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选择

2024-10-01

地区选择(精选12篇)

地区选择 篇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来进行, 这一要求全面系统完整地概括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飞跃发展, 对环境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加强村屯绿化及环境保护工作也已提到各级政府的重要的议事日程。

村屯绿化树种选择正确与否, 直接关系到村屯绿化的成功与失败。树种选择成功的村屯绿化, 不仅可以美化村容、改善景观, 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滞尘降尘、杀菌及调节和改善气候的作用, 同时还能降低噪音干扰和防止环境污染。

1 沈阳地区村屯绿化树种应用现状

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 辽宁省的中部, 在东经122度25分9秒-123度48分24秒、北纬1度11分51秒-43度2分13秒之间。东西长115公里, 南北长205公里。沈阳市国土总面积为12980平方公里。沈阳地区以平原为主, 地势平坦, 平均海拔50米左右, 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北、东南部, 属辽东丘陵的延伸部分。西部是辽河、浑河冲积平原, 地势由东向西缓缓倾斜。沈阳的森林面积为14.7万公顷, 其中木本植物分布非常广泛。

近些年来, 沈阳地区村屯绿化工作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村屯绿化树种的选择也十分丰富。如油松、银杏、银中杨、水曲柳、刺槐、五角枫、垂柳、白蜡、山皂荚、梓树、丁香、榆叶梅、水蜡、锦带、多季玫瑰等, 基本上已经形成了本地区特色。

2 沈阳地区自然分布木本植物的调查

沈阳地区木本植物自然分布比较丰富, 仅以东部、北部、中西部的调查来看, 目前可应用的木本植物达600多种, 其中常绿树种近70种, 落叶乔木为200余种, 灌木为300多种, 此外还有藤本植物近30种, 其中在沈阳地区长势良好的树种有300余种, 直接应用到绿化当中的树种也仅仅有100种左右, 这就说明在沈阳地区绿化, 其树种的选择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3 沈阳地区村屯绿化树种选择原则

3.1 坚持生态原则

村屯绿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与自然生态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其组成成分的数量、比例的不同, 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所占的比例最大, 而在村屯绿化生态系统中, 人类活动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和较大组成比例。我们在村屯绿化建设过程中, 尤其是在树种选择上, 要充分利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努力使村屯绿化向自然生态系统靠拢, 使其接近于自然生态系统。

3.2 坚持景观原则

坚持景观原则, 也就是要有精品意识。这就要求我们所选择的树种, 不但要完成绿化任务, 还要有质量, 充分发挥造景艺术手法, 通过植物配置, 营造出一种艺术化的园林景色。通常的做法是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合理搭配, 尤其是在北方地区, 冬季也能体现出景观效果的绿化树种主要就是常绿树种, 但是, 就村屯绿化的实际考虑, 常绿的树种一般不宜超过全部树种的四分之一。

3.3 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利用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成为当今人类环境与发展领域的中心议题之一, 城乡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就是园林的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 城乡植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园林绿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城乡村屯绿化中, 植物种类的多样化, 就会形成不同季相, 又因各种植物有不同的形态和习性, 如:株形, 高低, 叶色、叶形、花期、花色等, 就形成了立体的、多层次、多色彩的景观, 给人们提供一个多彩多姿的生活空间, 进而形成稳定的合理的生态群落, 使我们的城乡随时都能享受到自然风光, 同时, 在村屯绿化中实现生物多样性, 对于促进植物群落的稳定、有害生物的抵御和防治等都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3.4 坚持地带性及适地适树原则

沈阳地区处于长白、华北和蒙古三个植物区系的交汇处, 资源丰富, 选择符合沈阳环境、气候和土壤要求的树种, 就是使栽植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绿化地区的生态环境相适应, 以利于该树种良好地生长发育, 达到绿化的目的。村屯绿化要多选择沈阳地区的乡土树种, 重视乡土树种的绿化功能, 反映地方特色。实现适地适树的途径一般有两个, 一是适地选树, 二是改树适地或改地适树。

3.5 坚持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也可说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二十一世纪全球普遍关注的大事, 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等等。在村屯绿化中, 也存在可持续发展问题, 尤其是我们园林管理部门, 建成的绿地, 今后大部分要由我们管理, 除了建设费用, 养护管理费用问题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方面是直接的管理费用, 另一方面是种下去的树木今后的发展和利用问题, 这些都是园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 在村屯绿化的树种选择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这一问题。

4 建议

园林树木是城乡村屯绿化的主体, 丰富多样的植物是合理构建绿地群落和提高绿地生态服务功能和景观功能的基础。合理选择栽种和应用多样化的植物, 有利于丰富城乡生物多样性, 完善城乡生态结构, 提高城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城乡村屯绿化植物的选择栽种和推广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树木选择栽种本身也存在利弊, 特别在目前大规模绿化的情况下, 更应该冷静分析, 正确对待, 确保绿化植物选择栽种的健康发展, 降低和避免树种选择本身可能导致的损失及危害。必须要制定近期和长期计划, 绝不能急功近利。目前, 沈阳市在村屯绿化中所推行的模式就很值得借鉴, 这些模式主要包括:第一种模式为花园村庄:主要是在城郊结合部, 依托中心城区绿化, 与城区“花园式单位”、“花园式小区”建设结合, 在达到绿化指标的基础上, 突出组团绿化, 公共绿地, 宅旁绿化等建设, 实现乔灌花草相结合, 达到绿化、美化、香化;第二种模式为园林村庄:着眼于城市化发展进程, 与发展近郊旅游观光农业相结合, 在达到绿化指标的基础上, 突出村外景观森林、景观大道, 村内景观街路、景观绿地等建设, 实现大地园林化、城乡一体化;第三种模式为生态村庄:依托近郊东部山区良好的森林生态优势, 与发展森林旅游相结合, 在达到绿化指标的基础上, 全面提高村内绿化水平, 突出山、水、林、路、村综合治理, 实现山村一体, 林水相依, 屋树相衬, 人与自然和谐的森林生态意境;第四种模式为森林村庄:针对远郊平原地区风沙危害严重的特点, 以改善农民居住区生态环境, 保护生存空间为根本, 提高建成村绿化率, 突出村外荒山荒地绿化、农田林网建设、环村林建设以及村内街路、隙地、沟渠、宅旁绿化, 形成村外森林环抱, 村内绿树成网, 家家户户绿树掩映的格局;第五种模式为花果村庄:依托远郊山区良好的自然资源, 与扶贫开发和发展农村新型产业相结合, 在达到绿化标准的基础上, 突出农民家庭庭院经济林建设, 大力发展寒富苹果, 苹果梨, 葡萄, 李子, 杏等果树经济。

这些模式的确定, 也就确定了树种选择的原则和方法。就目前村屯绿化树木种类较少的具体情况, 可采用引种方式, 首先要引种省内自然分布的可以引种的木本植物, 把市区绿地没有分布, 而省内其他地区有自然分布的木本植物作为引种的重点范围。其次对可以引种的木本植物种群的引种, 在引种之前要进行严格的圃地驯化;对基本可以引种的木本植物种群的引种要根据不同环境地点等条件进行适当引种。

摘要:自2006年开始, 辽宁全省围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行动, 开展了“绿化村屯、美化家园”活动, 本文通过对相关地区绿化树种现状的分析, 对沈阳地区木本植物的调查, 探讨沈阳地区村屯绿化树种选择原则及村屯绿化树种选择的主要对策, 以期对实践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沈阳地区,村屯绿化,树种选择

参考文献

[1]田伟;郑伟;何金光;杨玉华;陈岩.沈阳市街路绿化树种现状分析及树种推荐[J].沈阳市园林科学研究院, 2002-10-31.

地区选择 篇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跨越、赶超的根本途径。对经济后发地区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抓住了机遇,就能赢得未来竞争的重要制高点。当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有五个方面:一是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加快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三是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推动资源利用方式向集约高效、清洁安全转变;四是进一步完善发展环境和服务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五是加快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围绕以上五个方面,笔者认为,应注重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加强政府主导作用,通过强化政策支撑,优化服务内涵,加快信息化进程,增强人才储备,推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集聚集群等 手段,激发内生动力活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地方经济科学可持续发展。

一、强化政策支撑,增强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力

突出政策的前瞻性和指导性,加强科学引导,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前提。泗阳作为江苏一个经济后发地区,产业发展面临着传统企业战略转型和新兴产业加快推进的双重任务,如何及时把握经济发展浪潮,寻求新的发展契机是摆在泗阳人民面前的首要问题。针对现状,泗阳县委县政府较早提出了 “3+4”产业发展体系,要求在加快纺织服装、精深木业、照明电器三大传统产业的集聚升级,打造特色产业基地的基础上,加大机械制造、电子电器、造纸包装、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引建,推进新兴产业跨越发展。为此,泗阳相继出台了《泗阳县促进工业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十条意见》、《泗阳县新光源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奖励与补助暂行办法》等文件,从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开展技术创新、加强品牌建设等方面强化引导,从而促进了地区产业的转型升级。但产业转型升级毕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笔者认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找准突破点的基础上,应更加注重以点带面,制定更为系统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大政策引导的执行力度,使企业发展能紧紧围绕地区政策“向心发展”。发展规划的制定既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又要加强规划之间的衔接配套,要注重上下衔接,密切关注国家、2 省市产业发展规划,主动做好对接工作,还要注重横向衔接,加强产业之间的衔接,真正做到立足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强化特色、错位发展。

二、聚焦科技创新,增强产业转型升级竞争力

必须聚焦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以提高产品附加值、核心竞争力为方向,通过科技创新填补产业空白,发展终端产品,创建自主品牌。泗阳县在加大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采用力度,推动了三大传统产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价值链高端攀升。新兴产业发展上,以掌握核心技术为主攻点,通过科学技术引进,把握新兴产业发展主动权,推动新兴产业集聚集群、跨越发展。

科技创新应切实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地区政府可以充分发挥科技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鼓励企业加强研究机构、研发平台和研发队伍建设,突破更多的核心关键技术,提升产业技术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有力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抢占产业发展的技术制高点。

科技创新应大力推进载体建设。一是要加强园区建设。以泗阳为例,就是要按照“产业集聚、区域集中、开发集约”的要求,加大空间整合、产业整合和资源整合力度,将开发区打造成新兴产业的引导区;围绕打造文化创意、软件服务外包和项目研发的高新产业集聚区目标,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生态科技园,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在空间、资源、人力资本等方面有效集中。3 二是要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技术公共服务、技术成果转化和社会化人才服务平台,建立平台共享机制。三是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积极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积极引导企业介入高校、科研院所早期研发,强化科研应用导向,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建立“校企联盟”等多种合作载体,联合承担科技计划、开展技术研发、制定技术标准、转化科技成果,形成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

三、实施信息化战略,增强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力

加深“两化”融合,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实施信息化战略,围绕企业信息化、产品复合化、研发手段信息化等方面,找准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的结合点,深度推进“两化”融合,为企业发展和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企业信息化方面,一是要大力推进企业上网工程,引导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以泗阳为例,要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95%企业上网目标。二是要着力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鼓励、引导、帮助企业利用计算机实现对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的自动控制,通过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业务流程重组,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产品复合化方面,要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传统产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要大力推进嵌入式软件的应用,积极采用模糊控制、变频、节能、网络等新技术,提升消费品、工业品的智能化水平。研发手段信息化方面,要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不断提升研发手段,提高研发能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四、加快集聚集群,增强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力

通过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壮大地区产业规模,提升地区产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以大产业带动转型升级。

作为经济后发地区来说,强化招商选资仍然是壮大产业规模的重要途径。要坚定贯彻招商选资、择优引强理念,更加注重招引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完善产业链的旗舰型、科技型大项目。真正以大项目催生大产业,以大产业推动大升级。

强化本地企业培育。精心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分类制订政策,重点给予扶持,加快培育一批带动性强、影响力大的龙头型、支柱型企业。一是通过深入推进技改扩张工程,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资金、技改、信息化 “三大投入”,推动成长型企业发展壮大做强。二是全面启动重点企业“股改上市”工程,鼓励产值超5000万元的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步伐,以吸引在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有优势的公司或单位入股为重点,推进企业的股份多元化。三是实施市场开拓工程,引导企业加强市场调研,创新经营理念,运用新兴商业模式和营销方式,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五、加大人才储备,增强产业转型升级持久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最持久的动力。首先,要建设一支科技人才队伍。鼓励、引导、帮助企业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在急需紧缺的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等领域,重点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和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的特殊人才。人才引进机制上,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牵线搭桥,实行联合引才,通过建立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柔 性引才”机制,着力引进一批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高端人才。其次,要建设一支企业家队伍。一方面通过组织参加各类培训、外出考察等形式,引导企业家拓宽视野、转变观念,加快提升企业家队伍素质。另一方面加快推进企业经营者职业化进程,引导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一支懂业务、善经营、能决策、会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企业经营者队伍,切实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再次要加大企业高级技工的培养力度,通过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工队伍的素质。

六、优化服务内涵,增强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力

羌族地区低碳旅游战略选择构想 篇3

[关键词]羌族地区;旅游; 低碳旅游;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2)10-0046-05

一、引 言

四川是我国唯一具有浓郁羌族风情的羌族聚居区,四川省的北川、汶川、茂县和理县四个羌族聚居县在地域上连成一片,被公认为是全国羌族核心区。羌族地区境内多山,区内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具有适宜旅游业发展的优质气候环境条件。在刚遭受特大地震的破坏、生态环境脆弱、产业结构面临重新调整的羌族地区,不仅要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效应及其相关优势,更要寻求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污染的旅游发展模式。在倡导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消费的时代背景下,引入低碳旅游的发展理念和技术,积极开发低碳旅游产品,这无疑成为促进羌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的最好选择。

二、成长性战略方向

成长性战略是扩大战略业务单元的活动,旅游组织或战略业务单元通常运用的成长性战略为安索夫矩阵。羌族地区低碳旅游的发展选择成长性战略更有利于增强羌族地区的核心竞争力。

1.市场渗透

市场渗透战略是指在现有的市场上利用现有的产品增加市场份额。对羌族地区而言,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是地震前羌族地区旅游收入的主要来源。灾后羌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环境有所变化,旅游开发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羌族地区旅游文化能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也是建立良好的羌族地区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必不可少的。提供优质的服务质量和节能环保型旅游产品将更增加羌族地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羌族地区低碳旅游市场渗透的优势在于以下几点: ①我国的低碳旅游市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低碳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②羌族地区低碳旅游也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可借鉴成功低碳旅游目的地的经验和教训。③低碳旅游是旅游业今后发展的方向,且旅游产业在羌族地区灾后重建中的地位非常重要。④灾后羌族地区的知名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传播,灾后重建成果也备受关注,这都有益于羌族地区旅游目的地的市场渗透。

2.市場开发

市场开发是指利用现有产品进入新的市场或新的细分市场。由于灾后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面临重大的调整与提升,以低碳理念为指导的旅游业将更具有开拓市场的潜力。其主要原因如下:①羌族地区各县灾后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我国中央、地方政府出台的灾后重建政策等都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旅游发展理念。此外,我国政府还积极鼓励发展各种形式的低碳旅游,并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指导和督促。②由于羌族地区多数旅游景区、景点都是融自然环境与羌族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其区内的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产品具有发展成为低碳旅游产品系列的优势,即具有良好的可转移性。③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现有的低碳旅游市场规模将具有良好的增长潜力。

