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社会性发展培养

2024-05-23

幼儿社会性发展培养(精选12篇)

幼儿社会性发展培养 篇1

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幼儿在不断扩大的社会认知中,体验积极的社会情感,学习社会行为技能,建立初浅的人际关系的过程。概言之,就是学前儿童发展的对社会适应的一个动态过程。

一、培养幼儿社会性的主要目的

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一个人的人格、心理健康、智力发展等具有重要影响。当今社会培养的人才,不仅应当具有健康的身体、聪明的智慧、丰富的社会经验,而且更应具有良好的人格、意志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培养幼儿社会性是为公民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具有重大意义。

二、培养幼儿社会性的基本内容

幼儿社会性形成的过程、社会性发展教育的方式方法、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都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教育过程涉及的基本内容。幼儿的自我意识发展是幼儿社会性形成的关键。幼儿社会性形成固然依赖于一定的社会认知,但认知只是一个基础,它与最终社会性品质的形成尚无必然联系,因此在幼儿自主观察、体验、实践基础上的情感教育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此外,幼儿社会性发展主要受制于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幼儿的生存与交往环境、幼儿自主活动的质量及所受教育的全面性。幼儿的社会性教育也离不开其品质的发展及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它们对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十分有效。

三、培养幼儿社会性的主要途径

1. 建立宽松、良好的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包括师生、亲子、伙伴等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社会性首先要建立宽松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做到一视同仁,关心爱护不同类型的幼儿,在与幼儿的接触中要做到和蔼可亲、正确引导幼儿行为。同时,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教师的精神面貌,一言一行,幼儿都将它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这种转化就是一个社会化过程。

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应建立和谐的伙伴关系。要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是良好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当前我国独生子女数量越来越多,都市化的生活日益普及,幼儿的伙伴越来越少,“自我中心”现象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幼儿社会性的健康发展。因此,良好的伙伴关系能够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健康发展。

2. 为幼儿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

让幼儿走向社会,了解社会,了解不同行业的人的社会生活,学习社会知识、行为规范,他们会通过不断的观察、模仿学习社会上不同角色的人相互交往的经验和技能,在幼儿园与家庭的正确引导下,形成自己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和是非观。

为幼儿创设实践活动场所,是帮助幼儿将学习的社会知识、掌握社会行为规范与自身的实践行动联系起来,有效实现幼儿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让幼儿在不断学习社会经验和行为准则的过程中,进行情感迁移,进而使同情心、责任心得到发展,逐渐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3. 家园共育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力保障。

幼儿园与家庭一致要求,共同培养、共同引导,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可通过“家长园地”向家长介绍一些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方法,使家长了解到用正确方法适时地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有效地促进幼儿积极行为的巩固。同时,也可通过“家长园地”沟通家园联系,使幼儿在幼儿园学习的内容得以在家庭活动中延伸。家长也要积极参与配合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帮助与陪伴幼儿成长。

与此同时,家长要加强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品德教育的前提首先要让孩子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鼓励孩子多与同伴交往,学习同伴的长处,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体验交往的乐趣,培养合作的精神,增强团结友爱的意识。

总之,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互动的、多元的、包容的社会,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一个人来说极为重要。要想培养性格开朗、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的孩子,我们一定要努力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这是时代与社会赋予我们的使命,是幼儿成长发展的需要。

幼儿社会性发展培养 篇2

[摘要]同伴关系既是儿童社会化的内容,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标志。幼儿期是同伴关系开始发展的时期,此时期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对儿童日后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它在儿童社会化及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深入研究幼儿心理理论,并且通过对幼儿同伴关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等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协同家庭和幼儿园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教会幼儿同伴交往的技巧和策略,提高幼儿同伴交往的能力,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关键词]同伴关系;同伴交往;社会性;交往技能

一、幼儿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它是同伴交往的结果;同时,既成的同伴关系又对同伴交往的强度、交往行为的内容、方式和性质产生影响。由此可见,同伴交往和同伴关系是一种共生关系:同伴交往是同伴关系的动态展示,同伴关系是同伴交往的静态表征。

同伴关系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儿童社会化和身心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成人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同伴之间年龄相近,兴趣一致,支配权平等,有一种自由宽松的氛围,幼儿可以充分表现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心理感受积极而愉悦,对幼儿来说,那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社会。这种同伴关系主要在幼儿同伴交往中体现,随儿童年龄增长而增加,成为其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同伴交往有利于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认知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社会化的前提,它能为幼儿掌握社会规范、学习社会行为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同伴交往有利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社会交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也是一种实际操作能力。它指的是人在与他人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运用口头语言、身体语言、情绪和认知等方面的能力。

(三)同伴交往为其将来社会角色扮演作好积极准备

观察发现,幼儿对成人世界的社会角色有很大的兴趣,他们喜欢玩角色游戏,坚持不懈地对社会角色进行模仿、探索、认识,为自己将来的社会角色做着积极的准备。

二、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幼儿与同伴之间交往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

(一)当前在幼儿同伴交往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为人处事总以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不顾及他人。他们固执己见,很少关心他人,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我国现阶段的幼儿大多是在家中享有特殊地位的独生子女,所以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更加以自我为中心。

(二)少数幼儿表现不合群。他们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得较孤僻、任性,不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戏,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常常闷闷不乐,甚至过分敏感。他们喜欢一个人呆在一边,不愿让别人接近自己,更不会主动与同伴玩合作游戏。

(三)有些幼儿在同伴交往中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如:骂人,踢人,推人,对别人吐口水,争抢玩具,叫别人绰号,故意刁难小朋友,等等。如不及时矫正这些行为,幼儿会逐渐形成傲慢无礼、脾气暴躁、冷酷无情等不良情绪。

(四)有些幼儿有多动症的倾向。上课捣乱,不听课,同时不是招这个小朋友,就是惹那个小朋友,弄得没有小朋友愿意和他玩。

三、依据引起问题原因,对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的思考。

(一)家庭方面

1.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改善家庭成员间关系全家人应和睦相处,互相体谅,给孩子一个祥和、安全的家庭交往环境。尽量不在孩子跟前过多地暴露父母双方的分歧甚至争执,避免给孩子的心理带来阴影。

2.转变养育观念,改进养育方式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最初是通过与家长交往,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原则和方法的。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既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要注意孩子的心理缝康。引导幼儿学会关心自己的亲人,注重亲人的感受,防止过分的“自我中心”;家长不必时时刻刻陪伴在孩子身旁,要有意识地给孩子独立游戏的机会,让孩子在独自游戏中独立探索、解决问题,逐渐形成坚实的自信心。(二)幼儿园及教师方面

幼儿同伴交往教育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与同伴关系的发展。

1.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提高。教师之间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对幼儿的同伴交往的发展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会给幼儿以榜样和示范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注意自身群体人际关系的协调。同时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幼儿,要学积极表扬和鼓励幼儿,对幼儿评价要全面合理。因为教师喜欢并经常表扬、给予表现机会多的幼儿大多是“受欢迎者”,此类幼儿同伴关系好。

2.教师要为幼儿营造一种温暖、关爱、尊重和信任的心理气氛和教育环境。创设幼儿需要帮助和能帮助别人的情景,培养幼儿乐于帮助他人的精神。使幼儿感受到群体生活的优势。这样的群体容易使幼儿获得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并能够表现出较强的交往动与持续交往的兴趣。

3.要为幼儿创设与他人合作的机会。有研究表明,在游戏尤其是角色游戏中幼儿易产生合作行为。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能够意识到必须承担一定角色的相应责任,这同时也保证了幼儿参与的热情。这也是移情训练的应用要求,通过交换角色,使幼儿学会站在他人立场上思考,理解他人感受情绪等。这有利于促进幼儿摆脱以自我为中心, 避免了同伴间小磕碰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促进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为幼儿提供一定数量的有利于幼儿开展社会性交往的玩具。儿童早期的同伴交往大都是围绕玩具发生的,通过玩具,幼儿可以表达对同伴的邀请,在使用玩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等待和与他人分享、合作等。

5.幼儿园要开设课程和全面渗透相结合。开设课程就是要将幼儿同伴交往方式和能力的教育纳入到幼儿园的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去,使它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活动课程。这在我国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已有体现。《纲要》的健康教育内容和要求部分第一条明确指出: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这有利于幼儿人际交往教育。同时,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也应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幼儿的生活秩序,通过日常生活的指导和训练,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学到一定的人际交往技能,为今后的社会适应打下基础。

(三)提高幼儿同伴交往的技能

幼儿同伴关系不好,很大程度是由于幼儿缺乏交往的技能所致。所以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教给幼儿一些具体的交往技能。以下例举六种。

1.学会用商量的口吻与人说话,在无意伤害别人时说声“对不起”等等,强调能主动地向别人问好,要用眼神注意对方,并学会微笑。2.在训练参加同伴活动或邀请同伴时,要强调几种特殊的行为表现:例如:在希望加入伙伴活动的时候,有礼貌的打招呼,然后加入伙伴当中并同他们交谈。

3.训练合作技能时,必须强调轮换,分享游戏用品,遵守游戏规则,公平的游戏,还要教孩子学会商量式的语言,比如:教孩子说:“请你借我一下行吗?”要比直接去抢夺更会受人欢迎。

