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植技术

2024-07-08

密植技术(通用12篇)

密植技术 篇1

枣树栽培历史悠久, 在一些地方已成为枣农的主要经济来源。但因栽培技术粗放, 没有得到应有的经济效益。若能采用枣树密植栽培早期丰产技术可大大提高经济效益。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一、栽植密度及配置

双行靠每亩定植166株, 宽行距3m, 窄行距2m, 株距2m。第3年株产鲜枣4~5kg, 亩产鲜枣750kg左右, 以后逐年增长。此密度可保持10年不需间株。

也可每亩定植222株, 株行距1m×3m, 第2年即可有产量, 第3年亩产可达750~1 000kg, 但5年后需隔株移植。

二、建立密植园的立地条件

密植枣园必须建在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有灌溉条件, 地下水位在1m以下的非盐渍化土地上。要求土壤为沙壤或中壤, 有机质含量在0.5%以上。纯沙土或重粘土均不宜建园。

三、枣园定植

1. 良种壮苗

建立密植园主要用新郑八月鲜, 属干鲜兼用品种, 其最大单果25g, 平均单果重22g, 制干率40%~60%。苗木必须是2年生归圃苗, 地径1cm以上。

2. 定植时间与方法

枣树栽植的适宜时间在2月底3月初, 芽萌动后, 一般在3月上旬。此时栽植, 一定要进行短截, 留根桩20cm左右。栽后埋土, 待3月底4月初灌水时出土, 栽植穴60cm×60cm, 每穴施农家肥10~15kg。

四、枣园管理

1. 及时抹芽、刻芽

培育丰产树形, 待根桩上芽萌发长到10~20cm时选择不同方向的生长健壮枝, 留下3个, 其余抹除。若不够3枝的, 可刻芽逼其出芽, 使每个根桩都能形成3个骨干枝, 增加结果面积。

2. 及时灌水追肥

全年灌水5次, 分别在3月底、4月底、6月中下旬、8月中旬及冬季。

每年秋根据树龄每株施0.1~0.5kg磷肥1次。全年追施氮肥2次, 根据树龄每株施50~500g。盛花期喷0.5%磷酸二氢钾, 共3~4次。喷洒10mg/kg的赤霉素2次可提高坐果率2~6倍。

3. 整形修剪

初花期环割或开甲, 开甲宽0.5cm为宜, 环割2~3圈, 6~7月摘心, 清除直立的徒长枝。休眠期整理树形, 清除徒长枝、过密枝, 进行短截以扩大树冠。

4. 病虫害防治

枣树的主要害虫是枣果实心虫, 严重时使枣园绝产。防治方法: (1) 在初花期半个月左右喷3 000倍来福灵, 或3 000倍敌杀死等杀虫剂, 5~7天后再喷1次。 (2) 冬刮翘皮或在8月初树干缚草诱杀越冬幼虫, 以降低虫口密度。

密植技术 篇2

平昌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是山区县,属中亚热带地域,四季分明,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山岭连绵,荒山坡地多,土质粘重,缺乏有机质,适宜板栗种植.板栗属木本干果类,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适于大面积荒山种植,寿命长达数百年,被誉为“铁杆庄稼”.

作 者:杨于明  作者单位:四川省平昌县茶果技术推广站,636400 刊 名:四川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ICHUAN AGRICULTURE 年,卷(期):2009 “”(10) 分类号:S6 关键词: 

★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 番茄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

★ 马铃薯复种水稻高效栽培技术

★ 温室油桃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 甘蔗套种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秋红李树密植丰产栽培技术 篇3

秋红李适应性强,耐瘠薄,生长旺盛且极性生长强,成枝力强,丰产。在包头东郊沿山前一带,4月初花芽萌动,4月下旬开花,8月中旬成熟。现将其密植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1密植建园

栽培秋红李,可采用双行带状栽植,株行距为2.5mX2.5m,带距3.5~4.0m,树高应控制在1.5~2.0m。栽培秋红李需配植授粉树,授粉品种有玉皇李、紫李、布朗李系列品种等。配植比例为4:1或5:1。

2整形修剪

2.1整形

首先定干80cm,留第1层倒伞形枝,可均匀分散选留3~5个不同方向的主枝,然后拉枝呈60°~70°角;在第1层枝上再选留中心枝,中心枝冬季修剪时留1m剪截,进入生长期再选留第2层倒伞形枝3~4个为主枝,仍然拉成60°~70°角,两层间的枝应全部剪除,选留好第2层主枝即开心落头。第2层倒伞形枝的冠径幅度应比底层小,有利于树体采光。幼树扩冠期的新梢应以40~50cm剪截,使其快长树、快扩冠。

2.2修剪

冬剪时新梢应采取隔年交替回缩,戴帽修剪,控制树冠外扩。具体方法为:1年生的枝条不剪截,第2年冬剪时采取戴帽修剪,剪除1年生枝,保留下的花簇枝则成为了主要的结果枝组。李树内膛枝和主、侧枝过密时应以疏枝为主,每个主枝选留2~3个侧枝,而侧枝间应间隔30cm左右,并交错排列,使之通风透光。夏剪时应及时疏枝。在保持冬剪树形的基础上剪除直立枝,疏除内膛和侧枝上的过密枝,以树冠下地面着落均匀的点状太阳光为宜,以保持树体良好的通风透光。李树栽培结果期内,其1年生枝长放后,依据所确定的株行距和高度要求应交替回缩。回缩的冠径应保持在2m左右,树高保持在1.5~2.0m之间。回缩枝组时,在枝组的中段选择健壮的新梢保留,然后截去前段。结果枝组衰弱后应及时更新,选择新萌发的枝条取代,经长放再培养成新的结果枝组。

3肥水管理

3.1施基肥

基肥在果实采收后施入。方法是在定植坑边缘开挖对称的2个1/4半圆形沟,宽30cm,深60cm,每株施50kg优质农家肥料,与土混合后填入,留出20cm用土填平。以后每年按此方法逐年转方向施肥,其施肥沟应逐年向外扩展。当施肥沟外扩重合时,再从定植坑外缘开始重复挖沟施肥。施肥量基本要求达到“斤果斤肥”,即设定的667m2产果量2000kg,每年施人有机肥的量也相应投入2000kg。

3.2追施速效肥

在生长结果期间,应根据植株长势和地力情况进行多次追肥,追肥的品种多用速效性肥料。具体方法为:①根部追肥。在萌芽之前,顺树盘内挖放射状沟5~8条,深、宽各10~15cm,长至树盘边缘或以树干外延1m,每株施尿素200~300g,将施肥沟覆土填平,随之浇水。夏季6月中旬当新梢缓长和果实膨大时采用上述方法,每株追施磷酸二氢钾200~300g。②叶面追肥。在新梢旺长的6月份,每隔7d左右喷施1次“绿宝”叶面肥和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4次,促进新梢生长。7月中旬喷0.3%的磷酸二氢钾加0.3%的尿素溶液,每隔5d左右1次,共喷施3~4次,促进果实着色和提高含糖量。