3.产品开发

产品开发指开发新产品来满足现有市场,该战略在吸引新的旅游消费者的同时维持了现有的消费群体,达到增加市场份额的目的。对旅游目的地而言,要增加其旅游收入主要包括延长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逗留时间和增加访问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者数量两大方面。不论采取何种策略,开发新型旅游产品,延长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有利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增强。就羌族地区现有市场的旅游产品的开发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原有的旅游产品的再次开发,强调对羌族地区文化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以及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创新性开发。这样更能满足现代旅游者的需求,有利于增加原有旅游市场的份额。②利用羌族地区地震遗址旅游资源优势,开发地震遗址旅游产品系列。③由于低碳旅游将涉及到旅游开发的价值观念、生产模式以及运营理念的变革,对羌族地区现有旅游产品进行低碳化的改造与创新。

4.多元化

旅游多元化发展战略是由旅游供给系统多元化、旅游需求系统多元化以及旅游支持系统多元化所决定的。羌族地区低碳旅游的多元化战略选择为相关多元化方向,相关多元化又包括了斜向多元化、水平多元化、垂直前向多元化和垂直后向多元化四种表现形式。斜向多元化主要指利用共同信息技术平台,为某一旅游细分市场提供一系列的旅游产品组合。虽然低碳旅游既是一种理念,也是旅游业今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但是在当前,我国的低碳旅游产品主要呈现环保、节能减排的特点,且对目的地和旅游者均有减”碳”的要求。所以,低碳旅游市场相对于生态环保旅游市场细分而言,也可以作为一个旅游细分市场出现。羌族地区低碳旅游斜向多元化战略,即加强羌族地区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大力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构建低碳旅游信息技术发展平台,并为低碳旅游市场提供低碳旅游产品系列的综合服务。水平多元化指组织进入互补或竞争性市场,羌族地区低碳旅游运用水平多元化战略,有利于旅游目的地增加低碳旅游市场份额、扩大规模经济效益以及与竞争对手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对旅游目的地管理而言,主要关注垂直前向多元化战略。因为旅游目的地垂直前向多元化战略,有利于旅游目的地信息与旅游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开发和建设良好的旅游市场营销网络,完善旅游产品分销渠道。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羌族地区低碳旅游的发展运用旅游目的地垂直前向多元化也是遵循了旅游市场发展的趋势。

三、低碳旅游战略选择构想

旅游业低碳化发展是低碳旅游发展的基础,而低碳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市场的引导是低碳旅游发展的关键所在。羌族地区低碳旅游战略选择构想应是以适应气候变化为前提,以发展生态旅游为基础,以发展旅游循环经济为方向,以旅游产品创新开发为内容,以绿色营销为途径推动羌族地区旅游业向低碳旅游迈进。

1.适应气候变化战略

(1)气候变化对羌族地区影响。低碳旅游是在旅游业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羌族地区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带,气候环境优良;区域内垂直气候特征明显。全球气候的变化对羌族地区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并不明显,例如北川自1994年以来随着全球变暖,共出现6天气温超过35℃,比以前增加一倍,年平均有1天超过35℃,但总的来说,夏季仍比较凉爽。由于羌族地区还未开发冬季滑雪旅游产品,气候变暖对羌族地区的冬季旅游影响不明显。从短期看,气候变化对羌族地区的旅游发展是利大于弊,羌族地区可作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避暑的旅游目的地;而气候变化将可能致使羌族地区旅游适宜期相应的延长,有利于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从中长期看,由于未来气候变化的长期性,气候变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此外,由于旅游业具有脆弱性和敏感性等特点,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仍很必要。气候变化将会影响到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接待设施、基础设施、自然资源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等内容,这将对羌族地区旅游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气候变化对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而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2)羌族地区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旅游业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有利于低碳旅游的发展。羌族地区低碳旅游的发展也要积极适应未来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气候变化可能会造成羌族地区恶劣天气状况的增加,例如强降雨、洪水、山体滑坡以及干旱和降雪的减少。羌族地区旅游业可以选择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植树造林,建设灌溉系统、设计临水建筑、重新设计河床,建筑水坝以及加强对节约用水的宣传教育,并鼓励种植抗旱植物等适应策略。此外,针对气候变化对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影响,可采取开拓新的旅游市场机会和旅游吸引物,提升利益相关者通过社区参与应对变化的积极主动性,构建旅游产业研究平台,知识和信息的集中与传播,与其他地区分享知识、数据、工具和应对气候变化适应的策略等[1]。适应气候变化也需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从一定程度上而言,所有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运营商对气候变化都很敏感,因为气候将影响游客的旅行计划和旅游体验质量[2]。旅游主要利益相关者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也存在大的差别[3]。如下图1所示:

2.生态旅游发展战略

(1)加强区域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灾后羌族地区的生态旅游发展也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加强对羌族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突破羌族地区各县的行政区划限制,开展跨区域的生态旅游资源重组,能形成功能互补、优势叠加、资源共享的效应。通过整合将同类旅游资源产品做大、做精,使资源要素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带来单个地域单元独自开发资源所无法获得的规模效益[4]。由于羌族地区区域都以优良的自然生態旅游资源、浓郁的羌族风情以及地震遗址旅游资源为特点。所以,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有利于增强羌族地区旅游的整体竞争力,实现共同发展。

羌族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也将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主要内容不仅涉及到旅游要素之间的整合,而且还包括旅游产品、旅游线路以及旅游形象整合等方面的内容。羌族地区生态旅游资源整合主要包括有地震遗址旅游资源、羌族文化旅游资源和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整合三大类。由于这三大类资源都依托了羌族地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且灾后羌族地区旅游产业面临结构调整与升级发展,所以重点对这三类资源进行整合将更有利于提升羌族地区旅游的整体竞争力。对这三大类资源的整合方式包括:保护生态旅游资源,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统筹开发区域旅游资源;精深挖掘特色文化,提升生态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建立区域旅游协调机构,促进区域旅游协作发展;发挥生态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进行整合营销。

(2)发展战略内容。生态旅游是生态环保旅游产品,也是低碳旅游发展的基础。羌族地区生态旅游的类型主要包括有森林旅游、野生动物旅游、自然生态考察、登山探险、自行车旅游、农业生态旅游、漂流旅游、民族村寨生态游、地震遗址生态游等旅游产品系列。这些旅游产品都具有低碳排放的属性,是旅游业低碳化的重要选择。由于羌族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特定的历史条件,羌族地区的生态旅游发展要坚持“三级”发展战略。生态旅游发展“三级”战略,包括生态旅游环境战略、生态旅游经济战略和生态旅游文化战略[5]。羌族地区生态旅游环境战略,不仅包括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修复和保护,也包括积极利用各种有效措施防止生态环境灾害。例如,对地震遗址旅游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以及对羌族地区各景区、景点恢复重建的生态环境的整理等方面。此外,发展生态旅游要重视环境质量影响监测、评价与管理工作的研究[6],预防生态旅游的发展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生态旅游经济战略,主要指羌族地区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发挥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品。依据羌族地区所拥有的优越的条件,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即充分利用羌族地区现有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优势,进一步优化配置,引入立体农业、休闲农业、绿色农业、彩色农业等经营发展理念,为羌族地区农业生态旅游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生态旅游文化战略,一方面,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来促进羌族地区民族文化、文化遗产等的保护与发展。另一方面,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也要注重突出文化特色,体现生态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价值。具体而言,以羌族民俗文化、大禹文化结合羌族地区灾后的大爱文化、感恩文化等优势文化资源为主线,融入生态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提升生态旅游产品的品位和档次,打造参与性强的旅游活动项目,增强旅游者对羌族地区生态旅游产品的体验。

3.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1)旅游循环经济理论基础。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从重视数量向重视质量和效益转变,重视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根本转变,从线性式的发展向循环式的发展转变,从粗放型的增长向集约型的增长转变,从依赖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增长转变为依赖自然资源和再生资源的增长。旅游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理论在旅游业中的运用,是循环经济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业中的具体体现。将循环经济理念、技术等融入旅游业的实践操作,更有利于减少旅游业的CO2排放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增长。旅游循环经济着[于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它是以绿色技术为支撑,以循环利用为特色,有效的实现了旅游业的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是最有效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方式,旅游循环经济是低碳旅游发展的首推方向。

(2)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早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羌族地区多数新农村建设试点都已开始了循环经济的实践;但是规模较小,且以小循环为主,并没有扩大到整个社区层面的循环理念。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在于农村“小沼气”、“桑基鱼塘”模式和灾后羌族地区各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建设。例如: 北川新县城的生态工业园区、茂县土门的循环经济园区以及羌族各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等。尽管如此,在羌族地区的绝大多数景区,并没有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仍然是走传统的旅游发展之路。在低碳旅游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以及对灾后羌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愈发重要的背景下,羌族地区旅游发展要更体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特点,以发挥旅游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羌族地区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实现。①树立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从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生产、经营、消费、管理等方面,都要树立循环、节约和环保的理念。②建立旅游循环产业结构体系和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为旅游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可能;例如:绿色饭店、绿色商店、生态交通以及旅游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与无害化处理等。③健全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一方面能起到规范政府、旅游企业、旅游经营者以及旅游者的行为模式;另一方面通过经济政策杠杆还有利于旅游企业建立良好的运营机制,促进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④加强旅游循环经济知识和理念的宣传教育,扩大公众参与性,以绿色需求推动羌族地区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羌族地区大力发展旅游循环经济不但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旅游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而且还能协调旅游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短缺的矛盾。

4. 旅游产品创新开发战略

(1)旅游产品创新的理论基础。旅游目的地通过对旅游产品的创新,增强了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更有利于旅游者选择近距离的旅游目的地和延长目的地停留时间,这也达到了旅游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要求。旅游产品的综合概念,即指旅游相关厂商为旅游者在目的地的逗留及其旅行而协同提供的一系列服务[7]。所以,旅游产品的创新贯穿了旅游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包括项目开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运营管理等方面。具体而言,即对旅游产品的结构创新、旅游产品功能的创新、对旅游产品主题的创新、对旅游产品服务的创新、对旅游线路的创新以及旅游管理的创新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旅游产品的创新是在原旅游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既包括创造一种全新的旅游产品,也包括对原有旅游产品进行改良,添加新内容等方面。对旅游产品的创新不仅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带给旅游者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更重要的在于能引领市场需求,形成独特的旅游产品价值。

(2)旅游产品创新途径。对羌族地区旅游产品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产品的类型。产品类型的创新主要是对原有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开发新产品。立足于羌族地区本土文化优势,挖掘禹羌族文化、生态文化以及灾后感恩文化,规划设计具有时代气息的文化旅游产品系列;积极开发新型旅游产品类型,例如,替代性旅游产品系列、影视基地旅游产品、工业旅游产品以及城镇旅游等。②对旅游服务的创新,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水平。利用羌族地区旅游业灾后重建的后发优势,不仅要从旅游硬件设施方面为旅游者提供满意的体验,而且也要运用现代信息科技管理手段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水平,在羌族地区尝试性的发展“智慧景区”。③加强旅游资源产品的整合,塑造新型旅游目的地主题形象。④打造目的地旅游核心吸引物,创新旅游产品活动内容。旅游目的地的运作,需要围绕核心旅游吸引物及游憩过程进行要素配置,形成旅游功能的完整组合。特别是作为旅游景区夜间旅游的支撑景点,可以起到增加游客停留时间。⑤对旅游产品生产、销售过程的创新。因为旅游者对旅游产品体验的过程大致也可以分为售前、售中、售后三个环节。旅游目的地不仅要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而且也要注重对旅游市场营销的创新等方面;其关键在于旅游目的地为旅游者创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体验场景。

5.旅游目的地綠色营销战略

(1)绿色营销理论基础。低碳旅游产品是当今最流行的绿色旅游产品,其最大的特点在于绿色环保,旅游目的地实施绿色营销,能促进低碳旅游产品的推广和发展。绿色营销是21世纪营销的主流,它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需求。绿色营销经历了生态性绿色营销阶段、环境性绿色营销阶段和持续性绿色营销阶段,绿色营销理论既是一种全新的营销理念,也是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与传统营销有着明显的区别[8]。绿色营销就是企业在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争取适度利润和发展水平的同时,注重自然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维护人类社会长远利益及长远发展,将环境保护视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条件与机会的一种新型营销观念和活动,又称为环境营销[9]。

(2)绿色营销战略。对于羌族地区低碳旅游的发展,树立绿色营销理念既符合消费的绿色需求,同时也顺应了羌族地区的绿色环保政策和非政府组织的愿望。羌族地区低碳旅游的绿色营销的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注重对绿色旅游市场的调查与研究,制定科学的营销方案。其次,大力发展替代性旅游产品,增强绿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替代型旅游产品的开发有利于满足旅游消费者多样化以及就近购买的旅游需求,而且还能起着吸引和引导旅游消费需求的作用。羌族地区替代性旅游包括了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绿色旅游等产品类型。第三,全球化和信息化促使羌族地区建立良好的绿色营销网络。羌族地区不但要加强与旅游运营商的合作与交流,而且也要加强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甚至还可以建立专业化的生态旅行社。第四,全面宣传,积极促销。不仅充分利用广告、网络、电视等现代旅游促销工具,而且也要注重公共关系促销以及事件促销等方式的结合。

[参考文献]

[1]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Oxford University Centre for the Environment (OUCE), United Nations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UNWTO),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Climate Change Adapation and Mitigation in Tourism Sector: Frameworks, Tools and Practices[R].Capacity Building Seminar, Balliol College, University of Oxford, 2008-4-(7-11).

[2] Scott D,Lemieux C.Weather and Climate Information for Tourism[J].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0(1):146-183.

[3] Scott D, Jones B.Climate Change and Seasonality in Canadian Outdoor Recreation and Tourism-Executive Summary[R].Report prepared for the Government of Canada Climate Change Action Fund, University of Waterloo, Waterloo, Ontario, 2006.

[4] 王雯雯,郭 寻,吴忠军.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整合研究[J].东南亚纵横,2006(1):50-54

[5] 黄继元.生态旅游是西部旅游开发的战略选择[J].生态经济,2001(3):37-40.

[6] 陈忠晓,王仰麟,刘忠伟.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1,16(4):556-562.

[7] 任朝旺,谭 笑.旅游产品定义辨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6):97-100.

[8] 徐大佑,韩德昌.绿色营销理论研究述评[J].中国流通经济,2007(4):49-52.

[9] 井绍平.绿色营销及其对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影响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4(5):145-146.

Conception of the Low-Carbon Tourism’s Strategic Choice in Qiang Region

Zhou Lianbin, Yu Rong

(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 Cabin Attendants College, Guanghan 618307,China)

Abstract: Low-carbon tourism is regarded as the most potential mode and the lowest negative effect for tourism’s development, which will be the best choice for the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Qiang region.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tourism product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th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industry structure, but also helpful to reducing the risk of low-carbo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make a good foundation for low-carbon tourism in Qiang region. With this guideline, the low-carbon tourism’s strategic choice of Qiang region should take growth strategy as a direction and regard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tourism product as main strategic contents so as to promote the tourism industry toward the low-carbon tourism.

