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图书系统

2024-09-25

电子图书系统(共12篇)

电子图书系统 篇1

随着智能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 电子会议系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重视, 因此电子会议系统的投资也在不断加大。如何做好电子会议系统的设计, 也成为一个优秀电子会议系统的重要保障。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08年已下达了电子会议系统标准编制的任务, 为广大设计单位提供可以依据的标准, 以确保电子会议系统设计的规范化、标准化。

基于对电子会议系统前期设计的关注,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杂志社于2009年7月8日再次举办了“如何做好电子会议系统设计”的专题座谈会。该座谈会汇集业内专家、集成商、厂商、媒体等专业人士, 就电子会议系统设计的相关热点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信息通信专业委员会综合布线工作组组长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西单办公大厦智能化系统工程咨询顾问

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迫切需要专项的设计规范

电子会议系统就目前市场来说, 的确需要一个专门的工程建设指导性文件, 这对甲方、产品厂商和系统集成商都是有利的。从我最近所参与的工程咨询角度来看, 想谈一些我个人的看法。

一是要清楚电子会议系统的设计与其他专业有哪些不同。

有的土建设计院在对电子会议系统做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时, 针对工程项目还提不出什么具体要求。首先, 他们对采用的产品不是很了解;其次, 他们对需求也不是十分清楚。会议系统是整个弱电系统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 按照技术措施对设计深度的要求还仅仅局限于系统构成。因此在初步设计时不会对会议系统做更多、更细的设计。土建设计院所进行的设计文件应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是会议室数量, 具体位置和面积;第二是预埋管线的路由及敷设方式;第三是用电负荷、供电方式与等级要求;第四是室外大屏幕系统的加固、供电与防雷接地。以上各部分都是和土建建设时相关的。这些应该在土建的设计阶段就确认下来, 至于会议系统产品的选型和系统的性能指标、会场的布局等方面, 这些应该由专业公司的人员来做。电子会议系统有显示、声像、扩声、信息、网络、管理, 所有这些都由一家单位来做设计, 我认为是不全面的, 因为大家设计的主线不一样。在我们的咨询工程中, 虽然在土建电气设计的基础上甲方又找了一个方案深化设计单位, 在制定标书前期又做了一个比较细化的方案, 但是这第二次设计的深度也是不够的, 因为毕竟不是专业的设计单位, 特别是象音视频这一领域, 这一方面必须由投标集成商及专业公司完成, 应该成为一个系统的整体设计, 而不是凌乱无序的。

二是标书问题。标书很重要, 标书涉及到工程的规模、工程的投资额和产品的选型。

在招投标过程中, 现在有两个问题最难解决:一个是产品指标, 就是说那么多系统各自有那么多的参数, 但是这些参数的来源是以企业产品为主, 还是以一个标准为主?因为没有标准, 所以我们看到的标书中指标的针对性较强, 因为它基本上是按照某一品牌产品或某一集成商提供的数据来作为标书的依据, 这样不能真正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肯定对招投标工作是不利的, 对一些企业来讲也是不公平的。因此我认为现在既然有了标准, 指标就应该按照标准来制定, 而不是按照产品来提出。我们现在的技术参数其实是有两方面:一个是产品标准, 一个是工程标准。我们应该强调系统标准, 而不是单一的产品标准。所以我想以后标书体现的指标应该参照国家标准。

三是推荐产品的问题。

现在大家一般都是在标书中推荐3~5个可选品牌产品, 一方面讲是合理的, 有利于产品的选择与工程的实施。如果把产品都拿进来的话是很难评定的, 为了保持公正和选用性价比优良的产品, 只有在标书制定以前, 经过调研和考核来筛选;另外, 我们知道电子会议系统是形象工程, 甲方比较重视, 都要求建得好、建得高, 这就给高端产品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机会。

四是中标之后的深化设计。

标书提出的方案与工程实施的方案因为处在不同的时期, 其内容是不同的, 深化设计更应该侧重在安装、施工、调测、验收, 对原方案进行具体优化, 而不是重新提出方案, 除非在招投标过程中, 甲方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较大的变更。我认为深化设计更多地应该与装修设计结合, 因为往往是会议的标书跟装修的标书会同步进行, 所以如果装修公司不与做电子会议系统的公司沟通联系, 将来也会产生许多的遗留问题。

五是电子会议系统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用户需求太高, 现在有些用户并不了解电子会议系统的真实需求, 不了解产品的情况, 不分场合、不分需求, 投入那么多资金, 贪大、搞花架子其实没有必要。因为会议系统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有为发言的, 有既为发言又为演出的, 还有是为教学的、放电影的等多种类型。电子会议系统的盲目建设会浪费资源, 降低设备的利用率和加大运维的成本。

其次是设计的变更, 在投标时期也好, 深化设计也好, 也有可能出现变更。在实施过程中, 业主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认为这种变更不能随意, 变更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的集成商、设计人员应该引导甲方健康地去建设。在招投标过程中, 指标的确定值针对性太强, 不利于招标工作的正常开展, 往往带有厂商的痕迹, 当然这也存在客观原因。我建议大家, 尤其是集成商在提供一些指标参数的时候一定要遵照国家标准的要求, 这样可操作性也比较强。另外要强调工程的协调, 因为它涉及到的面大、技术全、产品多, 电子会议系统工程建设的协调非常重要。

最后是验收问题, 电子会议系统做完后怎么验收, 是直观验收还是检测验收, 在什么时候验收, 怎么样的验收才算合格, 都是我们应该关注和考虑的问题。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电子会议系统设计规范》国家标准主要编写人

正在加快电子会议系统标准规范的制订步伐

随着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和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电子会议系统在国内各种会议中心、政府行政中心、指挥调度中心、培训中心、会展中心、国际论坛、商务交流等场所被广泛的应用起来。早在《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2000) 国家标准中, 就已经将电子会议系统作为乙级以上智能建筑的必备设施。目前国内只有《会议系统电及音频的性能要求》 (GB/T 15381-94) 中对会议系统设备性能有所规定, 但是已经使用了多年, 内容早已过时。

为规范工程设计, 保证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使电子会议系统工程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维护管理方便,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 (第二批) 》的通知〉 (建标[2007]126号) 文件和原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关于下达〈2007年度电子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 (信规简函[2007]18号) 文的要求, 我单位于2008年开始制订《电子会议系统设计规范》的国家标准。

该标准确定的适用范围是适用于新建、改建以及扩建项目中的厅、堂会议室本地电子会议系统。其内容包括总则、前言、术语、系统组成、系统功能设计、技术性能设计、设备选择、会议室环境设计要求等。

正如大家现在有目共睹的电子会议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逐渐也意识到一些问题的存在。比如有的业主对大屏幕显示系统需求盲目, 开始追求大而全, 特别是对功能需求业主比较茫然。另外, 验收不规范等问题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因此, 为了使电子会议系统良性发展, 就需要规范这个行业。我想规范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方面应该是行政管理层面上的规范化, 另一方面应该是技术层面的规范化。

行政管理层面的规范化——从业资质要求的规范。目前, 在电子会议系统的招投标中, 对承包商要求的资质五花八门, 有的要求智能化资质、有的要求文化部演艺设备技术协会的灯光音响资质、有的要求声频学会的音响资质、有的要求录音师协会音视频资质、还有要求计算机系统集成资质, 每个工程要求的资质都不太相同, 甚至我见过电子会议系统工程项目招标文件中对承包方居然要求是建筑业的资质。对于承包商而言, 要同时拥有以上所有资质是非常不容易的。对于电子会议系统工程专业来讲, 它包括音频、视频、灯光、集中控制等多个专业的内容, 以上的若干资质只有智能化和计算机系统集成资质是官方的正式资质, 但是弱电智能化资质和计算机系统集成资质作为考核会议系统承包商资格的条件都不太合适。因此, 希望通过《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杂志向建设部门呼吁规范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资质的要求。

从技术层面来说, 电子会议系统专业目前可供参考的相关技术标准有:《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464-2008)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GB 50371-2006) ;《会议系统电声及音频的性能要求》 (GB/T15381-94)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智能建筑技术培训办公室高级工程师

电子会议系统工程的设计该做到怎样的深度

这么多年来, 我一直在做甲方的顾问, 也做过一些项目。我感觉在弱电中, 尤其在前期的设计阶段最不规范的领域有两个:一个是电子会议系统, 一个是网络系统。原因在于:

第一, 不明确由哪一方来做设计。

目前的状况首先是招标文件不规范, 因为没有一家公司是大而全的, 谁也没有能力把技术方案写得很到位, 所以造成了厂家的投标文件全部是产品的堆砌。我现在对电子会议系统规范的编制很关注, 因为楼控、安防、综合布线慢慢规范起来, 设计院或多或少将招标文件给确定下来, 招标完之后再让系统集成商来做深化, 由谁做的问题大致解决了。而当前的电子会议系统之所以会这么乱, 是因为设计院直接把电子会议系统推给厂家, 而厂家有的系统做不了, 但它又不愿意承认, 希望设计院早点提供工程信息, 能够早点跟单。其次, 由于厂家的设计人员比市场人员难请, 现在很多厂家给设计院做设计的人员是市场人员, 这样就无法保证设计的深度。我做甲方的顾问, 也想过很多办法, 但是解决不了设计的问题。设计院如果不做设计, 那么厂家就更做不了, 因为不了解其他厂家的产品;有的系统集成商能做, 但是受相关规定的限制, 做了设计后不能再投工程标, 因此, 相比之下集成商就更想做工程而不愿意做设计。鉴于目前还没有可行的办法, 所以我很赞同规范的出台, 要想把问题彻底解决, 在厂商做不了、系统集成商又不愿做的情况下, 还得靠设计院来实现。

第二, 电子会议系统的设计深度。工程招标之前, 电子会议系统的设计方案做到怎样的一个深度。

比如, 我目前做的一个项目设计方案深度就做得很深, 一步到位地在招标文件中把该有的文件和指标全提出来, 它能够保证设计方案的深度可以使招标工作基本在其掌控之内。招标工作做到在掌控之内其实并不难, 如果所有投标方工程的总报价的差价不超过20%, 那么这个招标工作就是成功的。因为差价如果超过20%, 就一定能够找出原因, 而且是招标文件失误占的成分比较多, 比如说数量、配置、档次等没有说清楚。所以, 先不管即将出台的标准完善与否, 必须要有一个标准, 不然没法定义设计深度。目前, 我们国家资质多, 标准也多, 并存在着无法可依和有法不依的现象。我在做弱电管理中, 最大的体会是这两年终于可以不再简单套用政府的标准合同, 弱电的合同技术含量太高, 如果把土建的合同套用在弱电合同里, 将来出问题的地方就会很多。

