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县玉米种植研究(精选6篇)
威宁县玉米种植研究 篇1
1 威宁县玉米种植概况
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地处贵州省西部的乌蒙山区,属滇东高原东延部分。地处北纬26°30′~27°25′,东经103°36′~104°45′,海拔1 234~2 879 m,平均海拔2 200 m,是贵州省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寒山区县的典型代表,素有“贵州屋脊”之称。相比贵州省其他地区,威宁县降水偏少、气温偏低、空气干燥及旱地多水田少,农作物主要以玉米和马铃薯为主[1,2]。但是由于地高天寒、气候冷凉、无霜期短、耕地细碎分散和土地石漠化严重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土地贫瘠和生产力较低,该县常年种植的“白苞谷CK”出现广种薄收的恶劣情况,产量相当低。为了提高玉米产量,满足当地人民生活的需要以及增加农民收入,应进行积极的探索,努力寻找玉米增产增收的方法。
2 制作营养块、营养球进行玉米定向育苗移栽与直播试验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地块选择在草海镇鸭子塘村,面积0.2hm2,试验地土壤为海子地,肥力中等,水源条件好,种植品种掖单4号为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前作二间二,冬春绿肥,播前一犁一耙。
2.1.2 试验设计。
主要采用盖膜栽培,用营养块、营养球育苗定向移栽与直播进行对比试验,设计为大区对此,分别在2个试验点进行,无重复。种植规格:带距167 cm,小行距40cm,窝距30 cm,单株移栽留苗,种植密度为3.99万株/hm2。2.1.3试验方法。育苗土用腐熟的细圈粪与同体积细土拌匀,加入重量比为1%尿素和2%磷肥,然后加清粪水拌湿制成营养块,用手捏成营养块、营养球,播种后盖细土1 cm左右,盖膜育苗。移栽时施农家肥12 t/hm2、磷肥375 kg/hm2(施用前10 d与农家肥拌匀)、尿素75 kg/hm2作底肥。浇透定根水,覆土盖膜,返青成活后施尿素75 kg/hm2提苗,拔节孕穗期施尿素105 kg/hm2作攻穗肥,吐丝期施尿素45 kg/hm2作攻粒肥。
直播玉米采用同期点播盖肥,施用农家肥12 t/hm2、磷肥375 kg/hm2(播前10 d与农家肥拌匀)、尿素75 kg/hm2作底肥,于5月17日定苗。管理一致。于10月14日收割结束,分别进行了全实收和计产,并进行室内考种[3,4]。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生育期及经济性状。由表1、2可以看出,营养块和营
养球育苗移载的玉米抽雄快,幼苗素质好,成穗率高,双穗率高,空秆率较低,穗行数和穗粒数多,千粒重较高,成熟期早,产量高。
2.2.2 产量和效益。
由表3可以看出,营养块和营养球育苗移载的玉米比直播增产,其增产效果显著,营养块和营养球育苗移栽的产量相差不大,但以营养块育苗移栽的产量最高。在朝阳试验点,用营养块育苗移栽的产量高达8 273.33kg/hm2,比营养球育苗移栽的增产553.56 kg/hm2,比直播的增收2 671.77 kg/hm2。在鸭子塘试验点,用营养块育苗移栽的产量达7 959.80 kg/hm2,比用营养球育苗移栽的增产681.07kg/hm2,比直播的增产2 322.24 kg/hm2。用营养块或营养球育苗移栽的投入为9 543.0元/hm2,比直播多投入20.15%。在朝阳试验点,用营养块育苗移栽的较直播增收75.96%,较营养球育苗移栽增收12.84%。在鸭子塘试验点,用营养块育苗移栽的较直播增收62.50%,较营养球育苗移载增收17.60%。
注:玉米单价以2.8元/kg计。
2.3 结论
玉米营养块、营养球育苗定向移栽是一项玉米增产新技术,定向移栽优化了植株群体对光、热、水、气等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通风、透光,产量高,成本利润率高,劳动生产率也比较高,增产效果显著,是一项费省效宏的增产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3 玉米定向育苗移栽试验
威宁县地处高寒区域,气候冷凉,无霜期短,主要粮食作物在生育期间常遭干旱和低温的威胁。干旱和低温成了全县农业生产上的两大限制因素。同时,玉米又是全县的主要粮食作物。该县历来都是以传统的直播种植为主,用种量大,出苗不整齐,缺窝断行严重,在玉米抽雄吐丝期常遇伏旱,在玉米灌浆期常遇低温阴雨,影响了产量,为了抗御干旱与低温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必须寻求玉米的最佳播期和最佳栽培方式。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安排下,对杂交玉米罗丹2号进行分期播种育苗移栽试验。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在威宁县草海镇六洞管理区鸭子塘村大坟园组一农户的责任地,海拔2 180 m。前作属于包芋二间二盖膜,冬春为绿肥地,土壤为海子土,肥力中等。播前一犁一耙,人工碎土,示范品种罗单2号。
3.1.2 试验设计。
设3个播期,分别为4月5、15、25日,每个播期设2种育苗方式,即育苗移栽和直播。试验面积186.7m2,共6个小区,带距170 cm,小行距40 cm,窝距40 cm,种植2.94万窝/hm2。移栽的每窝2株,直播的每窝留苗2株,种植密度5.88万株/hm[5,6]。
3.1.3 试验方法。
用腐熟的细雨圈粪与同体积的细泥土拌匀,加入重量比为1%尿素和2%磷肥,然后加清粪水拌湿,手控做成营养坨整齐地摆放在已准备好的苗床厢内,中央播1粒种子,播种后盖细土1 cm左右,盖膜育苗。
移栽时施农家肥18 t/hm2、磷肥375 kg/hm2(施用前10 d把农家肥拌匀)、尿素60 kg/hm2作底肥。浇透定根水,覆土盖膜,四叶期移栽,返青成活后六叶期施尿素60 kg/hm2提苗,拔节孕穗期施尿素105 kg/hm2作攻穗肥。
直播玉米采用同期点播盖膜,施农家肥18 t/hm2(播前10 d肥拌匀)、磷肥375 kg/hm2、尿素60 kg/hm2作底肥,六叶期施尿素60 kg/hm2提苗,拨节孕穗期施尿素105 kg/hm2作攻穗肥。于10月14日分别收获,并分别进行室内考种。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生育性状。
由表4可以看出,不同播期采用育苗移栽的玉米抽雄吐丝期均较直播推迟2 d,出苗至成熟期也均较直播推迟4 d。4月5日播种,4叶1心时移栽,育苗期22 d。4月15日播种,5月9日移栽,育苗期25 d。4月25日播种,5月19日移栽,育苗期也为25 d。
3.2.2 农艺性状。
由表5可以看出,对于育苗移栽的玉米,4月5日播种的植株穗行数多,籽粒饱满,千粒重较重,出籽率高,空秆率低。4月25日播种植株性状表现较差,出籽率低,空秆率高,产量低。对于直播玉米,以4月5日播种的植株表现较好,4月25日播种的植株性状最差。
3.2.3 产量和经济效益。
由表6可以看出,4月5日播种,于