Key words: Qiang region;tourism; low-carbon tourism;strategic choice

西部地区农村脱贫政策的选择 篇4

关键词:西部地区,农村,贫困,政策

一、西部地区农村贫困现状

1. 贫困人口多, 贫困规模大。

西部地区农村是我国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从统计数据来看, 2002年末, 按照当年的绝对人口贫困标准627元, 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总数为2820万人。其中, 西部地区为1742万人, 占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总数的比例为61.8% (1) 。显然, 西部地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总数大大大于东、中部两个地区的总和, 贫困问题严重。近5年来, 西部地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总数虽然一直在下降, 但其占全国的比例长期处于比较高的状态, 都保持在50%以上。其中, 2005年和2006年还出现了反弹的情况。2006年末, 按照当年的绝对贫困人口标准693元, 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总数下降到2148万人。其中, 西部地区为1175万人, 占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总数的比例为54.7%。相对于2005年, 上升了3.9个百分点。 (2) 可以看出, 近5年来, 虽然西部农村的贫困状况有所改善, 但改善的程度并不大, 贫困问题仍然非常严重。

2. 贫困发生率高, 贫困程度深。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扶贫政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农村绝对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30.7%下降到2006年的2.3%。在这一过程中, 西部地区的贫困状况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2006年, 西部地区的贫困发生率也已经下降到5.1%。但是, 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 西部地区贫困发生率仍然较高。1998年, 全国农村人口绝对贫困发生率为4.6%, 但是, 内蒙古、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的绝对贫困发生率则分别为6.4%、12.9%、12.2%、19.0%、14.0%、12.6%、8.9%, 大大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3) 2002年, 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8省市的农村绝对贫困发生率已降至1%以下;其他东、中部各省市除山西外, 农村绝对贫困发生率也都在1%~5%之间。而西部12省 (区) , 除了广西、四川, 其他各省 (区) 的贫困发生率都在5%以上, 其中, 内蒙古、贵州、西藏、青海4省 (区) 农村绝对贫困发生率还在10%以上。 (4) 2004-2006年, 西部地区贫困发生率分别为5.7%、5.2%和5.1%, 都还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基本保持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倍多的水平上。因此相对来说, 西部农村贫困发生率高, 贫困程度深。

3. 低收入人口多, 抵抗力弱, 返贫现象严重。

农村低收入人口即指初步解决温饱问题, 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人口。这一部分人口处于绝对贫困线的边缘, 抵抗力弱, 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地方经济不景气, 很容易重新陷入贫困状态。西部农村同样是我国低收入人口集中的地区。从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近5年来, 全国低收入人口规模越来越小, 从2002年的5825万人减少到2006年的3550万人, 减少了39.1个百分点。从西部地区的情况看, 低收入人口的绝对数量也呈下降的趋势, 低收入人口规模从2002年的2945万人减少到2006年1986万人, 减少了32.6个百分点。显然, 西部地区低收入人口规模减少的速度低于全国的平均速度, 导致西部地区农村低收入人口绝对数量虽然不断下降, 但西部地区农村低收入人口占全国农村低收入人口总数的比重却不断上升, 从2004年的48.1%上升到2006年的55.9%, 上升了7.8个百分点, 低收入人口不断向西部地区集中 (5) 。

西部农村经济发展落后, 基础设施和居民生产生活条件都相对比较差;加上生态环境脆弱, 自然灾害频繁, 导致这一地区农村低收入人口非常脆弱和不稳定, 返贫现象严重。例如, 2006年, 四川、重庆受严重旱情影响, 大量人口返贫。其中, 四川绝对贫困人口增加49万人, 低收入人口增加54万人;重庆绝对贫困人口增加8万人, 低收入人口增加2万人。

4. 居民人均收入相对偏低, 生活水平低。

从收入分配来看, 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仅远远低于城镇水平, 与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水平的差距也越来越大。据统计数据计算, 1980年, 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7.6元, 西部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为169.6元, 西部农村居民与全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为2.8倍;到2006年, 相应的收入差距已经扩大到4.6倍。另外, 从农村居民内部来看, 西部农村居民与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收入的差距也是越来越大。1980年, 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91.3元, 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69.6元, 二者之间的收入差距仅为1.1倍;而到2006年, 相应的收入差距就扩大到了1.4倍 (6) 。

从消费支出上来看, 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 (即恩格尔系数) 虽然越来越低, 从1980年的65.2%下降到了2006年的45.8%, (7) 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但是同样的, 恩格尔系数所反映出来的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的生活水平, 不仅远远低于城镇居民, 也低于全国农村居民的平均水平。

二、西部地区反贫困政策的重点选择

1. 国际反贫困政策概述。

世界各国由于对贫困的理解和具体贫困情况的不同, 所采取的反贫困政策也多种多样。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是救助性反贫困政策。指当贫困确实发生时, 通过对贫困人口直接给予物质或资金帮助, 以降低贫困的负面影响的各项政策。二是开发性反贫困政策。指消除贫困者的脱贫障碍, 增加其脱贫机会和提高其脱贫能力的各项政策。包括为贫困地区提供基础设施, 发展贫困地区教育, 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 给予优惠经济政策, 提供优惠贷款等多项措施。

对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来说, 都是选择综合运用救助性反贫困政策和开发性反贫困政策。但是, 各国都会根据本国导致贫困的原因以及贫困的性质, 选择反贫困政策的重点。

2. 西部地区反贫困政策重点的选择。

从西部地区农村贫困的性质来看, 目前西部农村贫困具有以下两个突出的特征:第一, 西部农村大都处于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的地区。如西部地区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 自然环境都非常恶劣。黄土高原贫困区干旱缺水, 水土流失严重;青藏高原贫困区气候高寒, 氧气不足, 冰川、寒漠、荒漠等广布;云贵高原岩溶地貌, 地表缺水、缺土、缺林, 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环境恶劣还伴随着频繁的自然灾害、致病的水土等, 使这些地区的很多地方成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第二, 从贫困人口的构成看, 当前西部农村贫困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生存型贫困人口, 包括: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收入来源或收入来源很少的家庭, 没有人赡养又缺乏劳动能力的老人、病人、残疾人、妇女和儿童等。这些人都缺乏基本的谋生能力。基于上文的分析, 笔者认为, 西部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或自身能力的缺陷等原因, 已经严重的边缘化。传统单一的区域性开发式扶贫方式, 其瞄准机制相对较差, 对于缺乏基本谋生能力的生存型贫困人口, 很难发挥其作用;而且对于西部农村大部分地方来说, 由于其自然条件恶劣, 开发式扶贫的成本很高, 因此, 应该转变扶贫方式, 由单一的区域性开发式扶贫转变为以农村低保制度为主的综合性扶贫模式。

基于西部农村贫困的特点, 笔者认为, 其贫困问题的解决, 目前重点应在于其基本生存问题。在生存问题解决的基础上, 再考虑其长远的通过发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等问题。因此, 目前西部农村反贫困政策的重点, 就应该是救助性反贫困政策———农村低保制度。相对来说, 农村低保制度瞄准机制更加精确, 对于贫困问题的解决也更加直接有效, 可以迅速解决目前严重的绝对贫困问题。在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基础上, 再通过开发式扶贫项目等的实施, 提高贫困地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在发展中实现绝对贫困问题的根本解决。

三、西部地区完善以农村低保制度为核心的反贫困模式的对策建议

1. 完善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设计。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完善的设计是一个制度健康、顺利运行的前提。从我国其他地区农村低保制度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得知, 目前我国农村低保制度在制度设计上还存在很多问题, 制度运行面临很多困难。目前, 西部地区各省 (区) 的农村低保制度大都处于刚刚建立的阶段, 相对于其他已经建立这一制度的地区, 就有其后发优势。因此, 西部地区应该在借鉴经验的基础上, 首先完善制度设计。

西部地区应该在借鉴经验的基础上, 针对西部地区农村的特点, 从科学确定低保标准、准确界定低保对象、建立多渠道的资金筹措体系、选择适合的保障方式和规范制度的运作程序等各个方面, 选择和设计适合西部地区农村实际情况的低保制度。

2. 完善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配套措施。

(1) 完善低保相关的政策法规。在法治社会中, 完善的立法是一种制度得以规范化、可持续运行的重要保障。从我国社会保障立法的情况来看, 目前我国可能还不具备制定《最低生活保障法》的条件。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立法的首要任务, 应该是尽快出台《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社会福利法》等社会保障综合性法律, 建立社会保障的法律体系。因此, 目前我国应结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条例》制定和实施的经验, 制定《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条例》, 来对农村低保制度的基本原则、保障标准、保障对象、资金的来源及管理、实施程序、相关主体客体的权利义务等进行规范, 以保障农村低保工作的有序、依法开展。当然, 从长远来看, 随着我国低保制度的逐步健全和完善, 我国应出台《最低生活保障法》, 来统筹指导和规范城市和农村低保工作的开展。

(2) 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鼓励群众自治。农村低保制度作为一项面对千家万户的社会政策, 它不仅需要政府规范的管理体制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细致的工作, 还需要基层组织的积极配合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互联网等媒体, 大力进行宣传。当然, 对于西部广大贫困农村来说, 由于条件落后, 他们接触报纸、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体的机会可能比较少。因此, 西部农村低保制度的宣传, 在宣传方式的选择上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 做到有的放矢。作者认为, 可以采取逢赶集日在市集利用广播、宣传栏等方式, 也可以采取村委会集中宣传、村委入户宣传等方式进行宣传。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 还需要以农村基层组织———村民委员会为基础, 切实鼓励和强调群众自治。西部农村低保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 更需要发动和利用基层组织的力量。在这一过程中, 要通过宣传和专题培训, 提高基层组织干部对农村低保制度重要性的认识, 及低保管理的业务水平等, 以切实落实群众自治。

(3) 切实改善农村低保的工作条件。一是要充实和完善现有的组织机构。低保是一项工作量很大的工作, 从登记、家庭收入情况调查、审批、批准、建档到追踪调查, 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西部应加快建制步伐, 市、县民政局应建立相应的低保科, 并配备5~7人专门负责农村低保工作。同时, 各乡镇民政办公室则应根据各乡镇农村低保人数的多少, 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 至少应3人以上。这样, 从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上, 保证农村低保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二是要通过培训, 切实提高低保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低保制度是一项政策性很强、很讲究方法和技巧的工作。应该通过专业培训等方式, 切实提高低保工作人员的素质, 以保证农村低保工作客观、公正和细致地进行。三是保证各级农村低保工作的工作经费, 并改善其办公条件。各级政府应该将农村低保工作经费列入预算, 以保证其工作的顺利有效运转。同时, 应该确实提高农村低保的办公条件。低保工作有大量资料需要处理和保存, 如果有计算机设备和网络技术的支持, 基层低保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将会大大减少, 其相应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也会大大提高。

(4) 做好农村低保制度与社会保险和其他社会救助项目的协调与衔接。农村低保制度在西部地区的实施, 虽然解决了农村贫困居民的最低生活问题, 但是, 他们还面临着就医、就学、养老等重重困难。因此, 应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其他社会救助项目包括医疗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灾害救助制度等, 并做好低保制度与他们的协调与衔接, 以确实解决农村贫困群体的实际生活困难。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的不同项目, 针对的是不同的群体, 解决的是不同的问题。但是, 在很多情况下, 需要各种项目的相互配合, 才能更好地保障农村居民的生活。例如:农村低保对象的医疗保障问题。低保对象是农村收入最低的一个群体, 其最低生活尚且得不到保障, 就更没有多余的收入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了。在目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是自愿性参保的情况下, 低保对象实际上就被排除到这一制度之外, 享受不到相关的政策优惠。低保对象遇到大病、重病等, 就只有进入医疗救助制度。笔者认为, 应该加强这三种制度的衔接和配合。应该规定免除低保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个人缴费部分, 或规定由低保补助金代缴等, 将农村低保对象纳入医疗保险制度。这样, 农村低保对象在患大病时, 首先可以享受到医疗保险, 在医疗保险支付的范围外, 低保对象还承受不起的, 再进入医疗救助制度。这样, 一方面, 低保对象得到了更好的医疗保障, 另一方面, 相关制度都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制度之间也实现了较好的衔接与配合。

3. 促进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配套措施。

(1) 因地制宜地开展开发式扶贫项目。在农村低保制度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最低生活问题的基础上, 西部地区应该进一步选择和实施开发式扶贫项目, 通过“造血”式的扶贫, 提高西部地区农村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经济增长的潜力。一是公共性扶贫。在西部农村开发式扶贫项目的选择上, 首先就是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 我国西部农村有一些地区基本属于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 如有些地方生态环境脆弱;有些地方是致病水土区, 地方病和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等等, 这些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昂贵, 而且效果并不一定很好, 针对这样的情况, 在自愿的前提下的集体搬迁效果可能会更好。二是参与性扶贫。这种扶贫方式是指:相关扶贫工作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特色资源拥有情况、贫困人口状况和风俗习惯等条件, 提供一个包括多种发展计划的“菜单”, 如针对低保对象的劳动技能培训、低保对象参加产业化经营的优惠条件等, 低保对象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 自主进行选择。这种扶贫方式给了低保对象自主选择的权利, 更有针对性, 有利于低保对象创收愿望、创收能力的提高, 以及创收行动的积极进行。

(2) 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切实提高人口素质。长期以来, 我国西部农村的人口增长速度都高于全国的平均速度, 沉重的人口负担不仅给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同时也限制了这一地区整体人口素质的提高, 从而限制了这一地区人口自助、自救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因此, 西部农村应该采取有力措施, 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 确实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增长, 从目前的情况看, 最主要的是加强宣传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同时, 贯彻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当然, 从长远来看, 生产力的提高, 科教文卫条件的改善, 才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提高人口素质的主要途径是教育。西部农村地区首先应该确保基础教育投入, 基础教育是一个地区整体人口素质提高的基础, 应该确实保证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贯彻。同时, 目前我国虽然劳动力总量过剩, 但是存在结构性矛盾, 高技术工人非常缺乏。因此, 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投资的重点, 应该在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上面。

(3) 以特色经济为基础推进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对于西部地区农村来说, 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历史任务, 是其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西部地区农村应该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西部农村资源丰富, 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 西部农村地区只有走特色经济的道路, 才能够异军突起, 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推进新农村的快速建设。西部农村在实施和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同时, 应该着力于本地特色经济的发展, 开发本地特色资源, 形成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比较优势, 提高本地区的核心竞争力, 从而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目前, 西部地区的特色经济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特色农业经济、特色工业经济、特色旅游经济发展迅速, 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了, 人们的收入水平就会提高, 贫困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注释

1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 (2007年) [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

2农调总队.2002年底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2820万[EB/OL]http://www.cpirc.org.cn/news/rkxw_gn_detail.asp?id=1977

3郑长德.中国西部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J].人口与经济, 2003 (01) :7-11

地区选择 篇5

1、十六世纪后半期,加勒比海地区生产蔗糖,需要大量人力从事收割、榨汁,加工成浓缩糖蜜后,运至欧洲贩卖。因当地劳动力不足,来自欧洲的业主采取怎样的措施以补充劳动力? A.自中国招募大批华工 B.从非洲引进黑人奴隶 C.自北美聘雇印第安人 D.自东欧招募契约劳工

2、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总督府为确保糖厂取得稳定而便宜的原料,特别指定某项政策。唯蔗农认为这项政策妨碍市场竞争机制,造成他们的利益受损,因而群起反对。这项政策是:

A.扩大甘蔗的种植面积 B.指定原料采集区域 C.以现金收购原料甘蔗 D.引进外国优良蔗苗

3、一场“革命”的前夕,全国每年可以出版45000种书;革命发生第二年,只出版了3000种书。市场上的各类出版品的总数,一下子减少了近95%。这场革命是:

A.1776年美国独立革命 B.1789年法国大革命 C.1911年辛亥革命 D.1966年文化大革命

4、史家评论某地区的文化成就:“他们深以自己能传承古希腊为荣,作家们以雅典的古希腊语写作。当西 欧正沉沦于黑暗时代时,他们继续维持一个有教养、博学的社会,产生许多著名的历史和神学著作,以及一种优美的书简文学。”这个地区是指:

A.义大利 B.阿拉伯 C.拜占庭 D.俄罗斯

5、王姓家族原居河北地区,因战乱迁徙到长江下游。后来政府下令,住民不分新、旧,一律编入所居郡县户籍。同时,政府也将逃亡的农民和被豪强荫庇的奴隶列为课税对象。王家经历了这些新措施后,终于在侨居地正式落户。王家应是遇到哪项措施?