4.训练帮助他人时,强调对别人的请求提供帮助,乐于助人,帮助别人克服困难,才能获取同伴们的喜爱;获得更多的朋友。5.训练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要让孩子独立思考,尽量让幼儿独立去解决问题,如果孩子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在交往过程中得心应手。

6.在仪表、打扮方面,要强调整齐、干净,并可以对外在修饰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在社会交往中,干净的幼儿容易被他人所接受。除以上交往技能外,如运动能力,游戏技能,学习水平以及体态好坏等因素,也会影响孩子们之间的交往。

四、问题总结与未来新型良好的幼儿同伴关系的展望。

幼儿同伴关系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同伴关系状况是多因素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幼儿同伴关系现状不是很良好,幼儿不合群、自我为中心等,造成在每个班级中都存在“受排斥者”与“受忽略者”的问题,不仅应该引起幼儿园,家长及社会的高度重视,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为此而努力,因为孩子们就是我们的未来,社会的未来,祖国的未来。因此为了帮助我们所有的孩子们都能拥有一个新型良好的同伴关系,为了我们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长大成人,并且融入社会大家庭,我们不仅需要我们的家长、老师,我们还需要我们社会各界为我们的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从而为孩子们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协商,合作,共享,互帮互助的良好同伴关系,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有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不抛弃、不放弃,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将成为我们社会的栋梁,祖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33 [2]朱玉红.试论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作用.学前教育研究.1996,1 [3]陈国眉、冯小霞、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 [4]庞丽娟.幼儿同伴交往类型、成因与培养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1 [5] 武建芬.幼儿心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6]皮杰著.卢潜译.杰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版社1990 [7]维果茨基.余震球选译.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8] 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1 [9]喻小琴.幼儿同伴关系问题及交往能力培养的思考.陕西师范大学教科院,陕西西安710062 [10] 刘静.浅谈同伴交往对幼儿在社会性发展起促进作用.京通幼儿园

[11] 束从敏.幼儿同伴关系的调查与分析.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系助教,芜湖,241000

浅谈培养中班幼儿自我服务意识

本学期,在大教研组的带领下,我们较系统地学习了《指南》,结合《指南》健康领域中有关培养中班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谈谈自己学习、实践的体会。

我们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经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幼儿从不主动收拾自己用过的东西,有的幼儿看见自己脚下的废纸,不是主动捡起放进垃圾筒里,而是用脚踢到别的小朋友的脚边,有的幼儿从不主动参加幼儿园的值日生工作,问其原因说自己不会干,妈妈不让干等等。其实这些行为都反映出幼儿对自己的行为没有养成自我服务意识及自我负责的习惯,又体现出缺乏责任心这一让幼儿终生受益的良好品质。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责任心是非常重要的。可一个人的责任心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在一定的年龄会自动出现的,它需要个人在常年累月的生活中去经历和体会不同的情境才能慢慢获得的。所以我们本学期着重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让孩子们小就对自己的行为形成责任心,有意识地锻炼他们承担责任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人际交往及社会性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入手:

一、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的自我责任心

自我责任心主要是对自己有关的事如对自己的生活、游戏、学习、行为等负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和小朋友们一起讨论在幼儿园里哪些事情是需要我们自己做的,他们会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如整理玩过的玩具,自己穿衣服、塞裤子等等。在家里哪些事情需要自己做的,如:让自己学会叠被子、衣服,系鞋带,种植小植物。除此以外,我们还请小朋友们说说在家里我们可以帮助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情。如帮爸爸妈妈拿茶杯、扔垃圾等等。让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自理能力,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

二、实行值日生制度和划分责任区,培养幼儿的集体责任心

由于中班幼儿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已经发展了,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有了责任感,开始意识到值日生工作是自己的任务,自己有责任把值日生工作做好。为此,我们实行一周值日生划分责任区并进行实施。我们分别请小朋友负责碗筷分发任务、卫生间检查任务等。到一日活动结束还可以请小朋友评选出今日最佳值务生,还有奖品奖励给他们。

三、利用教师的榜样作用,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我们生活在幼儿园这个小天地里,教师是幼儿的楷模,教师的修养水平及为幼儿设置创造的环境,将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幼儿,并直接影响幼儿的成长。要培养幼儿的责任心,教师首先要有责任心,在平时,我们要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爱幼儿园、集体、爱班上的一纸一物,和孩子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使幼儿在一种充满责任意识的氛围中学习,从而增强了幼儿的责任感。身为幼儿老师,我们首先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时刻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感染幼儿,培养幼儿对社会、对他人的爱心。

四、利用积极的评价,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由于心理发展水平的局限,特别是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中班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总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他们还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独立客观的评价,往往根据成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或他人。而自我意识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特别会影响幼儿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其中也包括孩子责任感的树立。于是我们主要通过激励性评价、在评价中,注意集体评价和个人评价的结合。在平时我们发现有的幼儿在洗完手后经常不关水龙头就转身离去了,看到这种情况,我马上会轻轻的走到那个小朋友身边提醒他不要忘记我们要节约用水呀。有时有的小朋友碰倒小椅子后,看一看就转身走了,不会把小椅子扶起来,于是我会走过去,告诉他,小椅子好疼呀,可是我不会自己起来,麻烦你帮我一下好吗?我们常采取个别交谈的形式,而不是当众给予批评或惩罚。这样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如在制作手工等活动结束时,有的幼儿能及时主动的收拾好用过的物品,而有的幼儿则只关心着自己的作品,我就及时的组织幼儿讨论、评价这些行为的对错,以此来促进幼儿弥补自己的过失。孩子们都是在很轻松的氛围中开心的接受,并及时的改掉自己错误的行为,提高自己的自我服务意识。

五、形式各样的区域游戏,帮助幼儿掌握、巩固自我服务技能。

幼儿生活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决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坚持不懈的锻炼。

1、自主选择个别化内容,进一步掌握技能。我国著名教育家曾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为了巩固新中班幼儿正确使用勺子,并锻炼他们正确地使用筷子,我们创设了智勇大闯关的个别化内容,活动中让幼儿根据提示来闯五关,提供了勺子舀玻璃珠、筷子夹塑料条、筷子夹乒乓球、筷子夹玻璃珠等等。为了帮助幼儿较好地掌握叠衣服方法,提供分解图片,让幼儿自己看图进行练习,效果较好。还有为了帮助幼儿更好的掌握使用拉链的技能,同样提供了图片,方便幼儿练习。通过活动的练习,再次帮助幼儿掌握自我服务技能。

2、角色游戏中,再现自理技能。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将生活技能融入游戏,更便于幼儿掌握。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给娃娃洗脸,洗手,穿衣,穿鞋,在游戏操作中得到生活体验,得到生活能力锻炼。游戏结束后,学习将物品分类放好。在角色游戏中,我们增设了“贝贝家”,幼儿在游戏中帮助娃娃家宝宝清洗衣物,晾晒衣物,以及整理衣物。

通过纠纷处理培养幼儿的社会性 篇3

【关键词】日本;幼儿园教师;幼儿间的纠纷;社会性培养;访谈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2)07/08-0088-04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年轻女性的学历不断提高,就业率不断上升,不过伴随而来的晚婚晚育现象也日益严重,〔1,2〕从而加剧了日本社会的少子化现象,家庭中兄弟姐妹的数量和近邻中同龄孩子的数量逐渐减少。〔3〕也许与少子化原因有关,许多家长容易过度干涉、保护自己的孩子,导致日本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有所下降。众所周知,通过解决自由玩耍中产生的同伴纠纷,幼儿会逐渐懂得别人的想法与自己的不同,不断提高忍让程度,从而与同伴继续友好相处。〔4-8〕正因为如此,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引导幼儿通过自由的同伴交往促进其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社会性培养负有重要的责任。〔9〕本研究通过调查日本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纠纷的看法,包括如何看待纠纷的意义、如何选择介入纠纷的方法等,深入分析日本幼儿园教师是如何通过处理幼儿纠纷来培养幼儿的社会性的。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本研究以日本4所公办幼儿园的10名骨干教师为调查对象,分别进行半结构式的个别访谈。访谈程序如下。

第一步,就幼儿间发生纠纷的意义进行访谈。提问:“幼儿间发生的纠纷对幼儿的成长有帮助吗?如果有,那么对幼儿成长的哪些方面有帮助?”

第二步,请教师观看幼儿间发生纠纷的录像。本研究采用的是研究者在幼儿园3岁班拍摄的录像片段,反映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之间发生的纠纷。这一题为《发卡》的录像符合研究的需要:幼儿围绕玩的东西发生了纠纷,很清楚谁是当事人,很清楚纠纷产生的原因和责任所在,纠纷发生时有其他幼儿在旁边观看。教师观看从幼儿间发生纠纷到教师介入纠纷前的录像片段。观看结束后,研究者问教师会如何介入幼儿的纠纷:“如果你遇到录像中的场面,你会怎样介入?”

第三步,请教师观看录像中教师介入纠纷的片段,然后对教师进行访谈。“你认为录像中教师的介入怎么样?”

