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生态圈

2024-05-14

广播生态圈(共9篇)

广播生态圈 篇1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传统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已成为必然,对于传统广播而言,目前最普遍的融合方式是把录好的节目放到互联网上播出。但是目前互联网音频以大数据为支撑,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的能力较强,有着较快的成长速度和发展势头,因此传统广播媒体不应仅仅把新媒体作为自制节目的一个播放平台,应改变这种原始的媒体联合方式,借助传统媒体的先天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运用互联网思维,真正去致力于创造适用于网络的音频节目和互联网产品,发挥不同媒体各自的优势和长处,实现渠道和内容的融合,台网的真正融合。

一、传统广播的先天优势

首先,在泛媒体时代,虽“处处是媒体,人人是记者”,但公信力缺失是制约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发展的最大障碍。传统媒体所播出内容的可靠度和可信度是当下一些新媒体无法企及的,也将成为传统广播转型升级的重要优势。其次,传统广播根植于本地文化和风土民情,让受众更有亲近感和认同感,可与受众进行深度互动与沟通,也可作为解决民生问题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主流平台。另外,虽然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但广播直播的时效性和迅捷性等传统优势仍然存在,移动媒体和车载媒体的市场空间可以进一步开发。最后,传统广播作为主流官方媒体具有先天性平台优势,相对于互联网新媒体,有更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既可以整合地方政府资源,又可以整合区域产业和本地用户资源,这些都为传统广播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传统广播的发展困境

第一,市场有限,技术滞后。对于多数传统广播而言,因地域产业和市场容量限制,广告投放有限,因此资金、人才和资源方面的先天不足,使得传统广播尤其是地方广播在节目竞争中一直受到多重局限。多数传统广播的制播设备和技术平台严重落后,业务流程有待改革创新,用户数据库和服务平台等方面也亟须优化升级。第二,内容局限,受众出走。近年来,在互联网和新媒体冲击下,品牌广告投放纷纷转向强势媒体与互联网新媒体,然而节目竞争日渐加剧,节目制作成本逐年攀升。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广播尤其是地市广播,除了本土新闻和线下活动外,节目的质与量都难以保证,内容变现能力急剧下降,节目的影响更是逐步边缘化,节目内容和收听方式难以吸引和满足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需求,必然导致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快速转移,传统广播和主流受众也必然渐行渐远,甚至面临“失联”的危险。第三,机制僵化,人才流失。受事业体制影响,传统广播结构板结,机制僵化,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导致管理运营、发展模式和人事结构变革困难。另外由于地域局限,传统广播对优秀人才吸引力天生不足,“干部能上不能下、人员能进不能出、待遇能高不能低”的僵化机制,更加剧了现有人才的流失。

三、传统广播“互联网+”的融合重建

(一)跨界融合,重塑结构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生态。“+”就是产业创新,跨界融合,是具有开放性的变革,也是一种结构的重塑融合。媒介融合在几年前就被提上日程,但多数传统广播的融合仍然只是单纯的平台互动和联合,而互联网“+”所提出的融合包含身份的融合,广播制作的不再是节目而是要投放到市场上的产品,而客户消费被转化为投资,媒介与受众成为伙伴,受众不仅是服务对象,更要参与产品的创新和升级。

(二)基站普及,覆盖率广

传统广播在各地市普遍采用1KW调频发射,覆盖面积60km左右,这种方式只能满足听众收听本地区的广播,而移动互联网的各个移动运营商在城市之外所建立的基站,其发射功率大多为5KW,覆盖面积大约为30~35km,虽然单体覆盖率不及传统广播,但所建的基站多,总体覆盖率更为广泛。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上网比例高达90.1%。网络环境的逐步完善和手机上网的迅速普及,使移动互联网的应用需求不断被激发,因此传统广播只有真正进入互联网,为网络量身定制音频节目才能真正实现媒介融合。

(三)内容丰富,选择多样

就传统广播而言,听众的选择受到时间和内容的多重限制,只能在特定时间被动接收既定内容。如今,人们很少有机会专程守候在收音机前,而对于移动互联网而言,通过移动手机终端收听广播打破了广播的地域特性,开放性的服务于全球受众,在任何提供数据服务的地方均能选择收听自己喜欢的频道和节目。现在很多广播APP都能提供数千个电台,数万个节目,用户可以在任何时段选择自己心仪的节目。

(四)多元渠道,互动灵活

在“互联网+”时代,广播的基础设施和接收设备都发生了明显改变。相对传统的无线电广播,移动互联网应用实现了4G网络、智能手机、局域无线网络,甚至车载移动互联网等多平台传播的叠加效果,并且平台搭建成本低,使用范围广。如今,微信公众平台和各类APP后台快速发展,图片、视频辅助文字、语音大大丰富了互动方式,提高了互动效率,同时降低了互动成本。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小巧轻便的移动终端已经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在现在以及不久的将来,当移动互联网能够提供更强大的数据服务,更加注重用户体验,进一步提升智能化,加强互动性和参与性,那么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用户收听体验必然会更优于传统广播,受众的收听习惯也自然会随之改变。传统广播理应抓住媒介融合这一机遇,利用自身的权威性、时效性等优势,同时吸取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优点,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更加重视用户体验,创造能够切实满足受众需求、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以期实现真正的媒介融合。此外,移动互联网应用不能只着眼于现在,应在时刻关注技术革新的同时,第一时间关注受众的反馈。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媒体融合已成为传统媒体的必然选择,在当前“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各传统媒体都在积极探索融合转型之道,转型被提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传统广播也不例外。本文将从传统广播的优势、“互联网+”的特征、广播生态圈的融合重建及面临问题等方面来探讨传统广播如何困境突围。

关键词:传统广播,“互联网+”,新媒体,广播生态圈,融合重建

打造“企业生态圈” 篇2

2003年8月,蒙牛在中国乳业年会上首次提出“企业生态圈”理论。

描述企业的存续状态,“价值链”稍显单薄,“价值星系”略嫌机械,借用“生态圈”的概念可以赋予它活的灵魂,还原它“混沌”本性。未来的竞争,已经不是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一个生态圈与另一个生态圈的竞争。

