2.2 水文环境特殊,形成水土分离的格局

岩溶环境系统的基本特点是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都具有地表、地下双层结构,且降雨量都比较充沛,但由于碳酸盐裸露区溶隙、溶洞等岩溶通道发育,地表植被破坏严重,以及不完善的地表水系统与地下水系统同时存在,大气降水快速渗入地下深处,浅部涵水能力极差,地表水(河流)不发育,地表严重干旱缺水。地下水埋藏深,开发利用难度大。如紧邻云贵高原的桂西北地区,年降雨量1100~1700mm,岩溶地貌类型基本上全为峰丛洼地,地面高度在800m以上,峰高洼浅,相对高差150-250m,岩溶发育强烈,洼地密度0.9-2个/km2,该地区除过境河流红水河外,无地表水系发育。岩溶地下水则以管道流为主,多组成羽状或树枝状地下河系统,地下岩溶发育带多在洼地底120-150m深的范围内,地下水埋深50~200m,造成地表水资源极缺,地下水资源难以开发利用的状况。

1.2.3 地表调节能力差,降水分布不均,旱涝灾害频繁

总体上看,南方岩溶区岩层的表层,包气带和饱水带岩溶发育强烈,地表土层薄、植被少,且以灌木为主,涵、保水能力小,在峰丛洼地为主的岩溶区,降雨形成的地表主流汇集洼地底部,由落水洞等渗水通路快速注入地下岩溶管道系统,以致在降水量充沛的条件下,仍然存在严重的农田用水和人畜饮水困难,旱灾频繁。如1950-1980年30年间,全区受旱面积在700万亩以上的有13年次,平均2、3年一次,近年越趋严重。岩溶山区多以落水洞或地下河伏流泄洪排水,在大暴雨期间,洪水量大,排泄不畅,常常造成洼地积水成灾,尤其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洼地排水通道多有淤塞,排水能力减少,致使洪涝频繁。

1.2.4 造壤力差,耕地少而分数,土地薄瘠,水土保持差

岩溶山区造壤能力差,土层瘠薄,是形成裸露石山的根本原因,这是因为构成岩溶山区的石灰岩、白云岩等可溶性岩层中的不溶残积物很少。峰丛洼地和峰林谷地是西南岩溶区的主要地貌类型,耕地呈不连续状分布于岩溶洼地、谷地底部及坡麓中下部,自峰顶到洼底土层厚度呈增加趋势,一般峰顶部裸露少土,土壤多积于溶蚀沟槽中,峰坡土层增厚,一般不超过20-30cm,且连续性极差,多为石牙所间隔,洼地中土层较厚,多为40-50cm,少数厚度在100cm以上。耕地以坡地为主,约占70%,土壤以碱性或中性石灰土及粗骨土为主,熟化程度和肥力差,岩溶渗漏致使土层水肥保持能力差,水土流失严重。

1.2.5 生态系统脆弱,植被生长缓慢,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岩溶地区多因原生森林被毁,土壤流失,植物生长缓慢,植被结构简化,草本、灌丛比例增加,植物初级生产力低,水源涵养和固土功能严重退化。植被覆盖率长期处于很低的状况,仅为12.9%,土壤裸露,极易受雨水淋蚀、冲蚀,造成土壤流失。据统计2001年全区水土流失面积27135.07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1.46%,随着森林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加剧,造成耕地减少和难利用石山面积增大。据报道,我国西南岩溶区岩石风化成1cm土层,约需12000-32000年,而在该区每3年就要剥蚀表层泥土1cm,这就是说,1万年形成的土层1年左右就流失了[3]。

1.3 社会经济特征

1.3.1 社会发展水平低、整体功能差

喀斯特地区是彝、瑶、壮、苗、毛南、仫佬、布依、土家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社会发展水平低,表现在居住分散,教育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交通十分困难,市场发育滞后,仍处于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的自然状态,深山野岭,单门独户,自给自足,社会整体功能差。

1.3.2 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贫困

受环境和生活条件的限制,喀斯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长期滞后,经济基本上是处于传统的自然农业状态,个别地方还有刀耕火种习惯,致使该地区粮食长期无法自给,农民人均纯收入远远低于全区水平,年收入不足500元,是贫困人口的主要集中区。

2 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

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表现在土地石漠化。通过分析导致环境退化原因和土地石漠化过程,从而探索生态重建的合理途径。

2.1 喀斯特脆弱生态系统的形成机理

在古环境岩溶过程中,以贵州为中心发育了四大碳酸盐岩沉积构造,构成了喀斯特石漠化物质基础,而强烈的地质运动塑造了陡峻而破碎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由此产生了较大的地表切割和地形坡度,形成了以峰丛洼地和谷地为主的地貌结构特征,提供了石漠化的动力潜能[4,5]。在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0-21℃,年平均降水量1300~1700mm,碳酸盐岩溶蚀性强,90%的溶蚀物随水流失,而形成1cm厚土壤需1200-3200年,极易形成石漠化景观[6,7]。由于溶蚀作用,形成了众多的溶洞、溶沟、溶隙、漏斗、地下河和落水洞,地表水和地下水二维结构明显,地表漏水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同时,喀斯特独特的地质背景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其适生植物具有嗜钙性和石生性特点,物种多样性低,系统结构简单,生物量少。这些都是喀斯特生态系统极易退化的内在动力[8]。

2.2 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退化的驱动力

喀斯特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是其退化的内在驱动力,而外在驱动力主要来自人类的干扰,二者叠加形成了石漠化现象,其中人为因素是主因。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地瘠薄,生境脆弱,土地承载力低,为生存起见,人类通过砍伐、开恳、采樵、采矿、放牧、旅游开发、工程建设等方式对本来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环境进行不断的干扰和破坏,导致生态环境更加恶化,从而形成了以人类干扰为驱动机制的“贫困一人口增长一土地退化”的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

2.2.1 人口过快增长超过了喀斯特地区的环境容量

由于历史与民族政策等原因,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在生育上的宽松与限制人口迁移的政策,致使岩溶石山地区形成了一个现象,石山比例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即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的石山区人口密度大大高于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土山丘陵区[9]。据报道在桂西北地区尚有40万人生活在人均耕地不足0.02hm2的岩溶山区[10],如大化、都安、靖西、东兰人口密度都超过150人/km2,人口的增加造成人地关系失衡、生态环境退化、土地承载能力降低。而人口的严重超载促使农民毁林开荒、垦植造田,导致水土流失和石漠化进一步加剧,据统计,在全区27135.07km2的水土流失面积中,中度以上侵蚀面积18670.9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68.81%,而剧烈侵蚀面积达到16816.09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61.97%,如果不采取措施,大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7.10%的土地在3-5年内将丧失耕种价值,甚至变为裸岩荒坡。2.2.2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贫困是生态环境退化的根源喀斯特山区社会经济现状的突出特征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处于极端贫困状况,而贫困是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的一个重要因素[11,12,13]。以桂西北河池地区为例,目前尚有40万石山区的人民没有摆脱贫困,其中有20万属于特困人口。全地区11个县市,就有10个县市靠中央财政补贴发放干部职工工资,根本无力投资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就更难重视对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这就是说没有特殊政策的扶持,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退化是不可能得到遏制和改善。不仅如此,为了生存,人们还不得不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土地,如毁林开荒、毁草开荒,造成生态环境的进一步退化。

2.2.3 自然灾害频繁是生态环境退化的重要原因

喀斯特地区灾害天气主要有干旱、暴雨、低温寒害、冰雹、大风等。春旱机率20-60%,夏旱机率为13%-33%,秋旱机率为67%-80%,对粮食等农作物生产影响较大;广西喀斯特地区暴雨频繁,洪涝灾害多而大,大都出现在6-7月,出现机率为58~80%,受害面积1~8万亩,主要以江河泛滥及洞场内涝两种形式出现,同时伴有山体滑坡等山体灾害;低温寒害主要是春寒及秋寒,出现机率22%-40%,易造成早稻烂秧、晚稻减产以及甘蔗、水果等经济作物的损失。此外,冰雹、大风天气出现频繁,机率18%-62%,造成农作物和民房损失,随着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近年来自然灾害表现出更加频繁、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的趋势。

3 喀斯特地区生态重建途径

充分、合理、高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确保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是喀斯特地区打破恶性循环,走出贫困的关键环节,也是喀斯特地区进行生态重建的一个核心内容。

3.1 加强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科技攻关和综合治理

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沉重的人口压力、掠夺式的经营方式造成了喀斯特地区植被的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必须引起国家和人民的高度重视。多年来,我国把北方干旱-半湿润区、西北干旱脆弱区、华北平原区、南方丘陵区、西南山地和青藏高原列为六大典型脆弱生态系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攻关和综合治理,而对于喀斯特地区这个独特的脆弱生态系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科学研究和综合治理严重滞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喀斯特地区的环境和贫困日趋严重的问题引起了党和国家重视,十五期间,国家首个喀斯特生态环境科技攻关项目在桂、贵、滇实施,十一五期间,国家继续安排了喀斯特生态环境支撑计划在桂、贵、滇实施外,同时还增加了重庆、四川两个示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首个喀斯特生态环境项目973项目也在广西、贵州实施,更为可喜的是国家从十一五开始,把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列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并首次启动100个县开展综合治理示范工程。但喀斯特地区的高度异质性和独特的生态系统,一些传统和常规研究方法和手段在这一地区都不适用,需要去探讨,而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和生态重建则需要更长的时间,任重道远。

3.2 环境移民是生态重建最有效的途径

在西南喀斯特地区,由于人口的增长,人们对资源需求也随之加大,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利用导致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环境压力又进一步加剧,环境移民无疑是解决这种状况的最有效途径。1996年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在广西喀斯特集中的区域—桂西北地区的环江县建立环境移民示范基地,分别对移民的迁出区和迁入区开展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在移民迁出区,人均土地由移民前的0.04hm2增加到0.11hm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80元增加到1160元;森林覆盖率由16%增加到39%。植被覆盖率提高19%;水土流失减少56.20%,地表径流量减少37.30%。在移民迁入区(开发前为荒地),人均土地由移民前的0.04 hm2增加到0.40 hm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80元增加到2180元,森林覆盖率由27.3%提高到68.1%,植被覆盖率提高24.3%,水土流失平均增加13.2%,达到178.6t/hm2,由于采取一些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与技术,尽管迁入区由于土地被开发利用,水土流失加大,但都在允许的范围内,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度的增加,水土流失正在逐渐减少。

3.3 生态重建一定要与有关工程结合起来

喀斯特地区生态重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为了遏止生态环境退化和恢复重建生态环境,就必须充分利用好国家的有关政策,把生态重建与政府的政策、措施结合起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在桂西北喀斯特地区的环江县实施生态重建项目中,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试验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18.7%,植被覆盖率提高26.3%;土地浸蚀减少14.6%;地表径流减少8.2%;实施农村新能源—沼气建设后,农民人均薪炭林砍伐量减少78.9%,森林生产增加24.6%,由此减少土地浸蚀23.8%,地表经流13.4%。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

