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防治技术

2024-10-03

生态防治技术(精选12篇)

生态防治技术 篇1

我国林业发展速度非常快, 林业的飞速发展使生态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 也有效推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步伐, 但是在林业病虫害的治理上还存在很大问题, 林业病虫害已经成为了我国林业管理的重点问题。

1 林业病虫害生态防治

对林业病虫害进行生态防治主要是利用自然中的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蔓延。主要的防治措施是运用寄生性或捕食性较强的天敌、微生物来避免林业病虫害的扩大, 利用上述措施确保林业的正常生长, 目前, 利用生态防治技术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 害虫虽然对森林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但是害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属于森林的生物因子, 是森林的组成部分, 如果我们只是使用物理防治或是化学防治, 将会造成森林整体生态环境的失衡, 还会破坏森林的正常运转平衡。

第二, 在运用绿化造林为主的林业发展上, 病虫害生态防治方法已成为最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第三, 我国的病虫害面积是非常大的, 而且有日益严重的趋势, 不论是采用物理防治还是化学防治都会影响森林的正常运作, 目前唯一有效安全的方法就是采取生态防治, 这一方法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是最有效的, 也不会影响整个森林的生态平衡。

2 林业病虫害的特点

2.1 普遍性特点

林业中的害虫属于生物灾害, 害虫也是整个生态环境中的一部分, 如果对林业进行建设和开发, 就一定会发生病虫害现象, 这是不可避免的, 体现了病虫害的普遍性特点。

2.2 林业病虫害与林业管理的关系

在对林业进行建设时, 对林业结构的安排管理及对造林的质量管理都会导致林业病虫害的发生, 林业病虫害问题与林业管理是分不开的。

2.3 可防御性

虽然林业病虫害的种类多, 但是经过一系列的分析研究之后, 我们发现不同种类的病虫害都有其生长规律, 可以在病虫害出现之前消灭其萌芽, 这也是目前防治病虫害最有效的处理方式。

3 我国对林业病虫害进行生态防治面临的问题

3.1 林业病虫害的种类逐渐增多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林业病虫害的总体覆盖面积已经占到了整个森林面积的1/10, 这么大的面积都在遭受着病虫害的影响, 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还会对我国林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再加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使得不同国家的不同品种病虫害传到我国, 我国的病虫害种类逐年增多, 治理人员要不断分析研究新病虫害的生长规律, 再去处理新出现的病虫害, 这也给林业病虫害防治增加了难度。

3.2 病虫害检测技术落后

林业病虫害的检测管理是我国的薄弱环节, 其中最缺乏的是病虫害历史统计数据的收集, 数据的缺失意味着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缺乏权威性。我国对病虫的分析也缺少完善的试验基地, 这就使得我国林业的病虫害管理缺乏科学性。

3.3 林业的管理水平低下

我国的林木质量与外国的林业发展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而那些质量较差的林木遭受病虫害后, 会迅速扩散发展, 这也是我国病虫害发生面积逐年扩大, 且发生速度非常快的主要原因。

4 我国林业病虫害生态防治方法

4.1 天敌防治

天敌防治管理主要是利用天敌昆虫来防治病虫害的发生。首先是对自然界的天敌昆虫进行保护, 在天敌昆虫数量减少的情况下, 可以人工对其进行繁殖。在利用自然界的天敌昆虫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不要使用化学药剂, 虽然化学药剂能够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 但是化学药剂的使用不仅会损害森林环境, 对森林造成破坏, 还会杀害天敌昆虫。利用天敌昆虫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保持天敌昆虫的数量是关键。除此之外, 我们在采用人工繁殖或释放天敌昆虫的时候, 还要选择合适的释放时间, 如果天敌的数量没有达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 那么就不会产生防治的效果, 因此, 在引进天敌昆虫的时候, 还要事先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尽量选择那些繁殖能力强、生活周期短、适应能力强的昆虫, 这样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是非常有效的。

4.2 微生物防治

微生物防治主要包括真菌、细菌和病毒防治, 从使用情况来看, 真菌在病虫害防治中的运用是最广泛的, 像虫霉就是真菌中最有效的防治菌种, 它可以直接损害害虫虫卵, 降低害虫的繁殖数量。而细菌在林业病虫害的防治中所产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是球杆菌, 这类细菌会让害虫发生病变, 一般来说, 病虫害的病毒防治是不会对人产生影响的, 主要是由于人类这种高等动物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而林业病虫害对病毒的抗性是没有的, 所以微生物防治病虫害也成为了当前使用率较广的防治手段。

4.3 激素防治

运用激素防治病虫害主要是利用害虫外激素中的性外激素对害虫进行直接诱杀, 以此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对于小面积森林的病虫害防治, 还要采取利用诱捕器的方式来诱杀雄虫, 这样就可以让雌虫始终保持在不孕的状态, 从而进一步降低害虫的生产数量。

4.4 不育性防治

这种防治手段主要是利用多种方法来破坏害虫的生殖腺生理功能, 有时还会通过改变害虫的遗传基因来影响其生殖能力,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一些不具备生殖能力的害虫释放到自然害虫种群中, 这种方法可以大幅度影响病虫害的繁殖速度, 有效降低害虫的数量。

5 结语

林业的发展可以极大提高环境的质量, 随着我国林业建设的发展, 对林业病虫害防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林业部门一定要认识到生态防治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优势, 不断引进新的防治手段, 在确保无毒、无害、无污染的情况下, 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避免林业病虫害的大面积扩散, 将病虫害控制在小范围内逐步解决, 这样才能确保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为解决我国林业病虫害问题, 概述了林业病虫害生态防治的内容, 分析了我国林业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及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对林业病虫害实施生态防治的相关技术措施, 希望可以为林业病虫害生态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生态防治技术,分析

参考文献

[1]房丽君, 贾明贵.植物引种驯化过程中的病虫害问题及其防治对策[J].西北植物学报, 1996, (05) :175-176.

[2]郭展昭.浅谈林业病虫害问题及其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 2014, (06) :154-155.

[3]彭埃天, 宋晓兵, 刘景梅, 等.青梅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J].广东农业科学, 2008, (04) :126-127.

[4]苏宝玲, 陈薇, 范业展, 等.越橘病害概述[J].北方园艺, 2010, (06) :93-94.

[5]林开平.浅析防治小麦秋季病虫害的意见与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09, (01) :149-150.

[6]夏竹.美国国家科学院将帮助解决柑桔病虫害问题[J].中国果业信息, 2008, (04) :130-131.

[7]赵瑞香.莎尔沁地区无公害蔬菜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生态防治技术 篇2

(环发[2005]109号 2005-09-07实施)

一、总则

(一)目的和依据

为了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避免和减少矿区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制定本技术政策。

(二)适用范围

本技术政策适用于从事固体矿产资源开发的企业,不包括从事放射性矿产、海洋矿产开发的企业。

本技术政策适用于矿产资源开发规划与设计、矿山基建、采矿、选矿和废弃地复垦等阶段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

(三)指导方针和技术原则

1.矿产资源的开发应贯彻“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以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过程控制、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

2.矿产资源的开发应推行循环经济的“污染物减量、资源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技术原则,具体包括:

(1)发展绿色开采技术,实现矿区生态环境无损或受损最小;

(2)发展干法或节水的工艺技术,减少水的使用量;

(3)发展无废或少废的工艺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4)矿山废物按照先提取有价金属、组分或利用能源,再选择用于建材或其它用途,最后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的技术原则。

(四)实现目标

1.2010年应达到的阶段性目标

(1)新、扩、改建选煤和黑色冶金选矿的水重复利用率应达到90%以上;新、扩、改建有色金属系统选矿的水重复利用率应达到75%以上;

(2)大中型煤矿矿井水重复利用率力求达到65%以上;

(3)已建立地面永久瓦斯抽放系统的大中型煤矿,其瓦斯利用率应达到当年抽放量的85%以上;

(4)煤矸石的利用率达到55%以上,尾矿的利用率达到10%以上;

(5)历史遗留矿山开采破坏土地复垦率达到20%以上,新建矿山应做到边开采、边复垦,破坏土地复垦率达到75%以上。

2.2015年应达到的阶段性目标

(1)选煤厂、冶金选矿厂和有色金属选矿厂的选矿水循环利用率在2010年基础上分别提高3%;

(2)大中型煤矿矿井水重复利用率、大中型煤矿瓦斯利用率、煤矸石的利用率、尾矿的利用率在2010年基础上分别提高5%;

(3)历史遗留矿山开采破坏土地复垦率达到45%以上,新建矿山应做到边开采、边复垦,破坏土地复垦率达到85%以上。

(五)考核指标体系

政府主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的考核指标体系,将下述指标纳入考核指标体系:

(1)采矿回采率、贫化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等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指标;

(2)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煤矿瓦斯抽放利用率、水重复利用率等废物资源化利用指标;

(3)土地复垦率、矿山次生地质灾害治理率等生态环境修复指标。

(六)清洁生产

鼓励矿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优先选用采、选矿清洁生产工艺,杜绝落后工艺与设备向新开发矿区和落后地区转移。

二、矿产资源开发规划与设计

(一)禁止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

1.禁止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区域内采矿。

2.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进行露天开采。

3.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

4.禁止土法采、选冶金矿和土法冶炼汞、砷、铅、锌、焦、硫、钒等矿产资源开发活动。

5.禁止新建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恢复利用的、产生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

6.禁止新建煤层含硫量大于3%的煤矿。

(二)限制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

1.限制在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过渡区)内开采矿产资源。

生态功能保护区内的开采活动必须符合当地的环境功能区规划,并按规定进行控制性开采,开采活动不得影响本功能区内的主导生态功能。

2.限制在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等生态脆弱区内开采矿产资源。

(三)矿产资源开发规划

1.矿产资源开发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选址、布局应符合所在地的区域发展规划。

2.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应制定矿产资源综合开发规划,并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内容包括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水土保持、废弃地复垦等。

3.在矿产资源的开发规划阶段,应对矿区内的生态环境进行充分调查,建立矿区的水文、地质、土壤和动植物等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基础状况数据库。

同时,应对矿床开采可能产生的区域地质环境问题进行预测和评价。

4.矿产资源开发规划阶段还应注重对矿山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矿产资源开发设计

1.应优先选择废物产生量少、水重复利用率高,对矿区生态环境影响小的采、选矿生产工艺与技术。

2.应考虑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延伸建设,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倡煤-电、煤-化工、煤-焦、煤-建材、铁矿石-铁精矿-球团矿等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延伸建设。

3.矿井水、选矿水和矿山其它外排水应统筹规划、分类管理、综合利用。

4.选矿厂设计时,应考虑最大限度地提高矿产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并同时考虑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