4月26日移栽的玉米产量最高,为5 865.02 kg/hm2。投入成本2 139.45元/hm2,产值达3 812.26元/hm2,获得收入1 672.81元/hm2。4月15日播种,5月9日移栽的产量为5 709.70 kg/hm2。4月25日育苗,5月19日移栽的产量为5 479.38 kg/hm2。不同播期采用育苗移栽的玉米产量均高于直播产量。育苗移栽的投入成本为2 139.45元/hm2,较直播成本高5.79%。
3.3 结论
从产出投入量及玉米经济性状等几个重要因素比较,定向育苗移栽优于直接播种。不论采用育苗移栽还是直播玉米的种植方式,都表现出于4月5日早播的能避开复秋的低温阴雨天气,获得高产。播期较晚,在灌浆成熟期容易遇到低温阴雨天气,使玉米干粒重降低,出籽率不高,影响了产量。
注:玉米单价以0.65元/kg计。
4 紧凑型杂交玉米品种试验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威宁县草海镇六洞管理区鸭子塘村桥边、大地、大坟园、六墒地和草海管理区的张家洼子。海拔2 180 m,土壤为海子土,土壤肥力分别为中、上等,前作为苞芋二间二,冬春为绿肥和麦肥,播前为一犁一耙。
4.1.2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掖单4号、罗单2号,以当地常年种植的优良种白苞谷作为对照品种(CK)。
4.1.3 试验方法。
每一品种为1个处理,采用大区对比盖膜栽培法,无重复。带距180 cm,窝距为40 cm,小行距为40cm。双株留苗种植密度为55 545株/hm2,底肥施农家肥12t/hm2、磷肥375 kg/hm2、尿素67.5 kg/hm2。4月18—20日播种,4月25—28日出苗,5月11—15日定苗,5月22—28日进行第1次追肥,追肥量为60 kg/hm2,6月27日至7月3日进行第2次追肥,追施尿素97.5 kg/hm2(大喇叭口前期)。5月11—20日用敌来死120 g/hm2对水750 kg/hm2喷雾防治地老虎。10月7—14日收获掖单4号,10月17—27日收获罗单2号,10月22—27日收获白苞谷。收获后分别过秤、管理、脱粒、晒干计产及室内考种[7,8]。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生育性状。
由表7可以看出,掖单4号表现早熟,出苗至成熟历经139 d,比罗单2号早15 d,比对照当地白苞谷早28 d。罗单2号出苗至成熟153 d,白苞谷出苗至成熟历经167 d。
4.2.2 经济性状。
由表8可以看出,平均株高和穗位高以对照品种白苞谷最高,分别是219.0、97.3 cm;罗单2号的株高和穗位高分别为228.0、75.0 cm;掖单4号的株高和穗位高分别为205.3、74.6 cm。平均穗长以罗单2号最长,为18.5cm,CK为17.1 cm,掖单4号穗最短,为15.6 cm。平均双穗率以掖单4号最高,为34.48%,罗单2号为22.80%,CK为9.01%。千粒重以CK最重,为404.7 g,罗单2号为355.6 g,掖单4号最轻,为289.3 g。出籽率以掖单4号最高,为85.00%,罗单2号为64.72%,CK最低,仅为54.45%。
可见,在相同的种植密度下,紧凑型玉米掖单4号耐密植,生长发育正常,虽然干籽粒重低于罗单2号和对照白苞谷,但穗行数较高,达12.8行,白苞谷穗行数仅为9.21行。白苞谷不耐密植,成熟偏晚,穗行粒、穗粒数和出籽率均偏低。紧凑型玉米品种之所以获得高产,是因为其植株矮健,株型紧凑,可以通过增加密度提高产量,其次是由于其灌浆速度快,双穗多、出籽率高,长势好,抗病性强,因而产量较高。
4.2.3 产量和经济效益。
由表9可以看出,掖单4号种植总面积6 680.0 m2,实收干粒总产4 192.0 kg,平均单产6 089.57kg/hm2,产量居第1位,比罗单2号增产244.07 kg/hm2,增幅4.18%,比CK增产1 403.13 kg/hm2,增幅29.94%。其中,高产组面积1 793.3 m2,实收干粒总产1 293.0 kg,折合产量为7 210.17 kg/hm2;中产组面积3 506.7 m2,实收干粒总产2 263.8kg,折合产量为6 455.64 kg/hm2;低产组面积1 380.0 m2,实收干粒总产635.2 kg,折合产量为4 602.90 kg/hm2。
罗单2号种植总面积6 733.3 m2,实收干粒总产4 158.5kg,平均产量5 845.50 kg/hm2,比CK增产24.73%,产量居第2位。其中,高产组面积2 933.3 m2,实收干籽粒重2 098.9kg,折合产量为7 155.42 kg/hm2;中产组面积2 666.7 m2,实收干籽粒重1 535.8 kg,折合产量为5 759.18 kg/hm2;低产组面积1 133.3 m2,实收干籽粒重523.8 kg,折合产量为4 621.90kg/hm2。
对照品种白苞谷种植总面积6 800.0 m2,实收干粒总产3 176.6 kg,平均产量4 686.45 kg/hm2。其中,高产组面积2 133.3m2,实收干籽粒重1 219.7 kg,折合产量为5 717.43 kg/hm2;中产组面积2 400.0 m2,实收干籽粒重1 189.1 kg,折合产量为4 954.58 kg/hm2;低产组面积2 266.7 m2,实收干籽粒重767.8 kg,折合产量为3 387.30 kg/hm2。
综合来看,掖单4号较罗单2号增产4.18%、增收-5.63%,较CK增产29.94%、增收17.71%。在相同条件下,种植1 hm2掖单4号的产量、收入相当于种1.30 hm2白苞谷,与当年露地白苞谷的平均产量(2 125.5 kg/hm2)相比较,则相当于2.87 hm2的产量。其土地生产力和土地利用率均较高,对于稳定玉米播种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节约耕地,发展多种经营,保障供给,无疑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注:玉米单价以1.5元/kg计。
4.3 品种评述
掖单4号较早熟,苗期生长健壮整齐,成株期长势和整齐度齐,叶片上冲,植株矮健,穗位适中,属中早熟矮秆品种,果穗较短,但双穗率高,穗粗4.4 cm,穗行数12.8行,秃尖1.48 cm,籽粒黄色、较小,为硬粒型,出籽粒高,掖单4号较抗大小斑病,其主要特点是早熟,适宜密植,双穗高,出籽率高。
罗单2号,成熟比掖单4号偏晚,茎秆粗,苗期和成株期生长健壮,叶片上冲,穗位低,苞叶长,黑穗大,穗行数11.1行,行粒数24.8粒,籽粒大,黄色,马齿类型秃尖1.42cm,干粒较重,耐肥、抗病、品质好,适合密植。
当地品种白苞谷,成熟晚,植株高大,易倒伏,苗期和成株期长势一般,不太整齐,果穗较长,秃尖小,穗行数少,籽粒白色,较大,干粒较重,出籽率低,不适合密植。
5适合威宁县栽培的品种及种植方式总结
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营养块、营养球育苗定向移栽是一项玉米增产新技术,定向移栽优化了植株群体对光、热、水、气等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通风、透光,产量高,成本利润率高,劳动生产率也比较高,增产效果显著,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不论采用育苗移栽还是直播的种植方式,都表现出于4月5日早播的能避开复秋的低温阴雨天气,获得高产。播期较晚,在灌浆成熟期容易遇到低温阴雨天气,使玉米干粒重降低,出籽率不高,影响了产量。定向育苗移栽的效果优于直接播种。
经过品种比较试验,掖单4号在投入产出率、农艺性状、生长状况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均优于罗单2号和当地白苞谷。