3.4 生态重建必须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

喀斯特地区由于生态环境退化,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为了生存,人们又不得不对土地等自然资源掠夺性的开发利用,致使该地区的环境进一步恶化,因此,喀斯特地区生态重建必须与该地区的扶贫结合起来,只有解决了贫困问题,才能遏制人们对土地的掠夺式的开发利用,才能改善生态环境,同时,才能有更多的人力、物力用于生态环境的重建工作,从而使该地区的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 结论

喀斯特地区普遍面临着贫困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而贫困是导致生态恶化的根源,生态环境恶化又加剧了贫困。如何打破贫困—生态环境退化—贫困的恶性循环,重现秀美山川、人民安居乐业的目标,就必须研究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成因和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揭示生态经济系统失衡导致以石漠化为特征的土地退化成因与机制,从而探讨喀斯特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有效途径。

摘要:本文总结论述了西南喀斯特地区地貌类型以及生态环境特点,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分析了该脆弱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机制。针对该地区贫困与生态环境退化现状,提出了喀斯特地区以协调解决人地矛盾,减少生态压力为目标的生态重建思想,并探讨了生态重建的途径和措施。

喀斯特生态旅游 篇5

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进一步筛选评价指标,应用熵权法赋予指标权重,采用模糊数学方法构建评价模型,并对毕节地区喀斯特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毕节地区喀斯特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方面属于亚健康,可持续利用能力方面属于不健康状态,动态变化方面属于健康状态.以桂林、昆明作为参比地区进行了对比评价,得出3个喀斯特生态系统整体健康状况排序为:桂林>昆明>毕节地区.通过此评价.明确了毕节地区喀斯特生态系统健康的状况及其影响因子,了解其与其它2个喀斯特地区的`健康差距,为喀斯特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作 者:曹欢 苏维词 CAO Huan SU Wei-ci 作者单位:曹欢,CAO Huan(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贵阳,550003)

苏维词,SU Wei-ci(贵州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贵阳,550001;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047)

喀斯特生态旅游 篇6

作者创作思想分析

1.思想的根基

活经历的增长,思想的不断成熟是李斯特艺术创作不断成熟的重要的根基。生活给李斯特带来的困苦促使他对人生的思考。16岁时的李斯特失去了在培养他方面颇有远见的父亲亚当·李斯特。这是李斯特人生经受的第一次重大打击。在失去父亲以后的一段岁月中,李斯特既要养活自己又要供养刚刚来到巴黎的母亲,生活上的操劳也使李斯特精疲力竭。他目睹人民在忍饥受寒,感到社会的不平,他开始认识到他曾经向往的资产阶级贵族生活的丑恶本质,在上流社会只把艺术作为寻欢作乐的一种方式,艺术家为了迎合他们而追求一时的成功。李斯特被各种生活现实折磨着。

在李斯特陷入阴郁和愤世嫉俗情绪里的这一时期,他又遭受了第二次重大打击。李斯特与贵族学生卡洛林娜·圣-克里克真挚地相爱。但是由于李斯特出身平民,而卡洛林娜出身名门闺秀,李斯特第一次热烈的爱情就这样破灭了。残酷的现实震醒了李斯特。他无法忍受等级的偏见和贵族的傲慢狂妄,本来已沉重的心情达到了绝望的边缘。

在李斯特人生的成长时期,这两次打击使得李斯特开始学会思考,对世界全神贯注的思考:社会不平等的原因在哪里;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道路在哪里等一系列问题。这一时期是李斯特思想成长的里程碑。李斯特苦苦地开始从宗教、哲学、文学等领域寻找答案,思想从此开始走向成熟,这使他在今后的创作中不断赋予了深刻的内涵。

2.宗教的影响

宗教的影响赋予了李斯特《旅游岁月·瑞士篇》以神圣、纯净,令人向往的意境。李斯特最早受到宗教的影响源于他的家庭。李斯特的父亲亚当和母亲安娜都是虔诚的天主教信徒。宗教这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对年幼的李斯特有着强烈的影响,优美的宗教歌曲如甘露一般润化了他的心灵,宗教那种献身、积德行善的精神渐渐地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深深扎下了根。这种善良一直指引着李斯特后来的生活,李斯特始终象神父那样宽恕他人,他热爱大自然,热爱一切,在他一生中似乎不存在仇恨。尽管肖邦对李斯特创作的态度较冷淡,但李斯特仍然极为推崇肖邦,时常当众称赞他。对于只在李斯特有用时才效忠,无用时则弃他而去的瓦格纳,李斯特却仗义疏财,有求必应。在李斯特一生中,举行了无数次义演,无偿地捐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这种高尚情操表现在李斯特《旅游岁月·瑞士篇》中的是一种远离世俗的圣洁和博爱的精神。

然而李斯特的思想并没有完全受宗教的支配,在李斯特第一次恋爱失败时,他一时间放弃了钢琴,整日埋头于圣经,或是狂热地在教堂祈祷,决定献身于宗教。因为他觉得只有在上帝面前,才能人人平等。他在音乐界中也销声匿迹了。在这一思想危机时期,他崇敬的年长的朋友,拉梅内神父启发了他,他给予李斯特的不是通常在教堂里听到的讲道,他认为宗教不等同于教会,应该是把天主教教义与法国政界的自由主义结合起来,以此来推动社会的改革。这给了李斯特极其深刻的启发,1834年李斯特在论文《论未来的宗教音乐》中,特别强调了“人道主义的音乐”这个观点,他认为新型的宗教音乐的灵感应该来源于上帝和人民。这种思想体现在他作品的宗教因素中。

3.文学的渗透

文学的渗透对李斯特《旅游岁月》(瑞士)诗境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十九世纪艺术家很多都从文学上得到灵感。对于李斯特来说,《旅游岁月》(瑞士)直接得益于三部作品:乔治桑的《一个旅行者的信》、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塞南古的书信体《奥培曼》,这三位文学家作品中的主人公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热爱的心境,使李斯特产生了共鸣。他和情人玛丽顺着他们的足迹在瑞士全境游历,并且从中得到灵感,创作了《旅游岁月·瑞士篇》。

李斯特深厚文化修养的形成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李斯特在人生受到打击时宗教给了他安慰,然而他不满足教会提供的答案,力求用丰富的阅读来补充自己的不足,他的创作思想受到从浪漫主义保守派到进步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响。其中,夏多勃里昂和拉马丁对李斯特的影响较大。夏多勃里昂对大自然充满诗意的描写,和富有哲理的幻想吸引着李斯特,他善于拨动人类心弦,所表现诗一样的情境对李斯特有着很深的影响,如《雷涅》、《阿达拉》、《勒内》等作品。拉马丁的文学作品在超然忧郁的情绪里找到了对生活烦恼的解脱,这与李斯特产生了共鸣。在拉马丁《沉思集》、《新沉思集》、《苏格拉底之死》等作品中,用优美的语句来阐述思想,这种诗意的美好的表达方式,充满了温柔甜美的赞美与爱,对李斯特来说这是一种艺术。拉马丁理想中的“诗与宗教的和谐”,就是人与自然、与上帝奇妙造物之间的和谐,给了李斯特深刻的启示,这种宗教观也在李斯特的创作中得到生动的体现,如《旅游岁月》中的《婚约》、《日内瓦之钟》等。

李斯特同保守浪漫主义者的接触是始于对人生哲理的探求,随着1830年反对反动和反革命的运动蓬勃高涨,李斯特逐渐接触到了波尔·路易·库利耶的政治小品文,贝朗瑞名闻一时的战斗篇,空想社会主义、特别是圣西门学说,这使李斯特怀着以前所未有的热忱,毅然加入了民主的阵营。在这一时期,拜伦、卢梭、雨果爱好自由的思想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有影响。拜伦《唐·璜》等许多作品中都表现了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善于触及人们心灵的表现手法对李斯特有着很深的影响。雨果关于事物是运动发展的哲学观、对社会乐观的态度,对自由、进步、正义、博爱的热爱,对创作艺术新原则的追求,对自然的崇拜,这些都与李斯特的思想产生了共鸣。雨果的诗《来自山上的声音》和李斯特根据这首诗所创作的同名交响诗就表现了这种对比,在李斯特《旅游岁月》(瑞士)中的《华伦斯达特湖畔》所表现的宁静湖水和野蛮世界的对比也正是这一思想的写照。李斯特一直受到雨果的影响,那就是:艺术中没有规则,只有大自然永恒的旋律。

4.创作的背景

创作背景是作品的诗意形成的直接因素。作品描写了大自然在各种时空呈现出来的美,这种美一方面的的确确是瑞士大自然风光的美,另一方面在这种美的深处也隐藏着李斯特内心一种复杂的感情,是李斯特心境的写照。

1833年李斯特认识了玛丽·达古伯爵夫人,爱情的激情使得他们避开世间种种束缚,愉快的离群索居,也带给了李斯特最平静、幸福的时光。大自然的美,在李斯特看来是一种没有人性污染的美,是人们内心都可望而不可及、远离世俗的美,是一种神圣的美。这种爱情的幸福和大自然的亲近形成了李斯特当时的那种心境。

当然李斯特和有夫之妇的玛丽夫人这一结合在当时招来了种种谴责。社会舆论甚至教会都给他们巨大的压力。这种世俗的谴责和压力也是李斯特难以面对的,旅居带有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对大自然忘我的热爱,对自由的描写也是李斯特不愿面对社会种种复杂框架约束的表现。因此在作品中也体现出李斯特对自然和人的思考,从而使得作品的诗境赋予了深刻的内涵,而不仅仅是单纯的风景描写。

作品诗境分析

在作品中,李斯特把对自然的感受用音乐语言记录下来,在音乐诗境的表现中采用节制而巧妙的原则,丝毫不作无用的夸张。

1.以诗歌作序

在作品诗境的表达中,李斯特结合了文学的手法?熏直接引用了拜伦、席勒、塞南古的诗句来作序:在《在喷泉边》引用了席勒的诗句:“……年轻的充满活力的大自然的游戏开始了……”①,这预示了充满活力的大自然的情景;在《华伦斯达特湖畔》、《暴风雨》中,也都以拜论诗句作序。为了增强诗境的表现,李斯特在《奥伯曼山谷》用了拜伦和塞南古两人的诗句来作序。在篇幅不大的《乡愁》中,李斯特引用了塞南古长达近千字的散文来作序,可见在李斯特的创作中,特别注重艺术门类的相通之处,借助文学艺术来增强诗境的表达。

2.诗境表现中的曲式结构

整套作品中,第一首《威廉泰尔教堂》、第二首《华伦斯达特湖畔》、第五首《暴风雨》、第七首《牧歌》都采用了单三部的曲式。第四首《在喷泉边》采用了带有变奏性的单三部;第三首《田园》变化反复非再现性单二部;第八首《乡愁》带反复的单二部;第九首《日内瓦的钟声》复二部。只有在第六首《奥伯曼山谷》中为了对奥伯曼山谷的描写表达一种哲学般的思考,采用了较为少用的四段式ABCD,并采用主题变形的手法。主题经过思辨、发展,最后推向全曲高潮。

3.丰富的调性

在这部作品诗境的表达中,调性无疑是给作品带来了丰富色彩效果的重要因素。从整套作品来看,为了表现不同的标题形象,九首作品大多使用了不同色彩的调性。从单个作品整体结构、段落来看,调性在作品中犹如调色板调出斑斓的色彩,而色彩的变化推动了意境的转换。例如《暴风雨》中第一部分c小调转入中段升F大调随后又转入E大调,调性的转变将暴风雨的力量不断加强积累。为了音乐表达的需要,作品中采用了乐句间的调性变化,例如《乡愁》,第20至23小节升g小调,转换至24、25小节升C大调,26、27小节又回到了升g小调,仿佛有一种忧郁、伤感的思