5.地面运输系统设计时,宜考虑采用封闭运输通道运输矿物和固体废物。

三、矿山基建

1.对矿山勘探性钻孔应采取封闭等措施进行处理,以确保生产安全。

2.对矿山基建可能影响的具有保护价值的动、植物资源,应优先采取就地、就近保护措施。

3.对矿山基建产生的表土、底土和岩石等应分类堆放、分类管理和充分利用。

对表土、底土和适于植物生长的地层物质均应进行保护性堆存和利用,可优先用作废弃地复垦时的土壤重构用土。

4.矿山基建应尽量少占用农田和耕地,矿山基建临时性占地应及时恢复。

四、采矿

(一)鼓励采用的采矿技术

1.对于露天开采的矿山,宜推广剥离—排土—造地—复垦一体化技术。

2.对于水力开采的矿山,宜推广水重复利用率高的开采技术。

3.推广应用充填采矿工艺技术,提倡废石不出井,利用尾砂、废石充填采空区。

4.推广减轻地表沉陷的开采技术,如条带开采、分层间隙开采等技术。

5.对于有色、稀土等矿山,宜研究推广溶浸采矿工艺技术,发展集采、选、冶于一体,直接从矿床中获取金属的工艺技术。

6.加大煤炭地下气化与开采技术的研究力度,推广煤层气开发技术,提高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水平。

7.在不能对基础设施、道路、河流、湖泊、林木等进行拆迁或异地补偿的情况下,在矿山开采中应保留安全矿柱,确保地面塌陷在允许范围内。

(二)矿坑水的综合利用和废水、废气的处理

1.鼓励将矿坑水优先利用为生产用水,作为辅助水源加以利用。

在干旱缺水地区,鼓励将外排矿坑水用于农林灌溉,其水质应达到相应标准要求。

2.宜采取修筑排水沟、引流渠,预先截堵水,防渗漏处理等措施,防止或减少各种水源进入露天采场和地下井巷。

3.宜采取灌浆等工程措施,避免和减少采矿活动破坏地下水均衡系统。

4.研究推广酸性矿坑废水、高矿化度矿坑废水和含氟、锰等特殊污染物矿坑水的高效处理工艺与技术。

5.积极推广煤矿瓦斯抽放回收利用技术,将其用于发电、制造炭黑、民用燃料、制造化工产品等。

6.宜采用安装除尘装置,湿式作业,个体防护等措施,防治凿岩、铲装、运输等采矿作业中的粉尘污染。

(三)固体废物贮存和综合利用

1.对采矿活动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应使用专用场所堆放,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二次环境污染及诱发次生地质灾害。

(1)应根据采矿固体废物的性质、贮存场所的工程地质情况,采用完善的防渗、集排水措施,防止淋溶水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2)宜采用水覆盖法、湿地法、碱性物料回填等方法,预防和降低废石场的酸性废水污染;

(3)煤矸石堆存时,宜采取分层压实,粘土覆盖,快速建立植被等措施,防止矸石山氧化自燃。

2.大力推广采矿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技术。

(1)推广表外矿和废石中有价元素和矿物的回收技术,如采用生物浸出-溶剂萃取-电积技术回收废石中的铜等;

(2)推广利用采矿固体废物加工生产建筑材料及制品技术,如生产铺路材料、制砖等;

(3)推广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技术,如利用煤矸石发电、生产水泥和肥料、制砖等。

五、选矿

(一)鼓励采用的选矿技术

1.开发推广高效无(低)毒的浮选新药剂产品。

2.在干旱缺水地区,宜推广干选工艺或节水型选矿工艺,如煤炭干选、大块干选抛尾等工艺技术。

3.推广高效脱硫降灰技术,有效去除和降低煤炭中的硫分和灰分。

4.采用先进的洗选技术和设备,推广洁净煤技术,逐步降低直接销售、使用原煤的比率。

5.积极研究推广共、伴生矿产资源中有价元素的分离回收技术,为共、伴生矿产资源的深加工创造条件。

(二)选矿废水、废气的处理

1.选矿废水(含尾矿库溢流水)应循环利用,力求实现闭路循环。未循环利用的部分应进行收集,处理达标后排放。

2.研究推广含氰、含重金属选矿废水的高效处理工艺与技术。

3.宜采用尘源密闭、局部抽风、安装除尘装置等措施,防治破碎、筛分等选矿作业中的粉尘污染。

(三)尾矿的贮存和综合利用

1.应建造专用的尾矿库,并采取措施防止尾矿库的二次环境污染及诱发次生地质灾害。

(1)采用防渗、集排水措施,防止尾矿库溢流水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2)尾矿库坝面、坝坡应采取种植植物和覆盖等措施,防止扬尘、滑坡和水土流失。

2.推广选矿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技术。

(1)尾矿再选和共伴生矿物及有价元素的回收技术;

(2)利用尾矿加工生产建筑材料及制品技术,如作水泥添加剂、尾矿制砖等;

(3)推广利用尾矿、废石作充填料,充填采空区或塌陷地的工艺技术;

(4)利用选煤煤泥开发生物有机肥料技术。

六、废弃地复垦

1.矿山开采企业应将废弃地复垦纳入矿山日常生产与管理,提倡采用采(选)矿—排土(尾)—造地—复垦一体化技术。

2.矿山废弃地复垦应做可垦性试验,采取最合理的方式进行废弃地复垦。

对于存在污染的矿山废弃地,不宜复垦作为农牧业生产用地;对于可开发为农牧业用地的矿山废弃地,应对其进行全面的监测与评估。

3.矿山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种植植物和覆盖等复垦措施,对露天坑、废石场、尾矿库、矸石山等永久性坡面进行稳定化处理,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

废石场、尾矿库、矸石山等固废堆场服务期满后,应及时封场和复垦,防止水土流失及风蚀扬尘等。

4.鼓励推广采用覆岩离层注浆,利用尾矿、废石充填采空区等技术,减轻采空区上覆岩层塌陷。

生态防治技术 篇3

关键词:伏牛山 生态旅游区 栎木天牛 防治技术

天牛是危害林木、果树的主要钻蛀性害虫。目前,我国已知天牛种类2300余种,它们几乎对所有乔木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而危害栎木的主要是云斑天牛、栎旋木柄天牛、栗山天牛。这些天牛害虫危害严重,隐蔽性强,防治难度大,天牛一生95%的时间是在树干体内渡过的,仅有5%的时间在树外,幼虫长期在树干内隐蔽生活,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小,给防治工作带来较大困难。经调查发现,伏牛山区西峡县境内海拔300—700米的中幼栎木林内的栓皮栎、青冈栎遭受天牛危害最为严重,虫害密度较大的主要分布在龙潭沟景区、五道幢景区、老君洞景区、灌河漂流景区两岸、蝙蝠洞景区、荷花洞景区及这些景区的周边中幼栎木林中,成虫啃食新枝嫩皮,使新枝枯死,幼虫蛀食韧皮部,围绕形成层啃食一周然后打洞钻入木质部将树干吃空,树木枯死或遇风折断。

为了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和保护生态旅游景观的安全及景区内的自然生态环境,有效地控制栎木天牛的危害,现将几种综合防治天牛的有效措施介绍如下:

一、化学防治

危害较轻的中幼树可采用化学药剂防治。

1、集中连片危害的林子:要依据当地具体情况采用地面常量或超低量喷洒绿色威雷150—250倍液杀灭成虫。喷洒主要部位为树干和大侧枝,以微湿为宜。约在天牛成虫羽化始盛期前(7月初左右)进行,药效可达40天左右。

2、喷药防治困难的林木:在成虫羽化高峰期前一周(约7月初),可采用树干扎孔注射40%氧化乐果原液、20%康福多等药剂防治成虫。方法是:在树干离地面30厘米处打深达木质部的沿主干各方位均匀的下斜孔,用药量一般为0.3—0.9亳升/厘米。

3、依据天牛成虫有补充营养的生活习惯,可在成虫羽化盛期对寄主树冠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捕杀天牛成虫。

4、用200倍液敌敌畏注入新鲜排泄孔杀死幼虫。施药前必须清除排泄孔中的虫粪木屑,施药后用泥团封口。

5、采用48%噻虫林悬浮液0.125%药液,在天牛成虫发生期的6—8月连续喷雾3次,能有效地杀死成虫,同时还能吸入树木体内,杀死初孵化幼虫和已浸入木质部主道内的高龄幼虫。

二、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在林间悬挂鸟箱,招引啄木鸟等益鸟来消灭天牛,应用寄生蜂和白僵菌等生物手段进行防治。同时,要积极开展花绒坚甲,肿腿蜂带菌等试验。此法适合于天牛口密度不高且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地段的片林和防护林。

三、插毒簽棉球防治

毒签是一种用磷化铝制作的5公分长的签子,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它对天牛等蛀干害虫毒杀效果非常好,而且操作简单易行,适宜于大面积推广。

1、插毒签的方法。做到先用锥子在虫孔处扎眼,再插签,后封泥,在固定和封闭毒签,增强药效。有条件的先修枝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注意留下签桩,不可将其掰折以备查。插签时要从上到下,虫孔一个不漏。并戴手套和口罩,注意安全,以防中毒。

2、棉球塞堵。可用40%氧化乐果原液浸湿棉球,塞入排粪孔内,将蛀孔用泥土全部封死,也能起到良好的毒杀作用。

四、人工捕杀防治

1、对于虫口密度低以及矮小树体,可采用人工捕杀的办法防治,在成虫羽化高峰期,组织发动群众进行人工捕杀天牛成虫,减少虫源,降低中口密度。

2、可用木锤敲击产卵核槽,杀死卵及小幼虫或用铁丝从排泄孔刺杀幼虫。

3、灯光诱杀。根据天牛的趋光性,在景区内沿线的水潭上方接近水面10—20cm处设置灯光,灯光越亮诱杀效果越好,不仅能杀死天牛而且能使更多的害虫落水致死。

4、饵木诱杀。利用天牛喜欢在新伐倒木上产卵繁殖,因此在害虫繁殖期,在林内适当地点设置一些木段,供害虫大量产卵,待新一代幼虫全部孵化后进行剥皮处理,以消灭其中害虫。饵木是利用害虫喜欢寄生而利用价值又不大的生长衰弱的林木,结合卫生伐砍下。而天牛的幼虫深入木质部,在幼虫深入边材之前必须及时剥皮烧掉,此法只有在林内卫生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设置饵木的林地必须事先伐去已经栖居了害虫的衰弱木和枯萎木、风折木、枯倒木,要将这些木材集中处理或集中焚浇,并注意火灾发生。