研究者对访谈内容进行文字转录,然后进行归类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教师对幼儿纠纷意义的看法

受访教师普遍认为幼儿间发生的纠纷对幼儿的成长有帮助。说到对幼儿成长的哪些方面有帮助,教师的回答如表1所示。

教师A:非常有帮助。正是因为发生了纠纷,幼儿才会努力了解对方的心情和感受,同时也会想办法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幼儿在处理纠纷时,有时候需要忍耐,有时候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情。幼儿就是这样逐渐学会如何与别人打交道的。

教师B:幼儿间的纠纷对幼儿的成长有好处。幼儿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我认为,幼儿只有发现了不可能所有事情都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他才会知道原来别人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是不一样的。通过解决纠纷,幼儿可以掌握与别人打交道的本领。

从访谈结果看,教师们普遍认为幼儿间发生的纠纷可以帮助幼儿学会如何与他人打交道。所有受访教师都提到幼儿间发生的纠纷“可以让幼儿了解别人的感受,提高协调性”。幼儿要解决同伴间的纠纷,“有时候需要忍耐,有时候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情”。幼儿正是在解决纠纷的过程中学习与他人打交道的方法的。

2.教师对介入幼儿纠纷方法的看法

录像片段如下。

A女孩与B女孩分别戴着不同的发卡①。一起玩的时候,A女孩想要B女孩头上的发卡。她什么话都没说,直接伸手去B女孩的头上取发卡,拽了几下没拽下来,却把发卡拽坏了。两人发生了纠纷。B女孩拿着被拽坏的发卡去找教师了。

对于“如果你遇到录像中的场面,你会怎样介入”的问题,教师的回答如表2所示。

从表2看,在介入幼儿纠纷时,受访教师几乎都是先了解幼儿的感受并表示理解,然后再采用一些重视和满足幼儿心理需求的方法去介入的,如给幼儿准备相同的物品,或引导幼儿承诺明天把玩具借给对方玩,或引导幼儿遵循按拿到东西的先后顺序玩的规则等。

教师C:先让两个孩子知道对方的心情和感受,然后和孩子们一起想想该怎么办。如果A女孩还是觉得B女孩的那个发卡好,那么让她想一想并说一说为什么觉得那个发卡好。如果那个发卡对A女孩来说是很具有吸引力的,那么就试着让两个女孩交换着玩,或者试着帮她们找到相同的发卡玩。

教师D:我可能会先对发生纠纷的两个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然后再找一个相同的发卡给她们玩。我会对孩子说:“这样可以吗?”不过我想,如果找不到相同的发卡,A女孩还是想要B女孩的那个发卡,那怎么办?我也许会让先拿到发卡的B女孩先玩一会儿,然后引导她和A女孩交换着玩,或者是对B女孩说:“今天你用这个发卡,明天借给A女孩,行吗?”就算A女孩说“我想要B女孩的发卡”,我想我也不会马上让B女孩把发卡借给A女孩。

从对教师的访谈中可以看出,教师在介入幼儿纠纷时几乎都会先对当事幼儿的感受表示理解,等幼儿的情绪平稳后再采用一些方法解决问题。教师会和幼儿商量,一起想办法,最终用让双方都满意的方法去解决纠纷。也就是说,教师认为双方各有各的想法,正是因为双方的想法有分歧,才会产生纠纷。

3.教师对录像中教师介入幼儿纠纷的看法

教师观看录像的后半部分,即教师介入的片段。内容如下。

教师问拽发卡的A女孩:“你为什么拽发卡呢?”A女孩回答说:“B女孩戴的那个发卡好,我也想要。我还一次都没有戴过呢!”教师对A女孩说:“如果你想要的话,为什么不跟B女孩商量,两个人换着戴呢?”教师花了很长的时间介入调解,但是始终没有对拽发卡的A女孩的感受表示理解。在旁边观看的幼儿纷纷对A女孩说:“我的这个好,我借给你吧!”最后B女孩也愿意把发卡借给A女孩,可是A女孩却不想要了。这时,收拾整理玩具的时间到了,介入也就结束了。

对于“你认为录像中的教师的介入怎么样”的问题,教师的回答如表3所示。

教师E:我认为作为教师,这时首先要了解幼儿的心情和感受,表示理解。这比评价谁对谁错更重要。在录像里,拽发卡的女孩向教师申辩了理由。在孩子自己还没有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前,教师已经把解决方法说出来了。如果是我,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会让幼儿先自己考虑该怎样解决,引导幼儿商量解决办法。

受访教师都不赞成录像中教师的介入方法,因为录像中的教师没有对拽发卡幼儿的感受表示理解。“作为教师,这时首先要了解幼儿的心情和感受,表示理解。这比评价谁对谁错更重要。”可见,受访教师非常重视理解幼儿的感受。

三、结论与启示

访谈发现,日本幼儿园教师都认为可以利用幼儿间的纠纷提高幼儿的社交技能,在幼儿自己能解决纠纷的情况下尽量让幼儿自己解决;在介入纠纷时,教师应按一定的介入顺序去介入,即先对幼儿的感受表示理解和共鸣,等幼儿情绪稳定后,再鼓励幼儿思考解决办法;教师重视通过纠纷让幼儿学会理解他人,学会换位思考。教师认为,当幼儿了解了对方的想法后,会有能力自己解决纠纷的,教师不要过早或过多地干预幼儿。可见,在日本,教师重视通过纠纷让幼儿体验与同伴相处时需要遵循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会自律和尊重他人。他们认为纠纷能使幼儿明白自己和他人有着不同的想法,这是让幼儿考虑如果想和同伴玩下去,自己该怎么做的一个好机会。〔10〕唐泽真弓等人的研究证明,在日本幼儿园,在幼儿没有危险的情况下,教师很多时候都选择不干预幼儿的纠纷,这反映了在日本普遍存在的利用幼儿之间的纠纷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文化观念和实践方法。〔11〕

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并给予回应是日本的优良传统。然而,随着出生率的下降,家庭结构和幼儿的家庭人际关系日趋单一,使得这一优良传统在逐渐消失。〔12〕许多家长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认为当代日本幼儿需要接受学前教育的主要原因是在家里缺乏对社会复杂性的体验。成人过多的干预会扰乱社会的复杂性,让幼儿无法了解真实的社会。〔13〕在日本公办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较少。从早上9点幼儿入园开始,一天的大部分时间幼儿都在和自己喜欢的同伴自由玩耍。〔14〕教师有充分的时间介入幼儿间的纠纷,或者说通过纠纷培养幼儿的社会性,从而为幼儿日后进一步发展更复杂的同伴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实施30余年,城市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许多幼儿在和同龄幼儿的相处中会遇到困难,难以维持与同伴的良好关系。另外,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视、电脑等设备日益普及。许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将电视、电脑等当作幼儿的“保姆”。又因为居住在高楼大厦,由祖父母养育等原因,许多幼儿缺少和同伴一起玩耍的机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和日本一样,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让幼儿通过和同伴自由地玩耍来培养幼儿的社会性显得日益重要。然而,中国的大多数幼儿园教师习惯通过说教或者训练的方式教幼儿一些社会规则。为了保证集体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常常在幼儿间即将发生纠纷时制止幼儿,或者是在介入纠纷时像裁判一样明确告诉幼儿谁对谁错。这些都说明许多教师还没有认识到让幼儿通过处理纠纷学会与他人相处的重要性,以致错过了许多培养幼儿社会性的好机会。我们可以学习日本的经验,利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培养幼儿的社会性。第一,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和同伴自由玩耍。第二,在不会发生危险的情况下,不过早制止幼儿之间的纠纷。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幼儿间的纠纷,让幼儿亲身感受人际交往的失败经验,从而更加理解他人的感受,学会关心他人。第三,在介入纠纷时,教师不要急于评价谁对谁错,而是要先对双方的感受表示理解,在幼儿情绪稳定后,鼓励幼儿自己去思考解决纠纷的办法,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劉海紅,倉持清美.集団保育の役割について中国の保育者の考え方―日本の保育者との比較から―〔J〕.日本家政学会誌,2009,(12):987-988.

〔2〕鄭金洲.日中社会変化発展と発展環境―少子化と発展環境の変化―〔J〕.神戸大学発達科学部研究紀要,2004,10(3):98-99.

〔3〕劉海紅,倉持清美.日本と中国の保育者の保育観〔J〕.東京学芸大学紀要:総合教育科学系Ⅱ,2010,61:51-64.

〔4〕岡本依子,亀井美弥子,菅野幸恵.公園デビューと地域子育てにおける公園の役割-育児中の親および育児非経験者への面接を通して-〔C〕//日本保育学会.日本保育学会大会研究論文集.东京:日本保育学会,2002:390-391.

〔5〕倉持清美.幼稚園の中のものをめぐる子ども同士のいざこざ-いざこざで使用される方略と子ども同士の関係-〔J〕.発達心理学研究,1992,(3):1-8.

〔6〕高坂聡.幼稚園児のいざこざに関する自然観察的研究:おもちゃを取るための方略の分類〔J〕.発達心理学研究,1996,(7):62-72.

〔7〕朝生あけみ,斉藤こずゑ,荻野美佐.いざこざ場面における2~3歳児の方略〔C〕//日本教育心理学会.日本教育心理学会第33回総会発表論文集.东京:日本学会事務センター,1991:93-94.

〔8〕本郷一夫,杉山弘子,玉井真理子.子ども間のトラブルに対する保母の働きかけの効果―保育所における1~2歳児の物をめぐるトラブルについて-〔J〕.発達心理学研究,1991,(1):107-115.

〔9〕〔10〕劉海紅,倉持清美.遊び場面における中国の保育者の子どもへのかかわり方〔J〕.日本家政学会誌,2010,(8):453-461.

〔11〕〔13〕唐泽真弓.日本学前教育中的文化传承与变化〔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0,493(11):11-13.

