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改中的几点误区

2024-10-12

语文课改中的几点误区(精选9篇)

语文课改中的几点误区 篇1

摘要:现代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并且这几年已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在一线教学中,一些教师缺少深刻的钻研,存在着一些盲目性,这样教学就会陷入一些误区,本文针对语文教学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语文,新课改,误区,合作学习,多媒体

1 合作学习中的误区

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了“积极倡导资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但对于什么是合作学习,实践中还存在如下误区:

(1)合作学习泛滥。在教学中,尤其在一些公开课中,一些老师不分问题是否合适都让学生进行讨论,于是学生便迅速前后座讨论起来,教室里气氛十分热烈。这样的小组讨论没有明确的团体目标,呈现极大的随意性。其实有的合作任务很简单,更适合自主学习,完全没必要合作学习,如生字生词,作家作品的掌握,完全可以安排课前预习;有的问题学生意见基本一致,也不需要共同探讨。频繁、无价值的合作不但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还容易使学生养成遇到问题浅尝辄止,一味依赖他人的不良习惯。使合作学习由一种先进的学习方法,沦为一种“表演”形式。

(2)一切交给学生。现在的合作学习有这样一种趋向:老师说得越少越好,这就证明学生自主学习了。“将一切交给学生”,似乎这就是课改的最大成绩了。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往往站在教室的一侧耐心等待,或在小组间走动,待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开始依次听取各组的汇报,听的过程中,基本都是“很好”“不错”这样简单的评语,学生讨论的问题往往没有得到任何结论或是教师的指导,汇报完毕,课堂教学活动便宣告结束。这是矫枉过正的极端的做法。课堂上让学生唱主角,这是对的,但是要弄清“唱主角”的内涵,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2)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3)不能简单地以形式和占用时间的多少来衡量,还要看动机和效果。这样的合作学习事实上只是一种形式,它违背了:“合作学习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在教师的主导下,群体协作,研讨交流,知识技能互补的一种学习方式”(4)这一指导思想。

(3)没有明确分工。改革纲要中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明确的分工是合作学习的前提,没有分工就谈不上合作,但在我们的课堂上,往往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分工,学生做的工作只是一个意见交流,最后找一个善于表达或积极发言的同学来汇报即可。记得一节优秀课上,老师很明显做了充足的课前准备,一切都进行得很流畅,到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时,学生发言的效果也非常好,但我仔细观察发现了一个问题:全班发言就集中在五六个人,其他同学基本不参与,有的拿书装装样子,有的根本没参与合作,或者说他没有任务,那这样的合作学习意义又何在呢?只是提升了每个组个别同学的能力,多数同学成了“陪客”,根本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这也就失去了合作学习的真正意义。

2 多媒体使用的误区

2.1 使用的泛滥

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化、形象化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喜爱。它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构成的综合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倍感真切,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不少教师喜欢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然而,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可用“泛滥”来形容,仿佛没有多媒体就上不成课。例如,《巴东三峡》,《济南的冬天》等课的教学,教师们往往习惯于制作,放映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这些课件虽然让人耳目一新,带给学生强烈的视听冲击,引起多感官的兴奋刺激,一些教师为了追求课件界面的美观或结构的新颖,不惜花费大量的创作时间,添加很多精美的修饰,但其占用的课堂时间过长,远远超过学生对文本解读或运思动笔的时间,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最终目的还是为文本的学习服务的,否则,那将是本末倒置!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最有效的,很多课文,只是几张卡片,一面小黑板,常常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何必动辄多媒体呢!

2.2 教学的拼凑

多媒体的使用会优化课堂结构,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但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做课件,更多的时候是下载现成的课件,稍加修改进行使用,这样我们完全能接受;但有一部分教师,拿来就用,不认真备课并对课件的教学思路进行研究:读读课文,讨论讨论大屏上的问题,学生之间交流交流,一堂课就草草结束了。例如,语文教材的教参,附带一个光盘,里面为每一课都配了一个课件,许多教师不是认真研究借鉴,而是成了马虎完成教学的一个“法宝”,上课必用。表面上课堂热闹了,教师省精力了,但长此以往,空洞的教学,将大大降低语文课堂的魅力,学生也会在精彩的课件中迷失方向,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2.3 空白的板书

系统、优美、规范的板书可以让学生明确了解一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哪些需要准确掌握,哪些作为了解,一目了然,他在传统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但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将教学的内容全打到课件上,上课时就让学生看大屏幕,而黑板上往往只板书一个课题甚至一个字也不写,直到下课都是一片空白。这样做,教师好像省力了,但学生却是一片茫然,时间长了,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2.4 情感的缺失

语文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交流的过程,教师课堂上使用的语言,一些是设计好的,如开课时的导入语,而多数语言是随着教学的进行而随时生成的,他们带有浓厚的情感,例如一个点头,一个赞许……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谓“亲其师,信其道。”但多媒体的大量使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影响了师生间的交流,削弱了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能力。语文课文里有很多篇优美的文章,它的美需要去领悟去感受,例如《再别康桥》,是一篇历来被文人墨客称道的文章,可能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与体会,但如果教师完全通过多媒体归纳出来,这就是限制了学生的感悟;同时,在教学中经常会有突发状况,而教师为了课件的演示,往往忽略了对意力就是把学生搞得顾此失彼,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实践的工作,它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时刻心中装有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不盲目追求形式——最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就是最好的课堂。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著.教育学(新编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2.