第三, 产品配置和品牌的选用。现在甲方对电子会议系统越来越重视, 因为电子会议系统是最能出亮点的地方。

从长远规划来看, 甲方希望把项目管好的愿望是在逐年上升。我希望大家在前期规划方面能够多做点工作, 有实力的厂家、系统集成商应该支持这项工作, 因为规范和标准本身体现的是一种公平。行业是大家的, 而我们国内很多厂家各自为战, 认为既然是竞争对手就不可能成为合作伙伴。我认为, 国内的厂家、系统集成商之间先合作把这个行业保护起来, 再去竞争才有道理, 如果行业被搞得乱七八糟, 那么大家都是受损的。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杂志社编委

集成商必须解决好“系统整合”和“施工协调”两大问题

电子会议系统专业性很强, 一般设计院并不具备电子会议系统专业的设计人才, 要么就出一种很原则的科普设计, 要么就背后请某设备厂商的技术人员配合, 以设计院的名义出图;前一种不能用, 后一种厂商色彩很浓;招标文件中给出的指标也是五花八门, 但大部分都是抄来抄去, 或者按照某一品牌产品样本上的参数照搬。

电子会议系统本身是一个小的“集成系统”, 涉及的技术门类很多, 内容也十分丰富, 如网络技术、音视频技术、显示技术、红外场技术、综合控制技术等, 又涉及到建声场和电声场的配合和融合问题, 专业性很强。做好智能化 (弱电) 工程的关键是中标的集成商必须解决好“系统整合”和“施工协调”两大问题。需用“整合”和“协调”的子系统很多, 如楼控、安防等, 电子会议系统也应在其中。

由于电子会议系统的专业性强, 涉及的内容又多, 即使是专门做会议系统的集成商或设备产品供应商, 也不是什么设备产品都有, 什么子系统都能做;也是以它本身的设备产品为主业去“整合”和“协调”其他设备和产品供应商共同设计才能完成任务。

以前电子会议系统业内由于缺失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随意性很强, 投资商或业主方懂行的人员基本没有, 都是听设备产品供应商的介绍。所以制定相应的标准, 对规范电子会议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是大有帮助的, 希望《电子会议系统设计规范》能早日出台。

关于是否需用电子会议系统的设计和施工的专项资质问题, 我认为, 目前非常有必要, 但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则必要性不大。为了保证施工质量, 我国目前实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资格资质, 实际上是一种“准入制”, 这与WTO的市场原则是相违背的, 趋势应该是逐步淡化或取消。应逐步向“技术法规+注册工程师负责制”的方向发展。电气部分, 不分强弱电均属注册电气工程师负责的范畴, 图纸一旦签字后需终身负责制, 工程的实施质量则由注册建造师负责。目前最应该做的, 我觉得是“业内自律”, 从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 切实为业主做点实事, 站在业主的角度多为业主出主意, 努力把会议系统做得更好。大家经常坐在一起开会、研讨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新产品、新技术、新发展, 这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儿, 肯定会各有收获。希望《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杂志社能创造更多这样的交流机会。

北京直真视通科技有限公司市场主管李卉:“今年从整个行业来分析, 已经出现供应商年收益额低于方案商, 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深思!在产品运维阶段, 很多产品的质保期只有一年, 很可能一个项目刚刚运行之后, 设备本身的质保期就过了, 因此希望产品供应商可以增加质保期的年限。”

天誉创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经理郭敏:“在前几年, 产品厂商在电子会议系统中所占份量不是很大, 会被分到象弱电系统这样一系列的总包系统中去。而现在在做一些政府项目的时候, 会议系统进行单独招标, 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 资质的问题开始显现出来, 希望以后可以有专门的会议产品集成资质。”

赢康科技市场助理梁冠华:“解决问题才是王道, 怎样解决问题, 包括从设计、供货到维护, 一条龙式地去解决问题, 厂家会做到保证设备和出货, 集成商会保证安装, 剩下的运维该怎么做?面对这样的情况, 我们现在正在转变自身的角色, 由背后转向前端, 力图从最开始的设计到后面的维护一条龙式地做下来, 虽然我们的成本在增加, 但正是因为这样一种为甲方负责任的态度, 赢得了甲方的信任。”

北京快思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华北区署理经理秦文彤:“运维其实是系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电子会议系统的规范在不断地变化, 但是标准的成熟度还不够, 这是在标准化以后需要不断深化的话题。国际标准的要求要比企业标准的要求低, 规范和标准促进了行业的良性发展, 我觉得制定标准还需要一种延续性, 比如讲音频在国内很早就有相关的标准, 但现在还是在沿用七八十年代的标准, 标准也需要跟着技术的先进性而前进。”

比利时巴可有限公司中国区市场经理萧楠:“对于标准的编制, 我觉得很有必要, 这个行业是需要推动的。厂商之间或是集成商之间的争斗其实没有意义, 谁死谁活并不是大家所要的。作为厂商我们希望可以为标准的编制多做些工作。从利益、资源的共享和分配上来说, 厂商和集成商是一个博弈的关系, 但更多的是一个共生的关系。”

北京鑫航伟业科贸有限公司销售主管柴菽:“技术规范或者是行业标准的编制对于电子会议系统行业来讲是一件好事, 这说明这个行业壮大了, 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有了规范和标准后, 可以给很多后来者以指导, 这对厂商、集成商、用户都会是一件好事。”

北京南鹏兴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嘉炜:“目前, 电子会议系统的认证在国内缺乏一定的标准。这些认证标准在国内的运行更多的是通过集成商或设计院来实现。国内没有具体到个人在电子会议系统方面的认证, 国内更重视的是“师徒”式的技术传教, 而对“标准”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这方面, 国内应该加强与国外的沟通, 互相学习借鉴。”

摘要:随着智能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 电子会议系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重视, 因此电子会议系统的投资也在不断加大。如何做好电子会议系统的设计, 也成为一个优秀电子会议系统的重要保障。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08年已下达了电子会议系统标准编制的任务, 为广大设计单位提供可以依据的标准, 以确保电子会议系统设计的规范化、标准化。基于对电子会议系统前期设计的关注,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杂志社于2009年7月8日再次举办了“如何做好电子会议系统设计”的专题座谈会。该座谈会汇集业内专家、集成商、厂商、媒体等专业人士, 就电子会议系统设计的相关热点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

电子图书系统 篇2

1.电子银行系统现状

电子银行是一种新型的银行服务方式,是指银行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采用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动柜员机、POS机、转账电话、缴费机等渠道和手段来为客户提供存取现金、转账、修改密码、账户查询、异地汇款等常规金融服务,以及代缴公用事业费、银证转账、基金买卖、黄金买卖、网上支付等新兴理财服务。

电子银行对银行业的意义在于降低银行运营成本;提高银行服务质量;拓宽银行服务领域;扩大银行服务地域增加银行的市场占有份额。

目前国内比较著名的电子银行系统有:

支付宝:

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是由阿里巴巴集团CEO马云先生在2004年12月创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关联公司。支付宝致力于为中国电子商务提供“简单、安全、快速”的在线支付解决方案。

支付宝公司从2004年建立开始,始终以“信任”作为产品和服务的核心。不仅从产品上确保用户在线支付的安全,同时让用户通过支付宝在网络间建立起相互的信任,为建立纯净的互联网环境迈出了非常有意义的一步。

支付宝提出的建立信任,化繁为简,以技术的创新带动信用体系完善的理念,深得人心。在六年不到 的时间内,为电子商务各个领域的用户创造了丰富的价值,成长为全球最领先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之一。截止到2010年12月,支付宝注册用户突破5.5亿,日 交易额超过25亿元人民币,日交易笔数达到850万笔。支付宝创新的产品技术、独特的理念及庞大的用户群吸引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商家主动选择支付宝作为其在线支付体系。

除淘宝和阿里巴巴外,支持使用支付宝交易服务的商家已经超过46万家;涵盖了虚拟游戏、数码通讯、商业服务、机票等行业。这些商家在享受支付宝服务的同时,还是拥有了一个极具潜力的消费市场。

支付宝以稳健的作风、先进的技术、敏锐的市场预见能力及极大的社会责任感,赢得了银行等合作伙伴的认同。目前国内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发银行等各大商业银行以及中国邮政、VISA国际组织等各大机构均与支付宝建立了深入的战略合作,不断根据客户需求推出创新产品,成为金融机构在电子支付领域最为信任的合作伙伴。

财付通:

财付通是腾讯公司于2005年9月正式推出专业在线支付平台,致力于为互联网用户和企业提供安全、便捷、专业的在线支付服务。

财付通构建全新的综合支付平台,业务覆盖B2B、B2C和C2C各领域,提供卓越的网上支付及清算服务。针对个人用户,财付通提供了包括在线充值、提现、支付、交易管理等丰富功能;针对企业用户,财付通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支付清算服务和极富特色的QQ营销资源支持。

财付通先后荣膺2006年电子支付平台十佳奖、2006年最佳便捷支付奖、2006年中国电子支付最具增长潜力平台奖和2007年最具竞争力电子支付企业奖等奖项,并于2007年首创获得“国家电子商务专项基金”资金支持。

合作银行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邮政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银联、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广州市商业银行、深圳农村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

Moneybooker:

2003年2月5日,MB成为世界上第一家被政府官方所认可的电子银行。它还是英国电子货币协会EMA的14个成员之一。目前广泛地被赚钱公司列为仅次于e-gold的主要付款形式!更重要的是这家电子银行里的外汇是可以转到我们国内银行帐户里的!