念,浮现过一缕对故乡甜蜜回忆的思绪,瞬间又回到了思念的感叹中。还有些地方采用了乐句之中的调性变化,例如《奥伯曼山谷》,第1至第4小节乐句从G大调进行到g小调,这里乐句中的调性变化使音乐表现出一种带有逻辑性、

思辨性,富有哲学般深沉的思考。(见谱例1)

谱例1

4.富有色彩的和声

李斯特对和声的使用在诗境的表现中也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他以音乐表达为出发点,强调色彩的效果。我们可以在他作品中看到他采用了各种变化和弦、附加音和弦、外音和弦使色彩更加丰富,情绪更加复杂,心理刻画更加微妙,增加诗境的表现。例如《华伦斯达特湖畔》,第53小节开始,降A大调属和弦变化的连接,在半音线条中柔和的进行。左手和弦分解的底音:G—升F—还原F—降F—E、右手的装饰音:降B—还原A—降A,最后抵达属和弦的相对稳定感。仿佛使我们看见了湖面上一层一层荡漾开去的波晕,色调

在朦胧的背景中柔化,产生了意犹未尽的感觉。再如《暴风雨》中,为了描写暴风雨形象中轰隆愕人的雷鸣,李斯特多

处使用外音和弦,使和声色彩异常浓烈。(见谱例2)

谱例2

5.巧妙的织体

在这部作品中,李斯特在织体写作上毫无浮夸的成分,织体所采用的形式都是建立在诗境表达的要求上。如:《华伦斯达特湖畔》织体的写作,左手一直保持和弦分解的先下行后上行的织体。右手始终采用波浪式的歌唱旋律音型。简单的织体描绘出质朴的意境。毫不做不必要的音响处理和不必要的音域扩展。根据诗境表达的需要,李斯特在织体上采用了一些十分简洁而又巧妙有效

的手法:

(1)大量震音的运用。在这部作品诗境的表现中,不同程度地运用震音,描绘和烘托出气氛。例如《威廉泰尔教堂》第21至40小节,震音由钢琴在很弱的力度中奏出,具有很强的描绘性,使教堂空灵的背景栩栩如生。在

《暴风雨》中,震音很好地表现出暴风骤雨的气势。还有在《奥伯曼山谷》中,大篇幅的震音使用、不同力度的变化和

不同音域的运用,将山谷起伏连绵、变化无穷的形象刻画

得惟妙惟肖。

(2)八度音程的使用。旋律中隐藏着的八度:例如《华伦斯达特湖畔》第5至12小节,右手小字一组的降E和小字二组的降E构成的八度音程,不断交替出现,使优美歌唱的旋律有一种空灵的色彩,如天堂之音般的纯净,达到拜伦诗

中与污浊世俗相对照的寓意。

和弦分解中隐藏的八度音程:例如《威廉泰尔教堂》第13小节,左手和弦的分解所构成的八度音程在音乐进行中,达到了一种动力的效果,推动音乐进一步发展。(见谱

例3)

谱例3

连续八度音程分解的运用:例如《在喷泉边》第41、42小节,右手连续的八度音程分解,形象地描绘出喷泉水花四溅,晶莹剔透的情景。

旋律的八度音程化:例如《华伦斯达特湖畔》、《日内瓦钟声》等作品中旋律的八度音程化起到了一种优美、开阔、明亮的作用。在《暴风雨》中,较多地使用八度旋律使作品具有疾风暴雨般浓烈的色彩。

(3)延长记号运用。实境的描写。这里所谓实境是指在整首作品的意境表现中,客观存在音响的部分。延长记号对其中的音符的延长,使所描写的意境得以伸展。例如《乡愁》中第1至第3小节,引子模仿高山号角的旋律在小调上忧郁地奏出,把我们带入思乡的情怀中,而延长记号在旋律逐渐低落的最后一个音符上的运用,仿佛高山号角余音

缭绕,将乡愁的意境得到充分地伸展和表现。

虚境的描写。这里所谓的虚境是指在整首作品意境的表现中,客观上不存在音响,但从整体看仍然具有表现意境作用的部分。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在休止符上,第二种是在音符之间。虚境描写中延长记号作用有:第一,充分延长之前实境刻画中的意境,虽然此时客观上不存在着音响,但是由于之前实境刻画的音响刚结束,延长记号的使用令我们在心里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例如《奥伯曼山谷》第28小节、第31小节的延长记号。(见谱例4)

谱例4

第二,巧妙地起着意境转换的作用。例如《乡愁》第25小节,休止符在音符之间。打破了小节内节拍的限制,巧妙

地起了意境转换的作用。

在对《旅游岁月》创作思想和诗境的分析中,我们洞悉了李斯特创作思想的根源,在作品中我们也很难看到他过于浮夸的笔墨。从曲式方面看,他并没有故意营造复杂的结构,而是根据对音乐形象刻画的需要,建立曲式框架;在调性和和声方面,他以音乐表达为目的,注重和声的色彩,而不故弄玄虚;从织体看,他在很多方面都采用节制的原则,毫不做无用的浪费,运用巧妙的手法,寥寥数笔,却又将浪漫主义的诗境表现得细腻而又淋漓尽致。

这正体现了李斯特绚丽夺目的辉煌技巧难以掩盖住的最

终创作追求:音乐性。

参考文献

[1]布鲁斯·莫里森著,赖慈芸译《李斯特》[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Liszt.Edited by, Imre Sulzok and Imre mez《Années depélerinage》[Z].Editio Music Budapest.1976年版。

[3]保罗·亨利·朗著,顾连理、张洪岛、杨燕迪、汤亚汀译《西方文明的音乐》[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米尔斯坦《李斯特青年时代艺术观点形成的探索》[J].《音乐译文》III,1980年版。

[5]亚科夫·米尔什坦著,张玉芝译《李斯特》[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6]刘鸣九《法国文学史》?眼M?演.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7]阿尼克斯特著,戴镏龄等译《英国文学史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①原文为:“In suselnder Kühle, Beginnen die Spiele ,Der jungen Nqtur.”Liszt. Edited by, Imre Sulzok and Imre mez《Années depélerinage》[Z].Editio Music Budapest.1976,p8(陈沛译)。

陈 沛 杭州师范大学钢琴系讲师

喀斯特生态旅游 篇7

贵州是典型的西部民族地区。贵州省有3个民族自治州、11个民族自治县, 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占全省的30%, 县级行政区划单位46个, 占全省的52.3%;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国土面积9.78万平方公里, 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5.5%。2009年末, 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9%。喀斯特是贵州的最基本的省情, 特殊的喀斯特人地系统, 使得石漠化问题在中国乃至于世界喀斯特地区都具有显著性和典型性。因此贵州省的9个县存在的生态问题, 不光在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在西部民族地区限制开发区中也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一、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中贵州9县生态现状

贵州省划为国家层面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为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区。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域面积76 286.3平方公里, 人口1 064.6万, 该区域属于以岩溶环境为主的特殊生态系统, 生态脆弱性极高。贵州省限制开发区域分为国家级和省级两个层面, 分布于西部、南部、东部和东北部, 共包括19个县。其中, 国家级的限制开发区9个, 即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区包括贵州省的9个县:赫章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平塘县、罗甸县、望谟县、册亨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分别隶属于四个地区 (州) 等。 (1) 贵州省9县是典型的西部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人口比重高, 例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居住有汉、布依、苗、仡佬、彝等22个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1.15%。9县总面积26 454平方公里, 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5.02%, 2009年总人口386.09万, 占全省总人口的10.17%。

综合考虑这9个县区的自然地理状况, 可以详细划分为四个生态区域, 具体情况 (见下页表1) :

1. 威宁—赫章高原分水岭水源涵养区。

威宁—赫章高原分水岭水源涵养区, 包括毕节地区的威宁自治县和赫章县。国土面积9 541km2, 占全省的5.42%;森林覆盖率分别为26.46%和37.26%;土壤侵蚀面积为6 135.56km2, 占该区的64.31%;石漠化面积1 755.97km2, 占该区的18.4%。2009年常住半年总人口175.14万, 占全省的4.61%。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10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K].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2;贵州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 关岭—镇宁高原峡谷石漠化治理区。

关岭—镇宁高原峡谷石漠化治理区, 包括安顺市的镇宁自治县、关岭自治县、紫云自治县。国土面积5 472km2, 占全省的3.11%;森林覆盖率分别为35.58%、35.87%和34.92%;土壤侵蚀面积2 332.71km2, 占该区的42.63%;石漠化面积1 787km2, 占该区的32.66%。2009年常住半年总人口99.68万, 占全省的2.62%。

3. 罗甸—平塘高原槽谷石漠化治理区。

罗甸—平塘高原槽谷石漠化治理区, 包括黔南自治州的罗甸县和平塘县。国土面积5 838km2, 占全省的3.31%;森林覆盖率分别为41.35%、53.5%;土壤侵蚀面积2 801.04km2, 占该区的47.98%;石漠化面积2 027.99 km2, 占该区的34.74%。2009年常住半年总人口61.01万, 占全省的1.61%。

4. 册亨—望谟南、北盘江下游河谷水土保持区。

册亨—望谟北盘江下游河谷水土保持区, 包括黔西南自治州的册亨县和望谟县。国土面积5 603km2, 占全省的3.18%;森林覆盖率分别为54.54%和53.2%;土壤侵蚀面积1 980km2, 占该区的35.34%;石漠化面积933km2, 占该区的16.65%。2009年常住半年总人口50.26万, 占全省的1.32%。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 贵州民族地区限制开发区9县四个生态区域土壤侵蚀问题普遍存在, 土壤侵蚀面积总面积13 249.31km2, 占该区土地面积的比率高达50.08%。威宁—赫章高原分水岭水源涵养区该比率令人惊讶的高达64.31%。同时在以上四个生态区域石漠化问题也普遍存在, 总面积达到6 503.96 km2, 占该区土地面积的比率24.59%, 罗甸—平塘高原槽谷石漠化治理区该比率高达34.74%。9县土壤侵蚀和石漠化面积合计总面积19 753.27 km2, 占9县土地面积的74.67%。如此之高的比率令人瞠目结舌, 也进一步佐证了该地区生态系统退化问题的严重性。总体来看, 该地区普遍存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岩石逐渐裸露、土地生产力衰退丧失现象, 区域内石漠化、水土侵蚀的生态恶化趋势加剧。土壤侵蚀的进一步演变就是石漠化。因此以上9县存在生态环境问题最突出表现可以归结为石漠化。

“石漠化”是喀斯特地貌的一种独特地质现象, 被学术界称为“生态癌症”。贵州是中国石漠化最为严重省份, 数据表明:贵州省石漠化面积从2000年35 920km2 (占全省总面积的20.39%) 发展到2005年的37 597km2 (占全省总面的21.34%) , 5年间平均每年增加334.7km2。列入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区的9个县又是贵州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 也是中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