结合威宁县实际的自然地理情况和社会经济情况,初步认定掖单4号适宜在威宁全县推广种植,是适合当地栽培的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和安全的玉米品种。
6掖单4号栽培技术要点
(1)掖单4号属紧凑型玉米品种,主要靠穗多、粒多获得高产。因此,在栽培时应保证较高的栽培密度。根据试验情况,在威宁县现有的生产条件下,掖单4号的栽培密度以6.75万~7.50万株/hm2为宜。种植规格一般为行距60 cm,株距20~25 cm,可与苞芋、黄豆、苞麦间套种植。
(2)精细播种,苗齐苗壮。为了保证苗齐苗壮,一播全苗,应做到播前选种,保证种子大小均匀;播种密度一致,确保出苗整齐;覆土不宜过厚,切忌大土块压种。
(3)施足底肥,及时追肥。底肥最好用与过磷酸钙混合堆制的农家肥,用量为22.5~30.0 t/hm2。追肥应及时,用量为225~300 kg/hm2。尿素施用比例:攻苗肥30%,攻穗肥50%(大喇叭口前追施),攻穗肥20%(吐丝期追施)。
(4)加强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注意及时匀苗、补苗,对露地直播的要及时中耕除草和抗旱。用药剂喷雾的方法防治地老虎等[9]。
摘要:威宁县由于地势高、气候冷凉、无霜期短、耕地细碎分散和土地石漠化严重等因素的制约,玉米种植产量长期较低。通过实地试验,探索适合当地种植和推广的玉米良种,以期提高全县的玉米生产水平。
关键词:玉米,品种,种植,贵州威宁
参考文献
[1]朱道华.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国风.农村经济创新分析[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3]徐伯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综合农业区划[M].贵阳:贵州人民
[4]张志国.贵州山区玉米种质的改良[J].中国农学通报,2004,20(4):142-144.
[5]梅艳,阮培均,王孝华,等.坡耕地马铃薯套玉米不同种植模式的效益比较[J].湖南农业科学,2008(1):42-44.
[6]范厚明,梁黔云.玉米宽窄行单株错位定植综合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2004(1):36-38.
[7]阮培均,钟声.黔西北山区玉米育苗移栽技术[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协二OO三年学术年会农林水论文.北京:中国农学会,2003.
[8]范厚明,余莉,余慧明.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3,31(4):25-26.
[9]郭树忠.在高寒山区获高效益[J].农村新技术,2000(5):65.
威宁县玉米种植研究 篇2
关于呈报《2011年会宁县
马铃薯种植与挖掘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
项目所需资金》的报告
市农机局:
现将《2011年会宁县马铃薯种植与挖掘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所需资金的报告》随文呈报,请审阅。
二0一0年十一月十六日
2011年会宁县马铃薯种植与挖掘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所需资金的报告
会宁县地处甘肃中部,白银市南端,年降雨量312.9毫米,而蒸发量高达1651.7毫米,降雨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海拔高度1420-3941毫米,南北气温差异较大,气候凉爽,区域内以黄绵土、红绵土为主,土层深厚,耕地养分富钾,是我省马铃薯的主要产区,马铃薯种植是全县三大粮食之一,2010年全县种植面积达到100.9万亩,总产量达到116万吨,总产值达到18.56亿元,为我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特别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截止目前,由于我县马铃薯的生产,大面积仍旧沿袭传统的生产方式和农艺措施,人畜力耕整播种,小垄稀植,分散经营,效率低,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投入高,产出低,形不成规模化,产业化,经济效益上不去,严重制约着我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2011年县农机局承担实施甘肃省农机局下达实施的甘肃省农机化科技推广《马铃薯种植与挖掘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在县农机局的精心组织安排和农机推广部门及实施乡镇及农户的紧密配合下,按照项目合同及实施方案的要求,已确定在我县新添乡新添村建立“会宁县马铃薯种植与挖掘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示范点”1个,在示范点完成马铃薯机械化种植1000亩,马铃薯机械化挖掘1000亩,完成示范推广面积2000亩。该项技术包括机械化整地,机械覆膜栽植,田间管理和机械收获等环节,核心是马铃薯的机械种植和机械收获,结合机械深松整地及机械化中耕技术突出发挥机械化配套技术的优势。该技术通过示范推广,改革我县马铃薯落后的生产方式和旧的传统农艺,将大大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该项目在我县推广前景广阔。
一、项目投入
1、农机具投入
为确保项目实施,农机局将引进投入东方红-55拖拉机2台及配套深松机2台,18-25马力小四轮5台,引进投入马铃薯种植机5台,马铃薯收获机5台,中耕施肥机5台,铺膜机40台。完成示范推广面积2000亩。
2、资金投入
项目实施中共计需投入资金60万元,其中申请市上解决50万元,(其中:机具购置补贴费45万元,示范推广费3万元,技术宣传及培训费2万元),地方配套及农户自筹10万元,主要用于示范推广作业中农机燃油补贴及购买肥料等费用。
二、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技术路线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以机械全方位深松、机械种植、机械挖掘为主体技术,辅之以机械喷药防治病虫害、机械化节水补灌等农机化技术。县农机局在示范推广中主要做到以下六个统一:一是组织大中型拖拉机对示范田统一进行深松耕;二是统一进行种子处理和刀具消毒,组织农户有严格选种的基础上进行晒种,给农户发放高锰酸钾和旱地宝,进行刀具消毒和拌种;三是统一种植模式,结合当地实际,全部采用一空二的种植模式,种植密度每亩3500株左右;四是统一进行机械配方施肥。在重施农肥的基础上,增施磷肥,合理施用氮肥,巧施钾肥,按照N:P:K为1:1:0.5的比例进行统一配方施肥;五是统一进行培训,在播种前,技术人员逐社开展技术培训,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六是统一田间管理,及时组织群众进行中耕培土摘花打顶、追肥等工作,同时调运机动喷雾器2台,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了集中连片防治。通过示范推广,总结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即机械全方位深松一机械播种施肥一机械喷洒农药一机械挖掘。