3.3灌水

李树在早春的4月初芽萌动之前灌足催芽水,以防春旱失水抽条。以后在花前和花后、果实膨大期结合追施化肥进行浇灌,进入雨季要控制灌水。果实成熟期如遇干旱,可酌情少量灌水,以防裂果。果实采收后结合秋季施肥要灌水,落叶入冬前要灌足封冻水,以防冬旱。

4病虫害防治

秋红李的病害发生较少,虫害主要有食心虫和红蜘蛛。防治食心虫,可在花期之前,在树冠下地面距树干1m之内的范围喷撒农药毒杀羽化成虫,可用20%杀灭菊酯、2.5%敌杀死乳油等,每667m2用量0.3~0.5kg均有很好的效果。花谢坐果后结合防治其他害虫进行全园树上多次喷药,可有效防治食心虫的为害。

防治红蜘蛛,可在果树休眠期刮除干、枝及主枝分权上的翘皮和老皮,并结合防治其他害虫及时喷施5°Be石硫合剂。在虫害发生高峰前的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进行喷药防治,可用15%扫螨净乳油30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3000~4000倍液或40%乐杀螨乳油2000倍液,以及选用最新研制的杀螨农药防治。喷药时,隔2d再喷施1次,可有效杀灭和控制红蜘蛛的为害。防治红蜘蛛应早防早治,在果实采摘前1个月停止用药。

(收稿日期:2011-12-29)

玉米通透密植栽培技术 篇4

1 玉米通透密植栽培的技术模式

1.1 宽窄行技术模式

把原65cm或70cm的两条小垄合成130cm或140cm的一条大垄, 在大垄上种植双行玉米, 玉米大行距 (宽行行距) 为90~100cm, 窄行行距 (即垄上小行距) 35~40cm, 形成宽窄行栽培。株距因选用品种等因素而定, 种植密度较常规栽培公顷增加4500~6000株。

1.2 比空技术模式

采用种植两垄或三垄玉米空一垄的栽培方式,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 进一步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 可在空垄中套种或间种矮棵早熟马铃薯、甘蓝、豆角等。其增产、提质、增效的核心是:能充分发挥边际优势, 利用空垄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提高光合能力和产量;同时, 由于空垄的出现, 空气流动较常规小垄栽培大大增加, 利于玉米脱水, 降低含水量, 提高品质。

1.3 间作技术模式

粮粮型模式主要选择玉米与矮高粱、小麦、早熟玉米、小杂粮等作物, 采取2∶1、2∶2、2∶4、2∶6、4∶4等形式间作。粮经型间作模式主要选择玉米与甜菜、油菜、亚麻等作物, 采取2∶4、4∶6、4∶4、4∶8、4∶12等间作形式。粮菜型间作模式主要采取玉米与马铃薯按2∶1比例间作, 玉米与白菜、甘蓝按2∶2比例间作, 玉米与茄子、辣椒等按2∶4比例间作。

1.4 小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

选用耐密品种, 因品种、土壤及栽培水平等, 合理增加种植密度, 科学施肥, 加强管理等。

2 玉米通透密植栽培技术的创新点

2.1 实施高肥、密植高产高效技术路线的有效途径

通过耐密品种应用, 改变种植方式, 可大幅度提高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 实现种植密度由4.5~4.95万株/hm2, 向6.0~6.75万株/hm2过渡, 突破现有品种在当前条件下种植密度难以增加的禁区, 并克服了密度增加、投入水平提高出现的倒伏、田间郁蔽等矛盾, 提高了光能利用率。

2.2 缓解了“玉米海”矛盾

种植的方式由原来传统的65~70cm垄作玉米, 改为宽窄行种植 (即大行距90~100cm、小行距35~40cm) , 或比空密植、间作密植等方法, 创造了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发挥了边际效应, 缓解了“玉米海”矛盾。

2.3 提高了玉米的栽培水平

通过种植密度增加, 施肥的提高, 节水抗旱、土壤耕作等配套技术的应用, 将带动玉米栽培技术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2.4 经济效益显著

通透、密植栽培技术较一般栽培增产1200~1500kg/hm2, 同时降低玉米含水量3~4个百分点, 提高玉米品质。

3 玉米通透密植栽培的技术要点

3.1 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据七台河市的气候条件、生产水平、土壤肥力等特点, 选择适合耐密品种选择生育期适宜, 优质高产品种哲单37号等, 要求种子纯度不低于98%, 净度不低于98%, 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6%。4月10日进行发芽试验, 4月20日进行晒种, 连续晒2~3d, 减少病虫的危害, 4月25日应用种衣剂拌种待播。哲单37号:积温2300℃, 生育日数115d, 公顷保苗6万株, 产量8300kg/hm2, 子粒偏硬型, 植株紧凑。丰单3号:积温2200℃, 生育日数108d, 公顷保苗6万株, 产量9100kg/hm2, 株高240cm, 穗长23cm, 子粒偏硬型, 叶上冲, 抗丝黑穗病及大小斑病, 活秆成熟。

种子处理:药剂闷种为防治地下害虫或苗期害虫, 用50%的辛硫磷乳油1kg对水40kg闷400kg种子。种子包衣或拌种:①种子包衣在地下害虫重, 而玉米丝黑穗病轻的地块, 干籽下地, 可选用35%的多克福种衣剂或20%的呋福种衣剂, 按药种比1∶70进行种子包衣;催芽坐水种时, 按药种比1∶ (75~80) 进行种子包衣。②拌种在地下害虫重, 而玉米丝黑穗病也重的地块, 采用2%的立克秀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 播种时每公顷再用辛硫磷颗粒剂30~45kg随种肥下地。③浸种催芽将种子放在28~30℃的水中浸泡8~12h, 然后捞出置于20~25℃室温条件下进行催芽。每隔1~2h将种子翻动一次, 在种子露出胚根后, 置于阴凉处炼芽, 待播种, 或用0.1%硫酸锌溶液浸种催芽。

3.2 选地与整地

选择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地块。选茬选择大豆、小麦、马铃薯等肥茬。整地采取伏秋整地, 无深翻基础地块, 进行深翻深松, 耕翻深度20~23cm, 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垃, 翻后耙耢, 及时起垄或夹肥起垄, 垄距为130~140cm, 达到待播状态。原垄改大垄:适用于土壤墒情较好的大豆等软茬, 隔一垄破一垄原垄, 改成大垄。