A.西晋实施的占田制度 B.东晋实施的土断政策 C.安史乱后的清查户口 D.清代实施的改土归流

6、以下为和台湾原住民有关的政策:(甲)种族平等,建立共存共荣关系;(乙)生番化熟、熟番化汉;(丙)理番为手段,目的是殖产兴业;(丁)建立领主与封臣的关系。四个政策出现的时间依序为: A.乙甲丁丙 B.丙甲乙丁 C.丁乙丙甲 D.甲丁丙乙

7、某一时期,一座位于江南的城市,在熙来骧往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贩卖各色棉布、丝绸、青花瓷、胡椒、菸草等货品的街铺。人们买卖时,大额交易使用银两,小额交易使用铜钱。上述情景最可能出现于何时?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8、“年轻时,我给谯东盖了一间房子,想过着读书、涉猎的生活,待二十年后天下太平再入朝为官,但事

与愿违。我应朝廷征召,担任典军校尉一职,希望能讨贼立功,死后墓碑的题字为‘汉故征西将军曹 侯之墓’。„„董卓倡乱,我举兵征讨,也降服三十余万黄巾部队,又讨平袁术、袁绍、刘表等势力,天下总算太平。我官拜宰相,位极人臣,超过我的愿望。如果国家没有我,不知道已经有多少人称帝 称王。”这段资料应当是:

A.政治人物对自己的描述 B.历史学者对某人的描绘 C.政府追悼死者时的悼文 D.后世子孙对祖先的介绍

9、一位史家指出:清朝平定台湾之后,一方面推行治台政策;另一方面也企图湮灭明郑时期的事迹。下列何者最能符合消灭明郑统治纪录的意图?

A.改东宁府名为台湾府 B.移入官兵以分防台湾 C.划界封山以阻隔番汉 D.颁布条例以管理移民 10、1920年代以后,集权国家利用新的大众媒介宣传集权思想,向大众灌输:如果希望民族得救,就必须有强而有力的领袖。这些集权国家的统治者,经常利用两项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期发明的技术,顺利掌握权力。这两项发明是:

A.电话和照相机 B.无线电和电影

C.录音机和电视 D.网路与电脑 11、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初期,国际社会多采观望态度,只有某国,因中日开战,得以免除来自日本的牵

制力量,基于其自身的战略利益,不但派遣军事顾问团及空军来华,并多次提供巨额贷款。“某国”是:

A.美国 B.英国 C.苏联 D.德国

12、十七世纪初,欧洲一家公司获得政府授权,专营亚洲贸易。该公司为维持航路畅通,不仅组织军队,也在各地设立据点,设官管理。十七世纪后半期,这家公司不仅成为日本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也是西方新知传入日本的窗口。这是哪家公司?

A.荷兰东印度公司 B.法国西印度公司 C.英国东印度公司 D.德国克鲁伯公司 13、1920年代,台湾出现许多社会运动团体,分合不一,有联合亦有竞争,也各有不同的诉求与目标,启 蒙大众之余,对殖民政府进行各种理性的抗争,如台湾文化协会、台湾民众党、台湾农民组合等。但1930年代多数社运团体均沉寂下来,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日台的差别待遇逐渐改善,社运团体无新的诉求 B.经济好转人民生活改善,对社会和政治较不关心 C.地方自治实施台人获参政权,社运团体诉求达成 D.社运团体日渐左倾,当局大举整肃禁止相关活动

14、下图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何者即属古代迦太基,又为当代“茉莉花革命”的起源之地?

A.甲 B.乙 C.丙 D.丁

15、学者指出:在这个地区,随着商人的通商贸易,传入了印度的宗教文化,此区出现与印度相仿的的庙

宇与神祇。本地统治阶级在该区印度化过程中也扮演重要角色,他们聘请婆罗门担任顾问,引入印度的仪式、习俗和相关法论。这些法论构成一个框架,此区许多国家的地方习惯法就是在此框架内形成。这个地区最可能是:

A.东南亚 B.东北亚 C.西亚 D.东非

16、王曰:“有人说:辽以信佛而衰弱,金以崇儒而亡国,有这回事么?”对曰:“辽国的事我不知道,金国的事我亲身参与。金的宰相中虽有一二位儒臣,其他都是武将贵爵出身。而儒臣任相很少参与军国大计。其他以儒术任职的官员为数不多,只不过经手一些行政事务,国家存亡有其应该负责的人,与儒术无关。”王听了很同意。这段君臣对话中的“王”,应是何人?

A.耶律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忽必烈 D.努尔哈赤

17、一则文告呼吁:“现在帝国主义与国民党联合起来,向我们进攻,我们唯一的出路不只是继续罢工、罢课、而且还要扩大。我们得组织力量,武装自己,把帝国主义的海陆空军驱逐出中国,才有生路。”这份文告最可能是:

A.1910年代,辛亥革命武昌清军的呼吁 B.1930年代,国民政府剿共时期中共的说法

C.1950年代,中共建国以后共党的建国蓝图 D.1960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期红卫兵的传单

18、一位学者评论某一政权,认为:这个政权中,君主不能直接控制地方,犹如全身瘫痪,中枢神经不能直接控制四肢,身体各部位只能有限的互相牵动。这个政权最可能是指: A.二世纪的罗马帝国 B.八世纪的阿拔斯王朝 C.九世纪的法兰克王国 D.十八世纪的普鲁士 19、1539年法国国王规定:婴儿出生时必须向官方登记;法院各类文书须以法文书写。法国国王采取的这种做法的主要原因为何?

A.法王受宗教改革的影响,欲脱离罗马教廷掌握,拾弃拉丁文 B.法王欲集权中央,必须有效掌握人力资源,提升法语地位 C.英国长期控制法国,法王藉推广法语,驱逐英王封建势力 D.法国境内族群众多,语言极为纷乱,推动国语有利于沟通

20、学者提到十六、十七世纪的台湾地位,认为:政治易主,东亚贸易的架构也重回十六世纪中期的传统秩序。中国北方贸易,从宁波、南京前往日本;南方贸易,则从厦门、广州前往东南亚,台湾再次被置于东亚贸易的主要路线之外。从以上的论述可以推出怎样的论断?

A.台湾仍保有东亚航线和贸易的优势 B.台湾和中国共同建立朝贡贸易体系 C.台湾地位自此变成大清帝国的边陲 D.台湾取代琉球成为朝贡贸易的关键

21、一位当代历史学者讨论历史上“焚书”事件出现的时间,指出:根据《韩非子·和氏篇》记载,当局为了推行变法,下令“燔《诗》、《书》并修明法令”,以打击儒家的复古思想。当局还下令禁止任何人透过关系请托,更禁止游说求官的行为。我们如何理解史家讨论的主题? A.文中提及打击儒家复古思想,点出此为晋文公成就霸业时 B.史家引用《韩非子》,欲说明商鞅时期已有燔烧书籍之举 C.文中讨论焚书、坑儒之事,用以证明这应是秦始皇的作为 D.史家谈及修明法令,属于变法改制,应是要检讨王莽新政

22、下图画作描绘海上有一块巨石漂浮于空中。这种表现的形式,最可能与哪一画派有关?

A.石头的纹理细致分明,反映出写实主义的绘画技巧 B.画出海浪与光影的重要元素,反映出印象派的画风 C.半空中的石头蕴含巨大力量,反映出野兽派的思维 D.石头悬浮于半空中,反映出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23、冷战时期,东德、匈牙利、捷克等东欧国家的人民,曾多次起来反抗共产党的极端统治,但都惨遭扑

灭。到了1989年,东欧民主化运动再度兴起,由于形势转变,他们终能获得自由和独立。1989年东欧民主化运动能一举成功的主要关键为何?

A.教廷的道德支持 B.美国的人权外交 C.欧盟的经济制裁 D.苏联的政策转向

24、阅读下列三段有关北魏太延四年(438年)的资料:

资料

一、《通鉴》记载:北魏太武帝“下诏,沙门年五十以下者还俗。” 资料

二、《通鉴》胡三省注:“因为这些人身体强壮,还俗于民,还可以为国作战。” 资料

三、《通鉴》记载:“九月,魏主伐柔然,相持不下。柔然担心魏大军将至,突围而去。” 我们如何理解这三则资料?

A.资料二注释资料一,资料三说明背景 B.资料一注释资料三,资料二说明动机 C.资料二注释资料三,资料一说明结果 D.资料三注释资料一,资料二解释起因

25、一位宗教领袖论教堂:“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他的家。即便是金碧辉煌的教堂,祂如不在那里说话,就说明祂不住那里。”他强调:只有在最后一个穷人得到照应后,才能考虑兴建教堂。至于教堂的建造、风格和装饰都无关紧要。这最可能是何人的观点?

A.罗马教宗乌尔班二世 B.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 C.英国国王亨利八世 D.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安东尼

26、某一朝代大臣论及兵制,说:“(甲)兵甲在外,惟南北军、期斗、羽林孤儿,以备天子扈从番卫之用。(乙)置十二卫府兵,皆农夫也。及罢府兵,始置神武、神策为禁军,不过三万人,亦以备扈从番卫而已。(丙)今天下甲卒数十万众,战马数万匹,并萃(集中)京师。”甲、乙、丙分别是指哪一朝代? A.汉、唐、宋 B.汉、宋、清 C.隋、唐、清 D.随、宋、明

27、儒家学说之中,某一时期之学术,近代学者论其一大弊病:“不敢议论史事,不敢议论人物,不敢称赞古代士人的气节,不敢宣扬前朝人物在亡国时表现的大义凛然。这只是养成期莫谈国事之风气以及不知廉耻的士大夫,为后来国势衰弱埋下远因。”这位学者的批评最可能是:

A.汉代经学;通经致用,利禄之途 B.宋程朱学;格物致知,穷理尽性 C.明代王学;发明本心,培养良知 D.清考据学;文字声韵,训诂名物

28、史书记载:“唐文宗问大臣,我与前代哪些君主一样?大臣说,像尧、舜一样。唐文宗说,我哪里敢与尧、舜相比,我要问的是,我与周代末年的周赧王,汉末的汉献帝比,会怎么样?赧王、献帝受制于强诸侯,我受制于家奴,这样说来,我还不如呢!说着就留下了眼泪。”唐文宗泣下霑襟,是因为: A.废权相不成,为权相所制 B.废宦官不成,为宦官所制 C.废藩镇不成,为藩镇所制 D.废悍帅不成,为悍帅所制

29、出生于淡水的林阿和与来自日本的远藤哲夫是台北工业学校土木科的同学,1942年毕业那年,太平洋战争已经爆发,远藤奉召入伍,林阿和则进入营造厂工作。两人的前途为何有此差别? A.日本疑忌台人,未征召台人当兵 B.日本为笼络台人,故免除台人兵役 C.日本失业率太高,日人只能当兵 D.禁止台人当兵,须集体入工厂服务

30、某生参观古埃及文明展览,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模仿金字塔的建筑,内部巨著以象形文字刻着法老名字,他还见到人类及动物的木乃伊。天花板及四周墙壁则描绘太阳神度过漫漫长夜的考验,最后获得重生的历程。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及展览内容判断,古埃及文明具有哪项宗教观念与特质? A.埃及属于一神信仰 B.金字塔是万神圣殿 C.木乃伊为复活之用 D.象形文仅用于占卜

31、有位学者说,出生于十四世纪初的佩托拉克是第一位人文主义者。另一位学者描述了有关佩托拉克生平的四件事情:

(甲)他最初学习法律,后因经济问题改投神职成为教士。(乙)他的拉丁文造诣高,并以意大利方言创作美丽诗歌。(丙)他的著作常叙述自己,以追求名声,显示个人主义。(丁)他曾经攀登法国南部高山,为了居高临下欣赏美景。

上述哪两件事可作为“佩托拉克是第一位人文主义者”这个论题的说明: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32、以下诗句分别出自两位诗人:“这种哲学使天使折翼,以法则与线条征服神秘„„拆解彩虹,就像是

片刻前才创造的。”“这类学科固然扩大人类宰制外在世界的领域„„,却连带的也箝制了内在世界的发展,人即以自然为奴,他自身却仍受的束缚。”两位诗人批判的应该是: A.浪漫主义 B.理性主义 C.民族主义 D.社会主义

33、政府的经济政策往往影响到国家经济的走势。1917年十月革命后,俄国共产政权的经济政策迭生变化:

1918年起,列宁实施激进的共产主义,到1921年改行“新经济政策”;1928年后,斯大林则推动一 系列的“五年计划”。从上述政策的结果评估,1917年到1928年,苏联的经济成长走势示意图最可能 是 D

34、杂志上登载的文章,其中有“中国固有的伦理、法律、学术皆封建制度之遗,与西人相较,相去极远,如不改进,必不能存于今日世界。”又有“西俗以横厉无前为上德,中国以闲适恬淡为美风,实为中 西民族强弱的大原因。”再有“若笃旧不变,而无世界知识,不知顺应世界潮流,绝难立足。”这些议 论最可能反映那一时期的思想?

A.林则徐为代表的鸦片战争时期思想 B.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运动时期之思想 C.康有为为代表的戊戌变法时期思想 D.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想

35、志愿兵一队接一队的走过巴黎林荫大道,肩扛国旗和写着激昂口号的标语:“卢森堡人绝不做德国人!”“意大利的自由是法国人鲜血换来的!”“英国人愿为法兰西人而战!”“希腊人热爱法兰西!”“斯拉夫民族和法兰西站在一起!”还有一个写着“阿尔萨斯人打回老家去!”这个场景最可能出现于何时? A.1812年,拿破仑征俄前夕 B.1870年,普法战争前夕

C.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 D.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

36、鸦片战争后,清廷和战不决,英人驱船攻向炮台,守将关天培英勇殉职,英舰进攻岸台,带领着鸦片船尾随而至,一些民间小船协助贩运。粤兵名为迎敌,也同时伺机护贩,藉得好处。此一情景,史家最可能用怎样的总结性文字来描述?

