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视频监控

2024-10-05

公安视频监控(共9篇)

公安视频监控 篇1

随着现代城市化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以及公安部门对建设“平安城市”的高标准要求,对视频监控系统的组建方式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这就要求公安安防部门做出新的适应性改革。EPON这一拓扑光纤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实现公安视频监控网络的现代化、高效化、低成本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1 EPON技术特点

EPO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纤网络),是一种基于P2MP拓扑的技术,其中无源指的是ODN光配线网络中不包含任何电子电源以及其他电子器件,而是各种无源电子器件所构成,如光分路器Splitter等。通过对PON技术以及以太网的技术整合,便产生了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技术既保留了传统以太网技术又在此技术上定义了一种能够应用与PON系统物理层的技术规范,即一种新的MAC多点控制层协议(MPCP),实现了点对多点的无源式以太网多址以实现在点到多点无源光网络中的以太网帧的时分多址接入;同时,为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了极高的便利性。EPON技术同时具备了以太网和PON技术的优点。

1.1 高可靠性

EPON采用的光纤和分光器元件,其特有的无源性特点,可以避免自然恶劣环境对系统的破坏,如雷击、设备过流过压故障等,不仅延长了系统的可使用寿命;同时,也提供了系统的运行可靠度。

1.2 节约建设成本

一方面,EPON系统制造成本随着电子行业的更新换代在不断下降,光缆价格也在不断降低,可以有效的节约成本;另一方面,EPON其传输过程中不需要外接电源,极大的降低了系统铺设难度,在后期的管理过程中,也降低了维护和运营成本,与以往的光端机点对点的传输方式相比节约了大量的光纤资源。

1.3 高带宽

EPON技术所支持的1000Mbit/s的传输速率,能够满足公安视频监控系统几乎所有的视频传输、调用以及共享等业务需求。同时,每个ONU的带宽范围可以在2M~1Gbit/s内进行动态调整,其中OLT端口的平均上行带宽在30M左右,能够满足高清视频的承载需求。

2 EPON技术在公安视频监控中的应用方案

结合公安视频监控设施所应发挥的实际效用以及系统的安装特点,以下提出了EPON在公安视频监控系统应用中的承载方案。

首先,根据系统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公安各派出所的分布特点合理的设置光线路终端,即OLT设备。通过OLT所提供的GE/10GE接口将网络连接至上层宽带城域网;结合监控设备的实际安放地点,利用ODN网络的多级分光特点,参照光功率衰减的范围值,灵活的选择多级组网方式,最大限度的提高PON接口的可利用率。由于公安视频监控系统所需的监控点分布广泛,要考虑利用光缆线路进行组网,该组网结构一般分为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三层结构。

2.1 核心层

核心层主要包括各级管理服务群,其中主要由OLT网管服务器、中心管理服务器、控制服务器、存储转发服务器以及公安视频控制监控中心电视墙等。监控中心通过采用OLT设备与汇聚路由将前端机房的视频数据进行汇聚处理。

2.2 汇聚层

为网络末端接入机房到指定汇聚机房层。端到端采用IP以太网的专用传输通道进行汇聚,网络汇聚机房到上层的核心层使用n×1 000M电路进行汇聚上传。

2.3 接入层

各个视频监控接入点末端采用适配性的ONU设备,并提供10/100M的以太网接口。若将视频接入到就近的网路机房,需要为接入层提供专用的光纤网络传输设施,进而实现视频数据的上传。在接入层软件模块设置方面,选择通过IP网络与视频监控软件相结合的软件调度方案,从而实现整个监控网络的全面IP化管理。在数据安全保护技术上,采用MSTP实现上行链路的负载均衡与冗余数据处理。

3 EPON技术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目前,EPON技术不断的成熟,其在上行链路数据处理方面尤其显现出安全、可靠、高效的优点,但其在下行数据处理技术上仍存在一些安全性问题,如视频数据的被监控和窃取威胁。由于EPON是采用的点对多点的技术,其下行数据会被同时广播到系统中所有的ONU上。这就给非法用户的下行数据监听提供了可能性,这就给数据的传输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用数据密钥加密技术和VLAN划分。具体方案为,采用三层搅动加密处理技术:汇聚层的OLT设备向接入层ONU的请求密钥,ONU提供各自的密钥并在OLT和ONU之间进行实时刷新,OLT对ONU下行数据进行匹配的密钥分配与加密处理方式,以确保各ONU之间无法识别彼此的加密数据,保障下行数据的通信安全。

2013年云南广电网络宾川支公司为宾川县公安局建设了一套“平安乡镇”视频监控系统。经过一年的运行,网络运行稳定,效果较好。事实证明,用EPON技术组建视频监控传输是切实可行的。

摘要:EPON技术具有节约成本、低消耗和支持高宽带传输的特点,其技术能有效的与公安视频监控系统相结合,能够大大的增强高清视频监控设置的数据传输效率。本文结合EPON的技术原理及优点,分析其在公安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方案。

关键词:EPON,公安视频监控,优点,应用措施

参考文献

[1]赖银汉.提高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化的探讨[J].广东公安科技,2007(3).

公安视频监控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

你们好!现将截止目前及5月份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维护整体情况分析:

1.截止目前共计完成xx区公安监控点位查看及故障处理103处。其中完成处理59处,44处未恢复。未恢复的44处中因电源故障导致未恢复点位18处,光电正常0NU上线但视频未上线点位10处、目前因光路未回复的点位有8处(2处为主干光太弱,3处为皮线光缆断需布放光缆,1处为光缆断但找不到上游分光器,2处为光缆断路由被毁需重新找路由)。光电正常ONU未上线机房检测不到的有4处。因其他原因导致未恢复的有4处。

2.本月主要对城区老路灯杆上的移动到新路灯杆上的点位进行的光缆接续,共计完成31处,另外对钟楼滩片区及旧城山片区的故障进行了查修,目前还有六处未恢复。

3.本月对xx四个乡镇的汇聚故障进行了查修,目前已全部恢复。

二、存在的问题:

① 本月由于城区老路灯杆上的移动到新路灯杆上的点位,需要接续部分需要布放光缆,导致对其他区域的故障点位查修进展较慢。

② 目前日常故障查修我们已经能够完全掌握,个别故障还需多方沟通后完成处理,还需尽快学习,并提高故障处理效率。

③ 目前还有xx三个乡镇由于汉王派出所搬迁,由于派出所汇聚设备未安装导致此三个片区的汇聚未恢复,所有视频都未上线(光缆已全部到位)。

④ 目前部分地方的光电正常但ONU未上线,机房检测不到,更换ONU数次后依然检测不到的问题未找到原因,需网管中心配合解决,目前我方已安排人员到网管中心学习熟悉业务,此问题将会尽快得到解决。

三、解决措施:

公安视频监控 篇3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科学技术取得飞速发展, 各国以此为契机, 大力实施科技强警战略。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作为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的重要载体之一, 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防范和打击犯罪方面具有突出作用, 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视频监控系统的使用。公安机关通过视频监控系统收集大量信息, 并对其进行储存、处理、分析, 为侦查破案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近几年, 我国大力开展平安建设, 公安视频监控系统得到迅猛发展。随着监控范围的扩大, 城市公安监控预案系统的设计和思路构架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 开展基于GIS的公安视频监控预案系统研究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1视频监控预案系统的功能

目前, 我国已经投入正常使用的视频监控预案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 以软件集成商为代表, 主要用于某些特殊场所的视频监控软件系统;第二, 以视频监控设备厂商为代表的视频监控软件系统;第三, 以网络运营商为代表, 利用自身的网络优势, 给用户提供一体化和标准化的网络服务监控系统。视频监控预案系统以人的活动为监控对象, 视频监控预案系统的功能主要有:权限管理功能、实时视频浏览功能、云台设备控制功能、历史视频存储与管理功能、设备管理功能、基本电子地图功能以及视频智能分析功能等。其中权限管理功能以身份证和用户权限管理为依据, 将系统划分为若干等级;历史视频存储与管理功能是指该视频监控系统可以有效存储历史视频信息, 并对实时系统信息进行处理, 从而满足公安部门的实际需要;设备管理功能可以满足设备添加、删除和修改等要求。智能视频监控预案系统功能图如图1所示。

