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结合(共8篇)
诗画结合 篇1
古人常以“诗中有画”来赞美诗词的意境。在很多古代诗词作品中,我们总能见到斑斓的景致,如同在面前展开了一幅山水画卷。这些山水诗在我国古代诗词作品中有很多,具有浅显易懂、节奏明快等特点,尤其“留白”的艺术手法,往往能引发读者无限的遐思,能够满足儿童丰富的想象空间需求,适宜儿童吟诵。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山行》就是一篇诗画兼备的佳作。
一、佳音美景,初感诗韵
尽管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诗词作品是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和学习特征来选定的,但古典诗词与现代汉语在语言习惯、描写手法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对于学生而言,简单直接的阅读教学,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故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一些教学情境来丰富教学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山行》这首诗具有寄情于景的艺术特点,诗中呈现了大量的自然景观。但仅从字面上,学生很难想象出这些景观的优美,教师还需要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营造“佳音美景”,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使学生感受到全诗的韵律之美、意境之美。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为大家带来一首既好听又有品位的古筝曲,再配上诗朗诵。现在大家闭上眼睛,静静聆听。
(师播放古筝曲 《渔舟唱晚》,并缓缓朗诵《山行》)
师:大家谈一谈听到这首诗朗诵有什么感受。
生:美。
师:你内心有什么感觉?
生:非常舒服,想亲眼看一看这些景色。
师:很好,说明你听得非常认真、细致。你听到了哪些景物?
生:有山、云、车、叶子、人家。
生:老师,我还听到有石头和枫林。
师:同学们的记忆力非常棒,很快就抓住了诗中几个重要的景物。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看一看这些景色,看看它们到底有多美。
在教学中,首先,教师没有直接领读,而是以古筝名曲作为背景音乐,突出诗的意境之美。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来讲,虽然还达不到欣赏古筝名曲的水平,但从学生所反馈的信息来看,不可否认的是,背景音乐对学生感受诗韵之美起到了助推作用。其次,教师避开直接对文本的剖析,而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从学生的感官体验入手,一步一步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诗中的景物上。
二、细表画卷,探究诗境
诗词教学是一个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过程,其中文本剖析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即使在低年级诗词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品读诗词意境,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
在上述教学环节中,教师创设情境,并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探究诗中景色的兴趣,使学生融入到了诗的虚幻世界中。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重点围绕“细表画卷”来展开教学。
师:哪位同学告诉老师,诗中的“山”是什么样的“山”?
生:寒山。
师:我们一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个“寒”字。这说明山上有一点冷,人很少。请这位同学闭上眼睛,一边回忆刚才听到的诗朗诵,一边想象一下诗人是怎样登上“寒山”的。
生:诗人是“远上寒山”的。
师:同学们,咱们来体会这个“远”字。这说明山路很长,诗人走了很久才到达山顶。
在教学中,教师将细品景色作为这一教学活动的重点,引导学生去想象诗人的动作,如走了很远的路才登上山顶,使学生脑海中形成了动态的画面。
针对低年段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增加了一个有趣的环节,即以音乐、画面为背景,运用通俗的语言串讲整首诗,使学生在初步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融入诗境。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次闭上眼睛,在古筝曲中,跟着老师一起体会诗人的足迹。这是一个深秋的傍晚,“我”走在一条由小石子铺成的小路上,小路弯弯曲曲一直伸向充满秋意的山上。远远望去,在那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为深山增添了许多生机。再看,那一片夕阳照射下的枫林,真是太迷人了,正是因为它的美丽,所以“我”得停下马车,好好地观赏一番。你瞧,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怎能不叫人喜爱呢!
教师运用通俗的、符合学生理解水平和年龄特征的语言来描绘诗境,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三、吟诵合璧,深解诗意
诗词教学中另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是吟诵,在反复熟读的基础上实现背诵。很多学生并不喜欢这一环节,是由于对诗意、诗境的理解深度不够,没能实现理解基础上的背诵,这样收到的效果自然不理想。吟诵合璧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在“吟中背”,又在“背中吟”。
在《山行》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挖掘诗境的画面感,为学生营造了立体的视听感受,激发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走进了诗人的精神世界。在吟诵教学环节中,教师仍然延续了诗画结合的教学方法。
师:同学们,下面来做一个抢答游戏———老师在大屏幕上播放不同的画面,同学们用诗句来解答每幅画面所画的景色,看谁答得多。
(以《山行》全诗为背景,切换不同画面)
生:远上寒山石径斜 。
生:白云生处有人家 。
师:这位同学,画面中没有白云,你为什么会想起这一句诗呢?