[2]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合编.心理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

语文课改中的几点误区 篇2

沐浴在新课改的春风中,我们意识到语文绝不只一本本教科书,它是一个最具开放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广袤美丽的自然、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语 文是茫茫宇宙里的日月星辰,是浩瀚南海中的碧涛银沙;语文是大自然中的蜂飞蝶舞,是秦砖汉瓦上的斑驳岁月;语文是“锁”进日记、深藏心里的小秘密,语文是 母亲手中递来的温热的奶茶……下面我谈谈对高中语文新课改的体会。

1.调整教学法,大胆放手。

新课标的教材依旧分为讲读课文和自 读课文两大类别,每个单元也是由这两类课文构成的。为在规定时间完成规定的任务,我们在教法上作了一些调整:首先是更重视单元教学的整体性。例如必修1第 一单元主要是中国的新诗和外国诗歌,整体教学的重点就放在这两类诗歌表现形式的不同上。其次是把讲读课文作为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范例,琢磨得比较具体。例如在教第一单元的时候,我们重点讲析《雨巷》和《再别康桥》这两篇。在反重诵读的前提下,主要研讨如何通过分析意象,琢磨语言,构建意境,体会真情,鉴 赏诗歌的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其他诗歌的能力。最后把加了星号的自读课文划到课外时间让学生自学。例如在教第一单元的时候,我们将第四课《中外短 诗五首》全部划给学生课外进行自学,由学生自行完成相关资料的查找和收集,再借助讲读课的鉴赏办法,写出相应的鉴赏笔记,从而完成这一课的学习任务。

2.精减作业,鼓励阅读。

我们现有的练习作业主要有两类——教材中课后的练习和教辅资料类练习。课后练习大多是配合课堂教学,讨论题基本上贯穿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教辅类练习往 往是有选择性地做,对一味模仿高考,难度大、要求高而又专业性过强的则大胆删除。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课外阅读量,提倡精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少做题是要求,多读书是目的,要把少做题而节省下的时间留给学生,指导他们尽量多地读一些好书,多背一 些名篇,多记一些名句,实实在在地进行语文积累,打好语文根基。按照这一想法,我们在处理练习作业时,就大胆地删除了那些过繁、过偏、过难的题目,留更多 的时间让学生读自己感兴趣的有益的书。

3.改革考试,立体评价。

语文新课标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素养,过滥的考试可能让 学生因畏惧心理而产生厌学语文的情绪,因此要改变动辄拿一份试卷测试学生的做法。具体来说,首先要尽量减少考试的次数,可取消周考、单元测试,最好只保留 与学校或年级同步的月考、期中考和期末的考试。其次要改变唯有笔试的测试模式,通过组织更多的语文活动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举行演讲比赛、辩论赛、讨 论会和读书心得交流会等,都能达到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多元化综合性评价的目的。例如,为配合第一单元的新诗教学,我们举办了诗歌朗诵比赛,这样既激发了 学生语文的学习兴趣,又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4.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其自觉学习、主动学习。

学生对语文课堂 具有浓厚的兴趣,掌握了比较科学而且适用的方法,这就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必要的保证。但是,仅此还是不够的,还应该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且使之优化成为一种优秀的学习品质。只有如此,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才能积极地认真地参与,比如及时思考并认真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及时作记 录,及时反思,等等,这种全方位的积极的参与一定能够保证个体所学效益的提高。无数个个体都能够达到这一目的,整个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需 要注意的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需要精心呵护,切忌扼杀;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但又是有利于语文学习的优质工程。

5.优化教学方法,向科学施教要效益。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很多老师已经自觉注意并努力应用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以此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根据 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学情确定的,绝不是教师的一厢情愿,所以,我们坚决反对为了作秀而采用一些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而完全忽视学生的理解与接受情 况,甚至是完全不顾学生的心理感受与成功体验。我们倡导优化教学方法,大胆创新,创造性地使用教学方法。我们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大胆整合并努力应用 一切先进的教学方法,但传统语文教学中“学而不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治学态度,“博学而笃志”的教学理念,“举一反

三、循序渐进、启发诱导”的教 学方法,“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的教学态度和策略,“文道结合、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原则,对于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是切实有效的,也是我们必须积极整 合、大胆应用的,这是深信不疑的。