英国FSA注册号:214225

注册办公室: Welken House, 10-11 Charterhouse Square, London, EC1M 6EH.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注册的公司号码4260907

2.电子银行服务体系组成部分

1.综合业务处理系统。该系统是其他系统的基础,涉及范围广泛,它包括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自助银行服务系统,如ATM,POS系统,电话银行,等等。金融机构之间的电子银行业务系统,如电子汇兑系统等大额支付系统。银行内部管理以及电子银行柜台业务系统等。

2.金融增值信息服务系统。在海量金融交易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各种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分析法,进行信息加工和处理后,为客户提供投资、理财建议和咨询服务。

3.金融监控与预警系统。通过汇总来自不同部门的金融交易与处理数据,建立相应的分析模型和监控指标体系,为中央银行和其他简况机构提供决策信息,以及如何防范各种金融风险的建议。

银行的分类:

1、完全依赖于互联网的无形的电子银行,也叫虚拟银行。

2、在传统银行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开展银行业务(绝大多数网上银行都采取的模式)。

网上银行的功能:

1、银行业务拓展(1)个人银行(2)企业银行(3)信用卡业务(4)支付业务(5)国际业务(6)信贷业务(7)投资业务

2、中介服务

3、经营信息发布

网上银行的特点:3A,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网上银行的安全技术及其作用:

1、交易服务器保护技术——防止服务器受到攻击

2、身份识别和CA认证——对用户的身份严格认证

3、数字证书——在网络通信中识别各方的身份,并保证网络安全的四大要素: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不可否定性

4、公开密钥算法

(RSA)——防止对电文的否认与抵赖,还可以较容易发现攻击者对电文的非法篡改,保护数据信息完整性

5、网络通信的安全性——防止客户传输信息在通信过程中被截获、破译、篡改

6、客户的安全意识

企业银行系统功能:

1、账户数据查询

2、支票转账

3、金融信息服务

4、联机结算业务

5、预约服务

6、交易查询

7、转账功能

8、凭证管理

9、对账功能

10、即使提供银行信息及其他丰富多样的信息

3.国外电子银行系统比较

服务营销组合有七大要素,分别是:产品,定价,地点或渠道,促销,人员,有形展示,过程。我们将会以MeritaNordBanken为例子详细阐述产品,定价,地点,促销四个方面。具体来说就是MeritaNordBanken的业务,措施是怎样在利用、影响这四个方面。

首先介绍MeritaNordBanken的背景及它的业务,主要是此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MeritaNordBanken以瑞典和芬兰为基地是北欧和波罗的海地区最主要的金融服务集团之一。顾客群体是由650万的个体客户和40多万个公司和机构组成,现在大约有200万顾客在使用MeritaNordBanken的网上银行服务,包括电话银行和PC/因特网银行。他们希望为顾客提供最好的电子银行服务但是花费最少的费用来增长自己的客户。MeritaNordBanken在1982年就开通了自动电话付款业务,在1984年这项业务拓展到了个人计算机付款业务,1992年拓展到了GSM,1996年拓展到了因特网上。1998年拓展到了电视上。一直到今天所有的银行业务都可以通过因特网实现。

其次MeritaNordBanken在产品,价格,地点,促销的一些策略。产品,产品是向社会提供的,引起注意、获取、使用、或者消费,以满足欲望或需要的任何东西。服务是由活动、利益或满足的用于出售的一种产品形式,本质上是无形的。MeritaNordBanken懂得如何利用网络为自己的服务创造价值顾客价值,因此他们的网上服务有自己的特色。例如芬兰银行的系统支持三种语言,页面简单,顾客只需花少量的时间

就能够享受在线银行提供的各类服务,包括直接向股票和债券市场进行投资。银行对交易的安全性和客户资料的保密问题有其独特的策略,网上传输的数据都进行了加密措施,极大的保障了客户的利益,对于不会使用或家中没有计算机的客户,银行的营业厅内有计算机,有雇员会专门教会他们使用。还有客服电话,在顾客遇到问题时或者想要咨询都可以联系客户服务中心;价格,广义上看,价格是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标价是影响销售的重要因素。历史上,价格是买方和卖方讨价还价的结果。固定价格政策给所有顾客提供一种价格是普遍的做法,但是现在一些公司正在扭转固定价格趋势,使用动态价格策略。在推出一项新的服务之前会有一段时间的免费试用期。MeritaNordBanken 就是根据不同的个体顾客和情况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价格。Merita的客户每年只需花费大约120马克约20美元,就可以获得账目监控和付款这样基本的在线服务。如果想要获得更加复杂的服务则需要额外的支付;分销渠道,可以理解为销售中介。网络银行可以看成是他们的另一条销售渠道。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电子商务也不断发展,MeritaNordBanken不断发展自己的网上银行服务,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开拓无线网络服务,直接通过客户的移动电话提供独特的在线服务,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便捷的网上银行服务吸引更多的客户,创造更多的顾客价值;促销,广告是促销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

4.国内电子银行系统

㈠国内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现状:⑴管理模式初步形成,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极大地推动了电子银行产品的营销工作。⑵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目前各行在电子银行业务方面开发了各具特色的服务功能。⑶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电子银行经营成本的比较优势日益显现,已实现从功能型向效益型的转变。⑷客户群体日益壮大,近年来各行利用多层次全方位营销和主动上门推销等方法吸引了一批实力雄厚的黄金客户。⑸内部管理走向规范,一是推行规范化管理,二是建章建制与技术防范并举,三是制定并完善电子银行管理制度和方法。

㈡电子银行业务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⑴思想认识不到位,管理工作薄弱。⑵营销机制不健全,客户结构不理想。⑶宣传力度不够,市场认知度不高。⑷功能有待完善,拳头产品较少。⑸售后服务不到位,市场培育能力差。⑹培训两条断裂,专业人才匮乏。

浅析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 篇3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设计

一、前言

图书馆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很好的帮助人们去保存文献书籍等,同时也方便了每一个人去翻阅或借阅自己需要的书本知识,对于科研和学习等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而图书馆管理也是一个大工程,为了能让读者更加方便快捷的查阅到自己想要的书本,同时也为了增强图书馆图书的流动性与稳定性,图书馆需要从现代需求和科技出发,去寻找一种更加完善的管理系统。

二、图书馆管理系统设计重点

(一)从人工化到自动化转变。以前的图书馆大都是靠工作人员亲自排序和归类,这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因为现如今的书籍量很大,书籍分类也很丰富,要想通过人工将这些书籍归类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同时,很大的读者在借阅书本时需要在庞大的书籍库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书本,这也是一件很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而现在计算机技术和智能化十分的发达,将计算机运用到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中来是一个很好的创新。将每一本书的编号输入电脑,跟电脑中图书馆的具体构造和方位进行匹配,就能得出每本书具体所在的位置,这就大大节省了搜索图书的时间,同时也能更好的归类图书。对于借阅书籍的信息,也可以通过电脑记录,这样方便进行管理。而在这的基础上,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才能更好地运用这些程序。

(二)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用者能够更好的使用,所以在设计之前,需要了解使用者的大致习惯,使得系统的灵活性得到提高。而很多的使用者并不是专业的计算机者,因此对于图书馆系统需要通俗易懂,能让每一个读者都能使用。系统设计人员可以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加以一些图画和文字的引导,这样才能让读者尽快熟悉这一系统。

(三)增加系统的稳定性。有的時候计算机等的软件会出现错误,这样很可能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最严重的是还可能会丢失宝贵的数据,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系统在设计时一定要将注意力放在系统的稳定性上,时刻对系统的运行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还要注意给数据定期留下备份,才能在将损失降到最小。对于一些计算机仪器,还要定期进行检修,准备备用仪器,以备不时之需。

(四)合理布局。图书馆在建造的时候,就要考虑到面积和大小。首先要对图书馆的最大容量进行估计,同时对于每一类书籍的存放地点都要进行实际的测量。在考虑书籍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读者的情况,如最大的人流量等,好在图书馆内设计休息和以供读书的地方。为了给读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读书环境,还要考虑到绿化,桌椅以及周边环境等一系列问题。

三、图书管理系统基本模块

(一)记录模块。记录模块是整个图书馆系统的核心,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对图书的名称,购买记录,借出记录等的一个大集合。记录模块将图书清晰的记录在案,以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查找到图书的具体信息。记录模块的工作流程和原理包括这几个方面,首先先将同类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内,并将其归为一批,而此时的数据只能存储在临时的数据库内,等到技术人员将其进行处理与检查,在确认没有错误且可以进行输出后,再将数据存在整个的数据库中,在以后进行查阅或者打印时就可以通过特殊查询而将这些数据输出。而计算机又可为接下来一批数据进行存储。

(二)图书的编目。图书的种类是不一样的,为了使人们能够准确且方便在数量巨多的图书群中查询到图书,就需要对图书进行分类。而现在绝大多数图书馆对图书进行分类都是根据图书的所写内容的不同来分类。如先将图书分为几大类,再在这几大类里根据图书的用途等分类,就这样以此类推。而这些图书根据其相应的分类也有不同的编号,这就是图书的编目。在对图书的数据确认无误后,就要打印出每一本图书的编目卡片、书标及批统计报表。这些就相当于图书的身份证一样,可以辨别出每一本书。图书编目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因为一个图书馆的书籍过于庞大,要想将每一本书都标记成功,必将耗费很大的人力与物力,还需要耐心的细心。

四、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详细设计

(一)用户登录系统。图书馆的两大人群一个是读者,一个是管理者。图书馆管理系统需要对不同的人群登录设计不同的路径,准确区分登录系统的用户是管理员还是读者。对于读者而言,系统要对读者的信息进行添加和删除,读者可以通过对个人信息的登录查询和借阅,同时系统对这些信息记录,反馈给工作人员。

(二)管理者模块和读者模块。图书馆的使用人群就包括管理者和读者,所以要将系统分为管理者模块和读者模块,以便系统能够顺畅高效的运行。管理者就是对图书馆进行管理的人群,他们享有图书馆的最大的权限,同时管理者也是分为几类的,每一类管理者管理不同的事物。

(三)借阅模式。图书馆最常出现的事情就是借书与还书,工作人员输入借阅者的借阅证号和所要借阅的图书的图书编号,然后点击借阅按钮就可进行图书借阅。借阅之后系统会对信息进行自动记录与分析,可以通过图书的编号就能知道借阅者的信息。

五、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东西,知识为人们带来了经验,带来了灵感,同时也带来了创新。人们通过书本去认识世界,理解科学甚至是实现自我创作,这些对于人类世界的文明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图书馆就是为存储知识和传递知识而建造的,图书馆的作用是每一个人都能意识到的,图书馆的高效快捷的管理让人民获益良多,也为图书馆作用的发挥起着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电子图书系统 篇4

关键词:图书馆,门禁,电子系统

1 图书馆门禁电子系统研发的必要性

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各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系统软件也在不断地更新与完善, 使传统图书馆向着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方向迈进。许多高校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已普及于中外文书刊的采访、分编、典藏、流通以及检索等部门。随着学校扩招, 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 先前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存在管理不到位等缺点, 大量非法人员自由进入图书馆, 给图书馆带来诸多问题。此外, 当前正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 图书馆必须把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作为图书馆工作的重点来抓, 用专业的、强大的、特色的信息服务, 开发新型图书馆门禁电子系统, 可有权限向社会开放图书馆, 从而为服务地方经济做出贡献。作者从在图书馆的现状出发, 分析了阅览室管理方式的落后对图书馆工作效率的严重影响, 进行图书馆阅览室自动化管理非常有必要, 其中有关图书馆门禁电子系统是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第一关。

2 图书馆门禁电子系统功能分析

目前国内外将射频技术和IC卡技术结合起来的无线射频“一卡通”技术已经成熟, 处于技术推广阶段, 但受制于通信距离无法实现学生信息的动态监测, 成为制约该技术普及发展的瓶颈。此外, 在图书馆自动化建设进程中, 把门禁系统与读者服务统计等管理工作整合开发的研究较少, 作者系统研究了图书馆门禁与读者信息的服务。