生:老师,画面中有炊烟、有农家,这家人正在做饭,有烟从烟囱里冒出来,就像一朵一朵的云彩,所以我想起了这句诗。
师:答得非常好!这位同学的想象力很丰富。诗人笔下的“白云”也可以理解为农家生火做饭所产生的青烟。我们试想一下,诗人站在山顶眺望,见到了山下一户一户的人家,一缕缕青烟升腾而起,这是多么温馨的画面啊!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营造出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旨在让学生在相互竞争的环节中,激发其记忆潜能,使学生主动探究和解读诗意,并实现“吟”与“诵”的结合。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牢牢地记住了诗词的内容。
四、诗画结合,纵情山水
正如前面所讲的那样,对于死记硬背的记忆方式,学生不仅容易忘记,而且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教师在吟诵过程中采取诗画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一边看画面产生联想,一边回忆诗句,加速了知识内化与外显的过程,使记忆更加深刻。但学生要真正达到应用自如的程度,还需要经过反复练习。
比如在这堂课中,教师在吟诵教学环节后,还增加了拓展环节,将前面的“看图吟诵”改为“诵读作画”,这在能力要求上更高一层,旨在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一直在“看图吟诗”,接下来咱们换一种方式,在吟诗的基础上作画。两位同学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中一位同学负责吟诗,另一位同学负责画画,每吟诵一句诗,就在画纸上画出你心中想象的景象。看哪一组画得又快又好。
(学生基本完成了课堂作业)
师:现在哪一组同学为大家展现一下你们的作品,同时为大家讲解一下画中的意境?
生:老师,我们画了很多深红色的叶子,因为诗里说“霜叶红于二月花”,而深红色比红色还要红,所以我们用深红色来画叶子。
师:这个主意非常好,说明这两位同学在认真思考霜叶的样子。
在教学评价中,教师更多地采用激励评价,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思考能力、想象力及时给予肯定,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通过这种“诗画并行”的方式,学生徜徉在山水之间,情操得到了陶冶。
诗画与健康 篇2
我国自古就有杜甫诗能治百病的说法。南宋胡仔的《苕溪渔隐》中说:“世传杜诗能除疾,此未必然。盖其辞意典雅,读之者悦然,不觉沉疴去体也”。清代萧伦说: “人心如良田,得养乃滋长,苗以水泉溉,心以理义养。一日无诗书,心臆无佳想;一日无诗书,耳目失清爽。”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认为,读之“忧借以消,怒借以释,牢骚不平之气,借以铲除。”美国心理学家勒纳倡导“诗歌疗法”,德国设立“病人图书馆”,意大利医生与诗人联合成立“诗药有限公司”,德国一位学者研究表明,从事艺术的人其寿命在长寿者人群中占首位,这主要是勤于用脑、富于想象所产生的保健效应,大脑功能,用进废退。我国古代史学家司马迁也曾这样说过:“神不用则废,用之则振,振则生,生则足。”
关于用画来治病之说,史书上也有记载:“北宋著名诗人秦少游在蔡州做官期间,得了肠胃病,久治不愈,后经友人指点,每天欣赏唐代王维的山水画,他把自己完全置身于青山绿水的画卷之中,获得了无尽的快感,半月后病情在不知不觉中痊愈。实际上这就是现代人说的精神疗法,它使人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产生丰富的想象,使心理不断受到良性刺激,从而保持精神愉快,促使分泌更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类,这些物质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增强免疫力,使疾病痊愈。徐悲鸿的《奔马图》,万马奔腾,一泻千里,气势恢宏,十分壮观。观后顿时令人精神为之振奋,抑郁的心情顿消,失调的心态顿复。客观上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也谈诗画有别 篇3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网络的普及、多媒体视听资料的极大丰富,使“被动接受”渐渐成为一种文化习惯。把各种信息分类整理,轻点鼠标,复制、粘贴即可,如此一来,思维渐渐有了惰性。“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这是南宋诗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所载一首悟道诗,用来形容今天人们对美的熟视无睹也未尝不可。习惯了所处的环境,即便是蓬莱仙阁,也觉得稀松平常,只有离开了才会恍然大悟,慨叹“原来身在画图中”。