〔12〕约瑟夫·托宾.学前教育中的文化〔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0,493(11):2-3.

〔14〕斉藤こずゑ,木下芳子,朝生あけみ.仲間関係〔M〕//無藤隆·内田伸子·斉藤こずゑ.子どもの時代を豊かに:新しい保育心理学.東京:恵友社,1986:59-62.

Cultivate Children’s Sociality through Dispute Intervention:Based on Interviews with Japanese Preschool Teachers

Liu Haihong

(Tibe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Xianyang, 712082)

【Abstract】The researcher studied the video of Japanese teacher’s intervention of children’s dispute and interviewed the teachers on the cultivation of children’s sociality through dispute intervention. And the interviews revealed that the teachers believed that the disputes were helpful for children’s growth. During the intervention, the teacher would first show understanding for children’s feeling. And when they calmed down the teacher would encourage them to think about the solutions. The teacher put emphasis on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and empathy through handling disputes. The Japanese practice offers inspirations for us.

幼儿社会性发展培养 篇4

一、幼儿社会性发展概述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绝对不是单一因素促成的, 它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新的因素完善自我。因此, 应该从以下构成因素来探讨幼儿的发展。

社会规则意识的建立, 是幼儿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 它构成了幼儿的交往能力。社会规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与学习工作当中所必须遵守的科学、合理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它存在于人与人、社会组织与人、社会组织与社会组织之间, 是不可缺少的契约。对社会规则的认知, 不仅仅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一个必要因素, 更是幼儿社会化历程当中的核心任务。幼儿处在不同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中时, 都会遇到不同的社会规则与角色期望, 如果幼儿想要在未来成为整体社会的一员, 那么就必须读懂这些规则所蕴含的信息。

国外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皮亚杰曾经指出, 任何行为模式都不可能不包含有情感因素, 并且情感因素应当作为动机存在于其中, 反之, 如果所构成的行为模式之中, 其认识结构与意识理解并没有参与其中, 那么情感状态也就不会存在。由此可见, 情感与认识活动之间存在着深深的芥蒂。情感活动是人对客观事物需求关系的反映。幼儿在社会性的发展路途中, 必须学会控制与理解情感, 它对幼儿人格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 如果早期情感培养过程当中出现了巨大变化, 如幼儿情感受到强烈刺激, 意外落入水中, 那么就会对今后的社会化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他的一生也许都会害怕水。 (2)

行为习惯与人际关系的建构也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具有影响意义。幼儿因没有明确的价值观念, 他会模仿亲人的行为, 一些不良行为极易诱导幼儿学会不良行为, 如乱扔垃圾等。此外, 亲子关系与同伴关系也会造成影响。良好的亲子关系与交流模式可以很好地促进幼儿对外部环境的认知, 并对幼儿今后的社会性发展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二、幼儿自我控制

幼儿的自控能力是幼儿在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所必须学会的一项基本技能, 也是幼儿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我将对幼儿的自我控制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 社会规则的认知作为幼儿社会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幼儿的社会规则认知主要来自于幼儿初期的社会互动以及父母与教师的影响。当幼儿掌握并内化了一定的社会规则时, 就会根据社会规则来控制自己的某些不合理行为。

其次, 幼儿的坚持性、自制力等品质也是幼儿自我控制力的体现, 这也可以归类为一种自控能力。幼儿的情绪发展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部分, 良好的情绪发展可以促进幼儿坚持性、自制力等品质的养成。 (3)

再次, 幼儿在社会化过程当中, 会产生许多的社会行为, 如具有攻击性的不良社会行为, 但是幼儿的社会行为会通过习惯的养成形成一种稳定性并表现出来, 这对幼儿的社会认知态度具有巨大的作用。所以, 培养幼儿, 将其不良行为改正, 并培养成习惯性的亲社会行为, 如帮助、合作等, 可以帮助幼儿在今后的社会化过程当中养成较强的自制力与同情心。

最后, 同伴的交往模式会影响幼儿的自控能力。同伴交往作为人际交往当中的基本要素, 是促进幼儿社会性良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和谐健康的同伴关系可以有效地使幼儿改掉“自我中心化”。如在同伴交往过程当中, 幼儿经常与同伴合作, 帮助同伴克服困难, 承担责任, 这样会使幼儿在今后的发展中确立良好的责任心与爱心, 并可以在同伴的冲突中通过语言交往进行自我调节, 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

三、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过程, 具有系统性, 因此在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时就需要通过多种角度, 利用多种方式与方法, 有系统、有步骤地逐步完成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首先, 通过设立相关游戏来内化社会规则, 促使幼儿在游戏过程当中学习相关社会规则。游戏的本质就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在游戏中可以让幼儿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 明确社会责任与角色任务, 在游戏中体验快乐, 了解如何通过合作以及自我努力来克服困难、控制环境变量, 实现整体目标。

其次, 在行为体验中正确调整情感。成人要帮助儿童在不同的情绪中做到正确的表达与控制欲望, 帮助他们在行动中学会正确的处理方法, 做到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再次, 通过设立活动, 完成活动目标来激发幼儿的坚持性。通过给幼儿安排相关活动与目标, 鼓励幼儿在困难的环境中完成目标, 激发其坚持性。

总之, 正确培养幼儿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自控能力, 可以提高幼儿社会化进程的效果, 帮助幼儿形成优良的品格, 因此,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分析幼儿的控制能力是科学的研究方法。

注释

11 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模式研究[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2011 (3) :99-103.

22 韩妍容.利用游戏策略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J]教育探索, 2010 (2) :41-45.

第六章 幼儿社会性发展 篇5

学科

心理学 任课教师 龚晓慧

上课班级 14级3班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社会性概念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了解同伴交往的意义与方式,2、过程与方法:理解亲子交往的意义与引导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儿童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的特点与表现、社会性行为的培养和训练

【学习重、难点】亲子交往的意义与引导的方法,同伴交往的意义与方式 【学法指导】讨论法,谈话法 【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节 社会性概述

一、导入新课

什么是社会性

社会性是人的一种心理特性,它是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理解、掌握和遵守社会行为准则,以及人们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性。

二、授课内容

二、什么是社会交往和社会交往能力

(一)什么是社会交往

交往又叫传播或沟通,它指人们利用一定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送给他人的过程。交往过程包括信息、信道、传送者、接受者四个要素。人类的交往即为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基本的联系活动。

(二)什么是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指的是个体与他人发生联系,进行人际间信息的沟通与交流,理解、协调相互间行为,以及处理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其社会交往能力主要体现在处理同伴之间关系的能力上。

三、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一)社会性发展是学前儿童心理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儿童的社会性及其交往能力的发展对于独生子女更具有现实性与迫切性

(三)社会性的发展能促使儿童较好地适应现实社会生活

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一)人际关系的形成:亲子、同伴、与保教人员关系

(二)自我意识的形成:通过别人的反应认识自己、模仿别人的言行

(三)性别角色的形成:角色游戏中体验不同性别角色,为将来生活作准备

(四)社会规范的形成:游戏中遵守规则

三、课后作业

1社会性概念 2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附:板书设计

一 社会性是人的一种心理特性,它是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理解、掌握和遵守社会行为准则,以及人们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性。

二 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1社会性发展是学前儿童心理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的社会性及其交往能力的发展对于独生子女更具有现实性与迫切性 3社会性的发展能促使儿童较好地适应现实社会生活 三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1人际关系的形成:亲子、同伴、与保教人员关系

2自我意识的形成:通过别人的反应认识自己、模仿别人的言行 3性别角色的形成:角色游戏中体验不同性别角色,为将来生活作准备 4社会规范的形成:游戏中遵守规则 【教学反思】

第二节 幼儿的亲子关系

一导入新课

复习社会性概念,社会关系主要包括哪些? 二授课内容

一、亲子交往的重要性

亲子交往是指儿童与其主要抚养人(主要是父母)之间的交往。它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亲子交往的作用机制

婴幼儿与父母的交往对其各方面心理发展均有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是通过父母的示范、行为强化和直接教导等途径实现的。

三、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不同父母在教养儿童的具体方式上存在着诸多差异,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的发展影响不同。

发展心理学家们发现父母的教养行为归结起来主要在两方面表现着差异,其一是父母对待儿童的要求和控制程度。其二是父母对儿童的要求和控制程度。

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麦考比和马丁概括提出了家长教养方式的四种主要类型,即权威型、专断型、放纵型、忽视型,并对每种类型对应的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

四、亲子交往的影响因素

亲子间的相互作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受着来自亲子双方及周围环境的诸多因素的制约。

首先,父母的性格、爱好、教育观念及对儿童发展的期望,对其教养行为有直接的影响。

其次,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状况等,通过父母一方间接地影响着亲子交往的状况。

儿童自身的发育水平和发展特点是影响亲子交往的另一重要因素。

此外,亲子交往还受着家庭以外的其它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邻里、社区的风气、舆论,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以及托儿所、幼儿园的要求和教养方式等。

五、父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由于父母之间在性格、体力、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父亲与儿童交往的内容和方式具有其独特之处。一方面,父亲与儿童在一起时多进行游戏活动,而不像母亲那样用大量时间照料孩子的生活;另一方面,父子间的交往多身体运动,观察发现,父子一起进行的游戏活动往往比母子游戏活动具有更大的刺激性,运动量更大,且更具有新异性。