二、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中贵州9县区域石漠化成因分析

1. 先天局限。

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区中贵州省的9个县所在区域, 由于先天属于喀斯特地貌发育强烈, 区域内山高坡陡, 生态脆弱性极高。喀斯特地区具有一类最典型的脆弱生态环境和复杂的人地系统, 其脆弱性表现出环境变异敏感度高、环境容量低、承灾能力低、稳定性差、生态系统竞争程度高、生物量小等鲜明特征。贵州的喀斯特环境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地表崎岖破碎, 山多坡陡, 石多土少,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省土地平均坡度为17.78度, 6度~15度的占26.85%, 15度以上陡坡占59.65%, 山丘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2.5%, 山间平坝地区面积仅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5%, 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例如赫章县:2008年末, 全县总土地面积为486.75万亩。其中耕地130.79万亩, 占总土地面积的26.87%;在耕地中, 稻田3.73万亩, 旱地127.05万亩, 菜地0.01万亩。耕地大部分分布在海拔1 800m~2 600m之间。全县土地中, 近94.11%是坡地, 其中有264 897.3亩耕地分布在25度以上的陡坡地上, 占总耕地面积20.25%。望谟县的耕地中山地面积占76.8%, 丘陵占20.4%, 河谷盆地仅占2.8%。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区中贵州省的9县情况类似, 地貌具有高低起伏大, 类型复杂多样的特征, 碳酸盐岩分布广泛, 地貌形态千姿百态, 石芽、竖井、漏斗、洼地、谷地、盲谷、丘峰、峰林等到处可见, 溶洞、暗河、地下廊道比比皆是。总体来看该区域喀斯特地貌发育强烈, 地表崎岖破碎, 地形起伏大, 土质疏松, 土层浅薄, 植被稀少, 暴雨集中, 生态脆弱性极高, 土壤一旦流失, 生态恢复难度极大。

2. 人口压力大, 人地矛盾突出。

一般西部民族地区都是人口稀少的地区, 但贵州9县情形不同。贵州人口密度和农业人口比重都比较大, 对资源环境构成极大的压力。2009年全省人口密度为216人/平方公里, 远高于全国143人/平方公里的水平。从表2可以看出, 贵州民族地区限制开发区9县人口密度比较高, 总的人口密度146人/km2, 虽说低于贵州216人的水平, 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尤其是关岭县、赫章县和镇宁县, 竟然超过了或者接近200人/km2。由此可见人口压力之大。同时农业人口比重大。全省3 955万人口中, 农业人口占73.1% (全国为57%) , 其中绝大部分的农村人口又分布在喀斯特地区, 人口形势十分严峻。例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是少数民族自治县, 也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居住有汉、布依、苗、仡佬、彝等22个民族。全县总人口323 092, 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97 571, 占总人口的61.15%。农业人口296 466, 占总人口的91.76%。这更加剧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0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K].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2计算而得。

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8年底贵州耕地面积总资源有4 485 300公顷, 人均可以达到1.77亩。但从常用耕地情况看, 贵州全省人均耕地仅0.68亩, 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6.7%, 坡度25度以上的耕地占全省总耕地的40%。从上表可以看出, 贵州9县人均耕地面积很少, 平均人均耕地面积0.77亩, 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9县中人均耕地最多的望谟县, 达到1.4亩, 还不及全国人均水平, 最低的赫章县人均耕地仅仅0.31亩。由此可见, 贵州9县人地矛盾的严峻程度。

由于人多地少, 人口密度大, 特别是在耕地中, 一等地少, 大部分为石旮旯地, 地里石芽林立, 土壤极少, 呈“鸡窝状”零星散布在石芽之间的凹地或石缝中, 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差, 肥力低, 单产多在200公斤以下, 人均口粮少。为了解决生存问题, 人们不断开垦新的耕地, 甚至不惜毁林开荒、在已经石漠化土地的石头缝中进行种植, 破坏了植被, 加重了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导致耕地越来越浅薄, 理化性质越来越差, 耕地地力不断下降, 为保证农业总产出, 需要有更多的劳动投入, 加上传宗接代等传统思想的影响, 农村生育率居高不下, 于是形成“人增—耕进—水土流失”的恶性循环。

3. 不适当的土地利用模式。

贵州9县都地处深山少数民族地区, 区域内山高坡陡, 交通不便, 现代工业难以波及,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 农村经济仍然以农业为主, 种植业仍占主导地位。从产业结构看, 9县第一产业比重相对高, 还是传统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据统计2009年9县三次产业结构为34∶22.2∶43.8, 与贵州省三次产业结构14.2∶37.9∶47.9相比, 第一产业比重高, 高于贵州的平均水平。9县中紫云县第一产业比重, 达到47.5%, 镇宁县最低, 为19.2%, 都高于贵州省的14.2%的平均水平。贵州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875.2亿元, 其中农业 (种植业) 总产值501.5亿元, 占57.3%;林业总产值为36.9亿元, 占4.2%;牧业总产值281.5亿元, 占32.2%;渔业总产值为11.1亿元, 占1.3%;而农林牧渔服务业为44.2亿元, 仅占5%。同样在9县产业结构中种植业仍然占较大比重, 尚没有形成能与以粮食为主的种植业相抗衡的替代产业。

这种以种植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在这片极不适宜大规模农耕的山区, 对土地的利用以农业种植为主, 加上耕作方式落后, 利用粗放, 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从耕地情况看, 全省仅有50%的田和30%的土得以保灌和半保灌。黔南州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显示:2006年, 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0.45%, 机电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0.9%, 喷灌面积和滴灌渗灌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分别为0.13%和0.06%。大部分田、土靠天吃饭。因为地形破碎、耕层浅薄, 加上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缺乏保水保土的必要措施, 陡坡耕地种植很容易导致水土流失, 带来土地理化性质下降, 造成土地资源的衰退, 加上农业科技含量低, 所以种植业产出效益十分低。同时贵州9县近几年畜牧业有较快的发展, 但不少地方仍然是传统的散放牧羊方式。据测算, 一头山羊在一年内可以将10亩三至五年生的石山植被吃光。以山上散放方式养殖牛羊严重破坏了林草植被, 同样导致了水土流失。

另外, 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 农村一直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造成土地的分散和细碎化, 细碎的土地分配状况影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农业规模效益的提高, 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困难。贵州属于经济欠发达、欠开发省份, 农民收入很低, 贫困人口较多。2009年贵州人均GDP为10 258元, 全国倒数第一, 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 005.41元, 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2006年有73%以上的就业人员集中在第一产业, 消耗农业资源创造的价值只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7%。可见, 贵州绝大多数人口主要以粗放式利用土地、破坏性开发资源等不计生态环境代价的方式确保生存, 带来生态的严重破坏和资源的极大消耗, 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 从而形成“经济贫困—生态恶化”的恶性循环。

4. 生活方式。

低下的农村生活水平、不良的生活方式加剧了石漠化的形成。贵州农村能源结构单一, 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不利影响。贵州虽然煤炭资源丰富, 在全省87个县中, 有67个县产煤, 但煤炭资源地域分布不均衡, 主要集中在西部, 加上地势崎岖、农户居住分散、交通运输成本高, 致使全省60%以上的农户 (约420万户) 仍然以薪材、秸秆为主要生活燃料。据统计, 全省农民消耗柴草总量从2003年的7 409.6万公担, 上升到2005年的9 711.4万公担, 增长31.1%。黔南州第二次农业普查统计公报显示, 黔南州农村居民炊事使用的能源中, 以柴草和煤居多。主要使用柴草的43.2万户, 占61.46%。薪材的大量消耗造成对灌木的过度樵采, 对脆弱的植被造成进一步破坏。同时贵州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落后, 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有6.79年/人, 农民素质总体偏低, 一些生活陋习, 如乱挖滥砍, 焚烧秸秆、荒坡牲畜放养, 随地乱丢生活垃圾等, 对生态环境都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综上所述, 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区中贵州省的9个县所在区域, 由于先天属于喀斯特地貌发育强烈, 区域内山高坡陡, 生态脆弱性极高, 同时更由于人口压力的增加、不适当的土地利用和资源开发利用等后天多重因素叠加, 加剧了该区域环境退化进程。9县的石漠化问题, 不仅危及贵州本土, 也将威胁长江中上游和珠江流域的生态安全, 而且也危及长江、珠江流域的生态安全。

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区中存在生态环境问题最突出表现可以归结为石漠化, 其成因与贵州省的9个县类似。喀斯特石漠化导致土壤侵蚀性退化, 土壤贫瘠化和土壤结构性恶化, 使水土流失加剧, 可耕地面积减少;喀斯特石漠化使地表裸岩增加、森林植被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珍稀动植物资源丧失、导致其调节缓冲地表径流的能力降低、水源涵养能力下降以及抗干扰 (包括人为和自然干扰) 能力的降低等, 使区域性的旱涝灾害发生和小气候环境恶化的几率增加。这将导致这些地区农民贫困问题加剧, 而这又将进一步促使喀斯特石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这就形成了中国西部“PPE” (powerty, population, environment) 现象。这种PPE怪圈不仅从根本上威胁了区域内人民的生存基础和社会稳定, 而且从长远看, 该区域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债务沉重, 潜在威胁巨大, 成为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在“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之一。

如何对喀斯特石漠化发生和发展的机理与机制进行详细和综合的研究, 并进一步找出控制和治理喀斯特石漠化的可行的方法, 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要从根本上遏制石漠化增长的趋势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 必须发挥主体功能,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摘要:贵州是典型的西部民族地区, 是中国石漠化最为严重省份。国家级的限制开发区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包括贵州省的9个县区。9县由于先天喀斯特地貌发育强烈, 区域内山高坡陡, 生态脆弱性极高, 同时更由于人口压力的增加、不适当的土地利用和生活方式等后天多重因素叠加, 加剧了该区域生态环境退化进程。要从根本上遏制石漠化增长的趋势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 必须发挥主体功能,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关键词:限制开发,石漠化,喀斯特,贵州

参考文献

[1]刘肇军.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与贵州石漠化治理[J].贵州社会科学, 2008, (8) :100-104.

[2]文传浩.流域环境变迁与生态安全预警理论与实践——以珠江上游流域为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3]宋明.贵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Z].贵州省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2008年重点招标课题.

[4]黔南州统计局.黔南州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4号) [Z], 2008:4.