三、预期效益
在项目实施中,累计推广马铃薯优质高效生产集成技术示范面积2000亩,获得直接经济效益72万元。
1、增产增收:亩均增产马铃薯100公斤(其中机械收获减少损失80公斤),共增产20万公斤,每公斤1.8元计,共计增收36万元。
2、节约开支:亩均节省薯种10公斤,共节省2万公斤,每公斤3元计,节约支出6万元;亩均节省人工5个,共节省人工1万个,人工日工值以30元/个计,共节省人工费30万元。
以上合计节约开支36万元。
四、保障措施
1、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县农机局采取行政技术措施相结合,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组织协调、资金、机具、任务落实;成立技术小组、负责培训、技术骨干和农民技术人员,并进行田间技术指导,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引进马铃薯种植、挖掘机具,作好机具的组装配套。
3、在示范乡选择好示范推广地块,认真做好示范推广数据检测及管理工作。
主题词:马铃薯种植与挖掘 示范项目 所需资金 报告 抄报:市农机局
会宁县农业机械管理局
威宁县玉米种植研究 篇3
1.实行种植区域化和生产专业化。根据各地的气候及土壤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安排作物布局,实现玉米区域化种植,是目前世界先进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以美国为例,玉米带上的玉米面积和总产量都占全国80%左右,全部实现了专业化和区域化种植。实行种植区域化和生产专业化更便于大面积实行机械化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便于集中使用资金,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有利于推广应用新品种、新农药、除草剂等;有利于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适地种植可以更好地适合玉米的需要,充分利用当地的优越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更好地发挥玉米的增产潜力。
2.杂交品种的大面积使用。以美国为例,玉米产量的增加30-40%属于遗传因素获得。据试验遗传增益在栽培管理水平较差的土地上,每年每公顷为10kg;在中等和高水平土地上,可达到40kg—50kg。近30年来美国玉米产量的提高,50%左右应归因于杂交种的推广应用。
3.科学合理施肥保持和培肥地力。目前,美国玉米生产主要使用的肥料是复合肥料和高浓度肥料。其中,复合肥料已占化肥使用总量的80%左右。美国是世界上应用液态肥料最多的国家,主要是结合灌溉用作追肥。为减少氮素在土壤中的流失,把速效氮制成缓效肥料,这种肥料在土壤中缓慢分解,可以延长肥效,提高其利用率。美国在施氮时加入硫脲、双氰铵、五氯6吡啶等氮肥稳定剂。可以抑制土壤中亚硝化极毛杆菌的活性,从而抑制氨态氮的硝化作用,可使氮肥利用率提高15%—25%。应用氮肥稳定剂可使玉米增产4%-5%。
美国玉米带上的玉米之所以能够持续地高产稳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保持和培肥地力。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达3%—5%,这是世界上的高水平。美国保持和培肥地力的3项措施是合理的轮作制度,大量的秸秆还田,注意施用有机肥料和高效复合肥料。合理的轮作体系,保证了用地养地结合。
4.增加种植密度。增加种植密度是近年来美国玉米大面积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玉米密植带来的问题是倒伏。美国每年因倒伏损失产量5%—10%。近年,已经通过培育矮秆抗倒品种解决了倒伏问题。随着高产耐密品种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施肥量的增加,各项农业技术的改进和提高,玉米的种植密度还会有所增加。
5.选择适宜的播种期。美国玉米播种期每年都要根据当地的气象预报和土壤墒情等具体情况,由当地农业试验站做出预报。一些特殊品种的最佳播期要由供种的种子公司提供。
6玉米生产实现机械化作业。高度的机械化不仅可以充分保证农时,并能保证各项农田作业的高水平和高质量,可以做到及时播种、施肥和及时防治病虫草害,保证在最佳期内收获玉米。大型农业机械的应用促进了玉米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杂交种、化肥、农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美国普遍采用了高浓度的颗粒复合肥料,要求种植株高和穗位整齐一致的杂交种,便于机械化收获。
7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有效地防治病虫草害是美国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美国在农药研制与使用上取得很大进展,特别是发展了高效低毒、低残毒的农药。采用毒土、颗粒剂、超低量喷雾等先进的植保技术防治病虫害。应用农药肥料把玉米病虫害防治、消灭杂草和施用化肥结合在一起。农药肥料在玉米的各生育时期都能施用,避免了农药被冲刷、蒸发和流失的损失,节省农药和工时。玉米除草大量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和广谱型除草剂。微波除草和生物方法防治杂草都处于研究阶段。
8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由于种植密度加大,施肥量增加,致使玉米的需水量大增。美国的玉米灌溉方法主要是喷灌、滴灌和渗灌。重视研究玉米的高产需水规律。探讨玉米各生育阶段的耗水量和耗水强度、玉米田蒸发及蒸腾强度和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等。依据这些数据用电子计算机设计出灌溉模式。参照玉米的预计产量指标、种植密度、施肥数量、土壤类型及天气预报等多项资料制定出灌溉规划。
近来,美国正在把许多新兴技术应用到玉米生产中。如农田管理逐步实现自动化,农业机械采用电子遥控技术;玉米播种、施肥、喷药、灌溉、收获全部实现电子遥控;应用电子计算机模拟玉米生长进程,建立高产生长模型;根据当地的光照、热量和降水资源,按程序设计实现玉米生产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应用计算机、雷达预测病虫害发生趋势;在大面积生产中通过地球资源卫星遥感技术普查气候和土壤资源,监视各种自然灾害,调查玉米生育状况和预报产量等。
二、国内外玉米加工技术发展趋势
1.玉米葡萄糖质量的提高。旋转真空过滤装置和离子交换技术的应用,使玉米糖浆的质量大为提高。α淀粉酶在葡萄糖生产中得到应用,使葡萄糖的产量提高,并易于结晶。
2高果糖玉米糖浆。色谱技术的应用使葡萄糖转化为果糖能力提高到90%以上。在美国饮料工业广泛应用。