2公安视频监控预案系统设计目标和原则

2.1公安视频监控预案系统设计的目标公安视频监控预案系统设计的整体目标是以满足公安部门收集空间、时间、人物、情景等信息为需求, 通过建立视频监控预案系统, 为公安部门提供大量有助于破案的视频线索。其主要目标有:第一, 视频监控预案系统收集的空间信息应该保证精确性, 系统的基础与地理信息应该与实际地理信息保持一致, 从而满足公安部门的破案需要;第二, 公安视频监控预案系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最精准的信息传递进行优化处理, 并将其传输到公安部门;第三, 公安视频监控预案系统可以同时满足城市不同位置的信息需求;第四, 该系统具有维护简单、扩充范围广以及更新迅速等特点, 是满足公安部门破案需求的重要手段。

2.2公安视频监控预案系统设计的原则公安视频监控预案系统设计必须坚持以下原则:第一, 简单实用性原则。在满足公安部门信息需求之前, 设计人员应该尽可能使该系统更加简单化和大众化;第二, 可扩展原则。为了满足公安部门信息发展的需求, 视频监控预案系统设计还应该坚持可扩展原则, 利用模块化结构, 降低系统各模块之间的重复度;第三, 科学性原则。科学合理的系统设计是提高公安部门破案信息准确性的前提;第四, 完备性原则。公安部门视频监控预案系统必须保持信息的完整性, 系统空间和属性信息在满足系统实际需求的同时, 设计系统的模块还应该保持完整;第五, 指导性原则。公安视频监控预案系统主要目的是辅助公安部门完成破案需求, 公安部门以监控系统为依据进行决策, 才能提高公安部门的整体战斗力;第六, 规范性原则。设计人员应该明确该系统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任何环节必须保证最基本的规范性;第七, 安全性原则。公安部门所有的信息均具有较高的机密性, 视频监控系统的安全性是公安破案信息安全的重要保障。

3基于GIS的公安视频监控预案系统设计思路构架

3.1系统设计基于GIS公安视频监控预案系统设计的思路比较复杂, 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 对其设计思路做了以下介绍:在公安部门所在城市内搭建一个覆盖全市范围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综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如网络视频监控技术、GIS技术以及GPS技术等, 全面提高该系统的实效性和精确性。

3.1.1系统构架公安部门基于GIS建立的公安视频监控预案系统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 该系统划分为4个层次, 每个层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1.2系统功能设计结合GIS技术的实际特点, 以该系统地功能需求为出发点, 设计人员应该在满足该系统简单性、方便性以及实战性的前提下, 保障该系统同时具备显示、云台控制、查询、回放、地图浏览、定位、地图编辑以及GPS监控等多项基本功能。基于GIS的公安视频监控预案系统的功能结构如图3所示。

3.1.3系统数据库设计系统数据库设计中数据种类非常多, 系统设计以不同划分依据为出发点划分种类具有较大差异。通常情况下以逻辑划分为依据, 将系统数据库划分为GPS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基础地图数据库、专题地图数据库以及影像数据库等。系统数据库的设计还应该明确系统所在地水文、居民地、道路以及植被等基本信息;专题地理信息包含种类非常多, 主要有摄像头、卡口、学校、派出所以及酒店等实际位置。

3.2系统实现

3.2.1系统原型实现结合上文系统设计的实际要求。笔者以多年工作经验为依据, 构想了具有实际价值的视频监控智慧管理系统软件, 为满足设计功能提供了技术保障。①比例尺与鹰眼导航功能的应用。该系统涵盖多个有效的地图比例尺, 公安部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地图比例尺, 减少实际运用过程中不必要的操作。鹰眼导航的交互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 公安部门直接拖放鹰眼, 将鹰眼置放于地图缩略图上合适的位置;第二, 公安部门直接点击缩略图上某位置, 鹰眼接收到信号后自动移动到该位置, 满足公安部门的实际需求。鹰眼导航可以有效满足公安部门对空间信息的实际需求, 在缩短办公时间的同时, 还能进行准确地定位。②航空影像分块储存。基于GIS的公安视频监控预案系统收集的航空影像可以进行分块存储。众所周知, 地图数据量的大小会严重影响实际浏览速度, 设计人员应该在满足计算机实际性能的前提下, 完成该系统各项功能设计, 全面提高地图浏览速度。③增量查询。源于系统条件很难完成增量查询, 通常情况下以Windows API为主要依据, 该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实际查询目标具体位置的精确度。

3.2.2视频显示墙与上墙本文中介绍的公安视频监控预案系统以GIS技术为依据, 通过用户在地图上任选位置或者进入“我的视频”模式选择合适的视频监控方式, 从而实现不同区域内各项目的同时监控。视频显示墙与上墙技术的实现必须注重视频连接、历史查询数据以及视频上墙等功能。

3.2.3视频联动显示视频联动显示涉及面比较简单, 通常情况下用户直接单击报警位置后, 系统会自动检测出离报警点最近的摄像头, 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相应视频显示与控制窗口;另外, 以行车的实际位置为现实视频, 系统将会自动显示出车辆运行范围内的摄像头, 并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相应视频显示与控制窗口。最后, 公安视频监控预案系统的设计还应该注重视频禁止区设置与浏览控制以及面向用户的地图视图计算的重要性, 全面提高公安视频监控预案系统的精确性。

4结束语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 建立公安视频监控预案系统具有重大的意义。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公安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 城市安全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建设任务中的重中之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 建立公安视频监控预案系统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建华, 罗鑫, 苏瑾.基于GIS的公安视频监控指挥管理系统[J].测绘通报, 2011 (11) .

[2]张永贺, 丁智, 王凯泽, 等.基于GIS和视频监控的森林防火指挥决策系统研建[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2 (03) .

[3]贺小花.基于GIS视频监控指挥平台建设意义巨大[J].中国公共安全, 2013 (21) .

[4]喻成林, 黄强.基于GIS的建设用地批后视频监管系统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3 (36) .

面向公安接入网的视频会议系统 篇4

视频会议是通过通信线路把两地或多个地点的会议室连接起来,以多媒体方式召开会议的一种通信手段。视频会议能实时传送与会者的影像和声音、会议数据图表、会议演讲稿、相关实物图像等,让身居不同地点的与会者如同坐在同一间会议室开会。

近年来随着视讯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已从单纯的开会发展到更为广阔的领域,如案件会审、专网调度与管理、销售与推广、紧急救援、作战指挥、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协作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从目前国内信息化建设的情况来看,国家级骨干网、宽带城域网以及接入网、专用网的建设无疑加速和完善了信息化布局,数据、视频、语音业务的融合已经成为网络建设的目标,其中视频由于其全方位的沟通特征更受青睐,更多的行业用户开始关注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作为大型国家信息化项目——公安系统的“金盾工程”引人注目。随着我国公安系统基础网络建设工作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网络通信业务开始展开,视频会议正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应用。

二、公安接入网视频会议建设背景

从2001年公安部“金盾工程”正式立项以来,公安系统在全部范围内大规模推进公安信息网建设,作为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的龙头工程。在“金盾工程”中,面向公安基层所、队的接入网是整个网络的最末端。随着公安接入网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很多派出所到上级单位的基础网络建设已经或即将完成,急需展开各类具体网络通信应用。

目前各派出所大部分采用E1(2M)电路或10/100M城域网方式接入到上级县市公安局,也有部分采用了光纤直联的接入方式。基于这些宽带接入网络,既可运行办公自动化、公文流转、信息发布、邮件系统等数据业务和各项公安业务的信息应用系统,也为视讯业务的开展创造了基础网络条件。

一般的县市公安局下属有很多派出所,这些派出所需要接受上级公安局的统一领导和部署,日常的会议和协作非常频繁。很多派出所,特别是农村派出所与上级公安局之间相距几公里到几十公里,非常有必要建设一个统一的视讯系统。在这个视讯系统上,可召集联合会议,也可进行点对点的交互式沟通。此系统除了用于召开视频会议外,还可进行案件会审、日常训练、案件指挥、评审会、技术培训、声像信息传递等众多应用,可极大提高公安系统的协同工作能力和面对突发情况的作战能力。而视频会议的应用也可以减少人员路途奔波、灵活召集与会人员、节省交通费用。