2.1 系统概述

图书馆是具有教育、学习等综合性功能的文化机构, 是社会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区域藏书、业务研究、辅导和馆际协作的中心。图书馆是本区域重要的信息服务机构, 其最根本职能是社会教育职能。目前, 国内有数以百万计的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社区图书馆, 其中70%分布在各大、中、小城市。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 学习型社会理念和实践的逐步深入, 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也应适应信息社会的需求, 向更加现代化、科学化及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在现有Zigbee无线射频技术基础上, 并根据各级各类图书馆的现实情况, 开发出一套特色突出、理念创新、自动化水平高的图书馆门禁电子系统。

2.2 系统功能

本文研发的门禁管理系统能自动统计进入图书馆的人数, 剩余座位显示, 进行人员身份识别, 出入查询统计, 有效避免非本校人员进入图书馆, 极大提搞图书馆管理水平和效率。并具有如下特点:一人一卡, 刷卡开闸;能实时统计、查询个人, 部门整个月的进出数据记录;实时统计刷卡进入的读者人数;进出权限设定, 可以设定卡片有效期, 可按部门或单个人来设定;可设定刷卡次数权限, 可按照时间或天设定刷卡次数, 即可设定某些卡在某段时间一共可以刷卡多少次, 也可以设定每天可以刷卡几次, 可设定多组;语音提示功能, 可提欢迎光临, 或是通过语音控制模块提示刷卡人员的姓名以及相关人事信息;实时监控模式, 可以显示刷卡人员的基本信息 (如照片, 部门, 性别, 入职日期, 以及相关人事信息) , 支持一个主机接多个显示屏。可指定那台机上的刷卡信息在指定的屏幕上显示。

3 系统整体设计

3.1 ZigBee技术简介

ZigBee技术是一种面向自动化和无线控制的低速率、低功耗、低价格的无线网络方案。在ZigBee方案被提出一段时间后, IEEE 802.15.4工作组也开始了一种低速率无线通信标准的制定工作。最终ZigBee联盟和IEEE 802.15.4工作组决定合作共同制定一种通信协议标准, 该协议标准被命名为“ZigBee”。

ZigBee的通讯速率要求低于蓝牙, 有电池供电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 并在希望在不更换电池并且不充电的情况下能够正常工作几个月或几年。ZigBee无线设备工作在公共频段上 (全球2.4GHz, 美国915 MHz, 欧洲868 MHz) , 传输距离为10~75m, 具体数据取决于射频环境以及特定应用条件下的输出功耗。ZigBee的通信速率在2.4 GHz时为250 kbps, 在915 MHz时为40 kbps, 在868 MHz时为20 kbps。完整的ZigBee协议栈自上而下由应用层、应用汇聚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组成。

3.2 图书馆门禁电子系统硬件设计

系统实时完成对学生信息的采集, 经过微处理器的处理, 显示学生信息。此外, 系统通过CAN总线通信协议与图书馆监控中心。整个系统由主控制MSP430、红外人员探测器、Zigbee通信单元、LCD、CAN总线及外围器件等组成。系统选用的微处理器是MSP430单片机。由于采用了新型芯片MSP430使电路的设计更加简单, 省去了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不用再扩展引脚。所以整个电路的设计显得简单高效。显示模块采用FM12864C液晶显示, CAN总线串口通信用于监测与上位PC机之间的数据传送。

4 结语

该系统的开发将极大地推进图书馆自动化的进程。可以自动统计进入图书馆的人数, 剩余座位显示, 进行人员身份识别;非常高效率地提高各类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和读者服务工作, 全面统计并提供图书馆的读者使用情况。图书馆门禁电子系统的开发是有别于现有图书馆界的一种创新思维和设备产品。

参考文献

[1]姬志刚.创新开拓研制千元价格图书馆门禁管理系统[J].商场现代化.2006 (2) , 297.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 篇5

1、需求分析

图书管理信息采用文件保存,因而要提供文件的输入输出操作;要实现对图书基本信息的查询,则要提供查找操作(提供按书名、作者名查询两种查询方式)和显示操作;要实现对撤销图书信息的删除则要提供文件记录的删除操作;办理借书或还书手续需要提供修改操作;另外还要提供键盘式选择菜单以实现功能选择。

2、总体设计

整个系统被设计为数据输入模块、数据查询模块、数据删除模块和数据修改模块。

3、详细设计

数据结构采用结构体,设计图书信息结构体:

Struct bookManageInfo

{

Char bookName[20];//图书名称

Char bookCode[20];//图书编号

Float price;//图书价格

Char author[10];//作者

Int state;//存在状态,0代表可以出借,1代表已经借出

Char borrowerName[10];//借书人姓名

Int sex;//借书人性别,0代表女,1代表男

Char stuNo[10];//借书人学号

}bookMInfo;

(1)数据输入模块

采用fwrite或fprintf把图书基本信息写入图书信息文件。

(2)数据查询模块

通过菜单选择查询方式,提供按书名查询和按作者名查询两种查询方式。采用基本查找算法即可。

(3)数据删除模块

通过菜单选择删除操作,由于C语言没有提供直接删除文件记录的函数,因而需要自己

实现:读记录,判断是否要删除(与输入的要删除的记录比较),如果要删除,则舍弃;否则重新写入文件。

(4)数据修改模块

电子图书系统 篇6

【关键词】RFID图书管理系统;图书定位排架;影响

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数据库和网络资源的丰富性给印刷文献的发展带来重大挑战,但是,受到人们阅读习惯以及社会历史的影响,印刷文献依然是主要的文献载体之一,其在社会领域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图书馆的图书服务工作也将持续开展下去。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提高图书管理效率,更好为读者服务成为各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

图书馆按照一定的次序将每本图书排列在书架上,便于读者使用和馆员的维护管理,这就是图书定位排架。目前主要的定位排架方法有分类排架法和绑定式排架法,不同的排架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本文将对这两种定位排架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几点图书定位排架方法的改进建议。

1 RFID图书管理系统的两种图书定位排架方法及其影响

1.1 分类排架法及其影响

在采用RFID技术之前,图书馆就采用分类排架法,每一本图书的序号是由分类号和辅助号组成的,这个序号决定了其在排架上的位置。这种定位排架方法按照图书学科体系进行分类,使得馆藏图书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通过分类号将同一学科的书籍放到一起,把不同学科的书籍分类开来。只要确定了某本书的序号,就可以在书架的相应位置上找到该书。这种方法对图书排架管理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这种方式无需先通过设备进行检查,只要按照常规上架方式上架即可。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分类排架法非常简单,员工只需要记住26个英文字母和10个阿拉伯数字的顺序,稍加培训就能掌握图书上架。而在图书整架上,分类排架法很容易发现错架现象。

第二,在图书开架管理上,分类排架法能让学生在书库中自由浏览书籍,优势非常明显。在图书闭架上,读者一般不到闭架书库中选书,因而分类排架法不适用。

第三,对于读者来说,分类排架法适用于喜欢在书架中浏览书籍来选书的读者。

1.2 绑定式排架法及其影响

绑定式排架法就是对书架上的书籍进行人为的绑定,从而确定图书的位置。首先将书架上的最小单位——格作为一组图书的定位单元,并赋予其RFID标签,这是层架标,将该位置转换成机器码读入到RFID层架标或数据库中与该层架标相关的字句中。接着,将书架中每一个摆放的图书RFID标签与这一格的层架标相联系,采集图书架位信息,这样,就把每一格中的图书与格绑定在一起了。

第一,可以看出,这种方式在图书上架时必须要有指定的设备,将书籍绑定在书架上的某一个位置上,只有确定是绑定过的,才能根据机器的提示上架。在图书整架中,用机器上显示出来的图书数据与原先绑定在该架上的图书数据对比,若存在不相符的,则为错架。在整架中,绑定式排架法几乎不可能发现编目加工过程中的错误,而分类排架法则很容易发现。

第二,在图书开架上,该种方式管理起来非常复杂,且不具有推荐同类书的作用。在图书闭架上,该种方式实施起来非常便捷,若是全封闭式管理,不必倒架,只需要密集排架就好。

第三,对于习惯先通过管理系统查询到图书的具体位置,然后直接去书架上获取图书的读者来说,两种排架方法都比较适宜。

2 改进排架方法,节省图书馆空间

在RFID图书管理系统中,两种定位排架方法各有优缺点,简单来说,分类排架法适用于管理体系严密、馆藏资源多、读者多的大型专业图书馆,绑定式排架法则适合于馆藏量少、读者要求不高的小型图书馆闭架管理中。

在当前图书馆的运行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馆藏资源越来越多,定位排架越来越复杂。例如:某高校图书馆在过去采用小分类排架法,后来用《中图法》第三版、第四版、第五版,到目前,图书分类排架上,不考虑馆藏资源的多少,一分到底,在一本图书的序号上,先是字母,接着是数字,又是字母,如:TP322.129,这种序号使得读者找书和馆员进行图书定位管理变得非常复杂。笔者认为,在图书定位管理上,应充分结合分类排架法和绑定式排架法,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规避缺陷,有效提高图书定位排架工作效率,节省图书馆空间,便于讀者阅读和馆员的图书定位管理。

第一,按新书到馆后直接上架方式,也就是说:新书到馆后,直接按照到馆的顺序来代表该书的身份定位,先到的号小,后到的后大,将这个顺序号与分类排架法中的序号一同标识在图书上,让读者一目了然,且能让患者迅速了解哪些是新书,哪些是旧书。每一本书都有固定的位置,无论过多少年都不会发生变化。同时,这种方式还能随时注销掉严重破损或是丢失的图书,并且可以用新书与旧书置换的方法注销旧书,这样不仅能保证读者的顺利阅读,还能保证图书馆藏号码的连续性。

第二,建立样本库、临时书架等。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图书定位管理应顺应读者的阅读习惯,例如: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将毕业设计、课题调研、重大事件等临时性、重要性事件的相关图书编排成样本库、临时书架等,使其与新书到馆同时上架并存,让读者更轻松的找到想要的书籍。在这里,样本库是不外借的,其就是图书馆库存的样本,其无需采用绑定式排架方法,只需要按照分类排架法进行分类排架即可,顺应读者分类阅读的习惯。临时书架中涉及到的内容一般是毕业设计、课题调研、重大事件等的图书,根据读者的需求编排图书目录,设定临时图书区,便于读者借阅。样本库、临时书架的管理非常简单,有助于降低图书馆新书分类上架的麻烦,节省图书馆的空间,恢复图书馆良好的布局,无论是对图书馆的对账还是图书注销,都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图书馆事业也迅猛发展起来,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图书定位排架对于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掌握图书定位排架方法的优缺点,结合本图书馆的定位排架存在的问题,将不同的图书定位排架方法结合起来,改进图书定位排架,对于图书馆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林晓玲,杨明华.RFID图书管理系统中图书定位排架方式探析[J].图书馆论坛,2012,32(3):102-104,131.