3葡萄糖氢化产品。利用色谱分离技术与酶技术相结合生产糖醇类物质,在美国的化学工业中占有重要位置。
4.有机酸产品。以葡萄糖为原料通过酶技术生产各种有机酸,在美国过去十年的化学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5.环状糊精。80年代后期,应用环状糊精糖基转移酶,生产出大量环状糊精,在美国是用途非常广的产品之一。
6开发代替石油制品的玉米深加工产品,如用于生产可降解的包装材料。
我国大规模开展工业化玉米加工的历史并不很长。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我国已发展起了规模很大的现代玉米工业,发展方向:一是对玉米进行精炼提纯,其产品是玉米淀粉、甜味品、玉米油和酒精;二是蒸馏提炼,获得的产品是饮料和工业酒精,加工后的副产品为畜牧业提供饲料原料。
三、世界蔬果玉米技术发展趋势
1糯质玉米。糯质玉米起源于中国的西南地区。20世纪初期,中国糯质玉米引起世界玉米育种家的注意,竞相引种作为珍贵的种质资源。1908年引进美国。目前,美国是世界上糯质玉米种植面积最多的国家,种植面积约25万公顷,总产量2000多万吨。其中65%-70%为供销商与农场主预约生产。为此,美国发展起了颇具规模的糯质玉米淀粉工业和罐头工业,有400多种食品利用糯质玉米的支链淀粉,倍增食品风味。美国的部分糯质玉米及加工产品还出口到日本、巴西、加拿大等国。
糯质玉米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料,可酿制风味独特的优质黄酒;加工生产含95%-100%的纯天然支链淀粉,经过一定的化学修饰作用,加工成为各种变性淀粉,提高其黏滞性、透明性、稳定性以及耐酸碱、耐冷冻和抗切割、抗震动性能。糯玉米支链淀粉广泛应用于食品、纺织、造纸、粘合剂、铸造、建筑和石油钻井等工业部门,并已发展成为重要的高分子原料,其价格比普通淀粉高出2-8倍。经过深加工后在食品、酿造、医药、纺织、航空、钻探等工业上有很多用途,可以供作增稠剂、浆黏剂、稳定剂,等等。
2甜质玉米。甜质玉米起源于美洲大陆。在欧洲人进入美洲大陆以后,甜玉米迅速发展成为庭院植物,17世纪以后逐步扩展为大田作物。20世纪初期,甜玉米开始商品化。1924年美国康涅狄格州农业试验站培育出第一个甜玉米杂交种,取名为“矮脚金鸡”。30年代开始用甜玉米加工制做罐头,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以每5年增长1倍的速度扩大甜玉米种植面积,并逐步发展起颇具规模的甜玉米加工业,包括玉米罐头、速冻玉米、干制玉米、玉米笋和玉米浆等。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甜玉米生产国和出口国。据报道,1999年全世界甜玉米种植面积超过66.7万公顷,其中美国种植面积31.4万公顷,7%供作鲜食,有1/3的加工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3.爆裂玉米。爆裂玉米又称爆炸玉米或爆花玉米,以其独具的膨爆特性而著称,膨爆倍数达25-40,是一种专门供作爆玉米花及其加工食用的专用玉米。20世纪40年代以后,爆裂玉米在美国作为一种甜食加工原料受到重视,特别是简易小型膨爆电器的问世,使爆裂玉米进入千家万户。20世纪五六十年代爆裂玉米产业发展迅速。60年代美国开始培育爆裂玉米杂交种,80年代爆裂玉米种植面积约8万公顷,90年代发展到20万公顷,1999年为22.7万公顷。
四、对策与建议
根据当前世界玉米种植、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内蒙古在发展玉米产业的同时,应采取如下对策:
1、大力发展现代玉米工业,加速玉米的转化增值。目前玉米综合利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供作畜禽饲料以发展畜牧业,称为“过腹”转化;二是按玉米所含成分加工工业产品,称为“过机”转化。应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深加工是改进和提高农产品品质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产品多层次利用和增产增收的阶梯。①大力发展配合饲料工业是玉米加工转化的重点。世界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都与发展玉米配合饲料工业有密切的关系。我区畜牧业发展有广阔的空间,在玉米集中产区,大力发展畜牧业就地转化玉米,使“粮仓”变为“肉库”。要多渠道投资,多形式办厂,实行种、加、养结合,产、供、销一体化经营。②要积极发展食品加工业。玉米在我国具有使用上的双重性:丰年可作饲(料),欠年可转粮(食)。特别是发挥玉米蛋白质生物效价较高的特点,逐步改变玉米是“粗粮”的旧观念,在玉米食品中加入各类必需的营养成分,使一部分玉米重新返回餐桌。重点发展膨化食品和发酵食品,逐步加工从低档产品转向中高档产品,改善形、色、香、味,增强适口性。③要稳步发展现代玉米工业主要产品有玉米淀粉、高果糖浆、玉米油、玉米酒精以及其他深加工产品。发达国家初级产品与加工产品在消费比重中已达2∶8,而我国还达不到8∶2,我区的比例则更低。发达国家的食品加工业产值一般为农业总产值的1-2倍,而我国仅为农业总产值的15%-20%。发展现代玉米工业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要鼓励外企和民企投资玉米工业。发展现代玉米工业要分类排队,提高质量,特别是要与深度加工密切配合,保证原料供应,拉长产业链条,实现多层次增值。
2、加快科研和种业体制改革,加速种子产业化进程。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玉米育种和种子行业有一定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是丰富玉米育种的种质资源。从国外引进玉米种质为中国玉米育种发展和增加产量起着重要作用。随着贸易自由和资源引进,跨国种业集团公司和外资的进入,将对我国种质创新和培育新种创造条件。二是促进玉米育种科研体制改革。我区玉米科研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机构臃肿,工作重复,依靠国家拨款,度日艰辛。今后科研体制改革必须突破所有制形式,并与种子行业改革同步进行。鼓励民营企业收购、兼并玉米育种科研院所或玉米种子公司,也鼓励科研院所或育种家带技术、带成果进入股份制种子企业。要以优惠政策鼓励外资或跨国种业集团合作开发内蒙古玉米种业,加速种业技术、经营管理和企业制度的现代化进程。三是加快内蒙古种子产业现代化建设进程。跨国种业集团公司和外资的进入,将加剧内蒙古种业市场的竞争,客观上将促进种业体制改革和技术革新。