艺术鉴赏也同样如此,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通过电影与电视剧来感受艺术,惰于咀嚼文字。于是,把文学经典名著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似乎成了改变“文学名著认识读者,读者不认识文学名著”尴尬局面的不二法门。诚然,通过视觉艺本的加工改编,确实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普及作用,但问题是,正如宗先生在诗(文)画有别章节中所说:诗(文)是虚的,而画是实的,当然,欣赏画作,也可以有想象参与,但它呈现在人面前的,毕竟是直观的形象,而诗(文)则不同,它充分发挥了文字的无穷魅力,是含蓄的,有解读的无限空间。以汉代李延年《北方有佳人》为例“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至于佳人是杏目柳腰、清艳妩媚,抑或雪肤冰姿、妆淡情深,全凭读者自己去解读,所以也就有了浮想联翩的无限乐趣。
论“诗画同体” 篇4
关键词:诗画同体;诗歌;绘画美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的语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语言及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一首诗的艺术创作,大都从见景(或见物、见事)生情,引发联想开始而进入艺术构思阶段。诗歌的艺术构思有两种思维形式:一种是用形象思维进行直觉的创作,一种是用逻辑思维进行反省的创作;前者的作品往往是图画诗,后者写出的往往是哲理诗;图画诗讲究意境的创造,哲理诗讲究意趣的追求。笔者认为图画诗的艺术构思要借助于诗画同体。诗和画有很多艺术规律相通,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可以相互借鉴。唐人的律绝之所以富有韵味,很得力于对“绘画美”的追求。一些著名的诗人如王维、苏轼、郑板桥都是精通画论、熟谙画法的,在他们的诗中常有绘画艺术的运用。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说:“诗是说话的画,画是沉默的诗。”苏东坡评价王维的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实际上诗画在表现媒介和表现内容方面都有差别,但是诗人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却可以运用构图、空间、线条、色彩、透视等绘画元素,使读者在头脑中能够唤起生动逼真的生活画面和场景,这一点正是诗歌与绘画的相通之处,也是诗歌美的一种追求——绘画美。“绘画美”要求诗与画,情与景的相互交融,传神写景,所写如画,寄情于画,画中有诗。第一个明确强调“诗画并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并提出“诗歌绘画美”理论的代表人物就是苏轼。虽然到了宋代“诗画并论”的理论才被明确提出,但是有着“诗画同体”实践的诗人在中国诗歌史上却是不胜枚举的。
一、陶渊明诗歌中的“绘画美”
魏晋时期,文学界最有成就的非陶渊明莫属。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且大都是描写自然景象及其在农村生活的场景。《归园田居》描绘出了一派幽静、朴实的农村田园风光,形诸画图而又诚然不失绝佳。“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中的“旧林”和“故渊”代表着自然,“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描述恬淡自然,清静安谧的田园风光。他后顾前瞻,远眺近观,前两句写远景,远村的迷蒙昏昧,青烟袅袅,后两句写近景,画面由静而动,动静相宜,给读者呈现的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清代成书《多岁堂古诗存》卷四评《归园田居》“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四句说:“昔日谓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若此四语,诗画之痕都化”。由此可见,陶渊明诗歌中“绘画美”的境界比“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还要高。陶渊明诗歌中的“绘画美”还表现在意象上。陶渊明诗歌意象中除山水、田园、菊、梅外,还展现了众多“鸟”的意象。陶渊明承袭古人的表现意象,在他的作品中,鸟意象别有称呼和新意。其一是飞鸟意象,在陶渊明笔下经常出现无拘无束的飞鸟,如“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写参军经曲阿作》)、“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饮酒》十五)、“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咏贫士》一),这些飞鸟是陶渊明诗歌中难得表现轻松愉悦自适的一种。其二体现在羁鸟意象,“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诗人借困守笼中的“羁鸟”隐喻“误落尘网”的自己。其三是归鸟意象,是诗人回归自然、归情返性的体现,如“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饮酒二十首并序》)。最后是孤鸟意象的体现,《孤鸟》中的孤鸟不正是诗人前半生身居官场悲剧命运的真实写照吗?陶渊明的诗歌特色是朴素、感觉、意境、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这或许是一种诗歌回归自然的表现,也是其通过气韵、意境、意象所衬透出来的诗歌中的“绘画美”。
二、王维诗歌中的“绘画美”