3.3 施肥

有机肥每公顷施用含有机质8%以上的农肥30~40t, 结合整地撒施或条施夹肥。每公顷施用腐熟好的有机肥20~25t, 结合整地一次施入, 播种时施种肥, 坚持“前轻后重”的原则, 一般每公顷施磷酸二铵75~112kg、纯氮100~150kg、硫酸钾60~90kg、锌肥15~20kg。在6月中旬拔节期每公顷追施尿素300kg, 如出现缺素症状及时喷洒微量元素肥料。

3.4 播种

七台河市玉米最佳播期为4月25日至5月10日, 推广机械垄上等距精量点播, 每埯点2粒种子, 公顷播种量40kg, 一般公顷保苗6.0~7.5万株。播后应用玉草净1500mL/hm2, 对水400kg进行封闭灭草。

3.5 田间管理

查田补栽:出苗后发现缺苗要及时坐水补栽, 3~4片叶时将弱苗、病苗去掉, 一次等距定苗。出苗后进行铲前深松或趟一犁, 头遍铲趟后, 每隔10~12d铲趟一次, 做到三铲三趟。苗后除草在玉米3~5叶期、杂草2~4叶期, 每公顷用4%玉农乐悬乳剂1000~1500mL, 对水450~750kg茎叶喷雾。追肥玉米7~9叶期每公顷追施纯氮总量的70%, 追肥部位于玉米小行距中间, 深度10~15cm。放秋垄8月上、中旬, 放秋垄拿大草1~2次。站秆扒皮晾晒玉米蜡熟末期扒开玉米果穗苞叶晾晒。

3.6 防治病虫害

玉米白化苗:叶面喷施硫酸锌肥, 配液浓度0.3%, 公顷喷施300kg。在7月中旬应用BT乳剂2250~3000g/hm2制成颗粒剂防治玉米螟。发生粘虫、蚜虫、斑须蝽等害虫, 喷洒敌杀死2000倍液或通杀敌进行防治。化学除草:播后苗前除草, 土壤墒情较好的地块可选用播后苗前除草。防除禾本科杂草可选用50%乙草胺2250~3000mL/hm2, 或90%禾耐斯1400~1900mL/hm2, 或72%异丙草胺 (72%都尔乳油、50%乐丰宝) 2250~3750mL/hm2, 或75%百农思120~150g/hm2。防除阔叶杂草可选用50%甲草嗪900~1050g/hm2, 或75%宝收干悬乳剂15~25g/hm2。对于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混生地块可选用72%都尔1500~2000mL/hm2加50%甲草嗪400~500g/hm2, 或50%安威乳油在玉米播后3~5d, 杂草未出土时, 每公顷3750~4500mL或75%百农思每公顷120~150g加50%乙草胺每公顷1950mL。以上措施中每公顷用药量均对水400~600kg均匀喷雾于土壤表面。

3.7收获

日光温室香椿密植栽培技术规范 篇5

日光温室香椿密植栽培技术规范

香椿芽基本无病虫害,整个栽培过程绿色健康,而且香椿芽本身营养丰富,风味好,如果采取日光温室囤栽香椿,每667 m2可产商品香椿1 350 kg左右,在春节前上市的话,以北京为例,价格一般25元/kg~35元/kg,即使在平时也可达到12元/kg~16元/kg,经济效益可观.现将温室囤栽技术介绍如下.

作 者:邱建伟 作者单位:河南省农业经济学校,471002刊 名: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英文刊名:AGRICULTURE ENGINEERING TECHNOLOGY(GREENHOUSE HORTICULTORE)年,卷(期):“”(2)分类号:S6关键词:

桃树改型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篇6

【关键词】 桃树 改型密植 高产栽培

1.主要优势

1.1早成形、早丰产 桃树两主枝密植园二年见果,三年生平均亩产370kg;四年生平均亩产2210kg,比三主枝自然开心形亩增产932.5kg;五年生平均亩产3690.5kg,比三主枝自然开心形亩增产2139kg;六年生平均畝产3935kg,比三主枝自然开心形亩增产2174.5kg。

1.2主枝基部枝组数增加 由于主枝少、开张角度大,有利于基部小枝组着生,主枝基部光照充足,生长健壮,寿命较长,容易立体结果。

1.3园内作业方便 两主枝密植园桃树主干比常规稀植园高10~30cm,便于施肥、浇水、喷药、修剪、中耕、除草等各项作业的进行。

2.主要配套栽培技术

2.1适当密植

两主枝“丫”字形适合南北行向密植栽培,两主枝伸向行间,并与行向垂直,形成一个狭长的长方形树冠,适合小株距、大行距密植栽培。

2.2整形修剪

桃树定植后,首先根据生长情况进行摘心、定干,干高60~80cm,同时在萌发新梢时选留两个主枝。主枝间夹角90~100度,定植树一般选择1~3年生幼树。

冬剪以轻剪长放为主,枝条在主枝背后基部20~30cm处,2~3年内培养成大型结果枝组,有利于枝组开张角度,增加产量;夏季扭稍的新梢,根据生长势而定冬剪留量、对生长比较健壮的新梢应在弯后剪,生长势弱的新梢应在弯前剪,生长健壮的主枝应适当轻剪,剪留80~100cm,生长较弱的可酌情重剪,剪留40~60cm,促进树势平衡。幼树期间,在靠近主枝延长枝头50cm处,不能选留结果枝及生长健壮的枝条,以免影响树冠扩大。当桃树进入盛果期后,树高已达到预定高度3~3.5m,行间主枝延长枝头已搭接,这时对延长枝缓放1~2年,然后将主枝适当回缩,使剪口落到主枝背后中庸枝壮芽处,以促进树体养分回流,使主枝基部小枝及时吸收养分。对主枝延长枝附近的壮枝要多疏少截,不宜多留结果枝,应注意结果枝组预备枝的选留。

防止结果枝组外移,避免光秃带的出现,延长结果年限。枝组修剪时去直留平,去旺留中庸,去前部留后部。夏剪是两主枝修剪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扭稍、疏枝、拉枝、摘心、抹芽等措施,从5月中旬至9月上旬可进行4~5次夏剪。

2.3加强花果管理

桃树是多花多果果树,如修剪量过轻,花量过大,花期营养不足,会造成严重的落花落果,甚至影响树体发育,果小且品质差,还易出现大小年现象。因此必须适当疏花疏果,控制花果数量。疏花一般在花蕾和花期进行,顺序是先上后下,先内后外,主要疏去双花、小花、病虫花、晚花、夹角花和预备枝的花。经疏花后,使留下的花在果枝上呈三角形均匀分布,留花量是最终结果量的2~2.5倍。疏果是在第二次落果后,座果相对稳定进行,到硬核开始形成前完成,疏果根据树势、座果情况、枝量等因素灵活掌握。疏果首先疏去萎黄果、小果、病虫果和畸形果。其次是疏除短圆形果,留果的原则是上部多留、下部少留、强枝多留、弱枝少留,同类果枝背上枝多留,背下和水平枝少留。