3、不断提高玉米综合品质,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玉米的优质化问题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有三个涵义:一是营养品质。泛指玉米籽粒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淀粉以及各种维生素、矿质元素、微量元素等,进一步说,则是指蛋白质中所含的人畜必需的赖氨酸和色氨酸,脂肪中所含的亚油酸,淀粉中所含的支链淀粉等。二是商业品质。指的是产品形态、色泽、整齐度、容量以及化学物质的污染程度。三是加工品质,或称食用品质或适口性。我区玉米资源丰富,种质多样,养分齐全,特别是蛋白质和淀粉含量高,其中赖氨酸和色氨酸也含有一定数量,很适于加工配合饲料和综合利用。但我区玉米加工品质跟不上去,商业品质较差,特别是东部地区生产的玉米籽粒灌浆不足,含水量偏高,待干燥后成为瘪粒,容重降低,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因此,要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玉米综合品质:一是通过育种途径不断提高养分含量。二是通过发展食品加工业制成各种形、色、香味俱佳的食品,增强玉米的适口性。三是通过发展高科技检测技术,提高玉米的商业品质,扩大出口,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新形势。
贵州威宁县玉米密植增产问题研究 篇4
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重要栽培因子之一, 合理地密植栽培可以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这里所谓的合理密植, 指的是充分利用温、光、水、肥等资源, 协调好玉米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矛盾, 在群体达到最大的情况下, 保证个体健壮发育, 从而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玉米自交系植株较矮小, 株型紧凑, 单株生产力较低, 在杂交制种中合理密植是增产的关键措施。本文在接下来的内容, 在分析制约贵州威宁县玉米密植栽培增产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贵州威宁县玉米合理密植栽培策略和思路, 为今后本地区合理密植栽培, 提高玉米种植产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制约贵州威宁县玉米密植栽培增产的因素
从目前贵州威宁县玉米密植栽培情况来看, 导致密植栽培迟迟达不到增产效果的因素有如下几点:
1.1 栽培品种的选择
要想密植栽培实现高产目的选择耐密型品种尤为重要, 这在欧美一些国家的玉米带种植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验证。通过选择耐密型品种, 合理组织栽培, 可有效提高单产量和质量。从目前威宁县密植栽培情况来看, 由于海拔高, 地形地貌复杂, 所选择的高产品种多为高秆大穗型, 而耐产型品种市面选择比较匮乏, 同时由于价格比较昂贵、可选数量较少、种植面积受限等问题, 导致在威宁自治县大面积推广耐密型品种存在一定难度。
1.2 缺苗断条现象的出现
鉴于上述种子质量的问题, 再加上田间播种质量差, 导致田间玉米密植栽培缺苗断条的现象尤为突出。这些问题的出现, 导致田间玉米密植栽培计划与实际收获密度有着很大的差别,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密植栽培难以实现高产量的目的。
1.3 田间管理方式不当
不合理的田间管理方式, 威宁自治县广大农村栽培技术依然落后, 管理粗放, 耕作、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显然不能适应作物密植的要求, 土地、肥料等资源浪费严重, 这些都影响了玉米增密, 也影响了玉米产量。
2 贵州威宁县玉米合理密植栽培的思考
2.1 选择培育适合于密植栽培的品种
从目前国内适合密植栽培品种的种类来看, 能够适合生产上应用的国内耐密品种种类比较奇缺, 但国外可应用的品种较为多见。由此, 选择培育适合本地区栽植习惯的耐密抗倒品种成为目前贵州威宁县玉米密植栽培育种工作的当务之急。从现有品种来看, 无论是选择紧凑密植型, 还是选择稀松大穗型, 都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栽培密度。笔者建议推广紧凑型玉米的种植力度, 这种型号的玉米叶片与茎秆间的夹角小, 叶片直立, 果穗以下叶片稍平展, 透光性较好, 适合高密度栽培, 同时又不影响单株产量, 可在本地区大面推广。
2.2 密植栽培要结合地力、投入情况适时而定
在任何地区密植栽培幅度的选择中, 都应该密切结合本地土壤地力、生产投入等等情况。一般来说, 地块肥力较好, 生产投入比较多更加适合密植栽培, 且栽培密度要密、栽培密植范围要宽;对于地块肥力较差, 生产投入较少的地段栽培密度范围相对较窄。同时, 要以抗病抗倒能力较强的品种为主。研究表明:中、高秆玉米品种在目前栽培密度 (3200株) 的基础上增加18.75%的种植密度是完全可靠的, 即亩密度达到4150株, 非常有利于高海拔山区玉米种植产量的提高。
2.3 节约种子用量, 提高播种质量
节约种子用量, 提高播种质量是高产播种的必然选择, 可采用全株距、半株距或者是缩株距等精量播种的技术。鉴于本地市播种质量、播种机械化程度等实际情况, 如果完全采用国外一穴一粒的精量播种方式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在保证播种密度的基础上, 提高播种质量, 每穴可适当增加一粒种子或者是选择半株距的方式进行机械化播种, 播种出苗后可有计划的定苗处理, 可有效提高单产栽培株数。总的来说, 在密植栽培中, 选择高质量的种子+育苗移栽, 结合精量播种技术, 做好播种后的定苗处理, 保证出苗整齐态度, 是提高密植产量的重中之重。
2.4 加强田间管理, 适时增肥, 增强植株抗病虫害能力
采用精量播种技术, 适当密度栽培, 加强田间管理, 可有效提高田间玉米的整齐度, 避免大小不均、以强凌弱等情况的出现。但是随着田间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 作物自土壤中摄取的养分也会逐渐增加。在这个时候, 应该适时添加肥料, 重视肥料的施加, 特别是那些多年密植栽培的地块应该适时追施钾肥, 增强植株的抗病抗倒能力。此外, 在密植栽培的过程中, 要重视包衣技术推广, 特别应该重视对地下害虫、丝黑穗病的防治措施。
3 结论
总之, 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重要栽培因子之一, 合理地密植栽培有利于协调玉米的产量构成因素, 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 有利于协调田间小气候, 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目前制约贵州威宁县玉米密植栽培增产的因素有耐密型品种推广存在难度, 缺苗断条现象时常发生, 不合理的田间管理方式, 比如管理粗放, 耕作、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不能适应作物密植的要求, 土地、肥料等资源浪费严重, 这些都影响了玉米增密, 也影响了玉米产量。鉴于此, 今后在密植种植过程中, 要选择培育适合于密植栽培的品种, 密植栽培要结合地力、投入情况适时而定, 节约种子用量, 提高播种质量, 加强田间管理, 适时增肥, 增强植株抗病虫害能力, 可有效提高密植栽培的产量。
参考文献
[1]张永科, 孙茂, 张雪君, 等.玉米密植和营养改良之研究——Ⅰ.密度对玉米产量和营养的效应[J].玉米科学, 2005, 13 (3) :87-90.