五、营林措施

主要是调整和改善林内环境条件,促进林木生长,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结合中幼林抚育伐除濒死木、枯立木、风折木、风倒木及有次期害虫立木腐朽菌严重机械损伤的林木以及景区的倒桩、粗大的枝丫也应及时处理,以免病虫害的蔓延。

参考文献:

[1]河南林业科技推广[J].2008年第8期(总第95期)

[2]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学校主编.森林病虫害防治[M].1978年

[3]李菊芬等.48%噻虫啉悬浮剂防治天牛林间药效试验[J].林业实用技术,2011年4月

设施黄瓜霜霉病的生态防治技术 篇4

一般在上午可利用温度控制霜霉病的发生, 可将温室或大棚密闭, 使温度提高到30~32℃, 既有利于黄瓜生长, 又控制病菌侵染。下午可利用湿度控制霜霉病的发生, 午后开始放风, 把温度降到20~25℃, 空气湿度降低到60%~70%, 控制病菌孢子萌发。为提高地温和降低空气湿度, 可采用地面覆盖方法, 如采用地膜、稻草、炉灰渣等进行全部或部分覆盖, 减少土壤水分的散发, 既降低了温室或大棚内的空气湿度, 又提高了地温, 造成一个利于黄瓜生长、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二、高温闷棚

针对霜霉病在高温条件下不能进行危害的实际情况, 温室或大棚在前1天浇1次水, 第二天进行高温闷棚。棚内挂上温度表, 其高度与黄瓜生长点平行, 闷棚时在晴天的中午密闭温室和大棚, 使棚内温度上升至45℃, 保持2小时, 然后放风降温。闷棚时注意温度和时间, 若温度低于42℃, 防病效果差;温度高于48℃, 黄瓜遭受高温危害, 生长受影响。一般闷棚1次, 可控制病情7~10天。

三、叶面喷肥

为提高黄瓜的营养水平, 生长期间进行叶面喷肥, 可及时有效地为植株提供所需营养, 促使植株健壮, 提高抗病能力。方法是用0.2%的磷酸二氢钾、1%的尿素和0.2%的硼砂混合液于叶面喷洒, 每亩用肥液50kg, 隔15天喷1次, 可明显地降低发病率。

四、调节氮糖比

生态防治技术 篇5

【摘要】随着化肥和农药大量的使用, 农业非点源污染已经成为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介绍并讨论几种有代表性的防治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生态工程措施, 包括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农业、植被过滤带、湿地系统与多水塘系统等。它们的有机结合可形成控制非点源污染的流域生态工程,对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更为有效。

关键词: 农业;非点源污染;生态工程;防治

一、引言

非点源污染(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是与点源污染相对而言的,它自上个世纪70年代被提出和证实以来,对水体污染所占比重随着对点源污染的大力治理呈上升趋势,而农业非点源污染又是非点源污染的最主要来源之一。农业非点源污染具有随机性强、影响因子复杂,分布范围广、影响深远,形成过程复杂、机理模糊,潜伏周期长、危害大等特点。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降雨集中,生态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用量不断增加,加上使用技术上的不合理,造成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成为影响水体质量的重要污染源[1-4]。

农业非点源污染来源于非特定的、分散的地区,与土壤的侵蚀程度、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农业耕作方式、地质地貌、区域降水过程等密切相关。非点源污染的本质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调。生态工程措施可以通过调控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平衡和物质流动途径来控制污染物的流失,减少潜在运移的污染物数量,在运移途径中通过滞留径流、增加流动时间等减少进入水体的污染物量,是进行流域生态修复、强化物质循环的有效方法,进而从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来源和径流运移等方面控制污染。生态工程措施作为进行流域生态修复、强化物质循环的有效方法[5,6,7],也是目前较为实用的非点源污染控制方法。

二、控制农田污染源的生态工程措施

非点源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可被冲入径流的固体废弃物、滞留在地上的污水污泥、大量施肥的农田土壤等。采用农田生态系统措施、生态农业建设等一系列生态技术,从源头上减少这些来源,就能对非点源污染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1、农田生态系统措施

农田生态系统是指由不同农作物种植制度、耕作方式、农药和化肥使用方式、灌溉等土地管理措施相互组合共同形成的生产系统。由于不同系统中农作物对养分吸收、利用差异较大,致使不同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养分和农药流失不同,因而在控制非点源污染形成过程中起到不同作用[8]。根据不同化肥、农药使用量、使用方式和季节,农田耕作措施、灌溉方式在非点源污染形成中起的不同作用,在化肥和农药使用上,可以充分考虑农田土壤特征和农作物生长状况,根据农作物对养分和农药的需求量、对养分的吸收和需求季节安排施肥量、施肥方式和时间,提高农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将减少农药和养分流失危险[9]。例如,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平衡氮、磷、钾的比例,将施氮量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增大磷肥、钾肥 的投入,平衡施肥,这些是控制化肥污染的首要措施。同时,有机肥中的腐殖质可以提高土壤的保肥性能,还可以增强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力,利用土壤微生物先将化肥氮同化,然后再缓慢释放,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减少氮肥流失。另外,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免耕和少耕可以降低径流中悬浮物含量,减少土壤中养分流失,有利于防止农业非点源污染形成。与沟灌和漫灌相比,喷灌大大降低了径流产生,节水灌溉能使灌溉用水量减少 3 1 %~3 6%,从而地表排水量减少 78%~ 90 %[10],氮素负荷量相应减少,由此降低了农业非点源污染形成的危险。

2、生态农业建设

生态农业的思想是1971年由美国土壤学家william﹒A﹒Albrecbt首次提出来的。1979年在英国召开了第一届生态农业会议,从此生态农业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19世纪80年代初,生态农业的思想引入我国,并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所谓生态农业,就是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现代管

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益经验,因地制宜,建立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合理组织农、林、牧、副、渔、加工等部门的比例,选择最优化模式,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农业生产体系[11]。生态农业的核心是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一方面通过利用生物技术实现低投入、高产出,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利用生物技术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优化。因此,生态农业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在农业生产系统的应用。生态农业技术使物质在系统内多次循环,废物产生最小化,因此能减少农业非点源污染。

20世纪80年代,针对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逐步恶化趋势,农业部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总体思路,进行了多种模式的生态农业建设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生态农业建设,根据气候、土壤、生产目标的不同,可以采取许多不同生态农业模式。比如红壤丘陵区可以发展“顶林、腰园、谷农、塘鱼”的模式。它以养猪为纽带,实行种养结合,建立饲草—猪沼—菇果—粮鱼—珍珠的食物链,定量调控结合链环的饲料配置,粪尿投放,制沼育菇和塘淤返田,提高了系统生产力,减少了废物产生量和非点源污染。1993年,农业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科技部、水利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林业局联合组织开展了全国51个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在此基础上,七部委局于2000年在全国又启动了第二批50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县、乡、村已达到2000多个,其中生态农业县 300多个,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生态农业建设有效地提高了我国土地的利用率,明显地改善了我国农业的生态环境,减轻了农业非点源污染。

三、处理农田径流的生态工程措施

由于水生高等植物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很强,结合农田林网建设,建造一些人工处理农田径流的生态工程,是防治农田径流污染湖泊、河流的重要方法。处理农田径流的生态工程的主要方法有在严重污染的地段下游建造截留污染物和使污染物循环利用的各类

设施。它针对非点源污染突发性、大流量、低浓度的特点,能够有效消减污染物,常用的生态工程措施包括植被过滤带、湿地系统、多水塘等。

1、植被过滤带

植被过滤带(vegetative filter strips,亦称缓冲带(buffer strips为从水面的边缘处向外延伸一段指定的距离,利用永久性植被拦截污染物或有害物质的条带状、受保护的天然植被带[12, 13]。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从农田和其它受干扰的土地流失的沉积物大大地促成了河流和湖泊的非点源污染,沉积物除了本身作为一种污染物之外,它还能携带氮、磷进入水生态系统,加速湖泊的富营养化。缓冲带独特的物理和生物地球化学特性决定着陆地与水体间的水量、养分的流动。污染物在从农田和村庄向水体转移的途径中,以地表径流、潜层渗流的方式通过缓冲带进入水体,污染物能得到一定的消减。根据Peterjohn和 Correl 的研究结果,农田与水体间50m宽的沿岸植被缓冲带能减少进入地表水89%的氮和80%的磷[14]。氮在缓冲带内的截留机理主要有:随泥沙沉降、反硝化作用、植物吸收。由于硝酸盐具有易溶性,能通过地下水进入水体,运用缓冲带时要注意影响反硝化作用的因素:温度、氧化还原能力、可利用的碳源量、氮源量。磷在缓冲带内的截留主要是磷随泥沙的沉降及溶解态磷在土壤和植物残留物之间的交换。因此,缓冲带在控制非点源污染的同时,还可改善区域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抗灾能力等。

目前,已经开发出许多用于减少污染物随径流流失的管理模式,其中能够去除来自降雨径流的污染物的植被过滤带(VFS是这些管理模式中成本最低,而且最富成效的一种。过滤带能增加地表水流的水力粗糙度,降低水流速度以及水流作用于土壤的剪切力,进而降低沉积物的输移能力,促进其在过滤带中的沉淀。过滤带的设计不仅涉及生态、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更主要的还要考虑社会、经济等因素。在利用缓冲带时,必须加强管理,防止沟蚀、绕流等不利情况出现。美国自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采用了独具特色的缓冲带技术,到目前已逐步趋于完善。合理的VFS能有效地保护水质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其设置越来越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15]。

2、湿地系统

湿地是一独特的土壤—植物—微生物系统,是农田与水体之间的一个过渡带。自然和人工湿地中的土壤及砂石通过吸附、截留、过滤、离子交换、络合反应等净化去除水中的氮、磷等成分。水生植物可以通过其呈网络样的根系直接吸收农田排水中的氨氮等。湿地土壤中发育着大量的好氧、厌氧及兼性的微生物,由于水生植物的生长,其根系的分泌物及好氧环境为好氧细菌的生长创造了条件,将排水带来的有机物分解,被植物吸收。当农田排水流经湿地生态系统时,水中的有机质、氮、磷等营养成分将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转化作用,使污染物被截留、吸收和降解[16]。巴西的皮拉西卡巴的Engenho湿地对磷、硝酸盐和氨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3%、78%和50%[17]。Chescheir等通过模型研究表明湿地可以净化79%的总氮、82%的硝酸盐氮、81%的总磷[18]。所以,湿地在去除农业非点源污染方面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工具[19]。同时,利用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费用低廉。例如,瑞典的Rosenberg等估