正是由于父亲与儿童交往的独特特征,使父亲成为儿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对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独特的作用。三 课后作业 1亲子关系 2依恋 3依恋类型 附:板书设计

一 亲子交往是指儿童与其主要抚养人(主要是父母)之间的交往。它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亲子交往的作用机制

三、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权威型、专断型、放纵型、忽视型

四、亲子交往的影响因素

五、父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教学反思】

第三节

幼儿的同伴关系

一导入新课

幼儿的社会性的发展,一方面是在他们与成人的交往中进行的,另一方面是在他们与同伴的交往中进行的 二授课内容

一、同伴交往的重要性

与同伴的交往使儿童在更大的范围内体验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这是他们发展社会能力,提高适应性,形成友爱态度的基础。

二、同伴交往的发生发展

三、幼儿同伴交往的类型

(一)同伴交往类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同伴现场提名法”,可了解某一儿童在同伴社交中的地位。这样可以判断某个幼儿被同伴接纳的程度,从而判断其同伴社交地位的类型。

(二)同伴交往的类型

主要有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和一般型四种基本类型。

四、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

(一)早期亲子交往经验

(二)儿童自身的特征

(三)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三 课后作业

1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2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附:板书设计 一同伴交往作用 二同伴交往的类型

1受欢迎型、2被拒绝型、3被忽视型4一般型 三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

1早期亲子交往经验

2儿童自身的特征

3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教学反思】

第四节 幼儿的社会性行为与道德发展

一导入新课

幼儿社会性发展是一个接受社会规范和遵守社会规范的过程,幼儿是逐步接受社会规范的,从被动到主动地认同与接受 二授课内容

一、社会性行为概述

社会性行为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或某一事件表现出的态度、言语和行为反应。社会性行为,根据其动机和目的,可以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两大类。

亲社会行为又叫做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它是指一个人帮助或者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反社会行为也叫做消极的社会行为,是指可能对他人或群体造成损害的行为和倾向。

二、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特点:

不存在性别差异:传统的性别角色期待中,女孩子的亲社会行为要多于男孩,现实差别不大

指向同伴,较少指向教师:与同伴地位、能力一致,与教师有地位上差异 指向同性与异性伙伴的次数有差异:小班差异不大,中大班指向同性大于异性的

合作第一;分享与助人其次;安慰与公德较少

三、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攻击行为可分为两类,敌意的攻击行为和工具性攻击行为。第一类是指以伤害他人,使别人痛苦为目的的侵犯性行为。第二类是指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以攻击行为作为手段。到幼儿期,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在频率、表现形式和性质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研究发现:

 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非常明显的性别差异。 中班多于小班与大班

 以身体动作为主——攻击性言语  工具性的攻击为主

四、社会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生物因素

(二)环境因素

(三)认知因素

五、社会性行为的培养和训练

(一)移情训练 听故事、角色扮演,续编故事

(二)交往技能和行为训练  当别人抢你的东西时,该怎么办?

 武力推开。喊“讨厌”并拒绝。找老师解决。放弃。“别抢,一块玩”  游戏:5个孩子分3个苹果,学会分享和谦让

(二)善用精神奖励 口头表扬亲社会行为:如帮助别人,通过故事讲道理,不要频繁使用“红花” 三 课后作业 幼儿社会行为的指导 附:板书设计

一、社会性行为概述

社会性行为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或某一事件表现出的态度、言语和行为反应。

二、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三、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四、社会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生物因素

(二)环境因素

(三)认知因素

五、社会性行为的培养和训练

(一)移情训练 听故事、角色扮演,续编故事

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研究 篇6

关键词:幼儿教育  社会交往    能力培养

一、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社会性

即使是幼儿,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也是具有社会性要求的。一方面,所有的社会性交往能力都在于友好与平等。另一方面,只有达到了友好与平等,相互间的交往才能互相尊重,相互扶持。所以,幼儿教育在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时,就要培养幼儿主动问好的习惯,不仅是在幼儿园中幼儿要主动向遇到的教师、同学问好,同时在家里还要主动向家里的长辈与亲人问好。幼儿教师要明确言传不如身教。不仅要为幼儿作好示范,还要在幼儿间起冲突时做好和解工作,让幼儿明白任何的社会交往都会存在摩擦,但即使产生摩擦也要就事论事,分辨对错,进而互尊互爱,谦让团结。对于幼儿而言,可能一开始他们并不知道谦让的好处,甚至最开始能保持友好平等,但一遇到事情时就开始争执。基于此,幼儿社会交往的社会性就在于在不断的交流与摩擦间让幼儿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人际交往。

二、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的特殊性

(一)幼儿阶段的年龄特殊性

幼儿不同于成人,幼儿对情感的感知是最直接的。在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时,一方面要为幼儿不断创造理解与感知他人情绪的机会。另一方面要让幼儿在家庭与幼儿园外接触更多的人,扩大幼儿的眼界。如幼儿教师可以带着幼儿去老人院看望老人,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他人的心愿与情感。给机会让幼儿去帮助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在培养幼儿同情心与爱心的同时,也在无意识地教会幼儿帮助他人的必要性。还可以让幼儿去接触残疾人或者贫困人群,让幼儿在奉献爱心的同时,学会去理解他人的处境。当然,幼儿阶段的孩子由于情绪直接,很容易在相处时产生误会与争执。对于这种情况,要理解幼儿的不懂事,更不要强制要求幼儿按照成人的想法去做。而要通过活动来化解幼儿间相处的问题,无形地纠正幼儿间自私等行为,提高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二)幼儿阶段的兴趣特殊性

没有一个幼儿不喜欢游戏,幼儿对其有着天生的热爱。在游戏中幼儿得以开发智力,得以交流意见。可以说幼儿阶段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最好的切入点就是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在团体游戏中,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间多进行接触与交流。在户外游戏中,幼儿教师要适当给出合作与竞争类目标,让幼儿多做些社会交往相关的游戏。其重点在于让幼儿主动去进行交谈,主动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动去邀请他人一起合作来完成目标。但幼儿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幼儿的兴趣是很容易转移的,对于一个游戏,幼儿玩不了几次就会觉得腻。这也就要求幼儿教师要多设计新游戏,把多元化的生活引入幼儿社会交往游戏中来。比如,让幼儿分成几队去完成一个问路目标,先到达的小队获胜。或者几个教师扮演商贩,让幼儿分别购买不同的东西,根据幼儿采买回来的东西与所花费的钱来进行评分。还可以让幼儿互相间结成小对子,一起商量着来表演一个小节目,两两组合,可以讲一个小故事,唱一段歌曲,还可以模仿一段动画片里的情景。游戏期间,教师不需要进行限制,重点要让幼儿主动去玩这些游戏,并自己去想要表演什么,相互间交流如何去表演。

(三)幼儿阶段的性格特殊性

社会交往能力中,学会分享,乐于分享的幼儿总能得到更多的朋友。但是幼儿阶段的孩子正处于性格的养成期,对属于自己的东西独占欲非常强。如幼儿不愿意看见自己父母抱别的幼儿,不愿意自己喜欢的教师关照其他幼儿,这都是幼儿独占欲的体现。很多大人直接把幼儿这一阶段的性格认定是幼儿的性格,认为幼儿自私,不懂分享,甚至为此而惩罚幼儿。实质上,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而言,这样的性格是非常常见的,教师与家长要做的是引导幼儿明白,分享并不是失去,分享是一种互利。幼儿懂事有限,以为自己的东西给了别人,自己就再也没有了,所以不愿意去分享。即使强制性分享了,幼儿也深觉痛苦,嚎啕大哭。在社会交往中,家长就会责骂幼儿不懂事。此时的教师应多组织团队性活动,让幼儿通过分享完成游戏,通过分享来拉近相互间的关系。当幼儿通过分享获得了更多的回报与友情时,他就学会了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一节:互利。

三、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养需要家校合作

对于幼儿教师而言,定期开展家长会阐述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的意义是非常有必要的。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需要家校共同营造氛围,在幼儿园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幼儿起到了引导,回到家,家长的处世态度与行为则直接影响到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与发展方向。家长一方面要努力搞好邻里关系,尊老爱幼,关心他人。在朋友交往时,不要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甚至在背后说朋友的坏话。另一方面,幼儿教师要让家长尊重幼儿自己的交友选择,不要干涉幼儿的交友行为。特别是对爱心的培养,如果幼儿学不会同情与爱心,就不会主动去关心别人。如果幼儿在家庭里都感受不到爱,那么何以谈去关心别人?