这里,作为一个相关话题深入考量,“企业生态圈”实际上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单企生态圈,行业生态圈,国家生态圈,全球生态圈。

1、单企生态圈:变“异心圆”为“同心圆”

“单企生态圈”指的是企业与自身业务流程上的成员构成的自循环体系。

蒙牛的创业纲领提出过六大成员:“股东投资求回报,银行注入图利息,员工参与为收入,合作伙伴需赚钱,顾客购买要实惠,父老乡亲盼税收”。这里的“合作伙伴”范围甚广,包括原料供应商、产品销售商、大众传媒、广告客户、公关公司、咨询公司等;这里的“父老乡亲盼税收”,实际上包含了政府这一特殊成员。

打造“单企生态圈”的要领是:企业通过与所有成员的共生、同赢,把“异心圆”变为“同心圆”,结成牢固的命运共同体。这里用得上孔子的一句话:“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以乳制品企业为例,它所经营的就不是一个点,也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圈子,一个很大、很长、很累人也很激动人心的圈子——从最前端的种草养牛,到中间的乳品制造,到后端的市场营销,“资源圈、资本圈、制造圈、市场圈、品牌圈”五环相扣,处处要讲生态平衡;万一有一天某个方面不平衡了,这个圈子就发生了梗阻,其他方面的技术指标再好,这个圈子也没法再循环下去了。

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舞台,要跻身世界500强,可能都需要经历这样四步:“区域性企业——全国性企业——跨国企业——全球公司”。这里需要提醒的是,不管是在国内建厂,还是在国外建厂,我们都要注意“生态平衡”,千万不要弄出个“四不满意企业”。

所谓“四不满意企业”,以乳制品企业为例就是:第一,奶农不满意,钱少;第二,政府不满意,税少;第三,企业不满意,利少;第四,客户不满意,惠少。这里值得补充说明的是“税少”问题,比如,日收奶量均为1000吨的两个工厂,一个生产纯牛奶,一个生产配方奶粉,前者增值小税自然就少,后者增值大税自然就多——同样依法纳税,但在所在地政府那里可能产生不同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利益均衡是“单企生态圈”里最重要的游戏规则。当企业利润率降低的时候,我感到不安;但当企业利润率突然升高的时候,我同样感到不安——因为如果你经常拿走别人该得的利益。别人就会离你而去,他一走,你的生态圈就塌了,你的利益也就不复存在。

2、行业生态圈:变“战争圈”为“和谐圈”

人们经常说:“同行是冤家”。同行真的是冤家吗?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孤立的就是孤寂的,集群的才是沸腾的,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需要人才的集群,企业的集群,产业的集群。有了集群,四通八达的铁路网任我们穿行;没有集群,每一寸铁路都需要我们自己铺就。单个企业只是一根“独木”,众多企业合成森林才能最终改变气候。在全球市场的大舞台上,单兵作战怎能比得上一个集团军作战的威力?

“硅谷”,中国乳都,商业街,皮毛市场……一个个产业集群的崛起则从实践上对“同行是冤家”作出了否定性回答。

事实上,你把同行当敌人,他就是敌人;你把同行当同盟,他就成了同盟。我曾经打过一个比方:如果把整个行业比作一口“锅”,那么,单个企业就相当于一只“碗”,锅里挺一挺,碗里全都有。

“锅里挺一挺”的路径,一方面体现在朝阳产业的成长性上。拿中国乳业来说,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从上世纪末的不足6公斤增长到2006年的近26公斤,就是一个例证。

另一方面体现在行业与行业的竞争关系上,这里同样存在此消彼长。上世纪80年代,面对百事可乐对市场份额的鲸吞蚕食,可口可乐的决策层反思过一件事。他们问自己:美国人平均一天喝多少饮料?答案是14盎司。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其中占多少?答案是2盎司。于是,他们不再把百事可乐作为竞争对手。而把精力放在扩大自己在消费者胃里所占的比例上(即与那12盎司的水、茶、咖啡、果汁等液体饮料展开竞争),于是,他们在每一个街头都摆上了贩卖机,从此,销售量节节上升,竞争者再也没有赶上。

国内一些企业不懂得这个道理,采取不正当手段频繁攻击竞争队友的产品,结果造成消费者对整体行业的信任度下降,于是,搬起石头既砸了别人的脚也砸了自己的脚,这正应了那句俗话:“害人一千,自损八百。”

同类企业把“战争圈”变为“和谐圈”,有利于行业生态圈的整体健康,从而也有利于提高单企生态圈的健康度。这里也用得上孔子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国家生态圈:变“竞争力”为“品牌力”

国家与国家的竞争,战争年代靠军队,和平年代靠商队。

当奔驰、宝马跑遍天下的时候,德国崛起了,当索尼、佳能装进普通百姓背包时,日本起飞了;当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倒进人们胃里时,美国撼动了世界!当我们中国品牌踏遍全球之时,也就是中华民族崛起世界之日。所以,中国品牌是一块,我们大家各一份。

这里值得提醒的是,企业竞争力可以转化为国家品牌力。当提到香水的时候,人们会想到法国;当提到手表的时候,人们会想到瑞士;当提到纺织品的时候,人们会想到中国……

相反的例子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北疆边贸由于一些不规范“倒爷”的胡作非为,让不少俄罗斯人产生了中国货便是“劣等货”的错觉,一些俄罗斯商店甚至打出“本店不售中国货”的招牌……在政府的强力干预下,中国商品在俄罗斯人心目中才重新恢复了固有的荣誉。

如今,无论走在欧洲、美洲,还是走在亚洲、澳洲、非洲,“中国制造”随处可见,“中国品牌”也渐成气候。

企业品牌力的成长,最终将形成国家品牌力;国家品牌力的形成,又将成为新生企业走向世界的有效通行证!