[2] 赵翀,孙维.图书馆图书定位排架方法及导航系统探析--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6):189-190.

公交电子站牌系统分析 篇7

我国的公交系统早已建立, 技术并不低于国外, 一些较先进的公交系统 (如BRT) 也早已建立, 但国内的公交乘坐率较国外仍然很低。通过对国内与国外公交车系统的比较, 得出以下结论:长期以来, 由于中国的公交车准时性较差、运营不科学、没有确定的乘坐时间与等待时间, 使人们产生了一种将公交车视为一种低级交通方式的观念。这种错误的观念使中国的交通方式畸形发展, 产生了严重的交通问题。

要想解决以上的问题, 改变人们的观念, 就必须提高公交服务水平, 使其科学运营、准时到站。这其中电子站牌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的观点, 本文结合现有的系统, 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公交电子站牌系统。

1 问题分析

目前电子站牌种类繁多, 但真正能发挥现实作用的却很少。通过对上海市电子站牌的考察, 结合自身的经验对目前电子站牌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 通信设计不合理。电子站牌设计的通信原理如图1所示。通过GPS对车辆进行定位, 然后利用移动通信网络GPRS与中心建立联系, 中心对车辆上传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将其下传给车辆与路边电子站牌。这种通信方式通过利用GPS和GPRS建立了移动的车辆与中心的联系, 并能通过中心与电子站牌之间的联系将部分数据下传, 服务于公交乘客, 完成电子站牌的作用, 但这种设计存在很大的缺陷:城市高楼林立、高架路更是随处可见, 这使GPS不能发挥预期作用, 特别在特大的城市中GPS的局限性更加凸显出来;通信开路且单一, 开路通信的容错性不高, 如果某一部分通信出现问题将使整个系统瘫痪。

2) 站牌设计不合理。由于布局电子站牌价值昂贵, 许多城市将电子站牌的设立转交给了某些公司, 并允许其利用电子站牌进行广告宣传。

3) 不合理地单一使用数学模型。现今的电子站牌存在着一种通病, 就是对到达时间预测的不准确。虽然有许多专家与公司人员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并建立了多种模型 (如利用遗传算法等) 来达到与公交车到达时间的一致, 但终究没有成功。到达时间的计算不准确不仅使相应的公司失去了投资的热情, 以至于关闭电子站牌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广告牌, 而且也使公众对其信任度下降。由此可见, 数学模型使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电子站牌的使用与推广。

4) 运行管理不科学。

2 电子站牌的设计

电子站牌的设计包括通信设计、控制中心设计、站牌设计及车辆设计4个方面, 而且每个方面都紧密联系, 任何一项设计的失败都将使整个系统失效, 所以在进行系统设计与建立时, 应综合考虑各项的功能, 才能使电子站牌发挥其信息化作用。

2.1 通信设计

通过对电子站牌的通信系统分析可知, 通信设计中存在着覆盖不全面、实时性差、通信开路单一等问题。为了使整个通信网络闭环, 下面介绍一种非常实用的短程通信方式——Zigbee。

Zigbee这个名字来源于蜂群使用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通信方式, 蜜蜂通过跳Zigzag形状的舞蹈来分享新发现的食物源的位置、距离和方向等信息。它是一种短距离的双向无线通信技术, 技术特点可以概括为4低: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主要适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 可以嵌入各种设备中, 同时支持地理定位功能。

这种通信方式是在传统的通信方式上, 利用短程通信方式Zigbee实现车辆与电子站牌的通信, 从而使整个通信网络封闭, 成为一个闭路的通信方式。其运行原理的基本框架如图2所示。首先, 当车辆到达电子站牌时, 通过短程通信使车辆与电子站牌建立联系, 及时地更新电子站牌上的信息。通过电子站牌与控制中心的连接, 将电子站牌信息传输到控制中心, 从而对控制中心的数据进行更新并存储。同时, 控制中心也可以利用GPS辅助车辆定位, 并借助GPRS实现车辆与控制中心的不断通信, 从而对电子站牌信息进行确认与修改, 完成一个反馈。这种通信方式不仅可以实现传统的中心控制, 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与分析, 而且它能及时的更新电子站牌的信息, 克服过分依赖GPS中存在的通信障碍。更为可贵的是它将整个通信系统封闭起来, 容错性更高, 方便了控制与管理。

2.2 中心设计

作为一个控制中心, 特别是一个大型公交系统的控制中心, 它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 必须具有大型的储存、更新与传输数据的硬件与软件。因为这些设备是建立一个控制中心必须具备的物质条件, 它们对数据的传输、储存、更新提供了物质支持。

2) 要建立一批相对大型的数据库。例如, 驾驶员的信息数据库、公交车辆时刻表数据库、各路段、各时段的交通状况数据库以及对环境与天气的监测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能够帮助控制中心处理各项信息, 为作出各种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3) 要有快速建立与更新数学模型的能力。公共交通系统不同于其它的系统, 路段、天气、环境等都会影响车辆的行驶状况, 从而影响信息预测的准确性。要想建立一个准确可靠的电子站牌系统, 就必须拥有对不同路段、不同时段快速建模的能力, 而不应采用传统的一个城市 (一条线路) 一个模型到底的模式。

4) 必须具有对电子站牌进行实时监控、时时更新数据与模型的能力, 还应具有报警能力。

拥有这些功能的控制中心, 才能真正称为现代的公共交通控制中心, 才能胜任其对电子站牌控制与更新的任务。

2.3 站牌设计

通过第一节的问题分析可知, 现今的站牌大多存在着大、乱、不实用等不合理问题。因此, 本文通过对多种样式的站牌进行调查研究, 发现了一种立方的电子站牌较为实用, 并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改善, 设计出了以下这种站牌模式 (如图3所示) 。

这种电子站牌结构紧密, 占地面积小, 功能分布合理, 而且由于4面都能显示, 信息发布量大, 是一种设计较为合理的电子站牌类型。基本构成为:上方的方格网区是用来进行短程通信与语音报站;第1面与第3面用来显示车辆位置与到达时间、距离及车辆的载客量 (如图4所示) 等信息, 方便用户查询;第2面是面向公路的一面, 用大字号显示站台名称, 方便乘客下站与对车辆位置的确定;第4面是面向人行道的一面, 可以向候车乘客提供时间、天气、路段拥挤情况等信息, 方便乘客乘车。信息板下面的一块是留给赞助商做广告用, 这样可以减少投资成本。

将电子站牌进行这种设计, 不但能节省城市的土地资源, 而且也能使电子站牌的实用性增强, 发挥站牌作用。

2.4 车辆的设计

此系统对于车辆的要求不高, 只要在常规的公交车上安装GPS和Zigbee相应设备即可。另外, 车辆最好组织前门上、后门下, 这种上下车方式不仅使上下车安全, 而且此时可以采用红外线技术方便对乘客量进行计数。当IC卡普及率较高时, 也可采用刷卡计数。

3 电子站牌的运行设计

一个好的系统, 如果没有好的运行方案, 那么它的优点也就无法体现出来, 它的设计也就是无用的设计。下面就以一辆公交车的行驶过程来介绍本人所设计的一套相应运行方案。

首先, 一名驾驶员按控制中心编排的时间表上车刷卡, 此时它的信息通过GRSM系统或通过电子站牌传到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从驾驶员数据库中调出此名驾驶员的信息, 再结合天气、交通状况、时段等信息快速创建或选取各段间的合适数学模型, 算出不同路段的时间和距离并发送给各个电子站牌。此时预备工作完成且各电子站牌开始计数。

当车辆行驶后, 站牌离线计数。当车辆到达某一个站台后, 车辆通过Zigbee系统与站牌交换信息, 对站牌信息进行修正, 并通过电子站牌将信息传送到控制中心, 以便对路线上的所有站牌数据与模型进行修正。

当车辆在站牌A和B之间遇到交通阻塞, 且GPS通信中断时, B站的倒计时间用完而车辆还未到达。此时, B站自动给出一个事先确定好的缓冲倒计时间再次运行, 并且这一站牌上的公交指示灯全部变为黄色。直到公交车到来时与站牌建立联系, 再将站牌数据更新, 电子站牌恢复正常运行。同时, 向控制中心上传数据, 使中心自动将这一路公交车后面的各站牌数据进行调整。若缓冲时间用完, 车辆仍未到达, 此时将B站上这一路公交车指示灯全部变红, 并且计数器复位, 停止计数, 同时向控制中心报警, 使B站后所有的电子站牌在此路段变红, 表明此路公交车在AB路段阻塞严重、发生事故或电子站牌损坏等事故, 但计数不停。

当B站的后一站C站的缓冲时间也用完时, 车辆仍然未在B、C任一站出现。此时, C站向中心报警, 表明车辆在A、C严重阻塞或发生事故。要求及时处理, 并使控制中心向C站后所有的站牌发出命令, 使这一路公交站牌停止计数, 计数器复位变红, 从而使候车乘客做好心理准备或改用其它交通方式。电子站牌直到车辆到达交换数据后才恢复正常计数。在此情况下, 车辆在C处出现, 而未经过B处, 表明B处仪器损坏或通信不畅, 应及时维修, 具体运行如图5所示。

在这些过程中, 若GPS通信没有中断, 那也可以利用此通信使中心直接对各电子站牌的车辆显示位置、所剩时间、距离及各时段模型进行更新。

4 结 论

该系统结合传统电子站牌系统从数据通信、数据处理中心、公交站牌以及公交车辆4个方面进行了全新的设计, 建立一种新型电子站牌系统。它使用Zigbee技术使各个站牌成为一个路边信标对车辆进行定位, 是对GPS定位的有效补充;通过有效的运行方案, 使中心具有强有力的监检能力, 从而使系统的鲁捧性得到增强;设计出了一种更为实用的电子站牌样式, 不仅占用土地面积少, 而且信息量较大, 布局合理。通过这样的设计, 不但能够给市民出行带来方便, 而且有利于公交的规范运营, 提高公共交通的载客率, 解决城市的交通压力。

摘要:结合传统公交电子站牌系统模式, 建立一种新型的公交电子站牌系统。它利用短程通信技术——Zigbee, 实现车辆与站牌之间的连结, 使传统开路的通信方式封闭起来, 同时也使公交站牌成为一个路边信标, 车辆定位更加准确;其次, 它使用一种新型的电子站牌类型——立方电子站牌, 使电子站牌占用土地资源更少, 显示的信息量更大, 合理的布局使其实用性更高;同时, 它拥有一套合适的运行方案, 此方案使系统的可靠性、容错性、实用性得到增强。

关键词:电子站牌,交通通信,站牌设计,Zigbee

参考文献

[1]闾素红, 冯志慧.基于GPS/GPRS/GIS的公交智能调度[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 2005.