对于家长,要及时向幼儿教师反映幼儿在家庭中的情况,把幼儿遇到的交往难题讲给教师听。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家长不可把幼儿间的交往摩擦当成重大事故,不要小题大做,而要让幼儿在这些摩擦与争执中学会去与人交往。教师要多布置亲子交往活动,让家长带孩子走出家门,去开拓眼界,去与更多人交流。如买东西时让幼儿自己去交谈,遇到问题时先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意见等。

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对于幼儿来说是其社会适应性的基础,幼儿的个人成长和未来的发展都立足于社会交往能力基础上。作为家长要学会与幼儿教师合作互管,作为教师更应尊重幼儿个性与心理特点,科学教育。

参考文献:

[1]佘小慧.如何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

[2]张树花.如何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8).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 篇7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符合社会行为规范且对社会交际或人际关系有积极作用的行为,它包括分享、同情、合作、帮助等内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其成年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弗洛伊德认为,一个未经社会化过程的个体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是以自我为中心转变为具有利他倾向的过程,不仅能够加快他们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社会化过程,而且是其成年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所以,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不仅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亲社会行为

游戏是幼儿最好的伙伴。在游戏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大量的交往机会,如引导幼儿学习如何参加小组活动,如何为同伴所接受,如何共同商议、互相协作、互相配合,如何公正地解决发生的争吵等。这有利于培养他们更好地考虑别人、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能力。为了能把游戏玩好,幼儿往往乐于抑制自己的愿望,自愿地遵守规则,使自己的行动服从游戏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有效地利用游戏这一教育手段,把分享、谦让、合作、帮助等各项亲社会行为的培养融入到幼儿的游戏中,让幼儿反复练习,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自觉、稳固的亲社会行为习惯。如,在“娃娃家”,幼儿扮演着“爸爸、妈妈”,悉心照顾“宝宝”,热情招待“客人”;在医院,幼儿穿上白大褂,为“病人把脉、看病”;在“点心店”,幼儿制作“点心”、“招呼客人”……幼儿在角色扮演中,体验着角色的思想、感受,逐步认识了解了角色的义务、职责,体验着关爱他人、与人合作、帮助他人的游戏乐趣,形成了初步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完成”着社会角色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二、在教育活动中,让幼儿萌发亲社会行为的意识

教师是幼儿每天接触最多的成人之一,教师如何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促使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萌发,对幼儿来说很关键。为此,教师可通过创编故事情景、设计矛盾冲突“现场”、提供真实事迹、创设行为表现场景等多种教育手段,让幼儿通过对他人观点需求的理解,做出相应的亲社会行为。

小班幼儿的“自我中心”意识普遍较强,对玩具、食品有着较为明显的独占独享意向。为了削弱幼儿的“自我中心”意识,帮助幼儿建立起与他人分享的良好愿望,教师可根据小班幼儿容易接受具体形象事物的年龄特点,设计组织“玩具大家玩”、“美味食品车”、“图形食品品尝会”等活动。在活动中通过看看、玩玩、说说、尝尝等手段,让幼儿在尝试交换玩具、分吃食品的具体操作中,学会分享,体验共享玩具、分享食物的愉悦。

三、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是极其不稳定的,无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都需要得到群体的认可。那么,如何使有亲社会行为表现的幼儿继续保持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呢?除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体验、练习外,还需要教师及时的鼓励,以造成良好的氛围,使之成为习惯,逐渐形成幼儿自觉稳固的亲社会行为。如,在午睡前,幼儿一如往日地忙着脱衣服、铺床单、整理衣物,有的幼儿由于衣服的拉链在后,都着急地请老师帮忙。等我一一给每一位幼儿弄好以后,忽然回头看见琪琪正满头大汗地把手朝后,费劲地拉着拉链,我刚想走过去帮她,欣欣走到了琪琪面前说:“琪琪,我来帮助你,好吗?”说着她非常认真地拉着拉链。我马上借机表扬了欣欣的行为,为其他幼儿树立榜样。通过多种方式方法的干预、鼓励和强化,我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表现逐日提高。幼儿从同伴身上获悉了亲社会行为的信息,又从同伴身上体验到了亲社会行为所赋予的快乐。

四、积极争取家长配合,巩固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幼儿社会性发展培养 篇8

关键词:幼儿,主题墙创设,社会性,作用机制

幼儿园主体墙环境创设的要求在相关的规划教程中有明确的记载, 那就是通过创设相关用于教育活动的良好主体环境, 创造幼儿用于活动和表现自我的机会和场所。幼儿园的主题墙创设不能依靠单一的装饰, 也不仅仅是起到一个装饰的作用, 而应该基于丰富多彩的多功能创造性活动, 不单单具有美丽的色彩, 来感染幼儿的情操, 还具有强大的互动功能, 激发幼儿主动动手和创新性创造的能力。

一、主题墙创设和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作为社会性教育的起点, 幼儿园本着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目标, 培养其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 教导幼儿学会为人处事。通过创设多主题的环境来开发幼儿的社会性, 通过自信参与、互帮互助、亲子行为等教会幼儿基本的社会认识和情感。幼儿园主题墙创设和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之间的作用机制还处在初期研究阶段, 我们应开发更多的资源, 创设更多的主体墙环境来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二、幼儿园主题墙创设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机制

(一) 亲身参与主体墙创设让幼儿活力无比

任何多姿多彩、多功能的主体墙环境都是为了幼儿服务, 幼儿是主体环境创设的意愿赋予者, 主题墙的创设应该根据幼儿的需求来进行, 增加社会性的教育意义。幼儿通过亲自参与, 配制不同的材料, 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来尝试和探索, 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都有各自对于主题墙的理解, 优化整合之后就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能力水平。这样通过老师和幼儿, 幼儿和主题墙, 幼儿和幼儿之间的多种互动, 对幼儿的情感、知识、行为等社会性特点进行培养, 促使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如幼儿园主体活动《我在动物园》中, 教师可以利用墙面为幼儿们设置一个动物园的背景, 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 让他们动手制作和画出动物园里见到的动作。一两天之后幼儿们就要上交自己的作品, 有的只做了大象模型、或者绘画了各种各样的动物, 随即教师对各种作品进行整合设计, 形成一个完整的主题墙。幼儿们看到自己的作品, 向自己的伙伴、教师和家长介绍制作的过程, 使得每一个幼儿都乐在其中, 健康成长。

(二) 同伴间互帮互助教会幼儿善于关爱

社会生活的基础是群体, 懂得关爱才能在群体中活的快乐。创设良好的幼儿群体可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师应该学会引导幼儿之间和睦相处, 互帮互助, 让班级群体对每一个幼儿的成长产生积极的作用。主题墙创设是一个多人的活动, 每一个幼儿都要参与, 通过集体活动来拉近幼儿之间的距离, 建立友好的气氛。幼儿会在主题墙创设的过程中, 相互称赞彼此的作品, 同时, 原本平淡的主题墙背景, 在他们互帮互助之下变得丰富多彩, 从而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关爱的力量, 培养幼儿的社会集体意识。

如在幼儿园主体活动《我在动物园》中, 教师可以通过材料设定很多的空间, 然后班级里有的幼儿家里有很多的卡通动物小模型, 通过沟通, 幼儿和家长同意把动物模型拿过来创设主题墙。教师要教导幼儿关爱他人的物品, 有什么感兴趣的可以去咨询“卡通动物小专家”, 通过互动, 无论是带来模型的孩子, 还是观赏的幼儿, 都可以获得快乐的满足感。最终卡通动物模型完好无损的归还, 友好互动、关爱物品使得集体之间的相处更加和谐。

(三) 亲自合作创设主题墙带给孩子家的感觉

家庭是孩子社会性培养的重要环节, 家长和孩子之间应该通过互动环节来建设和谐的家庭关系, 通过轻松多彩、友情和睦的主题墙创设, 消除幼儿和家长之间的交往的紧张, 避免给幼儿带来孤独感。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幼儿的不同生活规律和方式, 来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社会交际能力。以身作则, 给幼儿树立正面积极的榜样, 还有就是要善于运用集体来为幼儿创造社会交际的环境, 纠正不正确的交际方式, 培养正确积极的交往品质。教师要善于利用主题墙的创设, 来为家长和幼儿之间的交流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从而给幼儿极大的收获。

如幼儿园主题墙活动《我爱我家》中, 教师创设一个背景房屋, 而幼儿通过绘画方式来创设各种不同的家具。每一个房间的家具都不同, 幼儿可以通过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来讨论来确定家具的形态, 通过实际动手能力, 完成一个美好的家的环境的创设。家长和幼儿要相互互动, 不同的“家庭”之间可以互相参观, 然后来修改自己的设计。每一个班集体都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可以给孩子温暖的感觉。

综上所述, 幼儿园的儿童都处于以自我为中心, 社会化起步的阶段, 亟需清醒认识自我, 认识集体的概念。主题墙创设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性平台, 通过不同环境主题的创设, 激发幼儿活力, 引导和同伴之间和睦相处, 和家长之间感受家的感觉, 对于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韩宇峰.对班级互动主题墙创设的探索[J].成才之路, 2009, (33) :69-70

[2]林晓丰.幼儿园班级主题墙创设的教育价值及其优化策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32 (10) :142-143

当前幼儿社会性发展新现象 篇9

幼儿的行为问题一般是指对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障碍的行为的情绪方面的异常表现, 包括爱发脾气、争吵、破坏行为、任性、自私、固执等。情绪是人类有机体在种族进化中获得的一种心理功能, 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幼儿需要的态度状态。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表明:学前期是一个人性格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 情绪发展良好, 儿童就会成为人格健全的人, 否则, 儿童可能会出现行为障碍、人格缺陷等问题。因为计划生育的基本国情, 我国每个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 由祖辈亲自抚养, 家长错误的教育观, 年轻父母自身的情绪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没有接受正确的情绪问题缓解方式方法, 导致大多数孩子在幼儿园、家里甚至社区都表现出爱发脾气、任性、固执、自私、攻击等情绪化的行为, 而且情绪化行为越来越多, 频率也越来越大, 不仅对正常的教学活动产生了严重影响, 甚至影响到了家庭关系。