2.4肥水管理

每年秋季进行行间开沟深施肥,沟宽80~100cm,深40~60cm,平均每株施有机肥30~50kg,尿素0.5~1kg,在桃树生长季节,每年追施3次尿素,每株每次0.4~0.5kg。

在桃树发芽前浇第一次水;桃树落花后浇第二次水,这次水对促进座果和幼果发育及新梢生长有重要作用;第三次水正值果实硬核期,果实迅速膨大,此时浇水对提高产量有显著作用;第四次浇水在封冻前进行。

2.5病虫防治

为害桃树叶片的主要病害有桃细菌性穿孔病、黄叶病。为害果实的病害主要有桃炭疽病等,可用杀菌剂如75%的百菌清500g/ha对水225~450kg(不能用油剂)保护预防,也可用50%多菌灵1500g/ha(不能与铜制剂混用)或70%的代森锰锌2500g/ha对水225~450kg治疗。

小麦小窝密植技术 篇7

1 小窝密植的增产原因分析

(1) 小窝密植播种规格化, 有利于苗齐、苗壮, 促进分蘖早生快发。

(2) 能达到“全田密, 株间疏, 大分散, 小集中”的要求, 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

(3) 可在田湿土粘的情况下操作, 既能保证适期播种, 又能保证密植规格。

(4) 小窝密植用肥集中, 肥效提高, 能保证苗期养分供给。

2 技术特点

增窝、增苗、增穗, 缩减窝行距, 其核心是强调小、密、浅、少。具体操作规格是行窝距20 cm×10 cm, 每窝用种6~8粒, 每公顷不少于37.5万~45万窝。

3 小窝密植的播种方式

(1) 撬窝点播, 包括翻耕撬窝点播和免耕撬窝点播, 适宜于丘、坝区土壤粘度较高的泥田。

(2) 条沟点播, 适宜于沙质壤土。可用特制工具开沟, 再从小沟中按一定窝距播种。

(3) 人力机播, 即用人力拉开沟器开沟, 在沟中按规格定距定量播种。

(4) 三叶锄窝播, 即按一定标准制成的三叶锄挖窝点播, 一锄三窝排成一字形, 窝距相等, 行距人为掌握即可。

(5) 带状种植, 多年实践表明:“双二五”“三五二五”“三二五”三种行比安排“麦—玉—薯”较好。

小麦要强调增窝、增苗、增穗, 基本苗有效穗不少于15万, 冬季空行可种植蔬菜等。以上5种方式必须共同做到;工具必须改革, 符合技术标准要求;用种量、行距必须人为严格掌握。

4 推广小窝密植应注意的问题

在推广小窝密植时做到化除、免耕、翻耕、机播、施肥、农田基本建设等关键技术相配套。

(1) 在山丘区, 要根据坡、台、坝不同的地势, 高、中、低三大产量差距, 具体划分为泥田、泥地、沙田、沙土、下湿低产田, 对不同类型麦地, 采用不同播种方式。

(2) 对已实现高产的坝丘区, 要把好“严”字关, 技术精益求精, 力求高产稳产。

(3) 对丘陵区雨季稻茬下湿麦田, 迟播薯茬麦, 必须强调规范化的免耕, 即免耕应在播前5~7 d进行化学除草或翻耕。

(4) 对沙性土, 应推广机播技术。

香椿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篇8

香椿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红香椿, 一类是绿香椿。矮化密植栽培对栽植品种要求较高, 最好选用适合矮化密植、树形易于控制、发芽早且食味、品质较好的红香椿。选用前一年秋后采收的新种子。优质种子籽粒饱满, 种皮呈红色, 种仁为黄白色, 发芽率为40%以上;若种子为黑红色, 有油感和光泽, 失去了香椿种子特有的香味, 种子干燥, 则不可选用。将适量种子与水按3∶1的比例倒入55℃的温水中, 不停地搅拌3~5min, 在20~30℃环境下浸泡一昼夜。换清水反复搓洗至水清亮, 捞出控水, 再用拧干的毛巾吸去多余的水分, 然后装入新纱布缝制的袋子里, 厚度不得超过3cm。在20~25℃的环境下避光催芽, 每天翻动种子1~2次, 洗后控干水分。待种子吸水膨胀、有30%裂嘴时加2~3倍的细沙拌匀播种[1]。

2 培育壮苗

香椿属浅根性树种, 对水肥和光照的条件要求较高。苗圃地宜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不涝不黏、土壤肥沃、背风向阳、保水保肥性好的两合土、砂壤土。施优质有机肥75t/hm2、过磷酸钙750kg/hm2、尿素300kg/hm2、草木灰600kg/hm2作基肥。整地做到深、平、细。撒施多菌灵8g/m2进行土壤消毒。整地后, 播前浇足底墒水。待地皮发白时松土, 在1.2m宽的畦上按行距30cm开沟, 沟宽5~6cm, 深2~3cm。香椿育苗移栽播种量为45kg/hm2, 香椿种子发芽出土的适宜温度为13℃, 一般为3月中旬至4月上中旬。根据气候条件可适期早播。趁墒把混有细沙的种子顺沟均匀撒播, 播后覆盖0.5~1.0cm厚的细土。覆土要均匀、细实, 播后最好能覆盖地膜[2]。播后7d左右开始出苗, 15d左右齐苗, 覆盖地膜的苗床在幼苗拱土时立即割膜放苗, 以防止烧伤幼苗, 按播幅割膜, 行间用土封严。2~3片真叶时根据土壤墒情和天气情况浇水1次。结合中耕除草进行第1次间苗, 按株距2~3cm间苗, 4片真叶时进行第2次间苗, 株距5cm。根据天气情况浇排水。4~5片真叶苗高10cm时进行定苗, 移苗畦内定苗时先在畦内浇水, 本着留强去弱的原则, 间苗定株, 一年出圃的留7.5~12.0万株/hm2。6~7月为香椿抽薹速生期, 苗木生长迅速, 需肥量大, 一般施尿素150~225kg/hm2或腐熟人粪尿15t/hm2, 施2~3次。适当增施磷钾肥, 以促进苗木木质化, 同时注意抑制徒长、控制株高。一年生苗木从7月开始, 用15%多效唑200~400倍液, 每10~15d喷1次, 连续喷2~3次。