王维的诗歌是中国诗歌“绘画美”发展的一个顶峰。身为画坛巨臂,王维在写诗的时候非常注意色彩的搭配与构图技巧,王维的诗淡雅清新,错落有致,仿佛一幅赏心悦目的田园山水画,言有尽而意无穷,一切景语皆情语。王维诗画兼长,一向兼有诗人与画家的天赋,用画意作诗,凭诗情绘画,使山水诗与山水画互为渗透,融为一体。他怀着诗人的情愫,紧握画师的彩笔,用简洁优美的诗句表现了千里山河的绝妙画境。
线条是表现诗歌“绘画美”的一种重要语言。线条是绘画最基本的构成形式,表现了事物的外形和运动趋向,是人们认识和反应自然形态时最简明的表现形式。线条用来界定物象,是基本的造型手段。在诗歌创作中,诗人也善于用线条的绘画元素,使诗歌呈现出表达诗人情感思想的“绘画美”。不同的线条具有不同的审美意义。如垂直的线条给人以庄严、挺拔的感觉,水平的线条给人以平稳、沉静的感受,曲线则给人以流动、自由的感受。王维在其诗中善于运用线条来刻画景物意象,创造出诗歌独特韵味的“绘画美”。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王维笔下西北塞外的风光,诗的意境雄浑,画面开阔,富于形式的美感。王维用点、线、面的抽象形态构成了一幅美感极强的画面。“大漠”和“长河”在人们的视觉上可视为横线,而“孤烟”、“落日”在人们视觉上可视为直线和弧线交织在一起,刚而不折,柔而不媚。一个“直”字表现了孤烟的劲拔,刚毅之美,一个“长”字表达了黄河横贯沙漠之美。“落日”给人以感伤的感觉,但这里巧用一个“圆”字,却使人有种喜悦、亲切的感受。王维通过简单的几笔,把塞外之景勾勒的“诗中有画”。王维在诗歌创作中能够以画家的眼光来观察事物,辨别客观事物的千差万别,合理地吸收借鉴中国绘画中点、线、面有机结合的技巧,意境上体现出诗歌的“绘画美”,而空间上则描绘出一幅极赋美感的图画。
三、苏轼诗歌中的“绘画美”
苏轼诗曰:“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苏轼强调诗画并茂,因而在他的诗中蕴含着变化无穷的水墨情趣。苏轼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善于运用绘画元素来表现诗歌的“绘画美”。引欧阳修的《六一诗画》中梅圣俞说:“壮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苏轼的“诗画同体”论表现在传客观之神的同时,还要求传诗人之神,也就是在表现事物神韵的同时也表现出作者的神情意趣,重于写意。
苏轼主张“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诗画论,他要求做到自然天工的同时,也要求具有清新的风格。所谓“清”是指气韵清美,“新”是要有创新,即画格高艳,气韵清美,艺术创新,饱含韵味,清新传神。如《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苏轼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就抽象的概括了西湖的全部景色,诗中虽然没有对其他景物进行描摹刻画,但从那波光闪烁的湖水里,感受到了西湖的清澈、广阔和迷人。那俊美的山峦间,云飞雾绕,忽隐忽现,忽明忽暗,景色迷茫,令人神往。具有绘画中“意象”造型的传神之美,后两句将西湖雨与人相比,在描写上比前两句进一步具象化的比较,诗人希望人们对西湖由此产生美的联想,领略其中的神采和神韵,其意象传神之美突显了诗歌中的“绘画美”。
色彩是诗人感情的凭借。在苏轼的诗中有写生的色彩,也有自然的色彩,诗句中的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诗歌内涵的表现力度。如《红梅》中“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霜雪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在茫茫白雪中,饮酒赋诗,红梅与玉肌相互映衬,与绿叶青枝形成补色关系,饱含诗人浓厚的感情。并巧妙地将几种颜色渲染在画面之中,既丰富又统一,景物活脱,情景交融。如《次韵陈海州乘槎亭》中“日上红波浮翠山献,潮来白浪卷青沙。”画面上红、白两种颜色相互对比映衬,还有翠、青两种过渡色,使整个画面显得鲜明而又和谐,真不愧为丹青高手,着色得当,彩绘优美。又如《冬景》中“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首诗似绿非绿、似黄非黄、似白非白的残荷、残菊、霜枝的浅灰色调,同橙黄、桔绿的纯色作比较,通过鲜明的色彩对比来表现苏轼诗歌独特的“绘画美”。
诗歌具有绘画美、音乐美和结构美的特点。笔者是在论“诗画同体”的同时围绕诗歌中的“绘画美”进行研究。诗人在诗歌创作中通过运用构图、色彩、气韵、意境、意象的手法,使诗歌的“绘画美”表达的更加完善,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研究诗歌中的“绘画美”更有助于把握“诗画同体”论的本质与内涵。“诗画同体”论的进步,为诗歌中的“绘画美”的理论奠定了基础,为后世诗歌创作提供了楷模。应该看到,虽说“诗画同体”,但二者毕竟属于不同的艺术范畴,画属于空间艺术,擅长于表现“眼睛看得见的美”;诗属于时间艺术,用它来表现直观的悦目之美有一定的难度,诗所描绘的艺术画面,往往是流动的系列画面,在绘画中难于表现的动态美,在诗中极易表现,所以诗的图画美往往有更丰富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李士金.民族精神的形象体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深刻意蕴[J].江汉论坛,2000,(3) .