4、全球生态圈:变“责任力”为“影响力”

前不久,我们去日本考察了丰田、本田等著名企业。发现日本的企业向别人介绍自己时,重点已经不是产能多少、销量多少、利润多少,而是自己承担了多少社会责任,自己在环保事业、公益事业中作出了何种贡献。

实际上,国际社会也正在用同样的标准考量着我们。《凤凰周刊》曾刊发过一篇文章,说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捐,第二富沃伦·巴菲特也在捐,华人首富李嘉诚还在捐,和谐的中国大陆也终于出现了牛根生这个捐股第一人……

截至2007年9月,我和家人捐到“老牛基金”的股份市值已突破50亿元,其收益的服务对象为“三个面向”:面向教育事业,面向医疗事业,面向三农事业。实际上,我有一个“轮回式财富观”:“从无到有,满足个人,只是一种小快乐;从有到无,回馈社会,才是一种大快乐!”怎样把自己和家庭成员的“少有”、“短有”、“小有”变成企业生态圈里的“多有”、“长有”、“大有”,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

中国品牌怎样向世界领导品牌看齐?除了在生产力各要素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外,还要树立起负责任的社会形象。这是当前成为一个“全球公司”不可或缺的“国际护照”。

智能家电生态圈 篇3

在“互联网思维”的带动下, 家电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作为一个新生产业, 智能家电正处于一个导入期与成长期的临界点, 市场消费观念还未成熟, 随着智能家居市场推广普及, 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正在逐步培养, 市场消费潜力必然是巨大的。随着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传统企业纷纷加快向智能化转型的步伐, 争夺智能家居市场蛋糕, 家电产品已经呈现出集体智能化趋势, 搭建智能家电生态系统已经成为产业竞争的焦点。然而, 产业链的健康与生态的繁荣, 才是家电企业转型互联网成功的关键所在。不管是美的智慧家居战略、海尔的U+智慧生活操作系统, 还是长虹三坐标战略, 最重要的是构建转型的生态圈, 在这种生态圈中, 以往企业各自为政的单产品竞

争时代将结束, 互通、互联将成为新的关键点, 企业间的协作和竞争将共存。

2014年3月25日 第6期《美的:智能化驱动家电制造》

五菱的生态圈 篇4

2016年,上汽通用五菱携宝骏310、560、730三款车型参加北京车展,其中宝骏310为国内首发。作为上汽通用五菱的乘用车品牌,宝骏汽车从2010年7月发布到现在,短短5年时间已经获得了120万用户的认可,“宝骏速度”也让上汽通用五菱在乘用车领域的探索和成长有了更多的经验积累。

生态五菱

“一切以用户为出发点”就是上汽通用五菱的生态中心轴,以此为中心点。从“产研销”三个领域展开都为了中心服务。用户升级、产品升级、研发升级,供应商相应升级。创新思维适应新业态,在供给侧改革、互联网思维、公司成为乘用车企业和走向海外的背景下,上汽通用五菱要创新思维、重构新业态、适应新业态。

为了赢得用户认同,并不能循规蹈矩、墨守成规,2015年的“走心”活动,让上汽通用五菱从“坐商”变为“行商”,收获的是口碑和经销商伙伴的凝聚力;从固有的微车思维、微车路径中走出来,抛弃路径依赖,优化乘用车的业务模式,创立高效的海外业务模式,将更多要素投入到乘用车领域、海外业务领域;去边界化、去中心化,打破部门藩篱,建立柔性化的高效团队;开放共享,与上下游伙伴一起面对用户需求,共同研发、柔性制造、快速响应。

互联网化和生态化:互联网思维给用户需求导向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以用户为中心、用户体验、快速迭代、开放、共享”等等。用户的需求千变万化,影响购买的只是细节而已。每一款产品不可能是完美的,面对用户的反馈,必须具备快速响应、快速迭代的态度和能力,只有具备高度柔性、全价值链联合作战的能力、快速行动才能获得用户的认同感。宝骏730在上市两个月的时候,由于用户反应车门把手向上提拉不便的问题,上汽通用五菱出资千万免费给用户更换为向下扣拉。从用户反应到快速响应,切实行动才是上汽通用五菱的成功密码。一方面,全价值链必须直面用户需求,共同为用户做了多少,为了实现用户需求,全价值链做到上下同欲;另一方面,源于用户需求而完成产品定义后,针对用户功能,全价值链必须共同集成心智资源,去研究用什么样的成本目标、用什么样的技术规格、用什么样的产能规模去实现用户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让用户受益,价值链共赢,才能建立全价值链以用户为中心的生态系统。

从调研市场、研究用户需求开始,研发的每一步都是根据用户需要出发。上汽通用五菱的每一个供应商,其中包括合作伙伴德国博世为宝骏汽车专门开发了最新的ESP系统;大陆汽车动用全球轮胎产能来满足宝骏汽车快速发展的需求;奥托立夫为宝骏专门开发了方向盘、气囊与安全系统;美国耐世特为宝骏量身设计EPS;宝钢与上汽通用五菱联合开发并应用了热成型高强钢;延锋及延锋江森为宝骏打造了高品质的内饰和座椅;爱信精机专门根据宝骏用户的特点开发了换挡平顺的变速箱。所有的一切行为都只是为了满足一个理念:低成本,高质量。

从供应商到经销商,上下共欲的全价值链体现了上汽通用五菱的生态系统。上汽通用五菱拥有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销售服务体系,包括2800家销售服务网点,地级市场覆盖率超过98%,县级覆盖率达到79%。庞大的销售服务网络可以使消费者方便购买和维护保养,除了一些偏远地区,基本能做到10公里服务半径。无论是经销商还是企业销售员、企业领导都不断地深入市场,将展厅前移到乡村地头,与用户谈心、交朋友,听取用户对产品的改进意见,对服务工作的提升意见。通过这样的方式,企业更了解用户的需求,也让产品更深入人心。