二、亲子依恋

家庭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中形成了独特的人际关系,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亲子依恋。在生活照料上, 母亲所起的作用往往会超过父亲, 而在人格影响上, 父亲的一言一行常常会给孩子深刻的印象。父亲和母亲一样, 都是儿童重要的依恋对象, 在儿童早期社会性和情感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实上, 大多数孩子的依恋对象都不是父母, 而是祖辈。这种现象跟家庭结构、生活环境和社会现状密切相关, 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在社会性认知、情感和能力方面出现了偏差。这种偏差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安全感的获得。仔细观察孩子的睡眠姿势和分离时的行为表现就会发现, 幼儿焦虑尤为明显。幼儿与父母之间的依恋类型以焦虑抵抗型和回避型居多, 安全型较少, 忙碌的父母周末想与孩子交流时, 需要祖辈作为媒介的现象越来越多。

三、同伴关系新危机

儿童从家庭中走出来, 开始了一种崭新的人际关系——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中具有成人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首先, 同伴关系发展了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其次, 同伴关系能使儿童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最后, 同伴交往的经验有利于儿童自我意识和人格的发展。因为城市人口密集化, 导致幼儿的同伴关系多在幼儿园中进行, 且存在时间差异;周末和寒暑假, 部分孩子会极度缺乏同伴。随后, 家长选择了其他途径弥补这种不足, 如社会戏剧性游戏——麦鲁小城和各种早教机构, 很多家长甚至认为选择早教就是给孩子找玩伴。同伴的缺乏就成了首要问题, 幼儿缺乏与同伴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不能及时地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运用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 造成语言发育迟缓, 引发了社交障碍和个性障碍。

四、性别角色

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是指儿童为能胜任某种或多种社会角色所进行的角色行为模式效仿和学习过程。性别社会化包括性别期望、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偏好, 主要是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来实现的, 通常是通过观察和模仿父母、教师、同辈群体、大众传媒中的人物而获得。受多种因素影响, 当代幼儿对自身性别角色比较敏感, 女孩的双性化表现明显, 而男孩则在某些时刻表现出典型的男性化或女性化特质。男孩选择“男性特征玩具”非常明显, 女孩不明显;在同伴性别的选择上, 儿童偏向于性别特质而非性别的互补性, 与传统幼儿选择同性伙伴差异明显。

参考文献

[1]周梅林.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之我见 篇10

一、现状调查

我们采用调查和实验研究方法, 在现实场景中观察了解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现状, 避免了只从主观看法去推测问题的现状, 进而结合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工作的理论, 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对策, 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1. 班级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调查分析

幼儿友好相处情况、幼儿友好交往情况、幼儿礼貌用语情况的调查分析统计分别见表1、表2、表3。

表1~表3的调查是在幼儿游戏和各种活动中, 运用轶事记录法和时间取样法, 观察幼儿亲社会行为, 结合家长问卷统计获得的数据。总体上看, 多数孩子有初步的友好相处的意识, 但尚未形成习惯, 少数幼儿有不良的行为习惯。不良行为区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过失型:有某种不良需要或认识不足, 在外因诱发下产生违反行为规范的行为。

品德不良型:在某些不良需要发展的基础上, 受错误意识倾向支配而产生的违反友好行为规范、损害集体和他人利益的行为。

攻击型:由于需要受到挫折引起情绪冲突, 对特定的对象 (被主体认识是需要的剥夺者或损害者) 发生反抗、发泄、报复等攻击行为。

压抑型:需要受到挫引起情绪障碍, 丧失信心、自卑、悲观而产生的消极行为。

幼儿各类不良行为分布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 在幼儿的不良行为中, 过失型和攻击型的幼儿占大多数, 主要是由于某种需要不能满足或认识不足而产生的。

2. 班级幼儿亲社会行为缺失的原因分析

在本人执教的小班中, 幼儿消极社会行为中表现较突出的是攻击性行为, 部分幼儿攻击性行为较强, 其表现是抢人家的东西、事事爱抢先、喜欢打人等。

形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教育不当。孩子入园前大都是由老人带着, 摔了一个跟头, 碰到椅子, 大人就会打椅子, 说:“椅子不好, 碰到宝宝了。”时间长了就会养成一种习惯, 总是怪别人, 攻击别人, 从而形成不良的心理归因。二是榜样不好。现在有些影视片, 打来打去的挺多, 孩子觉得挺好玩的, 实际就学了一些不好的榜样。同伴间不好的行为, 小孩也要学。三是环境因素。家庭对独苗关爱过度, 对独生子女缺乏要求, 以致孩子养成独占、独霸的习惯。

二、教育对策

1. 加强教学活动中的诱导作用

把培养幼儿正确行为观念的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强化练习, 运用多种形式使幼儿逐步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游戏, 可以使幼儿养成同伴间互相谦让的行为习惯;种植和值日生活动, 可以教育幼儿热爱劳动、爱护公物;学习文学作品、讲故事等, 可以教育幼儿讲礼貌、守纪律、拾金不昧等。

2. 增强情境活动中的启发作用

幼儿一般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反省, 为此, 我们通过讲道理、观看情境表演、角色扮演等途径, 呈现一个有消极社会行为的儿童形象, 讨论这一儿童的表现及危害, 让他们认识到他人对不良行为的不满, 使其意识到这样的儿童是不受欢迎的, 从而使其对自己的攻击性等行为产生否定情绪, 从动机上改正消极社会行为。

3. 巩固正面榜样的示范作用

成长期的幼儿, 一方面, 教师的表率作用对他们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 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矫正, 即使幼儿消极社会行为发生的动机可能是善意的, 如“抱打不平”等, 也应及时教给正确的解决方法, 与其共同设想受人欢迎的儿童形象, 增强幼儿向榜样学习的愿望。

4. 强化“不一致反应”的效应作用

幼儿有时以攻击性行为来引起他人的注意。对幼儿的消极社会行为表现如攻击性行为作出“不一致反应”, 对他们的行为不予强化、不予注意, 而对被攻击的对象却给予充分的关注。这种一冷一热的不同态度, 实际上也为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提供了非攻击性行为的榜样。对比较冲动、不冷静的幼儿实行短时间的“坐冷板凳”的惩罚, 待其平静后, 再与他作进一步的交谈。

5. 密切家园共育的连锁作用

为了让家长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 我们定期召开家长会, 向家长宣传日常的“言传身教”对幼儿成长的意义。同时利用同家长单独接触的机会, 互相交流信息, 增强家长平时用自己良好的言谈举止影响幼儿的意识。我们还建立了“家园联系册”, 开辟了“家园共育”园地, 密切了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联系, 给教师在幼儿园的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效果分析

实验历经半年按期结束, 对幼儿亲社会行为进行了实验结题检测, 结果见表5~表7。

上述表5~表7与实验前调查表对照比较, 我们发现大部分幼儿同伴间能友好相处, 不打人、不骂人, 争夺、推抢现象明显减少, 大家都想玩的玩具基本上能商量着玩, 能用一些基本的礼貌用语。

通过实验前后对照比较, 发现实验后各方面的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 友好相处方面

具有攻击性的幼儿知道了他们的行为是不受欢迎的, 体验到了集体活动的乐趣, 知道了只有不打人、不骂人的人大家才喜欢他。幼儿在打人、骂人方面较实验前减少了70%以上。

2. 学会交往方面

能友好地和同伴一起玩, 玩游戏时有时能协商分配角色, 在游戏过程中如果与小朋友发生矛盾多数时候能讲道理, 很少有动武力或讲难听话的。较实验前相比抢玩具现象明显减少, 能主动让玩具的幼儿增加了55%, 能协商要玩具的幼儿增加了100%。

3. 礼貌用语方面

幼儿社会性发展培养 篇11

关键词:自主游戏;社会性;游戏活动

社会性区域如娃娃家、儿童医院、理发店等永远是幼儿最喜欢的区角,在这里他们的生活经验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里他们会根据主题活动的不同产生新的游戏。我把它们称为幼儿的自主游戏,从而带动并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一、鼓励幼儿的自主游戏,大胆地将问题抛给孩子

中班主题活动《美丽的凤凰岛》,孩子在娃娃家中热火朝天地玩着旅游纪念品销售店游戏。天天扮演售货员,丁丁、乐乐扮演游客,打算购买贝壳纪念品。随后丁丁选择了一个海瓜子壳粘贴的小松鼠,乐乐也想要。“商店”里只有一个小松鼠玩具。两个孩子你争我抢,各不相让。售货员天天慌了神,不知如何是好。天天看到站在一旁的我,向我求救。

我没有直接告诉他解决的办法,而是请他问问店里的其他同伴,看看有没有好办法。这时,店员瑶瑶发话了:“嗨,这还不简单吗?谁给的价钱高就卖给谁呗!”瑶瑶的话启发了天天,最后,在一番“竞拍”下丁丁最终得到了小松鼠。

在分享环节的时候,我又将问题抛给全体幼儿:“只有一个物品,两位客人都想要,应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孩子非常感兴趣,七嘴八舌地说起来,“可以互相谦让一下嘛”“可以请店员再做一个”等等。

通过全班小朋友的共同智慧,这个问题迎刃而解。孩子们的智慧不正是他们日常生活经验的重现吗?