[2]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中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3]吴非.“诗中有画”与视觉思维[J].中国韵文学刊,1996,(2).
[4]韩经太,陶文鹏.也论中国诗学的“意象”与“意境”说[J].文学评论,2003,(2).
[5]张福庆.论王维山水诗的“诗中有画”[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9,(4) .
[6]杨铸.“诗画本一律”:中国古代绘画理论的自觉选择[J].北京社会科学,2002,(3).
诗画解读(三十六) 篇5
这首“渡汉江”诗,描写的是远离家乡的诗人归返故乡的复杂而微妙的心理。
在唐代,岭南(五岭以南)相对长安、洛阳和广大中原地区还是蛮荒之地。诗人远离家乡来此,过着几乎是与世隔绝的生活。眼看冬去春来,连家书都不见一封,怎不令他忧 思万端?
因此,当诗人好不容易踏上归途,渡过汉江,接近故乡时,长期的盼望、思念、担忧之情,一下子被英名的惶恐和不安所代替。即使途遇乡人,急欲打听家中消息的他,也不敢开口相问了。
此诗或以为是来之问所作(宋之问,唐诗人。唐上元进士,官至考功员外郎。睿宗时遭贬,放逐途中诸诗表现了感伤情绪)。宋之问处在那样的境况中。有此复杂而微妙的心理。是比较真实可信的。
刘文科诗画作品选辑 篇6
把衣衫撕碎
让她变成飘游的云丝
飘得很远很远
与爱作别
光着膀子
走向紫霞飞舞的夕阳余晖
把眼泪抛撒
让她变成彩色的露滴
彩得很美很美
与爱作别
带着故事
走向情感世界的理性姊妹
把歌声灌醉
让她变成流动的血液
流得很慢很慢
与爱作别
扯着嗓子
走向生命里程的宁静回味
把思想溶解
让它变成深沉的大海
深得很重很重
与爱作别
拿着脑袋
走向人类前行的原始底隧
脚印
脚印是
背叛自己的残痕
多少案情
让脚印反反复复
成为线索
成为佐证
脚印是
感伤自己的反问
多少岁月
让脚印匆匆忙忙
成为过去
成为流星
脚印是
暴露自己的声音
多少隐私
让脚印熙熙攘攘
成为广播
成为新闻
脚印是
成长自己的历程
多少故事
让脚印深深浅浅
成为传奇
成为写真
夜语晨说
夜里
我对自己说:
我不想感受
所有旅途有多烂漫
只抚摸
思想深处
有一些能够骚动的意念
我不去追寻
那些故事有多美艳
只期待
岁月长河
有一片沐浴心神的花瓣
我不愿记录
全部人生有多留恋
只回忆
情感世界
有一截难以忘怀的片段
我不敢奢求
整个天空有多蔚蓝
只希望
灵魂窗口
有一个可以进出的空间
天亮了
我对你说:
你就是
我所有旅途
能够骚动的
那一些意念
让我半推半就地
获得实践。
你就是
我岁月长河
沐浴心神的
那一片花瓣
让我欲飘欲仙地
忘记从前
你就是
我灵魂窗口
可以进出的
那一个空间
让我自由自在地
随意缠绵
你就是
我生命记忆
难以忘怀的
那一截片段
让我亦真亦幻地
走进烂漫
心境
夜深
人静
心如一帘明月
九州苍穹
山高
路远
风似千里良驹
万马奔腾
心中
不管夜晚有多黑
只要有一扇窗
还为我亮着灯
心中就有
无限的光明
无论身体有多累
只要有一个家
还为我留着门
心中就有
无穷的力量
不管日子有多难
只要有一个人
还与我一起过
心中就有
无畏的期望
无论天空有多冷
只要有一床被
还为我留着窝
心中就有
无尽的火热