6.重视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以课本为载体,向课外延伸。

语文教材,我们只能把它当成一个 个例子,在讲课时,不能眼光只盯住课内,要注意以篇引类,拓宽语文的空间。我们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每一单元课文时,注重的应该是教给学生学习这一类文章的 方法,让学生能以课本为载体,向课外延伸。这样,有了老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能有的放矢而不至于盲目。新的语文教材把研究性学习引入教学,就是对传统的以 教师为主体的做法的校正,我们不能轻视学生的创造力,因为研究学问也并非高级知识分子的专利,要真正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发挥学 生的能动性,推行素质教育。

7.采用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学习名篇名著。

为了改变许多学生阅读面狭窄的现状,《语文教学大纲》明 确规定了中学生应该涉猎的名著名篇。比如:曹雪芹《红楼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钱钟书的《围城》,巴金的《家》,鲁迅的《呐喊》,以及莎士比亚的 《哈姆雷特》,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托尔斯泰的《复活》,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泰戈尔的《泰戈尔诗选》、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等。当然,让学生 们一次读完是不可能的,而且高中生课业负担过重。但不读,却是语文学习的一大忌。为了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更上一个台阶,我们应该把合作探究法引入到名著的 阅读中。

音乐课改中的几点误区 篇3

一、旧的都要抛弃,越新越好

谈起音乐课改的话题,我听到过这样的观点:我们要上好现在的音乐课,就要抛弃所有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越新越好。对于以上看法,我不禁有些忧虑:新课程改革的推行,的确使现在的音乐教学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一面,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正在被摒弃,但是我们绝不能把新课改教学与传统教学完全地孤立起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想这也绝对不是课改的最终目的。以传统教学中的“双基”教学为例,传统的音乐教学强调教师进行“双基”教学,而课改中则要求淡化“双基”教学,因此很多老师在课堂上不敢或者不进行“双基”教学,觉得这是与新的教学方向背道而驰的。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加强“双基”教学是学生学好音乐的重要动力因素,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双基”教学不能丢。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淡化双基概念,强调“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所以淡化双基并不代表不要双基,而是要求我们在双基教学中不能死板地讲解和机械地训练,要突出“趣味性”,“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理解掌握乐理知识。例如在附点教学中,我抓住了学生喜欢儿歌、顺口溜的特点,投其所好,创编顺口溜进行教学:“附点附点小不点,像个豆豆不起眼,我在音符右边站,他们的时值增一半。”一下子就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了附点知识。再如在唱歌课《一对好朋友》中出现了一个反复记号,我让学生注意倾听歌曲,提示学生在倾听的同时找出歌曲的特别之处。歌曲一结束很多学生就向我提出了问题:“老师,唱两遍是不是因为里边多了一个||::||?这是什么呀?”这时我点击鼠标,大屏幕出现反复记号的图样及名称,学生顿时明白了,整个教学过程轻松快乐。

新课程改革是在原来的教学基础上,改革原有不合理、不适当之处,而建立起来的新的适合学生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所以对传统教学,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两者完美结合在一起,更好地为中小学音乐教学服务。

二、课堂上“好声”一片

前些日子,我听了几节音乐观摩课。有几位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一味地表扬,甚至学生对问题答非所问,也全然不顾,好像这样做才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才符合新的评价标准。学生的自尊心倒是维护了,也敢大胆发言了。孰不知你所谓的表扬,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概念模糊,对音乐技能要求的标准也掌握不到位,客观上造成了知识误区和科学欠缺。评价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是学生的发展为评价的需要服务的。

三、忽视音乐本身的美

新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语文课改中的几点误区 篇4

论文关键词:语文课程改革;模块;能力

论文摘要:中职语文课程如何积极构建与实施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课程模式,与当前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相适应。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从模块教学、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课改尝试。

近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虽然在研究与实践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仍然存在偏差,造成就、问题突出。出现这样的问题,最直接的原因是职业教育的课程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目前中职语文教学未完全摆脱以文本讲授为主要内容的普通教育模式。虽然这种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学科知识基础,但其学习内容与职业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有的甚至脱节。如何贯彻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指导思想,进行中职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是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努力探究的重要课题。鉴于此,笔者认为可以从模块教学、能力培养等方面对巾职语文课改进行思索和实践。

模块教学

1.模块教学的理论支撑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美国贝塔朗菲提出的系统论的观点,将整体优化理论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变静止的、分割的、单一的教学为动态的、整合的、开放的教学体系。

2.模块教学的分类

根据“以能力为本位,按照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来组织教学内容”这课程设计理念。把课程模块分为三大类:基础模块、专业模块、选修模块。这种集群式模块课程既满足学校多工种多层次培养目标的要求,又符合市场经济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它以语文课本为教学内容,是学生必修的一个模块。