用超越用户所想的产品适应不断升级的用户,用户前进一步,产品就要走两步乃至更多。这就是上汽通用五菱打造产品的核心理念。

宝骏速度

宝骏对于上汽通用五菱的意义,不仅仅是销售数字的排名,更是创建有序市场循环的重要砝码。宝骏的成就是上汽通用五菱占领乘用车市场的敲门砖,也是上汽通用五菱构建生态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五年,120万用户,不单单是数字的累积,更是上汽通用五菱不断努力的结果,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上汽通用五菱在不断构建生态圈的同时,收获了更多的用户资源和口碑,这才是最重要的。

上汽通用五菱乘用车品牌宝骏汽车于2010年7月18日发布,自2011年8月9日首款产品宝骏630上市到现在,产品线覆盖SUV、MPV、轿车等品类,5年间积累了120万用户。

宝骏品牌依靠宝骏560、宝骏730两款热销产品的强力拉动,在2015年实现爆发式增长,年销量突破50.3万,同比增长177%,成功跻身主流乘用车品牌行列。2016年,宝骏品牌延续了强劲的发展势头,1-4月实现销售259154辆,同比增幅达105%。

“家用大SUV”宝骏560:凭借精准的定位,宝骏560上市后销量节节攀升,在2015年7月18日上市当天,订单数突破1.5万,上市第三个月就跻身国内SUV销量排行榜第二位,今年1月单月销量突破4万辆,3月销量高达4.2077万辆。上市10个月,宝骏560已经累计销售突破28.3万辆,在SUV的红海中成功开辟蓝海。

“7座家用车”宝骏730:2014年7月30日,宝骏730上市后,不仅成功开辟了“7座家用车”的细分市场,而且以月均近2.7万辆的销量成为激活宝骏品牌的重要产品。宝骏730上市20个月累计销售突破53.4万辆。2015年,宝骏730实现年销量达32万辆,2016年1-4月份,宝骏730累计销售112875辆。

在获得消费者认可的同时,宝骏730在业内也颇受好评,目前是10万元以内首款并且是唯一的五星安全MPV车型。在2014年,宝骏730获得了由中外专家评审团选举出的唯一的第二届轩辕奖年度车型大奖。此外,宝骏730还在由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发布的2015年全国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评选中,获得MPV第一名的成绩。

宝骏的下一步

让更多的宝骏品牌在路上跑起来,应该是上汽通用五菱的期望。而让更多的年轻消费者选择宝骏310,应该是宝骏的期望。

2016年4月25日,是北京车展的开幕日,上汽通用五菱为宝骏品牌旗下的新车宝骏310举行了首发仪式,柳州市市长吴炜、常务副市长黄涛、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上汽集团总裁陈志鑫、通用汽车总裁丹·阿曼、通用汽车全球执行副总裁兼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钱惠康,共同出席仪式并为新车揭幕。这个来自广西区的汽车企业本次单独以乘用车品牌宝骏汽车参展,向业内展示自己在乘用车领域继续发展的信心。

宝骏品牌首次单独亮相国际型车展,首次处女秀揭开了宝骏310的启航模式,首次以宝骏品牌站在乘用车阵营中,再次彰显“竞争者”宝骏,来了。此次宝骏品牌产品线基本完备,依靠宝骏310的补充,宝骏的下一步应该要以组合拳的形式覆盖“大小家庭”的多个层面。以宝骏310占领年青家庭组合;再以宝骏560成为家庭必不可少的代步、出行娱乐交通工具;7座SUV宝骏730是为二胎时代的到来,提前准备的出行工具。虽然只有3款主推车型,但已经可以覆盖所需。兵不在多,而在精。

上汽通用五菱经历过挫折、遭遇过失败,但并没有轻言放弃,偏安一隅的上汽通用五菱把车卖到了全中国,接下来还要继续走出去,印尼建厂就为上汽通用五菱的海外扩展道路奠定了基础。

宿州打造云服务生态圈 篇5

宿州高新区正式将云计算产业作为首位产业, 制定云计算产业发展规划, 为实现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从以农副产品加工、轻纺服装制造为主导的传统产业发展, 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具体实践, 宿州市政府通过落实商业合作伙伴扶持政策、完善高新区产业环境建设云端智慧城市的发展思路有迹可循。

被纳入北京、上海“2小时交通圈”的区位优势为宿州发展云计算产业提供了先天优势。

2014年, 宿州市政府凭着开放的产业政策、施政方针, 吸引到云服务领域核心企业——华为云入驻高新区。依托华为云服务安全可靠、高性价比、中立的Iaa S服务及面向公共服务、医疗、教育等行业的成功实施经验, 宿州云服务生态圈建设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据了解, 由华为云服务与宿州市政府共同筹建的华为云宿州基地将作为华为云服务华东大区的中心节点。“它同时也是华为云服务全国战略节点之一, 是华为云华东大区业务支撑中心, 全国大数据处理中心、业务备份中心。”华为云宿州基地负责人表示。

宿州市充满活力的领导班子, 以及宿州交通枢纽优势为华为云承接中部、华东地区业务带来的便利条件, 最终促成华为与宿州市政府着力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强强联合。

合作伙伴引入模式为加快宿州云计算产业进程, 有效联动政府与产业、产业与企业合作交流, 实现共赢发展, 提供了一个可参范本。

入驻宿州云计算产业园区的涉云企业均可以享受包括各项税收、补贴和云服务扶持等优惠政策。“针对按期竣工投产的涉云项目根据固定资产投资1亿到5亿不等, 政府会给予最多不超过300万元的奖励;涉云企业租用园区用房, 第一年免租金, 第二年和第三年租金减半;入驻后, 涉云企业可享受免税政策。面向高新技术和文化创意两大产业, 政府的扶持政策和资金都会向本地企业倾斜。此外, 高新区管委会与社会风险投资资金联合成立的云计算产业投资基金, 也可对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资金和担保资金, 倾斜性扶持中小企业。”

据华为云服务相关负责人介绍, 筹建中的华为云数据中心将坐落在高新区信息产业园智慧云计算产业园区;建成后的数据中心满足GB50174-2008 A级机房建设标准, 双回路供电;并可提供7*24小时专业服务, 针对重要客户可提供专属区域, 物理隔离。