3 选地定植

矮化密植园以常年采芽为目的, 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 必须选择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平整过的地块[3]。施足基肥, 施磷肥2 250kg/hm2、农家肥75t/hm2作基肥, 深翻30cm, 挖宽50cm、深50cm的种植沟, 沟底铺入4~5cm农家肥, 并回填表土30cm, 以利根系深扎。选用地径1.5cm以上、顶芽饱满、无病虫的壮苗。为了保证单位面积有足够的株数, 又便于管理采收, 可按小行距80cm、大行距100cm、株距50cm, 栽2.1万株/hm2进行定植。

4 田间管理

苗木定植后浇1次透水, 20~30d后再浇1次。每次浇水或雨后及时中耕锄草。结合除草经常松土, 保持土壤良好的通透性。结合秋季施肥进行土壤深翻。将落叶、杂草、农家肥翻入土中, 深度以15~20cm为宜。4~5月和7月各追肥1次, 用尿素150~300kg/hm2或人粪尿15.0~22.5t/hm2;8月后不再施氮肥和浇水, 9月施过磷酸钙750~900kg/hm2, 在行间中耕并浇冻水, 以增强植株的抗寒能力。11月上中旬, 可在幼树根部培土厚30cm, 翌年早春扒去覆土。第1次采收前3~5d, 施1次氮肥或人粪尿, 大树用0.5~1.0kg/株, 幼树用100~200g/株。新梢长3cm左右时喷施浓度为0.25%的尿素溶液, 追肥后浇水。春、夏、秋三季, 每月施1次三元复合肥[4]。在树下行间用杂草、作物秸秆等进行覆盖, 厚度15cm。上面埋压适量碎土, 以防风吹。这样既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杂草危害, 又可以提高地温和土壤有机质, 改良土壤结构, 使香椿提早上市。

5 整形修剪

主要分春季修剪和夏季修剪。春季修剪结合椿芽采收进行。从定植后第2年开始, 去掉二年生树梢的顶芽, 以萌发更多的新芽。根据造型要求保留2~3个新芽, 以形成2~3个侧枝;如果树干过高则可将其部分新芽摘心, 促枝下部萌发新芽, 形成较低部位的侧枝。第3年后, 去掉各个侧枝的顶芽, 当年每个侧枝又会萌生出2~3个新侧芽, 木质化后形成新侧枝。这样就形成有6~8个骨干枝、树冠层面厚、通风采光好、采收面大、产量较稳定的高产树形。夏季修剪主要是促使树体形成较多的分枝, 增加顶芽数量, 使单位面积内的枝条多、顶芽多, 从而实现高产。夏季修剪一般在7~8月的晴天午后进行, 这样有利伤口愈合。在修剪成形后的香椿树上, 将生长过强、过高的枝条打顶或截短, 以促进侧芽萌发形成新枝和复壮较弱的部分, 形成更多顶芽饱满的短侧枝。

6 病虫害防治

香椿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和叶锈病, 发现病株及时挖除;防治根腐病可用石灰0.5~1.0kg撒入穴内, 拌匀后栽植;叶锈病发生时, 立即喷洒0.3°Bé石硫合剂或粉锈宁2 000倍液防治, 每15d喷1次, 连喷2~3次。虫害主要有椿毛虫、刺蛾、云斑天牛等, 可用敌百虫800倍液、40%乐果乳油防治。

7 合理采收

春季抽出的短枝长到20cm且尚未木质化以前, 即可在日出前采摘。一至三年生苗, 每年只采收1次, 3年以后每年采收2~4次为宜。刚采摘的香椿芽应立即摊开散湿降温, 切忌随采随装塑料袋, 以免芽子发热掉叶, 降低品质, 失去商品价值。

摘要:总结了香椿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主要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培育壮苗、选地定植、田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合理采收等内容, 以期为香椿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香椿,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李文荣, 香椿栽培新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7.

[2]夏廉法, 陈丛梅, 藏新, 等.香椿四季高效栽培[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3]李文东.香椿栽培及价值[J].中国林业, 2009 (9) :48.

荔枝矮化密植丰产栽培技术 篇9

1选择适宜的栽植密度

种植密度主要是以各地的地形环境确定,种植株行距:平地和缓坡为2.5m×2m,110~130株/667m2;山地和丘陵为2.5m×3m,80~90株/667m2。

2选择好品种

根据各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选亲和力强的怀枝、金钟作实生苗砧木,以优良品种母树枝条作接穗的优良种苗。

3开垦定植

3.1挖穴填肥

在定植前要开挖好长1m、宽1m、深80cm的定植穴,留足回穴用的表层土,在阳光下曝晒20~30天,以起到很好消毒杀菌及土壤不易板结的作用。每个定植穴施充分发酵的鸡粪50kg、有机肥20kg、过磷酸钙0.5kg,与回穴土充分拌匀回入穴内(高于穴口5~10cm),为苗木生长提供优良的土壤环境,平整成宽1.4m的(丘陵向内倾斜)梯田带。

3.2严格苗木规格标准

小苗高40~60cm,主干0.8~1.1cm;中苗高70~90cm,主干直径1.2~1.5cm;大苗高100~120cm,主干直径1.6~1.9cm。用取苗器取苗,切断主根带土团按标准分开,使每行种植的苗木标准一样,这样定植后不会出现因标准不一苗木长势不一,定植后一定要浇透定根水,确保成活率。

4水肥管理

4.1结果前的肥水管理

主要是迅速扩大树冠,为矮化、丰产打下基础。肥水管理围绕抽梢进行,每次抽梢施1次肥,每年抽梢5~6次,施肥5~6次。果园土壤应保持湿润而不积水,秋冬季过于干旱时,可安装喷带喷水,保持土壤湿润。

4.2结果期的肥水管理

要严格控制,切忌乱施肥,一般每年施肥3次。即采果后施1次促梢肥,占全年的50%;“立春”至“雨水”期间施花前肥,占全年的25%;“芒种”生理落果后施壮果肥,占全年的25%。施肥要注意营养平衡,一般氨、磷、钾比以1︰0.5︰1为宜。同时还要施钙镁肥,并补充少量微量元素。“霜降”后土壤要注意控制水分,保持适度干燥,促进营养积累,以利于花芽分化。

5树冠管理

5.1保护每次新抽嫩梢

新抽嫩梢易受荔枝蝽象、尺蛾、卷叶蛾、金龟子等为害,影响枝梢生长和结果。可在每次新梢萌发生长期,根据虫情适时喷药杀虫,确保枝梢正常生长成形。

5.2根据实际地形整形,以使树体矮化,内外分布均匀

整好树形要注意以下几点:(1)定植以小苗为主,定植后第1次梢选留3条,成“品”字形,老熟后打顶芽,促其发2枝或留2枝新梢。2次新梢老熟后又进行打顶,抽新梢后依生长空间选留1~3条新梢。(2)每次新梢萌发时进行整形工作,可采用竹片撑枝、竹竿拉线定型等方法,务使母梢间距合理,新梢有充分空间生长。(3)同一株树如各枝抽梢不整齐,可将先抽的剪去或打顶控制,促使整棵树全面抽梢。(4)及时剪去下垂枝、荫蔽枝。(5)控制高度尽量矮化,利于后期的开花、结果期、采果等管理。