专业模块是为适应不同专业培养目标对语文课程的需求而设置的内容,可以根据专业对语文课程的要求设计若干子模块。如“财经应用文”这一课程原本由专业课教师讲授,往往会忽略其语言运用能力,现在就可将该课程放到语文课程中的专业模块,由语文教师来教学。

选修模块是由若干门选修课组成,它是为满足企业的需求、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的需要而设置的内容。它具有选修科目多、学生选择余地大、课程时间安排灵活、教学形式多样等特点。

这三个模块构建了灵活、开放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体现了“目标多元,指导分类,教学分层”的职业教育特点。

3.贯穿于模块教学中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

语文模块教学还对“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提出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生活以及学生未来职业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发展。这种实践活动没有固定的教材,也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可借鉴,教师们感到困惑。对此,我们存实践中进行了大胆尝试。

(1)构建活动框架。

从“亲近自然、发展自我、关注生活、服务社区”四大板块构建设计活动内容,以一个个鲜明的主题构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框架。

(2)对学生进行指导。

活动前,让学生明白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活动中,指导学生如何选题,如何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怎样收集、整理、积累有关资料,如何写作,介绍常用的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等,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最后,围绕一个主题,学生把自已的成果通过小报、网页或报告等形式呈现出来。

(3)抓评价,激励学生创新。

评价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一环,通过评价可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学习兴趣,调适自己的行为,体验成功的快乐。

评语评价。评语评价主要是通过学生自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和表现状况,对其优点、学习态度和今后的发展情况用文字描述的方式来评定、激励。 分值评价。将语文学科试卷中的10%~20%分值内容纳入综合实践活动的`考核。

能力培养

近年来,我们积极与用人单位建立横向联系,就毕业生语文能力需求,如何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等问题,广泛征求用人单位意见,从实践看,中职生语文能力培养应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而。

1.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如何使语文学科中的内容与专业结合得更紧密,是中职语文教学研究的一大特色和方向。我校学生毕业后大多走上财经岗位,或多或少要接触财经应用文体,而学生对应用文不熟悉,对专业性较强的财经应用文更是无从下手。针对上述特点,我们选择了说明书、广告、经济合同、经济论文、市场调查、计划与总结等学生工作中常用文种进行教学。

针对毕业生,我们在教会学生设计广告的同时,就如何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布置学生制作自我介绍的幻灯片,为即将进行的求职做准备,学生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制作出很多想象力丰富,很有创意的个性广告。

2.培养体现专业特色的听说能力特别是口语交际的能力

口语交际不是简单的聊天,也不是单一的普通话培训。口语交际训练应从以下几点人手。

首先,应强化课堂教学双向互动。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并不仅限于口语交际课巾,在只常课堂上,要克服“教帅满堂灌,学生当哑巴”,要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当主角的教学格局,让每个学生深切的感受到他(她)是课堂的主人翁。教师要有意识的设计和组织口语交际双向互动,主动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和语言的组织应用能力。

其次,创设课堂交际情境。生活是口语交际的内容,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源头活水。教师要善于将学生从课堂引入生活,再从生活回归到课堂。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再次,注重学生个体的语言表现。学生个体的语言表现也是口语交际能力素质的展现,如:讲故事,即兴演讲,情境复述,应聘口语等。针对毕业生面临着与用人单位见面的情况,我们利用语文课开设模拟应聘场面,从如何从容应对面试现场,如何机智有礼的回答等方面训练学生的而试口语,给学生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我校的毕业生大多从事窗口行业,社会对他们的普通话要求相对较高。我们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开设了普通话培训课,集中两周时间进行普通话专项训练,并组织学生进行普通话考级。

3.培养专业常用字为主的汉字书写能力

根据近几年毕、生的反馈信息发现,财会学生写就一手规范漂亮的硬笔书法对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为此,我们对中职生必须掌握的常用字进行了适当增删和调整,在一二年级开设了书法课,要求学生以练习楷书、行书为主,书写力求规范、美观,对_书写情况适时组织评比。

语文课改中的几点误区 篇5

一、合作的误区———小组讨论成为合作学习的不二选择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堂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于是, 与这种学习方式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 几乎成了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唯一标志, 而泛用的结果是:我们只看到分组、交流、讨论, 至于这种“合作”有无必要, “合作”中的分工是否明确、协作是否密切, 能给学生带来什么, 教师是作为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还是旁观者, 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还很模糊。

一位教师在讲授《伤仲永》一课时, 提问道:“方仲永在年幼时的天赋如何, 后来怎么样了?请小组讨论三分钟。”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了。笔者随意观察了几个小组:有的小组是一个学生在侃侃而谈, 其他的学生当听众;有的是几个人“各自为政”, 没有交流, 没有讨论;有的小组干脆沉默寡言, 无人开口……三分钟很快到了, 教师说:“时间到了, 现在请同学们回答刚才的问题。”