玉米种植技术0 篇5
一、播前准备
种子在贮藏过程中处理休眠状态,为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播种前通过晒种来打破种子的休眠期,在上午8~10时,下午4~6时连续晒种两天,然后用清水浸种24小时,隔3~4小时换水1次,浸后用25%使百克乳油1000~1500倍消毒3~4小时,杀死附着在种子表面及内部的病菌,然后用纱布(棉布)包好,每隔2~3小时淋水或换清水1次,直到胚芽突出。在播种前每公斤种子用适乐时2毫升拌种可防多种病害。
二、整地播种
选择既有水源又有良好排灌设施、有机质丰富的砂质土种植,深耕30~40厘米左右,并施农家肥2000公斤加复合肥20公斤作底肥。在春节后土温高至10~12℃时播种,穴播或沟播,周围400米内不同时种植其它玉米。亩种3500~3800株,每穴播种1~2粒,用腐熟土杂肥或细土盖种。播种不宜深,覆土不宜厚,确保全苗。
三、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4~5叶时间定苗,去弱留强,去混杂苗,每穴留1株健壮苗,每穴施复合肥8公斤,尿素5公斤。
2.穗期管理:(1)在8~9片叶时施攻杆肥,开沟10~15厘米,亩施复合肥10公斤、钾肥5公斤,然后覆土灌水;(2)在12~14片叶时施攻穗肥,在距离植株基部8~10厘米处开穴,亩施尿素15公斤、钾肥10公斤,然后覆土灌水;(3)在灌桨期施攻粒肥,用0.1%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4)结合追肥将行间,畦沟土挖松培到茎基部,使畦高达到15~17厘米;
(5)在喇叭口期亩用50%巴丹可溶性粉剂100克兑水100公斤喷雾或灌于心叶内,或亩用米乐尔1.2~1.5公斤放置于心叶内防玉米螟。
3.后期管理:(1)做好清园、防涝、抗旱工作;(2)吐丝后摘除下部的幼穗作玉米笋出售,只保留最上部的1个幼穗;(3)用1000倍40%乐果乳剂喷雾防治蚜虫,上市前15天停止用药;(4)适时采收,在授粉后20~25天是最佳的采收期。
4、侧施肥:指的是有些想要追肥的农户,应把肥追加至垄沟内,因为这样有利于植株气生根的生长,因为根有趋水性,趋肥性,这样既可减少施肥过程中伤根,同时也可使气生根成伞状生长,可较好的起到抗倒伏效果。还有利于提升土壤温度,但是追肥存在一定的弊端,机械造成的苗损失严重,造成人工费用,机械费用增多,还有可能造成大面积减产,因为有的年份车下不去地,导致追肥追不上,在有可能由于追肥时间不当,导致后期脱肥,造成减产。
二、玉米栽培技术
合理轮作
1整地:豆茬地,采取秋翻、深松的方式;秸杆还田地采取浅翻深松或平翻深松(浅翻12-15cm,平翻18-20cm,深松深度25-35cm)。[1]
2实行玉-豆-杂或玉-豆轮作。要求地势平川、排水良好。翻后及时耙地,耙深达到15cm以上。[1]
3秋起垄,进行垄底深松,深施肥。深松30-35cm,施肥深度15cm以上。[1] 选种及种子处理
1精选良种种子 必须从正规部门选购,索取品种简介,以便查阅生产日期、品种质量、纯度、净度并检验发芽率。[1]
2种子处理 尽量使用包衣种子。如果种子未包衣,播前要对种子进行粒选,粒选后晒1-2d,以便提高种子发芽和出苗率。[1]
科学施肥
基肥每667m2施农家肥3-4m3,无论是套种还是铁茬直播,基肥应一次性施入。
[1]
播种
1、适期早播:当土壤耕层内5cm地温稳定通过7-8度时,是玉米播种的始期。播种最佳时期般在5月1日-5月10日。根据土壤墒情及春季气温情况确定播深,以3-5cm为宜:墒情差,深度以5cm左右为宜;墒情好、气温低可适当浅播,以3-4cm为宜。[1]
2、采用气吸式精播机 垄上精量点播,一般情况下,播种与施肥作业一次完成,种子和肥料间距应保持在侧5cm深3cm。[1]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能使叶面积指数发展动态合理,减少光反射,增加光的截获和吸收量,使群体内部受光良好。棒三叶处在较强的光照条件下,基部叶片周围的光照度仍在光补偿点以上,所有叶片都进行较田盛的光合作用,制造较多的干物质,就能提高光能利用率。另外,种植方式是植株在田间的配置方式,在密度或叶面积指数相同的情况下,种植方式不同,群体内的光分布也不同,应根据品种特性、密度大小、生产条件及自然条件综合平衡确定适宜的行株距。生产上般采用宽行0.7-0.8m,窄行0.4-0.5m的宽窄行种植方式,或采用0.6-0.7m等行距种植,株距0.25-0.3m,每667m2定苗密度为4000-4500株,掌握肥地宜密、瘦地宜稀的原则。[1]
田间管理
1查苗补苗。在放苗过程中,若发现有缺苗断垄时,可及时催芽补种或缓后移苗补栽,或在相邻处留双株。补种时必须提前3天先浸种催芽,并于补种后3-5天查看补种处的出苗情况,且出苗后偏施适量速效肥以促快长;补栽应在幼苗2-3叶期结合田间、定苗进行,选用稠苗处生长健壮的幼苗移栽,并在缓苗期过后给子适量追肥。[2]
2适期定苗,彻底除集。在幼苗3-4叶期根据田间苗势确定适宜的间、定苗时间,长势强壮、苗田叫适当早间、早定,苗势弱可适当晚间、晚定。定苗时必须确保每穴选留株壮苗、大苗,去掉小苗、弱苗。地膜玉米早春的温度、土壤的水肥条件较好,对幼苗生长十分有利,拔节后易从茎基部长出分蘖,影响主茎生长发育,必须随时检查,早发现早掰除。[2]
3合理施肥:玉米施肥般要求施足底肥,早施苗肥,重施穗肥,补施粒肥。底肥每亩施水粪20-25担或优质农家肥2000公斤,追肥应采取开沟条施或暗施。[2] 4 化控防倒。当留苗密度大于4500株/亩时,须在可见叶6-9叶时(拔节期前)喷化控剂金得乐、玉黄金等,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增强基部节的韧性,促进根系生长,防止玉米倒伏。[2]
收获
在玉米达到完熟期后,籽粒水分降至28-30%即可收获。收获方式:
1、人工下棒,脱粒机脱粒。
2、采用机械下棒,脱粒机脱粒,秸杆粉碎还田;
威宁县玉米种植研究 篇6