[2]冯琳.无线传感器网络及Zigbee技术的应用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06.

[3]崔文华.ZigBee协议栈的研究与实现[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陈少山.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智能交通车载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和研究[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 2006.

[5]施承.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实现[D].南京:东南大学, 2006.

[6]刘晓宁.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监控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D].济南:山东大学, 2007.

电子图书系统 篇8

关键词:Android,WIFI,电子病历,数据同步

0 引言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办公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给予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以医院为例, 办公自动化的提高为患者预约、挂号、初诊结果处理等方面省去了很多琐碎的环节。在一些中小城市的医院仍使用纸质病历本, 医生诊断或查房时将病人各项数据记录到病历本, 无法实时的记录到计算机系统内。针对这一个事实所带来的弊端, 提出基于Android客户端通过WIFI (Wireless Fidelity) 连接服务器组建电子病历系统。可有效提高办公自动化, 给予治疗和抢救工作的实施给予更多的资料支持。

1 系统设计

1.1 系统物理结构

Android系统可以使用WIFI、GPRS等多种连接方式, 根据医院现有硬件条件、及需要网络覆盖的范围, 在经济适用的前提下, 设计系统由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无线网络、Android操作系统客户端等设备等组成。如图1所示。

其中网络服务器使用Tomcat WEB服务器6.0或以上版本, 客户端采用Android 4.0.3操作系统、数据库采用MySQL数据库。Android客户端通过中间Tomcat WEB服务器采用JDBC技术访问数据库服务器[1]。

1.2 无线接入点

基于Android系统的移动电子病历系统的初衷就是建立一个医生在医院范围内, 无论是在病房区还是在办公室都可以随时的查看和录入病人病历, 真正达到“移动”的目的。系统的顺利实施一个关键的因素是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弱, 保证在区域内无死角, 在一栋楼内布置多个无线接入点, 约400m2一个无线接入点, 双层复用 (一层和二层共用一个) , 其他楼内同样。

1.3 数据库设计

后台数据库中主要包含以下4个表:

患者表:患者编号, 姓名, 证件号, 就诊日期, 备注;

医生表:医生编号, 姓名, 性别, 科室, 职务, 职称;

病房表:病房编号, 床位号, 病房状态;

病历表:病历序号, 患者编号, 病房编号, 床位, 医生编号, 日期时间, 病情, 备注;

权限表:系统管理员、科室主任, 科员。

其中患者表主要记录患者信息, 挂号时自动生成编号;医生表-记录全院医生信息;病房表-记录着病房信息及状态, 分为占用、空、其他等;病历表-是本系统最重要的一个表, 以病历序号和日期时间为主键。权限表-用来判断用户登录系统后的权限。

2 系统实现

根据患者初到医院需要进行挂号、就诊等一系列的操作结合现有的系统功能, 切合现实情况以及对病历系统需要进行分析, 设计该电子病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

基于Android客户端电子病历系统功能模块说明:

1) 权限模块

权限包括系统管理员、科室主任和科员, 其中系统管理员可对系统进行所有操作, 对系统的所有数据进行增、删、改、查等;科室主任能够以只读方式查看所有本科室内部医生的患者病历资料, 对本人的患者的病历拥有除删改之外的所有权限;无职务医生不分职称高低, 一概只能查看自己的患者病历, 并拥有除删改之外的所有权限。所有用户在登录系统时与服务器系统时间进行校对, 如不匹配自动更改客户端时间为服务器时间, 并在登录成功后不可更改时间 (如更改系统时间则自动退出系统) 。

2) 查询下载

查询下载模块主要有三部分功能:

第一是医生登录之后可使用查询功能查看所属全部患者病历, 也可以设置单独按病历号查询单个患者病情, 结果按时间升序排列。在查询的同时可设置多项限制条件, 例如选择时间段、姓名匹配等。

第二数据同步功能平[2]。因Android客户端受到硬件的限制, 加之访问数据库通过无线网络访, 如果同时多个客户端访问后台数据库导致数据传输速度较慢。此问题采用将查询结果从服务器数据库MySQL下载到本地数据库SQLite中, 在本机操作, 有效解决速度问题。与此同时, 每次查询都需下载, 而有时服务器数据库信息和本地信息相同还要重复下载, 数据操作繁琐。下载之前, 校验查询结果是否已经存在本体数据库中, 已存在则无需下载直接提示下载完成, 如果否执行下载操作后提示下载完成。具体校验方法为:提取服务器端查询结果数据最后时间是否存在于本地数据库中。

第三为打印功能, 可根据患者需求将病例打印成纸质文件。

3) 追加模块

功能为下载信息后, 可对当前病历进行追加病历信息操作, 并提取当前系统时间, 存放到本地数据库中。

4) 新建病历

对于初次来本院就诊的患者, 挂号时已经将患者信息录入数据库中, 但医院数据库内没有该患者的病历, 应对其新建病历。

5) 更新模块

对新建的病历或者追加的数据进行上传更新到服务器数据库。所有病历一经更新到服务器不允许任何人更改。

6) 注销

对当前登录的用户进行退出系统操作。避免他人输入错误信息, 当客户端对本系统无任何操作5分钟之后自动注销当前登录用户。当前医疗纠纷众多, 更有甚者故意制造医疗事故, 所以病历安全性必须高度重视, 同时病历也是医疗事件中决策是非的一项重要依据。

3 结论

依附我国当前医疗水平和现代化办公进程, 设计并开发了基于Android客户端和WIFI无线网络的移动电子病例系统, 在现实的应用测试中有效的提高了办公的实时性和自动化程度, 解决了医生不仅要手写病例还要将病例录入系统的双重工作。在实际应用测试过程中发现系统作用范围仅限于一家医院, 如能将系统进一步完善并推广至某地区甚至全国, 系统的开发应用前景可观。

参考文献

[1]张志德, 李本富.移动云计算之Android餐饮服务系统开发[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 (3) :87-689.

[2]景鑫, 陆瑶.基于droid的餐饮点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商务, 2012 (5) :3-34.

[3]王艺璇.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图书馆客户端设计与实现[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11, 1 (4) :33-34.

[4]杨文志.Google Android程序设计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5][美]ED BURNETTE.ANDROID基础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6]差沙.用Android开发手机应用.程序员[J], 2008 (1) :56-61.

[7]公磊, 周聪.基于Android的移动终端应用程序开发与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 2008 (8) :85-89.

电子图书系统 篇9

1 图书管理当中的影响因素

影响图书管理的因素有众多。首先最基本的影响因素是图书管理当中的图书数量因素。图书的数量决定了图书管理程序当中的复杂性。大量的图书管理起来自然也是比较难办的事情。图书的管理并不是指将图书逐一码在书架上即可。图书管理是指将图书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然后将其码在书架上,并且归档的行为。

对于图书的管理需要一定的分类方法。针对于不同的分类方法,图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比如:按照书籍的内容不同就可以分为人文、艺术、数学、外语等,但是按照图书的体裁不同就可以分为散文、小说、游记等。确定分类方法并且实施是图书管理过程中的一个基础。无论书籍多少都需要进行分类,即便是只有少量的图书,如果不进行分类也不能进行良好的管理。

另外,影响图书管理的因素还有归档的及时性。对于图书,必须进行及时的整理,及时的归档,不能延误,否则就会造成图书补充不及时,下架不及时的问题,从而导致图书的使用效率下降。这对于图书的管理是一个极其不良的影响。

2 传统的图书管理办法

对于书籍的管理,不同的书籍所对应的种类不同,面向的人群也就不同。因此,做好书籍的信息采集是很重要的。了解每一本书籍的信息,对于图书管理人员来说一件并不轻松的工作,采集大量的书籍信息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的。在传统的图书管理中,管理人员一直采用人工记录的方式,可能会导致书籍的遗漏。因此,在管理大量的书籍信息时,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会浪费相当的人力。由于不同的人所需要的书籍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对于相似类别的书籍,寻找起来也是很费时间的。如果记录的不够详细或者不够精准,就会导致人们在寻找书籍时,一本本的去找,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不能找到自己想看的书籍。因此,精确记录图书信息,对于图书的管理是很重要的,显然,人工的传统管理的方法并不适合当前的图书管理。

在传统的图书管理当中,一直采用的是人工记录的方法,对于图书的分类和图书档案的归类都纯粹依靠人工的力量。首先是关于图书的分类问题,图书的分类是多种多样的,大致有计算机、外语、文学、艺术、少儿、法律等。按照不同的内容、不同的体裁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在不同的图书管理中有着不同的分类。因此,如果采用人工分类方式,极有可能出现错误归类问题,而且调整也会特别麻烦。另外,人工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在分类过后的档案管理中,进行备份也会是很耗费人力的一件事,不备份的话,如果出现档案丢失的情况就会又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去重新整理。在大量的书籍档案管理中,总是会出现书籍撤出或者增添的情况,在撤出书籍或者增添书籍时,必须进行及时的档案调整。如果采用传统的人工方法进行整理,总会浪费一定的时间,不能够做到及时、精确。

3 现代图书档案管理系统应用

现代的图书管理系统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建立的管理系统。根据图书管理的特点,开发出的图书管理系统是非常适用的。不仅仅提高了效率,而且省去了大部分的人工。以往的图书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去整理、记录书籍,管理书籍的档案,但是现在的图书档案管理系统采用红外线扫描技术,将书籍背面的条形码信息录入到相应的系统当中。即便是大量的书籍也不会因为数量的问题而产生遗漏。每一本的图书信息是不同的,即便是内容再相似的图书也是有着差别的,对应的阅读群体也是不同的。因此,在相似图书的管理当中,计算机可以清晰地分辨出相似图书的不同之处。条形码的扫描是几乎不费时间的,大大节省了时间。比起以往的人力手工记录,更为方便快捷,并且省去了大量的时间。

在图书管理系统当中,在软件设计时就按照当前世界上所拥有的书籍种类分好了类别,不需要人为再去分类,在不同的图书馆或者企业当中图书管理系统中图书分类是相同的,当人们进行图书管理时,不会因为不同地方的分类不同而迷茫。因此,现代图书档案管理系统在各个地方是通用的。并且在计算机系统中有着对于图书的各种分类,按照不同的内容、体裁分为不同的各种大类,在各个大类下按照书籍的特性又分为不同的小类别。每次录入图书的相关信息时,其会自动进入到相应的类别当中。

大量的图书需要根据不同的类别整理出相应的档案,而使用电子文档,不仅仅是省去了大量的人力去分类,而且在档案备份中也相对的方便、简捷了很多,只需要在计算机中备份到U盘中就可以。对于纸质版的档案可以用打印机直接打印,不必再次耗费人工去抄写等。另外,在图书添加和撤出时,采集信息的过程会大大的缩短,完全不必担心因耗时过长造成档案管理不及时的问题。在档案添加和抽撤的过程中可以完全凭借计算机来完成,不必再手写,或者划掉。因此,图书档案管理系统极大提高了图书的管理效率。

不管是图书管理人员,还是图书借阅人员,现在的管理系统都极大地提供了方便。对于管理人员而言,不管是图书的增添,还是撤出,只需要扫描一下即可,不必再去档案室进行一一整理。删除以后会形成新的档案,大大方便了图书管理人员对于图书的管理。管理人员可以将图书档案管理的时间放在图书质量的管理方面,更好地保证图书的质量,更好地保证新出的图书的及时上架,旧图书的及时撤出。对于图书的借阅人员来说也是很方便的,有了图书档案管理系统,他们在寻找自己需要的书时,只需要在系统中输入需要的书籍名称或者种类,就会显示出对应的书架编号或者对应书籍的大致位置,准确地在大量的图书当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不会担心因为书籍的相似而找到的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书籍。

4 结语

图书档案管理系统对于图书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图书管理的各个方面,运用图书档案管理系统,图书管理人员可以更加清楚地知道图书的种类,哪方面的图书应当增加,哪方面的书籍应当撤出也很清楚。并且在图书借阅过程中,图书管理人员运用图书档案管理系统可以更加清晰地知道图书的借出量。因此,当前,在各个图书馆或者其他的图书管理机构正确、合理地运用图书档案管理系统,可以更好地管理图书,省去不必要浪费的人工和时间,提高图书管理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刘肖肖.论信息管理系统有效提高图书档案管理的路径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2(15).