二、操作材料渗透教育智慧,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小班“真好吃”主题活动中,有一节教育活动“三只熊的早餐”。活动的目标就是引导孩子们将物品按照大、中、小进行分类,并按照角色进行物品分配,爸爸用最大的,妈妈用中号的,孩子用最小的。乐乐、洋洋、宝宝三个小朋友选择了娃娃家,他们进入娃娃家以后,乐乐(能力表较强)先给他们分派好各自的角色,然后按照大中小来分配物品,乐乐:“我当爸爸,洋洋当妈妈,宝宝当孩子。咱们一会去选购东西,你们可别拿错了。”他们各自取了自己的东西,宝宝在拿墨镜时拿了个大的,乐乐大声地说:“不是这个,这是爸爸的,你是那个最小的,你是孩子嘛。”宝宝听了赶紧把手收回去,拿起了最小的,“爸爸,是这个吧。”乐乐点点头。三个人有说有笑地进行游戏,这些材料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乐趣。这种看似简单的操作过程,需要计算、实际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能力,并初步培养他们间协商、合作。

三、教师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在“春天天气真正好”主题活动中,孩子在娃娃家玩春游的活动。孩子将好吃的、水壶等装到包里,戴好帽子,出发了。他们开始在娃娃家里兜兜转转,却没有再深入下去进行游戏。于是,我将盖电视的装饰布铺在地上,将好吃的放在上面,开始“吃东西”,烁烁问:“老师,你在干什么。”没等我回答,小雨抢着说:“这不是野餐吗?我和妈妈去爬山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接下来的活动孩子们就将活动延伸到野餐,他们回到娃娃家,将桌布拿来,也把好吃的放在上面,在这个过程中“爸爸”“妈妈”发挥了作用,能够照顾“宝宝”,先让“宝宝”吃饱,自己再吃,并且能提醒孩子注意安全。游戏的情景更加丰富,孩子玩得更有乐趣。

四、大胆尝试以物代物

娃娃家来了客人,妈妈要做饭,锅却找不到了,这可急坏了妈妈,“老师,做饭的锅没有了,怎么办?”我说:“去找一把呗。”“上哪找?”我指着教室说:“咱们教室这么大,你去找一找,总能找到的。”“妈妈”去了,到了美工区废旧材料的框子里扒来扒去,好像是打算找一找上次绘画剩下的小锅,可惜没找到。最后自己用一个圆形的饼干铁盒子当锅,炖了一锅汤,和客人美美的饱餐了一顿。游戏继续进行。

因此,不管教师在游戏前对游戏的预设有多全面,都不可能完全预测幼儿的动态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中多关注幼儿的兴趣、经验和表现,引导幼儿不断地调整。

1.当幼儿开始自主游戏时,教师要“顺”

顺,即顺应幼儿的合理行为。在活动中,当发现幼儿没有根据教师预设活动进行游戏时,我们不能按自己的想法调整游戏或是强迫幼儿继续游戏,而是观察与参与,顺应他们的想法并将调整游戏的权利交给他们。当幼儿用自己找到的新材料和新方法进行游戏时,游戏才真正转化为更适合幼儿的游戏。

2.當幼儿有想法时,教师要“启”

启,即通过启发和引导,使幼儿获得更清晰的认识。在寻找适宜的材料时,教师通过适宜的启发和归纳,使幼儿零散的观点渐渐清晰。

3.当幼儿游戏受到局限时,教师要“推”

推,即教师主动参与活动推动游戏进入新高潮的契机。发现幼儿的游戏总停留在简单的游戏情景中,为了推动游戏发展,教师应当主动走进游戏,以游戏的身份来推动游戏,最终把游戏的经验内化成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03.

[2]王振宇.儿童社会化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幼儿社会性发展培养 篇12

关键词:幼儿,社交能力,独立思考

幼儿正处于模仿塑性的关键时期,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 需要通过耐心的引导、细心的呵护、正确的指导等过程, 帮助幼儿“模仿”社会交往过程, 提升幼儿社会交往的能力, 为幼儿今后健康地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有耐心地加以引导

在幼儿教学中, 耐心是极为重要的。有些教师或家长容易生气, 认为孩子连最基本的生活常识都不知道, 连他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都不会做。以成年人的眼光和标准去要求孩子很不合理, 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所以应该有耐心, 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他们的想法和生活。例如, 幼儿之间闹矛盾不可避免, 在玩滑梯时为避免争抢, 教师应把幼儿分为若干组, 每组都选出一个小组长, 哪一组表现得好, 就奖励一朵小红花。因为在课堂上刚讲过谦让和友好共处, 小组长为维持好内部秩序, 会在一起商量玩的顺序。最终选择剪刀石头布定输赢编号的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 轮流在滑梯上玩。在等待中的小组为了得到小红花, 很重视内部团结, 有人开始出主意做别的游戏, 以至于到后来每个小组都聚在一起开心地玩耍, 反而没有人去争抢滑梯了。教师鼓励某组幼儿加入其他组的游戏, 双方组长都怕会引起矛盾, 还模仿动画中约法三章。放学时, 教师让幼儿总结心得, 多数都赞成“友好相处、愉快玩耍、不争抢、不闹矛盾”这些说法。中班幼儿已经有一定的自控意识, 并且开始学会为他人考虑, 所以应该引导他们如何避免矛盾。就如前面所言, 最好让他们自觉感悟, 如此养成的习惯才深刻。即便偶尔犯错, 让他们联想过往场景, 也要比纯粹的理论教育效果好。

二、家庭与幼儿园配合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场所, 双方应该多多交流, 在家庭中融入学校氛围, 在学校融入家庭场景。例如, 在幼儿园学习了“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回家后父母也可以陪孩子练习。在孩子做完作业后, 夸赞他们很棒, 奖励一个吻;让孩子帮帮小忙, 如搬个板凳, 要对孩子说谢谢;陪他们看动画片, 若有值得学习的情节和内容, 可与幼儿练习交流。周末假期, 可带着孩子外出, 去超市、广场、饭馆, 学会跟服务员说谢谢, 学会跟清洁工说您辛苦了。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苗, 在家被溺爱, 而父母常会放纵他们。幼儿园和家庭交流后, 可设置同样的场景。比如在家吃饭时, 幼儿可能会强行占有饭菜, 不让其他人碰;吃东西喜欢吃大块和完整的, 但又吃不完, 造成浪费。教师不妨在课堂上做游戏发糖吃, 通过引导矫正他们的坏习惯。或者模仿各种社会交往情境, 锻炼他们在不同场合, 如何应对各种不同的人。比如, 设置医院看病的场景, 找学生扮演医生、护士、病人等角色, 让医生分析如何安慰害怕打针的病人;设置外出旅游的情境, 分角色扮演走散的游客、陌生人、警察, 让幼儿在与社会交往时, 树立起防范意识, 不单独和陌生人做过多的交流, 如果遇到麻烦, 应寻求帮助, 而不是在原地哭。此外, 教师和家长都应该做好模范带头作用, 给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学习环境。

三、充分利用音乐游戏

社交能力的培养有多种方法,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 游戏和音乐无疑是两种最为有效的途径。两者结合, 将起到更好的效果。如《拍手歌》, 可以让学生一起做, 加深彼此的认识, 形成愉快和谐的氛围, 让幼儿习惯于这种环境。尤其是内向的学生, 减少他们独处的时间, 可以让其尽快融入班级中, 培养其交往意识。也可以让学生两两自由组合, 改变原来的词, 如此一来, 他们既要在一起想着如何改, 改完又要一块说出, 需要极强的默契, 而这种合作意识在社交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合作, 社会交往还需要具备竞争意识。可举办“抢板凳”的游戏, 随着音乐的旋律和戛然而止, 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很多小朋友都喜欢这个游戏, 且做起来十分简单, 每次8~10 人, 选择欢快的音乐, 让小朋友在音乐中强化社交意识。教师和家长应抽出时间陪孩子做游戏, 如“两只小小鸭”的游戏, 既能促进父母和孩子的感情, 还能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 使其能够领悟父母的爱。

四、锻炼分析思考能力

幼儿常会依赖于教师, 以他们为权威, 不管是学习, 还是生活都认为教师说的都对。部分家长也会认为, 既然把孩子交给幼儿园, 就要听老师的话。这样固然是好, 但也有缺点, 幼儿的思想会变懒, 独立思考能力会受限。社会交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需要学生有自己的判断力, 能够独立解决问题, 而不是做什么都要按照教师制订的标准。

为此, 教师应该经常开展活动, 锻炼幼儿分析思考的能力。如播放动画, 内容是绿草坪对城市环境的保护作用, 当一大片明亮的绿色铺展开时, 学生仿佛也感觉到了清爽。然而, 紧接着, 开始有人践踏草坪, 渐渐在草坪上踩出一条路。更有甚者, 趁着暖暖的阳光在草坪上烧烤, 丢弃了很多垃圾却没有捡。绿油油的草坪开始变得枯萎, 小草禁不住哭了起来。或者设计为在旅游地点对文明古迹、公共设施的破坏, 包括乱刻乱画、随意丢垃圾、大声喧哗等行为。让学生自己思考, 通过对动画的分析, 幼儿大都会做出正确的判断, 并给出充足的理由, 而后加以引导, 使他们在生活中也要注意, 尽量不要出现此类行为。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社会交往能力需从幼儿开始培养, 在幼儿教育中, 通过游戏引导法、技能模仿等方式, 帮助幼儿建立社会交往的雏形概念, 为幼儿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晓会.探讨家庭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J].学周刊, 2015 (25) .

上一篇: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下一篇:服务群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