目前, 依托华为云专业技术服务及在云计算产业中的影响力、号召力, 与其有着良好合作基础的一批企业也在考虑入驻华为宿州云基地, 与华为云相互扶持, 共同成长。

6月18日, 宿州塑想科技有限公司在高新区正式开业, 将面向动画、影视公司提供稳定、专业的渲染服务。这些渲染业务都将大规模依托并部署于华为云服务上。

这意味着华为云宿州基地迎来了首个入驻企业。“我们在上海成立的首家体验式商业渲染农场, 就是基于华为云服务实现的。以前, 我会担心渲染业务的计算资源, 现在基于华为云可弹性供应、远程管理的服务资源, 我毫无后顾之忧, 可专注于客户服务与客户拓展。”塑想科技渲染业务总经理傅锐表示继塑想科技之后, 北京炫我、瑞云科技等一批高科技企业也与华为云宿州基地达成了入驻意向。对视人才和计算资源为核心要素的动漫渲染业而言, 华为云服务提供的一站式服务能够减轻企业自身运维工作, 将更多精力投入市场拓展中。同时也会吸引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扎根基地, 合力打造国内最大的CG动画集群渲染云平台。

生物医疗是华为云重点拓展的第二个领域。目前, 华为云宿州基地已与宿州众信等生物科学行业的领先企业达成了入驻协议。

“通过合作伙伴引入, 延续华为云与用户既有的合作——客户购买云服务资源, 华为云提供计算、存储资源, 并将这种合作模式引入宿州, 由政府配套一些免费云资源和相关扶持政策, 帮助客户降低运营成本。”华为云宿州基地负责人表示:“基于华为云商业伙伴扶持政策, 能够帮助宿州市政府更快、更好地形成产业发展合力, 打造以云计算数据中心为基础的宿州‘基础云’, 面向长三角和全国服务。”

大数据产业生态圈研究 篇6

关键词:大数据产业,产业生态,大数据生态

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技术进步, 以数据为中心的传统学科 (如:天文观测、基因测序、医疗图像) 生产数据的速度越来越快;物联网的蓬勃发展也带来传感数据与监控数据与日俱增;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又带来交易数据、行为数据、图片与视频分享的飙升。针对这种现象, 2008年9月《自然》杂志刊登专题, 首次提出“大数据 (Big data) ”名词[1]。尽管大数据至今未有统一的定义, 但其具备海量 (Volume) 、多样 (Variety) 、快速 (Velocity) 、密度低但价值高 (Value) 的“4V”特征已被广泛认同[2]。

从产业上看, 大数据正在成为一个高端的以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为主的新兴产业。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对中国具有三大战略意义[3];

(1) 未来国家的竞争力将体现为拥有数据的规模、活性及对数据的综合运用能力, 这需要以国内发达的大数据产业为支撑;

(2) 大数据产业加深了信息技术、数据技术与工业、农业、传统服务业的融合, 不仅是传统产业升级的助推器, 也是数据探矿、数据化学、数据材料、数据制药等诸多新兴产业孕育的催化剂。

(3) 与计算机、移动通信、物联网产业在芯片、操作系统、标准、专利等方面严重受制于国外不同, 大数据的“开源”基因, 使得大数据产业相对容易实现信息产业的中国梦。

鉴于上述重要意义, 国内一些省份已着手对大数据产业进行调研和分析。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关于大数据产业的明确界定。通常认为, 狭义的大数据产业链, 主要涵盖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安全、数据分析、数据呈现、应用算法、数据应用等环节;而广义的大数据产业链, 贯穿数据的整个生命周期, 即从产生、采集、存储, 到管理、分析, 直至最终的呈现与应用。由于大数据产业的范围很广、链条很长, 生态图谱是一种揭示产业状态的高效方法[4]。赛迪集团最新发布了大数据产业生态战略蓝皮书[5], 但其生态二字比较笼统, 仅体现了产业的横向与纵向的结合。为了能深入理清大数据产业的各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 在参考文献[4-5]的基础上, 文章借用生态学中系统、群落、种群的观点对大数据产业展开进一步分析, 提出大数据产业生态圈的概念, 并总结概括各个群落特征, 对若干重要种群的发展情况进行概括分析。

1 大数据产业生态图

生态学中, 种群是一定环境中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群落是一定环境中所有种群的总和, 生态系统是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产业可类比之划分, 比如, 非关系型数据库 (NoSQL) 是数据存储与管理群落中的种群之一, 分布式文件存储数据库 (MongoDB) 是NoSQL种群中的个体之一。

借助生态学的观点, 大数据产业可由基础层、分析层、应用层、云计算基础设施、开源项目、支撑保障体系构成, 6大系统生态圈构成如图1。

每个系统由若干群落组成。例如:基础层存在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存储与管理、大数据处理平台、数据安全等群落;分析层存在基础算法、商业算法等群落;应用层存在数据市场、共性工具、中间件、专业服务、共性平台、行业应用等群落。

1.1 基础层

大数据基础层的工作主要有:

(1) 数据采集。包括Web数据采集、企业经营数据采集、科研数据采集、工业传感数据采集、日志采集等。

(2) 数据预处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理 (遗漏填补、噪声去除、一致性检查) 、集成和变换 (平滑、聚焦、数据泛化、规范化、属性构造) 、规约 (数据方聚集、维规约、数据压缩、数值规约、概念分层) 等处理, 从而为数据的存储、分析和挖掘做好准备。

(3) 数据存储与管理。包括面向非结构化数据的NoSQL、兼容SQL使用习惯与非结构化扩展能力的NewSQL、实时数据库、数据仓库 (列式存储、大规模并行处理) 、分布式文件系统、管理/监控等。

(4) 大数据处理平台。包含大数据基础架构研究 (目前最主流的是Hadoop) 、并行计算模型与框架 (MapReduce编程模型、面向机器学习的流处理并行框架、图运算) 等。