虽然对话交流、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合作讨论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和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学生只有经过了独立的思考, 有了交流的需要, 再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 否则, 讨论是毫无意义的。

二、评价的误区———全是一个“好”字

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传统教育总是一味地批评、指责、否定学生, 使学生缺乏自信, 所以这次的课程改革提倡要多鼓励学生, 可是矫枉不能过正, 赞扬也应有“度”。有位教师在讲授《最后一课》时, 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韩麦尔先生这天为什么穿得特别漂亮?”一位女生不假思索地答道:“他是个爱美的人。”这位老师说了声“好”, 示意她坐下后, 又让其他同学发言。最后, 他说:“大家回答得都好。”这是一节公开课,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频频使用“你真棒”、“真聪明”、“掌声鼓励”等语言。

上述案例中, 那位女同学的回答显然脱离了文本, 但教师对学生回答的不当之处不但没有予以纠正, 反而表示了肯定, 这很容易造成学生的知识误区, 甚至产生学科陷阱。

三、综合的误区———语文课成了“大综合课”

新课标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理论, 强调语文课与其他课程的沟通, 力求使语文走出“以学科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的狭小天地, 使语文走向生活, 走向社会。于是, 部分语文教师开始在语文课上引导学生学习政史, 研究理化, 进行歌舞表演, 创作美术作品……语文课简直要包罗万象了。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语文课还是语文课吗?

语文课需要其他学科的渗透, 更需要灵活多样、生机勃勃的形式, 但语文毕竟是一门语言学科, 引导学生读课文, 挖掘文本中丰富、深厚的资源, 在此基础上再辅以各种有效的活动, 让学生发散思维, 才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正途。

四、目标的误区———课堂教学只是为了解决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对传统教育观念最大的颠覆是将过程上升为目标。缺乏过程就是缺乏体验, 缺乏实践, 知识与技能就难以内化。但许多教师认为教学设计确定的教学任务就是目标, 在课堂上完成既定的目标, 语文教学就算是成功了。一位老师在讲《最后一课》时提出了一个拓展延伸的问题:“一个民族的语言和这个民族的尊严乃至生存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们在讨论中出现了“意外”:一个小组的同学对“普鲁士与德国的关系”、“拿破仑怎么会战败”、“阿尔萨斯和洛林后来怎么样了”等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样偏离“主题”的讨论肯定会喧宾夺主, 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于是, 教师立即加以制止:“请同学们不要讨论与课文无关的问题。”

一个生机勃勃的体验过程被强行中止了, “过程”搁浅在“任务”面前, 课堂完全成了教师教学设计的翻版, 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发散性受到了遏制, 而事实上,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关于语文课堂评价误区的几点思考 篇6

一、表扬与批评:本是一对双胞胎

新课标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 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 采用激励性的评语, 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心理学的研究上, 譬如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反复强调了正面鼓励和期待对人的发展的帮助。因此, 许多教师开始对批评讳莫如深, 语文课, 特别是公开课上早已没有了批评的身影。相反的, 各种各样表扬的方式层出不穷。笔者曾经亲眼见过这样一个场景。一次低年级的语文课, 老师教学生书写“己”字。许多学生将“己”写成了“已”, 老师在指导时说:“同学们真厉害, 字写得真漂亮!这个‘己’几乎写对了, 如果竖弯钩不出头就完全正确了。”仍有两个同学写错时, 老师又说:“你们俩真聪明, 竖弯钩比刚才短多了。”望着这两个学生得意的样子, 笔者哑然失笑:反复犯错反复被表扬, 估计他们还在等着下次犯错再被表扬吧!

或许这位老师会振振有词地拉出课标进行辩解, 岂不知新课标那段话中“为主”和“尽量”已被他完全忽视了吧——鼓励为主并不是一味地表扬, 尽量正面引导也不是忽略合理的批评。笔者学校一名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九色鹿》时, 听了一名学生朗读九色鹿和国王的一段对话, 他是这样评价的:“你的声音很响亮, 这是你的优点。可是声音响亮和有感情不是一回事。想知道为什么自己读的没有感情吗?因为你没有把自己当成那个被人恩将仇报而愤怒不已的九色鹿。想不想再试试?”果然, 第二遍读, 效果好多了。

二、自我评价:重视我的存在

自我评价是一种能力, 也是学生自我反思寻求更高突破的过程。新课标有这样的要求:“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作为评价的主体, 学生不应该只成为评价的被动承受者, 也应该成为评价的主动参与者——既要学会评价别人, 更要学会评价自己, 或者说首先学会评价自己。教学中, 笔者非常喜欢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评, 以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寻求学习方法的突破。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时, 我让学生交流:是什么指引着司马迁“将个人的荣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 继续编写《史记》的呢?经过充分的交流后, 学生们都有了深刻的理解。我问了一些同学:“听了别的同学的交流, 你觉得你刚才的理解怎么样?”“我的理解不如别人的全面。”其中一位同学说。“怎么不全面?”“我只考虑到了司马迁父亲的嘱托, 有的同学还考虑到了司马迁自己的理想。”“你以后打算怎么改进?”我微笑地看着他。“以后读课文时, 要读细一些, 不要再错过一些重要的内容。”“好的, 老师期待你下次的表现。”