三、需求分析

根据公安接入网基础网络的情况和具体公安业务要求,公安接入网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需要考虑以下多个方面:

1、通信方式的选择

视频会议系统一般有H.320和H.323两种通信方式,H.320主要应用于专线网络,H.323主要应用于分组交换网络。对于基于以太网方式的视频会议系统来说,需要选择基于H.323的方式,以便与现有数据网络很好地融合。对于基于E1电路的视频会议系统来说,需要选择H.320方式。当前也有可同时支持H.320和H.323两种通信方式的视频会议系统,这种系统的接入选择非常灵活,可升级能力强,对于可能需要进行升级改造的公安接入网来说是最佳的选择。

2、MCU容量

MCU(多点控制单元)是视频通信网络的交换中心,在公安接入网中一般部署在县市公安局,其容量主要是指开会时能同时处理的并发用户数,也就是能够同时接入的远端视频终端的数目。对于公安接入网来说,下属派出所数量在几个到几十个,需要根据最大的数量来选择合适的MCU。在分期建设的网络中,最好能够选择模块化设计的MCU,这样在初期建设时可以配置合适的模块以便减少不必要的一次性投入;当网络扩建时,只需在MCU中添加接入处理模块即可平滑扩容。

3、视频编解码方式

很多接入网选择了E1电路的接入方式,其安全性有保障,但总的传输带宽为2M。公安接入网需要在这2M带宽上同时进行语音、数据、视频的多业务应用,必须考虑到视频传输的带宽要求很高,因此选择最佳的压缩编解码方式来降低视频传输的带宽占用将有利于多业务传输的质量。当前主要的视频压缩编码标准包括H.261、H.263、H.264、MPEG-

2、MPEG-4等,其中H.261和H.263的视频压缩率不高,在低带宽下只能实现CIF品质的视频图像;MPEG-2对于带宽要求很高,对传输图像带宽的基本要求达到2M以上,且压缩率很低,不适合公安接入网的网络状况;MPEG-4和H.264是最新的图像编解码方式,其压缩效率要大大优于其它编解码方式,可以在1M左右的带宽下实现2CIF品质的图像,在1.5M带宽下实现4CIF品质的图像,在同等带宽条件下的图像品质大大优于H.261、H.263和MPEG-2,是公安接入网视频会议系统的最佳选择。

4、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需求

由于公安业务的特殊性,其通信网络必须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这就要求在部署视频会议系统时考虑中心设备冗余备份、线路备份、严格的授权和认证机制、防火墙机制、硬件加密机制等各项安全保障技术。另外,由于嵌入式系统的稳定性要大大高于PC系统,所以建议尽可能选择采用嵌入式设计的MCU和视频终端。

5、功能需求

1)可支持多画面处理、智能混音等功能,以便召开多方交互式会议。

2)可支持T.120、双流等功能,实现电子白板、辅助视频流传送、文件共享等多媒体协作应用,方便开展远程培训、多方讨论等工作。

3)支持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和桌面视频会议系统的融合,实现灵活的视讯应用。

4)支持流媒体录像和点播,方便会议记录、会后查询以及VOD应用。

四、典型组网方案

以下是一个典型公安接入网的应用方案,设备采用了目前在国内公、检、法系统等专用网领域广泛应用的科达KDV系列高清晰度视频会议产品,包括了KDV8000A多点控制单元(MCU)、KDV8010A高清晰视频会议终端、KDV8010C视频会议终端、KDV8012桌面会议终端等产品和相关的管理软件。网络拓扑图如下:

1、设备部署

县市公安局是整个网络的中心。部署一台KDV8000A多点控制单元,负责所有派出所视频终端和本地终端的接入和交换,在实际应用中若下属派出所数量比较少,也可以用小型多点控制单元替代,如KDV8000B。在主会场部署一台KDV8010A高清晰度视频会议终端,与显示设备(电视机、投影仪等)、扩声设备、话筒、摄像机等外设连接,实现视、音频信号的输入和输出;部署一台会议控制台,实现对会议过程的控制;部署一台流媒体服务器,实现会议录像,并提供点播服务。在局域网中的任何一台PC可以通过安装桌面终端软件、USB摄像头和耳麦成为一个桌面会议终端,与MCU互联后即可加入正式会议,也可以进行桌面终端之间的小型交换式讨论。

各个派出所均配置一台视频会议终端,根据接入方式的不同和派出所大小的区别选择不同的视频会议终端。派出所A是一个大型派出所,人员数量比较多,会场比较大,选择了KDV8010A高清晰视频会议终端,可提供高质量的视频效果;派出所B是一个中、小型派出所,人员数量不多,会场也比较小,选择了极具性价比的KDV8010C视频会议终端;派出所C 是一个小型派出所,选择了软件方式的KDV8012桌面会议终端,利用最低的成本接入到视频会议系统中。

2、主要应用功能

1)远程视频会议

通过该系统,可随时召开县市公安局到各派出所的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内任意一个终端均可作为主会场,实现主席控制、导演控制、声音控制、自动轮询等多种切换模式。为了让会议操作更加方便灵活,系统还可进行主叫呼集会议。通过主叫呼集技术,召开会议无需提前预约、也无需MCU侧的会议管理员参与,任意一个会场只要通过遥控器或终端控制台即可借助于终端提供的界面选择与会终端,并召集这些终端进行会议,使得整个会议像打电话一样方便。

2)桌面会议

系统中在局域网PC上配置了桌面终端软件,可以实现非常灵活的应用。在远程视频会议中,可以通过会议室型终端的组播功能将会议视、音频码流转发到局域网的桌面会议终端上,实现基于PC的会议收看,各个桌面终端也可以作为发言方参加正式会议或进行桌面终端之间的小型讨论会议。从安全性角度考虑,对桌面终端收看或参加会议设置权限认证。

3)培训和协作

系统可支持T.120数据会议和双视频流传输两种协作模式。KDV8000A提供了T.120服务,可以让各个会场在进行视、音频互通的过程中,实现多方电子白板、文件共享、程序共享、文件传输等应用,作为会议辅助协作工具。KDV8010A内置了双视频流功能,可以在视频通信的同时,传输计算机或者其它第二视频源的图像,实现如PPT文档、DVD/VCD影片等会议辅助材料的多方共享。这些协作功能可以大大提高视频会议的整体效果,实现远程培训、多方协作等各项应用。

4)流媒体应用

系统配置了流媒体服务器,可以对会议过程进行数字录像并提供视频点播服务。该系统可以同时录制多个会场的视、音频信号,确保会议资料的完整性。系统提供的点播服务基于Web方式,局域网中的PC经过认证后即可很方便地点播会议录像。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把一些资料片存放在流媒体服务器中提供点播服务。

3、方案特点

1)优秀的视音频效果

本系统采用了高效视音频编码、视频预处理、自动回声抵消、背景噪音消除、自动增益控制等视音频处理技术,可以在低带宽下实现DVD品质(704×576)的视频质量和双声道立体声的音频效果。同时,通过自动丢包重发机制和多项QoS保障技术,大大提高了系统在恶劣网络条件下的适应能力,极大地避免了网络传输对视音频质量的影响。

2)扩展性

KDV8000A多点控制单元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具有15个扩展插槽,当未来网络容量升级时,只需增加相应的模块即可平滑扩容。而KDV8010A也可支持最高8M的传输速率,可适应未来更高速率的接入。KDV8000A和KDV8010A均支持H.320&H.323双协议,当网络发生变化时,可以直接适应通信方式的改变,无需更换设备。

3)可靠性和安全性

公安视频监控 篇5

视频监视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维护和保证运输安全的重要手段。它能够为公安部门、控制中心的调度员、各车站值班员、列车司机等提供有关列车运行、防灾救灾、旅客疏导以及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视觉信息。

视频监视系统由中心控制设备、派出所设备、轨道交通指挥中心设备、车站控制设备、图像摄取设备、图像显示设备、音频录取设备、图像存储设备、图像录制设备及视频信号传输设备等组成。