父与子
我对孩子说:
插上翅膀
在蓝天中翱翔
踏上云端
看最美的风景
孩子对我说:
拥有健康
在生活中冲浪
获得快乐
过最美的时光
人心
所有的人都在
强调着自己的忠诚
殊不知忠诚原来
没有声音
所有的人都在
宣示着自己的勤奋
殊不知勤奋原来
默默无闻
所有的人都在
彰显着自己的清白
殊不知清白原来
质朴纯贞
所有的人都在
演绎着自己的聪明
殊不知聪明原来
简单写真
生命平淡
在青春的这一头
总以为将来多浪漫
到了青春的那一端
才知道原来过程很孤单
在生活的这一头
总以为后面不一般
到了生活的那一端
才知道原来过得很一般
在时间的这一头
总以为前面路很长
到了时间的那一端
才知道原来路程很简短
在生命的这一头
总以为命运多绚烂
到了生命的那一端
才知道原来过得很简单
我的爱情
生活的激动
就那么一瞬
我的爱
却成为永恒
生命的精彩
就那么一刻
我的情
却化作精神
为你绽放
在你生命的柔波里
有一船盛开的鲜花
那是我用双手扒开流血的心
为你绽放
在你生命的沐浴中
有一束清新的温泉
那是我让情感汇聚喷洒的泪
为你流淌
在你生命乐章里
有一个快乐的旋律
那是我将思想揉碎编写的谱
为你歌唱
在你生命的轨迹中
有一条平直的线
那是我把骨肉浇筑凝结的路
为你成长
把真诚留给自己品尝
不去多说,
把时间留给自己思索;
不去莽撞,
把机会留给自己把握;
不去张望,
把精神留给自己拼搏;
不去夸张,
把真诚留给自己品嚐。
身边
多少年了
你在身边
你是雨天里
我避雨的那顶屋檐
雨停后
被我遗忘的那份顾盼
你是雨水里
我撑着的那把雨伞
进屋时
被我丢弃的那份眷恋
你是雨天里
我牵手的那个红颜
天晴后
被我失落的那份情感
你是雨水里
我获得的那段良缘
日出后
被我勾略的那片云烟
你在身边
多少年了
图梦想实现
辗转于亭台楼阁
忧虑在山水之间
江湖之远
多少兄弟他乡连年
图梦想实现
隐居在闹市街头
放眼于村野云涧
世道人情
多少朋友流年往返
求幸福美满
想你的时候
想你的时候就给你打一个电话
不管你接还是不接
所有的思念
都随着熟悉的铃声
围绕在你的身边
想你的时候就给你发一条短信
无论你看还是不看
所有的情感
都随着无声的电波
呈现在你的面前
想你的时候就给你唱一曲情歌
不管你听还是不听
所有的爱恋
都随着飘游的旋律
回响在你的耳边
想你的时候就给你写一首情诗
无论你读还是不读
所有的缠绵
都随着涌动的潮汐
倾泻在你的心田
血迷漫的看不到彩虹
雨, 浇湿了天空
让风凄迷的睁不开眼睛
情, 沐浴了心灵
让梦离奇的找不到家门
路, 淹没了山形
让脚疼痛的走不了长征
人, 忘却了英雄
让血迷漫的看不到彩虹。
传说中的爱情
自从那一日
牵起你的双手
我闭上眼睛
看不到自己
却看见了你
我知道
这就是传说中的爱情
自从那一天
轻吻你的红唇
我进入梦境
丢失了自己
却找到了你
我知道
这就是传说中的爱情
给你
给你
我的所有
我用双手捧着你
左边给你眼前的幸福
右边给你一生的承诺
我用双眼瞅着你
左边给你此刻的温馨
右边给你未来的梦想
我用双肩驮着你
左边给你生活的快乐
右边给你成长的保障
我用双臂抱着你
左边给你执着的印章
右边给你永恒的力量
我的所有
给你
真爱
你的心灵世界是我漫步的海滩
无论脚步沉重还是轻柔
始终没能留住深深浅浅的脚印
留下的只有永远的思念
你的身影是我镜头前面的高墙
无论快门多么努力
始终没能拍到波涛汹涌的大海
拍到的永远是你的身影
......