善于自我评价的人, 一定是个善于思考的人, 并且在自我反思之后一定会有一个飞速进步的过程, 由于别人的评价而得到的进步往往是难以与之相比的。这就是自我评价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这种自我评价的训练, 并且让它变成学生的一种习惯和能力。

三、有效评价: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

课堂评价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促使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有所提高。一个良性的评价, 无论是表扬性质的, 还是批评性质的, 都有一个共同点:一定要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 提出可行性的改进方法, 或者能够引发其他学生思考自己的改进措施。笔者一直认为, 这应当成为检测一个评价是否合理有效的重要依据之一。教学五年级下册《灰椋鸟》时, 有一个重要内容是背诵课文的4、5两节。我发现有一个同学用了较短的时间就能正确地背诵, 我把她叫到台上进行背诵展示并进行评价:“孩子, 你真厉害, 这么短的时间就能背诵下来, 能不能将自己的秘诀分享一下?”“当然可以啊!其实, 我把这两节中的一些词语提取出来, 再背就容易了。”“哦?”望着台下一个个充满疑惑的目光, 我继续询问, “能不能具体说一说?”“比如第4节, 我就分出了这些词语:‘一开始’、‘没有几分钟’、‘有的……有的……’、‘先回来的鸟……好像……又像……’、‘后到的鸟……很快……’, 把这些记住就容易多了。”

噢——学生们听了, 立刻开始行动起来, 不一会儿, 多数同学也能完整地背诵出第4节的内容。

课堂评价中, 无论是教师评价, 还是学生互评、自我评价, 不要只评价“很会思考”, 还要请他讲述思考的过程;也不要只评价“写得不好”, 更要提出可行性建议。这种有效评价才达到评价的目的, 才能照亮学生继续前行的道路。

新课改语文阅卷的几点建议 篇7

考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 为了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探索, 而不是为了甄别。有的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单一, 对学生以分数排名次, 鉴定学生的优劣;对教师以平均分排名次, 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考试的分数已精确到小数点后五位。对分数的斤斤计较导致阅卷的呆板、僵化、死扣标准答案, 以标准答案对学生的答案一刀切, 标准答案是“同心协力”决不可写成“齐心协力”。使答案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让学生揣摩不透。这样的考试对学生没有多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新课改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选入了大量切近生活实际, 具有较强审美特点和丰富人文内涵的新课文。课后练习也取掉了以往繁、难、偏、旧的老面孔, 重视语文实践活动和合作探究型学习。语文学科的特色决定了语文答卷的灵活性、多样性、可塑性, 同样一个问题, 如果让不同的老师回答, 也会有五花八门的答案。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学生用标准答案呢?故语文阅卷需三思而行, 你无情的差号下可能有爱迪生, 你无情的差号下也可能有瓦特。因此, 笔者结合有关语文试题及多年语文阅卷的情况, 对新课改中如何批阅好语文试卷提几点粗浅的建议, 望能引起同行的重视。

一、语文阅卷既要重视答题结果, 又要重视答题过程

有道试题题目的要求是“我是小小书法家”, 实际是看拼音在田字格中写汉字。笔者认为这道题具有两重性, 既考查学生的答题结果, 又考查学生的答题过程。一是考查学生是否认识拼音, 是否会写汉字;二是考查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是否认真, 是否能把字写好、写规范。故笔者认为, 批阅这类试题时不应只以字写得对错评分, 应在批阅时将本题应得分分为两大块, 一块是看学生是否会写字, 对的得相应的分, 也就是结果得分。另一块是书法分或卷面分, 分成三个等次, 书写流利, 字迹整齐、优美的当然得满分, 其他等次的应酌情减分, 即过程得分。这样不但检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小认真做事的良好习惯。