二、视频接入方案的研究目的

随着各城市轨道交通多条线路的建设及开通运营, 地铁视频监视系统逐渐由单一线路建设到网络化建设。地铁运营部门和地铁公安部门对视频监视系统功能需求各不相同, 其主要需求如下:

2.1地铁公安方面

各城市公共交通治安管理分局 (简称公交分局) 地铁业务平台需调取各线路图像, 同时还需将图像信息共享给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公安视频天网工程, 并考虑与公交分局既有视频监视系统平台 (用于公交车、出租车监控业务) 互联。目前各大城市地铁建设规划线路多达10余条, 部分特大城市规划线路达20条以上, 为避免未来与公交分局地铁业务平台接口日益增多、网络繁杂度日渐增大, 迫切需要统一地铁与公交分局地铁业务平台的网络架构。如何解决在车站警务室调看本线路的视频监视图像, 在地铁公安派出所调看地铁线网内的视频图像以及市公安视频天网工程的视频图像, 成为视频接入方案的重点研究对象。

2.2地铁运营方面

经过考察各城市的轨道交通视频监视系统的建设情况, 在地铁线网建设初期各线路视频监视系统均为独立建设, 线路之间的视频监视系统暂未实现互联互通。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 各条线路的逐渐开通, 如何将已建线路视频监视系统及未来新建线路视频监视系统资源进行有机联网、整合共享、有效管理、灵活应用, 并达到对紧急事件的快速反应、科学决策, 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视频监视系统与公安视频平台互联方案简介

在城市地铁线路网络化建设及运营的背景下, 新建轨道交通线网指挥中心TCC上层网视频平台成为解决地铁线网内各线路视频监视系统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主流方案。TCC视频平台可实现与各线路控制中心OCC视频平台进行平台级联, TCC视频平台可调取各线路车站、车辆段图像并对关键录像信息进行备份, 同时TCC视频平台还提供接口将图像信息共享给本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公安视频天网工程、公交分局指挥中心上层平台、市交通委、市应急指挥平台。

3.1视频接入方案

本文主要比选下列三种方案来实现地铁TCC上层网视频平台与公安视频平台的对接。

3.1.1方案一TCC与公交分局对接

新建TCC管理平台, 所有地铁线路OCC均接入到TCC, 由TCC统一出口连接至市公安局天网工程平台、公交分局等其他平台, 各线路派出所下挂于公交分局, 派出所对于线路的管理采用权限管理进行划分, 如图1。

3.1.2方案二派出所与各线路OCC对接

新建TCC管理平台, 所有地铁线路OCC均接入到TCC, 由TCC统一出口连接至市公安视频天网工程平台等其他平台, 各线路派出所分别与对应线路OCC对接, 各派出所与其他线路设备网络隔离, 公交分局汇聚派出所等相关信息, 如图2。

方案三:TCC与公交分局对接, 派出所与OCC对接

新建TCC管理平台, 所有地铁线路OCC均接入到TCC, 由TCC统一出口连接至市公安视频天网工程平台、公交分局等其他平台, 各线路派出所分别与对应线路OCC对接, 各派出所与其他线路设备网络隔离, 如图3。

3.2视频接入方案的比较

如表1。

综上所述, 方案二最劣, 故淘汰方案二, 而方案一与方案三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在派出所建设视频监视平台。考虑到派出所内与公安相关的视频监控点位 (如刑讯室等) 由公安自行考虑监视及接入, 派出所大楼及周界的视频监视系统也纳入到本线控制中心统一管理, 故建议采用方案三, 在派出所放置客户端, 做为各条线路控制中心的分中心进行管理。

3.3工程实施方案建议

如图4所示, 在TCC中心建设一套TCC视频平台, 该平台为各线路的上级平台, 各线路视频监视系统通过GB/T28181-2011国标接入TCC视频平台, 并将相关图像资源分发给TCC视频平台, TCC视频平台可实现对各线路图像视频的监控和向其他平台转发;同时TCC视频平台通过GB/T28181-2011国标与公交管理分局平台互联, 并将相关图像资源推送给公交分局平台, 实现其他平台对地铁各条线路图像资源的异地调看。

各线路正线 (车站) 分别设置一套视频监视系统, 位于各线路控制中心, 建设采用地铁视频监视系统与公安视频监视系统合设方案, 即在各车站警务站只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客户端供公安人员调看图像, 各线路其它监控子系统均通过国标GB/T28181-2011接入相应的线路监视业务平台 (正线平台) , 其中包括:车辆段及停车场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的视频监视平台、物业开发相关视频监视平台等。

公交分局视频监视系统平台, 用于公交车、出租车监控业务, 与地铁无关。同时, 考虑针对地铁监视业务, 新建一套视频监视系统平台, 用于地铁内视频监视系统平台的接入以及外部平台 (公安视频天网平台、市应急指挥平台等) 的汇接。

派出所设一套调看终端, 做为各条线路的分中心, 用于公安人员调看该线路正线视频监视系统图像;另在派出所由公安部门视频专线设置一套独立的公安视频天网终端, 用于派出所调看公安视频天网。

四、总结

综上所述, 地铁视频监视系统的建设应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初期开展“公安视频平台接入方案研究”, 尽早开展TCC上层网视频平台的建设, 避免线网建设初期因线路较少, 每条线路独立建设视频平台, 导致后期线路增多以后各视频平台之间不兼容。每有新建线路, 公安视频平台都得升级或扩容, 重复建设各线路OCC至公交分局的光缆通道, 造成资源浪费, 对既有线路的正常运营也造成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为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视系统网络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建设的发展, 地铁线路逐渐成由单一、二条线路进入到网络化建设及运营的规模, 地铁视频监视系统与地铁范围内公安视频监视系统的建设逐渐采用合网建设方案。本文以轨道交通视频监视系统为对象, 详细研究了地铁视频监视系统接入公安视频平台方案, 以及工程设计中需要把握的要点。本文对于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的背景下, 地铁视频监视系统选择何种方案接入公安视频平台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铁视频监视系统,公安视频平台,GB/T28181-2011

参考文献

[1]张从光, 城市轨道交通公安视频监视系统的应用, 铁道通信信号, 2014年第11期82-85页, 共4页。

[2]毛保华, 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组织理论与关键技术, 科学出版社, 2011。

[3]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通信协议第3部分交通视频监视系统GA T 1049.3-201。

分析公安监所智能监控技术特性 篇6

当前, 我国公安监所监控大部分还是以传统的监控为主。尽管视频监控系统应用日益普及, 但大多都是通过人工监看的方式查看实时视频。由于人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 人工监看的效果随着事件的增长急剧衰减。因此, 对于一些重点场景, 公安干警仍无法随时监看。虽然少部分采用了智能监控, 但实际应用的效果并不理想。

为解决这类问题, 智能视频技术应运而生, 主要包括针对实时监控和录像检索两方面。实时监控部分主要包括智能分析技术和视频诊断技术。录像检索部分主要包括重点标记技术和特征识别技术。

2 监所智能监控所需解决的问题

当前监所智能监控所面临的问题, 主要是误报和漏报, 导致值班民警面对警情真假难辨, 客观上增加了民警的压力。监所智能监控需要解决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 解决值班民警用肉眼死盯监控的问题, 用主动提供预警的模式, 让值班民警在平时不用全力盯着监控, 只需在有预警时重点关注弹出的画面。

2) 针对监所内不同区域、不同时间, 设定不同预警、报警机制。

3) 增加分析研判机制, 提高预警、报警的准确性。

4) 针对突发事件, 提供应急预案, 以便及时处置。

5) 充分利用网络架构, 实现视频图像、预警 (报警) 信息的及时传递。

3 智能监控解决方案技术特点

以天地伟业智能监控解决方案为例, 其技术特点包括:智能分析技术、视频诊断技术、重点标记技术、特征识别技术、智能搜索技术。

3.1 智能分析技术

智能分析技术支持各种智能应用及扩展, 可实现区域警戒、人群密度、图像异常、人流量统计、人脸监测甚至面部识别比对等功能, 通过结合监所业务标准量化, 对信息分类处理, 为防控管理工作提供情报信息分析服务。主要应用特点举例如下:

1) 区域警戒。对于用户设定区域内的人员移动自动监测和报警, 比如检测是否有目标进入预定区域 (或越线) 并提示报警, 在此技术上, 可扩展拥挤聚集监测应用。

2) 行为分析。对于打架斗殴或剧烈运动目标自动监测和报警。

3) 物品遗留/物品丢失。对于可疑人物在指定的区域内长时间徘徊或停留自动监测和报警, 当区域内的人物突然消失时自动监测和报警。

4) 人流量统计:对于指定1个/多个出入口或单一方向/双向的人群流动自动监测, 提供比较准确的人群流动量和人群流动方向的统计分析。在此技术上, 可以对人群密度分级, 设定阀值及时预警, 避免造成恶性聚众事故。

5) 人脸检测:对经过设定区域的目标进行人脸检测和跟踪, 筛选出人脸图像实时布控, 并为后期查询提供依据。

智能分析技术可以有多种应用方式, 不但可以在前端摄像机中集成, 还可以在后端管理平台软件中实现, 以及根据实际项目的需求和成本预算灵活配置。智能分析技术的优劣在于准确率, 这就需要对现场摄像机的选型和部署提出具体要求, 比如人流量统计可应用于大门、通道、楼道等, 应考虑摄像头与地面夹角、摄像机与人流方向夹角、光照条件和天气状况 (晴天阴天和雨雪天均会带来不同影响) 。

3.2视频诊断技术

视频诊断技术可对监控系统中的各种图像质量进行综合评估, 给出视频的品质评价结果, 对图像中出现的雪花、滚屏、模糊、偏色、画面冻结、增益失衡等常见摄像头故障做出准确判断并发出报警信息。该系统还可以检测视频信号以及前端云台摄像机的运行情况, 有效预防因硬件导致的图像质量问题及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并及时检测破坏监控设备的不法行为。主要检测内容举例如下。

1) 信号缺失检测。自动检测因前端云台、摄像机工作异常、损坏、人为恶意破坏或视频传输环节故障而引起的间发性或持续性的视频缺失现象。

2) 清晰度异常检测。自动检测视频中由于聚焦不当、镜头损坏或异物遮蔽引起的视野主体部分的图像模糊。自动检测镜头对准无意义物体的情况。

3) 信号亮度异常检测。自动检测视频中由于摄像头故障、增益控制紊乱、照明条件异常或人为恶意遮挡等原因引起的画面过暗、过亮或黑屏情况。

4) 视频噪声检测。自动检测视频图像中混杂的“横道”、“波纹”, 以及由一阵阵杂乱的飞点、刺、线状干扰导致的图像模糊、扭曲、雪花、抖动或滚屏等噪声现象。

5) 视频偏色检测。自动检测由于线路接触不良、外部干扰或摄像头故障等原因造成的视频中的画面偏色现象, 主要包括全屏单一偏色或多种颜色混杂的带状偏色。

视频诊断技术也包括多种应用方式, 可以集成在前端摄像机中, 但更适于部署在后端管理软件系统中。在联网系统中, 使用更加灵活, 通过定时巡检网络内的所有视频, 及时发现故障, 加快维修的反应速度, 保证系统可靠运行。

3.3 重点标记技术

监所内的全部摄像头24小时不间断地监视和录像, 面对海量视频录像资料, 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查找有用线索为破案提供例证?

为此, 可以将事件发生时的信息与视频记录关联起来作为后期检索的标志, 例如:在手动录像、抓拍、制定录像计划时, 输入文字提示作为重点标记;在车牌识别时将车牌号与抓拍照片和录像片段关联;将人员的门禁卡身份信息与进出通道时的照片和录像关联;将警情信息与触发的录像关联。总之, 将重点事件的某段信息与视频资料关联, 通过关键字对录像进行片段标记, 辅助事件日志和录像快照, 可以迅速定位想要查询的录像文件的特定时刻, 方便后期检索。

3.4 特征识别技术

当人工和其他物理侦测技术无法对视频进行关联时, 基于目标特征的视频内容智能分析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可能。比较典型的应用是人脸比对技术和智能搜索技术。

人脸比对系统:基于人体面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可以自动从视频中抓拍人脸, 并与后台系统中的目标库进行相似度比对, 比对结果送给监控责任人。无论是否比中, 抓拍的人脸都会存储在后台系统中, 当日后需要翻查监控资料时, 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确认嫌疑人的行动轨迹, 为破案提供高效的技术支持。人脸识别系统通常包括采集、比对、处理三个环节。采集环节获取待比对对象的高质量图像;比对环节将图像转换为计算机能理解的特征编码, 并与预存的人脸数据库进行比较, 确认待比对象的身份;处理环节则把比对结果与用户的业务应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该技术的应用模式主要包括:验证模式, 给定两张人脸照片, 自动判断是否为一个人, 保证人证合一;检索模式, 给定一张人脸照片, 在人脸库中和所有人脸进行比较, 寻找是否存在此人, 返回的结果是比中的人员信息或按相似度降序排列的人员候选列表, 适用于人员身份的查询和核查。

通过人脸比对系统, 能及时获取在押管控人员以往的行踪信息, 供刑侦、经侦、缉毒等警种的情报人员分析研判, 并制定后续作战计划;当出现新的案情时, 干警可以利用嫌疑人的人脸图像在日志库中进行倒查, 确定其过去一段时间的行踪, 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线索。

3.5 智能搜索技术

智能搜索技术是基于目标模型和特征向量提取的方法, 通过一张目标照片甚至目击者描述就可以产生目标物体的索引条件, 依据多种目标特征以几十、几百、几千倍的速度搜索分析录像资料, 查找所有可疑的目标, 找到目标 (或者拥有足够相关度的目标) 可能的所在录像位置后, 生成快照列表提供用户查找和回放。

目标特征主要包括颜色、高度、方向等要素。可以用输入语义进行表述, 也可以通过提供样本进行查询。例如查询一个穿红色外套或白色裤子的人, 用户可以输入所选取的衣着细节图片进行搜索。智能搜索技术可以在海量视频资料中并行搜索, 并进行多目标间关系分析。

灵活应用智能搜索和智能分析技术, 可以快速响应, 将犯罪消灭在萌芽阶段。例如, 监所民警发现某出入通道的遗留包裹内有危险品, 通过智能搜索技术, 以区域侵入和携带包裹为条件, 在现场周围的几路摄像机的24小时存档录像中进行查询, 提出几个有价值的事件片段, 经过人工确认携带案发包裹的嫌疑人, 从而定位具体时间。系统根据该嫌疑人在案发现场的图像, 搜索附近的主要出入口的48小时录像, 得到其在某门口的更详细的特征图像, 再从周围区域的几十路摄像机中继续追踪该目标轨迹, 从而获得其行进路线和接触过的人, 最终将嫌疑人全部擒获。

4 监所智能监控的典型应用

监所智能监控集成了智能视频处理技术的数字化监管平台, 通过汇聚各类图像资源, 实现图像信息的应用。可以与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等系统结合, 实现信息采集与综合应用的一体化。通过数据对接和信息融合, 可以对图像资源与数据资源集中再加工;通过信息检索和研判分析实现高危预警、人员甄别、案件串并、动态管控、预警缉控、分类处置等功能, 为公安机关提供综合性应用和数据支撑。

监管场所作为一个特殊的场所, 所需监控的范围、人、事都和普通社会监控有所区别, 把用于普通社会监控的一些智能化的技术手段直接用于监所里是不适用的。真正致力于监所安防事业的从业者, 应该结合监所的特定环境, 专门开发针对监管场所的智能监控技术。

公安视频监控 篇7

图像信息是公安机关开展警务指挥调度、侦查办案和社会治安管理的重要信息。近年来, 天津市公安局通过自建视频监控系统———“天津市技防网”以及接入社会单位监控系统等多种形式, 建成了初具规模并局部联网的视频监控图像系统, 视频监控图像系统已经在各类重大活动安保、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应用的日益广泛深入, 图像信息质量参差不齐, 建设时互联互通不畅, 跨区域调用难, 跨级传送延时大, 深层应用少等问题日渐凸现, 大量的图像资源潜力未得到充分挖掘利用, 对有效提升天津市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已经形成一定制约。因此, 基于统一的技术规范在全市公安机关开展图像信息联网建设, 实现视频图像信息的整合共享和深度应用、提升图像信息服务警务实战的能力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1 平台的设计