你爱我吗?
无论你听还是不听
我都在这里不停地追问
当你闭上
疲惫的双眼时
你的心跳
能够告诉我
你爱我吗?
当你拉上
厚重的窗帘时
你的呼吸
能够告诉我
你爱我吗?
当你踏上
遥远的征程时
你的脚印
能够告诉我
你爱我吗?
当你嵌上
璀璨的星空时
你的眼睛
能够告诉我
你爱我吗?
无论你爱还是不爱
浅析中国诗画中的“无言之美” 篇7
宋代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说:“盛唐诸人惟在兴趣, 羚羊挂角, 无迹可求。故其妙处, 透彻玲珑, 不可凑泊, 如空中之音, 相中之色, 水中之月, 镜中之象, 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有尽之言, 因此有许多意, 尽在不言中。诗之所以美, 不仅在有尽之言, 而尤在无穷之意。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 绘画作品之所以美, 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 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那一大部分即无言之美。细细品味中国美术史上优秀的艺术作品, 笔者认为后一大部分才是艺术作品真正魅力之所在。
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 特别是田园山水诗派的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 把细腻的笔触投向宁谧的山林, 悠闲的阔野, 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如王维的《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 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 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 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 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 怅然吟《式微》。”诗人看到这美好的情景, 不时联想起官场明争暗斗的厌烦, 觉得隐居在这样的农村该是多么安静舒心!惆怅之余不禁吟起诗经中《式微》, 表达出作者归隐田园的志趣和理想。此诗不正是一幅美妙的田园画吗?王维的诗总给我们一种清淡静谧的“无言之美”。譬如他的《鹿柴》云:“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诗中着意描写了作者独处于空山深林, 看到一束夕阳的斜晖, 透过密林的空隙, 洒在林中的青苔上, 在博大纷繁的自然景物中, 诗人捕捉到最引人入胜的一瞬间, 有简淡的笔墨, 细致入微地给出一幅寂静幽清的画卷, 意趣悠远, 令人神往。
与王维齐名的孟浩然, 以山水诗闻名于世。他的《过故人庄》一诗流传最广“: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短短数十字把乡村风景描写得多么真切!是所谓妙契无言之境界。
再如《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此诗在意境上显得清寂或清峭, 表达了诗人旅途的孤独哀愁和对广陵旧友的深切思念, 尤其是最后两句, 给人无穷回味的余地, 让人感到言虽止, 意未尽。
无言总是诗。中国的诗家极重这无言独化的境界。言语不必一一道出, 唯有欣赏者独自体验才是最真切的。苏轼《江城子》:“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 唯有泪千行。”无言中有真美。白居易《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诗人要把握这无言的妙韵, 无言最是充满, 最是销魂, 最是动心处。长啸一无言, 忘己又忘物。”
诗道如此, 画道亦复如是。中国的画家以无言之心体验这幽绝的世界, 创造出一种无言的艺术世界。八大山人的画就是一个无言的世界, 如果我们仔细欣赏他的画作, 画面大面积的空白是其显著的特点, 如《鸡雏图》《瓜鸟图》《荷鱼图》《鱼图》等作品, 画面或仅有一只小鸡, 或仅有一条白眼向天的鱼等, 除落款外, 其余几乎全是空白, “空故纳万境”。八大山人是一位深通无言至境的艺术家, 他巧妙利用空白创造出一种无言之美的意境。并非只有八大山人懂得“空白”的真正意义, 只不过空白在他的画面中显得更有不尽的意境。
八大山人喜欢画瓜, 譬如其《瓜鸟图》, 淡墨画了个大西瓜, 其上安闲地卧着一只白眼向天的鸟, 并在题跋中说, “这鸟是“护法者”。他所护的就是这整体的真实的世界。其实, 他就是将西瓜作为浑然的‘一’的世界。这个沉默的西瓜, 没有开口处, 浑圆地、整体地在向世界说。原来, 他画西瓜, 是在画他的无言哲学。”细细品味此图, 我们可以从八大的“无言哲学”中领略其无言之美。
前面我们曾提及八大利用空白创造了一种无言之美的意境, 其实“空白”是创造无言之美的重要手段, 正是因为有“空白”, 我们可以“凝神遐想, 妙悟自然, 物我两忘, 离形去智”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当代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对此有很好的论述。他指出:“中国画是线条, 线条之间就是空白。”“中国画很重视空白。如马远就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 剩下的空白并不填实, 是海, 是天空, 却并不感到空。空白处更有意味。”宗白华先生说“空白处更有意味”, 空白更能带给我们一种无言之美, 对此, 我在欣赏中国画时颇有感触。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可谓是中国山水画的巅峰之作, 有“画中兰亭”的美誉。此图黄公望费时多年才完成, 是其晚年的精心之作。画面层峦此起彼伏, 水平树静, 疏密有致的村居坐落在青山绿水间, 时有垂钓的老翁放扁舟于江心, 气氛和谐幽静, 如此美妙的景象, 不正是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吗?清代画家恽南田评论此图颇有见地:“子久富春山居卷, 全宗董源, 间以高、米, 凡云林、叔明、仲圭诸法略备, 凡十数峰, 一峰一状, 数百树, 一树一态, 雄秀苍茫, 变化极矣。”如果我们仔细欣赏此长卷, 会发现画面“空白处”非常之多, 但我们并不会感到缺少“意味”, 相反“意味”更足。我们无法表达此时的感受, 因为瞬间的“迁想妙得”, 我们只能陶醉在的幽静意境中, 感受“落花无言, 人澹如菊”的无言之境!