地区选择 篇6

关键词:比较优势;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选择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182-03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形态,是国际公认的“朝阳产业”与“未来取向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资本要素匮乏,但文化底蕴厚重、旅游资源较丰富的欠发达地区而言,充分利用比较优势,是推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选择。南充市地处四川省东北部,底子薄、基础差、欠账多,是中国西部典型的丘陵欠发达地区,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欠发达地区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有益启示。

一、南充市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

找准比较优势是发挥比较优势的前提和基础,据此,南充市将自身的优劣势与发达地区和周边地区进行比较分析,准确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潜力所在。

(一)区位优势突出

南充虽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但自古就有“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连重庆”之地利。如今南充以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为支撑的快速通道和水陆空一体化对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物流综合成本明显降低。同时,南充是四川省政府规划重点发展的特大城市之一。通过近几年的迅猛发展,2012年,南充城市人口达到100万,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80多平方公里,城市骨架继续扩大,已具特大城市规模。南充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并且正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生态城市和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城市魅力和品位不断提升。随着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建设的强力推进,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投资环境更加良好,市场潜力更加巨大,具备了承担大项目、发展大产业的基础条件,为南充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二)文化底蕴厚重

南充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至今已有3 000多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1.嘉陵江生态文化。嘉陵江从北到南,纵贯南充市全境,流经阆中、南部、仪陇、蓬安和顺庆、高坪、嘉陵3区,境内干流长301公里,历来被视为南充的“母亲河”。嘉陵江生态文化是大自然赐给南充人民的宝贵财富。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的阆中,三面环水,四面环山,嘉陵江如玉带将阆中古城缠绕,满目青山绿水如诗如画;蓬安的“嘉陵第一桑梓”汇聚了嘉陵江流域最经典的诗画田园、巴蜀文化独具影响力的发源地、千古浪漫爱情圣地、天地人合一理念的展示台、嘉陵江农耕文明五大特色的复合型旅游景区,被誉为“嘉陵江上最浪漫的休闲家园”。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嘉陵江蜿蜒曲折、千回百转的地貌奇景,嘉陵江在流经高坪区的青居古镇时,又形成了一处具有世界地貌奇观的旅游景区——“嘉陵江第一曲流”。深入挖掘嘉陵江沿线厚重的文化底蕴,全面整合嘉陵江流域的生态文化资源,吸取其深邃精华,进行传承与发扬、经营与创新,就能打造出全国独一无二的嘉陵江生态文化品牌。

2.三国文化。南充是《三国志》的诞生地和“三国文化”的源头。1700年前,陈寿著的《三国志》内涵极其丰富,它既是一部历史,又是一部兵法,还是一部智囊全集,更是一部展示兴衰成败规律的千古绝唱,这部史书跨越时间的阻隔,影响着之后中国的历朝历代,直至演变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南充境内三国遗迹遍布,三国文化历史底蕴非常厚重、博大精深,其内涵、外延涵盖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经济、民族、社会等诸多领域,可谓广阔无垠,更有利于挖掘,更有利于展现。

3.丝绸文化。南充素有“巴蜀人文胜地,秦汉丝锦名邦”之美称,其丝绸文化具有3000多年的历史。西汉,南充丝绸成为朝廷贡品;唐宋,南充“顺庆大绸”饮誉京城,畅销丝绸之路;果州之绫,被日本皇室珍为国宝;1915年,南充丝绸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盖群芳而获金奖。如今,南充既是全国四大蚕茧、丝绸生产出口基地之一,四川最大的丝绸工业中心,也是我国西部地区蚕茧、丝绸生产规模最大、丝绸产品最丰富的城市,还是西部桑蚕种、茧丝绸、科研教学最集中的地区。丝绸业的兴旺发达,沉淀了厚重的南充丝绸文化。纵向深挖做透南充丝绸文化,就能充分展现“中国绸都”的品牌价值。

4.红色文化。南充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既是革命老区,又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朱德元帅和罗瑞卿大将的故里、民主革命家张澜及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的故乡,胡耀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曾在此生活和工作,这就形成了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独特的红色文化和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为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5.民俗文化。南充数千年的文化积淀汇聚成一座民俗文化宝藏,非遗资源的质量和密集度在全省名列前茅。截至目前,已公布市级“非遗”保护项目21个,成功申报省级“非遗”项目15个、国家“非遗”项目4个;参加世界“非遗节”开幕式和展演,荣获太阳神鸟“银奖”和“铜奖”。南充还有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地方生活气息浓郁的民俗文化和民间传统文化,如川北皮影、川北剪纸、篆刻、竹编民间艺术和袁天罡、纪信、张献忠、杨贵妃等民间传说,这些也是打造特色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和素材。

(三)旅游资源丰富

南充历史文化厚重,旅游资源丰富。一是以朱德故里、张澜纪念馆、罗瑞卿纪念馆、红军遗迹遗址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二是以阆中古城、安汉故城、淳■故城、龙门古镇、周子古镇等历史文化名镇和历史遗迹为主要内容的川北古镇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三是以“嘉陵第一曲流”、“嘉陵第一桑梓”、“嘉陵第一江山”等为主要内容的嘉陵江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四是以“千年绸都笫一坊”4A级风景区、“丝绸文化主题公园”、“丝绸文化博物馆”等为主要内容的丝绸文化旅游资源;五是以西山三国文化园、安汉故城,阆中的张飞庙、诸葛寺、瓦口关古战场三国遗址等为主要内容的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六是以纪信、落下闳、司马相如、谯周、陈寿以及开国元勋朱德、民主革命家张澜、大将罗瑞卿、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等历史名人旧居、故居、纪念馆(室)、遗迹遗址为主要内容的历史名人文化旅游资源;七是以凌云山民俗宗教文化产业园、佛教圣地太蓬山、清泉寺、老君观、天罡庙、禹迹山大佛等为主要内容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这些也是打造特色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和素材。

(四)市场潜力巨大

南充市有750多万人口,2011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4 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 580元,年均分别增长14.3%、13.5%。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是拉动文化消费增长的主要力量,为南充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南充拥有西南石油大学等5所普通高校和南充广播电视大学等2所成人高校,以及40所中职学校,在校师生达20万人,他们也是文化需求的重要力量。巨大消费潜能的释放,将为南充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市场支撑。

二、发挥比较优势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南充市把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找到了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从而初步形成了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文化产业实力显著增强、文化市场主体日趋壮大、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欠发达地区推进文化产业健康跨越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有益启示。

(一)准确产业定位,明确发展目标

文化产业定位,就是根据文化产业的优势与劣势,结合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确定应当发展哪种类型的文化产业并确定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文化产业发展定位是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必须突出前瞻性、战略性和政策性。2012年3月,南充市委根据南充文化资源比较优势,着眼于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关于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建设文化强市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思路,以此推动南充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努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南充市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产业要发展,规划必先行。市级有关部门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思路,科学编制了《南充市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出台了《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用于指导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各县(市、区)和文化、旅游、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紧紧围绕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和思路,编制出各类专项规划和重点景区景点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路径、任务重点和政策措施,真正把文化产业发展置于规划统领之下,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防止盲目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从而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整合优势资源,培育龙头企业

南充市牢固树立“产业兴市、文化强市”的理念,充分发挥文化比较优势,积极整合优势资源,努力壮大文化产业龙头企业。

1.做大做强骨干企业。文化旗舰企业和文化骨干企业是文化产业的领头雁。南充通过调查研究、认真摸排梳理,在重点文化产业中选择高坪宏瑞印务、川北皮影艺术团、川东北文化传媒中心等一批比较优势突出、成长性好、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骨干文化企业为市级文化旗舰企业和文化骨干企业,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在政策、资金、土地、项目、环境等方面倾斜扶持,并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资金、规模和技术等优势,积极整合各种资源,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培育创新人才团队,打造在全省、全国有影响、有实力、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航母”。

2.努力壮大培育企业。南充从比较优势出发,重点培育壮大了凌云山投资有限公司、阆中熊猫乐园开发有限公司、相如文化传媒公司等6家省级培育企业,在资金投入、信贷支持、税收优惠、资源配置、政策配套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支持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同时,结合南充实际,发布了一批市级重点文化企业名录(包括骨干企业、培育企业),并采取优胜劣汰、动态管理的办法,形成有效激励机制,催生了一批优势文化企业脱颖而出。

3.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南充作为丘陵欠发达地区,民营文化企业和中小企业占了文化企业的大多数,因此,南充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有关规定,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优势领域,大力推动民营文化企业与国有文化企业在资质认定、项目审批、财政和信贷支持、文化项目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鼓励各类中小文化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强化特色经营、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形成富有活力的中小企业群体。

此外,在培育本土文化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成渝经济区建设等重大机遇,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精心筛选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大力引进域外企业。

(三)加快园区建设,培育产业载体

产业园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是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全面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1.科学制定规划。南充市坚持“科学布局,统筹发展,整合资源,突出优势”的原则,以顺庆西山三国文化产业园、阆中春节文化产业园、高坪印刷产业园、仪陇三乡特色文化产业园等为龙头,抓好文化产业园区规划和建设,将文化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基地规划与产业布局规划相结合,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2.创新建园模式。南充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不照搬外地模式,从自身比较优势出发,以建设川东北区域文化中心和文化强市为目标建设产业园区,并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整合各种资源,承接产业转移,优化发展环境,培育优势文化产业,形成独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3.突出地方特色。南充市深度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比较优势,实施“一县(市、区)一品”战略,建立突出本地文化底蕴和特色的文化园区,从而打造出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特色文化品牌。如顺庆突出三国文化底蕴,打造“西山三国源文化产业园”;高坪以凌云山民俗宗教文化为核心,打造“凌云山民俗宗教文化产业园”;阆中以古城文化为基础,打造“古城文化产业园”等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

(四)打造产业集群,推动融合发展

根据比较优势理念和产业聚集、企业聚群理论,南充市充分发挥文化产业龙头企业的作用,延伸文化产业链、壮大文化产业集群,推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高文化旅游资源利用附加值。

1.努力打造产业集群。按照南充市委《关于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建设文化强市的决定》,重点打造了传媒印刷产业、文化娱乐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广播影视产业、文化展演产业、信息网络产业等六大文化产业集群,并组建文化产业集团,进行集团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形成了龙头产业格局,带动全局发展。

2.推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文化与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潮流,为此,南充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首先,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利用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借助现有资源比较优势,深度打造了一批以“第一”为特色的文化旅游景点和旅游精品线路,如嘉陵第一江山、嘉陵第一桑梓、嘉陵第一曲流、千里绸都第一坊等。其次,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南充市不断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企业文化创新机制,为文化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创新动力。同时,充分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最新成果,开发移动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娱乐产品等增值业务,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最后,推动文化产业与体育的有机融合。体育精神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因此,南充将体育竞技、体育健身、体育休闲等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发展壮大体育产业。

(五)引导积极消费,努力扩大市场

正确引导文化消费,努力扩大消费市场,增加文化消费总量,也是发挥比较优势,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1.鼓励和引导消费。南充既是西部丘陵欠发达地区,又是传统消费大市,社会消费品总额较高,但文化消费意识比较落后。立足这一基本市情,南充市各级党政加大引导和宣传力度,鼓励和引导群众确立文化消费意识,倡导健康文明的文化消费方式,加大文化消费比重。首先,积极支持各地创办有特色的文化惠民活动,开发群众喜闻乐见、参与性强,具有个性化、大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吸引广大群众主动消费。其次,积极开发与文化结合的教育、培训、健身、旅游、休闲等服务性、综合性消费。最后,引导文化企业提供价廉物美的图书报刊、演艺娱乐、电影放映和网络服务等,鼓励在商业演出和电影放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低价场次或门票。通过多种途径,培养文化消费群体,树立文化消费意识,激发潜在的文化消费能力,以此来带动南充文化消费。

贵州岩溶地区基础类型选择的探讨 篇7

1 岩溶地基特性及其分析方法

由于在喀斯特地区,岩石内广泛分布大小、形状、分布各异的各种溶洞,溶洞的存在破坏了岩体的连续性与均一性。从而为建立地基的物理模型提出挑战。对于只存在少量大型溶洞的地基,可以通过较准确的勘探查清溶洞分布情况,从而在地基建模时考虑溶洞的存在。由于溶洞的形状分布是千差万别的,现代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及其较高的计算精度、方便性和灵活性使其成为工程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方法,因此通过数值建模办法可以较准确的模拟地基。同时由于溶洞的存在而导致的复杂性,为了准确的分析,一般采用上部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分析方法;而对于溶洞尚不发育,溶洞小而分散的地基可以通过修正参数的均一连续化的模型进行模拟分析。一般来说,地基的破坏形式归纳起来有三种,分别是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冲剪破坏。这几种破坏形式在有岩溶存在时,又会出现各种特殊的衍生破坏形式,针对这些破坏形式,合理的选择基础的类型对于保证基础的稳定及上部建筑物的安全性尤为重要。

2 岩溶基础类型选择

贵州岩溶山区的地基相对于其他岩溶地区的地基又有其特殊性,由于大部分地区是高山峡谷地貌,基础设施建设都只能在山间盆地进行。而山间盆地内多为第四纪湖沼泽沉积和坡积土所覆盖。相对地质年代较近,固结较低,压缩性较大。在盆地的边缘,岩石的风化物和地表有机物经水流搬运,沉积于低洼处,经长期泡水软化和微生物作用而形成当前的应力状态,表层的粘土厚度较薄,岩溶土洞发育,接近岩面的粘土一般处于一种软塑状态;在盆地的中部,土体为湖沉积和洪冲积而成,土层较厚,基岩的埋藏相对较深,基岩比较稳定,但部分地区由于泉水的存在,土壤长期浸泡于水中,压缩性较高,承载力较低。因此岩溶基础选型的原则在首先保证建筑安全耐久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造价、方便施工、加快进度,所以合理选择基础的类型至关重要。针对不同的场地工程条件和周围环境,选择不同的地基基础类型对地基的稳定及变形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保证上部建筑物的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2.1 岩溶强发育地区基础的选用

桩基础具有承载力大,设计计算简单,相对成本比较低的特点,是高层建筑基础的首选。岩溶地区的桩基础一般选用端承桩,上部建筑荷载通过桩身直接传至岩面,大多采用人工挖孔桩和泥浆护壁锤击成孔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工艺,锤击预制桩和钻孔灌注桩由于无法入岩而无法使用。在岩溶强发育地区,在选用桩基础时还要综合考虑下面几个因素:

1)必须根据地质勘查资料的基岩埋藏深度情况,基岩岩溶的发育情况进行判断。如果基岩埋藏比较浅,且岩溶发育不严重,则可选用人工挖孔桩或泥浆护壁锤击成孔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对于岩层埋藏很深,而且岩溶发育强的地基,则要慎重考虑,如果选用桩基础必须采用泥浆护壁锤击成孔的施工工艺,由于岩层复杂,规范要求桩身必须入岩500mm以上,桩身下的完整岩必须大于3倍桩径且不小于5m,这就要求在成孔施工中锤头必须穿过溶洞、溶沟,不可预见性大,成孔困难,施工难度大,直接导致造价大幅升高,进度缓慢,工期难以控制。碰到地质结构特别复杂情况,如果要使用桩基础,可考虑采用新型的钢管混凝土桩。

2)必须考虑建筑地基周围的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的情况。人工桩的施工基本没有振动和噪声,但成孔施工时必须大量抽取地下水,以保持井下工人挖掘工作的进行,在地下水位比较高,长期在地下水中浸泡的土壤一旦失水就会产生收缩,特别是岩层和土层交界处的淤泥,失水后收缩量更大,导致周围地面下沉,严重的甚至引发地下溶沟、土洞的塌陷,造成周边建筑和市政设施的重大损失。锤击成孔灌注桩在成孔作业时虽然不用抽取地下水,但在锤击时特别是施工至岩石层时会有一定的振动,也会对周围的土层产生影响,对于周围的敏感建筑及构筑物也将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岩溶强发育地区当已有建筑物和市政设施与拟建建筑物距离很近时,必须慎用桩基础。