村民们的房子内部装修仍十分拮据,做饭仍用着破旧的灶台,这也反应出了当地村民仍然很低的生活条件。根据当地农民所言,一家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和到外市县打工两个途径,每户大多拥有4亩左右的田地,由四人左右料理。家里的年轻人多数进城打工,农忙时节在回田里帮忙收获播种。由于气候和水分都很适宜,当地的农田大多用来种植酿酒葡萄,这也让酿酒葡萄成了村民们收入的主要来源——村民们跟周边的酿酒厂签订合同,每年在葡萄甜度达到22度时(约为阴历10月22号)直接采下葡萄输送到酒厂——这也导致村民们一年的收入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那年葡萄的定价,而定价的权利就赋予了周围酿酒厂商压拖欠可扣农民们收入的机会,事实上,雅都乡的一些村民已经与厂商产生了冲突,一户被采访的人家也表示2015年将是他们与自己合作厂商合同的最后一年。除此之外,连续多年的耕种使葡萄的病虫害累积,导致农户们要使用大量农药,附近新开的的化工厂也污染了水分和土质,这些因素无疑增加了葡萄的种植成本,也降低了葡萄的质量;当地政策的影响也压低了葡萄的价格。种种原因都使当地种植葡萄的选择愈发不占优势了。
我们也从另一个热情的农民大叔了解到了村民经济收入方面的信息:雅都乡与1961年建成,在一个老乡委书记的带领下,每个村民挑了3000多斤的土,才在山上造出了改善他们生活条件的耕地。从1961年至今,村中的种植作物由苹果到玉米,又从玉米改成了葡萄,生活的收入也渐渐有了明显的提高。如今当地平均一亩地的毛利润在7000左右,净利润为5000左右,而一户两亩的耕地也就相当于每年10000元的收入,已经能保证温饱的生活条件,乡村的建设也越来越好。但为了扩大收入村里的年轻人仍普遍外出打工,这也形成了一定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可见,当前葡萄的种植形式仍不能吸引村民们果断的投入到务农的行列中,想要吸引劳动力使农业进一步复兴,我们就需要更加有效益的种植作物和更专业的种植技术。除此之外,雅都乡还有两种其他小部分的收入模式:种植价格更高的青脆李,和在海拔较高的山上政府鼓励退更还林,每年每亩补贴260元,由于在高海拔地区人们的耕地较多,退耕还林也令他们的收入有显著的提高。
为了使农民们的收入进一步提高,并且逾越现在酿酒葡萄收入前景低迷的瓶颈,当地一些村民其实已经在种植红富士苹果中看到了一些希望——事实上,一些村民已经开始尝试小范围种植青脆李和红富士果树,这些新品种由于效益更高气候适宜也很可能带来更多收入。可是其中的风险也注定使这个乡中近期的计划难以大规模实施起来,因为更换主要作物意味着农户会经历5-6年的收入空缺才能进入丰果期,尝试新的作物也注定要面临一些风险,这对于当地的农民们无疑是一个难以决定的选择。从农业专业的角度来看,同样的作物更换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更加合适当地气候的作物,如土豆,玉米等,但无论如何,当地村民都需要面临多年没有收入的风险。在这个问题上村民们的观念也表现了不同的保守程度:一些村民对尝试新的作物报以怀疑的态度;而仍有不少村民十分欢迎这种改善农业状况的机会,尤其是在有有专业农业知识的人员的建议下,他们愿意顶着风险放手尝试。当地村民普遍文化水平不高,这也使专业人员的知道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在试验期过后看到显著的收获后,相信更多的村民将愿意加入更换作物的队伍。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当地的自然状况十分适宜种植土豆和玉米这类喜水性作物,一个十分适宜雅都乡又会显著提高效益的种植模式便是“土豆-玉米的轮作技术“。
土豆玉米轮作技术需要在田间起垄,土豆种在垄中,沟中种玉米,都采用单垄双行条播,垄深约为0.1米,间距约为0.1m,垄宽约0.3m,玉米每株间距为0.27m左,种植密度为60000-80000塘/公顷。每年3月播种土豆,4、5月间种玉米。8月初土豆成熟,生长停止,茎叶渐渐枯黄,匍匐茎与块茎容易脱落时收获(收获应在晴天进行,挖出后在田间晾晒1-2小时后分级装袋,在玉米长高遮挡阳光之前就可收获。九月玉米收获,最佳收获期时苞叶变黄,籽粒变硬。
土豆玉米轮作技术可以提高土地及阳光的利用率,由于雅都乡毗邻岷江,水源充足,温度热量适宜,可选用早熟的玉米品种和生育期适宜的马铃薯品种。此外,无霜期应在180-190天每年,这一点雅都乡的无霜期稍显过长。马铃薯套种玉米技术适于在海拔2000-2300米的高寒地区推广应用。还需注意的是播种收获时间应根据雅都乡的自身气候情况加以调整,避免抢光导致产量下降;精细整地,提高整地质量,保证马铃薯苗全,苗壮,这也是夺取优质马铃薯高产量的基础;此外马铃薯套种玉米作物由一年一熟变成了一年两熟,土地需肥量增加,必须注意经济合理地施肥;多年种植铜梁种作物会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在防治上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预防的方针,做到选择最佳时期和最佳药剂(安全、高效、低毒)防治,达到节本增效和优质生产的目的。
总之,雅都乡有着良好的气候条件与淳朴的人民。唯有在人们的文化程度方面稍显不足,但鉴于为期3天的调研中,成员们发现当地勤劳的人们对更高的生活条件有十分执着地追求,村镇的管理层管理也十分科学,愿意吸收技术人员的建议和指导,当地的农业状况和经济前景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1]川西高原马铃薯/玉米/大白菜套作研究——四川省甘孜州农科所
【威宁县玉米种植研究】推荐阅读:
威宁市场调研报告11-12
威宁东风医院辐射事故应急预案05-15
威宁自治县公开招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告10-25
宁夏中宁县07-05
昌宁县基本县情10-03
冕宁县城市规划07-05
睢宁县统计局10-24
晋宁县中医院简介10-22
抚宁县中医院体检报告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