1.1 平台的总体设计

根据联网图像资源、承载网络、共享需求的不同, 平台分为联网平台和共享平台两类。其中, 联网平台在公安信息网上部署, 通过公安信息网直接与上级联网平台进行级联, 主要用于与同级共享平台对接并整合公安信息网内图像资源, 联网平台可与公安信息网内各业务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共享。共享平台在视频专网部署, 主要用于联网视频专网图像资源及汇接社会图像资源。

1.2 平台联网架构

天津市图像信息联网平台是在原有共享平台基础上构建市级联网平台, 直接调用原有共享平台的图像信息资源, 并可连接到公安部。

天津市级联网平台通过安全接入平台与本级公安技防专网中的共享平台、卡口平台进行对接, 同时在公安信息网上建设图像信息数据库, 并在充分整合大情报系统、警综系统、警用地理信息系统 (PGIS) 、网上督察系统等相关系统资源的基础上, 构建全市视频联网调度体系, 通过全网统一授权, 达到信息交换及资源共享, 实现多警种、多系统、多业务的视频联网集成及应用。

1.3 管理平台体系架构

天津市图像信息联网平台采用分层分模块设计, 各功能模块按需求在公安信息网上的“联网平台”分别部署。

平台采用四层结构设计, 即:协议层、支撑层、应用层和用户层。视频监控管理平台, 按照不同的管理职责的业务需求, 部署相应的应用模块。

1.4 字符叠加规范

本系统要求前端设备按照统一的规范叠加图像资源的名称和位置, 以便于统一管理。

监控目标固定的监控点, 叠加为监控目标名字;监控目标不固定的监控点, 只叠加监控摄像机安装位置。监控摄像机安装于路口, 则叠加为两条主要道路的简称;监控摄像机安装于路段中间的 (不在路口) , 则叠加为路口+安装点最近的 (不是监控目标的) 门牌号。监控摄像机安装于某建造物顶部, 则叠加为建筑物名称。对于固定监控摄像机, 要求在叠加内容最后+大写字母“G”, 以明确表示该监控摄像机为固定监控。安装于出入市境通道检查站的监控图像的字符叠加内容为“行政区域简称+检查站名 (道口名) +道口级别+检查站 (道口) ”。

2 与其它系统的对接应用

2.1 与PGIS系统对接

2.1.1 对接接口

市级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共享与实战平台应与本级PGIS平台通过WEB接口进行对接, 由PGIS系统提供基础地图数据、地图引擎服务以及二次开发接口。

2.1.2 坐标数据同步

各级图像信息联网平台间坐标数据交换遵循国标GB/T28181中关于设备信息查询、订阅与通知两类控制信令的要求, 具体的信令流程及接口标准参考国标GB/T28181附录J的示例。

原则上, 上下级联网平台间采用单向数据同步机制, 一般只由上级平台同步下级平台数据。上级联网平台可以采用查询方式访问下级联网平台的数据库, 更新前端摄像机的坐标信息;当下级平台的设备目录项数据发生变化时, 下级平台也可以采用通知的方式, 将变化的坐标数据告知上级联网平台。

2.1.3 视频监控图层

各级图像信息联网平台应当具备相应的地图软件模块, 基于前端摄像机的坐标数据和同级PGIS平台的基础地图数据, 构建统一的数字视频监控图层, 并开发基于地图的各项图像信息应用功能。

2.1.4 卡口监控数据

将全省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共享与实战应用平台和PGIS系统相结合, 实现了按照分区分层方式进行快速定位。通过与PGIS系统的二次开次, 在地图上标注出相关道路监控点位置。当有突发事件发生时, 双击该区域监控点图标, 系统就能提供区域的详细信息。在PGIS地图上可实现图像实时显示及事件突发地的相关地理位置信息, 支持调取事件地点历史录像。

2.2 与警务综合平台的对接

警务综合信息应用平台的建设目标是向管理要效益、向科技要警力, 实现“统一使用门户、统一系统平台、统一信息标准、实现信息共享”。公安警务综合信息平台的任务是抛弃繁重的手工管理, 将公安各项工作的全过程纳入网络化管理, 同时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综合查询、分析、挖掘, 实现智能化的辅助决策。

公安警务综合系统全面采集各环节的信息, 实现实时监督和控制, 为公安各级领导提供及时方便的信息服务;为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各部门实施监督指导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为干警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为宣传法制提供准确的信息咨询服务;为调查研究、及时决策提供全新的研究手段。

与警务综合平台的对接, 则是通过警务综合平台调用信息共享与实战应用平台数据, 实现多平台数据信息资源的相互调用。

视频监控平台通过提供SDK控件, 以满足警务综合平台对实时视频、历史视频、抓拍图片、实时告警信息等的接收、观看和下载。

参考文献

[1]ETSI EN 790 V1.4.1 (2005-09) , 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DVB) ;Interaction Channel for Satellite Distribution Systems[S].

公安视频资源库的建设与思考 篇8

1 公安视频资源库建设的意义

1.1 为公安院校教学提供信息资源保障

公安视频资源库建设范围主要包含公安案例资源、公安专业领域的专家报告讲座及专业教学资源等。公安案例视频资源主要来源于公安业务实践,它记录着案件发生的起因、现场勘查的情况,犯罪嫌疑人的信息、作案手法,侦查人员对案件的分析及侦破过程。结案后,这些信息作为业务档案被保存在各公安系统,却未很好地开发和利用。公安教育中,案例教学法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公安院校教师参加一线实战的机会较少,接触到的具体案例就少,教学中缺乏鲜活的案例。建设公安视频资源库,收集整理来源于公安实践的案例视频,可以为教师提供大量用于教学的视频案例,节省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提高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公安专业人才。

1.2 有助于提升信息化背景下公安民警的素质

信息化背景下的公安工作对公安民警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安部民警培训规划中指出将有计划、分阶段地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培训、部门警种专业培训、基层民警培训以及实战教官培训。很多公安民警工作繁忙,没有时间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而公安院校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积累了许多内容丰富而又特色鲜明的公安信息资源,其中不乏公安法律专业领域专家学者的讲座视频、精品课程的视频。公安民警可通过讲座视频,提高其业务素质,业务工作中也可通过共享视频数据库,获取案例资料,为其他相关案件的分析、侦破提供参考。在公安信息化背景下,有些具有几十年公安工作经验的老民警忽然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了,他们也可以通过公安视频数据库中专家学者的讲座来了解公安工作的发展、趋势,以及公安信息化背景下应掌握的必备知识,从而更适应公安工作信息化,进一步增强公安信息化背景下公安机关打击犯罪和公共服务的能力。

2 公安视频资源库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资源收集渠道不通畅

公安院校图书馆在资源整合方面具有专业优势,无可厚非地成为公安视频资源库建设的主力军。资源库建设的首要环节就是视频资源的收集,公安视频资源主要来源于公安业务部门,随着案件的终结,此类资源由工作人员整理,保存在各公安机关档案部门,又由于公安资源保密性的显著特点,借阅、刻录、复制必须严格履行相关手续,因此,公安院校图书馆在收集相关视频资源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公安院校经常会聘请公安领域的专家学者到校做专题报告,这些报告的视频资源也是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可这些资源往往由报告会的主办部门,即邀请专家的相关系、部、处、室保管,存放在学院的不同部门,虽然在学院内部,但由于机制的制约,图书馆在收集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2.2 视频资源库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

视频资源库建设标准是指视频资源在收集、加工、著录等过程中必须执行或参照执行的规则、技术性要求等规范性文件[1]。目前,各行业都有行业内视频元数据标准,如电视行业有《中国广播电视音像资料编目规范》,文化信息行业有《视频数字化格式规范》,标准虽多,但缺乏统一标准,视频资源库在建设中难免因为标准不规范而影响资源库的质量,给用户检索造成不便,也不利用视频资源库的共建共享。