计[20],每减少1kg进入波罗地海的氮,利用沿海的湿地需要0.6美元,用补救的农业措施需1.9—53.4美元,而通过污水处理厂减少城市废水中75%的氮需要15.6—31.2美元。另外,从生态学观点来看,输入到湿地中的氮、磷营养物可被植物吸收,促进如芦苇、蒲草、灯心草等水生维管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改善流域生态景观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从经济学和生态学的角度,湿地生态系统已是世界上很多国家认可的控制水环境污染的有效工具。

在国外,特别是西欧、美洲的一些国家进行了大量的利用湿地系统处理废、污水的应用。1974年在西德首次建造人工湿地,后来这一工艺在欧洲和北美得以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先后在深圳、北京、天津等地建立了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并开始了对湿地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转化机制的研究[21]。我国农田的氮肥用量居世界首位,而作物能够吸收的氮仅占施用量的15—30%,其余存留在土壤中的氮有一部分将随径流和下渗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我国的湿地总面积为6.594×105km3,居世界第四位,占国土面积的6.5%,因此,在我国有充分利用湿地资源去除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巨大潜力。

3、多水塘系统

利用多水塘系统控制非点源污染的主要生态方法是修建暴雨滞留池[22],利用天然低洼地进行筑坝或人工开挖而成,水塘的体积、水深、水力负荷应适中,使污染物得到有效沉降,应该有适当的有机物负荷为微生物提供有机质,以加强反硝化过程,塘中大型植物群落生长有利于悬浮物和养分的去除。这些天然或人工水塘不断地与河流进行水、养分的交换,使流速降低,悬浮物得到沉降,增加水流与生物膜的接触时间,水塘对非点源污染物的滞留和净化能力很大。因此,修建人工水塘控制非点源污染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23]。瑞典从1987~ 1994年开展了大规模的非点源氮污染控制研究,发现水塘的除氮效果很好。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农业区域,过去就存在着许多水塘用来拦截雨水灌溉农田,多水塘系统能截留来自农田的P、N污染负荷94%以上。因此,多水塘系统不仅控制污染负荷,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可以在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中广泛应用。

四、结语

非点源污染控制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系统工程。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防治应从流域角度探讨流域开发与水环境质量的关系,追踪污染物来源,实施“最佳管理措施”(best mana gement practices, BMPs,建立流域土地、水域最优开发和管理模式。既要加强对环境影响面大的源头防治,注重积极的生态农业战略措施的实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养分的流失,又要在污染治理技术上充分利用生态工程措施,建立流域非点源污染防治的科学体系。这样才能保持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自身的平衡,最大程度地利用生态系统功能控制非点源污染。

廊坊市生态保护现状及防治对策 篇6

[关键词] 廊坊市生态保护措施

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与成就

近来年,我市非常重视生态建设,市委、市政府确定了“环境建设也是生产力”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建设“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的城市定位,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对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使我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1、大搞植树造林、绿化美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大搞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工程,先后实施了首都周围绿化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市行贷款营造速生丰产林工程、绿色通道工程等一系列绿化工程,使我市的生态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截止2000年底,我市共有林地面积23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4.9%上升到23%。在市区绿化美化方面,我市市委、市政府确定了“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破硬植绿”的总原则,制定并实施了以“一环、二线、三园、75个点”为主要内容的绿化工程,即在城区外侧及外环路两侧建100米宽的一条环城生态林,在开发区至市区和平路、市区铁路沿线建两条迎宾线,新建三个高级公园,市区内建75个小型绿化点。2000年,市区新植树木103.6万棵,铺植草坪102万平方米,还在市区至开发区的引道即和平路3200米段的两侧建成各宽37米的景观式“带状公园”和占地50亩的绿岛广场。目前市区绿地面积达到606公顷,绿化覆盖率34%,达到省级园林城市标准,人均绿地面积达7平方米,跃居全省第二位。

2、开展生态农业试点、启动生态农业工程。我市以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启动了一批生态农业工程开展了生态农业试点建设,以点带面、循序渐进,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从2000年开始,我市还建设高新技术农业园区3个,并发展一批无公害蔬菜大棚,大力推行免施化肥和农药。

3、我市城市综合环境整治取得了一定进展。从1999年开始,投资6100万元的垃圾处理场已全部竣工,日处理垃圾、粪便450吨,设备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投资133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管网完成10公里,厂区土建基本完成,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预计今年6月份正式进行运行。近两年市区新增集中供热面积26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0%;由于实施了燃气二期工程,市区管输燃气日供能力达到20多万立米,气化率达到92%;烟尘控制区面积24.69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面积为17.71平方公里。

(二)存在的问题

我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保护、治理任务较为艰巨。

2、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小城镇环境保护面临巨大压力。

3、农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药、化肥污染严重。

4、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示范建设投入不足。

二、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

(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心,以改善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区推进,加强法治,严格监督,坚决打击人为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保护和改善自然恢复能力,巩固生态成果,努力维护并提高现有的生态环境,为实现我市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2、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原则。

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在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同时,必须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彻底扭转边建设边破坏的被动局面。

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充分考虑区域和流域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规划,同步实施,把城乡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

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决策,合理开发。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经济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近期与长远统一、局部与全局兼顾。进行资源开发活动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绝不允许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和局部的经济利益。

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制度。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权、责、利,充分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手段保护生态环境。

(二)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生态环境保护,遏制生态环境破坏,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及科学利用,实现全市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维护全市生态环境安全,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近期目标。到2005年,基本遏制生态环境破坏趋势。加强生态试范区和生态农业县建设,建成永定河故道防沙生态保护区,力争使永定河、潮白河、大青河及这几条河流泛滥改道形成的沙荒、三河市矿山等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得到改善和恢复,使各类良好自然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使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各类开发活动严格按规划进行,使生态环境破坏恢复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全市基本实现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系统,为把我市建设成为一个生态型、园林式的现代化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3、远期目标。到2015年,全市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全面遏制。城乡环境质量得到比较明显的改善,生态系统趋向良性循环,一个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的优美城市基本形成。

三、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

(一)继续实施以防沙治沙、防治水土流失与土地沙化为主的绿化美化工程。重点是以窗口地带和风沙危害严重地区造林为主。总的是建设符合廊坊特色的林农复合综合防护林体系。一是在三路、六河、九道两侧营造20—40米宽乔、灌、草综合的骨干防护林带;二是在沟、路、渠两侧营造500万亩以上的农田林网;三是在沙荒地上,以多种混交间作形成集中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和果品经济林,形成百万亩基地;四是在城市村镇居民点植树、种花、种草,绿化美化环境。力争到2005年使我市初步形成以河渠路堤绿化为框架,以农田林网为脉络,以经济林、用材林生产为基地,网、带、片、点相结合,乔、灌、花、草相搭配的生态经济防护林体系。

(二)加大环京津生态圈工程建设。“十五”期间,建成永定河故道防沙生态保护区;建设9个生态试范区及若干个生态农业示范村,使生态农业试点面积达到全市农业总面积的50%以上,使生态试范工程起到应有的作用。加强农村新能源开发,解决能源消耗与生态环境的矛盾。

(三)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力度,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大力提倡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努力提高粮食、蔬菜、水果质量,推动有机食品业健康发展。争取“十五”期间全市无公害农产品应用达30%以上,初步实现农业的环境安全生产。鼓励畜禽粪便资源化,确保养殖废水达标排放。

(四)建立全市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站,形成全市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监测网络体系及农业环境信息系统。

(五)加强对新老污染源的管理,加大产业调整力度。在对老污染企业加大治理力度的同时,严格控制新污染源,尤其对污染严重的及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要坚决加以控制。

(六)强化水资源的管理力度。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统筹兼顾,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综合平衡,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广工业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停止新上高耗水项目,确保生态用水;合理控制地下水开采,做到采补平衡;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通过科学的监测评价和功能区划,规范排污许可证制度和排污口管理制度;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促进废水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实现废水资源化。

(七)加大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力度。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土地用途管理制度,明确土地承包者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加强生态用地保护,冻结征用具有生态功能的土地。建设项目确需占用生态用地的,要严格依法报批和补偿,并实行“占一补一”的制度,确保恢复面积不少于占用面积。加强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尽量减少占用林地和耕地,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八)强化小城镇环境规范管理,努力避免因工业布局、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小城镇及农村污染。大力推进天然有机食品,建设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大力开展“环境优美小城镇”创建活动。“十五”期间计划建成3个省级以上、10个市以上和20个县级以上环境优美的小城镇,努力实现人居环境优美的宏伟目标。

(九)我市矿产资源丰富,在开发前必须严格规划,选取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工期、区域和方式,把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

四、主要保障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把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有关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度落到实处。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二)各部门要积极协调配合,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

(三)各级政府要把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纳入科技发展计划,鼓励科技创新,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等重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

(四)研究划分生态功能区,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指导自然资源开发和产业合理布局,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健康发展。

(五)完善环境保护统一监管机制,加大环境监督管理力度。

(六)建立多元化环境保护投入机制。除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外,各级政府要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投入资金,主要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县)、乡(镇)、村和环境优美小城镇等公益性建设项目的引导性资助。

生态防治技术 篇7

关键词:生态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

生态茶园是指依据茶树的生物特性,保持茶山原生态完整的一个系统工程。生态茶园的生长环境、光照、空气、土壤和水质等因子必须为自然的原生态,同时茶园管理遵循生态学科, 套种绿肥,使茶园达到保水、保肥的生态平衡目的。

1生态茶园基础设施建设

1.1茶园选取

生态茶园的建设是为茶树更好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这就严格要求茶园的选取。生态茶园应选择在空气清新、 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良好、能满足茶树生长发育需要的地区,多选择海拔高、植被丰富的山区。

1.2茶园绿化

为改善茶园生态条件,在茶园周边植树和种植防护林,为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创造生态环境。茶园行道树一般种植于主干道两旁、支道或茶园周围空闲地。应选择根系分布深、树冠宽大,病虫害少的树种种植,不宜种植与茶树抢水、抢肥或与病虫害互为寄主的树种。我区选择种植的树种一般有桂花树、 木槿树、无患子树、樱花树等;在茶园顶部、周围和茶园路旁、 水渠旁、风口处种植防护林,起到防风、调节茶园小气候、涵养水源的作用。茶园路旁、梯壁上留草、植树、套种圆叶决明、 百喜草、爬地兰等植物,这样可以提高茶园植被覆盖度,同时能够牢固梯壁,提高茶园保土、保肥、保水能力,实现茶园生物多样性。