(5) 数据安全。这渗透在处理平台、采集、预处理、存储与管理每一个环节中。

1.2 分析层

目前, 大数据分析层的工作有明确的商业算法开发, 以及适用范围更为广泛的基础算法开发。基础算法主要包括机器学习、模式识别、数据挖掘、统计分析、社会网络、语义处理与分析、流处理等数据分析算法, 和数据呈现的可视化算法。商业算法常见有社会化媒体支撑技术、位置服务应用支撑技术、个人行为分析、商业智能、Web挖掘和检索、视频搜索、内容分析等。

1.3 应用层

大数据应用层的工作, 在产业次下游包括从事数据的分享或销售, 数据市场的开发、运营与管理, 大数据商业应用共性工具, 中间件, 大数据专业咨询, 系统集成,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广告、垂直应用等共性平台。在产业最下游, 则是各行各业的细分应用, 用户有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遍及金融、零售、能源、电信、制造、医疗等众多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

1.4 云计算基础设施

云计算为大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并具有弹性扩展能力, 是有效应对大数据挑战的关键技术和平台。同时, 云计算与大数据的结合, 能够有效降低企业部署和应用大数据分析平台的门槛。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 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贡献了大量的数据。在云计算出现之前, 传统的计算机无法处理如此量大、并且不规则的非结构化数据。以云计算为基础的技术手段, 可以有效、低成本地对上述数据进行存储、计算、挖掘和分享。

1.5 开源项目

采取源码公开的方式进行大数据技术研究与交流的项目, 已覆盖到大数据架构、查询/数据流、数据处理、协调/工作流、实时技术、统计工具、机器学习、云计算等多个领域。来自全球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个人, 都可成为开源项目的积极推动者。

“开源”是大数据的基因。原有的闭源、专有、整体的硬件存储解决方案不足以帮助企业应对非结构化数据增长的冲击, 而开源软件能降低大数据带来的种种风险。目前, Hadoop、R和NoSQL等开源技术是许多企业大数据策略的支柱。咨询公司Forrester Research认为Hadoop是下一代企业数据仓库在云的核心, R是未来一波大数据开发工具主要的代码库。

1.6 支撑保障体系

大数据的支撑保障体系主要包括标准制订、信息安全体系、隐私保护体系、诚信机制等。政府是建设大数据支撑保障体系的主角。

2 生态圈中的重要种群

在大数据产业生态圈中, 有几个至关重要的“种群”。他们对大数据自身的发展、对大数据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2.1 Hadoop

凭借开源和易用的特性, Hadoop已成为大数据时代数据处理的首选, 也是拥有海量数据处理需求的公司的标准配置。IBM, HP, Intel, EMC, Oracle均基于Hadoop推出大数据商业解决方案, 阿里巴巴、百度也采用Hadoop架构自己的系统。产业中, 许多成功的商业创新也都围绕Hadoop展开, 如Cloudera推出的软件发布包可以帮助企业更方便地搭建以Hadoop为中心的数据管理平台。

2.2 NoSQL和NewSQL

用于处理非关系型数据的NoSQL在大数据时代备受重视, 具备易扩展、高可用、大数据量支持、数据模型灵活等特点。根据存储模型和特征, NoSQL大致可分为列存储、文档存储、key-value存储、图存储、对象存储、XML数据库等类型。HBase, MongoDB已在产业中广为认知, Membase, Hypertable, Cassandra, CouchDB等NoSQL也有较多的应用。

NewSQL的目的是兼容SQL和NoSQL的优点, 同时具备非结构化与半结构化数据的存储能力与SQL的使用习惯。典型的NewSQL有VoltDB, Marklogic, Xeround, NuoDB等。

2.3 数据市场

开放数据资源在深化大数据应用, 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方面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和深远的影响。数据资源的开放是以数据市场的形式提供服务的。目前美国和英国政府先后推出了官方的数据集网站Data.gov和Data.gov.uk;欧盟也已明确提出了开放数据战略, 由“欧盟竞争与创新计划 (CIP) ”和“连接欧洲设施 (CEF) ”资助, 先提高成员国之间数据的互操作性, 最终整合到统一的数据门户网站中[6,7]。

3 结束语

大数据是信息产业界2013上半年的最热词语之一。跟踪发现, 国内多个省市地区已提出要发展大数据产业, 但他们对大数据产业的理解有较明显的差异。因此, 文章采用生态学方法, 借用系统、群落、种群等工具对大数据产业的组成进行研究分析, 力图从长度与广度方面诠释产业各部分的划分与相互关系。希望文章的分析与总结能帮助地方政府认清产业全局, 更有效率地制订产业政策, 优化财税补贴与投资资金的扶持效率;帮助政府和园区分析产业布局, 更合理地招商引资, 形成合理的产业链。

参考文献

[1]Nature.big data[EB/OL].http://www.nature.com/news/specials/bigdata/index.html.

[2]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盛杨燕, 周涛, 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3]李国杰, 程学旗.大数据研究:未来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2, 27 (6) :647-657.

[4]韩晶, 宋美娜.大数据[J].中兴通讯技术, 2013, 19 (2) :58-62.

[5]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蓝皮书:大数据产业生态战略研究 (2012年) [EB/OL].http://www.cciddata.com/ei/bps/dsj/H681152index_1.htm, 2012.

[6]王忠.美国推动大数据技术发展的战略价值及启示[J].中国发展观察, 2012, 90 (6) :44-45.