[2]韩英.高校图书档案管理和教师关系创新探索[J].档案管理,2014(1).

[3]丁邦友.知识管理在图书档案管理中的功能及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

[4]程燕娥.浅析图书档案管理的发展史[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电子图书系统 篇10

一、基于RFID图书管理系统的图书定位排架方式

基于RFID图书管理系统的图书定位排架方式主要分为两种, 分别是“绑定”式图书定位和“分类排架号”图书定位。

(一) “绑定”式图书定位。“绑定”式图书管理方式具有思路简单、容易操作的优点, 通常情况下, 在利用这一方式完成图书定位时, 需要遵循以下步骤:首先, 要在图书馆的书架上以一个单元格为单位去添加RFID标签, 在标签添加完成之后, 相关人员需要将标签中的信息翻译成为机器可以读取的信息, 同时将信息输入到图书管理系统中, 以保证再接下来的工作中, 能够根据对图书的定位信息对其进行查找。其次, 要将每一个单元格的RFID标签信息与这一层的RFID信息相联系, 从而使两者能够形成一个系统, 继而再由相关人员将RFID标签中的信息翻译成机器可以读取的语言, 将信息记录到机器当中, 从而完成图书的定位过程。一般而言, 这一定位过程被行业内称为“图书架位信息采集”, 顾名思义, 既利用RFID技术对有关图书架位的信息进行采集, 以保证图书定位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 “分类排架号”图书定位。“分类排架号”这一图书定位方式相对于其他图书定位方式来说, 出现的时间更早, 同时, 由于这一定位方式具有简单、方便的优点, 因此一直以来都被各大图书馆所应用着。“分类排架号”的图书定位方式的操作过程较为简单, 能够有效地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因此在图书馆工作人员内部也较受欢迎。利用这种方式进行图书定位同样十分简单, 主要需要遵循两个步骤:首先, 与“绑定”式图书定位方式相同, 需要对每一个单元格的图书添加RFID标签, 并在相关技术人员的指导下, 将其翻译成机器所能识别的语言录入机器之中。其次, 同样也是将每一单元格的RFID标签与层标签相关联, 使两者形成一个系统。与“绑定”式图书定位方式不同的是, 在利用“分类排架号”的方式完成图书定位时, 只需要将每一单元格的第一本图书与层标签相关联便可以了。

二、不同图书定位排架方式带来的用户体验

(一) 为图书馆带来的体验。1.图书上架。在图书上架的过程中, 首先要判断图书馆的图书定位方式, 其次才能根据不同的定位方式去决定图书如何上架, 如果图书馆应用的是“绑定”式图书定位方式, 那么则首先需要判断该图书是否已经被绑定, 如已被绑定, 则可以直接上架, 而如果没有被绑定, 则需要完成其绑定工作之后再上架。相对于“绑定”式图书定位方式来讲, “分类排架号”图书定位方式在图书上架过程中只需要根据英文字母及数字的分类便可以直接完成图书上架工作, 而不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步骤。

2.图书倒架。在图书倒架时, 如果图书馆所应用的是“绑定”式图书定位方式, 首先则需要利用智能书车对图书的信息进行采集, 继而再讲起绑定在固定的位置。如果图书馆利用的是“分类排架号”图书分类方式, 其倒架过程相对于“绑定”式来讲也会简单很多, 相关人员只需要将倒架之后书架上的第一本图书进行信息采集, 继而将其与层架标进行关联便可以了, 接下来的过程操作系统会自动完成, 而不需要人工的对每一本需要倒架的图书进行采集, 这便极大程度地提高了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 为图书管理工作带来了方便。

(二) 为读者带来的体验。读者对图书的查找方式主要分为两种, 分别是利用OPAC的方式和自主浏览的方式。

如果读者习惯于利用OPAC的方式对图书进行查找, 那么上述两种图书定位方式为其带来的体验则不会存在很大的差别, 反之, 如果读者并不习惯于利用OPAC的方式对图书进行查找, 而是倾向于自主对其进行查找, 那么这两种图书定位方式为其带来的体验则不尽相同, 相对于“绑定”式图书定位方式来说, “分类排架号”的方式可以为用户带来同类书推荐的作用。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文章不难看出, 想要做好RFID图书管理系统的图书定位排架工作, 首先就一定要详细了解其排架方式, 针对不同的方式, 了解其优缺点。文章中的两种定位排架方式分别存在其优缺点, 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为图书馆及读者带来的体验也存在差别。因此, 相关人员一定要在认识到两者的不同特点的基础上, 根据自身的需要及读者的需要对两种图书定位排架方式进行选择, 以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林晓玲, 杨明华.RFID图书管理系统中图书定位排架方式探析[J].图书馆论坛, 2012 (5) .

[2]应贤军, 周燕.浅谈R F I D管理系统图书加工定位的方法——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3 (03) .

图书馆:系统与空间 篇11

关键词:图书馆组织 图书馆系统 图书馆空间

中图分类号: G2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4-0126-031 系统

图书馆是组织[1],组织也是系统,因而图书馆也是系统。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可以从汉字部首排检法中得到有益的启示。“组织”和“系统”每个字均属部首“糸”部。《说文解字》称“糸”即细絲,可见它们都与细絲有关。现在分开来说,“组”,是用细絲织成的阔带子,也指编织,组合和结合;“织”,指用絲、棉、麻、毛等原料制成绸、布、呢、绒等成品,可引申为构成、牵连;“系”,指连缀,引申为系统;“统”,指“絲绪之统束”,也指一脉相承的系统,并有主管、综理的意思。“组织”和“系统”无疑都反映出以上所列举的种种涵义。也就是说,它们共同具有用细絲及其它原料按步骤、有条理地连缀、建构、组合而产生的一类物品的特征。在长期的社会交往过程中,人们逐渐用“组织”与“系统”来指称人群的组合,如机构、单位、团体和体系等。科学家们还认识到“组织”与“系统”、“时间”与“空间”都是事物存在的形式。任何事物都有内容和形式,我们说图书馆是系统,是空间,主要就是从形式着手来认识图书馆的。

1.1 系统的一般特征

系统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与部分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体”[2]。其中提到的要素、部分、结构和功能,原本就是社会组织不能或缺的内容和条件。

20世纪20年代,美籍奥地利裔生物学家贝塔朗菲首先提出“一般系统论”概念,开始了现代意义上的系统研究。随着科学家们对系统本身的探索,系统理论与方法的实际应用,以及与控制论、信息论等科学的相互结合,系统研究便迅速地形成了拥有诸多分支和学派、结构复杂、内容丰富、应用广泛的科学技术的庞大系统,其中包括对社会系统的研究。

一般而论,包括社会系统在内,系统均应有整体性、联系性、有序性、动态性和目的性等特征。它们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系统之间互联互动的密切关系。整体性以要素和各部分互相关联的形式即关联性而存在,关联形式则以整体性为前提而显现出来;但整体的功能并不等于各部分功能机械叠加的总和。有序性意味着系统运营中各组成部分协调一致,有秩序、有节奏地为获取系统目标而工作;有序的程度与系统功能发挥成正比。动态性是整体性、关联性、有序性的综合反映,表现出系统的生命力和改革开放的广度深度。目的性是人对系统目标的追求体系,是责任、理念、信念、勇气和智慧的聚焦,也是系统整体功能和社会普惠价值的具体体现。

图书馆作为社会系统,必须具备系统的一般特征,本文仅就其中的关联性加以初步的描述,表明它是图书馆系统最显著的标识之一。

1.2 图书馆系统的关联性

层次、联系和交叉是图书馆系统关联性的三种基本形式。所谓层次,是说一个系统必然从属于一个更大的系统,而它自身又包含有若干个子系统。我们假如将图书馆定位为文献交流系统,那么它就从属于更大的信息交流系统,而信息交流系统又从属于更大的社会信息系统。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因素多部门的复杂系统,它与社会物质系统、社会精神系统鼎足而立,共同构建整体的社会系统。

以上是图书馆系统所从属诸系统分层的初步构想。至于图书馆系统的子系统,一般包含管理子系统、业务子系统、培训子系统等等。以业务子系统为例,常见的拥有文献收集、文献整序、文献典藏和文献服务等更小的系统。可以这样来说,每位工作人员的岗位都是一个更小的系统,因为它们都是岗位责任者、工具、工作对象、服务对象等要素和一定结构形成的有机整体。

层次是系统关联垂直关系的主要表现,而联系则是系统关联横向关系的主要反映。它一方面是指图书馆各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互相作用,人们经常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来形容它们合作和依赖的紧密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指图书馆与其它系统的相关性,例如图书馆工作与资讯工作、目录工作、资料工作、档案工作、编辑工作等等[3]。

交叉是指图书馆系统可以同时属于文化系统、教育系统、科学系统、管理系统、公益系统等的子系统。这种现象主要是人们着眼于图书馆的信息性质和结构功能的多面性、多重性,以及社会价值的普惠性而产生的。

层次是相对的、联系是广泛的,交叉是多元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动态的、立体的、具有图书馆特色的系统关联性。

1.3 图书馆系统与环境

任何事物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不能脱离环境孤立存在,图书馆系统也绝无例外。环境是系统的基础,它既能够给系统提供生存和发展的广阔天地,也可以阻碍系统前进的步伐。巨变、灾害降临时,甚至会扼杀图书馆的命运。因此,系统必须与环境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和稳定的互动秩序,以便保持两者和谐一致的态势。但这并不等于说图书馆系统之于环境总是处在消极、被动和无所能为的境地,相反,它的影响和作用往往是广泛和持久的。