2.2 岩溶地区天然地基基础的选用和处理

2.2.1 填垫法

充填法适用于裸露岩溶土洞,其上部附加荷载不大的情况。最底部须用块石、片石作填料,中部用碎石,上层用土或混凝土填塞,以保持地下水的原始流通状况,使其形成自然的反滤层。

当已被充填的岩溶土洞,如充填物物理力学性质不好,可采用换填法。须清除洞中充填物,再全部用块石、片石、砂、混凝土等材料进行换填。

对浅埋的岩溶土洞,将其挖开或爆破揭顶。如洞内有塌陷松软土体,应将其挖除。再以块石、片石、砂等填入,然后覆盖粘性土并夯实,称挖填法。此法适用于轻型建筑物,并要估计到地下水活动再度掏空的可能性。为提高土体强度和整体性,在填入块石、片石填料时,注入水泥浆液点于重要工程基础下或较近的溶洞、土洞,除去洞内软土,将钢筋或废钢打入洞体裂隙后再用混凝土填洞,对四周的岩石裂隙注入水泥浆液,以粘结成整体,并阻断地下水。

对岩溶洞、隙、沟、槽、石芽等岩溶凸出物,可能引起地基沉降不均匀、将凸出物凿去后做30cm~50cm砂土垫褥处理,称为垫褥法。

2.2.2 加固法

对埋深较大的岩溶土洞,宜采用密钻灌浆法加固。应视岩溶洞隙含水程度和处理目的来选择材料。用于填塞时,可用粘土、砂石、混凝土、水泥砂浆等;用于防渗时,可用水泥浆和沥青作帐幕,灌浆顺序可先外围后中间,先地下水上游后下游;用于充填加固时,用快干材料或砂石等将洞隙先行填塞,开始时压力不宜过高,以免浆料大量流出加固范围。当洞顶板较薄、裂隙较多、洞跨较大,顶板强度不足以承担上部荷载时,为保持地下水通畅,条件许可时采用附加支撑减少洞跨,称顶柱法。一般在洞内做浆砌块石填补加固洞顶并砌筑支墩作附加支柱。在覆盖形岩溶区,处理大面积土洞和塌陷时,“强夯法”是一种省工省料、快速经济且能根治整个场地岩溶地基稳定性的有效方法。对岩洞土洞中软土较深地段,适宜于挤密性。采用砂柱、石灰柱、松土桩、混凝土桩或者钢管等打入洞内,形成复合地基,提高地基稳定性和强度。

2.2.3 跨越法

深度较大、洞径较小不便入内施工或洞径虽大、但内有水的溶洞,可据建筑物性质和基底受力情况,用混凝土板或钢筋混凝土板封顶,称板跨法。

对埋藏较深但仍位于地基持力层内的规模较小的塌陷或土洞,可用弹性地基梁或钢筋混凝土梁跨越土洞或塌陷体。

在地下建筑工程的边墙、堑式挡墙、堤式坡脚挡墙及桥墩、桥台等地基下常见洞身较宽、深度又大、洞形复杂或有水流的岩沼地基,宜采用拱跨形式。拱分浆砌片石拱、混凝土拱、钢筋混凝土拱。

3 结语

岩溶地基的稳定和变形问题是岩溶地区工程实践中所遇到的关键问题,稳定和变形问题的解决主要通过选取一定的基础类型,基础类型选择的合理与否关系到上部建筑的稳定与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岩溶地区基础类型选择一直是广大岩土工程师在工程实践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基于以上的原因,本文从岩溶地基的特点着手,提出了岩溶地基的分析方法和岩溶基础选型的关键,以期望在岩溶地区岩溶工程实践中对广大的岩土工程工作者有所帮助。

摘要:从岩溶地基的特性出发,探讨了岩溶地基稳定和变形的分析方法,最后针对岩溶地基的不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地基基础类型选择方法,对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及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岩溶,地基基础,选型

参考文献

[1]帅红岩.贵州毕节机场岩溶发育特征及成因机理[J].路基工程,2010(1):136-138.

[2]刘祥洋.贵州六盘水岩溶山区地基特征及处理[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6(2):128-129.

[3]冯华生.岩溶地基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08(5):45-47.

[4]黄俊光.岩溶地区地基基础处理的几个问题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2006,5(1):74-77.

地区选择 篇8

育种方法有多种, 如引种、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生物技术育种、抗性育种及其他育种等方法。其中, 选择育种是育种工作者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根据育种目标的要求, 从大量原始材料中选择优良的自然变异的单株或群体, 经过鉴定和比较试验育成新品种的一种方法[3]。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一直把糜子育种列为主要研究对象, 针对耐旱、耐瘠、高产、多抗以及品质改良等做了大量工作, 育成了适合应用于生产的糜子品种, 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影响糜子选择育种的3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概述, 为赤峰以及周边地区糜子的生产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系统选育

又称一穗传或一株传, 方法简单, 效果显著, 是自花授粉作物育种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其选育方法主要是利用自然变异, 优中选优, 连续选优。系统选育是从选择优良单株开始的。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原则[4,5]:一是供试材料应是当地主栽品种或即将推广的品种。这样的材料优良性状突出, 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 优中选优最易见效。无发展前途的材料或即将淘汰的品种不宜作为系统选育的材料。二是应在生产条件均匀一致的丰产田或良种繁殖田中选择, 以便使品种的优良特性能充分表现出来, 防止因环境条件的影响造成误选。三是注意从引进的异地品种中选择符合育种目标的材料,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不同生态类型和不同遗传基础的品种来提高选择效果。四是供选群体应尽可能大, 入选类型要多, 每个类型入选的单穗要多, 以便增加选择优良单株的几率。五是应在全生育期内分段观察, 多次选择。特别是要在表露性状最明显和便于了解其发展变化的关键生长时期进行严格评选。

系统选育从选株到推广, 一般经过以下程序。第1年选择单株。在适宜选种的田块, 根据育种目标和选择标准选择优良单株, 收获、脱粒、编号、保存都要单独进行。并对所选单株的优良性状进行初步登记。第2年进行株行对比试验。对上年选择的单株每株种1~2行, 每隔9个单株种1~2行原品种或生产品种作对照。通过生育期间观察、鉴定, 严格选优并进行室内考种复选。入选株行成株系, 参加下年品系比较试验。分离的株行应继续进行选择后再参加株行试验, 表现不良的株行予以淘汰。第3~4年进行品系比较试验。入选品系种在长4 m, 宽2 m的小区, 用当地主栽品种作对照, 3次重复, 连续观察2~3年。试验环境条件应略优于大田生产条件。品系比较试验要注意田间综合评定与室内考种的结合, 根据田间综合评定, 室内考种和产量综合表现决定参加区域试验或淘汰[6,7]。第5~6年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连续2~3年比较试验中表现突出的品系应进一步参加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 以进一步鉴定其生产能力和适应地区, 以便对新品系作出更客观、更确切的评价。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可同时进行, 一般为2~3年。生产示范每个品种面积不少于667 m2, 实收实打, 不可以测产代替。经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表现优异的品种即可报当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2 集团选育

根据育种目标, 在原始材料中选择各种类型的优良个体, 然后将属于同一类型的优良个体混合脱粒, 组成几个集团, 再与原始群体和标准品种进行比较鉴定, 这种方法称为集团选育法[8,9]。该方法实质上是一种混合选育法, 它在自花授粉作物育种中可以很快地把复杂的群体分解为整齐一致的集团, 又不致于丢失原始群体中有价值的原始材料。因此, 此办法对整理复杂丰富的地方品种资源价值较大。第1年在原始群体材料中选择表现型相似的优良单株组成若干的集团或群体, 每一集团或群体的单株混合脱粒保存。第2年将上年入选的集团与原始群体和推广品种进行比较, 鉴定所选材料的目标性状, 收获前在各集团或群体内按上年所选性状选择单穗混合脱粒留种。第3年继续以当地推广的品种为对照, 鉴定所选择材料的目标性状, 比当地推广良种显著增产的可提供参加区域试验或生产示范。

3 定向改良集团选育

此方法的实质是在杂种早代依照育种目标性状选择优良株系, 并收获一定数量的种子进行早期产量试验。在进行产量试验的同时, 继续按育种目标进行定向集团选择, 不断淘汰不符合育种目标的植株。选择和产量鉴定同步进行, 以缩短育种年限。

参考文献

[1]张辉, 曲文祥, 李书田.内蒙古特色作物[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2]门果桃, 陈强, 范挨计, 等.内蒙古糜子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 (2) :79-82.

[3]柴岩.糜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2.

[4]王星玉, 刘为红, 李士和.中国黍稷品种资源营养品质研究[J].华北农学报, 1992, 7 (1) :42-46.

[5]黄英杰, 林润年.黍子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影响的效应分析[J].华北农学报, 1993, 8 (3) :30-32.

[6]王显瑞, 赵敏, 张野, 等.糜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 2012, 16 (4) :6-8, 20.

[7]赵国霞.糜子高产栽培技术[J].杂粮作物, 2010, 30 (2) :134-135.

[8]周丽娟, 牟金明, 谢志明.密度对糜子产量性状的影响[J].辽宁农业科学, 2010 (1) :17-19.

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模式选择 篇9

一、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综述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 (1932) 在对日本棉纺工业发展史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雁行模式”。在一国范围内, “雁行产业发展形态”先是在低附加值的消费品产业中出现, 然后才在生产资料产业中出现, 继而在整个制造业的机构调整中都会出现雁行变化格局。马海霞 (2001) 以区域传递的空间指向特征和地域变化特征为出发点, 指出两种主要的区域传递空间模式分别是区域传递的梯度推进模式与中心辐射模式。梯度推进模式强调传递的梯度指向, 而中心辐射模式则强调传递的空间邻近性。她认为, 我国当前区域传递空间模式的选择方向是将“点———轴”模式溶于其内的中心辐射模式与梯度推进模式相结合, 通过小范围多中心辐射实现大范围梯度推进的空间模式。根据浙江和西部省区各自的市场特点和资源优势, 陈建军 (2002) 认为, 浙江和西部地区产业分工的主要模式应该是水平分工模式而不是垂直分工模式, 通过产业转移, 合理地进行产业分工与协作, 达到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徐洪水 (2001) 将东部产业转移的模式分为成本导向型, 即以降低成本为主要目标的一种产业转移模式;市场扩张型, 即以接近市场、开拓市场为目标的一种产业转移模式;配套衔接型, 指当某个产业转移到目标区位后, 其产品供应链的相关企业也会随其移入目标区位的一种产业转移模式;多元化战略型, 即企业出于市场多元化、经营领域多元化战略上的考虑而出现的一种产业转移模式;政府推动型, 指在政府促进、政策影响下发生的一种产业转移模式。李松志 (2007) 针对佛山禅城陶瓷企业迁移扩张现象进行问卷调查, 通过对回收的调查问卷和访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分析影响企业迁移的行为因素, 归纳出企业迁移扩张的行为模式及探讨行为模式的成因。他将陶瓷企业的迁移模式分为迁移总部、迁移研发机构、整体迁移、迁移生产基地与建立子公司。曹荣庆认为, 国内产业区域转移的模式大致分为整体式迁移式, 商品输出型, 市场拓展型, 资本输出型, 产业关联型与人才联合型。

二、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模式

当前, 业界将珠三角产业转移总结为三种模式, 即佛山模式、东莞模式和深圳模式。认为佛山模式是一种“分离式”产业转移模式, 即迁移生产制造部分的工厂, 而将研发、销售、总部留在佛山当地;东莞模式是一种“增量”产业转移模式, 即原企业不动, 继续增资扩产部分迁移到外地;深圳模式属于“混合式”产业转移, 即部分企业实行产销分离, 生产转移, 销售留下;部分企业则是全部迁离。

1. 佛山模式

佛山模式属于总部经济形态。《佛山市陶瓷产业发展规划 (2008-2015) 》明确指出, 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体系, 鼓励现有企业将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展示中心、信息中心等留在佛山, 同时积极吸引国内外陶瓷企业和研发等相关机构在佛山设立总部 (或者区域总部) 、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和营销中心等, 大力支持、推动陶瓷总部经济发展, 将佛山打造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陶瓷产业总部基地, 实现佛山陶瓷由传统产业向都市型、创新型、知识型产业转型跃升。

佛山的陶瓷生产历史悠久, 被誉为“南国陶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佛山陶瓷迅速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 发展成为产业基础雄厚、体系完备、知名品牌众多, 极具历史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支柱产业。佛山陶瓷拥有新明珠、新中源、东鹏、鹰牌、蒙娜丽莎、钻石、欧神诺、顺成等大批骨干企业及著名品牌, 有中国驰名商标6件、中国名牌产品8个。佛山被国家有关部门和协会认定为全国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基地和建筑卫生陶瓷出口基地。目前, “佛山陶瓷”已经是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区域品牌。这种情况下, 总部与制造基地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异地布局, 不会削弱品牌价值, 对转移地经济冲击不大,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

此外, 陶瓷产业是资源依赖型产业, 属于在转入地存在主要原材料供应基地的行业。从企业的战略布局看, 陶瓷产品的研发与营销在转出地, 生产基地在转入地, 也即资源产出地, 通过“总部一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 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 保证了转移产业的技术先进性以及企业的持续竞争力, 是符合市场效率的合理的布局。

比如佛山南庄镇, 曾经一度是陶瓷产业的污染重镇, 近几年转移关停了全镇75家陶瓷企业中的62家, 保留下来的13家企业全部实现清洁生产, 一举摘掉了污染帽子, 成为环境优美的宜居城镇。但它的陶瓷业并没有因此消亡, 而通过迅速发展形成了研发、设计、会展、物流、信息等总部经济形态。这种环境脱胎换骨式的改善, 使南庄成为了高技术产业的投资热土, 目前已有投资过10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LED等项目准备落户。

2. 东莞模式

东莞属于“增量”产业转移模式。以工业产值计算, 东莞2006年仍有80%的规模以上企业属于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 其中中小企业又占了70%, 如果考虑大量规模以下的外源型企业与加工贸易企业, 在东莞引进的众多“鸟”中, 中小企业的比重只会更高。对于那些前店后厂型的贴牌生产企业来说, 这类企业的总部在香港和台湾, 其总部和研发中心不可能内迁, 所以不能采取“分离式”产业转移;对于珠三角的中小企业来说, 它们规模较小, 生产和研发等浑然一体, 没有总部的概念, 因此也就无所谓总部和其他分离转移;还有一些比较大的民营企业, 这些企业被认为是有“根”的, 最有可能把总部留在东莞, 但产业转移工业园存在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使他们找不到继续留在广东的理由。而一旦生产中心远离广东, 在东莞设立总部的可能性就变得很小, 无法复制佛山模式。

东莞制造业多数是加工贸易、贴牌生产、组装制造, 产业附加值和生产效率较低, 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不能掌握发展主导权, 抗风险能力低。部分企业对于去到承接地后的发展前景不明确, 觉得政府推荐的环保工业园配套不完善, 不靠近原料产地等等。还有的企业觉得政府对三高企业转移的态度, 只是希望他们离开东莞就行了, 至于到了新的工业园里, 是否升级, 政府不大理会, 更谈不上引导和支持。但作为企业方面, 要考虑自身的长远发展。现在撤出东莞, 如果到新的园区去, 升级和转型做不好, 几年后依然要重复被遗弃的命运。因此原企业留在东莞不动, 增资扩产部分迁移到外地“试试看”, 这种转移方式可以降低企业承担的风险。