2.3 用户身份难以确认

视频资源库建好后存储公安院校的服务器上,资源库的建立是为公安教育和公安工作服务的。由于IP限制,校内用户使用较为方便,而外网无法访问,给校外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校外用户遍布整个公安系统,若对其设置访问账号,则由于人员较多,又无统一的人员管理系统,无法进行身份的识别。若将视频资源库存储在公安内网上,校外公安民警有条件访问,而对校内老师和学生的使用又造成不便。公安院校图书馆应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尽快建立统一的管理系统,使视频资源库即方便校内师生使用,又利于校外公安民警使用。

3 公安视频资源库的建设原则

3.1 共建共享原则

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是资源建设的必经之路,它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减少资金与人力的投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公安视频资源库的建设也必须遵循共建共享的原则。公安院校图书馆应在公安院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建立协作机制,科学组织,联合建设公安视频资源库。鉴于广东警官学院图书馆在公安视频资源建设方面经验丰富、技术力量成熟且资源库建设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建议形成以广东警官学院图书馆为中心馆,其他公安院校图书馆协作的共建共享机制。视频资源联合共建时应采用统一的建设平台、统一的建设标准,各馆建设的视频资源放在一个统一的共享平台,供用户下载使用。为使公安视频资源库的联合共建能够顺利、持续、有条不紊地进行,除了要遵循统一的标准外,还要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及相应的保密措施。

3.2 实用性、易用性原则

任何资源建设都是为用户所用的,视频资源与普通文献的最大区别是能够以视听结合的形式来传递信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更易于用户接受。公安视频资源库的建设应把公安教育及公安信息化发展的需求放在首位,立足实用的原则,建设真正有实用价值的资源库。

公安视频资源库的目标用户群体差别较大,既有公安院校的师生,又有公安实战部门的民警,年龄跨度也较大,既有几十年工作经验的老民警,也有刚入警的年轻干警,他们的检索习惯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也不尽相同,建设时应考虑用户使用的便捷性,操作界面尽量简单、易用。设置多种检索途径,以适应不同检索习惯的用户。另外,在加工视频文件时要注重其格式的兼容性,确保其能够在不同的操作环境下播放,既能够在线播放,又能够下载观看,既能够通过PC机播放,又能通过手机使用,以满足用户在任何环境中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公安视频资源库。

3.3 持续性、扩展性原则

公安视频资源的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它是一项时间、人力、资金等投入较大的持续性工作,建设周期较长。随着新资源的不断出现以及用户对其他类型视频资源的需求,要及时对资源库进行补充、更新和维护,保持资源库建设的持续性和视频资源的完整性。资源库建设平台也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以便能适应不同的设备和网络环境,将来还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升级。

4 公安视频资源库的建设策略

4.1拓宽公安视频资源采集渠道

公安视频资源的采集是公安视频资源库建设的基础工作,视频资源采集前期,首先要根据用户的需求,确定视频资源的采集范围及原则;通过调研分析资源的分布情况,确定资源采集的渠道与途径[2]。资源采集时要注意收集学术性、实用性强的资源,能够切实为教学提供帮助、利于公安民警提高素质的视频资源。公安视频信息主要来源于采购、收集校内外相关资源及电视节目等,采购时根据文献资源的采购原则,有针对性地购买专业视频资源,也可邀请专业教师参与公安视频资源的采购;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多数电视节目都可通过网络下载,不需使用专门的设备进行录制;相较而言,散落在校园内及基层公安机关的视频资源采集难度相对较大。收集校内资源时,图书馆应与校内其他部门做好协调沟通,建立相关机制,凡邀请专家学者到校做报告时,录制的视频进行备份后移交图书馆,以备资源库建设之用。另外,参加业务实践和调研的老师也拥有价值较高的资源,图书馆也可以向这些老师进行征集,拓宽视频资源的来源渠道,丰富资源库内容。因校外资源收集的难度较大,需指定责任心强且有较强沟通协调能力的专人负责,在严格履行相关手续后定期到基层档案部门收集、筛选,且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进行复制。

4.2 注重公安视频资源的深加工

视频资源的加工是视频资源库建设的重要工作,只有将众多格式各异、杂乱无序的视频资源进行加工、组织,才能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对视频资源的加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视频文件本身的加工,包括视频的截取、格式转换等。通过各种渠道采集的视频资源格式不一,在存储及用户利用等方面极为不方便,必须对视频文件进行截取、格式转换。视频文件的截取即切去无用的片头和片尾以及视频中间无用的部分,将有用的部分连接起来。格式转换主要是采用合适的工具将视频文件转换成能适应各种播放软件的格式,视频的清晰度越高,视频文件就越大,就越阻碍视频信息的传播利用,通过格式转换,压缩文件体积,在允许的范围内降低视频的清晰度,以便用户能够使用各种播放软件方便快捷地利用视频资源。

另一类是对视频内容的加工组织,包括主题标引、分类标引、建立数据库等。海量的视频资源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内容,必须对其进行有序组织,对其内容和外部特征加以描述和标识。目前,尚无统一的适用于高校视频资源库建设的编目规范,应依据DC元数据规范体系的要求,参照《中国广播电视音像资料编目规范》,编制基于内容标引的《公安视频资源库编目规范》,确定需著录的项目及细则。然后对要加工的视频资源进行分析,对其进行分类、关键词等标引,标引的质量和深度越高,视频资源的检全率和检准率就越高。另外可根据用户的特殊需求及不同视频资源的特征进行特殊标识,如案例视频资源可加入案件发生时间、地点等标识,为用户检索视频资源库提供多种便捷途径。还需针对内容涉密的资源采取安全保密措施,确保涉密资源的安全。

4.3 构建合理的资源库结构

视频资源库的结构框架及维护管理是其能否被用户充分利用的重要因素,结构合理的数据库更利于用户使用。公安视频资源库建设前期对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调研,多数用户习惯使用分类浏览、关键词检索获取信息资源。根据用户需求及对视频资源内容的分析,将公安视频资源库分为专业教学视频库、案例视频库、名师讲座视频库。专业教学视频库收录与专业教学密切相关的视频资源,可根据公安专业设置刑事技术专题视频库、经济犯罪侦查专题视频库、刑事侦查专题视频库、廉政专题视频库;案例视频库收录从各公安系统收集的案例资源和电视专题节目,可依据公安文献分类法中案件种类表建立分类导航;名师讲座视频库收录公安法律领域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可根据讲座的主题,参照中图法的类目,设立专题分类导航。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进行专题检索、分类浏览或通过相关检索点快速查找所需视频。

4.4 加强对涉密视频的管理

公安视频资源有些涉及警务工作的机密,一旦发生泄密事件,将给公安工作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必须加强对涉密视频资源的管理。首先,建立一个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确保公安视频资源库在安全的环境中运行。其次,在资源采集加工环节严格审查资源内容,对于涉密资源,严禁在网络上传输和在接入网络的电脑上操作,在使用过程中还应严格履行审批手续,遵守保密法规。

为便于对资源库的管理,系统还应对用户实行IP控制,对校外用户分配相应账号,严格身份审核制度。根据用户的需求及所需文献的属性设立不同权限的用户组,建立用户管理制定,确保公安视频资源安全合理地使用。

5 结语

公安视频监控 篇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教学手段近年来呈现出多样性及高效性的特点, 其中视频技术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新形势下的公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多媒体视频技术必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一、新形势下的公安教育离不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公安教育目前面临着两种发展趋势:一种是继续进行公安学历教育, 另一种则是大力发展公安培训教育。这两种观点都是从培养符合公安工作实际需要人才的目标出发的, 前一种观点更多地遵循了高等教育的规律, 用高校培养造就人才的模式来教育训练预备警官, 后一种观点则是更多地遵循了公安实践对公安教育的特殊要求, 突出了加强公安机关职业能力建设, 培养公安机关实践性人才。这两种观点在培养公安人才的目标上是一致的, 在形式上是相辅相成的, 由此江苏警官学院提出了“两个融入”的理念, 即主动融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主流、主动融入公安工作改革发展大局的发展理念[1]。在深化公安教育改革的同时, 如何面对新的教学环境、新的教学对象, 完成公安人才培养的目标, 我们就必须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 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增强教学效果。