那么,什么是环境?环境就是指对象“周围的境况”[4]。下面我们尝试把系统和环境看成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来说明两者的互动关系。

首先,系统的环境也是系统。图书馆系统的环境就是围绕图书馆对象所形成的系统。因而图书馆既是对象又是其所处环境的一个部分。图书馆和环境是一个整体中两个不可分割的基础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关系网络,双方互相影响,并具有作为系统的一般共性和个别社会系统的某些个性,我们称其为关系系统。

其次,关系系统由对象和环境双方共建,从这个意义上说,图书馆和环境就是两个构成关系系统的基础要素。它们都有很大的综合性,不妨分别加以细化:某座个别的图书馆和某种图书馆类型,某个图书馆系统(指公共、高校、科学院等)和某个图书馆网络(指地区、系统;综合、专门等)都可视为图书馆一方的构成要素。至于环境一方,可以区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情况比较复杂。但我们注意到,自然环境对于图书馆的影响,一部分是直接的,并且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尚难于准确预测其突发性和完全把握其潜在的性质;另外更大的一部分,是以社会结构为中介而及于图书馆的。这些社会结构以政府部门、生产企业和社会组织为代表,无疑它们也就是环境一方的重要构成要素。这样,我们就把关系系统双方的构成要素调整到基本一致的水平线上。

nlc202309040004

其三,关系系统的双方构成要素均以系统的形式存在,每一项要素便是一个系统,并且它们又都是信息发生源和接受者,影响因素源和反馈者。它们发出的信息和互相的影响因素,表明图书馆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范围和内容的强度。要素之间产生比较稳定和固定的联系就是结构。图书馆和环境的两大基础要素是系统的底层结构,在此底层结构基础上建成的系统结构体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图书馆系统和环境系统的变化而变化的。

其四,作为关系系统,图书馆与环境双方表现出来的互相影响,其内容主要包括引领、支持、保证、制约等。双方的因应之道,可以初步概括为适应、信赖、协作、协调、调整、合作和抵制。

最后,图书馆和环境都竭力追求以最小的消耗和最有效的措施实现双方一致的、共同的最大目标:推进国家、民族,社会的健康发展。

2 空间

图书馆是组织、是系统,同时也以空间的形式存在。根据一般的解释,“空间”的“空”指虚无,意谓“中无所有”。空和虚连用可以理解为“能容受之处”,即空间[4]。物理学、数学等视空间和时间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任何物体都具有一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时间是物质运动的顺序,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前进。就宇宙而言空间和时间都是无限的;空间无边无际,时间无始无终。但就某一具体的个别事物而言,空间和时间又都是有限的[5]。我们参考这些原理,将图书馆空间分解成文献资源空间、信息行为空间和文献交流空间三个层面。

2.1 文献资源空间

文献资源空间是图书、期刊、资料等文献资源的“能容受之处”。它的特点计有如下三端:

第一,收集、保藏古今中外各种内容和形式的文献。它的历史悠久、方法实用、经验丰富,是社会文献收藏中最具权威性、开放性、持续性、公益性和普遍性的专门空间。

第二,每册图书,每期刊物、每件资料都是空间。每篇,每章,每节甚至是每一知识单元或信息单元也都是空间,都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并且空间连着空间,大空间套着小空间。图书馆是文献空间的空间,堪称“文献空间港”或“文献空间集装箱”。

第三,信息或知识所涉及内容的时空范围,远远超过它所栖身的图书馆空间。

图书馆文献资源空间是人类创造的无与伦比的文献成果。“馆藏日月,书括乾坤”或许就是人们对图书馆所作的哲理性比喻和最美好、深切的感悟。这里的“日月”代表时间,而“乾坤”意味着空间,图书馆似乎成为了超越时空的另类存在。

2.2 信息行为空间

图书馆空间的另一层面是信息行为空间。学习是人的社会性本质特征的表现,要学习就必须阅读,而阅读又是人的信息行为的基本方式。图书馆正是以提供文献满足社会成员阅读需求的专门空间。

社会行为空间可区分成两类:公共空间和个人空间。图书馆属于前者,是社会成员共有的、满足阅读需求的活动范围。在这个范围里,信息行为由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活动和图书馆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种种措施共同构成,双方缺一不可。

公共性是公共空间的原则和精神。图书馆空间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行为双方共建共享图书馆资源的先进理念。

第二,扩大服务对象范围,丰富阅读需求内涵,展延信息行为空间。

第三,方法、技术和设备现代化,管理和服务制度人性化。

扩大和优化公共性是图书馆空间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对图书馆空间的殷切期望。

2.3 文献交流空间

图书馆文献交流空间是文献资源和信息行为结合而形成的空间。图书馆文献交流是指文献责任者与读者之间的信息或知识的沟通,它的一般形态和特征是这样的:

第一,由于责任者与读者往往不在同一时空,交流对象不能具体预测,交流成果难以事先设定。

第二,阅读,包括听读和触读等方式是交流的关键环节,没有阅读便没有以文献为中介的信息或知识的交流。

第三,文献中信息或知识的交流过程,主要就是人脑接收、加工、存储和输出信息或知识的过程。任何意义上的信息或知识交流都不能逾越人脑这个总枢纽。

第四,图书馆是动态的空间,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这种变化有赖于文献交流活动的推动。例如各种方式的外借、国内外馆际互借,都意味着文献突破时空的限制。并且进入读者的个人空间,无异于图书馆空间的延伸。据此类推,诸凡新馆成立、馆外推广馆际协作都可视为图书馆空间广延性的发展。

第五、图书馆文献在交流中的行程,可以简化表示为图书馆→读者→图书馆,往返不息;空间转则是公共→个人→公共,周而复始。文献交流的运营,貌似单纯,实则复杂,涉及制度、文献、组织、方法、设备、部门以及临近的学科等等因素。

第六、从宏观的角度看,人类社会就是个文献、信息和知识交流的大空间,而图书馆空间就是这个大空间的基础设施之一——空间网络的现代新形态。

3 结语

以上初步描述了图书馆作为系统和空间的某些情况和特征,连同上一篇《图书馆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组织》都是从形式入手对图书馆的内涵作较为全面的剖析。换一种说法,也就是把图书馆放到组织、系统和空间的形式中加以多学科、多方法和多角度的考察,借以达到优化图书馆事业建设,推动图书馆学理论和技术研究、提高图书馆干部教育质量的现实目标。

这里还有必要指出,我们赋予图书馆以组织、系统和空间的任何一种存在形式,都不会改变图书馆的核心内涵和基本功能:

(1)提高全民的文化教育素质,孕育人类文明的更大辉煌;

(2)积极发挥“混凝土”和“强力胶”的强大作用,提高社会结构的组织化水平;

(3)沟通宇宙万物,成为屹立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之间的永不消失的伟大桥梁。而这三点也正是图书馆信息性质的全部意义。

最后,还有一点说明:这篇短文既不是探索的结论,也不是研究经验的总结,充其量是一篇不成熟理念的报告,某些主观愿望的表达。

参考文献:

[1]周文骏.国书馆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组织[A].第10届海峡两岸图书馆资讯学学术研究会论文集(A辑)[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1-3.

[2]彭克宏.社会科学大词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1162.

[3]袁翰青.现代文献工作基本概念[J].图书馆,1964,(2).

[4]辞海(缩印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1205,1791.

[5]新华词典编纂组.新华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764.

电子图书系统 篇12

目前,图书馆成为学校和研究机构必不可少的知识集中地,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种类和数目逐渐增多,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图书管理的需求。对于普通图书馆管理系统来说,其硬件和软件需要大量的资金,同时管理也需要大量人力,这样大大增加了运营成本,这样就需要自己开发小型图书馆管理程序。本文接下来的内容将对于小型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各部分设计和实现进行详细讲解。

1系统设计

通过对多个小型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研究,本文具体分析了小型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要点,同时以C++ 为开发编程语言结合SQL Server作为数据库完成小型图书馆管理系统。小型图书馆管理系统可分为四个模块,即登录模块、操作员管理模块、图书管理模块、读者管理模块,其中图书管理模块和读者管理模块是该系统的核心。如图1所示:

2系统实现

2.1登录模块

当程序启动时,首先显示登录窗口进行身份验证。系统判断用户名和密码是否为空,如果为空,则提示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否则以用户输入的信息为依据,从数据库中查询,如果有数据返回,证明用户身份合法;反之,身份不合法,如果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不正确,将禁止进入系统。

2.2操作员管理模块

操作员管理模块将完成系统管理员的操作,因此具备动态添加、删除和修改操作员的功能。在这一部分设计中,系统将设计唯一的顶层管理员用来管理系统的其他管理员,从而保证图书管理工作的有序性;同时为了防止管理员密码因为使用时间过长而被盗用,管理员就需要不定期地对密码进行修改,这样就保证了图书管理工作的保密性。

2.3读者管理模块

图书馆拥有大量的读者前来登记借阅图书,这就要求图书馆可以做到随时随地更新读者的信息,此模块具有动态的添加、删除和修改读者信息的功能,而且将和接下来的图书管理模块进行联动,二者实时的交互产生更新内容。对读者信息描述, 建立读者个人资料, 读者管理需要实现的功能包括: 读者注册, 读者信息更新, 读者注销, 读者信息查询。

1)新增读者:读者作为图书馆流通的主体,其信息的注册(将读者的特征信息储存在数据库中)也是图书馆管理系统所必须完成的任务。

2)更改读者信息:当发现读者信息错误或者当读者的某些信息发生变动时,可以对读者信息进行修改

3)删除读者:由于某些原因需要对该读者注销,只有满足条件的读者才能进行注销。

4)查找读者:读者借阅书籍的历史查询。如图2所示:

核心函数如下。

2.4图书管理模块

图书管理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实现读者和图书信息的迅速查询检索,方便借阅和归还图书,协助图书管理员高效地完成系统的各项工作,主要的功能可以分为借书管理和还书管理两部分。该模块是图书馆管理员最常用的模块,它可以准确地记录图书流通的,检查和修改图书流通中的差错,控制的这借书的数量和借书的时间,同时,它还可以将读者借书的目录借书数量、借出时间、归还时间等信息进行排列,使管理员和读者能够一目了然的查询和管理。该模块在图书馆管理系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一方面加快了图书资料的借阅和流通速度;另一方面提高了图书的利用效率,同时还方便了对图书资料的管理。

2.4.1图书借阅

核心函数如下。

2.4.2图书归还

核心函数如下。

2.5系统界面(图3)

3结论

上一篇:无线路由器的桥接下一篇:波动状态转移