1.3茶园道路建设

为方便采茶、茶园耕作、运送茶青,就需要对茶园的主干道与支干道进行道路硬化,以达到晴雨畅通的目的。主干道还要与公路相连,方便于茶园机械操作。

1.4茶园排蓄水

在茶园周围空旷处修建蓄水池或水井,在茶园道路两侧修建排水沟,排水沟与蓄水池相互配合,做到雨时能排涝、旱时能引水灌溉。改善茶园的生态和满足茶园灌溉。

1.5良种推广

生态茶园必需选择抗性强、产量高、品质好、适制性强的良种,这是减少茶园病虫害、提高茶叶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同时,还需配合以合理密植、适时采摘和适当修剪树冠等措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2茶园病虫害防治

坚持贯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推广高效、 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茶园病虫害。茶园常见的害虫有小绿叶蝉、茶毛虫、茶尺蠖、茶丽纹象甲、茶蚜虫、黑刺粉虱、茶天牛等,常见的病害有炭疽病、赤星病、叶枯病等。做好茶园预测预报,发现大面积发生病虫害就采取措施治旱、治小、治好。

2.1防治方式

2.1.1农业防治

以合理的种植,配合适当的浅耕、中耕、深翻改土以及修剪, 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2.1.2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制剂(白僵菌、除虫菊素、苦参碱、Bt制剂等) 等方法控制茶树病虫发生与危害。

2.1.3物理机械防治

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加强病虫害测报,使用黄板和太阳能灭虫灯等进行茶园病虫害防治。

2.1.4化学药剂防治

推广使用生物农药、低毒低残留农药,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在茶园上使用。

2.2茶园主要虫害防治方法

2.2.1茶小绿叶蝉防治

一般采用杜邦凯恩,主要成分为茚虫威;以及圣鹏捕蝉, 主要成分为10% 的联苯菊酯。

2.2.2黑刺粉丝防治

主要采用的药剂有龙灯飞施宁,成分以烯啶 . 吡蚜酮为主; 茶丽纹象甲:采用的药剂有世佳虫拜,主要成分为2.5% 的氟虫氰。

2.3茶园主要病害防治方法

2.3.1炭疽病、赤星病、叶斑病防治

采用的药剂一般为龙灯福连和杜邦万兴,成分以戊唑醇 . 多菌灵、噁唑菌酮 . 氟硅唑为主。

生态防治技术 篇8

核桃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 其营养价值丰富, 近年来受到人们的欢迎程度逐渐提高, 很多地区的核桃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在核桃种植过程中, 各种病虫害是影响核桃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原因, 常见的病害有腐烂病和核桃黑斑病, 如果对一些病虫害不能进行积极的防治, 则很容易造成严重的病害现象。由于各种病虫害对药物会产生一定的抗性, 因此在预防的时候, 要加强对各种防治手段的应用, 才能提高核桃病虫害防治的效率, 使得核桃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提高核桃的产量与质量。在核桃种植过程中, 要对核桃的病虫害进行随时监测, 并且要尽量加强对生态防治技术的应用。

2核桃病虫害防治原则

在进行核桃病虫害防治时, 并不是单一的利用药物将病虫害杀死即可, 病虫害也在随时发生变异, 药物使用的量逐渐增大, 病虫害的抗药性也增强, 单靠一项技术进行防治, 效果并不是太好。核桃种植过程中, 生态防治技术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 生态防治不仅可以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 还能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化学农药的使用, 对核桃的病虫害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同时对核桃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生态防治技术在核桃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变得十分重要。进行核桃的病虫害防治时, 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整治”。例如, 可以创造一个不利于病虫害生存而利于核桃生长的环境, 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效率, 并且也有助于核桃的生长。再如, 可以采用先进的防治技术, 加强对微生物、抗生素等高科技产品的开发利用, 一方面加强对病虫害的抑制, 另一方面减少对核桃和环境的污染等。现代化的病虫害防治是进行综合防治, 结合生态文明的要求, 在进行核桃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应该要尽量降低对环境的危害。

3核桃病虫害的监测与生态防治

3.1核桃病虫害的监测

核桃病虫害的预防是核桃种植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但是当前在很多核桃种植过程中, 对病虫害的预防认识不到位, 因此使得核桃的产量较低, 果实的质量也较低。加强病虫害的预防, 是核桃种植的重要内容。在预防过程中, 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 当前核桃种植区都在积极探索核桃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预防策略, 选择抗病品种, 做好种子处理, 采用药剂防治, 合理的运用绿色防治等手段进行病虫危害的预防等, 都可以对核桃常见的病虫害现象进行控制, 从而提高核桃的抗病能力。无论采用那种防治方法, 都应该要对核桃病虫害的情况进行了解, 因此必须要加强核桃病虫害的监测, 对病虫害严重程度有所了解, 从而才能找到正确的解决方式。在摸清本地病虫危害发生规律的基础上, 对流行蔓延性的病害的发生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 从而可以得到一个更加长期的预测结果, 并且借助各种平台对病虫害的监控结果进行分享, 使得核桃种植户能够对病虫害情况有所了解, 能够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防止病虫害不断扩散。在进行监测的时候, 对于一些不便于人工检测的地区, 可以借助一些先进的技术和机械, 进行监测。比如无人机技术就可以应用在核桃病虫害的监测过程中。

3.2加强生态防治技术的应用

核桃生长过程中, 病虫害是威胁产量与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主要的病害有细菌性病害, 比如细菌性黑斑病、根癌病;真菌性病害, 比如炭疽病、枝枯病、腐烂病、根腐病、锈病、膏药病等。主要虫害有蛀干蛀梢害虫, 比如豹纹木蠹蛾、芳香木蠹蛾、云斑天牛、桑天牛、吉丁虫等;食叶害虫, 比如棕色鳃金龟、樟蚕、刺蛾、叶甲、核桃瘿螨等。同时还容易出现鼠害, 有穗尾巴鼠与飞鼠两种。在进行防治的时候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制定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方案。核桃病虫害防治是一项系统的工作, 由于传统的防治方式主要是药物防治, 很多农户的观念还比较传统, 因此在未来的核桃种植过程中, 应该要加强对农户的教育, 从而使得农户能够加强对核桃病虫害生态防治的认识, 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对具体的方案进行制定。核桃的病虫害很容易出现感染, 因此对病虫害进行治疗的时候, 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大, 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时, 根据监测显示的病虫害情况, 可以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一般说来, 是由农业部门成立相应的病虫害防治领导小组, 再进行分片区地督查防治工作, 并且要定期到各个区域进行走访, 了解具体的防治进度和效果。在农业部门统一防治的过程中, 也应该要加强对农户的引导, 使得农户在种植过程中可以及时加强对病虫害防治情况的了解, 并且及时采取其他的生态手段对其进行处理。对于防治技术的培训、药物和器械的使用等, 要及时做好预先准备工作, 做好宣传与组织工作, 真正将防治技术教给每一位农户。

(2) 对于不同的病虫害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防治, 在对核桃病虫害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对于不同的病虫害采取的生态防治技术是不同的, 比如针对炭疽病, 可以清除病僵果和病枝叶, 集中烧毁, 以减少发病来源。对于毛毡病, 可以结合施肥, 清理园内落叶, 与肥料一起深埋。在病情萌发前可以进行修剪, 集中烧毁病虫枝叶, 来对病害进行控制。针对核桃霜点病, 可以采用人工防治的方法, 清除落叶烧毁, 发病初期及时将病枝及其着生的大枝一并剪除。另外, 天敌防治也是一种生态防治手段, 当害虫未达到防治指标时, 可以不用进行药物防治, 利用一些对核桃的病虫害具有抑制作用的其他生物, 进行绿色防治。还可以借助灯光诱杀的方式, 对一些害虫进行治疗。

4结语

核桃核桃病虫害的预防是提高核桃种植产量与质量的重要内容, 传统的核桃核桃病虫害预防主要采用人工药物防治, 效率低、周期长。在当前的核桃种植过程中, 应该积极加强对各种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应用, 加强对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 从而使得核桃的病虫害防治水平得到提升, 而且能够减少药物防治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危害。

参考文献

[1]罗秀丽.核桃主要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J].河北果树, 2012 (11) .

[2]柴启洪, 郭剑.浅谈核桃病虫害的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J].科技研究, 2014 (8) .

[3]高智辉, 翟梅枝, 王云果.核桃病害标准化综合防治方法[J].陕西林业科技, 2009 (8) .

[4]邹大敏, 邹波.山核桃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绿色科技, 2015 (9) .

生态防治技术 篇9

新的烤烟病虫害防治工作应借助现代IT技术, 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等多种防治技术, 充分协调烤烟病虫害、植株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创造出病虫害不易发生却对烤烟生长有利的环境, 实现人与自然间的和谐, 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种生态控制烟烤病虫害的技术, 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甚至有助于改善行业形象[2,3]。

1 主要病虫害类型及特点

1.1 苗期病害

烤烟在湘南地区的苗期病害主要是炭疽病、猝倒病、立枯病, 其都是由真菌引起的, 土壤、肥料中越冬的病菌依靠雨水、灌溉水进行传播, 炭疽病和猝倒病在苗期发生条件为气候潮湿、苗床过湿、烟苗密度过大, 若持续低温, 阴雨连绵, 对猝倒病发生有利[4,5]。立枯病在湿度中等或较小的条件下较易发病, 尤其是揭膜后遇干热风, 易出现发病高峰。

1.2 大田病害

1.2.1 根茎病害。

烤烟在湘南地区的根茎病害主要是烤烟空茎病、青枯病、黑胫病、根黑腐病, 发病后损失惨重, 甚至造成绝收。由病株残体、土壤和土壤肥料中越冬的病原物, 依靠病土、肥料、流水或人事活动传播, 故地势低洼、连作烟田、土壤黏重的地块易积聚病原菌, 一旦遇降雨往往形成病害暴发。黑胫病和青枯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生;烤烟根黑腐病在大田生长前期遇低温多雨天气易发生;在打顶抹杈后形成伤口, 一旦遇雨露天气, 烤烟空茎病病菌极易入侵植株。

1.2.2 叶面病害。

叶面病害烤烟普通花叶病毒病 (TMV) 、烤烟黄瓜花叶病毒病 (CMV) 、马铃薯Y病毒病 (PVY) 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都有明显的株系分化。TMV主要在土壤、病肥或病残体上越冬, 抗逆性强, 致死温度高, 但不能通过蚜虫等媒介传播。TMV的病叶边缘向下翻卷, 叶基部不能伸长, 绒毛会不脱落, 根系受影响不大, 而CMV症状相反。CMV、PVY主要通过蚜虫等传播, CMV主要在越冬蔬菜、多年生树木及农田杂草中越冬[6]。CMV常出现沿叶脉有对称的深褐色坏死斑, PVY的脉坏死株系导致叶脉变成深褐色至黑色坏死。