对于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有一种观点认为没有必要, 认为课堂教学的主导是教师, 各种媒体的频繁出现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往往在形式上千篇一律, 使得学生很容易形成审美疲劳, 教学效果不能与教师的付出和期望成正比。另外, 使用多媒体课件也必然增加课堂的知识总量, 学生不容易消化吸收, 往往形成学生上课不愿做笔记, 下课拷贝教师的课件就完事了的现象。另外一种相反的观点则认为上课必须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把多媒体课件的质量作为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认为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 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 把电、光、形、声多种媒体组合起来, 创造了有利于教学的学习情境, 使学生充分领略了视听作用, 积极主动地学习, 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了全新的境界[2]。以上两种观点都片面地理解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笔者认为一方面不能用多媒体手段完全代替教师常规的授课, 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 应该对课程内容和教学对象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辅助工具和手段, 丰富授课方式, 提高讲课效果。

在公安教育的众多课程里, 既有偏文科的又有偏理科的, 既有注重理论教学的又有注重实践学习的, 有的课可能抽象的概念较多, 我们可以适当运用图片、动画等多媒体元素, 有的课程可能操作性的内容较多, 我们则可以适当运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元素。另外, 我们也要针对教学对象的不同有选择性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目前学生有高中毕业考进大学的, 有工作后在职培训的, 有社会大学毕业后再进行公安学习训练的, 也有军队士官退役后进行转警培训的, 面对这么多的教学对象, 我们要根据他们不同的知识背景、学习经历, 选择更适合他们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目前正处于深化公安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 我们要及时掌握公安教育改革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充分合理地运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 更好地为公安教育服务, 有效地提高公安教学效果。

二、公安教育中对视频教材制作的要求

视频是多媒体技术的一个重要元素, 视频技术也就成为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公安教育教学中, 正确地使用视频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对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1. 公安教育要求制作人员所具备的素质

素质包括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先天素质是通过父母遗传因素而获得的, 后天素质是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而获得的。一个人的素质不仅决定了他是否适合某项事业, 而且决定了他从事该事业所能达到的高度。我们要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 尽可能提高自己的后天素质。公安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业教育, 对教育者的素质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1) 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坚持政治建警是公安机关的优良传统和制胜法宝, 也是建设强大的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一条基本的宝贵经验, 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要求教育者自身思想政治必须坚定。视频教材本身即包含了制作人的政治思想倾向, 不论是视频教材的选题, 还是视频教材的制作手法, 都要充分考虑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的科学的政治观。

(2) 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对于制作公安题材的教学视频, 制作人员必须对公安的学科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虽然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公安专业毕业的, 但是必须对公安工作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与专业课教师进行沟通, 才能更准确地反映出专业课教师的意图, 这对完成好一部公安视频教材是很有帮助的。

(3) 专业技能素质方面。制作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敏感性, 及时发现好的、有价值的题材;制作人员还要有良好的视频语言的驾驭能力, 运用准确的表现手法, 将视频教材所要表达的内容完美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2. 公安视频教材的选题

视频的特长是善于呈现直观、形象的活动图像, 因此, 选题的关键是要选择需要用活动图像呈现教学内容的课题。选题是否恰当, 是视频手段的长处能否充分发挥的问题, 也是决定视频教材质量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公安教育的课程很多, 既有基础课, 又有专业课, 既有理论课, 又有实践课。这为选题的多元化创造了条件, 也相应地提高了选题的难度。作为视频教材制作人员, 如何正确选题, 关键是要多和专业课教师沟通。课程是多样的, 视频制作人员不可能对每一门课程都有所了解, 如果不和专业课教师交流沟通, 就不可能知道哪门课程更适合通过视频教材来进行教学, 也不可能知道通过怎么样的表现手法来更好地突出教学效果。

三、公安视频教材的制作和使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 视频技术运用在教学的方式越来越多, 从传统的电视教学片到目前的远程视频教学, 随处都可以看到视频技术手段的运用。从视频技术的使用方式来看, 可分为传统的视频现场教学和基于网络数字化的远程视频教学。

1. 传统的视频现场教学

传统的视频教材主要包括电视教学片、多媒体课件中使用的视频片段等。这些视频教材可以很好地实现场景再现、新闻回放, 如现场勘查、法医、反恐等课程中都适合使用视频教材进行教学。

(1) 视频素材的获得。最常用的方法是亲自拍摄, 这样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来决定拍摄内容。包括有计划的演示和现场抓拍等类型。拍摄前必须和专业课教师进行充分的沟通, 了解其课程内容所要表现的重点, 撰写拍摄提纲和脚本。在对一些特殊场所拍摄时, 要提前做好组织联系, 比如在法医课的视频教材拍摄时, 需要事先和法医中心取得联系, 并且还要考虑到被拍摄对象家属的意愿, 在拍摄某种刑事案件现场时, 需要事先和刑警队联系, 将我们需要哪一方面的刑事现场告诉对方, 这样在某类刑事案件发生时, 刑警队可以及时通知我们前去拍摄。

其次, 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视频资源和公安影视作品。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媒工具, 以其海量的信息量正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其中视频信息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 我们可以通过百度视频或谷歌视频进行搜索, 搜索到需要的视频后可以在线观看或者通过软件下载使用。

还有一种视频资源, 就是在公安工作中所形成的视频资料, 比如案件现场的监控录像、道路交通的监控录像、勘查现场时所拍摄的现场录像, 等等, 都是很好的视频教学资源, 平时应该注意这些专业素材的收集和积累。

(2) 视频教材的后期制作。由于数码技术的发展, 现在的视频后期制作多为非线性编辑系统, 这样可以很方便地将数字化的视频素材进行剪辑。在我们准备视频素材时, 可能是通过几种渠道获得的, 所以各种渠道获得的视频格式可能会各不相同, 目前常用的视频格式为RM, RMVB, AVI, MPG, WMV, FLV和SWF等, 对视频文件进行编辑需要依据视频文件的格式选择相应的编辑软件, 或者事先通过软件先将各种格式的视频文件统一格式。在编辑软件方面目前常用的是Adobe Premiere, Sony Vegas, 会声会影等, 不同的编辑软件其功能及所需的硬件条件不一样, 专业制作人员和普通教师要选择使用。

2. 基于网络平台的远程视频教学

随着公安大教育、大培训的深入开展, 我们不仅要对在校生进行严格的教育培训, 对广大的在职民警也要进行相应的教育训练, 针对基层民警平时工作十分繁忙、集中训练难度大的特点, 进行网络远程教学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

在网络远程教学中使用比较多的是课堂教学视频, 其优势在于教师和学生可以不必面对面地教学, 教和学的时间、地点都比较灵活, 将教师上课的情景通过视频方式记录下来, 存放于网络服务器上, 通过网络, 不同地区的学员可以自行选择时间、地点点播观看学习[3]。在视频的拍摄上我们可以多台摄像机同时拍摄, 再经过后期剪辑成片, 也可以通过数字录课系统实现多通道实时录制、实时压缩、实时存储。画面构图上要尽量保持背景简洁, 要尽量使主体突出, 力求在画面中传达更多的教学信息。在机位的布置上要考虑到教室授课、多媒体课件展示及学生互动的内容, 一般需要2—3台机位。在拍摄课堂教学时还要考虑一个环节, 就是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 考虑到投影机亮度的问题, 一般教室内的光线都比较暗, 这时教师授课的画面可能就会曝光不足, 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采用局部补光来达到画面亮度的统一。最后拍摄完成的课堂教学视频要放在服务器上实现网络远程点播, 还需要对制作好的视频文件转换格式, 目前流行的网络视频格式有RMVB, ASF, FLV, WMV, MP4等, 具体使用哪种格式要看服务器的配置和网络状况。

四、结语

目前公安教育正处于一个改革和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 在如何提高公安教学质量的问题上, 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视频技术, 将新的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融合, 将新技术与公安专业课程的特点相结合, 这是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吴跃章.以“两个融入”理念推进公安高等教育科学发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9, (1) .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上一篇: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研究下一篇:期货套期保值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