丁丁停车:打造静态交通生态圈 篇7

有人曾做过估算, 假定每辆车每年行驶2万公里, 时速50公里, 则全年的动态交通行驶状态只有400小时, 而静态停放状态达8000多小时, 占95%以上。或许正是看中了停车领域潜在的发展空间, 近两年来,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日臻成熟、移动支付方式的普及, 智能停车APP作为一种能够消除信息不对称、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的创新模式大量涌现, 并受到资本的追捧。

ETCP、停车宝、无忧停车……据统计, 国内涉足智能停车O2O项目的企业有100多家。这些停车APP主要提供的服务就是车位导航和智能缴费。不过, 与多数停车APP重点整合公用停车场资源不同, 丁丁停车盯上的是闲置的私家车位。

正如创始人宋珂所说:“丁丁停车让一个车位‘变’成两个车位, 所谓错时分享, 非常符合互联网精神。这是丁丁停车区别于其他智能停车APP的一大特色。”近期, 本刊专访了丁丁停车创始人宋珂。要了解丁丁停车, 先要从智能车位锁的“诞生”谈起—

逆序创业:先有产品后建公司

在北京加利大厦的一间民宅改造的办公区里, 记者见到了宋珂。虽然已从业多年, 但宋珂谈到创业和理想时, 浑身焕发出的热情与活力, 倒像是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只有当他侃侃而谈时, 他8年的IPO律师职业特性才显现出来。

“跟其他创业公司有所不同, 丁丁停车是倒着做的。”宋珂介绍说。

早在2013年, 在国内汽车保有量远超车位数的情况下, 宋珂第一次开始有了一种借助互联网提高车位利用效率的思路。他说, 当初想到用手机操控的智能车位锁, 源于他每次出门都发现自家小区遍布的车位铁锁守卫, 白天大部分都空空如也, 而每次开车锁则需要人们亲自下车去弯腰打开或锁上。宋珂笑言:“现在已经是互联网时代, 技术发展到今天还出现这样的原始画面, 那生活也太不‘性感’了。”

看到了停车市场的前景和商机, 宋珂脑中有关智能车位锁的想法更加清晰了。2014年3月, 他给擅长硬件研发的申奥详细说了这一想法。一个多月后, 申奥做出了一个智能车位锁的原型。看到想法落地, 宋柯辞去了律师的工作, 专心开始了创业之路。2014年7月, 北京同于道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注册。

“其实, 我们最初是想做互联网平台的, 但需要产品来实现, 而现有市场上并没有符合我们要求的产品, 因此, 才会出现‘先有产品后做公司’的反向创业之路。”宋珂说。鉴于律师的职业敏感性, 宋珂还第一时间申请了“用手机遥控的智能车位锁”的专利。

谈起创业, 不同于其他创业者喜好诉说艰难, 天性乐观的宋珂明知个中辛苦却也享受过程:“创建丁丁停车这件事是有社会意义的, 因为使用丁丁停车, 不仅可以帮所有人赚钱、省钱, 还可以更高效地利用整个社会的闲置资源, 这正是促使我们创建丁丁停车的主要原因。”

采访中, 记者了解到, 丁丁停车的团队履历跟“停车”并无交集:宋珂有8年的IPO律师从业经验, 熟悉资本运作;另一位创始人申奥擅长智能硬件, 曾担任美国国家仪器高级应用工程师。或许正因如此, 旁观者反而常常能打破常规、以全新的视角发掘机会。

与众不同:不只是一款停车APP

虽然不懂技术, 但从智能车位锁诞生的那一刻起, 宋珂就充当了用户体验产品经理的角色, 并不断给硬件和软件提要求。短短几个月, 丁丁停车的第一代智能车位锁产品已经从1.0版本迭代到1.7版本。

由于车位锁的机身全铁覆盖, 如何保证信号强度成为丁丁停车最大的技术门槛。在进行了大量试验和研究后, 目前车位锁可以保证平均10米内的信号强度。另一个问题是, 智能车位锁的成本居高不下。据介绍, 这是因为虽然车位锁的电路为自主研发, 但锁的外壳还是由一家大型车位锁公模供应商提供, 销售量如果上不去, 价格就降不下来。宋珂说, 在淘宝上买智能车位锁标价是800元一个, 而其他带遥控器的地锁价格大约在400至500元, “这个价格我们还有略赔一点”。由此当前在推广上, 丁丁停车以B端切入为主, 用规模来降低安装维护的成本, 同时兼顾C端零售。

据了解, 丁丁停车智能停车位管理平台主要由丁丁停车智能车位锁、丁丁停车手机APP以及丁丁停车云平台三部分组成。

采访时, 宋珂一再强调, 丁丁停车并不只是一个APP, 其核心应用是一个用APP控制的智能车位锁。“打开手机蓝牙, 用户即可在丁丁停车的APP上实现车位锁的自动升降、闲时出租、一键搜索等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12区家属楼通过和平街街道政府采购的形式, 将小区全部145个停车位都铺上了丁丁智能车位锁, 同时改造了出入口闸机, 鼓励业主们分享车位。这样的方式, 在车位稀缺的老旧小区尤其值得推广。至截稿前的一个月时间, 丁丁停车的运营已见成效:目前主要运营的三个点, 通过使用丁丁停车智能车位锁的200个车位, 每天可解决周边250辆车的停车问题, 出色地缓解了周边停车难的问题。

在宋珂看来, 丁丁停车并不想成为一个卖智能车位锁的公司, 而是通过分享经济的模式, 有效调动车位业主、物业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积极性, 整合线上线下资源, 解决停车难的痛点。这种基于智能产品打造平台的思路, 一方面赋予了每个车位独立的智能化属性, 解决了产品销路, 另一方面对停车位闲置时段重新分配, 进而构建了新的盈利模式。

精准定位:解决三方痛点

根据中国交通技术网8月份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在其筛选的100家正在做“互联网+停车”的公司中, 2015年成立的占比为19%, 2014年成立的占比为35%, 即在2014年至2015年7月成立的“互联网+停车”公司已经占据了互联网停车行业的半壁江山。这些停车APP主要提供的服务就是车位导航和智能缴费, 用户能够快速搜到附近停车场的位置、剩余车位数量、停车价格等。

“我们与这些O2O智能停车APP最大的不同就在于, 他们侧重于停车场管理, 我们侧重于私人车位管理。”宋珂说, “换句话说, 比较那些提供实时停车导航的应用, 其用户都是车位资源的需求者, 而我们的智能车位锁服务的是有车位的人, 积累的用户就是车位资源的供给者。”