二、语文阅卷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我们不应以标准答案束缚学生想象的翅膀。有一试题如下:“‘一碧千里’和‘翠色欲流’都是描写绿的, 而‘一碧千里’是描写绿的%%%, ‘翠色欲流’是描写绿的%%%。”有位同学填写了“范围”和“程度”, 结果“程度”错了, 标准答案是“浓度”。还有位同学填写了“面积”和“浓度”, 同样“面积”被“范围”剥夺了生存的机会。笔者认为, 类似这样的问题, 只要学生能区分点、面, 会正确用词就行了, 没必要死扣标准答案。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同, 对这类试题得出的答案是不同的。特别是这些人为的标准答案, 往往忽视了民族语言的丰富性、多样性的特点。有一千个读者, 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语文阅卷中我们应坚持多角度、多层面地去分析问题,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体验, 尽量做到考试是为了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语文阅卷既要重视学生书本知识的掌握, 又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有这样一段阅读:“锄头的结构不复杂, 看起来并不美, 但它的作用可大啦, 农民伯伯用它锄草、平整土地、斩土块……这些活儿, 似乎很简单, 可是真要干起来却不容易。”阅读后面的测试题是“农民伯伯用锄头__、___、___等。”有位同学写的是“农民伯伯用锄头锄草、和泥、挖洋芋。”结果被打错, 原因是与短文内容不符。但这些答案确实是学生平时实践经验的总结, 因为在我们这里, 农民用锄头经常干这些活儿, 如出灰、挖粪、挖土等。笔者认为, 了解更多的原因、掌握更多的知识才是素质教育之实质, 如果阅读考查的问题只是在短文的原句中找, 照抄原文, 何谈素质。语文阅卷既要重视学生书本知识的掌握, 又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更应体现新课改立足课堂、放眼社会的思想。

四、语文阅卷还应重视学生情感价值的培养

毕唐书先生在《语言文化教育———语文科学应有的个性》一文中写到:“文学教育是审美教育, 说到底是情感教育。”阅读文学作品能使人体验生命的价值, 提升生命的价值, 提高生命的质量, 感悟精神的自由。《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欣赏文学作品,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有这样一道测试题:“读了《牛郎织女》, 你发现牛郎是一个怎样的人?”有位同学的答案是:“可怜的、善良的、勤劳的、幸运的。”可惜翻遍所有的参考书也找不到“幸运的”这个答案。这位同学的理由是:“牛郎家里很穷, 竟然找到了天上的织女这样好的伴侣, 并且为他生育了两个孩子, 这难道不幸运吗?”反复品味学生的理由, 这的确是他的一大发现, 是他情感的迸发、人文的积淀, 不能不让人折服。笔者认为, 语文阅卷应重视学生情感价值的培养和指导, 文学作品来源于现实, 又超越于现实, 只有它是一个整体时才显得完美, 不应被简单地肢解。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几点误区 篇8

一、创设教学情境不合时宜

教学情境, 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 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但是, 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 就是为情境而情境, 情境与知识不相关或关系不大, 从中提炼不出数学问题, 很多教师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 却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些学生往往因为教师创设的情境所吸引, 而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怎样适当的设疑, 制造悬念, 能使学生疑惑丛生, 兴趣倍增, 从而把学生引入学习的佳境。比如, 在学习“等腰三角形”一节时, 给学生讲述新农村建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排排整洁漂亮的红瓦房。然后询问学生, 瓦房的框架结构是什么图形?最后引入课题。只要创设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 必能激起学生真切的情感,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但有些时候就显得不合时宜, 牵强附会, 使学生思维的衔接与知识的过渡不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使课堂教学效果达不到完美。所以, 并不是每节课都一定从情境引入, 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 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 直接导入新课。

二、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学生活动以及主动探求知识过程有待加强

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过程很重要, 但教师从心理上不能完全放下来, 往往怕课时不够, 习题讲少了影响成绩, 而匆忙走过场现象也比较多。在数学课堂上, 我们都可以看到, 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有时候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 缺乏实质性的合作, 主要表现在: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探讨价值, 小组合作前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 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 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合作时间, 忽视对学生合作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 在组织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 但只给不到1分钟时间, 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 就草草收场。所以, 在小组活动过程中, 教师要加强对每个小组的监督和指导, 尤其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 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 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三、突出知识掌握而忽视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 把“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作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最终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有些教师往住只注重“双基”与重点知识的掌握, 单纯为分数而做题、而教学, 忽视“数学来源于生活, 而还原于生活”的教学理念与能力的培养。

众所周知, 数学新教材中有许多地方是要学生自己动手的, 然而有的老师总是怕学生从中学不到知识, 因此在课堂上从来不采用这些方法。而是简单地讲解。具体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哪些内容, 等等, 结果是学生体验不到知识的探索、发现、归纳的这样的一个过程。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记得在一次听课时, 一位教师在讲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这一节时, 只用几分钟就直截了当地把立体图形的展开结果告诉了学生。而实际上, 本节课应该把所有的内容都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最好以小组合作的形式, 剪出各种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学生自己总结出立体图形展开图的几种形式, 然后教师稍加引导, 就很自然地达到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了, 同时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与锻炼。