此外, 东莞工业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外源型依赖, 在本质上是一种“订单经济”, 东莞植根于本地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并未建立, 本地企业尚处于比较低的发展层次。产业转移后, 如果本地新兴产业没有成长起来, 或者国外新兴产业或产业环节没有及时引进来, 就会造成当地产业空心化, 以致经济增长不可持续。因此, 东莞的产业转移需要一些必要条件保障, 其中最重要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走后新的产业资本从何而来。出于现实利益的考虑, 这些产业的大量转移势必会影响到东莞本地农民的收入与正常生活, 以及当地的GDP和政府税收, “新鸟不来旧鸟不走”的想法在东莞有一定代表性, 因此采取“增量”产业转移模式, 即原企业不动, 继续增资扩产部分迁移到外地, 这种转移方式也是东莞的产业和经济特点所决定的。

3. 深圳模式

深圳由于工业化水平较高, 所以, 土地价值更高, 人力、租金、水电等运营成本与其他地区相比明显高昂。在资源紧约束条件下, 深圳有限的空间无法满足所有产业的发展, 必须从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高度, 通过合理的产业分工协作, 扩大产业集群的范围和规模, 开创珠三角乃至泛珠三角地区的“大深圳制造”新格局, 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链分工体系。对于深圳地区的产业转移而言, 首当其冲地是要解决当初“三来一补”企业的转移问题。随着城市主导思想和拳头产业的日益明晰, 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驱动, 不符合当前深圳发展趋势的产业, 尤其是很多产业附加值不高的纯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难以在当地立足, 只能大规模迁移, 留下的都是高附加值企业。

《深圳市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行动方案》指出, 积极引导和推动部分高新技术产业生产配套环节、资本密集型产业中的加工制造环节、劳动密集型、资源型产业和在深圳发展后劲不足或带动能力较弱而转入地具有比较成熟产业配套环境的行业 (企业) 向外转移。

《方案》还提出, 加强对工业企业分类引导。除了对需要转移的产业做好协助退出、转移及优化提升工作外, 对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好、对深圳税收贡献大的企业, 以及本地大中骨干型总部企业和不同领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优势企业, 实行加强服务与财政扶持并重, 支持其进一步做大做强, 鼓励企业“走出去”。另外, 对于生产加工环节外移, 总部留在深圳的企业, 积极创造环境, 使其总部能扎根深圳, 继续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为此, 深圳研究建立“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以此作为企业分类引导的“衡量尺度”。该体系将综合考虑企业的技术先进性、产品附加值、税收贡献、能耗、劳动密集程度、规模实力和成长性等方面指标。

由此可见, 深圳的产业转移模式是“混合式”的, 即部分企业实行产销分离, 生产转移, 销售留下;部分企业则是全部迁离。对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产业而言, 迁移往往是主动的, 多数为了做大做强, 扩大生产能力, 谋求市场扩张, 实现更广阔的市场布局等, 而深圳成熟的配套链接、产业集群环境, 以及政府的支持往往吸引它们将总部扎根深圳。比如作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一张重要“名片”的中兴通讯, 计划2013年将全部生产线和部分研发、培训基地搬到河源。而对于企业发展实力不济、遭受成本压力过大的产业, 它们无法掌握发展主导权, 属于被动转移, 这些企业往往都是一些对配套环境要求不高、对成本要求较高的加工贸易型企业, 常采取全部迁离的方式, 向生存空间更大的地方进行整体转移。

参考文献

[1]赤松要.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M].1932

[2]马海霞.区域传递的两种空间模式比较分析——兼谈中国当前区域传递空间模式的选择方向[J].甘肃社会科学, 2001 (2)

[3]陈建军.产业区域转移与东扩西进战略[M].北京:中华书局, 2002

[4]徐洪水.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模式与动因分析[J].西部金融, 2001 (5)

[5]李松志.佛山禅城建筑陶瓷产业转移机理[J].经济地理, 2007, 3

[7]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佛山市陶瓷产业发展规划 (2008-2015) [R].佛府办[2008]第101号, 2008-04-16

[8]谢思佳.产业转移阶段转换多项新举力促突破[N/OL].南方日报, (2011-09-14) [2011-10-24].http://www.people.com.cn/h/2011/0914/c25408-1057678599.html

[9]甄静慧.东莞产业结构产业转移进行时六大结构性问题[J].南风窗, 2008 (14)

[10]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深圳市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行动方案 (试行) (2009-2012年) [R].深府办[2009]98号, 2009-08-26

地区选择 篇10

某新建铁路地处内蒙古中南部草原地区, 铁路正线全长约100公里, 线路两端均与既有线接轨, 主要技术标准为Ⅳ级铁路, 单线, 采用内燃机车牵引。

本线沿线地方电源分布情况如下:两端接轨站位于该地区两个旗县的主要城镇, 分别建有地方的35kV、110kV变电站, 能够为铁路提供电源, 铁路沿线区间分布有少量牧区10kV农电线路, 配电线路长且负荷点众多, 不适合为铁路负荷供电, 中间车站距离最近的地方变电站约30公里, 故接引可靠外部电源十分不便。沿线太阳能和风能资源较为丰富, 附近建有较大规模的风力发电场, 且已投产发电并运行较稳定。

本线用电负荷主要集中在两端的接轨站和中间会让站, 区间分布有约30处小负荷通信用电点, 沿线地形起伏不大, 无隧道, 沿线各站主要的用电负荷等级为二级和三级负荷。

结合《铁路电力设计规范》第4.2.1条“…当所在地区偏僻, 远离公共电网, 设置自备电源较从外部取得电源技术经济合理时, 宜设置自备电源或在牵引变电所二次侧设动力变压器取得电源”和《Ⅲ、Ⅳ级铁路设计规范》第10.1.2条“…当取得电源由困难时, 经技术经济比较, 可采用柴油发电机组等其他独立电源。”和第10.1.8条“铁路长度大于40km时, 经过经济技术比较可设置10kV电力贯通线”, 考虑到本线的铁路等级, 有必要对本线是否设置电力贯通线和是否有必要利用自备电源源为铁路沿线用电设备提供电源做经济技术比较, 通过比选来选择适合本线的电力供电方案, 并总结类似地区铁路电力供电方案选择上的侧重点。

考虑到沿线各车站内站场低压配电系统及室外照明等工程基本相同, 不影响比选的结果, 故比选的范围仅限全线电力供电系统中电源线路及变配电设备部分。

2 比选方案的确定

2.1 方案一:新建电力贯通线方案

根据地方电源的分布情况, 结合常规的铁路建设电力供电方案, 首先考虑的就是在铁路两端建设10kV铁路配电所, 沿线新建铁路10kV电力贯通线为区间负荷和沿线匮乏电源的会让站供电。从供电臂的长度来看, 100公里虽然已经大大超过了电力设计规范中建议的常规供电臂长度40公里至60公里的范围, 但结合本线的技术标准和用电负荷的分布情况分析, 区间开站少, 负荷相对较轻, 经过计算, 常规的10kV电力贯通线仍可以满足沿线供电需要。

建设电力贯通线的方案需要建设与其配套的10kV配电所和外电源线路, 考虑到本线的标准, 同时为了节约工程投资, 10kV配电所按照一路外接电源考虑, 从而节约外部电源和高压配电设备的投资。

综上, 该方案主要工程内容为建设约100余公里10kV电力贯通线路、2座单电源带调压器10kV配电所和相应的外部电源线路。

2.2 方案二:自备电源方案

本线沿线区间用电负荷小且分散, 因此可以考虑采用设置自备电源方案。常规的自备电源主要采用柴油发电机组, 结合当地可再生资源分布情况还可考虑太阳能风能等资源提供自备电源, 考虑到本线主要需要解决沿线区间负荷的电源问题, 而柴油发电机组在无法实现人员随时到位维护、加油等工作的情况下不适用于本线。该地区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和风能的的分布均较为丰富, 太阳能资源方面该地区年日照小时数达到了3000余小时, 年辐射总量达到了130~150千卡/ (cm2·年) (详见表1) , 故提出不建设电力贯通线, 利用太阳能和风能互补发电及风光互补发电为铁路沿线负荷点提供电源的方案, 拟通过比选确定最终方案。

该方案利用沿线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 在区间各个用电点建设小规模的太阳能、风能互补发电站为其供电, 重点在于省去了配电所及外部电源线路的建设, 在区间也不再需要建设电力贯通线, 只需在各负荷点配套风光互补电源设备即可, 有很强的布置灵活性。国外有类似方案成功应用的案例, 如某矿石运输铁路, 长达数百公里, 标准大致相当于本线的Ⅳ级铁路, 沿线区间均采用了太阳能电源装置为区间信号点、通信设备提供电源, 供电质量能够保证需要, 运行也很可靠。

该方案根据负荷容量及位置设置成套风光互补发电设备, 主要由室外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 室内充电控制器、直流部分、逆变器及电能存储蓄电池组构成, 根据用电负荷容量选择相应的充电及逆变设备, 根据容量及备用电源时间需求配置相应容量的蓄电池组, 以备阴天、下雨、无风等发电条件不好时为负荷提供电源, 蓄电池组在建设投资中占相当的比重。

3 各方案比较分析

3.1 成本分析

(1) 建设成本。

建贯通线方案, 主要投资包括三大块内容, 配电所外部电源线路, 10kV配电所, 沿线电力贯通线路。该方案投资与铁路线长度成正比例增长, 粗略估算全线配电所、电源线路及电力贯通线的投资合计在2000万元左右。

风光互补发电方案, 单处负荷点成本较高, 电源点投资较高, 但本方案无需建设10kV配电所及电源线路、贯通线, 因此单处较高的投资并不一定带来项目整体的高投资;根据本线区间负荷点容量及需要后备电源时间, 计算相应风光互补发电装置的装机容量及蓄电池组容量, 初步估计投资在2400万元左右。

(2) 电费支出。

新建贯通线方案自建成投运起即需持续支付电费, 且电费在运营中占据较大一笔支出, 而风光互补发电方案则无需支付电费, 较建设贯通线方案能够节省一大笔长期、稳定的支出。

(3) 维护成本。

新建贯通线方案的维护成本主要是日常人力支出, 需要雇佣相应数量的电力工人巡视、维护线路, 更换破损绝缘子, 定期检修变配电设备;

风光互补发电方案, 采用点式供电电源配置, 大大降低了线路维护成本和人员配置成本, 单套发电设备的维护成本虽然比较高, 但总体维护成本不高, 运营支出不高, 经济性较好。

(4) 设备更新改造周期。

新建贯通线方案, 根据以往的铁路线路大修经验, 一般架空电力线路的大修周期不超过十五年;配电所高压开关柜设备技术成熟, 设备更换周期也能够达到十五年。因此整体设备更新改造周期为十五年, 寿命期接近时即需逐段开展线路大修, 逐所开展设备更新改造。

风光互补发电设备中蓄电池是占较大投资比重的设备, 但也是使用寿命比较短的设备, 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 蓄电池的更新周期约为5至8年, 大大短于架空线路和高压配电设备的更换周期, 因此, 设备折旧设备成本更高。

3.2 维护人员数量和技术要求

新建贯通线方案, 沿线需要建设与铁路全长几乎同等长度的贯通线, 包括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 还需要建设配电所和电源线路, 这些线路和变配电设施均需要人员检修维护, 并需要维持一定的规模, 以便形成日常巡检力量和应急抢修队伍, 该方案是传统铁路建设方案, 对技术维护人员要求是多但技术要求不高。

风光互补发电方案中设备数量相对较少, 电力线路数量大大减少, 总体维护工作量较少, 但由于风光互补发电设备的技术密集度较高, 电力电子设备较多, 因此对于维护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需要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方能胜任, 因此该方案对设备维护人员的要求是少而精。

3.3 方案灵活性

(1) 建贯通线方案。

对于沿线新增负荷可随时增加相应的变压器, 并校核电力贯通线导线截面和调压器容量, 不满足要求时对相应导线或调压器进行改造, 因此引起的改造工程将可能是全线性的, 改造工程量较大, 改造周期较长, 投资较高。

(2) 自备电源方案。

对于任何新增负荷, 均需增加相应的电源装置设备, 但不涉及到全线性的改造, 相对而言工程改造规模小, 改造方案更简单, 但仅对负荷点量变化不多情况有优势, 当负荷点很多时, 单套风光互补发电装置的成本较增加一套变电台成本要高出数倍之多, 成本压力变大。

4 结论

综上所述, 本线仍适宜采用建设电力贯通线的常规方案, 该方案在当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在经济性和供电可靠性上有着比较均衡的优势。

同时, 通过对本工程电力供电方案的比选分析, 我们也意识到随着太阳能技术的进一步普及, 太阳能发电及电能存储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将逐步降低, 使得太阳能、风能供电方案优势凸显, 对于区间负荷少的线路, 采用风光互补发电供电方案仍旧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铁路电力设计规范 (TB10008-2006) [S].

[2]Ⅲ、Ⅳ级铁路设计规范 (GB50012-2012) [S].

地区选择 篇11

关键词:森林保护;环境影响;保护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S7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6-71-2

闽南即福建省的南部地区,主要指厦门、漳州、泉州三地,由于具有雨量充足、土壤肥沃,且气候温暖潮湿,因此植被资源相当丰富。但一直以来,闽南林区主要造林树种都采用马尾松、杉木等,这导致了物种单一,给林区发生火灾留下了安全隐患。同时,随着经济发展,从事林业的人员也相对复杂,对野外火源的管理难度增加,森林火灾发生频繁,这对闽南地区林业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通过筛选防火树种,营造生物防火林带,这对今后提高闽南林区的防火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防火林带树种选择

1.1 防火树种的选择条件

闽南地区造林防火带树种选择应该具备以下几点:闽南地区属温带亚热带气候,由于长期受到太平洋温差气流的关系,每年平均受4~5次台风的影响,因此需要选择抵抗较强风力的树种,减少台风给对林带造成的损失;选择生长迅速、郁闭快,萌芽力强,树体含脂肪少,水量多,耐火性强,不易燃烧的阔叶树种;选择较少病虫害寄生和传播的树种;满足防火的条件,同时还应该具备高经济价值的树种,便于提高群众种植的积极性;育苗造林技术简洁,通俗易懂,便于掌握。

1.2 防火树种的选择方法

目前对于防火树种的选择主要是基于生产的目测和火场植被调查法,有的也采用实验室分析的方法,经过对几种评价的方法深入研究,才能找到科学合适的树种选择法。

1.2.1火场调查目测法 从火烧地寻找和调查耐火和抗火性强的树种,调查主要内容是大火过后,根系、树冠、树枝的损毁程度,通过调查,判断树种的阻火性。

1.2.2直接火烧法 这种方法最为便捷有效,将燃料置于某树种下,直接点燃,让其燃烧,记录燃烧的时间,火势蔓延速度,火焰高度,当火自灭之后,检查该树种被火伤害的情况,从而得出该树种的抗火性,这类方法应该在防火季节进行。

1.2.3实验测定法 主要测定的指标包括叶的疏密度、枝叶的含水量、树叶的大小、粗细、厚薄,枝叶的含油量,二氧化硅的含量、灰分物质的含量及发热量等,通过上述测定的指标,综合判断该树种的抗火性。