喀斯特生态旅游 篇8

关键词:石漠化,生态系统,治理,贵州省,喀斯特地区

喀斯特环境的基本特征是植被退化, 水土流失严重, 地表水匮乏, 生态环境脆弱。但不同等级石漠化之间, 环境的退化程度存在明显差别。尤其是石漠化治理的一些基础理论、工程技术、综合治理模式、管理模式、社区经济发展、生态产业化与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总结和提炼, 达到建立石漠化生态系统重建的知识体系、技术体系和应用体系的目的[1,2,3,4]。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启动南方8个省 (区、市) 、100个县 (市、区) 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试点专项的实施, 凸显出科学技术研究滞后于工程实施的矛盾。对不同喀斯特生态类型、不同等级石漠化生态系统重建有许多科技支撑迫切需要提升、集成, 现就如何建立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作一下探讨。

1 石漠化治理概述

不同喀斯特类型, 喀斯特发育条件、机理、空间分布 (平面的、深度的) , 土地利用与石漠化的相关性,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形成的石漠化具有不同的生态功能, 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及时得到有效解决, 治理措施的布局很难在空间位置和程序上做到有的放矢和准确把握, 从而会直接影响到石漠化治理的工作进度和整体效果。但目前的研究相对混乱, 如有研究认为有林地存在强度石漠化, 这与有林地的盖度属性相互矛盾。因此, 需要精度更高的数据及高科技的数据提取手段, 需要研究确定石漠化土地产生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及相关规律等问题。

石漠化治理的核心是不同碳酸盐岩 (白云岩、石灰岩) 成土过程的差异, 作用机理, 形成土壤的特征, 以及对农业、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影响, 不同环境条件 (碳酸盐岩类型、地貌类型、小气候) 生态系统特征及既有经济又具生态效益的适生物种的选择和培育等。但目前的工程治理中在造林林种, 在区域上也无明显差异, 如:在造林树种选择上女贞、柏木、刺槐、柳杉较为普遍, 导致林分结构单一、成活率不高, 生态效益不明显。不同等级石漠化的生境条件, 其成因不相同。其恢复过程、机理、治理方式、工程配置也应因地制宜。但目前石漠化治理工程往往未针对不同等级石漠化进行工程设计及措施配置, 导致治理效果不明显。

2 石漠化治理工程技术

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设计中, 无规程规范作指导, 导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设计、治理模式、治理方向出现偏差。如各有关部门把综合治理工程看作解决某一专项问题而设立的, 而项目由职能部门负责管理和实施, 项目间缺乏沟通协商, 难以形成合力, 达到综合治理目的。目前石漠化治理工程设计主要参照的是林业部门的封山育林规程、人工造林规程, 农业部门的标准化草地建设规划, 水利部门的水土保持规程规范, 这些规程规范都不是针对喀斯特地区制定的, 可操作性较差。因此, 编制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林草植被恢复、草地建设与草食畜牧业、水土综合整治与调配等技术规程规范迫在眉睫。

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分项工程 (林草植被恢复、草地建设与草食畜牧业、水土综合整治与调配) , 以单项技术措施较多, 也未形成技术体系, 且各项技术在不同区域的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需要进一步的试验示范、总结和提炼, 主要包括:石漠化环境增汇适生植物筛选与植物群落配置、石漠化环境生物能源适生植物选育与种植、生物多样性恢复与保护技术、特色林果和中药材选育—品质评价—标准化—产业化等关键技术、石漠化地区草地畜牧业技术与模式的培训机制构建与推广、优质饲用灌木选育及组合研究示范、本地良种改良培育技术、喀斯特地区草畜平衡下的草地围栏区划轮牧技术及模式、草地畜牧业产业化链条发展技术与模式、经济适用的喀斯特水位选择及取水技术、喀斯特水资源的评价及模型构建、居民参与式水资源利用管理模式、农作物的节水灌溉和湿润灌溉技术研究及示范石漠化环境的工程防渗、水源保护、水质净化实用技术研发、不同环境条件的水资源优化调度、极度干旱预警防治技术与示范等。

3 石漠化治理工程产业化

石漠化治理不能简单等同于植树造林, 而需要从系统科学的角度进行综合治理, 要遏制石漠化, 解决农民生计, 发展区域经济, 才能使生态治理成果得到维护, 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但过去的石漠化治理均以追求林草植被覆盖度为目标, 少部分地区也有小规模的经济林、经果林, 但在生态产品的产—供—销一体化链条中严重脱节, 生态治理与区域经济发展不直辖市, 不能实施生态产业化。因此, 探索石漠化治理生态产业化的新途径, 是当前石漠化综合治理取得长期效益的必由之路。

4 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构建

国家和地方科技部门在“十五”、“十一五”期间安排了“喀斯特 (岩溶) 高原生态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喀期特 (岩溶) 峰丛洼地生态重建技术与示范”、“喀斯特高原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技术与模式”、“喀斯特峰丛山地脆弱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技术与模式”等科技支撑 (攻关) 计划重大课题, 在贵州和广西建设了毕节、清镇、关岭、贞丰、环江、平果等示范区, 开展了多项以石漠化生态综合治理、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的技术研发, 形成了一些成功的治理模式, 如“喀斯特高原峡谷猪—沼—椒 (经果林) 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喀斯特高原山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防治与混农林业模式”、“喀期特高原盆地轻—中度石漠化综合治理与技术经济模式”、“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维护模式”、“喀斯特峰丛山地植被恢复演替技术与复合农林经营模式”、“喀斯特峰丛山地异地生态移民模式”等, 在一些技术领域取得了较大突破。但这些模式的内涵、外延及技术支撑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加之这些模式的生态系统稳定性需要进一步验证, 且一些模式存在因地制宜问题, 另外, 也非常需要增加不同喀斯特类型、喀斯特发育条件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有效模式探索、研究与示范。

5 石漠化治理管理模式

目前, 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初步修复后的管理维护机制未建立, 相关技术与模式研究还是空白, 非常需要对石漠化治理试点尤其是省级示范县 (点) 加强行政领导和技术指导, 每年进行试点小流域和全省的年度科学调查、分析与总结提炼, 而不是简单的工程实施工作总结与汇报, 而是及时发现是否是以小流域为单元治理、是否在喀斯特石漠化区治理、是否是不同等级石漠化因地制宜的综合治理、是否是符合行业规程规范的治理、是否是按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的治理、是否有行之有效的后续管护与保障措施等问题, 并提出布局整改措施, 加强石漠化的科学治理与成果的科学巩固与维护。例如, 贵州贞丰顶坛小流域应当列入国家石漠化治理的试点小流域, 在科技示范区外的小流域中上游全部布设治理措施,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顶坛模式”的内涵与外延, 不仅是在裸岩上种花椒的问题, 应将全国认同的这一技术研究模式升级到全国认同的石漠化治理试点工程应用模式;“晴隆模式”不是简单的种草—养羊的逻辑关系, 其内涵与外延需要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 从石漠化等级—治理技术—治理模式—检测评价—产业化前景等方面需要进行

6 石漠化治理示范样板

通过国家和地方科技部门在“十五”、“十一五”期间安排了“喀斯特 (岩溶) 高原生态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喀斯特 (岩溶) 峰丛洼地生态重建技术与示范”、“喀斯特高原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技术与模式”、“喀斯特峰丛山地脆弱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技术与模式”等科技支撑 (攻关) 计划重大课题, 建立了乌江上游毕节鸭池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整治示范区, 乌江—北盘江分水岭清镇红枫湖喀斯特高原盆地轻—中度石漠化综合整治示范区, 北盘江中游关岭—贞丰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综合整治示范区。涵盖了南方石漠化治理区的喀斯特高原和喀斯特峡谷2个类型, 代表了贵州五大喀斯特地貌类型区 (喀斯特高原、喀斯特峡谷、喀斯特断陷盆地、喀斯特槽谷、峰丛洼地) 中的2类, 即喀斯特高原区和喀斯特峡谷区。贵州省78个国家规划县中, 34个分布在喀斯特高原区, 9个喀斯特峡谷区, 9个分布在峰丛洼地区, 2个分布在喀斯特断陷盆地区, 24个分布在喀斯特槽谷。目前, 峰丛洼地示范区、喀斯特槽谷的示范还是空白, 迫切需要进行样板示范, 另外, 南方45个喀斯特断陷盆地规划县中贵州也有2个, 也有必要进行示范研究。

7 石漠化治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目前试点工程正在进行, 但其成效如何、小流域治理模式选择是否恰当、不同等级石漠化治理措施是否奏效等问题, 还需要统一的综合评价指标与模式得出结果, 进而指导治理工作。另外, 退化生态修复后, 其健康程度的权衡方法及指标仍是未解决的问题, 大面积林草种植后, 汇碳效、计量也是学术界、国家层面关注热点, 非常有必要进行初步的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廖义善, 卓慕宁, 李定强, 等.粤北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及资源利用研究[J].中国岩溶, 2010, 29 (11) :12-19.

[2]戴国富, 谢世友, 刘芙蓉, 等.重庆市石漠化山地生态恢复与重建中的造林技术探讨——以乡土树种山桐子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 2010, 29 (11) :770-775.

[3]刘艳, 蔡德所.广西西部地区石漠化现状及治理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 2012 (3) :43-45.

喀斯特生态旅游 篇9

关键词:贵州,喀斯特洞穴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1 引言

洞穴是人们可以进入的地下空间。自然界的洞穴以喀斯特洞穴最为常见, 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集中连片的碳酸盐岩分布、适宜的地质构造、第四纪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抬升[1]、亚热带湿热的气候等区域背景条件造就了贵州省的喀斯特洞穴具有数量大、层次多、规模宏伟、沉积物丰富、造型美、观赏价值高等特点, 在国内外具有典型性、独特性和观赏性, 是贵州特色和支柱性的旅游资源。根据对贵州旅游洞穴的开发与保护、经营管理等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 查找洞穴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贵州旅游洞穴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旨在对贵州和其他喀斯特旅游洞穴开发与保护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2 贵州喀斯特洞穴旅游

贵州洞穴旅游开发始于20 世纪80 年代, 以织金洞、多缤洞、黄果树水帘洞、九龙洞等一批洞穴的陆续被发现并对公众开放旅游作为标志。特别是以织金洞为主的贵州喀斯特洞穴图片展在北京所获得巨大成功所带来的轰动效应, 在贵州乃至全国掀起了一股洞穴资源探查和旅游开发的热潮。贵州的洞穴的旅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一批喀斯特洞穴得以探测和旅游开发。据统计, 至2015 年10 月, 贵州已开发旅游洞穴达86个, 分布范围遍布贵州全省六市和三个自治州, 开发方式以观光旅游和宗教文化旅游为主 (表1) 。

纵观贵州旅游现状, 洞穴旅游已成为贵州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贵州不可或缺的特色旅游项目, 一些洞穴景区也已成为贵州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成为贵州地方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如织金洞景区, 随着道路交通等外部条件和洞穴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洞穴旅游观念的不断创新, 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稳步增长, 旅游环境不断优化, 已成为贵州洞穴旅游的龙头和贵州旅游名片, 目前又成功成为贵州首个世界级地质公园, 这必将吸收更多的国内外游客, 推动贵州洞穴旅游的发展。但是, 由于洞穴资源的遍在性、雷同性以及洞穴旅游开发类型的单一性 (主要以洞穴沉积物为旅游对象的观光旅游和寺庙结合的宗教旅游为主) 等多种原因, 贵州旅游洞穴总体开发不尽如人意, 目前除了龙宫、织金洞等少数洞穴旅游景区经营状况良好外, 效益显著外, 大多数洞穴景区经营状况不佳, 游客数量较少, 效益低下, 甚至举步为艰、难以为继, 有的还被迫关闭, 导致洞穴旅游开发失败。如贵州镇宁县的犀牛洞、大方县的星云宫等洞穴, 均由于缺乏规划、设施简陋、开发粗放, 游人稀少、经营效益低下, 入不敷出, 现在均被迫关闭。