四、强调合作学习而忽视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广泛被老师们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 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 如那些意见容易出现分歧的、个人无法独立掌握的、开放性及探索性较强的、要进一步引申的等内容比较适合。合作学习要以学生个体独立思考为前提, 而时下不少教师理解片面, 追求所谓小组合作的时髦形式, 动辄就安排四人或六人小组讨论, 有的甚至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小组成员热热闹闹地在发言, 但没围绕主题, 讨论气氛热烈, 却没解决实际问题, 表面上看似热闹, 实际是流于形式, 结果事倍功半, 收效甚微。有的看到一两个小组有了结果就匆匆收场, 完成一次合作。由于多数学生理解不充分、思考不深入, 合作所得结果也是肤浅、片面的。其实, 这样的合作只不过为个别学优生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 忽略了“面向全体”的基本要求。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 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总之,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 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只有教师真正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工作方式, 才能稳健地推进课程改革;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 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 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摘要:传统教学和新课改下教学的对比, 存在的问题是创设教学情境不合时宜, 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突出知识掌握而忽视能力的培养, 合作学习而忽视独立思考。

关键词:创设情境,小组合作,能力培养,独立思考

参考文献

[1]王乐强.刍议初中数学的生活化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12) .

[2]林丽萍.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科教新报 (教育科研) , 2011, (7) .

[3]唐忠成.关于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探讨[J].新课程 (下) , 2011, (3) .

高中语文教学适应课改的几点思考 篇9

语文教改势在必行。那么, 语文教学应该如何适应课改精神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走向”素质教育”, 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教师内涵的转变:教书匠→教育家。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 就是教学生学, 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 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 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 学生学”的误区。采用“一刀切”“齐步走”大运动量的办法“孜孜乐教”, 固守着一套陈旧的教学观念, 教师架空分析教材, 照本宣科, 成了教材的奴隶, 为教而教的机器, 毫无艺术性可言。这貌似对学生的关心负责, 实则是对其身心和智力的极大压抑与摧残, 是严重违背教育的初衷的。新形势下的教师, 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他不仅“能”教, 而且“会”教;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 还要了解相关的边缘知识;不仅要钻研新的理论、新的思想, 还要善于总结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 并力求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从而指导自己更好地实践。正如马卡连柯所言:“离开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的。”这一精辟见解, 启示我们要认清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我们应从根本上实现由机器型的教书匠到艺术型的教育家的转变。

2、教学模式的转变:课堂教授型→指导策划型。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都十分强调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在旧的模式下, 语文教学大都采用“保姆式”教学方式,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放手”。大到篇章, 小到字词, 全是老师说了算, “满堂灌, 满堂问, 一言堂”的局面随处可见。学生毫无独立性可言, 只是一个个记忆的机器, 它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 我们必须打破旧的传统模式, 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掌握材料 (包括教参书) , 省去机械传输所造成的大量时间的耗费。课下自己吃、课上谈味道, 课上应该成为学生各种理解碰撞、质疑创新的一方舞台。“随文成形, 随课成形”, 可以是“启发式”、“自学式”、“讨论式”, 也可以是传统的“讲授式”, 但完全可以让学生轮流过把“教”瘾, 当然准备必须充分, 教师指导、集中小组智慧是少不了的。

3、教学思维的转变:机械模仿→创造性思维。

作为学习的主体, 学生不是被动地机械复制, 而是积极地对客观世界能动反映。这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 而不是简单地把学生视为加工对象,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授之以渔, 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 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方式获得知识。语文教学无非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然而这几种能力的提高, 无一不是靠学生自己的反复实践活动。老师要推学生一把, 让他们下水自己游, 告诉要领, 还要随时把握水中情况, 以便指导;而学生之间互相纠正与彼此丰富, 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进一步做好两个优化

1、优化教学实施及反馈体系。

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一般包括教学实施和反馈两个相互依存的过程, 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 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结构、教学情景, 使全体学生人人有压力, 个个有动力, 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自信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才能在愉快融洽的气氛中完成自己的教学全过程。

2、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在应试教育中, 对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升学率的高低, 学校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就是分数。于是考试成了老师的指挥棒, 分数成了学生的存在价值。这样, 人为地加大了师生的双方心理负担, 严重违背教育发展规律。因此, 在教学评价中应彻底摒弃惟分论、惟升学率论, 由看谁的课讲得好, 到看谁对学生指导得好;由看谁对问题分析上得透, 到看谁的学生学习效率高。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得到最优化的过程。

三、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语文的动态特征使学生的参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尤显重要。教师要充分创设条件, 刺激学生动眼看、动脑读、动笔写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读写过程、听说过程、读与写、听与说的训练可以相互结合。从学生的阶段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 精心设计、选择导学方法与课堂结构, 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最佳教学情境, 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教学过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应该坚决摒弃那种“老师讲课照本宣科洋洋洒洒口干舌燥, 学生听课埋头笔录手忙脚乱头昏脑胀”的局面。还学生一个真正的自我, 还学生一片洁净的天空。

上一篇:老年产品系统研究下一篇:设计与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