叶面病害烤烟赤星病、蛙眼病、白粉病都是由真菌引起的, 病菌或菌丝在茄科寄主、病残体、土壤中越冬, 翌年条件适宜时借风雨传播。中温中湿白粉病易发生, 中温高湿蛙眼病易发生, 而高温高湿不利于病菌入侵[7]。特别在施氮量偏多、种植密度大、阴雨集中、地势低洼、通风透光不佳、土壤黏重条件下易大暴发。烤烟赤星病与蛙眼病症状相似, 但空气潮湿时, 赤星病病斑上有黑褐色霉层, 而蛙眼病病斑上长有灰色霉层;赤星病病斑较大且单叶上量少, 呈红褐色, 带深褐色轮状纹, 病斑周围具有明显黄色晕圈;蛙眼病病斑较小且单叶上量大, 呈灰白色或褐色, 中部发白。

叶面病害野火病和角斑病病菌同属假单胞杆菌属丁香单胞菌烤烟的致病变种, 故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完全相同, 都在病残体、种子或其他寄主植物上越冬, 发病烟株病斑上的菌脓可借雨水传播, 入侵叶片气孔和伤口, 引发再侵染[7]。烤烟野火病产生野火毒素, 可在病斑周围产生黄色晕圈, 而角斑病菌病斑周围没有黄色晕圈。

1.3 主要虫害

烤烟各生育期主要发生的虫害不同, 在苗期主要为烟蚜;伸根期有烟蚜、小地老虎等;旺长期为烟蚜、烟青虫 (含棉铃虫) ;现蕾期为烟蚜、烟青虫 (含棉铃虫) 、斜纹夜蛾;成熟初、中、后期为烟青虫 (含棉铃虫) 、斜纹夜蛾等[8]。其中烟蚜以针刺式口器插入叶内刺吸汁液, 影响烟株生长发育, 它分泌的蜜露会引发烟煤病, 此外烟蚜是CMV、PVY等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小地老虎、烟青虫、斜纹夜蛾等则以破坏烟株幼苗及烟叶为主, 从而影响烟叶的品质。

2 生态防治技术

2.1 从耕作制度方面入手

耕作制度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一大重要因素, 烤烟多种病害的病原体和虫害的越冬蛹及幼虫都是在土壤中寄生并繁殖, 通过种植不同的作物可以破坏掉这些病原体、蛹或幼虫的生存环境, 从而达到防控的目的, 因而耕作制度与烤烟病虫害的防控紧密联系。目前, 耕作方式对烤烟病虫害的防控作用主要体现在轮作和套作。

多数轮作方式都有防治烤烟病害的效果, 轮作可以减轻烤烟的病害发生程度和发病频率。主要的轮作方式有:稻—烟、麦—烟、油—烟、蒜—烟等。湘南烟区主要通过轮作, 以恶化病害生态环境, 减少和阻隔病原物, 切断病源传播途径, 消除土壤中有害物质, 改善土壤生态系统、改变生物的生活环境, 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实践证明, 烟田轮作病轻, 连作病重, 连作年限越长, 病害越重。为防治烤烟主要病害, 无论新、老烟区, 必须推广烟—稻、烟—莲水旱轮作, 旱地实行间歇种植, 采取隔年或3年合理轮作为宜。

2.2 从土壤环境方面入手

土壤是烤烟生长基础条件, 只有适宜的土壤条件才能保证烤烟的高产高质。同时, 适宜的土壤条件也可以有效防治烤烟病虫害的发生。土壤p H值的高低对烟叶产量和质量都有一定影响, 一般认为烤烟最适p H值在5.5~6.5, 适宜在微酸性土壤环境生长, 但是酸性土壤环境对养分的吸收和植物的根系发育不利。试验发现, 酸性土壤p H值的提高, 可以显著增加土壤中对植物生长有益菌的数量, 提高土壤肥力、供氮能力、抗病力, 而且通过施石灰能减轻烟株的真菌和细菌性病害, 如花叶病、赤星病, 有比常规药剂更高的防效, 且对烟叶长势及产量、产值上无不利影响。董贤春等发现可以通过往酸性土壤施石灰来改善土壤酸碱性, 对促进烟株生长、提高烟株抗性有一定效果, 同时还可促进烟叶干物质积累, 从而提高烟叶的产量和质量。

2.3 从烟田自身环境条件入手

为了有效地防治烤烟病虫害的发生, 可以通过改变病原体和虫蛹或幼虫的生存环境来达到目的。因此, 控制好烟田自身的环境对防治病虫害有着重要的作用。常用的方法有:可在烟田周边种植非作物植物, 形成非作物生境, 为天敌提供食物库;在数块烟田四周建立一定宽度 (1 m以上) 的“绿色走廊”, 在走廊中有选择种植一些诱导植物, 将害虫诱集到其偏好的植物上, 让其产卵、危害, 然后对其施药, 相对集中消灭;采用稻草还田技术恶化病虫害越冬场所,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提高烟株的抗逆性, 可以明显减轻病虫害的发生[9]。

2.4 综合生态防治措施

建立烤烟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体系, 选用抗病良种, 培育无病壮苗, 实行合理轮作, 适时早播早栽, 避过病害高峰期, 单行高垄宽行窄株栽培, 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注意苗床大田卫生, 实行卫生栽培, 开深腰沟、围沟, 做到田间排水通畅无积水, 控制青枯病、黑胫病的危害, 平衡施肥, 实行重施基肥、早施追肥的原则, 采用双层施肥方法, 提高烟株营养抗性, 摘除易感脚叶, 适时成熟采收。

3 结语

控制好烤烟病虫害的发生是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在生产中应该贯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病虫害与作物之间存在协同进化的现象, 研究中发现烤烟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期与烤烟生育期间也可能存在较稳定的依存关系, 尚需进一步的试验来验证。

为实现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改变大面积种植单一作物的局面, 应该合理轮作和安排前后茬作物, 采取覆盖作物、混栽、套种等多种形式, 同时注意综合考虑当地的地理条件、作物品种、气候、害虫种类组成、植被类型等, 将对烤烟病虫害生态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烟田病虫害虽然可以通过生态防治来实现有效地控制其发生与流行, 但根除效果不如化学防治明显。因此, 在生产中可以将生态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 从而大幅度地降低烟叶的农药污染。

在对烤烟进行生态防治时, 可以从改变病原菌和虫卵的生存环境入手。因此, 改变有利于病原菌和虫卵的生存环境可以有效的防治病虫害, 但可能由此带来对烤烟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这方面研究有待深入。

参考文献

[1]黄光荣, 赵致.烤烟与不同作物轮作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 2007 (6) :30-31.

[2]刘红日.湖南嘉禾烤烟病虫害统防统治效果简报[J].中国烤烟科学, 2006 (3) :40-41.

[3]陈态.烤烟多抗生物有机肥对病虫害防治效果及烟株生长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 :131-132.

[4]韦发才, 莫仁敏, 杨再豪.烤烟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J].广西植保, 2007 (1) :35-37.

[5]侯和菊.烤烟苗期病虫害的综合防治[J].植物医生, 2007 (3) :26-27.

[6]刘国顺.烤烟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30-34.

[7]胡子宜, 易光辉, 谢荣辉, 等.利用生物多样性调控烟田生物灾害的研究初报[J].中国植保导刊, 2005 (8) :5-8.

[8]吴红波.生物防治在我国烤烟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J].贵州农业科学, 2006 (S1) :103-105.

生态防治技术 篇10

1 现有植保机械和化学农药防治的问题

1.1 植保机械

据农业部门统计, 全国施药机械社会保有量在8 000万台以上, 其中手动喷雾器7 100万台以上, 背负式机动喷雾机700万台以上, 担架式喷雾机80万台以上, 拖拉机悬挂及车载式喷雾机50万台以上, 其它类型喷雾机 (包括农民自制) 有几十万台。由于我国植保机械总体水平落后, 经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员推算, 目前农民正在使用的植保机械产品有80%已不适合生产的需要, 应尽快更新和淘汰。

1.2 化学农药

长期以来, 我国病虫害防治基本形成了以化学农药为主的独角戏, 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更导致单位面积的用药量倍增, 由于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措施不更新、不到位, 害虫的抗药性明显增强, 虫害的发生有愈演愈烈之势。化学农药的滥用, 不但给农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而且农药残留及环境污染已直接危害了人民身体健康。随着化学农药使用量增加, 其污染也越来越重。农药, 几乎成了人民群众挥之不去的阴影。

1.3 防治技术落后

由于农村有知识的青壮劳动力的大量转移, 直接从事病虫草害防治的多是老人和妇女, 他们难以掌握正确的施药技术和方法, 防治的时机和针对性也很难把握, 重复施药、药量偏大、防治效果差、农药利用率低, 是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

1.4 食品安全

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直接进入农林产品器官, 导致粮棉、瓜果、茶叶、蔬菜等产品污染严重, 农药残留不仅使农副产品品质下降, 农民增收困难, 还对人民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农产品的“高残留”直接危害了人类的身体健康。

1.5 人身安全

喷洒农药是农民最繁重、最危险的劳动。由于施药技术及施药机具严重老化, 生产使用中劳动强度大, 喷洒均匀性差, 功效低下, 安全性能差, 造成人身中毒事故时有发生, 每年投施农药的劳作及操作不当造成的身体伤害, 使农民苦不堪言, 农药直接中毒和残毒超标, 导致人的神经系统和肝脾等消化系统的慢性中毒已是普遍的事实。不少农民因此加重医疗负担, 返贫状况时常发生。

1.6 生态安全

喷洒化学农药直接污染了土壤、水体和大气, 用化学农药拌种、消毒以及毒谷、毒土等, 更加剧了土壤的污染。滥用农药不仅直接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而且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危害很大, 专门捕杀害虫的天敌, 也因农药的滥用而成了害虫的殉葬品。

上述问题已成为农林植保工作的瓶颈, 人们迫切期待绿色植保技术的出现,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已经成为政府和人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人们迫切需要“无公害绿色食品”的供应, 全面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为此, 很多地方都推出了“无公害”、“绿色”、“有机”等多种农副产品。但是, 投入与产出不协调, 很难形成规模;在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和污染的趋势不能从根本上控制的情况下, 绿色食品造假现象屡见不鲜, 我国食品安全必须从基础入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人们对无公害农产品需求的日趋增长, 发展无公害农林产业, 促进农林产业升级, 打破农业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 保障生态和食品安全, 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为此, 农业部先后提出了“无公害农机行动计划”和“开展植保机械质量安全年”的任务要求。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系何雄奎教授、全国农技中心药械处赵清等专家认为, 用一种机型防治各种作物的病虫草害已成为农药用量过大、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 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应改变施药技术和植保机械落后现状。