3 贵州洞穴旅游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合理的规划设计, 开发建设方式粗放

在缺乏前期的调查和评价, 以及未进行科学论证的情况下, 盲目无序进行洞穴的旅游开发, 且开发方式粗旷, 是贵州旅游洞穴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洞穴旅游方式简单, 档次低、品位差, 效益低下, 其结果是除了开发初期所引起轰动效应而吸引较多的游客, 有短期的经济效益外, 多数旅游洞穴开发后很快便进入旅游衰退期, 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急剧下降, 洞穴经营入不敷出, 难以为继, 一些洞穴最终导致关闭, 如多缤洞是位于贵州息烽县和修文县交界的一长达21.3km的巨型洞穴, 洞穴稳定, 沉积景观丰富, 造型优美, 旅游开发价值较高, 但是由于在开发前未进行科学的论证, 未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 仅布设了简易的高照度的普通照明设备, 修建了简易步道即开展旅游开发, 开发方式粗旷, 经过短时间开放后, 由于游人稀少, 且破坏严重, 效益低下而被迫关闭。

3.2 洞穴环境改变, 景观风化变色

洞穴旅游开发, 必须在洞内修建旅游步道, 安装必要的照明灯光和修建其他旅游配套设施, 洞穴的旅游开发建设活动都将改变洞穴的物质流和能量流场, 打破洞穴内部和外部的原始平衡, 特别是当游客入洞游览的同时, 也带入了大量的粉尘、植物孢子、热量和二氧化碳, 改变了洞穴内的气候环境[2]。

洞穴旅游引发一系列洞内环境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气温升高, 湿度减小, 空气流动加快, 空气中的CO2浓度增加等环境因子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可促进洞内沉积物的风化剥蚀作用, 使其失去光泽, 色调变黑变暗, 观赏性降低, 而且可使洞壁、洞顶和洞底的沉积景观崩塌和剥落, 稳定性降低。与此同时, 还滋生了大量的灯光植物, 改变了景观的结构和强度, 使景观变得疏松。如织金洞经过20余年的旅游开发后, 在洞内多处景观照明灯泡附近的沉积物上均发现灯光植物生长, 极大影响了景观美观度和协调感, 而且某些景观已开始出现风化变色, 甚至疏松剥落现象[3]。

3.3 灯光设施落后, 照景效果差

灯光是洞穴旅游不可或缺的重要设施, 也是洞穴旅游开展的前提。在洞穴黑暗环境下, 景观的展示主要依靠人工光源 (灯光) 照射得以实现。但是, 洞穴灯光的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如何使照明设备既能真实展示洞穴景观的原貌, 又能将对洞穴环境和沉积物的影响降低到最大限度, 达到用灯光效果来烘托景观主题和引发游客的游兴的目的, 实现洞穴旅游的最佳效果, 是洞穴灯光研究的主要课题, 也是一个旅游洞穴的档次和开发水平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

长期以来, 贵州的旅游洞穴由于经营水平和经济原因, 大多采用普遍灯光照明, 彩色灯光照景, 有的甚至将大红大紫的舞台灯光引入洞内, 灯光发热大, 照度强, 不但视觉感管效果差, 真实还原洞内景观本色的效果也不好, 而且品位粗俗, 舒适感不好, 而且还增加了洞穴的热量, 提高了洞穴温度, 改变了洞穴的小气候环境, 加速洞穴景观的风化变色, 降低景物的观赏价值。

3.4 盲目投资, 重复建设, 造成无序竞争

由于洞穴是一种遍在性的旅游资源, 即只要有碳酸盐岩分布的地区均可发育洞穴, 同时洞穴的相似性和雷同性较大, 而特殊性和独特性较小, 加之洞穴还具有空间竞争替代性强的特点。其结果是区位好、资源价值高、知名度大的洞穴占据主要市场, 而区位差、资源价值低、知名度小的洞穴只能占据很小份额, 甚至难以维持。因此, 当一个区域出现多个喀斯特洞穴时, 只能选择最有价值的一个进行开发[4]。但是由于洞穴旅游开发是一种相对投资小、易开发、见效快的旅游资源, 而贵州喀斯特洞穴发育区多为贫困地区, 经济底子薄、产业结构单一、创收渠道的缺乏和摆脱贫困的迫切心情等原因造成一些地区在不进行市场和客源分析和不清楚周边洞穴运行现状的情况下, 盲目重复投资洞穴旅游开发, 造成同一区域或相邻地区多个洞穴同时开发, 形成无序竞争的局面, 不仅效益不佳, 而且还造成了宝贵资金的浪费, 如织金县乾宏洞, 与织金洞处于同一区域, 虽然其也具有相当的旅游价值, 但相比织金洞, 其价值较小, 所以自开发以来效益和知名度均不及织金洞。

3.5 洞穴旅游类型单一

经过多年的旅游开发, 洞穴资源已成为贵州省独特和重要的旅游资源, 成为当前贵州不可或缺的旅游产品。但是, 纵观贵州洞穴的旅游开发, 大多为单项独立的开发, 基本上以观赏洞内钟乳石景观为主, 定位为洞穴观光型旅游, 而以洞穴科考游、洞穴探险游、洞穴文化游等高品味, 上档次的深度旅游方式较少。洞穴开发方式较为单一, 科技含量较低, 洞穴的趣味性、文化性和体验性较弱。更谈不上对洞穴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由于洞穴沉积景观存在着相当的雷同性, 游客浏览了一个洞穴就不想再游其他洞穴。而且大多数洞穴开发多经历了开发初期的轰动, 有较多的游客, 但待轰动期一过, 游客锐减, 洞穴旅游很快进入停滞衰落阶段。而且相应的配套产业也发展不起来, 效益不明显, 这些主要是由于洞穴开发档次较低, 开发方式较为单一所造成, 如贵州绥阳双河洞, 作为中国第一长洞, 世界第一长的白云岩洞穴, 其知名度和旅游价值均较高, 预期旅游开发应当获得成功。但自从发现以来, 20余年的时间过去, 对双河洞的开发还未做到准确的定位, 开发资金严重不足, 仅进行了其中一支洞———大风洞的观光旅游开发, 且灯光配置、景点选择, 旅游步道设置均较为随意和粗旷, 缺乏上档次、高品位的设计和建设, 更未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 缺乏洞穴科考游、洞穴探险游、洞穴文化游等高品味的旅游类型开发, 导致双河洞旅游开发档次、开发程度和经济效益一直停留在较低的水平。

3.6 洞穴管理和监测薄弱

大多数旅游洞穴的经营者和行政管理部门, 缺乏洞穴旅游开发的科学理念, 经营管理理念落后, 不从洞穴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进行洞穴旅游开发经营, 而只着重于短期的经济利益, 重开发, 轻保护。对洞穴开发后所产生的资源和环境影响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 对洞穴景观和环境资源的监测和保护投入不足。相关资料显示, 贵州旅游洞穴除织金洞等少数几个洞穴开展了长期的洞穴环境监测和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外, 大多数旅游洞穴都没有环境监测设施, 缺乏旅游洞穴的环境变化监测数据, 一些洞穴虽然也进行了洞穴环境监测, 但往往流于形式, 数据较为零星, 连续性差。

3.7 导游解说词科普性差, 导游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贵州洞穴资源丰富, 类型多样, 成因复杂, 蕴含了重要的科学内涵。如何将洞穴所包含的科学信息、科普的知识传播给游客, 使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不仅感受到洞穴景观的美丽神奇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而且能够获得一些有关地质学和洞穴科普知识, 是洞穴解说词的重要功能和导游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 贵州大部分旅游洞穴导游设施落后, 导游词质量普遍较差, 解说词的内容多为神怪故事、民间传说, 科普内容较少。而部分导游人员为附近村民或临时聘用人员, 未经过专门的导游培训, 缺乏专业导游素质和洞穴专业知识, 且导游的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 导游素质亟待提高。

4 贵州洞穴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贵州旅游洞穴是贵州独特和特色的重要旅游资源, 是贵州旅游发展和景区建设的重要资源支撑条件之一。为了促进贵州洞穴合理开发利用和旅游洞穴的可持续发展, 特提出如下对策。

4.1 加强洞穴资源的保护和科学规划意识

喀斯特洞穴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 经过了漫长的形成和发育历史, 一但被破坏则不可恢复。因此, 必须认识到洞穴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树立洞穴保护的观念。必须根据洞穴资源的特性做到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 遵循“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首先在洞穴旅游开发前必须进行系统地洞穴综合考察, 考察内容包括洞穴发育环境、洞穴形态、洞穴沉积物、洞穴水文、洞穴稳定性等。应对洞穴内的环境、稳定性、洞穴环境容量、洞穴开发利用条件进行评价, 作为洞穴开发时的重要基础资料。同时, 在对洞穴作出评价的基础上, 应进行详细的洞穴开发规划, 对洞穴游览的线路、景观的布局、灯光的设置, 观赏步道的建设进行控制性规划设计。

4.2 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 避免破坏性开发

在洞穴景区的建设中, 应严格按照洞穴旅游开发规划设计进行施工。各种建筑设施应与洞穴及周边环境协调。一般情况下, 洞内禁止过地度开挖和回填;禁止在洞内施工放炮和建造人工景观;洞穴观光道路、攀登和扶抓设施等必要的设施必须以不破坏洞穴内外的整体自然环境为前提, 尽量保持与环境协调和自然风貌。同时, 在洞穴旅游开发时应充分进行全方位的调研, 了解区域内洞穴的发育及开发的现状, 洞内的景观发育和分布情况, 做到优势互补, 避免无序竞争, 重复建设。

4.3 加强对旅游洞穴景区的环境监测

洞穴旅游开放后, 应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和完善的科学保护措施。应建立长期的观测监测站 (点) 进行系统观测研究。加强对洞穴环境, 特别是洞内环境的监测, 重点对游客人数、洞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及洞穴稳定性的监测, 及时掌握洞穴环境变化情况, 分析洞穴环境变化的原因和趋势, 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 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4.4 改进洞穴照明方式和照明设备, 合理配置灯光线路

洞穴灯光设施的配置只要能让游客看清景物和展示景观主题即可, 不必要求洞内灯光通明和搞五彩斑斓, 花花绿绿。因此, 洞穴照明应多采用LED光源和冷光源节能灯等低发热光源, 少用普通的, 高发热的照明装置或灯具, 如金卤灯、碘钨灯等热光源, 以减少灯光照明对洞穴环境的影响。应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来控制灯光开启, 合理设计和布置步道灯光和景观灯光线路。灯光实行分段开启, 人到即开, 人走即关, 达到节约电能, 减少热量, 保护资源的目的。

4.5 改变单一的观光型旅游方式, 开展多形式的洞穴旅游

洞穴是共性大的遍在性资源, 具有高度的雷同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洞穴观光型旅游已经经历了30余年的开发, 洞穴观光旅游的吸引力已大大下降[5]。因此, 洞穴景区的建设, 应改变单一的观光型旅游方式, 开展多形式的洞穴旅游;必须整合洞穴资源, 设计更加新颖的洞穴旅游产品, 提升洞穴旅游的档次和品位, 提倡发展洞穴探险旅游、科普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等多形式的旅游, 并与当地的其他旅游资源类型相整合, 形成持久的吸引力, 延长旅游洞穴生命周期。