而通过与互联网的融合, 丁丁停车很好地解决了业主、物业公司和平台本身三方的痛点, 即通过智能车位锁切入车位信息精准管理, 再通过后端APP平台实现预订、租用、支付等环节, 收益由业主、物业和丁丁平台三方分成。“车位租金的分成的比例是这样:一般为出租车位业主拿60%, 物业公司拿10%, 丁丁平台拿30%, 但也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所调整。”宋珂介绍道。

对业主来说, 丁丁停车可以有效“回收”车位成本;对物业而言, 丁丁停车带来了额外收益, 并且还可以提升车位的管理效率, 节省了人力成本。这种一举三得多方受益的事, 自然颇受欢迎。

未来可期:拟打造静态交通生态圈

“丁丁停车作为互联网平台, 平衡的是车位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向用户进行推广不难, 因为停车需求是现实存在的, 难点主要集中在停车位资源的整合上。虽然目前, 丁丁停车已走进北京150多个停车场和小区, 铺设了1500多个智能车位锁, 包括写字楼、景点、商场、医院等地, 但整合资源不是动动嘴那么简单, 这需要时间。”宋珂如是说。显然, 能否取得足够的停车位是丁丁停车当下需要面临的关键问题。

从当初稳定的律师职业, 到如今奔波于各大小区的创业者, 宋珂完成了身份和心态的双重转换, 北京最热的那几个月, 在北京三环内891个小区中, 宋珂带着团队跑了其中400多个。目的只有两个, 写调研和谈合作。

谈起那段辛劳, 被晒黑的宋珂一笑而过, “我们目前是跟小区、政府和C端业主洽谈合作意向。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发现, 虽然大家对丁丁停车这种共享模式的接受度很高, 但疑惑度也很高, 每个新事物的出现与发展都会必经这样一个阶段吧。因此, 我们现阶段正在做两件事, 一是让更多的人知道丁丁停车, 但这不等同于大量地宣传营销;二是让一部分人赚到钱, 现成的样本是最好的借鉴和参考”。

值得一提的是,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12区家属楼通过和平街街道政府采购的形式, 将小区全部145个停车位都铺上了丁丁智能车位锁, 同时改造了出入口闸机, 鼓励业主们分享车位。这样的方式, 在车位稀缺的老旧小区尤其值得推广。

凭借出色的场景设计, 丁丁停车在2014年底获得了数千万元天使投资。而今年11月11日, 在由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主办, 英菲尼迪特别赞助的“敢•爱”未来创客实验室全国总决赛中, 丁丁停车获得了未来创客大奖。

面对国内大量创业者仍在不断试水停车领域, 宋珂说丁丁停车的态度始终是开放的, “大家侧重的领域不尽相同, 倒是有较好的合作可能。当前整个智能停车领域尚未出现巨头, 而大家也还没有足够能力开展深入合作, 所以, 要紧的是先做好自己领域的业务。未来, 我们想打造一个静态的交通生态圈, 但过程还很长”。

面对巨大市场需求, 大批停车APP涌现, 力争打造一款“停车神器”, 成功者有之, 失败者也不乏少数, 移动互联网O2O市场的发展轨迹始终是一起教育市场, 培养用户习惯, 但大浪淘沙, 最能抓住用户痛点的才能笑到最后, 停车市场也不外如是。

国家发改委公布数据显示, 目前我国大城市小汽车与停车位的平均比例约为1:0.8, 中小城市约为1:0.5, 而发达国家约为1:1.3。保守估计, 我国停车位缺口超过5000万个。面对“无处安放”的烦恼, 智慧停车即将接力“互联网+”的大旗, 昂扬站上风口。

苹果建立智能穿戴设备生态圈 篇8

有人说, Apple Watch的诞生将给传统腕表市场带来很大威胁。苹果高级副总裁Jony Ive和工业设计大师Marc Newson还将于4月22-23日出席在佛罗伦萨Palazzo Vecchio举行的Conde Nast奢侈品大会……所以不难想象, 这多少会让瑞士打造奢侈腕表的的钟表匠们感到不安。

从定价上看, Apple Watch是苹果有史以来价格档位最为丰富的产品——1个最贵的私人定制款可以买到将近50个低配的运动版, 不过, 抛开18K金这些外在的材质, 价差奇高的多款Apple Watch在软件与应用层面是完全一样的。

这也是为什么说12万的Apple Watch也不具备奢华属性、难以与百达翡丽、江诗丹顿等瑞士名表竞争的原因, 蓝宝石表面、i OS系统等高科技的因素固然有加分, 但作为消费电子品厂商, 苹果并没有一款售价数十万元号的豪表所具备的品牌价值。

而苹果的初衷也并非对标瑞士厂商, 而是希望在智能穿戴设备较为混乱的现阶段确立一套能自我掌控的生态圈, 从Apple Watch的功能设计来看, 苹果是有意将其封闭在i OS体系之内——没有网络功能, 一切的联网动作都需要与i Phone适配, 与手机用蓝牙连接成功后, Apple Watch可以进行收发短信、拨打电话、播放音乐、收发邮件、查看天气、日历提醒等操作, 此外, 首批入住的APP包括微信、微博、支付宝等, 未来将可以在Apple store安装更多的APP, 不过这些都是为Apple Watch专门制定的简化版, 能使用的功能还相当有限。

广播生态圈 篇9

郑成渝指出,四川电信顺应社会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积极主动打造和经营企业发展生态圈。中国电信将与红旗连锁一道,以“翼支付红旗红包卡”为契机,积极发挥各自渠道、大数据等各方面的资源优势,实现强强联合,力争实现更广泛、更深度的合作,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更便捷的服务。

曹世如感谢中国电信对红旗连锁的大力支持,表示红旗连锁将与中国电信整合资源,携手共进,勇担社会责任,进一步做大做强,比翼齐飞。

傅强在演讲中强调,在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的宏观政策环境和零售业加快互联网化转型的新形势下,双方以“翼支付红旗红包卡”为切入,进一步加强合作,将有利于形成更大的消费生态圈,实现共赢与繁荣。

上一篇:量化管理下一篇:服务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