2 植保技术装备及病虫害防治的新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耕地在不断减少已是不争的现实, 一方面单靠产量的增加潜力受限, 另一方面由于农副产品质量不高, 难以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因此, 如何更好的发展绿色农林产业, 是提升农村经济的增长点和着力点;如何应用先进的植保技术, 提高防治效果, 降低农药使用量, 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是从根本上控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和污染的关键, 也是绿色植保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2.1 植保技术新装备的研发与传统机具更新

目前, 国内外农林植保技术主要是向高效、对靶、防飘移、可控均匀喷雾等方面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发展较快, 有些技术已经开始商业化应用;国内已开展高效、对靶、防飘移、可控均匀喷雾等方面的研究, 如:对靶喷雾技术、气流辅助喷雾技术、可控雾滴技术、静电喷雾技术、低量喷雾技术、喷雾回收技术等, 由于种植方式和经营模式等方面的制约, 进入商业化应用还有很长的发展过程。目前的重点主要是加速淘汰能耗高和污染重的老旧机具, 推广先进适用的高性能机具。但以上技术及装备都未跳出施用化学农药的范畴。

2.2 物理防治技术及装备的进展

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为解决化学农业的弊端开创了一条新途径, 它将电、磁、声、光、热、核等物理学原理应用于农业生产, 通过一定的装备用特定的物理方法实现生产环境的防控和治理, 达到抗病治虫、增产、优质和高效的目的。物理防治技术突破了害虫防治的传统理念和生产模式, 减少了化学农药的喷洒和对环境的污染, 有利于发展无公害农林产业, 提高农副产品的品质和经济效益, 促进生态平衡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为保障生态和食品安全提供了新途径。

2.2.1 物理诱杀技术

2.2.1. 1 嗜色诱杀

利用害虫对不同颜色的偏嗜性进行诱杀, 采用针对害虫偏嗜颜色的粘板诱杀害虫, 在温室大棚、茶园中应用较多, 诱杀效果比较显著。2.2.1.2性信息素防治又称迷向防治或交配干扰防治, 借助性信息素干扰雌雄害虫的交配, 在田间释放浓度较高的性信息素, 使雄性丧失寻找雌性的能力, 从而大大减少害虫交配频率, 使下一代害虫密度明显下降。

2.2.1. 3 灯光诱杀

20世纪50、60年代, 家家户户一盏灯、一盆水, 使当时的水稻螟虫为害得到了有效防治, 后来逐步发展到利用电灯光源诱杀。灯光诱灭害虫技术的应用, 需要大面积的协同防治, 否则, 小面积的应用而周边地块不用, 会导致过多害虫的集聚而加重危害。利用传统电灯光源诱杀害虫, 需架高压线路, 并受地理、环境等条件限制, 同时对天敌也造成了杀伤。

2.2.1. 4 电子杀虫

采用紫外线光源的电子杀虫灯, 引诱害虫扑灯, 同时由高压杀虫网将害虫击杀。电子杀虫灯有频振式和互感式两种, 供电形式有交流电、直流电和太阳能电池等。目前已发展到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波性和雌雄飞蛾趋性等特点, 采用特定光谱的光源和灭杀装置实施灭杀, 对天敌的杀伤作用较轻。

伴随着太阳能应用技术的发展, 国内河南佳多、深圳富巍盛、扬中方正天瑞等多家企业研制的太阳能灭虫器, 采用太阳能电池板, 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储存于蓄电池作诱虫灯的电源, 针对害虫的趋光性及昼伏夜出的习性, 利用诱虫灯和高压网丝诱杀害虫, 灭虫效果较好, 近几年来各地都有一定数量的推广应用, 但太阳能灭虫器成本较高。

2.2.2 防虫网隔离技术

将防虫网覆盖在棚架上构建人工隔离屏障, 将害虫拒之网外, 切断害虫 (成虫) 繁殖途径。在夏秋作物栽培期间, 可有效控制各类害虫, 如菜青虫、菜螟、小菜蛾、蚜虫、跳甲、甜菜夜蛾、美洲斑潜蝇、斜纹夜蛾等的传播以及预防病毒病传播的危害, 从而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防虫网具有透光、适度遮光等作用, 可创造适宜作物生长的有利条件, 还可抵御暴风雨冲刷和冰雹等自然灾害侵袭。

2.2.3 臭氧灭害消毒技术

通过臭氧灭害消毒设备将温室空气吸进设备, 采取放电的方式激活空气中的氧气并获得臭氧, 利用臭氧的强氧化作用防治温室病虫害的发生, 对常见的灰霉病、霜霉病等气传病害和疫病、蔓枯病等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显著。臭氧技术还可用于对畜禽养殖的圈舍、饲养器具、饮用水、畜禽体的消毒灭菌。

2.2.4 土壤电消毒灭虫技术

主要针对温室大棚土壤连作造成的病虫害, 采用瞬间放电处理技术、高电压直流处理技术, 对杀灭土壤中的根结线虫、韭蛆和蛞蝓效果显著, 同时可使土壤产生剧烈的理化反应, 改变微生物种群活性和生活环境, 消解土壤重茬病害。

2.2.5 空间电场预防气传病害技术

通过空间电场力的作用, 抑制雾汽的升腾和粉尘的飞扬, 隔绝气传病害的气流传播渠道, 使生产环境保持少菌少毒状态, 主要用于温室作物、食用菌生产和畜禽养殖。

2.2.5. 1 温室电除雾防病促生设备

可以有效预防葫芦科植物的霜霉病、灰霉病和番茄的早晚疫病, 通过设备产生的电场力还可有效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和钙离子的吸收, 促进作物生长。

2.2.5. 2 食用菌空间电场防病促蕾设备

通过对空气放电, 促成空气的氮化、臭氧化和负离子化, 为食用菌的安全快速生长提供良好环境, 可以预防和控制接种室、发菌室、出菇房空气杂菌对食用菌的落菌性污染。

2.2.5. 3 畜禽舍空间电场防病促生设备

包括空气电净化自动防疫系统和进排气电净化灭菌消毒系统, 通过在畜禽舍内建立空间电场, 实现净化空气、杀灭空气中的微生物和除臭效果。对预防猪的气喘病、胸膜肺炎以及鸡的传染性支气管炎、喉支气管炎等多种空气传播疾病有显著效果。

2.2.6 超声波驱虫技术

利用超声波对一些害虫的驱赶作用达到驱逐害虫的目的, 敏感害虫遇到谐振波会难以生存、不能繁育或主动离开, 在粮库等场所驱除害虫, 可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对粮食的污染。

2.2.7 激光防治技术

2.2.7. 1 激光诱变杀虫

采用高能量密度的光电器件, 利用生物光电效应的不同, 通过激光光化学作用实现杀灭病菌, 通过激光热压热固化致死作用杀灭害虫。激光杀虫器形成的大光斑, 能将高密度害虫特别是群聚害虫的幼虫热致死杀灭。激光杀虫器对密集飞蝗、果树上密集的毛虫危害的治理比较适宜有效。

2.2.7. 2 激光防治草害

利用激光对生物组织的热压热固化致死效应, 针对不同草害的热解作用条件, 选择适宜的激光辐照条件, 使草茎及叶片的生长得到抑制甚至灼烧死亡。

2.2.8 农林病虫害自动测控系统 (ATCSP装备集成)

该装备核心技术包括农林病虫害实时监测预警、预警遥控和频振生物诱控3大系统, 综合了生物学、光学、电学、力学、机械、计算机及系统工程等技术, 由河南佳多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研制开发。系统对昆虫趋性机理、种类趋性异同、光源制造和诱控设备在不同生长环境下的使用技术、控害效果、天敌保护、生物控害、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进行了研究优化和合理配置, 形成了农林病虫害监测、预警和控制一体化技术装备, 可实现病虫持续监测、及时预警、适时诱控、信息共享和综合防控。

除了上述物理防治技术以外, 利用电离辐射、远红外辐射、微波辐射杀虫技术, 利用真空或高压杀虫等技术也都在探索和研究中;基于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的BP网络, 应用于农作物虫情预测的建模也在开发试验中;现有物理防治技术设备也正在不断完善和扩大推广应用。近年来国内一些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已相继开展上述技术领域的开发研究, 大连、天津在物理农业技术装备的先期研发和推广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多的成果, 辽宁、天津、吉林已将部分物理农业技术装备纳入政府财政补贴目录。

3 结 语

物理防治技术具有保护环境、无残留、对害虫不产生抗性等优点, 适应有机农业生产和绿色植保的要求, 对保障食品安全、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和推广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 是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 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既拓展了农业机械化的新领域, 又提升了农业装备的科技含量, 也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新亮点, 具有更加诱人的发展前景。随着现代物理技术的的高速发展, 人类对食物质量要求的日益提升, 必将推动物理防治技术的研究和进展, 成为绿色植保的发展新趋势。

参考文献

[1]胡伟.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概论[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5.

[2]刘滨疆.物理农业的应用及其产业化[J].农业工程, 2012 (2) :4-10.

[3]雷朝亮, 吴孔明, 赵树英.中国害虫物理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11.

[4]周强, 郑永军, 杜文亮, 等.探索物理植保新领域提供绿色农业新技术[J].农业工程, 2012 (2) :16-19.

[5]赵树英.佳多农林病虫害自动测控系统 (ATCSP) 开发与应用前景[J].农业工程, 2012 (2) :51-53.