4.6 加大投入, 改善旅游设施

贵州目前经济基础比较薄弱, 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交通状况及其他旅游设施尚不完备, 特别是洞穴景区多位于交通不畅的喀斯特地区, 进入性不佳, 使景区的吸引力减弱, 对景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制约作用。因此, 采取多种方式广泛筹集资金, 进行交通设施和旅游设施的改善, 必将对贵州洞穴景区的建设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7 加强洞穴导游词的科学内容和对导游人员的专业培训

导游词的优劣和导游人员的导游水平是旅游洞穴的开发水平的优劣的重要的评价指标。要改变目前贵州旅游洞穴导游词传说故事、神怪迷信内容份量过多过重的现状, 必须加强导游词的有关地质学、洞穴学和沉积学等学科科普方面的内容, 建议洞穴导游词的撰写邀请地质学家、洞穴专家等专业人士参与或指导。导游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洞穴景观、洞穴成因、洞穴环境进行科学介绍, 向游客普及洞穴知识, 实现洞穴科普旅游的目的[6]。同时, 采取集中学习、专家培训、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导游人员的专业培训, 增强导游人员有关洞穴学等学科方面的知识、提高导游人员的业务水平。

5 结语

贵州是洞穴大省, 洞穴资源丰富, 洞穴数量数以万计, 具有开发洞穴旅游的坚实的资源基础。目前贵州已成功开发了86个洞穴, 但洞穴开发水平和经营效益参差不齐, 出现一系列问题, 主要体现在:缺乏合理的规划设计, 开发建设方式粗旷、环境改变和景观风化变色、灯光设施落后、旅游项目单一、管理和监测薄弱、解说词科普性差、导游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方面。增强洞穴资源的保护和科学规划意识、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加强对旅游洞穴的环境监测、改进洞穴照明方式和照明设备、合理配置灯光线路、开展多形式的洞穴旅游、改善旅游设施、加强洞穴导游词的科学内容和对导游人员的专业培训等措施是贵州洞穴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高贵龙, 邓自民, 熊康宁, 等.喀斯特的呼唤与希望[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3:10~26.

[2]宋林华.旅游洞穴的环境变异与景观保护~喀斯特与洞穴风景旅游资源研究[C].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4:118~125.

[3]张英骏.贵州旅游洞穴环境保护刍议~贵州喀斯特环境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8:1~5.

[4]保继刚.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开发[J].地理学报, 1995, 50 (4) :353~359.

[5]徐胜兰, 孙玮.溶洞旅游产品升级研究~洞穴探测、研究、开发与保护——全国洞穴学术会议论文选集 (一) [C].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8:241~244.

喀斯特生态旅游 篇10

喀斯特地区典型的特性就是“溶岩地貌”, 具有溶蚀特性的水冲击岩石形成的地表和地下特殊的地貌。本文研究的喀斯特地区主要指贵州生态脆弱地区, 该地区地貌特征复杂, 生产力水平低, 经济发展滞后。由于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山地特征, 发展规模小、数量多、机制灵活、形式多样的小微企业也就成为了必然选择。小微企业具有保护环境、发展经济、符合山地环境等特点, 是喀斯特地区“量身订做”的必然的可行的经济发展载体。近年来, 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研究的热点问题, 喀斯特地区因其特殊的地貌特点,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的影响更为明显, 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因此研究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的生态竞争力不仅对企业本身有利, 而且对整个喀斯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国内经济趋势趋缓背景下, 小微企业面临政府法规日趋严格, 消费者生态需求偏好强烈变化的现状, 生态竞争力显然已成为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 小微企业自身的运营管理方式和外部环境变化对生态竞争力都具有直接的影响。本文将基于现有的理论研究, 根据因子分析法构建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的评价模型, 为我国小微企业提高生态竞争力提供理论和实证的支持。

二、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研究综述

(一) 小微企业概念研究

国内外关于小微企业的概念, 由于各自的发展水平不一样, 角度不相同, 没有形成统一标准的定义。

经济学家郎咸平提出“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2011年7月四部委联合发布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这一次把中小企业为划分成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同时规定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 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具体的划分标准。由此可见, 小微企业通常具有营业收入低, 从业劳动人员少, 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分离、多存在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成熟行业、适应性强、形式多样等特征。

在国家鼓励创业的背景下, 国家放宽了市场准入门槛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小微企业的数量得以迅速增长, 小微企业对于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发展, 带动人口就业, 技术改革创新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小微企业在各类型企业中的比重也逐年增长, 2015年两会公布的数据中, 小微企业对全国GDP的贡献超过了65%, 税收贡献占到了50%以上, 出口超过了68%, 吸收了75%以上的就业。同时, 小微企业也有短板和劣势, 由于规模小、资金少、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 也是企业群体中的“弱势群体”。

通过以上研究分析, 小微企业可以概括为具有规模小、资金量少、抗风险能力弱、行业分散、形式多样、从业人数不多等特点的企业。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由于得到国家支持, 发展迅猛, 数量众多, 是市场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喀斯特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二) 生态竞争力内涵研究

生态竞争力的内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定义。波特提出了与以前生态环境管制对竞争力有消极影响的相反的假说, 即“波特假说”, 生态环境管制不仅会促进被管制小微企业创新, 节约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 而且会提高小微企业竞争力。金天皓从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认为, 生态竞争力是小微企业在充满竞争的供应链环境中, 以合理配置环境资源的方式, 生产出比市场竞争者更有吸引力的产品和服务, 在创造价值、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获得竞争优势的综合能力。

结合上述研究成果和竞争力内涵, 可归纳得出以下观点:生态竞争力是指小微企业在有限的资源环境下, 小微企业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的资源优化配置, 将生态化理论运用在小微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 以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方式, 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不断地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

(三) 生态竞争力评价研究

小微企业通过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 创新模式带动生态竞争力的提升, 评价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的问题研究为提高生态竞争力提供了理论和实证的支持。关于生态竞争力评价问题的研究, 国内外的学者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

王军、耿建采用主成分分析模型, 确定主成分和指标体系, 对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为评价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提供了定量化方法和新的视角。袁瑜、王建明以浙江省上市公司为例, 利用DEA法建立评价模型, 反映了生态竞争力的内涵, 分析并得出了提升生态竞争力的对策方法。

三、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 评价指标的建立

本文从小微企业生产营销的角度结合管理理论分析建立了生态竞争力的结构框架。其中, 小微企业生产制造能力是小微企业运营的根本, 企业强调生产效率和生态效益并重;成本控制能力是小微企业发展的基础, 主要从运作成本方面分析财务绩效对生态竞争力提升的作用;市场营销能力是小微企业生存的关键, 利用营销数据测算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是反映生态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环境改造能力是小微企业运行的重心, 注重从生态效率角度来审视自然资源利用率以及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程度;创新发展能力是小微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通过创新管理、技术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反映小微企业变革的决心和执行力, 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保障, 从而保证生态竞争力的提升。

在学者以前的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喀斯特地区特点, 考虑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等因素, 设计出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指标。其中小微企业生产制造能力, 小微企业市场营销能力, 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能力, 小微企业环境改造能力、小微企业成本控制能力是五个一级指标, 宏观的评价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各指标的联系和重要程度。根据上述一级指标的建立, 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专家调查法设计出15个二级指标, 共分为五组, 通过对指标赋予权重, 建立评价模型, 如表1所示。

四、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实证评价

(一) 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通过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设计了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调查问卷。问卷包含了15个相关性问题, 问卷中指标的测量采用Likert5级量表, 分为不重要、比较重要、重要、很重要、非常重要五个等级对应1、2、3、4、5分, 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对问卷中指标的重要性打分, 问卷选择了喀斯特地区68家小微企业作为调查对象, 采取现场发放和网络调查的方式, 并详细向参与调查者说明问卷中指标的含义, 以保证问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共计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183份问卷, 其中有效问卷168份, 问卷有效率为91.8%。本次调查的小微企业中, 制造业20家、占总数的29.41%, 采矿业12家、占总数的17.65%, 建筑业11家、占总数的16.18%, 计算机信息软件12家、占总数的17.64%, 其他行业13家, 占总数的19.12%。

(二) 因子分析

本文对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使用KMO测度检验是否适合因子分析, KMO适当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检验结果越接近1说明越适合做因子分析。本次检验结果为0.890, 说明适合做因子分析。

而后使用SPSS20.0进行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采取主成分分析法, 通过最大方差法正交旋转进行处理。得出的结果中, 前2个因子变量的特征值均大于1, 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54.371%, 说明前2个变量蕴含着原始15个指标说能表达的足够信息, 同时通过观察碎石图, 可以提取两个新因子作为原来15个变量的主因子, 相关数据列于表3。这两个主因子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0.176%, 24.194%, 提取的因子能表达初始变量54.371%的信息, 基本满足因子分析法用变量子集来解释整个集合的要求, 因子的特征值和贡献率见表3。

本文根据成份得分系数矩阵中指标的因子载荷情况, 分别命名2个主因子为低能耗成本运营、产品市场渗透。另外把主因子没有包括的信息设为X n, 它的贡献率为4 5.6 2 9%, 可以列出评价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的表达式为:X综=0.30176X1+0.24194X2+0.45629Xn

(三) 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的因子分析结果

根据因子分析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构成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最主要的部分是“低能耗成本运营”, 因子贡献率为30.176%也是各因子中最高的。小微企业大多是发展中的企业, 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 缺少资金的支持, 因此必须要考虑成本的消耗情况。“低能耗成本运营”不仅能让管理者清楚地看到小微企业运营的情况从而及时地调整决策, 同时也是小微企业能够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调查发现, 虽然小微企业自身情况不尽相同, 但是都十分注重成本的能耗和控制, 因而, “低能耗成本运营”相较于其他因子更受小微企业的关注。这一实际情况与本文的分析结果较符合。

“产品市场渗透”因子贡献率位排在第2位为24.194%, 说明该因子与客户需要的满意程度、市场占有率密切相关, 客户对产品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了产品的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该因子直观反应了产品的销售情况对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的影响, 本文认为小微企业应加强产品的宣传、促销力度, 从而增强产品品牌的认知度, 扩大市场占有率, 最终提升小微企业的生态竞争力。例如, 对小微企业主打产品投入更多的广告和渠道促销费用, 从而为小微企业快速打开市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以上分析表明, 在所调查的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中, 大多数小微企业已经有意识地对提升生态竞争力做出了一些努力, 但对产品技术、行业交流以及管理层沟通方面还未有过多的重视和实践。这种情况的出现与被调查对象为小微企业有较大关系, 一方面, 小微企业规模小, 资金少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另一方面, 小微企业制度不完善, 小微企业部门组织不复杂, 导致小微企业管理方面缺乏规范, 影响了整体竞争力的的提升。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把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文献回顾、模型建立、调查统计三个阶段完成研究, 简单定义了生态竞争力的概念, 并且从小微企业生产营销的角度结合管理理论分析构建了包含15个二级指标的生态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整体框架, 同时设计问卷进行调查, 而后应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最后得出分析结果。结论如下:

在生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里, “低能耗成本运营”、“产品市场渗透”在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中占据主导作用, 是影响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的主体变量。其中, “低能耗成本运营”因子的贡献率最大, 所占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的权重最大, 是构成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最主要的部分;“产品市场渗透”因子直观体现了产品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对生态竞争力的重要影响, 是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竟争力的不可忽视的发展方向。

根据研究分析结论和调研统计结果, 针对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生态力方面现存的问题, 本文对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的提升提出以下建议:

(一) 减少材料消耗, 控制预算成本

小微企业最基本的职能是生产产品, 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在面对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更需要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资源利用率, 获得最大效益。例如, 生产工艺创新, 摒弃低效的生产流程, 引入高效率的生产技术, 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对废弃物进行收集处理利用, 根据废弃物种类的不同, 分类收集, 集中处理, 最高效地利用废弃物;减少仓储和运输环节, 通过行业上下游的通力合作, 合理利用资源, 互帮互助, 争取实现小微企业的双赢。此外, 小微企业管理层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有效地制定决策, 最终获得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的提升。

(二) 加强产品促销宣传力度, 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

产品销售是小微企业生存的根本, 因此, 小微企业有必要加强产品的促销宣传力度, 通过降价促销, 增加终端销售网点, 区域代理商等等方式扩大市场占有率, 另外, 小微企业销售出去的产品仍要跟踪, 做好售后服务, 提高客户满意度, 争取能够获得“回头客”的再次光顾;利用口碑营销、饥饿营销、网络营销等方式, 迎合消费者的口味, 利用最小的营销成本, 尽可能地获得最大的效益;树立产品品牌形象, 创新产品技术, 提升产品质量, 扩大品牌知名度;加强企业管理层与基层员工的沟通, 及时高效地解决遇到的问题, 不断提高喀斯特地区小微企业的生态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曾春花.喀斯特地区生态型小微企业发展的三维合力模型[J].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41 (4) :129-135.