5.3培养健壮的秋梢结果母枝

秋末开始就要注意控制土壤水分,适度的干旱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促进花芽分化。每年只让抽秋梢1次,即采果半月后对当年结果母枝进行回缩,回缩修剪后放1次梢,以后再抽生的梢在展叶前均用乙烯利400~600mg/kg控除。“霜降”至立冬期间在根颈处进行环割,刀口严格控制在1mm左右,不能伤及木质部。“立冬”至“小雪”期间连续喷300mg/kg多效唑2次。

6保花保果

6.1花穗处理

荔枝开花期早,花量大,花穗直立,徒长、旺盛,极易落花落果。一般采用“一抹二疏三短截”的方法是培养粗、短、壮花穗的关键,也是荔枝矮化密植栽培的一项重要技术。具体做法是将刚抽出的第1批花穗全部抹去,以推迟花期,第2批花抽出的花穗作适当的疏花和短截,让侧花穗长粗,最后在开花前10天左右,使每一结果母枝仅留长15~18cm的花穗3~4条,其余疏除。处理后的短花穗,可延长雌花开放期和盛花期,提高坐果率。另外,对带小叶花穗要及时用人工摘除。

6.2果园放蜂

荔枝是一种虫媒植物,要依靠自然界的昆虫传播花粉,蜜蜂可以起到很好的授粉受精作用。

6.3环割保果

在坐果期间,往往出现地上部分抽梢,地下部分发新根的现象。不管是地上部分抽新梢还是地下部分发新根,都会引起落果。地上部分抽梢,一般都会注意把新梢抹去,但地下部分发的根就往往不被人发觉,可采用环割技术控制,提高坐果率。

6.4根外追肥

根据物候期和病虫发生情况结合喷药根外追肥,特别果实发育期,最好能7~10天就喷施1次叶面肥。

7防治病虫害

红枣矮化密植栽培技术探讨 篇10

关键词:红枣,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红枣具有果实色浓、肉厚、皮薄、核小、维生素含量高等特点, 果实可以鲜食, 可制干果, 还可以深加工, 在市场上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而且枣树具有抗逆性强、早果丰产、管理较简便等优点。南疆地区冬寒夏炎, 昼夜温差大, 干旱少雨, 日照长, 光热资源丰富, 有利于枣树的生长。枣树已是目前塔里木团场山单一棉花经济转变为多种经营重点发展的果树品种。新疆阿克苏新农公司幸福城农场十八连于2007年在2 050条田种植枣树7.33hm2, 2008年嫁接, 当年收鲜果600kg, 利润达4.5万元/hm2以上, 2009年利润达9万元/hm2以上。现将红枣矮化密植栽培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1 土地选择和播前准备

1.1 土地选择

枣树较抗盐碱、耐瘠薄, 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 砂土、壤土、黏土都可种植, 以砂壤土为宜[1], 该条田属砂壤土。

1.2 播前治碱

播种前1年进行冬灌治碱, 经检测, 播前土壤p H值7.0~7.5, 土壤含盐量在0.3%以下, 土壤肥力较高。

1.3 种子处理

采集充分成熟的酸枣种籽脱粒后进行人工粒选, 待播种子破碎率要低于2%, 不得有未成熟的种子, 室内发芽率在96%以上。

1.4 播前土地准备

结合犁地施油渣1 500kg/hm2、二铵450kg/hm2、尿素450kg/hm2。犁地深达25cm, 做到适墒整地, 达到地层平整、土壤细碎的要求。耙地前施施田补1 500~1 800g/hm2, 进行播前封闭除草。

2 播种

播种时期为4月12~13日, 播种量3kg/hm2。采用棉花播种机气吸式精量点播膜上播种, 1膜2行。株行距为 (150+75) cm×3cm, 播种密度比留苗密度大, 为以后定苗和移栽留有余地。定苗后平均株距80cm, 保苗1.11万株/hm2。

3 当年幼苗管理

3.1 松土除草

对长势弱的苗进行深松土, 结合补施肥促弱苗生长达到苗匀苗壮, 为来年嫁接打下基础。田间杂草做到有草就锄, 保持常年无杂草[2]。

3.2 定苗和移栽

待苗长高至10~20cm时进行定苗, 同时在缺株的地段进行移栽补株, 保全苗。

3.3 及时打顶除杈

苗高30~40cm时进行打顶, 分期分批进行, 打顶后基部长出的侧树要及时剪掉, 使营养集中主茎生长。

3.4 灌水施肥

第1水不能灌得过早, 以幼苗不受旱为准, 尽力推迟1水, 晚灌第1水, 可促进根系生长, 达到蹲苗的作用, 该条田是7月5日灌第1水, 1水后2水要紧跟, 幼苗期施肥2次, 施尿素和二铵各225kg/hm2, 混合使用。10月上旬冬灌完毕[3]。

3.5 叶面施肥

幼苗三叶一心期, 连喷2~3次叶面肥, 第1次用0.3%磷酸二氢钾, 第2次用0.3%磷酸二氢钾加0.3%尿素稀释液喷施。

4 播后第2年管理

4.1 灌好春水

3月中下旬灌1次春水。

4.2 嫁接

4.2.1 品种搭配。

当前嫁接的红枣品种主要有灰枣和俊枣[4]。灰枣品质好, 产量较低, 市场价高;俊枣结果性好, 产量高, 果大肉厚, 品质较灰枣差。该条田以俊枣为主, 搭配有少量的灰枣。

4.2.2 接穗采集。

接穗是从山西省运来的, 采集的接穗要做到及时封蜡, 及时运到低温 (2~5℃) 处储藏。

4.2.3 砧木标准及嫁接部位。

该条田的砧木生长健壮, 地茎粗达0.5cm以上的砧木苗90%以上, 全部进行嫁接, 嫁接在离地6~7cm根茎部进行。

4.2.4 嫁接时间。于春季 (4月5~15日) 接完。

4.3 接穗枝摘心

从5月下旬开始, 当接穗生长至50~60cm时进行摘心, 促进侧枝生长发育结果。

4.4 树干固定

为防止嫁接杆被风吹掉或脱落, 对嫁接枝绑一支柱, 进行树干固定。

4.5 灌水施肥

5月下旬至8月下旬灌水6次, 随水滴肥3次, 1水后6月上旬进行人工穴施肥, 施尿素300kg/hm2+二铵225kg/hm2。

4.6 喷施叶面肥

叶面施肥3~4次, 后期可结合防虫进行, 叶面肥以磷酸二氢钾为主, 外加碧护、天丰素、赤霉素。

4.7 防治虫害

枣树虫害主要有红蜘蛛和枣粘虫, 使用的药剂主要以阿维菌素为主, 根据虫情测报适时防治。

4.8 冬季管理

8月停肥控水, 并喷施矮壮素, 促进养分积累树体木质化。11月20日左右, 将枣树主干用石灰刷白, 高度为30~50cm, 保证苗木安全越冬。

参考文献

[1]任东植, 徐兆飞, 王文琪, 等.优质脱毒枣苗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J].华北农学报, 1998 (3) :138-141.