参考文献
[1][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6月第4版, 301、314页
[2][4][5]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4月第1版, 134、144、150页
[6]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年, 34、33页
[7]转引李福顺:《中国美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1月, 252页
[8]沈锡麟:《宋词三百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
小学美术“诗画合一”教学研究 篇8
一、开展“诗画合一”教学的理论基础
首先,诗歌与美术具有共通性。一方面,诗歌和美术具有共同的来源,古语有云:“诗是有声画,画是有形诗”,写诗和作画的最高境界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者心声,画者心画”,也就是说诗歌和美术的来源都是意境,也就是情与景的结合,都是人的思想感情的外在表达形式;另一方面,二者的思维模式相通,对诗歌和美术的鉴赏都可以归于审美活动的范畴,并且对二者作品的理解与创作都属于一种创造性的工作,需要作者掌握一定的技术来进行表达,而二者最终的上乘作品中都是对作者感情的表达。
其次,“诗画合一”教学符合教育心理的要求。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小学这个特殊阶段决定了小学生存在着好奇心重、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形象思维占优势等特点。结合了诗歌的美术课程更能够运用想象来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学习美术和诗歌的兴趣,从而强化学生的认知、感悟和体验能力。
再次,“诗画合一”符合美术与语文的学科特点。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美术教学应与其他学科相综合,“诗画合一”教学就是跨学科教学的一个有益实践。现代教育学研究表明:跨学科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美术教学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美,并逐渐有自己对美的认识,从而能够创造美。对诗歌的教学是语文课程中的一部分,其在作品中表现出的优美意境很难在语文课堂中独立展示,如果能够与美术课程结合,则能够使诗歌和美术的双重教学很好的完成。
二、“诗画合一”教学的作用
“诗画合一”的美术教学方式对课程的重大改革试验,对美术课程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现近的小学美术课程设置的教学活动形式非常单调,多采用灌输式教学,利用的只是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不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达到教学目标,而“诗画合一”教学模式尝试釆用“引+教+赏”模式,通过诗歌引发学生兴趣,再通过解构构思、色彩、线条等内容开拓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文化内涵,进而达到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的目的;另一方面,每一种知识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可以通过学习融会贯通的,学校实行分科促进了对学科的深入,但是知识需要融会贯通,诗画同源为两科知识的掌握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诗画合一”教学,诗歌与美术互相促进,使学生自发地思考,自主调节学习过程,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诗画合一”教学的设计
1.营造诗画合一的教学氛围。对诗歌和美术的学习均需要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只有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氛围中,该项教学活动才能使教师与学生平等地沟通交流,师生共同在美好的意境中感悟艺术的心境。环境对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影响很大,营造一个“诗画合一”的教学氛围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艺术熏陶,为教学活动有序开展打下基础。因为小学生知识和经验的不足,无法理解和感受古诗中的意境,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将古诗中的意境呈现在他们面前,在视觉和听觉上的影响下,自然能够体会古人的思想。
2.身临其境借画品诗。诗歌就是作者通过特定的方式对生活进行再现,因为经验不足的原因,部分小学生可能对诗歌中的景致不能想象和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安排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中的景致,从而通过形象直观的感受,借着自然之画的美妙,充分领略诗歌所表达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