[2]王俊峰, 王岩.我国小微企业发展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 2012, 425 (9) :86-93.

[3]曾春花.生态型小微企业与喀斯特地区经济发展匹配性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 2014, 22 (5) :71-74.

[4]Porter M.E., Linde V., Class.Toward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Co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5, 9 (4) :97-118.

[5]金天皓.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及其评价实证研究--以杭州市重点小微企业为例[J].上海管理科学, 2012, 34 (1) :42-46.

[6]王军, 耿建.小微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J].小微企业管理, 2012, 370 (22) :169-171.

体验喀斯特之魅 篇11

这里有区域内最完整的喀斯特体系,有同纬度发育最好、保存最完整、出露面积最大、极具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的连片喀斯特石林,有典型的地质构造遗迹、峡谷地貌等自然景观,更有古村落、古建筑等人文景观融入其中。

这里建有科考步道、地质遗迹保护站、科普长廊,设置了科普科考线路图和文化旅游线路,最新建成了目前西南地区最大的地质公园博物馆——馆内设有地质遗迹标本专柜、地球厅、喀斯特世界厅、科普电影院与报告厅。

这里是中国地质大学、贵州大学等院校的教学实践基地,同时也是广大科研院所进行科学考察研究的重要舞台,其在科研科普工作方面获得了长足的支持。学生和国内外的各界人士可以在这里开展野外观测、教学科研活动和科考活动,增强地质科学实践技能。

在“全国科普日”“4.22”地球日和“12.2”世界环境日等特殊节假日,公园会组织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和春秋游活动,你从中可以了解区域喀斯特的发育旋回过程、乌江河谷的形成演化规律,还可以获得如全国优秀国土资源科普丛书《思南国家地质公园科学导游指南》等科普宣传资料,从而扩增地质科普知识,增强爱护地球环境的意识。

喀斯特生态旅游 篇12

1 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现状

试验区创立以来, 围绕“生态建设”主题相继实施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中国3356、生态工程、农田基本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 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开展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 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 生态建设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1.1 林业生态建设

从表1可以看出在1988~2013年间试验区的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8%、7.8%和7.41%。森林资源达到三个指标共同增长, 将会使森林生态系统的供给功能、调节功能、文化功能以及基础支持功能共同发挥作用, 为毕节地区的生态建设提供支持。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 可以使当地居民对森林供给功能得到满足, 从森林中获取一定的经济价值从而提高其经济收入, 同时可以对当地的生态系统起到调节作用, 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支持效益。

1.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毕节地区通过实施水土保持工程, 全市水土流失面积从16830km2减少到11669km2, 年均减少206.44km2。同时, 通过积极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 全市石漠化总面积从2005年的6526km2 (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24.3%) 下降到2011年的5980km2, 减少了54km2。从表2可以看出水土保持林建设、封禁治理和坡耕地保土耕作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是在植物篱和种草等生态工作比较薄弱, 下一步工作应该加大水土保持薄弱环节综合治理力度, 完善水土保持工作体系, 加快工作进程。

水土流失的治理不是单个方面的工作, 而是一个体系的共同作用结果。毕节试验区对408条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 其中封禁治理、水土保持林的建设以及坡耕地保土耕作作为三个主要方面为毕节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奠定了基础。毕节市还开展了“山水园林宜居城”创建活动, 全市完成绿化面积2.54万hm2, 城市绿化覆盖率从2007年的9%上升到2013年的29.88%。

1.3 污染控制

毕节市全面实施排污总量控制, 全市各县区下达污染物总量指标, 对辖区内污染源和三产发放排污许可证, 对污染源实行了浓度和总量双重控制, 尤其是加强了市内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污染源治理和总量控制。开展了煤矿和煤化工分布区水污染调查工作, 对438家企业实施限期整改。对原炼锌区重金属污染较严重的3个县35个乡镇进行重点防控。争取了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资金4090万元, 启动了七星关区、赫章县等4个点的废渣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工作。加大了工地扬尘、工业污染整治, 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全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从2005年的62.7%上升到80.5%。

1.4 节能减排

在工业治理方面, 毕节试验区通过采取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监督减排的措施, 关停淘汰了400余家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企业, 加大减排工作力度, 试验区6500兆瓦火电机组脱硫设施全部建成投运, 9条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脱硝设施全面建成投运, 25个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 处理能力为每日23.42万t, 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9.04%和8.22%。全面完成了“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

2 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生态环境依然脆弱

毕节试验区石漠化面积为7008km2 (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26.1%, 且每年仍在扩展, 已形成耕地石漠化面积32.8万hm2, 占石漠化面积的46.8%) , 可见试验区的生态恶化并未得到根本的遏制, 生态环境依然很脆弱。并且试验区100多万hm2的耕地中, 仍有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13.7万hm2, 水土流失面积大。作为典型的喀斯特地区, 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使得毕节的生态建设任重道远。

2.2 试验区水土保持成效不均衡

毕节地区水土保持工程的陡坡改梯田已取得的显著成效, 但是在绿色生态, 主要以林草及林果产业上很薄弱。并且, 水土保持工作在示范区内产业链相对完整, 但是没有成为普遍性, 示范区以外的地方仍然需要技术和理念的推广。示范工程有成效, 但治水方面缺少资金和技术的投入, 同时缺乏对数据监测和分析的核心技术和规范。

2.3 生态建设制度不完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 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制度,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制度是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也是生态建设的根本保障。但是试验区现行的生态修复、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等制度还未完善, 这会为试验区的生态建设带来诸多问题。

2.4 林地确权工作未完成

毕节地区林地流转面积为0.68万hm2, 只占了林地总面积的0.58%。虽然办理林权抵押贷款2215万元, 但是只盘活了森林资源的一小部分。林权的确立是林地流转和林地经营的基础, 只有林权确立、登记, 林权制度的改革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权交易工作、森林的保险制度等制度才能实施。只有林权确立才能更好地管理森林资源, 使之发挥效用。

2.5 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资金不足

虽然试验区成立以来有一定的生态建设资金支持, 但是因为生态建设工程的成本不断增加而毕节地区存在水土流失面积大、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 所以需要大量资金不断地投入在生态建设工程中, 如果资金短缺, 势必会影响治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3 促进毕节地区生态建设的对策建议

3.1 加快生态建设工程实施进度

因为毕节试验区的生态环境基础薄弱, 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增加, 所以要认真实施重点生态修复工程, 加快生态建设的步伐。毕节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的形成有自然方面的因素, 但主要是深层次的人口与经济社会原因, 生态用地和粮食用地矛盾突出。因此要把农民群众的脱贫致富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 将其他国家、地区的生态建设经验同毕节地区喀斯特地质特点相结合, 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生态建设工程。

3.2 加大水土保持力度

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基本完成, 接下来需要完善示范工程以外的其他基础工程, 增加水土保持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争取不漏掉、不放弃任何区域, 实现试验区全覆盖, 共同发展。同时, 采取群众参与式治理过程中, 充分利用当地群众的创新和本土知识, 让群众参与到水土保持工程的规划、设计、安装和管理的过程中, 并由群众进行监督决策, 保证工程的长期高效运行。

3.3 完善试验区的生态建设制度

完善试验区的生态建设制度, 是为了让试验区建设过程有法可依, 抑制违法行为, 规范建设行为。这需要生态修复制度、生态保护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三个制度共同完善, 建立生态建设体系和生态建设的长效机制。同时完善生态建设工程的验收制度, 加大生态效益评价机制, 全面考虑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健全环保机制, 将制度与各项机制很好地结合起来, 为试验区的发展提供法律制度保证。

3.4 加快林权确权工作, 推进林权制度改革

加快毕节试验区森林确权工作进程, 早日完成林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推进林权制度改革, 鼓励农民创业积极性, 盘活森林资源, 使之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为农民创造更多经济收入, 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同时完善森林保险机制、森林资产评估机制、林权抵押贷款等配套体制, 使林权流转过程规范化、程序化, 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加强林业执法的能力, 建立林业执法体系, 规范林权制度的各个环节。

3.5 设立环境保护专项基金

毕节地区生态基础比较薄弱, 生态建设的工作量巨大, 这就要求各种工程建设的资金不断投入。因此要建立环境保护专项基金, 专款专用, 增加资金在生态环境建设的针对性, 资金到位快, 手续直接, 可以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效率。同时要建立环境保护专项基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项目的不同要求, 建立不同的标准。这样可以防止资金浪费的情况出现, 使得资金使用达到最优结果。

4 结论

毕节试验区26年以来在水土保持、污染减排、生态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 但是由于自身生态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密度高、人口基数大等特点使得试验区的生态建设道路还很漫长。毕节地区需要通过加快水土保持工作的进程、完善本地区生态建设体制、加强生态建设的综合执法能力、提高环境监管的技术和能力、加大环保宣传力度等措施, 在政府会同当地百姓共同努力下, 克服自身的局限性, 使毕节试验区早日实现生态建设的目标。

摘要:随着贵州省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经过近30年的发展, 毕节试验区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 生态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对毕节试验区的实地调研, 分析存在的问题, 提出促进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态建设,问题,对策建议,毕节试验区

参考文献

[1]陆元昌.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152-154.

[2]宋军卫.森林的文化功能及其评价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

[3]魏媛, 徐筑燕, 吴长勇, 等.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的效应与农户响应[J].贵州农业科学, 2012, 40 (1) :230-233.

[4]杨广斌, 李亦秋, 刘芳, 等.毕节地区重点污染源及生态环境动态监控平台[J].测绘科学, 2014, 39 (2) :79-80.

[5]魏媛, 吴长勇, 吕君, 等.喀斯特地区城市绿化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以贵阳市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 2013, 52 (6) :1352-1258.

上一篇:农村物理教学下一篇:妇产科护生的临床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