[2]宋宪军.枣树密植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1996 (1) :25.

[3]魏瑞芳.六月鲜枣树在豫北沙区的引种栽培[J].种业导刊, 2008 (2) :38-39.

设施果树密植高效栽培技术 篇11

一、果树密植栽培的基础

1. 花芽已充分发育完善,在苗圃地已具有开花结实的潜力。

2. 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平衡。果树不结果则长树,早结果则树体小,所以以果压冠可以达到早果丰产的效果。

3. 经过苗期专门预培养。利用矮化砧木、简化树体骨干级次、轻剪缓放、开张角度、拉枝捋枝、环切(环剥)、控氮控水和化控技术培育成早果丰产苗。

二、果树密植栽培的特点

1. 早果丰产性好。果树密植栽培可使果树的初产期、丰产期大幅度提前。该模式是以追求果树群体产量来取得经济收益的最大化,所以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设施果树密植栽培当年或次年就可达到常规果园6年树龄的经济产量。

2. 管理方便简单。密植栽培果树树体简化,管理方便又简单,因此劳动强度有所降低。如设施桃树树高只有1~1.5米,主干形的树冠仅相当于常规果树的1个主枝,便于管理与采摘果实。

3. 果实品质提高。设施果树密植栽培的树体简约紧凑,叶幕结构合理,果实光照充足,果品的色泽、糖度和商品率大幅度提高,果品质量好于常规栽培模式。

三、适宜密植栽培的树种与品种

适宜的树种主要包括桃、李、杏、樱桃、葡萄、枣等。品种多为极早熟或早熟品种:桃树有早红2号、早红珠、早露蟠桃等,李树有大石早生、红美丽、李王等,杏树有凯特杏、意大利一号、金太阳、玛瑙、红丰等,樱桃树有红灯、美早、早大果等,葡萄树有京亚、京秀、巨峰等,枣树有大青枣、冬枣等。

四、果树密植栽培技术

1. 严格选用苗木。选择树体简化、花芽充分分化、易结果的品种及短枝型品种苗木进行预培养。

2. 合理密植栽培。建造果树日光温室或春暖棚时,应根据树体形状确定栽植密度,按南北向挖定植沟,沟深、宽各50厘米以上,并施足有机肥料,回填后定植果树苗,对于樱桃、李等需异花授粉才能结果的果树必须配植适量的授粉树,灌透水后在行间覆地膜,起垄栽培。设施果树多采用柱形、Y字形、自然开心形等树形,株行距可以确定为0.5米×(0.8~1)米,每亩定植1333~1666株。

3. 因树整形。桃树采用柱形,杏树、李树、枣树、樱桃树采用改良柱形、Y字形、自然开心形。核果类果树萌芽后,待萌发枝条长至30~40厘米长时开始摘心,促发二次枝;当二次枝长至15厘米长时,摘心促发三次枝;对生长旺盛树,还能引发四次枝。其目的是扩大短枝量,以增加树体产量。

4. 加强肥水管理。实行前促后控,在设施果树生长周期,一般每2周进行1次膜下追肥灌水,或将要施用的速效化肥、液肥、营养元素配成水溶液进行滴灌追施。按照前期多氮肥后期多磷钾肥、萌芽抽枝期多氮肥、开花结果期多磷钾肥的原则加强肥水管理。

5. 科学促花促果。采用增加光照、拉平旺技、环切环剥、化学控制、控水和控制树势等一系列技术,促进树体花芽分化与结果。

6. 合理调控环境。在满足果树低温需冷量后,适时扣棚。根据各果树品种的生物学特性,结合萌芽期、花期、果实发育期对环境因子的不同要求,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光照,尤其要注意在扣棚初期实施人工低温催芽,决不可升温太快太急,确保将环境条件控制在果树生长发育最适宜的范围内。

7. 精细花果管理。花期疏花,调节花量。果实形成后进行疏果,因树定产,因枝定量,严格控制结果量,一般每株果树产量为2~3千克。果实发育期应加强肥水管理与使用生长调节剂,每周叶面喷施钾肥1次。果实成熟前1周左右,摘除遮在果实上的叶片或对果实着色有影响的叶片,以增加果实含糖量,促进果实着色,保证果实质量。

8. 科学采后管理。果实采收2~3周后,及时进行修剪。桃、李、杏树实施夏剪,短截回缩结果枝组,疏除过密枝、衰弱枝等,对新梢摘心、扭梢,调节新梢生长势,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以促进花芽分化;在樱桃树体外围选择适宜的新梢进行短截,剪口选在叶芽上,以刺激前端叶芽生长,控制后端叶芽萌发;葡萄树要重剪,目的是给翌年培养结果母枝。对过旺树可利用生长调节剂进行控制。同时要加强肥水管理,及时防病治虫,保护好叶片,促花壮根壮树,为下一年丰产打下基础。

夏玉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篇12

1 播前准备

1.1 培肥地力

土壤肥力的高低是决定可否实行密植的前提, 因此夏玉米密植高产宜选择通透性好、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排条件好的地块。一般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应分别超过1%、80 mg/kg、15 mg/kg、100 mg/kg。实施小麦玉米一体化耕作施肥的地块, 要统筹全年化肥施用, 小麦着重磷肥, 玉米着重氮肥, 即小麦、玉米2季氮肥比例以4∶6, 磷肥比例以6∶4为宜。还要大力推广全年秸秆还田, 实行种地、养地相结合。在前茬冬小麦施有机肥30 t/hm2以上, 夏玉米以施化肥为主, 进行配方施肥[1]。全面统筹小麦、玉米2季作物土壤肥力的利用互补, 达到双季高产。

1.2 品种选择

根据焦作市的气候条件、生产水平、土壤肥力等特点, 重点推广郑单958、浚单20、浚单29、浚单26、先玉335等紧凑、耐密性品种。购种时要选择色泽光亮、籽粒饱满、大小一致、二级以上的种子, 种子纯度不低于99%, 净度不低于98%, 发芽率不低于90%, 含水量不高于13%。