生态防治技术 篇11

[关键词] 矿产开发 环境

一、矿产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现状

由于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是各地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和本能选择,加之发展方式粗放以及开采不科学,资源开发给大地留下了难以治愈的疮疤。由于生态补偿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采矿企业对生态恢复基本上没有投入,或者投入极少,造成我国矿山生态恢复率很低,历史欠账很多。矿产资源的开发使矿山生态结构破坏,生态功能丧失或降低,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更为严重的是,矿产资源开发将导致数倍于开采面积的区域发生根本变化。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因矿产资源开发在陆地表面搬动运移的岩土量达32.5亿t,平均每人每年约扰动2.5 t岩土。矿山开采耗费过量的土地资源;开采后破坏的土地,既丧失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又难以直接成为进一步服务于某种社会-经济目的的用地;矿山废弃物堆置场是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源;当矿山位于城市、河流或交通干线附近时,采矿地的破坏性发展将成为干扰城市和区域经济规划和实施的主要障碍之一。因矿山开采造成的主要矿山环境问题有:

1、侵占土地、破坏植被、景观

开采矿产资源必然要占用和破坏土地,这是由于矿藏的赋存条件决定的。占用土地有四种情况,一是“挖损”,即露天采矿的采场;二是“压地”,包括废石场,尾矿库;三是“塌陷”,即地下开采因采出矿石而形成采空区使地面塌陷或出现裂缝;四是“占用”,包括矿山建筑、民用建筑和道路等。矿区的建设也将不可避免地要改变地形、自然景观和植被状况等。

矿山固体废弃物的危害,突出表现在对土地的占用和破坏上。2002年我国产生工业废弃物9.45亿吨,其中尾矿2.65亿吨,煤矸石1.3亿吨,冶炼废渣1.07亿吨。我国因固废堆存占地近6万hm2,矿山固体废弃物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长期堆放于露天场所极易氧化分解,使得这些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水体和土壤,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

2 、对地质结构的影响和破坏

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引起局部区域地应力的不平衡,使地质构造遭受破坏。尤其是乱轰乱炸,开山挖石,可能引发地面沉降、诱发地震、地面塌陷、地压迅速释放、滑坡、水土流失、地表及地下水流向改变,如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引发城镇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五道沟煤矿采空区、塌陷区的处理一直是我市生态地质环境恢复改造的重点难点。

矿山开采容易引起的地质灾害有:地面沉降与塌陷、滑坡、泥石流与尾矿库溃坝、矿井涌水与透水等。在我国,因采矿导致的地质灾害有许多,如铜陵地区因采矿形成采空区塌陷20余处,影响面积422hm2,发生突水30多起。

3、地下水位下降

由于矿山疏干排水以及矿山用水已造成矿区周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特别是铁、金等选矿厂用水,每处理1 t矿石用水约5~6 m3,在地表水不发育的地区,只能大量开采地下水,而超量开采地下水造成了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位下降对生态环境的负效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地下水位下降造成机井报废,机泵被迫多次更新,提水费用显著增加。因此出现了“井越打越深,泵越换越大,钱越花越多,水越抽越少”的问题;第二,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已形成若干地下水降落漏斗;第三,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地面沉降和塌陷;第四,地下水位下降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现已日益匮乏,由于工农业、矿业用水聚增和对水源的污染,致使有的地区人畜用水困难,改变由此造成的恶果不仅需要大量资金,而且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煤炭矿产资源的开采打井过程中产生化学泥浆和洗井废水使得许多地方变成了泥浆池、排污池、废水排放池等。土壤、植被水体的大面积污染,使得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在逐渐减少。煤炭等矿产开采还危及地下水资源,加剧缺水地区的供水紧张。据调查,全国重点矿区中有一半多缺水,将近一半严重缺水。随着煤炭开采强度和延伸速度的不断加大提高,可能导致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矿区地下水位大面积下降,使缺水地区供水更为紧张,以致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另一方面,大量地下水资源因地层破坏而渗漏矿井并被排出,对矿区周边环境形成新的污染。因煤炭等矿物开采形成的SO2、CO2、CO等废气,排放的矿渣和污染的废水从天空到地下立体的严重污染环境并直接损害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

4 、选矿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一般较大规模的矿山都要建造选矿厂,以浮选出需要的矿产品,去掉不需要的尾矿。在矿石浮选过程中由于用水大,所以,选厂一般要建在取水方便的江、河、水库旁边或位于水系的上游。选厂出来的尾矿和水一并进入尾矿车,库矿在尾矿库里沉淀下来,尾矿水排往下游。选矿水主要由尾矿水,精矿溢流水,车间冲洗水组成。尾矿水中含有Cu、Pb、Zn、Ca、Cr、Mn、Fe、As、F-、Cl-、SO 等各种离子及各种浮选药剂的残余物,未经科学处理或处理不当,都将污染下游水土,选矿水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相当大。江东长期以来接纳汞法选金废物,严重威胁当代和后代人的生命健康。

二、矿山环境生态恢复

1、建立健全生态补偿立法

研究表明,生态补偿的立法已成为当务之急,急需将补偿范围、对象、方式、标准等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考虑到生态补偿工作的急需,建议分三步走:一是抓紧出台《国务院关于生态补偿若干政策措施的指导意见》;二是在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尽快出台《生态补偿条例》;三是在《条例》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修改完善,力争出台《生态补偿法》。

2、建立矿业生态工业园区景观生态重建模式

适用于大型矿山企业所在地区,即大的采矿斑块,如首钢矿业公司所在地。模式是在全过程、全方位生态重建思想指导下,以矿业生态园区建设为核心,以废弃物综合利用为基础,辅以土壤重建及植被重建而进行的景观生态重建。

我国近年来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研究成果证明,我国矿业开发已具备了建立矿业生态工业园区的基本条件。我国建立矿业生态工业园区的技术支持条件主要有: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矿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矿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因此,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不仅可以构建完善的矿业生态园,实现生态化及可持续发展,而且比其他工业产业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3、建立现金补偿和修复机制

企业对破坏的生态有两种补偿形式:现金补偿和修复治理。现金补偿是煤炭开采造成的直接损害如:地上附着物损害、人员安置、耕地占用等容易明确受害人的,直接给予现金补偿;修复补偿主要指开采企业有责任和义务将开采破坏环境恢复治理到原有生态系统的目标,其中又包括企业直接修复补偿和政府组织大型工程治理两种补偿方式。

因此,矿山生态环境补偿涉及到两部分内容:“废弃矿山生态环境补偿费”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或称备用金)”。“废弃矿山生态环境补偿费” 由地方环境或国土部门征收后上交国家,建立专门帐户,专款专用;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由企业上交国家或在银行建立企业生态修复帐户、政府监管使用。

废弃矿山生态环境补偿由政府通过建立“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基金”(简称“恢复基金”)来实现。“恢复基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支出、向正在生产矿山企业征收废弃矿山生态环境补偿费、捐赠、捐款项等。

新建和正在开采矿山生态补偿通过征收生态环境修复保证金实现。为了防止企业不履行生态修复补偿的义务,需要通过交纳一定保证金的方式确保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强调开矿许可与生态补偿相结合。保证金的交纳可以通过地方环境或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征收上缴国家,也可以在银行建立企业生态修复帐户、政府监管使用的方式交纳。交纳往往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减轻企业负担,主要是根据每年生态损害需要治理的成本加以征收,要能满足治理所需全部费用。保证金将依据每年矿山修复治理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返还。

4、建立园林景观重建模式

森林病害生态防治研究 篇12

青海省的气候类型及地形导致青海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低, 且森林分布不均, 面积较小, 木材十分短缺。加强当地森林病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森林病害可能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不稳定, 影响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生态防治理论总结多年森林病害防治与治理经验, 以生物动态平衡原理为指导对森林病害实施综合的治理, 协调森林生态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生态防治以保持和恢复森林的动态平衡为出发点, 实现自然的生态防治与人工的生态防治, 2种防治方式相互依存, 共同提升森林抵御病害的能力[1,2]。

1 生态防治理论基础

利用生物动态平衡理论对生态防治原理进行分析, 自然界存在的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生物在生长与进化的过程中, 不断适应彼此, 为了能得到持续不断的发展, 努力保持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正常的森林生态系统, 病原物、病原物的抗生体、病原物的寄主植物都保持着数量的消长变化, 波动幅度也在一定范围内。当生态系统失衡后, 病原物的数量可能剧烈增长, 森林病害出现。例如, 很多森林地区都有疱锈病存在, 但依靠森林的协调与控制能力, 使疱锈病并不成灾。可是随着人们大面积的砍伐森林, 采伐迹地上长出了草本植物, 这些植物都成为疱锈病的转生寄主, 从而使其病害成灾[3]。从生态防治的角度进行思考, 必须要不断调整与协调生态平衡, 通过森林的自治以及人工的治理, 从根本上防治病害。

2 生态防治的主要措施

2.1 森林培育技术措施

森林培育技术是生态防治的基础性工作, 实现森林培育, 主要是为了保持合理的林分结构, 为整个生态环境创造较为适宜的林分环境, 以此形成较为系统且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促使生物之间相互协调, 创造较为稳定的生态环境。具体做法主要有下几点:一是创造与整个生态环境及生态系统相适应的植物, 对植物进行先引进后推广, 形成有效的种植经验, 防止树种的不适导致病虫害的寄居, 破坏整体的生态平衡与稳定。二是维持生物多样性, 可进行多层次、多样化的林分结构培育, 形成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维持生物种类的复杂性, 创造动态平衡的生物环境。三是及时进行抚育与间伐工作, 提高树木种植质量, 保证种植密度, 为树木生长创造充足的养分条件与卫生条件, 以此来防止有害生物的生长。

2.2 生物控制措施

通过生物控制措施, 也能起到良好的抑制病害的作用。通过生物手段, 可以抑制病原生物的种群数量增长, 为森林自我恢复创造时间, 从而使森林生态系统达到自我调节、自我恢复的目的。生物控制措施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营造混交林。混交林的覆盖可以有效降低病原物的数量。二是加强病原物抗生体的培植, 增加习居的病原物抗生体种群的数量, 达到抑制病原物生长的作用。三是通过人工免疫方式增强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增强寄主植物的交叉保护能力。四是增加有益微生物。促生菌、菌根菌等都是有益的微生物, 其具有加快林分生长的作用以及提高林木的抗病害能力[4]。

2.3 经营管理

有效的经营管理是提升森林病害防御的必要手段, 只有将防病技术同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相结合, 才能提高整体的防病能力, 促使森林防病防灾潜能的发挥。具体在经营管理层面, 需要使阶段管理与系统化管理相结合, 促使管理规范化。形成专业的林业管理部门, 进行集约化的经营管理, 能提升森林的经营程度, 维持森林发展的动态平衡。人工的参与只是增强森林抵御病害的手段, 森林的自我防护才是关键[5]。人工防御主要体现在严格控制森林火灾与自然灾害的能力, 尽量降低环境破坏的原因对森林造成的影响。如果出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情况, 可以采用封山育林的治能力

形式, 以此加速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与恢复, 保持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

3 结语

生态防治是以保持和恢复森林的动态平衡为出发点, 对生态防治的基本理论、基本方式进行探讨, 寻求防治的最根本、最持久的方式, 以采取有效的森林培育技术、生物控制措施与经营管理模式, 提高森林病害的生态防

摘要:对生态防治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 提出加强森林培育技术的应用、采用生物控制技术、做好经营管理等措施, 以不断提高森林病害的防御能力, 促进森林持续发展, 维持动态平衡。

关键词:森林病害,生态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惠刚盈, 胡艳波.混交林树种空间隔离程度表达方式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 2010, 14 (1) :23-27.

[2]于文喜.落叶松枯梢增病与湿差及风力关系[J].林业科技, 2008 (3) :23-25.

[3]李传道.森林病害流行与治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1.

[4]王志勇.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J].林业勘查设计, 2007 (4) :72-74.

上一篇:初高中一体化下一篇:阅读教学下的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