1.2.4实地营造试验 这种方法是检验防火树种最好的手段,

通过实地试验,调查树种能否形成良好林带,观察树种的适应性,防火和耐火性能。

1.2.5综合评判法 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耐火性及造林学特性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判,划分等级,建立科学的数学模型,对该树种抗火能力做出综合判断。如周子贵通过研究防火树种叶片和枝条的含水量、单宁含量、脂肪含量等多个生理指标,并采取综合评判法,获得日本珊瑚等10 多个抗火性能较强的树种。

1.3 防火树种主要种类

闽南地区属于海洋性气候,森林植被类型也多种多样,因此,防火林带树种的选择也应该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火灾发生规律等特征进行配置,真正做到适地适树。

木荷又称木艾树、何树,是一种较好的耐火、难燃、抗火树种,喜欢光照,适合在肥厚、湿润、疏松的砂壤土中生长,防火带的设置可以在新造用材林基地周围地界上进行布局,以便控制森林内部火灾的蔓延,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等地区。

火力楠即醉香含笑,也是一个防火能力较强的树种,造林地宜选土层深厚、有机质较多,通透性好的林地,不宜选山顶、山脊、干旱粘结的贫瘠土壤作为质地进行种植。

广玉兰即荷花玉兰。喜温暖湿润气候,抗污染,不耐碱土,适合在肥沃、深厚、湿润而排水良好的酸性或中性土壤中生长,主要分布在福州、厦门、泉州等区域。

油茶别名茶子树、茶油树,喜温暖,怕寒冷,要求有充分的阳光和水分。在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酸性土中生长较好,油茶连片种植,可以起到防火的作用。

天竺桂又名大叶天竺桂、竺香。常绿乔木,高10米~15米,中性树种,幼年期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在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上生长最好,在排水不良之处不宜种植,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西、福建及台湾。

杨梅又称圣生梅、白蒂梅。常绿乔木,高可达15米以上,采用密植方式能起到遮蔽作用,同时它还是一种非常难燃烧的树木,喜温暖潮湿的气候,在肥沃的酸性土壤中生长为宜。

2 生物防火林带构建的关键技术

构建生物防火林技术,对于森林防火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二次造林或萌芽更新等改造措施,完善防火林带垂直结构及水平结构,促使防火林带功能进一步升级;要构建凸形或凹凸综合形的树种配置方式,建立复配模式,使防火林带结构更加稳定,防火能力更强;要利用人工促成及自然封育,促进林中常绿阔叶树的生长,这样更能提高防火、抗火能力;构建经济型防火林带营建和复合经营技术,通过利用经济价值高的防火树种,在山脊、山沟采用多种树木类型复配的经营方式;采用保水剂、抗旱剂等调节剂和蓄水整地等造林技术措施,提高防火树种的成活率;利用幼抚管理、施用基肥等综合配套技术措施,提高防火带快速成林,尽早起到防火的作用;防火林带要构建网状结构,提高林区整体防火能力。

3 造林抚育管理技术

3.1 造林苗木的选择

根据立地条件,选择健康粗壮的苗木进行栽植,对于容易发生火险的地方,应该营造单独的防火林带,选择多年生大苗造林,缩短郁闭年限,尽快形成防火墙,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

3.2 造林方式的选择

生物防火林带应该采用混交林方式,以耐火的乔木树种和经济林木结合的方式进行栽植,这样既可起到防火的作用,又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利益。目前闽南地区的防火林带多为单层结构的木荷林,树种单一,建议今后发展多树种、复层结构的防火林带,增加林分的复杂性,提高森林的自我平衡能力,充分发挥森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3.3 抚育管理

林带在郁闭之前,由于林内光照和水分充足,造成了杂草丛生,因此要及时清除杂草。在栽植后的1~3年内,要加强抚育管理工作,每年要扩穴、松土、中耕2次,对林带中的杂草、灌木、垃圾要及时清除,同时应该施用化肥,促进苗木生长,对缺株和少株的,应当进行补种。

3.4 林带的保护

要加强对林带的保护工作,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和林火等危害,造林3年~5年后要加强林带的管理,发现立地条件不宜、选择树种不正确的,无法发挥防火作用的林带,应该及时换种或者进行林带改造。

4 结语

选择合适的防火树种及配套的造林技术,这对解决当前森林火灾频发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对优化森林资源结构,保护森林资源和改变生态环境,提高森林综合防火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闽南地区由于气候独特,台风次数多,应该选择一些耐火抗风的树种进行种植,同时应该大力发展混交林,改善林分结构、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书辉,许明瑶.论苍南县生物防火林带建设.防护林科技[J].2010,(2):76-77.

[2] 姚树人,田晓瑞.论广东省生物防火林带營造技术.森林防火[J].2001,(4):41-42.

[3] 骆文坚,周志春,冯建民.浙江省优良生物防火树种的选择和应用[J].浙江林业科技,2006,26(3):56-58.

[4] 郑书辉,林军,李其成.论苍南县防火林带造林树种的选择[J].防护林科技,2012,(6):64-65.

[5] 张家来,曾祥福,刘学全.湖北森林防火树种选择的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19(1):84-90.

地区选择 篇12

一、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与高校特色形成的关系

(一) 特色经济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1.特色经济是推进资源优势由潜在性向现实性发展的内生动力。民族地区优势首先表现为资源的优势, 但是资金、人才、技术要素的长期稀缺, 使得资源优势只能处于一种潜能状态。特色经济的开发将立足于区域的资源优势, 以市场为导向, 依靠科学技术手段, 把潜在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性的商品优势, 从而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2.特色经济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加速器”。发展特色经济对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促进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

3.特色经济是缩小东西部差距、提高民族地区整体实力的增长点。发展特色经济不可能作为“包医百病”的良药来解决民族地区发展中的一切问题, 但是却可以“以一业促多业”、“以一点带多点”, 最终推动全方位发展, 达到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目的。

(二) 办学特色是民族地区高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高校办学特色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办学指导思想, 能否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已成为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源泉。中外高等学校的发展历程证明, 凡名校均有鲜明的特色, 凡有特色的学校均有良好的发展态势[1]。尤其对民族地区高等院校而言, 一般都缺乏重点大学的文化底蕴和办学实力, 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只能以特色为“安身立命”之所。为此, 就必须走特色之路, 在充分发掘利用地方特有的办学资源的基础上, 客观反映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特殊需求。

(三) 特色经济发展是地方高校特色形成的平台

区域特有的历史文化、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状况、自然人文景观是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形成一定特色的重要客观因素, 也是地方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培植特色的土壤[2]。特色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特色人力资源的需求和加速高校特色的构建。对于民族地区高等院校而言, 只有把自己的发展融入到当地特色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做好与地方结合的“文章”, 才能有作为、有活力、有特色。

(四) 高校特色是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保证

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 光靠政府和外因是不够的, 重要的是靠内因。一味靠扶持甚至是移植发展的现代产业很难在人力资源素质低下的地区生根并产生扩散效应, 甚至会产生负面效应, 如越扶越懒, 越输血越贫血。因此, 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围绕区域经济实现特色化办学, 将不仅为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而且将产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

二、武陵地区特色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 武陵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 武陵地区立足本地实际, 着力发展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加速特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 特色旅游经济。浓郁的民族风情和良好的生态使武陵地区成为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的休闲胜地。以张家界市为例, 2006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676万人次, 旅游收入79.38亿元, 旅游产业占GDP的比重达62.2﹪。 (2) 特色农业经济。武陵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加之复杂的地形地貌, 各种特色农产品异常丰富, 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如湘西州从1988年开始先后实施以建设果、药、茶、桑为生态支柱产业的山地开发, 一批生态特色产业迅速成长, 每年为自治州农民增加收入达20亿元。 (3) 特色农牧土特产加工业。武陵地区依托独有资源, 利用特有技术, 大力发展农牧土特产品的精深加工业。如恩施州长友现代农业公司通过对特种蔬菜、板栗、茶叶等绿色食品进行精深加工, 年产值1.6亿元, 出口创汇1340万美元。 (4) 特色矿产品加工业。重庆秀山、湖南花垣、贵州松桃被齐称为中国锰矿的“金三角”, 重庆酉阳的汞矿蕴藏量极其丰富, 被誉为全国“五朵金花”之一。武陵地区锰矿、汞的储量及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电解锰、电解锌等矿产品畅销国际市场, 仅湘西州2002年出口创汇就达到7000万美元。

与此同时, 这一地区在发展特色经济的过程中存在如下的问题。 (1) 旅游业发展层次较低。表现在规划欠科学、产品类型趋同、旅游资源保护不力、文化旅游和民俗旅游品牌打造欠缺等。 (2)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普遍停滞在原料生产及初级加工产品销售状态, 企业数量少、规模小, 技术、管理落后, 销售渠道单一, 至今尚未形成知名的品牌。 (3) 工业化程度低。工业经济的“高消耗、高污染、粗加工、低产出”的掠夺式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转变;企业小而散, 产品技术含量低。

(二) 武陵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武陵地区高等教育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1)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现有普通高校3所、高职院校4所、成人高校5所, 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民族高等教育格局。截止到2008年底, 高校在校学生达96013人, 其中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85389人, 研究生580人, 留学生49人。 (2) 办学层次呈多元化趋势。现已基本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并驾齐驱、协调发展的局面。如湖北民族学院、吉首大学的本科专业已超过40个, 硕士点25个, 并在积极申报博士点或与外校联合培养博士生。 (3) 新型专业不断涌现。以吉首大学和湖北民族学院为例, 近五年两校新增了旅游管理、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环境工程等20多个应用型专业。 (4) 师资队伍学历水平有所提高。现有专任教师3638名, 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85人, 硕士学位的985人。

同时, 这一地区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下列问题。 (1) 缺乏区域服务意识和服务观念。学校管理者只注重教师的校内教学科研, 对社会需求和市场缺乏了解和研究, 导致大部分教学科研人员没有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建设的意识和观念。 (2) 专业设置陈旧狭窄。大部分高校基础学科专业偏多, 而应用型和特色专业较少, 存在着专业设置重复、结构不合理、培养规格单一等问题。 (3) 科技成果不多、技术服务辐射面小, 为区域经济发展作技术支撑的功能彰显不够。 (4) 学校品牌、特色不突出, 区域化程度不高。 (5) 高校与企业缺少有效联系和沟通, 导致企业对本地高校的服务能力抱怀疑态度。

三、基于区域特色经济的武陵地区高校特色构建的路径选择

(一) 坚持科学发展观, 突出办学理念特色

武陵地区高校置身于特殊的地域环境中, 集地域和使命两个特殊性于一身, 地域的特殊性和使命的特殊性使武陵地区高校肩负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相对于其他高校而言更为突出和特殊。基于对“两个特殊性”的认识, 武陵地区高校对办学理念的设计和谋划, 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立足于学校办学的区位实际, 形成既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又符合学校办学实际, 还能集中体现地方性和先进性的鲜明的办学理念。具体来讲就是要确立崇尚实用的办学理念:即注重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 造就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专门人才;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充分了解服务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人才市场、民众需求等状况, 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建立稳定、可靠、互利的合作关系, 利用校内各种资源特别是智力优势, 全方位服务于社会。

(二) 围绕区域经济结构, 形成办学定位特色

科学定位是高校制定规划、配置资源乃至发挥优势和办出特色的前提[3]。武陵地区高校的定位必须立足于地方特色, 围绕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要求, 找到与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确定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一是区域定位:要牢牢把握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 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二是层次定位:普通高校要以本科教育为主, 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科学素养好、创新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高职院校要扩大与区域经济特色相一致的应用性专业, 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专业素质好、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成人高校应适应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把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和技能培训结合起来, 不断提高现有人力资源的素养和技能。三是学科定位:要立足于为区域特色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从培养目标、招生、培养过程、毕业后的去向等方面突出地方特色, 尽量多办宽口径学科, 少办过窄的专业性学科, 并且要找到正确、合适的学科方向和侧重点。

(三) 立足“分类指导”原则, 突出人才培养特色

武陵地区高校要通过“分类指导”来突出人才培养模式上的特色, 为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和务实作风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一是根据武陵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培养各种层次与类型的技能型人才, 诸如富硒绿色食品加工技能型人才、中草药开发与加工技能型人才、洁净能源开发技能型人才、矿产资源开发技能型人才、旅游资源与产品开发技能型人才、民族文化产业开发技能型人才等。二是对准岗位设课程, 使教学内容与岗位及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相协调。课程设置必须“需要”、“适用”, 在兼顾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更应考虑职业岗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三是对准实践抓教学, 使人才培养质量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相一致, 要抓好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搭建平台, 使学生在具有仿真职业氛围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或在校外实训基地 (或企业) 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培养职业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突出学科建设特色

培育办学特色最重要的是要建设特色学科专业, 这是构建办学特色的核心。对武陵地区高校而言, 首先在学科和专业设置上要树立“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你特我强”的思想, 根据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积极发展新兴学科和专业, 如旅游产品开发、矿产资源利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与包装等新专业。其次, 在设置学科和专业时应注意扬长避短, 选择自己的优势学科及独特领域, 对于与地方支柱产业和资源优势相匹配的学科专业, 要想方设法把它办强办精, 形成自己的特色, 并作为学校发展的龙头, 推动学校的发展。三是要根据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加强专业设置的预测和研究工作, 切忌盲目跟风。武陵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还相当大, 仓储、商贸、餐饮、旅游、信息服务、社会保障、社区服务、文化体育等专业都应在拓展之列。

(五) 树立服务区域经济的思想, 突出产学研一体化特色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对于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自我发展的武陵地区高校来说, 要提高办学水平, 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只有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 才能更好地培育自身特色, 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特色经济发展的需求设置专业, 确定教学内容, 并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设置新专业和调整教学内容。二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 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 让行业、企业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三要立足区域科研需求, 注重地方特有资源的研究与开发, 实现高校与地方科研机构的整合, 从地方特有资源的研究中培育独特的科研方向。四要与企业“联姻”, 善于同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生产实际相结合, 从企业的生产实际中找课题, 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并将研究成果在企业转化成产品, 为振兴地方特色经济服务。五要根据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实际, 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培训与科技咨询, 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 特别是要经常性地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技术难题, 切实为“三农”服务。六要通过实习、实训、实验基地进行科技示范, 改造传统农业, 创建林果业、畜牧业、烟草业等优势产业的“农科教结合、贸工农结合”的技术推广和产业化组织模式, 帮助武陵地区农民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优势产业, 构建特色经济。

(六) 实现办学经费投入多元化, 突出办学体制特色

从办学体制上谋求特色, 使办学经费投入渠道实现多元化也是武陵地区高校构建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是政府要加大投入, 通过相关政策建立起保障高等教育经费落实到位的监督机制和教育经费投入的综合评价体系, 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资应当重点投向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的专业和项目[4]。二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政府在土地征用、人才引进等诸多方面都应给予适当灵活的政策,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到高等教育发展事业当中。三是通过社会融资、股份投入机制、教育国债等市场手段, 集聚教育资金, 进一步推行教育费用的成本分担, 并按经济发展、财政能力而自动调整收费制度。四是大力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与国外合作办学, 不仅能够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解决办学经费不足, 而且能吸纳国外先进的教育与教学管理经验、方法, 以实现教育与国际的接轨。虽然武陵地区有它的区位劣势和不发达的经济现状, 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对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仍有很大的潜力。

参考文献

[1]李名梁.大学办学特色研究述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 .

[2]和飞.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研究[J].高教探索, 2003, (4) .

[3]余瑾.特色办学: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J].高教论坛, 2004, (6) .

上一篇:结构松散下一篇:生存质量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