1.3 种子处理

为防治苗期病害、地下害虫, 选择包衣或拌种的种子较佳。为防治蚜虫、灰飞虱、粗缩病、纹枯病、丝黑穗病等, 选用5.4%吡·戊悬浮种衣剂包衣的种子;为降低丝黑穗病发生程度, 选用福美双、戊唑醇、粉锈宁等药剂拌种;为防治金针虫、地老虎、蛴螬、蝼蛄等, 用毒死蜱、辛硫磷等拌种。拌种药剂用量占种子量的0.2%。

2 精细播种

2.1 抢时早播

高质量的播种是玉米丰产的基本保证, 抢时早播可增加有效积温, 延长玉米的有效生长期, 充分利用肥、水、光、热资源, 实现充分成熟。一般夏玉米播期愈早产量愈高, 要抓住夏收期间晴好天气, 抢收抢种, 尽量缩短, 和减少农耗时间, 增加适播面积[2,3]。有条件套种的地方, 可以在小麦收获前4~5 d进行麦田套种, 不可套种过早, 以免机收小麦时对玉米幼苗造成伤害。铁茬播种要随收随种, 焦作市要求在6月10日前播种结束, 最迟不得超过6月15日。力争做到抢时足墒下种, 当播种土壤墒情不足时, 播后浇蒙头水, 蒙头水要浇足、浇透, 以利于出苗。

2.2 播量与种植

一般情况下机械条 (穴) 播用种量39.0~52.5 kg/hm2, 使用单粒播种机精量播种的要适当增加播量, 以消除因墒情、种子发芽率、种子棚架等原因造成的出苗不全的影响, 达到以多补缺。播深以5~6 cm为宜, 墒情好的黏土地适当浅播, 以4~5 cm为宜;疏松的砂质壤土, 适当深播, 以6~7 cm为宜;若土壤含水量过高, 不宜深播。播种要做到深浅一致, 覆土均匀, 播后及时镇压保墒, 保证苗全。同时, 在地头种植育苗移栽预留块5~7 m2, 备种移栽苗500株左右。采用种肥异位同播的间隔要在5 cm以上。

2.3 合理密植

根据玉米品种特性、当地生产水平、土壤状况、目标产量等确定播种密度, 其中以品种的影响最为明显[4]。一般耐密性、半紧凑性品种栽植密度分别为6.00万~7.50万、5.25万~6.00万株/hm2。玉米高密度高产田应多以宽窄行方式种植, 采用行距80 cm+40 cm, 或90 cm+30 cm, 或70 cm+50 cm的种植模式为宜, 一般情况下粒距以22~25 cm为宜, 栽植密度为6.75万株/hm2时株距25 cm;栽植密度为7.5万株/hm2时株距20~22 cm;如果计划应用玉米收获机, 要采用等行距60 cm种植。高产开发田, 郑单958种植密度要达到7.50万~8.25万株/hm2, 浚单20达到7.20万株/hm2左右。宽窄行种植模式不仅增加了通风透光空间, 人为地创造边行优势, 而且在实行年年交替耕作后, 还实现了倒茬休耕, 减少了工作面积, 种养结合, 有利于恢复地力。采用机播的, 播种前应根据不同品种对密度注意调试机具, 使播深、播种均匀性一致。播种机要匀速行进, 一般不要超过4 km/h, 确保播种均匀度。

3 田间管理

3.1 科学施肥

要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 积极推广化肥深施技术, 以氮肥为主, 注意增施磷、钾肥, 补施微肥。一般施尿素、二铵、氯化钾、锌肥分别为600、225、225、15 kg/hm2。玉米定苗后要抓紧施苗肥, 将40%的氮肥和全部磷、钾肥、微肥施入, 大喇叭口期再将60%的氮肥施入。有沼渣沼液的地方, 可在拔节至小喇叭口期随灌水施入沼渣沼液15 t/hm2。

3.2 适时防治病虫草害

病虫防治坚持预防为主, 科学防控, 提早防范, 及时扑灭的原则。重点抓好玉米螟、粗缩病、蓟马、粘虫、棉铃虫、二点委夜蛾及地下害虫等的防治[5,6]。要抓住时机, 适时喷施高效低毒农药进行统防统治, 以降低损失。苗前化学除草, 应在蒙头水后趁墒施药, 选择覆盖型除草剂, 如40%乙阿合剂乳油3 000~3 750 m L/hm2对水750~900 kg/hm2, 或50%丁阿合剂乳油4 500 m L/hm2对水600~900 kg/hm2;当播后苗前墒情差或因麦秸较厚, 施药效果差时, 可进行苗后除草。玉米苗后三至五叶期, 用4%玉农乐 (烟嘧磺隆) 1 500 m L/hm2对水375 kg/hm2定向喷雾。玉米苗后6~9叶时可选用20%克芜踪水剂1 800 m L/hm2对水450 kg/hm2喷雾, 喷雾时应严防喷在玉米植株体上。

3.3 科学灌水

一般结合施肥浇水, 具体按作物需水特点和土壤墒情确定。玉米要浇好出苗水、孕穗水、灌浆水3次关键水;凡土壤相对含水量大喇叭口期前后低于65%、抽雄至灌浆低于75%、灌浆至蜡熟低于65%时, 要及时浇水。

3.4 搞好防灾减灾

针对当地往年自然灾害的发生特点, 科学制定夏玉米生产防灾减灾预案。对可能遇到的干旱、洪涝、冰雹、大风等不利天气, 及早地做好救灾所需的种子、化肥、灌排设备等物资准备, 及时向农民发布信息, 指导农民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减少灾害损失。经常发生玉米倒伏的地区, 要指导农民群众搞好中耕培土, 试验示范推广化控技术, 防止后期倒伏。

4 适时收获

玉米的最佳收获期为完熟期, 此时玉米乳线消失、籽粒顶端黑色层出现, 焦作市一般在9月25日左右收获。完熟期内玉米收获时间每推迟1 d, 千粒重提高2~3 g, 籽粒产量增加75~90 kg/hm2。因此, 在不影响下茬小麦正常播种的前提下, 应尽量推迟玉米收获期。玉米收获后, 严禁焚烧秸秆, 应及时进行秸秆还田以培肥地力。

摘要:在总结近几年夏玉米高产创建取得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从培肥地力、品种选择、播前准备、合理密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夏玉米在一定栽培条件下合理密植创高产的栽培技术, 从而建立了一套夏玉米密植高产栽培模式, 为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创高产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夏玉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万纪红, 赵伯福.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 :85.

[2]张守林, 王要闯, 戚廷香, 等.黄淮海地区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09 (14) :130-133.

[3]王继伟.蒙城县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7) :91.

[4]王昱洁.浅析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农家之友:理论版, 2010 (9) :16, 19.

[5]左端荣, 郑兴洪, 葛玉平, 等.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15) :127.

上一篇:会计无纸化下一篇:经济发展下的绿色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